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施工队管理制度范文

施工队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施工队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施工队管理制度

第1篇:施工队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进度;出现问题;完善建议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进度管理在土建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

施工是整个土建工程进行的主要阶段,施工进度管理也相应成为土建工程管理的主要管理层面。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土建工程优质高效完成,保证土建施工单位的效益,它在降低施工成本和缩短施工工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科学安排施工工期

在土建工程项目投入建设之前,一般都是由土建施工单位工程管理部门根据施工的难易程度和工程规模大小,并对企业自身技术、资金、人力资源等进行科学准确评估后安排工程工期。但是原定计划总会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比如天气、土建材料供应不足、施工人员操作不当等,以致施工阶段的某些环节不能按照原定时间计划完成。这要求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做好施工工期安排工作,提高应对各种影响工期突发事件的能力,统筹兼顾施工工程全局,以缩短工期的方式保障填补施工空缺和延误的状况,以免为土建施工单位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

2、合理控制工程施工成本

做好工程进度管理工作,可以在保证施工项目质量的同时降低工程成本。施工方常常通过增加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来加快工程进度促进工程尽快完工,这使投资成本大量增加,而且工程项目的质量也很难得到保证,质量不合格时,还需进行返工。这样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成本增加后而工程进度的管理容易失控,使施工单位遭受损失。加强施工进度中的资金管理有利于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

3、保障施工单位投资效益

一般来说,施工单位的投资效益主要受施工期的长短、工程规模大小和施工难度的影响,在土建施工单位施工期间加强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可以有效应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客观困难,合理安排工程日期,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促进工程按照原定计划日期完成,保障投资效益。

4、提高施工单位土建工程管理水平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是土建施工单位工程管理的重点难点。紧抓工程项目进度的每一个细节,实现有效的管理控制,可以整体提升单位工程管理的水平,让管理方式最终服务于企业效益,促进企业盈利和可持续发展。此外科学合理的工程进度管理还可以提高施工单位的管理形象,提升土建市场竞争力,传播企业知名度。

二、土建施工进度的控制和管理出现的问题

1、人为因素的影响

土建施工进度受人为因素影响比较大,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土建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安排、组织协调和合作调配等工作,但是这些工作又都是专业人员负责的,施工的进度和质量都与这些人员息息相关,因此工程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而且,在土建过程中,比如图纸是否准确、设计是否合理等人为因素很可能造成工程进度无法正常进行;施工分包企业是否负责、是否按合同正确履行、是否存在的失误等不可避免的人为因素也可能造成工程进度无法正常进行;建委部门或者质监部门在审批过程中迟延等人为因素都会影响土建施工进度的控制和管理。

2、资金保障问题

土建施工的顺利开展与资金是否充足具有紧密的联系,土建施工本身具有独特性,因此资金充足是土建施工进度正常开展的保证。资金充足、资金流转顺利进行是土建施工进度控制和管理的先决条件。当这些条件满足时,可以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充足的设备和材料,同时也可以为工程的进行提供技术娴熟、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从而为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提供人力保证,保证施工的质量。否则,对施工进度的控制和管理将造成极大的不利,会影响工程进度需要的材料和构件等必须的材料,而且会影响工程进行的时间,不利于工程按时完成,不利于工程资金的正常流转。

3、土建过程中现场环境和施工条件的影响

施工的现场环境和施工条件对土建施工进度的控制和管理也会造成极大的不利,比如施工过程中遇到台风、疾病、暴雨等恶劣气候条件、水文条件、地质条件时,不利于工程进度的正常开展。而且这些因素的影响很可能出现设计不符、勘探不符等情况的发生。因此,很容易造成施工中断、停止或者破坏,这对土建施工进度的控制和管理来说将造成极大的影响。

4、施工技术因素的影响

施工单位运用技术合理、科学,项目部采用的技术正确、单位管理能力较好对土建施工进度的控制和管理具有较大的影响,甚至直接决定了施工的进程。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格外注重这些问题。项目设计的合理性、解决问题水平、工艺技术等方面,同时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统筹全局的能力都可能对土建施工进度的控制和管理造成极大的影响。

三、完善土建施工进度控制与管理的建议

1、编制土建施工进度计划

随着工程建设市场的逐步规范化,土建施工阶段的事前准备工作对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都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土建施工阶段的进度计划编制,可以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也保证了施工进度。土建施工阶段的进度计划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研究图纸以及工程量清单,明确工作范围和其它一些必要的工作内容。(2)认真研究合同关于工期以及进度的相关条款,将土建方面的相关要求对应地反映到计划中。(3)建立相关的土建分解结构。(4)根据土建的实际情况,合理、准确的确定工程的持续时间。(5)具体分析土建各项工作之间的联系,确保各工作之间的协调。(6)通过检查和形式的调整,逐渐形成正式的跟踪、控制基准。

2、加强进度计划管理

在进度计划编制好之后,承包商往往不能很好的履行进度计划,这就需要加强进度计划的管理。工程进度计划管理最大优势就是能够准确而全面的掌握工程信息,这是编制科学、合理进度计划的基础。因此,赋予计划工程师足够多的信息资源量是做好进度计划管理的重要条件。因此在进度计划编制前,计划工程师要广泛地搜集相关的资料,通过对资料的详细分析和研究,找到科学、合理的工程控制周期,并根据自身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工程进度计划中的不合理工期进行优化和完善。

3、充分考虑各种风险源和影响进度的因素

针对承包商对土建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以及各种风险源考虑不周,我们必须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改善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各种风险源,完善施工现场安全监管制度,严格审查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设施和每一道工序,并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问题进行预测,从而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和对策,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另一方面,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施工单位、现场的施工人员、项目管理内部以及当地政府和群众、当地的气候条件等都可能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要在充分认识影响因素的前提下,设立应急方案,避免在偶然情况发生时人员慌乱,造成严重事故。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土建施工进度的控制和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施工前要做好相应的计划工作,施工中要做好监理和管理工作。针对土建施工进度的控制和管理出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才能保证施工的效率,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伯能.探讨进度管理在土建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J].城市土建,2014,02,20∶115.

第2篇:施工队管理制度范文

二、精心爱护车辆,保持车况良好,对车辆要勤检查、勤紧定、勤,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维修,避免机械责任事故的发生。

三、车辆出车前后要清洗,保证车容车貌整洁、美观。

四、严格遵守局(公司)车辆安全管理规定,自觉遵章守纪,服从安排和调度。不得私自出车;完成任务后应将车辆停放在指定位置,并及时报告派车负责人登记,严禁将车开回家过夜。

五、加强业务学习,提高驾驶技能,做好节约用油。

六、文明驾车,礼貌待客,不开“英雄车”、“赌气车”,严禁酒后驾车,做到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七、自觉参与安全教育活动,做到警钟长鸣,不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八、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任务。

驾驶员安全教育制度

一、驾驶员要认真学习道路交通法规,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安全意识,按时参加各类安全教育和培训,严格执行行车规则。

二、车队要坚持每月一次的安全教育活动,及时传达上级和交通管理部门的有关指示精神,认真总结安全行车的经验和分析典型事故的教训,不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三、客户服务部安全教育例会每月不得少于一次,每月对送货驾驶员的安全情况进行一次讲评,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四、安全教育活动档案不在局(公司)的驾驶员要自觉参加所在地交警中队举办的安全教育活动。

五、车队要定期利用一些典型的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教育,认真吸取他人的教训,警示驾驶员要文明行车,严守规则,确保安全。

六、根据上级要求并结合局(公司)实际,办公室(车队)每年要组织驾驶员进行业务培训,并进行道路交通法规和安全行车常识测试,对多次测试不合格的驾驶员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提出整改处理意见。

七、局(公司)组织的安全教育活动,无特殊情况一律不得请假、缺席,车队要严格考勤。

八、定期组织驾驶员开展业务技能比武竞赛,对优胜者给予一定幅度的物质奖励。

九、每年邀请市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的领导进行实例教育,着力提高驾驶员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十、车队对各类培训教育要做好台帐记录,以便备查。

