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品牌创建实施方案范文

社区品牌创建实施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品牌创建实施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区品牌创建实施方案

第1篇:社区品牌创建实施方案范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安全社区建设的通知》和市安委办《关于深入推进我市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意见》要求,继续推进我区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现就2014年安全社区“安全港湾”建设提出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创建安全社区工作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是创新社会管理,全面加强安全基础建设的有力抓手,是典型引路,开展安全工作的有效方式,是全面建设“四区四高地”的重要载体。各有关单位要从加强和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高度,充分认识创建安全社区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开展创建活动,确保我区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取得新实效。

二、工作目标

1.根据市安委办《关于深入推进我市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意见》,《市安全社区评定标准》,推进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2.2014年,至少有一个街道成功创建省级安全社区,至少有两个街道申报完成市级安全社区。

三、工作分工

(一)区安委办(区安监局)

1.拟定完成《区安全社区建设工作规划》。规划今后3年区安全社区建设,提出3年内至少有一个街道建成国家级安全社区并达到国际安全社区水平,全区所有街道达到市级以上安全社区建设水平的总目标。同时,在国家安全社区创建标准的框架范围内,对安全社区建设体制机制、人员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品牌等任务提出子目标。

2.做好全区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职业危害、中小企业安全促进项目的指导。安全文化宣传及安全品牌建设,按照市安委办要求拟定居民社区安全展示馆建设标准。建立居民安全社区认知程度及安全意识调查机制。

3.安全文化展示馆实事工程建设。一是按照市安监局的要求,以沧浪街道桂花社区安全文化展示馆建设为标准,在今年上半年制定完成市居民社区安全展示馆建设标准。二是落实区内安全文化展示馆的建设。选定好安全文化展示馆地址,联系有关公司,制定预算方案,选定灭火模拟操作设备、火灾逃生模拟设备、个人急救模拟操作设备,并落实设备的安装维护、使用教学等工作。力争在今年完成3个安全文化展示馆的建设。在展示馆建设完成后,要做好广泛宣传,落实启动仪式,定期组织企业、学校、居民参与到安全展示馆内各栏目的活动中。每季度组织一次安全文化展示馆安全主题活动,以4月份职业病防治宣传周、5月防灾减灾日、6月安全生产月,11月“11.9”消防日等为载体,开展主题活动。

4.根据市安监局的安排,组织安全社区创建工作人员参加省安监局组织的安全社区建设培训。在今年6月之前,编制安全社区建设标准汇编,购买安全社区创建指南等书籍下发至街道,组织创建工作人员进行学习,对国家、省、市安全社区建设标准作详细的解读,提升创建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基本能力。

5.邀请国家、省安全社区创建专家对我区安全社区建设进行长期指导,举办1-2次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培训,参与培训人员要涵盖街道分管领导、安全员等,进一步增强我区安全社区建设标准化程度。

6.组织一支安全文化宣传队伍,进街道、进企业、进社区,就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安全技术知识等进行宣讲。由安监局牵头,每个处室各派一名年轻同志负责本处室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宣传、办公室负责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监管处负责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职业危害,综合处负责居民安全防火、火灾安全教育等综合性安全知识、监察大队负责中小企业安全、安全标准化,每个季度,每个处室开展宣讲活动1-2次。

(二)各有关部门

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从“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特点,在履行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同时,指导街道开展本行业领域安全促进项目。2014年先行开展试点工作,并在今后每年逐步推广至全区各个部门。

拟将住建和市容市政局、平江、沧浪、金阊消防大队作为2014年部门安全促进项目试点。

1.住建和市容市政局

按照自身职能,在区内建筑工地开展建筑安全促进项目,梳理全区在建工地名称、数量、地址、承建公司、转分包状况等安全生产基本情况,对区管建筑工地、老新村改造工地开展安全检查、广泛宣传建筑安全,督促工地组织安全培训、建筑事故警示教育,积极联系市住建局开展燃气安全促进项目,提升燃气安全管理水平。

2.平江、沧浪、金阊消防大队

按照自身消防宣传工作要求,分别开展消防安全促进项目。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居民消防安全服务、应急自救逃生技能演练等活动。协同街道组织消防安全检查每月不少于2次,居民消防安全服务、应急自救逃生技能演练每季度不少于1次。同时,结合专项整治活动,在德合小商品市场、钱万里桥小商品市场、机电五金城等市场开展市场消防安全促进项目,提升市场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3.其他各部门

(1)结合自身职能,积极支持条线单位参与街道创建安全社区工作。充分利用现有工作项目、品牌,与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实现联动、对接和资源共享。

(2)结合自身职能,将交通、消防、工作场所、居家、老年人、儿童、学校、公共场所、体育运动、涉水、社会治安、防灾减灾与环境等多方面内容与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相互结合。保障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有效开展。

(三)各街道

1.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区域特色,开展安全社区创建活动。按照市安全社区创建标准,充分整合各条线工作,完善安全社区体制机制,加强安全社区建设资金投入,建立健全安全社区建设有关制度,实施安全促进示范项目。

2.按照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的要求,配齐专职安全员。其中,各街道应充实安全社区建设人员队伍,做到街道层面至少选定1-2人从事安全社区建设,每个社区至少选定1人参与安全社区建设。结合属地网格化网络,初步建立安全生产监管网格化管理机制。

3.已全面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街道以省级安全社区建设为目标,继续落实建设工作。抓特色项目建设。结合辖区安全特点,在安全生产、消防、交通、老年人、青少年等多个领域开展安全社区促进项目,有条件的要积极探索安全文化展示馆建设,促进安全文化广泛传播。

四、方法要求

1.制定工作方案。各街道应对照《市安全社区评定标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自评,分析存在问题。各街道根据自评结果,按照标准要求,拟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社区建设实施方案和工作措施,将自评结果、实施方案于4月16日之前报区安委办备案。

2.开展宣传动员。各街道应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开展安全社区创建活动进行广泛动员,讲清安全社区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宣传安全社区创建理念和标准,动员社区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安全社区创建活动,并按照标准要求,落实好一次安全社区创建启动仪式。

3.建立组织机构。各街道组建由主要领导负责的,安全生产、卫生、公安(消防、交巡警、治安)、民政、住建等条线为成员的安全社区创建领导小组。小组成员不少于9人,部门不少于3个。建立情况于4月30日前报区安委办备案(以红头文件形式报备,列入目标责任考核)。

