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审计问题的整改方案范文

关于审计问题的整改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审计问题的整改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审计问题的整改方案

第1篇:关于审计问题的整改方案范文

一、 了解审计结论, 准确落实后续审计工作责任

在开展后续审计前, 审计部门要做好审前准备工作, 要对审计期间的各类审计决定和意见进行认真分析, 全面收集审计资料, 包括审计所需要的来自有关管理部门和被审计单位的相关资料,总之, 资料的涵盖面要广, 以便掌握全面而详细的信息。 将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回复(整改报告)进行清理。找准审计决定和意见中的重要、 疑难问题, 逐项列出后续审计清单, 要对所搜集资料按照审计目标进行整理和分类, 这对确定审计重点有直接帮助。 在审计资源及审计时间有限的情况下, 根据成本效益关系原则和重要性原则, 确定重点审计项目和重要关注点, 将后续审计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个审计人员,为现场审计打好基础。

二、 检查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回复, 以便选择后续审计的方向和重点

审计回复(整改报告)是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提出的审计发现和建议做出的答复, 是执行审计决定和意见的一种强制性要求。在规定的整改期限内向审计部门报告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是落实审计决定的具体体现。对审计回复(整改报告)检查主要分以下三种: 一是完全没有报告整改情况的。如果被审计单位没有在规定的整改期限内报告整改情况, 要作为后续审计底稿的报告内容。二是在检查审计回复时, 要重点检查审计回复是否充分; 对整改报告中已经整改的问题, 要分析被审计单位整改的方法是否正确、 措施是否有效、 整改是否彻底。三是对审计回复中未采取纠正措施的问题, 要看是否有未整改的原因等详细说明, 未整改的理由是否充分等。在进行后续审计时, 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回应: 包括被审计单位在审计报告中提出来的对发现和建议的回应书面文件, 以及被审计单位口头回应或者被审计单位保留意见的方式。具体指:①不回应;②回应不充分;③被审计单位存在分歧和偏向;④被审计单位将不采取纠正措施的详细说明。 有效区分和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和结论的各种意见是十分必要的。因为“ 回应” 说明了被审计单位经过反复斟酌审计意见和审计结论作出的各种反应, 内审人员还可通过回应选定今后的方向和重点( 或者澄清事实, 或者采取其他纠正措施)。

三、 重视已整改问题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后续审计时, 对被审计单位整改报告中已经整改的问题, 要重视其真实性和有效性。主要分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检查被审计单位采取的纠正措施是否正确, 有没有移花接木、 瞒天过海的现象,有没有整改了一个问题又产生出新的问题的情况。二是将被审计单位实际采取的纠正措施(纠正措施的运行情况)与审计回复中已经采取的措施 (纠正措施的书面记录)相比较, 看是否一致、 实现程度如何。三是有无存在根本未整改, 而审计回复中称已经整改的情况, 看是否有弄虚作假行为。对已经整改到位的, 要做好复印、 笔录等审计取证工作, 并作为后续审计资料保存。 四、 重点审查未整改部分并分析查找原因, 对症下药, 督促整改

对在审计决定规定的整改期限内未整改到位的, 要作为后续审计的重点。对未整改的问题, 要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对主观故意不进行整改的, 在交换审计意见时要督促其落实整改责任; 对历史遗留问题等客观原因未整改到位的, 要说明情况并有详细实在的整改方案; 对因政策变化使问题不需要整改的, 不应作为未整改问题; 在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审计过程中, 因某种原因出现漏审或错审的情况, 审计机关在后续审计时应及时修正。

五、做好后续审计记录, 提升审计质量和水平

(一)审计人员自身产生的记录。包括工作信件以及描述后续审计性质及结果的记录, 如审计日记、 审计工作底稿、调阅资料清单等。审计底稿要写明检查出的问题出自哪个审计结论, 并说明被审计单位是否在回复中报告等。(二)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结论和审计意见等结论性资料。(三)被审计单位以审计回复的形式产生的书面记录。包括对计划采取纠正措施的描述及对审计报告中确认的采取整改措施的文字资料等。(四)各种检查取证资料。对于已经整改的重要问题, 所进行的复印、 记录等调查取证资料, 也要作为后续审计资料进行收集归档保存。(五)后续审计报告。后续审计报告是对后续审计的工作总结, 也是对审计工作效果的反映。后续审计报告要说明后续审计的目的、重申以前审计发现的问题和审计建议, 概括采取的纠正措施,后续审计时的审查结果, 以及审计人员对纠正措施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汪金峰, 彭国祥, “ 审计跟踪检查” , 《 中国审计》 , 2002.5

[2]符史群, “ 刍议后续审计” , 广东省审计厅网站

第2篇:关于审计问题的整改方案范文

一、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是指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内部控制是企业的灵魂所在,而内部控制评价是内部控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评估、回馈、再评估的循环往复过程中实现对内部体制的修正和完善。它同样是具有制度性的,根据评价的结果来考核管理层及员工的绩效,是对内部控制系统的反思与重新审视。

首先,企业内部控制评价能发现并纠正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的缺陷,让内部控制日臻完善。任何内部控制制度的成功运行都要依靠强大的评价系统做支撑。内部控制评价系统通过对制度执行情况的调查、评估和反馈,找出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以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正和整改。也就是说,内部控制评价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事实上,真正有效的内控系统是处于动态发展之中的,是一个依靠不断评价、反馈以实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同时,内部控制评价能够强化公司制企业的受托责任,加强对企业内部的监督管理。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决定了大多数企业都面临着委托风险,如何实现有效的牵制,如何获取有关内部控制的整体概况以降低委托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正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定期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为股东及董事会跟踪了解企业经营状况以及内部控制水平提供了平台。同时,评价报告同样是对管理层及企业员工的有形约束,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改进与完善。

更重要的是,内部控制评价能提高企业经济和财务行为的透明度使利益相关者更深入地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随着内部控制在企业中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出具真实可靠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已成为市场对企业的基本要求。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它的利益相关者透过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可以对企业的目标、运作模式、风险管理水平等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此举不仅强化了企业主体的责任意识,也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更营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增强了市场对企业的信赖度与认可度。

二、企业运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征求意见稿)》进行内部控制评价的执行难点

(一)内部控制评价主体的界定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征求意见稿)》第七条明确指出“企业可以授权内部审计部门负责组织和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内部控制评价机构”。首先,表述中只是说“可以设立专门的内部控制评价机构”,但是对于内部控制评价机构应该如何构成则并未做出详细规定。首先,内部审计部门并不等同于内部控制评价机构,“若将内部控制授权给内部审计机构,应明确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联系与区别。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所执行的工作并不足以代替内部控制评价的所有方面”。内部审计主要侧重于对财务报表等的复核与测试,而内部控制还包含多种非财务因素,即单纯的内部审计不足以完成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而恰当的内部控制评价主体是内部控制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公允性的保证。因此,组织构建一个完整、健全的内部控制评价机构是内部控制评价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二)内部控制评价内容的复杂性与全面性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征求意见稿)》的第九条规定“企业应当对与实现整体控制目标相关的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内部控制要素进行全面系统、有针对性的评价”,由此可见,内部控制评价涉及到企业整个运营过程的所有方面。评价指引要求要对控制活动进行必要的测试,获取充分、相关、可靠的证据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在评价活动中要形成工作底稿,详细记录评价过程,内容涵盖内部控制五要素、主要的控制点及规章制度等。此外,评价指引更是罗列了用于评价的各种方法,例如,“标杆法”“穿行测试法”“抽样法”等这些控制测试方法都是建立在专业的统计、审计基础知识之上的。显然,内部控制评价已经不再仅仅是对内部财务报表的审查。要完成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就要综合企业生产经营链的各个方面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面考察。

(三)对内部控制缺陷的鉴定及相应的整改措施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征求意见稿)》的第二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内部控制缺陷影响整体控制目标实现的严重程度,将内部控制缺陷分为一般缺陷、重要缺陷和重大缺陷(也称实质性漏洞,以下统称重大缺陷)”。对于缺陷的鉴定是内部控制评价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内部控制评价的目的就是找出缺陷实施整改以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这样一来,缺陷程度的评价标准就成为了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要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评价就必须有完善的缺陷程度评价标准及相应的整改措施指导思想。但问题在于,企业之前对这一领域的制度和规范涉及地很少,缺乏丰富的经验和借鉴的模板。因此,缺陷程度评价标准的制定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三、针对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评价的执行难点提出改善的策略

