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院与社区共建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医学科;医疗联合体;学科共建;医改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20)06(a)-0163-04
2017年4月《國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1]明确提出:“开展医联体建设,有利于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有利于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更好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建立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由此成为大型公立医院的风向标。医联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探索长效的互动机制,避免核心医院的垄断,这些关键问题主要包括规范运行管理制度、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创新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调整医保支付方式、畅通信息共享途径、动态监测运行效果等[2]。但这些关键问题多依赖政府的主导和政策配套,仅靠医疗机构自身是难以实现的。
有学者指出,“医联体的核心任务是找到一个使上下级医院得以协同、资源上下打通的纽带”,这其中学科建设是关键[3]。成体系的学科建设是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实现分级诊疗的必由之路,能够促进核心医院、托管医院、人才团队的深度融合,实现医联体的建设目标。2013年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以下简称“北京中医医院”)先后对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以下简称“顺义医院”)、延庆区中医医院、平谷区中医医院、怀柔区中医医院实施托管,逐步形成了以北京中医医院为龙头、托管医院为核心、涵盖3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北京中医医院医联体。为了探索医疗机构自身能够实现的医联体建设方案,北京中医医院以第一家托管医院顺义医院为试点,探索了以优势学科为纽带的“医联体学科共建”模式,依托学科共建将北京中医医院的人才、医疗、科研、教学、管理等资源下沉到托管医院,提升顺义医院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实力,促进两院间资源的上下贯通和深度融合。
1医联体学科共建模式
1.1责权分明
明确责任主体,成立由顺义区人民政府、北京市医院管理局、顺义区卫生健康委、顺义区财政局、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顺义医院所在地街道组成的理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由北京中医医院派遣执行院长,实现管办分离,责权分明。北京中医医院选派专家兼任顺义医院科主任,顺义医院原科主任改任执行科主任,重大事项实行双主任签字制。
托管后双方启动了“学科共建”,将中医皮肤病学、中医脾胃病学、针灸学、中医心病学、中医肿瘤病学、中医疮疡病学等学科定为双方深入合作建设的首批学科,北京中医医院的学科为“带头学科”,顺义医院的学科为“培育学科”,实行两院间学科“一对一”支援建设。共建学科双方分别成立学科共建领导小组,分别指定一名联絡秘书,并签订学科共建责任书,明确共建学科的总体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方式、建设成果等。带头学科从科研项目、科研成果、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教学建设等方面指导和支援培育学科。培育学科形成与带头学科一致的研究方向,围绕这些方向与带头学科共同开展临床与基础合作研究、跟诊、查房、病例讨论、联合发表文章、联合申报成果等。
1.2制度化建设
实行医院、职能部门、学科三级管理。两院共同设立了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学科共建科研合作基金(以下简称“两院基金”),并制订了《两院基金实施方案》《两院基金经费管理办法》,其中明确要求培育学科人员作为项目组成员参与带头学科人员的相关科研项目申报。实行学科秘书季度例会制度、学科负责人目标责任制、学科年度考核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健全,促进共建学科人员的互联互通。
1.3同质化建设——纵向共建
开展医联体内部同学科的纵向联合建设,以重点病种为抓手,做到学科内同一病种的医疗服务同质化、科研教学同源化。构建“、和而不同、协同发展”的理念,“同”表现在在相同的目标下协同建设,诊疗规范、临床路径相同,为各院区患者提供同质化、高标准的医疗服务;形成共同的科研、教学团队,实施共建学科内多中心临床研究、在共同研究方向下的协同创新攻关。“异”表现在功能定位差异化、诊疗病种差异化、区域覆盖差异化上,使得两院间同学科各有定位、各有分工、各有侧重、优势互补。
1.4针药结合——横向共建
以重点病种为统筹,开展医联体内部相关学科间的横向联合建设,即探索构建“学科群”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以乳腺癌为例,将医联体内部的肿瘤科、乳腺外科、疮疡科、针灸科、病理科、放射科、核医学科、检验科、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北京市中药研究所相关科研平合建设,形成该病种的统一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联合开展临床、基础、新药研发等科学研究,实现内科与外科、临床与基础、药物与针灸、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学科间协同发展。在每年两院基金立项时,也会对探索针药并用治疗模式的研究提高扶持比例。
1.5科研平台共建
为了更好地提升共建学科的临床基础全方位发展,解决医院基础研究平台供给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北京中医医院还首次探索在托管医院建设科研平台,利用托管医院的地方优势,建立符合要求的实验室平台。顺义区卫健委累计投入资金1000万元,顺义医院匹配资金1000万元,建立了生物样本库、动物室、细胞培养室、病理室及分子生物室等多个研究平台,配备专职研究人员。实验室建成后,北京中医医院的部分基础研究下放到顺义医院的科研平台实施,一方面解决医院实验室紧缺的困境,一方面帮助托管医院实验室顺利投入使用,完善相关管理工作制度、工作文件,同时依托相关实验的实施带动托管医院实验室专职人员成长。
2建设成效
2.1提升顺义医院医疗服务能力
自实施学科共建以来,顺义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较5年前有了大幅提升,主要医疗运营指标情况详见表1。
2.2提升顺义医院科研能力
顺义医院的科研项目立项数量、获批科研经费、科研成果均较5年前有明显上升,主要科研指标情况详见表2。
2.3实现双赢
北京中医医院拥有人才和技术优势,但地处城市中心受到医院规模的限制,出院患者和门诊量很难大幅提升,而托管医院有床位、区域服务等优势,两者优势的互补促进了资源共享,实现双赢。作为托管方的北京中医医院,人才和医疗技术有了更大空间与平台施展,通过派驻科室主任培养锻炼了一批学科骨干和后备管理人才,通过出诊、教学、科研合作等方式也加快了相关医疗技术在顺义医院及其托管社区的推广;双方深层次的合作也促进了共建学科内部人员的相互了解和工作配合,比松散型医联体[4]更有利于开展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北京中医医院在顺义地区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效应也显著增强。
顺义医院通过深层次的学科共建,更加熟悉和了解了北京中医医院的管理模式和学科内涵,共建学科的人才梯队初步形成,医疗、教学、科研的水平明显提高。在建设实验室平台后,依托该平台,目前已获批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实现零的突破,也成为北京区县医院首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的单位。学科共建促进了顺义医院的整体发展,托管后的顺义医院实现四升两降[5],门诊量、出院患者数、患者满意度、职工满意度及绩效明显提升,门诊次均费用、平均住院日下降,并顺利晋升为三甲医院。
3讨论
我国目前的卫生资源主要集中在三级医院,呈现“大医院门庭若市、基层医疗机构门可罗雀”之势,形成了目前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也造成了基层医疗资源的浪费[6]。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可以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基层就诊、就近就诊”成为可能。因此,201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将分级诊疗制度列为医改五项制度建设之首[7]。医联体作为构建分级诊疗制度的四大抓手之一[8],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其基本内涵为通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间的相互协作、资源共享,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实现医疗机构“1+1>2”的效果[9]。当前,北京市的区域医联体还比较松散,尚未形成合力[10],存在着建设思路不明确、三级医院“跑马圈地”、医联体“貌合神离”“联而不动”等诸多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医联体的利益相关方诉求相异、行为动机不一,医联体内部单位之间如果只是简单的派专家到托管医院出诊,往往容易吸走托管医生固有的患者群,分流托管医院医生的部分绩效,引起医联体托管单位的不配合和抵触情绪[11]。因此找到一个使医联体内部得以协同发展、实现双赢的纽带是医联体建设成败的关键。
