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建设的基本概念范文

社区建设的基本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建设的基本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区建设的基本概念

第1篇:社区建设的基本概念范文

近年来,我国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并且涌现出很多优秀事迹,亦收获了很多成功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但就目前现状来看,我国的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还存在些许不足和难题,为此,我们需要找出完善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社区管理;问题研究

0 引言

我们通过对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的工作特点、工作内容分析,浅析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的有效对策,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出我们更好的管理想法及方向。

1 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工作特点

1.1 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的涵义

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是指在城市社区内开展的以提高社区福利,促进社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公共事业服务或管理活动。城市社区管理是城市中一项基层的管理,是为了推进公共事业的发展,进行有效调控的自我管理模式。

1.2 浅谈城市社区的工作特色

我国城市社区目前发展来看,其共建机制逐步完善,且社区基础设施逐步加强。针对社区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部门城市社区建立了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社区办公条件和社区服务设施条件有所改善。这些成熟的城市社区正成为实实在在的服务载体。随着城市社区服务网络逐步形成,各城市社区均开展面向老年人、幼童、残疾人或是社会贫困户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并且有些城市社区建立了社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例如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有效解决了群众的生活来源问题,建立了以关爱社区人员为核心的社区公共事业服务网络。

2 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虽然在社区公共事业管理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较为滞后,城镇化水平低,围绕社区公共事业管理的投入难以满足群众的实际需要,加之体制和机制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管理职能和管理资金及公共事业管理设施方面。

2.1 城市社区管理职能划分不清,行政化倾向严重

经了解,我们的城市社区平均承担10多类近百项工作,既有治安、文体、教育、卫生、救助、法律咨询等公共服务,也有物业管理、家政、水暖维修等便利,还有上级政府部门下达的禁毒、流动人口管理、爱心公益等专项任务以及开会、学习、检查等临时性事务,而且其中很多工作都有评比要求,带来巨大的工作压力。再者社区管理的行政色彩浓烈,缺乏公众参与,管理体制有较大问题。

2.2 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设施建设薄弱

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但由于管理缺位、监督不力,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薄弱的问题日益突显,大大制约社区发展,甚至出现滞后现象。尤其显著的是很多社区在对待污水、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的建立上,技术落后且运转不足。也有一些城市社区存在重复性建设问题,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造成了浪费,也进一步制约公共事业管理中基础设施服务功能的发挥。

2.3 城市社区资金短缺,影响管理工作正常运转

由于绝大多数城市社区没有专项资金,主要靠政府下拨经费和向辖区内共建单位筹集,严重的经费不足,导致社区很多正常工作难以开展,更谈不上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城市社区建设中政府投资一元独大的局面,也导致对社区建设投资多少取决于政府对该社区有多认可。我国城镇居民对城市社区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强,而政府一元独大的经费调拨,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区建设管理的资金需求,经费改革势在必行。

3 完善我国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的对策建议

为了加快城市化步伐,全面提升社区自治功能,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现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3.1 理顺城市社区工作职能

针对当前社区服务行政化倾向严重和工作任务超负荷的实际情况,必须理顺社区工作职能,创立新的工作模式。现有的社区服务内容较为混杂,有社区代政府部门承担的基本公共服务,有社区应该承担的公益性、福利性和互自治服务,还有社区内的商业服务等。建议对原有的社区服务组织职能进行整合,各部门在社区原有的办事机构统一并入社区工作站,实行一站式办公,主要承办部门下派的具体任务,以便社区能从繁琐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有利于集中力量搞好群众性、公益性的自治服务。

3.2 规划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

要将社区公共服务建设纳入城市规划,科学统筹制定全市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规划好配套的公共设施建设。社区应该广泛听取城市居民的意见,并向有关专家进行咨询,加强规划,避免重复性盲目性的工作。重视城市社区建设的问题,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优秀策略,结合我国城市社区的实际,运用到我么的公共事业管理工作中去。

3.3 为城市社区提供经费支持

建设经费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难点,落实经费,促进社区管理全面发展。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社区人员工资、社区服务经费及工作经费等列入预算,确保社区居委会的办公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建立社区服务基金,鼓励社区共建单位、个人和优秀企业家为社区服务捐赠,用于为社区提供公共服务和资助贫困大学生、残疾人等公益事业。除政府出资外,我们还可以多种筹资渠道方式来解决城市社区建设所需资金。

4 结论

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城市社区管理在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虽然我国的城市社区起步晚,管理上存在些许问题和难题,但是需要我们有针对性的、坚定的一一解决,城市社区管理一定会有着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徐双敏.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陆云飞.城市社区管理及其问题对策[J].社区建设,2006

[3]程婕.当前城市社区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

[4]于跃.完善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路径探索.南京师范大学,2011

第2篇:社区建设的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社区儿童社会化社区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

社会化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也是心理学,人类学研究的问题。它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通过社会交互作用,学习社会文化,掌握生活技能,适应社会生活,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儿童社会化是人生最初阶段的社会化,也是社会化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儿童的社会化总是在具体的社区进行的,是通过所在社区中的社会化的多种渠道来接触更高层次的社会文化。

对儿童社会化起到作用的有如下社区要素:社区内各个家庭、邻里、同辈群体、学校等正式或非正式组织,还有来自社区之外的大众传播媒介如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所有这些构成了社区社会化的软件和硬件系统,同时还和整个社会的社会化教育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网络。

八月二十五日至九月十七日,我在济南市历下区大明湖街道办事处舜井社区居委会实习期间,就社区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这一问题进行了考察、了解。现以舜井社区居委会为例,就这一问题做简单分析。

首先,有必要对社区的概念加以界定。“社区”一词自德国社会学家藤尼斯在《社区和社会》一书中首先提出来之后,至今已经有140多种解释或表述。《观察社会视角——社区新论》一书指出:“社区一般指聚集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众和社会组织,根据一套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实体,是一个地域社会共同体”,这个概念一般是广义上的社区概念。如:工业区、科技文化区、商业区、农业区、农村村委会、村民小组等。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指出: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可以通俗地说:社区就是居住在同一区域,靠一定的规范约束,大家互相联系,互相帮助的共同体。

一、社区影响儿童社会化的要素及其功能发挥

1、社区内家庭

在一切社会中,家庭是最重要的社会化因素。这是因为:首先,家庭是社会化的最初场所,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机构。在人出生的前几年里,家庭对儿童的社会化担负主要的责任。在家庭里,儿童学会了语言,开始了解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并且从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那里习得行为方式,形成了最初的个性特征。其次,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通过对孩子的抚育,呵护,与孩子建立了亲密的感情联系,为孩子的情感培养创造了条件。再次,儿童在家庭中逐渐获得了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2、社区内学校

学校(包括托儿所、幼儿园等)是社会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系统教育的机构,也是个体继家庭之后社会化的第二个主要场所。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单靠传统家庭教育,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各方面知识的需要,而通过学校,人们可以有组织、有目的的系统获得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各种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

舜井社区居委会内现有托儿所2所,幼儿园2所,早教机构1所,小学1所。在国舜·世纪阳光早期教育中心,这里的幼儿在老师的照顾和与其他幼儿的互动中度过了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在这里,幼儿掌握了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粗浅的社会文化知识,完善了自我观念,有了初步的社会角色意识,加强了社会交往与合作的意识。

该早教中心尤其注重儿童的交往合作行为和意识的培养。教师作为教育的计划者、组织者、实施者,常常强调小朋友们要团结友爱、谦让分享等。这种教育在我国的现有国情下,有利于幼儿社会交往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3、社区内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是少年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每一个少年儿童都必须参与并认同于一个同辈群体,通过群体之间的社会文化传递促进其社会化过程。人的社会化是通过社会交往进行的,个体也只有通过社会交往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的人”。在交往中,儿童既是交往的主体又是交往的客体。通过交往,他们学会了评价自己的行为,发展了自我意识,而自我意识又恰恰是衡量人社会化的重要指标。

在对舜井社区居委会的家庭结构状况的社会调查表明:该社区90.3%的家庭呈核心家庭结构状态。核心家庭已经是该社区家庭生活的普遍模式,并且这种家庭结构的核心化正在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巩固。孩子在家庭里扮演的角色单纯,加上家庭内社会互动的对象和内容又十分单一,致使孩子缺乏与兄弟姐妹和祖辈接触的机会,因此,他们缺乏在多维的人际关系中成长的机会。这种情况容易使孩子们滋生特殊化心理,缺乏社会义务感,缺乏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容易养成孤独、独断等不良性格,因而成为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障碍。又由于子女在家庭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往往产生父母对子女过分宠爱,过分照顾,过分期望的现象,这种在今天的城市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倾向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

调查显示:舜井社区的独生子女比率高达98.06%,每户平均人口数为3.27人,在家庭内部,孩子有小伙伴可以交往的仅占2.07%。儿童游戏、交往的场所以及自由交往的机会都减少了,缺乏竞争和交往的情绪体验,也不能学会通过群体交往的规则来调节、控制自身的行为,这样既不利于他们自我评价的发展,也不利于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形成以及其社会适应性的完善。

4、社区内邻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邻里社会对少年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呈逐年缩小的趋势。随着传统的大杂院迅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独家独户的单元房,邻里之间缺乏交流,更谈不上原先那种“远亲不如近邻”的亲密现象,因此,邻里社会对于少年儿童个性的形成、人生观的塑造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也随之弱化.。

根据调查,舜井社区内小学生家庭中居住独户数占85.09%,51.13%的小学生拥有自己的单独房间。独门独户尽管使儿童在家庭里拥有了更多的生活空间,但是城市建筑面积的大幅度增长又使其户外活动空间不断缩小。有限的室内生活空间和有限的户外活动范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们从事户外活动的机会,从而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独门独户成一统的格局,导致邻里成人之间交往的急剧减少,而且也限制了孩子与同辈群体的交往。

