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层财务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新财务会计制度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财务管理
一、引言
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处于基层单位,在实际的工作中将重点放在了对医疗业主的管理上,往往忽视了经济管理工作。大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还没有充分的认识,认为财务工作就是简单地在收支结算和经济业务上的操作,这样的观点无疑是错误的。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不仅是工作人员不是特别重视财务的工作,就连领导也觉得财务管理工作不是很重要。这样的观念使得财务管理工作存在严重的问题,甚至会导致卫生机构的资金运转不能够正常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
二、基层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一)财务管理意识不足
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在医疗技术、设备上的更新,对于财务管理工作方面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就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问题。其实,意识上的重视往往在实际工作中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是通过政府的补贴和医疗卫生服务来获取经济来源的,所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容易出现资金上的问题。但是,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由于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技能,很难达到工作要求,缺乏专业知识和技巧就不能按照规定的工作方法和程序工作,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所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忽视是其工作水平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
(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财务管理工作制度上还不够完善,在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的情况下,仅凭借以往的管理经验和惯例来工作的话,就会在管理过程中产生很大的弊端。时代的进步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使得财务管理制度不能够适应发展的趋势。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忽略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于财务收支的具体情况也不是很关心,所以违反规则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比如说在报销环节上,在没有实际的凭证的情况下,只要有领导口头上的交代就能从会计部分报销,这种没有规则性的财务管理,不仅会造成财务管理工作的混乱,同时在发生财务管理的问题时,也很难找到根节所在。
(三)盲目的投资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经费的自节能力还不够好,不能够有效地控制经费的支出,往往会出现日常工资发放困难的现象。盲目的投资往往是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金无法正常运行的主要原因。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一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够重视投资的科学性,往往进行盲目的投资,这让本来就处于劣势的经营状况雪上加霜,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和经营。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投资,并且缺乏投资工作的合理规划,加上严重缺乏投资预期,没有深刻分析投资带来的风险和收益,很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在盲目投资的问题上一定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四)财务监督工作不到位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强有效的监督是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武器。但是,目前的财务管理监督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监督中,很少有专业的部门和人员进行定期的有效监督,监督工作和力度的薄弱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在没有强有力的监督情况下,财务管理工作很难进行正常的责任划分和归属,这样就很难提升财务管理的工作水平。部分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没有全面落实相关制度规范中的要求,还有一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工作没有积极性,并且在专业化的水平上还有所欠缺。种种问题导致基层医疗卫生部门的财务监督工作不到位。
三、新财务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及改进的措施
(一)预算管理
支出预算编制。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支出编制要根据年度平均职工数量、社会保障和相关的薪资政策进行有效的编制计算。药品和材料的支出要以总的业务量和工作计划等作为依据,展开相应的编制工作。在经费的支出上,要将平均支出标准和总的业务量等方面的数据作为编制的参照,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保证各项数据之间的平衡。政府补贴上的编制工作应该按照建设支出的文件和资料来进行。收入预算编制。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疗收入是总体收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进行核算时要充分考虑到服务范畴、技术水平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可以参照门诊数量、计划人均收费水平、住院业务量等数据进行有效的编制,保证收入编制工作的科学性。预算编制。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将审批后的预案算作为主要的参考依据,这是履行服务职能的重要保障。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充分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大监控力度,对于预算收支和实际收支要进行合理的评判,有效提升预算管理的水平。
(二)资产负债管理
资产的负债管理工作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首先,要在净资产的管理过程中,协调安排资金的分配,有效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在资产的管理中将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进行明确的划分,保证资产管理的合理性;日常的存货管理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尽量减少库存的定额并缩短资金的占用,增加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代收款额、预付额款的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有效降低坏账的程度;要在设备的管理工作上加强重视,保护好机构的固定资产。
