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科研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156-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大学生由稀缺转为过剩。大学毕业生在拥有更多自主择业机会的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求职挑战。为了帮助大学生尽早做好就业准备,掌握求职技能和工作本领,适应劳动市场的激烈竞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被引入高校课堂,为大学生搭建专业学习与未来发展的桥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与提高就业能力起着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从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开设职业规划发展与规划必修课的要求,到每年国家、省、市、高校举办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关学术的数量到大学生生涯辅导与教育形式的多样化,都体现了对此的重视程度和受关注程度。[1]但是教学效果的体现不仅是教师怎样设计他们的教学活动,学生如何理解教师所呈现的课程也非常重要。因此,深入分析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学习情况,寻求有效的学习策略,对于增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和就业竞争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的学习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与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对深圳某本科院校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采用封闭式和开放式问卷调查,通过预测,剔除一些项目,最后分析筛选出17个项目,组成正式的调查问卷。调查采用目的性抽样,总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296份,回收率为98.67%。其中有效问卷292份,有效率为98.65%。自编访谈提纲,访谈15名同学,每次访谈30分钟至1小时不等。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习需求、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效果几个维度,借助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学生学习行为上存在学习投入思考层面多、落实行动少,缺乏将实践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的能力,课堂参与热情高与课堂表达能力低并存这几方面问题。
1.学习投入思考层面多、落实行动少。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对自己和意向职业做出客观而准确的评价,建立一个完整的自我职业概念。在这个评价的过程中,同学们会发现自己从前没有意识到的潜能,所以会给同学们带来思想上的冲击,留下很多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调查显示:在课堂学习中收获颇丰的占68.52%,收获一般的占35.1%,没有收获的1.85%;经常反思职业规划问题的同学57.41%,偶尔反思职业规划问题的40.74%,不反思的1.58%。所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关于自我认知和职业探索方面探索的欲望。同时调查也显示,虽然同学们在课上课后关于自我和职业有很多思考,但反思的内容却没能及时落实到行动上,能执行自己规划的只有13.86%,部分执行的有38.28%,不执行的有47.86%。在职业生涯规划课前经常预习的只有3.7%,偶尔预习的51.85%,从不预习的44.44%;按时完成课后作业的有52.32%,有拖延但完成的36.53%,不完成的11.15%。但职业生涯规划的价值是通过行动体现的,没有行动的思考和规划将无法体现它的意义。
2.缺乏将实践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的能力。在调查中,希望学习职业规划的理论知识的同学有24.97%,希望能学习应用于职业规划的实践知识的占64.81%,同学们在认识上,希望掌握更多的实践知识,能够在日后的工作中尽快地适应职场需要。但在访谈中发现,部分同学们将理解教师在课堂上呈现的实践知识,等同于形成了实践经验,忽略了实践经验需在具体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渐积累,缺乏将实践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的能力。部分学生在学习思考和学习行动上仍存在惰性,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但是希望有人能帮助他做出最优的决定。经常会有同学提这样的问题“我不喜欢现在学习的专业,老师我应该转专业吗”,“老师我是考研还是考公务员”,“老师我应该选择设计类的工作还是施工类的工作”,等等。同学希望教师能明确地告诉他们要怎么做,步骤越具体越好,缺乏自主探索的精神。
3.课堂参与热情高与课堂表达能力低并存。在职业生涯规划课堂上,同学们愿意参与比较活跃热闹的课堂互动,调查显示:有75.95%的同学希望多一些师生互动;课堂讨论时同学院愿意积极参与的占40.74%,一般愿意的占55.56%,不愿意的占3.7%;在讨论过程中态度认真的占46.15%,一般的占50.16%,不认真占3.2%。在课堂活动中多数同学表现得积极踊跃,但是如果要在互动后独立总结和反思就有困难,每位同学的表现差异也很大。每次活动过后表现积极,发言踊跃的集中在一小部分同学。调查表明:经常发言的占11.11%,偶尔发言的占66.67%,从不发言的占22.22%。大部分同学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缺乏课堂与老师和同学沟通的技巧。调查显示:有20.37%能够清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77.78%有想法但表达不出来,有1.85%完全不会表达自己的看法。
三、对策与建议
1.教师需以学生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学设计。大学生的职业经验各不相同,这种差异性将对学生感知并体验教师的教学设计产生影响,所以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解读教学。了解学生过去掌握的职业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已有经验更好地联系起来,将有助于新知识的建构。在职业生涯规划课堂上,教师应时刻注意学生的学习感受,给学生展示自己学习状态的机会,分析学生阶段性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从被动接受课堂学习到主动展开学习行为。大学生若要学习好职业生涯规划课,具备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展开主动的学习行为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学习方式如课堂听讲、记笔记、回答问题已经不能满足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应增添多元的主动学习行为如:思考、交流、提问、质疑、合作、反思、评价等学习行为,在学习行动中领悟学习内容,转化学习经验。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针对相应的学习经验,选择采用不同的学习行为,理解不同的学习行为将会为自己成长形成怎样的学习经验。
3.拓展学习空间主动寻求职业体验。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过程中,课堂学习是职业经验学习的一部分,学生需意识到要想深入地了解和培养自己个人的职业能力,将学习到的所有材料整合起来并加以结构化,才能知道自己的职业定向是否合适,有没有需要调整。最好的体验就是兼职或做临时工作以获得关于职业的第一经验。工作体验的方式实际上是学生通过一定的时间亲自体验真实职场上发生的各种事物,在参与职场人士的探讨和协助中,加深自己对工作需求的理解,进而帮助自己确定职业生涯与发展。[2]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不断探索、体验和批判的动态过程,只有通过主动行动才能体会到规划的可行程度。一份完美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若没有具体的行动措施保证就无法落实,规划也就没有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心理测量技术,课程教学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高校就业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进一步激发人才活力,提高人才使用效率,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举措。心理测评技术是指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即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心理测评技术可以通过科学、准确和客观的测量方法对人的职业取向、职业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为职业选择和职业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
一、心理测评技术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重要性
