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规模经济的分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网络经济;自然垄断;弱竞争性
[中图分类号]F71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5)02-0042-03
[作者简介]周正(1975-),男,河南郑州人,副教授;陈飞(1990-),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研究。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252z003)。一、引言
综观国内外相关文献,自然垄断理论至今仍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自然垄断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并分别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成本劣加性概念的提出为主要标志。但是,建立在这些基础上的自然垄断理论,都是在自然垄断的生产函数分析框架内,不能充分反映当代自然垄断产业的网络化特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理论与现实的背离,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引入了网络经济的概念[1]。国内的著名学者李怀提出了自然垄断的网络经济论,并得出了建立在规模经济和网络经济上的自然垄断理论,但是追其本质仍没有摆脱自然垄断的规模经济分析框架,仍然将供给因素作为判断自然垄断的标准。
为了弥补以往自然垄断理论的缺陷,本文以需求视角来探究网络经济下自然垄断的存在性。需求方的因素也能引起自然垄断的不可竞争性,只不过是强弱的问题,为此,本文首先对网络经济下自然垄断的不可竞争性来源展开分析,弄清自然垄断的本质;然后根据网络商品的分类,探究不同类别商品中的竞争性强弱,网络商品中“弱竞争性”的存在和形成;最后从需求角度对网络经济自然垄断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
二、网络经济自然垄断的本质分析
在研究网络经济自然垄断的存在性之前,需要明确在网络经济下自然垄断的本质是否有所改变。网络经济下的自然垄断理论应抛开规模经济的单一分析框架,以结构化网络的“不可竞争性”角度审视自然垄断,这样才能形成基于“天然”进入壁垒和竞争不可维持性的完整的自然垄断理论。当代自然垄断行业同样具有规模经济性的特征,但它并不是导致不可竞争性的原因。自然垄断更为现实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基于产业不可竞争性的整体视角。
很早之前,埃利(1937)曾指出自然垄断的产生主要是源于生产的规模经济状况,但其对自然垄断的定义是不可竞争性,并且强调除了规模经济之外还有其他因素会使竞争自我毁灭,走向垄断[2]。由此可以看出,自然垄断的本质是产业的不可竞争性。然而,几乎所有学者均将规模经济特征视为引起不可竞争性的主要因素,只将视角锁定在自然垄断的规模经济因素上。
事实上,不可竞争性既可以来自于“天然”的进入壁垒,从而导致产业从来没有发生过竞争,也可以来自于“破坏性竞争”,直至最终必然导致垄断。网络型产业的自然垄断属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产业的“天然”进入壁垒上,这主要取决于稀缺性网络资源的占有关系,另一方面还表现在由网络资产的专用性所引起的沉淀成本上[3]。在现实生活中,构建网络需要大量的固定成本,并且这些固定成本往往有很强的资产专用性,因而形成了巨大的成本沉淀。沉淀成本的作用在于不仅会形成某一产业的进入壁垒,从而保证在位企业的长期垄断地位,而且在新企业进入市场之后削弱经济人改变市场条件的选择能力,从而对企业的竞争策略产生影响。当不存在沉淀成本时,新企业的进入和退出都是相对容易的[4]。对于在位企业来说,如果新企业进入或退出市场的门槛较低,会导致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市场,在瓜分到市场利润后迅速退出,市场竞争的加剧会威胁到在位企业的垄断地位,同时妨碍垄断租金的获取。倘若市场上存在着巨大的沉淀成本,在位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大量资本和技术投资来提高市场的进入壁垒;另一方面,在位企业还可以利用其价格优势来阻止新企业的进入,由此来保证垄断力量的长期存在并占有垄断租金,因此,在位企业就获得了某种自然垄断属性。
高沉淀成本是导致不可竞争性的决定因素,只有基于结构化网络的“不可竞争性”来审视自然垄断,才能真正把握自然垄断的本质所在。但是,在不同种类的网络商品中,这种不可竞争性的强弱是不同的,只有先了解“弱竞争性”,才能弄清“强竞争性”的形成,进而明确网络经济自然垄断的成因。
三、网络商品中“弱竞争性”的存在和形成
(一)网络商品的分类
早期关于经济网络的著作中,经济学家对网络经济特性的分析都是通过对网络商品的研究而展开的。Eeonomides和Flyer(1998)探讨了网络效应与市场结构的关系,设n为总产量,h(n)表示网络产品的价值方程h(n)=α+βn,α代表自有价值,βn表示产品的“协同价值”,将公式变形得:H(n)=γ+n,这里γ=α/β,γ=0代表纯网络产品,1/γ是衡量边际网络效应的密度的指标,因此,γ越小,网络效应越大,反之亦然[5]。网络商品的分类是按照协同价值在产品价值中所占的比重而加以区分的,比重越大,网络商品特性就越明显。网络商品的价值分为两个不同的部分:一部分被称为自有价值,是在没有其他使用者的情况下,商品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另一部分被称为协同价值,是指当网络中有新的用户加入时,老用户从中获得的额外价值。自有价值取决于商品本身的特性,而协同价值取决于网络规模。根据商品属性,结合其自用价值和协同价值,将网络市场中的商品分成纯自用商品、纯网络商品和混合用品。纯自用商品指的是只有自用价值,没有任何的协同价值的商品;纯网络商品正与之相反,是指只有协同价值却几乎没有自用价值的商品。商品的价值完全由网络效应的大小决定,当网络规模为零时,产品没有任何价值;混合商品指的是同时具备自用价值和协同价值的商品。拿一部手机来说,如果只有你一个消费者购买了手机,那么这部手机就没有任何的协同价值,这部手机的意义仅仅在于看看时间、照相,这些功能所产生的价值就是自用价值;随着其他使用者的加入,使用者之间通过打电话、发短信所产生的价值就是协同价值。
(二)网络商品中的“弱竞争性”
需求方因素同样能造成网络经济自然垄断中的不可竞争性,只不过这种不可竞争性存在一个强弱的问题。“强竞争性”指的是自然垄断中的不可竞争性,而“弱竞争性”则是不可竞争性的前一个阶段,虽然这种商品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还不足以形成垄断势力。在网络经济市场中,竞争性的来源在于由网络外部性导致的网络价值,表现在网络商品中就是其协同价值。根据网络商品的性质,一般认为纯网络商品具有较强的不可竞争性,一旦形成自然垄断,其价格的可维持能力较高,而混合用品不可竞争性较弱。由于网络外部性的存在,用户通过使用一种商品而获得的效用,随着使用该商品的用户规模的增大而增加,因而,除了纯自用品,只要具备协同价值,产业间都存在“弱竞争性”。具有“弱竞争性”的商品,随着用户规模的增大,其协同价值不断增加,竞争性也随之增加。在市场竞争初期,由于没有形成规模,因此商品对消费者的网络效用较小。当厂商通过竞争具备了必要的市场份额后,由于网络的正反馈效应,市场开始加速集中,最终形成垄断或者寡头市场,其网络规模对于潜在竞争者形成了极强的进入壁垒,就“自然”地垄断了。
四、网络经济自然垄断的存在性探究
网络经济时代,自然垄断的不可竞争性与需求方规模经济密切相关。需求方规模经济来源于网络商品的外部正效应,是指系统中用户数量的增加使系统的价值随之增长,而当系统网络价值不断增大时,后来的用户也就不得不选择这一系统[6]。一旦市场上某一种技术或产品获得大众的广泛认可,在需求方规模经济的作用下,其他消费者也会自愿或不自愿地选择这一技术或产品,其销量和市场份额会以指数方式迅速增长,市场机制进入正反馈的良性循环。传统产业中的市场均衡仅在供给方规模经济的影响下形成,而网络经济中的市场均衡则是在供给方规模经济和需求方规模经济的双重影响下,因此,相较于传统经济,网络产业中正反馈的效应更加强烈。正反馈会放大原本微小的经济变化,使市场变得更加不稳定,正反馈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当市场处于正反馈结构时,无法保持像传统市场中可以预见的均衡。一旦商家在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率先达到正反馈点,它就可以保持和扩大领先优势,产生“赢家通吃”的现象[7]。网络产业中企业在受到供给方规模经济和需求方规模经济的双重影响下,其经济规模和经济效率的最优点有可能趋向于无边界,使市场出现“一边倒”、“冒尖儿”的现象,市场均衡会向某一技术或产品集中,最终形成自然垄断。
厂商在获得了垄断地位后,市场上就自然而然的存在着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既保护了在位厂商的既得利益,又提高了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壁垒。垄断者往往通过产品差别化来提高产品的不可替代性,消费者如果换用其他品牌存在交易成本和转移成本,将用户牢牢地锁定,厂商的垄断地位再次得到巩固。
五、结论与启示
只有基于结构化网络的“不可竞争性”来研究自然垄断,才能明确自然垄断的本质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探究自然垄断成因。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在网络经济下的自然垄断是网络的正外部性、需求方的规模经济、正反馈机制的共同作用。从需求视角研究网络经济自然垄断的存在性,有助于完善自然垄断理论,有利于政府从网络经济的视角来制定政策,为界定网络经济中的垄断行为提供新的观点,对改进垄断行业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借鉴,同时对我国反垄断法在规制经济上的完善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于立,肖兴志,姜春海自然垄断的“三位一体”理论[J]当代经济,2004(8):45―51
[2]TrichardOutlines of Economics[M]New York:Macmillan,1937:86―89
[3]于波,甘峰明对网络经济学自然垄断行业成本曲线的修正[J]江西社会科学,2006(10):172―175
[4]吕承超,王爱熙网络经济下厂商竞争机制的经济学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5):98―106
[5]Eeonomides,N and Flyer FCom Probability and Market Structure for Network Gods[Z]Discussion Paper EC Stern Sehool of Business,1998:89―95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经济;生存竞争法
中图分类号:F01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0003502
1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经济概述
经济学文献中,规模经济是用来描述企业规模变动与成本变动关系的理论,是指企业规模扩大,导致平均成本降低、效益提高的现象,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在于生产活动的“不可任意分割”和“附加利益效应”,即生产要素在合理匹配情况下产生的协同效应。规模经济是决定一个产业内企业规模分布最根本的原因,对于解释某一产业的结构特征和演化路径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而审计行业是一个规模经济效应显著的行业,对规模经济的追求推动了事务所之间的并购,这种并购活动贯穿于西方审计市场的整个发展过程。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事务所之间的合并更是达到,而大部分事务所合并后的经济效益都有所提高。在我国,审计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一直难有大型事务所脱颖而出。这一现象引起了学术界、实务界和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对规模经济的研究则可以为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扩张提供理论基础。
2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经济衡量方法
