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建设研究范文

社区建设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建设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区建设研究

第1篇:社区建设研究范文

关键词: 城市社区建设 居民参与 研究

一、研究现状

在众多研究文章中,学者主要对社区居民参与的概念、现状、分类和途径、功能和意义,以及对策等,进行了较为精辟的论述。

1.社区居民参与概念

学界主要有三种看法。行为论者认为,社区参与是指社区居民作为社区管理的客体,更作为社区管理的主体,参加社区各种事务的行为。[1]过程与行为论认为,所谓居民参与是指居民个体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决策与管理的过程和行为。[2]发展论则认为社区居民参与是指社区居民影响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行为和过程,其目的在于推动社区发展,从而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3]

上述阐述均有各自角度和目的,但可以理出社区居民参与的共同特征,一是社区居民为参与主体;二是社区事务及其治理过程为参与客体;三是通过参与施加一定的影响是社区居民参与的目的。这些共同特征,构成社区居民参与的基本要素。

2.社区居民参与现状

学界一般从参与意识、人员情况、参与程度三个方面考量社区居民参与情况,认为我国城市社区居民参与远不适应推进社区建设需要,居民社区参与意识比较薄弱,总体参与率不高,参与数量不多且分布不平衡,居民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参与较低层次的社区事务运作。[4]

而对于造成城市现代化过程中社区居民参与不足的原因,学界也有几种观点。四因说认为,一是原有的“单位参与意识”阻碍居民“社区参与意识”的产生,是居民社区参与不足的首要原因;二是行政化的社区管理方式导致居民参与观念淡薄;三是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工作方法老化,造成居民参与社区热情不高;四是现代都市生活特征客观上不利于居民社区参与行为增加。[5]五因说则认为,影响我国社区居民参与的因素包括社区归属感、社区公共空间发育程度、参与价值、参与成本和制度设计等五个方面。[6]矛盾说认为居民参与不足在于参与期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7]学者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有的从居民参与与社区服务侧面,认为社区服务产业化政策导向致使营利项目急剧膨胀,社区服务公共性显著减弱,影响了居民对于其作为一种独特的服务领域的认同。[8]有的从政府和社会中介组织角度,指出政府的统制意识和方式不仅使得社区居委会发生严重职能错位,还湮灭社区居民参与意识、削弱了居民参与和自治能力。[9]有的则明确提出社区类型、年龄、婚姻状况、职业状况、社区满意感和归属感等因素与社区参与频度存在显著关联,而性别、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等特征与社区参与频度之间没有显著关系。[10]

可以看出,我国社区居民参与仍然处于较弱参与阶段,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社区居民归属感不足,期望值与现实状况不一致,参与机制不完善,等等。

3.社区居民参与分类与途径

学界主要根据主体参与意愿、参与形式、参与渠道和参与内容的不同,对社区居民参与状况做了不同划分,划分为动员型参与和自主型参与;组织参与和非组织参与;制度化参与和非制度化参与;社区政治参与、社区经济参与、社区文化参与、社区社会参与等。[11]有的学者依据参与客体的功能特性不同将社区居民参与分为决策参与、实施参与、监督参与和信息参与。[12]还有学者认为,动员式执行参与是主要形式,这种参与既不能使居民对社区开展的具体事务进行决策,又不能对社区公共权力运作进行监督;非政治性参与是社区居民参与主要内容,社区居民参与的事务多与政治不沾边或关系不大,是“杂务”。[13]

关于社区居民参与途径,学界亦有不同阐述。有的认为居民参与途径主要有三类:以个人身份参与社区的选举或建设规划、作为某个组织或单位成员参与到社区发展中、组合成多种类型的非正式组织参与社区的福利服务和保障性工作等。[14]也有学者强调应重视社区居民在参与包括社区服务在内的各类社区发展计划、项目等公共事务或公益活动的过程中,相互之间所形成的复杂关联和互动关系体系。[15]还有学者把参与途径分为两类,传统路径包括直接或间接选举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等,新途径则有建立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三会”制度,建立“社区人民联络员”制度,制定社区居民公约和社区自治章程,建立民主评议机制,开设议事园,实行居民公决,实行居民门栋自治,建立民情信息站,建立接待室,组织聊天会,等等。[16]

4.社区居民参与的功能和意义

“桥梁说”认为,参与是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联系桥梁,只有居民直接参与和治理,才能培育居民社区归属感、认同感和现代社区意识,才能有效整合与发挥社区自身各种资源,居民社区参与是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离开居民社区参与,就没有真正或完整意义上的社区发展。[17]“服务标准说”则指出能否实现居民积极、广泛参与,是衡量社区服务发展效果的客观和最重要依据,社区社会化服务网络的形成,依赖于人力资源的广泛调动,依赖于居民参与程度的提高。[18]还有学者更从社区居民参与在社区建设中的地位出发,指出居民参与是衡量社区建设成功的重要标志,是社区建设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是搞好社区建设的根本保证;[19]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社区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坚实的基础意义和巨大的推动作用。[20]

上述论述还停留在就事论事的理论层面,社区居民参与的意义不尽于此,应把它与社区居民自治联系起来,并放在政府管理的环境中,其功能和意义将更为突出。

5.社区居民参与对策研究

如何应对社区建设中的新问题的挑战,怎样健全社区居民参与的机制和途径,学者们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唐忠新提出了原则性较强的四措施说,第一,强化宣传教育,培养社区意识;第二,坚持社区需求本位原则,注重用共同需求、共同利益来调动居民广泛参与的积极性;第三,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原则,使每个参与者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第四,建立和完善参与机制,如激励机制、责任机制等来推动社区居民参与向制度化发展。[21]杨荣则提出“四化”措施:第一,居民参与利益社区化,将单位的服务功能向社区转移,特别是政治、福利、保障功能等,使居民工作之外的其他利益关系都能在社区得到体现;第二,社区自治制度化,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参与程序,推行区务公开,搞好社区简政;第三,居民参与组织化,提高居民自主组织能力,增强其社区归属性;第四,社区服务专业化,向市场化推进。[22]李婷玉则认为提升社区居民参与应从调整社区中三个相关主体的思想观念开始:对于政府官员,要相信社区有自治的能力,将权力切实地下放到社区;对于社区居民委员会,最重要的是处理好政府权力控制与社区治理、自治之间关系,使政府、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居民都能负责任地共同投入到社区建设中;居民个人应看到社区参与可能为公共生活、个人生活带来的积极转变,主动融入到社区中去。[23]潘小娟则认为完善社区居民参与必须强调和坚持社区居民参与的广泛性和有效性,重视社区意识的培养,注重社区居民的共同需求,推进社区居民参与的有效开展。[24]

二、研究现状简评

从上述我国学界研究城市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问题的现状,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外学术界直接以社区居民参与为主题的著作较少,学术论文相对较多,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研究缺少宏观的理论框架指导,大多以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分析为主,缺乏多学科的理论融合分析,如经济学、政策学的视角就较缺乏。

第二,实证的调查研究较少,对社区参与的问卷调查的指标较为简单,其研究报告也是简单地描述各地居民社区参与的现状,然后整体分析,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

第三,研究内容都过于庞杂,缺少系统性,而且对于居民参与问题的核心把握不到位,因此所提出的扩大居民参与的对策也未能抓住此核心问题,而流于表层,难以深入,缺乏可操作性。

我认为在城市社区层面探讨居民参与的关键在于:第一,剖析社区居民参与中各种问题的原因,以调动起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第二,探讨如何从制度建设上保障社区居民参与的热情,切实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6][11]王刚,罗峰.社区参与:社会进步和政治发展的新驱动力和生长点[J].浙江学刊,1999,(02).