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2017〕67号)[12]指出“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建设,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的《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和《中国医院排行榜》里的评价指标,医院专科声誉分值占80%[13],可见外部评价一家医院首先关注的是其优势学科。学科建设涵盖了一所医院的医疗技术、科研、基础设施、教学、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内容,因此重点学科的数量和水平能够直接反映医院的综合实力和学术地位[14]。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和医疗模式的转变,以攻克和掌控某一疾病为导向,融合临床、基础、中药为一体的中医药学科群建设显得日益重要。因此北京中醫医院在探索医联体建设中选择学科共建为抓手,在开展医联体建设的同时,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而5年来的建设成效确实验证了学科共建能够成为医联体上下协同、协作共赢的纽带,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提升托管医院的医疗、科研、人才水平,强化医联体内部的管理模式,促进分级诊疗,实现双赢。
学科共建,特别是横向共建也符合未来的医学发展趋势。美国从1987年就开始推行科学和技术中心计划(scienceandtechnologycenters,STC),支持研究人员在新兴的前沿学科领域长期从事跨学科的合作研究,可以说医学领域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是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15]。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其实施的重要任务。2016年9月出台的《关于加强卫生与健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了科技成果化在新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16]。而优化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是提升医学科研院所成果转化效率的有效措施,因为学科的建设情况能够决定并影响医学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公益服务等方面发挥的水平[17]。探索针药结合的共建模式,不仅能够促进学科间的交叉和协同创新,也与中医“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的传统治疗体系相符合。“针药并用、内外同治”一直是传统中医常用的治疗手段,在中医典籍中记载非常详尽,现代大量的临床实践也表明针药结合不仅能协同增效,而且能够减轻单一运用针灸或中药的不良反应[18-23]。但现代中医医院的分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针药合治的使用,形成了患者服药到内科,针灸找针灸师的现状,针药结合、内外同治的学科共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融合目前的医疗现状,提高患者的医疗体检,提升临床疗效。
一、组织机构
办事处成立2021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处环保办,由同志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二、活动主题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节水型城市。
三、活动时间
2021年是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开展30周年,本次活动时间为2021年5月9日至15日。
四、活动内容
(一)围绕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主题,以发展理念引领城市节水,宣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在城市节水工作的引领作用,把人水和谐的要求贯穿和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构建自然健康水循环系统。
(二)以系统性思路推进城市节水,宣传立足提升水资源安全保障水平,在城市更新行动中系统性推进节水做法,重点宣传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提供用水效率方面的工作,让节水减排、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
(三)以城市节水新成效激励全社会参与节水,宣传城市用水效率提升成效、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污水再生利用成效以及水环境改善等,提升人民群众节水意识和参与积极性。
五、活动要求
(一)开展节水进社区宣传活动。结合绿色社区创建,在社区、街道开展节水宣传,通过电子媒体宣传、张贴标语和宣传画、发放节水手册等线上线下方式,推广节水措施,培养良好用水习惯,提高居民节水意识,倡导节约每一滴水,消除水龙头上的浪费,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宣传展示辖区海绵城市建设、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组织广大群众参观房前屋后的雨水花园、植草沟、绿色屋顶等设施,让他们亲水、近水、惜水。
(二)开展节水进公共建筑宣传活动。对接相关职能部门,组织社区协调配合在辖区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医院、商超等公共建筑,开展节水法律法规、科学技术和用水等习惯。
各村(社区)、镇直有关单位:
为深刻吸取近期省内接连发生的较大事故教训,切实做好我镇安全生产工作,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地安全生产环境,根据《阜阳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的紧急通知》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检查时间
2013年4月26日至5月8日
二、检查范围及方式
1、检查范围:消防、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校车、交通运输、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建设单位。
2 、检查方式:各企事业单位开展全面自查;镇政府组织对各单位检查情况进行督查。
三、检点内容
1、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安全生产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事故查处和责任落实情况等。
2、 道路交通方面:交管站牵头镇派出所、交警四中队配合,检查交通运输营运车辆超速、超载、超员的;驾驶人无证驾驶、无从业资格证、疲劳驾驶车辆或者驾驶证与所驾车型不符的;非客车违法载人的;非法改装车辆从事运输的;.224省道、刘庄矿进矿路、潘谢路、谢夏路、联络路、二路、谢土路、共建大道、矿友大道等出行干道,由镇城建办牵头,沿路各社区、村负责检查是否存在危险路段和事故黑点;是否存在危桥;是否设置警示标志;是否存在占用路面随意堆放建筑材料和杂物等危险行为。
3、消防安全方面:镇派出所消防中队牵头,涉及单位和各社区、村配合负责检查公共聚集场所、超市、教会、生产储存类企业、板材加工业、大跨度厂房、仓库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等消防设施设备是否齐全和正常运行、应急预案是否制定、消防措施是否落实到位、责任人是否在岗等。中心校负责组织人员对各中小学校教室、图书阅览室、实验室、寄宿生宿舍、食堂等人员比较集中场所消防安全情况和体育健身设施器材安全情况进行检查;镇民政办、妇女协会负责对张庄社区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点、镇留守儿童之家等单位的消防安全情况和娱乐健身设施器材安全情况进行检查。
4、 建筑施工方面:建筑施工各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施工安全防范和监控情况,城镇规划区内打击非法违法建设情况;农村农民建房安全管理情况。
5 、非煤矿山方面:各社区、村负责检查属地内的砖窑厂、粉矸厂等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落实情况,从业人员安全防护情况等,同时重点检查各砖窑厂对因烧砖取土形成的坑、塘的安全管理措施是否到位,是否配备安全人员、是否设置警示标志等,切实防范溺亡悲剧发生。
6、 危险化学品、烟花炮竹方面:成立由镇安全办、镇派出所、工商所、交管站组成的联合执法组负责加大对危化品在原料供应、生产、经营、运输、储存等环节的监管检查力度,切断非法生产经营链条,打击非法制售贩卖行为。
7 、校车安全管理方面:由镇安全办、派出所、交管站、中心校负责检查各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使用校车安全制度落实情况、驾驶员工作和培训情况、校车超载超速情况、随车管理人员履职情况、车辆消防器材配备情况。