5、社区内传媒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传媒有了空前的发展。社会传媒对少年儿童的影响可以说无处不在,无所不有,对少年儿童的社会化产生了全面的影响。现代大众传媒扩大了少年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给少年儿童提供了更加丰富、更加快捷、更加全面的认识世界的手段。现代大众传媒缩小了少年儿童之间的差异,无论是城市少年儿童还是农村少年儿童,无论是发达国家的少年儿童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少年儿童,通过卫星电视和计算机因特网,都可以享有同样的信息,从而就相应缩小了彼此之间由于民族、地域、经济、文化不同所造成的差异。现代大众传媒为广大少年儿童提供了理想化的少年儿童形象,不论是动画式的还是童星式的,使得众多少年儿童不再以父母的要求为自己的目标,而是以某个理想形象为统一的楷模,用以学习和模仿。

以电视机为例,舜井社区居民电视机拥有率已达到100%,50%以上的儿童经常看电视(一周三次以上)其中,25%至35%的儿童天天看电视,电视能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电视节目满足了儿童想象和模仿的欲望,还能使儿童开阔眼界,有助于儿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和吸取间接经验,认识社会角色,学习并掌握相应的社会行为规范,也有利于婴幼儿的语言学习和丰富词汇量,这些都有助于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但是,电视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反映暴力阴暗面的电视节目通过模仿会导致儿童形成不良社会行为,电视的普及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接触时间相对减少了,削弱了家庭中的互动关系,过于迷恋或依赖电视节目,不利于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性格发展,易使孩子得“电视病”。

6、社区居委会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儿童的社会化已不仅仅是家庭、学校的责任,而是整个社会参与其中的过程。作为我国城市居民基层自治组织的社区居委会,在儿童社会化当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社区居委会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主要通过开展社区服务的途径得到实现。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龙头"和"突破口",只有卓有成效的开展服务,才能赢得居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参与,树立归属感。

首先,开展各种社区服务,可以为区内居民提供方便,提高生活质量,为家长减轻生活负担,为儿童的成长创造良好物质条件。目前,舜井社区居委会可以为居民提供中低挡家宴、一般家庭装修、电器维修安装、房屋中介、劳务中介、家政服务、服装加工等服务,初步实现了家务劳动社会化,不仅方便了居民生活,而且为失业或待业的人提供了再就业机会。家长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成长。

其次,社区服务的开展,始终是以解决社区本身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为基本出发点和基本任务的,因此,卓有成效地开展和发展社区服务,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解决社区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使儿童在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中成长。

舜井社区居委会通过创办各类社区福利服务机构,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服务活动,以解决社区老年人、残疾人、少年儿童各种生活需求问题,有效弥补了社会服务的资源短缺,缓解了社会服务的供需矛盾,从而避免了因上述社会问题积聚而引发的社会失调。如:对辖区内居民进行了深入调查、走访,了解每家每户的情况,将生活困难,符合标准的家庭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体系,以保障其最基本生活;对于下岗、失业人员,帮助他们进行再就业培训,联系工作单位;为辖区内残疾人建立特别档案,成立了残疾人协会,并且有固定的康复机构为他们做康复治疗;成立了社区老年人艺术团,组织老年人参加舞蹈、演唱、模特培训和表演。居委会与国舜·世纪阳光早期教育中心,历下区人民医院等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辖区内家长、儿童提供咨询、医疗服务,并成立假期学习辅导班,为小学生安全、充实度过假期创造有利条件等。

此外,动员和组织居民开展社会服务改善了人际关系,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宣传发动,组织社区居民开展互助互济的社区服务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为居民提供沟通、交往的机会,增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了解,改变和避免居民住宅条件改善后带来的人际关系淡化的趋势。社区内尊老爱幼、帮残助弱、扶贫济困等社会互助活动的广泛开展,还可以使我国的传统美德得到进一步弘扬,创造和谐、文明的社区环境,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儿童在健康、文明、高尚的社区中成长,不仅弥补了现代社会中因为与同辈群体、邻里之间交往缺乏而导致的不良影响,而且对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继承优秀文化有很积极的作用。

九月二十日是第二个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历下区文明委开展了“阳光天使”系列活动,号召全社会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和社会氛围,让未成年人在充满阳光的生活中健康成长。在这次系列活动中,舜井社区居委会积极组织开展争当文明市民和星级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力争在抓好社区文化、楼院文化、家庭文化建设的同时,经常性地组织形式多样的群众文体活动以及邻里相识互助活动,在满足广大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使群众在参与中相识,在活动中相知,让社区成为和谐融洽、环境优美的阳光社区,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氛围。

二、社区促进儿童社会化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一)舜井社区促进儿童社会化的问题与建议

我在这次实习过程中,就社区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问题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在我国当前城市管理体制的大环境下,社区对儿童社会化已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1、社区力量发动不足,尚未形成全社区共同关注和支持儿童社会化、促进儿童社会化的大氛围。相当多的家长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影响了社区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力。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了解社区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支持社区开展促进儿童发展的活动进而促进社区自身发展。

2、目前举办的针对儿童的社区服务项目和活动缺乏系统性、组织性,一些是为应付上级检查或表面形式,没有很好地起到服务作用。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开展的社区服务与快速发展的社区发展和社区建设不相适应,特别是社区服务过分强调商品化和市场化等现象使得社区服务与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区社会工作还不能相提并论,与社区发展的要求还相去甚远。因此,我们必须从社区服务入手,强化社区服务的社会功能,尽可能提升社区福利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发动各级社会力量,针对儿童开展科学、有效、系统的社区服务。

3、我国社区缺乏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发展的意识,在发动儿童参与以促进社区发展方面的工作更是不足。社区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社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同时,也有赖于政府和非政府的介入,更有赖与居民的社区参与。因此,应该激发居民广泛参与社区建设和发展的积极性,真正形成“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局面。

4、当前我国社区居委会自身存在的问题,极大地影响了社区对儿童社会化功能的发挥。这突出表现在如下方面:

(1)居委会并不是一级行政机关,但是担负着上面各级政府移交的各种行政任务。目前,舜井居委会承担着户口管理、社区卫生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属地管理、民事纠纷调节、社会福利救济、下岗人员安置、征兵、各种摊派费用的征收等十大类上百项具体的行政工作,与其居委会极不相符,居委会无力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影响了各项社区服务项目的开展和实施,针对儿童发展的更是少之又少。

(2)居委会工作人员虽然已一改往日老大妈统天下的局面,但是经过换届选举上任的居委会干部仍然对社区服务等问题不能做到正确充分的认识,无法开展有效的社区服务。

(3)居委会办公经费紧张,每月仅由街道办事处下拨300元,居办经济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居委会组织规模较大,系统深入的社区活动。针对以上居委会面临的问题,只有通过加强和完善社区建设的途径,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才能实现推动儿童社会化发展和促进自身功能不断完善的良好社会效益。

(二)社区社会工作介入儿童社会化与理论的初步应用

社区社会工作是指运用专业性的理论知识和技术,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对象、以预防和解决社区问题为目标、以社区发展和社区进步为宗旨、以培养和发扬社区居民互助精神为追求,调动和利用社区资源,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提高社区福利水平,促进社区发展的过程。

我在舜井社区居委会实习期间,举行了舜井社区儿童早期教育咨询活动,尝试初步应用社区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介入儿童社会化。

社区社会工作的过程如下:

1、社区分析

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对象就是社区及社区成员,因此必须对社区基本情况做较为详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我在实习的第一周,通过居委会、入户调查、口头访谈等渠道对舜井社区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印象比较深刻的除了辖区基本概况外,还有这里流传的一些俗语,如“五多”,即:辖区面积多、下岗失业人员多、残疾人员多、人户分离多、低保人员多。看来这个社区的情况还是比较复杂的。此外,该社区学龄前儿童较多,其父母工作很忙,无暇照顾孩子,多将孩子交给家中老人看管,这势必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不利影响。这些年轻的父母对儿童成长十分关注,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也有很多困惑和问题,但又苦于没有时间和渠道得到解答。所以,开展这个咨询活动是面向舜井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的。

2、建立关系

建立关系就是进入社区,和有关的人士和机构建立专业助人关系。由于在社区居委会实习,因此得到了居委会的大力支持,居民也把我当成了居委会的一员,认为我是为他们真诚地做服务的,因此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同时和协办单位的联系也很方便。

3、资料收集

在居委会的帮助下,我通过问卷、访谈、咨询、观察等方法收集了社区各个方面的资料,活动涉及到的有舜井社区人口现状的资料,并进行了分类整理。

4、制定社区发展计划

由于我水平有限,在短短实习的十几天里,不可能为社区制定长期的,总体的发展计划。只是为此次活动制定了目标。即:使家长了解孩子,端正认识,树立正确的早期教育观;促进亲子之间的沟通;宣传早期教育思想,普及科学的早期教育知识;促进儿童早期教育以社区为基础的管理模式的形成。

5、社区行动

社区行动就是社区工作者激发社区居民行动起来,将制定的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区工作者担任了服务的提供者,倡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我组织开展这次咨询活动,是为居民提供了一种服务;宣传早期教育的思想,提倡家长科学教养孩子;对活动全程进行了有效控制,对助人资源如和协办单位进行协调、沟通等。

社会工作者是社区工作的推动者。我国一般对社会工作者的定义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标准,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他们是有一定专业知识并从事社会福利的人员。在社区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担当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倡导者、管理者、资源获取者和政策影响人等角色。

同时,社区工作也有赖于政府和非政府的介入,更有赖于居民的社区参与,即居民主动参加社区发展、社区建设以及参加各种公共和公益事业,积极帮助他人解决困难的过程。社区参与的主体是社区居民,客体是社区建设和发展中的需要。社区居民只有通过广泛参与,才能促进社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同时也推动了人的发展,满足了社区居民在物质、精神、文化、自我价值等方面的需求。在我国各级组织机构中,社区居委会直接面对社区普通居民,对社区成员的各种需求、困难、心态等有非常具体的了解,因此在社区社会工作中能有的放矢地解决居民的各种问题。因此,它是我国发动社区参与的主要组织机构。

社区社会工作介入儿童社会化,是否能够使社区充分发挥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有待于日后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在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希望舜井社区以及其他社区能够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社会学概论》李芹山东大学出版社