(三)收支结余管理
首先,支出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医疗卫生服务、财政基础设施建设补贴和其他构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出部分,都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坚持科学开支、认真核算的基本原则。收入管理包括政府的补贴和机构自身的服务收入,收入的管理工作要遵守及时收缴、严格核算的原则,在明确各项补贴和收入的基础上进行严格的会计核算。最后,收入结余的管理工作也不容忽视,如果结余中规定用途就不进行结余,如果没有规定结余且为正数的情况,要参照相关的规定,若是负数就要在事业基金中进行补充,不进行分配。
四、结语
本文对新财务会计制度下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讨论。首先,要充分地意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其次,在发现存在问题的情况下积极有效的改正,充分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作者单位为蓬莱市基层卫生医疗单位财务核算中心)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实施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
伴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尤其是在财务管理上,要合理的运用资金,建立健全相应的会计体制。推进医疗改革以及深化医疗改革的重要环节就是有效的利用医改资金,同时合理的利用医改资金也是维护基层医疗机构公益性的形象、进行精细化的管理以及落实“保基层,建机制”等的重要措施。
一、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的内涵
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主要包括:1.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预算管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一切收支应该全都纳入其预算管理,采用核定收支、核定任务、绩效考核、结余可以按照规定使用但是超支不补等一个管理预算的办法;2.对其进行明确的功能定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肩负着基本的公共卫生以及医疗服务这两个任务。明确政府对其的补偿范围,同时,弱化药品加成给业务收支带来的相应影响;3.简化其核算办法,对于项目采用定额的控制方法;4.规范其资产管理,禁止对外投资以及长期借债,从而防范财务中的风险;5.建立健全的激励式的约束机制,可以按照业务的收支结余比例来设立相应的奖励基金,结合绩效工资制度进而对其员工实施考核奖励,从而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的现状
(一)核算药品成本时的问题
在国家实施了对于498种药品的零差率销售后,以往的按照药品的综合加成率以及药品的进销差价来计算药品成本的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零差率的核算要求。
(二)财务报告不能够完整的反映财务内容的问题
财务报告一般是指,依据日常的会计核算资料,进行汇总、加工以及归集而形成的一个较为完整的报告系统,它是用来反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净资产同资产的相应状况,及在一定期间内的财务状况的相应变动信息同财务成果的一种书面文件,它还是对债权人同管理者以及社会监督方面所提供的主要会计资料。基于一些原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收入并没有记入相应的会计科目,从而使财务报表无法按照正常的权责发生制中的相应原则,对资产、负债以及利润进行合理的、科学的配比分析。这种现象的出现,导致财务报表不能够完整的反映会计信息,进而财务报告就没有真实性可言,这样就不能够很好的服务于管理者。
三、针对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针对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的问题,我们应该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财务管理的观念,建立一个健全的财务管理体制,以便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也就是用最少的成本以及最小的风险取得较大的资金;以最小的管理成本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等等。建立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工作。
(一)设置规范的会计科目。对于一些规定好了的会计科目不能够进行擅自的变更,但是对于一些项目资金以及往来款项等等,应该依据不同的情况,按照个人、单位或者是项目名称等等,设置相应的明细科目以便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若在预算过程中出现了亏损现象,应该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查清其原因。对于一些自身的管理原因而出现的亏损,应该采取堵塞漏洞的方法,增加收入、节省开支,以及从内部进行挖掘的办法。如果是因为财政的补偿不能够及时到位而产生的,那么就应该在下一年度进行预算时,采取财政部门增加财政补助的方法给以弥补。
(二)财政补助中的基本补助,在执行时不能出现负数,也就是说不能够出现赤字,对于所出现的结余,没有经过财政部门的批准就不能够转入到事业基金。为了能够准确地反映出财政补助中的资金收支节余状况,应该按照核算体系的相关要求,通过相应的设备查簿方法给以如实的反映。
(三)加强对于财务的监督,推行一系列相应的财务管理方式,从而建立一个较为详细的关于资金的使用绩效分析评价系统。同时,建立相应的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把各项财务的管理制度、财务的收支范围以及审批程序等都对员工公开,从而更好的实现经费支出以及财务执行的透明化以及公开化,严禁所有的违法操作行为,进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要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机制,并且逐步地完善这种预算管理机制,从而正确的编制出资金使用计划、分配预算、收支预算以及效益预算等等。在编制支出预算以及收入预算的时候,需要参照上年度的实际支出以及收入状况,并且同本年度中医院的发展以及工作计划相结合,并以医疗的收费标准同药品价格的变动、物价变动以及人员编制等多种因素作为编制本年度预算表的依据。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它比较好地展现了行业的特点,所以,我们应该仔细地领会它的精神,并且认真的进行组织实施。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依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际状况,在会计核算要求规范化的同时,还应该重视财务中的各项管理工作,从而更好的解决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而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形象,更好的实现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促进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光银,倪世树.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的几点建议[J].中国卫生经济,2012(11):77-79.
[2]陆红娟.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浅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09):938-939.
[3]蔡建良.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的影响[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22):1-3.
