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方案范文

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方案

第1篇: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方案范文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内容,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2021年全省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要点。

一、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

(一)深度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以城市存量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全面取消不合理落户限制,实行基本条件准入制度。取消除武汉市外全省其他地区落户限制,进一步降低武汉市落户门槛,实行省内户口迁移一地办结机制。推动武汉市全面落实取消进城就业和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新生代农民工、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等重点群体落户限制条件,改进积分落户办法,确保社会保险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省公安厅、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二)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非户籍常住人口。完善以居住证为载体、与居住年限等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扩大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位供给,动态调整、合理调配教师编制数量,落实全国统一的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支持将实际居住的常住人口纳入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范围。做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续接。积极对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异地就医结算机制,基本实现异地就医备案和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跨省通办”。完善公租房保障制度,扩宽公租房房源筹集渠道,加大商品房配建筹集公租房力度。(省公安厅、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卫健委、省委编办、省医保局、省住建厅、省发改委、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三)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就业技能。持续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等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支持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或吸纳农民工较多企业开展岗前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并给予培训补贴。结合促进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和承接产业转移,开展岗前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结合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需求和承接产业转移需要,大力开展针对性就业创业培训。(省人社厅、省教育厅、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四)健全配套政策体系。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切实维护好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探索农村“三权”市场化退出机制。探索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城市人口统计与数据质量评估机制。(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省统计局、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二、提升城市圈和城市群承载能力

(五)大力发展三大城市群(圈)。积极落实长江中游城市群实施方案,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制定并实施“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系列政策体系,更好发挥武汉和襄阳、宜昌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武汉城市圈、襄十随神城市群、宜荆荆恩城市群加快发展,建立常态化协调协商机制,强化产业体系协调合作,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省委财经办、省发改委、省经信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交通运输厅、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六)推进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以武汉、鄂州为核心区,加快武汉城市圈同城化步伐。加快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建设,支持武汉市域(郊)铁路向周边延伸,加快推进都市圈高速公路建设,推动武汉都市圈打造1小时通勤圈。优化综合交通枢纽布局,建设一体化综合客运枢纽,促进各类交通方式无缝接驳、便捷换乘。加快武汉枢纽直通线、武汉北站改造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长江新区建设等四大组团发展先行区,有序推动武汉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资源与圈内城市共建共享。(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教育厅、省卫健委、省文旅厅、中铁武汉铁路局集团、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三、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七)支持中心城市加快发展。支持武汉建设“五个中心”。进一步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合理控制中心城区建设强度和人口密度,提升中心城区功能,科学发展郊区卫星城。积极探索武汉超大城市治理方法。加快改造提升武汉“两江四岸”,高标准推进武汉东湖高新区等重要片区建设。支持襄阳和宜昌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进一步提升能级。推进襄阳以汽车、装备等领域为突破口,通过与十堰、随州协同联动,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取得实质进展。推动宜昌以绿色化工、生物医药等产业为重点,通过与荆州、荆门联动,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取得实质进展。(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省住建厅、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八)加快推进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围绕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市政公用、产业培育等4大领域18项建设任务,实施县城品质提升行动,有条件的地方按照小城市标准建设县城。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积极推进“三百”战略实施,打造一批高质量发展重点县。加大对县城的要素保障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统筹省级财政资金投入,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做好10个县城城镇化示范试点工作,建设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示范县市。(省发改委、省经信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市州有关部门、相关县(市)负责)

(九)推进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健康发展。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建立全省特色小镇清单,强化正面引导和分类指导,统筹典型引路和负面警示,挖掘推广我省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小镇典型经验。持续推进“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行动,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积极推进扩权强镇,规划建设一批重点镇。(省发改委、省住建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体育局、省委编办、市州有关部门、相关县(市、区)负责)