[2][19][22]杨荣.浅论社区建设中的居民参与[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

[3][12][16][20][24]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4]沈君杉.论社区建设中的居民参与[J].四川行政学报,2005,(02).

[5]陈雅丽.市社区发展中的居民参与问题[J].科学经济社会,2002,(03).

[7][13]陆爽.城市居民参与现状与对策[J].党政干部学刊,2003,(07).

[8][15][18]张伟兵.社区服务发展中“居民参与”问题的思考[J].科学经济社会,2002,(2).

[9][23]李婷玉.社区发展与居民参与[J].湖北社会科学,2001,(12).

[10]雷洁琼主编.转型中的城市基层社区组织[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4]叶南客.中国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历程与体制创新[J].江海学刊,2001,(05).

第2篇:社区建设研究范文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和谐社区;困境;出路

一、城乡结合部社区建设的现状

我国社区建设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尤其在城市社区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第三类社区出现并不断扩大,由于它位于特殊的地域———边缘地带,在政策和管理上都容易被忽视,所以,尽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大大的改观,但仍然存在着很大治理难度。表现为:(1)政策、制度、规范等配套设施不完善,没有过多针对城乡结合部社区发展的稳定的政策、制度或规范;(2)缺少相应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要么出现多头管理,要么出现无人管理,权责利不明确;(3)管理服务不到位,法制观念淡薄,主体意识差,导致社区环境脏、乱、差,社区治安状况差;(4)城乡结合部区域在城市化进程中,外来人口急增,当地大部分农民转化为失地农民,失地农民的相关权益得不到保障,增加了不和谐因素,安全隐患突出;(5)不同地区的外来人口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存在互不信任的状况,缺乏文化交流沟通的平台。总之,城乡结合部是农村与城市的过渡地带,是一个特殊的经济单元,只有加强建设与管理,才能实现城市化建设目标,构建和谐社会。

二、城乡结合部社区建设面临的困境

城乡结合部是一个特定的区域,伴随着发展新形势的到来,也凸显出了一系列的新问题。

(一)社区居民自治薄弱,主体性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扮演着主到角色。居民也习惯了这种“各管各家”的生活,社区的归属感差。由于特殊经济地理位置,政府的主导作用有些不到位,居民的自治能力又缺乏,导致社区建设工作落实不到位,成效不明显。

(二)社区管理的边缘化,建设主体不明确。

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使得城市边缘地区的社区建设项目增加,出现“城不城、乡不乡”的现象。既在城市化发展中被圈进了现代城市圈,又受传统的户籍制、土地所有制的影响,成不了完全意义上的现代市民。在管理的过程中,受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并存的交叉性矛盾的制约,导致管理效率低下,管理乏力。并且社区体制改革滞后,社区各组织关系不明确,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权责利不统一,使得整个建设处在无序的状态。

(三)社区基础设施薄弱,公共物品供给不足。

城市一体化建设要求将郊区纳入一体规模,建设新型郊区,形成广辐射的城区,齐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但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由于人力、财力、物力的不足,供给主体的缺位、工作程序不规范等原因,导致征地之后,出现房屋建设标准低、道路状况差、排水设施不全、环卫设施不足的现象,使得居民的生活状况未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改变,被架空农民的利益缺乏有力的保障。所以,这些农民在城市化征地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不配合甚至抵制现象,加大工作难度。

(四)社区人员成分复杂,文化差异大。

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吸引了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为了节约生活成本,大多数人员都选择住居在经济实惠的城郊地区,外来人口和原住民之间习惯行为存在差异,存在彼此不信任、彼此看不惯现象等,同时,又缺乏有效的管理沟通机制,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疏通解决,导致这一类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差,归属感差,给社区的和谐发展埋下了诸多不安全的隐患。因此,此类社区体制的完善、创新;多元建设主体的统一;权责利的明确;生活状况的改善;农民市民化的合理推进;社区安定有序;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文化和谐共荣等,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

三、城乡结合部和谐社区建设的理性选择

城乡结合部是一个特殊的地带,它既是城市一体化格局的边缘地区,又是农民工流动最多的区域。如果不认清这一环境,一味地追求经济增长,一体发展,就会诱发多重矛盾。因此,要打造新型和谐社区,推进城市化有序进程,加快和谐社会步伐,就需要解决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做好基础性工程、民心工程。

(一)有针对性的完善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根据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特殊性,制定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管理政策、法律法规,有效的利用社区公共资源,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加强完善社区治安、环卫、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切切实实做到为民,从根本上改善居民的生活状况;结合社区的实际,建立志愿服务站,开展服务工作,并做好宣传、发动、协调、监督、激励的工作,感召更多的居民自愿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站,提升居民自治能力,充分发挥自治功能。

(二)明确社区建设目标,极力打造多主体协同共建新社区模式。

政府作为和谐社区建设的主导者,要明确社区和谐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应扮演好服务者、保障者、培育者、谋划者、组织者、协调者等新角色。既要强调促进社区经济的发展,又要保证居民的根本利益。既要组织谋划社区建设,又要给予社区大大的自治空间。政府要积极引导社区组织调整好内部的关系,积极培育社区组织,提出居民满意的服务标准,保障居民的利益,呼吁社会力量,政府、社会、个人齐心协作互动,共建和谐新社区。

(三)规范征地拆迁程序,科学制定补偿标准,解决居民基础性的保障问题。

随着城市建设项目的增加,城市用地规模也迅速扩展,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地带的征地拆迁工作大量展开。既要保证优化社区建设发展,又要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规范工作程序,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做好征地拆迁中的利益协调,及时发放补偿金,为民提供更好的住房条件、公共活动场所,保障居民的基本权利。为失地农民提供培训技术、技能,全方位增加的就业渠道,解决好居民的后顾之忧。

(四)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社区工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

城乡结合部社区的和谐建设关系到新型社区建设,关系到城市化进程,更关乎整个社会和谐。定期开展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强化为民服务理念,提高工作协调能力,有利于工作人员更好的为民服务,提高居民对其工作的认同,增强信任度,减轻工作执行难度。

