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范文

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

第1篇: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范文

一年的开头,从春开始。春,是一个常被人们赞美的季节。春是那么美丽,有关描写春天的诗句也比比皆是,如:李白的“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就把春这个无形的精灵勾画得美丽无比。春季,也被人们赋予了活泼可爱、生气勃勃的形象。确实,春很美,我们可以从阵阵春风中感受,可以从天空上点点风筝读懂,最典型的就是那初春的朵朵小花,隐蔽在那刚刚萌发的小草中,尽显少女般的羞涩、含蓄。沉睡了一个严冬的树木,又冒出了嫩绿的新芽,绿得新鲜,绿得娇嫩,让人顿生怜爱之情。

春季的雨格外珍贵,虽下得不大。丝丝细雨从天空中飘落,竟也有那么一分柔弱。随着阵阵春风,雨丝扑在脸上,真清爽啊!春天带给人们的是生机,是一份娇柔的美丽,让人们怜爱。

短暂的春匆匆地走了,带走了万物那一份娇弱。火热的夏来了,万物又接受了一次蜕变。花朵接受了从含苞欲放至盛开的变化。花朵与树叶再也没有那种娇嫩与含蓄,花朵在碧玉似的叶子上开着,这种景色,是一种成熟,给人们带来赏心悦目的喜悦。正所谓“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有人说,夏天骄阳似火。炽热的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仿佛要散发出它的所有热量。也许有人会说,夏天虽然很美,但让人们失去了欣赏美丽的心情。其实不然,夏天的美丽别有风采,火热的太阳并不影响夏天的美丽。夏日的美,可以在湖边,划着小船,看着清澈的湖水,心似乎也如同这湖水,变得清凉、通透。去掉任何杂念,在美丽的湖边闭上眼睛,听着水中鱼儿游动的细微声音,似乎又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这便是别样的美;夏日的美,也可以在傍晚,经过一天的炙烤,太阳收起了它的热量,只留一抹夕阳在天边。这时,与家人出来散步,踩着太阳的余晖,一家人有说有笑,好不温馨!这也是一种别样的美。此时,并没有了白天的炽热,刮起了习习 凉 风,一丝丝凉意由心里向外蔓延,也让一颗颗躁动的心安静下来。你能说这样的夏天不美吗?不多姿多彩吗?

夏走了,秋来了。秋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季节。爱它,是因为它带来万物的丰收,稻田从鲜绿变为金黄,高粱也红彤彤的。所以秋,常常是瓜果飘香。恨它,是因为它让一片片绿的赏心悦目的树叶变的枯黄易碎,从树上飘落到地上,被人们无情地踩在脚下,结束它短暂的生命。

然而秋也有它的特点,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但秋日却又那么短暂,当人们好不容易适应秋的美丽,开始欣赏秋的独特时,秋却给人们留下收获的喜悦,悄然离去。

第2篇: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疑问;兴趣;语文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各种书籍,浩如烟海。如何学好祖国的语言正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职责所在。而培养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则有事半功倍的作用,谈论这一话题的文章不少,这里我就自己多年的教学心得,也做了一些探讨,并总结出来,与君共享。

一、温故问新,引起兴趣

在新的一课开始前,我总是会布置一些预习题,而这些预习往往是对以前旧知识的一种复习,当然也为下一课的学习做准备。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文前,我布置了以下几道预习题:1.搜集你熟悉的描写春夏秋冬的文章、诗词;2.搜集与济南景色相关的资料;3.搜集有关老舍的有关济南的文章。且在布置时不是每个学生做三题,而是让他们自选一题,这样学生觉得任务轻,题有趣,则很乐意去完成。

二、疑问重重,其乐融融

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如果善于从教学实际出发,设计出高质量的富于技巧性的提问,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以问导入,引人入“胜”

导入新课对一堂课有很重要的作用,好的导入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学生倾心于此,才会积极主动的乐于受教,也才能达到高效率的教学。

还拿教学《济南的冬天》这一课为例,开头导语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在预习描写春夏秋冬景色的诗词中找出苏轼描写西湖的诗句,并让他(她)朗诵,然后我则深情描述:春天的西湖烟雨蒙蒙,远山近水,尽在画中,漫步湖边,荡舟湖上,令人如在画中游。而夏天的阿尔卑斯山又是怎样的景色呢?则会有学生站起来描述:绿色的山林,环绕着浅蓝色的湖泊,映衬着阿尔卑斯山上的皑皑白雪,悬崖上瀑布流泻,草地上鲜花盛开,真无愧于“世界公园”的美称。同学们知道哪儿的秋天和冬天最美吗?学生们都会回答“济南”。我则朗诵道:“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了西湖,秋和冬全赐给了济南”。在老舍先生的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情致。今天,我们来欣赏济南的冬天的美景。

这个导入谈古论今,讲得生动活泼,疑问重重,环环相扣,热烈精彩,妙趣横生。导课是一种教学艺术,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巧妙地使用好开课几分钟,无论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还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都是大有益处的,往往能明显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以问连“胜”,提高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求知欲是从疑问引起的。因此,对故事性强的记叙文或条理性清晰的议论文,可以尽力设置疑问,提出问题,制造悬念。

在教学《再塑生命》一文时,可设计以下问题:

1.本文的题目叫《再塑生命》,可不可以改为“我的老师”呢?(巧妙解题,引起兴趣)。

2.课文写了哪几件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重点处设问)。

3.通过这几件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经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关键处设问)。

4.你认为沙莉文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如果让你表述爱,你会怎样说?

经过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和老师的点拨,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使原来死水一样的课堂变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

(三)以问探“胜”,引爆思维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愉快的状态,他的思维就会有超常的发挥,他接受外界信号的速度就会非常快捷,作为一个老师,课上必须注重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氛围,让学生时刻处于轻松自如的情绪中。一个有经验的老师不应轻易放过任何一次提问,要尽量帮助每一个被提问的学生圆满完成任务,这既是对提问同学的鼓励,也是对全班同学的鞭策,时间长了,必然会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例如讲授杜甫的七言律诗《蜀相》时,当讲到“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时,提问道:“这两句诗是全诗的中心句子,表达了杜甫当时怎样的感情?”乍一提,可能同学们回答不上来,那么课堂上的气氛就会一下子沉寂下去,如果这时教师给学生以热情的鼓励,并加以引导,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想想看:1.杜甫是哪一年在什么背景下来到四川的?2.入蜀后为什么专程游武侯祠?3.入祠后为何不写巍巍的殿宇,凛凛的塑像,而只是着眼于满院的萋萋碧草和呖呖数声的黄鹂?这样联系课前的有关背景知识,同学们自然会明白:杜甫此行绝不是一般的浏览名胜古迹,作诗也不是一般的吟咏歌颂,而在于借景抒情,借武侯祠的荒凉之景,抒自己壮志难酬的寂寞之情、凄凉之意。通过老师的热情鼓励和巧妙引导,学生的思维会一点一点地被开启,逐渐深入,最后愉快地回答提问。教学过程是师生合作、共同参与、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应对学生创造性完成学习任务持期待成功的热情态度,并以赞许、微笑神情表露出对学生的信任态度,从而使学生受到鼓舞,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