(一)综合多方面因素界定内部控制评价主体

事实上,评价主体的界定与内部控制目标是紧密联系的。譬如说,美国更看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故而SOX法案规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报告的评估负责。在我国的评价指引中明确指出“企业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负责领导本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监事会对董事会实施内部控制评价进行监督”,这体现的正是评价指引对评价主体全面性的要求。内部控制是基于企业内部管理的各个方面所进行的控制活动,其涵盖面之广泛同样要求在界定内部控制评价主体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当然,在界定评价主体之前必须明确的是内部控制评价应与内部控制设计相分离。

笔者认为,在界定评价主体时应至少考虑四个方面内容。前已提及,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实施是由内部控制评价小组负责的,而评价小组则由企业董事会和内部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首先,评价小组里必须有内部审计人员。因为,对财务报表的审计和考核是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内部财务状况的评价无疑是管理层最关心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诸如测试内部控制等的评价工作需要大量的审计专业知识及方法技巧。“COSO报告指出,当内部控制能纳入企业的基本框架之内,而且是企业本体的一部分时,它最有效”,流程管理部门人员和财务人员由于直接从事具体实践工作,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流程最熟悉,体会也最深刻。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流程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必须包括在评价小组中。此外,现代企业对完善的内部管理信息系统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已然成为内部控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设计合理且高效运转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是提高企业日常工作管理效率的关键。因此,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评价也是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计算机技术人员的参与。

综合上述,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小组应是在董事会的领导下,综合各方面因素,由内部审计人员、流程管理人员、财务人员以及计算机技术人员构成。

(二)从关键控制点入手以全面性、合理性为基础评价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就是在所有的关键控制点设计相应的控制程序。“关键控制点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关键意义的因素或业务过程环节,这些环节如若疏于控制很容易出现问题,企业内部控制就不能发挥其合理保证作用”,即关键控制点构成了内部控制的关节点。内部控制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决定了在进行评价工作时企业应该综合考虑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多种因素。而如此繁多复杂的内容在评价工作中不可能一一进行测试。因此,重点把握关键的风险控制点是全面完成评价工作并提高工作效率的必然要求。企业应有效地将对内部控制的评价转化为对控制流程中关键控制点的评价,依据关键控制点的设置思路对内部控制完整性进行考核。这样企业就能确保对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进行全面的考察。

在保证内部控制评价完整性的同时还应兼顾内部控制体系设置的合理性。这就是说,在以关键控制点为依据开展评估工作的基础上更应重新审视关键控制点本身的设置合理性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对合理性的评价甚至比对完整性的评价更为重要,关键控制点合理性的设置是内部控制完整性评估的前提条件。所谓合理性就是评价关键控制点的确定能否有效控制相关风险,能否纠正内部的违规操作,能否为企业的盈利能力提供良好的内部基础。评价内部控制体系是否合理的实质就是评价相关关键控制点的合理性。企业应当采用专业的控制测试方法,对关键风险控制点进行测试,以严谨专业的态度得出关键控制点合理性的结论。

内部控制评价对完整性与合理性的要求均是建立在专业的评估知识与技能基础上的,这对评估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与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企业应针对内部控制评价的相关内容开展员工培训,加强员工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征求意见稿)》的理解与运用,提高评估人员的评估能力与综合素养。

(三)建立针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评价标准及整改方案

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缺陷评价标准以使对内部控制缺陷的界定标准化、制度化。《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内部控制评价机构和管理层应当合理确定相关目标发生偏差的可容忍水平,从而对严重偏离的情形予以确定”,这就是说,对内部控制缺陷程度的判断应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企业有不同的风险容忍度,这对于缺陷程度的确定是很重要的。结合企业的可容忍水平,将缺陷对企业包括财务、人力资源、销售情况、运营管理等具体方面的影响划分为不同的等级。这就是说,既要对企业整体内部控制建立缺陷评价标准,又要针对不同的内部管理分支建立具体的缺陷评价标准。在建立不同管理分支缺陷评价标准时,要具体结合该管理分支的职能与属性加以确定。缺陷评价标准应构成企业规章制度的一部分,参与企业日常运行,对企业运营状况提供实时监督。

“内部控制缺陷是表述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一个负向的维度,企业开展内部控制评价主要就是要找出内部控制缺陷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企业进行缺陷评级的最终目的是要在正确分析经营活动链条和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评价从而客观地认识内部控制。所以,对应不同程度的缺陷要有配套的整改方案以实现对内部控制的完善。当然,整改方案的确定是具有灵活性的,并没有固定的标准,针对不同的缺陷所涉及的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整改办法。关于整改办法的确立,应由内部控制评价小组成员和出现问题的部门成员共同协作依据缺陷的属性和相关的专业知识来解决问题。同时,整改方案的制定应从企业大局出发,充分考虑方案对整个企业生产经营链的影响,能够在平衡企业各部门利益的同时适应企业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

参考文献

[1] 张建儒,陈欢.浅议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J].会计之友,2011(5).

第3篇:关于审计问题的整改方案范文

一、统一认识,高起点谋划方案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优化方案是保证效果的前提条件,该中支较好地解决了认识问题,深入研究,高起点地制订了“五看”活动工作方案,为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深入研判现状,思想认识到位。

分行“三查”工作总结电视会议后,该中支党委书记、行长周志平迅速召开党委会、行务会认真研究,进一步统一了开展“五看”活动的认识,澄清了少数员工对内控管理存在的模糊认识,纠正了由此产生的“三查”或者“五看”都只是区区小事或者是细枝末节,与人行全面履职关联不大的“无关论”。对当前内控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判,厘清了种种不良表现,即少数员工工作上有章不循,有规不依,以信任代替制度,以习惯代替原则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少数科室负责人怯于管理,怕得罪人,怕丢选票,和谐等于妥协,违章不纠,做老好人。召开了“两检查一排查”问题整改“五看”活动动员大会,较好地解决了开展“五看”活动“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办”三个重点问题,进一步认识到开展“五看”活动是“三查”活动的深化和延伸,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任务,是强管理,促履职的内在需要,也是改进作风的深入,是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唱前奏,打基础。

(二)精心策划部署,任务要求到位。

该中支出台了“两检查一排查”问题整改“五看”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五看”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落实整改、查找隐患、严格内控、规范提质、确保安全、科学管理,工作标准是严格整改,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活动分四个阶段,要求在全面彻底完成“三查”问题整改的基础上,对各项制度执行组织地毯式排查,重点解决内控制度执行欠到位,部分制度形同虚设,监督检查力度薄弱,未发挥实际监督效力,少数员工防范意识不强,存在麻痹和侥幸心理,对内控管理有畏惧心理,缺乏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方面的问题,做到思想认识不上去不放过,问题查摆不聚焦不放过,责任落实不明晰不放过,整改措施不到位不放过,下大气力真正解决中支存在的怯于管理、疏于管理的问题,从根本上消除内控安全隐患,建立内控管理的长效机制。

(三)层层落实责任,组织保证到位。

中支成立了由行长任组长、分管行领导为副组长,其他行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设立了由内审科、办公室、人事科、纪检监察室、事后监督中心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工作专班,辖内县支行也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形成了“党委(党组)统一领导,工作专班推动,全行员工参与”的工作格局,将各阶段任务细化分解到各县支行和各部门,做到支行(部门)按月汇报工作进度,行领导按月现场督办,活动办按月通报,年底全行总结讲评。在中支金信港开设了“五看”活动专栏,实时公开工作进度和检查结果。

二、强化措施,高标准推进活动

该中支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稳步推进各阶段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做到踏石留痕,抓铁有印,不走过场,不图形式,务求实效。