车辆检查制度

一、坚持做好出车前检查和完成任务后的车辆清洗、检查工作,发现隐患及时报告维修。

二、车队要定期组织对车辆的安全检查,确保车况良好,原则上每月不少于一次。对不符安全要求的车辆要及时提出整改维修意见,并报办公室核准实施,消除隐患。

三、驾驶员要对所驾车辆做到胸中有数,认真检查保养,发现机件损坏、失灵要及时报告抢修,否则因检查不到位而造成事故,要追究责任,并负担赔偿责任。

四、车队长要加强对驾驶员和车辆的检查、监督,严格履行职责,否则要追究责任。

五、车队对每次车辆安全检查要造册作好登记,并对隐患整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抓好落实。

六、每次车辆检查情况将作为驾驶员月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严格奖惩兑现。

车辆及驾驶员保险制度

一、局(公司)所有车辆必须按规定及时投保,由办公室(车队)具体负责登记实施。

二、所有机动车辆必须按责任险项目投保,客户经理摩托车,由局(公司)统一为其投保车损险、人身险、第三者责任险。

三、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应立即报告车队,由车队协同保险管理部门进行实地评估损失,做好索赔工作。

四、车队对投保车辆要逐台登记,并按时续保,当车辆保险期限到期时,驾驶员应及时向车队报告,办理续保,不得脱保,否则要追究责任。

五、办公室要加强对车辆保险的监督管理,督促车队建好台帐,尽心尽责做好索赔工作。

车辆事故登记制度

一、局(公司)办公室(车队)为车辆交通事故处理、登记、上报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此项工作。

二、在行车过程中发生车辆交通事故,驾驶员要及时如实向事故处理的管理部门报告,同时报局(公司)办公室(车队),并保护好事故现场,以便妥善处理。

三、客户服务部送货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无论事故大小,务必如实及时报告主管职能科室,办公室(车队)应根据事故等级损失轻重,做好登记并逐级上报。

四、发生车辆事故,不准隐瞒不报,不准私自处理。否则造成的后果由所在部门负责人、驾驶员自负。

五、办公室(车队)对车辆交通事故要分类登记,建立档案台帐,并作为对驾驶员考核续聘的重要依据。

××市烟草专卖局(公司)

车辆紧急情况处置预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局《关于开展交通安全专项治理活动的通知》精神,确保车辆安全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减少发生交通事故后的损失,应急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特制定车辆紧急情况处置预案。

一、车辆发生伤人交通事故时

由乘车负责人或驾驶员立即拨打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同时报告局(公司)领导或职能科室(电话**)。乘车负责人或随车人员必须立即将伤者送往附近医院急救,驾驶员要保护好事故现场,等候交警现场处理。当驾驶员一人在场时,先报警和报告局(公司)领导或职能科室,在事故现场作好标记,并立即抢救伤者。然后等待交警现场处理。

二、客户服务部送货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

应立即拨打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同时报告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应立即报告局(公司)领导或职能科室(电话:**),并及时赶赴现场协同处理。驾驶员、送货员必须保护好随车成品卷烟,如有伤者由送货员及时将伤者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抢救,驾驶员必须保护好事故现场和随车卷烟,确保国家财产不受损失,并协助交警作好现场处理。

三、物流中心配送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

驾驶员应立即拨打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同时报告职能科室(电话:**)。职能科室负责人接到电话后,应及时赶往现场协同处理。如有重伤者,驾驶员应锁好货厢车门,在事故现场作好标记,而后立即将伤者送往附近医院急救,并报告局(公司)领导。

第3篇:施工队管理制度范文

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几个方面

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要想实现全面、全过程质量监督管理,就要在工程施工前、施工过程中、工程竣工后三个方面下工夫。

(一)工程施工前的监督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主要工作是设计等相关准备工作,这时候的监督工作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对有关设计、勘察文件审查的监督管理。二是对设计、勘察单位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的监督。监督重点是有关设计、勘察文件的审查,以确保工程的相关程序和准备工作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细致、充分,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如果相关规定不符合法律法规,出现了质量问题,或者是经济处罚或者是法律制裁,按照规定进行处理,使直接责任主体承担由其失误疏忽或有意所造成的质量责任。

(二)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工作。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工程质量是影响结构安全的重要因素,也是工程监督管理的重点。可以说,施工中的质量监督管理就是从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工程质量和环境质量三方面开展工作,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地基基础、主体结构两部分,要在施工前、中、后进行多次巡回监督管理,不仅要质监人员现场查看,而且需要用科学的监测仪器和设备进行精密的检查,得出准确可靠、有说服力的数据进行判断监督,使得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具备科学性和权威性的特点。这样的监督检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保证人们的使用安全。

(三)工程竣工后的监督工作。建筑工程竣工之后,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也要加强,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加强对工程整体质量的检查,合格后方能交付使用。如果建筑工程有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地方,就不能予以通过,避免“豆腐渣工程”出现。如果把关不严格,让低劣工程进入市场流通,则会给国家、企业和使用者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出现极其恶劣的影响。二是做好工程装修、维修和维护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工程竣工后的维修维护以及装修等工作要严格把关,以免在这些过程中出现违规行为,甚至对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环境质量造成破坏,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对国家和用户造成不良影响和经济损失。另外,工程质量保险要大力提倡和推行,可以解决很多工程交付使用后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免除后顾之忧。

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健全建设法律体系,加强监督与管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健全的法律体系和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是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重要保障和依据,也是加强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的必要条件。

1.建立健全相关的工程建设法律体系。建立健全比较完善的工程建设法律体系是国家对建筑业进行宏观管理的主要手段,也是建筑市场高效有序运作的根本保障。因此,国家要根据建筑业的实际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工程监督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如工程合同管理的相关条例的制定,合同示范文本的完善,合同管理当中的担保制度的制定等等,使得工程施工处于法律保护之中,也使得工程质量有了制度保障。

2.实行施工许可和使用许可制度。施工许可制度和使用许可制度对于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保障工程准备工作的充分性和必要性,避免工程盲目上马,造成资源浪费;它可以保障工程质量合格才交付使用,避免不合格的“豆腐渣工程”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损失。德国、美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都在实施这两种许可制度,“谁设计谁负责”“谁施工谁负责”已是国际惯例,是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微观管理的重要保障。

(二)集中管理投资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现阶段,一些建设单位并不具备工程项目管理的资格和能力,而且经过层层发包,建筑市场比较混乱,工程质量令人担忧。因此,建筑工程开发的过程应设置专门的工程项目管理机构,从开始的可行性研究、设计委托到施工发包到竣工验收,组织实施集中管理,保障项目顺利有序进行,保障工程的质量。同时,国家投资的重大工程应坚持实行稽查特派员制度,要经常进行抽检和巡查,强化政府的监督和管理。

(三)强化监理单位的管理,加强社会监督和管理,提高整体素质。(1)强化监理单位素质,提高工程质监人员的执法能力和执法行为。监理单位必须要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行使自己的职责,才能对工程负责,对国家和人民负责,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调整监理单位的人才结构,储备高素质的综合人才。二是提高工程质监人员的执法能力和执法行为。质监人员要按照一定的工作程序实行监管,确保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正确依法履行职责,保证高质量工程全面竣工。(2)加强社会的监督与管理。社会舆论的监督管理是有效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推进工程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培养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提高他们的信用水平,保证建筑工程高质量地完成。

第4篇:施工队管理制度范文

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教方便快捷、生动直观、信息量大等优势,辽宁省新宾县立足工作实际,通过抓好制度规范、队伍建设、运行管理来推动远教工作健康发展。

一是抓好基础制度建设,促站点规范运行。新宾县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远教工作规范开展的重要抓手,研究制定了《新宾县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管理制度》《管理员岗位职责》《信息反馈制度》《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安全管理制度》等8个日常管理制度,并要求各站点统一上墙公示。同时,印制配发管理员工作手册,涵盖终端站点达标细则、远教网络机顶盒安装操作流程等内容,让管理员工作有章可循,易于操作。另外,要求各站点认真制定教学任务,对组织收看时间、内容、方式等做出年度计划,认真填写站点播放记录,按季度上报学习情况,有效规范站点学用活动。

二是抓好管理员队伍建设,促工作有序开展。要求15个乡镇、180个行政村结合自身实际,为站点配备专职管理员。同时,针对管理员底子薄、专业知识掌握不多的实际情况,多次组织管理员参加远教管理员培训,集中学习设备安装使用及管理维护等相关知识,并通过考试取得上岗证,全面提高管理员动手动脑的实践操作能力。此外,注重发挥大学生村官学历高、学习能力强的优势,引导调动大学生村官参与远教工作,通过“一对一”帮带指导、现场实践等形式让大学生村官积累远教工作经验,为组织教学和站点日常管理提供重要援助。