4.健全各项制度。各街道应在原有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基础上,建立健全安全社区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安全管理员职责制度、辖区小区安全管理制度、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巡视检查制度、居民安全公约、事故与伤害预防的宣传教育与培训制度、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应急救援制度、事故与伤害记录和安全社区创建档案管理制度、安全工作目标考核奖惩制度等制度,切实开展工作,保障制度有效落实。

5.开展调查摸底。各街道应在宣传动员基础上,对本辖区内所有社区安全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掌握社区安全基本情况,特别是要摸清控保建筑、古旧民宅、群租房等火灾隐患易发地点以及孤寡老人、低保户等弱势群体的基本情况。建立社区安全基本情况档案,为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6.优化活动载体。各街道应在社区道路、楼道等居民日常活动的适当场所建立固定的社区安全知识宣传橱窗,定期更换内容。并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设立相对固定的社区安全宣传教育场所,以课堂培训、文体、互动、演练、知识竞赛、发放宣传品等形式对居民进行安全教育,每半年不少于1次。

7.整合各类资源。区安委办、各有关部门、各街道应积极联动,充分整合各类资源,特别是要利用好当前各条线工作中的各种品牌,融合交通、消防、工作场所、居家、老年人、儿童、学校、公共场所、体育运动、涉水、社会治安、防灾减灾与环境等领域的相关安全知识进行宣传与教育,开展至少6个安全促进项目,全面营造安全社区创建的良好文化氛围。

8.强化隐患排查。各街道应当积极在社区开展危险源辨识及安全隐患排查活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排查用电用气安全、房屋居住安全、道路交通安全、公共场所安全、防灾减灾、环境安全与特种设备等方面的事故隐患。严格执行安全检查计划,全面、综合性安全检查每季度不少于1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检查要落实带队领导、检查人员、被检查场所人员“三签字”要求,留有台账资料。

第2篇:社区品牌创建实施方案范文

根据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和《__区20__-2013年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现就20__-2013年全镇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按照全市“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总体目标,结合我镇实际,自20__年10月起,全面启动美好乡村建设工作。20__-2013年安排建设美好乡村精品村1个(__村__自然村)、一般村1个(落星村落星自然村)、农村新社区2个(__村、__村、__*村),同步实施__省道沿线的整治工作,按照“抓点、连线、成片”的分步推进计划,初步打响__*“美好乡村”品牌。

二、重点工作

结合农村清洁工程、土地综合整治、农村新社区、农业园区建设等项目实施,突出抓好村庄规划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农业产业提升、农村土地整治和农村管理创新“五大工程”。

(一)实施村庄规划建设

1、完善村庄布点规划。根据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按照“四留四不留”的原则,划定村庄布点范围,调整完善村庄布点规划,制作镇、村两级村庄布点规划示意图。“四留”即:有历史遗存或传说等独特人文资源的村庄保留,有“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的村庄保留,农业就业率高的村庄保留,农民居住较为密集的村庄保留。“四不留”即:靠近城镇建设规划区的村庄不留,将其纳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等土地整治项目进行重建;靠近农业产业园区的村庄不留,将其纳入园区发展统筹集中;非农就业率高的村庄不留,将其纳入土地整治项目逐步进行撤并;处在工矿区和存在自然、地质灾害的村庄不留,将其纳入有关项目进行搬迁。

2、编制美好乡村建设规划。以保留的自然村为单元,以生态优先、景观优先、公建优先为准则,以示范村、精品村为重点,尊重农民意愿,高标准编制美好乡村建设规划。

3、强化村庄建设管理。在科学安排保留村的数量、布局、范围和用地规模的基础上,疏堵结合,引导农民向保留的村庄集聚建房,严禁在规划点外新建住房,尤其要严禁骑路建房。对新建住房,鼓励建造联排式住宅,推广双拼式住宅,控制建造独立式住宅。

(二)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1、开展__*省道沿线的整治。对__*省道沿线(两侧100米范围内)全面进行整治、美化和绿化,对沿线的房屋统一粉刷出新,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披乱挂等现象进行整治,并协调市、区相关单位对道路沿线进行退让和绿化。

2、开展旧村整治。对建设美好乡村一般村的旧村整治:完成村庄“八乱”环境综合整治要求,并实现村庄道路硬化。一是整治建筑乱搭乱建。农户除主房外,一般不保留辅房,如人口较多确需保留的,至多保留一处,且必须建设到位,做到整齐美观。对已有乱搭乱建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要自觉拆除。二是整治杂物乱堆乱放。农户建房剩余的沙石砖瓦等建筑材料要码放整齐,并尽可能捐出或出售用于村庄整治建设。柴草等杂物也要放在不显眼的地方并码放整齐。三是整治垃圾乱扔乱倒。在彻底清理村庄、沟塘垃圾的基础上,农户要自备垃圾桶,将生活垃圾收集入桶,由村庄清洁员定时清运。农户对自家庭院、宅基地和门前道路负责卫生保洁,及时清扫各类垃圾。四是整治污水乱泼乱排。农户的厨房、厕所原则上建在主房内,并自行建设或接入污水处理系统。村庄内不得将畜禽散养,要实行圈养。村庄内不搞一家一户养猪。

对建设美好乡村精品村的旧村整治:一是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工程。拆除乱披乱挂和残墙断壁,清理乱堆乱放和乱扔乱倒,清除房屋周边杂草和垃圾,消灭卫生死角,做到村庄“干净、整洁、美观、有序”。二是实施房屋改造工程。拆除危房和破旧房屋,突出地方特色和当地风情,对房屋进行统一设计、统一改造,全面出新。三是实施杆线规范工程。对电力线、广播线、电视线、通讯线等村庄及周边杆线进行整理,确保杆线竖立整齐规范。四是实施塘坝扩挖工程。对村内沟渠进行疏浚整治,对当家塘坝进行清淤扩挖。五是实施村庄绿化工程。对村民房前屋后院内、公共绿地、村内道路两侧进行美化绿化。六是实施改水改厕工程。对村民家庭旱厕全部进行改造,所有厕所一律入户,旱厕改为水厕。建设水冲式公共厕所,配套污水处理系统,实施农村污水净化工程,有效处理农村二次污染。七是实施公共设施建设工程。对村内道路进行硬化,利用村内空闲地铺石筑径,塑造园艺景观,建设集村民休闲、健身、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广场,并配套文化娱乐、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八是实施亮化工程。在村内主干道及广场架设路灯,进行亮化。

