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班主任工作自评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校如何加强班主任管理?我们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注重班主任的选拔
好的校风校纪必须从每个班级乃至每个学生抓起,因此班主任的选拔极为重要。如何选拔班主任呢?我们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思想政治素质好。这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它决定着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责任感、荣誉感等思想观念的内在基础。有了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教育,达到预定的目标。二是有较高的业务水平。有了较高的业务水平才有威信,说话才有分量,才能使人信服。三是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光有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较高的业务水平,没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所带的班级可能还是一盘散沙。四是多考虑青年教师,采取老中青结合的方式。
我校是一个教师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的学校,有历任领导和年纪较大、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极具朝气和活力的年轻教师。在班主任的选定上,我们专门召开校务会认真分析教师结构,剖析每一位教师个人的特点,结合教师和班级实际情况,事先与相关教师沟通,最后选定班主任。如,考虑到曲老师工作比较负责,常和学生打成一片,利于班级工作开展,虽然他年纪较大,在给他减少一节教学课任务的情况下,仍然选定他当二年级班主任。而孙老师虽然年轻,但考虑到他承担了比较重的教学任务,没有安排他承担班主任工作。实践证明,两位教师都非常乐意接受,老教师没有认为他被学校“欺负”,年轻教师也没有认为他被学校“排斥”,为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我们认为,班主任的选定务必要考虑教师的个体因素,才有利于工作开展。
二、注重班主任的培养
1.抓学习,讲师德,促规范。要育人,先正己。好的班主任首先是思想素质高的教师。如果一个业务水平很高、管理能力很强的班主任有思想问题,他就不会对班级工作负责,也就谈不上无私奉献。为此学校经常会不定时的组织班主任参加业务和教育理论的学习,拓宽知识面。
要重视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不要认为班主任只是学校的一个“工作角色”,或是一种“工作需要”。
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在我校还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陌生的课题。但是,在我国,由于基础教育的范式转型势在必行,班主任专业化成长也很紧迫。本学期,我校已独立组织了两次大型的班主任培训,一次是如何当好新时期的班主任,另一次是关于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相关培训。两次培训都对本学期的班主任工作进行了总结,大家还提出了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所有这些,都可以看成是我校指导班主任朝专业化方向发展的一些举措。事实证明,我校大部分班主任都已经有了这种意识,日常教学行为都附上了一点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色彩。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小组,为每个班主任建立专业成长档案,每月定期阅读学习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及视频讲座,辅助以《班主任》期刊,组织教师撰写学习反思,开展主题研讨和案例研讨活动。班主任有了这种专业化成长的意识,就会在工作中有意无意地使用他所学到的专业化知识,也会从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提炼出一些专业化成长的理论,久而久之,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就不再是梦想。
其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必须做到为人师表。班主任是学生的一面镜子,举手投足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班主任要讲师德、重修养,做学生的榜样。
2.制定目标,组织交流,培养能力。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如,学生的思想教育、安全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都要达到相应的目标,对照学校的总体要求,各班主任要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并在班主任会议上进行分享。组织短期培训,如开学前学校布置任务后,组织班主任制订班务计划,进行师徒结对,个别指导等。要开好几个例会:开学时的工作交流会、每月一次的班主任工作例会、示范性主题班级研讨会、常见问题及突发性事件处理讨论会、说话技巧观摩会等,让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同时树立先进典型,表彰先进。
3.沟通感情,绩效强化,树立榜样。要管理好一所学校就必须依靠全体教职工,尤其是班主任。为此,学校组织了新老班主任帮扶结对活动,新老班主任、学校领导与班主任之间应在共同参与学校管理的基础上,沟通感情,心往一处想、情往一处投、劲往一处使,团结一致,努力奋斗。
4.学校要帮助班主任构建班级管理的基本思路,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不要认为不问班级管理过程只求结果就是所谓的“创新”。
近几年学校新进了不少教师,他们多在承担班主任工作,他们虽有满腔的工作热情,却由于缺少班主任工作经验,工作中遇到不少困难,为此,学校特意安排年老的优秀班主任与青年班主任结对,帮助青年班主任构建班级管理的基本思路,指导青年班主任的教育教学工作,使其尽快适应学校工作。结对班主任通过相互听课、共同备课、学习工作理论等方式,提高青年班主任的思想素质和管理能力。在教学中互帮互学,有效地提升了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形成了浓厚的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
我校王老师因病请假,请于老师给他代课,于老师就顺理成章地接手了五年级班主任的工作。但于老师毕竟是“门外汉”,一开始不知道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正在一筹莫展之际,我校优秀老班主任张老师主动找到于老师,详细地给她讲解了做好班主任的一些工作要点,还指导她完成了教室文化氛围的布置,教了她一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适合低段儿童的激励方法,对于老师的进步,领导在会上给予了表扬。两个月下来,于老师的班级管理工作大变样,思路清晰,有条不紊,卫生整洁、学生习惯良好。实践证明,班主任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学校的帮助、鼓励,整天坐在办公室发号施令的官僚作风对班主任管理是非常不利的。其实,关注每一位班主任的工作,指导每一位班主任的工作,就是对班主任工作最好的监督,有助于学校管理者发现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对症下药,实现精细化管理。
三、注重班主任的评价考核
班主任工作评价应以绩效为重点,对他们进行科学、全面、具体、客观的评价。
1.评价的形式
通过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等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的方法
(1)制作考核表。通过班集体活动、学生思想工作、学风建设、学生行为规范、体育锻炼、环境卫生、爱护公物、热爱劳动、公共场所纪律和秩序、班级常规事务、完成其他任务等考核内容,确定评分标准,制成《班主任工作考核表》(基础条件分),印发给班主任。
(2)考核重点。有基础条件和嘉奖条件两部分,以基础条件为主。班主任工作情况,主要看基础分。
(3)自我评分。可每月一评,也可每学期一评。由班主任根据《班主任工作考核表》的条件要求,对照自己的工作情况,进行自评。
(4)综合评价。通过学生、家长、同事、领导及社会诸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根据不同层次设计相应内容,如学生对班主任的评价可设计:班主任的言行,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做学生思想工作及关心、爱护学生等情况。
(5)审核总评。学校成立考核评价领导小组,依据自评及学生、家长、同事、领导及社会的评价,对每个班主任进行审核评价。对有疑问之处再核实。
(6)表彰奖励。根据基础分的总成绩和嘉奖分的总成绩,评定班主任综合奖,给予奖励。一是精神奖励,二是发放奖金。形成了激励机制,有利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也可做评优、评先、评资、评职、晋升的参考资料。
一、摸底调查,充分了解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前,要做好对班级学生的调查工作,为成立班级管理小组和小组合作管理的运行机制奠定基础。班主任一般可用观察询问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每位学生进行全面观察和了解,逐个分析学生原有的素质,如思想状况、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性格气质、兴趣特长、生活习惯、家庭情况及在校表现等,以便完成分组准备工作。
二、异质分组,优势互补
“异质”分组就是把学习成绩、能力、性别甚至性格、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同的 3名学生分在一个合作小组内,小组内的学生之间在能力、个性、性别等方面是不同且互补的,便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组长可由教师指定,也可由组员推选,实行轮换制,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由于各小组是异质分组,各小组间水平相当,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竞争,体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管理方式。
三、明确分工,各施其职
小组成员没有明确的个人责任,容易导致各自为战、一盘散沙,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合作学习强调明确每个组员的个人责任,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合作,每个同学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还要为小组成员的学习负责,小组成员间互相依赖,“荣辱与共”。
四、建立公约,人人遵守
人合作小组成立后,班主任组织全体学生制定符合全体意愿的班级基本公约。各小组围绕“班规”制定相关的组约,组约制定是小组成员智慧的结晶,也是小组成员相互监督和激励的约定。这样,整个班级的管理形成了一张“规”中有“约”,张弛有度的管理网络。
五、思想引领,加强教育
班主任要树立学生强烈的集体观念和全局意识,加强对各小组的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加强对小组成员的思想教育,发现优点及时表扬,看到不足立即纠正,使小组管理工作运行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在管理中尤其注重小组间的密切合作,组长要带领组员主动虚心地向其他小组取经,取长补短,注重群体效应使全体学生在班集体建设中发挥出个体的作用。
六、抓好督查,及时矫正
班主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督查和综合评价机制来促使各小组成员严格自律,培养了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增强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促进了他们个性心理的良好的发展。督查制一般可以采用班主任督查、小组交叉督查两种形式,要求做到实事求是、评价公正。综合评价,一般可用量化考核评价、集体讨论评价、教师反馈评价、自我总结评价等方式。
七、及时评价、奖励到位