8 、特种设备方面:镇安全办牵头,工商、质检单位负责检查锅炉、气瓶充装站点、人员密集场所和化工企业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运营情况;张庄公园游乐设施安全状况;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情况、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9 、食品、药品、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由镇安全办牵头,中心校、中心医院、防疫站、畜牧兽医站、各社区、村参与配合负责检查学校、医院、车站、旅馆、饭店、物资交流大会等人员较为集中场所的食品、药品、公共卫生安全情况。特别要加大对各中、小学校食堂餐桌餐具的消毒、食品卫生情况的检查力度。时值春末夏初,气温回升较快,大量蚊蝇孳生,加之禽流感疫情发生,对群众生活环境和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为此,各社区、村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格检查,严厉制止乱丢乱弃垃圾行为,对群众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垃圾要集中送往镇垃圾焚烧站进行无害化处理。中心医院、防疫站要加强对禽流感疫情的监测,对畜禽养殖场要强化消毒,对上市出售的活禽和畜禽产品要加强检疫。
10、燃气方面:工商所负责检查无证、证照 不全或过期从事燃气经营的;关闭取缔后,又擅自经营的;非法充装倒卖石油液化气的。尤其要加大对个别商贩采用车载气瓶,走村窜户流动充气等违规经营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
11 、用水用电方面:谢桥供电局负责检查公共电路设施的安全运行情况,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村负责检查本单位的用电线路是否老化,各种电器设备等是否按要求使用。水利站牵头负责对镇域内的沟、桥、涵、闸进行一次全面排查除险,对排查出的险情,不能立即排除的,要安排专人看守并设置警示标志。同时工商、质检、水利站负责检查镇域内各水厂生产和上市桶装的水质量是否达到饮用水标准。
12、两矿采空区住房安全方面:镇地矿办牵头,兰庙、化中、张庄三个社区及路庄村要分别迅速组织人员对采空区群众住房进行安全检查,对已经损毁和可能损毁的房屋按照结构、面积、居住人口情况、损毁程度等分类登记造册,既为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为有效推进分批安置工作夯实基础。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单位、社区、村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县安全工作会议精神,把大检查作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任务,加强领导,组织力量,层层落实责任和措施。主要负责人要亲自研究部署,分管负责人要组织实施,各单位要齐抓共管。
2、迅速部署,精心组织。各单位、社区、村要根据本方案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细致的检查方案,并立即落实到具体单位企业和责任人,增强检查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单位、社区、村检查方案于4月30日前报镇安全办公室。
3 、深入检查,及时整改。坚持边检查边整改,以检查促整改,对检查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整改;暂时不能整改的,要立即制定落实整改措施,指定专人盯守,限期整改、跟踪落实;对隐患严重不能保证安全的生产经营单位,要责令立即停产停业整改。各单位、社区、村要将检查发现的重大问题及时通报镇政府,并做好整改情况的跟踪督导。
4 、严明纪律,严肃责任。各单位、社区、村要严肃安全检查纪律,严明检查责任,深入基层、深入作业一线进行彻底排查。要结合实际,采取听汇报、查阅资料、随机抽查、实地查看等方式,全面检查工作部署和落实情况。对安全监察走过场、整改工作不落实等问题的责任人,要予以严肃处理。
各单位、村(社区)要在深入开展工作的基础上,及时进行客观全面的总结,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措施、有建议的总结报告,于5月10日前报镇安全办公室,5月中旬镇将组成督查组对重点单位进行督查。确保“五·一”期间不出现重大安全事故,让谢桥镇群众度过一个安定祥和的节日。
近年来,包钢医院又成为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包头市工伤保险定点医院及首批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卫生部指定的内蒙古地区唯一可以开展肝、肾移植医院。
内蒙古包钢医院实施“学科立院、人才强院、质量建院、特色办院、科技兴院、经营理院、文化塑院”发展战略,秉承“厚德精术、笃行济世”的院训,不断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医、教、研水平和能力。
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源于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包钢医院于2001年引进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曾经在医院的管理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2010年,随着包钢(集团)公司5S管理的全面实施,医院将5s管理体系运用于医院,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等一系列措施,使医院工作环境、就医环境得到了改善,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整洁素养。
目前,医院根据三级医院评审标准,重新建立了管理体系,5s现场管理和三级医院管理标准相结合,为医院医疗质量和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推进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管理,使医疗费用更加合理,包钢医院成立了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和临床路径评价小组,制定了具有本院特色的临床路径管理模板,形成了大路径套小路径的临床路径模式,截至目前,医院路径管理病种达到了76个。
实施临床路径后,住院天数较之前缩短约1.4天,临床路径管理病种的死亡率、医院感染发生率、手术部位感染率、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发生率、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较之前下降,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治愈及好转率较之前升高。
近年来,包钢医院全面落实卫生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要求,坚持合理用药,并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提高医务人员意识,使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逐月降低,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控制在20%以下,各项指标均趋向合理。
同时,医院安装了PASS临床药学管理软件,该软件的投入使用提高了医院抗菌药物管理水平,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另外,包钢医院在全院34个病房及分院全面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大力推行“感动服务”和“微笑服务”;加强护士的专科化培训,充分利用好护理部、护理专家和科护士长三级质控及管理职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目前,包钢医院共建立8种预约挂号服务方式,分别为拨打电话预约、登陆医院网站网上预约、医院现场预约及社区转诊预约。
自推行门诊预约诊疗服务以来,包钢医院预约就医人数呈逐月增长趋势,较上一年度显著提高,并且,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就医。医院管理精细化和信息化
近年来,内蒙古包钢医院建立了电子病历系统及LIS、CIS、RIS、PACS等系统,近期又建立了手术麻醉系统、移动护理和移动查房系统,建立了带有患者手写板签名和指纹录入功能的电子签名系统,这些系统对降低成本和节约人力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包钢医院资源管理系统已部分上线,将资源集成统一管理,实现医院运营数据深层挖掘与分析,建立更加完善合理的成本控制与效益分析体系,从而保证医院经济运行更加健康、平稳、高效。
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多年来,包钢医院始终坚持诚信医保,以良好的信誉和口碑赢得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份额。
包钢医院专门成立了医疗保险办公室为各类患者提供医保服务,严格执行自治区收费和减免标准,严查违规行为,在包头市率先实施了新农合患者“先诊疗后结算”模式。