三是抓好教学资源建设,促培训取得实效。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选取全县涌现出来的优秀致富典型,拍摄制作《绿色的梦》《党的阳光照亮农村》《邱博扬:回乡创业路》等课件,丰富远程教学资源库,切实激发党员群众的学用热情。同时,针对党员群众对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接受较慢的实际情况,依托远教站点建立食用菌、绒山羊、药材、大果榛子、蓝莓等30个特色产业基地,让党员群众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目前,30个特色产业基地共培养各类农村实用人才650名,带动特色农业专业户480户,实现增收200多万元。

(高亚鹏)

第5篇:施工队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 ,进度控制管理, 问题与对策, 探讨分析

【 abstract 】 quality control, safety control and schedule control is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the main three links, and schedule control i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hold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s scientific planning construction progress, reasonable effective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work premise securit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China at present construction project schedule control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some kind of strong feasibility of the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 key words 】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progress control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discuss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进度控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没有获得充足的施工资源

只有在获得充足资金及资源的前提下,才能顺利开展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控制工作,若企业没有筹集到充分可供调配的资金及资源,首先无法采购到需要使用的建筑安装设备、施工机械设备、建筑材料等,如果不及时供应这些机械设备及材料就会直接引发停工待料情况,最终对实现预期工程项目施工进度产生严重影响。另外,以上施工必需的机械设备及材料必须排除质量隐患,如果这些机械设备及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将会影响工程整体建设质量,造成返工等延误工程进度现象。

1.2选择使用的施工技术没有契合实际施工情况

部分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承包商在选择施工方案没有全面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采用技术与标准要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导致在操作现场无法正常合理使用。一些施工管理者没有妥善管理或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开展作业,这些都会阻碍理想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实现。施工技术应该契合实际施工情况,工程施工主要负责人并没有慎重分析企业自身操作人员的综合技能,一味选择施工困难系数较高的技术来开展作业,建设工程项目过于注重使用高、新、尖的施工技术,只会给施工过程增加一系列的困难,不利于进度的控制。工程施工项目主要负责人应该将企业自身人才构成纳入研究范围,选择较为普遍、使用较为成熟且符合实际操作要求的施工技术,为施工创造有利条件,切实控制施工进度。

1.3 施工管理者及操作者的综合素质偏低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开展,进度控制措施的落实都得靠人来实现,人是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关键因素。但是一些建设工程企业并没有选择适宜的人选来进行项目的管理,管理人员综合技能及素质偏低,经验不够丰富无法很好控制施工进度。部分施工操作人员由于技术水平差,没有正确领会设计主旨,或是工人道德素质低、责任意识差,都给施工进度控制带来难度。

2.若干种建筑工程进度控制有效对策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所以科学合理开展进度控制工作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来完成的任务。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在已经编制好项目进度计划的基础上,严格落实相关规定,并全面掌握计划的执行信息,及时调整或更改不适应施工环境的因素,施行进度动态控制。一般情况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工作。

2.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及科学管理

投入建设的工程项目应该同时满足设计招投标程序、制度及国家设计作业定额要求,持续强化施工现场的控制调查及设计图纸的审核工作,预防设计文件里存在缺陷或出现不必要的错误,保障施工项目设计质量,所选择使用设计方案应该具有便于施工的特点。开展施工工作之前应施行技术交底,组织相关技术交底会议,要求参与会议所有人员认真探讨分析项目设计方案和文件,如果发现问题就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采取最佳措施进行整改,防范在施工过程中影响正常工程进度的获得。同时要求组织技术人员对学习招标文件,掌握施工技术规范,明确工程质量标准及施工工艺流程。建设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制度必须得到落实贯彻,所有承包商都应该接受严格的资格审查、技术标预审等,以审查结果来作为实力强、信誉高承包商的挑选条件,淘汰施工技术存在缺陷的承包商,尽最大的努力避免出现劳资关系紧张等问题的出现,保证建设工程施工顺利展开。施工合同中应该准确划分参与工程建设单位的职责、作业范围、权利义务等,明确指出合同工期和延误工期所要承担的责任,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因为工期引发争执。

2.2确保充足的施工资源

建设工程想要获得理想的施工进度就必须具备充足的资金保障,然后按照每个阶段实际操作情况来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及工作流程图,严格进度款拨付签署制度,落实工程款支付保证措施。在获得充足资金保障之后,应结合工程物资采购计划施行相关材料的采购,每道施工工艺所需要的材料、配件和构件质量都要经过严格的检验检测等,满足标准的质量要求才能投入使用,以免材料或零部件存在质量问题影响工程建设质量及进度。一些特殊的消防阻防火门、燃材料、外门窗等配件材料必须要接受专业部门的检验及认可,同时还要满足施工环境条件,契合建设工程潜在需求不影响工程整体进度。施工工艺需要使用的机械设备应该在合理时间内运至,并且确保所有设备都已经排除故障。操作机械设备人员应该具备相关证件且持证上岗,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开展作业,正确使用机械设备,持续提升作业效率,在进度计划允许范围之内完成任务。

2.3合理组织开展施工作业

工程项目主要负责人必须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及责任心,在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合理组织规划设备、劳动力、材料的进场。在项目开始施工之前,认真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合理衔接各项施工步骤,减少时间问题上不必要的浪费,尽早进场开工,为提前或按时完成工程建设做好良好的铺垫。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工艺步骤都应该严格按照质量管理机制来施行,确保所有因素都能满足标准化要求,以施工进度计划作为施工指导文件,并细化至月、周、日来完成,结合实际工程情况科学调施工工序,落实平行流水作业。组建生产研究会议制度,掌握每一项工序的特征,突出关键工序的典型性,着重进行管理和施工。通过使用科学的施工工艺及合理组织,有效降低完成各项施工工序所需要花费的时间来提升施工效率及进度。建立并持续完善经济奖惩体系,从根本上激发工程建设职员参与进度控制工作的热情及积极性,使其自觉完成所处岗位上的任务,保证各项工作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依据工程整体施工进度安排,适当调整季、月的劳动力使用计划,在关键施工工序部位选择实行“三班倒”工作制,统筹安排保障建设工程的顺利竣工。

2.4完善施工技术的使用方案

在量化技术基础上来准确计算施工作业时间,并参考以往建设工程项目或正在建设中类型形似项目,来合理选择项目施工技术及工艺。根据工程项目施工整体进度要求,在施行过程中不断完善施工进度计划,对于部分具有可预见性及高难度性的施工技术,应该首先准备适宜的备选方法或方案,若某个技术方案没有获得成功,可以立即更换备用施工技术方案来继续施工,避免工程现场停工现象。对于部分掌握力度不强的施工技术,如果工程施工操作人员估计无法通过自身努力顺利完成施工,可以要求其他专业技术机构或个人来协助完成,或者使用共同作业的形式,确保施工技术得到合理使用。

3.结束语

在我国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全面掌握并且深入分析每一种因素可能对实现工程整体建设进度目标产生的影响,定期把预期进度计划与实际进度进行对比,制定整改方案,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将错误纠正过来,切实贯彻各项项目施工进度帮张策略,积极调动所有参与施工作业人员参与进度控制工作的积极主动性,树立正确的项目施工进度理念,才能从本质上给予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张小纯.浅谈项目管理中的施工进度的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0).

[2]王艳玲,纪正飞.浅谈施工过程中监理对进度的控制[J].山西建筑.2009(13).

[3]许立飞.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影响因素及管理方法研究[J].科学之友.2010(16).

