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环保监管范文

企业环保监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环保监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环保监管

第1篇:企业环保监管范文

关键词:环境保护;委托-;外部性;帕累托最优

一、委模型基础假设

委托-模型是建立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博弈论模型。因此,委托人面临的问题是根据自己所能观察到的人的信息,做出相应的激励和惩罚机制,从而使人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然而委托人在做出激励和惩罚机制的时候不是毫无约束的,他要考虑人的两个约束:

参与约束(IR):委托人要保证人做出自己想要的选择时的情况至少要和人不采取这种行动时的情况一样好。

激励相容约束(IC):当委托人不能观测到人的行为和状态时,无论激励合同所要求的内容是什么,人都将采取使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行动。为了方便接下来的研究,更好的刻画现实情况,本出了如下符合现实的假设。

政府作为一个服务性的组织,其主要目的是给社会大众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所以我们假设政府是风险中性的,其效用函数形式是线性的。与此相反,企业是一个盈利性的组织,其主要目的是靠自己的行为获得收益,所以我们假设企业是风险规避的,其效用函数形式为U(W)=-e-ρW,其中W是企业的收益,ρ是企业的绝对风险厌恶系数。

企业的环保成果有两部分构成,一是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二是企业生产设备的环保水平。而企业的环保成果除了受企业的努力程度影响之外,还受到一些不确定因素如自然灾害、设备故障等的影响。但整体来说随着企业的努力程度的增加,企业的期望环保成果也会增加。由此,政府是根据企业的环保成果作为标准来对企业进行补贴,其中污染物排放量所占考核比例为ε,生产设备的环保水平所占考核比例为1-ε。

二、两种基本情况下的委托模型及环保激励机制

(一)政府不监督企业环保时的委托-模型及环保激励机制

此时的委托-模型可以描述为如下形式:

其中是企业不参与环保时的保留价格,是企业的激励相容约束,是企业的参与约束。

(二)对结果的解释

1.命题一。在政府不对企业的环保行为进行监督时,企业环保行为的结果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而此风险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承担。

2.命题二。在政府不对企业的行为进行监督时,企业所需要对其环保行为所承担的风险大小与企业的风险厌恶程度有关,当企业越厌恶风险时,企业所愿意承担的风险越小。

3.命题三。企业所承担的风险系数和环保行为的成果系数成正相关关系。

4.命题四。企业对风险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当环保结果的不确定性比较大时,此时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比较大,那么企业所愿意分担的风险比例会比较小。

(三)政府监督企业环保时的委托-模型及环保激励机制

此时的委托-模型可以描述为以下形势:

其中是企业不参与环保时的保留收入。同政府不监管时一样,在最优均衡时政府完全没有必要对企业进行过多的补贴,因此激励相容约束在最优均衡时是紧的。

(四)对结果的解释

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当政府对企业行为进行监督时,企业所承担的风险系数β#=0,即企业不承担任何风险,此时,风险全部由政府来承担。

此外,因为政府可以完全观测到企业的行为,所以当企业的选择和最优情况不一样时,政府可以选择减少对企业的补贴,使得企业自主选择到最优解使效用最大化。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运用委托-的理论模型,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环保激励的决策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即政府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激励机制来引导企业进行环保,而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也会进行自主的选择,来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在一定条件下,政府可以通过对企业的行为进行监督,从而有效地消除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进而减少政府在环保管理中的负面影响,最终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均衡结果。

具体对于政府来说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来确保环保机制的有效性:第一,政府可以加大对消费者的引导,从而使企业在环保中可以@得更大的收益,进而采取更大的环保努力;第二,政府可以加大社会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减少企业在环保中的成本投入,使得企业采取更大的环保努力;第三,政府可以加大对市场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并藉此做出更好更适合的政府转移支付结构,更适合推动企业大力进行环保;第四,政府可以引导环保市场体系的建设,从而使企业之间形成相应的企业链条,分担风险,将环境污染的外部性转化为内部性,最终达到帕累托最优。

参考文献:

[1]B.Holmstrom, P.Milgrom. Aggregation and Linearity in the Provision of Inter Temporal Incentives [J].Econometrica, 1987(2).

[2]Sappington, David E M. Incentives in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s [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991(2).

第2篇:企业环保监管范文

关键词:环保设备、质量管理体系、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 A

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11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都提出把节能环保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党的十首次提出“美丽中国”概念将环保概念全新升级。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提出,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在15%以上,到2015年,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面对国内外的需要、国家政策的要求以及社会公众的期望,迫切需要一个结构化的管理体系以持续不断地改进环保设备企业的行为,环保设备企业只有积极推行ISO管理系列标准,建立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为社会提供可靠产品或服务,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环保产业、环保工业及环保设备的概念

1.1 环保产业。环保产业是指防止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的诸如技术开发、产品生产等经济活动并达到一定规模的总称。

1.2 环保工业。环保工业是指从事环境保护工业产品的科研、设计、研制、生产和销售的完整体系

1.3 环保设备。环保设备是环境保护设备的总称,是以控制环境污染为目的的设备。

2我国环保设备企业的发展现状

2.1产品水平较低。目前只有4%的环保产品技术性能能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75%的环保产品只相当于国外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可靠性差;外观差

2.2品种还不够多。烟气脱硫、脱氮装置、污水垃圾处理系统等大型成套环保设备;旧橡胶回收再生设备、汞回收设备等特殊环保设备品种严重缺口,一些大型成套关键设备仍依赖进口。

3我国环保设备的发展趋势:

3.1新品种迅速增加。高效率、低能耗的新型水污染治理设备、空气污染治理设备、固体废物处理设备将会不断增加新的品种。

3.2坚持废物处理“无害化、资源化、能源化”的方向,发展污染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的环保设备。通过对零部件标准化,同类产品系列化,环境工程项目成套化,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技术和质量水平,增加品种,降低生产成本。

3.3跟踪相关学科的发展。及时吸取和应用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新型环保设备,提高环保设备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

3.4计算机在环保设备中的应用不断扩大。将计算机应用于环保机械自动化控制,使得环保设备及仪表控制达到计算机控制以及自寻故障诊断的水平。

3.5实现环保设备和环保配套设备自主化、国产化的需要,是实现装备制造业振兴和节能减排、顺应全球环保发展趋势、满足国家调整能源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和发展创新的需要。

4环保设备企业实施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的生产特点分析

4.1零部件较多。环保设备由大量不同的零部件组装而成,每个零部件都是经历了从原材料通过一系列过程制成,然后再装配成整机。环保设备除涉及组装过程外,在产品实现过程中还涉及焊接、镀覆、涂漆、铸造、喷塑、热处理等过程。

4.2检验要求不同。目前环保设备国家标准较少,不同的环保设备的出厂试验要求都不相同,旋转式滗水器等十余种产品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而大部分环保设备执行的是企业标准。