(三)提升农业产业水平

1、编制农业产业提升项目。利用现有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编制一批推进生态养殖、高效农业种植、农业休闲观光、苗木花卉种植以及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农业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建立项目库,寻找招商引资线索,积极开展对外招商活动。

2、推进现有园区提档升级。积极指导茂林农业循环园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档升级,突出特色、扩大规模、提高效益。

(四)推进土地整治工作

1、扎实推进现有项目。加快推进第一、五、七三个批次的土地复垦,努力做好项目验收协调工作,确保在20__年底前全部申报验收。

2、编制储备一批新项目。建立土地双挂钩项目库,积极争取村庄整治项目,全力编报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确保全区完成600亩,力争完成1000亩的指标任务。

3、加快建设农村新社区。结合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加快推进向阳、锁库农村新社区建设。按照“七室、两栏、一厅、一校、一场所”的建设标准,开展农村社区设施规范化建设,在全区率先将向阳、锁库农村新社区建成文明和谐的农村新型社区。

(五)强化农村管理创新

1、培育农村乡风文明。开展“城乡同创”活动,把文明乡风培育作为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在村庄建设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墙、文化橱窗、进行道德宣讲、邻里互助、志愿服务以及开展评比文明村、文明家庭活动等形式,展示和宣传文化知识、文明礼仪、先进典型,教育引导农民群众树立良好的文明风尚。

2、提升公共服务管理。进一步整合资源、拓展功能,在建成的精品村(自然村)建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实行集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体育、法律服务等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健全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力度,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加大农村低保、医疗救助、住房保障、教育救助、临时救助力度。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健全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村级财务管理等自治制度,加强村民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组织建设,加强民主管理、民主决策,依法保障农民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和管理权、监督权。

三、方法步骤

1、动员部署阶段(20__年10月15日前)。制定全镇美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成立镇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动员会议,全面启动美好乡村建设。创建村要组织召开会议,进行宣传发动,并由村民自主推选成立美好乡村建设理事会。

2、规划设计阶段(20__年10月)。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对精品村的地形进行全面测绘,并组织有关单位进行设计,设计方案要因地制宜,要充分听取当地村民代表的意见,凝聚广大村民的智慧。

3、启动实施阶段(20__年10月-2013年11月)。创建村对照创建工作目标,制定创建工作计划,明确具体的项目支撑、项目筹资渠道、项目设计方案和项目施工方案,并组织实施。南庄红光胜要在年内完成。

4、考核验收阶段(2013年12月)。由镇组织力量对审定的精品村、一般村进行自查初验,符合条件的申报区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考核验收,验收达标的予以授牌表彰和奖补。

四、工作要求

1、坚持规划先行。强化规划引领,按照高标准、高起点要求编制完成美好乡村建设规划。要注重与村庄布局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的充分衔接,强化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尊重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着力解决群众反响最强烈、与群众利益关系最密切的问题。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坚持注重特色。因村制宜、突出重点,结合自然地形,依托山水资源,精心设计载体,彰显村庄特色,形成“一景、一业、一貌、一品”。注重挖掘历史渊源文化、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中丰富的生态理念,努力把创建村打造成为弘扬农村生态文化的教育示范基地。

4、坚持资源整合。通过项目带动、资源整合,与农村清洁工程、农村危房改造、村庄整治、农村环境集中整治等有机结合,共同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工作。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镇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镇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实施镇领导、有关部门和重点企业与美好乡村创建村结对帮扶制度。创建村要相应的成立领导组,明确实施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的有效载体,将建设美好乡村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2、深入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广告牌等多种宣传媒介,采取发放一封信、会议动员和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使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形成人人出力,户户参与,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

第3篇:社区品牌创建实施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本部门工作目标,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以创建服务品牌为抓手,提升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服务企业工作水平,推动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充分体现公积金制度优势,树立部门新形象。

二、品牌名称

心中尽急工,业精人情浓。

三、品牌标识

图案采用红色,详见附图。

四、标识释义

标志由公积金拼音首字母GJJ和一颗心组成,其中3个字母中的2个J上下相向连接,并构成半个弧形,合成一个略有变形的G,3个字母有机融合在一起,寓意着分中心全体工作人员齐心协力,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心型图案位于字母组合的中间,从外观上看,一颗心与上下两横合起来恰好构成了一个“工”字,揭示公积金中心的服务对象是广大职工。同时也寓意公积金中心一心一意为职工工作。

五、品牌内涵

心中尽急工,体现出我们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即一切服务工作以职工需求为出发点,以职工满意为落脚点,要求服务到位,工作到家。“心中”的“心”字,蕴含分中心提出的“以心换心”服务理念,对待办事职工要将心比心,以人为本;“尽”指尽职尽责、尽心尽力,是对分中心工作人员提出的具体要求;“急工”指要求做到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更好更主动地为广大职工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

业精人情浓,体现了服务水准和服务环境要求。“业精”指工作人员需精通公积金业务,提高职业素养;“人情浓”指大厅和科室的服务环境和谐,充满人情味,指要为前来办事的职工提供人性化服务,不断融洽服务双方关系,待职工如亲人。

为了易记且上口,品牌名称可以倒过来读成“公积金中心,浓情人敬业”。

六、创建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分中心主任担任组长,负责全面创建工作,副主任担任副组长,负责具体创建工作,各科负责人担任成员,负责各科配合创建工作。

2.全面部署动员

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开展创建服务品牌讨论活动,统一思想认识,使工作人员认知并深刻理解品牌名称、内涵、创建目的,自觉参与到品牌创建活动中。协调进驻服务大楼的银行和担保公司,联动开展创建活动,共同做好创建工作。

3.营造创建氛围

通过网站、报纸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向社会推介服务品牌。布置服务环境,充分展示品牌标识,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促使工作人员牢记品牌名称、内涵,让职工来到分中心感受到温暖,并有利于职工关注品牌的实施情况并实施监督。

4.开展学习培训

有计划地开展业务学习和培训,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解决服务思想、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更好地为职工提供人性化服务。

5.主动延伸服务

深入有关镇区、社区、企业调研,召开服务工作座谈会,认真听取改进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切实解决在服务大局、服务企业、服务职工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市重点企业服务台帐,实施动态跟踪,根据企业需求,开展个性化服务。