(一)不留尾巴,分类别完成“三查”整改。

该中支按照武汉分行“三查”工作总结会议和总行两个文件精神,对“三查”工作整体进行回头看,认真分析,研究“三查”工作自查、上级行抽查、长沙中支马天禄行长查库中发现的问题,扎扎实实整改到位。县支行(部门)将“三查”问题整改作为全年重点工作列入了工作计划,严格落实“三查”问题整改工作责任制,建立了“三查”发现问题档案信息库,对13个问题的整改进行建账逐一检查,分门别类,逐笔销号。对还未彻底整改的问题进一步梳理,能现场整改的立即组织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将整改责任明确到岗、到人、到时。对一些因客观原因一时难以整改到位的问题,详细说明原因,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并提交活动领导小组集中讨论研究。对上级行通报和查处的问题,找出问题根源,明确责任,并按照《中支违反规章制度经济处罚实施细则》落实责任追究。

(二)不留死角,地毯式开展风险排查。

该中支借“三查”东风,对内控管理和规章制度落实情况进行了地毯式排查,用“显微镜”查问题,用“放大镜”看危害,用“多棱镜”找根源,用“望远镜”看发展,全面系统地对照看、找差距、明方向。一是突出重点,强化“五禁”。对照《分行开展“两检查一排查”检查情况的通报》和“五个严禁”要求做到令行禁止。组织对要害岗位人员进行了全面考核,对枪弹管理、发行基金进行彻底检查,坚持“零容忍”,做到无一死角。二是抓住难点,夯实基础。县支行、各部门对照各项规章制度执行、人员行为管理等方面查找不足,特别是对照要害岗位各项操作规程和制度,以总行制定的《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岗位风险防范指南》为依据查找风险隐患,对比制度规定与实际操作的差距,查找有无以习惯代替制度,以人情代替原则的现象,开展了全覆盖式的检查,全面摸清并彻底排除重大安全隐患。县支行和各部门通过深入排查填报《“五看”活动发现问题情况一览表》,分管行领导对分管部门及岗位人员风险点排查工作进行评审,严格监督把关,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进行认真细致的审定,对查找不准、不全、不深的问题,责令重新“补课”。通过认真排查,全辖共查找出问题及风险点74个,其中重要风险点12个。

(三)不留余地,全方位落实“五看”问题整改。

对县支行、各部门全面自查后发现的问题按照“谁的孩子谁抱走”的原则,对号入座,明确整改标准、整改时限、整改责任人,区别对待、分类处置,严格落实“五看”问题整改责任制,将整改责任明确到行(部门)、到岗、到人,对马上能整改的立即整改,对暂时不具备整改条件的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限期整改,重点研究解决历史遗留和容易出现反复的问题,将长期疏于修正的问题采取“硬着陆”的方式整改到位,切实做到不讲情面,不留余地。活动开展以来,对发现的问题有46个全部按要求落实整改到位,余下的均制定了整改计划、措施和责任人。对个别整改慢作为、老问题不改的部门由分管行领导对其进行约见谈话,进一步督促整改。

三、完善机制,高要求努力深化

“五看”活动只是手段和方式,健全机制,安全高效才是根本保证和最终目标,该行做到把活动的落脚点放在完善内控机制建设上,建立健全了内控管理的制度体系,为深化活动成果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梳理评估,健全完善制度。

组织对中支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清理、评估、审核、修订完善,按照“一个业务品种、一套业务流程、一套规章制度”的标准,针对国库、发行、信调、外管、保卫等业务管理权力运行的“疑点”、内部管理的薄弱点、问题易发的“风险点”,重新梳理完善各项内控制度。活动开展以来,根据工作实际修订完善了《会计核算标准化管理办法》、《国库会计标准化管理办法》、《重要会计岗位人员强制休假暂行办法》、《工作人员违反规章制度经济处罚实施细则》、《会计核算“四维监督”办法》、《会计核算监督约见谈话制度》、《会计核算岗位人员奖励暂行办法》等制度办法。按照业务需求先后出台了《内审工作交流磋商办法》、《落实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办法》、《谈心谈话制度》、《机关临时合同工管理办法》,同时,延伸管理触角,加大对员工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社交圈”的监管,建立异常行为人员管理台账,专人盯防,专人管理。

(二)强化监督,提高执行力度。

该中支分阶段认真开展了对“五看”活动检查验收,对不合要求和标准的进行“回炉”、“补课”,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监督检点放在制度执行上,确保“制度和操作运行到哪里,风险防控和监督措施就跟进到哪里”。积极推行无后果违规违章责任追究,使责任追究由后果论前置为行为论,更加突出对操作行为的关注,提前防范风险。对检查项目适时开展后续整改跟踪检查,做到有问题必查,有问题必改。活动开展以来,先后开展了编外用工后续审计、外汇业务专项审计和对慈利县支行发行库业务专项审计以及作风建设效能监察,督促对审计监察发现的18个问题进行认真整改,达到了以查促改的效果。

第4篇:关于审计问题的整改方案范文

一、工作目标

以、总理重要指示批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县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安排部署,进一步强化责任,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强化工作措施,明确工作任务,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全县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二、检查范围

全县各级各类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

三、检查内容

以拉网检查与随机抽查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年初签订的《食品药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完成情况及全县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药品生产、流通、医疗器械和保健食品化妆品七个重点领域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开展检查整治活动。

(一)食品生产经营企业。

1.食品生产环节。以乳制品和含乳制品、肉及肉制品、米面油、水产品、速冻食品、儿童食品、保健食品等重点品种食品生产企业为重点,严厉打击无证生产、不能持续保持发证条件生产加工食品的行为;严厉打击使用“地沟油”、“散装”食用油(醋)生产加工食品的行为;严厉打击注水肉、来源不明和未经检验检疫的禽畜肉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食品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违法违规行为。

2.食品流通环节。重点检查食品批发市场、农村集贸市场、中小型超市等食品经营企业的经营证照、经营条件、货源追溯、查验记录等制度落实情况以及食用农产品销售产地准出证明、市场准入销售证明、食用农产品销售告知书、协议书等格式文本的落实情况。重点查处经销“三无”、过期变质、假冒伪劣、“傍名牌”食品等违法行为。

3.餐饮服务环节。重点检查原料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落实、洗消保洁等情况,严厉打击采购、使用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动物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地沟油”、不合格调味品、非食品原料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重点加强农村自办宴席、流动餐车、学校(托幼机构)、火锅店、大中型酒店等餐饮单位的检查。同时,加强对餐饮单位清洁能源存放使用情况、油烟净化设备安装使用和清洗情况的检查力度,确保应改造全改造,应安装使用清洗的全部安装使用清洗到位,决不能打折扣。

(二)药械生产经营企业。

1.药品生产环节。加强原辅料供应商审计和质量控制情况,原辅料质量标准是否健全,验收检验是否到位,原辅料的存储和转运管理是否符合有关要求;强化产品处方工艺的执行,中间体的存储和转运管理,物料平衡管理,产品质量可追溯性;加强检验试剂、对照品、标准品的配备和管理情况。严查关键岗位人员脱岗兼职,不履行岗位职责等情形。严厉打击无证生产、制售假劣,私制滥切、外购非法加工中药饮片分包装,恶意增重染色、掺杂使假等违法生产行为。

2.药品经营使用环节。重点检查企业“挂靠”、“走票”等出租出借证照的违法违规行为;企业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不按规定销售药品的违法违规行为;企业购销药品未按照规定开具税票;《增值税普通发票》未做到随货同行;税票上未列明购销药品的名称、规格、单位、数量、金额、购销单位名称、购销双方的开户行及账号等内容;票、账、货不一致等违法违规行为;超范围、超方式经营行为;未按要求销售处方药、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等国家有明确管理规定的药品;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非法渠道购销、超范围经营、不按规定储存、运输、安全管理品、、医疗用毒性药品、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疫苗、生物制品、终止妊娠药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3.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环节。严厉打击以“讲座”、“体验式”销售等形式从事医疗器械宣传销售的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非法经营无注册证、无合格证明、过期、失效、淘汰的医疗器械的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超范围经营第三类植入性高风险产品及体外诊断试剂的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擅自变更注册地址,仓库地址、质量管理人员以及降低生产、经营条件的违法、违规行为。

四、时间安排

从即日起至11月10日结束。

(一)安排部署,自查自改。(9月5日-15日)。各乡镇(街道)监管所、局直属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大检查的主要任务、重点内容和工作要求,落实责任,细化措施,层层动员部署,广泛宣传发动,组织执法力量对照检查内容深入开展自查自改。督促各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要对生产经营全过程及每个部位、每个环节、每个岗位的安全风险点和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建立安全隐患清单和整改清单,落实安全隐患整改责任,彻底整改消除隐患。