4.3涉及的检测方法多。不同的环保设备不仅在最终监视和测量上需要采用各自不同的出厂试验方式,而且在零部件加工过程中还涉及到大量的过程检验手段。

5 环保设备企业实施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特点分析

5.1必须强调系统性。国为有大量的零部件制造过程及装配过程涉及到众多的检测手段,因此需要强调对环保设备的制造全过程进行系统管理。

5.2必须强调过程控制的重要性。环保设备是由大量的零件组装而成,因此涉及到的是大量的过程,只有控制了每个过程才能保证成品的质量。

5.3强调纠正和预防措施。环保设备企业应识别潜在的不合格,采取预防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所采取的的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6 环保设备企业实施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的重点控制内容

6.1慎重选择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是整个质量保证体系建立过程中最关键的人物,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赋予其 “确保按照标准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体系的重任”,代表人员必须是在该企业工作时间较长, 熟悉企业实际状况; 担任企业质量部门经理级以上; 具有工商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有威信, 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对质量管理能够融会贯通的人员。

6.2严格控制采购过程。严格控制好采购信息的完整性,重要原材料的合格供方的评定,对于外包过程的识别和明确对其控制方法,采购产品的验证是否符合验证规范和抽样标准。

6.3重点把好设计关。由于环保设备企业设计人员相对较少, 设计和开发的策划通常不必太复杂,可以将一些简单产品的多次设计评审合并为一次,或者将验证和评审、设计和开发的验证和确认合并或简化一并进行。设计评审点设立要尽量满足、设计验证、确认须经过审批后方可进入样机试制.

6.4生产和服务过程的确认。在环保设备生产过程中,焊接、喷涂等过程需要经过确认,特别是整机的装配、检测调试过程,并将确认结果应形成文件,以确保这些过程的输出持续有效。

6.5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环保设备企业在对产品实施监视测量前,应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进行策划,采购品到货后,应保留质量证明文件并按策划规定验证;关键件、重要件用的材料,应送质量部门检验和试验。保存好监视和测量记录。管理好检验印章。对于不合格品,应及时识别、记录、标识、隔离。对于不合格的性质和后续措施的记录要真实、准确、有效。

7 结束语

环保设备企业通过有效运行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可以促进企业的管理规范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 从而提高组织的经济效益,才能为环保设备企业的长远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参考文献:

[1] 田武 2008 版ISO9001 标准及其实施建议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2008年 ( 7)

[2] 葛林荫关于ISO理念在环保企业的应用研究 《现代企业管理》,2010年7期

[3] 曾明彬ISO9001:2008标准图解快易通,广东经济出版社,2009

[4] 宋其玉2008版ISO9001标准理解与应用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9001—2008/ 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2008

作者简介:

第3篇:企业环保监管范文

在简政放权、清单管理的大形势下,环保部门如何顺应时势,实施环保审批改革?

在非禁即入、审批后置的新要求下,环保部门又将如何做好改革后的环境监管,做到“宽进严管”“放而不乱”?

近日,记者来到素有“工业之都”之称、在全国率先开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点的东莞,一探究竟。

改革:豁免+备案,省时又省事

“这次来是为分厂办理环评手续,资料都在网上提交,才一个星期就办好了,整个过程只来了环保局两次。”

在环保局办事窗口,某五金模具厂负责人万先生告诉记者,上一次办环评,一套程序走下来花了不少时间,审批中发现缺少一个文件,又临时补办一个文件。

让万先生感到省时又省事的是,东莞环评改革带来了提速增效。2012年4月,东莞在全国率先开展“商事登记改革试点”。根据东莞“商事登记改革”要求,所有环保审批事项一律从工商登记注册前置改为后置。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东莞市环保局不退缩、不埋怨,主动与工商部门沟通对接,先后出台了《东莞市环保系统商事登记后续市场监管实施办法》、《东莞市环境保护局项目投资建设审批体制改革实施细则》,全面推进环评审批制度改革。

取消预审环节、实行分级分类审批、试行豁免及备案管理、简化环评形式内容、实行差别化准入、公开环评审批信息、试点环保前端服务、推行网上环评审批、压缩审批办结时限、全面开放环评市场……两年多来,伴随全市商事登记改革推进,东莞环保部门也不失时机地推出和完善各项环评改革举措,无一不以提高效率、“利好”大众为目标。

“其中,环评豁免与备案管理制度当属重头戏。”据东莞市环保局相关人员介绍,2014年4月,市环保局制定了《关于试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豁免审批及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的通知》,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没有明确规定,且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不存在噪声废气扰民、没有明显污染物排放或造成生态影响的建设项目试行环评豁免审批管理。对符合一定条件的部分非工业类环境影响登记表项目,由审批制改革为备案制,建设单位可通过网上申报或窗口办理两种方式进行备案,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

环评豁免与备案管理制度,是否真正为企业带来便利?记者在大朗镇一家名为“炎祥服饰”的服装加工厂看到,在不到15平米的房间内,2名工人正用蒸汽熨斗烫熨衣服,另有2名工人分别负责挑拣线头和打包装箱。环保分局随行人员告诉记者,工厂位于园区内,主要污染物就是些线头,不产生噪声、废水、废气。根据豁免与备案管理名录,这间工厂就属于备案管理对象,只要填张环评备案表即可。

对此,专家评论,东莞的环评豁免与备案管理制度,是对市场壁垒和各种“路障”实施“减法”,为企业的市场空间、政府的行政效率做“加法”。一“减”一“加”的背后,彰显了东莞市环保部门锐意改革、自我加压的勇气,蕴含了因时制宜、与时俱进的智慧。

统计显示,在此次环评改革过程中,东莞累计取消行政审批13项,调整6项审批项目为服务性项目,审批事项压减率达68.4%。此外,市环保局进一步简政放权下放审批权限,将全部环境影响登记表项目、部分报告表项目和部分报告书项目下放镇街、园区环保分局审批,下放率达到90%以上。

应对:服务+监管,尽心又尽力

要不是“炎祥服饰”的老板亲口说出,记者真不敢相信,即使那份环评备案表,还是大朗镇环保分局工作人员送上门来的。

“从管理到服务,角色变化了,工作更多了,责任更重了。”东莞市环保局大朗分局审批股股长阿峰笑言,现在更加体会到“公仆”的意义。

在大朗环保分局审批股办公室,记者看到两名女同志正聚精会神地注视着面前的电脑,显示器上密密麻麻的“爬满”了刚从市政务信息共享平台上领取的商事登记信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枯燥”的工作,炼就了她们的“火眼金睛”。从这些“海量”信息中逐一甄别,确定企业是否需要和应该办理哪些环评手续,然后填写“环评业务办理告知书”并寄出。

令记者疑惑的是,难道审批股仅有2名女同志?原来,其余6名男同志,都奔往各家企业,现场检查与办工。“他们比我们还辛苦!”