目前大多数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内容多聚焦于知识讲授、职业信息的传递和应聘技巧等,教学内容陈旧,缺乏系统性和一致性;教学方法死板,缺乏新颖性和针对性;班级规模较大,难以有效个别指导。在此背景下,心理测评技术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一)帮助学生更深地了解自己、更科学地进行职业选择和决策。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就是对自我、环境和职业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分析,进而明确自己的职业取向、价值和机会,从而对职业生涯进行动态持续的规划和设计,而其中的关键就是自我的分析,它包括两方面内容:(1)职业取向,主要包括兴趣、性格、需要、动机和价值观,这些都属于影响职业选择的个性因素,这些因素决定我们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2)职业价值,主要包括能力、知识、技能、天赋和经验,这些都属于影响职业选择的价值因素,这些因素决定我们能做什么。通过专业的心理测评技术可以帮助了解学生的职业取向和职业价值,如《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MBTI量表》可以帮助学生性格类型;通过《职业价值观测试》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价值观;通过《奥斯普职业决策量表》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决策;
(二)增加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行为、情感和认知参与。据调查,现在大多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采用班级授课的教学方式,即通过一个教师同时向多个学习者传授知识,进行大规模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但为了完成教学进度,教学过程中的以教师主导的“满堂灌”和“填鸭式”教育现象广泛存在,使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受到限制,班级教学活动中学生被动学习,在课堂中更偏重于“听”,动手机会很少。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心理测评技术,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广泛性的参与到课堂。同时,学生在测评过程中也可以唤醒自身主体意识,促进自我分析和认知重构,从而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的目标。
(三)以将课上教学和课下咨询指导结合起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已在各个高校广泛开展,并成为高校就业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用心理测评技术,帮助学生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档案,可以获取学生在自我取向和自我职业价值方面的相关数据,从而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对一咨询和辅导,根据测验结果和学生表现,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建议,从而将课上教学和课下咨询指导有效结合起来。济南大学张硕秋副校长主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一书中提到的《我的生涯规划档案》就有此作用。
二、心理测评技术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流程
心理测评技术的目的是获取学生在职业取向和职业价值方面的相关信息,从而帮助大学生职业选择和职业决策,它既是一个客观分析的过程,也是一个在客观分析基础上主动选择的过程。
(一)测评工具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测评工具是使用测评的前提之一,通常考虑因素如下:(1)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内容是测评工具选择的重要依据,按照功能分为能力测验、成就测验和人格测验等,选择之前一定对测验性质、功能和适用条件及优缺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需要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测验。(2)测评工具的测量学要求,一般来说,选择测评工具时必须考虑测验的信效度、区分度和难度等,从而满足测评的功效性、敏感性、简便性、科学性和时效性。(3)其他因素,除以上因素外,还要考虑、班级规模、经济成本、课程时间、学生的兴趣等问题。(4)除了一些标准化的测评工具之外,我们还经常用到一些非标准化的测评工具加以辅助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如高存艳采用分类卡和发展清单的方式鉴别个体的价值观和兴趣等。
(二)测评工具的使用。测评工具在课程教学中必须和班级授课、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联合使用效果会更好,如在班级授课+小组讨论+测评工具的结合,如在某课上,笔者就要求学生完成《职业困惑简易问卷》,引导学生按照程度大小写出自己的职业困惑,然后分小组讨论,最后进行讲授,通过三种教学方法的组合帮助学生建立职业生涯意识,激发学习兴趣。测评工具的使用除了要和多种方法结合使用外,还要注意使用的程序。如测评前要向学生准确表述测验的目的、内容、时间要求,标准化的指导语等。
(三)测评结果的处理与解释。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通过测评工具促进学生自我探索和职业决策,同时还需要根据经验,结合观察和访谈结果综合考虑以全面客观的了解每一个学生,对于测评结果的解释要放在个人成长背景中进行分析和解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进行自测和自评,理性客观对待测评结果和分析。有时候学生所得测评结果会和自己的先前经验或者其他测评结果相矛盾,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综合分析。
参考文献:
[1]郑日昌.心理测量与测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6)
[2]杨树亮,樊学峰.心理测量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04):117-118
[3]杨敏,杨杰.慕课:班级授课制的终结[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5):71
[4]张硕秋.《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07-213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规划;专业认可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2-0148-03
引言
当前,不少大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这直接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低下。影响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因素包括教育背景中的专业认可度。已有不少学者(葛长波,2010)探讨了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问题及完善对策,但鲜有研究以专业认可度为切入点分析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本研究拟进行这方面的尝试。基于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分析,本文探讨专业认可度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及对策。相关结论对于大学生明确专业认知、提高专业素养、增强就业竞争力,以及提升高校的教研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调查设计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调查问卷主要考察三大内容:一是大学生对自己所在专业的认可度,主要通过“当初选择该专业的原因”、“专业感兴趣程度”等问题来反映;二是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现状,这主要通过“如何看待职业规划的重要性”、“职业规划的制定与执行情况”等问题来反映;三是将上述两者联系起来,设计了“制定的职业规划与你的专业相关程度”等问题来得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调查问卷主要是通过网络发放的,辅以当场发放的形式。针对对象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其中江苏省高校学生居多。本次问卷共发放500份,回收问卷487份,回收率为97.4%。其中有效问卷479份,问卷有效率为95.8%。
二、调查发现
调查结果显示,职业规划受专业认可度的影响。职业规划的制定执行与专业认可度正相关。其中,专业认可度可细分为社会认可度和自我认可度,由数据分析得出,相对于社会认可度,专业自我认可度更有影响力。
(一)被调查大学生对自己专业都比较认可
图1反映了被调查者对专业的认可度。5分表示对自己所学专业非常认可,该比例为26.69%;4分表示比较认可,该比例为30.73%;3分表示专业认可程度一般,该比例为32.87%;2分表示不太认可自己所学专业,该比例为7.72%;1分表示非常不认可,该比例为1.98%。由这些数据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对自己专业认可度高。
图1 专业认可度
(二)大学生已意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下页图2反映出了被调查者对职业规划的重视程度。5分表示非常重视职业规划,占了26.73%;4分表示比较重视职业规划,占了47.52%,是最大比例;3分表示对职业规划的重视程度一般,占了15.84%;2分表示不太重视职业规划,占了5.94%;1分表示完全不重视职业规划,占了3.96%。由此可见,绝大部分大学生认为职业规划有着重要作用。职业规划是对个人的鞭策。规划就像给了你一个看得见的靶子,一旦确定了目标,就会如饥似渴地追求知识,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张天波,2008)。