《社区社会工作》周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儿童社会化中的几个问题》周东民东方论坛一九九六年第四期

《当代中国少年儿童社会化条件及新特点》谢晓蔚江西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我国幼儿园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邓红基础教育研究2001年第10期

第3篇:社区建设的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LEED-ND;绿色社区;规划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7-0096-03

1.引言

面对环境与气候、能源与资源、人口增长等诸多问题的挑战。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促进生态文明转型,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共识。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绿色发展思想就是可持续发展最新的表达方式。作为城市基本单元的城市社区,提供了加入可持续城市建设的有效平台。绿色社区是实践绿色城市以及绿色发展模式的基本物质载体,更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2.关于绿色社区

绿色社区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作为绿色城市建设的基本功能单元之一,是以促进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与规划方法,统筹布置社区内外的物质空间环境,实现最高效、最少量、最低影响地使用资源和能源,营造出一种集约、低碳、健康、舒适、和谐人性化的聚居环境。绿色社区具有低的环境;中击性、资源和能源消耗性,同时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亲和性、人居环境的舒适性、经济的高效性以及社会和谐性等特征。

美国、德国、挪威、瑞典等国外绿色社区规划建设取得了一定经验,而我国绿色社区建设起步较晚,且多以环保为主要内容,从政府、开发商、公众到专业人员、技术等都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概念理解的片面性、参与对象的单一性、操作运营的逐利性等。就规划设计而言,多数方案力求通过配备绿色硬件跃然而出,实则管中窥豹。究其缘由,我国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绿色社区规划指导系统,导致绿色社区建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本文试图通过吸取当下研究较为成熟,国际认可度较高的LEED评价系统下的LEED-ND来提出绿色社区规划设计策略。

3.LEED-ND引导下的绿色社区规划设计初探

3.1LEED-ND理论简介

LEED-ND(LEED for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诞生于美国因长达百年的城市蔓延而导致的土地浪费、生态破坏、能源消耗、人际关系解体以及近年来气候变化等问题。LEED-ND是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美国新城市主义协会以及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三大团体共同开发的面向社区层面规划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集合了精明增长理论(Smart Growth)、新城市主义理论(New Urbanism)及绿色建筑和基础设施理论(Green Building&Infrastructure)等三大绿色社区规划设计及发展原则。

LEED-ND评价体系由五大类指标构成,分别是精明选址与社区联通性(Smart Location and Linkage)、社区规划与布局(Neighborhood Pattern and Design)、绿色建筑与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 and Buildings)、创新设计以及地区特色(1nnovation and Design Process,Regional Priority Credit)(图1)。美国越来越多的开发项目借以LEED-ND的指导,以求提高开发项目的整体品质,使得新的理论思想在整个规划体系中逐渐深入,同时自下而上动态地完善理论的发展。

然而,中美两国在城市建设机制以及基本国情上都存在巨大差异,LEED-ND不能直接用于我国,但是从理论系统更新、规划技术完善、实施手段创新等方面给予我国绿色社区规划设计相关的借鉴经验。笔者从最为直接的规划设计方面总结了以下几点绿色社区规划设计策略。

3.2绿色社区规划设计策略

3.2.1选址——绿色社区场地甄别选择

优先开发建设的场地归纳为三种类型:先前开发型场地(Previously Developed Site)、城市空置型场地(1nfill Site)、临近建成区型场地(Adjacent Site)(图2)。这些类型的场地能够充分利用周边及城市已有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减少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成本,也更易于融入原有的城市肌理。

3.2.2构架——绿色社区用地功能布局

绿色社区作为绿色低碳城市的子系统,应融合到城市空间结构从分散布局向集中公交走廊式布局的转型中,形成各城市片区以交通枢纽为中心,由公共交通网络连接起来的城市网络嵌套结构(图3)。通过空间整合与鼓励社区内外部各种产业多样化发展,打破僵化的现代主义功能分区。在控制性规划层级中,除必须单独设置的用地外,提倡其他用地进行不同程度的功能混合及立体化的空间利用,缩短工作、学习、休闲、服务和居住地间的路程,实现以短路径出行为主,从而降低能量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提高了城市运行效率和塑造了城市生活的魅力。

3.2.3控形——绿色社区空间形态控制

为鼓励公众采用步行或自行车的交通模式,街区尺度应满足人性化要求,避免形成以机动车出行为基本尺度的大街区,并与城市道路网布局结合考虑。根据国内研究,居住功能为主的街区规模一般以200m×200m左右为宜,对于步行速度(4-5km/h)较为合适。但仅以道路密度作为衡量地块大小的标准不太完善,还需考略公共交通使用的便利度。建立基于步行和自行车尺度的公交导向街区(TOD),在公共交通站点周边适当地提高容积率和建筑密度,进行紧凑式的开发建设,能够节约土地,并有效地控制街区规模和形态。

3.2.4择径——绿色社区交通系统构架

从某种程度上,交通系统的布局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空间形态结构及土地开发模式,只有绿色的交通系统作为基础才能构建绿色城市及社区。鉴于我国小汽车使用的增长速度,我国交通出行模式急需转变,具体为:POD>BOD>TOD>XOD>COD,即步行交通优先于自行车交通,再来倡导公共交通发展,其次再考虑结合步行、自行车的公共交通发展和小汽车交通发展。在社区规划设计人性化的交通服务设施(智能化的自行车存放点等),鼓励采用步行/自行车+公交枢纽的服务方式,扩大公交枢纽的服务半径,从而节约高等级公共交通设施的建造,以较经济的公交设施服务更广大的区域(图4)。

3.2.5配器——绿色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要求人们机械地按照规定的公共服务设施服务半径进行使用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规划的地方设施不可能完全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绿色社区规划中突破传统“干人指标”对配套服务设施的要求,充分分析社区性质、居民构成、社区规模,考虑市场规律、兼顾社会公平和就地平衡等原则“量体裁衣”式地配置服务设施。为了实现服务设施的有效利用,需要在绿色社区与公共服务设施之间创建良好便捷的联系路径。因此,基于如步行、自行车交通等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基础上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尤为重要。在公共服务设施布点规划时,应考虑到居民与不同服务设施的心理出行距离及联系的可能性(图5),以已形成的、认同度高的、相对集中的服务设施区域为基础,延展布置各种等级规模的绿色社区及其他服务设施。

3.2.6增绿——绿色社区开敞绿地空间设计

绿色社区开敞绿地规划注重社区的自然生态,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在社区规划设计中与其他子项目处于同等地位,甚至优先于其他建设工程。构建多样性的景观,对社区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构筑绿色邻里模式,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保留与利用场地内原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创建生态协调区,保留、修复自然生态系统,维护自然演进过程。采用“立体绿化”,选择攀援植物及其它植物栽植并依附或铺贴于各种构筑物及其它空间结构上,包括立交桥、建筑墙面、坡面、河道堤岸、屋顶、门庭、花架、棚架、阳台、廊、柱、栅栏、枯树及各种景观小品与建筑设施上,通过人工改造和生态要素的添加与优化,改善绿色社区内的小气候。

3.2.7筑体——绿色建筑与街道界面

推行绿色建筑及技术,因地制宜地设计建筑,减少土方量,考虑自然地形和气候条件,注重建筑的朝向、采光、通风等,通过这些最基本设计手法,减少人工照明和通风的能源消耗。此外,可采取一些积极的技术和设备来达到绿色建筑的要求,如太阳能集热装置、水处理和回收利用装置、绿色屋顶,采用保温隔热、隔音、防辐射等新型建筑材料和技术,如低能耗Low-E玻璃等。通过对街道空间的高宽比、沿街建筑立面、界面连续度、窗墙尺度等的设计可以创造宜人的街道空间,丰富街道的内容,提升街道魅力,从而吸引更多的人采用步行的方式出行,减少机动车废气的排放,同时通过步行起到锻炼居民身体的作用。

3.2.8节源——资源及能源管理规划

绿色社区要对资源进行可持续的利用,其中水资源的可持续的利用可通过控制水量需求、雨水收集、废水处理再利用等方式实现。减少对矿物燃料的依赖,逐渐采用可持续的能源消费模式,推广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绿色可持续能源,并通过技术和设备改进,提高能源的效率。

第4篇:社区建设的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学校体育文化,社区体育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A

1相关概念辨析

体育文化一词最早直译为身体文化。我国学者把体育文化概括为“是在增加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财富,包括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及规范体育活动的各种思想、制度、伦理道德、审美观念,还包括为达成目标的各种改革举措以及相应的成果”。体育文化本身是一种社会体育现象,从物质层面讲,体育文化主要包括体育生活方式、民族体育风俗、体育活动内容、体育审美等;从精神层主要包括,体育文化的价值、观念、意识、心理、道德等。

社区体育文化是社区的一部分,也是社区发展的一部分,其对于社区居民在体育锻炼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在社会中,社区体育的发展,既有其促进社区发展的目的,也包括其自身发展的过程。学校体育的主要发展环境是学校,其发展的基础也是建立在教育上的,通过体育教学和运动等,对学生等形成身体和心理的体育教育,其目的是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加强。

2社会体育文化与学校体育文化融合的意义

大力发展体育文化,利用体育文化以其特有的文化氛围,对广大参与群体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可以丰富体育活动的内容、激发参与者健身锻炼的兴趣、提高身体素质,而且可以提高社会整体素质、促进和谐校园。同时,还可以通过健身、健心,提高群体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想道德品质和体育观念,培养审美观,养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

2.1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以“和谐”为理念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的精神乐园,也是学校追求的终极价值。高校体育文化通过体育的手段和内容教育、引导和感化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行为意识和习惯,发展学生的身体机能、增强体质,更重要的是建立和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行为,提升学生体育文化修养,丰富学生体育文化知识的内涵,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同时,推进学校“阳光体育”的开展和普及。