(二)全面排查,集中整治(9月16日至10月31日)。各乡镇(街道)监管所、局直属各单位、局机关相关股室要结合实际制定检查表,详细列明检查事项、具体内容和检查标准,在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自查自改的基础上,组织检查组深入企业开展对表检查,对检查发现的每一项安全隐患,要严格落实整改责任,制定整改措施,立即整改,确保整改到位,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对一些食品药品严重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和不符合生产经营条件的企业,要及时采取停业整顿、关闭取缔和上限处罚进行集中整治,并实行“红黑名单”管理制度。

(三)巩固成果,总结提高(2017年11月1日-11月15日)。各乡镇(街道)监管所,县食品药品稽查局对存在问题的重点区域、重点单位开展针对性巡查,密切防范,巩固成果,认真总结,全面提高,确保食品药品安全。11月10日前向县局报送工作总结。

五、工作要求

(一)精心安排部署。各乡镇(街道)监管所、局直属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部署这次食品药品安全大检查工作,明确责任分工,严格落实“网格化”、“痕迹化”管理责任,尤其是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加强督查指导,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进一步严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尤其是要按照责任清晰、程序规范的要求,严格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和监管部门的日常监管责任。各乡镇(街道)监管所、局直属各单位、局机关相关股室都要制定工作方案或计划,扎实推进工作落实。

第5篇:关于审计问题的整改方案范文

关键词:事业单位 内部审计 纪检监察

1 纪检监察和内部审计的区别

纪检监察和内部审计二者分工不同,工作侧重点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两部门紧密结合,各展所长,从而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

1.1 纪检监察 《》规定,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监察机关是政府部门,是专司监察政府机构和政府系统公务员的机关。行政监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保证政令畅通,维护行政纪律,促进廉政建设,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各级监察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履行职责。

1.2 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并改进组织的经营。它通过系统、规范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以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2 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工作结合的必要性

2.1 监督的局限性迫切需要二者的结合 内部审计能够起到监督作用,它通过对对同级财务和下属单位的各项审计,如财务收支审计、工程项目审计、干部离任审计等工作来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且通过调查总结规律,对那些具备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实时的提出整改方案,但却不具备处罚相应人员的必要手段。内部审计能够及时有效的发现漏洞,并且指出问题的所在,但却缺乏相应直接有效的措施来杜绝状况的发生,对其中的相关人员也没有惩罚教育的资格。纪检监察部门的主要职能则是通过监督检查对违纪政纪的人员进行相应的惩处,以保证国家的法律、法规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保证国家政策能够全面有效的实施,保证事业单位内部能够政令畅通,保证事业单位的正常健康的发展。它可以有效的清理腐败问题,但却在人员配备,专业技能上缺乏的检查手段,而在发现问题和调查取证方面难以有所突破。如果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能够合理有效的结合起来,就可以有效的促进党政机关内部的清廉,将纪检监察的工作的触角直接延伸到腐败源头,从而使纪检监察工作关口前移。

2.2 二者有机结合,能更好地提高监督效率 内部在传统的方式中,内部审计和纪检部门通常各自未战,具有双重的人员配置和资金耗损,但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腐败现象的发生仍然屡禁不止,严重影响到事业单位的发展。如果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则可以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一方面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及时的发现那些常规性问题,对其提出出合理的建议和有效的整改措施,并对相关部门的业务行为进行规范;另一方面应由纪检部门应发挥其资源优势以及信息优势,及早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使其警醒并认识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以降低错误的发生几率。而对于已经发现的重大违规,则要发挥纪检部门职能,对违犯党纪、政纪的责任人员进行追究,对情节较重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以增强对违规违纪者的震慑力。两者合理有效的结合,将会更好的提高监督效率。

2.3 合力,能更好地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的有机结合,可以健全事业单位的监督机制,建立一个更为综合高效的作业体制。这样不仅可以更好的规范事业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又可以制约权力的失衡和滥用,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一个更为有利健康的发展环境。同时能够更好的发挥两个部门的监督保障作用,以保障事业单位各项工作能够积极有效的推进,并确保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3 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工作结合的具体措施

3.1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信息共享 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要定期召开联会,共同分享信息,建立一个稳固的合作方式。双方可以建立一个年度合作计划,共同商讨出实施方案,以确定审计对象,范围和方法,确保监督工作的高效性。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双方都有可能最先发现问题,这就要求双方能够进行及时的协调和沟通。在联席会议上,纪检监察部门可以为审计部门提供信息,将平时掌握的群众的反馈信息提供给审计部门,以便于审计部门锁定审计重点;而审计部门也可以及时将审计过程发现额严重违规问题,及时移交给纪检监察部门,便于及早立案查处。从而使纪检监察部门可以利用内部审计经常性的监督优势,抓住案件线索,严查大案要案。

3.2 加强联合,定期组织风险排查 由于内部审计部分和纪检监督部门的主要职责就是检查监督,并不直接负责具体业务,因而相对单纯,两者就能够相互结合,可以从全局出发,积极排查各部门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早认识到各部门所存在的风险隐患。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同时结合纪检部门的消息来源,以及各种投诉热点,进行重点有效的审计。要认真查找出各业务部门的薄弱环节,对管理部门进行及时的预警,让该部门内部加强管理防范措施,同时对存在问题的部门也要内部审计和执法监察,切实堵塞管理漏洞。

3.3 紧密配合,推进干部离任审计工作 在对干部离任审计工作中,内部审计部门应切实加强和纪检监察部门的协调配合。审计部门要在离任审计进行之前,向纪检部门了解被审计单位和个人的情况,如有无群众举报等。在离任审计工作进行的过程当中,也要把该干部在任职期间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所取得的实效作为评价该干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内部审计反映政绩突出、廉政勤政的,纪检部门按照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对有问题的,视情况由纪检监察部门出面谈话提醒,或予以诫勉;对因工作失误造成严重损失或有经济问题的,予以调整职务或免职处理,构成违法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纪检监察部门要把运用审计结果与解决党风廉政建设中的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将审计结果归入干部廉政档案,作为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监督检查的重要依据。纪检监察部门要和内部审计部门密切协作,在共同分析离任审计的过程中,找出那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及早发现苗头,要在体制,机制上建立一种完善的模式,从而正确有效的解决问题。

3.4 建章立制,为纪检监察与内部审计工作结合提供制度保障 如何整合好纪检监察与内部审计两个部门资源,实现资源最大化共享?这就需要有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和制度来保证。应建立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领导小组,由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协调组织两个机构的协作,使两个机构能够更有效的沟通。建立日常协作制度,建立严格的考评机制,使两个机构的协作常态化、规范化,从而使得两个机构能够更好的发挥其作用,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做出良好的保证。

当然,目前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的互动与联动机制所取得的成效还是初步,联动机制本身还有待完善和发展,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还有许多的困难去克服,还需要相关业务部门的参与和配合,还需要用更新的观念、更大的努力、更高的标准、更严格的要求去研究,更多、更好、更有效的办法和途径去整合与实践。这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两者的有机结合将会是大势所趋,只要实现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的协同工作,相互配合,建立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工作互动联动机制,就能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这对保证事业单位的发展来说将会是卓有成效的一步。

参考文献:

[1]陈冬梅.关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思考[J].中国审计,2010(6).

[2]胡高坤.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展望[J].致富时代:下半月,2010(9).