从时间上来讲,即周评价和月评价和期末评价。每周对小组的表现评出前三名。月评价则是在周评价的基础上,累积得分最高的小组则评为月冠军小组,接受学校的表彰。期末再累计积分评出优秀小组推荐到学校隆重表彰。从形式上来讲,一是教师的评价、二是小组自评、三是组员自评。由于组建小组时是异质分组,各小组的实力相对比较均衡,但必竟是相对,小组之间还是存在着实力的差异,这样的差异如果被忽略了,则会造成部分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消积心理,我们利用小组自评作为补充,小组长对组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出来的接受任务的态度、倾听的习惯、完成任务的情况等方面以加分的形式作出评价并记录下来,根据记录的情况,一周进行一次总结,由累记得分的高低,每组评出一个最佳组员,一并在周五进行表彰奖励。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班主任;教育与管理;优化策略
一、引言
现阶段,受应试教育所影响,我国各地的高中学校都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升学率,忽视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下,高中班主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成效并不理想,反而不断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严重背离了课程改革实施的初衷。在新形势下,高中班主任应当对教师这一职业形成深刻觉悟,以当代学生的实际处境和心理情况为依据,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策略,积极寻求学生家长的配合,做好家校共育,助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班主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意义
总的来说,高中班主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开展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能够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就学校教育管理而言,做好班级文化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而高中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非常有利于推动校园文明环境和精神面貌等方面的发展。除此以外,还能够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营造团结友善的学习氛围。第二,助推学生全面发展。通过高中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可以增强班级文化建设,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品质。第三,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在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实施的过程中,能够使班主任自身的执教能力和综合素养得到相应提升。第四,对学校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首先强调要重视培养高中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其次,在班级文化建设与管理方面要重视提高班主任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与教育方法,丰富课堂内容,从而实现优秀师资队伍的建设,这对促进学校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三、高中班主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难点
(一)后进生难以转化
高中生具有鲜明的特性。因此,高中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还需依据该阶段学生的特性进行设计,使自身的教学管理方法更具针对性,同时和学生建立和谐关系,有利于教学管理效果的提升。立足于生源的角度,高中阶段的学生肩负着沉重的高考压力,高校在学生录取方面的标准逐年提高。与初中阶段相比较,高中阶段的学生心理负担更重,当生活或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很可能丧失主动解决问题的动力,进而以消极的态度来面对学习。这种情况下,如若班主任采取不当的教学管理策略,则很容易加剧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难度不断提升。其次,现阶段各高中学校的学生人数愈来愈多,生源质量良莠不齐,其中不免有一些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学习能力较差,并且这些学生具备相同的特点,即无视纪律、厌学、不服管教等。班主任和这些所谓的后进生难以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师生关系恶劣,不利于高中班主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班主任工作压力较大
高中班主任进行日常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时,需要关注到方方面面的内容,管理琐事较多,导致在教育学生的方面常常有心无力。例如:进行班级管理时,班主任工作繁重,忽视细化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能及时掌握其具体的学习情况,并不利于班主任及时发现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造成不良影响。班主任一人要管理诸多名学生,同时还需要独立担负起班级管理任务,班主任在处理琐碎事务的同时,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可以用来反思和总结出现的问题,不知该从哪下手予以改进。
(三)教学管理模式单一
现如今,高中班主任进行班级教育与管理时,从形式到内容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教育管理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过分追求常规管理工作的效果,忽视培养学生能力。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给学生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优秀学生应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包括生存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等。然而,很多高中班主任进行班级教育管理时都忽视对学生上述能力的培养。第二,重成绩轻教育。有些班主任尤其是那些教育基础薄弱地区的班主任,单纯地认为做好班级管理就是要让学生保持优异的学习成绩,至于综合能力的培养可以等到学生上大学以后再说,成绩至上的教育观念反对一切影响学生成绩的课外活动。一些班主任能力不足无法实现因材施教,只追求成绩的提高,却忽视学习兴趣、动机、习惯、方法等因素的影响。第三,教育与管理的方法不当。虽然很多高中班主任在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方面倾注诸多心血,但是缺少相应的管理艺术,导致教育效果并不理想。还有一些班主任会采取惩罚的方式来管理学生,导致学生愈发叛逆,违背教育初衷。
(四)家长认可度不足
现如今,有部分家长对学生学习的关注度不高,认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等到高中毕业以后学一门手艺谋生就可以了。还有一些家长只看重学生的分数,不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班主任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多数家长都是敷衍了事,对班主任工作的认可度不足,这些家长对班主任采取的管理方案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导致管理效果不明显。高中阶段的学生压力较大,受外界诸多因素所影响,学生在生活和学习各方面会出现一些问题,在无形中增加了班主任工作的难度。
(五)班级组织管理随意化
现如今,高中班主任在实施教育与管理工作时,存在一个显著的问题,即班级管理工作随意化,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首先,高中阶段的学生心智逐渐成熟,自主意识较强,喜欢表现自己,渴望得到充分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假设班主任在面对学生时独断专行、随心所欲,要求学生言听计从,将不利于其创新思维发展,不能抒发合理诉求,导致师生关系不断恶化,影响学习情绪,很可能激发逆反心理。甚至有学生会故意和班主任对着干,到处惹是生非,增加班主任工作难度。其次,进行班级管理时,若是班主任随意处理问题,很可能使被冤枉的学生认为教师处事有失公允,有损教师威信且难以使学生服气。基于此,高中班主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开展,还需依据我国现行的教育法规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立足于学生实际制定管理制度,使其既符合学生特点又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实现班级管理的合理化、规范化,切实提升教学管理工作质量。
四、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
(一)尊重学生个体认知,营造自由民主氛围
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各界都在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尤其是对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领域而言,更加需要广大教师将学生看作是独立的主体,尊重其个体认知。不管是进行日常教学时,抑或是班级管理时,都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以往由班主任全权管理的落后观念。班主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开展,要以学生利益为中心,制定民主管理政策,这非常有利于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不仅如此,新课改的核心观点中还包括民主性管理,课程改革的实施前提就在于转变以往的应试教育观念,从以教师为主体逐步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会学生自主思考、自我管理、自觉约束。班主任和学生沟通时,应尊重学生想法,针对班内的决策性事件,可用投票方式决定,鼓励学生踊跃发表自身意见。至于那些纪律性差、不服从管理的学生,班主任要多与其进行交流,学会倾听其想法,找到存在这些问题的实际原因,然后对症下药。现阶段,很多班主任同时也是班级任课教师,不仅需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还需要管理好班级,工作压力较大。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要注重给学生营造自由民主的氛围,采取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和管理,全面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个班级都需具备切合实际的行为规范及管理制度,以制度先行确保管理工作的高效展开。首先,通过健全的管理制度来对高中生的一言一行进行规范,提升管理效率,保障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其次,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可以建设良好班风学风,给学生传递正能量,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组织力、战斗力;最后,完善班级制度离不开全员参与,切忌由班主任单方面做决断,要虚心听取学生意见才能制定出更具民主性的班级制度,并使其得到贯彻落实。此外,在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还需班主任立足于班级实情与教学要求做出灵活调整,从而使其作用得到最大化发挥。基于此,在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方面,班主任还可应用量化评价体系。由班主任和学生依据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实际情况共同协商拟定量化评价机制,具体内容要涵盖学、德、纪、卫、体等各方面,统筹课内外,不仅包括集体也包括个人,坚守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将测评成绩和评优评先等建立起直接联系。班主任可在每周抽取一节自习课出来设置班会测评,主要采取自评和互评的方式。首先,引导学生给自己打分,并由班主任、其他学生和班干部结合该学生的日常表现予以评价,在学生自评、互评的过程中,帮助其充分认识自身不足,从而更具针对性地予以改进。其次,完善班干部评选制度。班主任要学会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班干部选举,在班委成立后进行合理分工,各项事务都有专人负责。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各位班干部的职责更加清晰明了,等班主任或其他学生发现问题时就知道该找谁解决。此外,班干部还需在班会上进行工作总结,由班主任和其他学生予以综合评价,给出中肯建议。最后,班干部还需对全班学生负责,使自身成为班主任和班级学生沟通的纽带,以及改善师生关系的剂。由此可见,良好的班干部队伍是促进班级管理工作高质高效开展的必备条件。