2.2提高社区居民综合素质

社区体育文化属于较为新颖的概念,其主要范围是在社区,然而,由于社区居民参差不齐,在具体的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上,就很难达到统一。将学校体育文化融合在社区体育文化中,可以将学校体育中的一些关键有效运用在社区体育中,对社区体育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从而促进社区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同时,将社区体育文化与学校体育文化融合起来,还可以进行资源共享,提高体育设施的实用性,从而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完善的体育锻炼场所及设施,促进社区居民更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

3学校体育文化与社区体育文化融合路径

3.1以社区为主体的融合方式

首先,确定管理内容。在对于学校体育场馆、场地进行经营管理时要注意,明确工作责任范围。学校根据自身所拥有的健身活动器材,场地,场馆划分公共活动区域。在公共活动区域内学校与俱乐部共同拥有管理权限,根据学校场地的经营性质确定主要管理权限。经营俱乐部根据学校给定的区域以及公共开放时间选择并安排相应的活动内容。

其次,确定经费来源。在明确管理内容之后要注意区分两种形式的经营方式。一种是针对于广大周边居民以及本校学生公益性免费开放的公共类体育文化活动,这种形式主要是俱乐部开发体育服务产业,响应国家政策法规所进行的服务,这一情况需要国家或地方给予补贴,或者按照国家购买俱乐部的体育服务的方式。另一种是俱乐部承接的盈利性的商业服务,服务除在公休日时间承担的各类银行、公司特定的年度运动会或者趣味性活动外,还可包括场馆的租用等方面,此类服务有较为成熟的市场机制进行调控,因此俱乐部可以自给自足完成经营。

另外,完善管理监督机制。针对现阶段提出的俱乐部经营模式,由于其包含了不同的职能部门,因此社会资本对于学校场地运营管理就需要学校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职能部门来对俱乐部的运营状态,场馆使用进行合理监督,并要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的实施。学校由于接受着教育职能部门的管理与监督,因此在场馆运营上也需要满足各地区教育体育局的要求,各地区教育体育局要对学校体育活动场地、场馆的运营提出指导性意见,并及时对学校与俱乐部产生的体育活动公共区域运营发生的问题进行调和。

3.2以学校为主体的融合方式

以中小学学校体育为主的强化融合模式。以中小学学校体育建设为主的强化融合应当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活动在体育领域的作用,在满足学生完成每天至少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或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础之上,应当充分的组织与安排各类体育竞赛形式。还可以通过多种类多形式的体育比赛活动,来调动社区范围的体育活动开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的体育赛事可以向社区开放,通过学校的赛事活动带动社区赛事的组织,同时也增加了学校体育教师与社区体育指导员或社区体育活动骨干的交流作用。

第5篇:社区建设的基本概念范文

“社区”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是指共同体和亲密伙伴关系。社区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其著作《共同体与社会》(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提出来的,英文翻译为Community and Society。中文“社区”一词是上世纪30年代等人根据滕尼斯的意思首创的。

帕克较早的对社区进行了定义,他指出:“社区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如下:(1)它有一群按地域组织起来的人群;(2)这些人口程度不同地深深扎根在他们所生息的那块土地上;(3)社区中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之中” 。在之后的众多的定义里,只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社区是由人组成的,有相当多的定义共同涉及到三个因素:地域、共同联系和社会互动。黎熙元、何肇发(1998)综合各种定义,认为宽泛的社区可以定义为:社区就是区域性的社会,换言之,社区就是人们凭感官能感觉到的具体化了的社会。构成社区的要素主要有地域、人口、区位、结构和社会心理等五个方面。

在美国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一系列运动之后,萨拉森在社区意识研究的开山之作《社区心理意识:展望社区心理学》之中,中肯地分析起了个人主义的危害,提出应该建立“社区心理意识”为核心的社区心理学,以认识和克服异化、自私和失望等个人主义带来的消极影响。据萨拉森(1986)认为,他写书的主要目的是把三个相互联系的观点关联起来,这些观点是他社区心理健康研究的成果,分别是:(1)社区意识缺失频繁;(3)这对人们生活的危害很大;(3)减轻危害,预防社区心理意识缺失的出现应该是社区心理学的纲领和目标。萨拉森的书给新兴的社区心理学带来两方面的积极意义:(1)它提供了一个形象或主体;(2)反映了这一领域的一个主要价值――在健康的社区里,社区个人在集体生活中会享有一种超越个人的,情感上的交流和联系。(Dalton等,2001)

1986年美国学术界也对萨拉森的研究有了回应,《社区心理杂志》(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出版了两期关于社区意识的特刊,学者纷纷组队开发模型以定量研究社区意识。麦克米伦(David W. McMillan)和查韦斯(David M. Chavis)则在众多学者中,被认为是萨拉森理论最大的实践者,产生的影响也最大。为了了解社区意识的运作方式,他们提出了四要素模型:(1)成员意识,即感受到自己已成为一个成员并具有归属的权利。成员包含五个特质:界域、安全感、归属和认同感、个人投资以及共同的符号系统。(2)相互影响,即对影响力的感受。影响是双向的,包括个体成员对社区的影响和社区对成员的影响。(3)需要的整合与实现,即意识到成员的需要将通过群体成员所得到的资源而满足,从而产生强化。而在这里这种强化是一种行为激励的重要因素,任何群体要保持凝聚意识,必须对其成员提供奖赏。(4)共同的情感联系,即社区成员具有共同的重要事件和交往经历,因而产生共同的义务和信念。

二、研究个案

区别与传统的社区意识的研究,笔者试图在本文中研究商品房购买行为中的社区意识的问题。文中笔者将以上海的XM社区的建筑前期为例展开论述。上海城市化整体水平超过70%, 已经进入城市化后期阶段。在社区建设与房产开发投上,2007年投资额1307.53亿元,比上年增长2.5%;商品房施工面积10766.72万平方米,下降1.6%;竣工面积3380.12万平方米,增长3.2%;销售面积3694.96万平方米,增长22.1%。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3279.17万平方米,增长25.4%。全年全市市场化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面积2784.6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8.9%。全年商品房销售额3089.35亿元,比上年增长41.9%。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2706.3亿元,增长47%。全年存量房成交过户面积1992.5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6.7%。

居民居住质量进一步提升。全年建成与住宅同步交付的公建配套设施面积329.47万平方米。旧区改造稳步推进。全年拆除住宅建筑面积690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8.7%;动迁居民4.9万户,下降36.1%。年内完成旧住房综合改造1000万平方米。至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2平方米;人均住房居住面积16.5平方米(见图12)。居民住宅成套率达到94.7%。上海最早在社区中倡导社区服务,浦东新区建立了全国第一家以社区服务为己任的“浦东新区社区服务行业协会”。当前,中国所在进行的制造社区计划,大多是以建设商品房小区为主要特点的,上海是建设最早也是最多的地区,故而具有代表性。

D街道位于闸北区中部偏北,辖区面积6.18平方公里,3.9万人口,1.4万户居民,15个居委会。XM社区是D街道的十五个居委之一,它在上海原著名国有企业华通开关厂的厂址上建立了起来,下区正南为占地68公顷的绿地公园,紧邻南北高架、地铁一号线延伸段。小区占地面积218亩,总建筑面积达32万平方米,是一个集环保、智能、生态型的住宅小区,是近年来在闸北区中部崛起中高档住宅小区。小区分两期由上海某知名房地产开发公司于2003年建成并交付使用,主要楼型为小高层和多层,均为一梯两户,共2448户。社区居委会由2003年开始筹建,2006年正式成立第一届XM社区居民委员会,2007年成立第一届XM社区业主委员会。但本文笔者重点关注的是在房屋购买前,准备购买XM小区房屋的社区意识问题。

三、购买行为过程中的社区意识

作为现代都市新社区的XM社区,它其实在形成社区以前就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一些后来住进该社区的居民,大多也是在社区规划建造之始就对社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媒体信息的收集或自己实地勘察,来考虑是否购买这一小区的新房子,或是在预购买后,更是时刻关心施工进展和小区周边配套情况。显然,笔者有意识的区分了这样两个阶段:一是规划阶段,二是预售阶段。笔者将这两个阶段统称为前社区阶段,由于这个阶段准居民们已经开始就自己的房屋和小区建设等相关问题产生了互动,社区意识已经逐步开始萌芽,在后面的访谈中,可以看见大多准居民们都已经将“志同道合”的房友们作为了自己的邻居。

老梅,男,76岁,离休,2003年入住XM一期,他向笔者回忆了选房的经过:

“我解放前参加的工作,是远洋公司的轮机长,离休以后,还是有人请,一直工作到2000年,原来住在普陀杨柳青。我想工作了大半辈子,应该要换套房子了。所以,我就骑着自行车,四处看房子。一到这里一看,前面一大块绿地,觉得很好,上海城里最大的氧吧啊。当时看房的人很多啊,一起去看的,有些次数多了,就认识了,其中有些后来和我一样都买下来,现在有时候在小区里还能碰到。”

“最早的那段时间(2003年以前),那时候我对XM这两个字特别敏感,那段时间开发商广告又做的多,我天天都竖起耳朵。在还没有开盘的时候,我就四处打听了解楼盘的有关情况,配套设施啊、房型啊、小区环境啊、开发商信誉啊等等,并和附近其他一些楼盘比较,比价钱、比环境等等,那段时间家里每天谈的都是房子,还蛮有意识的。老伴今天说这人怎么说,明天说电视怎么说。家里孩子也不断的给我收集资料,给我们做参考。我小儿子在国外,还托他朋友向开发商打听情况,以获得最权威的说法,例如卖场建不建啊等等。总之,动尽脑筋了解这个小区的情况。”

可见,在小区规划阶段,包括大多当前住户在内的准居民,用假想的方式构筑起自己的社区意识,检验自己对这个社区的态度,持肯定的,那么就会进入下一个阶段,即预售(预定)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社区意识其实质是一种对社区的认识,是基于社区了解基层上的个人对社区的态度,或直接的可认为是商品购买行为的价值判断。如果这种态度是否定的,那么就发展不出社区意识,如果这种态度是肯定的,那么社区意识就一定在不同程度上被发展起来,因为下一步他们要为这一套房子付出一笔数目巨大的资金。 当然,这中间有因为自己信息掌握不准确,而形成的错误判断,但最终的结果则促成了大多数目前居民社区意识的萌芽;当前居民也有可能因为当时的信息的不对称,或轻率的判断导致错误的决定,那么他们的社区意识在发展上则出现与大多数人不同的情况。但对大多数人而言,这是一个基于信息收集,即对社区认识的基础上的社区意识的建构。

