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建设存在的困难范文

社区建设存在的困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建设存在的困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区建设存在的困难

第1篇:社区建设存在的困难范文

相比较大城市社区建设的蓬勃开展,近年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城市的社区建设则存在基础差、起步晚、进展慢等问题,需认真研究解决。

在的主要问题

认识上的误区:社区居委会就是多了“社区”两个字

目前,一些领导和基层工作者对新形势下社区工作的变化和社区建设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认识不足,有的甚至认为社区居委会无非就是多了两个字,工作性质还是“换汤不换药”,只是在原来居委会的摊子上换了形式和说法。因此,社区建设工作处于可有可无的位置,既无班子(领导班子),也没法子和房子。也有人认为社区建设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所需要做的事,于是以本地经济尚不发达、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差等理由为借口,工作始终务“虚”不务实,社区调整力度不大,社区建设投入小,各项工作迟迟无法落实。

“巧妇”的烦恼:无米之炊怎了得

有的基层领导说,社区建设是好,但关键是一个“钱”字,兴建区、街两级社区服务中心需要钱,完善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钱,安置老居委会成员以及落实社区居委会成员的工资待遇等问题都需要钱,而地方本级财政收入少、支出大,保运转甚至保工资都非常困难,哪里还有财力物力投入到社区建设?所以,一切只能“从实际出发”,工作只能“雷声大、雨点小”,只能以汇报迎接检查,以文件应付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

艰难的适应:“单位人”何以转变为“社会人”

在一些中小城市中,“单位”的观念根深蒂固。一些经济效益较好、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行政机关、厂矿企业和学校,在单位的社区硬件设施建设中一般前面是办公大楼,后面是生活宿舍区,社区沿用的仍然是“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的模式,实行封闭式管理,与外界几近隔绝,社区资源无法做到社会共享。而大量经济收入低居住条件差的下岗失业人员、居民和农村进城人员虽然有“社会人”的身份,却缺乏社会化的管理,其管理仍旧是政府在唱独角戏。另外,许多社区居民总是习惯于“有事找政府”,对下放到社区的保障和服务职能持不信任态度。

不和谐的音符:“行政化”、“形式化”的现象

社区作为城市最基础的社会组织实体,应实行社区居民自治,让社区居民自己处理社区内的事情,这也是社区建设的内在要求和主要目标。但在一些地方,旧的行政管理体制仍然继续延伸。一是区街政府部门仍然“大包大揽”,对社区各项工作指令性多,指导性小;二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纷纷在社区内设置组织机构,对社区派任务、下指标,“费不随事转”、“权不随责走”现象大量存在。另外,一些地方工作中追求形式主义,有的只换“牌子”不换“班子”,工作走过场,应付了事;有的片面强调社区内广场面积的大小、绿化率的高低、硬件设施的好坏,忽视社区建设的实质,不重视社区居民的要求和实际,不注意解决事关居民切身利益的问题。

对策和建议

强化责任,突破认识性壁垒。中小城市要做好社区建设工作,首先必须解决好领导班子的认识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要把社区建设工作提高到维护社会稳定、加快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使社区建设工作成为城区政府工作的主题,作为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件大事来抓,列入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通过强化责任来抓认识、抓落实,要建立领导带动机制、督查考核机制、政绩考评机制和责任制度等相应的社区建设工作制度,区、街道、居委会主要领导要成为社区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明确责任、量化任务。同时,通过抽查和考核相结合,调度和考评相结合的机制,将社区服务中心的建立、社区居委会办公场所的落实、社区管理体制的理顺、新开发区社区居委会的规划和建设等硬性指标以及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社区文化、社区组织等社区建设内容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相关部门主要领导政绩的重要依据,并与干部的提拔使用挂钩;对社区建设工作中避“实”就“虚”,进展缓慢,没有取得任何成效的的责任领导不能评优,不能提拔重用。

多方投入,充分整合社区资源。现阶段的社区管理是以“块”为主的属地化管理,其范围包括社区居民以及驻社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组成的社区整体。社区建设也必然要以这个整体为平台,形成共同参与、多方投入、共驻共建的新机制。在社区的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切实帮助解决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社区居委会要多动脑子(想办法),多跑步子(找部门),主动加强与驻社区单位的协作,充分调动驻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支持、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努力探索建设和整合社区资源的新途径。要通过“上面争一点、财政拨一点、单位赞助一点、社会捐赠一点、自己筹集一点”等多方投入的方法来进行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争取公安、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 到社区设立相关设施,要通过“谁投资、谁受益”的市场化方式鼓励社区内外的单位和个人投资建设社区内的资源,同时,要充分挖掘和利用驻社区单位组织和社区居民的资源优势,实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驻共建,使社区资源发挥其最大效益。

第2篇:社区建设存在的困难范文

一、今年我市社区建设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创建、规范”的社区工作主题,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文海英副省长等一批省市领导相继视察了我市社区建设,并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社区活动房建设进展顺利。在2003年完成城东、城西、北园三个试点社区活动房建设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全面完成其它6个社区活动房建设”的工作目标。各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立足现有条件,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目前,除南河社区活动房建设正在积极的筹划当中外,其它五个社区活动房建设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其中,桥西社区活动房投资25万元、改造公用房面积700平方米,桥东社区活动房投资15万元、改造公用房面积750平方米,均已投入使用;城南社区活动房建设已进入实际运作阶段,拟于10月份交付使用;城中社区与九洲房地产开发公司已初步达成协议,将社区活动房设在即将开发的山门中路生活小区;城北社区拟在津恒幼儿园综合楼购置一层用于社区活动房。五个在建社区活动房面积均已达到400平方米以上的规定标准。

(二)社区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作为社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一方面,通过竞争择优,充实社区工作力量。今年年初,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民政局、教体局联合办公,通过考察、考核,从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选调了9名年轻同志到各个社区担任“社区居委会主任助理”。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学习培训,不断提高社区干部的素质。在2003年举办社区干部培训班的基础上,今年市委、市政府进一步修订编印了《社区建设工作手册》,作为各级干部推进社区建设的工具用书,各社区居委会分别组织了学习。宣城市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之后,市民政局又会同有关部门先后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外出参观考察等方式,对社区干部进行了专业培训。通过学习培训和参观考察,社区干部开拓了视野,深化了认识,工作思路进一步明晰。

(三)社区服务功能逐步趋向完善。在加快社区活动房建设的同时,市委、市政府注重在逐步规范和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上下功夫,下放部分社会管理权限,兴办社区服务站。民政、计生、卫生、公安、劳动、市容、司法、文化等部门,在社区服务站设立服务窗口,并按照“责权统一,费随事转”的工作机制,将面向社区居民服务的工作职能下放到各个社区居委会。目前,计生、民政、劳动、公安等部门进驻社区工作已全面完成,卫生、市容、司法、文化部门已全部进驻城西、城东和北园三个试点社区。此外,各个社区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不断加强社区服务功能,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社区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市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当前社区建设工作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社区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在解决社区活动房上尽管采取了力度较大的扶持政策,但是由于社区居委会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社区活动房建设资金仍然存在较大“缺口”。据统计,全市社区活动房建设资金“缺口”累计116元,其中桥西社区“缺口”8万元,桥东社区“缺口”5万元,城南社区“缺口”25万元,城中社区“缺口”10万元,城北社区“缺口”20万元,城东社区“缺口”10万元,城西社区“缺口”18万元,北园社区“缺口”20万元。社区建设资金紧缺,导致社区债务沉重、社区干部工资无法按时发放,有的拖欠工资达5月个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二)相关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落实。一是《宁国市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与社区规模相适应的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实施办法》尚未落实。主要原因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具有一定年流动性,一部分已完成工程建设的开发企业已离开宁国,再要求其提供相关资金难度较大。二是“费随事转”的原则在具体工作中体现不够明显。在前一阶段工作中,市直部门在下放一部分社会管理权限的同时,未将有关工作经费一并转入社区居委会,社区居委会普遍感到是在为市直相关部门做“义务工”。