图2 职业规划的重视程度
(三)被调查者对实施职业规划缺乏动力
图3的调查结果反映了大多数人制定过职业规划,但是有所行动的只有少部分人。其中占比例最大的是有职业规划但没有相关行动的学生,该比例约为34%;其次是想过制定职业规划但没有制定过的学生,该比例为32%;很明确自己职业规划并有相关行动的学生占了23%;比例最少的是从未制定过职业规划的学生,仅为11%。职业规划做得好不好,有没有效果,不是看规划书写得多漂亮,而是要有实际行动。这个行动包括积极投身对自己和外部环境的探索,以及按照确立好的职业目标进行的实践。很多学生认同职业规划理念,上课时听讲非常认真,对理论也能较好地掌握,职业规划书做得也很完美,但是一到需要自己付诸实际行动的时候就打退堂鼓,不能将理论内容拿到实践中检验,而只是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葛长波,2010)。
(四)专业认可度与职业规划的完善程度正相关
表1中的数据体现了专业认可度对职业规划完善程度的影响。对专业非常认可的学生中,职业规划“非常完善”、“比较完善”的均占45.45%,合计占90.9%,“不太完善”的仅占9.09%,而没有“不完善”的;在比较认可其专业的学生中,职业规划“非常完善”、“比较完善”的分别占21.21%和43.45%,合计占64.66%,小于前者的90.9%,而“不太完善”的占30.3%,远远大于前者的9.09%,“不完善”的也由前者的0%提高到了3.03%;在不太认可其专业的学生中,职业规划“非常完善”、“比较完善”的分别占3.32%和38.71%,合计占42.03%,小于前者的64.66%,而“不太完善”的高达51.61%,比前者(30.3%)高出21.31%,“不完善”的占了6.46%;在对其专业不认可的学生中,职业规划“非常完善”的为0,“比较完善”的占28%,合计占28%,小于前者的42.03%,“不太完善”的占66.67%,是四种学生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由此可见,专业认可度影响着职业规划的完善程度,专业认可度越高,职业规划完善度就越高。
(五)专业认可度与职业规划的专业相关性正相关
表2中的数据体现了专业认可度对职业规划的专业相关性的影响。由表可见,当学生对专业非常认可时,制定的职业规划的专业相关性比较高,其中“非常相关”、“比较相关”的分别占29.63%和33.33%,合计62.96%,“不太相关”的占25.93%,“完全不相关”的占11.11%;在比较认可其专业的学生中,他们制定的职业规划的相关程度低于前者,“非常相关”、“比较相关”的分别占16.13%和22.58%,合计38.71%;在不太认可其专业的学生中,他们制定的职业规划的相关程度低于“比较认可”的学生,“非常相关”、“比较相关”的合计占36.36%;而当学生不认可其专业时,制定的职业规划和其专业的相关程度就更加低,数据显示,“非常相关”的占0%,“不太相关”的占50%,“完全相关”的占12.5%。由此可发现,学生制定的职业规划的专业相关性大致与专业认可度成正比。
三、对策
由调查结果可知,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完善程度和专业相关性与其专业认可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欲改善职业规划的现状,不仅可以从提高对职业规划的重视程度入手,还可以从提高专业认可度方面入手,双管齐下。
(一)提高对职业规划的重视程度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充分认识到职业规划对自己就业和未来人生成功的重要性,较早接触和了解职业规划的内容,及早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并通过职业规划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加强提高的方面。而这不仅需要通过大学生自身努力,提高对职业规划的重视程度,还要需要依靠高校领导和家庭的重视。
(1)高等学校领导要切实从学校全局出发,认真考虑大学生职业规划工作,把大学生职业规划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中去,成为学校工作一个重要部分。从经费、专业培养等方面下功夫,大力支持大学生职业规划工作。其次,学校对于大学生职业规划要加大宣传力度,使整个校园都洋溢职业规划的文化氛围。再次,可以开设系统化、长期化的职业规划课程,使职业规划深深地扎根于每一位学生的心中,落实在行动上,从而高度重视职业规划(沈国金,2006)。(2)在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家庭教育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大学生而言,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学生职业规划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家庭成员需要不断引导,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帮助孩子一起在实施中去检验,看效果如何,及时诊断职业规划中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对规划进行调整和完善,持续进行动态评价。
(二)提高专业认可度
专业认可度与职业规划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提高专业认可度是形成正确的学业认知、职业规划、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自我认知、人生价值观认知的良好开端,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关键,可以使大学生充分感受到未来职业的挑战和责任,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规划(谭睿,2012)。
(1)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专业认可度的培养与教育。学校在学生入学时,要把专业认知作为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并培养较深的感情。其次,要典型引路。要尽可能地邀请本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为新生进行现身说法,提高学生对学习本专业的积极性。(2)专业教师要加强对大学生培养专业认可度的引导与指导。首先,要强化身教影响,专业老师要对所授专业进行深度研究和了解,并热爱自己的专业。其次,要创新课程设置方式,改进教学方法,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课堂中心的办法,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专业学习的快乐和破解专业学习难题时获得的成就感、幸福感,从而增加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张建芹,2011)。
结论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了大学生专业认可度、职业规划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由调查所得数据发现,专业认可度与职业规划的完善性和职业规划的专业相关性正相关。因此,欲改善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不仅可以从提高对职业规划的重视度入手,还可以从提高专业认可度入手。大学生自身、高校领导、专业教师、家庭成员等都对改善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葛长波,杨蕊.大学生职业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时空,2010,(9):87-88.
[2] 张天波.浅析当今大学生职业规划必要性与重要性[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8,(7):44-46.
[3] 沈国金.增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效果的宏观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8):139-141.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创业;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231-02
近年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在各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要“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加强就业创业教育”,这更加明确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地位。随着申报数量的递增,对该项工作的开展与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商学院在培养大学生科研与创新能力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对如何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管理新机制进行深入探索。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政策背景
国家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对大学生科学研究和创业教育的有关安排和描述,既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举措,也是顺应我国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迫切需求的需要,还为高校继续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之一,它前身称为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是大学生参与科研和创业的一个重要平台。该平台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这一活动的实施原则有三条: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