6.自觉接受监督

在公积金网站上增设品牌创建专栏,聘请行风监督员,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职工群众对分中心服务工作的监督。定期开展大厅服务工作现场满意度评定和社会满意度测评。

7.评选服务之星

开展分中心服务之星评选活动,激发工作人员争先创优的积极性。挖掘典型事迹,发挥先进示范作用,进一步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

8.强化管理考核

进一步完善岗位工作职责,实施工作差错问责制,将创建工作纳入分中心内部月度百分考核,并与年度考核等第、年度评先相挂钩,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创建责任意识。

9.与其他相关活动有机结合

将品牌创建活动与“我为世博作贡献、争当世博主人翁”、“为繁荣港建功立业”竞赛、机关科室(窗口)“作风效能建设示范点”创建、“五好党支部标兵”创建等活动紧密结合,相融互动、相互促进。

七、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

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共分5个阶段:

(一)组织动员、申报阶段(4月)

公布服务品牌名称,制订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成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召开创建工作动员大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并将品牌名称、标识、内涵及实施方案向市创建办申报。

(二)宣传推广阶段(5月)

通过多种途径推介服务品牌,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扩大活动影响,进行服务环境布置,展示品牌标识。

(三)组织实施阶段(5-9月)

按照方案制定的创建措施,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服务品牌创建工作顺利实施。

(四)迎接检查阶段(10月)

完善创建活动台帐,迎接市创建办的检查。

第4篇:社区品牌创建实施方案范文

关键词:城市精神;培育;城市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3-0042-02

一、培育城市精神的重要意义

第一,培育城市精神,是增强城市凝聚力的现实需要。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独具特质的精神品质和文化核心。优良的城市精神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主导着市民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能有效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现在的益阳正处在大发展、快发展、实现后发赶超的关键时期,在这百业勃发、经济腾飞之际,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城市精神的引领和激励。因此,提炼和培育融传统文化精华和时代精神内涵于一体的独具益阳特质的城市精神,是提升益阳城市文化内涵、增强城市凝聚力,建设美好新益阳的现实需要。

第二,培育城市精神,是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战略需要。城市精神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没有文化内涵的城市,其繁荣往往是“昙花一现”。如果以人喻城,经济是形,文化是神,只有形神兼备,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前提条件就是这个城市要有鲜明的个性,要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精神,有自己的特色。因为拥有了这一切,这个城市才会生动,才对外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也更容易在人们头脑中打下烙印。我国不少大中城市,都围绕“城市精神”开展过或正在开展讨论和实践活动,旨在打响自己的城市文化品牌。益阳要建设成为充满活力、在更深层次上参与竞争的开放城市,就必须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自觉促进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培育益阳城市精神,更有利于从深层次挖掘益阳文化内涵,凸显我们共同的价值观,最后形成独具特色的益阳文化,进一步提升益阳城市形象,提高益阳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影响力,向国内外展现益阳人的良好精神风貌,使城市精神真正成为益阳的标识,成为响亮的招商品牌。

第三,培育城市精神,是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迫切需要。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硬件建设、市容环境卫生、市民行为举止,都是城市文明程度的外在表现。拥有独具特色的城市精神,能够凝聚全体市民为了共同的家园而团结奋斗,带动市民文明行为规范建设,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今年4月,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益阳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先导工程实施方案》、《益阳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清洁工程实施方案》、《益阳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提质工程实施方案》、《益阳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绿化工程实施方案》、《益阳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亮化工程实施方案》的五个方案通知(益政办发〔2009〕1号)。各方案都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目标和重点,号召全市上下要以更大更强的力度、更实更足的干劲投入到“创建”中去,在“创建”过程中努力塑造益阳城市的文明形象,形成益阳的创建特色。

二、提炼城市精神应坚持的原则

一要传承历史,彰显特色。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本源和血脉,是城市精神的底色。城市精神就是经历史积淀而成的城市核心传统,或城市传统的核心价值观。离开深厚的城市文化传统,城市精神就失去了自本自根的凭据。即每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存在都有着独特的天、地、人之氛围。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种因素或多或少地给每一个城市都赋予了一定的惟它所固有的风格和禀性。我们益阳就是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既有远古原始宗教文化、古代三国文化、梅山文化;又有近代的“三周文化”、“美人文化”;既是干国良臣陶澍之故里,又是“生命签证”国际义人何凤山之家乡;既有“中国羽毛球之乡”、“中国诗歌之乡”之美称,又有“鱼米之乡”、“黑茶之乡”之美誉。我们要从中细致梳理,归纳出核心成份,以彰显“人所不及”的益阳地域文化和人文资源。即酝酿新时期的城市精神,必须在基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再注入新时代内涵,提炼出足以体现市民共同的价值观,并能影响或引导其共同的行为方式。否则,城市精神就失去其底蕴和凭据,既无个性,也显得可疑。

二要“汲取民智,拓展并深化理论研究。由于城市精神牵涉到整个城市的信仰、追求、价值观、行为方式,还将深刻影响到城市的发展战略,仅仅由城市首脑及少数智囊来提炼城市精神,似有失民意和理论基础,不当也不妥”[1]。我市专门召开城市精神研究专家座谈会,向社会公开征集城市精神表述语,是一个汲取民智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还可设立专项基金或追加专项调研投入,一方面以公开招标形式聚合学术优势力量介人,另一方面细化调研项目以吸引众多专家、学者参与,有效地扩大、深化理论基础;避免提炼城市精神过程中过于草率,理论准备不足,而导致城市精神“雷同化”或“虚热化”。

三要紧跟时代,立足现实。提炼概括城市精神,必须从城市的现状出发,顺应时代潮流,立足解决问题。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益阳逐步形成了敢为人先、开放融合、奋力超越等等的精神和气质,也有建设“和谐益阳、绿色益阳、山水银城”的豪情壮志,这些内容反映了时代的要求,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但也要看到,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还存在着某些封闭、僵化、保守的东西,进取精神、创业精神还不够强,争一流、干大事的劲头还不够强,这是影响和制约益阳发展的最大障碍。提炼概括新时期益阳城市精神,对富有时代气息积极、健康、向上的内容要充分吸收、大力弘扬,对存在的差距与不足也要有所考虑,引导人们更新观念,放宽眼界,放大胆量,放开手脚,用新思路新办法解决新问题。一个与时俱进的城市,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弘扬和培育反映时代要求、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型时代精神。