(三)社区干部的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社区干部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群体,目前我市尚未制定较为完善的社区干部的考核、奖惩、“进出”和福利待遇等规定。一部分社区干部存在着“老无所养”的思想顾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建设工作的开展。

三、几点建议

当前,我市社区建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要全面完成今年社区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使社区建设逐步走上良性循环轨道,仍需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一)尽快完善《宁国市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与社区规模相适应的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实施办法》。根据我市房地产企业开发规模,建议房地产企业向社区提供活动房采取以货币折算为主,分规划设计和工程竣工两个阶段兑现的方式进行。建委等有关单位要切实承担责任,确保这一政策落到实处。

第3篇:社区建设存在的困难范文

一、我国社区建设现状

(一)社区服务设施网络初具规模

截至2005年底,我国有城区852个,街道办事处6152个,社区居委会79947个,已建成社区服务中心8479个,各类社区服务设施19.5万个,便民利民生活服务网点66.5万个,初步建立起以“一站式”服务为核心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以提供综合和覆盖广泛为特点的社区服务站(所);以街道和社区服务设施为依托的便民利民服务网络;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信息服务平台,形成了区、街道、社区三级社区服务网络。据民政部门初步统计,全国至少80%多的居民委员会建立了社区警务室,60%多的居民委员会建立了社区图书室,85%的社区设立了社区卫生服务点(站)。

(二)社区建设的内容日趋丰富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社区建设的内容已经由当初的扶残济困、居民调解扩展到党建、社保、就业、养老、医疗、教育、文体、家务等众多领域;覆盖范围由仅仅为福利对象服务发展到面向社区全体居民;服务形式由单向服务提升到邻里互助、热线电话、志愿服务等多样便捷的形式。社区成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加强城市管理的重要平台,也成为增强社会融合,塑造精神文明风貌的家园,在密切党和群众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就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社区建设者队伍不断扩大

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由专职、兼职人员和广大志愿者组成的社区建设者队伍,涵盖了政府、社区组织、社区居民和驻区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社区相关主体。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城市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超过30多万人,兼职工作人员50多万人,每年参加社区建设相关工作的志愿者总数达到1600多万人次。

(四)社区服务社会化、产业化的势头初步显露

面对社区广泛而多样的服务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和个体劳动者兴办社区服务,提供,既提供无偿低偿的公益性月盼,也提供有偿的高档次服务,开始改变街道、居委会独自兴办社区服务的传统格局。社区服务业发展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也成为一些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当前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社区功能定位方面

社区功能的定位重点集中在社区居委会所承担的功能与任务上。根据1989年颁布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社区居委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其功能定位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民主建设、公共服务、民事调节、治安维护、政务协助、民意表达。从理论上讲,《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对社区居委会功能定位的界定是比较恰当的,基本符合宪法和现行社会管理制度的要求。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单位”体制下的社会职能逐步向社区转移,人员流动加大,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日益突出以及社区居民服务需求的日益多样,在实践中,政府在社区层次的管理和服务职能与社区组织应协助承担的任务划分不够明确,社区功能定位需要进一步厘清。

目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行政化”倾向比较突出。在很多地方社区组织仍然被看作是基层政府的延伸,承担的主要是来自政府下派的工作。抽样调查显示,74.53%的居委会认为完成政府下派的任务是居委会的主要工作,65.63%的居委会反映政府经常开会布置工作任务,而在被调查的基层政府中,每年给社区下派工作在20项以上的占被调查总数的54.17%,其中5.21%的基层政府每年下派给所辖社区的工作超过了100项,居委会政务负担过重的问题普遍突出。二是“费随事转”难以落实。政府在下达大量任务的同时,相应的经费安排基本不到位。抽样调查显示,51.55%的被调查社区认为基层政府没有做到“费随事转”,认为“完全做到”的仅占5.84%。政府拨款大多用于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使社区居委会的职能发挥受到制约。三是居委会自治意识不强。研究和调查显示,部分居委会自身存在不敢、不愿和不会行使自治职能的问题。有的认为社区经费都来自政府,就应该服从政府的工作安排,因而不敢自治;有的习惯将自身作为政府的下属机构,遇事依靠政府,因而不愿自治,也有的受人员素质等影响,缺乏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和能力,不会自治。

(二)在社区组织运行机制方面

参与社区建设的相关主体主要包括各级政府,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各类驻区企事业单位及社区居民。目前,各级政府仍是社区建设的主要推动力量,很多地方出台政府文件和扶持政策,积极筹措资金,大力推动本地区的社区建设;社区居委会是社区建设的具体执行者,它一方面反映社区居民的需求,另一方面具体落实建设任务,并通过自身组织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促进社区的发展;民间组织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参与者,特别是一些建立在城市住宅小区的业主委员会,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影响和作用逐步增强;驻区企事业单位及社区居民是社区建设积极参与者。一些驻区单位通过共驻共建、资源整合和后勤服务社会化等多种形式参与到社区建设中,社区居民则以志愿服务投身于社区建设。

这种组织运行机制对于推进社区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政府的职责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落到实处。国内外经验都表明,政府高度重视是推进社区建设的重要条件,发达国家政府重点在规划指导、法律环境、项目组织和资金支持等方面发挥作用,而将大量具体事务交给非营利组织和企业承办。而我国突出的是政府一般性号召多,但支持指导不到位,扶持政策体系不完善,现有优惠政策落不到实处,法律法规不健全,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政府资金投入不足,来源单一。二是社区民间组织发育相对迟缓。社区民间组织既包括社区居民小组等自治组织、也包括社区义务劳动团体、防火防盗、爱心救助等志愿组织,还包括社区合唱团、秧歌队等居民活动组织。2005年的抽样调查显示在我国社区民间组织中,数量最多和活动最频繁的都是社区居民小组,89.57%的社区有5个以上的社区居民小组,经常开展活动的也占到被调查总数的50%。而其他社区居民活动组织和志愿组织数量和活动都远远少于居民小组。考虑到居民小组无论是建立还是活动都与社区行政事务开展和社区居委会积极推动密切联系的因素,实际上我国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还刚刚起步。民间组织在社区建设中普遍参与不够,

有其自身发展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如养老服务、慈善募捐、文化体育、就业培训等许多公益性的社区事务仍然是由基层政府和社区居委会负责组织和提供,在社区建设中没有给民间组织留有充分的发展空间,也难以得到政府相应的支持。三是居民社区参与不够广泛。据上海的一项调查显示,有17.2%的居民认为社区参与非常必要,而只有3.4%的居民实际参加了社区志愿活动,56%的居民表示,在采取适当的组织形式和服务内容的条件下愿意参加社区活动,另有6.1%的居民认为参与社区没有意义,表明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和归属还处于较低水平。四是社区居委会与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机构等社区组织的关系有待理顺。当前社区居委会与这些组织之间的关系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往往越是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机构健全的住宅小区,社区居委会的影响和作用越小,相互缺少沟通和配合,存在公共设施重复建设,管理与服务割裂的现象。

