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导游欢送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虽然舍不得,但还是不得不说再见了,感谢大家几天来对我工作的配合和给予我的支持和帮助。在这次旅游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到位,谢谢大家不但理解我而且还十分支持我的工作,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情使我很感动。也许我不是最好的导游,但是大家却是我遇见最好的客人,能和最好的客人一起度过这难忘的几天这也是我导游生涯中最大的收获。作为一个导游,虽然走的都是一些自己已经熟的不能再熟的景点,不过每次带不同的客人却能让我有不同的感受,在和大家初次见面的时候我曾说,相识即是缘,我们能同车而行即是修来的缘份;而现在我觉得不仅仅是所谓的缘了,而是一种幸运,能为最好的游客做导游是我的幸运。
朱仙镇导游词 ·中岳庙导游词 ·岳飞庙导游词 ·河南嵩山少林寺导游词
我由衷地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和配合。其实能和大家达成这种默契真的是很不容易,大家出来旅游,收获的是开心和快乐;而我作导游带团,收获的则是友情和经历。我想这次我们都可以说是收获颇丰吧。也许大家登上飞机后,我们以后很难会有再见面的机会,不过我希望大家回去以后和自己的亲朋好友回忆自己的河南之行的时候除了描述河南悠远流长文化时,不要忘了加上一句,在郑州有一个导游小刘,那是我的朋友!
最后,预祝大家旅途愉快,以后若有机会 ,再来郑州会会您的朋友!
导游资格考试面试现场导游应试策略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面试考试由于其考试内容的宽泛性、考试项目的实用性、考试形式的灵活性,被公认为整个考试中的难点所在。在国家旅游局制定有关政策规定下,目前各省级旅游局负责组织具体实施。虽然细节上的各有不同,但通过以宁波的导游资格考试现场面试为例子,我们仍能找到期中的规律和应试的策略,提供较为详细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宁波市导游资格考试现场导游概况
目前,宁波市现场导游考试(即模拟导游)的方法仍然为室内模拟讲解,考试内容主要为景点讲解、沿途讲解和随机知识问答三个部分。但在整个考试环节中考评内容更为广泛,包括仪容仪表、礼节礼貌、行为举止、景点讲解、沿途讲解、业务知识、突发应变、综合分析等,按照考生所报语种进行面试。
二、宁波市导游资格考试现场导游分析
1.现场导游意义
现场导游,也称模拟导游,形式上就是一种角色扮演,属于情境教学的手段。通常将考生以20人左右分组,1名考生在模拟导游操作过程中,其他考扮演旅游团队游客的角色。通过现场面试,检验考生对导游规范操作技能、语言技能、讲解技能、应变能力的掌握程度,检查考生对导游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的认识和在导游实践中的体现,考核考生对当地导游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发挥能力。此外,现场导游考试还能帮助考生提前进入职业角色,是导游人员走向职业岗位前的一次模拟实战演习。
2.现场导游形式
现场导游面试通常根据创设情境的环境不同分为两种考试形式,室内模拟导游讲解和景点模拟导游。宁波市两种方式轮换都使用过,近年来随着多媒体设备的不断更新,采用室内模拟导游讲解为主要考试形式。考务教师随机抽取考生号,轮流讲解风景点和沿途风光各一次。讲解的景点以本地区的知名景点(宁波天一阁、宁波奉化溪口、宁波天童寺)为主,并在预先设计好的两条车行线(迎客线和送客线)开始介绍主要的沿途城市风光、宁波人文风情,从“致欢迎词”开始,到“介绍砾社机场、致欢送词”结束。同时,每个考生回答考评员对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宁波地方知识、导游规范、应变能力等四个方面的提问,每个随机抽取1题。最后考评员对考生考试的全过程进行现场评判打分。