三、课后留问,延伸兴趣

课堂教学临近尾声,教师要注意诱导性,意在言外,给学生留下充分思索的余地,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兴趣。比如在鲁迅的《祝福》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课后编写祥林嫂的生平简历或者展开想象:假如祥林嫂生活在21世纪,重新为她设计一下命运,课后在班上交流,看谁写得生动。通过这些交流活动,使学生对所学课文产生浓厚兴趣。

第3篇: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苏州园林;时间;生命

中国传统文化的时间观,是一种很独特的时间观,它不同于西方的传统,认为时间是“一维”的。在中国古代士人的眼中,“时”是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时间观对中国艺术的影响重大。宗白华说:“一个充满音乐情趣的宇宙(时空合一体)是中国画家、诗人的艺术境界。”(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09页。)这是对中国艺术境界的精彩概括。在中国艺术里,没有孤立的空间意象,任何艺术意象都是在时间中展开的,以时间的生命之流融会艺术意象,是中国艺术的基本法则。中国的诗、书、画都把创造时空统一的意象作为最高的追求,苏州古典园林更是如此。园林本来是一门空间的艺术,但是苏州古典园林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最高准则,园林创造要表现宇宙生生不息的生命韵味,苏州古典园林的三维空间因素中就必须渗入时间的因素,将空间投入到时间的生命变化之流中,使园林结构体现出自然大化的生机。

苏州古典园林充分利用四时的季相变化、昼夜的时分变化、雨雪的气象变化,使时间和空间互相融合、互相交感,而时空交感又使有限的空间意境无穷、生机盎然。

一、四时变化

在中国古代士人的眼中,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不仅是一种时间序列的问题,更是一种生命循环往复的模式。人们对四时变化的关注,本质是对于生命生生不息的关注。

对于苏州古典园林艺术,要“纳千顷之,收四时之烂漫”(计成《园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第5l页。),“收四时之烂漫”,就是含纳生命,将园林空间投入到时间的生命变化中,生机无限。苏州园林的四时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花木四时有序的转换;二是景点四时有序的设置。

1,花木的四时有序

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四时变化,最典型且敏感地体现在花木的有序转换上。花木随四时变化,“四时有景”:“每至春日,则繁英璨然,如入桃源,鼠姑数丛,天香馥郁……入夏,则方池荷花,荡漾绿波翠盖间,红日朝霞,掩映可爱。秋月皎洁时,丛桂着花,芬郁袭人。冬日将尽,腊雪飘漾,缩袂仙人,若招我于罗浮山顶也。”(吴嘉淦《退园续记》,《苏州历代名园记・苏州园林重修记》,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253页。)春夏秋冬,四时景色皆不同。春有“繁英璨然”、“天香馥郁”,人人园中,如临世外桃源;夏有“荷花荡漾绿波翠盖间”,花红叶绿,清香满池;秋有“秋月皎洁”、“丛桂着花”,月桂芬郁,如临月宫;冬有“腊雪飘漾”,如仙人下凡,邀我同登仙境。又如,范成大《吴郡志》中所记宋代苏州的四照亭:“四照亭,在郡圃之东北……为屋四合,各植花石,随岁时之宜:春海棠,夏湖石,秋芙蓉,冬梅。”春海棠、秋芙蓉、夏湖石、冬腊梅,时不同,景亦不同。

以上两段古人对于苏州古典园林的记载,都把景和人置于时间的流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了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的美学思想。此中“乐亦无穷”,就来源于四时的生命变化之流。春去春来,花开花落,年复一年,四时景皆异,而复年又是一轮回。园林空间在时间的变化之流中,随着春夏秋冬的轮回而循环往复地变幻着。这种循环往复的变幻使得园林空间突破了有限的桎梏,体现出宇宙生生不息的生命韵味,自然“乐亦无穷”。

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总是相互影响,相互生成的。园林的四时花木,培育和增进了人们的“四时模式”的审美意识,而人们这种审美意识,又不断改善着园林四时花木的配植。因此,苏州古典园林在植物配置上,很注重选择足以表征四时季相变化的花木,如苏州拙政园就很好地利用了花木的季节性,构成四时不同的园景。玉兰堂的玉兰和绣绮亭的牡丹,成为园中最灿烂的春景;天泉亭侧的紫薇和池中的荷花,构成了最赏心悦目的夏景;待霜亭的橘树,园中的桂花、秋菊,以及池中的睡莲,构成了清逸温婉的秋景;至于十八曼陀罗花馆前的山茶,雪香云蔚亭侧的梅花,以冷艳点缀了寂寥的冬景。

春水之腻,夏水之浓,秋水之静,冬水之寒,与四时花木,朝夕光影,构成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风光。由此,园林的三维空间得到扩展,转为四维的时空结构。同时,这种季相变化又是年复一年,循环往复的,使园林呈现一种循环往复的空间变幻,体现了宇宙大化的无限生机。

2,景点的四时有序

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四时变化还体现在景点的有序设置上。如苏州拙政园中部环水建筑的安排,分别有绣绮亭、荷风四面亭、待霜亭、雪香云蔚亭四亭。绣绮亭是一座三面开敞、一面粉墙空框的长方形亭子,周围景色绮丽,取杜甫诗“绮秀相辗转,琳琅愈青荧”之意,以豪华的丝织品比喻周围景物的绮丽。亭内悬有对联一副:“露香红玉树;风绽紫蟠桃。”此联以红、紫描绘园中的花果,突出色彩之绚烂。绣绮亭是赏春景的佳处,亭下花坛上种植各种名品牡丹,阳春三月,牡丹怒放,异彩缤纷,烂漫似锦。

荷风四面亭是一座六角亭,坐落于池水中央,三面环水。池中遍植荷花,亭内有“荷风四面”匾额;在面东柱上有楷书对联一副:“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荷风四面亭是赏夏景的佳处,人在亭中,只觉清风徐来,荷香满亭。正如李鸿裔有诗云:“柳浪接双桥,荷风来四面。可似澄怀园,近光楼下看。”

拙政园中部水池中,还设有东西两座土山小岛,划分池面,分隔南北空间。两山以土为主,以石为辅。两山之间隔一小溪,溪上石桥相连。东面土山较小而高耸,上有待霜亭;西面土山略大,坡度平缓,山巅有雪香云蔚亭。待霜亭是赏秋景的佳处,原有十余株橘树,十月霜降,柑橘始红,秋色满山,是一年中最好的景色。