第6篇:关于审计问题的整改方案范文

一、基本情况

我局负责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支付的单位共有×个,即市就业服务中心、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中心和职工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

目前,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工伤保险参保×人,生育保险参保×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养老保险×人,参加失业保险×人,参加生育保险×人,参加工伤保险×人。医疗保险参保×人(其中,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参保率为×%)。

今年上半年,共征缴社会保险费×万元(其中,征缴企业养老保险费×万元、工伤保险费×万元、生育保险费×万元、失业保险费×万元,征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万元、工伤保险费×万元、生育保险费×万元、失业保险费×万元,征缴医疗保险费×万元),支付各项社会保险金×万元(其中,支付企业养老保险金×万元、工伤保险金×万元、生育保险金×万元、失业保险金×万元,支付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金×万元、失业保险金×万元、生育保险金×万元、工伤保险金×万元,支付医疗保险金×万元)。

2011年,有×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含低保、五保×人),参合率为农村常住人口的×.×%。筹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万元,已有×人次住院就医,支付住院医疗费补助×万元,人均补助×元。

二、自查工作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社会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险的生命线,基金安全关乎广大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也事关党和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我局高度重视社会保险基金自查整改工作,接到《通知》后,立即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会上,主要领导向经办机构主要负责人和财务科长会议传达了《通知》精神,并将任务逐一分解,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同时,成立社会保险基金自查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各副局长任副组长,各经办机构负责人和相关科室科长为成员。根据《通知》要求,各经办机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自查计划和整改方案,重点围绕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管理和支付等方面,认真开展自查和整改工作。

(二)健全规章制度,严格规范管理

一是建立财务、会计制度。为规范和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使用,各经办机构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进一步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对征收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均单独核算,分开管理,专款专用,没有社会保险基金之间相互串用问题。在银行建立社会保险资金财政专户,各经办机构征缴的社会保险基金全部存入财政专户,做到专款专用,没有挪用问题。设立财务管理机构,配备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管理人员,建立健全统计台账,加强财务管理,做到日清月结。严格执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规范会计核算,做到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报表编报及时、数字真实、内容完整、说明清楚、手续齐备。努力做好社保基金的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如实反映基金收支状况。

二是建立内部监督制度。各经办机构建立内部控制制度,防止出现纰漏。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中心建立层层报批制度。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在基金征缴和支付方面建立了部门间相互监督机制,征缴科与基金科每天核对应收款项与开出的票据,保证了票款账相符,并建立了领取、收回签章负责制。市就业服务中心失业保险科制定了计算机收缴管理制度、基金上缴制度、审核认定发放制度,银行进账单全部实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三是建立基金及时上解制度。各经办机构社保基金收入及时上解到财政专户,定期与财政专户对账,保证了账账相符。

四是建立投诉举报制度。为维护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建立投诉举报制度,各经办机构公开投诉举报电话号码,设举报箱,随时接受监督。对举报的问题进行调查,业经查实,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严肃处理。

五是建立定期自查制度。各经办机构定期对社保基金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易出现问题的岗位实行随时检查和定期轮岗制度,严肃基金纪律。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认真加以整改。同时,分析查找在机制、制度、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规范管理,严格监督。

(三)强化基金征缴,严把支出关口

为做好基金征缴,严把支出关口,我们不断加大基础工作,设立了征缴、审核、支付、监察、审计、财务、微机管理等科室,安排业务能力强、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同时,通过业务学习、岗位培训和业务竞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经办能力,逐步实现社会保险经办管理的专业化。

×.严把收入关,确保基金征缴应收尽收。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做好扩面工作。通过送法到企、政策宣传周、就业洽谈会、举办培训班、在新闻媒体开设专栏、发宣传单、张贴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社会保险的目的、意义及政策规定,使更多的人了解政策,从而提高劳动者和企业法人的参保意识,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现应保尽保的目标,增强基金保障能力。二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将指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与工资、评优挂钩,做到人人有指标,充分调动全员收缴的积极性。三是大力清欠,实现颗粒归仓。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成立清欠小组,组成专门科室,抽调专门人员,深入欠费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进行稽查,对少缴、漏缴的单位,敦促及时补缴。失业保险科定期对缴费单位进行稽查,核对企业参保人数,核实缴费基数。机关事业单位加大清欠征缴力度,通过政策宣传、电话催缴等行政和法律手段进行催缴。医保中心建立基金欠缴备查账,每月月末由征缴科提供当月基金欠费明细,根据明细,及时催收,保证了基金足额征缴。各经办机构对欠费×个月单位由主任调度,欠费×个月由主管局长调度,欠费×个月的报局长亲自调度,有效地敦促了企业及时缴费,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严把支出关,确保基金合理使用。一是建立网络系统基础数据和信息台账,采取电脑操作业务,业务流程按**市基金监督规定执行,实现社会保险经办管理的信息化。各经办机构建立信息网络系统,严格工作程序,规范业务流程。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严格追款冲账业务手续,凡是重复缴费的,需提供缴费收据原件,由窗口审核打印,注明原因,助理审核签字,主管领导审批方可返款。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中心常年坚持报批制度,凡涉及新增参保人员的保险费征缴、合同制人员的保险费补缴、新增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支出、死亡离退休人员的丧葬费、抚恤金支出、个人账户的转移支出等方面,全部经由初审、复审后上报局里,审批后执行等等。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在网络系统建立数据库的基础上,又建立一套系统人工账台,记载参保、征缴、支付等各项内容,随时更新,以备查验。二是与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公安户籍管理等部门共同把关,每年做好两次离退休人员生存信息认定,杜绝养老金冒领,从源头上防止基金流失。三是做好待遇核准,认真做好失业职工的接收和档案审验认定,做好工龄认定和失业保险待遇标准核定工作。四是加强医疗服务监督,重点是对定点医院和定点零售药店的管理,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定期检查和考核,杜绝不合理支出。五是严格失业救济金发放程序,对失业保险申领登记的失业职工实行逐级审批制度,对申请住院的失业职工实行定期走访制度。经自查,各项社会基金均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社会保险基金支付政策,没有擅自扩大使用范围,没有贪污、截留、挤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情况发生,也没有采取欺诈手段套取、骗取社会保险基金现象。

(四)健全监督体系,实行全方位监督

基金监督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社会保险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对于保证基金的安全性、提高收益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监督的有效性,我们主动接受行政监督、专门监督、社会监督,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媒体监督的作用。

一是严格规范社保基金的管理与运行,绝不出现套取或挪用现象。实行“钱账分离、管用分开”的管理办法,做到经办机构管账不管钱、银行管钱不管账,确保基金封闭运行。二是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基金的安全。每月×日前将上月报表报局养老保险科,接受监督检查。三是市审计局、财政局加强日常监管,并将基金的使用情况列入年度审计计划,务必要把老百姓的“保命钱”管好、用好。四是监察局对社保基金使用实行通报制度,市人大和市政协也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运行,健康发展。

二、存在问题

尽管我们在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使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些工作环节仍有不足之处。如原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前欠缴的社会保险费仍有未补缴;社会保险费有当期欠缴现象发生;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中心计算机系统软硬件建设不能适应当前复杂的业务需要等。

三、下步打算

加强社保基金的监督管理,确保基金安全,是社会保障体系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我们认为,领导重视是做好社会保障基金安全工作的关键,规范业务操作、落实目标责任制是做好社会保障基金自查与整改工作的基础,实行社保基金信息化监管是做好监督工作的保障,积极开展各项检查是做好社保基金行政监督工作的重要手段。根据自查情况,下步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落实协议,催缴欠费具体情况问事保。

(二)加大征缴力度,确保应收尽收

各经办机构都成立稽查科,并派专人深入企业,定期、不定期对缴费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各参保单位是否有漏缴漏报现象发生,做到应收尽收。对当期欠费或拒不缴费单位,劳动保障局采取行政、法律、舆论措施,强制催缴,减少社会保险费当期欠费现象的发生。

(三)安装财务软件,提高经办能力

第7篇:关于审计问题的整改方案范文

为了小结作风效能建设第三阶段以来的工作,交流经验,查找问题和差距,同时为了贯彻落实自治区在南宁、柳州和东兴召开的三个现场会精神,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今天我们召开全市贯彻落实“三项制度”工作会议。刚才,市建规委、市委政法委等几个单位作了典型发言,有两个单位虽然没有在会上发言,但他们的做法和经验收入了会议编印的典型材料集。这些单位和部门从如何理顺部门职能开展审管分离、如何规范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窗口的管理、如何抓群众反映问题的整改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各自的做法,我认为讲得很好,相信大家听了也会很有启发。说明各级各部门对贯彻落实“三项制度”是高度重视的,是想了办法的,是比较有成效的。树立典型的目的在于推广典型,希望各单位各部门向榜样看齐,虚心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找出差距,迎头赶上,使我们的作风效能建设呈现全面开花的局面。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整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作风效能建设朝着更好的态势发展