近几年,包钢医院深化干部人事、劳动用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6次修定工资标准调整方案,将岗位工资、业绩工资、辅助工资和效益工资进行细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在用人方面,包钢医院坚持科级干部、护士长公开竞聘、职称评聘分开制度,近两年先后推出首席专家制和亚专科带头人负责制,给予政策支持激励科内业务骨干确定主攻方向,促进亚专科发展。目前,包钢医院在27个临床学科中细分出102个亚专科,并分别确定了亚专科带头人。人才聘任新格局的形成,极大地调动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也有效地推动了学科的建设。
打造特色医疗服务模式
包钢医院自1998年启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已取得明显成效。建成了以总院为依托,拥有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覆盖人口达22万人的规范化医疗服务网络,建立起了“大医院+社区医疗机构+人财物垂直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包钢医院充分发挥三级医院的技术优势,加强社区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总院专家下社区讲课、坐诊,对社区卫生人员进行业务指导,社区医护人员到总院进修和学习;开展以社区常见病、慢性病防控知识为重点内容的全员培训;积极承办全国社区学术会议,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为社区医务人员授课,帮助他们了解目前国内前沿的医学技术,有效缓解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
目前,医院社区、总院双向转诊网络、运行机制、激励政策和工作制度已健全,患者已经在实际运行中得到了实惠和方便。据统计,包钢医院社区年诊疗量达35万人次。
2010年9月,卫生部部长陈竺以及16个司局负责人来包钢医院视察时,对三甲医院延伸办社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居民健档、慢病管理、双向转诊等社区工作给予了高度认可。
包钢医院康复医学专业是包头市的重点学科,2012年,包钢医院以康复分院为依托、经卫生厅批准,成立了内蒙古包钢康复医院,并成立了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打造了一所三甲医院与康复专科医院整合为一体的康复医学模式。
树立良好公共卫生形象
从1998年抗洪、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医疗救援,到2009年抗击甲流,包钢医院都积极组织人员和物资参与医疗救援,充分展示了企业医院员工的良好素质和团队精神。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启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开局之年,医改也进入了深水区、攻坚战。全国各地均根据各自所在地区不同的情况均有不同的做法。从“医药分开”、“患者可凭处方到药店购药”到“探索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人一律不得兼任公立医院领导职务”……第一批医改试点城市之一的北京,其医改之路每一步都走得备受瞩目。
2016年3月16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在全国热推分级诊疗的背景下,作为医疗资源最丰富集中的城市,北京医疗改革的动作并没有太多,但是每一点变化影响却更为深远:
北京地区多头管理公立医院的格局会逐渐结束,行政区域内所有三级、二级、一级公立医院均纳入改革范围。
薪酬制度改革逐渐明朗,推行院长年薪制度。
编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调整编制背后的利益格局。
北京希望建立属地化、全行业的首都医疗管理体系,落实政府办医责任,落实管办分开,落实医院独立法人地位。
针对自身医疗资源丰富、医院聚集等特色,北京在深化医改的道路上不断进行着有益的探索。
全景扫描北京试点
“医药分开”全市推广――被列为医改试点以来,北京已经在友谊医院等5家公立医院积累了医药分开改革经验。2016年,全市所有医院将推行医药分开,药品实施零差率销售。2016年,北京出台了全市公立医院医药分开实施方案,取消药品加成,建立公立医院医药分开的运行新机制:“其中,市属医院、区属医院、国家卫生计生委委属委管医院医药分开工作,由各医院上级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军队、武警部队、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举办的医院,由各举办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改革医院药事管理制度,探索建立总药师制度,开展处方负面清单管理和处方点评”。不过,在管理体制、财政投入、人事薪酬、绩效考核等方面,国家部委、军队、武警部队、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在京举办的医院将参照市属医院和区属医院(这意味着,并不强制执行),按照国家和军队有关要求,由其主管部门制定具体细则并保障政策落实。
在推进医药分开的同时,北京将改革过去按人头、床位补贴的财政补偿公立医院的方式。方案提出:“各医院举办主体要建立新型财政补偿机制,强化财政补助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推进政府购买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深化管办分开改革,建立完善全行业管理机制――在管办分开方面,北京强化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对医疗卫生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的职能,完善“首都医药卫生协调委员会”(首医委)的统筹协调机制,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加强属地协调、区域联动,建立完善全行业管理机制。
首医委其中一个重要的工作是,在改革中和国家部委、军队、武警部队等单位的沟通。另外,北京也计划“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对不同类型公立医院的管理权责,明确医院管理部门作为政府出资人代表的办医职责,理清医院管理部门与所办医院间的权责关系。加强对医院的规范管理,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探索中央在京医院共建共管机制,市区两级政府在规划准入、用地保障、建设审批、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取消院长行政级别――北京已经在友谊、朝阳初步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2016年,北京重点完善友谊和朝阳医院法人治理运行机制。2017年,着力在北京儿童医院、清华长庚医院等医院探索多种法人治理模式。北京计划,“完善法人治理试点医院的理事会制度、院长负责制和监事会制度,规范医院内部决策和制约机制,进一步落实试点医院的独立法人地位。鼓励资产多元、实行托管的公立医院以及医疗联合体通过多种形式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医院院长和副院长由理事会按规定聘任或解聘,并探索实行公开竞聘。推进职业化建设,实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和问责制,考核结果作为院长工作评价、薪酬确定和职务任免的重要依据。探索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人一律不得兼任公立医院领导职务”。
推院长年薪制,不和收入挂钩――薪酬改革方面,在工资总额下,对关键岗位、知名专家等可以采取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收入分配方式。实施院长年薪制,“2016年,制定北京市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年中和年底综合考评工作机制;在国家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框架下,制定市属、区属公立医院薪酬分配办法,加强对公立医院薪酬规范管理,严肃收入分配纪律;在市属、区属公立医院开展医院负责人年薪制试点,年薪由公共财政予以保障,与医院收入水平脱钩。2017年,逐步扩大医院负责人年薪制试点”。
缩小政府定价范围,放开公立医院特需价格――医疗价格改革是北京公立医院改革的突破点,政府将逐步缩小定价范围,放开特需医疗服务。“合理调整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特别是诊疗、手术、护理、中医等服务项目价格。改革价格形成机制,积极探索按病种、按服务单元定价。2016至2017年,积极稳妥推进院前急救、中医、综合、病理等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调整,探索分类管理,改革新增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管理方式,逐步缩小政府定价范围,放开公立医院特需医疗服务价格,对市场竞争比较充分或个性化需求比较强的医疗服务项目交由市场管理,实行市场调节价。”
社会办医力推PPP――2016年,出台以特许经营方式开展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落实鼓励社会办医的有关政策措施。2016至2017年,推进北京安贞医院国际医院特许经营项目、北京友谊医院顺义院区PPP试点项目建设;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加入医疗联合体。出台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4种病的分级诊疗指导意见和基本规范,开展以上病种的分级诊疗试点。今年以来,北京启动了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扩大全科及儿科、精神科等急需紧缺专业的培训规模,试点开展急诊专科医师资格认定工作,探索实施护士规范化培训制度。