四、加快建设现代化城市

(十)有序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探索实施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并举制度,加快构建以保障性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支持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以需定供筹建公租房,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解决困难群众和农业转移人口、新就业大学生等新市民住房问题,鼓励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规范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完善长租房政策。(省住建厅、省发改委、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十一)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加快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加强数据资源实时共享和业务系统互联互通,深化搭建公共资源感知设备,填补化工园区、重要场所以及自然灾害易发区域的监控盲点,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支持城市健康高效运行和突发事件快速智能响应。推进市政公用设施智能化升级,改造交通、公安和水电气热等重点领域终端系统。实施一批智慧城市示范项目。(省发改委、省经信厅、省公安厅、省住建厅、省应急厅、省交通运输厅、省通信管理局、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十二)增强城市安全韧性。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院前急救体系、基层防控体系、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平台等“4大体系、1个平台”建设,加快补齐县城公共卫生防控救治短板。提高平战结合能力,确保改建新建的大型公共设施具备短期内改造为方舱医院的条件。大力推进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改造河道、堤防、水库等防洪设施,推广海绵城市建设模式,整治城市易涝积水区段。以“237”应急管理重大项目实施为重点,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建立完善城市安全风险监测网,全面构建系统化、现代化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突发事件科学高效处置。(省发改委、省卫健委、省应急厅、省住建厅、省水利厅、省自然资源厅、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十三)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加快建设生活垃圾焚烧终端处理设施。提高污水管网覆盖率,增强污水管网收集能力,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理。分门别类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持续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完善医疗废物和危险废弃物处理设施。持续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加快城乡绿化。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背街小巷等环境卫生死角整治,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和城市微型公园建设,推进县市区“一场两馆”新建改建工程。(省住建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卫健委、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局、省体育局、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十四)优化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加快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完善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休闲绿道等城市慢行系统,优化城市路网结构,加大支路建设力度,开展绿色出行创建行动,大力推进武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合理规划建设停车场,完善以配建停车场为主、公共停车场为辅、路侧停车位为补充的停车设施体系,提升智能化水平。健全大型公共停车场充电设施。支持武汉、襄阳参加国家绿色出行示范城市创建。(省住建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十五)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在旧城区有序推进以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城中村等“三老一村”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更新行动。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2021年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601个。探索将老旧厂区和老旧街区改造成为双创空间、新型产业空间、工业和文化旅游场地。改造提升步行街和特色商业街,打造城市消费名片。因地制宜将一批城中村改造成为城市社区或其他空间。(省住建厅、省发改委、省商务厅、省文旅厅、省自然资源厅、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五、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十六)优化城市空间治理。编制完成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规划,有序推进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推进实用型村庄规划编制。促进城镇建设用地集约高效利用,建立健全“亩产论英雄”综合评价机制和“密度提升、挖潜增效”政策组合机制,全面推行增量投放与存量盘活利用相挂钩。积极探索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分层开发、立体开发和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OD)等模式。加强城市设计和城市风貌管控。(省自然资源厅、省住建厅、省发改委、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十七)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合理设置街道、社区,对规模过大、过小或交叉过多不便管理服务的社区适当进行调整。提升社区网络化管理服务水平。落实社区工作者“岗在网格、重在服务、责在连心”机制和网格楼栋包保责任。引导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区志愿者、驻地企业单位等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支持老旧小区引入市场化物业服务或推行社区托管、社会组织代管等方式,提高物业服务质量和标准化水平。(省民政厅、省住建厅、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十八)改善城市治理方式。全面梳理城市治理风险清单,健全城市安全运行管理机制,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系统。强化资源整合,市设区不再设置单独的“区长热线”。建立市民举报投诉“一号接收”“一口受理”平台,在街道成立社会治理综合执法机构。(省政务办、省委政法委、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六、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十九)引导人才下乡入乡就业创业。研究制定人才加入乡村实施细则和政策措施,允许符合条件的入乡就业创业人员在经常居住地落户并依法享有相关权益。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优化科技人才流动政策环境,鼓励高校院所科技人员以离岗创业、兼职兼薪方式服务省内涉农企业创新发展。培育农村创业创新导师队伍,推进返乡创业示范园建设,最大限度帮助企业吸纳返乡留乡农民就业。加大对农民合作社理事长、骨干人员的培训力度,培育更多农村实用人才和致富带头人。(省人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发改委、省委财经办、省科技厅、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二十)深化土地住房制度改革。引导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允许就地入市或异地调整入市。稳步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完善宅基地分配、使用、流转、抵押、退出、收益、审批、监管等制度,探索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完成城中村改造和乡村住房宅基地确权办证,规范小产权房管理。完善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政策,实行负面清单管理,鼓励采取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优先保障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用地。(省自然资源厅、省住建厅、省委财经办、省农业农村厅、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二十一)推动公共设施向乡村延伸。统筹规划城乡供电供水供气等市政设施建设,推动供水供气等重要设施向城市郊区和规模较大的中心镇延伸覆盖。加强乡村垃圾收储转运设施建设,实施城乡统筹的垃圾收集处理。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完善乡村公共交通体系,推进客运站改建迁建和功能提升。支持城郊承接城市专业市场和物流基地疏解,在县乡村合理布局冷链物流设施、配送投递设施和农贸市场网络,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入乡通道。(省住建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二十二)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开展“千企兴千村”活动,引导创业创新主体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推进重点产业、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培育一批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创建一批休闲农业重点县,推介一批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和美丽休闲乡村,促进农村消费,引导城市居民下乡消费。积极开发地方风味、民族特色、传统工艺等资源,办好农事节庆活动,打造一批农事节庆品牌。(省农业农村厅、省文旅厅、省发改委、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七、实施保障