为填补环保后置可能带来的“真空”,根据《东莞市环保系统商事登记后续市场监管实施`办法》,各镇环保分局要做好业务办理告知和后续跟踪督办工作。

凡需履行环保审批手续的,在提取信息后5个工作日内,通过挂号信或主动上门等形式,向企业发出“环保业务办理告知书”。在提取信息后15个工作日内,派人到现场督促、指导企业办理相关环保审批手续,落实环保“三同时”要求。鼓励各环保分局对符合环评要求的项目,现场直接办理相关审批(验收)手续。

为促使各环保分局及时做好服务监管工作,东莞市环保局还建立了商改工作通报机制,每月一通报,对连续三个月排名倒数3名的分局,由纪检部门约谈其主要负责人。此外,东莞还在凤岗镇和大岭山镇试点开展了“环保前端服务”。由环保审批业务人员在工商部门办事服务中心驻点办公,现场为企业、群众提供环保指导和审批服务。

据悉,自启动商改工作以来,截至2014年9月,东莞市环保系统共从市政务信息共享平台上领取商事登记信息238334条,经核实需办理环保审批手续的商事主体共32687个,随后各地环保部门逐一送发环保业务办理告知书,推动完成审批项目27645个,审批率高达84.57%。

在做好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根据《东莞市环保系统商事登记后续市场监管实施办法》,危险废物综合经营、危险废物收集经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娱乐场所经营等四大行业实行属地监督管理,各环保分局在获取企业商事登记信息后,须突出加强监督管理、一抓到底,确保商事主体尽快申领许可资格,对未取得审批就从事需许可经营项目活动的,必须依法予以严肃查处。

据统计,2014年1至9月,东莞市环保系统累计发出行政命令1141宗、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983宗,处罚环境违法行为1441宗、罚款4590万余元,较上年同期均有较大幅度增长。环境执法监管的及时跟进,环境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大,为各项改革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思考:诚信+法治,利政又利民

简政放权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大势所趋。如何围绕中心,适应形势,将这件好事做好,对于各政府部门工作来说都是一场不小的挑战!

“也许国人都愿做老板,每天都有许多注册的。”据阿峰介绍,今年第一季度,大朗分局共从环保、工商信息共享平台上领取企业工商登记信息1803条。“其中,经初步甄别需要办理环保手续企业729家,每家企业都要逐一上门核实,每天平均十几家。相比巨大的工作量,工作人员数量显得有些‘捉襟见肘’,经常是放弃周末、节假日休息时间才能完成任务。”

“与国外相比,国内市场诚信环境有时也是问题。”据介绍,有些企业在注册登记时填报信息不清楚,包括地址都不详细,甚至个别就是“皮包”公司,让监管人员颇费周折。

“苦点累点还无所谓,最担心的是个别注册企业挂羊头卖狗肉,从事重污染行业。”阿峰认为,环保有其特殊性,污染容易治理难,有些污染损害甚至是不可逆的,如电镀等重金属或危废行业。“虽然我们有事后监管执法等弥补措施,但对环境的损害已造成。而且企业同样也受损,巨大的投入因为被迫关闭可能打水瓢!所以,企业为了自己,在投资前应主动咨询相关部门。”

对于上述问题,东莞市环保局相关领导表示,当前环保是政府重点提供的公共服务内容之一,希望各镇能增加环保人员;另一方面,各地环保分局要按照建立“企业自律、部门监管、社会监督”三位一体市场监管体系的目标要求,创新思路和举措,建立规范、高效、管用的环保监管工作机制。

比如充分调动村级监管力量。据悉,为做好大量的商事主体后续监管工作,市环保局制订了《东莞市村级环保协管员管理办法》。各环保分局在具体工作中,可结合自身实际,发动村级环保协管员参与到现场核实、政策宣传、跟踪督办等后续监管工作中,充分发挥协管员就近监管的作用,减轻环保分局监管压力。目前,各环保分局均建立了辖区内的协管员队伍。

积极发挥中介组织作用,鼓励、支持发展环保中介服务机构,积极开展环保业务咨询、代办等业务,充分发挥环保中介组织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进一步促进环保产业市场的繁荣发展,创新社会管理。“但是,必须严格遵守商业保密有关规定,不得向中介机构提供企业信息,不得委托中介机构以环保部门的名义招揽业务,不得设置任何有违市场公平竞争的规定,充分保障企业的自主选择权。”该负责人强调道。

加强环保信用监管。据介绍,东莞在全面执行国家环保部等部委制定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试行)》,加强企业信用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了环保经营异常名录、退出、分类监管、黑名单等四项信用约束管理制度,分类加强商事主体环保监管。

建立和完善部门协同机制。根据《东莞市环保系统商事登记后续市场监管实施`办法》的要求,环保部门在日常执法过程中,发现企业存在属于其他行政职能部门监管的违法违规行为,应在3日内以函件方式告知相关部门。同时,要高度重视相关部门转送过来的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线索,及时开展查处,并在15个工作日内将查处结果函复相关部门。对受到其它部门处罚的商事主体,须对其履行环保手续的情况进行重点监管,提高该主体的违法成本。

第4篇:企业环保监管范文

关键词:市场;污染源自动监控;监督管理

我国的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环境保护部门开展此项工作的最初设想是:在人力、物力等有限的行政背景下,借助自动监控数据更有针对地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更有成效地发现超标排放行为。“十五”期间,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进入缓慢发展的阶段。“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部为了提高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着力加强环境保护基础能力建设,将污染源自动监控纳入主要污染源总量减排监测体系之中,相继推出各种管理办法及技术规范,极大地推动了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的发展。“十二五”期间,污染源自动监控在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中受到的重视越来越多;且自动监控数据作为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的核心成果,其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应用力度不断加强。

对于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工作,一直是由政府主导推进的,而没有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引入市场力量参与污染源自动监管工作,将会加快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划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权责界限是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的关键。在污染源自动监控领域内,可以通过市场解决的事项应当交由市场独立解决,市场的处理手段最主要的就是自由竞争,而大多研究证明竞争带来的效果要远远优于单一通过监控手段取得的效果;政府只需要关注市场自身无法解决或者处理不好的事项,制定规范、制度加以管理,给市场指明前进的方向及要求。通过对政府和市场两大主体的合理分工,一方面减轻了政府部门的监管负担,减少了政府的监管成本,有利于政府集中有限的精力管理较少的事务,另一方面借助市场的力量,收到了仅仅依靠监管手段无法取得的更经济、更高效的结果。

污染源自动监控作为环境保护的新兴工作,各级环保部门尚未正确划定自身与市场之间的界限,目前,仅仅通过传统的政府监管方式解决现有问题,工作量巨大且工作效果有限,因此,尽快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就本次研究所讨论的自动监控数据流程管理而言,有三个市场需要理清与环保部门的界限,换言之,环保部门可以借助三个市场的力量来提升自身的监管效果。具体而言,涉及自动监控数据采集阶段的有自动监控设备生产厂家市场和自动监控设备运行维护第三方市场,涉及自动监控数据传输阶段的有网络运行维护市场。

对于自动监控设备生产厂家市场,目前,环境保护部对通过计量部门认证的自动监控设备实行环保认证并发放认证证书,污染源企业在购买设备时应当选择通过环保认证的设备,这样不仅给环保部门增加了工作负担,也影响了自动监控设备购买市场。如果环境保护部取消对自动监控设备的环保认证,自动监控设备只要通过计量认证即可进入市场被污染源企业自由购买、竞争取胜;与此同时,环保部门为了便于自身的监管工作,可以制定关于自动监控设备的技术规范和管理要求,指导污染源企业自行根据这些规定自行购买自动监控设备,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并且自动监控设备生产厂家肯定积极提供自身产品的水平来满足环保部门制定的规范,进而获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各级环保部门开展现场检查过程中,发现污染源企业安装的自动监控设备不符合有关规定时,环保部门有权依据相关规定对污染源企业提出整改或者进行处罚。