(三)实施家校共育
班主任在开展教育与管理工作时,学生家长的态度也将直接影响到其工作质量与效果。大多数高中生对家长存在惧怕心理,虽然会听取家长意见,但通常都是流于表面的。要是学生家长可以积极配合班主任进行教育管理工作,那么是非常有利于帮助学生转变思想和行为问题的,使其树立规范意识。班主任在管理学生时,要与家长取得联系,使其认识到学生存在的不足在其将来步入社会后可能引发哪些问题,严重情况下还会威胁到社会公共安全。班主任要以实际案例进行说明,进而使家长深刻意识到教育不成功的后果,树立危机意识,然后给家长普及正确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教育方法,促使家长发自内心认可并支持班主任的工作。例如,班主任可采取激励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自身优势,改正不良习惯,同时与家长做好家校共育工作,切忌一味指责学生,避免加重其逆反心理;采取循循善诱的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来自班主任和家长的关怀、爱护,通过班主任和家长的协同配合,达成家校共育目标。
(四)健全绩效评价体系,缓解高中班主任工作压力
新课改背景下,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然而在部分地区由于地方财政与经费的压力,导致并不能使这一宏伟蓝图得到贯彻落实。在评价制度方面虽明确写明考察德、勤、能、绩四个维度,但在具体落实时依然采取老一套———以分数论英雄。因此,制定新的教师评价制度还需以促进教师工作效能的提升为主要目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引入“减负增效”的理念。现阶段,不管是政府执政,抑或是学校管理都在追求帮助员工解压的理想,这便需要协调多元目标制度,改变学业成绩单一定向化,真正从根本上实现人才选拔机制和评价机制的改变。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多元化,废除学业成绩单一定向制度,推行高考多元化,多角度的选拔人才制度,助推素质教育成为高考选人的旗帜,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让班主任和学生得到全面解放,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帮助高中班主任缓解工作压力。除此以外,还要让高中班主任和学生真正走出分数决定命运的困境,早日摆脱千军万马挤过升学独木桥局面的禁锢。更重要的是,要呼吁社会大众树立尊师重教的典范,出现班级问题时不能一味指责教师,要给班主任提供后盾。在现行体制下,还应注重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社会、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一起支持班主任工作。对高中班主任工作的支持,就是对祖国的未来、社会的进步予以支持。身处一线的高中班主任,除了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要重视其身心健康发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助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还可以保障班主任教育与管理工作高效开展的基本前提,引导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学会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最后,帮助高中班主任卸下沉重的教学重任,取得家庭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后,还要注重设立专职的高中班主任岗位,制定对应岗位级别,提高班主任津贴,使班主任有尊严地立于天地之间,将高考制度和人才发展相结合,考试制度和班主任发展相结合。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身为高中班主任,还应持续增强自身与学生相处的能力,学习更多与学生相处的技巧。处于青春叛逆期的高中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性格跋扈张扬、四处惹是生非等问题屡见不鲜,导致不断加大了班主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难度。基于此,班主任还要针对引发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展开深入研究,找到教育与管理的难点,针对性提出优化策略。
参考文献:
[1]李华.高中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分析[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1课程教学与管理论坛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1:4.
[2]李玉宝.关于如何做好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思考[J].高考,2021(15):129-130.
[3]徐健.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探究[J].教育艺术,2021(4):47.
[4]朱萌.提高高中班主任管理有效性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1(5):7-8.
[5]田德强.高中班主任实施人本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J].科幻画报,2020(12):151-152.
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大力推进生活德育研究,把立德树人作为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内容,狠抓学生行为习惯教育,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不断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实效。
二、工作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实现管理规范,制度健全,队伍精湛,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格局;营造关系融洽,勇于创新,全员育德的氛围;打造“生活德育”品牌;塑造出学风端正、班风正派、校风优良的校园整体形象。
2、年级分层目标:一年级:友爱伙伴,自理自律,自护自强,做个好苗苗;二年级:孝敬父母,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做个好队员;三年级:礼貌待人,关心集体,服务班级,做个小主人。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突出“五主”工作重点,把握好工作重心。
1、扎实开好《品德与生活》课,充分挖掘其它学科教学的育人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育人功效,努力建设好我校德育的主战场。
2、以学生学习、生活、行为三大习惯培养为重点,抓实“生活德育”和“养成教育”两大主课题。按照《学生一日常规》之要求,积极探索学生“生活德育”课题,关注学生学习、生活与行为细节。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强化行为的内化。深入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根据《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以“主题教育月”、“主题教育周”内容,着重对学生进行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在教育和训练的过程中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多层次、严要求、重训练的原则。通过严格的训练,努力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外化为行为,内化为素质,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
3、以橱窗、板报、室内园地、校园广播为阵地,以活动为载体,以行为实践为契机,建设好橱窗、板报、室内园地、校园广播等德育阵地,不断更新,充分发挥育人功效。学校橱窗、班级板报各更换两次,力求主题鲜明,内容充实,版面活泼、新颖,有吸引力,有观赏性和教育性。
4、抓实学校德育和班级德育两大系列的德育主题活动,建设好周五班队活动课、全校集会、每周升旗仪式三大主阵地。
坚持国旗升降制度。每周一和重大节日组织升国旗,抓好国旗班子建设,力求每次升旗准备充分,规范到位,学生受教育。国旗下讲话力求做到有时效、高水准、成系列。
5、切实加强由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保育教师构成的德育专班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德育主力军。
(二)、开好“三个会”,抓好德育队伍建设。
1、“三个会”即:期初的班主任计划会;期中的班主任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期末班主任工作总结会,切实转变育人理念。
2、以提高班主任业务素质为突破口,适时组织全体或部分班主任外出参加培训和考察学习,以开拓班主任视野,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3、建立班主任手册,加强学校班主任常规工作的管理;以核发教师绩效工资为杠杆,适应教师绩效工作制新形势,完善班主任工作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真正实行班主任工作绩效与待遇挂钩制度。用好、用足、用活相关政策,努力提高班主任待遇;
一句话,就是要努力增强德育班子的工作信心与责任感,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精干实效的德育工作者队伍。
(三)、用好“四个月”,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月”系列德育活动。
本学期,结合我校实际,确定每个月的主题,形成“月月有主题、周周有重点、天天有内容”的德育新局面。开展过程政教处要进行跟踪督查并进行评比、记录,结果列入班主任学期考核。各月德育主题是:
三月——文明礼貌月:主题——雷锋在我心中
四月——革命传统教育月:主题——先烈活在我心中
五月——励志乐学月;主题——他人在我心中
六月——健康成长月;主题——祖国在我心中
七月——评比表彰月。
(四)、抓实“三创”争先活动,促进“三风”优化。
1、继续开展好创“五星级文明班”、“五星级文明学生”和“优秀班主任”活动,重点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内化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2、以开展创“五星级文明班”和“五星级文明学生”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三自”机制,并形成以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相结合的“星级文明学生”评价制度。
3、以创“优秀班主任”为载体,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育人意识、能力和主动性。
4、加强班级卫生管理,经常性地进行班容班貌检查,将小学生日常规范教育抓细、抓严、抓实,努力达到日常行为规范的“五无五有”要求,(即地上无痰迹纸屑、墙上无污痕、桌面无杂物、门窗无破损、卫生无死角;课堂有纪律、课间有秩序、言行有礼貌、心中有他人、后进生有进步)。
5、利用学生晨会、集会、班队会活动课等时间加强对全校师生的纪律、安全、卫生教育,进一步强化师生安全意识,规范学生行为。
6、设置纪律、卫生、安全检举箱,开辟学生行为“红花榜”、“曝光台”,以达到及时弘扬正气,贬斥邪气的目的。
7、少先大队要加大“安全监督岗”“纪律监督岗”“卫生监督岗”的监管力度,办好“思想教育班”,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风尚。要充分调动少先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更多的队员参与到管理当中,引导队员在工作中相互学习、相互配合、相互监督。
8、把安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把安全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和所有活动中,做到常抓不懈。要充分利用集会、晨会课、班队活动课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规范学生的课间活动,要求学生在校园内不玩危险性的游戏,以杜绝不安全隐患。加强学生自治,发挥少先队监督岗的作用,让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安全活动。