雪香云蔚亭又是赏冬景、早春景的绝佳之处,亭旁遍植梅花。“雪香”是形容花香色白。“云蔚”是形容花朵繁茂。这里的“雪香云蔚”是形容梅花绽放,暗香浮动。梅花生性耐寒,天孕花蕾于隆冬寒风之中,率万木之先开花于冬末,因此称为“傲雪寒梅”。冬季至早春,万物凋零还未复苏,唯有梅花打破这寂寥,为园林增添几分清幽。

绣绮亭、荷风四面亭、待霜亭、雪香云蔚亭这四亭,集中体现了春、夏、秋、冬“四时行焉”的时间流程。各亭的题名,也分别用浓缩的语言暗示了四个季相的某种最佳意象,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时空交感,使得原来静止的园林空间更富变幻。春夏秋冬循环往复,使得空间体现出宇宙生生不息的生命韵律。

二、昼夜变化

昼夜变化同四时变化一样,不仅是一种时间序列的问题,更是一种宇宙周而复始,变通运动的生命模

式。人们对昼夜变化的关注,也是对于生命变化运动的关注。对于苏州古典园林,昼夜的变化造成景观朝暮的变幻,拙政园绣绮亭内的“晓丹晚翠”就点出了朝暮景色之美的殊异。园林景观的朝暮变幻,使得静止的景观变得生动起来,体现出宇宙大化周而复始、变通运动的生命力。

苏州古典园林的昼夜变化,主要体现在日光、夕阳、夜月光照的不同所引起的园林景观的变幻。日光、夕阳、夜月有着不同的魅力,它们能变移现实空间原有的色、形、情调和氛围,创造出种种不同的境界美。

1,日光的渲染

日光的美,渲染的是一种火、热、灿烂的气氛。当太阳一出现在东方,一切向阳的或者朝着太阳照耀的大气的固体的表面,都会渲染上阳光或大气光的颜色,园林中的远山近水、亭台楼阁也都会在日光的照射下染上一层金色。

苏州园林的美离不开日光的渲染。如苏州拙政园中,绣绮亭“晓丹晚翠”中的“晓丹”就是日光染上的颜色。至于在“荷风四面亭”之晨,也许还会使我们联想到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中的“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来。

2,夕阳的渲染

夕阳的美,渲染的是一种温和、诗情画意的气氛。落日的颜色有一种引人注意的光辉,一种赏心悦目的温和或魅力,古老的苏州园林,夕阳淡淡地撒播在青山石亭之间,小桥花丛之间,游廊绫窗之间,给人一种别样的温和感觉,还有一丝有别于日光照射下的淡淡的愁绪。可见苏州园林的美离不开夕阳的渲染。翻开陈健行的摄影集《姑苏名园》,有很多特意捕捉的是夕阳下的苏州园林:斜日到窗前[拙政园]、回廊挹爽映斜阳[沧浪亭]等等。

3,月光的渲染

月光的美,渲染的是一种幽静、淡雅的气氛。宗白华在《美从何处寻?》一文中,曾引用张大复的一段文字来描写月光对于景物的渲染:“邵茂齐有言:天上月色能移世界。果然!故夫山石泉涧,梵刹园亭,屋庐竹树,种种常见之物,月照则深,蒙之则静。金碧之彩,披之则醇;惨悴之容,承之则奇;浅深浓淡之色,按之望之,则屡易不可了。以至河山大地,邈若皇古,犬吠松涛,远于岩谷,草生木长,闲如坐卧,人在月下,亦尝忘我之为我也。”这段文字,生动地揭示了,在月光的作用下园林空间的变幻,月光变移了园林空间原有的色、形和情调,创造出一种不同于日光和夕照的幽静、淡雅的意境。

苏州园林的美离不开月光的渲染。如苏州网师园的著名景点“月到风来亭”,是赏月听风的极佳处。每当碧空月明时,但见池中睡莲疏植,明波若镜,天光、山色、屋廊、树影倒映池中,虚实相生,云水变幻,使人联想到邵雍《清夜吟》中的诗句;“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在月清、水清、风清处,人心也自然而清。

存在于空间的具体景物,本来是静止不动的,但在朝暮时景的流动中,呈现出“转瞬即逝”的变幻。这种变幻使得园林结构富有生机,体现了宇宙生生不息的生命韵味。

三、气象变化

风雨雪月,烟雾云霞,这些属于气象系统。所谓“天有不测风云”,气象的变化往往带有某种无序性和偶然性。而正是这种“转瞬即逝”的变化,显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趣。可以说,“风雨雪月,烟雾云霞”将宇宙的盎然生意,带入到了园林的空间结构中,园林空间因此而获得了生机。人们在园林中,如果适逢这些气象变化,那领略到的不仅是风花雪月、烟雨蒙蒙的时景美,还有值得赞叹的宇宙无穷的生机和变幻力。

苏州古典园林的气象变化对空间的呈现,主要是借大自然时间流程中的雨、雾、雪的变幻,追求一种云烟雾霭之妙,追求一种“虚”和“空灵”,即要在有限的空间里腾起云烟,招来雾霭,表现大自然微妙幽深的韵味,体现志在渺远的襟抱。

1,雨境

雨能给景物带来一种飘渺隐约、素雅艨胧的特殊意境。苏州园林的美是和雨分不开的。雨是云的化身,烟雨朦胧,犹如仙境。最具文人士大夫追求的远离尘世的意境。苏州古典园林中,几乎每一处都有烟雨缭绕之态。如苏州艺圃:“博雅腾声数杰,烟波浩淼,浴鸥晴晖,三万顷湖栽一角;艺圃蜚誉全吴,霁雨空蒙,乳鱼朝爽,七十二峰剪片山。”(艺圃对联之一)再如苏州网师园:“紫髯夜湿千山雨,铁甲春生万壑雷”(网师园对联之一)。

苏州园林中,雨别有诗意:细雨垂杨、疏雨戏鱼、斜雨落花……雨使得园景中的平常物体有了动静之韵、虚实之韵、藏露之韵,构成了一个微妙幽深、生机勃发境界。

2,雾境

雾最能给景物带来一种缥缈、空灵、虚幻的感觉。雾和水面相对应则更美,是因为有水之处,雾气更重。水气和雾气的交融,使得有限的空间烟云缭绕,蕴藉了无限的生命感。人在其中,超越了世俗的羁绊,体会到宇宙大化的无限生机。

苏州园林的美不能离开雾。雾霭笼罩的苏州园林有着别样的意境。有雾降临,苏州园林的亭台楼阁,远山近水都随风而动,时隐时现,神秘柔和,深邃幽静,滞重低回,令人不可言诠。奇妙的雾,活泼的雾,奥妙无穷的雾,给人以迷离的幻觉,一派白茫茫,烟溟溟,如同滞重飘荡的音符;满天满山的飘飘渺渺,构成一种别样的朦胧美。而这种朦胧美正是体现了大自然的微妙幽深,使得苏州园林同自然大化同韵味。