四要明确城市的发展定位,着眼未来。“城市发展定位是引导城市发展的指南针,是谋划城市中长期发展必须解答的重大课题。城市发展的合理正确定位对于一个城市的稳定、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城市的定位,不是一个简单的名称和城市形象塑造问题,而是一个城市在全省、全国、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角色的转变和战略的调整,它不仅接受城市决策者、城市经营者、城市居住者的检验,也要接受历史的检验。城市定位是构建城市精神的核心内容。城市发展定位的正确与否,决定着整个城市精神构建的成败”[2]。益阳的定位:一是重要的环省会中心城市,这个定位一定要有;二是新型工业化城市;三是宜居生态休闲度假城市。因此,提炼概括出来的益阳城市精神既立足现实,又着眼未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城市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全市人民齐心协力搞建设、千方百计谋发展、共同创造益阳美好未来的生动实践,这样的城市精神才具有一定前瞻性和超前意识,才会对益阳未来发展起到引领和激励作用。

五要植根群众,易于普及。人民群众是塑造城市精神的主体,也是城市精神实践的主体,城市精神最终也要体现在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举止行为中。益阳城市精神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来自老百姓、被老百姓所普遍认可,反映广大群众的意愿和心声。要容易被群众接受,在表述上要大众化,高度概括、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流利畅达,便于记忆和传播,成为市民群众的“口头禅”,口口相传,迅速普及,以便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三、培育益阳城市精神应抓好的重要工作环节

培育城市精神是城市文明提升的过程,既要大张旗鼓的有组织地开展有关城市精神的讨论和宣传,以强化广大市民的社会责任感,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同时更需要倡导一种“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精神,使每一个市民都养成在现代城市中居住生活所需要严格遵循的行为规范。具体而言,应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是强化宣传,形成凝聚力。培育益阳城市精神,首先要做好舆论宣传和教育引导工作,形成持续的、声势大、力度强的舆论推动力量。要紧密结合“创建省级卫生文明城市”,把培育益阳城市精神的宣传作为“创建省级卫生文明城市”宣传的重要内容。要对新时期益阳市精神进行系统阐述和全面解读,在全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益阳城市精神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头脑。

二是加快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物质文明促精神文明。城市精神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最终都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没有物质生产活动的支撑,就不可能有精神生产的活动;没有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精神文明。任何一座城市要培育城市精神,首先就是要大力发展经济,不断提升城市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只有让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幸福,都有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我们所倡导的城市精神才能真正被群众所接受与认同,并自觉地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体现于自己的行为举止之中。

三是要注重实效,积极实践。培育益阳城市精神,不是看提炼概括了几个“益阳城市精神”主题词,关键要看是否使益阳城市精神变成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是否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否推动了各项工作。要结合“创建省级卫生文明城市”活动,发动和组织干部群众参与各类道德实践,自觉对照益阳城市精神来要求自己;同时还要以先进人物、先进典型来引领城市精神,以榜样形象的无穷力量来诠释城市精神,动员激励干部群众始终保持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精神状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投身建设美好新益阳的伟大实践。

“城市品牌、城市价值、城市竞争力构建‘十二五’中国城市新理念”[3]。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品牌,也是城市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更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软实力。同样进入“十二五”中国城市之一的益阳市,培育具有益阳特色的城市精神已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第5篇:社区品牌创建实施方案范文

为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推进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旅游服务功能,创建全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把旅游业

培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总体目标,以旅游标准体系建设和旅游标准推广为抓手,全面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培育更多旅游产业品牌,提升城市旅游服务功能和旅游产业素质,提高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我市旅游业发展转型升级,为加快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作出贡献。

二、总体目标

构建特色并与国际接轨的地方旅游标准体系,加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实施力度和实施范围,促进全市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和旅游市场秩序规范,引导全市旅游企业向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培育一批旅游品牌,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增强城市旅游服务功能,优化旅游产业素质,提高旅游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提升游客满意度,成功创建全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

三、主要任务

按照《河南省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实施办法》和《全省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安排》,结合我市实际,突出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建立健全旅游标准化体系。根据我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制定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和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构建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为补充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形成覆盖“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及城市服务功能的地方标准和服务规范。

(二)组织旅游标准实施。在全市大力开展旅游标准化创建工作,遴选旅游标准化工作基础条件较好的县(市)区、旅游企业作为试点,通过宣传、培训、监督、指导等措施,加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实施力度,扩大标准化的实施范围和影响力,通过开展旅游标准化的试点、示范工作,树立标杆,以点带面,带动全市旅游行业严格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规范服务行为。

(三)培育旅游行业服务品牌。坚持以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为抓手,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旅游满意度为目的,创建一批运作规范、管理先进、服务优质的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着力培育一批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的名牌企业,进一步叫响“服务”品牌。

(四)完善旅游产品体系。突出“太极故里”、“山水”两大品牌,加快云台山、神农山、青天河(月山寺)、太极拳、黄河(嘉应观)、妙乐寺、韩园、圆融寺、药王庙、影视城等十大文化旅游园区建设;围绕打造南太行国家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带、南水北调中线生态文化旅游带,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条,推动文化旅游与工业、农业、体育、医疗保健、科技、信息等产业融合发展,开发演艺节目、精品剧目、数字动漫、七贤茶酒、绞胎瓷等文化旅游商品,构建内容丰富、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加快观光游向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保健养生游转变,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

(五)增强城市旅游服务功能。通过旅游标准化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加大投入,加快旅游服务设施的升级和完善。重点加强旅游交通、导向标识等旅游交通路网建设、加强“智慧旅游城市”等旅游信息化网络体系建设,构建完善我市旅游综合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六)开展旅游标准实施评价。积极探索建立旅游标准化创建活动效果评价模式,将制定标准和效果评定结合起来,加强标准实施的督导检查,并实施奖惩机制,促进标准实施、服务质量提高和经济效益增长的有机统一。

四、责任分工

市委宣传部负责标准化创建工作的新闻宣传工作。

市民族宗教局负责全市被列入旅游景区(点)的宗教活动场所的标准化创建工作。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结合标准化创建工作,负责全市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有关政策措施的协调推进工作。

市财政局负责标准化创建工作的专项经费预算,保证创建工作的需要。

市商务局负责指导各县(市)区购物商场的标准化创建工作。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做好移动互联网旅游服务工程建设工作,提升市旅游业的信息化程度。