(五)、举办五大赛事,寓德育于竞赛活动中。
1、举办第三届“雏鹰杯”学生书法和美术作品竞赛;
2、举办“祖国在我心中”朗诵竞赛;
3、举办“我在书香中成长”读书和故事比赛;
4、举办“阳光体育”春季达标运动会。
5、组织庆六一文艺汇演。
(六)、抓好“三结合”教育,促进学生发展。
1、不断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积极拓宽德育的主渠道。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网络。要让学生自觉远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增强道德自律和对不良诱惑的免疫力。
2、重视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定期召开全校家长会,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校外德育教育基地活动,进一步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
3、班主任要定期做好学生的家访工作,和家长一道做好学生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要充分发挥“家校联系”的作用,让家长及时了解到孩子的学习动态。班主任要特别重视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以及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子女等特殊家庭家教工作的指导和该类家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让这些孩子也能享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也能象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4、抓好寄宿生的保育服务,继续开办亲情热线电话,增强保育服务意识,提高保育服务水平和质量。
四、月工作安排:
三月份:
1、班主任工作计划会;
2、举行“文明礼貌月,雷锋精神伴我行”学习、实践系列活动。(动员会、扫墓、慰问)
3、全国安全教育周开展“安全伴我行”、“创建平安校园”等活动。
4、开展“植绿、护绿”环保教育活动。
5、举办第三届“雏鹰杯”学生书法和美术作品竞赛。
6、以养成教育为重点,狠抓常规教育。
四月份:
1、“革命传统教育月”活动,清明节组织师生扫墓。
2、开展“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环境保护教育活动。
3、分班召开学生家长会。
4、举办“我在书香中成长”朗诵竞赛;
5、期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交流会。
五月份:
1、举办“励志乐学,他人在我心中”主题活动。
2、举办“阳光体育”春季达标运动会。。
3、“六一”庆祝活动筹备。
六月份:
1、举行“金色童年-点燃希望”“六一”庆祝活动。
2、举行“健康成长,祖国在我心中”系列活动。
3、“星级学生”“优秀队员”“优秀队干”评比活动。。
4、发展新队员。
七月份:
1、德育工作总结。
2、“星级班级”、班主任工作考核。
3、召开散学典礼,安排师生暑假生活。
一、打造一支适应新课程要求的班主任队伍
以老带新,新进。学校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实行班主任资格聘任制,同时要求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担任为期一年或一年以上的副班主任。充分发挥老班主任“传帮带”的作用,从分发挥年轻班主任的开拓进取精神,营造老少共进的良好氛围。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挑选出优秀的副班主任担任班主任,给他们指路子、压担子。
经验交流,榜样示范。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请工作有成绩、有特色的班主任介绍经验。同时定期不定期地组织班主任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开展班级管理沙龙、开展“讲师德、讲奉献、比工作、比成绩”的竞赛活动。
建立工作量化考核制度。学校对班主任按“德、能、勤、绩”进行考核,完善一年一度的评选制度。学校依据《中小学教师考核实施细则》《班主任工作考核实施细则》,采取调查、问卷、汇报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意见,进行多方面考核,量化积分。考核结果与一年一度的评选先进挂钩,与表彰奖励、晋级晋职挂钩。
二、 加强师德教育,提高师能水平
“师资大计,师德为本”。即使在忙,政治学习不忘。近年来,我们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师德规范及有关素质教育,新课程理念等方面的文章为重点,从而使广大教师不断转变观念,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保证学习活动的开展,提高学习质量,我们建立了学校一处室---教师人人的三级学习管理制度,坚持每周组织两次的学习时间。
扎实开展群体师德创优活动。为了扎实有效地开展“创优”活动,学校制定实施意见和《潢川五小群体创优活动实施细则》明确了“创优”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具体的考核办法。并提出具体“创优”的重点: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关心学生、正确评价学生;转变教育观念、学好课程标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积累知识、提升课堂教学艺术;学生作业本要“卷面整洁、评改规范、数量齐全、训练量合理”,备课要“格式规范、字迹美观、重点突出、富有创意”,课堂环境要“秩序井然、节奏明快、活泼生动”。“创优”活动的开展,促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实现自己的敬业爱岗,精益求精,乐于奉献的人生价值,并呈现了一系列动人的事迹。
三、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构建“集体备课”与“综合教研”结合的常规校本教研模式皆再在充分发挥备课组、教研组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研究实践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分期分批对全体教师进行各类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加强教学交流,掌握最新动态。学校每年都要派送教师参加省、市、县及兄弟学校举办的各种学习交流活动,推送优秀教师参加省、市、县骨干教师培训班,让他们把最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最有价值的教育教学信息带回学校,带进课堂。
开展教研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坚持科研兴教理念,把科研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先导位置,促进教师教学思想、方式的转变,深入推进课改。近三年来,学校有已结题和 新立项的省级课题4个,市级课题9个。学校把开展集体教研活动作为强化校本教研的一项重点工作。定期开展以教研组为单位的交流、总结、反思,进行课例评析,进行以思考、研讨为重点的教学研讨。
抓好教研成果的总结与提升。为总结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提升教学艺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全员参与教育科研,以教研推进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并通过“双稿酬制”等措施积极鼓励教师撰写论文,近几年学校每年均有多篇论文获奖或发表。
四、 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种培训制度
扎实开展岗位培训。岗位培训的内容涉及师德师风、教科研专题、新课程改革、现代教育技术等。为了确保培训工作的落实,学校进一步完善“校长室统一抓,教导处具体抓,工会、支部配合抓”的教师全员培训机构,每学期期初由教导处统筹安排各项培训内容,做好三定工作(时间、内容、人员)并对各类培训提出明确指标,学期结束后进行专项考核,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
五、构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评价激励机制
确立以“专页发展”为教师评价激励之根本的理念。我校现行的教师评价激励机制完全是从教师自身发展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角度来考虑的,更有利于促进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和教学观念与活动进行反思,在反思和批判中总结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
建立以“学生学业成绩”为基础,重在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的评价内容。我们在教师评价激励机制的各种条例或方案中都计入了能促进教师进步的发展性内容。具体内容包括:一是职业道德;二是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三是教学设计与实验;四是交流与反思。
六、 加强教师专业成长的考核
【关键词】新生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大学新生在入学时,一方面,由于刚脱离高中时期的“高压”生活,对大学里的一切都觉得新鲜和好奇,一方面,学习身份、环境等各方面的突然转换使得他们不能很好的适应,容易出现一些问题。班主任作为新生刚进入大学,与他们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引导者和教育者,肩负着使其快速融入大学生活、健康成长以及配合学校的各项教学教育任务顺利开展和完成的责任。班主任工作的有效与否,关系到整个班级和学校的学风,更与班级里的每个学生的成长成才密不可分。班主任必须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不仅要有耐心、责任心和热情,更要讲求一定的工作方法和方式,能够注意到学生工作中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根据对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13级某班大学新生的问卷调查,以及本人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提出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关注点来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一、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是做好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前提
首先,班主任自身专业应与所带班级归属专业匹配或相似。做为高校班主任,专业素质一定要过关,这样才能了解所带班级归属专业的性质、方向、学习内容、理论基础等,才能在学生遇到各种学习问题和疑难的时候,用专业的眼光指导他们,解除他们的困惑,也能从专业的高度分析就业形势与方向,进而有利于学生对职业生涯做出合理的规划。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新生,对于专业的性质,他们可能了解甚少,而且90%以上(川师)都是专业调剂生,在开学伊始就有大批打算转专业的同学,这就需要班主任在第一时间为其进行专业解说,使其对自己现在的专业学习充满信心。
其次,班主任政治素养以及道德素质要过硬。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创造性地开展学生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保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班主任来说,更是要在多个层面加强自身的政治素养,不断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加强道德实践,这样才能为学生树立一面旗帜、形成一个榜样,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班主任的言谈举止、思想品质水平、工作态度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因此,班主任要用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崇高的人格魅力、优秀的专业素养去影响学生,让学生明白,大学的学习,除了理论知识以外,更重要的健全人格和美好品格。