(三)在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方面

当前,我国平均每9.98个社区才拥有一个社区服务中心,每万名社区居民拥有3.65个社区服务设施,正在使用的各类社区服务设施普遍存在面积狭小、功能不完备等问题。76%的社区服务中心是国家和街道集体承办的,社会化、市场化的程度较低。同时,服务设施建设在地区之间发展相当不平衡。社区服务体系的薄弱,影响到社区服务业的发展和多层次、多样化公共服务的提供。

三、推进社区建设的有关建议

(一)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对加快社区建设意义的认识。按照依法行政,转变职能的要求,明确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定位,变行政命令、包办代替为服务、引导、监督,支持社区自主开展工作。属于行政事务范畴的工作,避免硬性摊派到社区;而对必须依靠社区协助执行的事务性工作,要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委托社区承担。

(二)加快编制实施“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应在总结已有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加快编制实施“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我国社区建设的目标、原则和内容,完善宏观指导政策,规范投融资机制,将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衔接。同时,各地方政府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级制定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明确地方各部门在社区建设工作中的具体任务,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

(三)增加投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发挥政府、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驻社区企事业单位以及居民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实现政府建设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与社会广泛参与社区建设相结合,坚持资源整合、成果共享,形成社区建设多方投入,多方受益的格局。一方面中央政府视财力可能引导扶持中、西部困难地区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同时强调支持社区建设是地方政府的责任,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并调动社会力量投资社区建设。通过设施建设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引导社区服务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加快社区服务业发展。

(四)加大扶持力度,试点新的发展政策

要创新管理和服务手段,加快研究制定新的、更加灵活和有效的扶持政策,如进一步明确城市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必须配套建设一定规模社区服务设施,或以政府贴息的形式为社区建设提供信贷支持。在社区范围内尝试以政府向民间组织、社区组织购买的形式提供养老、卫生等公共服务,吸引社会力量投资社区建设项目。应在社区建设基础较好、群众需求旺盛的地区,开展试点工作,使政策更有针对性,能够落实到位。

(五)推动社区民间组织发展

第4篇:社区建设存在的困难范文

关键词:农村社区;新农村;农村社区建设

农村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农村居民在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通过这一概念可以分析出农村社区主要由地域、人口、社区意识、社区设施四部分组成。现如今农村社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都可以从这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农村社区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社会结构体系,从新型农村社区开始建设到建设成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这些问题也可以在新型农村社区中得到反映。

一、农村社区的历史沿革和特征

自从人类开始出现,人类就过着群居的生活。随着人类开始运用工具,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便逐渐形成了氏族、部落、联盟等组织化的单位。最后国家的出现,使得氏族、部落、联盟等组织化的群体成为国家组成体系中的一部分。相对较早出现的氏族,便演变为村庄。随着历史的发展农村社区的概念逐渐形成。城乡一体化之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可以说是自成一体。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我国作为“地球村”的重要成员之一,应该学会接受新的事物和学会尝试改变。新型农村社区便是改变过程中的一部分。(一)农村社区中的基本单元是农民。农村居民不仅是农村社会进步的有力推动者,也是农村社区的缔造者和维护者。正是因为这样,农村社区的建设不是以环境或者经济为主要参考因素,而是把人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新型农村社区作为一个新的活动场所,它能不能将农民吸收进来,并使农民定居,就要看农民们能不能接受并希望改变原有的生活状态。(二)农业生产是最基础的经济活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其经济组成都离不开农业生产,因为农业生产是保证一个国家运行的最基本条件之一。在我国城市及其周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普遍存在,而在我国农村,农民绝大多数还是以从事农业为主。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比如一些地区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农民开始增多,但是农村居民内心还是希望拥有自己的土地,以基础农业为主要活动。(三)农村社区的人口密度低,规模小。农业活动的性质决定了它需要大面积的土地。这使得农村地区的居民不能像城市、县城的居民那样聚居在小范围区域内,这就造成了农村居民大多数是小规模的、分散的定居。这是因为这样,新型农村社区可以将农村居民聚集在一起,实现人力资源的整合,同时可以增加农村社区的人口,对土地实现整体规划。所以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时代的需要。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一)缩短城乡贫富差距。基尼系数是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越大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平均。从2008-2015年之间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基尼系数徘徊在0.47到0.49之间,说明我国收入差距很大,尤其是城镇居民内部和城乡居民之间。然而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其目的就是整合农村人力资源,使农村人口不再分散便于管理。这样就可以缩小城乡贫富差距,使我国未来的基尼系数继续保持下降的趋势。(二)促进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整个社会的物质极大丰富。不管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的居民,对来国家、社会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公共服务在农村地区普及率还是很低。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完成之后,人口集中在一个地域范围内,日常生活消费其实是拉动内需的一种方式。(三)促进社会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追求,其特征就包括安定有序。而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就包含着社会稳定,发展有序的理念。安安稳稳的过日子是老百姓永恒的追求,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们应该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契机,将“和谐”融入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推动和谐社区的构建。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外部拉力不足,内部推力有限。所谓拉力就是来自农村地区以外的助力,这些助力可以帮助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也可以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所帮助。主要形式是招商引资到乡镇,但是很多企业都因为农村的交通落后或者是环境等原因搬离了该地区。招商引资的困难和企业的离开,使得农村的产业结构难以得到调整,最后出现了外部拉力不足的局面。传统农村社区以一种稳定的文化作为凝聚力,在于其一成不变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方式。传统的生产方式不能推动农村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新农村社区的建设的内部推力不足。(二)资金来源单一,缺乏财政动力。资金是保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社区建设的主要资金是国家拨款。虽然市县各级财政积极筹措、大力投入,但与新型农村社区发展规模、实际所需相比却相去甚远。比如一些偏远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导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缓慢。由此可以看出,建立起多种资金来源渠道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保证。(三)农村居民过于分散,积极性不高。我国九亿多农民分布在五百多万个自然村,如此大的数字告诉我们想要将村民集中在新型农村社区存在一定难度。如此庞大的数字背后就是农村公共服务和基层设施建设的缺乏。仅仅从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就可以看出“集中难”的困661周刊境,新型农村社区首要的任务就是解决这个问题。新型农村建设中也存在一些现象打击了村民的积极性,比如房屋建设没有考虑到农民生产工具的存放、没有针对养殖业专门规划土地等事项,对农民的实际需求考虑不够周到,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