3,雪境

雪能变移世界,飘雪霏霏,白雪皑皑,使得水天一色,直指瑶华境界。一人独行于茫茫雪夜,顿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之感,喟叹宇宙之无穷。

苏州园林因雪更美。苏州很少下雪,因此需要用审美的眼睛去捕捉。有雪降临的苏州园林犹如瑶华仙境。雪花纷霏,白雪皑皑,长天一色,犹若进入那飘渺、虚幻的境界。雪同雨、同雾一样,都能在有限的空间里,造成烟云缭绕之感,使原本静止的空间有了动静之韵、虚实之韵、藏露之韵,从而生机无限。

气象变化所带来的雨、雾、雪的变幻,将宇宙的盎然生机带入了园林之中。园林空间在雨、雾、雪的变幻下,显得飘渺、朦胧、隐约。实中有虚、封闭中有空灵,有限的空间呈现出烟云缭绕之妙,从而原本没有生命的园林,拥有了自然大化的生命感。

四、结论

第4篇: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范文

自然界的美妙乐音

雨,好像是千万支魔指;好像是千万条琴弦,弹出了千变万化的声音。

春雨柔软,夏雨粗犷,秋雨苍凉,冬雨肃杀;因季节变化,情调各异。但是,雨色一样美丽,雨声一样动听。

――《雨的抒情》【中国台湾】季薇

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tJ)醐(hV),大有飘飘欲仙之概了。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hV)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

――《听雨》季羡林

这已不知是第几日了,我总在落着雨的早晨醒来,窗外照例是一片灰镑镑的天空,没有黎明时的曙光,没有风,没有鸟叫。后院的小树都很寂寥的静立在雨中,无论从那一个窗口望出去,总有雨水在冲流着。除了雨水之外,听不见其他的声音,在这时分里,一切全是静止的。

――《雨季不再来》【中国台湾】三毛

雨时节中的雨世界

“小楼一夜听春雨”,“杏花春雨江南”,“天街细雨润如酥”,从前的诗人,早就先我说过了。夏天的雨,可以杀暑,可以润禾,它的价值的大,更可以不必再说。而秋雨的霏(fEi)微凄冷,又是别一种境地,昔人所谓“雨到深秋易作霖,萧萧难会此时心”的诗句,就在说秋雨的耐人寻味。

――《雨》郁达夫

雨是从这天早上开始下起的。一年四季,油麻地也不知道究竟下了多少场雨,没有几个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雨里――各种各样的雨。油麻地下的雨,很少有同样的雨,一场与一场不一样。春夏秋冬,每一个季节所下的雨,都只属于那个季节,而每一个季节里的雨又都是各有各的样子,各有各的味道,各有各的脾气,各有各的下法。

――《疯雨》曹文轩

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昆明的雨》汪曾祺

富有韵味的调味剂

他的头发,像草垛上的草一般,都被雨水冲得顺顺溜溜的。头发贴在他的脸上,几乎遮去了他的双眼。当雨水不住地从额头上流泻下来时,他却一次又一次地睁开眼睛,朝大河尽头看着。他看到了雨,看到了茫茫的水。

――《青铜葵花》曹文轩

最初因游山遇雨,觉得扫兴;这时候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我的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所谓“山色空蒙雨亦奇”,我于此体会了这种境界的好处。然而两个女孩子不解这种趣味,她们坐在这小茶店里躲雨,只是怨天尤人,苦闷万状。

――《山中避雨》丰子恺

在一般的意念中,雨天总是可憎的。晴空朗日,持续到几个月也不觉得什么,而苦雨连朝却就能招人嫌厌。也有人以达者的心情,说没有雨天吟唱,怎显得晴天爽朗!但这已经是退一步作想了。实则阴阴的天气,也正不乏讨人喜欢处。不知是什么因缘,我向来对雨有好感。记得我童年时代就喜欢雨,那时我在乡间小学读书,一遇到阴沉天气,就觉得兴奋,老早背了书包,撑着伞上学去。

――《雨――龙山杂记之二》柯灵

雨的妙读

我曾发现,当雨从高远的天空飞落下来的时候,就在它碰撞大地的那一刹那,那雨滴绽开了一朵朵小小的银亮的雨花。雨花的生命是短暂的,比昙花还短暂。甚至来不及看清楚,它们就匆匆凋谢了。

――《雨人》金波

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一旦我见到美丽的园林,便落下来,吻着花儿的芳唇,拥抱着青枝绿叶,使得草木更加清润迷人。在寂静中,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的敲击着窗户上的玻璃,于是敲击声构成一种乐曲,启迪那些敏感的心扉。

――《雨之歌》【黎巴嫩】纪伯伦

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法语词,雨的意思)也好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听听那冷雨》【中国台湾】余光中

雨,本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普遍的气象,但是经过如诗如画的勾勒和描写,变幻成为一个多姿多彩的万花筒。它在空中起舞,它在随风弹奏,它饱含着人们的情感,它寄托着人们的情思。

雨,可以是主角,也可以只是背景,但是无论如何,它本身就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小世界。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阅读全文推荐:

《听雨》季羡林

语言大师用朴实简洁而饱含深情的文字,讲述一场春雨带来的喜悦和兴奋。

第5篇: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初中美术;想象力;教学;能力

想象是人对已有表象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并不是只有科学家和艺术家们才有的,它同样存在于各门学科之中,也存在于中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想象力是学生智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学生智力得到完善的,良好的发展,想象力的培养和锻炼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就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做几点探讨。

一、利用多种素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有很多人认为美术课即画画课,在老师的带领下拿起笔来勾勾线、涂涂色,重复的复制,学生创新的火花时常遭遏制。不变的绘画材料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没了绘画的热情,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个性化表现手法完成作业呢?我认为可以在教学中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如:油画棒、色卡纸、纸贴画、泥塑等,不同的材料表现出来的效果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作热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废旧挂历、纸盒、吹塑纸塑料泡末、彩纸、橡皮泥、牙签、一次性纸杯……甚至更多老师都未想到的材料来进行创新。尽量鼓励学生经常变换使用绘画工具或一幅画中运用多种工具结合着画。并且作好这些新型材料技法的演示,为学生绘制时提供材料和工具上的选择。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尽量寻找新题材、新的作画工具和材料、新的构思、新的表现方法。经常变换不同的纸质和工具,让学生表现不同的肌理,不同形式感的画面效果。还应该经常启发学生求异,用不同手法作画,如:剪、贴、画、捏、涂、吹、印、揉、擦、刻、刮、组合等多种表现方法。比如:在讲房子的造型时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合子、彩纸等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制作房子造型,老师在讲解色彩知识时可融入实验游戏,在加水的杯里调入颜料,然后引导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发现变化。例如:教三原色、三间色。要用一般的抽象的语言,学生们是很难接受的。如果用水彩颜料调成红、黄、蓝三种原色彩色水,分别盛装在三个玻璃试管内,再拿三个空试管,一齐放在试管架上。课堂上让学生认识三原色时,把三种彩色水展现在学生面前,讲什么是间色和间色是哪两种原色调配成的,就拿试管做演示。使用不同的创作材料,这种个性化的表现手法使美术课不再是重复的复制,铅笔、水彩笔、水粉、油画棒、剪纸、黏土、废旧物品等多样化材料撞击出创新的火花。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