作风效能建设进入第三阶段以来,各级各部门按照市委、市人民政府的要求,坚持以查摆问题、边查边改为主线,以群众满意、促进工作为落脚点,扎实抓好第三阶段各项任务目标的落实,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机关行政工作朝着规范化、制度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各级机关干部精神面貌有所好转,工作作风有所改进,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有所提高,投资环境得到改善,广大群众和投资者直接感受到了作风效能建设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作风效能建设得到了群众和投资者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赞誉。作风效能建设所形成的积极效应,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力地巩固和发展了我市近年来发展的良好势头,作风效能建设活动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进步形成了良性互动。

尽管我们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作风效能建设还存在不足和问题。有些机关干部对作风效能建设产生懈怠情绪,某些“机关病”有所抬头;一些突出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治理和解决,治标不治本,因此出现反复和反弹;县级政务服务中心刚刚搭起框架,虽然已经运行,但运行质量普遍不高;一些部门和单位对“三项制度”的研究不够,实施“三项制度”仅停留在表面,贯彻力度不够;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的运行还处于起始阶段,监督预警功能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等等。对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及时研究解决。

二、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全面圆满完成第三阶段各项工作任务

作风效能建设从三月初启动至今已满6个月,时间刚好过半。要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去领导、指导和参与这项意义重大的活动,自觉克服懈怠、松劲情绪,把作风效能建设进一步推向深入。根据作风效能建设总体方案的要求,以及近期自治区的部署,下一步工作重点有这么几项。

(一)着重抓好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三项制度”提高行政效能

1、抓好“审管分离”、“充分授权”、“应进必进”工作。

“审管分离”。审管分离是自治区在总结各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最近提出的一项工作,“审”就是审批,“管”就是管理,其意思就是对单位内设机构职责进行优化重组,把一个单位的所有审批职能集中到一个科室,统一行使本单位的审批职能,其他科室只是行使监管和服务职能而不再行使审批职能。我们已经在建规委、发改委、国土局和卫生局这四个单位进行试点并取得初步成果。这些试点单位都是对各科室职能进行重组,成立“审批科”或“审批办”,而且“审批科”或“审批办”都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实现了部门职能集中、人才资源集中、办公地点集中、收费集中。有一个问题要引起注意,窗口值班岗必须实行“AB岗”,不管什么时候、什么情况都必须保证有人值班,避免群众来办事找不到人的情况。

“充分授权”。授权不充分一直是各地政务服务中心的老大难问题。有的单位虽然也在审批中心设了窗口,但有些是出自被动应付心理,所以要么是派驻人员素质不高,要么是对窗口不充分授权,结果总是改变不了审批窗口“只挂号不看病”的现象,窗口成了一种摆设。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解决单位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的思想认识问题。各单位尤其是有行政审批职能的各单位领导要统一一个认识,打消两个顾虑。一个认识是:成立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的目的,就是要把分散在各处各单位、各部门的审批等事项集中一处受理,集中审批,集中服务,以便群众容易找到门,避免多跑路,也便于规范,便于监督,是实现行政审批提速提效,建设服务型、高效型、廉洁型政府的需要,符合时展要求,势在必行。两个顾虑:一是有些部门领导担心审批业务集中到“审批科”、集中到窗口会弱化领导的权威和权力;二是有些领导认为给窗口放权会难以控制,担心出现重大失误。其实,能在窗口一次性办结的大多是即办件,承诺件、并联审批件还是要经过班子讨论等必需环节,不必担心出现“窗口夺权”现象,只要加强窗口人员的自律教育,完善监督机制,明确权责,同样可以避免重大失误。下一步要立即在市本级、在各县(市、区)全面推广试点单位做法,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要在编制部门的指导下,对各科室的审批业务加以集中,抽调业务骨干成立专门的审批科(股、室、办),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办公,统一行使本单位审批业务。审批科(股、室、办)是该单位在中心窗口的首问责任单位,其负责人为首问责任人,单位对审批窗口要给予充分授权。主要授予“四权”:审批事项的受理决定权、即办件的审批权、承诺办理件的服务协调督办权、审批事项的应诉权。我们的所有审批事项,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即办件,二是承诺件。所谓“即办件”,就是对于许可条件比较简单,许可后又容易监管能否即时办结的审批事项;“承诺件”就是相对于“即办件”而言,许可条件比较复杂,事关重大,不能即时办结但要承诺在一定时限内办结的审批事项。不论是即办件还是承诺件,如果不充分授权,就很难克服审批窗口仅是“收发室”、“中转站”以及“只挂号不看病”的问题。今后,各单位在充分授权方面要认真研究,要在保证审批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即办件的比例。

“应进必进”。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各个有审批事项的单位,除极少数经批准不进政务服务中心以外,其他都要进,进是原则,不进是例外。一些单位由于其工作性质和服务对象比较特殊,不便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如公安、交警、税务的办税大厅等,允许它们设立分中心,但是要单位向市作风效能办书面申请,经市作风效能办审核后提交市政府审批;二是凡进政务服务中心窗口的单位,原则上其所有审批事项及收费项目都要进,不能出现两头甚至多头受理和收费的现象。

2、精简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

一是清理审批事项,编制审批目录,实行审批事项目录管理。要在所有行政单位清理本单位的审批事项的基础上编制全市审批事项目录,在目录外不得有别的审批事项。

二是精简和规范申报材料。要制定一次性告知当事人所办事项需要提交的申办材料目录,编制好有关申报材料的内容标准和样式,即时提供给当事人。要防止出现告知不齐全、不准确导致当事人跑冤枉路的现象。

三是编制规范的审批流程及办理时限,尤其是规范并联审批事项的审批流程及办结时限。各单位对本单位每个审批事项,都要按照便捷、高效、科学的原则,编制出审批的流程及办理的时限。有些事项的审批,涉及到多个单位,以往这类事项的审批,按照先后次序,按部就班,往往一个事项审批下来,花费了很长的时间。要有效地解决好这个问题,就需要改革,要优化审批流程,把以往的“串联审批”模式改变为“并联审批”模式,现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已草拟出了我市在建设、工业技改、占用城市道路、挖掘城市道路、旅馆业、餐饮业、娱乐行业等七类项目的并联审批事项细则,明确了各类并联审批流程及办结时限,这几个细则一经确定后,有关单位一定要认真实行。另外工商企业开办、矿山开采和其他全程代办的重大项目的并联审批事项的审批流程及办结时限需要加紧研究。

四是规范审批标准(即申报事项必须具备的各种条件),编制机关行政许可事项审批标准汇编。

五是制定机关办理事项收件回执。群众来办事,接待人员出具收件回执单,一是可以备忘,二是便于日后查询和问责。

六是规范收费。要编制收费目录(各部门有分目录),只能在国家、自治区确定并公布的收费项目范围内收费,并按政策规定的收费下限收费;要请金融部门进驻中心设立收费窗口,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单位收费地点必须是在中心;今后除经批准不进中心的部门及事项外,收费的有关票据由中心控制,不再发放到单位。

七是抓好“三项制度”的配套制度及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制度的建设。要制定“三项制度”的各项配套制度,包括《一次性告知制度》、《否定报备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此外,制定政务服务中心各项管理制度,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管理制度》、《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考核评定制度》等制度,以便对进驻中心窗口及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

八是注意在过渡阶段,各县(市、区)已经在政务服务中心开设了服务窗口的单位,在本单位仍然要设立服务窗口及服务岗位,方便群众办理其他事宜。但是要尽快完善县级政务服务中心的功能,使审批事项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办理。

3、做好市本级及各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的更名、挂牌工作。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更名为“*市政务服务中心”,各县(市、区)的中心已陆续启用,也要进行挂牌,名称一律定为“××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

4、进一步抓好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的硬件建设,办公场地有保证,电脑网络要贯通。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的部门如税务、工商等虽然在政务服务中心设了窗口,但窗口电脑系统没有与本单位的网络系统连接,无法开展审批业务,没有发挥窗口应有作用。市本级政务服务中心正在落实和建设之中,我们力争尽快建成,投入使用。

(二)建立和完善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加强行政效能监督

建立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是自治区极力推行的在第三阶段务必完成的一项任务,至目前止,我市已全部完成市本级和各县(市、区)电子监察系统的配备建设,要尽快实现区、市、县的系统联网。