对于自动监控设备运行维护第三方市场,目前,环境保护部层面制定的文件规定鼓励将自动监控设备委托给专业的第三方运维机构进行运行,贵州省层面采用政府公开招标第三方运维机构的模式解决重点污染源企业自动监控设备运维水平不高的难题,其他污染源企业可以自主委托第三运维机构。笔者认为,环保部门应当尽量减少对自动监控设备运行维护第三方市场的干预,主要支持污染源企业自主委托第三方运维机构,这样一方面减轻了环保部门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保障了第三方运维机构之间的充分竞争。各个第三方机构一定会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既保证了自动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行,又能给污染源企业提供便利。环保部门则根据自身的监管要求,对自动监控设备的运行维护水平制定明确的技术规范和管理要求即可,指导污染源企业对第三方机构的工作成效进行评估。各级环保部门开展现场检查工作时,当发现污染源企业安装的自动监控设备不符合有关规定时,环保部门有权依据相关规定对污染源企业提出整改或者进行处罚。

对于网络运行维护市场,目前,环境保护部没有具体规定自动监控数据传输的实现方式,就贵州省而言,则是环保部门与政府公开招标确定的网络运维机构签订合同,全省的污染源企业均通过该省级网络运维机构的网络完成自动监控数据传输。笔者建议,在保障自动监控数据传输没有技术障碍的基础上,环保部门不再与网络运维机构统一签订协议,而是由各个独立的污染源企业自主选择性价比高的网络运维机构签订合同,这样不仅减轻了环保部门的工作负担及行政成本,也减少了需要沟通的责任主体,只需要对污染源企业进行监管就可以了。当然,环保部门还是应当制定自动监控数据传输的具体要求,污染源企业不能满足监管要求时,环保部门有权依据相关规定对污染源企业提出整改或者进行处罚,通过这种管理模式,污染源企业会主动选择运维水平可靠的第三方机构委托业务。

综上所述,环保部门通过将部分监管事务交由市场自主解决,不仅可以减轻自身的工作任务、节省行政成本,还可以减少监管对象,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污染源企业身上即可,至于自动监控设备运行维护第三方机构和网络运行维护第三方机构则由污染源企业自主选择,监管对象的减少也意味着监管效率的提高和沟通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郑涛,陈曼丁.新形势下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思考[J].资源与环境,2013,29:148.

第5篇:企业环保监管范文

关键词:化工企业;环保;可持续发展

化工是实现各种资源的化学转化、加工与处理的部门,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必不可缺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近些年来的发展,我国化工企业发展势头迅猛,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由此所引发的环境污染情况也不容小觑,并成为制约化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

1国内化工企业环保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化工园区发展步伐加快,进一步优化了化工企业的生产结构与布局。据统计,我国以化工、石油化工为主的省级产业开发区已经超过了417个。截至2014年,国内规模较大、管理水平较高的化工园区已建成100多家。由于化工产业具有较高的关联度、较长的产业链、丰富的产品线等一系列优势,因而成为了很多开发园区的重点发展产业。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政策的支持下,化工企业也开始关注环保、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不少企业纷纷借助于产业集聚、链接互补等特点,积极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能源循环利用,减少“三废”排放,企业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纵观我国化工企业环保现状不难看出,化工企业仍存在着污染情况严重,环保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环保理念有待加强,环保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具体而言,主要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化工企业污染情况严重。虽然近些年来,化工企业“三废”排放量持续降低,但总体污染情况仍不容乐观,污染减排任务仍异常艰巨。第二,环保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有待加快。当前,我国化工企业环保有了较为成熟的技术、工艺支撑,但总体而言仍存在数量少、水平低、关键技术缺乏等问题,导致环保工作成效不大。第三,环保理念有待深化。当前不少化工企业还未充分认识到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虽然有了一定的硬件投入,但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仍流于形式。第四,环保监管不到位。当前我国基层环保部门仍采取的是双重领导制,致使环保执法过程中极易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制约,加之环保法律法规不健全,各部门沟通、协调不到位,执法力度不强,致使化工企业偷排、漏排等问题屡屡发生。

2化工企业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分析

当前,要求化工企业必须加快行动起来,借助于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加强环境保护,提高产品的回收率,减少物料、产品及原料的流失,实现物料的循环利用。同时,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三废治理与处理,促进化工清洁生产的实现。同时,加快环保技术研发与创新,借助于新型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能源或污染能源,加强环保监管力度,将污染扼杀于萌芽之中。具体而言,必须做到如下方面:

2.1加强“三废”处理

较第11个五年计划而言,第12个五年计划对于环保投资力度有了进一步增强。一方面,要求提升废水治理效率,提高达到标准的废水量,另一方面,提升锅炉消除的废弃率,降低废水化学污染物排量等。加强三废清理强度,能够有效促进化工企业的环保发展。

2.2加快环保体系建设

一方面,要求化工企业应加快构建环保办公区域与环保组织,同时,派遣专业人才开展环保管理工作。这对于国内化工行业环保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化工污染较为严重的环节,构建相应的环保监管机构,以便结合环保问题展开有效判断与治理。此外,还应构建化工环保销售中心,对化工与环保产品进行积极推广,构建防污染技术办公室,使企业应用化工产品过程中便于对产品用途进行咨询。

2.3加强创新性工艺技术的研发、推广与应用

化工企业应加强创新性工艺、技术的研发力度,注重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以提高物料的利用效率,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促进原材料的循环利用。例如,在生产硫酸过程中,可将吸转的两大流程替代传统的一个流程,借助于酸溶液对钢铁表面氧化物、锈蚀物加以去除,开展封闭式作业。对于不好清除的杂质,应尽量保障物品的纯净度。通过创新技术、工艺,使化工生产逐步实现清洁化、绿色化,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

2.4加快产业结构优化

化工企业污染治理必须有一套系统化、综合化的体系支持,并满足我国法律法规的要求。针对污染情况较为严重的生产环节应进行优化、升级。坚决停止对人身有危害的物料、原料。同时,注重对整个化工产业的结构加以优化、升级,以便促进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5加强环保监管力度要求我国化工局应从全局视角出发,就国内化工企业展开综合分析,明确不同化工企业的特征,例如,易燃易爆、高温高压、酸碱强度大、易于暴露等。在明确不同企业的特征之后。要求国家有关部门,结合我国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构建完善的环保监管与执行方案,开展职能划分,积极开展一系列环保活动。采取有力的手段,加强环保监管,实现严要求、高标准,以生产标准及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完善、合理的规划方案,为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3结语

一言以概之,当前我国化工企业仍处在高速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情况,因此,加快化工企业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仍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要求化工企业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相信在化工企业的多番努力之下,我国化工企业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一定将会取得喜人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蒋龙波.浅谈加强安全环保工作在化工企业中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7(20):201-202.