关键词:基层卫生系统 医疗改革 财务管理 问题应对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改革的力度也不断深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改革对医疗改革的进行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医疗改革的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改革发展。政府通过购买医疗服务的方式,对农村和城市中的“看病难”和“看病贵”进行合理解决。淘汰传统意义上的“以药养医”的旧制度,重新建立一个具有公益性、积极性和保障性的新制度。
新的医疗改革中明确指出,基层卫生系统中的医疗单位作为具有公益性质的单位组织,其公共卫生服务的资金投入和费用支出由政府进行负责。而对于基本的医疗服务则由政府、个人和社会三方结合支付费用。特需医疗服务则需要患者自己进行费用支付。基层卫生系统的医疗单位的财务管理因此就需要加强控制力度,才能够真正解决居民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的现象。同时,加强基层卫生系统,可以有效的促使政府资金使用率的提高,费用的使用情况也能够得到保证。
根据相关的资料报道统计,在2011年的财政卫生投入是5000多亿元,在中央财政支出总数中占了百分之三左右,在这之中基本的卫生医疗服务的资金投入仅仅只是300亿。从这个数据也可以表明,国家在社区卫生服务事业中投入的资金费用并不多,在相关的规定中对基层的卫生系统有着相关的说明,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要在公共卫生经费的支持下才能运行。由此可见公共卫生经费在分配过程中要保证合理性和科学性,而在目前这仍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基层卫生系统医疗改革的财务管理也现存着一些以下的问题。
一、基层医疗卫生系统中财务制度与会计核算存在差异
基层医疗卫生系统中财务制度与会计核算有着明显的差异,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单位的投资单位存在着差异性。在现在的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其类别主要分为政府投资、公立医院承办和民营医院承办三种。以政府单位创办具备独立核算性质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乡村卫生院等相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这些基层医疗单位都需要遵循相关的基层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公立医院承办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站,则需要执行相关的医院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对于由企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开办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具有非营利性的特点,在执行过程中也需要遵循基层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
由公立医院单位所承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单位,在执行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的医院财务和会计制度,这也使得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单位在收入和支出方面的会计科目存在着差异性,从而导致了账务在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同时也使得财务报表上对于公共卫生服务费用的支出收入情况无法正确的反映出来,出现了人为的费用归类情况。企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开办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在体现了非营利性的同时,在其悬挂着两块牌子的情况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现象,比如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在执行中制作了两套账目和费用报表的现象。
二、公共卫生服务费用在使用过程中没有相关的规定和要求
国家财政部在相关规定中队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费用有着明确的规定,它指出服务费用应该要结合人工情况、材料消耗情况和公共卫生服务中一些公用费用等因素进行弥补确定,其中人工成本除了工资以外还包括了上交的社会保险费用等。由此可见,地区的财政部门应该结合专项补助资金的管理,对相关的规定要求进行制定。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在费用方面的规范使用。
一些地区的财政部门在相关费用使用的规则要求制定中没有加以完善,制定的内容不够详细,这也使得一些基层卫生服务单位将公共服务的费用使用超出了所制定的规定要求,公共服务的费用因此没能正确有效的使用。比如,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因为投资方的不同,单位人员在费用列支方面没有相关规定要求,这使得财务人员在会计审查核算过程中无法正确把握人员的列支费用。基层的卫生服务单位在公共服务费用的使用上,往往以为费用的使用方向只要与社区的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有关就可以,这种错误观念也让一些基层卫生服务单位将公共卫生费用投入到医疗设备的购买和单位环境的装修等错误方向。
一些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因为自身投资方的类别差异,在社区服务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支持力度。例如政府投资创办的基层卫生医疗服务单位,单位人员的工薪均由政府发放,单位在人员的经费方面没有存在太大的压力。而对于公立医院投资承办的基层卫生医疗单位,公共服务事业的开展则存在着一定的压力。在目前,公共服务事业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然而大多数的公立医院都属于差额事业单位,国家财政部门只肯对部分档案和工资进行核拨,对于剩下的部分则有公立医院自己负责处理。公立医院承担了单位员工的工薪和社会保险等一系列费用,无形之中对公立医院自身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增加了更多的压力。企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创办的非营利性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在这一方面就显得更为紧张,其自身的收支情况都要求自己负责,单位医疗服务人员在本身就显得较为严峻,加上公共服务项目对专业人员的要求,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公共服务费用就更多的用于人员的经费问题上。
三、非政府组织开办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在一级收费方面没能认真落实
对于开办对象为公立医院单位、企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自身在执行过程中悬挂着两个牌子,这也使得一级收费、二级收费和三级收费并行现象的出现。一些病人在这些性质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进行消费,医院一般以二级或三级收费的标准对其进行治疗,这也使得病人的经济压力和精神负担加大。