教师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在有些美术课中,还能将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比如:在讲色彩和季节的关系时,单由教师来讲授各个季节的色彩多么漂亮,显然很单调。但如果在教学导入时,教师请同学们说一些包含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诗,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自然就导入了新课,并引导学生大胆地运用各种色块来表达对各个季节的感受。诗画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季节的美景。接着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直观形象动态地呈现出优美的景色和各个季节人物的各种活动,再配以描写四季的音乐,可以使学生在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的多样而丰富的外部刺激中创设教学情景,展开他们的想象。

二、借助联想,丰富想象

借助词语进行想象,是提高学生智力水平的重要环节。美术通过造型视觉艺术传播所要表达的思想,文学则利用文字,在美术课中,利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如:故事、诗歌、散文等,优美的语言与画结合,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仿佛身临其境,带着作品意境的整体印象去联想,由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意识。这种方法主要通过教师语言和故事诗歌中文字的描述,要求学生把头脑中产生的新表象描绘出来。这种教学方法所需要的描述可以是一个故事、一首古诗、一个场景或一个场面。内容的选择还应该注意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表现能力,并努力去给学生创造一种情境,以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还要注意的是不要把故事讲完,而是中途停下来,留下一个让学生想象的余地。让他们发挥想象,用画来把后面的内容继续下去。这样同一个故事就有了许多不同的结果,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更有作用的。比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就是打开想象的好诗句。例如:在讲授《我的理想》这一课时,让学生用“我的理想”为主题自编故事画,通过自编自绘的形式,使学生们的文字组织能力、形象思维能力、默画能力得到迅猛发展。如在创作关于春天的画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各种途径寻找春天的气息,描写春天的文章片段和古诗词。

创造与想象是分不开的,想象是思维的高级特殊形式,联想则是想象的初级阶段。对少年来说,想象的成份大多是再造想象,虽然说想象力丰富,但是零乱无章,不能要求过高。用联想方式来促进他们的创造力是比较切合实际的。这种方法应用到课堂上,尽管学生们续的故事与原来的情节不同,但这并不是重点,重要的是把一人讲大家听的单向活动变成师生间的双向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

参考文献:

第6篇: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经典诗文;诵读;语文素养;中华文化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5-026-2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它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的文化所无法比拟的,它所具有的文学价值以及它所包蕴的人文精神更是毋庸置疑。诵读它,可以增加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诵读它,可以修养身心,启迪智慧,开启成功之门;诵读它,可以让人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人生。

说起经典诗文的诵读,其实还有个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完整过程呢!

一、生根——蓦然醒悟,传承华夏文化

2006年9月13日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学校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义务教育阶段孩子应该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145万字,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并在附录中列出了《优秀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由此可见,让孩子从小诵读经典诗文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理应承担起引导学生诵读经典诗文,传播中华文明的重大责任。这是教师的神圣使命。为此,静心思考,在学生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已迫在眉睫。然而学生手中的读物比较多,但是很多都不统一,而且年段不同,学生诵读的内容也各有侧重。鉴于此,我决定从学生人手一份的《小学生必背古诗七十首》入手,因为这上面收集的大部分是唐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春夜喜雨》、《宿建德江》、《登乐游原》、《登鹳雀楼》、《鹿柴》……经典古诗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除此之外,利用每个假期让学生诵读适量的名著,如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还有小说《聊斋志异》《儒林外传》等等。在这种经典诵读中,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像我们的古人一样接受语言文字的滋养,奠定雄厚的语文基础。

二、发芽——认准目标,引导激发兴趣

1.激发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所以,要让学生喜欢诵读经典,必须先培养他们的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读文最基础的要求是自读时能读得通顺,做到如朱熹先生说的:“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其熟读的目的就是“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为此,在一开始的实践过程中,我便让学生自己诵读,能读准字音,古诗中多有生僻字、多音多义字、又间有通假字。诵读时学生通过查字典等方式对文章中字词的含义也能有所掌握。但是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是不会甘于这样枯燥的学习方式的,于是我就在班中开展诵读竞赛,谁读得好,读得棒,老师就给谁将有关诗词的故事。可以听故事,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兴奋的。于是孩子们的诵读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后来事实也证明,学生听了故事后也更容易理解诗意。

2.指导方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的诵读的确是古诗教学的很好的方法,但是当诵读的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这种方法就显得有点不够聪明了,为此掌握一定的方法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方法得当,事半功倍。于是在孩子们诵读的过程中我还采取了这样的措施:

第一层次:学诗授法,理解内涵。就是以教材为范例,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逐渐摸索出了古诗教学的一般方法:①知诗人,解诗题;②抓字眼,明诗意;③入诗境,悟诗情。如教学本册古诗《江雪》时,教师就可以遵循这样的方法,先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了解诗人柳宗元的历史背景以及创作这首诗时的背景,在教学古诗之前,可先请学生简单介绍诗人,教师也可作适当的补充,之后揭示诗题,了解题目的意思。而后进入古诗的教学,先理解诗句中难懂的字词,明白每一句诗句的大概意思。随后,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再结合课始介绍的诗人柳宗元的历史背景,领悟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古诗文内涵深刻,字字传情,句句达意,只有通过很好地诵读与理解,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奥秘。

第二层次:触类旁通,补充悟法。就是学完课本中的一首古诗后,适当补充一首或几首与之有关联的古诗。如学习了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我就让学生课后去搜集有关送别的古诗。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芙蓉楼送辛渐》等等,并在课后吟诵起来。每每听到孩子们在课后吟诵这样的诗句,总是觉得无比欣慰。

第三层次:展示诵读,赏析积累。充分利用好黑板的作用,指定一名学生,每周在黑板上刊出一首古诗。全班利用预备铃响后的两分钟进行诵读,教师只要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稍作讲解。久而久之,学生积累的古诗文越来越多,信手拈来就是几首,语言文字在无声无息中得到积淀,语文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3.引导背诵。学生基本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后,我便注重引导学生背诵一定量的古诗。背诵古诗也需要掌握方法。有的可以记住每一句诗的头一个字,有的可以联系画面,还有的可以抓住整首诗的关键字词。掌握了方法,背诵起来当然要简单得多。与此同时,我还让学生背完诗后能够适当地联想拓展: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诗,含有雪“字”的诗,表达思乡的诗……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丰富积累。

但是为了不增加学生的负担,这些工作我主要放在早读课和课前2分钟完成,早读课时间比较长,可以对学生作适当的点拨,以助于学生的理解。课前2分钟主要是学生背古诗、检查背诵情况。后来又尽量寓教于乐,让活动与学习有机结合起来。适当地利用班会课开展活动,如:“诗词大填空”,“古诗背诵竞赛”,“诗词记忆方法大PK”等,这既对前阶段的学习进行了巩固总结,又让学生参与了多彩的活动,真是一举多得,受益匪浅。