老梅进一步的向笔者介绍他买房的经历:

“在我们决定了买房子以后,我们觉得对这个小区的感情就变了。原来还有些对不好的地方的抱怨,比方说,闸北原来都是大家不愿意住的,垃圾成山,大家印象总是很不好,更不要说解放前的情况。但决定签预售合同以后,这个就不一样了,我们总老说自己这里有三个公园、上海最大的氧吧。然后,经常周末没有事情的时候,就溜达过去,看着前面马路从土路变成漂亮的水泥路,在看看大楼一天天起来,后来小区成规模以后,我就进到小区里面看花园,当时觉得真是漂亮啊。”

在居民决定了购买房屋以后,像老梅一样一些居民就特别的关注自己社区的建设,其体现出来的就是这个社区意识的进一步萌芽,之所以在这里还是使用萌芽这个词语,因为毕竟作为一个实体的具体的社区还在形成过程中,社区意识只是以他们关心关怀社区的建设为载体而得到发展。在采访中,我们也看到像老梅这样花费大量时间来关心社区建设的毕竟需要时间和精力的付出,大多数人遵从自己的决定,在这个期间处于等待状态的。

但是,在规划和预售阶段结束后,从前社区阶段进入准社区阶段时候,准社区阶段在这里是笔者用来描述在社区基本形成与完全形成的阶段,其具体内容是社区房屋的交付使用与居民的入住,其实质是社区由开发商向居民转移的一个过程。由于这个过程并非仅是短时间的简短仪式,而是居民与开发商的彼此互动,形式上是居民对居住空间和居住环境的高度关注,本质上是居民作为一名消费者的利益评价。

笔者在搜房网XM社区的业主论坛中找到了这样两则留言:

2003-1-10 20:02:34 过客发言:关于交房的收费问题

就要交房了,但维修基金收的不合规定,按上海市的规定每平方米高层是1198*3%=35.94,多层1198*2%=23.96,但房产商的通知要38.85和25.90,钱虽不多,但不按章收费,实在可恶!大家应该团结起来要求开发商更正!

2003-1-19 18:36:26BLUEBIRD发言:关于收房经历再谈

第6篇:社区建设的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社群主义;社区报;中国城市社区;功能提升

一、社群主义的理论内涵

社群主义是指一种关注社会利益表现形式的社会哲学,又称“共同体主义”“合作主义”或“社区主义”,与社区主体的现实发展和理论研究有着天然联系。作为西方政治哲学的两大主流之一,社群主义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对罗尔斯《正义论》中有关自由主义理论的批判,认为自由主义是一种错误的、虚假的预设,忽视了社群意识对于个人认同、政治及共同文化传统的重要作用。因此,恢复社群本位的思想意识,将有助于提升社会成员的认同与参与结构,扭转濒临丧失的社会共识,形成“民主的社群主义”的价值体系。从这个角度来说,社群主义不仅是一种学术视角的转换,更是一种社会实践的选择。

作为社群主义的核心主张,“共同善”的观点一直贯穿在其理论发展和社会行动的历史传统中。这里的“善”即“利益”之意,对“共同善”的强调就是对公共利益的重视——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人权利,社群整体优先于成员个体。同时个人的善又可以与社群的善统一起来,以这种共同的善作为评价社群生活方式的标准,确保强大的社群不会压迫个人的需要。因此,用“公益政治学”代替“权利政治学”,可以很好地调节“个人与社群”“权利与公益”的平衡关系。

从“社群主义”(Communitarianism)的词根就可以看出,“社群主义”的理论推衍必定离不开“社区”(Community)主体的现实土壤,是伴随着社区实践的产生和发展而展开讨论的。因此,最初界定“社区”一词学术概念的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在其成名作《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中就已体现出“共同善”的理论诉求和政治主张,并与“社群主义”的学说内核形成呼应。在滕尼斯的眼中,“社区”和“共同体”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是完全一致的,仅仅是表征的角度不同而已。尽管从外在形式和规模上我们很难界定何谓“共同体”,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共同体中情感和道德的力量非常强大,与之相关的事物往往是“善”的,共同体乃美德之源。[1]可见,选择社群主义的理论指导来研究“社区”主体的传统古已有之。根据社群主义的观点,社群内独立个体应对社群中的生活规范有共同的理解,形成相互的责任与义务,通过对彼此的关心、了解和分享来形成关于情感、信仰、价值观的共识,提高社群成员道德的起点,以建立起成员对社群的认同感及归属感。社区报作为社区媒体的重要载体,是实现社区意识功能定位的微观公共领域,其核心价值与社群主义的核心价值交织契合。因此,以社群主义视域分析社区媒体,为强调认同功能的社区报提供了天然的理论工具。

二、社区报认同功能的价值合理性考量

社区报作为内容细化和区域投放的分众媒体,其“社区”含义更强调社区的地理概念,即“社区是一个共享的地理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居民参与到社会交往中并由此保持一个分享的社区身份”[2]8。这其中,“分享”概念非常重要,它背后的预设是:居住在一起的人们分享类似的社会、经济、政治特性和利益,因为这些分享,社区成员会共同努力以实现共同的目标。这一概念间接地构造了一个相对同质性的社区,即由地理位置接近的人们组成社区主体,为彼此沟通和参与的行动建构空间,孕育成员间相似甚至一致的社区意识。这就为社区报的受众定位提供了可能性。

由于地域的确定和受众的确定,高度相关性的信息分享可以帮助形成社区的特性,这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心理、文化上的认同感。一份高质量的社区报能够激发出社区成员的“社区感”,让社区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身处其中的成员感到社区与其利益息息相关,从而有意愿把自己的关系网络移植到社区网络中,主动参与社区公共事务以有效维护自身的利益。可见,社区报的存在可以增强分散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公民的叙事能力并促进公民进行表达的愿望和决心,为公民社会的成熟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公民基础。正如社群主义所认为的那样,“处于某一社群并与社群中其余的人分享某一价值观和共同利益的公民比独立于任何社群之外的原子式的公民将更有可能成为积极参政议政的公民”[3]。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社会中商业利益充斥,道德和情感的沦丧使得社群主义精神日渐式微和受到破坏,甚至有学者认为人们具有“共同的精神生活、共同的动机结构”的社区观,其实都是幻想或“神话”。后现论家们更是对“分享”的假设提出质疑,认为在全球化与多元主义的(后)现代社会里,社区中存在着利益不但不一致甚至是矛盾的小群体,维系这种小群体的不可能是传统的社群主义,社区只是一个平台,供不同利益的小群体进行不断的对话,并在不同的事件上作策略性的共同对抗而已。[2]36

对社区报而言,质疑社群主义的观点为我们带来反思和拨正,提醒我们在强调各利益群体的既有特殊性的前提下,应进一步促进社区中少数被忽略的群体利益,保持社区各方成员及利益群体的联系,以促进各群体间的对话,从而达到社区中有机性的团结。这里的有机性是指对社区的认同不是固定恒久的,而是因事、因时及因人而异的,是通过某种沟通性机制发展出的一致性。这与法国社会学大师涂尔干的社会理论不谋而合——都强调社会复合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此语境下,社区报的追求不是建立一个长久不变的社区,而是建立一个充满活力、多元开放的民主社区。认同功能体现在统一共识,形成公开的民主机制和民主文化,使社区内的不同利益能够达到策略性的和谐和团结。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城市格局的变迁,中国的各大城市也逐渐向地域性的社区转变,居民区不再是传统的仅仅用来居住的地方,而是成为需要被分层关注、分众聚焦,由专业组织提供全方位服务、由社区居民民主决议其利益分配的整体。然而受制于多种因素影响,中国的城市社区与西方国家的城市社区有着很大的区别,其社区的实质性公共交往存在极大缺失,这与中国自身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有关。一方面中国城市社区地理空间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土地利用的高度混杂。与发达国家规划有序、功能相对单一的城市社区相比,中国城市社区普遍缺乏街区规划和分区控制,人口居住密度高、流动性强,特别是以逐利为首要目的的商业地产不会考虑以物质化形态存在的公共空间对培育社区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中国社区的公共管理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西方国家的城市一般都是市政自治体,基层社区很少设有政府派驻的管理机构,对社区意识的强调很大程度上是针对极端的个人主义,用社群主义精神与个人主义相平衡。而中国城市的基层“社区”很少包含西方社会中地方自治、民间团体或精英人物独立于国家的因素,更多的是一种集体主义的下达,把国家或民族的大一统体制,落实在基层社区单元中。另外,中国人传统上习惯于依靠私人和亲属网络解决个人及家庭问题,对社区和社会的依赖程度较小。[2]26因此,由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差距,中国城市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和机会都是十分有限的,以垂直结构为特征的行政化社区使得信息的流动变得可有可无,社区报作为分众媒体的实践也就遭遇瓶颈。

社区报一旦缺乏良好生长的新闻土壤,就无法准确地进行分层定位和同步跟进,其认同功能的实现也只能是镜花水月。由于人际间横向信息的阻隔带来的互信危机,居民只能被迫退缩到家门以内,生活在“我”而非“我们”的世界中,从而导致微观公共空间内集体行动的困境。北美流行“无报不成镇”的说法,是指社区报作为遍布整个社会毛细血管的分众媒体,凝聚并表达社区小众的利益,起到为社区意识和公民社会保驾护航的作用。正如施拉姆所说:“传播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工具,传播(communication)与社区(community)有共同的词根绝非偶然。没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同样,没有社区,也不会有传播。”因此,在这样的历史和现实语境中,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报发展道路,才是真正实现社区报功能价值的合理选择,也是社群主义视域下社区报功能价值分析的实际意义所在。