第6篇:企业环保监管范文

关键词:绿色信贷;环保风险;信贷政策

Abstract:Compared with western banks,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are faced with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green credit. Although now green credit in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is forming a system gradually,there are still some limitations in policies,products,prospective risk management and professional evaluation. In the future,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should rely on the domestic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and learn from the best practice of foreign banks. By adjusting loan structure,improving policy,strengthening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risk,enforcing loan monitoring and inspection,innovating credit products and developing green financial services,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can promote green credit comprehensively and thoroughly.

Key Words:green credit,environmental risk,credit policy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03-0058-04

绿色信贷是指利用信贷手段促进环境保护,即在对环保领域或符合环保标准的项目或客户积极予以信贷支持的同时,对环保不达标企业拒贷或收回已发放贷款。绿色信贷将履行社会责任和创造股东价值有机结合,兼顾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向深入,对绿色信贷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环境风险管理能力和环境金融服务水平,进一步深化绿色信贷建设。

一、绿色信贷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挑战

1. 产业结构偏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化工业为主,产业资源消耗大、污染排放多。现阶段,钢铁、火电、水泥、有色、造纸、印染等高污染、高排放行业经济总量大、企业数量多,且依然保持增长态势。随着减排压力加大、排放标准不断提高,未来该领域环保风险将更加突出。由于上述行业内集中了银行大量信贷客户,因此,如何规避系统性环保风险,成为我国银行业绿色信贷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 环保事件频发。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环境污染事故多发高发期,发达国家一两百年工业化过程中不同阶段出现的各类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染等)在我国集中出现。同时,由于环保突发事件往往涉及公众健康或安全问题,异常敏感。在此形势下,银行信贷业务面临的环保风险因素复杂且极易放大,绿色信贷实施难度增加。

3. 基层环境监管薄弱。一是基层环保执法偏松。受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影响,一些地方环保监督检查往往流于形式;即使发现环保违法违规问题,也多从轻处罚,且缺乏对整改情况的后续监管。二是缺乏必要工具或手段。多数地方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相对滞后,缺乏必要专业人员和设备,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环保监督检查的范围、效率和质量。

4. 企业环境管理不到位。一是环保意识淡薄。相当一部分企业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缺乏社会责任意识,超标排放,甚至偷排偷放,漠视自身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二是缺乏环境管理能力。对于大多数中小污染企业,由于不具备规模效应和必要的专业技术力量,难以做到排放稳定达标,缺乏环保事故处置预案。三是减排治污动力不足。由于环保处罚相对较轻,超标排放的代价较小,企业也往往缺乏动力加大减排治污方面的资金投入。

(二)机遇

1. 环保投资需求巨大。根据国家《“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我国“十二五”期间环保投资需求约3.4万亿元,其中仅优先实施的8项环境保护重点工程投资需求就达1.5万亿元。同时,环保产业还被国家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大力扶持。预计受政策驱动,未来环保市场需求巨大,环保装备、环保材料、环境服务业,乃至环境友好型产品都将得到快速发展。环保投入的增加与环保产业的发展,将直接为商业银行带来难得的市场机遇,尤其是大量的信贷业务机会。

2. 环保监管日趋严格。一是增加环保约束性指标,提出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二是完善行业排放标准,制定造纸、印染、化工、冶金、建材、有色、制革等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鼓励各地制定更加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三是加强基层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要求地方各级政府保障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全面推进监测、监察、统计、信息等环境保护能力标准化建设,大幅提升环境基础监管能力。以上措施能够为银行提供更加明确的环保标准和准确的监管纪录,有助于夯实绿色信贷实施的基础。

3. 环境经济政策不断完善。一是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发展排污权交易市场。二是完善排污收费制度,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将逐步满足设施稳定运行和污泥无害化处置需求,提高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和财政补贴水平。三是实行环保设施运营资质许可制度,推进烟气脱硫脱硝、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等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化进程,推行烟气脱硫设施特许经营。四是推行政府绿色采购,逐步提高环保产品比重。

各项环境经济政策的出台、落实,不仅能够提高环保领域的经济效益,降低银行信贷风险,同时也有利于培育新的商业模式,为银行绿色信贷产品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绿色信贷发展现状、不足和发展方向

(一)现状

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等联合下发《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环发[2007]108号),标志着我国绿色信贷建设正式启动。此后,银监会先后出台《节能减排授信指导意见》、《绿色信贷指引》等,指导、规范银行业开展绿色信贷建设。各商业银行,尤其是上市银行高度重视该项工作,绿色信贷建设成效明显,得到国际国内的广泛认可。

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建设已渐成体系,主要包括五方面内容:一是加大对环境保护领域信贷投放,对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烟气脱硫脱硝、流域治理等领域积极予以信贷支持。二是着手制定绿色信贷政策,覆盖钢铁、火电、水泥、造纸、印染等主要高污染行业,明确具体的信贷标准和管理要求。三是根据环保合规情况和环保风险大小,对信贷客户实施环保分类。四是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对不符合环保标准或要求的项目或企业,否决其贷款申请。五是采取名单制管理,将存在环保违法违规问题的企业纳入环保风险客户名单,持续跟踪监测,并停止新增融资、收回全部存量贷款。

(二)不足

1. 绿色信贷政策未能落实。一是政策自身存在问题,即政策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未能把握行业(企业)主要环保风险因素,提出具体标准和管理要求,实际执行存在困难。二是执行问题,即信贷人员或是对绿色信贷缺乏足够重视,或是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去落实政策要求。此外,个别银行目前仍缺乏绿色信贷政策或未能在信贷政策中嵌入环保标准,就更谈不上政策的执行落实。

2. 环保风险管理前瞻性不够。目前,国内多数银行对环保风险客户的认定或分类标准仍然是环保依法合规,即以环保部门的处罚或认定结果为主要依据。该做法的最大好处在于客观、方便,通过利用环保监管信息,商业银行能够弥补在环保专业性方面的不足;不足之处则在于处罚前企业环保问题多就已存在,而仅仅依据环保处罚结果将导致银行无法在事前识别潜在风险。

同时,由于事前风险识别不够、未能采取预防措施,银行对环保风险客户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多为事后补救,效果也较差。通常,信贷客户被环保处罚、甚至关停,银行只有被动停贷,未到期的存量贷款面临巨大风险,如对其强行收回则银行违约,还将负法律责任。

3. 项目环保风险缺乏内部专业评估。国内商业银行内部普遍缺乏具备环保专业背景的信贷评估人员,贷款项目评估仅限于经济性评估,缺乏环保风险评估。项目贷款审查审批过程中,也只是依据中介机构提供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环保部门的环评批复,仅仅做到了形式上的环保风险审查(即环保合规审查),未能对实质性的环保风险做出全面、专业的判断。而对大型银行而言,如果照搬赤道原则做法,需要评估环境影响的贷款项目众多,操作难度极大。

4. 绿色信贷产品单一。各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产品目前依然以项目贷款为主,缺乏对环保企业个性化融资产品或金融服务方案的设计和营销,尤其是对烟气脱硫特许经营、合同能源管理、环保产品政府采购等新兴商业模式,缺乏跟进研究,未能及时创新推出适合的信贷产品。这既难以缓解环保企业,尤其是中小环保企业的融资困难,也影响了银行自身绿色信贷市场的拓展。