四、解决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坚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而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理念非常适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需要一种内部支撑,这种内部支撑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实现。因为产业结构合理性的调整,不仅可以改变农村居民固有的思想观念,还可以合理利用有限资源,实现农村地区产业结构从较低级形式向较高级形式的转变,促进内部经济的发展。如此一来,即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又引导了农民主要生产活动向高级生产活动的转变,增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内部推力。(二)扩展资金来源渠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投入。资金问题一直困扰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解决这一问题应该从以下两点出发。一是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政府投入的资金是社区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政府投入的多少直接影响到社区的建设。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政府必须做好“领头人”的作用,积极引导、规范使用资金。二是吸收社会流动资金。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来看,规范的合作制是当前农村经济体制的现实要求。政府虽然主导着社区的建设,但是太过于依赖政府反而会增加政府的财政压力。虽然政府不能主动吸收社会流动资金。但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政府可以引导农村金融平台的创建,通过融资的手段来吸收社会资金。(三)坚持以人文本,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新型农村社区是为人服务的,人口数量是新型农村社区必不可少的基本单位之一,农村居民的积极性之间影响新型农村社区的形成。积极性的调动离不开正确的措施,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一是增加宣传力度,提高村民认识。首先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让农民知道新型农村社区的存在。其次定期组织农民参观社区,增加大家对社区的认知。最后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培养农民的大局意识。二是结合实际,科学规划。科学的规划能够促进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社区是为人服务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要考虑到居民的日常生活,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提高绿化水平。整体规划严谨,使社区建设更加科学合理,那么农村居民就会产生心理上的认同。

作者:周广涵 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参考文献:

[1]厉有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分析[J].西部学刊,2013,(08):35-37.

第5篇:社区建设存在的困难范文

1995年1月17日(星期二)5时46分,日本兵库县淡路岛北部(北纬34度36分、东经135度02分)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6公里。

这次的地震,是日本从未有过的强烈摇摆型的都市直下型地震。由于城市街区地域中心的木造房屋倒塌,造成很多死伤;许多地方发生火灾,造成房屋烧毁;铁路轨道、水电、煤气、通讯等生命线遭到破坏;都市中心的中枢管理活动、商业活动等都无法正常进行。

截止2005年12月22日,震灾导致6434人死亡,43792人受伤,损坏和损毁房屋249180栋。从神户市的人员伤亡来看,在地震导致4571名死者中,由于房屋倒塌后被压迫、窒息死亡的超过一半以上;其他的死因有烧伤、全身火伤,头部损伤、外伤冲击等。还有,从死者的年龄来看,超过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49.6%。神户市内负伤者有14678人,其中主要都是被房屋中倒塌的家具给夹住,或者室内落下的物品砸伤所致。

这次地震,不仅使医院、警察署、市役所、学校、消防厅、加油站等公共设施和危险设施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农业、工业,服务业遭受巨大冲击,还有博物馆、文化馆、观光旅游资源等文化财产也遭到巨大破坏,突如其来的震灾更是给日本人民造成了极大的心理伤害,但是,地震发生后,日本人民迅速组织起来,开展了重新建设家园的活动,经过13年的重建,神户成为日本西部的一个魅力都市,很大程度上源于社区组织网络的重要作用。

二.神户市的“社区重建”体制

1.社区重建机构及其目标

“社区重建”作为震灾后恢复家园的体制,在震灾发生后迅速展开工作,由所在区域的全体居民共同实施。其实,在地震发生前,神户就建有社区建设机构(Machizukuriorganizations),按照《神户市社区建设条例》分12个区域开展工作,许多机构承担了增进区域福利的社邻友好合作项目。地震发生后,在受灾区域迅速形成了100多个社区重建组织,他们倾听并传递居民的愿望,向政府部门提交议案。这些组织迅速行动,更是突出了社区建设体制的有效性。社区重建组织由当地居民、私人机构和对区域重建感兴趣的其他人士(包括本区域外的人士)组成,是震灾后恢复家园的社区建设活动的核心机构。“神户”社区建设体制的特色就是这些社区建设的组织主要由政府给予基本资助,由居民来参与实施。

震灾发生后,这些组织不仅活跃在“黑色地带”,也就是受损最严重,项目重新建设或规划的区域,在“白色地带”,也就是受损严重,但是没有被列入项目规划的区域,也形成社区重建组织并发挥重要作用。社区重建设机构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社区重建体制来帮助当地居民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共同建设他们的家园。

2.社区重建体制的组织原则与程序

震灾后,不仅形成了许多单个的社区建设组织。在1996年7月,这些组织还联合起来,成立了“神户社区组织联合会”(KobeMachizukuriOrganizationLiaisonConference),使各社区组织协作,以解决单个组织,或者仅靠组织间信息交换所无法解决的那些问题。

社区重建体制的基本组织原则是:(1)家园重建活动主要在社区建设机构指导下,由居民共同实施。(2)由居民联合行动,以修复或重新建设被损毁的房屋、公宅以及其他建筑。(3)由建筑设计师、城市规划者和其他专家组成网络机构,支持各种规划和重建活动。

社区建设活动的组织程序是政府资助自治组织开展活动。在神户,大部分社区建设组织是在震前已有的组织基础上形成的。比如,自治协会(selfgoverningassociations)或市镇协会(townassociations)。社区建设委员会的成员,通常也是其他组委会的成员。社区建设的规划者和设计师由公共部门(thepublicagency)派遣到社区建设组织当中。神户市政府对这些组织开展的专门扶助活动实行基本补助。

3.震灾后社区重建体制的具体做法

(1)采取合作形式重建被损毁的房屋和公寓

地震中损坏最严重的地方都是市中心,那些非常狭小的建筑,而且没有公共通道。合作重建,就是在建设中采取共同所有或者调整私人财产或产权的形式,是克服这些困难的有效办法。在神户,有170多个被损毁的房屋是通过重建社团作为所有人,来承担重新建设家园的任务,在重建过程中,他们调整了所有权的形式或者其他所有权。

(2)社会支持网络的作用

在阪神震灾后第10天,就组建了一个社区重建的支持网络(supporter’snetworkforcommunitydevelopment“machizukuri”),由那些地震前就在神户地区工作,并愿意为社区重建继续工作的规划者、建筑师、大学里的研究专家、律师,以及其他领域的专家汇聚在一起,为重建家园而献力。在家园重建中,为受难者提供了技术上的扶助和心理上的支持。

这个组织所做的工作主要包括:

a.作为支持神户地区为中心的家园重建的咨询机构,随时开会,沟通,交流各种家园重建的信息。

b.每三个月出版一本“社区发展地域恢复重建”的小册子,用通讯简报和信息的形式记录社区组织和公共部门的重建家园工作的进展情况。

c.作为阪神-淡路复兴基金的地方机构而存在,同时也支持其他团体的工作,如当地损失和重建条件的调查,在其他空地上进行的重建项目,支持公共房屋建设等。

4.社区组织为恢复重建所起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

这些组织在帮助社区恢复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神户市长田区的真野社区(ManoareainNagata-ku),其社区建设体制已经坚持了30年,所积累的经验转化成优势。在地震发生后,由居民接力传递水桶,预防了火灾的发生。新来的居民很快就完成入会注册,加入到重新建设家园和重新建设共有住房的活动中。其他在阪神地震前就开展活动的社区建设组织,在促进众多居民达成共建协议、重建家园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早期的成功为震灾后才成立的组织提供了社区民主建设的良好样板。

另一方面,这些组织在开展活动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说,在灾后重建家园中,很难阻止非法建设住房等问题,因为,这些组织不像物业委员会那样,他们缺乏法定的强制力,无法阻止那些非法的活动。还有一些组织,因为成员年龄老化,同时占有多个职位等原因,而变得死气沉沉,缺乏活力,对救灾重建缺乏敏感和热情。还有,在项目规划区域,由于经费、目标重复等原因,让很多组织持续有效地发展下去也是一个难点。