为了鼓励大学生科研和创业教育,北京市教委是从2008年就开始举办北京市级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活动。当年,北京教委下发了京教高[2008]6号文件,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的通知》。根据这一文件要求,北京市教委每年资助1300个左右的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项目。当时制定的资助金额,原则上理工类项目每项资助1万元,文科、艺术、经管类项目每项资助0.5万元。随着活动的深入实施,资助金额有所变化。从2011年起,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改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对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资助金额大幅度提高。由于该项目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实践创新能力而倍受重视,大学生的申报数目呈现明显的逐年递增趋势。这同时也为活动的深入开展与科学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值得深入探讨科学的管理机制。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管理短板分析
根据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的近期实践,笔者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管理短板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应对挫折或失败的教育不足
当前,对大学生科研或创业成功案例宣传较多,仿佛创业与成功之间划上了等号。比如通过创业成功的“80后”人才比比皆是,2011年《创业邦》杂志正式推出了2011年“30岁以下创业新贵”,其中有大家熟悉的途牛网创立者于敦德、金顶黄金投资集团的创始人陶行逸等。但殊不知,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仅有0.3%。[1]也就是说,大学生科研与创业失败才是常事,而相比于成功案例宣传,对于挫折教育或者风险教育明显不足,尤其是对失败原因的剖析以及相关的应对措施等方面的教育,更是明显缺乏。
(二)大学生的不同需求亟需分类管理
大学生参加科研与创业行动计划,其需求是有显著差异的,商学院根据实践将其分为三个类别:一类是志在就业,即这类大学生为了毕业后找到好工作。比如某同学针对白酒制定营销方案,意图进入白酒行业;第二类是志在深造,即这类专业人才打算在毕业后出国或考研,比如某同学已经发表EI论文,为未来深造做准备;但是还有一类却常常被忽视,这一类是志在真正创业,即这部分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设计是自己做老板。这些大学生并不是在纸上谈兵,而是已经真实投身于创业实践,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显然,不同的大学生需求,其对应的管理方式是不一样的,应当进行分类管理。而当前的管理模式多重视对发表成果的考核,而对实际已经取得成果的第三类大学生如何进行考核,还有待于完善和丰富。
(三)尚未建立完善的分类评价机制
大学生的科研和创业需求不同,其出发点就不一样,将达到的目标或成就的结果当然也不一样。为此,对于志在就业、志在深造和志在创业的不同大学生,对于其成果的考核评价方式应有所不同。但目前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分类评价体系,缺乏可实施的分类评估指标,也缺乏科学的评价反馈机制。当前存在的这种以同类指标考核不同类成果的做法,将导致以下不良后果,即:大学生对考核结果难以认同;教师难以把握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的方向,而学校也无法得到来自于一线科研创业者的系统资料,难以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教学计划,使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失去了深入持久的发展动力。[2]
三、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工作新机制的思路与建议
(一)基于“宽容失败”文化进行“挫折教育”
大学生从事科研与创业行动计划,本身是充满风险的过程,失败在所难免。马克思特别提到科学研究要“不畏艰险”这几个字。要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大学生科研创业的起点低,甚至为零,并且受到政策支持的力度、社会的认同程度、大学生的经济承担能力、技术力量、心理成熟程度以及对信息与风险的把握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大学生创业要结出丰硕的成果相当不易。为此,要在大学生中倡导宽容失败的文化,把科研创业失败看作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屡败屡战者要更能赢得大家的尊重而非嘲笑,在整个高校环境营造支持再次科研或重新创业的氛围。要引导大学生在科研和创业行动计划中,力戒浮燥,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绝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否则只能是欲速则不达。
(二)基于不同需求建立分类培养平台
如前所述,大学生科研或创业行动计划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源于理论方法不正确,一是源于实践经验不足。为此,学校要根据不同大学生的需求、兴趣特长、人生志向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设计不同的学习模块,让学生自主选择,因材施教,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主要是搭建两个平台:
一是搭建支持大学生搞科研和创业行动计划的理论方法平台。要借鉴国内外科研与创业的经验,不断改进现有的课程体系,增设科研和创业行动计划密切相关的课程,提供便捷的选修课渠道,加强科研创业有关的通识教育。此外,还要不定期地组织各种形式的研究方法培训班、创业培训班、创业专题讲座,让大学生在培训中弥补理论方法上的各种不足。
二要搭建支持大学生搞科研和创业行动计划的实践平台。要突破过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理论灌输模式,突破专业设置的局限,重视建设大学生实习基地,建立模拟实验室或中心,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和实践平台,并积极组织大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科研和创业实践,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来校介绍科研智慧和创业历程,交流创业和科研经验,并通过一系列的科研创业实践活动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学会寻找和把握机会,并最终拿出一套切合市场实际的、富有创意的科研或创业设计方案。
(三)基于分类管理对不同成果分类考核
在考评制度方面,评价的方式要因成果而异,实行分类考核。要力求使考核变得更为客观、合理和科学,从而营造和谐的科研与创业型人才成长环境。目前的考核方式重视以考核公开为导向,我们认为实际上只代表了一种主流,还要以创新创业为导向,建立以下两种对成果形式的考核,即一是通过对调查报告与解决方案进行考核;二是通过对创业行动计划书进行考核。
在考核中要加强与成功实践者的沟通。比如可以开设创业课堂,利用一天或半天的时间,让学生和企业家聚集一堂,听创业者演讲,参与一些活动和讨论,获得与创业者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可以设立创业导师的席位,吸引企业家带着资金来参与大学生创业教育;可以采取“借鸡下蛋、筑巢引凤”的方式,与企业共建创业教育基地,实行学校、企业与社会的互动,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3]
要组建有实践经验人员参加的专业队伍作为评价专家团队。可以与高校科研创业教育中心、大学生科研创业基地、各种孵化器和科技园、创业培训机构进行合作,让其工作人员进入评价专家团队,或者聘任已经毕业的成功校友,或者聘任有实践经验的其他专家,由这些行业专家、成功创业企业家、知名教授、专职培训师和专职指导教师、兼职指导教师共同组成科研与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发挥“内外互补”、“专兼结合”、“五位一体”的优势来保证科研和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4,5]
四、结论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新机制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认为基于“三分思路”,即分类需求、分类培养、分类考核,从不同大学生的不同需求作为源头来进行分析,并针对不同需求,在不同的理论与实践平台上进行分类培养,这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此外,还要组建“内外互补”、“专兼结合”、“五位一体”的科研与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发挥其联合优势来进行分类评价与指导,最终把大学生培养成为能成事、成大事的科研人才与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正宏.创业教育要“数字”说话吗[N].光明日报,2011-04-18.
[2]刘清香,高丽萍.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的国际借鉴[J].大学(学术版),2011,(6);86-91.
[3]刘芸.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其机制创新[J].教育探索,2008,(12):135-136.