三、中国社区报认同功能的提升

社区意识是依托在公民的行动交往和共同情感之上的,这其中重要的平台就是虚拟或实体的公共空间。多年来,公共空间于国人而言,仍然只是听起来很美而无法转化为现实的幻境,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理由来解释其原因,比如臣民文化、意识形态、一党制等等,但社群主义视域却独辟蹊径地化解了看起来宏大的任务:民主其实可以很简单,起点就是让社区居民与身边的人沟通、了解,进而分享共同的价值观,参与公共事务,影响公共政策。如果从社会作用角度重新思考传媒功用,则可以把微观层次的社区报看成是一种构建社会群体的人际互动中介,归根到底,是要让信息在个体间充分流通起来,从而建立社会的普遍性认同。这是社区报可以有所为的地方,也是社区报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提升社区感的认同功能,社区报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

(一)作为“沟通”的媒体。社群主义认为个体构成是其身处的社会文化所赋予,个体必须在社群公共生活中,通过和别人不断的互动,认知到自我和社群成员间的构成性关系,从经验中认知身份,发现对自我的认同,并自觉遵守经由群体讨论形成的生活规则。既然沟通,就需要传播中介。传播中介一旦确定,相对传播范围越小,该范围内个体的表达、对话、分享机会就会越大,达成共识的可能性也越大。

因此,社区报应充分利用“小的才是美好的”的优势,从小处着手,以小博大,让社区报不仅是一张“新闻纸”,更是一张“实用纸”。明确了这个概念,社区报才不会办成一张与都市报同质的“社区新闻报”,或者是一张“官气”十足的地方报,而是一张贴近社区居民的“信息超市报”。事实上,目前不少社区报的实践也证明,正是“非都市报”特有的沟通优势,使得社区报的信息定位不仅可以满足社区居民有针对性的信息需求,还可以满足社区居民形形的服务需求,使得报纸这一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仍然能拥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二)作为“情感”的媒体。曾经创办过两份社区报的一位美国社区报研究专家曾在采访中表示:“自治型社会有赖于公民的能动性,大家都是利益攸关者……如果大家对所居住的社区没有感情,不愿为之付出,结果会怎样?社区报纸作为一种连接纽带日复一日地持续报道社区的点滴成就来创造居民之间情感的纽带,让公民知道每个人都是社区的财富,你的付出和参与对社区很重要,对民主社会的维系是不可缺少的。”[4]这样一来,情感的投入就成为保证社区报认同功能的最高级别,直接涉及所有社区成员的幸福指数。

社区情感作为居民对社区认同感、归属感和参与感等的结合体,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维度,其与社群主义所期待的共同体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学者安德森就在1991年提出了“想象的社区”概念,指出社区存在于成员的集体想象之中,通过这个想象,我们不单为整个集体谋求福利,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这个想象的集体为个别成员寻求合理的生活,解决个人不能独自解决的问题。[2]35同时,我国传统儒家的“自我舍弃”理念以及现实社区中广泛存在的公共利益也为社区情感建设提供了可能。因此,社区报的终极目标之一,就是在社区成员的情感投射中建立“想象的共同体”,在原本“各扫门前雪”的冷漠个体之间建立一种主观的认同和关怀,以人为本地为社区成员实现最大程度的情感诉求。说到底,社区报终极关心的是人,而不是异化了的社区。

(三)作为“参与”的媒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成员对于公民意识的诉求开始觉醒,公民行动的视野不再仅局限于物质层面的追求,而是产生了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这一意愿能否实现,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必须具备相应的平台和机制使社会不同成员间的“互动、对话”得以展开。而社区报作为区域内开放的传播系统,使社群内成员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及运行过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因为“大众传媒作为公民利益表达的机制往往是非常奏效的”[5],社区报搭建的传媒平台,无疑将有助于通过媒体的力量影响公共政策的决定和执行,并最终促使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

因此,社区报应尽可能地激发和培养所服务社区成员的参与意愿,主动参与到社区媒体的内容制作和管理过程中来,把报纸“议程设置”部分地让渡给草根群体,让信息的消费者也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在媒体与受众之间,建立网状、双向、互动的良好关系。长此以往,新的新闻采编写模式服务于新的社区报独特定位,高度的参与化和地方化相结合,将使社区报成为一个极具竞争优势的领域,依靠独特的亲和力和吸引力,来最大程度地化解网络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和销蚀。

参考文献:

[1]成伯清.社会建设的情感维度——从社群主义的观点看[J].南京社会科学,2011(1).

[2]殷妙仲,高鉴国.社区社会工作——中外视野中的交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叶芬梅,杜珒.论社群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价值合理性——个人与社群关系的检视[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6).

[4]岂凡.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访美国社区报研究专家Jock Lauterer[J].传媒,2010(9).

[5]马明华.大众传媒与公民参与权的实现[J].新闻爱好者,2011(14).

第7篇:社区建设的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土楼聚落;均等公正;社区重构

Abstract: Settlement as a living 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due to variety of factors, formed many different of types and forms in China, the mountainous of Fujian Province earthen residential buildings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The earthen house have many features such as social awareness 、kinship awareness、equal justice、low-carbon eco、harmony tolerant and so on,they have immeasurable impact and value to contemporary Chinses residential buildings and whole society.It has a realistic role to inheritancingearthen architecturalculture、carrying forward the tradtion of living culture 、reconstructting the social structure.

Keywords: earthen settlement; equalization of justice; community reconstruct

中图分类号:K90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在中国福建省南部,许多奇特的土楼建筑星罗棋布,它们是居住在那里的闽南人和客家人所创造的一种用生土夯筑辅以木构架建成的巨型民居建筑----土楼。它沉默而淡然,独立而包容,承载福建先民走过数百年岁月,其所蕴含的智慧和哲理让世界惊叹。福建土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因其独特的建造形式,文化理念,齐全的功能及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对于当代中国传统聚落解体及社会结构重构有着巨大的参考和借鉴价值,给现当代中国建筑领域尤其是居住建筑留下了诸多的思考。

2土楼的起源及其基本特点

2.1土楼的基本概念

福建土楼特指分布在闽西和闽南地区的适应大家族聚居,具有防卫功能,并且采用夯土墙和木梁柱共同承重的多层巨型居住建筑。

2.2土楼的起源及衍变

土楼的建造技术及形体起源于宋代,成熟于明清。在宋朝时期,先民为避战乱,向南迁徙进入闽赣山区。中原的建筑防御和建造技艺也随之转移进入福建。福建土楼起源于漳州,其前身是驻防士兵的圆形兵营。漳州土楼的最初形态是依托山势建立的圆形堡垒,主要用于驻军以及日常的生活保障,逐步发展成为圆形城墙包围的山寨,最后演化为建筑和夯土墙体结合的圆寨。究其成因,是地形的限制和安全防御的需要,同时最大限度的保留耕地,聚落建筑----土楼应运而生,并衍伸出独特的居住文化。

2.3福建土楼的聚居特点

2.3.1单楼聚居

一个家族居住在一个土楼内,可以形象的说是生活在一个屋檐下。而且是有多个同宗同祖的小家庭共同组成的同居异财的居住模式。每户采取复式居住模式,从底层至顶层为一户,室内各层均有楼梯相通。每层设有回廊联系,既相互独立又便于联系。

2.3.2特大家族聚居

一座土楼内居住的是同宗同姓的族人,同族居住几百人在一座土楼聚落,血缘及家族概念得到集中体现,但是在世界居住聚落中却十分罕见,福建土楼可谓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单体传统民居建筑。

2.3.3均等的聚居方式

各户层数相同,开间相等,无明显的朝向差别,无贵贱等级之分,各家各户不论辈分,长幼一律平等。不设明显的划分标准,各户均等分配,户室格局与功能结构相同,其中蕴含的均等公正和平等理念给我们今天的建筑设计与聚落组织以极大的启发和思考。

2.3.4向心的聚居布局

各户呈向心型布置,面朝内院,朝向中心的祖堂,刻画出对于祖先的崇拜与敬畏。展现出对于精神文化层面的追求和从不放弃信仰的传统和作风。

3福建土楼对于未来的启示和影响

3.1和谐共生的建筑文化

土楼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木结构构造和夯土作业,但却因地制宜,依托自然地形在南方狭窄的山区丘陵地带实现了节约用地,保留耕地的实际功效,是土地集约利用的典型代表,最大化的满足了聚落的要求。尤其是采用内庭院式的布局,在民居建筑采取创新的拓展思维,有效解决居住建筑中北向房屋的日照和整个聚落的通风问题,而目前国内所营建的居住公寓,多为独栋的板式和塔式建筑,由于进深加大,建筑的有效通风受到阻碍,北向的采光缺乏通道,土楼在形成宜人的体量和尺度同时,又提供了充分活动的空间,充分保障居民的安全以及私密性,同时集合式的居住空间更加有利于土地的集约利用,减少对于周边用地的侵占。而当前点式或板式住宅的周边往往为停车场地及道路所包围,无法有效地提供活动空间同时降低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导致土地使用强度的不均衡性,而向心性的院落空间更加可以满足居民安全和封闭的心里感官,符合实际需求,实现公共空间的均等使用,促进居民的交流的互动,在这方面福建土楼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3.2集合住宅的有益引导

土楼聚落在满足单个家庭聚居的同时也具备综合服务功能。在保障对外防御功能的同时,对内形成独立和围合的空间,兼具居住、仓储、饲养等多种职能,而院中的开敞空间满足了居民的交往和活动需要,成为中国单体功能集合住宅的典型案例。新形势下的土楼建筑模式,在保留传统建筑技艺同时增加现代化的功能,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譬如商店、娱乐等满足现代居住的需求,同时改进生活设施,增加卫生、电力、通信等现代设备,将落后的功能进行调整,结合当前的社区建设及土楼传统的居住文化,新土楼既保留传统的生活模式,同时也满足现代化的需求,重构当前因为职业工作及生活方式所导致的传统聚落解体。将诸多的功能集于一桩单体建筑内,不仅可以用于传统的家族聚落式住宅,同时也可以作为现代化的社区进行推广,有效的节约空间的同时满足人们在居住层面的需求。而土楼由于其独特的环形布局所形成的内院空间,更利于住区聚落的沟通,从而获得成员的认同,在居住层面实现空间和心理的双重保障。由于土楼建筑上下开间结构相同的特点,便于形成面积紧凑的居住空间,可以有效提升居住密度,对于构建节约型社区空间有着现实意义,可以满足大规模住房需求,是现代住区聚落模式的有效拓展。