市民政局负责城市道路标牌的标准化创建工作。

市旅游局负责全市旅游标准化工作的规划、组织协调、整体推进工作,指导各县(市)区的标准化创建工作。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标准化创建工作中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宣贯培训推广,监督各项标准的实施,做好旅游名牌、质量奖的培育工作。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城市道路建设等旅游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创建工作。

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出租车、旅游客运的标准化创建工作。

市农业局负责乡村旅游业态的标准化创建工作。

市林业局负责全市森林公园的标准化创建工作。

市文化新闻出版局负责全市文化娱乐业态和文物景点的标准化创建工作。

市体育局负责体育旅游业态的标准化创建工作。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配合市相关部门做好旅游市场的规范检查工作。

市公安局负责城市交通标牌的标准化创建工作。

市统计局负责为标准化创建工作提供有关数据。

市园林绿化管理局负责公园、街区绿化的标准化创建工作。

市城市管理局负责城市公共厕所和环境卫生的标准化创建工作。

火车站负责火车站的标准化创建工作。

各县(市)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负责本辖区内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咨询中心、星级饭店、旅行社、旅游餐馆、社会旅馆、快捷酒店、购物商场、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农家宾馆等单位的标准化推进工作。其他相关单位,按照各自职能积极配合创建工作。

五、工作步骤

创建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工作分为五个阶段进行。

(一)启动阶段(2012年7月至8月)

根据创建旅游标准化示范市工作的要求,组织专题调研,提出工作方案,细化创建工作任务,明确职责分工,召开动员大会,广泛宣传发动,统一思想认识,引导全社会支持创建、参与创建。

1.研究制定《市创建全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实施方案》、《河南省旅游标准化试点地区评估表》任务分解和《市旅游标准化试点县(市)区评估表》、《市旅游标准化试点企业评估表》,进行责任分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收集、编印旅游标准化资料汇编;

3.与各县(市)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和各相关部门签订《市创建全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目标责任承诺书》;

4.设立专门的办公场所,抽调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创建工作;

5.开展旅游标准化调研工作。进行旅游服务质量调查,全面了解旅游服务质量状况和旅游标准化工作情况,梳理旅游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加强旅游标准化建设的措施;

6.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抓好标准学习和宣传发动,确定试点单位;

7.各新闻媒体开辟“创建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专栏,营造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

8.各县(市)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和各责任单位依据本方案,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于8月30日前报市创建办建档。(电话:3569652)

(二)实施阶段(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

根据创建全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责任分工的要求,各级各责任部门和单位,结合各自职责,逐项抓好落实,做到阶段性工作与整体创建活动有机结合,既分工又协作,增强创建实效。采取专项督查、群众评议、舆论监督相结合的办法,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认真做好整改。

1.研究制定《市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和《市旅游标准体系表》,并组织实施。

2.完善城市旅游服务功能。抓好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重点加强“智慧旅游城市”旅游信息化系统建设,完善旅游标准化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快速便捷的公共信息服务;加强城区导向及旅游标志系统建设,完善旅游标志系统,实现行政区域内主要道路及重点景区的标准化导向信息系统全面覆盖。

3.开展旅游标准宣贯培训。旅游及相关行业要开展各种形式的旅游标准宣贯培训,引导和督促旅游企业及相关单位严格执行已经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4.建立健全旅游标准化体系。围绕“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依据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总体安排和旅游新业态的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组织制订具有特色的旅游服务地方标准和服务规范,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标准体系框架。

5.制定完善旅游企业标准。各旅游企业要组建标准化技术队伍,研究制定符合本企业特点的标准体系。各主管部门指导鼓励旅游企业贯彻实施各项旅游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6.组织开展旅游标准化试点和推广。按照创建工作任务,督导各试点单位制定试点工作方案,明确目标和任务,落实各项措施,对照试点评分标准开展创建、自检工作。并通过工作简报等形式,及时向市创建办报送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总结试点经验,并在全市进行推广。同时,强化试点进程跟踪督查,分阶段提出要求,及时通报试点情况,推动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7.进行旅游标准实施评价。在试点过程中加强对标准实施情况的检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修订标准的建议,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在对标准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中提升旅游产品档次和服务质量。

8.加强旅游标准化工作宣传。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站等媒体全方位宣传报道旅游标准化创建工作,在城市主要街道、旅游景区和社区等场所设置公益宣传牌,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标准化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三)评估阶段(2013年9月至10月)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对照考核标准,积极查漏补缺,进一步提升软件水平和硬件质量,确保考核评估一次通过。

1.做好试点中期评估工作。依据《河南省旅游标准化试点地区评估表》,掌握评估内容,在旅游标准化试点中期,迎接省旅游主管部门组织旅游标准化专家对我市进行中期评估,接受上级对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指导。

2.开展旅游标准化试点创建自查。按照《河南省旅游标准化试点地区评估表》内容进行自查,自查合格后,向省旅游局提出正式评估申请。

(四)迎检阶段(2013年10月至11月)

试点工作期满,制定迎检方案,在巩固发展试点创建工作成果的同时,做好迎接省旅游局对我市旅游标准化试点现场评估工作。

(五)总结阶段(2013年12月)

各县(市)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及时总结旅游标准化工作取得的成果,推广成功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持续完善各项标准,不断改进旅游企业的管理和服务。适时召开全市旅游标准化推进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对在标准化推进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实施表彰奖励。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全市创建全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创建全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工作任务,把握工作标准,掌握工作进度,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将创建全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定期督导检查,促进任务落实。各县(市)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和各相关部门要各负其责,抽调精干人员成立相应创建工作机构,制定创建方案,明确创建任务,落实创建责任,确保工作完成。

(二)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旅游标准化建设和试点工作是一项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城市功能、环境提升、服务品质等领域。各县(市)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及各相关部门要按照“统一领导、部门负责、条块结合、城乡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通力协作,上下联动,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强力推进全市旅游标准化建设,确保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第6篇:社区品牌创建实施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胜单位为目标,围绕"六点六化"(围绕"抓"点,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化;针对弱点,保持严打整治常态化;破解难点,推动矛盾化解法治化;做实支点,构建治安防控立体化;打造亮点,实施平安创建精细化;凸显高点,促进网格服务社会化)工作主线,创新综治工作方式方法,积极适应社会形势新常态,创建特色亮点,打造新品牌。

二、主要内容

1.建立完善群防群治机制。坚持"预防为主、专群结合"的原则,落实群防群治队伍,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搞好人防物防技防,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