3.现场导游要求及评分
根据现场面试考评表分析,主要从考生的礼节礼貌(10分)、沿途讲解(35分)、景点讲解(35分)、导游业务题回答(20分)四个模块考核,满分100 分。具体的每个项目,相对应的设定小项,给予指导性的评分标准(如右图所示)。以讲解为例,讲解语言要准确、流畅、生动,富有感染力,语法、语调、语音正确,吐字清晰,措辞得当,体态语言运用适当;讲解内容要完整正确,做到点面结合,并能穿插相关知识;讲解重点要突出,在讲解内容完整的基础上,做到简明扼要,突出重要内容或旅游者感兴趣的内容;讲解逻辑性要强,要做到层次分明,思路清晰,设计的线路顺畅;讲解过程要形象生动、灵活,做到艺术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恰当使用比喻或幽默,并做到与神态表情、手势的自然配合,以及与声调的和谐一致,灵活地运用导游讲解方法;讲解要有创意,不生搬硬套,而是自己创作的导游词,并做到内容和形式新颖;回答问题要简明扼要,相关知识点要正确而全面。面试考官在评分时,按照综合评价的方式,在优、良、中、差等次的分值区间给分。通常是三位考官分别独自打分,再由统分员计算平均分,一般60分为合格。
浙江省现场导游考试评分表(景点讲解、沿途讲解考核小项目分类及分值)
三、现场导游应试策略
1.时间准备
宁波按照浙江省统一要求,一般都是每年6月底前组织网上报名,并在8月底前完成现场确认。考试时间一般定在11、12月份左右,面试多数安排在笔试之后。但是,很多考生真正集中准备面试的时间一般都安排在笔试之后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这么短的时间,要熟悉景点,创作适合自我的导游词,并熟练进行模拟讲解技巧,难度非常大。备考时间不充分是导致每年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通过率低(各省仅为30%左右)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2.知识准备
导游词的创作来源于导游工作实践,对于考生而言,只有在掌握丰富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系统的加工整理,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丰富和完善,才能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导游词。以致欢迎词和欢送词为例,初次见面时要求导游人员富有激情,用语干净利落,使游客对本次游览产生浓厚兴趣。游客即将离开时,要求导游真诚亲切,用语朴实感人,使游客对整个游览意犹未尽,产生愿做“回头客”的愿望。总之,创作出的导游词功能上要能传播知识,突出科学性;内容上要有特色、针对性强,新颖并深刻;语言上讲究口语化,突出趣味性;同时还要重视在思想、文学及游玩上的品位。考生在创作前一定要亲自前去每一个景点实地游览,并收集尽量多的景点相关资料,再回来加工创作,必要时第二次亲临景点踩线。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沿途解说环节,因为考生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大,无须像原来那样死记硬背景点解说词,所以通常被认为是考生讲解实力的体现。但对与初学者或者无实践经验的在校生而言,需要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丰富的宁波地域文化积淀。