关键词:生涯规划;协同培养;社会化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006-02
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使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坚持育人为本[1]。当下,受市场经济和严峻就业形势的影响,高校教育模式改革迫在眉睫。在如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方面,很多高校都进行了探索,也取得了许多可行的实践经验。我院作为荆楚理工学院“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示范区”试点建设单位,按照创建“中国特色基层性大学”的办学定位,“校园小学校,社会大课堂”的办学思路,围绕“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基层型社会化人才”的主线,坚持开放融合,协同育人,积极建构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协同育人、实践育人、创新育人路径,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试从通过开展大学生涯规划这个手段和平台出发,整合社会资源,探索协同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模式。
一、强化生涯规划,激发出学生的主动性
如今的大学生,具有高速发展的“90后”的鲜明时代特征,对获取新信息的渠道、媒体非常敏感,对新知识与新技术的了解和掌握非常迅速[2]。但是现在大学生中也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具体表现为:生涯规划意识淡漠,学习目的不够明确;生涯规划目标定位不切实际,学习动力不足;生涯规划自我认识不足,缺乏良好的学习品质等情况。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要强化生涯规划,做到激励性、科学性,做到几个结合。
1.教师指导与学生选择相结合。新生入学后,出现了许多的不适应,主要是因为面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及所学专业认识不够,无法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于是就出现了得过且过的心态,学习态度不端正;大多数学生没有意识到所学的专业知识对未来工作的意义,唯学分论和读书工具论较为普遍。上述情况若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大学生在整个大学阶段的健康成长,因此入学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目前,在大一时就对学生进行大学生涯导入教育,并列入必修课,教师分阶段、分重点地对学生进行学业生涯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授课,能够给处于人生重要转折期的大一新生提供及时的和科学的指导。
2.学生期望与现实相结合。现在“自主择业”替代了“统筹分配”,就业方式的变化使得部分大学生产生迷茫与无力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成绩下降,出现消极萎靡的情绪反应。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开展专业素养教育专题讲座。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各种学习小组或专业协会,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到专业协会中去,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力,增强专业归属感。让学生了解专业的行业发展、就业动向、职业素养要求等;使学生明白专业学习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加强自我修养,增强职业竞争力。
3.学生发展方向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势相结合。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不断学习、终生学习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大学生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是极为必要的,这就需要大学生能把个人的能力、知识和价值的实现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教育学生在就业方向上应该先就业后择业,在就业取向上应该满足再学习、再提高,并且利于今后“自我价值实现”和“自我事业发展”的需要,在职业价值上要结合专业特色,选择务实肯干的方向发展。
二、强化协同培养,营造应用性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高校需要跳出围墙,改变人才培养思路[4],以“育人为本、质量至上”为准绳,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服务,形成较为完善的协同服务模式,营造应用性人才成长的环境。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一批懂技术、能经营、会创业的社会化人才。
1.强化学校与实践基地协同。在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学校不断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战略合作,建立一批稳定的基地。一是建立集教学、科研和推广于一体,以试验研究、技术集成、成果推广和学生实践实习为主的综合服务基地;二是建立相关专业的研发与推广的校村合作基地;三是建立涉及人员培训、科研成果转化、科技攻关以及实验实习、就业的校企合作基地。
2.强化学校与用人单位协同。一个产品的好坏,不是由生产厂家决定的,而是由消费者评价的。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主要由用人单位来评价。学校要积极联络用人单位,建立与社会及行业紧密对接的“平台+项目”运行架构,推进学校组织结构向更具开放性的模式转型,促进特色学科、特色平台、特色团队与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优化课程设置,广泛推介毕业生,畅通就业渠道。
3.强化学生与教师协同。建立一个具有实践训练环境、科研氛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实践基地开展各类创新训练活动,使之成为展示自我、锻炼自我、提高自我的创新训练平台。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师资队伍建设。首先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掌握本专业的前沿理论,其次要针对每个学生特点实行个性化培养,训练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注重对学生的创造思维、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传授和训练内容不仅有知识间的层次关系,更加让知识交叉联系融合,让大学生提前接触科学研究内容。
三、强化实践教学,务实协同育人之路
根据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要求,学校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突出实验实践教学在大学生生涯规划中的重要地位。
1.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学校不断探索“协同育人”体系建设,形成基本素质层次、基础技能层次、专业技能层次、综合训练层次与素质拓展模块、实验教学模块、实习实训模块、毕业设计模块、科研创新模块的“四层次五模块”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尽早接触实践、不断强化实践、全程参与科研活动。
2.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双证书”培养机制,采取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方式,拓宽社会化实践课程领域,增加实训、实习时间和内容,探索将部分课程的教学直接放在在企业进行,由任课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实施教学任务,融见习、实习、课堂教学为一体,理论与实践相交融,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中相应岗位的综合职业技能。
3.加强实践教学能力建设。大学办学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坚持以生涯规划为着力点,协同培养社会化人才是全面履行高校职能的必然要求,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创新是一个重要途径。政府和企业也应充分认识到在育人中承担的社会责任,共同帮助大学生进行生涯规划,促进优势社会资源向优势教学资源转化,学科优势向人才培养优势转化,资源优势向育人优势转化,探索协同育人的新模式。
四、搭建“第二课堂”育人平台,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参与面广。一是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俱乐部,选拔教授、博士担任专业指导,为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搭建课外实践交流平台。二是设立博士论坛,每个月安排一名博士进行学术讲座,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三是鼓励学生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实验或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使学生尽早接触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近年来,学生毕业论文来源于生产实践的比例达到90%以上,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四是鼓励学生对科研成果进行孵化,将优秀的项目推荐给学校大学生科技创业园。学校充分利用学科建设优势,探索以服务地方、协同创新为导向的专业型、复合型、创业性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一批懂技术、能经营、会创业的社会人。
参考文献:
[1]丁晓昌.推进协同育人 提升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2,(22):33-35.
[2]陈官章.以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大学生完善学习动力系统的思考[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3]马封超.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3):11-12.
[4]李春楠.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J].2013,9(22):19-20.
Focusing on Career Planning and Training of High Quality Applied Talents
ZHU DE-yan
(School of Biological Engineering Jingch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Jingmen,Hubei 448000,China)
(一)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概述
大学生作为相对成熟的群体, 相对来说更加独立, 造成他们心理问题的压力因素也更加复杂。目前, 人们普遍认为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经历、承受的竞争压力、自身学习特点、性别差异、生源、婚姻状况等。同时, 大学生本人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知识的缺乏, 也是影响心理建设的因素之一。总体来说,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压力, 主要来源于就业、学业、科研、婚恋、人际关系等因素。其中, 就业问题在当前的形势中显得更为突出。