2.全面实施平安细胞工程。加强平安创建力度,深化平安社区(村)、平安单位、平安校园、平安企业、平安家庭等一系列平安细胞工程建设,积极发挥"五老"、网格员、中心户、楼栋长、志愿者骨干作用,营造平安创建大氛围,不断提升"一感两度两率"。

3.加强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不断建立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着力提高信息化运用能力,加快视屏监控探头建设,实现街道和重点部位全覆盖。

4.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依托网格化管理平台,推动建立完善信息化、精心化、法治化、动态跟踪、多元化解、整体联动的社会矛盾预防化解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善法律顾问制度。

5.大力推进专项治理工作。加强流动人口、社区矫正对象、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管理,加强学校、企业周边环境整治、危爆物品寄递物流专项整治,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加强食品药品和安全生产监管,严厉打击"黄赌毒"、"两抢一盗"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和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

6.夯实基层基础建设。加强网格化平台规范化建设,落实基层综治队伍建设,加强综治干部业务培训和法律专业教育培训,提升工作水平。

三、组织领导

为保障综治"双创"活动顺利开展,特成立镇"双创"活动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汤敏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谢国清和党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李珍任副组长,成员由综治办、宣传办、派出所、司法所、学校、卫生院等单位负责人组成,"双创"活动办公室挂靠综治办,由苏在群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四、工作要求

(一)提升认识。各村、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双创"活动,充分认识开展此次活动的重要性,把"双创"活动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深入推进。

第7篇:社区品牌创建实施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和谐**的总体目标,以**迎办2008年奥帆赛为契机,优化发展秩序,提升城区品位,增强街道综合竞争能力,实现街道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要求

(一)深化城管理念。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强化“规划城管、法制城管、信息城管、精细城管、人本城管”的管理理念,推进“大城管”工作进程,全面落实城市管理各项工作。

(二)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切实抓好特色街区、示范社区的建设与管理;深入开展创建十条城管示范达标路活动;继续做好修车点、洗车点、废品收购点“三点”整治工作;重点抓好背街小巷、居民楼院的环境综合整治。

(三)强化服务意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坚持“政治合格、业务过硬、服务社区、服务居民”的工作理念,按照人本生态的原则,实行高标准的人性化管理,切实解决城市管理中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

(四)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不断加强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手段创新,积极探索城市管理、社会化共建共管的新思路、新办法,建立“结构合理、运转高效、监管有力、公众参与、和谐有序”的大城管格局,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三、工作任务

1、社区环境整治

(1)清理整治居民楼院内的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写乱画,废弃物,树挂等卫生死角,搞好楼院的绿化、美化、硬化,进一步完善楼院的公共设施,改善居住环境,年内创建三个“两无三化”楼院。

(2)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周六“义务劳动日”;积极做好春冬两季除蚊、蝇、鼠、蟑螂“四害”,规范设置鼠屋,科学指导,集中投药,有效控制“四害”滋生场所。

(3)主动做好城管联动中心每月的月检工作,采取定期和随机相结合的办法检查和指导社区加强对社区内居民楼院的巡检,各社区对居民家庭装修所产生的建筑垃圾的监管、清运负全责。

(4)加大对居民楼院内违法建筑的拆除工作力度,及时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对社区内破、损、残路面及时修复,确保路面平整、排水畅通,为辖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5)加强社区建设,按照**市和谐社区评价标准,积极开展和谐社区环境优美的各项创建活动。推行每个社区建立一支城市管理综合服务队伍的模式,加强日常的环境保洁,及时发现存在的各类城市管理问题,实现全覆盖无缝隙管理。

(6)加强对小区物业管理。严格落实《物业管理条例》,开展创建品牌物业小区,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竞赛等活动,指导物业对垃圾实行分类回收。垃圾清运定点及时,垃圾袋装率达100%。

2、环境保护

普及环保知识,培育环保志愿者队伍,不断增强居民环保意识,加大对社区内企业、餐馆及其它大气污染源的有效监管,油烟排放和噪音污染等符合相关标准。

3、社区绿化整治

绿化布局合理,充分利用现有空间种花、植树、种草,见缝插绿,小区内绿化、美化、净化程度较高,树木花草修剪整齐,无毁绿、无侵占绿地等现象。可绿化面积的绿化覆盖率达到100%,社区绿化达到规划要求。

四、实施步骤

(一)发动部署阶段(1月—2月)。办事处组织召开动员大会,明确任务分工。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各社区、单位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制订城市管理工作方案及各项整治方案。

(二)组织实施阶段(3月—11月)。全面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各社区辖区单位每个月要向街道城市管理工作办公室书面报送进展情况,及时查找问题进行整改,做到边整治、边巩固,全面落实本方案的各项任务。

(三)督查验收阶段(11月—12月)。全面落实城市管理工作方案的各项任务,确保工作落实。各社区、单位要按照本方案进行自查,认真组织回头看,对一些回潮问题,要限时整改。办事处将统一组织检查验收。

(四)总结表彰阶段。召开街道会议,对街道城市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更好的开展城市管理各项工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成立街道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办事处主任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街道城管科,由城管科科长李明发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日常工作由办事处城管科负责。

(二)高效联动,形成合力。各社区、单位要强化落实管理,按照责任分工,切实抓好城市管理各项工作的落实,要分析形势,调配力量,查摆问题,全面整治。同时,要及时受理群众投诉,解决出现的各类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要切实搞好部门、单位的沟通协调,形成团结协作,齐抓共管的合力。

第8篇:社区品牌创建实施方案范文

一、加强风险防范

(一)全力守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充分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特别是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守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的极端重要性,担当作为、履职尽责,加强工作调度,确保责任不缺位、工作不断档。坚持预防为主,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指导和技术服务,防范化解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压实责任,守好底线,为保供给、保质量提供坚强保障。

(二)强化风险监测。配合县级监测机构作用,加大随机抽样力度,增加产地、“三前”环节、禁用药物的抽检比例,提高监测的时效性、准确性、真实性和覆盖面,切实增强风险预警能力。

(三)完善应急机制。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镇政府积极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针对问题多发区域和重点品种,及时排查风险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

(四)加强科普宣传。建立常态化科普宣传机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等线上模式及食品安全宣传周、农资打假宣传周等线下模式宣传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和生产消费知识。提升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提高消费者质量安全科学认知水平,引导放心消费。