第2篇: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方案范文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大会,主要任务是动员全县人民迅速行动起来,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争创省级文明县城先进县的活动中来,确保我县顺利实现“山西省创建文明县城先进县城”的目标,为下一步争创省级文明县城打下良好基础。县委、县政府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县委吴书记、政府秦县长都作了重要指示,要求一定要安排好,(文秘站:)部署好,确保创建成功。县委吴书记本来说要来参加这次会议,因临时有重要事情,特委托我组织召开。刚才,张福田部长宣读了《____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先进县实施方案》,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分工科学、措施得力,我完全赞同。下面我就创建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切实增强做好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抢抓发展机遇,全力实施“特色兴城”战略,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始终坚持把抓好县城建设、改变县城面貌作为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对外形象的一件大事来抓,大力完善基础设施,深入开展综合整治,认真组织各项活动,县城建设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效。先后荣膺“国家卫生县城”、“中国绿色名县”、“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区”“山西省园林县城”、“山西省环境保护模范县城”、“长治市文明县城”等称号,____的形象大为改观,知名度大为提高,为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奠定了一定基础。开展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活动,是县委、县政府着眼全局,顺应时代潮流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作出的科学决策,是当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工作量大,时间紧,全县上下务必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是提升县域综合实力的内在要求。文明县城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地方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文明县城创建工作,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涵盖了一个城市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文明县城被誉为“含金量很高的城市品牌”,是集中体现城市管理能力、县域综合实力和持续发展潜力的名片。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愈来愈激烈,这种竞争,已不仅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最重要的是一种环境、文化和人才的竞争,说到底是一种文明的竞争。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这个地方才会有凝聚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有助于我县优化发展环境,树立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提升____的知名度、影响力和竞争力。

第二,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是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内在要求。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辐射力强,其具体的量化指标充分体现了全面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是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体现。创建工作所面临的工作任务、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通过创建工作,将使我们一大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群众生活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将更充分地享受到文明创建带来的实惠。

第三,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创建省级文明和谐县城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能够促进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公德教育,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能在全社会弘扬和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我县加快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不仅能够加快科教文卫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能活跃和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在全社会营造和形成鼓励人们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为全县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我们就是要坚定地形成抓创建就是弘扬先进文化、就是发展社会事业、就是追求文明进步的共识,在开展创建工作中注重社会公德培养,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加强人文精神塑造,满足群众文化需求,靠创建工作的成果统筹社会事业,提高全民素质,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文明和谐

总之,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是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着眼长远而作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目的是要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创优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吸引外来投资、推动跨越发展。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集中精力,积极参与,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圆满成功。

二、突出重点,软硬并举,不折不扣全面完成各项创建任务

创建省级文明和谐县城,必须有一个既适应形势需要,又符合上级要求,更切合____实际的工作思路和创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创建活动的健康、高效、有序开展。我们创建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是:以党的十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一地两区’、打造‘三宜’美丽____”为总要求,以“基础建设、绿化美化、卫生整治、文明创建、县 城管理”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聚全民之智,举全县之力,全方位、多层次、宽覆盖、强力度推进文明和谐县城创建工作,努力在县城创造天蓝、地净、树绿、水美的优美环境,形成文明、礼貌、周到的优质服务,建设安全、安定、安心的优良秩序,树立廉洁、务实、高效的机关形象,把____县城建设成长治市区的“后花园”,打造成北方园林城,管理成最干净、最漂亮、最文明的一流县城。实现上述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必须坚持当前和长远结合,软件和硬件并举。具体来讲,要突出抓好以下四个重点:

1、营造创建氛围,夯实文明创建的群众基础。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配合,离不开全体市民的理解、关心和参与。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和宣传手段,让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重大意义、具体做法、基本要求等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一是加强媒体宣传。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主力军和主阵地的作用,充分运用县电视台、《今日____》、《青羊山》等媒体杂志组合式宣传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重大意义和工作举措,及时跟踪报道工作进度,积极反映群众关注点,做到月月有主题,天天有内容。对县城的脏、乱、差现象和创建工作抓得不力的单位、有不文明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公开曝光。二是注重社会宣传。通过竖立大型宣传牌和文明用语温馨提示牌、张贴《文明市民守则》或创建标语、发送手机短信、放映电影、演出文艺节目以及办墙报、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文明创建活动,做到“创建在身边,出门见创建”。三是组织活动宣传。以实施“文明细胞工程”为抓手,大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楼院、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开展文明商店、文明市民等评选活动,开展“创建文明县城、树立文明新风”万人签名和组织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宣传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活动中感受气氛、接受教育、激发热情。

2、开展文明素质教育,努力提高群众素质。开展文明礼仪知识学习,组织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县城居民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文明市民守则》等文明知识,增强全民的文明意识和创建意识,引导干部群众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单位做一个好职员、在家庭做一个好成员;针对影响全县社会环境、社会秩序、社会服务的不规范和不文明言行,在各行各业中广泛开展文明服务、文明经商教育,积极推进“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活动;深入开展“道德讲堂”教育活动,弘扬社会公德,倡导新风正气;在县城内中小学校组织开展文明素质教育进课堂活动,开展以“与文明同行”为主题的文明实践活动;青羊镇各社区要组织开展文明知识进万家活动;文明办要组织文明知识考试,积极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志愿者活动。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升县城城市功能。按照“抓改造、抓建设、抓配套、抓完善”的工作思路,从与创建关系最密切、与群众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基础设施项目抓起,着力改善城市路网、县城供热供水、生活垃圾填埋场、等市政公益设施,提升城市配套功能。抓好公共厕所升级改造,认真做好保洁工作。加快集贸市场建设,进一步做好划行归市,坚决取缔马路市场,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经营秩序。