根据著名产业组织学家Scherer(2001)的归纳,规模经济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四种:利润分析法、统计成本分析法、技术比较法和生存竞争法。前三种方法的测试,均需要获取被测试企业利润、成本等方面的数据。对于审计行业来说,由于上述数据难以获取,研究者多采用“生存竞争法”来探寻事务所是否存在规模经济。Danos & Eichenseher (1982) 的研究就是运用该种方法的一个典型。此外,具有规模经济优势的事务所由于成本水平较低,可以采用压低审计定价的方式参与竞争,分析事务所的定价行为亦可为其是否存在规模经济提供证据。
考虑到我国目前审计收费的披露尚不规范,因此,我们拟采用生存竞争法对中国审计市场上的规模经济情况进行考察。该方法最早是由Stigle 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其依据的一个基本假设是:不同规模厂商的竞争会筛选出效率最高的企业,从而造就出最佳规模经济。它测定最佳规模厂商的基本过程是:先把某一产业的产商按某种规模分类,然后计算出各时期各规模等级厂商在该产业产出中所占的比重;如果某等级厂商所占的产出份额下降,说明该规模的厂商效率较低,效率越低的份额下降得越快;反之,如果某等级厂商所占的产出份额上升,则说明规模的厂商效率越高,该规模处于规模经济的范围之中。生存竞争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是对事务所盈利能力、审计质量以及技术进步的一个综合考虑。
3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经济现状研究
我们首先获取了2005-2007年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根据CPA人数的不同,我们把事务所划分为如下的规模等级。考虑到“四大”早已是大规模事务所的代名词,我们将其单列。之所以选择CPA人数来衡量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是因为人力资源是该行业最主要的成本。为了避免市场进入壁垒差异对业务拓展能力的影响,剔除了不具有证券执业资格的事务所;对于那些用于CPA人数变动分属于不同规模等级的事务所,我们也进行了剔除。2005-2007年符合标准的事务所共有49家,各等级事务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如表1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5-2007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各年报告。
从表1可以看出,如果以业务收入作为划分其规模等级的标准,这三类事务所的规模差异相当明显。“四大”的5家合作所在我国市场上占据了大半江山。事务所依次递增的幅度很大,也就是说规模递减程度明显,从而证明了以CPA人数划分事务所规模等级的合理性。
2005-2007年,“四大”的市场份额从50.66%增加到55.51%,呈现出明显的上升态势,说明“四大”整体上存在规模经济。相比之下,其他两类事务所的市场份额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且CPA人数越少的事务所,市场份额丢失越多,这不仅表明了本土事务所的规模不经济,还进一步表明了其规模不经济的程度随着事务所规模的减少而递增。
4结论
规模扩大不仅会带来单位成本降低,它还会导致需求的进一步扩大和审计收费的提高,而这三者都有利于事务所盈利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了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力。
对我国审计市场的考察表明:“四大”在我国审计市场上表现出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本土事务所则呈现出规模不经济的状态。制约本土事务所规模经济效应发挥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方面。
4.1准入管制和价格监管
审计市场准入管制的本意在于保护公众利益,但也会对其他事务所形成进入障碍,同时给在位事务所带来准入管制的“租金”,降低其提高效率和参与竞争的激励。对审计收费实行价格管制源于价格竞争导致审计质量下降的担忧,但这无疑使在位事务所又享受了价格管制带来的“租金”。如果客户不能通过寻找高效率、低成本的事务所降低审计收费,那么,这样的价格监管也只能起到保护落后,低效率的作用。我国的情况正是如此,一方面是财政部和证监会对证券审计市场进行严格的“许可证管理”,强烈的地方保护主义也使得事务所很难进入异地市场;另一方面是中注协对最低审计收费实行下限监管。转轨时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制度装置难以孕育出充分自由的竞争环境,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本土事务所的效率低下,市场扩张乏力。
4.2监管当局不信任
在中国审计市场发展早期,出于保护幼稚产业的朴素情结,监督当局对外资事务所进行了严格的准入管制。随着中国加入WTO,对服务业开放的承诺使得监管当局开始认识到,弱化竞争的政府保护不仅无法阻止进入,长此以往还将导致本土事务所丧失“自生能力”。在默认“四大”为代表的外资事务所审计质量更高的隐含前提下,监管当局给与了它们非同一般的超国民待遇,甚至为其市场扩展提供政策保证,要求B股和金融类上市公司实行双重审计制度同时聘请中外各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分别提供会计报表审计服务。对于本土事务所来说,这一打击无疑是相当沉重的。于是,很容易理解我国审计市场出现的奇怪现象:本土事务所为低价揽客打得不可开交,四大却以高额收费跑马圈地。
关键词:DEA方法;商业银行;MOS;适度规模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3―0045―04
中图分类号:F830.4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6-12-08
注:此文是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20060390874的阶段性成果。感谢湖南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彭建刚教授对本文的指导,但文责自负。
[作者简介]谢朝华(1968-),男,湖南华容人,经济学博士,湖南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长沙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金融结构与效率。
随着金融业的逐步对外开放,我国商业银行要想适应新条件下的竞争,就必须通过提高自身的效率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规模经济因素是影响银行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Berger&Humphrey(1994)以及Young(2001)研究证明,规模或范围经济能使成本节约5%,而X-效率的提高能使成本节约20%。规模经济研究企业规模变化与企业收益变化之间的关系,是指给定的技术条件下,生产或销售单一产品的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和销售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如果在某些产量(或销量)范围内平均成本呈现下降(或上升)状态,我们就认为存在着规模经济(或不经济)。结合银行业的特点,能将其理解为,随着银行存、贷款业务规模、人员数量、机构网点的扩大而发生的单位营运成本下降、单位收益上升的现象。它是银行企业规模与运营成本、经营收益的正向关系的反映。目前,关于银行的规模经济分析一般认同银行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一个平底的U型曲线,也就是说,银行的最优规模在一个规模区域内存在。我们称这个区域的下限为MOS(minimum optimalscale),上限为MOS(maximum optimal scale)。
本文利用X-效率分析的非参数分析法中的DEA方法,以我国14家商业银行2001-2003年的数据为基础,评估出其规模效率。再结合规模数据分析我国银行的适度规模。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文献回顾;第二部分,方法简介;第三部分,实证分析;第四部分,结论与建议。
一、文献回顾
(一)银行规模经济研究的四种方法
根据著名产业组织学家谢勒(F.M.Scherer)的归纳,主要有四种方法:一是利润分析法,该方法以利润率的高低作为反映规模报酬的一个指标,认为利润率越高的经济组织的规模越有效,根据利润率与报酬的关系来界定规模报酬的特性区间。比如,按总资产的不同规模对银行进行分组,分别列出各个组的利润率与资产规模的某种相关关系,如果负相关就是规模不经济区域,正相关就是规模经济区域,不显著就是规模报酬不变区域。二是生存检验法,该方法认为不同规模厂商的竞争会筛选效率高的企业,竞争的优胜者的规模是最佳规模。一般以厂商市场份额的变化来反映市场对厂商的评价,激烈竞争中能够生存且市场份额不断上升的厂商的规模是最优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的厂商的规模不是过大就是过小。三是成本分析法,它是利用统计方法找出长期平均成本与经济组织规模之间的一般关系,并以此确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大体形状,然后确定最低经济规模。四是技术比较法,这种方法利用技术定额(如银行的负债成本费用率等)计算成本费用曲线,然后确定经济规模。目前技术比较法不断创新,决策单位效率研究的参数和非参数法中关于规模效率的研究已经引入规模经济的研究中来。
(二)发达国家银行规模经济实证研究结论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各国学者尝试运用上述各种方法来研究银行业的规模经济问题。但是,对规模经济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美国银行业的研究。Baumol(1982)首次运用规模弹性来衡量规模经济。Lawrence(1989)发现美国总资产小于1亿美元的商业银行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美国银行基于超对数成本函数的成本效率的参数估计的研究结论显示:在提高银行绩效方面,存在规模经济,但仅在低的规模水平上(存款规模2500万到5亿美元)(Berger,Hanweck & Humphrey,1987)。库欣(Cushing,1991)和麦克纳尔蒂(McNulty,1991)发现银行资产规模在30亿到50亿美元时有规模经济效应。斯蒂格勒(1996)利用生存检验法分析美国银行业的MOS问题,发现从1985―1992年期间,小银行规模不经济、中等银行无明显的规模经济或不经济、大银行规模经济(MOS范围)、最大的10家银行规模不经济。综观对美国银行业规模经济的实证研究,可以认为规模经济区间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同时期、不同样本、不同的方法会导致不同的结论。一般可以认为银行的平均成本曲线是一个宽底的U型曲线。对欧洲银行业规模经济的研究显示了类似于美国的结论。Ashton(1998)对英国银行业的研究表明,规模在50亿英镑以上的银行出现规模不经济。OECD(1993)分析了1982-1991年间的100多例关于规模经济的实证研究,认为没能找到关于银行规模经济的任何一致性证据。这份报告也承认,即使存在的任何规模和范围经济也被组织的无效率所抵消了。Humphrey(1987)的研究指出,在同样规模银行之间的成本变动是不同规模银行之问的成本变动的两到四倍,规模经济仅仅只能解释银行之间成本变动的一少部分。
(三)关于我国银行业规模经济及适度规模的实证研究
国内关于银行业规模经济的实证研究较多,但是以规模经济分析为基础进一步进行银行适度规模研究的不多见。赵怀勇(1999)等人运用经营效率指标和成本费用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规模不经济的主要原因是国民经济总体效益太低以及国家对银行业的严格管制等。于良春(1999)等人发现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获利能力和经营绩效明显高于四大国有银行。赵旭(2000)用DEA方法分析指出国有银行的规模超出了其经营、服务与管理技术条件客观决定的规模。徐传谵等人(2002)用超对数成本函数分析法分析支出发现国有商业银行规模不经济(主要原因在于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太高),而其他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规模经济(但幅度越来越小)。王聪等人(2003)用超对数成本函数分析指出我国绝大部分商业银行规模不经济,且规模不经济的程度与银行资产规模呈正相关关系。杨德勇(2003)用生存分析法研究发现国有商业银行