二、强化执法监管

(一)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成果,开展“利剑”行动,重点整治蔬菜、水果、食用菌、人参等中药材、畜禽、禽蛋、水产品中使用禁用、停用药物及农药兽药隐性添加、生猪私屠滥宰、注水注药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监管名录,将蔬菜、水果、食用菌、人参等中药材、畜禽和养殖水产品的生产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生产经营主体纳入监管名录库。完善信息报送制度,及时向本级农业农村部门和上级部门报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情况。

(二)加强监督检查。综合运用监督抽查、暗查暗访等方式,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各村、社区作为本辖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管制度,镇相关部门要不定期地对各村、各社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象进行抽查,抽查范围覆盖大中小生产经营主体,抽查内容突出禁限用药物、停用药物和非法添加物。针对重点地区和产品加大频次,扩大参数,实施精准打击。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农业综合执法的重要职责,通过检打联动、行刑衔接、联合惩戒等方式加大处罚力度,做到有案必查、查必到底。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公开举报电话,鼓励群众参与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向农业综合执法部门举报。

(三)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密切关注肺炎疫情对农资供应和产品质量可能带来的影响,会同有关部门加强会商研判和信息调度,努力保障农资市场秩序稳定、产品质量可靠。春耕生产前积极开展农资打假“春雷”行动,重点打击生产经营假劣农药兽药、饲料中非法添加禁用药物、肥料有效成分不足、种子侵权假冒等严重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对违法主体依法从严处理。

三、完善监管制度

(一)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健全监管长效制度机制。制定总体实施方案,指导各乡镇细化工作内容,聚焦重点品种、重点主体和重点问题,在规模生产经营主体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鼓励有条件的主体开具电子合格证,探索“合格证+追溯码+认证标识”的发展模式。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开展指导培训,推动生产者自我质量控制、自我开具和自我承诺。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发挥合格证制度的作用,压实主体责任,鼓励“菜篮子”产品随车附带合格证上市。加强监督管理,严厉打击虚假开证、冒用他人名义开证等行为,严防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

(二)加快质量追溯推广应用。继续加大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湖平台和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平台的宣传力度,根据上级要求逐步将各村、各社区规模以上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纳入平台管理并指导其产品带码上市,提高农产品可追溯比例。率先将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纳入追溯管理。配备专职技术指导人员,加大培训指导力度。联合市监局等相关部门,加快落实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管理办法,切实守好从农田到餐桌的质量安全防线。

(三)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更新完善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诚信档案,加强信用管理。制定并落实“红榜”和“黑名单”制度,建立生产主体信用情况与项目申报、补贴奖励、产品推介等激励措施挂钩机制,加大守信主体奖励力度和失信主体惩戒力度,将生产主体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列入“黑名单”。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文化建设,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诚信责任,将生产主体开展丰富多彩的信用宣传活动,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环境。

四、健全标准体系

(一)推进标准化生产,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依据县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的绿色种植经验,开展标准进村入户活动,推动新型经营主体按标生产。依托绿色标准化基地项目实施,培育企业标准“领跑者”。以基地引领、示范创建为目标,打造一批以蔬菜、水果、食用菌等“菜篮子”产品以及特色优质粮食作物、人参等中草药材为示范典型的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点。

(二)开展农产品提质行动。稳步推进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宣传推广和产品推介。

五、提高监管能力

第9篇:社区品牌创建实施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为共同价值观,以实施“用安全文化助推安全生产”战略为主线,以提高全民安全生产意识和素质为长远目标,广泛深入地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推进安全文化理论和建设手段创新,积极倡导先进的安全文化,争取用三到五年时间,在全市广大人民群众中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家共同信守的安全文化,为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群众基础。

二、主要内容

(一)开展安全发展理念宣教行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和户外标志、标语、电子显示屏等宣传设施和手段,大力宣传贯彻落实各级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广泛宣传“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坚决不要带血的GDP和带血的企业利润”的理念,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安全文化氛围,使安全发展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共同意识和自觉行动。

(二)开展树立“三种意识”、加强“三种能力”建设行动。即在社会公众中树立“人人珍惜生命、人人重视安全的意识,学法守法、安全行为的意识,从我做起、互相关爱的意识”;在从业人员中加强“遵章作业、规范操作能力,自主保安、互相保安能力,紧急避险、应急处置能力”建设。采取各种形式和手段,在全社会形成共识,掀起树立“三种意识”、加强“三种能力”建设,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基础保障。

(三)开展安全文化“五进”行动。创新形式和手段,打造平台和载体,以典型引路,广泛深入地开展安全文化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培育和塑造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安全文化活动品牌,使活动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百姓、贴近基层,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宜于接受,提高社会公众和从业人员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开展全民安全教育行动。在社区、村镇、居民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安全宣教活动,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和安全常识,强化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筑牢安全生产思想防线,提高社会公众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特别要树立“安全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推动安全知识进课堂,在中小学开设安全知识和应急防范课程,在高等院校开设安全文化知识和应急管理选修课程,全方位、多角度强化学校安全教育。

(五)开展安全社区创建行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积极性,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安全社区。以安全社区建设为平台,立足安全预防,建立安全防范机制,提高社区民众预防和应对事故与伤害的能力。加强社区安全环境建设、社区应急能力建设,提高社区安全保障能力,为安全生产提供坚实基础,推动基层社区安全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六)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行动。把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积极探索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模式,不断充实和丰富创建内容,完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定标准,加强对企业创建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在重点行业领域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深入发展。

(七)开展企业全员安全培训行动。大力开展企业全员安全培训,加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培训,重点加强高危行业和中小企业一线员工特别是新入厂职工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培训,强化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上岗资格培训。把安全技能培训纳入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的重要内容,完善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过程中的安全教育培训机制,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为加强对安全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市里建立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安委办、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团市委及教育、公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海洋与渔业、文化广电新闻出版、质监等部门组成,定期研究有关安全文化建设的重大问题。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政府安委办,具体负责安全文化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各市区(开发区)也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工作优势,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共同推进全市安全文化建设的发展。

(二)细化建设方案,积极稳妥推进。市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按照市里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结合各自业务范围,制定本部门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案(见附件)。各市区(开发区)及有关部门和单位也要按照全市总体方案要求,结合当地工作实际,制定自己的实施方案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上下联动,横向联合,步调一致,全面、深入、扎实地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在全市掀起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