3.3保障均等公正的聚落结构

在传统土楼建筑中,各户无明显的朝向,开间和层数相等,无贵贱等级之分,在今天的异质性社会保持这种特性尤为重要。经改良、符合现代生活模式的土楼聚落,将重拾我们的社会公正和平等,由此产生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将重新回归,有助于打破邻里淡漠,保持我们的社区和谐。因土楼对外部有封闭性,对内又采取宜人的尺度,因而会产生强烈的向心内聚式感官,营造出一个健康温馨的社区,完善我们的社区结构,以社区为单元建立新的邻里关系并以此为基点延伸至整个社会,实现我们社会整体的重构和维护。

3.4“兼相爱”的聚落文化

中国传统的居住聚落,“兼相爱”的互助协同观念始终相伴而生。邻里之间的互爱互助始终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基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观念始终在以聚落为基本单元的环境里不断的传承与弘扬。伴随传统血缘与地域居住聚落的解体,老式的居住模式不复存在,而土楼聚落所蕴含的哲理正是我们现代生活需要并欠缺的。以社区为基本单元,通过活动和交流重新建立居民的友情和信任构筑新时代的社区居民文化,传承土楼模式的聚落智慧,将已经打破的社会脉络重新接续,延续中国古老的居住文化及生活哲理,为居住模式的延续和创新奠定基础。

4结语

耸立于福建山区的土楼民居聚落是中国传统民居的宝贵形态,体现了祖先们顽强不屈,勤俭耐劳,努力奋进的精神,饱含人文关怀和平等公正的思考。经过空间尺度、生活模式、功能定位等方面的调整,土楼建筑必将会增强在当代社会的适应性,土楼聚落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已为我们重构社会伦理、维护社区结构提供了多元的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黄汉民.福建土楼[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6.6

第8篇:社区建设的基本概念范文

近年来,云课程作为一种新型课程形态开始登上课程舞台。作为课程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云课程既有超越之处,也存在难为困境。一方面,云课程所包含的诸多理念,如以学生为本、实现教学数字化与无纸化、课程资源泛在化、构建个性化学习环境与协作研究氛围等,为我们呈现了一副美好且丰富的课程愿景;但另一方面,云课程在从“云端”走向实践的过程中也正遭遇重重困境,亟需我们从课程实施的立场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讨。本文试图从课程“文本”、课程“人”、课程环境①三个角度,反思当前云课程实施中的困境,并进一步探索突破措施,期望能对当前的云课程实施以及教学模式完善有所裨益。

一、课程“文本”:从纸上到线上的转向困境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播主要通过教材、教辅资料等非生命载体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播知识与技能的生命载体而进行。而在云课程教学中,虚拟化、电子化、情境化、统整性与碎片化的知识载体占据主要地位,课程“文本”载体从纸上转向线上,但这一转变并非一蹴而就,它在具体实践中面临诸多困境。

1.课程“文本”形态多样化构建的困境云课程的实施过程是虚拟课堂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过程。学生是个性化的存在,有着不同的选择爱好与视觉偏好,加之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同,理解能力、问题意识与接受能力也参差不齐,因而,他们对课程文本的要求也存在“个性差异”。为满足不同学生的真实学习与成长需要,要求云课程文本的构建应该体现多元化与弹性化。然而,由于云课程属于新生事物,其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平台构建也不够完善,云课程文本多样化形态构建的力度还较为薄弱,大部分文本为课堂视频,且多以专题或小章节的形式存在,时长不一,并且在部分课堂视频教学中,以教师讲述、学生聆听为主,诸如图片、音频、动画等课程文本则较鲜有。因而,为了达到因材施教的目标以及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云课程文本形态建设必须超越单向度的立场与方法。

2.课程“文本”内容组织的系统化困惑“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全部课程问题就是内容问题。”[1]因此,在课程领域,课程内容问题是关键性的存在。而课程文本内容组织的系统化则是保证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条件。云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就是依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以及知识间的自然逻辑规律,通过系统化的组织,将课程文本内容知识结构转变成学生自主探究与自我发现学习的认知结构。然而,在当前的云课程内容组织层面却呈现出如下两个特征:首先,课程内容组织的静态化。这主要表现为课程内容组织的教材化倾向,部分课程内容只是将教材中的内容通过技术化处理转换成网页内容或者PPT内容搬到“云课堂”上。由于学生的学习是非线性展开的,因而照搬教材的线性课程内容排列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还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疲劳的情绪与精神状态,这有悖于云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初衷。其次,课程内容组织的堆砌化。部分课程内容虽能够超越既有文本依照非线性规律组织的状况,但对庞大的课程资源的分类与组织却不够明显,学生很难通过关键词或主题的搜索找到所需的系列化课程资源,这会影响云课程实施的效果。有鉴于此,必须改善与加强云课程文本内容的系统化组织,才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3.课程“文本”获取的便捷性挑战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纸质化课程文本的获取是比较方便且快捷的。理论上,云课程出现的初衷也是为了方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更有效地获取课程资源,但这一愿望的达成依托于信息技术的普及与质量水平的提升。以爱课程网站②上的课程为例,绝大部分课程视频是免费的,学习者不必担心课程文本的阅读权限问题。但是,云课程的视频文本不支持电脑下载离线观看,也就是说,在网络不能覆盖的地区是难以落实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愿望的。不仅如此,诸如GIS软件、IPad媒体、共享服务平台、IPV6等学习及交流工具设备的拥有也是云课程实施的重要条件之一,但目前我国云课程实施所需的学习及交流共享服务平台的开发与构建还不够完善,加之IPV6技术尚未普及、IPV4网络带宽技术又难以完全满足云课程实施的网络流畅性要求,这样,在如何落实云课程实施、如何将云课程文本快速便捷地展现在师生面前,就成为当前云课程实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课程“人”:从适应传统到内化“新知”③的转向难题

所谓课程“人”指的是围绕课程改革的公共论题发表主张和意见的专业人员或是大众媒体人员。[2]这里的课程“人”主要指学生、教师、课程管理者等相关人员。这些课程“人”在从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适应转变为对云课程的接受与内化中还存在诸多难题。

1.学生:从现场学习到在线学习的学习平台转换挑战“从本体论的角度看,课程的存在是为了使学习者更有智慧地生存。”[3]智慧地生存意味着学生不仅拥有完整的知识体系与健全人格,还要具备理想化的个性。因此,课程实施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应该是学生理性与非理性素质的发展,这是学生走出学校、步入社会的重要素质诉求。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在我国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多时候还是课堂上的权威,学生只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故而,促进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在很多时候成了口号,变得苍白与无力。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不愿主动思考的学习与生活惯习,导致课堂教学的整体风貌呈现出封闭性和保守型的性格。显然,这不符合云课程实施的具体要求与价值指向。学生从传统教学中的现场学习方式转变成在线学习方式,这一转换意味着学生将自我把控学习时间、空间与进度,自我调控学习过程与方法,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与较高的理解能力,这样才能及时有效地抓住云平台传递出的知识与信息。然而,长期处于“被动”文化与惯习环境下的学生,面对学习平台转换,他们的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理解与应用能力能否达到自我探究学习的要求,又能否对自我学习现状有清晰的认识以有针对性地补差补缺,显然是云课程实施应该重视的现实性问题。

2.教师:由实体课堂到虚拟课堂的教学场域转化症结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场域是实体课堂,而在云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则通过云环境这一虚拟课堂完成教学。云课程的实施是学生依托于网络信息平台,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讨论和思考,开展主动式与个性化的学习过程。这一崭新的课程实施方式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方面拥有很强优势,但这一优势的发挥与落实也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提出了较高要求。如何给学生提供最优化的学习路径,使学生实现有结构化的学习,掌握结构化的知识,并在适当控制与自由开放间寻求平衡,需要教师在云课程实施过程中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在课上,教师不再是传统观念中单纯的专业知识传授人员,课堂也不再是教师单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场所,而是通过多样性的课程组织形式向学生传授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及给予学生针对性引导并帮助学生展开知识探究的场域。在课下,教师必须精心设计与研制云课堂教学中的内容与材料,参与课堂视频录制、电子教材编辑以及课程文本形态的编辑与等一系列工作,而不再是传统课堂中教材的依附者,教师拥有了较高程度的自主性与灵活性。然而,由于长期笼罩在传道授业解惑使命以及“分数至上”的理念之下,教师的专业创造性在很多时候被遮蔽与虚化。那么,教师如何适应云课程实施教学场域的转换,有效地从实体课堂教学模式转向虚拟课堂教学,是当前必然面对而又必须超越的挑战性症结。

3.云课程建设者④:确立云课程建设基本机制的难题云课程基本机制的建设是云课程实施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当前,云课程建设的基本机制还存在如下难题。首先,云课程平台建设机制不完善。云课程平台并非仅仅依赖某一单一网站,它需要多层网络体系的支撑。然而,当前国内的云课程平台还不够完善,专业化的上位的云课程平台比较贫乏。其次,云课程建设有赖于信息产业、文化产业与教育行业的有机融合和分工合作。[5]具体地说,信息技术是云课程实施的支撑性条件,它保障着云课程的实施与推广;文化产业则对云课程实施承担着资源提供者的角色和任务,它不断充实与丰富着云课程内容;教育产业则是云课程的消费者,它引领云课程的发展方向。如何促进三个产业的分工合作是构建云课程建设机制的关键性问题。再次,云课程开发的机制尚不够完备。云课程是课程形态发展的重要趋势,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构建科学化的云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因而,建设合理化的云课程开发机制是重要工作。然而在当下,云课程由谁开发、如何开发、云课程开发的标准与规范怎样,诸如此类问题都还处在探索阶段。最后,云课程的管理与组织机制有待构建。学者指出“,大型网络教育的执行与监管、平台运营费用的长期可持续供应也决定着大规模免费网络教育的命运,除非国家将其列入公民基础设施建设,否则没有哪个商人愿意做赔本的生意,这完全违背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为公司所辖定义中‘利益最大化’的精神,因而最后只能沦落为网络免费教育的乌托邦。”[6]因此,如何构建科学化的云课程组织与管理机制,将云课程作为长期经营的事业进行下去,是当前云课程建设者应该深入思考与智慧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课程环境:实体与虚拟相结合的转向挑战