(资产5000亿元以上)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100-3000亿元)城市商业银行(资产100亿元以下)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刘宗华等人(2003)用超对数成本函数分析指出我国银行业总体存在轻微的规模不经济,但从单个银行来看,规模较小的股份制银行和规模最大的工商银行存在显著的规模不经济,其他三家国有银行存在规模经济现象。从国内银行业规模效率研究的既有文献来看,方法越来越集中到技术比较法中的参数和非参数分析法,但是结论因为方法选择、参数设计、数据选取、分析处理等技术上的原因和样本选择、样本期间、银行特性、技术状况等原因没能得到一致的结论。
二、利用DEA法评估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基本原理
DEA法是一种基于线性规划的数据处理技术,近来在商业银行的效率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DEA方法由Farrell(1957)首先提出,后由Charnes、Cooper和Rhoades(1978)发展为CCR模型;Banker(1984)等放宽固定规模回报(CRS)假设,建立起可变规模报酬(VRS)情况下的效率估计模型(BCC模型)。在CRS假设下,这个样本银行的效率边界是既定的规模报酬水平下所有观察银行中最优表现的银行的点与坐标原点的连线,样本银行的技术效率(TE)反映样本银行为生产一定水平的产出,偏离必要的、最小的投入组合的程度。在VRS假设下,样本银行的效率边界是任意规模水平下所有银行中最优表现的银行的点的包络线。此时,CRS条件下的技术效率能够进一步分解成为纯技术效率(FIE)和规模效率(SE)。图1是CRS和VRS关系图。
CRS线代表固定规模报酬边界,VRS是可变规模报酬边界。可见VRS线比CRS线能更近地包络着观测的银行数据,因而计算出来的银行效率指标要比CRS的高(在G点相等)。在CRS条件下,在B点运行的银行技术低效,技术效率指标TE为AC/AB。在VRS条件下,在B点运行的银行的TE指标为AF/AB。这样CRS条件下的TE可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FIE(FIE衡量银行到产量边界的相对距离,在此为AF/AB)和规模效率SE(SE衡量银行到最优生产规模的相对距离,在此为AC/AF),PTE与SE的积是TE。样本银行的规模效率就是CRS条件下的技术效率TE与VRS条件下的纯技术效率PTE的比值。
DEA方法评估CRS条件下的技术效率TE的线性规划模型为:
其中:K是投入的种数,M是产出的种数,N是银行的数目,入;是银行i的强度系数。第一个约束条件的经济含义是由于非效率因素的影响,银行投入组合大于最优化的投人组合;第二个约束条件的经济含义是由于非效率的影响,银行的产出小于最优化的产出;第三个约束条件是假定银行规模报酬假设的数学表述。(λ1,λ2, …λn)是权重矢量,如果假设,则规模报酬不变(CRS条件)。如果,则规模报酬可变(VRS条件)。为了求解的方便,一般把式(1)对应的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具有非阿基米德无穷小的模型:
三、利用DEA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和适度规模的实证研究
(一)数据选取与SE评估
本文选取14家商业银行2001-2003年的数据,选取员工人数(x1,其价格P1)、实物资本(X2,其价格为p2)和借入资金(x3,其价格为p3)为银行中介的投入项,贷款(Y1,剔除贷款损失准备)、投资(Y2,股权和债权投资)和其他生息资产(Y3)为产出项,使用DEA法评估银行的规模效率(评估过程中未考虑各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14家样本银行2001、2002、2003年的规模效率评估结果见下表。
(二)基于SE评估结果的适度规模区域分析
从样本银行2001年的规模效率和资产规模来看: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和浦发银行等5家样本银行的规模效率大于1(平均值为1.105),其余9家样本银行的规模效率都小于或等于1(平均值为0.836),大致可以按资产规模把样本银行分成两组:小于6600亿元和大于6600亿元组。发现小于6600亿元组存在规模经济(浦发银行除外)、大于6600亿元组存在规模不经济。也就是说银行规模经济的边界点可以定在6600亿元。
从样本银行2002年的规模效率和资产规模来看:四大国有银行、交通银行和民生银行的规模效率大于1(平均值为1.322),其余8家样本银行的规模效率都小于或等于1(平均值为0.868),可以按资产规模把样本银行分成两组:小于7680亿元和大于7680亿元组。发现小于7680亿元组存在规模经济(民生银行除外)、大于7680亿元组存在规模不经济。也就是说银行规模经济的边界点可以定在7680亿元。
从样本银行2003年的规模效率和资产规模来看(农业银行的相关指标空缺):只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信银行的规模效率大于1(平均值也只有1.06),其余10家样本银行的规模效率都小于或等于1(平均值为0.984),可以按资产规模把样本银行分成两组:小于9500亿元和大于9500亿元组。发现小于9500亿元组存在规模经济(中信实业银行除外)、大于9500亿元组存在规模不经济。也就是说银行规模经济的边界点可以定在9500亿元。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样本期间,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边界点从6600亿元到7680亿元再到9500亿元,逐年上升。以此为据,可以考虑把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边界点定在9500亿元左右。这种上升趋势可能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创造的对银行服务的需求、各商业银行规范公司治理、狠抓内部管理、提升技术水平有关。
从2001-2003年样本银行的规模效率和资产规模的平均值来看:可以把样本银行分成两组:小于8000亿元和大于8000亿元组,小于8000亿元组存在规模经济,大于8000亿元组存在规模不经济。以此为据,可以考虑把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边界点定在8000亿元左右。据此,可以把银行规模经济的边界点定在8000亿元。
综合逐年和样本期间平均值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边界点至少可以定在8000-9500亿元之间,或者
可以把8000-9500亿元作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固定规模报酬区间,也就是适度规模区间。
从样本银行SE在2001-2003年的变化趋势来看:浦发银行TA以每年1000亿元左右的速度增长的同时,其SE保持相对稳定(浦发SE平均值为1.020),并且该行SE2002和2003两年都是1,说明该行基本上在最优规模状态下运行。
从样本银行2001-2003年SE汇总表来看,先后有7行次SE为1,其中:民生银行2次、浦发银行2次、建设银行1次、中国银行1次、上海银行1次;2001年2次、2002年1次、2003年4次。这说明我国已经有不少商业银行能够实现适度规模运营,特别是建行和中行分别有1次实现适度规模运营可能预示着我国商业银行的适度规模可以达到27500-38420亿元。如果考虑不良资产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适度规模也可能在22500-32000亿元。
四、结论与建议
从样本银行整体的情况来看:2001-2003年,14家样本银行的规模经济边界点从6600亿元到7680亿元再到9500亿元,规模经济边界逐年上升。以此为据,可以考虑把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边界点定在9500亿元。从年样本银行的规模效率和资产规模的平均值来看,可以把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边界点定在8000亿元。综合二者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边界点可以定在8000-9500亿元之间,或者可以把8000-9500亿元作为我国商业银行的适度规模报酬区间。
从样本银行个体的情况来看:2001-2003年期间,浦发银行基本上在最优规模状态下运行。2001-2003年期间,先后有7行次SE为1,这说明我国已经有不少商业银行能够实现适度规模运行,建行和中行分别有1次实现适度规模运行的事实可能预示着我国商业银行的适度规模可以达到22500-32000亿元(考虑不良资产的影响)。
从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适度规模在不断增大,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两家特大规模的银行在样本期间的偶尔出现的规模经济运行为我国银行规模的提升拓展了边界。但是必须注意规模不是规模经济简单的直接来源,规模经济的产生还有赖于银行的生态环境、内部的产权结构、治理结构、技术水平等因素的适应性跟进,所以各银行不要一味追求规模和市场份额,效率和效益才是决定规模取舍的关键因素。针对我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过高和部分银行规模不经济的弊端,银行监管当局和各商业银行应从影响银行规模效率的结构性因素出发,进行针对性的改革。目前来看,建立银行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最基础的工作,要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为银行建立起一整套关于产权、治理和组织的运营机制。同时,应积极扶持和发展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扩大其经营规模,鼓励其进行业务联合和重组。在规范市场准入的前提下,推动股份制商业银行扩大服务网络,完善其服务功能和组织机构,提高其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允许股份制商业银行并购国有银行的某些分支机构乃至城市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等,这样既可解决股份制商业银行规模过小、分支机构不足的问题,又可适度收缩国有银行的规模边界,使后者的规模效应得以发挥,从而使得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国有银行应当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适当调整机构网络,控制规模。在业务的选择上,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加强管理以实现规模效率和规模的扩张。
参考文献:
[1]刘宗华等,中国银行业的规模经济与技术进步效应检验[J].财经研究,2003,(12).
[2]王聪,邹朋飞,中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10).
[3]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中译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徐传谵等,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问题与金融改革策略透析[J].经济研究,2002,(10).
[5]杨德勇,金融产业组织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6]赵怀勇,王越,论银行规模经济[J].国际经济研究,1999,(4).
[7]赵旭,蒋振声,周军民,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0,3).
[8]Adnan Kasman,2002,Cost Efficiency,Scale Economies,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Turkish Banking, Central Bank Review,1-20.
[9]Aly,H.Y.,R.Grabowski,C.Pasurka,and N.Rangan,1990,Technical,scale,and allocative efficiencies in U.S.banking: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72.211-218.