4、开展专项整治,规范县城秩序,塑造县城形象。一是要在深入开展交通秩序专项整治上有新突破。着力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合理施划停车位、完善交通信号灯设置和电子监控系统,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确保车辆按指定位置有序停放,彻底改变交通秩序“乱”的问题。二是要在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专项整治上有新突破。加大对县城、城郊结合部、乡镇驻地、公路沿线、河道沟渠、办公场所等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改变“脏、乱、差”现象,营造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

三、加强领导,广泛发动,打好文明县城创建的翻身仗和攻坚战

“创建省级文明先进县”每一年评选一次,省级文明县城每两年评选一次,今次创建省级文明先进县城创建的如何,直接关系到下一次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创建效果,这一次创建是基础,是前提,国庆节过后省里就可能要来检查验收,时间非常紧迫,任务非常艰巨。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一定要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只争朝夕的精神,动真格、出实招,上下联动,务求实效。

加强领导,服务大局。在这里,我把围着中心转、服务大局干比作“公转”,把自我为中心、眼睛向内看比作“自转”,在发展过程中,“公转”“自转”相互配合、同舟共济,才能“转”得顺、“转”得好,围着中心转,就能转出巨大向心力;聚在一块干,必将聚合强大正能量。创建省级文明先进县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各部门都要把创建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公转”“自转”一起转,不得片面强调本部门工作的“特殊性”,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在“谋一域”时更多更好地“谋全局”,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协同作战,合力攻坚,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一定要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尽快予以解决。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好头,发挥模范作用,主要领导要统揽全局,既要挂帅,又要出征,分管领导要各司其职,抓好有关工作,落实创建行动。

健全机制,落实责任。任何一个决策、一项部署,坚持一抓到底、一以贯之,就能落在实处、取得实效。反之,抓一阵子松一阵子,热一阵子冷一阵子,就会“沙滩流水不到头”,“开头紧,中间松,结尾还是空”。最好的落实就是一抓到底,因此,在创建工作中,就需要建立健全各项机制,克服一劳永逸的惰性思维、喘气歇脚的松劲情绪,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负责态度、“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扎实作风,层层落实、一抓到底。要健全责任目标考核机制,对创建工作细化的各项具体任务,各有关部门要定出时间表,列出进度表,确定责任人,一项一项抓落实。要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强精细化管理,对公共场所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损坏公物、乱停车辆等不文明行为进行严管重罚,并集中开展环境卫生和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广泛开展“垃圾不落地”活动。要健全激励制约机制,对创建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扬和奖励;对措施不力、行动迟缓、问题突出的单位和领导,要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整改;对创建工作不积极不努力,专做表面文章,拖全县后腿,经教育仍不改的单位或部门领导,要坚 决予以处理。

加强宣传,全民动员。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牵涉面广,工作难度大。各级各部门要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宣传活动,使创建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动员包括各中小学校、各个社区和广大志愿者在内的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开展创建工作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等活动,努力营造“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良好氛围。县内媒体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精心策划设计专题专栏,多角度、全方位报道创建工作的进展情况,在全县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创建氛围,充分激发广大群众投身创建的智慧和热情。要敢于自揭家丑,对创建过程中的推、拖、躲现象和各种不文明行为予以曝光。

第3篇: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方案范文

具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强化“体制改革、综合协调、宏观管理”三大职能,努力推进“接轨上海、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循环经济、队伍建设”五大工作取得新进展。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贯穿于日常的工作中,切实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从*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深入研究和提出提升经济品质的政策措施,研究构建和谐社会的绩效评价和推进机制,着重在新农村建设,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友好型社会上取得新进展,全面推进我县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进一步强化“三大”职能:

一是进一步强化经济体制改革职能。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和沟通,立足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把握发展趋势,全面进行梳理分析,理清20*年我县经济体制改革工作重点,拟定工作措施,明确工作职责,力争抓出成效。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家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进入资本市场搏击风浪的勇气,探索资本运作的新路子,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深入研究和提出中心镇培育的政策建议,积极推进我县小城镇发展。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各项工作措施,扩大覆盖面,做好理赔工作。

二是进一步强化综合协调职能。主动利用和发挥综合部门的优势,协调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超前研究规划思路,善于发现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及时提出应对的政策建议。要着重抓好区域发展的协调,产业发展的协调,项目组织的协调和上下之间、部门之间的协调,尤其要重视各类“办公室”的作用,真正发挥统筹和综合的作用。加强区域协作,应对企业用工紧缺的情况,积极开展劳务合作,缓解企业用工矛盾,推进经济发展。