(五)提供有效的沟通平台,提高彼此的认同度,增强社区的归属感。

深入民心,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交流沟通平台,组织社区友好互助活动,增强彼此的了解,促进邻里的团结友爱。给民众提供表达内心需要的机会,解决居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居民享受到城市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六)加大对流动人口管理力度,减少不安全隐患。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保障外来人口的基本权利,提供相应的文化活动场所,促进与当地居民的联系沟通,改变当地居民对其的偏见,减少外来人口的负面情绪,同时整合社会治安力量,减少社区不安全因素,促进和谐稳定发展。

(七)做好教育宣传工作,增强环保理念,转变居民的生活方式。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爱护环境,爱护家园是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体现。作为社区的工作人员,要做好环保宣传教育工作,让居民了解环保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转变个人行为方式,共同建设和谐社区美丽新环境。

【参考文献】

[1]任映红等.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建设研究———基于温州、杭州、湖州的实证分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王丽慧,衣小品.论和谐社区建设中的政府角色定位[N].行政与法,2009(07)

第3篇:社区建设研究范文

关键词:安全社区;安全社区建设;持续推进

为了预防和减少公共社区各类伤害,2002年3月,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引进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的安全社区理念,以期通过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加强社区安全预防,提高社区人员安全素质,增加其安全防范的意识和能力,形成以社区为中心的事故灾害预防和应急管理模式,经过几年的发展,安全健康工作已从传统的部门、行业、单个组织和个人预防发展到社区、城市、社会、国家乃至国际层面,事故预防已从生产事故、交通事故预防扩大到家居安全、学校安全、运动休闲安全、老年人安全、儿童和青少年安全、自杀和自残预防等方面的全过程之中。安全社区建设、安全促进等概念已成为事故预防的理念,成为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安全社区建设方兴未艾,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区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社区建制不同,管理体制不同,文化背景和全民素质不同,安全社区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也存在着差异。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安全社区,还处在探索和尝试阶段,还面临着很多问题。

一、目前我国社区的现状

1、普及覆盖率低。由于各地区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经济社会生存环境、安全生产状况也不尽相同,目前安全社区建设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广大农村和乡镇尚处于分散管理的状态。

2、社区资源短缺。安全社区作为新生事物,社区内的社会资源几乎没有积累,大量的经济组织、科学教育文化等社会组织与所在的社区仍然存在游离状态,主动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出现安全社区建设中“供不应求”的现象。

3、社区资金缺少保证。创建安全社区投入大,需要大量的资金,而现阶段社区发展所需资金来源“底气不足”。一是社区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还没有成为政府财政体制性的安排,没有用于社区建设的专项资金。二是社区筹集资金渠道狭窄,外部筹集和获得的资金很少,资金来源不足。三是企业型社区主要依靠企业的经营状况来投入,资金来源不稳定。

4、居民参与不高。不少居民认为,社区工作是街道、居委会的事情,与己无关,对单位的依赖性很强,对社区的依存关系较弱,缺乏对社区的归属和参与意识。社区活动主体还传统地依赖老年人、病残、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造成居民向心力不足,对社区认可程度不高,远没有成为社区建设中的重要因素和力量。

5、安全理念狭义。在居民的观念中“安全”的重点主要是生产安全、交通安全和社会治安等,很少涉及到诸如家居安全、儿童安全等内容。“大安全”观念淡薄,还有待于提高。

6、社工素质参差不齐。社区建制起源或等同于居委会或家委会,其职能大多沿用传统的调解邻里纠纷、计划生育、卫生管理等内容,随着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高度扩充和膨胀,原有的社区工作者难以胜任安全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出现人员资源短缺的现象。

7、社区管理经验缺乏。社区目前大多处在服务功能的建设和完善过程中,涉及到健康与安全的内容尚未规范化,缺乏安全管理经验,工作职能的扩大和膨胀,使原有的管理和服务不能及时适应安全社区建设的要求。

二、持续推进安全社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1、安全社区标准应中国本土化。各地要因地制宜地按照分批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的安全社区建设思路,选择一些有条件的社区、村作为安全社区建设的试点,使安全社区建设既适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推广面。

2、完善组织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支持、社区牵头、部门配合、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多元组织网络架框,明确各方面在安全社区中的责任,紧紧围绕“安全、健康、和谐、发展”的主题,以降低伤害、事故为目的,建立项目实施小组,抓好安全促进项目的组织策划与管理设施,持续改进地实现安全目标。

3、整合内外资源。大力培养社区居民的自治组织、社区服务团体以及中介组织,发挥这些组织和团体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功能。合理运用社区中的安全文化的带头人和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找准社区安全工作中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以“共享”促“共建”,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社区安全工作,形成推进社区安全的强大合力。

4、扩展社区功能。扩大社区管理服务的范围和深度,安全管理和服务理念不只是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问题,还要将安全和服务的意义延伸至生命、科学、法制、道德和社会稳定的广泛意义之中,纳入构建和谐社区和维护稳定的总体工作中。依托社区平台,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促进社区经济、文化、环境的协调和健康发展,满足社区个体化、个性化、多样化居民的安全需求。

5、加强队伍建设。随着安全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来保证工作的高效运行,因此优化人才配置,广开用人渠道,吸收觉悟高、素质好、能力强的人才,培养一批懂业务、会管理、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工作骨干,凝聚集体的力量,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改变传统社区概念中社区工作者的形象。同时要注重社区工作者理论和实务能力的培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水平,做到人尽其才、人尽起用。

6、加大宣传力度。安全宣传教育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有计划、有重点的开展社区安全宣传培训活动,大力开展社区性的卫生、安全、健康、教育、法制、文艺等活动,引导不同层次、不同背景、不同领域的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各项活动,通过文化主导行为,行为主导态度,态度决定结果,用多种形式影响人、转变人、塑造人,促进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的养成,提高社区居民和单位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4篇:社区建设研究范文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6.024

一、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特征和类型

(一)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

关于什么是新型农村社区,在理论和实践中仍有不同观点。《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技术要点》将新型农村社区定位为从事第一产业农户的聚居点。也有学者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就是为农民提供的一个生活空间复合单元。一般认为,我国的新型农村社区主要是指以分布于镇域范围的农村村庄居民点为空间载体,通过城乡规划指导,相关政策的控制、引导和激励,使得分布零散的村庄居民点向地域位置较中心、基础条件较优越的地方集并,最终形成具有规模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突出的农村新社区。

(二)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的特征

新型农村社区,应该是农村农民广泛的参与社区管理、社区公共设施及齐全、村民生活水平较高、居住外部环境优美、与城市协调同步发展的新型社区。由于其居住的主体是广大的农民,因此,新型农村社区有别于一般的城市小区。首先,新型农村社区的主体是农民。他们是社区的主人,主要的管理者和居住者,新型农村社区主要应当体现村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民主社区。其次,新型农村社区有别于传统的村庄和村落的重要区别在于新型社区中配备了完善的公共设施,能够给社区的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空间,包括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卫生等各方面。再次,农村新型社区的农民应具有较高的生活质量、稳定的收入和精神追求。再次,农村新型社区存在的前提是必须具有良好宜居、适合生存的自然环境。最后,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应是同步推进的,不仅是城市的发展,也包括农村的进步,新型农村社区必须是与城市协调动态发展的新型社区。