心理学研究表明,0-13岁是人的机械记忆能力最强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学东西,不光记得快,而且记得牢。阿拉伯谚语曰:“少小时学习如金子上的雕刻,志大时学习如沙土上的记录”。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孩子们的记忆力是相当惊人的,在理解的基础上,很多学生读两三遍就会背了,慢的同学也只需五六遍。再加上孩子们几年来的积累,最多的能背诵90首,最少的也能背30来首(思维有障碍的除外),各人根据自己的记忆特点自己探究最适合的方法,自得其乐乐无穷。因此,抓住孩子记忆的黄金时代,让他们诵读些经典的、高雅的、有深度的文字,既涵养身心,又开发智力,既提高素养,又增强能力,真会使他们牢记终生,也受益终生。

三、开花——兴趣盎然,诵读水到渠成

那天,和孩子们一起上体育课,看到孩子们正在跳绳,嘴巴里还不停地唱着什么。这个很偶然的机会使我看到了经典诗文诵读的新契机。我突发奇想,喜欢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把古诗文诵读有机地寓于游戏之中,就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学生一边玩一边读,既能消除学习的疲劳,又能激发学生诵读诗文的兴趣,不是一举两得,寓教于乐了吗?

于是学生在玩拍手游戏时,“你拍一,我拍一”就变成了“人之初,性本善”;跳皮筋时原先的节拍也变成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八字跳大绳”时背经典,背一句诗过一个人,还出现了古诗接龙的热闹景象;“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背得气势非凡;“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也诵出了一份份沉甸甸的忧伤……总之,游戏与诵读相结合,提高了诵读经典的趣味性,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诵读经典的乐趣,在乐中学着,在学中乐着,更能坚持下去。

四、结果——运用自如,积淀语言文字

第7篇: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范文

在那时侯,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和大自然联系起来的。我们看古诗,仿佛描写月亮的特别多,原来在没有电灯的夜里,月光如水,洒在地上,就如同灯火照亮了夜行人的路。那时侯,月亮好像人们的伙伴一样,如此才产生了王安石“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样的诗句。大自然不仅仅是古代人们生活的伙伴,更重要的是,作为宇宙的一部分,大自然用博大和谐的存在,教化着生活在大自然怀抱中的人类。人们从大自然当中获得取之不尽的美的享受,更从中获得了用之不竭的教诲。大自然是人类的一本无字教科书,山川树木,花鸟鱼虫,它的美来教育人们,变得勇敢、真诚、平和。

春夏秋冬的交替,带动了人们的情绪和感受随之变化。过去,北方到了秋天,天气开始寒冷,树叶开始飘落,人们往往要感到一些压抑和伤感,因为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临。但是人们又渐渐意识到,冬天过去之后就是万物复苏的春天,于是心里又重新充满了希望。大自然就是通过自然变迁教会人们宇宙通行的自然辩证法。以前的人们就从大自然的变迁中感悟着万事万物都是不断变化着的,我们伟大的古人也就留下了《易经》这样的哲学思想。通过大自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规律,人们还懂得了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正是从这种教化中,几千年前老子就感觉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直到今天这种哲学思想还在给予东方和西方的人们不断的启迪。

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但是人类现代化的扩张将自己与自然母亲的距离越拉越远。马克思说世界上有两种自然,一种未经过人类后天改造的大自然原本的样子,叫做第一自然,另一种是经过人类后来改造过的,有过人类加工痕迹的自然环境,叫做第二自然,或人工自然。现代社会中,严格意义上的第一自然已经越来越少了,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城市、农村,全部都是人工自然环境,已经被无数代的先辈征服和改造过。柏油路上怎么也闻不到泥土的芳香;摩天大楼如同钢筋水泥建起高大冰冷的城市森林,阻隔了人们去仰望天空的视野;城市里的月亮被层层叠叠的高楼大厦遮挡着,难得露出头来。人们也被繁忙的工作生活驱使着,难得想起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即使看见了,在城市的万家灯火中,月亮也似乎暗淡了它的光辉。这些大量的人工的痕迹阻挡了人们和自然的接触,同时也就无形中阻隔了人们接近大自然的本能。

人与自然的隔离,在西方工业化高度发展的国家表现得更为明显。西方的文艺作品在20世纪就开始出现后现代思潮,表现人类社会的荒诞、孤独、矛盾。造成后现代主义文化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日渐疏远。人们本性中对于自然的亲近得不到满足,也就隔断了人本应从自然界获得的心灵抚慰。我们的国家在这一点上还要比西方好些,农家乐的出现就是人们在现代社会中试图缓解孤独、寂寞所作出的努力。

第8篇: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范文

采摘、养蚕、沤麻、纺线、织布,在商品经济出现萌芽、人们可以靠出卖技术养活自己之前,一直是家庭中女性的工作。男耕女织,男人负责粮食生产,女人负责身上衣饰。女人的这项工作并不轻松,因为很费时。常常要“合衣卧时参没后,停灯起在鸡鸣前”。

一家人,上有老下有小,全家的春夏秋冬装都得家里的年轻女性置办,压力自然不小。而麻这种植物单纤维很短,需要将纤维细细捻过,接数根为一缕,才能上机,这叫作“绩”。最初用纺轮用瓦,在汉时用手摇纺车。编织最早采用“指经手挂”的方式,先将经纱排好,用手指一根隔一根地挑起经纱,穿入纬纱。这种方法效率很低,而且织物孔径较大,长度和宽度都很有限。

使用最广的早期织造机械就是腰机,又叫“踞织机”。基本的结构是一张经架,经架由两根经轴构成,两轴间固定多根经纱。一根经轴拴在固定物上或直接用双脚蹬住,另一端经轴上栓腰带,固定于操作者腰间。有了腰机,就可以使用复数层经线进行纺织。用一根细木棒将经纱按奇偶数分成两层,两层经纱间的空隙称为“织口”,这根木棒称为分经棒。

从织口处用骨针或木梭横着穿入纬纱,就形成了经纬交织的结构。而纺织技术的第一项革新也出现在腰机上,那就是提综杆。一根木棒,其上有一根根向下的弯钩。将弯钩垂直向下,穿过上层经纱而钩住下层经纱,将木棒上提,就能使下层经纱被提拉至上层经纱之上,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织口”。这项发明已经简化了织布工序,不然每穿插一次纬线就要将分经棒抽出来分好奇偶再插回去。这种提拉工具称为“综”。

有了综才有了“组织”这个概念,因为将两层经线交替提拉绞缠住纬线才能使织物产生不一样的纹理,这在之前是没有的,之前的所有织物其样貌都可以参考渔网。这项革新具体年代难以考证。但有一项间接证据可以证明其大约出现于春秋晚期。这项证据就是到了战国纺织物产量陡增。