三是进一步强化宏观管理职能。进一步加强计划管理。根据县委、县府的工作部署,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认真拟定年度发展计划,提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并认真细化、分解落实各项指标任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组织编制、评审各类规划,加强对全县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管理,增强规划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完善经济运行的预警和监测体系,建立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例会制度,按季做好经济发展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倾向性和苗头性的问题。积极开展各项计划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切实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难点和问题,确保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目标的顺利实现。进一步加强投资管理。研究提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规划重大项目的布局,认真做好县重大项目、县政府投资项目、省政府投资项目、市双百工程的计划编制工作,加强项目审批管理,强化投资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企业资金投向第三产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项目推进的力度,拟定项目推进工作方案,完善项目推进的联系、协调、督查和考核机制,实行重大项目月度报表、季度通报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全县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加强项目要素保障,会同有关部门科学安排土地、资金、环境容量、使用计划,提高投资效率,加强项目策划和包装,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土地指标,国债及各类扶持资金等方面的鼓励和扶持。进一步加强物价管理。不断推进依法治价,完善价格监督体系,探索市场价格监管方式,综合运用调查、告诫、舆论监督等手段,提升价格监管的实效。进一步加大对价格欺诈行为的查处力度,扩大查处范围,从规范明码标价入手,以制止价格欺诈为突破囗,积极开展不正当价格行为的整治。加强物价检查,抓好专项及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动态,防范价格异常波动,做好应急处置价格异常波动的准备,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加强价格投诉受理和查处工作,认真做好12358价格举报电话的受理查处工作,完善制度,努力提高价格举报案件的办理质量。规范年检验审,抓好收费规范工作。抓好涉案物品评估工作,提高评估质量,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努力推进五大工作:

1、以实施“参与世博启动年”活动为契机,全面深化接轨上海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参与世博工作,推进接轨上海工作,明确将全面启动对接世博的各项工作。

一是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贯彻落实全县接轨上海工作五年规划和对接世博工作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参与世博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县20*年接轨上海行动计划》,明确*年接轨上海的重点工作和任务,凝聚全县各方力量,共同做好各项工作。

二是积极开展招商活动。围绕提升主导产业、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这一目标,全力开展对上海的产业招商,更加注重对三产服务业的招商,并通过上海开展对外招商,拓展开放发展的领域,*年计划安排在上海举办三次以上规模较大的宣传推介活动。

三是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在已有的良好基础上,继续完善政策对接机制、工作推进机制、接轨长效机制等,健全工作网络,完善考核办法,促进对接世博工作纵深推进。

2、以突出“五个抓”为重点,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一是抓引导,全面实施服务业跨越工程。完成《*县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的评审,出台《*县服务业重点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制订《关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目标,完善政策,加快服务业发展。

二是抓拓展,全面推进生产业发展。紧紧抓住我县生产性企业高度集中以及后工业化阶段的有利时机,全面推进生产业的发展,着重做好三个一批:引进一批生产业企业,培育一批生产业企业,组建一批生产业,推动生产向产前、产中、产后延伸。

三是抓提升,全面推进消费业升级。围绕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快传统商贸业的改造提升,积极发展新型业态和服务方式。继续以古镇西塘旅游开发与保护为重点,加快休闲旅游业的提升,为接轨上海、接轨世博,提升投资环境创造重要条件。推动会展产业的发展,努力将*打造成长三角地区区域会议中心、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场供应地。优化传统商贸业的结构,不断做强做优商品零售经营,着力推进专业市场建设,推进住宿餐饮业多元化发展。

四是抓推动,全面推进服务业项目加快建设。把项目作为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和调整的抓手,按照“包装推出招商一批、抓紧报批立项一批、创造条件开工一批、加强服务竣工一批”的要求,积极开展服务业招商引资,努力推进项目建设,不断加快服务业发展。

五是抓联动,全面夯实服务业发展工作基础。加强调研分析,编印《*服务业发展动态》,每季度组织一次服务业经济运行分析。强化督查考核,对重大项目推进分季通报检查。开展服务业发展“创业创新”活动,成立“*县服务业企业担保公司”,为中小型服务业企业发展解决小额贷款担保;支持、引导中介服务业筹建行业协会,在此基础上适时成立“*县服务业联合会”;开展重点成长型服务业企业的评选活动,鼓励、引导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制度和统计专业体系,建立服务业统计半年度监测、通报制度,完善服务业行业运行状况的监测系统、抽查方式和统计网络。加大服务业人才引进培育力度,组织开展“*服务业人才招聘会”。营造服务业发展氛围,大力宣传服务业发展政策和发展规划,及时报道有关方面的经验与做法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发展情况,营造起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3、以推进“四大工程”为抓手,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一是积极推进“数字*”建设工程。以促进城乡信息一体化为目标,以数字村、数字社区建设标准为依据,以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为先导,加快数字*建设,推进全县的信息化进程,完成4个数字化示范村、80个数字化达标村和一个数字化社区的建设,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年内建成全县农村信息化平台。

二是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工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网络经济。我县发达的制造业集群、块状经济、大量的中小企业和初具规模的专业市场,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众多的客户群体。要加快无形市场的建设步伐,积极为网络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三是积极推进软件产业发展工程。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灵魂和核心,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近二、三年来,我县快速发展的势头受到土地、能源、环境、劳动力等要素制约日益明显,发展软件产业,是破解经济发展瓶颈制约的有效途径。走与沪杭两地差异式发展的道路,参与软件产业的分工合作,积极构建载体,拟定我县鼓励软件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年内设立*软件产业园。

