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统计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兴媒体 高校统战工作 工作创新
一、新兴媒体的应用现状
对于新兴媒体的界定,目前比较统一的认识是,新兴媒体是基于新技术应用的媒体形态,具体包括快递信封广告、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兴媒体常被称为“第五媒体”。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兴媒体的受众获取信息的平台拓展到互联网、移动通讯的手机等新型载体,收看终端也由电视屏拓展到手机屏和PC电脑屏。
新兴媒体在应用上的属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时间上,新兴媒体传播具有明显的自由、快捷的特点,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随时各类新闻。二是在空间上,新兴媒体传播不分地域,本身在新闻和信息容量上也具有无限性,使得这些信息储存空间的优势,较传统媒体更丰富、更饱满、更精彩。三是在手段上,新兴媒体传播可以做到单项传播、双间甚至多向传播,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可以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四是在内容上,新兴媒体传播更为透明,例如一个人的意见会以极其低廉的成本迅速被其他人获知,任何人可以随意发表自己观点和想法等等。
目前,新兴媒体应用十分广泛,由于能对受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内容,使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让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渠道多元化以及互动参与性强等优势让新兴媒体迅猛发展。如今,新兴媒体逐步颠覆了传统的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的信息获取渠道,网络空间、博客、播客、微博等新媒体,使每个人都有信息的可能。
二、新兴媒体带来的高校统战工作机遇与挑战
新兴媒体给统战工作带来了发展机遇。一方面,新兴媒体有助于提高统战工作效率。由于统战工作具有涉及面广、对象广泛、时代性强等特点,传统工作方式方法很难适应以信息技术为特点的知识经济的要求,新一代知识分子呈现出多元化、国际化和流动性强的特点,思想交流和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统战必须提高工作效率以应对发展需要。而新兴媒体能节约工作成本,有利于统战工作的对外宣传,有利于加强与统一战线成员的沟通与互动,有利于最新的政策、方针等快速传达到统战对象手里。另一方面,新兴媒体有助于提高统战工作效果。例如,新兴媒体能够及时获取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重大热点问题,有利于民众和委员通过留言栏等方式就提案开展讨论,既可进一步优化、丰富提案内容又可以宣传提案,提高提案的社会影响力和民众的参与度。
然而,虽然目前各地统战部门基本建立了门户网站,有些地方还建立了统战工作短信平台等,但是,各级统战部门的新兴媒体统战宣传工作还没有形成体系化合力,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从目前情况看,我们对新兴媒体在社会发展变化中的重要作用还没有足够的认识,还没有树立起战略思维和长远观点,对如何利用新兴媒体开展统战工作还缺乏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对网络统战工作的认识还存在着盲区和误区。如认为网络统战就是搞办公自动化,就是建立网站,就是强化对网络舆论的监管,而如何将新兴媒体的优势融入统战工作中去,还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办法。因此,需要我们认清利用新兴媒体开展统战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基于新兴媒体优化高校统战工作
(一)发挥新兴媒体传播优势,扩大高校统战工作影响力
新兴媒体在传播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明显的自由、快捷的特点,可以轻易做到随时随地和阅读各类新闻,这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尤其是我国高校自扩招以后,分校区的情况比较普遍,学校人员的布局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少高校的组织结构和部门安排被打乱,工作关系也发生了改变,给高校统战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新兴媒体的时空无限性能够有效破解这些障碍和困难,在高校统战工作的开展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总书记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为此,各级统战部门应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发挥新兴媒体优势,积极探索网络统战工作新模式、新方法,增强工作成效,更好地发挥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优势和作用,不断巩固和壮大新时期统一战线服务。具体而言,统战部门应当主动积极地建立自己的网站,建设自己的网络阵地,并不断进行巩固和强化。同时,通过在具有官方性质的网站上信息,公开政策,展示风采。
(二)整合新兴媒体交流渠道,夯实高校统战宣传平台
关键词:畅通 高效 平安 绿色 珠江 船型标准化
2011年1月21日,国务院了《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提出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建成比较完备的现代化内河水运安全监管和救助体系,运输效率和节能减排能力显著提高,水运优势与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显著增强。本文试图从建设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内河水运体系出发,对船型标准化工作进行阐述,并根据珠江的船型标准化现状提出一些个人观点。
1 船型标准化的定位
船舶在内河通航存在着诸多限制条件,船型标准化的目的就是在有限航运资源的条件下,实现整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实现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内河运输体系出发,船型标准化也可以划分为平安、畅通、绿色、高效四个发展阶段。平安作为最低标准,在政策方面,法规、规范、部门规章和技术标准等共同构成了安全保障体系;在执行层面,通过常规的船舶检验和海事管理与根据发展要求进行的老旧落后船舶淘汰和运力调整相结合,提高运输船舶的安全性能。畅通则要从与航道、港口、过船设施、跨河建筑物等相协调的角度,通过规范船舶主尺度,提高船舶的通行效率和通航设施的利用率,缩短船舶待港和待闸时间。绿色要通过研发新型材料和节能环保技术应用在船舶设计和建造上,减少船舶建造和运营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建立相关的能耗和污染排放标准,建设污染物的收集和回收设施及完善相关配套政策。高效则要求通过研发船舶物联网技术,实现船舶的智能化,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船舶、港口、通航设施和管理部门的信息实时交换,提高运营和管理效率。以上四个阶段是从实现的难易程度进行划分,在时间上并不存在绝对的先后顺序,有时候还会出现交叉,比如淘汰老旧落后船舶,同时会带来安全性和环保性的提高。