最后,班主任要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提高心理健康修养。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班主任的乐观、积极、豁达、宽容等情绪特征对学生的影响极大,对于一个新建立起来的班级更是如此,如果班主任总是以微笑示众,以包容的心看待学生,就容易创造比较轻松且容易相处的班级氛围,学生情绪也相对稳定。在针对有66人的政治教育学院13级某班的问卷调查中,学生在回答谁对自己的影响最大时,选择老师的占据了38%,可以看出,老师对他们的成长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应该时刻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修养,用实际行动去感染每一个学生,让他们信任自己,亲近自己,从而加速他们的成长与成功。同时,只有自身的心理健康,才能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能够用良好的心态面对他们,帮助他们。
二、善于用人,是做好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关键
大学班级管理必须考虑大学生独立自主的心智特点,尊重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教育的需要,鼓励他们通过参与班级管理来服务同学、锻炼自己。根据问卷可知,有64%的学生认为理想的大学生活是充实自我,有21%的学生认为是目标感强,有15%的学生认为是活出自我,可见学生对于自己的大学生活都有着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及通过自身努力完善自我的使命感,这对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无疑是有帮助的。在进入大学之后你最想提升的能力的选项中,社会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列入前三项(多选),分别有82%、79%、45%的人选择,可以显示出学生对于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一定的要求,能够抓住现代社会所需要人才的素质的关键所在。他们当中有32%的人在音乐方面有特长,有26%的人善于写作,其次还有些人热衷于舞蹈、表演、绘画等等。班级管理需要每一个班级成员参与,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给予他们不同的分工安排,鼓励他们坚持自己热爱的事物,并尽可能多的提供各种平台,让他们有所展示。
班干部是学生与班主任沟通的重要渠道,是班级管理中的重要参与者,优秀的班干部不仅能够为班主任分担许多管理事务,还能为班级的良好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班干部的选择尤为重要,特别是班长和团支书,他们承担着班级稳定和发展的责任,不仅要学习好,能力强,更要品行端正,明白自己承担此任,并不是为了给自己某任何福利,而是要全心全意的服务同学,在服务同学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班主任要放心大胆的使用选的班干部,宽容的对待他们工作中的失误,积极引导,耐心指导,帮助他们在错误中总结经验、培养能力、增长才干。同时,对班干部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绝不能对他们有任何的偏袒,否则将不利于他们的成长,也有损其和班主任在同学中的形象和威严,进而增加班级管理的难度。另外,还要对班干部的职责进行明确的分工,让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所能,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又能互通有无、互帮互助,形成一股合力,共同推动班级的发展。
三、加大感情投入,对于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具有显著作用
从中学走出来的每一位大学新生所面临的都是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他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惯、学习方式都面临新的考验,新生班主任是新生实现顺利转换的重要依托,是其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的精神导师。相比较于学习上的引导,情感上的投入可能更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靠近彼此的心灵,从而让他们愉悦、积极的投入到大学生活。
首先,利用现代网络平台,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QQ群可以创建师生共议班级事务的平台,班级的荣誉、班级发展的目标、学校的新闻、乃至学生个人的趣闻,师生都可以信息互传。这样的信息互传,可以让学生消除老师总是凌驾于自己之上的传统观念,把老师当做班级体的一份子,敢于说真话,提意见。通过QQ空间的动态更新,师生之间互相关注,就彼此的说说发表评论与回复,可以增进彼此的感情,还可以真实、全面的了解彼此。又能架起沟通桥梁,实现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和人生指导,满足学生一定的精神需求。
其次,与学生家长保持畅通的联系。根据问卷,政治教育学院13级某班新生父母受教育程度都不高,初中学历占58%,小学学历占18%,主要职业中外出务工的有41%,在家务农的有26%,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子女的认知水平和价值观念以及人生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因为有42%的学生选择了父母对自己的影响较大,这就需要我们不但要时刻关注学生,还要与他们的父母保持沟通和联系,及时向其反馈学生在校的种种表现,让他们通过了解到的信息,做出相应的行为反映,鼓励或者引导孩子朝着积极的人生方向前进。
再次,把常进寝室作为班主任工作的必修课。进入学生寝室不要走马观花的看一看,逛一逛,让学生觉的班主任是来监督和检查他们,而是只选择一个或两个寝室进行长达一两个小时的深入交谈。这种谈话比网络上的沟通更能发现一些问题,因为学生的眼神、神态以及细微的表情变化都能真实的反映他们内心的想法和态度,班主任对于这些信息的捕捉可以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内心感受,有利于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式,使学生工作顺利开展和进行。同时,这种人数不多的谈话,能给予学生被关注的满足感以及被信任的归属感,愿意与班主任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心理路程、情感体验,这样就有助于班主任充分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个性特点,从而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令外,根据问卷,入学之前有58%的学生体验过寄宿生活,因此大部分学生应该能够适应大学的集体生活,能够了解集体宿舍生活过程中应该避免的问题和与人相处的技巧。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曾经没有体验过这种生活,刚来到学校会产生种种不适应,尤其是女生占据绝大多数的环境,问题容易产生,因此,我们必须多去学生寝室走动,增加与他们之间的感情,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问题产生。
四、维护学生心理健康,能够增加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通过对政治教育学院2013级新生进行心理普查,结果表明,在142人中,有心理困扰的人员有51人,占参加测验人员总数的35.92%,其中中重度困扰6人,占参加测验人员的4.23%。根据抑郁自评量表得分情况,政治教育学院13级有32人(24.24%)抑郁自评显示为中度抑郁或重度抑郁,其中男生3人,女生29人。32人中13级某班就有21人,其中男生2人,女生19人,占全班人数的31.81%。这表明全班近乎1/3的学生身上存在抑郁倾向,这种倾向可能给他们带来一些精神上的苦恼,并进一步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改善,将进一步增加班级管理的难度。班主任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是已经调查出有心理困扰和抑郁倾向的学生,他们更需要特别的关注,需要我们及时的深剖潜藏在他们内心深处,干扰其正常生活的原因,并适时的对他们开展心理适应和心理动力教育、情感教育,带领他们走出阴暗,面向光明。
原因分析:第一,经过与21名有抑郁倾向的学生谈话,以及对他们个人和家庭情况的详细了解而知,有9名同学家庭破裂,2名同学亲人早逝,这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或独立性过强或依赖性过高的两极极端,在人际交往中由于过分强调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容易导致以自我为中心的交际模式,从而造成得不到人心、自我评价有失真实的局面。第二,13级某班的66人中,城市户籍18人,农村户籍48人,由于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使得整个班级显示出质朴、纯真的特点,但个别农村学生觉得长相、穿着、日用品、生活费、特长、学习成绩等不如别的学生而产生自卑心理,且性格的内向,造成与课堂、寝室、校园活动很难融入,甚至排斥。第三,学生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比较低,他们认为满足孩子的吃穿需要就可以了,很少关注他们的情感需要,对于其心理变化更是问津甚少。还有一部分家长常年在外务工,与子女的交流很少,有的学生甚至从小就是留守儿童,几年见不到父母的情况很平常。久而久之,他们有什么心事或困难宁愿找朋友也不愿意和父母诉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隔膜也越来越深,进而影响彼此之间关系的发展,也给子女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第四,通过问卷显示,13级某班有21%的学生认为自己考入四川师范大学是低水平发挥,并且对现在自身状况不是很满意,时常有一种挫败感、焦虑感,认为命运对自己不公平,没有自己成绩好的同学现在都上了一本院校,而自己却在这个学校上了不感兴趣的专业。内心的焦躁夹杂排斥,使得其对于学习力不从心,这种情绪甚至延伸到了班级、学院、学校组织的一些活动,不仅不积极参与,更是以一种“被观众”的心理敷衍行事。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管理者,更应该是学生心灵的引路人,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时刻关注学生心理成长,维护学生心理健康,这样才能增加班级管理的有效性。要做到:第一,优化人际环境,营造交流氛围。努力营造班级良好的心理交流氛围,使每个成员的心情愉快、放松,都能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和班级生活当中。比如开设主题班会,指导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异性之间的交流方法和技巧,倡导建立团结友爱的关系。再比如,组织团体活动,让学生在游戏和玩耍中建立友谊,增进感情。第二,设置适当目标,体验成功喜悦。不管是班级目标还是对于学生个人的要求,都是班主任对于他们的发展所表现的期望,具有很强的导向和刺激作用,一定要切合实际的设定,鼓励学生朝着目标慢慢努力,获得成功的体验,在体验中找回自信,活出自我。第三,开展团体辅导,重视个人辅导。通过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来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是提高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只有活动才能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改变他们的意识和情绪状态,专注于辅导主题的展开,从而降低心理防御水平,更好的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个人心理辅导是班主任针对具体学生的具体心理问题进行的,班主任要在师生互信和情感交融的基础上,选取不同的方式和技巧应运于个性互异的学生,用一把钥匙开启一把心灵的枷锁。第四,设立班级心理委员,收集学生心理信息。同龄人之间有较多的共同语言,容易沟通,且接触机会多,信息量丰富,设立心理委员,能够在同学中积极宣传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预防知识,还能及时的发现同学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后及时向班主任汇报并协助解决。
五、结语
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短暂而宝贵,要使学生能学有所成,离不开班主任对他们的引导。作为新生班主任,应该在了解每个学生具体情况的前提下,学会与他们相处,其中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真正为学生着想是关键。
参考文献
[1] 肖绍聪.以生为本的大学班级管理构建[J].教育评论, 2012(5):63-65.