加大分级诊疗制度
“医改是一道世界性难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认为,我国新医改已经取得了十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举世瞩目。但是,优质医疗供需失衡等问题仍然是改革的焦点和难点。
2016年8月15日,北京市卫计委、发改委、财政局和人社局联合《北京市分级诊疗制度建设2016-2017年度重点任务》(下称《重点任务》),部署了包括强基层、调整基层绩效工资总量、支持医疗资源下沉、完善双向转诊制度等9项内容,开启了北京的分级诊疗具体实施历程。
分级诊疗简单的说就是小病去小医院,大病去大医院,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各有所长,逐步实现专业化,将大中型医院承担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
虽然社区医院离家近,比大医院排队少,但是由于信誉度低、医疗设备不足、医生经验被质疑等原因,患者情愿去大医院排队看病,也不愿去小医院。北京市卫计委委员高小俊表示,为了让基层医务人员安心扎根社区,北京市将在年内保证基层医务人员工资总量上浮20%。
“分级诊疗推出的现实背景在于看病难和看病贵等医疗问题,从政策推出的节奏和力度来看,未来 2-3年内分级诊疗带来医疗资源下沉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认为政策倒逼不能是一厢情愿,全科医生的培养以及医疗信息化的搭建是实现基层首诊的关键。”有分析人士指出。
从产业的发展阶段来看,业内公认的医疗信息化进程,分为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及临床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区域医疗信息系统、个人健康管理信息系统三个领域建设,它们在满足医院管理需求情况下,通过医保互通、社区服务、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手段最终实现个体的健康管理的需求满足。
在北京市卫计委委员高小俊看来,北京在分级诊疗方面着重要做的是强基层,而强基层离不开大医院的帮扶,北京市通过补贴和购买服务的方式,制定了大医院下基层工作的医务人员和退休后返聘到基层工作医务人员酬劳的相关规则。
为了解决患者在基层就医面对的药品种类问题,在此次分级诊疗任务中,北京市以四类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为试点,对在社区进行四类疾病稳定期治疗的患者,符合五项基本条件,社区医生可以按照慢性疾病管理的有关要求,开具最长不超过2个月量的药品,并且开启了快递配送药品的试点工作。
1药学专业基地建设现况
调查显示,不同地区院校基地建设情况差异较大。条件较好的院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包含药学基本技能实验实训基地、药学服务实训基地、药学GMP实训基地。分别承担专业基础实验、实训,药品调剂、药品管理、药品养护等综合实训,原料药、中间体、成品检验等生产性实训。校外实训基地有医院、制药企业、社会药店等,承担学生医院药剂科药品调剂、药库管理、医院制剂等实训项目和见习、实习教学任务,药品生产、质量检验、产品包装、文件管理等实训项目和参观见习教学任务,药品销售、安全用药指导等实训项目和见习、实习教学任务。护理、药学专业急需紧缺人才需求预测卫生部网站的卫生统计年鉴显示,我国2010年注册护士204.8万。按照《规划》推测,2015年、2020年我国护士数量应达到269万、408万。1950—2020年我国注册护士总数量见图3。卫生统计年鉴还显示,我国2010年注册药师(士)35.4万。按照《规划》推测,2015年、2020年我国药师数量应达到60万、100万。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护理、药学专业师资力量较薄弱;急需紧缺人才相关专业建设不均衡;基地建设规划不足,管理不当,投入分散。
2整合资源,灵活调整专业
《规划》中把大力开发医药卫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作为主要任务,指出要合理扩大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的医学教育规模,完善急需紧缺医药卫生专门人才的专业设置。卫生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到2015年,年招生总数比例提高到50%左右。目前我国医护比例仅为1∶0.8,远远低于合理的1∶2的比例,而日本、泰国、德国、英国等国的医护比例超过了1∶4。护理与药学专业是多数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的主打专业,为适应“新医改”及社会需求,院校应灵活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课程体系,转变教学模式[2],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学校与医院的教学资源,为用人单位培养应用型人才。(1)出台相关政策。出台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责和权益。对接收教师培训、学生实习的企业,给予财政拨款、减免税收等政策支持,调动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出台高职院校教师评聘政策,改革现有高职院校教师评聘方法,建立独立的职称晋升指标体系,强调技能、着眼技术贡献,淡化理论研究,充分体现高职院校教师特点,调动专、兼职教师的积极性。(2)建立配套制度与运行机制。如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行业教师人才资源库,专、兼职教师双向聘用机制,高职院校教师定期企业培训制度,高职院校教师考核制度。
3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
一、我市卫生事业发展现状
(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
目前,我市现拥有医疗、预防、保健、监督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69家,其中政府办医院29家(三级2家、二级3家、一级17家,未评级7家),另有市卫生监督所、市疾控中心、皮肤病防治所、结防所、中心血站各1家。社会医疗机构(含医院、门诊部、诊所等)87家。病床数5571张,每千人口病床3.9张;每千人口医生数2.37人。我市现有卫生技术人员8045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人员720人,中级职称人员1427人,高、中、初级比例日趋合理。博士15人,硕士147人。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如/!/市XX医院开展的多种器官移植技术、心脏介入治疗及冠脉搭桥手术等技术、市XX医院开展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及市XX医院的骨伤科都已达到省的先进水平。从城市到乡村,形成较合理的医疗卫生保健网络,群众步行或乘坐交通工具在15分钟内即可获得基本医疗服务。
(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趋于完善
“非典”过后,我们协助市政府,制订了《XX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按照市政府《XX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的工作思路,经过三年的努力,市、镇、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架构不断完善,并建立起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为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基础建设,市政府斥资2.3亿元新建市疾病防控制中心和市XX医院(市传染病院),新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在20__年完成,将于20__年初投入使用。在镇区建立了21个相对独立的防保所和3个卫生监督分所,负责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含精神卫生)、妇幼保健和卫生监督执法等工作。为加快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市卫生监督所编制由20人增加到50人,另有178名卫生监督员分散在各个镇区医院;市疾病控制中心人员编制由153人增至203人,为稳定镇区医院公共卫生队伍,市政府根据服务人口数,特设252名镇区公共卫生技术人员编制,在镇区专司公共卫生服务。而在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均已设立了专(兼)职防保员256人。20__年,完成延伸各镇区医院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建设。由此自上而下,公共卫生服务架构健全和队伍稳定,从而使市、镇、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
(三)、医疗急救体系和血液管理不断完善
依托市XX医院的市“120”急救中心,下设包括市XX医院、市XX医院在内的28家医院急救站,形成市、镇(区)二级急救网络,覆盖全市各个区域,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了现代化的指挥调度系统,中心与28个急救站之间实行微机联网,全面实现微机化调度。全市现拥有“120”救护车50辆,从事急救医疗的医务人员共有393人,整个医疗急救体系实行统一调度、统一医院救护车标识、统一车载急救配置、统一急救人员服装、统一急救质量标准的管理模式。“120”急救中心依据严格的管理制度对各网络急救站的紧急救治情况实施监控和动态考评,以保证整个急救体系快速、有效、安全、有序运作,全面提升了我市急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