我国传统的课程实施环境主要是实体环境,云课程的实施环境不同于以往的课程模式,它不仅包含实体的课程环境,还面临虚拟的课程实施环境。然而,就教育发展现状来说这一转变还面临如下困境。

1.构建虚拟化学习社区向云课程技术提出要求云课程的实施突破了传统基于短消息服务(SMS)与基于WAP网页链接浏览的传统移动学习模式的弊端与缺陷,将大量的云课程资源储存于云资源池中,在云课程实施过程中,学习者可以随意从云端“摘取”,并且无需等待信息的传送而只需要将信息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即可进行学习。同时,云课程实施的载体既可以是支持HTTP协议的手机也可是PAD,这不仅降低了云课程实施的准入门槛,而且创造性地突破了网络课程资源与信息获取的瓶颈。然而,云课程的实施空间是实体的学生与虚拟的教师及课堂,在云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构建较为人性化的虚拟学习桌面,帮助每位同学利用虚拟桌面上的丰富课程资源构建符合自身学习习惯的虚拟化学习环境,进而与其他学习者合作创建虚拟化的学习社区以方便交流与协作。同时,在这些社区里,没有特定的学习引导者,学习者共同的学习目标是完善学习社区秩序的唯一约束准绳。[7]而怎样将这种旨在促进学生自由交往、展现个性、发挥特长的学习社区的构建落到实处,是当前云课程技术所面临的重要议题与难题。不仅如此,云课程资源深度与广度的拓宽、云课程教学模式的完善以及云课程自身质量的提升也是亟需云技术解决的迫切问题。

2.营造信息化与自主化学习氛围向教学文化建设发起挑战学校是学生学习与生活习惯形成的重要场地。学校教学文化不仅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云课程实施的制约因素。云课程实施不仅需要教师能够使用PPT制作教学课件,运用Excel处理表格,使用Word编辑文字材料,利用音频、视频辅助教学,而且要求教师有能力将教学与技术深度融合,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学生学习与技术的结合。同时,云课程实施也呼唤教师间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更期望学生的自主学习,然而,放眼我国的教育教学领域,由于信息技术培训机制滞后以及教学文化建设不到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还存在明显不足,合作教学与探究意识还有待加强,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也亟需提升,这都有悖于云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因此,各学校要亟需加强教学文化建设,以改进教师的教学心理与信念以及学生的学习思维与习惯,为云课程实施创造良好的氛围。那么,如何建构“信息化学习”与“自主学习”的教学文化?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如何加强对教师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如何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以及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本领?诸如此类问题都迫切需要进行理性的反思与探讨。

3.教育评价及社会支持性环境构建的难为之境云课程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内部教育环境的拥护与外部社会环境的支持。这里的支持性环境构建的难题主要包括教育评价体系重构与社会舆论导向转变两方面。首先,在当下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中,专属于云课程的评价体系还处于混沌状态。如何在理性化的云课程评价体系基础上客观评价云课程,并将云课程的症结与超越之处完整、丰富地展现在公众面前,进而为云课程实施提供支持性的教育内部环境,亟需我们理智的思考与行动。其次,转变社会舆论导向。云课程是课程与教学领域的新兴产物,公众对其的接受与评判影响着云课程的实施过程与效果。已有的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表明,云课程较之传统课堂来说,在课程“文本”内容形态、组织、获取以及课程实施手段等方面都更有特点,在提升学生的学习力与学习素养方面有一定优势,在转变教师的教学观以及促进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上起着推动作用。然而,由于长期受保守课程文化的束缚,社会公众对新生课程形态的实施效果却持半信半疑态度,学校对云课程的开展积极性不高,政府对云课程理念与价值的宣传也相对较弱。因此,必须找寻措施突破现有的教育评价藩篱与社会舆论牵制,为云课程的有效实施与发展提供“优良”的内外部环境。

四、突破措施

1.完善云课程“文本”,促进云课程实施的科学化课程文本是云课程实施的重要工具。课程文本的多样性、系统性与获取的便捷性程度直接影响着云课程实施的科学化程度。因此,为了有效推动云课程实施,必须强化云课程的“文本”支持。第一,加强课程“文本”形态的多样性建设。就国内来说,诸如爱课程网站、网易云课堂、学堂在线(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平台)、好大学在线CnMooc(上海交大慕课平台)等多个云课程平台都存在课程文本样态较为单一的弊端,大都以视频与文字文本为主。由于每位学习者的学习习惯与理解能力存在差异,他们对课程文本的要求必然各不相同,因此,课程文本建设应该体现多元化与灵活性,为学生提供包括视频、音频、幻灯片、图片、图表、漫画等多种文本呈现形式。第二,促进课程“文本”内容组织的系统化。只有系统化的云课程文本资源,才能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系统化,因此,课程“文本”内容组织要在不断深化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就我国高等学校建设的精品资源共享课来说,课程“文本”内容的组织应以学生所要学习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则等“知识点”为核心,通过线性与非线性相结合的知识组织策略来进行课程“文本”内容组织,即在重视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主线、按照知识内在逻辑关系组织课程“文本”内容的同时,兼顾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将课程“文本”内容传递给学生。第三,提升课程“文本”获取的便捷性力度。像Coursera、Edx、Udacity之类的大型云课程平台,以及英国的futurelearn、德国的inversity-opencourse、以学习英语语言为主的MassiveOpenOnlineEnglishCourse慕课平台,这些课程文本大部分是不提供下载服务的,学习者只能在线阅读。那么,在网络不能覆盖的地区,学习者则难以享受随时在“云端”学习的体验。同时,课程资源推送服务也不够精准精确。因此,为完善云课程实施,各大云课程平台要逐步完善自身建设,为学习者提供下载、上传等服务,并大力提升课程资源推送服务,使学生可通过搜索主题、主讲人、学校、课程名称、知识点、课程评价状况、收费情况等找到所需的课程资源。同时,网页“记住”学习者的浏览习惯与兴趣点,通过云计算技术的智能分析,及时呈现学习者所需的课程资源;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通过网络页面呈现,网页终端通过提供知识链接、讨论框、词典、笔记栏等工具方便学生解决即时的学习问题,避免在学习过程中切换网页和工具而分散注意。另一方面,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信息网络的覆盖面,以保障“云端”教学的流畅性(见图1)。

2.转变课程“人”的传统认识,避免云课程实施的形式化云课程的实施在形式、时间、空间、核心理念与价值取向上都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因此,教育主体(尤其教师、学生与云课程建设者)必须转变传统认识。首先,学生要转变学习观,即提升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并学会交流协作学习,以适应从现场学习到在线学习的平台转换。同时,教师也要转变传统的课程与教学观,接受并适应虚拟课堂这一教学场域。就浙江大学的CNSPOC云课程平台来说,在云课程实施前,教师根据要讲的内容编写教学设计,制作课件,准备相关“文本”资料以及发放给学生预习提纲。学生则要根据教师给出的预习提纲以及相关参考书目进行预习,努力发现问题并通过与其他同学的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在云课程实施中,教师的教学活动通过虚拟学习社区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活动进行,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和评价,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也要充分融入课堂活动中,通过与其他同伴的合作学习和探究性活动来内化知识,把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及时反馈给教师,确保自己真正理解与消化了所学内容。在云课程实施后,学生做好学习小结,通过题目练习或者做试卷将学习效果和情况反馈给教师,也可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提出意见和建议,而教师则要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结合自身情况反思与改进教学方式。其次,云课程建设者要确立云课程建设的基本机制。包括打造系统化的云课程顶层设计,构建专业化、完备化的上位云课程平台,明确云课程“怎样管”的问题;构建良性的信息产业、文化产业与教育行业的分工与合作机制,明确云课程“怎样做”的问题;回答好云课程开发主体、开发手段与方式、开发标准与规范等基础性问题,明确云课程“怎么来”的问题;构建科学化的云课程管理与组织机制,明确云课程“怎么走”的问题。上述设想见图2的描述,云课程实施的每个环节都是相互参照与关联的,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3.加大支持性环境建设力度,改善云课程实施的软环境良好的支持性环境对云课程实施来说至关重要,解决课程环境挑战的难题可从如下方面着手:第一,推动云技术的发展和深化,构建持续多样的学习支持服务。首先,加大虚拟化学习社区建设力度,帮助学生建立人性化的学习桌面与学习环境,方便学习者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及时有效交流。可参照国外的P2PU云课程平台模式,该网站鼓励用户通过博客、社区、慕课、实验报告、学校、课程等多种线上方式协作学习。又如斯坦福大学NovoED云课程平台建设,其主要优势是组织网友组成小组来学习,在网站上展示优秀的小组作业,供大家交流与学习。第二,构建适应云课程实施的教学文化。教学文化是教师群体共享的关于课堂教学的价值体系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8]良性教学文化的建设能够提升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精神境界,增进师生、师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教师的职业认同。云课程实施需要教师从观念上接受并适应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师信息化处理技能与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构建云课程建设的自主意识与信心,形成学习方式信息化与教学空间网络化的全新理念;拓宽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大力度凸显基于教学资源共享化、教学手段信息化的促进学生发展个性化的理念,以使云课程的实施拥有肥沃土壤与充足养分。第三,积极转变舆论导向。云课程实施的成效有赖于社会公众对云课程的接受与支持,因此,须加大对云课程理念与价值的宣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