第6篇:施工队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督

中图分类号:TU712 .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6-0140-02

1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如今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取得的成就令人骄傲和自豪。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我国在各个技术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建筑行业也是如此,尤其是随着近几年建筑行业的巨大发展,很多新技术也得到了应用,但是在建筑质量上,却没有取得像技术一样的发展速度,在很多地方甚至是远远落后的,比如非常出名的上海“楼倒倒”事件,就反映了在建筑监督管理上的严重失职。尤其与国外相比,虽然我们在如政府委托专业机构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质量监督的强制性,对质监机构的资质与资格有要求,对施工质量主要部位的抽查,及请政府部门进行行政处罚等等,但在专业机构的设立、监督机构与工程项目实施单位的法律关系、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等方面存在一些明显差别。因此,建立相关的严谨的法规体系和严格的监督制约制度,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是下一步建筑质量监督改革的重点。

2重视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

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已经不是一个新名词,很多工程都采用这种监督模式。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质量监督工作的重心应由事中、事后控制为主向事前预防控制为主转移,实现“全过程”的政府质量监督。从全国范围内城市的目前状况看,需要进一步加强“全过程”的政府质量监督,包括对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等的监督,如图1所示。

3严格管理从业组织资质和从业个人资格

通过调查发现,现在在建筑行业的从业组织和从业个人资质很多都存在问题,这说明管理方面依然有很多漏洞,一些从业组织和个人违反资质管理规定,无证、越级、超越范围和挂靠承接各种设计、施工、监理等工程任务现象屡见不鲜,为建筑工程质量埋下诸多隐患。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制定全国统一的企业资质认证标准和管理办法,统一管理全国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其他工程咨询单位的从业资质,建立完善注册建筑师,注册工程师,注册营造师,注册监理师等专业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充分发挥专业人员作用,高度强化个人执业责任,形成企业从业资质与个人执业资格相结合的建筑市场准入制度,推动全国统一的建筑市场步走向成熟。需要强调指出政府不能仅仅满足于完善从业资质认证制度,而且还须注重规范从业资质复核制度,其应着力改变目前主要光凭企业报送资料进行资质年检的办法,应综合评价企业近期的工作业绩与经营状况,施工质量等多种因素,来决定企业是否保持原有等级或者进行等级升降,促进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紧密结合,遵循市场规律进行优胜劣汰,实行资质等级动态管理,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从制度上将工程质量责任与从业组织和个人的根本利益直接挂钩,造就从事与工程质量息息相关的有效制约机制,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真正纳入良性循环的健康轨道。我国建设队伍绝大多数为进城务工的农民,达3000多万人,整体素质低流动性大,正规化管理化,除特殊工种进行考核培训上外,如何提高农工素质,对其正规培训教育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这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很重要因素,建设主管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措施办法,提高民工队伍的素质和技能,加强对他们的管理,通过培育本企业较稳定的技师队伍,让他们指导和监督民工的工作,要有更多的能工巧匠从事操作,这也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4贯彻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

对于建设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最关心的应该是业主,最详细掌握建设项目的质量、进度及成本的要求和目标,并能将上述三者有机协调起来的还是业主。业主在保证工程质量上更加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把规范建设单位(业主)行为提到特别突出的地位,对建设单位(业主)行为做了一章11条的规定,另外还有14个其他条款涉及到业主的责任问题,工程质量监督把规范业主的质量行为作为重点,体现了工程质量监督的全面性,工程质量行为监督从业主决策的源头抓起。但除去腐败等原因,业主的项目法定代表人权利与义务不平衡是其中一个体制性原因。虽然业主的项目法定代表人的责任在工程实践中被强调得很多,而他或他们能从一项工程的优质完成中取得的利益却与他们要负的责任很不相称,这种失衡很大程度上引发了日后对工程项目及其质量管理的不负责任和漠然视之,要深入研究如何有效激励委托制下的业主项目法定代表人的质量管理的积极性。

5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完善建设监理制

工程质量政府监督行使一定的政府行政职能,拥有政府给予的技术管理的职权。其职能可对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勘察等单位质量行为的管理。应该说是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还是质量监督人员有相当的权力。目前,我国对政府质量监督人员的工作规范还是空白,质量监督人员有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权力失去制约,必将导致不正之风或腐败行为。因此制约是必要的。

监理制的推行,为我国的质量管理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监理作为相对独立的社会化力量,对建筑工程质量以及质量形成过程中各主体的质量行为进行管理、协调,成为联系和制衡建设、设计、施工三方的重要力量,在很大程度强化了我国的质量控制工作。避免过分压低监理费,实行优质优价,压价竞争必然产生一系列的负效应。首先,取费过低只能维持低标准,低水平的运作。因而,在经营管理中必然要考虑降低成本,派驻地现场的人员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以及现场的监理工作的深度都将受到影响;其次,取费过低,使各监理企业只能维持生存,无法实现资本积累,也使得监理工程师的培养、办公条件的改善、采用先进的整体素质和水平等步履艰难;再次,对社会乃至业主创造的效益不明显,从而导致社会各界对监理的认可程度变差,造成恶性循环。

6实行全面质量管理,鼓励质量认证

ISO9000标准与全面质量管理不完全相同,ISO9000标准为企业提供了规范其质量行为的标准,它是一种全行业性质的标准。通过了认证,固然说明该企业质量控制工作已达到了一定水平,但要真正搞好质量工作,单单搞好“贯标”还不够,最重要的是使整个企业能够全面行动起来,协调一致地搞好质量控制,即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搞好全面的质量管理,首先要控制好质量形成的各环节,在实践中,一些施工企业将实施全面的质量管理与贯彻ISO9000标准结合在一起,应该说这种做法在现阶段对于不少施工企业不失为一条较好的途径。ISO9000标准从制度上保证施工质量形成的各个环节都能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搞好了各个环节,整体的质量就有了保证。同时,要达到ISO9000标准认证的要求,整个企业都要调动起来,协调统一地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自身的素质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国家应大力推进建筑业实行全面质量管理,鼓励贯标认证,对于规模较大的重点工程建设,应鼓励并逐步强制实行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均须实行全面质量管理,鼓励贯标认证。从加强工程建设主体各方内部质量管理机制上,保证工程质量目标的顺利实现。

7推行工程保险制度

工程保险,是指由业主和(或)承包商为了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购买保险合同,保险人根据合同约定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推行工程保险制度,有利于转移风险,并加强工程风险的防范控制,有利于保证施工安全和建筑质量,促进市场优胜劣汰,有利于减轻建筑市场震荡,保障建筑市场平稳发展,有利于减少纠纷,合理保障各方权益,保障社会稳定,有利于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但实施程保险的具有如下困难:如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不完善,相关建设管理制度不配套,工程保险费用来源不明确,工程保险意识不强等。完善我国工程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通过立法和合同管理,推动工程保险的开展,建立成本预算项目编码体系,解决工程保险费用来源,完善相关建设管理制度,为工程保险提供支撑,开展宣传和培训工作,着手组织进行试点,完善工程保险中介体系,提高工程保险风险管理水平。

8建立工程保证担保制度

工程保证担保是保证人应工程合同一方(委托人或被保证人)的要求,向另一方(债权人)做出书面承诺,当委托人或被保证人不履行合同或支付债务,以致债权人遭受损失时,保证人在一定期限内、一定金额内代为履行合同或支付债务的一种工程保障机制。美国建立工程质量保证担保制度已有百年历史,绩效显著,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信用保证机制规范工程市场行为,强化守信、守约,在美国用纳税人的钱投资的公共工程和用于向社会出售的商业工程,实行强制性的保证担保,如同银行贷款强制担保一样,承包商、供应商没有获得保证担保则不具备投标资格,保证公司向受益人(业主)保证,如果被保证人无法确保工程质量或违约,则由保证人代为履约或赔偿。然后保证人再行使追偿权利或没收保证金、处置反担保资产等,这种机制的原理和很简单,即守信者得到酬偿(信誉高,保证公司愿意担保,担保费率低,容易得到更多的订单或工程),失信者受到惩罚(保证金及反担保资产被用于赔偿,损失大的足以倾家荡产,信用记录出现污点,没人愿意担保或费率高得出奇,等于被逐出工程市场)。这种运用信用手段建立起的社会保证、利益制约、相互规范的监督制衡机制,通过正面利用利益驱动,守信则受益,失信则受制裁,大大强化了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的力度。百年历史证明,它不仅有力地保障了国家和纳税人的利益不受侵犯,而且有效地保证了参与工程各方的正当权益、同时对于规范从业者的商业行为,健全和完善一个开放的、具有竞争力的工程市场,使招、投标体系得以健康、平衡运行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9建立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社会信用制度的提高和完善需要全社会的努力,需要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更需要法律对信用待业的规范和保护。当前要在全社会加强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把强化信用意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搞。与此同时,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契机,在明晰产权基础上建立起内在信用责任制度。一是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企业、个人信用记制度;二是借鉴穆迪、标准普尔经验,培育我国自己的信用评级机构;三是努力提高金融机构的信用发现、信用甄别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四是尽快制定维护信用的法规,强化法律对失信行为的监督和制裁效力。使每个公民都有懂得诚信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完善的信用制度,就不可能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应该在借鉴国外先进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具体国情,制定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体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运行和对外开放要求的建设法律法规,依靠经济和法律的手段管理各项建设活动,建立起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建设市场。

参考文献:

[1]建设部建筑公司.美国、法国、新加坡、香港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管理.2009.