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在单位的建设规模和医疗配备规模上受到了一定的约束,这也使得医疗药品的费用收入在总的医疗收入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企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单位开办的具有非营利性性质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在财务制度实行收支自理的原则,加重了在人员经费和单位发展等方面的压力负担,这也使得以药养医的现象得以泛滥横行。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相关的药物采购过程中,药品的采购由单位的主管行政部门进行执行。然而由于药物采购目录中的药品品种过少,无法满足接诊病人的治疗需要,因此自主采购的行为也时常出现,这也让一些病人患者无法真正享受零差价的药品服务。一些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甚至按照药物采购目录擅自采购药物的药品名称,将患者服用相同药性却不同价位的药品。
四、应对策略
基层医疗单位在管理制度的完善方面需要加强力度,让财务管理制度得以健全,保证单位的经济效益,对单位财务进行更为有效的控制。医疗单位根据相关的财务规定和会计规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并加以落实,使得医疗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在执行中有依可循。同时需要加强单位的监督审查力度,加强对单位内部的约束,提高基层医疗单位的效率和效益。
国家的医疗改革力度不断地进行发展,市场竞争也因此演变得越发激烈,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也因此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风险。因此,单位需要加强员工领导的风险防范意识,对单位的财务管理加大监督力度,构建科学有效的财务风险预防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及时地避开财务上的风险因素,让资金的流入能够得到更好的控制。
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基层医疗卫生更应该在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对资金的利用率加以控制,节约更多的费用支出。因此,单位应该在资金节约的手段上不断创新,对单位成本的审查核算要加大关注度,将单位的发展方向重新标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事求是,对医疗设备的投资和成本进行预算估测,加强单位成本的管理。
基层医疗单位对财务管理人员要加强培训工作,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传统意识加以改变,加强理论知识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打造一支高技术高素质的财务管理队伍,保证单位的财务运行。
政府单位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要加强人员配置和考核,规范好基层卫生医疗单位,对二级消费和三级消费的公立医院承办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要严格取消,使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在相关会计制度的执行上实现统一性。
加大政府部门的检查力度,规范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财务制度,保障公共卫生服务的执行。
农村基层组织财务管理规范化是农村财务管理本质特征的反映,一方面它是在一定的农村财务管理假设前提下,以实现农村基层组织财务管理规范化目标和有效实施规范化过程为基础进行推导;另一方面,农村基层组织财务管理规范化概念来源于长期的农村财务管理实践,是对规范化实践的总结、提炼。
二、农村基层组织财务管理现状
(一)村级财务基础不扎实
从总体情况来看,各乡村在经济总量、财政收入上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几项基本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包括乡村工资的发放、财务机构运转等,但是,乡村资金缺乏、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特别是农村中心镇目前承担着区域性社会职能,那么对于中心镇各项事业的发展就会有更高的要求,这使得其事权与财权平衡矛盾更加突出。村级财务基础不扎实,现有的财务制度规范性与财务管理水平与财政制度建设和财务管理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二)财务核算队伍不稳定
农村进行财务核算的会计出纳人员流动性大,队伍极其不稳定,导致根本没有财务移交手续或者移交手续办理不及时。近年来,由于村民委员会换届而变更会计核算人员的,经常出现不办理移交手续的情形;由于乡村经费紧张,经常出现乡村财务没有专门人员对其进行管理,经费的开支也没有专门人员进行审批和监督的情形。于是经常发生多人收钱,多人管钱,多人用钱,但是不进行交账、结账、记账处理工作,这也成为当前农村基层组织财务管理的突出问题,在个别村还形成了谁拿钱谁用钱的混乱局面。
(三)村级财务账目设置不规范、不健全
从原始资料的分析情况看,由于村级村务管理人员没有专业的会计知识,个别村没有按财务制度的规范来记录会计账目,比如说一些村仅记日记账而不记录明细账和总账;一些村因会计人员本身不会财务,根本无法找到账目记录和财务制度,仅仅把众多繁杂的票据封装起来。还存在着原始票据或原始凭证不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收钱不开正式收据,收款人不签名盖章;开支没有正式发票,多以白条入账,并且无经手人和证明人签章。干部出差不填差旅费报账单,以领据票入账等现象时有发生。个别村非生产性开支较多,绝大多数的村级财务支出多用于招待,普遍形成一种检查吃、开会吃的现象。
三、农村基层组织财务管理规范化措施
(一)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与制度体系
1.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设立健全村级财务会计制度。建立良好的农村基层财务管理制度是搞好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保证。为使得农村基层至村一级的财务实务有章可循,必须按照农业部、财政部颁发的相关农村合作经济会计、财务制度要求,对村级的财务制度进行完善,财务制度的完善需是全方位的,从现金管理到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从预算决算到收入支出审批制度,再到财务审计制度,从财务公开到民主理财监督制度等等。无规矩不成方圆,通过制度建设使得农村财务工作规范化,从会计处理程序方法的规范出发,使得农村财务工作真实、完整反映农村经济状况,促进决策支持作用的发挥,以指导农村经济发展方向,使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功能化。
2.完善民主管理制度。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从制度和教育方面入手,完善民主管理制度,防止“村官腐败”。在宣传过程中,主要加强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现真正的村民自治。加大对该法的宣传力度,让村干部和村民懂得“自主化”不是“村干部的自主化”,而是“村民的自主管理”。村干部要自觉主动接受全体成员的监督,民主完全有义务和权力过问,并决策村里的重大事项。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及时公开财务,让村民参与理财,知道村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堵塞漏洞。其次要建立常态化的村干部廉洁教育机制。要把村干部的廉洁教育工作列入年终考核指标之内,形成经常性和有针对性的教育,对村干部要常敲警钟。再次是要加大惩戒力度,取信于民,以儆效尤。司法机关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加大查处村干部犯罪的力度,增强法律的威慑力,增强村民们监督村干部的信心。