越王勾践曾经专事葛布纺织,其种葛的地方如今叫葛山或许与他有关。按《吴越春秋》载他曾一口气赠吴王葛布十万匹,这在提综技术发明之前简直不可想象。有了提综技术之后,就有了另一项发明,蹑,也就是踏板。将提综装置制作成一个专门的综框,综框垂直于织物平面。将综框用线和滑轮与踏板连接,织工只需要踩动踏板就可以完成提综操作,解放了双手,提高了效率。以生产平纹织品为例,比之原始织机提高了20至60倍,每人每小时可织布0.3~1米。

而一个综框只能控制一组经纱,多组经纱就需要多个综框,相应也就需要多个蹑。两片综框只能织出平纹组织,3~4片综框能够织出斜纹组织,而编织缎纹组织则需要5片以上的综框。于是,织机综和蹑的数量逐渐增加,西汉时甚至出现120综120蹑的织机,这类织机被称为多综多蹑织机。这种机械太过丧心病狂,东汉时一度降为50综50蹑,或60,仍嫌操作太过繁复。还好东汉末年卢马钧把蹑数大幅度减少,制成了12蹑、50综和12蹑、60综的织机。

此时的纺织速度就很可观了,有诗为证。《孔雀东南飞》里有“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一句,说的是大人故意刁难了,三日断五匹布已属相当快的速度。汉乐府《上山采蘼芜》中有“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缣是双经绞纬平纹绢,色黄,很普通的纺织物了,一天可以织一匹,算是正常速度,素是纯白绢,比缣价高。且按汉规制,一匹为长四丈,宽二尺二寸,那五丈也就是一匹又四分之一,算是相当快了。《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三日断五匹”那是极速,还要被嫌弃,太冤了。

按道理,以当时的技术,一家人就算再费布又能如何,何至于要紧赶慢赶,操劳成这般模样?毕竟一日一匹,算上采摘、养蚕、缫丝、染色这些工序,一户人家所需布料也不会花费超过半年时间,又何必这么赶?

还不是因为有税呗。布帛作税是汉朝的一大发明,为了收税才特意规定了布匹的规格。也因为有了这项税,布帛的流通就变成了压榨女性的一座大山。为什么这样讲?每年除了应该缴纳的布帛税外,免除杂役要交布,自然经济条件下换物也要用布,这还不算户籍登记为织锦户的官家织工的劳动。收上来的布也没个去处,一部分沿着丝绸之路向西向南了,另一部分主要用处就是赏赐。汉武帝泰山封禅赏赐臣下,就拿出了一百多万匹;一次赠匈奴单于就拿出了千万匹之数。当世权臣竟至“柱槛衣以绨锦”,“犬马衣以文绣”。

千万匹是多少劳动量呢?《西汉人口数量变化考论》言西汉人口至汉武帝前期达到三千四百多万。经过残酷的战争和休养生息,我们完全可以确定此时的人口结构是成长型。即出生率大大超过死亡率,人口中的青少年比例非常大。与这种人口结构类似的是我国1964年的数据,老龄人口不足3.6%,再刨去未满15岁的儿童40.7%,能够劳动的人口除以二,得出女性劳动力不足1000万。按人均一天织布一匹来算,一次赏赐就赏赐了全国女性一天的劳动所得。要是算上养蚕、种植桑麻、缫丝、纺线的劳动量,一次赏赐就赏赐了全国女性的大半年劳动量。

第9篇: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范文

学术界少见评论的诗歌《各司其职》就是弗罗斯特充分表现“原型――意象”的代表作之一。弗罗斯特在诗中通过对“蚂蚁社会”中工蚁、侦察兵(蚁)、粮秣官(蚁)等逐一刻画描述,给读者留下了“蚂蚁王国”中各个成员在有条不紊、各司其职、互不干涉地履行着各自的职责,各自意志坚定地埋头于自己的份内之事,且将它们的敬业精神、众志成城的团队意识归为“Whose work is find out God. And the nature of time and space.”(就是要探究上帝的本质,以及时间和空间的本色),于是一系列反复出现的不完整的“蚂蚁”文化原型与意象,被弗罗斯特通过多样诗句、跌宕诗节的媒介和载体,将其清晰地影射到人之心镜里构成整体印象,而显示出别出心裁的文化构成:Ants are a curious race.(蚂蚁真是个奇特的物种,) /One crossing with hurried tread.(总是忙忙碌碌行色匆匆,)/The body of one of their dead.(即使是遇到同胞的尸体,)/Isn’t given a moment’s arrest,(它也不会有片刻的停留,)/Seems not even impressed……(――好像对此完全无动于衷。)/No one stands round stare.(现场不会有蚂蚁们围观,)/It is nobody else’s affair.(因为这对它们不关痛痒。)/It couldn’t be called ungentle.(这不能说成是无情无义,)/But how thoroughly departmental.”(只能说是彻底的各司其职。)

蚂蚁意象组成的动态表层结构和由蚂蚁众相组成的静态深层结构所沉淀、张显的原型移就的文化“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得到了最终的造就,作者的真正文本含义在原型提示的理论基础上升华到了最佳境地;而且更进一步地论证了“所谓原型,我是指一个把一首诗与另一首诗联系起来因而有助于使我们的文学经验成为一体的象征”,促使人们必须用归纳的方法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挖掘各类文本所显示出来的相似的原型和模式;尤其是让人们将蚂蚁的文本意象延及到生命和自然界及它们有生有死、日出日落、春夏秋冬的交替循环运动时,蚂蚁文本意象的文化涵义就变得更加地意义深远了。罗伯特・弗罗斯特就是这样以预言家的高深眼光、以爱之深言之切的强烈诗人情感,在热切深情地关注着他可爱的祖国――美利坚合众国。伟大的美国人民本是公认的各司其职、各负责任、不管圈外闲事、不论他人隐私、只埋头履行自己的份内工作,然而,令人发指的是现在美国某些霸权主义者、决策层却热衷于充当世界宪兵,无端滋事,疯狂干涉他国内政:军占巴拿马运河、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水门汀事件、和平演变东欧、轰炸南斯拉夫、出兵阿富汗、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事,“人权高于”谬误飞扬,每年攻讦的白皮书等等。而它自己的份内事务却空白茫然,一塌糊涂,对其已成痼疾绝症的种族歧视、民权干涉、次贷款闹剧、金融危机、性别歧视、家庭暴力、吸毒、犯罪、贫富悬殊、年轻人消沉堕落百无聊赖等都视而不见,措手无策,任其浊浪横流,岌岌可危,犹临崩溃边缘,一个世界超级大国可能将成为昨日辉煌,那就后悔晚矣! 弗罗斯特在诗歌《各司其职》中清醒地将其中一些看到了、察觉了、警告了、预示了! 既照亮过去,也照亮未来,以不可思议的独特方式,向人们展示出国之命运。因此,该诗鲜活亮光的文本视角、独特的意象折射,给了世人以全新而充分的感悟;尤其是给具有自助、自立、有创新精神及讲究效率和实用、有强烈的工作欲、成就取向等“美国性格”的美国人以崭新的审美视角和接受情结,更是引发对自然、对周围一切的敬羡。