[2]朱宏亮,曹新宇.建设工程质量责任的法律问题.建筑.2010 ( 4 ) : 4-5.

第7篇:施工队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公允价值计量;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5-0091-05

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之一,股东作为公司的所有者一般不直接参与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高层管理者作为受股东委托的经营者,一般不具有公司的所有权。委托理论认为,委托关系中存在广泛的信息不对称,人为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其行为可能不完全以委托人的利益为目标,甚至可能以损害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增加自身的效用。为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成本,委托人通常会将人的努力程度作为制定其薪酬的重要标准,然而由于人的努力程度较难直接观测和评估,委托人往往以较易观测和评估的公司经营绩效作为替代变量来决定人的薪酬水平。基于公司经营绩效设计的高管薪酬激励制度是股东约束高管行为的重要手段,其设计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被视作降低成本、使高管行为符合股东意志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制度已基本建立,但还需要不断完善。

一、制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制度的影响因素

(一)公司业绩

公司的经营业绩对制定高管薪酬激励制度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较为关注的课题。目前,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与高管以货币计量的薪酬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如,袁志忠等选取2008年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从公司绩效、公司规模、股权结构等方面对影响高管人员薪酬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呈现正相关关系。顾佳璐选取2009年沪深两市挂牌上市的1556家非金融保险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以净资产收益率(ROE)为指标衡量的公司绩效水平与高管人员货币性薪酬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薪酬与公司绩效已经挂钩,薪酬激励计划对公司绩效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唐国琼等选取我国沪深股市2006~2010年5928个样本上市公司,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高管薪酬和公司治理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公司成长性等变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上市公司将企业绩效作为考核高管努力水平的首要因素,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高管薪酬计划,同时基于绩效的薪酬制定机制对高管人员存在激励作用。

(二)会计指标

会计指标作为公司经营业绩的直接反映,对高管薪酬激励制度的制定有重要影响,其易于观察与比较的特点也使之成为企业制定高管薪酬激励制度的基础。以会计指标为基础制定高管薪酬激励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在于,一方面,公司以历史成本计价的财务数据容易获得,因此,以会计指标作为衡量企业绩效的重要指标具有客观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基于会计指标的衡量方法受公司经营基本面以外的因素影响较小,而与高管人员的努力程度密切相关。因此,我国上市公司在制定高管薪酬激励制度时多以会计指标作为衡量的基础。

常见的反映公司经营业绩的会计指标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等。主营业务收入反映的是某一会计期间内的核心业务创造收入的能力,主营业务收入越高,企业在这一会计期间内核心业务的表现越好。净利润是收入减去成本后的差额,综合反映企业创造收入和控制成本的能力。企业的净利润越高,即创造的经济附加值越高,股东的单位投入获得的收益越高。因此,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越高,企业的绝对经营绩效就越好。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在制定高管薪酬时将会计指标作为重要的衡量依据。通过对2006~201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进行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中的会计指标(如净利润、营业收入等)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三)公允价值损益

2007年1月起我国正式施行《企业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这一会计属性,增设“公允价值变动”这一新的会计科目。公允价值指自由市场上商品公平交易的价值,有时会偏离商品的真实内在价值,受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影响严重。公允价值变动指由于市场因素如需求的变化或商品自身价值的变化而产生的买卖双方对商品价格进行重新评估的过程。重新评估前后两者之间的公允价值变化计入公允价值变动。自2007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开始大范围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而公允价值变动作为新的会计科目成为衡量企业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会计准则将企业资产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公允价值密切相关的投资性资产,另一类是与历史成本关系更加密切的经营性资产。一般说,公允价值变动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种直接计入利润表,从而影响净利润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如由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引起的损益;另一种不计人利润表,而是通过资本公积计入资产负债表的公允价值变动。

公允价值变动作为对主要会计指标有显著影响的重要会计科目,理应成为高管薪酬制定的考量因素。然而和营业收入相比,公允价值受市场层面而非公司经营基本面的影响较大,因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此外,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管理层努力程度之间的关系较复杂。一方面,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来自投资性资产的市场变化,市场变化往往是管理层难以控制的,因此难以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归因于管理层的努力。另一方面,管理层在处理投资性资产时具有明显控制权,不能否认管理层对市场的预测和风险控制能力能够影响公允价值变动这一科目,即公允价值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受管理层决策的影响。正是由于这种公允价值变动的特性,传统的会计指标和高管薪酬的正相关关系变得更加复杂甚至可能出现相当程度的扭曲。

总之,现行的高管薪酬激励制度需要根据新会计准则对薪酬绩效的对应关系做出相关调整,否则就会造成薪酬与绩效之间的扭曲,违背了薪酬激励制度的初衷。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在制定薪酬激励制度时尚未充分、全面地考虑公允价值变动对企业会计业绩的影响。

二、现行高管薪酬激励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公允价值变动对高管薪酬的影响存在“功能锁定”现象

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使包括会计业绩在内的会计信息更加反映现实情况,但也不可避免地给高管人员更大的盈余操纵空间。以2007—2008年持有公允价值变动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公允价值计量对高管薪酬的影响,并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计人资本公积的公允价值变动分组进行检验,借此分析对公允价值变动的这两种不同处理对高管薪酬的影响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异。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和计入利润表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显著相关,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在对高管进行绩效考核时比较注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影响;而与计入利润表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相比,作为资本公积计人资产负债表的公允价值变动和高管薪酬之间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

我国上市公司在制定高管薪酬激励制度时没有充分利用公允价值变动的全部信息,存在明显的“功能锁定”现象。“功能锁定”指上市公司在制定高管薪酬激励制度时主要参考计入利润表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信息,而对计入资产负债表的公允价值变动信息则欠缺考虑。这一“功能锁定”现象很可能源于我国历来重视利润表而轻视资产负债表的财务监管思路。

利润表体现的主要是公司短期收益,而资产负债表科目持续性强,对预测公司长期盈利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重视利润表、轻视资产负债表的财务监管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上市公司股东在评估高管努力程度时重视公司短期业绩表现而忽视公司长期业绩表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容易使高管人员以牺牲公司长期收益为代价提升公司短期业绩,不利于降低整体成本。

(二)损益对薪酬的影响不对称,“重奖轻罚”现象明显

会计利润与高管薪酬间存在不对称性是指当公司会计利润上升时,公司高管的薪酬会以相同或更高的比例提高,而当公司会计利润下降时,高管薪酬削减的幅度小于公司会计利润下降的幅度。损益对薪酬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也就是股东对高管“重奖轻罚”。

我国上市公司中国有企业比重较大,历史原因导致国有企业主管部门对国有企业更多地采取行政管理。作为所有权人的国有企业主管部门表现出“奖优不惩劣”的倾向。国有企业主管部门作为特殊的股东代表对国有企业采取的间接管理方法使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权力相对较大,在多数由国有企业转制的上市公司中,高管自己聘用自己、自己监督自己的现象并不罕见,而高管薪酬由管理层自定,多存在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粘性特征,即公司对高管行为有“重奖轻罚”的现象。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作为新会计准则下的重要利润影响因素,其对高管薪酬的影响也体现出不对称性特点。以2007~2008年持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公允价值收益、损失与管理层薪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样本公司在高管薪酬的制定上存在对公允价值收益“重奖”而对公允价值损失“轻罚”的不对称现象,这会导致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一定程度上对公司治理机制构成威胁。也就是说,当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导致公司净利润增长时,高管人员往往获得同比例甚至更高比例的薪酬增长,而当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导致公司净利润下降时,高管面临的惩罚可能仅仅是薪酬不增长,降低薪酬的概率非常小,而且要视具体情况区别处理。