(二)严格执行财务信息公开与披露
农村集体经济体制下的所有会计事项,都必须根据监察部和农业部两部委所颁发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的要求而公开信息,并且接受全体民众的监督。但凡农村基层组织集体经济的成员重点关注的财务事项,都需要及时、据实逐项逐笔公布。并对广大群众产生的疑问,村财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要及时进行解释和答复。
(三)加强对农村财务的审计监督
关键词 公路养护 财务人员 职业道德
1前言
随着佛山市三水区公路系统分类改革与优化整合顺利完成,区公路局纳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将逐步过渡为行政管理机关。三水区公路局实行财政统筹的财务管理模式,纳入全区机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管理,而其财政来源于佛山市公路局、三水区地方公路财政与广三高速公路公司。在公路管养中心尚未完全独立核算的情况下,三水区公路局系统将存在多种财政来源模式即区财政统发、市局计划划拨、地方公路财政划拨与广三高速公路公司养护资金四种资金来源。面对各种不同来源的生产经费与公路养护生产任务,管养中心因现有管理架构与相关财务人员技能与水平尚不能完全胜任独立核算与管理。
2目前基层养护单位财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分析
2.1基层公路养护单位财务人员配备不齐全
管养中心及其下属基层养护单位生产任务繁重,未设有独立的财务部门,缺乏具有良好专业技术的专职财务人员,难以科学有效开展财务管理工作。
2.2基层财务人员业务综合能力水平、独立财务业务素质不强
管养中心下属基层养护所财务人员只能算是报账员、统计员或者核算人员,其未经过专业的财务工作技能培训,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业务综合能力不强。随着养护生产经济业务的大幅度扩展与财务各种新规则,基层养护单位因人员配备的不全与专业技能的不足,造成财务人员不熟悉相关财务制度与规则,整体业务素质不高。
2.3主管单位与基层养护单位财务部门沟通力度不够
改革后,公路局机关已不再负责具体公路养护生产的实施工作,对基层养护单位难以做到全面有效的监督管理,存在协调沟通欠缺与有效指导不足。
2.4基层财务从业人员独立意识不够强
管养中心财务没有正式独立运作,其财务经费依然保持原有管理模式,基层财务从业人员对坚持规范制度独立意识不够强,容易受外来因素干扰和影响,易造成违规操作带来的财务安全风险。
2.5基层财务人员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需要进一步加强
基层养护单位尚未执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各岗位工作人员生产积极性不高,干多干少一个样,财务人员工作缺乏积极主动性与奉献精神。
3有效加强基层养护单位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3.1加大职业道德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职业道德氛围
基层养护单位要充分认识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充分利用“班组学习日”加强职业道德宣传力度,利用办公网络、公路报、板报等多种宣传模式加大财务职业道德宣传力度,在公路养护行业倡导诚信、正气的职业道德修养,坚持内部自我监督、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主动监督相结合,分析交通建设行业典型案例,加强财务监督警示作用,营造良好会计职业道德氛围。
3.2加强职业道德岗位培训,打造技能过硬专职财务队伍
基层养护单位要充分作好人员培训计划,将养护所报账统计人员纳入财务人员队伍,采取单位出资让相关人员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在限定时间能未能取得上岗证的人员,应该调离财务岗位。将财务人员专业技能培训纳入工作年度培训计划,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创新教育培训模式,邀请相关相关高校针对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以及需求,定制适合本单位需要的培训计划。亦可利用基层班组会议、学习日来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与相关规定的学习与培训。
基层养护中心、所、队应结合工作实践,除了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以外,还应加强财务职业道德教育学习,把财务职业道德作为岗前培训的关键内容之一,财务人员应熟悉和掌握事业单位财务职业规范、流程与制度,打造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财务队伍。
3.3强化财务岗位建设,规范内业基础工作
基层养护单位应该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岗位建设与内部管理,签订财务层级责任书,落实岗位责任,做到权责分明,探索账务内部公开机制,定期核查、整理、归纳业务相关会计凭证、账簿和会计报表,对核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和处理,保证财务内业资料真实、准确与完整。
3.4加强上级部门对基层养护单位业务指导与外部监督审计工作,建立职业道德奖惩机制
基层养护单位应该加强向上级主管单位财务部门沟通、学习与请教,缩短改革带来的模糊真空期,确保财务手续交接完整与经济业务的连贯性,不断完善内务财务制度建设,全面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上级主管部门要有效加强对下级养护单位与部门的业务指导,落实主动监督机制,有效督促基层养护单位财务人员按规章、按流程办事。
3.5加强诚信教育,提高相关负责人职业道德水平
公路养护单位相关负责人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单位整体开展财务工作的诚信与有效性与否,加强财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同时,各单位、部门等负责人也应当自觉投入诚信教育学习,熟悉相关经济业务的财务规章、制度,制订单位与部门相关工作制度时需要全面结合相关财务制度来执行制度,推动行业整体职业道德工作建设。
3.6保持财务人员队伍稳健发展
财务人员的频繁更替不利于财务队伍的建设与发展,甚至会影响正常养护经济工作。公路养护单位尽快推行绩效考核工资制度,提高财务人员职位上升与培训空间,充分调动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努力提高福利待遇,维持财务人员队伍的稳定,维护基层养护单位内部稳定。
4结束语
财务经济工作的诚信与准确需要财务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关乎着公路基层养护内部稳定与从业人员廉洁建设。加强公路养护基层财务职业道德建设,需要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爱岗敬业、依法办事、诚实守信岗位建设,全面建立规范、合理的经济工作秩序,营造良好财务从业氛围,更好的服务公路养护建设事业。
参考文献:
[1]刘晓坤.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14).
[2]张冬瑜.浅谈如何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J].商情,2009,(1).