2 船型标准化的衡量指标
目前把船舶平均吨位与标准化率作为衡量船型标准化的指标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
船舶大型化是航道等级提升后的必然结果,船舶大型化无法脱离通航条件改善这一先决条件。在相同的航道等级条件下,大吨位船舶比小吨位船舶会有更好的收益是显而易见的,船舶的吨级会随着航道等级的提升自动与其相适应,并不需要政府加以引导。目前船型标准化的工作中,也仅有淘汰小吨位过闸船舶对船舶大型化有直接作用。在无船闸限制航道,因航道等级提升而不断运用行政或者经济手段淘汰存量船舶存在很大的资源浪费。另外,船舶大型化并不意味着标准化,非标准的大型化反而会对社会资源造成更大的浪费。
船舶的标准化率应与行政目的更紧密结合。目前船型标准化率的计算方法主要是看船舶是否满足设定的主尺度要求,在研究层面,作为一个量化指标,具有可知性,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但作为一个行政目标,与追求的行政目的和社会效益并不一定存在正相关。
交通运输部徐祖远副部长在2010年5月27日召开的交通运输部推进船型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船型标准化本身不是目标,而是通过船型标准化方式,加强内河船舶运力结构调整,改进内河船舶技术条件,完善和改进水路运输服务质量,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利用率,转变交通发展方式,改善内河通航秩序,总体提升内河航运的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和节能性。因此,在制定船型标准化的行政目标时,应从船型标准化所追求的最终行政目的出发,反映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比如从平安可以采用老旧落后及有安全隐患的船舶淘汰了多少,畅通可以采用船闸过闸效率提高了多少,绿色可以采用污染排放量减少了多少,高效可以采用相同航次航行时间减少了多少等进行评判。
3 船型标准化中政府应起的作用
船型标准化工作应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模式。市场自身调节能够解决且不需太长时间的问题,政府则不要干预;市场自身调节能够解决但需要很长时间的问题,可以用经济手段引导,加速问题解决;市场调节无法解决的问题,才使用行政手段或法律手段等强制措施。
从平安、畅通、绿色、高效四个发展阶段出发,平安和畅通涉及安全监管和公共资源利用等问题,体现着社会利益和公共利益,与交通运输部门的基本职能相关,执行的力度要大一些。绿色和高效等要求超出了企业的一般责任,在执行上则要以经济引导为主。但上面的划分方式也不是绝对的,比如由于国家对于环保要求的提高,增加企业的责任,也是可以通过行政或者法律手段来实现的。
4 珠江干线的船型标准化现状简要分析
珠江水系连接西南与粤港澳地区,流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船舶设计与建造水平也有较大差别。另外水系支流众多,每一航段均有自身独特的特点,船型标准化工作应该抓大放小。从中央层面,应该把精力放在国家航道或者是干线航道的船型标准化,而其他航道的船型标准化由各省(区)组织开展。经济鼓励政策方面所需资金,原则上由中央和地方各承担一半,由于各省(区)客观存在的一些差异,各地可在此基础上增加地方经费预算。
珠江上尚未出现大的航运公司,目前主要是一些家庭式的船民委托航运公司经营,跟风造船的现象比较明显。随着西江中上游的渠化,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据船民反映,1000吨级以下船舶在珠江干线运营已很难保障收益,现阶段新建船舶多在1000至2000载重吨,由于市场门槛不断提高,可以预计伴随船舶的大型化会出现运营的规模化。在成熟的运输市场出现后,船型标准化工作在骨干企业的配合下,会有大的进展。
珠江流域上下游水位落差较大,因此建有较多的水利水电设施,仅珠江干线就建有西津、贵港、桂平、长洲四座枢纽。长洲枢纽自建成后已发生过七次较大规模的堵船,最高时达到1500艘以上,对流域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损失。另外,珠江干线还存在为数不少的水泥船、单壳液货危险品船和一些老旧技术状况差的船舶。因此,现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实现平安和畅通的目标,即淘汰老旧落后及有安全隐患的船舶及提高船闸通过效率,在珠三角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可以在节能环保和提高船舶智能化方面做一些尝试性的引导。
5 具体措施建议
交通运输部已经确定了“开前门、关后门、调存量”的工作思路来推进船型标准化。针对珠江不同区域的特点,要采用不同的政策,分阶段推进船型标准化,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对珠江干线内所有从事营运的水
泥船和单壳液货危险品船实施限期淘汰;二是对西江航运干线过闸船舶主尺度和安全、环保指标强制规范,逐步限制小吨位船舶过闸;三是引导推进西江下游和珠江三角洲船型标准化。依托骨干航运企业开发主流船型技术方案,引导市场船型逐步向标准化方向发展;四是制定经济鼓励政策,鼓励单壳液货危险品船、过闸小吨位船等提前退出市场。
5.1淘汰水泥船
据了解,珠江水系的水泥船大部分在珠三角地区,从2011年1月1日起,广东省不再为水泥船发放营运证,但目前在船检部门登记的水泥船仍有四千余艘,其中有一半登记在干线航道。海事部门监管压力很大,应尽早出台水泥船的淘汰时间表及拆解补偿措施。但是水泥船的迅速发展也有其历史原因,若船民不愿拆解,应允许其转为农副业用船。
5.2淘汰单壳液化危险品船
单壳液化危险品船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若发生泄漏事故,影响范围很广,清理难度大。交通运输部已经出台了单壳液化危险品船的淘汰时间表,在推进船型标准化的过程中,可配合经济手段,加快其淘汰。
5.3规范过闸船舶船型主尺度
规范过闸船舶船型主尺度的工作在川江及三峡已有先例,在2003年,原交通部了《关于川江和三峡库区船舶运输准入管理的公告》,禁止新开工建造或者改建非标准客船、油船、化工品船、载货汽车滚装船、集装箱船、干散货船进入川江和三峡库区航运市场。2004年,《川江及三峡库区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对规范川江及三峡库区运输船舶船型主尺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珠江干线也可以参照长江的方式,由交通运输部出台西江航运干线货运船舶船型主尺度系列,并对新建过闸货运船舶强制执行。
对于过闸小吨位船退出市场有两个方法:一是拆解并给予补贴;二是通过经济政策引导其去支线营运。笔者认为第二种方法的效果更好一些。珠江流域支流众多,航道等级也都在逐步提升,支线的等级提升后需要新的运力补充,已不适应干线的小吨位船在支线可能会比较适合。通过引导小吨位船去支线运营,既提高了干线通航设施的利用率,同时解决了支线运力不足的问题,也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性,避免了资源浪费。而在实际操作中,则需要统筹采用两种方法,争取达到最理想效果。需要将那些船龄较新、技术状况较好、能够适应某种航线的小吨位船转到支线运营;而一些严重老化,安全、经济、环保状况不佳的小吨位船舶被拆解淘汰。
5.4开拓性地开展“开前门”工作