(三)发展方向

未来,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建设应向“提高”、“落实”与“拓宽”三个方向发展。“提高”是指将绿色信贷提升至银行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业务模式的高度,统筹环保风险、信贷风险和声誉风险管理,把绿色信贷作为股东价值创造和市值管理的重要抓手。“落实”是指进一步增强绿色信贷政策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不断提升环保风险识别与评估能力,确保风险管理的前瞻性与有效性;同时,重视内部环保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持续加强绿色信贷能力建设,有效提升全行环保意识和环保风险决策效率。“拓宽”则是指将绿色信贷理念扩展至银行所有金融业务,系统性地在业务活动中嵌入环保标准、支持环境保护,以对环境负责的方式开展各类业务。

三、深化绿色信贷建设的具体建议

(一)推动信贷结构“绿色”调整

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特点要求现阶段绿色信贷建设必须以加快信贷结构调整为首要任务,及时退出高污染领域,积极拓展环境友好领域信贷市场。同时,由于环保损失很难通过风险定价予以补偿,最为有效的风险防控方式就是风险规避。因此,应严格控制重污染、高排放行业贷款规模,逐步降低其在全部公司贷款中的比重;进一步加大对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绿色经济领域的信贷投放。个体层面,对环境风险客户或环保违规项目停止新增融资,已发放贷款到期全部收回;不断加大对环境友好型项目和先进环保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二)完善绿色信贷政策体系

绿色信贷政策的目标,即鼓励以对环境负责的方式开展信贷业务。因此,总体导向应当包括促进生态保护、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基本原则。制定依据包括该行业主要环保问题与环保风险因素、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污染治理设施等环保监管要求。政策中的信贷标准和管理要求中应包括符合行业特点的操作性指标,以便落实。绿色信贷政策应当由银行董事会或高管层批准实施,同时做好政策执行情况的跟踪评价,并在必要时,及时予以更新。对于境外项目融资业务,应在符合绿色信贷总体导向的前提下,坚持当地环保标准与国际环保标准孰高原则,注重与赤道银行开展银团贷款合作,吸收借鉴赤道原则的有益做法。

(三)加强环保风险调查评估

我国环境形势与特点决定了环保风险的调查与评估在当前、乃至今后较长时期内都是绿色信贷建设的重中之重。其中,环保风险调查应坚持覆盖全体贷款申请客户;而考虑到我国环境敏感项目数量众多,银行现有环保风险管理力量有限,现阶段环保风险评估应主要集中在高污染行业或生态脆弱区域内的大型项目。

环保风险调查,应重点关注借款人以下方面:是否应取得并已取得必要的生产经营许可;是否属于高污染行业;是否符合环保法律法规与监管要求;监管部门环保纪录;是否存在对环境的长期负面影响;是否有能力承担污染治理成本或采取预防性措施等。银行应特别关注拟建立信贷关系客户的环保问题,因为相比存量贷款客户,银行更容易在该类客户借款合同中加入环保方面的约束性条款。

环保风险评估,应重点评估项目对周边环境潜在的负面影响以及主要风险因素,必要时还应考虑其他备选方案,以避免、最小化或缓释项目的负面环境影响。例如化工项目评估,银行评估人员须进行现场勘察,确认以下事项是否落实到位:项目选址位于专业化工园区内,治污设施完备、污染物排放能够达标,拥有事故救援预案,同时社会认可度较好。而对于存在严重健康或安全风险的项目、引起公众强烈反对的项目、危险废物处理项目以及生产、运输或使用放射性物质的项目,银行原则上应不予介入。

(四)做好贷后监测检查

环境风险监测是保持与环保风险相关信息的过程。银行应重视与环保部门、媒体网络等的沟通联系,及时获得环保法规、监管变化以及客户环保依法合规等方面的信息。对于高污染企业,必要时进行实地监测检查。根据行业绿色信贷政策,制定简单易行的检查问题清单。问题主要涉及客户排污许可是否真实有效;近期是否被环保监管部门处罚;主要污染物能否稳定达标排放;污染处理设施是否正常运行;客户环保承诺是否落实等方面。对监测检查中发现的各类潜在风险客户,银行还应要求其相应投保环境责任险或危险废物运输险,并将银行作为受益人,以最大限度缓释贷款环保风险。

(五)创新绿色信贷产品

抓住国家加大节能改造补贴力度的有利时机,通过与专业节能服务公司合作,创新推出建筑节能改造贷款。该产品主要面向政府、医院、学校等建筑节能潜力较大、现金流相对稳定的公共机构,以其能源节约收入和节能补贴收入为主要还款来源。针对烟气脱硫设施特许经营机构,推出烟气脱硫设施特许经营权质押贷款。围绕环保产品政府采购,拓展订单融资业务,支持拥有政府稳定订单、交易记录良好的环保产品生产企业发展。密切跟踪国家排污许可制度改革进程和各地排污权交易市场建设情况,探索创新排污权质押贷款。

(六)发展绿色金融业务

与环保组织或特定商户合作推出绿色信用卡,鼓励持卡消费环保产品,通过积分兑换或捐赠部分卡费收入等方式支持生态保护或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积极发展设备融资租赁业务,支持风电、垃圾焚烧、污水处理、海水淡化、资源综合利用等环保项目实施。通过私募基金、风险投资等方式对节能和清洁技术、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进行直接投资。该类业务通常将财务指标与环境考虑相结合,投资于财务绩效良好的环保领域领先公司。在基金管理、代客理财等资产管理业务中,根据客户需求,在投资战略、投资标准中充分考虑环保因素,并向客户提供体现环保投资主题的可持续投资组合管理方案。

参考文献:

[1]Jecucken,Marcel. Sustainable Financing and Banking:The Financial Sector and the Future of the Planet [M]. London:Earthscan Publication Ltd, 2001.

[2]Sonia Labatt,Rodney R. White. Environmental finance:a guide to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and financial products [M]. New Jersey: John Wiley & Sons, 2002.

[3]何德旭,张雪兰.对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若干问题的思考[J].上海金融, 2007,(12).