现代而传统、伟大而平凡的弗罗斯特就是如此。他遵循了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开辟的田园诗歌创作传统,发扬着“赋予其灵魂的圣人”爱默生自然诗的精深理念,以细致入微的观察,聪颖敏锐的灵感,清新滋润的笔调,捕捉着平淡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凡物所蕴含的深意,注入自己超群的审美情绪与因子,既客观又主观地描摹着新英格兰地区的农事乡情、自然景观,以传统田园诗的叙事链接,随想抒情的艺术形式,将平淡无奇的一人一物、一情一景、一草一木等倾注着时代和乡土特色的内容,揭示景物的自然属性、赋予景物以人的灵性,乡间意象糅合成的焦虑和不安全感,原野隽永的情趣和简朴生活的感触,一道化作了苍穹的美感和智慧的光芒,让原型批评理论贯彻得自然流畅、淋漓尽致。一生追求文本原型的罗伯特・弗罗斯特在其诗境中,表现出诗才无限,一叶知秋、语近情遥,因小见大、观微知著,词轻意深、言近旨远,感受自然之存在、探寻真善美之绝顶,溶无限于一指、寓永恒于一瞬。他的那些以平实生活经验为基础,强调与理性相对的直觉和心灵感受的诗歌,那些以独特的隐喻和象征手法描写纯朴优美的新英格兰农场生活的诗歌,无不蕴含着诗人慧眼独具的匠心和典型的浪漫主义情愫。《雪夜林边小立》(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的刹那,惊叹着人世间多少人所具有的内心的困惑与惶恐:有迷人的风景可没有时间,有了时间就又没有了风景;忽隐忽现的《白桦树》(White Birch),映射着一般人总想逃避现实,但终究要回到现实中来;《修墙》(Mending Wall)写人世间有许多毫无存在价值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墙;《各司其职》(Departmental)以蚂蚁国的生存之道显现着人类所崇尚的伟大哲理;《伤逝》(Bereft)借客体“狂风”突出主体“我”在失去亲人之后莫大的哀痛和近乎疯狂的感伤;《星星》(Stars)用星星和白雪两大意象营造出人类置身于神秘宇宙中所感受到的无限孤独等等,都是他本着“始于愉悦,终于智慧”的诗缘,是他不懈探索大自然固有的形而上价值及其对人类精神活动影响的结晶,他让诗句成就着记录冲动与快乐、传播暗喻与智慧的载体,高人一筹地凭借其特有的敏锐和灵气看出了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伴结着朴素简洁的口语、刀劈斧砍的词句、顺畅自然的语调、原始而具有音乐美的新英格兰方言,在举隅、比喻、悖论和格律韵的众多修辞形式中,让诗境文本原型去芜存真、净化凝结、清风甘露,令人耳目一新、耐人细细品味,新奇与陌生齐飞,灵性共神韵一色,抽象、无形的概念与具体、有形的物象相映成辉、巧妙粘合,处处跳跃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诱人的田园情趣,比历史上任何田园诗都要具有更多更深的现实性和普遍性,诗里那惊喜中发现的原型意义,一旦展开就决不会消失,弗罗斯特这些富有立体感的充满智慧的诗歌,不仅流露出对工业社会前那种纯朴简单的田园生活的怀旧情感,而且含蓄地批判了与大自然相对立的现代文明社会,对于饱受过度工业化、过度文明之苦的现代美国人来说,犹如一曲曲优美动听、婉转悠扬的牧歌,宛如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幽暗隐秘的田园诗画,使他们流连忘返;而且诗人那种寓居于田野之中,亦诗亦农,自由自在的生活更让许多的现代美国人神往不已,每个人都梦想成为他那种安静、自如、独立的普通人。正好也暗合了法国画家塞桑所说的“艺术就是一些真实又具体、并且经过艺术造作的某些东西”;或如博尔赫斯所说;“他用农村和普通的事物,对精神现实做了简练而恰当的暗示”。他真正专注的是人类心中恒久不移的东西,实实在在的原型,透过他刻意着装的语言粗布衫,可以读出爱恨、悲痛、死亡和意志的灵肉。这些东西,在我们看来正是那超越时代而千古不易的特质。他坚持在平淡的日常生活领域开拓诗歌的境界,是一个典型的现实主义诗人。他认为现实主义有两种:一种是把大量带有脏土的土豆出示在人们面前,以表明那是真实的土豆;另一种则满足于刷洗干净的土豆。他说他倾向于第二种,在他看来,艺术的作用就在于净化生活。弗罗斯特用他的诗歌净化着自己和他人的生活。读他的诗,会感到他那被净化了的像水晶一样的生命。他那与众不同的体验找到了他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从他那许多好诗中,会听到源自生命的富于伸缩性的语调,那是弗罗斯特自己特有的朴素自然、仿佛日常聊天的语调,是从他的内心流淌出来而建立起自己的诗行。他在生活和写作中不事夸张,不装腔作势,认为诗人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不是披头散发口中念念有词仿佛神灵附体的先知,他就是一个普通的既有热情又有冷静头脑的人。读他的诗,就如同听他在跟人说话,娓娓动听,自然亲切又意味深长。他的第三人称的叙述,第一人称的独白,加上第二人称的口吻,构成了他“对话体诗”的亲切而难忘的风格。因此,弗罗斯特其人其诗无不受到美国人至极的喜爱和接收,家喻户晓,引为自豪,成为二十世纪美国最著名的自然诗人,与艾略同筑起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

藉以《各司其职》旨意而严以律已的弗罗斯特,是“美国味十足”的天才,从不相信也从不参加任何竞争和比赛,处处低调,埋头苦干,蚂蚁黄牛尽为份内,自我定格为“人民诗人”。所以,他的人品受人尊敬,他的能力让人赏识,他的诗作为人传诵,他的风格被人接受,成为美国以及国际诗界一尊令人仰望的丰碑。愿那些像罗伯特・弗罗斯特一样对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着情人般抱怨”(弗罗斯特语)的中国诗人能从中获得鼓舞和勇气;愿弗罗斯特所预言的那个“诗和力量的黄金时代”,不仅出现在西方,也出现在东方;不仅出现在美国,也出现在中国。

参考文献:

[1]程爱民:《20世纪英美文学论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Mordecal Marcus.The Poems of Robert Frost: An Explication[M]. Boston, G. K. Hall CD.1997.P127

[3]Wilcox End. J.Robert Frost: The Man and the Poet[M]. UCA Press. 1982.

[4]曹明伦:《弗罗斯特诗选》,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