“关后门”和“调存量”的工作,在国内其他流域已有一定的工作基础,有许多经验可以借鉴,但对于“开前门”的工作,尚未有公认的好的做法。“标准船型”的推广工作应“边说边做”,在开展研究的同时,就要多做试点工作,及早发现政策中的一些缺陷,提高行政效率,避免行政浪费。由于珠江水系的船舶设计力量较弱,要集中精力抓好新建船舶的问题,在“开前门”方面可以考虑由政府发起,并吸收银行和民间资本进来,成立船舶融资租赁公司,为船民提供“标准船型”船舶租赁服务。这样从源头上开展船型标准化工作,可以减少以后的行政成本,而且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解决市场问题,不易衍生出其它矛盾,还可以为培育大型航运公司提供一定的环境基础。
摘要统计信息是事业单位在实施科学决策,以及推行现代化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工作,而且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为了能满足新形势的需求,也必须有效提高统计信息的质量,因为它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对统计工作在事业单位中的重要性进行阐述,然后针对统计信息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统计信息质量问题改进措施
统计工作在事业单位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的竞争愈演愈烈,把好统计信息工作的质量关,对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事业单位应充分认识到统计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并对其工作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以便及时制定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帮助统计工作能适应各种变化,让事业单位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一、统计工作在事业单位中的重要性
早在十二五时期,国家统计局对统计工作就提出了规范统一的科学发展要求,以规范统计工作的操作规程与业务流程,进一步使统计工作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以及法制化,只有这样统计信息的质量才能得到有效保证。经过反复实践证明,事业单位统计信息质量所起到的作用将越来越大。首先,要想有效提高统计信息质量,就离不开科学的组合方式、高效的统计制度以及合理的统计指标体系。这样就能有效避免不规范与不科学的现象出现,从而有效确保了统计信息质量;其次,当事业单位的统计信息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之后,统计信息的实用性及准确性都将随之得到有效提高;此外,为了使统计信息质量能得到有效保证,还将基层数据直接导入了国家数据库,这样便能在极大程度上降低统计数据受外部干扰的程度。
二、事业单位统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
1.统计工作的建设相对滞后
我国的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对统计工作的建设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的感觉。在过去,大部分事业单位中都未单独设立统计机构,现在除了极少部分的高校,以信息中心兼职充当其统计机构外,其余高校根本不具备统计机构,一般统计工作都划归于财务室、院校办公室或是别的部门。随着高校办校规模的不断扩大,财务人员与办公室人员能勉强完成相关的报表统计,已经实属不易了,再也无法对相关的一些调研结果与数据进行整理,试问这样的统计方式如何能确保统计信息的质量。
2.缺乏完善的统计制度
之所以说我国缺乏完善的统计制度,是因为我国现行的统计立法,不能满足统一性和整体性的要求。例如统计法中对于统计经费、统计工作计划、统计工作执行与检查等方面,都没有明确的知识与规定。而且多数事业单位也未制定出完善的统计制度,若再加上单位领导对统计工作的忽视,就更难保证统计信息的高质量了,长此以往将严重阻碍事业单位统计事业的发展。
3.基层统计团队力量不足且基础性较差
事业单位的统计工作开始于乡镇单位,它们是后续统计工作中的统计基础与数据源头,其统计工作量是非常庞大的。而乡镇单位有普遍缺少专职的统计人员,面对任务重、专职人员少的困境,统计信息质量将很难保证。再加上乡镇单位原本拥有的统计人员,由于单位中事情繁杂,为接受过正规的上岗培训及岗位频繁变动等原因的影响,造成统计人员普遍存在专业技能较差,以及业务素质不高等问题。由此看来,基层统计团队的统计能力,完全无法满足当前新农村建设的统计工作需求。
三、提高事业单位统计信息质量的改进措施
1.提高事业单位中对于统计工作的法制意识
增强普法宣传力度,提高事业单位中对于统计工作的法制意识,确保事业单位的统计工作能顺利开展。首先,提高法制意识应从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抓起,要使其敢于利用法律武器来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并始终依法对统计队伍稳定性与统计机构完整性进行有效保护;其次,事业单位在进行统计工作的过程之中,应始终与统计法保持高度一致,确保统计工作所具有的严肃性,不受外界任何因素的影响;此外,要想有效提高统计信息质量,还必须把统计执法当成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只有如此才能使统计工作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2.在事业单位中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统计管理制度
在提高统计信息质量的过程中,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统计管理制度是势在必行的,不但要建立起统计管理制度,同时还必须严格执行统计管理制度,若在制度制定的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与矛盾,都必须及时进行协调及处理,以便将事业单位中的统计信息质量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同时,事业单位中的统计工作是可以与日常的管理工作相结合的,例如将统计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与个人的业绩考核挂钩,实践证明这样也能起到提高统计信息质量的目的。
3.加强基层统计团队的综合能力
要想使基层统计团队的综合能力得到增强,就必须借助强有力的措施,以便快速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等。一方面坚持统计工作的原则与要求,建立健全相关的基层统计网络,另一方面也必须设立专门的统计岗位,并切实做到以源头建设促统计工作发展。这样基层的统计工作才能拥有更加超脱的地位。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切实提高事业单位中的统计信息质量,是事业单位统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统计工作的相关人员还必须及时发现统计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以便能以最快的速度提高事业单位统计信息的质量,从而达到促进事业单位决策与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亚珍.规范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的探索.财经界(学术版).2012.04.