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的主要功能在于监督和预警。监督,就是通过后台监控系统,随时对各有关单位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浏览、跟踪了解和督办;预警,就是系统会对预设的审批时限进行分段提示,提醒经办单位经办人员按时办结。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工作,落实编制和人员,逐步组建行政效能监察机构,注重发挥电子监察系统的应有功能,努力提高即办率,每月编制监察情况报告,加强对办事拖拉、录入造假等行为的问责。

(三)进一步加强对群众投诉的调查和处理工作,继续征求意见,不断地转变作风、转变服务态度,提高行政效能。

1、要加强对群众投诉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对群众投诉要有人接待,要迅速严肃查处违纪、违规、办事拖沓、不力、低效的问题和案件,提高办结率。

2、继续深入、广泛地征求群众对作风效能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3、对群众提出的意见,要认真对待、认真调查、认真整改。要对整改态度认真、整改方案到位、整改工作扎实、整改效果良好的单位进行表扬,要对差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问责。

(四)积极主动参与经济工作。加强调查研究,协助党委、政府研究破解一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瓶颈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积极参与一些重大项目的跟办、督办,为改善投资环境不断努力。

(五)进一步巩固机关作风、纪律整顿成果。要注意防止上班迟到、遇事推诿、相互扯皮等“机关病”的反弹,继续对上下班纪律、会风、挂牌上岗、机关卫生进行督查,及时通报不良现象,保持机关良好风气,维护机关良好形象。

(六)抓好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与行政职能部门脱钩工作。参照自治区作风效能办在开展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与行政职能部门脱钩工作上设立专门机构的做法,从民政、编办、工商、财政、物价、审计等部门抽调人员组建作风效能办“脱钩工作组”,工作组具体负责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与行政职能部门脱钩工作,确保此项工作按自治区要求顺利完成。

(七)尽快修改完善《全市集中开展作风效能建设活动考核工作方案》。作风效能建设活动结束之前,自治区必定部署开展对各单位参加活动的情况进行考核,以便评价成效。考核的方案,市作风效能办已经下发各单位征求修改意见,请加紧时间征求意见,把考核方案修改完善,以便施行。

(八)抓好乡镇机关的作风效能建设。乡镇机关,直接面向群众,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相对于县级以上党政机关,乡镇机关基本上没有什么行政审批权,主要是为群众和客商办证提供前期服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处理基层纠纷等,因此要积极探索乡镇机关亲民便民、亲商便商的新途径新机制。象州县石龙镇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经验。石龙镇的经验概括起来,就是领办制、代办制、督办制、领导现场办公制,统称“四办工作制”。前天下午,自治区在南宁召开全区乡镇机关贯彻落实“三项制度”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共安排4个乡镇在会上做典型发言,象州县石龙镇就是其中之一,典型发言前还播放了石龙镇的作风效能建设专题片,会议号召推广石龙镇“四办工作制”的经验。我们全市各个乡镇要学习石龙经验,积极探索方便群众、服务客商、促进发展的行政运行体制和机制,把乡镇机关真正建设成为便民型、服务型、高效型的机关。

(九)开展作风效能建设听证质询活动。根据作风效能建设总方案的要求,最近自治区作风效能办已经部署在各级机关中开展作风效能建设听证质询活动。这是拓宽社会各界与机关单位沟能渠道、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平台,是进一步找准存在问题、深化整改提高的重要途径。关于听证质询活动的具体做法和要求,有专门的文件部署。市作风效能办要尽快制定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要按照方案抓好落实,定期向市作风效能办汇报,按时圆满完成任务。

第8篇:关于审计问题的整改方案范文

关键词:生产制造企业;质量管理;问题;改进

一、质量管理的发展

加强企业的质量管理,一方面能够推进企业发展,推动企业国际化发展模式的建立;另一方面能够更加有力地保证产品质量,从而维护消费者利益,使消费者用上质量更加有保证的产品,可以说,推广质量管理,能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共赢。关于质量管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相关报道中,但是目前的企业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并不完善,在管理水平及监管、评价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所以,积极推广质量管理在生产制造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贵阳普天物流技术有限公司创建于1970年,是我国最早从事物流传输设备专业化服务的企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企业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物流项目集成为主导的产业链,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物流信息化、专业化的物流企业。其中,物流分拣设备作为物流传输设备的核心产品,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我厂长期致力于物流自动化设备的生产与制造,从而满足用户的需要。在长期的生产管理过程中发现,产品质量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只有产品的质量过硬,才能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我厂在1998年就已经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且每年审核通过,对于质量管理文件和相关要求都符合标准并制定,也按此开展相关质量管理工作,质量管理的核心是产品质量,通过全员参与,目的在于实现用户满意、员工受益与社会发展的三方共赢,质量管理是一个涵盖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管理的过程。虽然我厂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重视对企业产品质量的管理,并且积累了大量关于产品质量管理的经验,但应该看到产品与市场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异,还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必须坚持对产品质量的持续重视,完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生产制造企业质量管理的问题

1.信息化应用程度低。笔者在贵阳普天物流技术有限公司从事质量管理过程中发现,在设备生产制造过程中,对于产品质量的监控记录不完整,其中存在的问题很容易被忽略。此外,生产出的物流设备被消费者使用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反馈机制,信息过于分散,不能形成统一的信息反馈系统,企业领导不能通过消费者对产品使用信息的反馈,形成统一的改进意见,产品缺乏持续的改进与升级,进一步满足顾客需要的机会。此外,对于竞争对手的信息也不详细,不能将自己生产出的物流设备与市场同类产品进行比较,从而发现不足。由于在日常管理中的信息化应用程度较低,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缺乏系统的指导,造成产品改进升级迟缓。针对上述问题,企业领导不断改善管理模式,积极推动信息化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不断提升质量管理力度,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我厂对于产品的升级和研发在同行业中速度最快,但是由于市场发展的原因,目前产品在外观以及设计生产过程中还存一定的不足,尚不能完全满足市场以及消费者的满意,还需要持续的加强企业信息化普及,全面推进产品质量管理。2.质量管理缺乏协同。在对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发现,生产过程缺乏组织性,缺乏彼此间的协同。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各个部门之间形成生产过程的组织,要求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要素都能得到合理的安排,通过最理想的状态将各个要素进行连接,从而形成统一的整体。在企业对物流设备质量管理过程中发现,生产过程中各个要素缺乏必要的结合,各个系统各自为战,不能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3.质量改进机制并未真正建立。虽然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十分重视质量管理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审核制度,希望通过制度的建立,完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但在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很多时候并不是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规定执行与操作。制度不能真正执行的原因是:第一,质量管理过程中管理职责不明确,出现质量问题互相推诿。第二,相关人员对于制度不能严格执行,缺乏责任心,执行力差。4.质量管理未能持续改进。在企业质量管理过程中,质量问题的发现只是开始,更重要的是依据问题提出可行的改进意见,使产品得到持续的升级与提升,才是质量管理的核心要求。但在对物流设备质量管理过程中发现,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不能进行持续改进,主要原因是:第一,责任不明确,管理不规范,业务指向不明确;第二,标准的执行不严格,标准虽然建立,但是缺乏相应的惩罚监管机制,缺乏足够的制约能力。