(二) 心理建设与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关系
心理建设可以促进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顺利实现, 让大学生更好地认清自己的挫折与失败, 从而促进大学生职业规划进一步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减少大学生在选择工作过程中的心理困扰, 指引大学生正确审视自己, 分析自身理想目标与现实的差距, 从而根据自己制定的目标去学习和锻炼自己的优势, 摆脱自己的心理担忧。此外,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预见在择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从而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 为自身提高职业规划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 心理建设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重要性
从某种程度上讲, 心理建设对大学生职业规划具有指导作用。目前, 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建设是提高高校大学生整体质量水平一项重要工作, 心理建设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作用也逐渐凸显。可以说, 大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是更好完成科研、学业, 从而走上现实社会并实现价值的基本因素。良好的职业规划有利于大学生确定自己合理的职业目标, 有利于大学生择业目标顺利实现, 有利于大学生在就业之后能够使用新的职业环境。
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良好的心理准备, 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择业态度, 端正自己本身的社会角色, 为自己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规划。此外, 营造良好的心理素质, 能够帮助大学生在寻求工作过程中树立竞争意识, 学习随机应变的能力;尝试正确的自我定位, 实事求是认识自己的各项自身特点以及自己对未来发展意愿等, 综合全面分析各种影响因素, 规划出适合并符合自己发展的就业方向。
由此可见, 心理建设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职业规划离不开个体本身的良好心理准备, 心理建设又为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教育发展加入了新的管理方法。只有把心理健康与职业规划二者紧密联系起来, 相互促进, 互相发展, 互相学习, 才会发挥出大学生自身更大的优势, 从而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的成功。
二、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职业认知状况存在偏差
目前, 多数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并没有清晰、具体的职业规划。由于高校对在校大学生的毕业要求, 大部分大学生在校就读期间只潜心科研、发表文章、完成学校的各项要求, 而常常忽略自身专业的工作技能、人际交往的培养和在工作中的实际锻炼。因此, 当大学生毕业时,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就容易遭受挫折。在现实情况中, 大部分大学生存在自我认识不到位、定位不清晰等问题, 由于无法及时调整心态, 也不能直观认识当前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 就产生了极大的失败感, 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二) 职业就业价值取向趋于单一
在高校, 有些大学生价值观取向存在一定的问题, 学生只看以后就业的现实利益和社会利益, 在就业目标上主要是看重经济利益, 把经济收入放在首要位置, 没有远大目标, 只向往高地位、高工资、高层次的工作, 将高待遇、高收入作为衡量实现自身价值的唯一标准。可以说, 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价值取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这种功利倾向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三) 职业规划期望目标过于偏高
大学生无论在时间上, 还是物质上的投入都相对较多, 都希望找到待遇更好、地位更高、工作更轻松的职位。大多数大学生都希望留在人才资源丰富的发达城市工作, 而不愿意去边远地区;都希望到事业部门、高科技公司、政府部门等待遇好、认同度高的单位工作, 而不愿意干所谓的苦差事;对职业择业大环境估计不足, 盲目追求择业环境、经济收入、福利待遇等, 更多地考虑现实的利益, 缺乏的长远意识和为社会作贡献的思想。这种就业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的择业, 使大学生失去了就业的机会, 从而导致他们就业难。
三、心理建设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途径及实现
本研究从心理建设的角度着手, 通过长期的学习、接受指导培养学生建立一种健康、正确的心理。具体途径有以下几点:
第一, 面向职业规划中开展了心理建设的学生, 通过问卷调查、集体座谈、个体访谈等方式, 了解目前的大学生职业规划过程中开展心理建设的情况。从对心理建设团队的评价度、心理建设模式评价度、心理建设反馈评价度、参与职业规划的成员成就感等四个影响力因素, 探索建立心理建设对职业规划的影响力评价体系。
第二, 面向职业规划中未曾开展心理建设的学生,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 调研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和求学就业情况。了解职业规划中其他因素, 如求职技巧、专业素养提升等部分对职业规划能力的影响力区别。
第三, 招募确立心理建设小组, 开展职业规划教育。通过对小组成员的团体辅导、课程教学、个体咨询等形式开展职业规划教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而合理的职业规划,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稳步发展, 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应该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各领域采取策略全面开展。
第四, 在心理建设过程中, 不断调整完善课程内容, 逐步建立形成相关讲义、课件。具体包括:一是职业规划之初清晰认识自我, 包括综合素质、专业水平、性格特征、适合从业类型等;二是职业规划中间, 根据前期确立的目标突出长板优势, 加强短板训练, 促进全面发展;三是职业规划后期, 加强应对教育, 在面临挫折和挑战时树立阳光心态, 坦然面对择业;四是职业规划延续, 追踪学生就业后的情况, 反馈到后面的教学工作中, 进一步完善教案、课件。
第五, 积极构建平台, 发挥教育引导作用, 扩大心理建设在学生职业规划中的影响力。心理建设在职业规划中发生作用不仅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 更要体现在重大活动中, 不仅体现在某一活动、某一时刻, 更要体现在随时随地, 即要从根本上建立学生的择业观、就业观、从业观。具体来说, 每个接受过一年以上心理建设的实验小组成员联系一个新生班级, 深入了解低年级学生的思想与学习生活状况, 并对其学习生活进行长期的指导和帮助。经过深入调研了解后, 实验小组及指导教师召开专题讨论交流会, 讲述联系学生过程中的真实收获, 小组成员根据掌握的情况和各方的反映, 针对联系学生撰写调研报告, 对该团队的学风、班风建设及职业规划方向提出意见建议。
第六, 加强与其他学生群体的沟通、联动, 发挥辐射功能, 开创全体学生共发展的局面。高校的学生组织是青年学生的重要集聚地, 对青年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实验小组要积极利用自身的政治、组织和活动等优势, 主动与其他学生组织 (如学生会、学生社团、青年志愿者协会等) 的交流、协作、互动。积极开展心理建设、职业规划等工作, 进一步加强心理建设在职业规划中的推进作用, 促进学生群体活动的有序开展和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文章通过真实的大学生群体现状调查, 有效地组织开展好心理建设的实践工作, 对实践方案、实践过程、实践效果进行及时总结和评估, 使举措条理化、系统化。面对当前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信息传播网络化等新特点, 时代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强烈的时代特色, 审视并梳理心理建设在新时期下对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发挥作用的真实状况, 理论上将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心理建设影响力发挥的时代内涵, 进而将对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进程起到参考作用, 为促进学生更好完成学业、顺利择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维, 施倩.论职业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 (学法教法研究) , 2016, (6) :54.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状态;调查分析;建议对策
大学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1999年教育部实施大学生扩招政策以来,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大幅度增加,大学生培养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某高校面临如何提大学生培养的质量这个问题。笔者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学习状态的调查,找到影响大学生学习状态的各种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为大学生培养单位提供改革意见以及对策。
一、问卷的设计及实施
(一)问卷的设计
学习状态是指大学生的总体学习情况,既包括与学习相关的态度,动机等心理状态,又包括与学习相关的参与,投入等行为状态。大学生的学习状态主要包括学习兴趣、态度、努力程度、合作状态、学习效率、专业满意度、环境适应性等方面。
结合现阶段大学生的特点和某高校的实际,问卷包含17个问题,其中有10个是完全封闭性的问题,5个半封闭性的问题,2个开放性的问题。问卷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状态,课堂学习效率,身体健康状况,大学生与导师的沟通情况等。
(二)问卷的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某高校全体在校大学生。共随机发放问卷1050份,实收回1000份,回收率95.3%。
二、统计结果及分析
(一)大学生的学习时间地点调查
在全校大学生每周学习时间的统计中我们发现,超过半数的研一新生每周的自习时间在20-40小时之间,是520人。同时,学习时间在10-20小时的大学生也占很大的比例,即43%。不容忽视的是5%大学生的学习时间低于10小时。
在对学校自习室是否充足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超过六成的大学生认为学校的自习室不够充足,而其他大学生则认为相对充足。
(二)大学生的学习意识及效率调查
在关于学习计划的调查中我们发现,约有三分之二的大学生偶尔会制定学习计划,其次占比较多的是经常制定学习计划的,占27%,遗憾的是,没有同学养成每天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而仍有7%的人不制定学习计划。
(三)大学生与导师的密切度调查
在关于跟导师的联系频率调查中发现,超过六成的大学生跟导师的联系频率每次在两周左右,12%的大学生会每周跟老师沟通,每周多次沟通的则极少,占2%。然而,有23%的大学生跟老师每次的沟通频率超过两周。