[2]叶冬桂.关于提高企业统计信息质量的策略研究.科技致富向导.2010.08.
一、工作思路
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就业制度,建立公共就业均等化服务,完善创业带动就业政策体系,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结构,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保持就业持续增长。
二、主要目标
以就业促进社会比较充分就业为总体目标,以创业带动就业为工作重点,着力实现“1139”计划,即建立1个省级创业孵化基地,创建1个县级创业型城市,实现3个就业率达90%以上(新成长劳动力转移就业率90%以上;当年登记认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率达90%以上;本地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具体目标:全市每年将新增就业4.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5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为3.2%以下。力争每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双困”毕业生就业率达100%,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2万人以上。
三、工作进度安排
(一)建立统筹城乡就业的组织管理、就业服务体系,完善面向城乡劳动者就业的工作机制,城乡统筹就业全覆盖。2011年,进一步健全就业失业手册发放管理制度,年末,全市城乡劳动者就业失业手册发放率占二三产业从业人数总量的25%以上。
(二)健全就业统计工作制度,按就业统计要求,落实月报、季报、年报就业统计工作,并按工作进度进行督办和通报,确保省、市就业工作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三)加强我市台港澳就业人员的联系,完善台港澳就业服务体系。指导各级人力资源市场设立服务台港澳就业人员服务窗口,方便台港澳就业人员办理就业证。年内,力争推行台港澳人员内地就业网上申报办理。
(四)按照管理权限“能放则放”的原则,年初,完成市直企业用工备案管理权限下放蓬江、江海区管理的工作。
四、工作重点和重点项目
(一)计划在2011年内指导帮助具备条件的1个县级市区申报省级创业型城市。
(二)争取政府支持,力争在2012年前在市区建立一个省级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争取市本级财政支持,加大就业专项资金投入,确保我市省级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早日建成。
一、加强管理与协调,引领学校专业化管理。
对各县(区)教育局与各高中注重管理与服务并重,调研与决策并重,沟通与执行并重,促使高中学校的教学管理、办学特色、课程实施、保送生招生等工作协调开展。指导学校按照五年发展规划,充分挖掘学校发展潜能,探索教学管理精细化,研究教学策略科学化,为我市各类高中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1.抓落实促效率。通过组织全市校长参加国际教育创新大会和教
学考察,提升了校长的思维力。指导学校推进过程管理与精细化管理探索,重视科学的质量评价,因校制宜提出提升教学的质量指导性意见,实施分层教学,分类辅导。高度重视备课、上课、批作、练习、辅导等教学常规,引领教师破解新课改后教学内容多与课时紧张的矛盾,选课与走班的矛盾,选修1B教学与复习的矛盾,有效配套练习少与复习练习任务重的矛盾,使教师在聚焦课堂中提高教学效能,促进学校质量管理走向专业化。
2.重探究谋提高。重视骨干教师培养与团队效能的开发,继续发挥年级段,教研组和备课组作用,以专家引领与同伴互助为载体,开展“同课异构”教学活动,重视常态课研究与学生的学习评价研究,切实改进教师教学方式。
3.重交流求发展。开展市内外多层面的合作,积极促成二中、中学,三中间的交流,鼓励市内名校与市外名校的交流与协作,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通过一模考试,与、市内相关学校的对比,分析各校发展增量,引领各校迅速调整教学策略,做好2011年高考工作。
二、注重学习与服务,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1.抓调研求发展。高中教育处深刻领会2012年市局工作重点,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分管领导的带领下,会同相关部门对中学进行教育教学视导,推进学校质量管理精细化,教学策略合理化、课堂教学效能化。切实关注各类意见建议在各校的落实,并跟踪实际效果,进一步明确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的三维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学习评价等关键要素。对市属高中学校的工作计划和重点工作破解进行了论证,发现了亮点,同时发现了不足之处,为进一步推动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抓高考求突破。转发省教育厅《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普通高校招生体育项目加分或认定测试工作》等文件。切实发挥高考学科研究行动小组在学科中的引领作用,并以小组为核心,做好各学科信息搜集,练习精选,模拟卷命制等各项工作,与学校一起分析影响质量提升的各类因子,破解质量管理的瓶颈。以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督促重点高中强化练习或试题的精选、精编或原创,切实搞好选修1B模块的复习与考试,对绩优生与临界生实施跟踪,强化个性化教学与辅导策略,保证绩优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指导学校要做好学生人生规划指导工作,做好新高考选类工作,着力破解新高考分类升学难题,提高二、三类升学目标达成度,做好各类考试考务组织与协调工作,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会同教研中心做好与市高三教育质量抽测并开好质量分析会,注重新高考信息研究、搜集,切实发挥考试的激励评价诊断功能。2012年今年我市共有5584人报考,比去年减少1104人,其中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共5327人,比去年减少1194人,但一线率为22、4%,比去年增加4、3%,其中文理一线上线率为19、9%,比去年增加3、7%,体艺类上线人数较去年也明显增加,这也说明我市在致力于普通高中多元化、特色化办学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成绩。
三、把握规范与特色,促进教育有序发展
1、抓课改促特色。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将校本课程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积极推行项目化校本课程,重视特色性自选课程的开设,拓展社团活动类与体艺类课程。开展特色校本课程研讨与展示,使各校在“错位竞争”中不断彰显课程特色。将特色创建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依托学校的特色资源与优势资源,积极创建校园文化特色,切实搞好研究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举行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与展示,为学生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搭建平台。以各校明确的特色项目与优先发展项目为基础,督促各校通过文化渗透、科研引领、校本开发、校际协作等途径努力实现一校一品。在举行美术特色研讨会,组织部分美术教师、教导主任参观东沙中学,努力将美术特色教育作为学校多元发展的载体。积极推动中学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工作。