关键词:水泥企业 并购 规模经济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4-0098-02
引言
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对水泥的需求量持续走高,水泥行业成为各地方争相投资和发展的行业,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为快速的行业。当前,水泥行业已被国家明确定义为产能过剩的行业,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进行规范和限制。水泥行业兼并重组的进程从2009年第四季度就开始提速,旨在清理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拟建项目、严控新建项目的国务院38号文,终结了水泥行业数年来“新建为主、并购为辅”的发展策略。以大吃小的并购戏码不断上演,而大企业间也是暗潮涌动,大企业间的并购正在酝酿。水泥行业虽然说是规模经济效应明显的行业,但是企业规模经济的发挥仍然受制于企业的合理规模;另外,水泥市场受运输半径的影响非常大(100公里通常为水泥公路运输的最佳运输半径),具有很强的区域性,水泥企业的过大规模必然导致运输成本的增加。如果并购后水泥企业由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成本的增加抵消了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成本的降低,那么企业就应该停止并购。因此,对并购重组背景下水泥企业的合理规模的探讨具有一定意义。
一、水泥企业的合理规模
(一)水泥企业合理规模的概念
水泥工业企业的合理规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满足水泥消费需要为前提的企业最佳规模。它是随技术水平、经济水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的。合理规模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一个动态概念。水泥企业合理规模的标志应该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单位产品投资最小、原燃材料消耗最少,技术装备最合理,劳动生产率最高,单位产品市场成本最低。从宏观角度看,符合生产力合理布局的要求,物流顺畅合理,工厂规模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二)决定水泥企业规模的影响因素
决定水泥企业规模的影响因素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工业布局、市场需求、地区经济、运输条件及水、电条件等;内部因素包括矿山资源、技术装备、生产组织等。选择合理的规模就是把上述两类因素统一起来,保证在生产和流通两个方面,达到最低的劳动消耗和最好的经济效果。现将主要影响因素分述如下:
1.工业布局与工厂规模的关系。合理的工业布局是提高社会生产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而工厂规模是体现生产力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面。工厂规模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又影响着工业布局。改善工业布局不仅包括对企业在地理分布上的调整,也包括对企业规模的调整。因此,工厂规模应服从国家或地区整体战略布局的需要。
2.水泥消费量与工厂规模的关系。在符合布局要求的前提下,水泥工厂的规模,首先决定于在经济运输半径范围内的水泥消费量。可按下式计算:Q=πR2q其中,Q:工厂规模(吨/年);R:水泥的经济运输半径(公里);q:水泥消费密度(吨/公里2年)。q=q1q2。q1:按人口计算水泥平均消费量(吨/人年);q2:水泥消费范围内的人口密度(人/公里2)。
水泥消费密度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水泥消费密度较大,工厂规模一般比消费密度较低的中、西部地区要大。在水泥消费密度较大地区的工厂规模较小,或在水泥消费密度较小地区的工厂规模过大,都是不合理的。
3.矿山资源与工厂规模的关系。水泥原料资源主要包括石灰石和硅铝质原料,尤其石灰石矿山资源对工厂规模起着最直接的制约作用。中国是世界上石灰岩矿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除上海、香港、澳门外,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分布。据有关地质部门统计,全国石灰岩分布面积达43.8万平方公里(未包括和台湾),约占国土面积的1/20,全国已发现水泥石灰岩矿点七八千处。因此建厂规模一定要与资源条件相适应。
4.运输条件与工厂规模的关系。水泥是一种体重、量大、低值的短腿产品,由水泥生产到市场消费直接按运输条件及运输费用决定工厂规模极为重要。不同运输方式的运价率不同,其合理的运输距离也不相同。一般来说,公路运价率最高,铁路次之,水运最低。因此,采用公路运输时合理的运距应小于水运。在相同的水泥消费密度下,工厂规模增大,消费半径就增大,运输费用也随之增大。当运输费用的增大超过规模增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时,则应适当缩小工厂规模。如何衡量运输的经济性?通常以水泥运输费用占生产成本或销售价格的比重作为衡量标准。不同国家允许运输费用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西方发达国家允许水泥运输费用占生产成本的30%~40%。发展中国家一般控制在30%以下。根据中国的运输条件,水泥的运输费用对生产成本的比例控制在30%左右是比较合理的。
(三)合理规模数学模型探讨
昃向祯在他的文章中通过借鉴瑞士学者罗伊斯(AK.Reuss)计算水泥工厂的最佳规模的方法,对他的公式进行修正,从而提出了适合中国水泥工业最佳规模的计算公式。
昃向祯认为,罗氏模型以水泥消费为基础,从水泥生产成本加上运输费用的最低值来确定最佳规模的思路是可取的。但他认为按该模型计算出的最佳规模偏高,原因可能是国外的运输费用及劳动力价格与中国有较大的差别。所以昃向祯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对罗氏模型公式的常数项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公式为:Q=255 000q0.34906。
(四)2009年中国六大区域水泥工厂合理规模统计
根据中国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人口数据,以及数字水泥网上的水泥产量,计算出中国2009年六大区域水泥工厂合理规模。全国六大行政区工厂平均合理规模可分为六个层次:华东最大,西南最小。依次是:华东(256.1万吨)>中南(211.9万吨)>东北(143.5万吨)>华北(139.4万吨)>西北(86.3万吨)>西南(25.5万吨)。全国平均153.9万吨。除了华东和中南的平均合理规模在全国平均合理规模之上,其他四个行政区都在全国平均合理规模之下。东北和华北的平均合理规模与全国平均合理规模相差不大,但是西北和西南的平均合理规模与全国平均合理规模相差甚远。但是,企业合理规模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每个区域的规模本来就应该有差别。不同区域之间的合理规模没有可比性,但是能为每个行政区域内的省市提供一个借鉴。另外,具体到每省每地而言,工厂合理规模的大小也要按照具体条件确定,该大则大,该小则小,如靠近大城市或沿江沿海水运方便的地方规模可大些,相反消费密度低、交通不便的地方规模可小些。而且合理规模是一动态概念,随着地区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水泥消费密度不断上升,合理规模也应随之变大。
二、并购重组过程中水泥企业合理规模的思考
水泥行业存在着规模经济,企业间的并购重组也是为了发挥出水泥企业的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说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即生产规模扩大对产量或收益的影响。当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小于产量或收益增加的比率时,就是规模收益递增。当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大于产量或收益增加的比率时,就是规模收益递减。当这两种比率相等时则是规模收益不变。根据规模经济理论,通过并购活动使其资产、管理能力等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得到不断下降的LAC曲线。但是LAC曲线下降到最低点以后开始上升,这说明作为特定的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是可以无限扩张的,适宜的生产规模受到并购后企业资产存量、管理能力、人员分工等因素的限制,所以生产规模一旦超出了最优状态,就会出现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是以企业合理规模为基础的。企业规模经济的发生应该是合理规模和其他影响企业业绩如文化、技术和管理等因素起协同作用的时候,而且企业拥有合理的规模还是基础条件。试想,如果水泥企业为了发挥规模经济一味地追求企业规模扩大,以为企业规模越大,规模经济就越明显,忽视了合理规模,那么企业并购后的绩效也是可以预见的。要想提高竞争力,在并购重组过程中,注意企业的合理发展规模是非常必要的。
在大多数行业的生产中,企业在得到规模内在经济的全部好处之后,规模内在不经济的情况往往要在很高的产量水平上才会出现,所以在中国水泥行业第二轮大企业间的并购即将开始之前,水泥大企业应该考虑并购后是否会出现规模不经济的问题。此外,水泥是一种体重、量大、低值的“短腿”产品,运输费用在水泥的商品价值占了很大比例,所以需要考虑运输的经济性。运输的经济性通常以水泥运输费用占生产成本或销售价格的比重作为衡量标准。不同国家允许运输费用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西方发达国家允许水泥运输费用占生产成本的30%~40%;发展中国家一般控制在30%以下。根据中国的运输条件,水泥的运输费用对生产成本的比例控制在30%左右是比较合理的。所以在考虑水泥企业规模的时候,既要考虑规模经济的充分发挥,以降低单位平均成本;又要考虑水泥产品区域性特征。因为过大的企业规模所带来的规模经济会被过多的运输成本所抵消,甚至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成本降低还不及运输成本的增加。
三、建议
并购是把双刃剑,它只能是做强企业的手段,而不能是目的。现在很多水泥企业一味的忙于扩张,忽视了并购后企业的合理规模的问题。水泥企业的合理规模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在并购过程中水泥企业要注意规模的合理性扩大,而不要为了并购而并购。规模经济的发生需要一系列企业内部管理的因素的有效整合,但也需要企业合理的规模。企业规模过大和过小都不利于企业规模经济的发生。当然不同省份的合理规模不一样,而且同一省份不同城市的合理规模也不一样。因此要根据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规模。
参考文献:
[1]祁绍平,肖强,刘文.水泥业务并购:是馅饼还是毒药?[J].中国建材,2010,(2):64-69.
[2]王燕谋.关于抑制产能过剩的一些看法[J].中国水泥,2010,(1):7-8.