(四)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学习关系情况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偶尔锻炼身体和平时一般会锻炼身体的大学生最多,分别占42%和44%。经常锻炼身体的大学生则相对较少,占4%。值得注意的是,仍有10%的大学生几乎不锻炼身体。
在对身体健康状况是否影响学习的调查中我们发现,约有一半的大学生偶尔会因身体健康问题影响学习,而超过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很少出现身体问题。值得关注的是7%的大学生经常因为身体健康问题影响学习。
(五)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及学习兴趣调查
同学讲座偏好的调查结果表明,约一半的大学生会偏好关于指导面试就业类的实用性讲座。超过五分之一的大学生更喜欢与专业课知识密切相关的讲座。而约四分之一的大学生更喜欢听论文写作与科研指导方面的讲座。6%的大学生则喜欢其他类的讲座。
在大学生学习生活状态的调查中发现,学习生活比较积极的大学生占绝大多数,为72%令人担心的是,16%的同学感到生活单调学习乏味。而学习生活很积极向上的则相对较少为6%,其他类占6%。
(六)对于大学生会以及学校的建议
在问卷最后一题的填写建议中,停水问题反映最多,为21人。大家其次比较关心的问题是补助是否能及时快速发放,为16人。另外,建立校园网,模拟面试,路灯太少,举办就业指导讲座及英语类活动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对于参加研会活动积极性的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表示会积极参加研会活动,极个别的同学不会参加,为4%。而43%的大学生会根据具体活动而考虑是否参加。
(七)大学生的就业规划和就业信心
只有40.7%的大学生有明确的就业目标,46.1%的大学生就业目标比较模糊,却反相应的职业规划,值的注意的是13.2%的大学生没有就业目标,这是值得学校注意的。
调查显示,只有24%的大学生能认为自己完全可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其他人对于理想工作的预期比较模糊或者感觉到很困难,这样就会对大学生的学习状态产生较大的压力。
三、相关对策
(一)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大学生的学习条件。第一,根据目前某高校大学生自修室教室数量不足,建议学校给大学生提供专门的自修室,使其更专注于科研。第二,为大学生提供更好更及时的图书期刊。学校阅览室目前有针对大学生和教师的阅览室,但是期刊只是近期的,这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第三,虽然高校招生规模扩招,但是教育科研经费却没有相应增加,这就会造成高校科研设施和师资建设严重滞后。因此,要加大对于硬件更新和配置的比重,提供更多更加全面的学习资源。
(二)健全导师责权机制。第一,改革评定制度。改变单独评定大学生导师资格的做法,防止形成导师终身制。完善大学生与导师互选机制,尊重导师和大学生选择权。第二,强化导师责任。完善导师管理评价机制,全面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师德水平,加强师风建设。第三,加强大学生和导师的交流。学校目前的状况是大学生和导师交流比较少,这对于大学生的教育质量产生很大不良影响。第四,提升导师指导能力。加强导师培训,支持导师学术交流、访学和参与行业企业实践,逐步实行学术休假制度。
(三)改革课程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第一,及时更新课程体系,更多的联系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目前各个高校都存在着课程体系陈旧的缺点,这极大的限制了大学生教育质量的提升。第二,强化对任课老师的教学监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很大一部分高校老师讲的知识比较陈旧,不注重教学方法的提高,缺乏探究性学习、自主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第三,设置更加灵活的课程体系,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此外,还应该继续加强先进优秀人才的引进,丰富教师队伍,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优秀老师。第四,更加全面的鼓励大学生做科研,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四) 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第一,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鼓励大学生组成兴趣小组,鼓励大学生每天锻炼身体,举办大学生运动会,各种球类竞技比赛等,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第二,提供更多的关于就业和抗压的讲座,提供职业规划的导师,让大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减少大学生对于就业的焦躁和压力。第三,充分发挥大学生会的作用,加大对大学生会的资金科研支持力度,使大学生会真正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
四、结语
[关键词]创新能力;素质培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1-0014-1.5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要有文凭,更要有素质和能力。这种需求的变化对高等院校如何不断创新培养模式来适应社会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地了解社会对经济类人才的需求,不断地修正培养方式,才能使我们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综合性的人才。
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具有实践性、交叉性和互通性的特点。它不是单纯通过书本学习就可以获得,往往是通过学习与实践的结合,在参加活动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同时它也具有交叉性和互通性的特点,即参加一项活动并不只是单纯地提升某一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而是全面提高多种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一种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学生其他素质和能力的获得。因此,要以需求为导向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新形势下创新开展经济类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在模式构建上应更注重以活动为载体的平台建设,通过三个系统工程覆盖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各个方面,同时用综合素质测评的“硬管理”来监测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软指标”,从而促进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持续提高。
一、以健全人格培养工程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人。健全的人格的培养是工作的重心和中心,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首先,要加强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明责任,知荣辱”的爱国主义教育才能使大学生承担起未来建设祖国的历史使命。其次,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在基本的政治理论课学习之外,开设学生业余党校、成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以各种方式促进大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再次,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设相关的心理课程、组建心理健康协会、开设心理咨询室、引导学生开设自己的心理网站和组织面向辅导员群体的心理专题培训等形式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后,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对于经济类的学生而言,由于未来的工作性质,诚信意识就显得更加重要。在学校期间,进行诚信教育和廉政教育将有利于学生走向社会之后树立廉洁公正的意识,让学生充分了解自身应该具备的职业操守,以及在未来的工作中应该注意的方面。这样不仅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基础,也为学校赢得较好的声誉。
二、以实践育人工程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学习知识是为了应用于实践、为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补充和完善。人们的能力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和得到发展的。大学生各种实际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锤炼。
(一)多种形式配合课堂教学,完善实践环节
通过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使学生熟悉各种与工作相关的业务管理和处理软件;通过专业课程与计算机的结合训练,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充分利用横向专业教学实习基地、综合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形式,构建综合实践训练机制。假期组织学生的社会实践,将专业与实践相结合。
(二)多样活动提升实践育人效能
活动是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通过组织活动让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可以请用人单位走进学校,用仿真的应聘过程使学生发现自身现有实力与社会需求的差距,从而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同时用人单位也可以锁定优秀的学生,并提供实习的机会,以便更好地培养人才、使用人才。
(三)整合社会资源,优化实践育人机制
实践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兼顾社会需求与个性化需求。为此应主动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社会联络、联合,在充分了解社会需求的同时开创多种校企结合的新形式。
1.订单式培养
遵循合作培养人才模式,采用“双导师”制,依照“定岗定标”的方式考核成绩。学员在完成原专业教学课程的基础上,参加用人单位安排的职业教育课程,并参加用人单位组织的业务实习活动,最终考核合格的毕业生将走上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这种方式促进了学术研究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促进了学生实习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2.实践基地的建立
实践基地能为学生提供长期稳定的实践锻炼的岗位,为此应广开渠道,积极与用人单位进行联系,建立多个实践基地。让学生到单位进行实习锻炼,提前感受社会氛围,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融入社会。
3.人才实训进校园
这也是校企结合的一种模式,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人才”实训营项目计划。在学生自愿报名基础上,校企共同安排培训计划,期满后用人单位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即可获得用人单位正式的实习岗位。
通过以上三位一体的实践训练体系,可以使学生在模拟实践过程中吸收和升华课堂知识,促进其专业素质和技能同步增长,从而在未来职场竞争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