2、抓招生促公平。一是继续实施保送生招生改革,在认真总结前几年保送
生招生经验的基础上,制定《2012年重点高中保送生招生工作实施意见》,出台《市教育局关于2012年中学面向新城单列招生的实施意见》,《关于2011年起重点中学保送生招生工作的实施意见》,继续采用各校统一提前保送与各校中考后定向保底保送相结合的方式,并适当扩大保送生招生规模。市教育局将依据各初中校毕业学生数结合学校近年办学水平,合理分配保送生推荐名额。保送生招生数达到50%以上。二是继续稳定有序实施各类招生。出台《市2012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工作实施意见》,编印并分发《招生通迅》,召开2012年高中招生工作会议,进行网上填报志愿测试。配合教研中心落实委托省教研室命题的相关细节。协助相关处室做好中考体育考试,中考报名等相关工作。在征询各校招生意愿基础上确定特长生招生计划,科学审定特长生测试录取方案,统一安排特长生测试工作。制定了2011年中学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的工作方案,起草了二中、镇鳌实验学校整合与可持续发展方案。制定中学面向定海区、市属学校单列招生计划实施办法,积极促进教育区域均衡。
3、抓学籍求规范。重视学籍管理,确保电子学籍规范。转发省厅关于进一
步做好普通高中学生电子学籍管理工作的通知。参加全省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工作会议,分批分次对全市高中学籍管理员进行培训,将全市所有学校统一纳入省学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规范全市各校学籍异动事宜。并按照客观公开公平的原则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完成高中学生成长记录的确认、审核、上传工作。做好全市高中段学校2012级高中新生学籍确认统计工作。依据《省中小学和幼儿园学生电子学籍系统管理办法》和《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规范全市各高中校学生市内、省内及省际间转学、休学、复学行为。认真做好新课改后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品质与素养、学习能力、审美与艺术、运动与健康、探究与实践、劳动与技能等六个方面基本信息的采集与确认工作,修正并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学分统计与自主选修模块记录,并于6月10日前将相关信息报送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保每个考生自动生成《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综合素质评价基本信息表》。按规定做好2012年高中毕业生审核验印工作和网上查询工作。
下午好!自2008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正式批准我院建设国家示范校以来,已历时两年了。两年来,我院广大建设人员,特别是参与十一个项目建设的同志,团结奋斗,努力进取,做了大量艰辛的工作,取得了许多可喜的业绩。在此,我代表学院班子,向辛勤工作在国家示范校建设第一线的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刚才,黄守超助理代表学院作了软件建设中期检查总结,部署了学院迎验促建百日攻坚战工作。李琳娜、何升华分别代表十一个项目负责人与骨干教师作了表态性发言。我很赞同他们的发言。
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作计划安排,两部今年年底可能启动对第三批立项建设院校的项目验收工作。为了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建成国家示范校,从我院的建设实际出发,从现在开始,全体建设人员,要利用暑假的时间,集中力量进行“迎验促建百日攻坚战”,具体说就是:通过8月份的攻坚建设,9月份的总结提升,10份的验收完善,全面完成建设工作,基本达到验收要求。
下面我就如何打好迎验促建百日攻坚战”提几点要求:
一、明确目标与任务
要高标准完成建设与验收工作,首先要明确建设与验收工作的目标与任务。
(一)目标
我院建设验收工作总的目标是:确保通过验收,力争达到优秀等级。这要求我们要做到:
第一,十一个项目要按照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的要求,100%完成建设达标任务。
第二,三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专业,要紧密结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努力改革创新,形成示范亮点,达到优秀标准。
第三,其它建设项目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彰显示范特色和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任务
对照教育部、财政部,对2006与2007年度立项建设的国家示范校的验收内容,我院示范校建设项目验收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完成“院校总结为基础、省级验收为前提”的基础上,编制《项目总结报告》、《项目院校建设情况进展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项目建设资金使用情况审计报告》等总结验收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办公室,并在教育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专栏”中公示。
二、切实加强建设与验收工作的组织领导
为加强建设与验收工作的组织领导,学院在原建设工作领导组、专项工作组(组织成员、职责等不变)的基础上,成立8个示范校建设项目验收专项工作组。即:材料编写工作组、数据统计工作组、软件建设组、硬件建设组、资金保障与审计工作组、人力资源保障组、宣传工作组、档案资料组,具体负责专项验收工作。
学院十一个项目组,要依托有关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成立以行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验收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本项目验收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实施。
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建设办公室,统一负责全院示范校验收工作的领导、指挥和协调工作。对于领导小组和建设办公室的决定,各项目、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三、精心组织力量,层层落实责任
当前,正值我院示范校项目建设关键时期,为了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做好验收准备,学院决定动员全院教职工,利用暑期时间,全力推进示范校建设与验收准备工作。
各建设项目组、专项工作组、gushiju.com验收专项工作及有关部门、二级学院要精心组织力量,深入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示范校建设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有关文件精神,通过学习讨论,提高业务水平;要根据学院的部署和安排,制订暑期工作计划,分解、落实工作任务,责任到人。同时要针对每项具体任务,制定出确实可行的保证措施,确保工作落地实处。--