“重奖轻罚”的处理方法对提高薪酬激励制度的有效性是不利的。当高管面临决策时,会权衡潜在的收益与损失,当意识到可能的收益会提高自身的薪酬,可能的损失却不会降低自己的薪酬时,往往会做出冒险的决策。但从股东利益的角度出发,高管的任何一项决策都应充分权衡期望收益和风险大小。冒险行为违背了这一原则,可能会对股东利益造成严重损害。从这个角度说,制定薪酬激励制度时股东应该取消赏罚的不对称性,而不应该“重奖轻罚”。

(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易被高管人员操纵

基于公允价值变动对薪酬影响的“功能锁定”和“重奖轻罚”的特征,高管人员为提高自身薪酬,存在将投资性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计入利润表,而将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计人不影响净利润的资本公积科目的动机。具体的操纵形式很多,其中对投资性资产性质的划分标准的操纵和对交易时机的操纵是两种最常见的方式。

高管人员操纵投资性资产性质的划分标准使其对何种类型的资产划归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何种类型的资产划归为可供交易金融资产具有重大影响力。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影响净利润,对高管薪酬有较大影响;可供交易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不直接影响净利润,对高管薪酬短期内没有直接影响。因此,高管人员有根据市场变化操纵金融资产分类的动机,从而操纵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最终对净利润造成影响,并实现薪酬的上涨。

高管人员也可以通过操纵金融资产的交易时间来影响当期的财务报表。举例说,如果公司持有的某种金融资产当前市场表现极好,立即出售能够为公司赚取最大利润,而高管发现公司在当前会计期间的财务表现良好并预测下一会计期间主营业务收入会有所下降,那么为了改善下一会计期间的业绩表现,高管可以不立即出售该金融资产,而是等到下一会计期间再出售,这样就能提升下一会计期间的业绩表现,并使当期和下期的业绩表现之间更平滑地过渡。这种做法有利于提高高管薪酬,不过却会错过该金融资产的最优出售时机,实际上是使股东蒙受损失。因此,公允价值计量在更加准确、及时地反映会计信息的同时,也为高管的盈余操纵提供更广阔的发挥空间。

三、提高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制度有效性的对策

(一)股权激励、退休福利与基本薪酬并行

委托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是掌握经营权的高管人员不具有公司的所有权,如果将股权激励也纳入高管薪酬激励计划中,增加高管人员持股比例,将高管人员的薪酬与公司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可以促进高管人员为从股票期权中获得更大收益而努力提升公司市场价值。我国制定股权激励制度相关规范始于2005年。然而,我国上市公司高管“零持股”现象仍较为普遍,真正将股权激励纳入高管激励计划中的上市公司较少。这可能是由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任期较短、资本市场不完善、股东对股权激励缺乏了解等原因造成的。此外,我国特有的“59岁现象”,即高管人员退休后原来高额的薪酬待遇骤然下降到和普通退休员工相同的水平,产生心理不适甚至在退休前利用职权谋取不法收入的现象。因此,在设计高管薪酬方案时不能忽略其退休后的福利问题。设计退休福利计划时,如果将高管人员的退休福利与其在公司任职期间的长期工作表现相挂钩,可以有效激励高管人员为公司长期利益服务,同时也免除其后顾之忧。不论是股东还是高管人员,都能从退休福利计划中获利。

基于上述考虑,建议我国上市公司制定高管薪酬激励制度时,将股权激励和退休福利也纳入考虑范围,形成股权激励、退休福利与基本薪酬并行的较为完备的高管激励计划。

(二)奖惩平等,将公允价值损益作为特殊业绩指标单独考核

我国上市公司在制定高管薪酬激励制度时存在奖惩不对称的特点。“重奖轻罚”促使高管人员敢于从事冒险行为,从而增加股东的成本。要做到奖惩平等,首先,应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形成有效的任命与监督机制,在对高管业绩进行评估时充分考虑各方意见,从而对高管行为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估。其次,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类性质复杂的会计科目,股东在评估时要充分重视,剔除与高管人员努力程度无关的宏观因素影响,做到客观公正地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高管人员努力程度相联系,从而制定奖惩对称的薪酬激励制度。目前,在我国国有企业高管考核机制中,国资委尚未将各类性质不同的业绩分类考评,而是采用粗放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在这种做法下,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风险性业绩没有被足够重视,高管人员在风险业绩和营业业绩上的努力程度没有被区分对待,再加上“重奖轻惩”的粘性业绩考核惯性,极易诱导高管人员的机会主义投资行为,加大成本的风险。

建议在高管考核机制中将各类性质不同的业绩分类考量,在注重业绩是否增长的同时充分考虑业绩背后的风险水平,做到全面客观地评估。同时,要有意识地避免“重奖轻罚”这类粘性业绩考核惯性。由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造成薪酬粘性的主要原因,在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单独考虑时,企业应有意识地调整赋予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激励权数,这有助于引导高管人员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企业营业业绩的管理上,而不是资本市场的投机行为,从而有效协调股东和高管人员的风险偏好,降低成本。

(三)将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综合考虑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在设计高管薪酬激励制度时,对会计利润的考量超过对资本市场表现的考量,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成熟导致的。但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稳步发展,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将越来越能有效反映公司的公允投资价值。而将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两种方式紧密结合,形成较完备的综合考核体制,能更好地促使高管将股东利益最大化作为工作目标,有效缓解委托问题。

常见的市场业绩指标有公司股价、市盈率与托宾Q值等。其中,托宾Q值是一项资产的市场价值与其重置价值之比,用来衡量一项资产的市场价值是否被高估或低估。具体到公司价值层面,托宾Q值用来反映公司股票的市场定价与账面价值的偏离程度,用来衡量在某一时点上企业价值是否被高估或低估。

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会计业绩的代表指标,以托宾Q值作为市场业绩的代表指标,分别分析两种指标的利弊。净资产收益率是利润表衍生会计指标,只着重反映单一会计期间的公司经营情况,并且重视收益而忽略风险,对于引导资本的优化配置没有指导意义。而托宾Q值作为企业价值的衡量指标避免了会计指标的上述缺陷,不过托宾Q值的缺陷也不可否认,就是企业的重置成本难以确定以及公司的市场价值存在偏差等。因此,建议股东在制定高管薪酬计划时综合考虑会计指标和市场表现两个维度的信息。

(四)注重长期利益、业绩指标多元化

第8篇:施工队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工作责任心;施工质量;进度管理

中图分类号:TV52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员工工作责任心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现代企业提倡人本管理思想,提出企业管理要以人为中心,尊重人、关心人,调动人的积极性,依靠全体员工发展企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员工的发展也离不开企业。员工责任心如何,决定着员工的工作态度、决定着工作的好坏和成败,决定着员工个人和企业的发展。如何使员工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是员工及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不仅要落实到施工的整个过程中,还需要将施工质量上升到建筑施工的价值追求,因为施工质量不但决定了建筑施工工程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可靠性,而且是施工企业的信誉体现,是施工企业最好、最真实的名片。但是在目前的建筑施工中,虽然大部分施工单位都有相对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不过这些质量管理制度缺乏操作性,而且施工质量没有得到大部分施工员工的内心认同,也就是大部分施工员工虽然知道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制度,但是没有将这些制度转化为质量意识,从而大大降低这些施工质量管理制度的应用效果。由于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并且会对施工的进度造成一定影响,因为建筑施工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必须要返工或重做,耗费施工单位人力和物力的同时还将影响正常的施工进度。为此,施工企业领导应当将施工质量视为施工企业的核心目标,首先要树立质量忧患意识,除了要在施工企业加强施工质量的培训教育外,还要健全完善施工质量的激励机制,除了要防止施工质量成为一句口号,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际的奖惩手段来落实施工质量管理,并且将施工质量指标和项目业绩考核相挂钩,促使各个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自觉提升施工质量。

二、工程施工的进度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进度一般是指施工的速度以及当前施工完成量和总的施工目标之间的关系,因此施工进度不仅可以反映施工企业的施工技术水平,也体现了施工企业的施工质量情况。在我国当前的施工进度管理中,很多管理方法过于僵化,并且流于表面。尤其是很多管理部门没有严格区分计划施工进度和实际施工进度,导致一些施工单位经常出现追赶工期的情况,多少给建筑施工质量留下了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为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细化执行施工进度是关键的管理方法,通过将各个项目施工进度依据分阶段的细分,从而确定每一个阶段的施工任务量,并对每一个阶段的施工进度进行严格把控,既要保证施工质量,还要合理地优化工期,适当提高施工进度,为企业节约施工成本投入,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工作责任心与工作积极性具有明显的正向相关性