四是积极推进电子信息产业提升工程。以富士康项目的引进为契机,引导本地企业积极为富士康项目配套,同时引进高端配套企业,完善TFT产业链,做大做强液晶显示产业,以昱辉阳光为龙头,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完善产业链建设。

4、以“三大创新”为手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一是创新制度。按照我县现有的发展情况,着手编制《*县发展循环经济规划》,拟定相关支持发展循环经济配套政策,从制度上限制资源浪费行为,引导企业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资源,引导城乡居民合理消费、绿色消费。

二是创新技术。依靠不断的技术创新来支撑循环经济的发展,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着重解决重点产业和企业节能减排等方面关键问题,努力推进资源能源的节约使用、产业链的优化组合,生态环保方式改进、技术经济模式转型。

三是创新文化。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并使之成为一种新型的大众文化。会同有关部门,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知识,介绍建设节约社会的新举措、新经验、新典型,倡导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深入开展“节约资源从我做起”活动,继续开展创建“绿色社区”、“绿色饭店”和“绿色学校”等活动,引导公众优先采购和使用可再利用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产品。引导培育与循环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树立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自觉参与资源节约活动。

5、以开展“全民创业、全面创新”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强化干部队伍建设

深入开展“全民创业、全面创新”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全局广大干部积极投身到新一轮的“创业创新”大潮中,巩固和扩大“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果,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树立发改局干部新形象。

一是深入企业,广泛开展调研活动。及时掌握企业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想方设法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对于一时不能解决而又带有共性的问题和困难,要认真分析,提出建议,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二是简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以提质增速为目标,对现有的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分析,按照形势发展的需要,进行重新调整和完善,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尽量简化环节,缩短流程,提高效率。

第4篇: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方案范文

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以往我县各项惠民政策的实施情况,分析查找惠民政策落实工作中存在问题和不足,动员全县各级各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克服困难,抓差补缺,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扎扎实实地做好民生工作,为构建和谐奠定坚实基础。前面,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这次全县落实惠民政策工作会。建华、忠毅和本智同志分别就惠民政策落实情况做了通报发言,并就做好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安排意见。高琦同志宣读了纪委、县监察局《关于违反惠民政策规定责任追究方法》这些,都同意,请认真抓好落实。下面,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落实好各项惠民政策的极端重要性,客观分析我县惠民政策工作的效果和差距。

随着国家各项惠民政策的相继出台,中、省对贫困地区扶持力度逐年加大,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发明了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群众看病难、上学难、行路难、就业难等现实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保证政策的落实过程中,各级各部门都能切实加强政策宣传与指导,严格惠民资金扶助发放与管理,并在财政压力异常繁重的情况下,优先保证惠民资金支出,有力地推动了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这些基本覆盖了农业、教育、卫生、劳动和社会保证等各个领域的惠民政策落实,使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受到全县人民的拥护和欢迎。

(一)惠农资金逐年加大。临时以来的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被取消,农民实现“零负担”从2004年起,县依照省市要求,对地膜玉米每亩扶助10元;2006年起,省上将小麦良种补贴扩大到非粮食主产区,每公斤补贴0.3元。以上两项补贴,仅2006年全县就投入资金达84.2万元。特别是今年以来,农村富余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项目已经启动,目前受训已近800余人;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0万元,农户购置积极性不时提高;猪蓝耳病疫情的影响下,争取能繁母猪补贴77万元,每头补贴50元,9月10日前已通过“一折通”全部兑现到养殖户手中;争取养猪专项贴息贷款1000万元,扶持农户发展畜牧业。国家对农业投入的逐年加大,降低了农业生产本钱,提高了农业效益,农民收入逐年增加。

(二)退耕还林成效显著。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45.18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5.24万亩,配套荒山造林19.94万亩。涉及全县25个乡镇,204个村6.5万户25.2万人,累计向退耕户兑现粮食7455万公斤,粮食改为现金发放14245.3万元,管护费2986万元,种苗费2259万元,户均增收4257元,人均1098元。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使全县林业生态建设步入快车道,国土绿化明显加快,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农民收入快速增加,水土流失明显减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群众生态意识普遍增强,激进耕作方式完全改变,逐步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高度关注弱视群体。以城乡困难群众为主要救助对象,初步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组织网络化、保证法规化的新型社会保证体系。1999年4月,县首次实施了乡村低保制度,并根据物价变化和实际需要,先后6次提高标准,使低保规范由原来的70元提高到现在140元,保证人数增长到现在3060人,月发放低保金18万元,目前已累计发放乡村低保金600万元。2005年7月,实施了农村低保制度,目前已累计保证农村困难人口2.8万人,发放低保金320万元。严格依照要求,扎实做好全县3652名“五保”人员供养,每人每年发放生活扶助920元,年共发放五保户供养金336万元。同时,按规定提高了事业单位退休费标准,医疗、工伤、失业、生育平安事业健康发展,社会保证初步建立。