工会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关系工会全局的工作。强化财务管理工作对工会组织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首先,保障工会经费和资产的安全、完整、保值和增值,为工会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其次,工会通过财力保障开展文化体育、困难救济等活动,以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企事业单位的凝聚力。最后,在工会经费独立核算的原则下,加强工会财务管理工作,尤其是监管工作也对廉政建设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工会财务管理势在必行。
二、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工会财务制度不健全,内部监督机制较弱。基层工会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一些基层工会缺少专职财务人员,也未设立专门的财务机构,财务工作仅由一人或多人兼职,工作中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如:财务处理流程、经费支出管理办法、预决算制度等。二是基层工会在人员配备和职责分工上不合理。由于职责不明确而造成工作相互推诿,同时基层工会虽然设立经审机构,但经审工作流于形式,从而导致内部监督机制逐步弱化。二是工会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部分基层工会原始凭证内容填写不完整,审核较粗糙,有些自制原始凭证的格式和内容均不符合会计核算的规定,甚至以白条作账务处理;有的记账凭证摘要填写过于简单,不能反映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记账凭证内容不完整,会计科目使用混乱,金额书写模糊不清,甚至出现涂改现象;有的基层工会由于规模小,不设置账簿,完全采用记流水账的形式,导致账务混乱,不能如实反映经济业务来龙去脉;有的单位只设总账,明细账不设或随意设,不能正确、完整地反映工会经费的收入、支出和结余情况。三是经费管理不规范,预算管理薄弱。有的工会经费支出与行政经费混淆使用,随意改变经费的用途;有的工会对经费支出随意性比较大,巧立名目滥发钱物,擅自提高开支标准,超支现象严重;有的单位大量的业务招待费用工会经费列支。经费管理的不规范还表现在不重视工会预算编制,有的基层工会在上年度经费支出的基础上乘以一个相应系数形成预算,在年终决算时,反映不出预算具体执行情况,不能体现预算的控制作用。
三、加强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制度;医院;待冲基金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1
一、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相关概念及核算方式
根据《医院会计制度》,医院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和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一般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从而重新确定固定资产原价。涉及财政补助资金支付的,按照支付金额,借记“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等科目;同时,借记“在建工程”,贷记“待冲基金―待冲财政基金”科目。不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按照当期损益进行会计核算,借记“事业支出”、“医疗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二、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现状
(一)监管意识淡薄、职责划分混乱。长期以来,各医院对于固定资产普遍存在“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尤其对于后续支出缺乏科学的管理办法。固定资产使用部门与财务部门以及固定资产采购部门三者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后续支出缺乏有效监管。日常工作中,后续支出流程往往是使用部门申请,采购部门以及分管院长签字,财务部门负责费用结算。对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原因,必要性,是否存在监管失职等没有严格监管制度,责任划分不明确,淡化了财务部门的作用,从而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
(二)后续支出费用过高。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加剧,出于适应发展以及提高自身竞争力等目的,各医院不断扩大固定资产规模,搞基础建设,采购高价医疗设备等已经成为医院提高知名度、增强竞争力的常规手段。由于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后续支出也呈现常态化。医院固定资产往往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从而致使医疗设备等后期更新,维修要求具有很强的专业技术能力,技术的垄断再加上医院相关人员缺乏有效的市场价格信息,以致使设备商对于资产的维修,更新等后续支出随意要价,从而造成支出费用明显高于市场实际水平。
(三)后续支出会计处理不规范。我国于2012年1月1日开始执行新版《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新制度对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确认和计量等做出了原则性规定。但由于财务人员对于制度解读能力不同,往往出现同一笔业务却给出不同的财务核算结果,这集中体现在对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和费用化的划分。会计核算的错误处理,必将导致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相关信息失真。
(四)违背“专款专用”原则。2015年全国两会前夕,国家卫计委表示,公立医院改革的财政投入力度虽然不断加大,但距离深化医改的要求还有差距,国家卫计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推动落实各级财政补助政策,促进形成规范的政府财政投入机制。国家医改的决心显而易见,改革思路也逐渐明朗,财政补助已成为各医院开展医疗事业的重要资金来源,但部分医院对于专款随意性使用,严重违反“专款专用”原则。虚报预算,挪用专款等现象屡见不鲜。
(五)基层医疗单位制度不完善。在201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医疗卫生部分明确指出将重点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改革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对于制度的完善以及有效的执行。目前基层医院由于受发展规模,人员配备等众多因素影响,对于制度的制定以及有效执行一直缺乏有效办法。对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处理随意性大,账目混乱,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三、解决措施
(一)完善制度。随着我国医改的深入,虽然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但是目前各医院发展水平不同,尤其基层医疗单位对于管理制度解读和执行能力还不够,所以各卫生主管部门以及医院需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细化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管理制度。在不违背国家相关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资源,优化工作流程,建立合理、有效的信息化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管理制度。
(二)加强监管,施行问责制。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之所以出现众多问题,其重要原因就是监管缺乏,责任不明确,缺乏问责制度。各财政、卫生等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进行监管,成立专业小组不定期对于各医院固定资产情况进行专业审计,切断非法利益链,施行问责制。各医院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加强预算管理,杜绝擅自改变专款用途,将责任细分到个人。对于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的,将严格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
(三)加强会计人员培训。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起重要作用。医院应不断加强会计人员业务培训,引进竞争机制。财务主管部门对于相关政策应及时传达,认真组织各单位财务人员学习。医院财务部门负责人应不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考核,对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应及时总结,改正。
(四)成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固定资产是医院进行医疗业务的物质保证,各医院财务部门都设有专人负责固定资产核算,但这种核算往往只是数字的核算以及实物的简单盘点,无法对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合理性,规范性以及如何对后续支出进行有效管理等提出建设性意见。所以,医院应成立由院长,财务负责人,采购部门负责人,负责固定资产核算的财务人员,各学科专家、主任组成的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定期对于医院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情况做出分析、考核,加强内部控制,从而确保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相关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合理性。
(五)鼓励大型医院财务人员到基层锻炼。随着医改的深入,各省市、地区进一步落实了城市医师下基层服务制度,这既有利于提高基层医疗单位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同样也方便了患者就医,从而促进了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当前,各省市级以上医院固定资产以及后续支出制度相对健全,吸取成功经验,可以鼓励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走向基层,从而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尽快建立起完善、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进一步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新版《医院会计制度》.医院财务制度.