四、实施示范校建设激励政策
为了充分调动建设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快推进我院国家示范校建设与验收准备工作,保证建设项目顺利实现建设目标,学院将实施示范校建设激励政策。
对于利用暑期与其它节假日等时间从事示范校建设的教职工,将依据《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关于申报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工作人员加班补贴的通知》等文件,发放加班补贴,给予激励。为进一步鼓励建设人员争创验收优秀等级,学院还将制定具体的奖励办法,报请学院懂事会批准,拟按照实际验收获得的等级情况,对有关建设人员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
五、实行国家示范校建设工作一票否决制
国家示范校建设工作是我院的中心工作,其建设成败关系的学院的发展与兴衰。为强化全院教职工建设国家示范校的责任心,学院将国家示范校建设工作纳入学院单位与个人年度考核,作为考核的核心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
凡国家示范校建设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与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凡因主观原因造成国家示范校建设工作不利的单位与个人,一年内一律不得评优评先进。对因主观因素造成国家示范校建设工作重大不利影响的个人,学院将予以严肃查处。
一、评选条件
校级以及校区级先进集体评选的基本条件是:实践论文、调查报告或其他形式的实践成果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有实质性的成果上报,成果充分体现实践性质;在实践过程中主动与地方媒体联系,有媒体对团队的认可并进行正面报道,同时树立了校区的良好形象;建立了与实践基地的合作意向,得到当地单位党团组织的较高评价;圆满完成社会实践总结工作,按时上交所要求的各项材料;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有指导老师科学专业的指导。
校级以及校区级先进个人主要表彰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指导教师和学生。
校级以及校区级优秀通讯员将从各小分队上报的社会实践通讯员中评选产出,要求曾准确及时报道社会实践开展情况。
校级以及校区级申报优秀调查报告的基本条件是:能够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有新观点、新思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和借鉴作用,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报告内容观点鲜明,重点突出,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文字通畅,字数一般不超过8000字。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调查报告校级以及校区级的评选从已提交的调查报告中评选产生。
校区优秀组织奖是对在组织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校区学院学生会颁发的,以学院学生会为单位申报,评选的基本条件是: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准时制定并上报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社会实践活动点面兼顾,社会实践率高;社会实践成果显著,实践团队表现突出,获奖论文比例高;社会实践宣传报道稿件充足,质量高;社会实践工作总结材料按时上报,优秀实践报告按时上报。
二、申报工作要求
申报优秀组织奖、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须提供1000字左右的活动总结及有关材料,并按要求填写有关表格,申报优秀调查报告的请用A4纸4号仿宋体打印。各类申报材料于10月8日前报送到校区团委。
校区各学院学生会、服务社、团支部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表彰工作。要通过举办汇报会、座谈会、评比总结表彰会等形式,把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引向深入;要通过总结表彰工作,巩固活动成果,扩大活动影响力,研究和制定活动的新形式新思路,进一步推动该项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
(一)国家“特岗计划”招聘对象和条件
二、招聘指标具体指标分配见附表1。
三、招聘原则
(一)教师招聘坚持“公开、公平、自愿、择优”和“三定”(定县、定校、定岗)的原则。
(二)优先招聘报考学科与所学专业一致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和符合条件的本县代课人员。
(三)招聘的教师安排在县以下(不含县城所在地)农村中小学校,其中国家“特岗计划”招聘的教师原则上安排在县以下农村乡(镇)初中和中心学校,且一所学校原则上安排不少于3人。“硕师计划”研究生安排在农村乡(镇)初中。
四、招聘程序特设岗位教师招聘按照公布招聘岗位、报名、资格审查、考试、录取、签订合同、培训等程序进行。招聘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招聘符合报考条件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报考学科须与所学专业一致)和取得相应教师资格(幼儿教师资格不能报考)、年龄在45岁以下且在公办中小学连续代课5年以上目前仍在教学岗位的本县人员。第二阶段招聘其他符合条件的人员。第一阶段招聘结束后,公布第二阶段招聘岗位,进入第二阶段招聘。招聘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第一阶段的考试免笔试,只设面试;
第二阶段的考试设笔试和面试。笔试由省统一组织。第二阶段招聘笔试的考务、阅卷、成绩统计工作,由地区教育局统一负责组织;面试、体检和录取等工作由县教育局负责组织。报名采用先网上注册报名,然后现场审核确认的方式进行。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在阶段报名时间内登录“特岗计划教师招聘网”( tg.ncss.org.cn/),点击特岗报名注册考生信息选择设岗省份申报岗位,注册并申报岗位成功后,下载打印出《特岗教师报名表》。同时,在“贵州教育网”下载、打印《贵州省2011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招聘报名表》并填写。(一)第一阶段招聘(免笔试人员的招聘)
2、资格审查报考者经资格审查合格后,进入面试程序。对资格审查合格者,由县教育局建立报考个人档案。
4、录取、签约面试及体检均合格者方可进入录取程序。录取原则按照填报志愿及面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符合免笔试条件的本科毕业生在报考县落选的,由地区教育局根据其填报的第二志愿在本地区所辖“特岗计划”县及时进行调剂。根据各县调剂后的岗位缺额情况,可对符合国家“特岗计划”招聘条件的落选考生,根据其调剂志愿在省的协调下进行跨市(州、地)调剂。被录取者(含“硕师计划”研究生)须在规定时间内与县教育局签订聘任合同。凡未签订聘任合同的,视为放弃录取资格。应届毕业生在开学报到时仍未取得毕业证的,其签订的聘任合同自然解除。
5、上报和公布第一阶段招聘录取签约名单 ①5月26日公示特岗县岗位需求学校计划。 ②5月30日在铜仁学院大礼堂进行现场签约。 ③完成第一阶段工作总结和第二阶段岗位需求上报省教育厅。
(二)第二阶段招聘
大家好!