关键词:规模经济;保险公司;TCF函数;SE值
文章编号:2095-5960(2013)06-0048-04;中图分类号:F810.42;文献标识码:A
在过去的十年来,我国的保险业发展较快,保费收入从20世纪末的1393.22亿元上升至2012年的15487.93亿元,保险业从业人员增长迅猛,保险公司机构扩张速度惊人,保险业规模的扩张能否带来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水平是否有效提高了,这就是保险公司规模经济研究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将运用TCF函数对中国的人寿保险公司规模经济进行实证分析,并且将选取的样本公司按照其规模进行分组,对比分析其规模经济系数,试图探索保险公司的最小最佳规模(MOS),从而探究如何让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规模经济内涵及理论分析
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企业的单位成本随着产出水平不断增加而下降的趋势,由于规模经济只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实现,具体来说就是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最低点。保险公司的规模经济就是在各项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其承保的业务规模、赚取的保费收入、雇佣的员工人数以及分支机构数量不断增加,保险产品的单位成本不断下降而获得规模报酬。
根据产业经济理论,规模经济主要取决于行业长期成本曲线的基本形状,并进而影响着市场结构的形成。如果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现严格单调下降趋势,或者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下降到某一点以后将保持与横轴平行,则该行业窜至明显的规模经济性,如航空交通、通信、电力、金融等部门等。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规模经济通常存在。保险公司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其经营特性表明保险业必定具有规模经济性。
保险公司的规模经济特征主要有如下表现:首先是保险公司资本实力强,可以便于保险公司的形象塑造,从而吸引更多的投保人;其次,保险公司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产品差异性较小,不像其他行业,因而,保险公司增加金融服务的规模或保险产品的数量,可以更加有效得降低单位保险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第三,保险公司拥有的大量分支机构可以使保险企业增强其竞争实力,随着经营范围的扩大也必将降低单位资产的平均固定成本。保险公司的规模经济决定了该行业的进入壁垒,它体现了对潜在进入者的绝对资本要求。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目前来说,关于金融机构规模经济的实证文献成果比较丰富,但是大多集中在对银行的分析上,关于保险公司规模经济实证探讨相对来说要少得多。随着保险业发展,也有一些学者开始着手研究保险产业规模经济问题。
Halpem和Mathewson(1975)[1]运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美国和加拿大的保险公司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进行对比分析;Fields和Murphy(1985)[2]也研究了寿险公司在出售混合金融产品时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Grace和Tinme(1993)[3]在Fields等人分析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了产出组合变化对成本收益的影响;Yuebger(1993)则根据1989年美国764家寿险公司的相关数据,采用了SFA分析方法,验证所有的保险公司都具有规模经济效率;Diacon(2001)以英国保险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发现英国的综合保险公司是最具有规模效率的。
国内学者同样也是将焦点集中在银行业的规模经济上,目前关于保险业的规模经济的实证研究文章不多,一是侧重于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度量上,主要采用了DEA(恽敏,李心丹,2003)或者SFA的方法分析保险公司经营的规模效率;二是微观层面研究较少,更多的是以保险业整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市场结构理论框架,分析产业结构和企业经营策略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戴稳胜,2004);三是采用的分析方法不够先进,目前国内的研究文献中较多得采用生存检验法(胡炳志,王兵,2000)[4]或者C-D函数方法(邹功达,陈仁恩,2000)来分析保险公司的规模经济大小。
三、实证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规模经济的定量研究主要有生存检验法和成本函数法,成本函数法由于其更加贴合规模经济的经济学内涵,能够更加精确得衡量规模经济系数以及最小最佳规模(MOS),目前得到广泛的运用。具体来说,成本函数法又包括参数估计法和非参数估计法(以DEA和SFA为主)。参数分析法则是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估计成本函数的参数,传统的成本函数主要有柯布道格拉斯成本函数(C-D函数)、常替代弹成本函数(CES函数)、可变替代弹性成本函数(VES函数)。C-D生产函数因其简单实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C-D成本函数和CES函数都具有严格的齐次性和可加性假定,通常只适用于单产出的生产形式,而针对多投入、多产出的生产来说,不变替代弹性不存在,因此Christensen,Jorgenson和Lau(1973)提出了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它是在CES成本函数经过二级泰勒级数展开获得,目前来说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根据以上结果来看,国内保险公司在过去十年来虽然业务增长较快,保费收入增加更多的是依靠人力资源、物资资本投入增加而实现得,并未由于规模扩张而获得单位成本下降的规模效应,都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规模不经济;另外可以看到三组保险公司的SE均值在十年中都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可以说明保险公司规模经营效率在恶化,必须要考虑适度规模经营的问题;最后,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平安人寿的经营规模效率低于其他类型的公司,在我国保险市场却占有垄断地位,可是这种垄断地位与其经营效率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保险公的司垄断经营地位有可能带来一定的X非效率,因此要考虑适当引入市场竞争,将我国保险市场做大做强。
五、对策与建议
通过本文实证分析检验,发现国内保险公司在2001—2010年间,均存在程度不一的规模不经济,而且规模越大、资金约雄厚的保险公司其规模经济效应越差,所以,在保险业发展过程中,以单纯的扩张业务规模增加保费收入来求发展的思路是不科学的,而且也未取得明显的经营效率,保险公司应该更加注重提高产品内在质量,注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大小。
首先,监管层要逐步放松对保险业的管制,促进保险业自由良性竞争市场环境的形成。目前来说,我国保险业市场垄断格局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历史原因和政府政策原因导致的,为此监管当局必须当机立断,加紧制定相应的政策,采取必要的措施,适度降低保险市场进入壁垒,尽快培育出适合我国经济发展需求的保险市场体系;另外通过行业自律的发展、保险法等相关法令的完善健全,促进保险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形成,改善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从而推动保险市场从寡头垄断想垄断竞争型转变。
其次,保险公司必须转变经营思路,努力提出产品创新能力。长久以来,保险公司的经营模式陷入了“以规模论实力”的陷阱中,无论是经营规模较大的保险企业还是新成立的中小型保险公司都纷纷以扩张市场份额,挤压对手为首要任务,这样的经营方式导致的必然结果是片面强调数量,忽视了承保户的质量,保险产品差异性较小,市场区分度不高,从而隐藏了巨大的风险隐患。因此,保险公司必须将经营理念从数量扩张调整到降低营业成本,提升产品内涵、提高服务质量,控制内部风险上。为进一步提升我国保险公司的竞争力水平, 需对企业经营模式进行创新, 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业务流程创新、要素能力创新甚至对价值链进行新的重构。
第三,加大对中小保险公司的扶持力度。我国保险市场准入开放政策实施时间较短,目前现有的保险公司绝大多数成立时间不到10年,这些公司在刚进入市场时由于资本实力较弱、经营经营匮乏必定缺乏先入优势,因此只能以价格竞争来获取业务增长,从而扰乱了保险市场的正常秩序,所以监管部门可以考虑实施一系列的税收扶持优惠政策,保证中小保险公司的健康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Halpem P.J. and G.F.Mathewson. Economies of Scale i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 General Model Applied to Insurance[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es.1975,VOL 1:203-220
[2]Fields J.A. and N.Murphey.An analysis of Efficiency in the Delivery of Financial Services.The Case of Life Insurance Agencies[J].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1989,Vol 2:323-56
关键词:运输业;密度经济;幅员经济;范围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236-01
在一般制造业中,范围经济是指多种产品共同生产时,由于共同使用生产要素,会产生成本节约,从而使其相对于这些产品单独生产时具有更低生产成本。它是一个企业继规模经济之后,规模在纵向上达到饱和,从而转向横向,也就是多元化经营的一个策略。而在运输业中,其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概念与一般制造业的略有不同。这主要是由运输产品的特殊性引起的。运输产品是货物和人在空间位置上的移动,是一种位移服务,具有方便、快捷、安全等质量维度。在受雇运输的情况下,运输业者从提供的运输产品中取得对应的市场收入。如果将制造业企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概念直接引入运输业,将导致运输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相互包含, 使得其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几乎无法分开。也就是说,运输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共同作用, 构成了运输网络经济[1]。
一、运输业中的范围经济。在运输业中,密度经济是指在固定设施和载运工具的能力不变时,运输网络上运量的同比例增加,所引起的运输成本下降的情形;幅员经济是由于增加产品运输种类引起产量增加使单位成本降低;运输范围经济是保持运输密度和产品种类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将运输网络覆盖范围扩大,从而使网络总运量增加而引起单位运输成本的降低。这三个概念可用如下的图示形象说明:
上图为A、B、C、D四个节点构成的确定的运输网络系统。其中,密度经济是由于运输线路上(以AB线路为例)运量增加,客货流量提高而引起的单位成本下降;幅员经济是通过增加运输产品种类(如在BD间、BC间使用不同档次车辆、开行更多服务内容的线路等)来使单位运输成本降低;运输范围经济则是保持运输密度和产品种类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将运输网络覆盖范围扩大到E节点处使网络总运量增加而引起单位运输成本的降低[2]。
二、范围经济与范围不经济。(一)运输的两种主要方式。一个完整的运输系统是由站口为节点,以固定路线为连接,包括相关管理和服务组成的,具有运输服务功能的网络。直达运输和中转运输是其最基本的两种结构形式。直达运输就是从起点到讫点的运输。其成本主要是运行成本、管理成本、装卸费用等必需的固定成本。轴辐运输,也称中转运输,是指从起点出发,中途经过中转,然后到达终点的运输。采用轴辐式运输可以把不同站点处的货流量合并到同一条路线上,以增加密度经济效应,从而降低单位运输成本。同时,不同路线的货物可以分享中转处的设施和服务,也使得管理成本减少。但中转运输会增加中转货物的运输距离、装卸时间及费用,使其成本上升。这样一来,采用中转运输是否具有经济性,在于比较直达路线结构所带来的单位运输成本的降低与货物中转运输所带来的单位运输成本的增加[3]。前者大于后者,中转运输具有经济性;否则,不具有经济性。
(二)轴辐式路线结构经济性的模型分析。
如上图左,为直达运输结构示意图,这里面是三次直达运输的一个表述。A地到B地,A地到C地,B地到C地,以及它们各自的回向。上图右,为轴辐运输结构示意图,这里的路线理论上有N*n条,以及它们各自的回向。现假设:(1)各站之间的货物流动量相同;(2)各车辆成本及站口的相关费用相同;(3)轴辐式路线结构中航线的平均距离与直达路线结构中路线的平均距离相当。符号说明:(1)N为站口数量;(2)q为各站口间货流量,包括往返运输量;(3)qd为直达路线结构时每条路线上的货流量;qz为轴辐路线结构时每条路线上的货流量;(4) 为直达路线结构时各路线上的固定成本; 为轴辐路线结构时每条路线上的固定成本;(5)C(q)为各路线上的可变成本,C(q)=βqγ 其中,β>0,0
结束语:提高运营线路流量以获得密度经济,增加多样化运输内容以产生幅员经济都可以使运输的网络经济效益得到改善。但在运量和运输种类都已经饱和的前提下,更有效的措施是扩大运营区域取得范围经济。但随着运输网络扩张,网络节点增加使运输成本增加,一旦该成本增加的幅度高于客流密度提高使运输成本降低的幅度,则出现了网络不经济现象。这里的运输网络该扩张到一个什么程度,如何让用路线数量和客流量来表示,是一个需要进一步量化研究的方向。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
作者简介:孟静(1987― ),安徽蚌埠人,现为安徽大学2011级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周伟,姚志刚,王元庆.基于范围经济的运输网络扩张竞争优势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6,19(3):92-95.