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人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心的强弱与所负担的责任轻重有关,一个对工作有很强责任心的人,往往具有很高的工作积极性。

两家企业分属于不同的行业,一家是会计师事务所,另一家是信息技术公司,但通过观察发现都得出同样的结论:负责的员工比不负责的员工工作积极性强,负主要责任的员工比不负主要责任的员工工作积极性强。在实际工作中,因职责不同会造成所担负的责任强度不同,工作责任心也就不同。负有主要责任的员工,他能够意识到这是自己必须要去努力完成的一件事,往往具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很高的工作积极性,完成工作的质量就会很高。整个工作的进度都有明确的计划,他会严格按照计划执行,那自然就会少走弯路、减少时间的浪费,进度就能加快。而不负有主要责任甚至是没有责任的员工,工作责任心很弱,工作积极性明显降低,工作时“磨洋工”,上班只是为了完成上班时间而不是完成工作,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并不清楚,以至于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工作就会出错,导致工作质量低下,进度缓慢。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工作的成果会与你所获得的回报挂钩,而明确的责任就是一种挂钩机制。也就是说,当员工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他的工作时,他才能获得这份工作带给他的回报;当他不能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他的工作时,他所获得的回报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是没有回报,更甚者是追究其因不能按要求完成工作而造成的公司的损失。这种挂钩机制从外部给员工施加压力,促使员工提高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因此,负有主要责任的员工责任大,压力也大,动力也就大,工作积极性也就高;不负有主要责任甚至是没有责任的员工责任压力小,动力也小,工作积极性也就很低。第二、每个员工都希望自己所付出的劳动能够得到肯定,而责任就是一种肯定机制。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认为,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重要的是使员工发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乐趣和价值,能从工作的满足中享受到一种满足感。肯定,是对员工付出的劳动的认可,也是员工获得社会尊重、自我价值实现的标志。不管是企业还是其他非营利性组织,重要的责任往往是交给身份地位高、资历深、成就大的人。在这种不成文的规定之下,你所负有的责任越重,则表明你在他人眼中的地位越高,资历越深,成就也越大。在这种强烈的成就动机之下使人具有很高的工作积极性,渴望将工作做得更为完美,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成功。

四、责任的“上情下达”对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企业员工的责任归根结底是由企业的管理者来赋予的,这不仅体现于企业管理者对于每一个岗位的设计方面,还体现于管理者对于每一个岗位每一位员工的管理方面。岗位设计其中有一大原则就是专业分工原则,在此原则之下的岗位设置是对组织细分的过程,要求岗位成为组织中工作内容自成体系、职责独立的最小业务单元。也就是说,岗位设计要求每个岗位都必须保持相对独立性,也就是分工的明确性。这种分工的明确性则主要是保证工作责任能够落实到位。

责任的“上情下达”的另一方面则在于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方式上。一些企业管理者特别是中层管理者,为了突出在某一工作上自己的权威性,往往存在对自己的下属工作管得过多、统得过死,事无巨细必由自己拍板。这样的管理方式固然能够强化管理者的决定权,使员工能够严格遵照上级的指令行事。然而也容易造成员工过度依赖于领导的指示,行事僵化,对属于自己本职的工作缺乏责任心、创新性和积极性。一人独断的责任管理方式往往容易因负责人个人的主观意愿而导致更大的错误,发生更大的风险。

作为企业管理者,对于自己的下属应具有有限的信任,这种有限的信任一方面不会因为超出这个有限的区间让员工的决断超出其自身的能力范围而发生风险,另一方面也不会因为对员工的绝对不信任而统得过死、管得过严。管理者对于某项工作的责任和决定权力应给予适当的下放,使自己的下属能够明白其在这项工作中所起的作用,并对其本职的工作负有主要的责任和决定权,提升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对工作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结束语

古往今来,人们都喜欢勇于负责的人,培养和激发工作责任心的需要公司和员工共同努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责任心,才能更好的对员工自己有利,更好的对企业有益。

参考文献

[1] 杨建军.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质量、进度之间的关系[J].建设工程项目管理,2012,(12).

第9篇:施工队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 疼痛管理; 疼痛干预; 人工膝关节置换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implementation of pain management on pain control knowledge and attitude for nursing staff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preoperative period.Method:25 nurses who participated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nursing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Pain management procedure was performed during preoperative period,the pain knowledge and attitude regarding pain of the nurse were evaluated and analyzed.Result: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pain management,the totally 64% of the orthopedic nurses had learned about knowledge of pain but not systematically,64% and 32% of nurses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ought it necessary and very necessary to study.Only 8% of the nurses obtained knowledge of pain from academic journals before the pain management.The score of knowledge regarding pain of the nurses after the pain management was (16.08±4.12)scores,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9.68±3.87)scores of before the pain management,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Pain management; Pain interventio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First-author’s address: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Qingdao 266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2.023

人工膝关节置换(TKA)作为一种治疗终末期膝关节疾患的手段,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然而,作为一种创伤性治疗手段,手术本身也带来了严重的围手术期疼痛问题。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会出现中度到重度的疼痛,引起身体一系列生理反应,疼痛时间会持续数天甚至数周,剧烈的疼痛可以产生应激反应,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对一些合并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带来严重的威胁,甚至会导致患者休克[1-2]。如何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已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为了有效地控制疼痛,1936年,美国麻醉学教授EA Rovenstine在纽约创办“Pain Clinic”;1973年,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成立;自2004年开始,每年10月11日为国际镇痛日。随着对疼痛研究的进展,自控镇痛、局部神经阻滞、膝关节腔内注药、超前镇痛以及多模式镇痛等多种镇痛方式不断问世[3],但国外文献[4]报道仍有50%~70%的患者术后疼痛得不到最有效的缓解。有调查结果表明,受慢性疼痛困扰人口的比例在发达国家中占总人口的30%,在美国有1/2以上中至重度慢性疼痛的患者,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镇痛措施[5-6]。赵继军[7]对5000多例门诊患者进行疼痛现状调查,结果发现40%的患者有疼痛症状,其中50%以上以疼痛为主要症状,虽然相当数量的患者采取了一些镇痛措施,但仍有50%以上的患者承受着疼痛造成的生理和心理困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对268例住院患者的调查中还发现,80%的患者疼痛知识缺乏,88%的患者遭受着疼痛的折磨。Rawal等[8]认为,要解决这种镇痛效果不良的问题,关键在于建立一个有效的疼痛管理体系,而不仅仅是发展镇痛技术本身,要从以医生和麻醉师为主体的疼痛控制,转变为以护理为基础,以医生和麻醉师为督导的疼痛管理。有调查表明,由于部分护理人员对疼痛控制认识不足,致使疼痛控制效果不佳。通过实施疼痛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对疼痛控制的认知和治疗态度。

为此,本科自2014年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围手术期对护理人员实施了疼痛控制的组织管理,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12日-2014年8月30日就职于本院骨科的护理人员25名,参与疼痛控制管理实施,护理人员资料统计于2014年3月。护理人员年龄18~41岁,平均(24.00±7.23)岁;年龄:≤20岁4名,21~30岁13名,31~40岁6名,≥41岁2名;学历:中专10名,大专6名,本科以上学历9名;职称:护士13名,护师7名,主管护师以上5名;护龄:≤5年11名,6~10年8名,11~15年3名,≥16年3名。

1.2 组织管理及实施

1.2.1 组织形式 成立以骨科医生、麻醉医师、护士、康复治疗师及患者共同参与的疼痛控制小组,制订针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疼痛管理计划。

1.2.2 培训内容 针对不同层次护理人员能力及需求的不同,确定培训内容,制定培训方案,主要内容包括:疼痛的概念、常见原因、影响因素、病理生理、术后疼痛对患者的影响、围手术期镇痛新观念;疼痛的评估方法;手术前疼痛宣教内容;规范的疼痛记录;常用镇痛药阿片类药物及非甾体类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拮抗反应、用药剂量及用药途径等。还选派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到国外或上级医院参加疼痛管理的培训学习;责任护士按时参加护理部疼痛护理学组定期组织的疼痛控制的交流学习。