非常高兴能够参加这次公选面试!这是一次难得的参与竞争和接受挑战的机会。虚心学习、经受锻炼、增长见识是我参加选拔的原始动力。并且,我也相信机遇终将偏爱那些有所准备的人。敝帚自珍,自己具备相当的优势:
正逢能吃苦、干事业的年龄。刚刚迈过而立之年,我朝气蓬勃、思想活跃、精力旺盛,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大学毕业后,抱着到基层闯出一番天地的决心,我顺利通过全省统一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考试,扎根基层一干就是十年。今年初才被选调到区直机关工作。可以说,正规的高等教育和丰富的基层工作生活砥砺、培养了我。因为年轻,勇于实践、不怕失败成为我的座右铭,因为年轻,也就渴望承担起更重的工作和责任。
多个不同岗位的经历使我具备了较强的能力。参加工作以来,我既主持过机关办公室工作,也曾到村里挂职锻炼,和基层的干部群众打成一片,亲身感触到他们生产生活的真实情况。因为享受到“爬格子”的乐趣,还到宣传部门跟班学习了一段时间,勤于笔耕,先后有40多篇新闻稿件见诸报端,如今,经济专业出身的我,又在从事统计工作。总之,每一次的工作变迁和角色转换,都成为我施展才华的舞台,也全方位锻炼了自己语言沟通、文字表达、综合管理、组织协调的能力。
生性乐观、豁达大度的我,很容易和周围的人相处共事。茫茫人海,短暂人生,大家在一起共事是一种缘分,我很珍惜这种缘分。团结是一种无穷的力量。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和同志们的团结。不管是在乡镇机关、还是区直部门,我总是坦诚待人、正直无私,受得了委屈,容得下误会。总是希望用最快的速度、以最好的效果融入集体,与大家一起,集中精力,形成合力把工作做好。
志在参与、重在参与是我参加这次公选的真实心态。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我都会坦然面对。一如既往地扎扎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如果承蒙各位评委老师信任,让我在这次面试中脱颖而出,我一定倍加珍惜、倍加努力,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出自己全部的精力。
一是完成两个转变,尽快进入工作角色。迅速完成由独立工作向组织协调转变,由“领导交办、办就办好”向“怎么去办、怎么办好”转变。在继续用一个优秀战斗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的同时,用合格指挥员的要求,找差距、明方向、理思路,把向主要领导取经和向同志们学习当做自己的第一课,着力培养自己观全局、想全局、顾全局、揽全局的意识和能力。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所在单位实际,沉下身子,搞好调查研究,制定出“应急”和“谋远”兼而有之的工作计划,并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二是着力发挥两个特点,营造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把年轻干部“新”与“活”的特点贯穿到对工作的严要求和高标准之中,大胆革除工作中一些不合时宜的方式方法,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凡事多理解宽容、少怨天尤人,多将心比心、少冷漠无情,把话说到大家的心坎上,做到锦上添花,把情送到同志们最需要的时候,更要雪中送炭。着力营造出轻松愉快、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真正做到“人心齐、泰山移”。
三是双管齐下,努力干好两项工作。干好本职工作。向书本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向领导同事学。借鉴吸收、为我所用,尽快形成具有自己鲜明风格的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在实践中学。一门心思,沉下身子,戒骄戒躁,种好自己的责任田,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做好群众工作。始终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到矛盾纠纷突出、问题形势复杂的地方去锤炼、摔打自己,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为党委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树立正确的工作观、人生观、价值观。
共设置岗位7个。具体是:1、局长,2、副局长(正科级),3、副局长(主任科员);4、主任科员,5、副主任科员,6、科员(一),7、科员(二)。
(一)局长:洪亚智,履行局长职能。主持科技局全面工作
主要职责:
1、贯彻落实执行党的科技政策、方针和地方的其他有关规定;
2、主持拟定全市科技发展规划,年度工作意见;
3、负责开展全市科技进步及乡镇科技进步考核工作;
4、组织实施全市科技计划。组织本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的立项,组织开展国家、省、市科技及其他项目的申报与项目中期督查管理工作;
5、领导科技外事工作,协调有关部门抓好科技管理的内接外联,切实推进政府、企业、高校的产学研结合与合作;
6、负责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市场建设;
7、负责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产权强县建设;
8、负责单位的班子建设和队伍管理;
9、负责单位的党务、财务等的行政审批工作;
10、承担上级业务部门及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事项。
(二)副局长(正科级):,履行副局长(正科级)职能,协助局长抓好乡镇科技创新与队伍建设,分管科技计划、科技外事、科技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及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
主要职责:
1、拟定全市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年度科技工作计划,做好本级科技项目立项计划工作;
2、负责协调做好年度全国县(市、区)科技进步考核工作;
3、负责组织本级科技进步奖项目评审及推荐申报上级科技进步奖项目的审核工作;
4、负责做好推荐上级科技成果与科技合作等重大项目审核等工作;
5、负责做好科技交流及抓好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产学研合作,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孵化园区建设等工作;
6、负责全市技术市场建设,配合发改局等有关部门抓好成果对接等有关工作;
7、组织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负责本级专利产业化项目的申报、立项与管理,抓好本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认定工作,推荐申报上级专利产业化项目、审核推荐申报上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
8、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事项及完成好市委、市政府的有关中心工作。
(三)副局长(主任科员):,履行副局长(主任科员)职能。协助局长抓好队伍安全与稳定及国防科技动员等工作,分管农业社会科技发展。
主要职责:
1、协调全市农业科技发展,拟定农业和农村科技发展规划;
2、负责本级农业和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及对申报上级农业和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与申报上级重点农业企业、农业技术创新中心的推荐、审核工作;
3、负责全市科技普及和科技宣传,抓好科技三下乡、科技活动周、科技扶贫、科技兴农、科技兴海及农科教结合工作;
4、负责市星火技术密集区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