(四)积极建立长效帮困机制。创收1.2亿元。积极建立就业长效帮困机制,已有36名县级领导和156名科级领导与228名就业困难人员结成对子一对一帮扶,仅2006年全县就帮扶了861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切实加强再就业培训,今年已免费培训下岗失业人员894人,职业机构培训1686人,免费职业介绍390人。同时,积极协调再就业税费减免和小额担保贷款,切实加强守业宣传引导,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和专项技能鉴定工作,就业目标如期实现。

(五)努力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累计投入“两免一补”资金2976.29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受助学生达到36.9万人(次)其中今年,落实“两免一补”资金1135万元,资助学生达到11.9万人(次)扎实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启动以来,累计投入资金2868.4万元,25万人次享受到住院、门诊、体检及慢性病报销。今年以来,为6334名住院群众报销住院费用592.5万元,人均报销935.5元,门诊慢性病报销2616人次,报销费用47.4万元。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初步缓解。此基础上,把看病贵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措施。从今年7月1日起,将乡镇卫生院在编人员的工资,全部纳入财政全额预算,奠定了治理医药费用过高问题的基础。从今年8月1日起,要求所有乡镇卫生院和医疗服务部门,把药品销售加价幅度控制在进价的15%以内,大幅度地降低了药价和农民看病的费用。认真落实农村局部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全县奖励对象累计达到1363人,兑现奖励扶助资金81.87万元,居全市首位;扎实做好计划生育节育手术费用减免工作,减免手术费、三查费及健康体检费29万元;落实优育人才奖励、金融和绿色保险,及时兑现独生子女费和双女户养老安全,群众得到实惠,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不时提高。

让广大贫困群众得到实惠,支农、惠民政策的落实。增强了各级党政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民生状况显著改善。良好的开端,取得了阶段性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资金总量偏小,与普惠需求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缺乏管理费用,挤占惠民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操作顺序还需要进一步规范,管理环节多,手续繁杂,运行利息过高;三是少数项目在执行过程中,把关还不够严格,对象界定还不能准确;四是部门协调、配合还不够密切,资金运行在中转环节滞留时间过长,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五是少数部门和干部对惠民政策认识不足,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当作自己的施舍,履职不到位、管理不严格、服务欠周到这些问题,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因素,务必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克服和解决。

惠民政策将覆盖到民计民生的方方面面,随着国家对解决“三农”问题、民生扶助投入力度的不时加大。范围越来越广、项目越来越多、投入额度越来越大。各乡镇、各部门必需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动身,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牢固树立和谐富民的执政理念,充分认识落实好惠民政策的极端重要性,扎扎实实地把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实施好、落实好。

二、开展“八项行动”不折不扣地实施好各项惠民政策,明确工作目标。

依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县惠民政策落实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建立上下协调、管理规范、对象准确、发放及时、保证有力的惠民政策落实工作机制,实现扶助对象准确、真实,惠民政策全面落实,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得到最大限度保障。

集中抓好“八项民生行动”落实。工作重点是以农村五保对象、农村及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证、城镇失地居民养老安全、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城乡医疗救助、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局部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等为重点。

培训下岗职工、1000人;新增城镇就业200人;以失地无业农民为主的社区就业100人;为现有及新出现的零就业”家庭,一是就业促进行动:完成劳动技能、守业培训10期。实行兜底安置,至少为每户提供1个就业岗位。

落实下岗再就业人员税费减免;扩大养老安全、医疗安全、工伤安全、失业平安参保范围;城镇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证达到90%以上;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100%二是社会保证行动:全面兑现社保补贴、岗位补贴。

继续为困难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建立贫困家庭助学专项资金,三是教育助学行动: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适当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资助普高、中等职业教育;建立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解决好乡村困难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

再新建改建50个规范化村卫生室,四是卫生保证行动:全面完成25个乡镇卫生院建设并配备医疗设备;年底前。2008年底,全面完成村级卫生室建设;扎实抓好新一轮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和下年度的合作医疗基金收缴,力争参合率达到98%以上。

与培育后续产业结合起来,五是生态绿化行动:把国家延长退耕还林补贴时间。以市场为导向,以林业产业化为纽带,大力推进结构调整,提升激进产业,培育后续产业,扶持农林产品加工。年前完成后续项目规划,为明春启动建设做好充分准备。全面兑现新调整后的资金补贴。

年底前完成2006年4.8万亩的地膜玉米补贴。全面落实能繁母猪补贴的同时,六是支农助农行动:尽快兑现2006年度小麦良种统繁统供种子补贴。研究出台养猪贷款贴息规范和操作办法,加大对养猪产业的扶持。

以货币补贴和租金核减为主,七是居民安居行动:采取市场运作和政策补贴相结合的方法。积极落实廉租房制度,完成货币补贴和租金核减348户,实物配租100户。2010年前,全部解决1134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八是平安创建行动:全面完成新建、改建公安派出所和司法所建设。治安案件和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平安的八类”刑事案件明显下降,案件侦破率显著提高,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达到90%以上;免费为城乡低保对象及其他困难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和司法救济。