市__血站自1991年成立以来,严格采供血管理,至今从未出现因采供血失误而导致的医疗差错事故。98年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后,共有14多万人次参加了无偿献血,年供血量约6-8吨,无偿献血连续六年100满足临床用血的需要,并连续三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奖。
(四)是社区卫生服务进一步拓展
我市从20__年启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由于各级领导重视,部门合作,逐年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力度。目前,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30个(规划建站272个),建站完成率为47.79。社区卫生服务人口__1879人,覆盖率为81.09。其中东凤镇已建成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覆盖率达100。这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能够按照社区卫生服务的六项功能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为我市城乡居民人提供了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社区卫生服务。使广大人民群众用比较低廉的费用就能得到便捷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五)是农村合作医疗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__年,全市参加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100.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参加合作医疗的人数达95.8万人,占农业人口总数96.8。目前,全市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已达101.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5.9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97,已经覆盖全市24个镇区和所有行政村。提前实现了省对__三角州地区提出的要求。
(六)、爱国卫生工作取得了骄人成绩
目前,我市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基础上,已创建国家级卫生镇9个,省级卫生镇18个。全市城乡安全卫生饮用水普及率达98,全国提出的目标是要在2020年城乡居民的安全卫生饮用水普及率要达100。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分别由20__年的80.7和81提高到20__年的96.7和100。
(七)、医学科教成果显著
市卫生系统坚持实施“科技兴医”战略以科技逐步促进医疗卫生技术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根据市《科技兴医“十五”规划》我市目前共建有10个市重点专科(实验室),并完成13个重点科研项目。为促进科研工作发展,市XX医院还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__年以来,全市卫生系统获局、市、省科研立项项目874项(其中市卫生局441项;市科技局367项;省中医药局14项;省卫生厅52项),获资助项目共486项,金额为301万元。获市科技技术成果奖励108项(其中一等奖10项,二等奖35项,三等奖63项)。其中,市XX医院“大规模集成化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课题获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并获XX市科技重大贡献奖。__医院“XX__心脑血管病社区人群综合防治系列研究”获得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八)、中医工作进一步加强
截至20__年底,我市“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全国示范中医医院”一间,市级综合医院、镇区医院共设中医科28个。全市中医床位达457张,中医药卫生技术人员327人,其中高级职称54人,中级职称112人,平均每千人占有病床0.33张。中医药资源利用效率有了较大的提高,全市年中医诊疗人次821892人次,住院服务量9783人次。
(九)、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
20__年全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76.24岁,比“十五”期末提高1.22岁,比全省居民平均期望寿命高1.45岁;全市婴儿死亡率(4.26‰)和孕产妇死亡率(13.30/10万)分别比“十五”期末降低38和52,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为8.83‰和20.73/10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
1、“十五”期间,全市卫生事业费平均约占年度财政支出的3,与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医疗卫生机构的合理补偿机制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2、病人过于集中到大医院就诊,城市大医院被迫不断扩大规模。卫生资源投入的整体成本效益比相对不高。
3,对农村公共卫生投入不足,影响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发展。疾病预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防治和卫生监督专业人员配备与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人口状况不相适应。
4、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和服务规范尚不健全,尚未形成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合理分工、双向转诊等规范化的长效机制。
5、医疗费用增长过快,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压力仍较大。
6、卫生监督执法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今后主要工作思路
(一)、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强化公共卫生服务的内涵建设,着力提高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体系、紧急医疗救治体系建设,从而提升我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二)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
注重体现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形成政府投入的卫生资源与民营资本投入的卫生资源共存共荣的良好卫生资源配置环境。优化增量,提高质量,优先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根据《XX市卫生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确立的新建或在建项目,进行积极跟进,确保市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如期完工并投入使用。在农村则大力推进镇村一体化医疗卫生管理,加快农村基层网点的改造,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建站率(明年争取达到50)。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卫技人员培训,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和运行机制,与社保部门协商将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医疗保险定点机构范围。
(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在现在有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步骤组织部分统筹保障水平较高的镇区尽早纳入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市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水平。
(四)、强化行业监督管理
加快完善有利于人群众及时就医、安全用药、合理负担的医疗卫生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根据即将出台的全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深化医疗卫生体系管理体制,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改革,强化公立医疗机构的公共服务意识。
一、20xx年的主要工作
(一)紧紧围绕民生工程,积极推进城区建设