三、对中国四川大地震的启示

1.对震后出现的黑色地带、白色地带以及灰色地带要兼顾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地震在我国四川发生后,汶川、北川等地很快成为救助重点,成为人所共知的“黑色地带(BlackZone)”。但是,无论在救助过程还是以后的重建家园活动中,还有一些地区,虽然也遭受了非常严重的损失,可能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白色地带(WhiteZone)”也会存在,这部分农业产业、工业产业遭受重创的地区,也要组织各种不同组织进行重点建设。在震灾发生后,可能还存在一些“灰色地带(Grayzone,criticalrestorationarea)”,就是那些遭受到危险的临界地区。这次的灾害,波及到川、滇、甘等区域的30多万灾民,亡、病、伤、残、孤者要一一妥善安排,分区才能保证有秩序,保证不错救不漏救。

2.引导大批志愿者和志愿组织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

地震发生后,激发了人性中最善的一面呈现,许多原来就存在的志愿组织和志愿者,以及在灾后渴望加入的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大量涌现,据中民慈善信息中心的消息显示,除民政部、中华慈善总会、红十字会、扶贫基金会以及地方的分会等十几家机构以外,其他承揽捐款、捐物、社会工作、法律、心理、网络等救助的社会组织就有135家,他们渴望从各个方面为居民提供所需要的援助。虽然,目前,由于灾区最易感染肠道菌痢和气性坏疽等传染疾病,北川地区已经限制志愿者进入。但是,灾区救援、灾后疫情防御、灾后家园重建、心理疏导、恢复生活信心等工作可能还需要很多助手,有大批的组织和志愿者渴望参与到救助活动中,既不能打消其积极性,又要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关键是按照灾后救援工作和重建工作的有效部署,分不同时间段,按照灾民的近期需要和远期需要,在可行的区域先期开展工作,增强志愿者组织的协作能力。

3.政府有效资助保证社区组织发挥活力

神户市从1965年就开始,就有民生儿童委员(相当于中国地方上的社区居委会成员)在社区中从事守望互助的工作,1975年开始以这些人为中心形成了志愿者制度。1995年的大震灾后,家园复兴以后,出现了很多孤独生存的老人、孤儿等,为了防止孤独死、无人照看等问题,1995年开始由国家拨款补助对地域中实行全面看护制度,防止脆弱人群陷入生存危机。在社区中还配备了看护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的补助金在2005年却终止了,从而使得社区中的这个守望互助的工作也一度停止。这一方面,是因为有些地域组织本身缺乏活力,过度依赖国家资助金,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地域社会中的守望互助事业需要长期资助,那么,国家也一定不能推卸其责任,家园重建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努力,需要政府、企业、第三部门和居民齐心合力,众志成城,在中国更是如此。

第6篇:社区建设存在的困难范文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对于节约土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具有积极地作用,有利于推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但是,在现实中,我国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社区建设缺少合理的规划、土地浪费严重、无序建设、建筑质量隐患大等问题,引起了主管部门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一、研究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的意义

(一)新农村社区建设关系到我国农民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稳定和谐

根据建设部的统计数据,我国目前共有300多万个村庄,村庄建设用地2亿多亩,新农村社区建设关系到广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一方面,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快城乡一体化和农村现代化、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农村社区建设涉及的村庄数量多、面积广,与广大农民的人居环境息息相关。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乡村社会和建设市场,也是全世界可以拉动内需增长的最重要的资源。

(二)新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农村的经济开发活动越来越多,由于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非法占用耕地、违规违法建设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时,建设废弃物的乱堆乱放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以上出现的种种问题警示我们,在新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只有充分地实现自然生态、经济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有机统一,才能有利于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对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

(一)村庄的分布体系

就目前而言,中国的村庄分布呈现一种以小型村庄为主、比较均质的形态。虽然村委会所在的村庄规模相对较大,在农业服务、行政管理等方面也发挥着中心村的作用,但是在文化娱乐和商业服务方面的作用还不是太明显。未来的农村社区规划布局应该是建设村庄两级体系,农村社区直接接受城镇的辐射,没必要在设置一个中间等级的中心村。同时,我们不可否认村庄体系还会出现其他的可能:村庄在特定的区域环境和地理区位中可以承担其他村与城镇之间的一个过渡的角色。

(二)村庄的规模

在我国,农村建设筹资难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所以在农村社区规划建设中应该以集中型的村庄形态为主,基础设施建设要本着效益最大化的原则。这样一来,问题就显现出来了,集中型的村庄规模如何控制呢?规模过大,就会造成城不像城,村不像村的情形,既失去了村庄的特点,在综合环境方面又不如城镇,使农民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笔者认为,一个合理的农村人口规模应该控制在1000-3000人之间,因为在这一规模下配备基本的公共设施最为经济。

(三)村庄的功能

到目前为止,中国绝大多数农村的功能是进行农业生产,从欧美发达的农村社区建设经验来看,村庄的功能不应该是单一的,除了第一产业农业之外,还应该包括农业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农业等等,甚至农村社区还可以承担一些城市居民的居住功能。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农村缺乏发展乡村功能多样化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企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由城市转移到乡村以及我国的农业规模经营还处于起步阶段等。

(四)村庄的人口结构

欧美国家的村庄建设比较发达,在欧美国家的村庄社区中,人口的构成是多样的,既包括纯粹以农业为生的农民,还有一定区域内从事农业服务的人口,也包括一些从事商业的人口。根据发达国家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我国新型农村建设中面临的长期和艰巨的任务是:注重土地利用集约化、积极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农村中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口向城市转移。此外,我国农村人口结构还存在农村人口教育水平低、农村留守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等问题。所以,我们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村民的不同需求,并通过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中所包含的农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有机结合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

三、对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的建议

(一)借助区域发展的力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农村社区的规划建设中,要注意和县城经济的发展方向协调一致,适应区域发展条件,实现农村经济的腾飞。通过科学的规划,在照顾农村特殊村情的基础上,整合农村的资源、环境、交通以及区位优势,从宏观层面为新村社区的经济发展定位定性,挖掘农村自身经济发展的潜在条件,加强其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中,不仅要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还要从农村的生产和就业出发,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功能,解决农民搬迁后的就业问题,增加农民的收入。

(二)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新型农村社区

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和建设包括合理规划社区选址、合理的日照间距以及建筑密度、适当的控制容积率等内容。在新型社区的规划设计以及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要特别的注意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区建设不应该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此外,我们还应该结合当地的区位条件,适当的推广风力发电、小水电、沼气池等清洁能源技术,加快新农村能源建设的步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以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为基础,强调农村发展的效率,尽可能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三)继承和发展农村中的人文特色和自然特色

小乡村是我国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旧有的空间格局、文化习俗和建筑特色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要与农村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相协调,又要延续和继承当地的文化风俗和传统习惯,体现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保护好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民宅和古村落,使新型农村社区成为农村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以改善村民的生活为主要目标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选址特别重要。农村社区的选址科学合理,有利于避免例如洪水、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同时又可以避免极端的地形对村民生产、生活带来的不便。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中,要使新建社区符合农民的生活习惯,体现农村的生活特点,反映村民的需求,同时努力设计优美的景观环境和建设良好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结语: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发展的潮流和历史的必然,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我国现代化的迫切要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宗旨是为农民提供适宜的生活场所和劳作条件。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不足,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这要求我们在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时,努力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建设经验,立足于中国国情,探索出一条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道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承慧,朱静怡,马宁.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研究初探[J].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9(52)