在病房大厅张贴疼痛知识相关宣传资料,发放疼痛教育手册和疼痛教育温馨提示卡。在入院8 h内完成首次疼痛教育,责任护士了解患者及对疼痛、止痛药的认识、疼痛体验经历及需求,并进行相应的疼痛宣教。主要的宣教内容包括:疼痛的危害及镇痛的必要性;超前镇痛、规律镇痛、保护性镇痛等新的疼痛治疗理念;疼痛药物的使用等,以期使患者及家属能够更好地配合甚至主动参与疼痛管理。

1.2.3 实施流程 患者入院后,首先由医生及护理人员按照患者的病情制定相应的围手术期镇痛方案,其次,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基本评估,测评患者及家属对于疼痛的认知程度,由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疼痛教育,使其了解镇痛方案、各种疼痛知识,并基本掌握疼痛评估的方法,能够主动地配合疼痛管理过程;然后,按照职责分工要求,在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相应的疼痛干预,骨科医师及麻醉医师共同完成围手术期按时镇痛。护士在患者康复治疗前半小时口服常规镇痛药,降低患者康复训练时的疼痛,提高其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围手术期疼痛情况由护士指导患者自行评估,确定疼痛程度。疼痛评估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评估-处置-再评估;不仅评估患者静息时的疼痛,还要评估活动时、功能锻炼后的疼痛。护士参照VAS评分量表酌情处理患者疼痛情况,当疼痛评分≥5分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使用有效的镇痛药物,在评分≤4分时,则可根据患者的需要运用一些非药物的方法缓解患者的疼痛,如冷敷、改变、按摩、活动肢体、分散注意力、音乐疗法、理疗等。

在疼痛干预后,及时观察患者的依从性,评价镇痛干预措施实施后的疼痛控制情况,根据患者的疼痛控制情况调整或者增加疼痛控制措施,并进行详细的记录。

1.3 评价指标 本院自2014年3月13日起实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以本科25名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25份,回收25分,回收率为100%。护理人员于3月12日首次填写Abdalrahim等[9]设计的“护士疼痛知识和态度调查问卷”,作为疼痛管理实施前护士疼痛知识和态度的基线调查;2014年8月30日再次填写调查问卷,作为疼痛管理实施后对护士疼痛知识和态度调查。该项问卷内含21项问题,主要对疼痛认定、疼痛控制、镇痛药相关信息进行调查。通过对问卷答题正确率的统计,量化护理人员对疼痛知识与疼痛控制态度的把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护理人员疼痛知识需求情况 本组64%骨科护理人员学习过疼痛知识,但不全面;64%和32%的骨科护理人员认为有必要和很有必要学习,只有8%经常从学术期刊上获取疼痛相关知识,见表1。

2.2 护理人员实施疼痛管理前后疼痛认知情况比较 实施疼痛管理后,护士对于疼痛认知程度测评得分为(16.08±4.12)分,明显高于实施疼痛管理前的(9.68±3.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的护士主要通过临床工作实践获取疼痛知识,其次为学校学习、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班或自学等途径。一方面,通过临床工作或自学疼痛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目前我国护士在学校教育中获取的疼痛知识非常有限,工作后参加系统的疼痛知识继续教育机会又不多,因此护理人员疼痛知识比较匮乏。本研究显示:64%骨科护理人员学习过疼痛知识,但不全面;64%和32%的骨科护理人员认为有必要和很有必要学习,只有8%经常从学术期刊上获取疼痛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疼痛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对于疼痛的认知情况,提高其对超前镇痛与定时给药问题的理解以及对患者镇痛药物依赖性的认识,使其良好地把握镇痛药物剂量,并能进行适当的疼痛评估与选择合适的疼痛控制方法。

疼痛管理制度作为国外骨科的常规制度已施行多年,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van Valen等[10]的研究指出,通过进行疼痛的相关教育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的知识、改善护理人员对待疼痛的态度,从而有效地帮助患者进行疼痛控制。Hanley[11]则指出护理人员具有的疼痛相关知识和疼痛管理态度直接影响着其进行疼痛管理的质量。我国疼痛管理制度起步晚,发展较慢。目前国内大多数护理人员尚未完全掌握足够的理念和知识,使疼痛管理制度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李漓等[12]采用Margo McCaffery设计的《疼痛知识与态度调查表》对374名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研究证实,国内护理人员的疼痛知识相当缺乏,平均答对率仅38.9%,明显低于McCaffery等[13-14]报道的72%的标准。喻惠丹等[15]采用Rod Sloman设计的《老年人疼痛知识调查量表》对621名护理人员的研究也证实,疼痛知识问卷平均分仅为41.17分,远远低于80%的合格率。

以科主任、护士长为团队的主导,加强了整个组织管理的权威性,一方面保证了各个方案的实施,另一方面,增加患者对于疼痛干预的信心;由骨科医师、护士、患者及其家属组成的团队共同参与,使疼痛管理的模式向医生-护士-病患模式转变,在该模式中护理人员成为疼痛控制的主体,这与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充当医生与患者桥梁的作用相适应:(1)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与患者进行沟通,对患者进行教育并实施疼痛干预,确保了对患者教育的落实及镇痛干预措施的及时执行;(2)护理人员能更及时地对疼痛干预后的效果进行评估、记录及观察[16];(3)护理人员能够更及时地将疼痛干预的情况向医生反馈,以便更好地调整和更改干预措施;在管理方面,护理人员内部分层次管理,各司其职,形成一个一体化、系统化和标准化的管理制度和流程,这不仅保证了疼痛干预的顺利进行,还有助于进行持续的质量控制;动态评估及评估-干预-再评估的模式,使得疼痛评估成为一个连续的变化过程,这一方面保证了评估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有利于护理人员掌握整个疼痛变化,另一方面也保证了疼痛干预措施的及时调整,提高了疼痛管理的效果,缩短了疼痛管理过程。经本研究证实,通过在人工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疼痛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疼痛控制的质量及患者对于疼痛控制的满意度。

总之,通过在人工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实施合理而有效的镇痛管理,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对于疼痛知识的掌握及正确的态度认识。该疼痛管理模式可以作为建立“疼痛管理护理工作模式”的基础,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丘,刘英,许方荣.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5):10-12.

[2]王丽娜,段嫦丽,尹保民.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2):54-56.

[3]刘振宇.骨科术后疼痛处理综述[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2):141-143.

[4] Howington J U,Hanel R A,Harrigan M R,et al.The Neuroform stent,the first microcatheter-delivered stent for use in the intracranial circulation[J].Neurosurgery,2004,54(1):2-5.

[5]王春雪,王拥军.建立慢性疼痛的组织化医疗模式[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7):601-602.

[6] Merboth M K,Barnason S.Managing pain:the fifth vital sign[J].Nursing Clinics of North Americ,2000,35(2):375-383.

[7]赵继军.疼痛临床管理[J].医学研究杂志,2007,36(9):61.

[8] Rawal N,Berggren anization of acute pain services:a low-cost model[J].Pain,1994,57(2):117-123.

[9] Abdalrahim M S,Majali S A,Stomberg M W,et al.The effect of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program on improving nurses'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toward pain[J].Nurse Educ Pract,2011,11(4):250-255.

[10] van Valen R,van Vuuren H,van Domburg R T,et al.Pain management after cardiac surgery:experience with a nurse-driven pain protocol[J].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Nursing,2012,11(1):62-69.

[11] Hanley J.Effective management of peristomal pyoderma gangrenosum[J].British Journal of Nursing,2011,20(7):S12,S14-S17.

[12]李漓,刘雪琴.护士疼痛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J].护理研究,2003,17(11):633-635.

[13] McCaffery M,Robinson E S.Your patient is in pain―here’s how you respond[J].Nursing,2002,32(10):36-45,quiz 45-37.

[14] McCaffery M,Ferrell B R.Nurses’ knowledge of pain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how much progress have we made[J].Journal of Pain and Symptom Management,1997,14(3):175-188.

[15]喻惠丹,Petrini M,刘义兰.护士对老年病人疼痛知识掌握的现状调查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8):695-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