第7篇:企业环保监管范文

关键词:公路运输;物流企业;环境法律意识

公路运输领域发展,备受大众及各企业关注,主要因为公路运输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要求物流企业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与要求,既是对自身安全性负责,也为公路运输管理部门减轻工作负担。同时,公路运输管理部门,需要发挥出自身监管作用,对相关政策与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探究引发问题的具体原因,有目的性地制定相应解决措施,引起物流企业重视,严格遵守相关标准要求,从而确保整体安全性与稳定性。

1 物流企业运输相关法律问题

1.1 物流人员环保意识较低

物流企业对我国经济水平提升有一定影响,还需要物流企业自身重视运输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大多数物流企业往往重视各项工作开展,而忽视了对人员综合素质考核,使企业所具备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其中就包括环保意识低问题。物流运输工作是既枯燥又辛苦,需要消耗精力与时间,往往会因为送货时间,使工作人员没有时间吃饭,只是买一些面包、饼干等食物解决温饱问题。但是,由于工作人员自身环保意识较低,随手丢弃垃圾的行为越来越严重,个人素养与环保意识差,使公路环境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增加环保部门管理难度。

1.2 超载运输

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也比较大,企业为确保自身发展与经济效益,往往会在运输速度上提升工作效率。其中,有部分物流企业选择超载运输,一方面,是能够减少运输成本,为防止被相关部门处罚,往往会选择夜间运输。由于夜间视线不好,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并且,超载运输也存在巨大安全隐患,无法确保运输人员生命安全。除此之外,物流企业超载运输,也会因为监管部门管理不到位,未能制定完善监管方案,使部分物流企业依然抱有侥幸心理进行超载运输,存在巨大安全隐患。甚至还会存在监管人员一己私欲,选择“放宽政策”方式让物流企业进行超载运输,违背公路运输规定。并在实际运输的过程中,还会增加公路承载力,无法确保公路主体结构稳定性,使路面出现坍塌情况,严重影响公路运输工作质量。

1.3 公路养护难度加大

随着物流企业数量增多,增强了公路运输管理工作难度,物流企业重视自身经济效益,加速公路结构受损程度,使人员出行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增加公路养护部门管理工作难度。除此之外,公路养护部门对公路养护工作实施,还会因为物流企业及驾驶人员安全意识低,养护工作未达到检测标准、公路养护部门并未发出正常使用通知后,就有车辆在养护路段行驶,严重影响公路养护工作质量,使公路养护工作未达到预期效果。甚至还会在养护路段上超载运输,不仅存在巨大安全隐患,而且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就会对各领域造成一定经济损失,无法确保运输人员生命安全。

1.4 法律法规影响范围受限

环保工作是受到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目的就是使环保工作能够顺利地开展,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得到各领域的重视与支持,引导各领域积极参与。但是,结合目前环保工作实施情况分析,整体效果并不好,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持续发生,而污染程度也逐渐严重化。其中,就包括物流企业的不重视与不配合。从物流企业自身发展角度分析,因为运输货物的类别不同,针对特殊类别物品需要进行包装,而在运输的过程中,会因为包装不扎实,使一些包装袋、纸盒等会散落到公路及公路周围,也会对自然环境产生污染。虽然相关部门是对环保管理制度制定,并受到相关法律法规支持与保护,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未充分发挥出效果,其主要原有之一就是各领域对其不重视,使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实施受限,严重阻碍公路运输稳定发展。

2 公路运输中物流企业环境法律意识提升策略

公路运输中,物流企业环境法律意识提升,需引起各部门及人员重视,详细探究公路运输法律法规内容,要求各部门积极参与,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为实施基础,加大对物流企业监管力度,降低管理工作难度。

2.1 物流企业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提升人员安全意识

保物流企业稳定发展,还需企业加大对物流运输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能够逐渐提高人员自身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能够在运输过程中,规范自身工作行为,从自身做起,降低环境污染程度。那么,在人员招聘环节中就需要每位运输人员都必须有驾驶证与上岗证,这是最基本条件之一,然后,再对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要求人员能够对自身工作内容全面掌握,并对环保知识学习,通过人员对具体知识学习,使人员逐渐意识到环保工作重要性与必要性,能够在以后工作环节中注重环境保护。

2.2 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禁止出现超载运输情况

物流企业及工作人员对环境法律内容全面掌握,并具备较强环保意识,还需监管部门发挥出监管作用,第一,是对监管制度制定,从物流企业内部发展、公路运输情况、货物运输要求等多角度分析,确保监管制度内容完整性,满足各项工作开展要求;第二,以确保运输安全性为分析角度,加大监管制度实施力度,能够对物流企业进行全程化的管理,并在管理过程中帮助物流企业解决各项工作问题,降低物流企业工作难度,使物流企业逐渐完善自身工作流程,从细节上处理各项工作,通过对大问题解决成小问题,由小问题发展到没问题,为物流企业起到良好促进作用。最后,在监管部门监管下,禁止物流企业出现超载运输情况,并选择一些实际性的案例详细说明,使企业与工作人员能够充分意识到超载运输的危险性与危害性,为自身生命安全考虑,还需严格遵守公路运输规则,从而确保公路运输管理工作质量。

2.3 注重公路养护工作,促进各部门相互协作

公路养护工作也需引起各领域重视,不单是满足物流企业发展需求,而且还为大众日常出行提供安全保障。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我国政府部门对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也越来越重视,而市政工程项目自身建设要求与标准非常明确,还需各部门积极配合,在建设过程中就能够严控施工质量。而在后续工作环节中,还能对公路工程加大养护力度。因为公路会因为经常性使用、车辆反复性碾压,出现坍塌、坑陷等情况,会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为确保公路正常使用,还需建设单位积极配合,定期对公路养护,及时修补塌陷路面,从而增强物流运输安全性。

2.4 完善环保法律内容,大量宣传环境保护工作

关于环境保护工作开展,不单是需要环保部门及工作人员发挥出自身作用,而且还需每位大众积极参与,每个公民都有义务与责任对环境保护,共同营造良好生活家园。由于大众自身环保意识较低,在环保工作开展过程中,无法积极地配合,增加工作人员实施难度。针对此情况,有必要采取相关法律措施进行全面保护,在政府部门正确引导下,使各领域对环保工作引起重视的同时,还能积极参与环保工作环境中,以自身的力量去缓解环境污染程度。各领域的积极参与就保护物流企业,因为自身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更需要重视环境保护,环保部门与物流企业相互探究,考虑到物流企业发展前景,又重视对自然环境保护,所以采取相关法律法规对环保工作开展,以此使物流企业及工作人员能够积极配合环保工作开展。在此基础上,逐渐改变物流企业及工作人员错误认识,增强生态系统平衡性与稳定性,为物流企业未来发展迎来新局面。

3 结语

基于新时代背景下,为使我国物流企业稳定发展,还需重视环保法律意识增强,相关部门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使其在实施过程中对各领域环保意识产生积极影响,能够在监管部门严谨管理下,使物流企业约束自身及工作人员行为,坚决不能出现环境污染行为。并且,随着物流企业环保意识增强,还需完善企业自身管理制度,不单单要提升工作质量,而且还能对自身未来长久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注重公路养护,降低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率,也是对物流企业运输人员生命保护,从而促进我国现代化社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梅.市场经济环境下公路物流运输的经济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7(21):66-67.

[2]朱婧.浅谈道路货运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途径[J].科学与财富,2017(14):46-46.

[3]薛丽洋.浅谈道路运输环境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与建议[J].甘肃科技,2018,34(21):110-111.