[2] 何立恒,赵晶,张志杰.大学二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9(3):124-126.
[3] 汤亚军.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1(34):246.
[4] 金文斌.大学班级的柔性管理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2(21):128-129.
作者及单位: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
主题概述:
奖励和处罚是学校德育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运用好这两种手段对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十分有益。在操作时学校德育处要发挥主导性,要注意发挥班主任与当事学生或班集体的主体性,
正文:
奖励和处罚是学校德育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运用好这两种手段对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十分有益。学校对学生的奖励一般来说有优秀学生个人和先进班集体的评选,对学生的处罚有批评、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留校查看等。
以前我所在学校德育处在开展工作时,一直把这两项工作当作常规任务来操作,并常与班主任的月奖挂钩。当初的想法是,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细胞,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实施者与负责人,这样做可以激励班主任,从而使这项工作实施起来更有效。然而,由于涉及到班主任的利益关系,而在操作时学校德育处的主导性发挥不够,又没有注意发挥班主任与当事学生或班集体的主体性,因此常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招致班主任的不解与抵触。使这项工作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还弄得每年在评优和对学生违纪的处罚工作方面学校德育处都相当头痛。因此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操作好对学生的奖励与处罚。
现在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全新的初级中学,学校有教职员工近200人,有45个教学班,学生达2200余人,规模是以前的3倍。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显得更加重要。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现在的操作方法有了很大的改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首先谈谈如何操作对学生或班集体奖励。在这个方面我们比较注重发挥学生与班主任的主体性,注重评选过程本身的育人作用。其实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评选条件,但不少学校没有注意到操作程序与评分办法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在开学不久,我们就调整出台了《文明班级评选条例》,具体说明了评选的程序、条件、和评分办法,使班主任与学生对整个过程都相当了解。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并注意平时对相关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增强了竞争力,使竞争在开学就开始了。下面我具体谈文明班级评选的整个程序。
评选程序依次为:自查、自评阶段---申报阶段---公示后选班---评审阶段---张榜公布评选结果。
(1) 自查自评阶段 要求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根据评选条例进行自查、自评,总结本班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然后全体讨论决定是否参与文明班级的评选。这样做就将主动权交结了班主任与班集体。
(2) 申报阶段 如果全班都决定参与竞选,就由班主任或班长代表本班向学校德育处提出正式的书面申请,并准备好各项资料用资料袋装好,编上目录以备检查。如果德育处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收到申报材料,则意味着该班弃权。在此阶段,各参评班级都要根据评分办法算出自己班的得分,并附上相关的证明材料。
(3) 学校德育处接到申报后张榜公布候选班级名单,若在此阶段有人检举榜上的某个班不符合条件,如一学期内重大违纪超过三人次,则德育处将取消该班的资格。
(4) 评审阶段 首先德育处根据参评班级上交的材料和平常的考评对各班进行量化打分。在量化分中还包括班主任本人得分(5%),着重考核班主任的师德、德育科研工作能力和人际关系等。这就把班主任本人的提高与班级的评优捆绑在了一起,促使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上不断创新,积极投身德育科研,并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协调各方关系,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班主任的主动性,促进了班主任工作能力的提高。同时,量化分中学习只占了20%,余下部分分值中过程管理占了很大的比重,这让那些普通班也有很大的机会获奖,促使包括优班在内的班主任注重过程管理,而强化过程管理恰恰是我们希望的。量化分打出来后,德育处组织人员调查该班任课教师和同学,之后由申报班级的班主任或班长公开陈述本班的成绩与不足,最后由评审小组评审通过,确定最终获得文明班级的名单。
评出文明班级后,将各文明班级的先进事迹做成展板,在全校展出,并请文明班级的班主任老师在全校班主任会上作报告。这个部分相当重要,它是评选工作的延续,也可以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一来可借此机会进行交流,将经验传授给大家,使校内优秀的德育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促进整个班主任队伍的提高;二来可让其他落选的班主任心服口服,同时经过参与评比的过程,可以找出本班在班级建设上存在的不足,找到与优秀班级的差距,以确定今后的工作思路。
对于落选的班级,德育处将根据其材料进行分析与总结,一个一个的找这些班的班主任老师谈心,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缓解他们的不满情绪,鼓励他们继续努力。这样实施以后,班主任与德育处之间的矛盾就小多了,德育处开展工作也就自然而然的顺利多了。
再谈对学生的处罚。以前在处理学生违纪的时候,我们没有一套成熟的处罚条例。因此在处理学生违纪时随意性较大,现在我们制定出了比较合理的处罚条例,明确规定了处罚的范围和级别,使对学生的处罚有法可依。在有了合理的处罚条例后,更重要的就是处罚的原则和程序。
我们必须明白,处罚不是目的,它只是一种手段。因此在具体处理学生违纪事件时,既要有原则性,又必须有一定的灵活性。对于一些初犯且情节不严重的,完全可以只进行批评教育。也就是说,能够通过批评教育就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决不给予处分。一般情况下不能用处罚来威胁学生。再如,一些入学就表现出积习很深的学生,在给他们处分时就要留有后路。因为这部分学生往往在受处分后有一定的收敛,但时间长点后,肯定会好了伤口忘了疼,旧病复发,而且很有可能多次复发,如果坚持按条例处罚,两三次就处罚到顶,则既起不到作用,又让学校陷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我们是九年义务学校,学校没有权力开除学生,最多给他一个留校查看处分,这一点学生、家长和社会都是知道的。俗话说账多不愁,一旦你给他处罚到顶了,他反而什么也不怕了,如果再犯,学校就不好办了。另一方面,如果你在处罚到顶后就不处罚了,则对其它学生就失去了威慑。在你处理他时他就会搬出前面的例子来,让你难以说服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心理承受力很差的学生:一种是平时在班上常被荣誉包围的那些优等生,二是对那些来时性格很内向,精神压抑的学生。在处理时一定要慎重,不要急,要先行疏导,争取多方配合,时机合适才处理。如果只按照常规的操作方法很有可能要出安全问题,这几年经常有学生受老师批评后动不动就离家出走或跳楼自杀,让学校非常被动。
一、结合学校实际,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要搞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就必须建立一个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而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关键是需要一个根据评价目标建立起来的评价指标体系和一个评价标准体系。我校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从六个方面展开。
1.认真落实思想品德评价工作。思想品德评价对指标体系的建立相对比较容易,因为国家颁布的有关德育大纲或德育纲要中不仅有德育目标的总体目标,而且有分阶段的德育目标体系。上级部门下发的思想品德评价表就是根据德育大纲提出的目标和内容的要求来建立的,每学年进行一次评价,初中阶段共进行三次评价,我校严格按程序落实这项评价工作。开学初利用班会对思品评价表进行学习,使学生明确努力方向,评价时,开展评价学习,严格按要求评价。对“五无”评价,即无班主任签字、无班主任评语及等级、无折合分(折合分=自评分×10%+互评分×20%+师评分×70%)、无校长签字、无评价日期。学校政教处不予以审批,学校对学生德评不达优秀的不予评优,不合格的限期改正。由于我校对学生思想品德评价严格操作,班主任和全体学生都很重视,评价效果良好。我们把思想品德评价作为我校评价体系中的第一项重要内容。
2.开展家长评定学生思品活动。评价内容分为“理想前途”、“心理健康”、“自尊自爱注重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已遵守公德”五大块,共25条标准,表现分为“优良”、“中”、“差”三个等级,分别按4、3、2分计分。评价表下设有家长寄语栏。每学期开展一次评价活动。家长对这项评价活动非常赞赏,同学们也因为家长要对自己进行思品评价,平时在家、在学校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养成,同时我们班主任的教育效果也能够通过家长对学生思品的评价得到一定体现,学校也通过这项评价作为衡量班主任工作的一项指标。(见附件一)
3.建立学生成长卡。评价对象是个别自制力差的学生,评价以每周一张表格的形式,每节课由学生持成长卡找任课教师评价,评价分为三个等级即优(A)、良(B)、待改进(C)。每周自己和班主任进行小结评价,并把信息反馈给家长,家长签好意见,反馈给班主任。这样通过成长卡的评价,这些平时自制力差的学生不断改进缺点进步十分明显。像我们初一年级一些行为习惯差的同学,如C一5班廖勇吉、蒋金洲,C一7班赵梓君,C一9班郝昱进步大,现已取消了成长卡评价。家长们对这项活动热情很高,如C一5班蒋金洲自列入成长卡评价对象以来,家长来校共教达十次以上,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应。(见附件二)