二、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保障机制的内涵

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传统的乡村村落改建为现代化的新型农村社区,绝不是拆几间屋建几栋楼就能完成的,必须要有完备的政策保障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进程。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新型农民主体角色定位――公共政策机制构建――社会保障、建设资金保障措施”为路径,着重从社区建设规划、农民权益保障、基层组织运作、多元资金投入和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着手,构建系统化的新型农村社区政策保障机制。首先,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人的因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和关键还是农民权益的保障。社区的建设绝不应仅仅停留在建楼盖房上,而是应从衣食住行诸方面的转变,尤其是农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让他们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让农民过上像城里人一样有文化素养和政治内涵的生活。其次,必须重视社区规划设施建设。农民生活在社区中,不仅仅是一间屋子一张床,而且应有相应配套的公共服务场所、公共服务设施,提供完善的便民服务、金融服务、计生服务、环境卫生管理服务等,让社区居民享有同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最后,最重要的,也是农村社区得以持续发展的,必须构建完善的物质保障机制,具体包括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和社区建设资金保障机制。只有构建了完善的就业保障、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机制,农民才能真正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农村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的维系,必须以有力的资金支持为后盾,因此构建多元化的新型农村社区资金投入保障体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三、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分析与理性探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就提出了号召,要求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随着十后我国掀起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巨大风潮,广大农村地区新型社区建设的进度也得以不断推进,但是目前新农村社区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长期公共政策缺乏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是一个牵涉诸多领域、影响地域广泛、建设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政府政策支持是保证新农村建设长期有效实施的必要条件,而目前很多地方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偏重于房屋建设,大拆大建,对短期内提升村庄形象的面子工程着重笔墨,而对于事关新型农村社区长远发展的人口政策、土地政策、财政政策等却甚少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缺乏合理政府政策规划指导的资金投入将会陷入低层次重复建设的恶性循环。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与现实需求脱节

目前,新型农村社区整体规划方向与现实实际需求脱节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出于政府机关和领导政绩考虑,一些地方盲目开展新农村社区建设项目、盲目提高建设标准,甚至将新农村建设作为争取上级政府资金投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手段,扭曲了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意图。有的地方社区建设布局凌乱、不同功能用地混杂、生产生活相互干扰,农业养殖区与居民点混杂,影响社区村民的居住环境质量。

(三)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低,建设滞后

我国当前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是以小型自然村为主,其特征即是分布零散,加上部分地区主要是山区丘陵地区地理地貌条件的约束,限制了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特别是教育、医疗、环卫等公益性设施的配套水平。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山区因交通条件限制,城乡一体化尚未形成,即使部分通过政府强推建立起新型农村社区,但是无法接受上级行政区域的辐射,教育、医疗、卫生等情况完全无法与新型农村社区相匹配。

(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导致乡村地域特色的缺失

我国的农村乡土文化历来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社区规划设计者对村庄的社会、经济、文化特征知之甚少,盲目模仿或简单照搬城市小区的建设模式,不考虑农村的实际,导致原本各具特色的农村地域风貌和文化特征被磨灭逐步丧失,从功能上割裂了农村生态系统内部特有的联系。

四、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保障机制建设对策与思路

新常态背景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应坚持“新型农民主体角色定位――公共政策机制构建――社会保障、建设资金保障措施”为路径的建设思路,着重从长期公共政策落实、社区建设规划、基层组织运作、地域特色发展等方面完善我国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一)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长期公共政策,促进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人口、土地、财政和社会保障政策是新农村建设及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保障。与大拆大建不同,长期的公共政策是实现农民身份和地位真正转变的根本保障。注重发展农村社区的基础教育、就业培训,提高农民的社会认知和技术水平,推动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推动土地流转,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加强新型农村社区的资金投入,加强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就业保险建设,为农民安居乐业提供综合性的政策保障,才能促进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

(二)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政策,调整农村社区规划与建设标准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系统的过程,要综合考量人文、社会、环境因素和地理条件。尤其是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早已形成了格局各异的地域特点。因此,在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农村当地的实际,进行统筹规划。制定符合当地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社区建设标准,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优先选择交通方便、位置适中、既有利生产又方便生活的区域。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活休闲的不同需求,通过社区建设为整合城乡资源搭建平台,促进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科学配置和合理流动,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三)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政策,扩大投入,加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是农村社区主要功能之一,也是农村社区经济发展的一大途径。但是如何发挥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功能?唯一途径即使扩大投入,迅速促进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个人、集体、社会、政府等主体投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实现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共同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多元化的投融资方式,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四)完善农村文化产业政策,因地制宜保留特色,发展新型农村社区文化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乡村文化是我国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独具风土人情,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必须要考虑当地的人文风情,结合相关村落的历史、文化等因素,因地制宜,进行统筹安排。在建设过程中保留当地的特色文化,将社区经济、文化发展与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衔接,形成各具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将传统的农业文化产业发展作为特色和亮点予以保留。条件适宜的地区,还可以结合自身旅游资源,发展地区特色旅游,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旅游业建设,将农民增收、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五、结语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农村建设道路能否长远走下去,取决于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能否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政策,并引导基层政府正确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构建系统化的新型农村社区政策保障机制,在协调各方利益的同时, 推动新农村建设有序进行。

注释:

吴业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如何可为――以城乡一体化为视角.社会主义研究.2012.

周祥胜、赵嘉新、秦晴.城乡统筹视角下“镇域总体规划”编制探索――以四会市江谷镇为例.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1.

第5篇:社区建设研究范文

【关键词】 社区;综合减灾;自然灾害;应对能力

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现象的变异作用于人类社会,从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甚至使社会秩序混乱,影响和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事件。自然灾害由两个必须的因素或方面构成。一是自然界,它是通过非正常、非一般的方式释放破坏性自然力的主体;二是人类社会,是接受这种破坏性自然力的受体。[1]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综述

社区是指由共同文化、共同地域,共同生话方式的一个地域单元,有时也指国家或地区最基层的社会行政组织。相对于社会而言,社区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在长期生活中自然形成的相互协助、富有人情味的平等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区的社会服务功能越来越明显。

在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中,社区的防灾减灾功能尤其重要。社区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由于其组织协调成本低,机动灵活,救援人员之间相互沟通便捷,谙熟本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基础设施,救灾设备等优点。在自然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自救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灾害发生地区居民的伤亡数目及社会财产的损失程度。减灾从社区做起,就是强调要落实社区各项减灾措施,整合各类基层减灾资源,动员社区的每个家庭、每位成员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工作,着力提高社区防范防御各类灾害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史培军,2010)。因而,如何加强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就成为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研究的一个基本领域,并产生了一系列的重要观点和理论成果。