当前,工会经费在管理与使用上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基层工会在工会经费的使用上不按法规制度办事,一是随意扩大开支范围,把不符合工会经费开支的项目也列支在工会账目上;二是工会财务管理混乱,经费报销不按审批程序办理;三是我县机关事业单位基层工会没有专职财务人员,加之在工作中缺乏责任感,甚至个别单位由领导个人决定工会经费管理,造成工会财务管理基础薄弱;四是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虽然很多机关事业单位基层工会成立了经费审查委员会,但由于人员都是兼职,因本身工作忙,很难履行职责,造成经费的管理与使用没有严格的监督,没有形成约束机制。
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工会经费的正常使用,也阻碍了机关事业单位基层工会各项工作的开展。因此,根据我县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基层工会经费的管理,已成为工会财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要提高对财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工会财务是为职工理财的,工会经费的使用是否符合职工会员的要求,这是关系到工会是否为职工所信赖的大问题,因此,工会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工作,必须根据相关的法规制度合理安排,从物质上保证工会各项工作的开展,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为职工办好事、实事,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凝聚力。因此,必须加强宣传,提高各级工会领导对工会财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二、要加强法规、制度宣传。《工会法》中明确规定:工会经费主要用于为职工服务和工会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和任意调拨工会经费,工会经费使用与管理必须遵循独立管理原则,建立工会独立账户。做到统筹兼顾、保证重点、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勤俭节约、严格预算等。
三、建立和完善工会经费使用的相关财务制度。以制度约束人,用制度加强管理、推动工作。根据《工会法》和全总下发相关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制度,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程序严密的工会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工作规范,从制度上保证工会经费使用不出现问题。
四、要提高工会财务人员素质。我县基层工会财务人员都是由所在单位人员兼职,因此要加强工会财务基础工作,做到规范管理,一是要选配具有财会专业知识的人员来做财务工作,对于做工会财务工作的兼职人员也必须学习和掌握工会财务管理和会计制度,工作中必须认真负责;二是要加强对工会现职财务人员的培训,力求达到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对经过培训确实不能胜任财务工作的应调整岗位;三是工会财务人员在工作中要加强对相关财务知识、政策、法规的学习,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四是财务人员在工作中要敢于坚持原则、坚持制度、维护财经纪律,对有关的政策、法规、制度,要向领导、职工宣传,为加强工会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人民银行;财务;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0;F8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1.58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1-125-02
一、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特征
精细化管理(Delicacy Management),是起源于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旨在以常规管理为基础,并把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一种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其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降低管理成本。精细化管理理念源自生产领域,但是目前已延伸至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是一种通用的管理思想。财政部自2000年在中央各部门推行部门预算改革开始,我国就如何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财政部提出2008年要全面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这是首次在财政预算管理领域引入了精细化管理的概念,标志着行政事业单位已经进入到推进精细化管理的阶段。财务精细化管理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一是以“三个转变”为核心。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通过实现“三个转变”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即“工作职能由记账核算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工作领域由事后的静态核算向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控制转变,工作作风由机关型向服务型转变。”实现“三个转变”,能够使财务人员以全新的理念参与管理,提高工作中的效率与精细程度,最终改变传统管理中粗放的模式,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是以流程化控制为基础。流程化管理是以业务流程为基础,对过程不断加以控制和管理,它强调以流程控制为目标和方向对业务操作步骤和程序进行设计,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对流程再造和创新。在财务精细化管理中,通过运用完善的流程控制理论,可以制定出细致、完备的财务管理业务流程的操作方式和步骤,细化对每个业务环节的管理,克服随意性和粗放性,实现业务流程中的节点可控,从而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三是以信息化为手段。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资源,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应用等处理,并加以提炼、总结、整理,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动态、清晰的财务信息,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四是以降低成本费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目的。预算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各种措施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预算资金的最大效益。要不断地扩展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广度和深度,提高费用支出的计划性和有序性,以最小的成本实现资金使用的最大收益。