三、以科研创新育人工程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科研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科学研究既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又强调了勇于创新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开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和对策。通过思维盛宴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大赛等,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科技创新的门。其次,成立专门的学生科研组织,推动科研的发展。并在活动中使学生学习先进的理念和知识,交流感受,开展科研项目,举办并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大赛,实现了科研与创新的完美结合。再次,实行科研双导师制,提升科研水平。应配备专业导师满足学生对学术科研方面的需求。老师们以自身丰富的经验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明确研究方向、确定研究方法、分析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困难,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学术科研活动。最后,开办学术杂志,浓厚学生科研氛围。既可以调动学生科研的积极性,又能够活跃校园文化。
四、以精品活动为学生素质、能力的提高搭建平台
(一)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找到了锻炼自我、施展才华的舞台
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智育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同时还是陶冶高尚情操、培养优良心理素质的重要方面。开设艺术鉴赏类课程,丰富学生的内涵,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开展丰富的艺术类活动,给予学生更广阔的空间展示才华。举办多层次的主题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各展所能。
(二)完善两个规划,使学生明确目标,不断提高
1.学涯规划
帮助学生确定大学阶段的奋斗目标,了解大学阶段为什么要学、应该学什么和应该怎样学的问题。从而帮助他们规划好四年的学习生活,充分利用大学的短暂时光磨练意志品质,学好知识、掌握好技能、增强社会竞争力,为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职涯规划
在做好学涯规划的基础上,职业生涯规划也是大学阶段的重要一课。帮助学生真正认识自我,清楚自己喜欢干什么,将来准备干什么,能干什么,进而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
五、以综合素质测评激励、引导学生
通过综合素质测评,考察学生在校期间在政治素质、品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艺术素质、身心素质等方面取得的进步。按照基本素质与发展性素质,通过赋分项与扣分项来反映学生表现。综合素质测评表由学生所在班级和系共同打分,力求全面、公平、公正地对每个人进行评价,实现教育的目的。通过成立测评小组,对学生的日常相关表现进行记录,作为测评依据。并且将综合素质测评结果纳入学分管理,四年共4学分。本科学生应在规定的学年内取得相应的素质学分。学校应将综合测评结果作为奖学金评定的依据之一。通过这种方法确保在素质教育实施中,将软指标进行硬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身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即时化、资源共享化等演变过程中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教育由知识教育阔步迈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即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创造性表现,而不仅仅培养对书本知识掌握的多少。科技创新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最好的方式之一,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通过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除去学校的大力支持之外,要积极号召并联系社会团体、优秀企业,良性结合广泛的社会力量。
二、信息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开展的支撑因素
分析信息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状况,要进一步加强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图通过在校期间的培养夯实基础,为其未来创新性积蓄能量。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构建创新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
高校各部门要协调起来,优势互补,最好是能够成立信息科技创新工作小组,统一规划和领导信息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指导信息科技创新教育的发展规划、资金筹集、活动开展等。完善工作小组的组织协调,加强工作小组的成员构成。将科技创新提高到工作的中心位置,划拨专项资金,不定期邀请科技创新学者、专家讲学传授经验,指导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营造平等轻松的教学科研环境,倡导师生之间平等对话,鼓励学科专业间交叉渗透,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组建高素质、富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
指导信息科技创新教育活动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两个问题,首先是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不具备精准判断,不好把握自己的研究方向,其次学生由于缺乏实际应用经验,不太了解自己对某一具体问题或项目开发过程中所用到的技术。配备相关指导教师介绍信息类专业方向及前沿技术研究,对具体项目提出自己的建议,帮助学生找准研究方向,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加强科研基础建设,改善学生科研条件,实施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
目前科研立项及经费设置中高校普遍存在重视教师科研而忽视学生科研的现象,很多高校甚至没有任何学生科研支持及经费投入。要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有序对学生开放学校各类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在学生科研立项及经费投入上适当倾斜,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科研活动。采用灵活的管理模式如学分制等,明确职责及任务,奖惩分明,激发师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三、构建信息科技创新教育的内容体系
(一)塑造校园文化,营造浓厚的信息科技创新氛围
着力构建适合信息科技创新的校园学术氛围,大力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其在丰富多元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完善自己,培养其勤于动脑勤于动手的意识,积极推动发展科技社团打造创新队伍,发掘学生创造潜力,培养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在整体环境熏陶下,积极引导其发展个性,增长见识和才干,激发科研热情,培养创新精神,形成浓郁的科技创新氛围。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伴随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科之间存在分化综合,边缘学科、横向学科不断涌现,求知需求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阶段的学习了,不断学习成为生存基本需求。要勇于打破学校阶段性教育束缚,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及专业结构,体现课程的创新性及多元性,强化学科间的联系,加强基础,优化结构,以提高素质为基本原则,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信息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不断探索,社会不断发展会赋予新内涵。高校应积极探索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素质要求和个人发展为根本,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推进教育教学现代化。
(三)倡导学生参加科研,吸收大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完善科技创新机制
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关键步骤是结合教学和研究,让学生能尽早接触到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科学思维,鼓励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大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以作为科研助手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教师也可以划分科研子课题交给学生,使学生有机会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研究问题。培养过程中要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机制,提高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整体水平。
(四)有意识、有组织地推出高水平的课外科技活动
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创新意识淡薄、竞争意识不强的现象,课外科技活动基于问题进行探索和学习,模式多元标准多样,能充分调动学习主动性,激发创造性思维。按照兴趣爱好结合职业规划自由选择,具备进行创造的内在动力,借助多种途径捕获知识和信息,尝试多种方案,合作者之间开展讨论并互相启发,学校保障政策制度,提供物质条件,在自由、宽容、开放的环境中培养信息创新能力。组建院校科技协会,鼓励团队协作精神,保证科技活动的连续性和作品质量,不断提高科技活动水平,完善科技创新活动条例,拓宽渠道,积极寻求社会广泛支持。
(五)举办知识讲座和科技征文活动
知识讲座和科技征文系列活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便于广大学生共同参与,积极开展专题讲座,广泛邀请相关领域内专业人士分析介绍学科当前的研究状况和热点问题,然后引领学生开展研究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和理解,然后由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指导交流。讲座的内容安排上不应过于注重效果及形式,重要的是营造和活跃创新气氛,重点把握讲座内容的新颖性与生动性。各院系配合相关职能部门举办征文比赛、科技制作活动等,该方式适合广大学生参与,使他们在宽广的想象空间自由思维,各院校之间可以展开合作、积极沟通,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六)建立大学生信息科技创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