关键词:现代物流产业;城市空间结构;聚集经济;空间自组织
中图分类号:F06.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1-0046-03
2007年我国现代物流产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与邮政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为5.8%,现代物流产业不仅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部门,而且现代物流产业作为流通部门通过其广泛的产业关联性影响各个产业的发展。在许多城市,现代物流产业已经成为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然而,在关于现代物流产业的研究中,对物流功能的研究一直居于主导,存在忽视物流实体的倾向。针对这一问题,宋伯慧、徐寿波(2009)从物流和物流的基本属性出发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物流实体论”,并指出物流实体是第一属性,功能依实体而存在[1]。这为全面研究现代物流产业指明了方向。
关于现代物流产业影响城市空间结构这一课题,已经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毕波、庄建伟(2004)分析了现代物流的发展对城市功能组织、空间结构及空间形态的影响[2]。韩增林、郭建科(2006)分析了现代物流业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机理,指出现代物流业的产业特性使其具有特殊的企业组织与产业关联效应,不仅影响城市产业布局,而且通过由此产生的空间特性,即物流业区位偏好、物流园区建设以及网络化城市物流节点布局模式的构建参与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3]。刘军(2008)指出,现代物流业发展对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动因的影响主要侧重于经济因素,进而改变企业的选址决策,最终优化城市空间结构[4]。刘勇(2008)通过分析物流业对分工与集聚的影响,分析了物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5]。
现有文献为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存在如下两个问题:第一,大部分文献仅仅分析了现代物流产业功能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忽视了实体的作用。第二,聚集经济是城市经济的本质,空间自组织是城市空间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而现有文献大都没能在这两个层面解释现代物流产业如何影响城市空间结构。而本文则试图从这两方向努力,以构建现代物流产业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机制。
一、概述
(一)现代物流产业特性
1.实体特性
现代物流产业的实体特性是指现代物流产业形态的特性。在我国颁布的物流标准中,物流产业形态主要有四类:物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区域物流中心、物流园区[6]。为了研究方便,基于规模大小、布局、关联性、服务功能的角度将物流产业实体分为物流中心(包括区域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与配送中心。
从物流标准中可知,物流中心具有规模大、集中布局、关联性强、主要为企业和配送中心服务的特点;配送中心具有规模小、分散布局、关联性弱、主要为末端客户服务的特点。
2.功能特性
现代物流产业的功能特性主要有:降低交易成本;运输规模经济;载体性。
由于现代物流服务的长期性、稳定性、便捷性等特征,降低了企业的搜寻成本、监督成本,以及运输等费用,从而使得现代物流产业具有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特性;随着运输量、运距的增长,在通常情况下,边际运输成本递减,因而现代物流产业具有运输规模经济的功能特性;物品作为技术、知识、信息的重要载体,且物流依附于商流而存在,因而现代物流产业具有载体性。
(二)城市空间结构
陆大道(1998)指出,空间结构是指社会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客体和现象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形态[7]。郭鸿懋、江曼琦等(2002)将城市空间结构界定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城市外部空间结构两个部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一个城市建成区之内(通常指市区)土地的功能分区结构,或者说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城市内部功能分化和各种活动所连成的内在差异而形成的一种地域结构[8]。本文所指的空间结构即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三)空间自组织
新经济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克鲁格曼的核心-模型中第一次指出企业空间布局的自组织性。克鲁格曼认为,核心-模型依赖于收益递增,运输成本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并把它描述为由于规模经济足够大,每个制造商都想在一个地方生产,为整个区域的市场提品。每一个制造商的相同选择,最终导致累积因果循环效应,促成空间自组织。累积动力主要有三个来源:市场邻近效应、生活成本效应和市场拥挤效应,前两种效应是空间聚集的向心力,后一种是离心力[9]。
二、现代物流产业实体影响城市空间结构
现代物流产业实体影响城市空间结构主要通过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的空间布局,及其空间自组织或参与其他产业的空间自组织来实现。
(一)现代物流产业布局
在区位论中研究企业布局的理论主要有最小费用区位论和最大利润区位论。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是典型的最小费用区位论,而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论则是典型的最大利润区位论[10]。两种区位理论的本质是一致的,在受市场影响较小条件下,企业采取最小费用布局原则;而在产品价格受到市场范围、人口密度等因素影响较大条件下,企业采取最大利润布局原则。
物流中心主要为企业和配送中心服务,受市场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所以物流中心的布局主要为最小费用布局。配送中心的重要功能是为末端客户服务,靠近市场是其重要特征,所以配送中心的布局主要为最大利润布局。
在物流中心的布局费用中主要包括:运输费用、地租、生活费用等。运输费用指向决定物流中心靠近重要的交通站点、高速公路出口、交通线等布局。地租指向决定物流中心布局郊区化。生活费用指向决定物流企业集中布局,生活费用指向有力的解释了物流园区等物流企业聚集区域的出现。配送中心主要布局在物流活动密集的商业区附近。
(二)物流中心的空间自组织
依据-中心模型的分析思路,由于规模大、集中布局、关联性强为物流中心在空间自组织提供了现实可能。而且物流中心在城市郊区布局之后,在市场邻近效应作用下,物流产业通过其前后向关联效应引致其上下游产业布局,同时引致的产业又会引致其他产业的布局,并形成累积因果循环。
在企业布局增多的情况下,促进了基础设施改善与生活成本降低。在生活成本效应的作用下,居民向这一地区移动,促成房地产价格上涨并形成新的城市功能区,同时进一步带动各种要素向这一区域聚集。当各种要素聚集到一定程度之后,物流功能区域作为新的城市功能区形成,且市场拥挤效应开始显现,相关产业将开始向外扩张。物流中心的郊区布局形成了新的城市功能区,并促进了生产要素向郊区移动,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城市空间扩散的效果,并成为城市空间体系中一个重要节点。
(三)配送中心参与其他产业的空间自组织
配送中心规模小、分散布局、关联性弱、主要为末端客户服务的特点决定配送中心的难以实现空间自组织,因而配送中心主要是参与其他产业的空间自组织。在这一过程中,配送中心主要是作为流通部门而存在,通过发挥物流产业的功能支持其他产业在空间的自组织。由于配送中心发挥的主要是物流产业的功能属性,这与下文的分析重合,所以在此不做展开。
三、现代物流产业功能影响城市空间结构
现代物流产业功能影响城市空间结构主要指现代物流产业通过其功能特性影响聚集经济,并促进功能分区形成。聚集经济一般是指因社会经济活动及相关要素的空间集中而引起的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及由此而产生的成本节约、收入或效用增加[8]。聚集经济的来源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分工与专业化;规模经济;外部性。本文主要通过研究现代物流产业与聚集经济三个来源要素的关系来分析现代物流产业对聚集经济的影响。
(一)现代物流产业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影响分工专业化
从交易成本的角度看,企业在做出分工决策前,必然会权衡专业化生产之后,自己所需要的中间产品的获得成本。获得成本主要包括:中间产品价格和交易成本。在完全竞争市场假设下,从外部获得中间产品的价格不会升高,因而交易成本成为决定性的因素。交易成本越高,分工的成本越高,分工与专业化水平越低;反之,交易成本越低,分工与专业化水平越高。
交易成本一般包括:找寻成本、签订契约成本及其监督执行的成本、运输成本(指从发货到取货过程中所发生的运费以及货物价值损失)[11]。随着第三、四方物流的发展,以及现代物流企业深入企业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现代物流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的找寻成本;由于供应链的长期稳定性,签订契约的成本与监督执行的成本也随之降低;同时现代物流企业参与到企业供应链的过程中也降低了企业的运输成本。现代物流产业的这些影响促进现代企业实现分工和专业化。
随着企业分工的深入和发展,渐渐上升到部门的分工并在各分工主体间形成一定的协调机制。这种企业间或部门间的协作,使生产专门化的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产生外部规模经济利益,促使企业产生聚集动力。同时,各分工主体在空间的聚集布局是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要前提。
(二)现代物流产业通过运输规模经济影响规模经济
胡佛在其《区域经济学导论》中介绍了运输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即边际运输成本随着运距的增加呈现递减趋势[12]。在现实中,运输量也存在着这一性质,即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运输量的增加,边际运输成本递减,呈现出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由于产品成本中具有运输成本部分,因而通过传导机制,产品成本同样具有这一性质。如图1所示。
由图2可知,在不存在运输规模经济的情况下,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为MC1,均衡产量为Q1;而在存在运输规模经济的情况下,企业的边际成本区域为MC2,均衡产量为Q2。显然Q2大于Q1,在存在运输规模经济情况下,企业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获得运输规模经济,形成产品规模经济。
企业在内部扩大生产的同时,其他规模较小的企业也能够通过集中布局共同分享运输规模经济。因而运输规模经济不仅是生产要素在单个企业内不断壮大密集的过程,也是企业集中布局的重要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城市聚集经济得以实现的原因之一。
(三)现代物流产业通过载体性影响外部经济
在西方经济学中,正的外部经济主要是指知识、技术、信息等的溢出效应,负的外部经济主要是指在环境、资源等方面的竞争效应。现代物流的本质特征是物品的流动,而物品同时也是知识、技术、信息的重要载体。现代物流产业通过物品所承载的这些非物质类“产品”形成外部经济环境。当现代物流的外部性形成之后,不仅使原有的系统获得外部经济,同时也会吸引更多的经济主体来分享,从而促进企业在空间上聚集。
在三种效应的共同作用下,现代物流产业实现着对聚集经济的影响,并通过分工与专业化构建城市空间功能分区的基础,通过规模经济与外部性促进分区的实现。
四、现代物流产业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机制构建
在城市发展的初期,所有功能活动都集中在城市中心区,物流主要是作为流通部门促进其他经济活动的开展。
随着城市的发展,对物流的需求逐渐增强,物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对于物流产业而言市场拥挤效应开始显现,从而使得随之出现了依靠重要交通线,并布局在城市郊区的物流中心,此时的物流中心其功能(如仓储、包装等)还比较单一。同时配送中心布局在城市中心为客户提供配送的服务。
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城市功能分区越来越明确,出现各种专门的功能区域。在这一过程中,现代物流产业主要通过其功能特性影响聚集经济,并进而促进功能分区的实现。同时随着物流中心功能的不断完善,通过物流产业的广泛关联性,物流中心的空间自组织不断进行,进而形成了新的物流功能区域。
当城市发展到大规模或超大规模之后,在市场拥挤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的双重作用下,城市原有的产业开始向外扩散,并通过各产业自身的空间自组织在主城区周围新的功能区,新的功能区域的形成标志着城市空间体系的建立。在这一过程中,现代物流产业的降低交易成本、运输规模经济、载体性等重要功能特性是城市各产业扩张的基础性条件之一,从而影响着城市空间体系的建立。
基于以上分析,构建现代物流产业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机制如图4。
参考文献:
[1] 宋伯慧,徐寿波.物流实体论[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3-27.
[2] 毕波,庄建伟.现代物流对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6):95-99.
[3] 韩增林,郭建科.现代物流业影响城市空间结构机理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4):61-65.
[4] 刘军.现代物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J].开放导报,2008,(6):104-106.
[5] 刘勇.物流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机制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8,(4):88-92.
[6]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物流标准化[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187-188.
[7] 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9-20.
[8] 郭鸿懋,江曼琦,等.城市空间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22-24,49-51.
[9] 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7:240-242.
[10] 张文忠.经济区位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0.