4.建立学生成长袋。成长袋依次分为“A学生1-10周表现”其中学生表现(从思想品德、学习态度、体育锻炼、劳动观念、班级贡献、时事学习、课堂表现、情绪状态等方面每周自评如实填写),班级考核(由班干部逐周填写)B“期中总结”其中包括学生成绩表、学生期中反思表、班主任期中寄语;C“学生11-20周表现”(内容同A);D“期末总结”包括“学习成绩表”、“学生自我评价”、“班主任评价”、“家长评价”。每学期初把成长袋发放到各班主任手上,对每一位学生按要求评价,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与成长通过成长袋反映出来。成长袋已成为我校学生成长进步的摇篮。(见附件三)
5.建立家校联系本。联系本是一种很实用的评价工具,是沟通家校联系的纽带,是将教师、家长评价及学生自我评价结果相互反馈的一个载体,它形成三方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使评价三方对学生建立客观全面的认识,促进进一步发展,发挥评价最大效应。我们学校的具体做法是:每个学生备一个联系笔记本,学生在校的表现通过联系本适时反映给家长,学生在家的表现通过联系本适时反馈给班主任。学生是家校联系的中介和受教育、受评价者,学生在评价中全面认识自己、约束自己。家长教育责任心增大,诸多家长纷纷通过家校联系本与班主任教师沟通,经常来访的家长也大量增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学生上学、放学路上的“真空”时间也得到有效控制,学生上网玩电游没有机会。
6.制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评价内容16条,评价按照自评、家长评、小组评、总评(师评)每学月开展一次。本方案附表上对评价方法有详细说明,这里不作过多讲述。(见附件四)
二、讲求教育实效,实践全新评价方法
过去评价方法基本上是定性评语。这种方法由于没有明确具体的评价标准,过多地从教师印象出发,使评价往带有明显的主观性、随意性。我们学校对评价方法进行了探索,对评价方法进行了一些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以下是我们运用的几种评价方法:
1.操行评语法
评语法是评价者根据自己对测评对象的观察和了解,参照有关标准用陈述句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分析,肯定优点,并指出主要缺点和努力方向的一种方法。
我们班主任的期末评语,按以下两种方法操作:
(1)班主任直接写评语。直接写评语较为省时间,但主观性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把班主任写的评语交给学生本人看,以征求他们的意见,然后教师再定稿。其中评语要求少否定,少批评,更多地应该针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进步。
(2)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写评语。这种做法是由学生本人根据评价目标的要求,自己进行评价,写出评价的意见。或者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后,再让学生在小组里相互评价,然后再由班主任根据学生自我评价意见和平时的观察写出综合评语。这种做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反思型评语法
学生是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通常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有助于调动其内在动机,成为自觉的内省与反思的开始,促使其认真总结前期行为,并思考下一步计划。随着评价的日常化,建立不断的良好的反思习惯,形成源源不断的动力。我校学生的成长袋的每周表现及期中反思表就是采用这种评价法。
3.等级法
等级法是根据评价目标的要求,把学生评价内容划分为若干等级的一种方法。具体等级可分为五级、四级、三级。等级的表示法一般用描述等级的语言或“”来标记。例如五级分为“优、良、中、合格、不合格”;四级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三级分为“优、合格、不合格”。不合格的学生毕竟是个别,为了不给学生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可以用“待努力或待达标”代替“不合格”,用“”表示方法类同。
用等级法评价学生素质能说明每个学生思想发展的程度及其在班集体中所处的地位,而缺乏具体内容,学生对自己的优、缺点和努力方向都不明确。所以等级法要与自我总结和小组或他人评议结合,使学生对自己的优缺点的认识比较清楚。
我校的“学生成长卡”、“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就是采用等级法评价。
4.评语定量法
此法是把评价分为若干因素或项目,每个因素分若干等级并用评语表示,如:很好、好、一般、较差,每个评语给定一个分值。如“很好”给5分,“好”给4分……。把各项分数相加所得分数为测评总分,再从总分数中折算成优、良、合格等几个等级,把计量转化为评语。我们的“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家长评定学生思品方案”主要采用这种方法。
5.评分法
这种方法是以《德育大纲》、《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和学生年龄特点,提出一些学生品行中应予提倡的良好行为项目为加分项目,列出一些学生品行应予以否定的不良行为项目为减分项目,视为考核量标。对每个学生学期开始,确定一个基础分(60分或100分),然后根据平时操行予以加减分,加分与减分可以相互抵销。实行这种方法,着重对平时学生行为作出记载,每月评定总分一次,期末总算。
用这种方法考评学生,有事实依据,比较客观,便于及时获得学生思想状况反馈的信息,便于教育者施教,同时有利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认识。我们各班级采用了这种学生日常操行评分办法,进行班级学生日常管理。
学校就如一个花园,有苍翠的松树,也有低矮的藤蔓。学校应本着“全面发展”的宗旨,既关注每一个学生,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文精神的回归。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中,我校将评价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将评价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一部分,通过合作改进评价活动,根据不同评价目标,应用多种评价方法,设计富有创意的评价工具,开展丰富多彩的评价活动,时时事事有评价,以此优化了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发展。
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教师已渐渐将这些理论、思想、深入渗透并贯彻到一切教学行为当中,使教师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新的评价观念,产生新的评价行为,让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扬起了科学理性的风帆。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我们决心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努力营造和谐的氛围塑学生高尚的人有特色的重点学校,为培养更多、更好的新时代建设人才,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评价方法:
1.在每一条评价内容中,“优秀”记,“良好”记,“合格”记,“不合格”记为〇,每一条评价内容获7个“”以上,“总评”记录为“优”。
关键词:高职院校;全程导师制;年级班主任;管理模式
作者简介:方勇(1967-),男,浙江永康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农业高职的专业教学和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20-0049-03
导师制是一种教学与德育一体化的管理制度,它与学分制、班建制合称为三大教育模式。在我国,长期以来“全程导师制”是研究生教育的专利。近年来,全国各普通高校纷纷出台各具特色的导师制方案,部分高职院校也在探索实施高职学生导师制度,但大多数高职院校仍沿袭“全程班主任或辅导员制+三年级专业导师制”模式。其中,辅导员制或班主任主要侧重于对班级日常事务和学生学习生活的管理且辅导员、班主任大都由刚毕业的年轻教师担任,存在由于年轻教师虽容易与学生交流沟通,但难以对学生在政治思想素质、职业技能、人生目标、就业方向等方面给予恰当的指导等问题;而三年级专业导师主要侧重学生毕业设计指导,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缺乏了解等,直接导致“德智并重全人教育”的脱节。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地方、行业和社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体现了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的,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突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因此,为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与实际就业岗位技能要求的“零过渡”,在高职院校中探索实行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已势在必行。鉴于以上现状,本文拟从对“全程班主任+三年级专业导师制”模式执行现状、存在问题和原因的调查与分析出发,结合在实际工作的具体经验,探讨高职院校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构建适合高职教育现状的教育模式,从而为探索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学生教育模式提供参考。
一、“全程班主任+三年级专业导师制”教育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及分析