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加速新型城市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我们把建设和谐街道、和谐农村作为头等大事全力予以推进。根据区政府投资项目计划,主要围绕民生工程,积极推进城区整体建设。
1、做好老小区改造工程。按照区政府20xx年投资项目计划,投资800万元对东升新村、长河新村、新堰头、医院南侧等老小区进行改造。经深入调查研究、方案设计、工程项目立项及概算报审等前期工作,现已按计划进入工程实施阶段。
一、上半年全区卫生工作情况
(一)高起点开拓奋进,高水平谋求发展
围绕争先、率先、领先,以重点工作、重点项目为抓手,不断增强发展能后劲。一是国家中医药先进单位创建有力。卫生部中医“治未病”项目落户我区,社区中医“治未病”中心和社区中医馆在广瑞路中心正式挂牌运行,5家中心(通江中心除外)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全面建成,新增2家市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中1家推荐申报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提升社区中医药工作内涵。二是对口协作工作深化有效。根据市政府相关文件精神,我局选择江海、崇安寺中心与市二院,广益、上马墩中心与市八院进行深化协作试点,并签订《深化协作试点单位协议书》,在人才培养、对口支援、专科共建、双向转诊、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更密切合作,形成了“上下联动、资源共享,专科共建、发展共赢”的崇安医联体模式。三是市八院院士工作站筹建有序。通过吴祖泽院士课题组的技术指导和医教科研战略资询,明确《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医疗科研和攻克尘肺病关键技术这一主攻方向。目前,先期已完成临床检验监测中心的搬迁工作,启动创建重点生物实验室的筹建工作,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标准进行设计和装饰,为院士工作站的正式挂牌丰富其科技内涵。四是口腔医院国际口腔连锁项目开展有为。与韩国Yongplant集团及香港国际口腔医疗投资公司就国际口腔连锁合作项目达成意向并签约,引进国际高端口腔种植技术,抢占口腔医疗服务市场,打响高品质口腔服务品牌。
(二)高标准建设载体,高目标谋划改革
立足基层基础,健全机制,不断深化医药卫生改革。一是落实为民工程。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的独立建制的区妇幼保健所建设方案拟定。目前,房屋设施已经到位,人员配备、科室设置、设施设备、业务范围等等已有初步计划。通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址已完成土建工程,下半年启动内装工程。社区卫生服务站按照80%通过规范化验收要求,新增广益佳苑、广丰三村、广瑞二村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规范化建设。目前,广益佳苑、广丰三村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完成规范化建设并申报验收。二是推进卫生改革。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规范基本药物采购、使用、监管和集中采购结算专户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药物规范执行率达100%,按规定配备的增补特殊用药使用比例控制在10%以内;市八院以第二轮托管制改革为契机,推进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占药品总费用比例达20%,通过省网上集中采购平台采购所用药品和医用耗材,并全面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实行公立医院运行指标社会公示制度。三是改进工作作风。以落实“规定”为重点,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内控机制建设提档升级工作,健全制度,强化保障,促进发展。以“三个提升年”活动为抓手,全面推进创先争优、“三好一满意”和文明行业创建工作,组织各基层单位做好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回头看”,落实整改措施,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改进服务措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上半年,下属10家医疗卫生机构无安全事故和有损卫生行业形象的事件发生,均获评区文明单位,并积极创建省市文明单位。
二、高标准建设业务,高质量提升能力
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宗旨,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不断提升卫生服务能力
在社区卫生方面:围绕为民惠民健民,继续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两个网底”建设,积极开展卫生部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推进家庭健康医生责任制工程和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1-6月,门急诊34.3万人次,较2012年同期增长5%;出院3253人次,较2012年同期增长22%。业务收3611万元,较2012年同期增长11.9%。人均门诊费用74元/人次,较三级医院(209元)低65%;人均住院费用2962元/人次,较三级医院(15000元)低80%;免费体检、二免四减半等优免措施受众达成17.3万人次,累计优免费用达902万元。
在疾病预防方面,加强突发卫生应急事件处置能力建设,加强传染病管理,规范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组织开展防控演练,规范设置发热门诊,落实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及时开展疫点终末消杀工作。1-6月,全区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和麻疹病例报告,传染病总发病率控制在69.20/10万,处置会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5例,其中1例监测病例,未出现疫情蔓延;加强慢病管理,组织各社区中心开展基线调查,启动国家慢病示范区复审准备工作,落实国家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常态化管理。1-6月,规范建档率为90.06%,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分别为94.62%、94.19%,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率分别为52.89%、67.04%,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1.52岁。加强妇幼卫生工作,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两非”专项治理行动,规范实施“二癌筛查”等重大妇幼卫生项目。1-6月,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0、3.5‰、5.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代化妇儿保门诊建成率达到50%,托幼机构卫生站建成率达到55.56%。加强区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A类仪器设备配置率基本达到90%,较原来提高44%,增设理化实验室,检测能力不断提升。
在卫生监督和健康城市创建方面:持续加强卫生监督,有效落实公共卫生、学校卫生、生活饮用水等监管措施,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组织开展餐饮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积极开展“阳光厨房”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规范应用卫生监督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健全餐饮食品安全示范街、示范单位长效机制,建立卫生监督协管机制,各社区中心均成立卫生监督协管部门,开展卫生监督协管工作。1-6月,全区发放餐饮许可证52张,共出动卫生监督员897人次,出动车辆272台次,检查监管单位1218家次,限期整改存在问题的监督单位141家,行政处罚21家,罚款金额11万余元;受理并处理举报投诉66件,依法取缔非法行医窝点2家次,食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7%以上,餐饮单位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实施率100%,未发生等级以上的食品安全事故。加强健康城市建设的组织协调,完成省、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任务,上半年完成申报初审健康步道3条、健康小屋2个,无烟机关宾馆3个;健康社区建成率≥59%,新创病媒生物防制先进农贸市场1个。6月份,全区统一时间投放贝奥生物灭鼠剂1000公斤,使辖区内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之内。