从社区层面上看,各地防御灾害的水平差异较大,防灾和减灾能力总体还比较薄弱。突出表现在:一是绝大部分社区没有建立防灾应急预案,基层防灾减灾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二是没有储备救灾物资,没的相应的避难场所,医疗设备;三是居民防灾意识淡薄,没有救灾演练,灾害发生时,由于缺乏减灾知识,自救避灾能力很差。(李立国,2008)。中国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发展不平衡。一般而言,城市灾害相对比农村少,但城市的社区减灾体系比农村完善,东部地区的灾害比西部少,而西部地区社区综合减灾体系比东部差。社区减灾能力与当地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总体上,能够达到国家综合减灾要求标准的社区非常少。

大部分社区的居民减灾意识总体上还比较淡薄,减灾知识普及率低,避灾自救技能较差;社区的自救互救能力和防灾减灾管理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张晓宁,2010)。由于严重和高频率的致灾因素,当地居民对于有可能发生的灾害事件保持着清醒的意识。为了逃生,在这些社区已经形成了“应对危机文化”。因此,灾害管理机构应采用当地已经形成的惯例和做法。应该了解和学习当地居民应对灾害的“土法”(瑞吉本·肖恩 肯基·澳柯扎科,2005)。积累资源减少脆弱性,开展当地环境保护措施,小型和中型基础设施项目等从而减少致灾因素(瑞吉本·肖恩 肯基·澳柯扎科,2005)。对于经济不发达、自然环境恶劣、灾害频繁地区的人口来说,致灾因素是主要的风险。致灾因素往往对他们的生活和财产购成威胁和破坏,进一步加重了贫困。经济上的贫困使得在社区减灾体系建设方面几乎没有投入,这就加重了灾害与贫困的恶性循环。大部分社区的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只是被动地依赖于国家投入。小额金融贷款对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具有很大的潜力,但同时还需要我们继续对其进行发展。小额金融信贷能与其他灾后重建机制相互补充,使灾民恢复正常生活,而且还能帮助社区减少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萨尔瓦诺·布里塞尼奥,2005)。科学、长效的事故灾害预防工作机制尚未建立,所以建立依托社区的社会安全保障系统十分必要。世界上一些灾害社会学家发现,家庭、邻里、社区中经过长期建立的人际关系,在灾害到来时会发生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作用,可大大减轻幸存者的心理创伤,对恢复家园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金磊,2003)。社区减灾的含义至少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是我国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为社区发展提供保障并强化社区的功能;二是社区减灾能力建设是国家防灾减灾体系中一个重点,是最基层、最小的社会单元;三是社区减灾包含了社区可能出现的各种灾害风险,囊括了自然灾害、人为灾害以及突发的各种社会公共安全事件应对过程和全部内容;四是社区减灾是以减轻各种灾害对社区人居环境的影响为目标,最终要升华为一种“安全社区文化”(王志莲,周晓红,2007)。2009年3月-12月,民政部与UNDP开展了灾后重建及减灾合作项目。项目形成了两个主体报告——《农村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报告》和《推进农村社区减灾工作的研究报告》。俸锡金(2009)根据 《农村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 》项目成果撰文《农村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的困境与对策》,详述了农村社区减灾能力建设面临的7个方面的主要困境以及政策建议和应对措施。沙勇忠、刘海娟(2010)在《美国减灾型社区建设及对我国应急管理的启示》论文中,从全球日益关注的社区减灾建设出发,解读了减灾型社区的基本概念,介绍了美国政府构建“减灾型社区”的背景及经验。从伙伴关系发展、风险和灾害评估、减灾项目、公共教育和信息四方面,阐述了减灾示范性社区及其建设效果,提出构建我国减灾型社区应重视社区层面的减灾建设、社区减灾规划建设、社区减灾资源配置、社区减灾队伍建设和社区减灾文化建设。杨军(2003)在《在社区防灾减灾对策的复杂性科学问题》论文中提出并分析了社区防灾减灾对策研究中的4个问题,即如何界定社区防灾减灾应急管理的角色和方向;何为防灾减灾安全社区;如何预警突发性灾难事件;社区防灾减灾系统是如何自组织的。引入复杂性科学理论对社区的防灾减灾对策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复杂性科学应用于社区防灾减灾对策的理论框架。金磊(2007)在《中国安全社区建设模式与综合减灾规划研究》中介绍国内外关注的安全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发展现状,研究了对中国正兴起的安全社区建设与规划有借鉴的理念与方法。

二、小结

如何促使社区在突如其来的灾害中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降低风险,除了坚固的基础设施建设,救灾物资储备、提高灾害预警能力外,还应该从社区居民的防灾意识的提高,社区组织与实施方案等方面着手,使社区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社区综合减灾能力直接影响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加强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要在体制机制和法制上高度重视社区的减灾工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科技支撑,加强灾害评估工作,加强综合防灾体系的建设,加强社区培训,才能全面提高社区综合防御灾害的能力。[2]开展社区减灾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通过培训向社区居民介绍防灾、避灾和减灾知识,提供社区居民开展自救的方法和实践。民间组织在社区减灾防灾培训中是一个重要的角色,要重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3]

【参考文献】

[1] 杨云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283.

第6篇:社区建设研究范文

【摘要】社区图书馆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平等享有文化和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可以促进社区和谐、文明、科学发展。要建设社区图书馆,需要各级领导重视,需要社区自身努力,也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

【关键词】社区图书馆建设现状各谐文化建设社区图书馆作为新生事物,在社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社区图书馆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平等享有文化和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可以促进社区和谐、文明、科学发展。要建设社区图书馆,需要各级领导重视,需要社区自身不懈努力,也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

一、什么是社区图书馆

在了解什么是社区图书馆之前,需要先来了解一下社区和社区文化的概念。社区就是某一特定区域的居民区、商业区、文化市场等构成的社会系统。社区文化是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社会心理、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及审美情趣等文化现象的总和。一个社区的文化建设首当其冲就是图书馆建设。那么,什么是社区图书馆呢?社区图书馆就是指在某一社区范围之内建设的,能够向社区居民提供文献信息和文化休闲服务的主要文化设施。它的服务对象、服务方式和内容都是本社区居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无论城乡居民,社区的文化建设将越来越成为社区建设的核心任务。而社区图书馆在满足社区居民文化需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搞好社区图书馆建设,对于满足本社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城市形象,推动社区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社区图书馆建设的现状