第7篇:社区建设存在的困难范文

关键词:社区 居委会 办公用房 建设 办法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2

1 湖里区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建设概况

厦门市湖里区成立于1987年11月,位于厦门岛北部,现辖5个街道51个社区居委会,面积65.78 km2,占厦门岛面积的47%。全区总人口90.98万人。近年来,随着厦门岛内建设重心向湖里区东北部推进,成功大道、环岛干道等一批重要市政道路尽皆贯通,湖里区的旧村改造和片区开发迅速推进,“镇改街”和“村改居”已全面实现,统一的城区管理体制逐步完善。作为城市社区建设的基础,湖里区一贯重视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积极筹划社区用房规划,精心打造社区公共服务平台。有关部门采取新建、购买、租赁等多种方式,在较短的时间内大幅改善社区用房条件,使我区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建设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前列,为社区建设的全面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实现社区管理服务的创新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和工作平台。据统计:目前湖里区51个社区居委会已有49个落实了办公用房,平均面积为964 m2。全区共有36个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面积达到500 m2,15个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面积在1500 m2以上。

2 湖里区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建设方法

“十一五”期间,湖里区结合区情,多措并举,采用各种方法破解该项难题。一是加大新建、改建现有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的力度;二是寻求开发建设单位或辖区单位的大力支持;三是采取置换方法整合社区零散用房;四是投入资金租用办公用房;五是采用过渡借房方式解决部分“村改居”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问题;六是多方筹措经费,为新成立的无资产社区购置办公用房。通过以上办法,各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用房得到了极大改善。

3 湖里区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建设特点

一是财政投入明显,资金保障有力。湖里区将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建设资金纳入本级预算,提供经费保障,建立了以街道投入为主,区级财政补贴为辅,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筹资渠道。辖区各街道也主动承担起了社区用房建设的主体责任,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社区居委会办公环境,扩充社区居委会用房面积,为居民办事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平台,全力解决社区办公用房问题。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湖里区对社区用房建设的总投入超过2亿元,先后建成金山社区居委会办公大楼、金尚社区活动中心、康乐社区活动中心等20多个社区建设重要

项目。

二是统筹规划、科学布局。近年来湖里区以一流的标准进行社区建设,将社区居委会用房的办公功能和服务功能进行有机结合,同步规划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和养老服务站、志愿者服务站、社区信息平台等各项服务配套设施,努力实现新建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的面积达到1500 m2。同时,湖里区还着眼于社区长远发展,在2007年制定的城市发展规划中就已为拟筹备设立的新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确定了用地规划

红线。

4 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建设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湖里区各基层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可以满足基本日常工作要求,但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各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建设推进力度差距较大。各个社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办公用房建设水平也相差迥异。例如位于岛内东部的“村改居“的高林社区居委会兴建了3000 m2的办公用房,里面设置了图书室、党员活动室、电子阅览室等一系列群众活动场所。而位于岛内西部老城区的东渡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面积仅130 m2,随着社区的发展和居民的增加,拥挤的办公场所已无法满足新时期基层社区工作的

需要。

二是部分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建设面临“瓶颈”。有些位于老城区的社区活动场所不足,建筑面积狭小,房屋设施简陋。但由于规划滞后,城市飞速发展等原因,一直无法找到地段、面积和价格等方面都合适的办公场所。另外,大多数“村改居”社区居委会现有的办公用房都是原村委会无偿提供的。在集体资产改制完成后,这些房屋都将作为集体资产陆续归还。而目前许多“村改居”社区居委会对于日后办公用房的最终解决途径尚无明确思路。

三是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难度较大。湖里区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建设的各项规划由市规划局负责设计。建设用地则由市国土房管局负责审批。而各街道作为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建设的主要推动部门,与市级单位沟通协调存在相当的难度。各街道办事处作为具体经办机构,日常事务繁多,工作人员有限,与市规划、建设部门业务联系较少,对办公用房的各项审批流程也缺乏深入了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

效率。

四是建设资金需求较大,街道财政负担较重。现阶段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建设资金以街道投入为主,约为七成;区财政补贴为辅,约为三成。按此分担比例,辖区殿前街道仅北站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就需投入资金1200万。而各街道同时还要承担部分社区居委会用房的租金,因而具有一定的财政压力。

5解决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建设难题的办法

5.1 健全机构,组织领导

政府应成立由分管领导牵头的,民政、建设、财政、发改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各街道参加的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建设领导小组,充实领导小组办公室力量,加大政策调研力度,定期听取工作进展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各成员单位把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专人负责,落实工作责任,积极配合,相互支持,形成联动机制。

5.2 出台方案,分类指导

民政部门应尽快制定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规划建设和管理使用的有关办法,对老社区、“村改居”、新成立这三种不同类型的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采取相应的实施措施。在加强基层指导方面,民政部门要注意研究各社区的特点,归纳提炼建设经验,总结分析建设困难,采取新建、购买、置换、租赁等方法,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建设。要结合旧城改造和东部片区开发的契机,根据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服务居民等多种因素,依照居民活动空间最大化、服务设施效益最优化的原则,对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做出统筹安排和长远规划。

5.3 完善机制,落实责任。一是完善督办

机制

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建设协调小组应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和办理期限,督促各部门制定阶段性目标,加快计划实施进度,尽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二是完善协调机制。民政部门要主动与规划、建设、国土等部门沟通协调,通报社区发展的长远规划,反映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的建设困难,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三是完善引导机制。政府要引导和鼓励开发建设单位转变经营理念,按照“建设、管理、服务”模式,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把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作为完整的社区配套来进行规划,建成后无偿或低价提供,通过各种形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四是完善调剂机制。按照东部开发战略部署,辖区内各机关事业单位等部门办公地址将相继迁移至厦门岛东部。政府可对各单位外迁腾出或闲置的各类房产进行清查登记,梳理整合可用资源,将符合条件的房屋优先调剂作为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

第8篇:社区建设存在的困难范文

关键词:社会化居家养老;老年人;社区建设;社区服务

养老制度是一个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老有所养”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民生问题。我国现在提倡的养老政策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随着政府将社会保障网逐渐向社区延伸,许多为老年人服务的工作交由社区管理,这就让广大老年人在不离开他们长期生活的社区的条件下,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服务,这样,既能给老年人生活带来归宿感,也能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而且还可以提供就业岗位。根据当前家庭小型化、空巢家庭和独居老人增加的趋势和家庭赡养功能弱化的特点,如何依托社区,社区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或者说,社区应该如何尽快加强能力建设来满足老年群体居家养老的需求,是一项与社区建设密切相关并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意义

全面推进社会化居家养老,适合我国国情,一方面,能帮助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又能为老年人提供方便服务,是解决实际困难的有效方法,是破解我国日趋尖锐的养老服务难题,切实提高广大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的重要出路;另一方面,社会化居家养老是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尊重老年人情感和心理需求的人性化选择;是促进家庭和谐、社区和谐和代际和谐,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发展服务业,扩大就业渠道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因此,建立依托社区的居家养老方式是健全社会化养老体系的发展方向,并已成为目前我国城市养老的必然选择。