三、生产制造企业质量管理的改进

1.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改进。1.1加强现场审核的过程。生产制造企业加强内部审核首先是进行现场信息的收集,在对信息的收集过程中,要对实时信息进行收集反馈,在进行信息收集反馈中,要注意辨别问题的主次,避免因小失大,注重客观原因,避免由于人员主观因素影响判断。通过对信息的现场收集,加强内部质量管理。1.2重视审核后的管理。多年在设备质量管理中发现,对于发现的质量问题,往往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及时提出整改意见,针对上述问题,要不断地加强对审核后的意见进行管理。首先是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提出针对性的纠正及整改方案;其次管理人员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避免相似问题的再次出现;最后还要对整改后的产品进行现场考核以及检查,防止问题的再次出现。2.质量管理评审的改进。2.1编制管理评审计划。在本公司进行质量管理过程中,首先由品质管理部拟定管理评审计划,然后报送上级审核,经过批准后,在下级各部门间开展实施。2.2管理评审的输入。进行产品质量管理,要统筹内、外质量管理。外部管理要对客户信息进行及时反馈,对于产品使用意见,进行跟踪,对问题出现进行预防。对于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意见及建议,相关部门要做好统计,力求材料的准确,作为评审的依据。2.3管理评审的输出。在企业质量管理过程中,对于管理的输出主要是通过评审的模式。各负责人要及时报告出现的质量问题,对于质量问题及纠正建议进行客观、有效、适宜的评价。针对最终的决定,对产品质量提出改进的建议,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与不断发展。2.4评审后活动。在以往企业质量管理过程中,质量评审的意见往往不能快速实施,各级负责人员要监督纠正措施以及预防措施的实施,确保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与纠正,尽量避免问题的再次出现,推动产品质量不断地进步。3.质量管理其它方面的改进。3.1大力提高生产能力。企业发展离不开设备的升级,贵阳普天物流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物流分拣设备生产企业,要不断加强设备及工艺的升级,通过新材料、新方法的引进,提高产品质量。3.2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贵阳普天物流技术有限公司不断加强对员工技术与能力的培训,提高员工操作技能、增强质量意识,进一步保证产品质量。3.3提高售后服务的质量。产品质量最终是由顾客进行评判,贵阳普天物流技术有限公司重视对顾客的售后服务,认真对待顾客反馈的各种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维护市场声誉。

四、结语

长期的质量管理经验发现,对于生产制造企业进行质量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长期而有效的质量管理机制,能够最大化地实现企业、消费者与社会的三方共赢。本文通过对生产制造企业在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通过建立与企业本身发展模式相一致的质量管理模式,确保质量管理机制在企业生产与制造过程中的长期作用。

作者:董剑耀 单位:贵阳普天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贾福景.企业进行精益管理的关键点[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

第9篇:关于审计问题的整改方案范文

一、农村财务管理工作

今年上半年,我局紧紧围绕市站2009年工作安排意见,以2008年省农业厅在我市召开的“深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农村财务管理”座谈会为契机,继续强化农村财务管理。具体做了以下两点:

(一)、重点抓好农村财务培训工作

针对一些村主干对农村经济管理知识淡薄、报账员对“双代”业务不精的情况,我局于2009年3月28日至4月12日抽调市局业务精英,下乡到全市十个镇办,举办了参训人员包括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民主理财组长、报账员在内的共计1000余人的培训会。培训内容主要为:农村财务“双代”实务、民主理财组长的权利和义务、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等等,通过学习培训取得了明显的实际效果。

(二)、以完善和提升农村会计委托为重点,稳步推进“两个延伸”

1、抓规范。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市农村会计委托制,我局农廉办、财务站、合同站全部工作人员,在2009年5月18日至5月20日利用三天时间,采取不但听汇报而且还查档案资料,当面查找问题,当场提出整改方案,现场办公的工作方法,对全市十个镇办农村会计服务中心的内部管理进行了一次大检查。检查内容包括:08年账务结算和09年建新帐情况、会计服务中心账户设立及资金运作情况、村级账务情况、资产、资源等,并对检查情况进行了及时通报。

2、抓提升。根据省农廉办、省农业厅今年关于落实“××会议”精神的文件要求,我局在去年已实现所有村“财帐”双代的基础上,逐步向两个方向延伸,一个是由代管村级账务延伸到代管组级账务,另一个延伸是由代管资金延伸到代管资产、资源,即“三资”管理。为了做好此项工作,年初,我市组织城北、城西、开张等七个镇、办到城东、栲栳、蒲州农村会计服务中心进行了观摩学习,要求全市要以栲栳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为推广模式,搞好“三资”工作。截止6月底,我市十个镇办全部实行了“三资”管理,代管组级账务数由原来的873个扩大到1204个,在农村财务管理上,又一次排在了全市的前列。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和农业整体素质,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的有效组织形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半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检查指导促规范。利用4月、5月两个月的时间,对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指导,进一步规范合作社自身必须具备的基本办公设施,包括办公场所、组织机构设置、制定规章制度、设立财务帐薄等,对条件具备的合作社进行检查验收并颁发合格证和示范挂牌。

(二)、全面培训促发展。5月31日和6月1日在××大酒店举办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会。对我市293家合作社负责人进行一次全面培训,并下发了《关于积极扶持和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考核办法》。通过培训,使合作社负责人增强依法办社、依法维权意识,全面提高合作社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使业务工作人员全面准确吃透法律精神,掌握依法正确指导合作社发展的方法,提高指导和服务工作水平,引导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同时通过对北梯养猪专业合作社、北梯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金禾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十强示范合作社的经验推广,以十强带百强,以十强促全市。

(三)、培育典型、示范引导。按照我市“十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方案”,对十强合作社进行检查指导,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对不规范、不发展、起不到示范作用的合作社予以更换,促进十个合作社真正做强做大,真正把“十强社”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四)、建立档案、规范管理。对所有在工商局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建立详细档案,统一规范备案材料,要求备齐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开户许可证、章程等复印件和合作社简介、组织机构及管理人员登记表、办公场所拍照留档等,加快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

三、农业合同管理工作

今年上半年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抓好培训,提高农经人员业务素质。

年初,我局对全市十个镇办及262个村的农经站长、村主干进行了培训。今年的培训改变以往的“集中培训”为到各个镇办的“单独培训”。各镇办利用该镇办农村的农闲时间将各村的村长、书记、会计等有关主干召集齐回来后,市局下乡镇去培训,培训内容很有针对性,收到了良好的社会的效果。

(二)、抓好检查,落实土地承包政策的执行情况。

4月份,利用一周时间对各镇办的土地承包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三十年延包合同管理情况、土地流转信息收集情况;机动地合同是否建立台帐、备案是否齐全、是否全部输入微机;土地承包纠纷是否有专人负责、是否有专门的调处室等。检查完后全市进行了通报。要求各别未建立台帐的、建立台帐不全的、机动地合同未输入微机的尽快补课,迎头赶上。

(三)、抓好规范,及时安排和指导我市土地流转平台的建立。

6月中旬,市局召开农经站长会,会上对土地流转工作进行了安排。各镇办发放了土地流转转入转出信息登记表、土地流转合同台帐表及统一的流转合同文本。要求各镇办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澄清土地流转底子,为下一步信息平台的建立打好基础,市局已选定在栲栳镇、城东办事处进行土地流转试点,目前这两个镇办的土地流转信息正在微机输入过程中。

(四)抓纠纷调处,化解农村矛盾。

上半年,市农业合同仲裁委员会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50余起,受理仲裁合同案件两起。受理的两起的合同案件已调解解决。

四、农民负担管理工作

(一)、3月20日下发了××市农经工作安排意见。重点是深入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治理工作;其次是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制度;第三是继续深入持久地开展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工作。

(二)、开展治理向农民专业合作社乱收费的工作。首先在培训农民负担专业合作社业务人员时,下发了向农民专业合作社乱收费的调查表格。经过详细的调查落实,未发现乱收费行为;其次是经过调查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需求,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稳步健康发展。

五、农村财务审计管理工作

(一)、法律法规是基础

审计工作是稳定农村工作和建设新农村的基础,只有严格按照审计程序,理顺农村集体财务,才能够让农村干群和谐相处,农村安定团结,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直正达到“还干部清白,让百姓明白”。例如:针对虞乡镇肖家堡村原任村长俞顺争2003年至2008年任期内的财务问题进行了专项审计,针对审计的问题对照法律法规对号入座,目前审计报告正在整理当中。

(二)、高度负责是关键

我们把2008年审计过的案件进行再次复核,对没有问题的案件进行全部装订入档,对移交到法院执行的案件,及时和法院沟通,尽快查清原因,为集体追回损失,让老百姓感到满意。

2009年上半年,我局对市政府批过来的三个农村财务案件,专门组成三个专审组重点审计。第一,到农户调查落实,到实地现场测量,对收支帐务严格审计,对白条入帐进行调查查实,对收入不入帐严格处理,对有违法作为的党员干部建议纪检机关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先后审计了于乡肖家堡村财务问题,调解了开张陈村、常旗营村干部财务交接问题。

六、农村合作基金会清整工作

截止2009年6月底,我市股金余额还有1750万元,借款余额有3600万元。2009年上半年通过依法和自收等各种渠道、措施清收,全市共计收回各级各类借款20余万元。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