在特色医疗方面:市八院致力于健康物联网全国示范基地创建,确定了新区太科园为基地场所,建立了医院内部健康物联网服务平台;加强特色专科建设,积极引进小容量肺灌洗技术项目,开展经支气管肺活检和小容量全肺灌洗术项目86人次,疗效显著,填补了省内这一项目的空白,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眼科白内障超声雾化治疗技术通过省二类技术准入。同时,发挥优势,扩大市场,建立全市首家儿童健康保健中心,赢得“市高校招生办公室体检中心”落户。口腔医院致力于修复科市级临床重点学科创建,医疗设备及专科管理等方面已按市级临床重点专科标准配置和管理,积极引进并开展“种植覆盖义齿在无牙颌修复中的运用”等新技术新项目,不断丰富创建内涵。1-6月,2家医疗机构门急诊达22.9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6.5%;住院5150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5%;业务收入达1.02亿,较去年同期增长22.4%;各项效率指标明显优化,药占比由去年同期45.1%下降到今年的43.7%。
在医政科教方面: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监管体系和制度建设,组织开展基层医疗机构集中整顿工作,扩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和电子病历系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整治工作,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病案、临检、影像等质控合格率达100%。社区中心《脑瘫儿童社区综合康复治疗》、《以眼睑全息检测为特征的识未病与社区亚健康干预》申报省中医药局科技项目并组织实施,市八院《氧化应急反应和细胞因子在矽肺病中的作用》获市第七届“星洲杯”医学三星成果优秀奖。加强市八院省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上马墩中心中医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建设,积极申报并开展省市继续教育项目,医学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选派技术骨干到国内外先进地区进修学习和学术交流,组织开展公开招聘和人才引进工作,市八院引进副高以上学科带头人3名,其他单位的公开招聘工作顺利进行。
三、下半年我区卫生工作打算
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下,上半年,全区卫生目标任务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下半年,我局将紧紧围绕“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建设,确立“卫生强区、全民健康”战略,以“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优化发展、特色鲜明”为主题,围绕三个“一流”,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改革,优化社区卫生、公共卫生、特色医疗“三大服务体系”,全力推进卫生现代化建设。
(一)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重点,建设一流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加快机构规范化建设。加快推进通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址建设,确保年内完成规范化建设,明年初投入使用。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建设,通过改扩建或新建,使社区卫生服务站用房面积达150M2,设有全科诊室、预防保健室、健康宣教室、治疗室、处置室等“五室”,具备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康复等3项服务功能,确保80%站通过规范化验收
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做深做实家庭健康责任医生制度。家庭健康医生与居民健康服务签约服务规范,重点人群签约率100%,签约对象服务内容知晓率100%。落实与市二院、市八院的对口协作内容,完善以基本医疗技术协作为主要内容的“一对一”协作关系,构建顺畅的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建立医疗专家、服务技术、信息资源等共享机制。9月份做好国家卫计委、中华医学会、中国医院管理协会在锡举办的“中国医药卫生改革高层研讨会”的崇安医联体交流现场会。
发展社区中医药事业。开展中医“治未病”工程,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集中设置中医诊疗区的基础上,设立中医“治未病”工作室,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开展健康保健养生、中医诊疗适宜技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积极筹备由国家卫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我区承办的“中医治未病”全国试点城市高级论坛,确保成功创建国家中医药示范区和国家中医药“治未病”示范区。
完善社区绩效考核机制。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探索实施“有效工时制”,健全完善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符合社区卫生特点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
(二)以实现健康服务公平均等可及为目标,提升一流的公共卫生管理水平。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能力建设。加快区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和检测能力建设,加强传染病防制,完善慢病防治技术规范,科学实施健康管理,确保疾病预防各项指标达省定标准,并取得各项检验资质,达到省级示范实验室标准。
加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化卫生应急中心和信息化决策指挥系统,完善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加强预警监测评估和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有效防控重大传染病,提高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妇幼卫生体系及能力建设。推进独立建制的区妇幼保健所设置工作,推进社区现代化妇儿保门诊建设,年内确保60%达标,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和婴幼儿死亡率等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建设及能力建设。进一步改革创新、健全完善卫生监督体系,健全区、街道、社区三级卫生监督协管机制,重心下沉、关口前移,为确保全区公共卫生安全、食品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全民健康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健康环境、健康饮食、健康服务、健康文化、健康人群等健康城区建设工作,确保年度各项创建任务达标。
(三)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为核心,打造高品质特色医疗服务体系。
增强专科特色功能。市八院以职业病防治医院3号楼启用和评定二级甲等医院为契机,推进职业病、儿科等特色专科的品牌化建设;启动产科组建规划,打造港式妇产医院,创建三级专科医院。口腔医院加快营造品牌的内功、真功,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优势专科,确保修复科顺利通过市级重点专科评审;8月份成立国际口腔连锁经营公司,下半年开设2-3家国际连锁门诊。
创新驱动激发活力。市八院继续推进院士工作站筹建工作,建立生物再生医学临床推广研究基地、实验中心,完成职业工伤康复、尘肺治疗、职业中毒诊疗、检验检测实验、职业健康培训等“五中心”建设;建立感知健康平台,拓展区域服务空间。
口腔医院引入高端发展理念,加快国际连锁诊所建设。
深化运行机制改革。市八院深化医院托管制改革,实施第二轮医疗服务、资产经营委托管理目标责任制,进一步深化完善医院法定代表人为主体的委托管理模式,加快医院技术进步和医院发展,不断激发医院以改革促发展的持久动力。口腔医院充分发挥股份制改革优势,探索学科带头人年薪制,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
(四)以让人民群众享有一流的健康管理品质为宗旨,进一步健全卫生人才培养工作体系。
加快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实施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加强全科医生社区培训基地建设,加大社区适宜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社区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配置水平。2013年,每个中心至少配备5名合格的全科医生。
加快推进学科带头人和名医造就工程。加强临床医疗、公共卫生、全科医学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启动实施以高层次卫生人才引进培养和青年英才开发为主的“510名医”建设工程和“青蓝工程”,设立特色优秀人才工作室,评选“我最喜爱的家庭健康医生”,探索实施首席家庭健康医生制,不断营造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实现价值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