二、当前人民银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的预算制度不能满足人民银行履职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实行独立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而在现有的部门预算管理模式中,人民银行只是一般的行政事业单位,其实行独立财务预算制度的法律规定没有得到完全体现。履职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无法得到财务支持,削弱了基层央行履职的有效性,导致基层央行财务管理过程中费用短缺的矛盾日益加深。另一方面,近年来人民银行费用预算安排未能充分考虑物价上涨、人员增长、地区差异等因素,造成预算指标和费用支出不同步、不协调,费用紧张的状况日趋严重,财务开支中寅吃卯粮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基层人民银行财务管理仍较粗放。一是重指标总量,轻资金用途。目前,人民银行年度财务预算的编制是在上年度财务收支基数的基础上,根据当年业务发展的需要,再考量其他因素分级分类进行的。预算编制主要依靠业务人员的财务经验和上年度财务收支基数,没有充分考虑到人民银行各项工作的实际需要,导致预算分配不均或不足。二是重事后财务分析,轻事前财务预测。人民银行的财务预算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在财务预算的编制、分配、控制上尚未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管理系统,特别是基层人民银行,财务预算的编制受人为因素影响多,预算分配的依据不科学,在财务支出指标的管理上,没有充分利用各种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参与管理决策的功能未能有效发挥,使得全年财务支出不均,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
(三)部分财务制度规定与实际工作不相适应。一是会计科目设置不够全面。如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是基层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能,但从目前《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看,会计科目的设置上未能充分考虑这些职能的履行,致使基层行在履职过程中的一些支出无法列支,甚至出现违规列支的现象。二是部分支出项目已不符合当前时展的需要。以“职工福利费”为例,《中国人民银行财务制度》中规定“职工福利费”主要用于职工集体福利方面的开支,所列职工福利项目仍然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旧的制度已不能适应现阶段的实际需求。
(四)专业人才储备不足。基层人民银行习惯于将工作重心放在做好事务性工作上,面对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人民银行履职新要求,高素质的会计财务专业人才储备不足,理论知识相对薄弱、视野不够开阔,难以适应新形势下中央银行会计财务工作转型需要。
三、人民银行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逐步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一是管理层要转变粗放的管理方式,逐步树立精益求精的思想,在研究、规划和部署工作时,要将工作要求和本单位实际情况充分结合起来,形成具体而精确的工作目标和实施措施,跟踪控制过程,逐渐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二是财务部门人员要转变观念,开阔视野,提高认识,加强对财经法规制度的学习,在日常的财务收支活动中严格执行精细化管理理念,推进财务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三是其他部门也要理解领会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在日常工作中以“厉行节约、勤俭立行”为原则,杜绝浪费、节能减排,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贯彻在本职工作的一点一滴中。
(二)逐步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要始终把“以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管理理念贯穿于财务工作的全过程,要针对内部管理的薄弱部位和容易出现资金风险的环节,制定完善的能够指导实际工作、操作性强的财务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等,形成较为完善的财务制度体系。要结合业务发展变化的需要,对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倘若有些制度相对滞后,则必须及时补充新的实施细则,把各类业务操作风险、管理风险、道德风险的防控措施细化到制度中,建立用制度防控风险的良性机制。同时,要提高制度执行力,严格规范制度落实的责任主体,将制度落实责任量化、细化,层层分解,责任到岗,落实到人。
(三)梳理财务工作流程,加强过程控制。梳理财务管理工作流程,将每一项财务工作逐个分解成流程点,并明确每个流程点的相关工作,再考虑各个流程点的配合,确定节点控制的内容。流程化管理包括以下两个步骤:
1.线性流程描述。线性流程描述是一种简洁明了的描述方法,通过制作流程图,可以将工作流程准确、明了地连接起来,使人一目了然,同时还要根据实际需要,标注责任人和有效期间等,使流程图更具操作性和规范性。
2.分析改进。对财务工作流程进行描述之后,着手进行分析、研究和改进。在流程改进中,要考虑去除不必要的流程,是否有简化环节;考虑各个环节的顺序是否需要调整,使流程更加趋于合理化;考虑容易出现差错的风险点,要重点控制,防止出现问题。通过反复不断地分析和改进,最终形成一套效率高、风险可控、责任明确的财务流程体系。
(四)构建高效、全面的财务信息系统。将计算机网络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财务管理中,充分运用当前人民银行开发使用的财务管理综合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等,将现代化的信息系统和传统的手工操作相结合,在业务核算、财务处理等方面发挥作用。同时,还可将信息化延伸至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如会计档案信息化、内部控制信息化、会计分析信息化等。
(五)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一是组织建立“会计人才储备库”,选拔、培养一批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较强能力的会计业务骨干,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会计财务重大课题的研究和业务建设,以此推动会计队伍建设,提升人民银行会计研究水平和管理能力。二是加强专题培训,切实提高培训实效。会计财务部门应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加大培训力度,培养会计人员对当前人民银行会计工作转型的认识,提高专业技能。三是探索与国内、国际会计执业培训机构合作,鼓励会计人员参加各种专业证书的考试,扩宽视野,提升素质。
参考文献:
[1] 张宝定.企业精细化管理与财务管理精细化[J].当代经济(下),2008,(11).
[2] 徐艳洁.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12).
[3] 邓凤兰.对加强人民银行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关探讨[J].财政监督,2010,(12).
[4] 包融.浅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J].财经界(学术版).2010,(05).
[5] 潘红雨.财务制度新思考――基于中国人民银行财务制度[J].财政监督,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