关键词:商业银行;规模经济;ROE;ROA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6-0010-05中图分类号:F830.2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thesis takes the bank data of China from 1995 to 2005 as a sample,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scale economy for commercial banks with different ownership structure in China which has been regarding as a focus by the world. On the basis of documentary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on banking scale economy in China and overseas, after an experienced judgment and comparison of the market structure and economic result in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in accordance with a great deal of related specific data, an empirical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is made on the scale economy for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and share equity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by using transcendental cost function (TCF). The conclusion is: generally, little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scale factors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progress in scale efficiency of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is much more prominent than that of share-equity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 economy of scale; ROE; ROA
一、引言
中国银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从结构上看,已经逐渐形成了以四大国有银行占主体,股份制商业银行等其他各种银行参与竞争的寡头垄断格局;从数量上看,2005年我国共有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3万多家,主要包括:3家政策性银行,4家国有商业银行,1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含渤海银行),115家城市商业银行,626家城市信用社,30438家农村信用社,57家农村合作(商业)银行,238家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59家信托投资公司,74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12家金融租赁公司,5家汽车金融公司,以及遍布城乡的邮政储蓄机构(2007年3月成立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从规模上看,2005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资产总额达到35.9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3%。其中,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总额19.15万亿元,增长17.5%。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5.49万亿元,增长24.4%。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1.88万亿元,增长19.9%。其他类金融机构资产总额9.44万亿元,增长20.0%。但是从规模与效率的角度上看,我国商业银行的情况却不容乐观,一直以来,社会各界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一直忧心忡忡,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问题更让人关注。
本文以我国1995-2005年的银行数据为样本,比较分析我国不同所有制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问题。本文的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国内外有关银行业规模经济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第三部分依据相关具体数据对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及效益问题进行经验性的判断比较,第四部分运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对我国不同所有制银行的规模经济问题进行实证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从总体上看,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系数变化不大,但近几年来在规模效率方面,国有商业银行相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进步更为显著。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对商业银行规模经济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献陆续增多,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方法确定银行规模边界。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又随着国际银行业并购热潮的到来,对银行的最优规模、银行规模边界的划分及银行规模与效率之间关系又重新得到研究重视。
Benston(1972)最早研究了银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认为不管自身规模大小,给定其他条件不变,银行规模扩大一倍,平均成本将下降5%-8%;Lavrence(1989)发现总资产小于1亿美元的商业银行存在规模经济;Nourlas、Ray和Miller(1990)指出,总资产在10-60亿美元变动时,其银行效率会逐渐减小,总资产超过了60亿美元的银行出现了规模不经济现象; Ashton(1998)对英国银行业的研究表明,规模小的银行具有较高的规模经济性质,总资产在50亿英镑以上的银行出现了规模不经济;Budnevich、Franken 和 Paredes(1998)研究表明,小银行通过并购途径有助于实现规模经济效应,但是大银行无法达此结果;Kuntand、Huizinga(1999)用回归分析方法对80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银行效率的研究发现,资本、通货膨胀、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与利润率正相关,同时,股权结构对银行利润率的影响比较显著。
从上面的综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欧美国家对于银行规模扩张是否带来规模经济效应并没有达成一个共识,对银行的最优规模问题也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
(二)国内相关研究
我国学术界对银行业的规模经济问题研究仅是从近几年开始的。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的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问题进行了论证及比较。
于良春和鞠源(1999)运用经营效率和成本费用指标对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新兴商业银行的获利能力和经营效率明显高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即国有银行并没有体现出规模经济优势;赵怀勇和王越(1999)通过对资产收益率和市场集中度等指标比较研究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问题,没有发现规模经济现象;赵旭(2000)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 1993-1998 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国有银行相对于外国银行而言,其绝对规模并不算大,而就其现有的经营、服务与管理技术条件,其有效的经济规模又比实际规模要小;梁立俊(2003)证明了大中小银行由于各自规模优势的差异导致最优贷款数额不同,贷款供给市场处于相对分割的状况;冯嗣全(2003)从实证的角度论证了银行规模经济与国际化的关系,并运用斯蒂格勒的生存技术,对英美和我国不同规模银行的规模经济状况作了实证分析;王建平(2005)利用成本结构分析模型,证明了:我国商业银行在支行层面存在着显著的规模经济性,但在整体层面规模经济性并不显著;扈照轼(2005)对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机构规模、人员规模的市场集中度与资产利润率、人均利润率进行了对比,得出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规模经济悖论;郑兰祥(2006)通过对中国商业银行机构规模、人员规模与其效率之间关系的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通过扩大规模无法取得商业银行效率的提升。
另外,还有众多学者对我国银行业规模经济问题的研究都是利用构建超越对数成本函数而展开的,只是得出的结论并不尽相同。如徐传谌(2002)运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分析了1994-2000年中国商业银行业的规模经济问题,指出在考虑了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和对非国有经济放款比例情况下,四大国有银行几乎都存在着规模不经济,而其他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规模经济,但是其幅度越来越小。刘宗华(2003)利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表明四家国有银行经历了从规模不经济到规模经济再到规模不经济的过程,而其他商业银行则逐步显示了明显的规模经济特征。于良春和高波(2003)利用生存竞争法和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对中国银行业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规模经济在中国银行业中的确存在,但国有商业银行呈现一种规模不经济的状态。阚超(2004)采用超越成本对数模型,对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十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992-2003年的经营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已经从上世纪90年代的整体规模不经济改变为如今的整体规模经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规模经济状态和发展趋势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股份制银行存在的非理性规模扩张行为已经导致其规模经济递减。张正平(2005)认为在1994-2001年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通过不断扩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的方式产生了规模经济效应,更为重要的是,它们还有较大的规模扩张的空间。
从上面的文献综述我们可以看出,学术界对我国银行业的规模经济问题远远没有达到一个共识,这可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所采用的方法各异。即使采用的基本方法或模型相同,但模型中的一些基本要素得到了改变,或加或减;2.中国当前特殊的经济环境。中国现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商业银行改革也正处于攻坚阶段,其中存在着太多不确定或不明显的因素,这也给我们对银行规模经济问题的研究造成了一定的混乱。
三、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的经验性比较分析
经过20多年的银行体制改革,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截至2005 年末,从不同机构的资产情况看,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由2004 年底53.6%下降到52.5%;股份制商业银行市场份额由2004 年底14.9%上升到15.5%;城市商业银行市场份额仍然保持在5.4%的水平上;其他类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由2004 年底的26.2%上升到26.6%。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与效益的经验性判断
1.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比较情况
(1)机构集中度:CR4=82.75%
(2)人员集中度:CR4=90.81%
(3)资产集中度:CR4=78.43%
(4)机构集中度系数=12.80
(5)人员集中度系数=9.89
(6)资产集中度系数=3.64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2005年相关数据。
可见,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占全部商业银行市场份额的78.43%,机构规模占全部商业银行的82.75%,人员规模占全部商业银行的90.81%。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其资产规模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3.64倍,机构数量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12.80倍,从业人数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9.89倍。这说明国内银行市场的大半壁江山仍由国有商业银行掌握,国有银行所占的市场容量相当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银行体系中处于高度集中的相对垄断地位。
表2、3对2004年与2005年银行业各类资产规模作了一个对比,大体上这两年各类银行机构占比没多大变化,只是国有商业银行所占比例下降了一点,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则上升了一点,变化并不是太大。
2.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益情况比较
由表1、2、 3、4可见,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占全国商业银行的52.5%,职工人数是全国商业银行的90.81%,平均资产利润率却只有0.63%,资本利润率也只有12.83%;与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国有四大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3.6倍,而资产利润率仅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1.5倍;机构规模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12.8倍,而利润额仅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4.84倍。规模的确存在一定的不经济,但程度相对以前有所减弱。
表5是以华夏银行为代表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从1996年到2005年来的经营业绩情况,可以看出,华夏银行的存款、资产和贷款每年递增迅速,2005年的三项指标基本上为1996年近20倍了。但在利润方面,增长好像不太乐观,特别是2005年的利润额竟比前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这令人担忧。
注:ROE为资本收益率(RETURN ON RQUITY),ROA为资产收益率(RETURN ON ASSET)。资料来源:根据《中国金融年鉴》各年及各银行各年年报有关数据计算而成。
从表6我们可以看出,国有商业银行在2000-2005年其间经营绩效比2000年前大有改观,而股份制商业银行除个别银行外,在纵向看虽然增长不少,但从增速来看,却大为逊色。这似乎验证了徐传谌(2002)的观点:股份制商业银行相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是规模经济,但其幅度却会越来越小。同时也证实了张正平(2005)有关国有商业银行将存在规模越来越经济的观点。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CR和HHI指数分析