第8篇:企业环保监管范文

近年来,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提高了,环保局的环境监测工作也随着受到了很大的关注。环境监测工作在企业的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环境监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为:技术监测方向和程序监测方向。在技术监测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借助收集到的数据对企业的生产状况进行分析,并为企业的生产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参考。目前,企业员工的环保意识欠缺,企业领导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他们对环境监测的理解依然是停留于形式检查的需要,而没有充分认识到环境监测对企业生产的实际作用。环境监测数据能反映企业生产设备的工作信息,能对企业的生产效率进行分析,在企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有效加强企业在生产方面的管理和监督,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1.环境检测的现状分析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环保部门的监测工作在我国环境监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环境监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保部门的监测工作对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促进了国家环境监测体系的完善,推动了国家环境监测机构的建立。进入90年代之后,国家加强了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环保标准也随之相应地得到提高,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被提出来,这足以说明国家对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随着环保工作的不断发展,国家环境监测体系逐渐从企业环境监测机构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技术队伍。国家市场经济的推行和发展,使得污染企业的收费检测体系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国家环境监测体系逐渐进入到环境监测体系的企业市场中来。随着我国企业改革步伐的推进和发展速度的加快,企业的环境监测体系如何在市场经济中长期生存和发展下去,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1]。

2.环境监测对企业生产的作用

环境监测对企业生产中的作用,主要包括:提升了环境监测服务水平、污水自动监测系统的作用、环境应急和减灾和噪声监测等。

2.1提升了环境监测服务水平

污水自动数据监测体系完工后,数据的信息量相比之前明显增加了,这为环保监测部门提供了时间与精力对其他的生产企业进行监测。环保部门通过对这些水环境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实时监督企业的生产情况,能有效防止环境污染现象的出现。环境监测提升了环境监测的服务水平,使环保部门对企业的生产污染情况进行了监督和管理。

2.2污水自动监测系统的作用

污水自动监测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自动监控技术等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实时的监测,这种监测技术提高了监测效率,改善了传统的环境监测方法思想上和监测手段上的不足,补充了新的监测思路。现代的环境监测由自动监测和传统的手工监测共同完成。污水自动监测系统对企业排放的废水进行了监测,它能快速监测出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状况,提升了企业生产的效率[2]。

2.3环境应急和减灾

实时的监控能对监测点的水质异常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工作人员通过实时监控中提供的水质信息迅速找出原因,并制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环境监测能对企业的生产状况进行及时的反馈,为企业提供了预警,起到了环境应急和减灾的作用,避免企业生产造成进一步的损失。

2.4噪声监测

噪声监测在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噪声监测在环保部门的监察工作中属于难点,监管力度往往不足。如果能加强噪声监测,改进监测设备,淘汰旧的设备使用新的设备,这将为企业的生产提供良好的环境,避免噪声对环境的污染,促进企业安全生产[3]。

3.提高环境监测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的措施

3.1转变监管方式,提升服务意识

行政机关是国家的重要职能部门,代表国家队某些事物进行管理。环保局作为国家的行政机关应以服务为先导,以教育为本位,服务人民,引导企业正规经营。因此,服务是行政机关的重要内容。提升服务意识和转变监管方式是提高环境监测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的重要措施之一。环保局在对企业进行环境监测服务时,应提升服务的功能,加强服务的意识多渠道、多形式地为企业提供环境监测服务,工作中时时指导、提醒和交换环境监测的信息。环保部门在对企业的生产进行督察的过程中,可以向企业员工讲解一些环保知识。定期对企业开展一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且与企业的生产相关的教育培训,对企业进行正面的引导,增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将监督与服务相结合,执法人性化,提高企业员工的法制意识,促进对企业监管效率的提高。

3.2提高环保执法人员综合素质

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环保执法人员的学习意识不强,对业务知识和依法行政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不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环保部门的考核机制欠缺,对监管的质量和监管的效率以及业务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要调动环保执法人员的学习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强化法制教育,转变传统的观念,让环保执法人员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此外,提高环保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需要重视制度建设。完善考核制度对提升环保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将业务学习与法制学习制度化,通过制度对执法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提高执法人员的办事能力,促进执法人员素质的提高,从而实现规范化和人性化的管理,保障和服务企业的生产。

第9篇:企业环保监管范文

在当前全力以赴应对金融危机对经济带来极大冲击的情况下,国务院和省政府仍然对抓好环境工作要求很严,抓得很严,毫不松懈,请市级相关部门、各县(区)政府务必高度重视这次环保专项行动,认真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既要履行好各部门职责,又要搞好整体联动。下面,我就今年的环保专项行动讲两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搞好环保专项行动的紧迫感、使命感

几天前,全市环保工作会上通报了我市近期环保情况,从环境执法监察结果来看,形势不容乐观,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环境质量较去年同期明显下滑,企业违法排污现象反弹明显,究其根源,还是有的县(区)、部分企业没有真正解决好对环保工作的认识问题,没有真正认识到做好环保工作是政府的重要工作,更是企业最起码的社会责任;没有真正认识到做好环保工作是一个地方、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起码底线,特别是近期一些地方和企业认为省模创建验收,可以松一口气了;认为遇到金融危机,可以打环保“球”了,可以不用环保设施了,有的甚至私设暗管恶意偷排直排。这些松劲、松懈甚至违法的现象不解决,必将影响我市创模目标的实现,制约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受经济危机影响,我市经济形势非常严峻,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全市上下正凝聚力量,奋力实施投资拉动战略,积极努力实现“止滑提速”的目标,加快发展成为当前的中心工作、首要任务。但并不是说,在“止滑提速、加快发展”的时候,我们就不要环保了,必须清醒认识到我们需要的是科学的发展、持续的发展,那些“墙内损失墙外补”,趁机减少污染治理投入,甚至投入了而不用环保设施,为了节约所谓的成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创造的“发展”成果我们坚决不能要;那些“两高一资”,“穿新鞋、走老路”,得不偿失的发展模式我们要坚决摒弃。

各县(区)、各部门必须认真贯彻全市环保工作会要求,全面审视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科学分析,准确判断,正确处理好环保与发展的关系,充分认识到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是解决“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是实施“民生工程”的长久举措;是提升发展形象,持续推动环境质量改善的关键措施,切实增强搞好环保专项行动的紧迫感、使命感。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务求今年环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一是要落实工作责任,形成联合机制。这次环保专项行动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进行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实行分级负责,责任追究。要成立全市环保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市环保局牵头,各相关责任部门配合,制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明确县(区)、部门职责和要求。各县(区)政府要高度重视,强化组织和领导,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并制定详细工作方案,统一步调,尽快安排,迅速行动,确保专项行动的顺利开展。

二是要突出工作重点,务求取得实效。要把这次环保专项行动融入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去,要以目前全市开展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载体,找准工作突破口,开展环保专项行动;要以实现“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优化我市经济结构为目的,开展环保专项行动。要以环保专项行动为抓手,突出工作重点,务求取得工作实效,切实规范“一种行为”即企业环境行为,确保防止重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发生,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两个目标”;做到环境执法人员履职到位、对环境违法行为查处整改到位、为监管对象服务到位“三到位”;把握好监管与服务的关系、管住与管好的关系、统与分的关系、宽与严的关系等“四个关系”;开展好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专项行动,企业环保设施运行情况整治专项行动,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贴近民生环境问题整治专项行动,限期治理项目效益和重大环境违法行为整治效果后督察专项行动,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运行情况整治专项行动。各县(区)、各部门要按照省里专项行动方案和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第8专项指挥部制定的《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境监管专项行动方案》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