随着社区在我国的逐渐发展和日益壮大,社区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时至今日,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作为社区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仍然没有受到人们足够重视,绝大部分社区的图书馆建设仍处于待起步阶段。现在城市内比较缺少的就是社区图书馆,即百姓家门口的图书馆。根据国际图联的标准,城市里每1.5平方公里应该有一座社区图书馆。如果对照这个标准,我们还差得很远。我国现有公共图书馆大都在城市的中心地区,而许多新形成的社区却集中于城市周边地区。虽然,一些地方政府加大了对城市中心地区图书馆的投入,图书馆纷纷扩建、翻建,楼盖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漂亮,可社区图书馆建设却跟不上。究其原因,一是城市管理者和规划者的决策失误,二是各级政府和领导重视不够,三是资金不足,四是图书馆人才缺乏,五是图书馆现代化进程缓慢,六是图书馆法制建设滞后等等。因此,目前,我国城市的社区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研究的重要内容。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图书馆建设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市住宅的小区化,人们渴求的不仅仅是居住面积的增加,更重要的是环境设施的配套及生活质量(包括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社区文化的建设已不容忽视,社区图书馆的建设迫在眉睫。

三、社区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

1.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文化学习场所,提升社区居民文化素质。21世纪是知识时代、信息时代,知识时代必将进一步扩大读者阅读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主要是“知识的差距”。我们现在已步入学习化社会,学习化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全民终身学习。图书馆则是全民接受终身教育的大课堂。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要缩短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我国社会劳动者的素质则势在必行,为广大劳动者打开图书馆这座知识宝库也势在必行。从现实来看,许多劳动者文化素质知识偏低,必须为他们提供学习场所,以帮助他们提升科学文化素质。因此,搞好社区图书馆建设非常重要。应该说,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没有比建设一所社区图书馆更为重要的了,程焕文先生曾指出:“社区没有图书馆的配套,是不完善的社区。在城市社区规划中不硬性规定图书馆(室)的配套,是政策的一个盲点。”随着人们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图书馆作为社区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2.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知识和咨询,为建设法治社区做贡献。社区图书馆有相对丰富的馆藏资源,其中有不少是法律书籍和法律文献等资料。社区图书馆可以提供给居民法律书籍,帮助居民守法、学法、用法。也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人才,从网上寻找答案,从而为居民提供法律知识咨询。还可以不定期在馆内馆外搞些法律宣传,从而使本小区的居民增强法制观念,人人争做学法、用法的模范,为建设法治社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能够陶冶人们情操,提升社区文化品位,为建设和谐文明社区服务。在现代社区文化构建中,社区图书馆的作用不言而喻。它不仅是现代社区文化的一个标志,同时,也是现代社区文明的象征。社区图书馆在培育社区精神文化、构筑现代社区道德和价值观方面,都可以发挥其重要作用。它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读书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如举办各种讲座、读书报告会,开展优秀图书推介,举办科普知识展览,组织多种多样的读书联谊活动等,来陶冶人们情操,提升社区文化品位,为建设和谐文明新社区服务。

4.建立社区档案,保存社区历史文献,为社区科学发展做贡献。图书馆的一大功能就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正是因为有了图书馆这一机构,人类的社会实践所取得的经验、文化、知识得以系统地保存并流传下来,成为今天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作为社区图书馆,可以保存社区的历史文献,包括社区重要活动记录、重要文件,等等。通过保存社区历史文献,可以为社区今后的发展提供历史参考资料,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历史见证。可以为社区领导决策服务,为社区的科学发展做出贡献。

四、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发展思路

1.领导重视,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各级领导要对社区图书馆建设给予高度重视,提高对社区图书馆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转变旧的观念,建立社区图书馆建设就是社区文化建设的新理念。各级政府要把创办市民身边的图书馆——社区图书馆,作为现代图书馆运动的一个基本执政理念。政府要给予必要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政府在鼓励和支持这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可利用优惠政策来调动开发商的积极性,比如建设社区图书馆可减免一切政策性收费,也可用谁开发、谁投资、谁管理、谁收益的市场化手段建设和管理。尤其是对没有图书文化设施的小区或社区,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把社区图书馆建设这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搞起来。

2.全社会都来关注社区图书馆建设。要提高全社会的图书馆意识,要使全社会都来关注社区图书馆建设。要使社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由部门行为变成政府行为,由政府行为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心和支持。全社会都要认识到,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是社会整体文化事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只有每个居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了,社区的文化事业才能前进。而没有社区文化,也就没有城市的文化事业。只有将社区图书馆事业做好,城市文化也就有了内容和灵魂,两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对此,要鼓励社会一切力量来赞助或支持社区图书馆事业。为了更好地发挥居民的积极性,社区居委会可把居民手中散落的、有价值的图书集中起来,最大限度地提高图书的阅读率和利用率,以满足社区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

3.坚持走公益之路,坚持多层次、多元化服务。图书馆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读者创造最大的利益,要把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图书馆自身工作的主要标准。因此社区图书馆建成后要坚持处处将读者利益放在首位来考虑,要坚持走公益之路,即坚持面向社区所有居民免费开放。要坚持多层次、多元化服务。比如社区图书馆可以通过传播科普知识、举办读者论坛、开办学习培训班、举行读者联谊会、开拓网上服务等形式,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有益的文化、科普、教育、娱乐活动,从而满足社区居民日常工作、学习的需要和休闲、娱乐的需要。4.培训专职的图书管理人员。图书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强的业务工作,它包括分类、整理、编目、缩印、采集文献研究等内容。就目前社区情况来看,这方面的人才十分奇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和开展。为此,市、区的文化部门和图书馆的管理部门一定要重视对图书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切实把这些人员的培训提到议事日程。首先,是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措施。要建立起全新的激励机制,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变成一种制度。其次,是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人才。图书馆是个专业性很强的社会文化机构,图书管理员除了掌握专门的图书馆学及相关的知识外,还应掌握计算机知识以及信息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应该既是一位理论上有造诣的研究人才,又是专业上的行家里手。

第7篇:社区建设研究范文

关键词:社区英语;英语文化;建设策略

社区文化的存在具有烘托社区氛围的效果,可让居民融入到社区的环境中,居民受到环境的熏陶,文化素养也会随之提升。随着英语的普及,我国越来越重视社区英语文化建设,实现了全民学习英语、关注英语的热潮。通过对当前中小型城市的社区英语文化的调查分析,了解到社区英语文化建设还存在着多方面的缺陷,我们对社区英语文化的建设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求为社区英语文化建设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一、社区英语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1.对社区英语文化建设不够重视

通过对中小型城市社区英语文化的现状分析,普遍存在着对社区中英语文化认识不足的现象,在英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薄弱性。在中小型城市中,由于其思想和观念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境地,对社区文化的建设只是停留在基础层面,社区文化的内容过于单一,其中英语文化涉及得很少。

2.居民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够高

由于对社区英语文化的认知和重视度不够,居民对英语文化的吸收存在难度,导致对英语文化学习的兴趣不高。社区的英语文化建设,一般都是采用英语培训班的形式,对居民进行英语培训,此种方式存在滞后性。英语教学相对落后,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社区英语文化建设方式存在的问题,导致英语文化的渗透性不高,文化的传播质量低下。

二、加强城市社区英语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1.加强社区英语文化建设,充分考虑社区实际情况