中国银行业经历了由中国人民银行一家银行完全垄断,到四大国有专业银行的高度垄断,再到国有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和众多股份制商业银行兴起的过程,其市场结构不断演变,竞争程度已大大提高,但长期以来的高度垄断所形成的低效率仍然是银行业结构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判断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指标一般采用行业集中度指标 CR和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下面使用这两个指标对1995-2005年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进行经验性分析。
表7、8显示的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整个银行业1995-2005这十年的有关资产、存款、贷款及利润方面的集中度情况。可以看出:1.资产、存款、贷款市场的三项指标均高于75%,说明国有银行在规模方面仍有绝对优势,这一集中度是相当高的。而利润方面的集中度则相对低一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国有银行“高垄断,低收益”的特点,国有银行并没有获得与其市场垄断地位相称的利润水平。2.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国有商业银行在这十年里资产、存款和贷款所占比例下降幅度比较多,而在利润方面则下降相对少点,这也说明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正向规模经济靠拢。
四、实证分析1995-2005年
(一)模型设定及样本数据选取
本文采用的超越对数函数模型是如下形式:
其中:TC为银行的总成本(营业总支出);投入变量包括:人均费用率PE(营业费用/员工人数)、存款费用率PK(营业费用+利息支出)/总存款和资本费用率PF(累计固定资产折旧/年度固定资产净值);产出变量包括:贷款Loa(各项贷款合计)、税前利润总额Inc和投资Inv。Y表示银行的各种产出(包括服务);W表示银行的各种投入价格;随机项即ε表示测量误差和不可控因素。
本文所选取的样本为中国工商银行(ICBC)、中国银行(BOC)、中国建设银行(CCB)、中国农业银行(ABC)、中国交通银行(BC)、中信实业银行(CITIC)、中国光大银行(EBC)、中国华夏银行(HXB)、中国民生银行(CMBC)、中国广东发展银行(GDB)、中国招商银行(CMB)、中国上海浦东发展银行(SPDB)、中国深圳发展银行(SDBC)、中国兴业银行(FIB)共14家银行所构成的银行业市场,样本期为1995-2005年,全部数据是根据《中国金融年鉴》(1996-2006)、各个银行的年报、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等资料汇总计算而来。本文所有数据的处理都是利用eviews5.0软件进行的。
(二)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的fixed effects models(固定效应模型)函数形式进行分析。
面板数据(panel data)也称时间序列截面数据(time series and cross section data)或混合数据(pool data)。面板数据是同时在时间和截面空间上取得的二维数据。从横截面上看,面板数据是由若干个体在某一时刻构成的截面观测值,从纵剖面上看是一个时间序列。用面板数据建立的模型通常有3种,即混合估计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在面板数据散点图中,如果对于不同的截面或不同的时间序列,模型的截距是不同的,则可以采用在模型中加虚拟变量的方法估计回归参数,称此种模型为固定效应模型。
系数估计结果如下表所示,大部分的系数估计值是显著的,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F检验值很高,因此这个回归方程总体来说是可靠的。
由表可知,除个别银行外,我国银行业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现象。从趋势上看,大部分银行的规模经济系数经历了先增后降的过程,所致因素有很多种,如银行管制、技术进步、银行机构改革等因素。同时也可以看出,我国整体商业银行的规模系数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行走线路,但从2005年看十年前,国有商业银行整体上规模系数呈现出总体上升的趋势,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则基本上停滞不前或增进缓慢,这与我们上面用简单的数据说明所表现的结果基本上一致。
五、结论
本文以我国1995-2005年的银行数据为样本分析一直以来都让人关注的我国商业银行当前的规模经济问题。在介绍国内外有关银行业规模经济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首先通过依据大量相关具体数据对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及效益问题进行经验性的判断,最后运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对我国银行业的规模经济问题进行实证论证,并得出结论:从总体上看,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系数变化不大,但近几年来在规模效率方面,国有商业银行相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进步更为显著。主要观点有:第一,国有商业银行的确存在一定程度的规模不经济,但程度相对以前有所减弱。国有商业银行在1995-2005这十年里在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在向规模经济靠拢。值得欣慰。第二,在2000-2005年其间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比2000年前大有改观,而股份制商业银行除个别银行外,在纵向看虽然增长不少,但从增速来看,却大为逊色。这似乎验证了徐传谌(2002)的观点:股份制商业银行相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是规模经济,但其幅度却会越来越小。同时也证实了张正平(2005)有关国有商业银行将存在规模越来越经济的观点。
参考文献:
[1]George J. Benston. 1972. “Economies of Scale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IV (May): 312-341.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
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识码:A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了所谓的“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认为,除资源差异外,规模经济亦是国际贸易的起因和贸易利益来源的另一个独立决定因素。新贸易理论引入了规模经济的假设,从而打破了比较优势理论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这两条基本假设,使得研究的重心由国家间的差异转向市场结构和厂商行为方面。
一、新贸易理论的理论渊源
新贸易理论的出现有两大渊源:
1、传统的贸易理论已不能很好地解释许多重要的国际贸易现象。六十年代以后,世界贸易绝大部分是在偏好、技术和资源都比较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的,而差异比较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在不断下降;另一方面国际贸易流量中,产业内贸易即发生在同一产业类别中的双向贸易,已成为主流。二者由于与传统的贸易理论相抵触,因而需要发展一种新的贸易理论来解释这一点。
2、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为新贸易理论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78年克鲁格曼在其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论文中,首次将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两人所共同提出的将差异产品和(内部)规模经济考虑在内的垄断竞争模型(该模型又成为“新张伯伦”模型)推广到开放条件下,从模型上首次证明了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的另一起因,以及差异产品决定了贸易形态为产业内贸易。
二、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的发展是建立在两个与以往理论不同的假设上:(1)企业生产具有规模经济;(2)国际市场的竞争是不完全的。
(一)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仍以2×2模型为基础,假设X和Y两个部门中至少有一个部门存在规模经济。为简单起见,假设X部门存在规模经济,而Y部门仍为规模收益不变部门。由于市场结构仍是完全竞争的,而且两国的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要素禀赋、消费者偏好及市场规模假设均相同,所以在封闭条件下,当达到均衡时,两国的相对价格完全一致,即不存在比较优势。
在规模经济存在的情况下,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可能会不同于前面所提到的两种形式。一般来说,部门间要素密集度的差异会产生一种将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凸的“张力”。而规模经济则产生一种将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内凹(机会成本递减)的“吸力”,最终整条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则取决于两股相反“力量”的对比。这里为了简化模型,假设规模经济的影响超过了要素密集度的影响,因此,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是一条凹向远点的曲线。
(二)两国的所有条件完全相同。由于两国所有的条件均完全相同,在封闭条件下两国的相对价格完全相同,两国对两种商品都生产,社会福利也相同。但在开放条件下,均衡点对两国来说都不再是稳定的,两国都会立刻发现通过国际分工与贸易可以改善各自的福利。此时,如果A国专门生产X,B国专门生产Y,由于X部门存在规模经济,对整个世界来说,由一国专门生产X,要比两国都生产X可得到更多的X。在此基础上,如果A、B两国都愿意将各自所生产出的产品一半与对方进行交换,那么两国的消费点都会超过生产可能性边界,这时,很明显两国都会受益。因此,即使不存在比较利益,规模经济也可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
(三)一般情形下,即所有条件不完全相同。在一般情形下,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可能是不均等的。例如,如果两国一开始都希望消费更多的X商品,那么这意味着A国X产品的出口供给就要小于B国X商品的进口需求,于是X的价格就要上升,Y的价格就要下降。随着价格的变化,A国X产品的出口供给就会增加,B国X商品的进口需求则下降,最终两国的贸易达到平衡。A国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中获得好处要多于B国。
(四)外部规模经济理论。所谓外部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企业外部经营规模的优势给企业带来的额外报酬或外在优势。根据外部规模经济贸易理论,企业有贸易优势或没有贸易优势的一个原因不在于各国之间绝对的要素优势的差异,而在于有关部门在某个时点上的发展规模。一般而言,如果一国在某个行业上发展的规模较大,相应地会形成一个行业的规模优势。这种优势表现为,该行业有一个可供共同使用的劳动力队伍,它可以调剂各企业间的余缺;同时,行业规模较大,有助于技术的进步和技术成果的迅速普及或采用。
(五)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在经济理论中,由两种市场结构经常成为不完全竞争理论的研究对象。这两种典型的不完全市场就是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市场。
1、垄断竞争与差异产品下的产业内贸易。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A国和B国,两个国家除了市场规模存在差异外,在生产条件、要素禀赋及消费者偏好等诸多方面都完全相同。不妨假设A国是小国,B国是大国。首先,开放以后,原来处于封闭状态下的两国市场结合成统一的世界市场,市场规模扩大了。其次,自由贸易下,各国市场均衡也发生变化。与封闭情形相比,厂商的产量扩大了,但由于假设该垄断竞争行业的要素使用总量是固定的,对于各国来说,厂商产量的扩大必然意味着厂商数目的减少,所以两国开放后的市场均衡点应处于原来均衡点的右下方。对应于新的均衡点,A、B两国的厂商数目之和等于nW,很显然nW>nB>nA,所以开放后两国消费者所选择的产品品种要比各自封闭条件下多,且厂商所生产的产品都是有差异的。
根据以上分析,在规模经济存在的情况下,国际贸易的作用在于一国市场扩大,市场扩大则产生两种积极效应:一是通过厂商产量的提高实现规模经济利益;二是增加产品的品种数量。从整个社会福利提高的来源看,贸易利益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成本的降低,使消费者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消费品;二是产品品种的增加,使得消费者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带来更多的满足。
2、相互倾销理论。相互倾销理论将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基础上的国际贸易理论推向了更高的层次:即使各国生产的商品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仍然可以出于对最大限度利润的追求,开展各国之间的贸易。
詹姆斯・布兰德和保罗・克鲁格曼在其著名的论文《国际贸易的相互倾销模型》(1983年)中指出,寡头垄断厂商为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将增加的产品产量以低于本国市场价格的价格销往国外市场。从销售全部产品所获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如果这种销售不影响在本国销售的其他产品的价格,那么厂商所获得的总利润水平提高了。同理,其他国家的厂商也会采取同样的战略将增加的产品销售量销往对方国家市场,这种相互倾销行为所形成的贸易不是由于两家分属不同国家的厂商生产了差异产品,而是因为各自对自己最大限度利润的追求。由此可以看出,在相互倾销贸易理论里,各国开展对外贸易的原因只在于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的市场销售战略。国际贸易的结构既不受产品成本差别,进而是要素禀赋差别的限制,也不受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追求的限制。
相互倾销贸易理论指出,现代国际贸易的原因之一是不完全竞争企业的市场战略,这种市场战略下,贸易的结构仅仅是由于各国企业对最大限度利润的追求。
新贸易理论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对自身不断地完善,将更多的分析方法纳入研究过程中,与更多的学科领域相结合。当前新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理论实证方法的开发以及大量的案例研究;二是将近年来三个极为重要的经济学领域――动态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大量引入寡头垄断模型;三是新贸易理论向其他相关领域延伸,如新增长理论、发展经济学等。
三、新贸易理论的贡献
(一)新贸易理论解释了更多的贸易现象。新贸易理论是从生产的角度分析了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在这些理论中,国际贸易的基本前提已经发生变化。这种贸易理论基本前提的变化,标志着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即使国际贸易理论进入了新贸易理论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国际贸易理论才有了建立在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基础上的国际贸易论,才有了相互倾销贸易理论以及外部规模经济贸易理论,使现代贸易中的许多新现象得到了更切合实际的解释。
(二)新贸易理论不仅从供给的角度揭示了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还从需求的角度对现代国际贸易加以解释。林德认为,每个国家都存在一个代表性的需求水平。代表性需求表明一国平均的收入水平或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这种收入水平的代表性消费品是各国消费品产业发展的主导。国际贸易可以解决各国生产者在某个层次产品的生产上达到规模经济和满足不同收入消费者消费需要的矛盾。即各国可以专门生产本国代表性需求产品,并出口这种产品,同时分别从不同的国家进口其他国家生产的这些国家代表性需求的产品,满足本国其他收入层次消费者的需要。代表性需求贸易理论表明,在消费品的生产上,规模经济容易在各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生产上形成。收入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它们的贸易较多,因为它们代表性需求的接近,为相互之间满足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的需要创造了条件。由此可以推论,两国间收入水平的差距越大,它们相互贸易的可能性越小;建立在代表性需求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是同一产品内部不同档次产品的贸易,这是产业内贸易的一种表现形式。
(作者单位:山东财政学院)
参考文献:
[1]薛敬孝,佟家栋.国际经济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