5、负责科技情报所的管理与队伍建设;
6、负责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7、负责本单位的安全与队伍建设;协助局长抓好国防科技动员工作;
8、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事项及完成好市委、市政府的有关中心工作。
(四)主任科员:吴建友,履行主任科员职责,分管高新工业科技与信息化建设工作。
主要职责:
1、协同有关部门拟定全市工业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
2、组织实施科技发展规划和本年度科技工作意见;
3、研究制定全市高新工业产业发展规划,负责对本级工业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和审核。抓好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基金的申报及管理,做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中心、重点民营科技企业的申报推荐、审核工作;
4、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中心工作。
(五)副主任科员:王金龙,履行副主任科员职能。协助局长抓好思想政治等工作。
主要职责:
1、协助抓好全市科技普及和科技宣传,抓好科技三下乡、科技活动周、科技扶贫、科技兴农、科技兴海及农科教结合工作;协调全市农业科技发展,拟定农业和农村科技发展规划;
2、协助抓好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3、协助局长做好乡镇科技进步考核工作;
4、协助抓好科技干部队伍的管理和规范化建设;
5、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事项及完成好市委、市政府的有关中心工作。
(五)科员:,履行科技管理职能。
主要职责:
1、协助制定全市工业领域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的方针政策;组织实施全市工业领域高新技术发展规划和工作意见;
2、组织实施工业领域的重大科技攻关及火炬计划等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负责组织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的认定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资金的项目材料筹措准备工作;
3、负责组织申报和实施国家、省、市工业领域科技攻关计划、高新技术研究发展、火炬计划和新产品试制计划;
4、管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各类高新科技园区有关工作。负责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项目的管理工作;
5、管理全市民营科技企业、民营科研所,提出民营科技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法规,负责民营科技机构、科技企业的认定及统计工作;
7、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六)科员:,履行办公室主任及科技管理职能。
主要职责:
1、负责机关政务的综合协调、督查及行政管理工作,有关文件的起草,会议组织、文电处理、文书档案和科技档案管理、保密工作;
2、负责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和有关机构编制、人事、劳动工资、教育培训、计划生育、老干部管理和工作人员的考核、晋升、奖惩、任免、政审等工作;
3、负责市自然科研系列和局所属单位工程技术系列职称的评审推荐工作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年度考核工作;
4、组织实施乡镇科技进步考核,做好科技进步考核工作的资料收集编撰及考核验收工作。开展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
5、组织有关部门拟定全市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组织编制、汇总全市各类科技计划,研究科技计划管理办法。对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进行监督、协调指导,负责科技统计分析工作,研究提出全市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与实施;
6、参与编制归口管理的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经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有关费用的预、决算。推动科技经费的财务改革和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工作,对经费的使用管理进行监督,负责归口单位科技财务、国有资产管理和内部审计;
7、协助做好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进步奖申报、评审、复核等工作;
8、统筹规划,管理科技事业发展基本建设;
9、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任务。
二、科技情报所岗位设置及主要职责
共设置岗位4个。具体是:1、所长,2、工作人员(一),工作人员(二),工作人员(三)。
(一)所长杨淑芬:履行所长职能,主持科技情报所的全面工作。
主要职责:
1、主持拟定全市科技情报所编制以及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市场和科技信息中心的年度工作计划;
2、负责科技信息网的维护与更新;
3、履行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信息中心的工作职能,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类科技项目申请咨询、制造业信息化咨询、管理咨询、市场调研、产业调查、发展战略规划等内容的服务;
4、协助科技局做好农业与社会发展的科技管理工作;
5、协助抓好单位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6、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工作人员
主要职责:
1、履行生产力促进中心职能,负责生产力促进中心年报统计和技术市场工作,协助所长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类科技项目申请咨询、制造业信息化咨询、管理咨询、市场调研、产业调查、发展战略规划等内容的服务;
2、协助做好科技信息网的维护与更新工作;
3、协助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
4、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工作人员
主要职责:
1、做好科技信息网管理、维护与更新工作;
2、协助所长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类科技项目申请咨询、制造业信息化咨询、管理咨询、市场调研、产业调查、发展战略规划等内容的服务,抓好市科技信息的更新完善等网站建设工作;
3、协助科技局做好电子政务及计算机管理及党务、政务有关工作;
4、兼任科技局、科技情报所、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财务出纳,做好单位的财务工作;
5、协助科技局做好高新工业科技与信息化发展的科技管理及国防科技动员工作。
6、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工作人员
主要职责:
1、做好科技信息网管理、维护与更新工作;
2、协助所长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类科技项目申请咨询、制造业信息化咨询、管理咨询、市场调研、产业调查、发展战略规划等内容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