三、围绕开展“八项民生行动”集中抓好六方面工作的落实。依照以上总体要求。

(一)加强宣传。让群众了解、掌握与其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项支农、惠民政策,确保国家各项惠民政策落实的基础工作。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掌握惠民政策的部门,都要充分利用标语、板报、会议和惠民政策宣传手册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和途径,广泛宣传各项惠民政策,使广大群众全面了解惠民政策的落实范围、条件和标准,保证每一项惠民政策都能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确保各项惠民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少走弯路,为推动惠民政策落实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严格政策。确保扶助对象准确、合理是更好地落实惠民政策的前提。各级各部门要依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建立上下协调、管理规范、对象准确、发放及时、保证有力的惠民政策落实机制。要严格界定扶助对象,各乡镇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状况,认真做好扶助对象摸底,合理确定扶助对象。此基础上,组织村民代表进行评议,根据扶助对象的贫困水平,依照由重到轻的顺序确定扶助名单,最大限度地提高扶助对象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对村民代表集体评议的扶助对象,村(社区)必需按规定的时间在村务公开栏和村(居)民小组进行公示。无异议后才干逐级上报审批。各乡镇政府和县级相关部门在审核审批后,要及时在政务公开栏或电视上公示。有条件的单位和部门,要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公示,接受全县群众的随时随地查询,接受社会各界的有效监督。

(三)各司其职。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提出明确的工作进度时间表,做到组织落实、责任落实、项目落实、资金落实。日常工作中,县直各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扶助对象管理工作的预警机制,加强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实施单位与监督部门之间的沟通,搞好政策衔接,切实消除制度执行中的盲点”最大限度地发挥惠民政策的积极效应。民政、社会保证、卫生、教育、城建、林业、农业、畜牧等主管部门要积极履行职能,结合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切实解决群众的生活难、就医难、上学难”问题。特别是对低于国家规定贫困线或最低生活保证规范的城乡居民,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证范围,由民政部门真正做到应保尽保。同时,要按照“保证五保户,兼顾特困户”原则,对困难群众实施医疗救助,保证2008年的参合率要达到98%以上。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的学生,要全面兑现“两免一补”让惠民政策阳光照耀到每一个家庭。

(四)加强管理。随时掌握和公开扶助对象的扶助情况、动态变化情况,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第四,要整合资源,降低管理本钱。对于涉及到群众的所有政策扶助,要通过“一卡通”渠道集中落实,最大限度地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管理本钱,提高扶助效果。

(五)加强监督。采取部门实施、综合管理、群众监督的方式,实行“一年一抽查、两年一普查、动态管理”制度,相关部门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法,确保惠民政策落实工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部门监管上,要全面推行主管部门和财政、审计、监察部门联合检查制度,防止交叉检查、重复检查,切实为乡镇“减压松绑”实施监督检查要事先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工作方案,明确监督检查的目标任务和方法步骤,以提高工作效率。监督检查工作必需由联合检查组派出2人以上人员组成,并按有关行政法规规定的顺序进行,被检查单位要如实提供各种检查资料,不得推诿和拒绝。群众监督上,县、乡镇、村(社区)要分别建立惠民资金扶助对象义务监督员制度和群众举报制度,形成三级监督网络。义务监督员可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乡村退休干部、教师中聘请,也可在村民中推荐产生。同时,要依照政务公开的要求,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向社会公开,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提高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的透明度,自觉接受人大、审计部门的监督。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符合招投标或政府推销要求的必需依照招投标制度或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执行,实行“阳光运作”从源头防止腐败发生。

(六)严明奖惩。县政府要与各乡镇、各惠民政策主管部门签订工作责任状,明确乡镇和县直主管部门的工作职责。此基础上,建立县“民生行动”领导小组成员联系乡(镇)制度,对乡镇惠民政策落实工作负连带责任,实行同奖同罚。为切实加强对民生政策落实的管理,县纪委、监察局制定了关于违反惠民政策规定责任追究暂行方法》各级各部门都要严格按照《方法》规范项目管理,约束自己的行为。县人劳、财政、监察、审计等综合部门要加强对《方法》落实情况的考核检查,明确考核的对象、内容和标准。考核结果纳入单位和个人年度综合考评,并与单位工作经费和个人年度奖金挂钩。对惠民政策落实工作效果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惩处,并对单位采取“以奖代补”方法,奖励一定数额的工作经费;对管理效果差的单位和个人,停发年终奖金,并给予通报批评。对考核中发现的违法违纪行为,要严格按照《方法》规定予以追究,情节严重的要移交司法机关处置。

四、严明纪律,加强领导。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认真落实好各项惠民政策是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政治任务,八项惠民行动”旨在努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各级各部门要真抓实干,加强领导,强化督查,确保落实。

要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各部门要主动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首先。把惠民政策落实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心系群众,满怀忧患,始终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抓好工作落实;要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干、当作人生追求来做,始终做到为民、开拓、务实、清廉。乡镇政府和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具体问,真正负起全面责任。各乡镇、各部门要迅速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安排得力人员,专管这项工作,确保各项惠民政策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