近十多年来,高职教育蓬勃发展,职业教育也从处于从属地位上升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边天。据统计,全国高校目前有近七成是高职高专院校,在校大学生中一半以上是高职高专学生。究其原因,主要是职业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普通大学教育中学生存在“有文凭没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缺陷,可以初步实现学生在大学就接受岗位培训、在学习过程中接受职业的熏陶、强化了学生们的职业意识、初步达到了高职人才培养与实际就业岗位技能要求的零过渡”等,部分毕业生初步具备了社会需要的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较强实践能力,既能熟练的完成本职工作又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素质。但是,随着学校办学规模急剧扩张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要求变化对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提出的新要求,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虽然,目前通过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极大强化了学生能力培养,毕业生受到社会青睐。但目前采用的“全程班主任+三年级专业导师制”教育管理模式在体制上仍存在许多亟待改革创新问题。从管理模式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矛盾。
(一)学生规模扩张与班主任规模设置的矛盾
众所周知,目前高职院校基本是实行班建制管理模式,班主任是学生管理的主要队伍。而由于学生规模急剧扩展,导致班级个数也急剧增多,势必需要更多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而现实存在许多教师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担任班主任,更有的是由于迫于学校的考核或职称晋升等因素才不得已而担任班主任工作,这势必影响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专业导师设置时间滞后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矛盾
由于专业导师的介入是在学生学习的三年级第一或第二学期,主要负责学生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工作,与班主任沟通也相对不多,对具体指导的学生并不了解。因此,也存在对学生的总体规划和指导缺乏,导致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得一技之长难度较大,更别谈是人生观等的培养。而班主任主要侧重于对班级日常事务和学生学习生活的管理,一般一个辅导员要面对40-60余名学生,根本无法全面深入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特长、个性、爱好、兴趣等情况,仅局限于处理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的日常事务;另一方面,班主任大都由刚毕业的年轻教师担任,由于年轻教师自身缺乏社会经验,虽容易与学生交流沟通,但难以对学生在学习方法、政治思想素质、职业技能、人生目标、就业方向等方面给予恰当的指导。因此,也存在顾此失彼、顾思想引导失专业教育等不足。
(三)学生层次复杂化和社会化呼唤全程导师制实施
当前,由于高职院校招生规模扩大、入学方式变革、招生来源多渠道,使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扩大;第二,由于学生就业市场化,学生入学后最关心的问题是所学专业毕业后能否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大,对专业学习目标缺乏认识,导致学生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较差;第三,高职学生基础普遍较差,使得教与学的矛盾突出,师生关系紧张,出现“学生不愿学,教师教不好”的尴尬局面;第四,在校学习时间短,一般高职学制为三年,高职教育更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性教学占较大比重,自主性学习要求更高,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得一技之长难度较大。鉴于此,学生管理仅仅依靠班主任管理必然不能满足学生培养需求,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难以适应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在高职院校探索实施全程导师制的育人模式已势在必行。
二、建立“全程导师制+年级班主任”双轨育人模式的设想
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较强实践能力,既能熟练的完成本职工作,又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也是高职教育的目标所在。但是,高职学生和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是文化基础薄弱,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学习目标不够明确,自学能力有限,依赖心理很强。二是自身定力比较差,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这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三是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缺乏自信心,没有动力,对自己的专业、学业不关心。四是心理发展不平衡。五是高职学生的感情非常脆弱,个性和自尊心强,易产生逆反心理。基于上述特殊性,高职生特别需要有班主任对其生活、学习给予指导和关注,也更需要专业导师帮助他们找到前进的方向。因此,我们结合学校“全程班主任+三年级专业导师制”教育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全程导师制+年级班主任”双轨育人模式。
(一)全程导师制实行时间
导师制的实施应该是在大一下学期正式推行,一直持续到大三学生毕业离校。因为大一学生刚进校门,对大学生活感到十分新鲜,对什么都愿意主动去了解、去适应。而且大一第一学期,课程设置是以基础课程为主。因此,学生所需的相关指导可以由相应的班主任或者辅导员来完成。在这期间要完成导师制的宣传工作。进入大一第二学期,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生活,有些学生已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有些学生对未来产生了困惑,并且这时专业课程已经开设,就需要有导师来进行指导。大二学生主要是专业技能和知识学习,学生可以参加导师科研项目等锻炼自己技能;而大三学生更主要的任务是就业,导师应给予相应的就业指导。该模式可以实现全员教师参与学生管理,缓解学生管理师资不足的矛盾,也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当然,导师带学生不能过多,一般一个年级学生在5-10人为适。导师承担对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的部分责任,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全员管理。导师的职责是一岗两职:一是专业指导,二是学生管理。导师传授学科知识,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指导学生建立选课档案;负责学生的学业评价。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导师为每个学生建立管理档案,学期结束时将学生的操行情况和成长记录与年级班主任沟通并交班主任留存。
(二)以专业课程组为单位设置1名全程年级班主任
推行全程导师制对学生进行管理,班主任的职责不是淡化而是加强。一般全程全程年级班主任设置1名为好,专业年级班主任负责该专业某一年级全体学生的自习课、班会及学校组织的主题教育活动等。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教育,开展班团活动,加强集体主义教育等,还要注意学生的表现情况汇报、总结和反馈。这样一来也解决班主任难找的矛盾。
(三)全程导师制与年级班主任之间关系
导师制是对现有辅导员和班主任管理模式的一种完善和补充形式,导师工作与班主任工作应该是相互统一、有机结合的,只是各自的工作侧重不同而已,导师侧重在对学生的学习辅导、生活辅导、职业指导等;而班主任重点在管理学生,导师与班主任之间应做到经常沟通、意见统一。
(四)同一导师不同年级学生之间关系建立
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可能出现同一导师同时带不同年级学生的问题,也就是说一个老师可能要同时指导15-30余名不同年级的学生,可能会让大家觉得难以执行。因此,在“全程导师制+年级班主任”双轨育人模式中,可以通过让导师的大弟子、二弟子根据导师的安排分别指导二弟子、三弟子,起到传帮带作用。高年级学生也可以根据导师安排适当帮助导师做一些科研等一些事务,在实践中提高技能素质。
三、推行全程双轨育人模式的保障机制建议
(一)建立高素质导师队伍
导师必须由具有教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专业任课教师担任。高职生导师,应具备高尚师德和较强的敬业精神,熟悉教育规律,热爱学生工作,具有一定的本专业实际工作阅历和实践经验,具有专业学习指导能力。
(二)实行双向选择
首先,各专业课程组选聘符合导师任用条件的专业教师人选,并报学院批准并落实到各年级中去。其次,由教师公布自己执导学科课题、研究方向和所需学生的具体要求。再次,由学生根据个人爱好、专业基础等填写选择导师申请表,统一报专业课程组平衡,并报院学工办备案,学院批准聘任。
(三)推行“责权利”相结合考核制度
由专业课程组、学工办和教务科三家联合,对导师的履行职责情况、工作绩效、学生评价等进行考核;所带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能力素质、社会实践、科研成果等情况按不同权重计如导师考核成绩。在考核方法上,对导师的考核采用导师自评与被指导学生民主评议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考核采用导师评定与对照考核指导和指导计划书相结合的方法。考核结果纳入年度考核,并按照相应的等级发放相应的津贴,并予以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导师可撤销其导师资格。
总之,学校推行“全程导师制+专业年级班主任”双轨管理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保证导师工作的稳定性,又要保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既要使导师制下的学生管理工作不脱节,又要凸现导师制的实施效果。所以,本文讨论宗旨仅在高职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探索学生素质全面培养的教育管理基本模式,让学生能够健康愉快的全面发展,这就是“全程导师制+专业年级班主任”双轨育人管理模式的人性化特色。
参考文献:
[1]王延臣.高职院校实行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J].交通职业教育,2007,(1).
[2]张韬.名校教育管理提升力[M].第一版.九州出版社.2006年01月,82~101.
[3]何静,寇向梅.高职院校实行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4]刘平国.高职院校建立综合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J].成功・教育,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