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以志愿服务和便民利民网点为服务资源,由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并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方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即除了需要家庭照料外,还需要来自社会的帮助,尤其是强调社区照顾在社会化居家养老中的作用。这种模式具有养老成本低、覆盖面广、服务方式灵活的优势,集中了传统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两方面的优点,让老年人在自己生活的社区就可以享受到方便的社区福利服务,既减轻了老年人及家庭的经济负担,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又节省了养老福利资金的投入,是适应我国当前老龄化特点的社会养老模式。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当前社会化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

1、对社会化居家养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006年初,民政部推出“社区居家养老”计划,并相继在北京、上海、大连、江苏、广东、湖南等省市展开试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但就总体而言,全国大部分地区还处于起步阶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化养老保障发展机制尚待尽快建立和完善。由于受各种原因的制约,对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方式的探索和实践,到目前为止,尚未在社会上特别是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形成广泛认同的舆论氛围。另一方面,有些领导对社会化居家养老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不足,主动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前瞻意识不够,导致社会化居家养老仍然仅处于白发的、无序的初始阶段。社区居民群众对社会化居家养老知晓率不高,参与社区养老的积极性不够。

2、社区服务建设不能满足居家养老的服务需求

随着人们对社区建设重要性的逐步认同,城市社区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受各种因素的限制,社区的硬件和服务设施建设参差不齐,“贫富差距”悬殊,不少社区老年服务设施规模较小,档次偏低,功能单一,尤其是老城居民区和老的转制单位的居民区,下岗失业人员集聚,人口密集,缺少老人活动场所,甚至连一间起码的报刊阅览室都没有。在医疗方面,城镇社区尽管普遍都已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但在医务人员的配备、医疗硬件、服务设施、服务时间等方面都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大部分社区没有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有的西部贫困地区的社区老年人普遍还存在看病难、出行难的问题。这些都与老年人群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卫生保健需求不相适应。同时,一些生活困难的居家养老服务对象,虽有“低保补助”和临时救济等帮扶措施,但仅能保障基本生活,社区居委会想提供一些无偿服务也因受经济条件的限制,难于满足困难老人较多的服务要求。不少社区尽管也想尝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但经费实在有限,因此,社会化居家养老只好停留在美好愿望上。

3、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居家养老社会化程度不够.社会化居家养老工作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

目前,有些地方虽然建立了条抓块管的管理体系,成立了各部门参与的老龄工作领导机构,但各部门往往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很难形成合力。开辟国家、集体、社会组织和个人等渠道,以多种所有制形式发展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社区养老服务业还很不够。

4、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缺乏专业人士的参与和服务

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在沿海发达城市的试点虽然取得了许多成效与经验,但也要看到我国目前社会化居家养老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匮乏,且整体素质不高。我国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学校培养这方面人才的相关专业不多。据了解,全国仅有少数几所院校设有类似专业,离人数众多的社区养老需求存在很大的缺口。专业人才的不足直接影响了服务项目和内容的扩展以及服务质量的提高.

三、加强社区建设,加快推进社会化居家养老的策略

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转型使得社区事业成为最受社会成员欢迎的一项社会事业,经济体制改革引起的社会结构变迁,使得中国的社区服务功能不断放大,体现在“单位功能的外移”、“城市结构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等诸多方面上,这也是社区服务与社区建设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原因所在。因此,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的工作:

1、加大政府引导和支持的力度,发挥政府在依托社区推行养老社会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第一,政府做好对居家养老服务的统筹规划。加大公共设施投入。为此,政府应通过制定扶持政策,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老年服务主体,增加老年服务设施,丰富老年服务产品。加大投入,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统筹规划社区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布局、形式和服务半径,最大限度地让社区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第二,要大力培育和鼓励社区中介组织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区中介组织是社区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建设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政府要尽快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予以扶持与帮助,同时,社区中介组织也要完善自身管理,提高社会认可度,引导人们自觉参与到社区中介组织中,鼓励社区中介组织积极投资养老设施和参与为老服务,并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建立社区养老服务超市、老年综合服务中心、互动式异地养老服务中心等,为养老市场的发展搭建社会平台。第三,要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专项经费。要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专项经费列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用于对高龄老人和特殊困难老人居家养老的补贴、社区干部待遇的提高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经费的补助。第四.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设计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设计不但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同时也必须考虑老年人自身的养老意愿和需求,鼓励和支持居家养老,并以此作为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设计的重要参数。继续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多渠道筹措老年社会保障基金,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逐步建立广泛覆盖、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相适应,与其他保障制度相衔接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要将城市贫困老年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切实保障其基本生活。第五,积极支持社区养老服务队伍的培育和建设。社区养老服务队伍应包括管理人员、服务人员、专职人员和志愿者。专职人员包括社区养老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以及养老机构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等,作为有特殊需要的老年人群,更需要一支富有爱心、耐心并具备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等各种专业知识的队伍为之服务。所以,今后要加强专业化服务与志愿者服务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建设。这就要投入一定经费作为社区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培训经费,逐步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知识,要鼓励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考试合格发给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要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逐步提高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另外,社区养老服务站配备的公益岗位人员,包括所有社区公益岗位人员,不是管理人员,而是直接为社区群众服务的服务人员,不愿从事社区为老服务的公益岗位人员要及时辞退,另行聘用,以保证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第六,加强宣传,营造社会化居家养老的良好氛围。无论从历史还是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社会化居家养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依然是养老的主要方式。

因此,要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要全方位多层次加大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爱老年人的氛围,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每个公民都知道尊老敬老养老是我国宪法规定的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提高人们对社区志愿服务的人们对社区志愿服务的认知和参与程度,进一步完善有关养老法规及制度建设,使老年人的各种权利得到法律的切实保障,从而使广大老年人真正能够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舒适生活,愉快地安享晚年。

2、加大社区建设的投入。建立和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体系

第一,加大社区基础建设的投入,开通社区服务智能化信息网络系统。要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便捷,离不开智能化信息网络系统的支持。因此,要加大社区基础建设的投入,依托城市社区信息平台,在社区建立为老服务热线、紧急救援系统、数字网络系统等多种求助和服务形式,建设便捷有效的为老服务信息系统,打造整体联动的服务平台。第二,建立多功能的社区居家服务网络系统。要鼓励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发展连片辐射、连锁经营、统一管理的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就近方便的多种服务。多功能的社区居家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丰富老年人的闲暇生活、日常生活照顾服务等,好的社区居家服务系统要形成就近、便捷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不出小区就可以享受到生活所需的服务。要从老人实际需求出发,服务内容应包括求助、医疗、文化娱乐等服务,服务形式可采取上门服务(居家服务)、社区设施服务(如日间护理中心、社区活动中心)、社区援助网络服务(如社区结对关心)等,方便老年人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习惯利用不同的服务项目和服务形式。第三。建立和完善社区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建立社区老年人健康档案信息网络系统。社区要定期组织人员对社区内的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普查,建立老年人的信息档案,依靠这些档案信息,社区服务组织对社区内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片区医生定期巡诊或上门服务,方便老年人就医,确保困难老人、高龄老人的疾病得到及时治疗。另外,作为社区医疗机构,还要加强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疾病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和心理咨询等服务。