学习英语已成为时代趋势,对我国日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对于中小型城市而言,加强社区英语文化建设,应从观念和思想上予以更新,加大对社区文化的宣传力度,明确了解学习英语文化的重要性,以增强居民的英语文化素养。英语文化是社区文化的一种,应作为特色型文化进行经营,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表现。英语文化的建设应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以满足人们对英语文化的需求。

2.实现社区英语文化的多样性,丰富社区日常的休闲生活

对于社区英语文化而言,不同年龄层、地位、职业的社区居民对英语文化的需求也有所不同。为了满足不同人群对英语文化的追求,应建立多样化的社区英语文化,可提升居民对英语的兴趣,在英语文化建设中加入更多的人文与服务色彩,更具社会价值,居民在文化的践行中受到熏陶,有利于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实现社区英语文化的多样性,可采用培训班、俱乐部或英语协会的形式,可融入一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元素,可激发居民的学习兴趣,让居民参与其中,注重对英语口语的实践和应用,真正达到社区英语文化建设的目的。

3.实现英语文化建设的现代化,激发居民对英语文化的兴趣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现代信息化技术应用于社区英语文化建设中,可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平台对英语文化进行宣传与建设,有效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提高英语文化建设质量。

4.注重英语文化建设的实用性,以体现英语文化的深度价值

英语语言的学习重在实用,要充分体现英语文化的价值,提倡社区英语文化建设的人性化和实用性。中小城市社区居民的英语水平相对较低,开展英语文化建设存在难度。因此,应根据居民的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英语文化灌输方式。另外,学习英语要尊重其文化,可在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等西方重大的节日里办一个集体聚会,衣着、食物、道具、装饰等都尽显英美风范,营造出浓郁的英美文化氛围,充分展现了英美文化的价值,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素养。

通过对中小型城市社区英语文化的现状分析,社区建设对英语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依旧保持着传统的观念。为追随时展的步伐,缓解这种情况,加快社区英语文化建设,必须提升居民对英语文化的重视程度,实现社区英语文化的多样性,提升居民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居民受到英语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有利于提升居民的英语文化素养,促进社区英语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张桂芝,张锦辉.城市英语文化建设策略研究[J].理论界,2013(10):45―47.

第8篇:社区建设研究范文

文献标识码:A

2001年, 国家提出以社区建设为中心,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 以社区服务为切入点,建设集热线电话、因特网查询、单键呼叫为一体的智能呼叫中心, 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和服务。在《2006- 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明确提出“ 推进社区信息化,整合各类信息系统和资源, 构建统一的社区信息平台, 改善社区服务”。自此,把社区信息化列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社区信息化是通过以家庭为核心的三层信息平台,本着“统一标准、整合资源、共享信息、注重应用”的建设思路,其建设包括3项内容:网络平台建设,管理平台建设、服务平台建设(陈薪宇,2007)。它主要面向基层组织,区县和城市街道两级政府是社区信息化的实施主体,直接担负着为社会提供服务和管理的使命(杨莉,2009)。而除了实施主体以外,社区信息化的建设聚合了包括企业、个人等多种主体,它通过网络等途径,在公共服务、商业服务和信息服务方面整合资源,面向社区居民提供综合。一、关于社区信息化的概念界定

社区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于1887年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提出。罗密斯指出,社区是自发产生的具有同质或异质共生的特性,它处在一个相对封闭、自给自足的空间内,往往具有单一价值取向,是人们感情和身份的重要源泉。我国学者认为社区是若干个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形成的一个生活相互关联的大集体”。综上所述,学者普遍认为,社区是“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所谓社区信息化,我国学者刘杰、彭宗政(2003)认为信息化社区就是应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ICT,构筑社区政务、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小区及家庭生活等各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平台和通道,并与现实社区系统有机联系起来,使与社区有关的成员在沟通时更加便捷,能更充分有效地开发、共享和利用社区信息资源,最终达到提高社区成员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目的。在《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 对社区信息化作了简单的描述:整合各类信息系统和资源, 构建统一的社区信息平台, 加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信息化管理, 改善社区服务。综上所述,社区信息化就是在社区范围内整合资源实现信息化服务和管理,以满足社区的需求。二、我国社区信息化的建设模式

社区信息化是在信息化时代下发展的关于管理和服务社区的一个新模式,突破了原来以文本为主表现形式的传统社区模式。杨莉(2009)等提出:很多社区已实现条块结合,如改革出租屋管理;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把社区采集的基础数据与相关部门业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整合,实现共享。同时,北京提出建设“数字北京”“数字奥运”的具体方案,“数字海淀”、“数字王府井”试点工作己取得实质性进展,广州南海市实行电子政务系统,深圳的国土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天津保税区的管理信息系统。这些地区城市社区信息化进程都促进了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从以上一些地区在社区信息化实践中的做法,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其具有的模式。武汉大学的周玉香教授分把其归纳为“北京模式”、“杭州模式”、“广州模式”等模式。学者倪竹红(2007)又提出浙江“嘉兴模式”。

北京是我国社区信息化建设最早的地区,周玉香教授认为各个模式有其特点。“北京模式”最大特点是实行政府从上到下,统一投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杭州模式”则走的是一条政府搭台、企业投资并运作管理的商业化道路。并认为其特色在于务实创新,实现了政府与企业资源的组合;而“广州模式”是以政府与基层通力合作为特点。形成“条块结合,业务协同”的社区信息化建设模式。除此之外,我国还有“以政府为主导,以社区为支点,以居民参与为核心的一体化管理体系”的上海模式,也有以“政府引导,部门知道,街道主导,社区参入”的湖南模式。除了以社区与政府之间关系的角度来谈以外,学者倪竹红(2007)从其建设设施方面还提出的嘉兴模式则是通过构建完善的信息化平台,提供完善多样的融资渠道,整合基础、企业、志愿者等多方面资源、建立完善的服务制度为特色,形成了一条完善且覆盖面广的社区信息化道路。

虽然目前我国社区信息化速度加快,各地区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模式。但这些模式仍然有其不足之处,如“北京模式”模糊了行政组织与自治组织的行为界限,混淆了各自不同的定位与功能。“杭州模式”则会因为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产品和技术路线,会造成各个社区的“信息孤岛”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广州模式”则会存在见效慢,保障性低的缺点(周玉香,2007)。除这些特殊的模式外,学术界普遍认为其存在着其他不足。如重网络、轻应用,重概念、轻实效, 偏重于社区网络化和社区智能化, 建设主体多为房地产开发商或物业公司;基于社区信息化的社区信息服务和管理的机制的缺失;没有搞清社区信息化的关键是技术还是业务;在社区信息化中管理和服务孰轻孰重的问题认识不清(李艳,2007)。为此,学者张瑾国认为社区信息化应实行“一体化”模式。即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信息化街道办事处与信息化社区的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框架、基础数据管理的一体化(张瑾国,2009)。李艳提出:社区信息化建设实施的4个任务:(1)标准的制定。只有在统一的平台下实现社区信息化建设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社区信息化的效益才能体现出来。(2)需求分析。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中心, 开展社区信息化建设是决定社区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因素。(3)系统分析和设计。应该以社区居民、驻区企业和政府为服务对象, 建立整合社区现有政务、事务和服务功能, 整合政府和社会化服务资源, 整合工作业务流程和各个网络资源(李艳,2007)。(4)数据库的建设。数据库建设的成败决定社区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水平, 并最终决定社区信息化的成败。三、结论