3、要强化社会参与,充分利用丰富的社区资源

第9篇:社区建设存在的困难范文

>> 智慧社区服务创新应用系统的探索 OTT智能电视与智慧社区建设的融合探索 浅析智慧社区的相关概念及其应用实践 社区的智慧 智慧社区建设思考与探索 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的“细胞单元” 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思考及探索 探索智慧医院建设中的问题及应对 健康社区的探索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探索及完善 浅谈我国智慧社区的建设及发展策略 基于智慧扬州的社区服务信息化现状及对策 智慧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其解决对策 “智慧的社区”延伸到企业 智慧社区的产业链构筑 星湖云社区里的“智慧生活” e安居:做社区的智慧大脑 基于智慧城市的知识社区研究 “智慧社区”的养老生活 互联网+智慧社区的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 引言

随着城市人口迅速增加,生态环境压力的越来越大,住宅密度逐渐增大,城居民的居住空间和家庭结构功能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城市运转方式效率低下,这样去就给我们带来了了很多尖锐的问题,比如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难题、公共安全完善的瓶颈、社会道德滑坡、社会保障压力、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健康管理的薄弱、看病的困境、人们生活空间的拓展的障碍、资源如何整合再应用等等。人们开始把目光转移到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旧城的不断改造,加上近几年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智慧城市的建设概念应运而生,也成为今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良好的契机。

作为城市基本组成单位的社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落实地,是智慧体现的浓缩映射区和公众感知享有的直接获得处。区别于传统社区,智慧社区是在于其城市管理、政府职能以及社会服务的“智慧化”。这一独特而鲜明的特征体现在社区服务的提供者和接受者两个层面。社区服务的提供者应该预先和随时了解居民的需求,主动将精准的信息和服务,通过敏捷的手段推送给需要者;而社区服务的接受者则可以在社区内随时、随地、随需地获取各种服务和提出自己的需求。

智慧社区建设,并不局限于信息化,它期望生活在社区里的人能够更好地运用知识、分享信息,期望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高效益的一种愿望,所以,它着眼于社区发展整体的总效果。

多年来信息化建设总是强调“以信息资源为中心”、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放在首位,今天人们更需要资料精选系统而非增加阅读量的系统。我们的信息化建设一路走来,从电子政府建设 -> 社区信息化建设 -> 社区对外服务平台建设 -> 社区事务“一门式、一口式”受理模式 -> 智慧社区建设。

今天我们已经意识到数据资源,软件资源、网络资源是同等重要,三者都是信息资源。软件加上网络成为智能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智慧社区建设一方面要完善政府业务自动化和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开放,另一方面要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到智能服务系统的开发建设上来,构建更多的社区智能服务系统,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2智慧社区服务现状

2.1 国内智慧社区建设概况

国内社区建设以特点主要是“以点及面,点面结合”的方式。比如,无锡以居家养老为切入点,以实体服务为支撑,为无锡市民提供信息化居家养老服务、家庭生活服务和民生商品配送等便民服务,致力于为无锡市民搭建一个需有所应、困有所助、难有所帮的综合性“门对门”便民服务平台。上海陆家嘴“智慧社区”建设重点主要涵盖社区综合管理、社区生活质量水平、社区经济和商业活力、社区内个体发展水平四方面内容。清华园街道从2005年起就着眼于新型社区的发展方向,建立了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并逐步开始智慧社区的理念探索与应用实践。经过几年来的建设和不断完善,目前已经实现了可扩展的现代化社区服务和智能化社区管理体系。

2.2 国外智慧社区建设概况

国外智慧社区建设多以资源和环境为目标。比如美国迪比克市智慧社区将能源、水务以及交通三大系统建设作为优先发展领域。主要利用数据传递装置、分析软件和网络等高新技术让政府和市民即时监测和调整他们用水、用电及交通出行的方式,以打造真正节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韩国松岛以无所不在运算环境以及环境感知元件为基础,发展智慧家庭、智慧建筑与智慧卡系统。

2.3 智慧社区的发展方向

从上述国内外智慧社区建设的内容来看,智慧社区的建设目标是便民,节能,环保及健康,这些都是人们比较关注的突出问题,因而可以理解社区人员需求就是智慧社区的有效推动力,也决定了智慧社区的发展方向。

3 智慧社区服务创新应用系统基本策略

“智慧社区”立足于智慧城市针对居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及其发展趋势和社区管理的工作内容及其发展方向,其构建领域比较杂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应用程度也不高,使用人员比较广泛和文化程度差异较为复杂,人员使用和培训也难以具体实施,没有形成整体推动大环境,从而导致没有智慧社区的实现大打折扣。现有的应用系统在社区服务中仅仅起到辅助作用,还需要进行过多的人工干预和操作,为此我们提出建设智慧社区服务创新应用系统的想法,希望改变现有应用系统功能单一、模式混乱的情况,使得应用于社区服务的应用系统真正成为智慧社区的特色。智慧社区服务创新应用系统在建设策略和实现功能上,能体现出自己的优势。

3.1 制定统一标准

在未来的建设中,对智慧的内涵进行抽象概括,统一名称,规范表述,制定一套统一规范的标准,形成信息共享的机制,制定好信息交换的内容、信息交换的流程和信息安全规则,制定业务协同的流程和制度。

3.2 统一实施规划

智慧社区信息化如果没有统一的实施规划,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对接困难,重复性信息确认和检测等。在智慧社区试点过程中,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机制尚未建立。其次,地区间经济发展速度不同,经济实力存在差距,阻挡了智慧社区在更大范围内普及的步伐。所以社区服务信息化的建设一定要有统一的规划,面向服务的视角进行顶层设计。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互动化、协同化为基本特征,构建科学、智能、人本、协调的社区生态系统;将服务方式、管理方式、生活方式的三融合,实现对社区居民“吃、住、行、游、购、娱、健”生活七大要素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互动化和协同化,让“五化”成为居民工作、生活的主要方式。

3.3加强智慧社区基础建设

智慧社区通过对区域的地理、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系统进行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对区域内基础设施、基础环境、商圈、社区生活服务业等的多方位数字化、信息化的实时处理与利用,构建以政府、企业、市民三大主体的交互、共享平台。所以,它强调建设过程的生态体系,一是参与建设的各家单位相互的包容整合型生态,二是信息呈现和使用过程中的生态性。将社会上现有的各系统整合在一起的数字交换中心,和将纷繁复杂的信息智能化分析的自动处理系统。此外,建立强大的通信基础设施也是为智慧社区建设做好良好的准备。

3.4加强联动的体系

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各个子系统间的联动,不仅做到相同系统之间兼容和资源共享还要做到不同的系统能够互相兼容、资源共享,通过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应用等进一步拓宽建设范围,增强功能,更好地发挥多系统融合互动、资源共享的优势。

4 结论

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是对智慧城市继承和扩展,通过信息化手段构建社区管理、服务及生活等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平台和通道

为业主提供一个信息化生活平台,大幅提高业主生活品质,让业主享受数字化、信息化带来的全新生活。社区信息化建设旨在满足小区业主获取小区内和周边各类信息的需求,增进小区业主与物管之间的交流沟通,提升小区物业管理和人居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我国首个国际信息化智能社区成立(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

2.《中国物业管理》 杂志第119、1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