自新世纪以来,作为社会信息化基础环节的社区信息化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试点实践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区信息化模式。但是,在我们看到各模式产生积极作用的的同时,也要看到其不足。当今,各种模式都尚处于探索之中,有待进一步地实践和完善。积极探讨在信息化时代我国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模式,对于我国社区信息化建设在全国范围内的展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将有力地拓展和完善社区功能,进而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第9篇:社区建设研究范文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题中之义。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旨归是促进人的发展,是人的归属感与人的凝聚力在城市社区的落地生根,是人的价值与人的精神在城市社区的提振升华。而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必然涉及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和创新发展问题,因此深入探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资源整合机制与模式创新这一命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社区文化及其功能

社区文化。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在《社区与社会》一书最早提出了“社区”这个概念。此后,包括韦伯、涂尔千、齐美尔、帕克、帕森斯等众多社会学家对社区的含义和特征都有着不同的论述,这些论述中大都涉及到地域要素、人口要素、结构要素、区位要素和社会心理要素等。综合前人对社区的定义,我们认为:社区是具有相对稳定并具备一定规模的人口在特定的区域内、在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制度体系下,拥有类似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以及共同的认同感所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而社区文化则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维度来理解:广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的区域内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狭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活动过程中形成起来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等文化现象的总和。

社区文化的功能。社区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四点:一是整合功能。它使人们能够趋同存异,共生于一个社区之中。还能引导个人生活方式与周围环境和实际条件的协调。二是教化功能。社区文化教育弥补了学历教育的不足,给各个年龄阶层的社区居民提供了形式多样、机动灵活的学习方式,学知识、学技能、学习与人交往、学习参与社会、学习现代人应对风险的能力等。三是导向功能。社区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使社区产生了一种强大的文化定势,这种文化定势能更好地把社区居民的努力方向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到所确定的目标上来。四是传承、融合功能。文化是历史现象,从纵向来说,社区文化保存和发展了代代相传的文化,是文化在历史纵向上的传递。从横向来说,社区文化具有渗透性,不同的文化体系经过调整产生新的文化体系,这种相互适应、相互调整的过程就是文化的融合。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资源整合现状与问题分析

经费资源的整合现状与问题。一般情况下,城市社区的建设经费来源大体上有政府财政拨款、居委会自身的创收以及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捐赠。据笔者对重庆市北碚区北社区的调查发现,该社区的主要经费来源是政府划拨的经费,社区对自身的固定资产及社区资源开发力度不够,吸收的社会公益捐款更是少之又少。因此,社区建设经费总额不足,社区文化建设经费缺口较大,成为制约社区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主要瓶颈。

物质文化资源的整合现状与问题。重庆市北碚区北社区内拥有一批诸如工厂、公司、学校、医院等企事业单位,虽然这些单位大部分都建有图书馆、阅览室、体育馆、博物馆、大礼堂、会议室等文化设施和文化场馆,但这些文化设施和场所基本上仅限于单位组织内部人员使用,而不是面向所有的社区居民开放。因此,社区内的文体设施资源的部门条块分割与封闭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区文化的共建共享进度,也损害了社区居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精神文化资源的整合现状与问题。传统文化资源中的宝贵的精神价值和人文价值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和灵魂,也是其重要的价值导向,社区精神文化资源的整合情况直接影响社区文化建设的好坏与成败。重庆市是一座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也诞生过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同时其民俗文化、地域文化也具有鲜明的色彩和个性。而北社区对诸如文学、科学、绘画、雕塑和音乐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人文价值的挖掘深度不够,开发和使用意识并不强,对其独特的精神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人力资源的整合现状与问题。北社区的人力资源包括社区管理者和社区工作者以及社区居民。笔者根据对这些社区工作者的访谈发现,他们的才能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并未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在为建设社区文化献计献策等方面,社区领导和管理者并未征询过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除此之外,笔者通过对120余人的问卷调查发现,62.5%的社区居民表示没有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83.8%的居民表示没有对社区文化建设做出贡献。由此可见社区文化建设并未能重视和发挥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资源整合机制创新

组织机制。是指组织系统的结构以及运行机理,本质上是指组织系统的内在联系、功能及运行原理。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中的组织机制建设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从制度、规范和人员配备等方面加强力度。“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表现为倡导、动员、一定的经济和政策支持、监督、评价和经验推广,是用政策去促进社区建设资源的聚集和社区的持续发展。”因此,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政府首先要做好角色定位,充分发挥其引导、指导、监督等方面的宏观调控职能,积极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但又要注意不要“越位”。另外,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还需要明确管理人员、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分工、职责权限,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除此之外,还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提高工作人员社区文化建设的工作热情和效率。

保障机制。是指为组织的正常运转或者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提供物质、人力资源以及其他无形资源的机制。在社区文化建设中需要的保障包括经费、设施、技术、人力等各种资源,以上提到的这些保障资源都是北社区目前所缺乏的。为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北社区应为社区文化建设争取更多的政府拨款、社会捐赠,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完善资源整合的保障机制。

动力机制。是指充分利用组织各要素,为实现组织目标形成巨大的推动力。在社区文化构建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停滞不前,此时就需要整合社区可利用的各种资源,为社区文化建设形成强大的推动力。调查发现,目前北社区文化建设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因此北社区需要加强制度建设,设计出科学有效的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机制,给予社区工作者应有的尊重与高度的重视,增强工作人员投身到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工作积极性,同时通过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吸纳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从而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

评价机制。是指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对已经制定好的文化资源整合的策略、措施、手段、方法等进行科学、客观评价,对社区文化建设项目做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的决定。评价机制有利于在社区文化建设项目工作开展前预测此项工作的效果,对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建设项目进行否决,从而避免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资源的浪费。因此,评价机制有利于北社区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对资源整合体系进行评估,对资源开发的各要素、对工作的各流程进行客观评价和合理评估,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约成本。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资源整合模式选择

“社区整合是指社区诸要素相互协调成为一个整体并有效发挥社区功能的过程和状态。”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资源整合模式其内容就是社区内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合理利用。

社区内部资源整合模式。即对社区内部经费、人力和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对社区文化进行重构,有助于形成特色社区文化。为此,需要充分利用社区内部的土地、房屋、设施等各种有形资源,使之产生经济效用,从而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充分发挥社区内部管理者、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居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管理者是社区文化建设的组织者,社区工作者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有丰富的经验,而社区居民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原动力,他们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社区内部的文化资源,挖掘社区内丰富的民俗资源与历史人文价值,以此激发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