朋友们,在阿巴嘎旗广袤的原野上,有一处神奇的景观,那就是成吉思宝格都山。阿巴嘎,蒙古语意为“叔叔”。成吉思汗的同父异母弟别勒古台的后裔所部称阿巴嘎部,清代设为阿巴嘎旗,沿用至今。成吉思宝格都山,是一座草原上的圣山。“圣”在哪里?“圣”在它那奇特的象形地貌,“圣”在它那深厚的文化内涵,“圣”在它那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人文景观…… 水有水的柔情,山有山的伟岸,圣山更有圣山的个性! 成吉思宝格都山景色优美,雄伟壮观,那山北坡酷似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仰面头像,轮廓清晰、神态逼真。这座巨山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巧合而让人叹为观止。 让我们听听关于成吉思宝格都山的传说吧:“宝格都乌拉”据传是成吉思汗在此山祭拜神灵时命名的。“宝格都”蒙古语是“神圣”的意思,“乌拉”就是山的意思,“宝格都乌拉”即为神圣之山。 相传,成吉思汗当年率部南下讨伐乃蛮部。有一天,大雨过后,天空呈现一道美丽的彩虹,成吉思汗正为美丽的彩虹所陶醉,突然发现草原深处出现一个白点,由小到大。他定睛仔细一看,是一匹雪白的骏马,嘶鸣着向队伍飞奔而来。白马临近队伍后,腾空一跃,便在成吉思汗面前立住,温和而顺从地向他点头致意。大汗意识到这就是令他魂牵梦萦的神马,心中非常高兴,于是命令部下从战车上取出一副雕花的马鞍,亲自为白马备上,然后纵身跃上马背,率部继续前行。 队伍穿过几十里的丘陵地带后,出现了一马平川的大草原。这时,大汗抬头仰望,湛蓝的天空中朵朵白云仿佛向他微笑,成双成对的百灵鸟在为他歌唱。他举目眺望,碧绿的草原上微风习习,鲜花绽放。忽然,远处一座神奇的山峰映入眼帘,此时神马也不听主人号令,嘶鸣着飞奔到山前,闪电般腾空而起,跃到山顶。大汗随即感到浑身发光发热,眼冒金星,一股神奇的力量突然涌入全身。大汗下意识地大喊了一声,顿时狂风四起、地动山摇,他拔剑挥舞,只见飞沙走石、山崩地裂。成吉思汗意识到这是上天赐给了他力量,是这座山激发了他的灵性。他不禁仰天长叹:“我铁木真就是天之骄子,就是世界的征服者!”众位将军见到此情此景无不欢欣鼓舞,俯首祝福。 成吉思汗下令在山下安营扎寨,设立祭坛,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在祭拜仪式上,成吉思汗向苍天献上马奶和整羊,说这座山是登上苍天的阶梯,是大蒙古国的支柱,遂将这座山赐名为“宝格都乌拉”,即“圣山”。周围40万大军齐声欢呼“成吉思宝格都乌拉”。 成吉思宝格都山从南北两个方向看都呈四方形,从西面看则呈现高矮不齐的两座山峰。峰顶上有敖包,高峰上的是旗敖包,矮峰上的是苏木敖包。从脚下开阔处观望,自西北向东南,此山却又宛如一位雍容华贵的妇人。从东南向西北,则俨然一头凛凛之雄狮。 观看这座山的最佳位置在其东侧。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头朝北仰卧的老寿星,他前额开阔,胡须俊美,无论是眼睛、眉毛、鼻子、嘴唇,甚至下颌都清晰可辨,他的头顶还插着簪子呢。人们说这就是成吉思汗仰面头像。形态逼真,不怒而威。武缨、头盔、额头、眼帘、眼眶、颧骨、鼻梁、人中、嘴唇、下颚、长须,明晰能辨,既像是仰卧沉思,又像是与长生天对话。所有来过这里的人无不惊叹于此山的形似神更似,这就使它赢得了“世界奇观”之美誉。 圣山周围地域广袤,野趣横生。清澈透明的季节湖依傍在圣山脚下,与它遥遥相望的是天然的梯形火山台地——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平顶山。这里流淌着稀有的火山熔岩矿泉水。圣山的北边环绕着哈喇土里木湖,雨水丰沛时,可形成三个湖,好像是祭奠成吉思汗的三尊美酒。朋友们,让我们好好欣赏一下这座圣山吧。
·德王府导游词 ·锡林郭勒导游词 ·通辽市导游词·阴山岩画导游词 ·麻池古城导游词
·昭君墓旅游区导游词 ·清真大寺导游词 ·内蒙古之旅导游欢送词 ·柴河旅游区导游词
一、导游词的概念
导游词,也称旅游说明书。它是导游者向外国来宾(当然也包括国内旅游者)介绍自然景物、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时,所使用的文字材料。
二、导游词的种类
按内容划分,有介绍自然风景的导游词,有介绍名胜古迹的导游词,有介绍风土人情的导游词。
三、导游词的特点
1.说明性
导游词要把被介绍的对象解说清楚,就不能不使用说明的表达方法,帮助游客在观看实物过程中加深印象,让他们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在发挥视觉作用的同时,也发挥导游词的听觉作用。
2.通俗性
导游词是供游客听的,因此,语言要口语化,要说起来上口,听起来入耳。切忌晦涩,文白夹杂。
四、导游词的结构、写法
导游词的结构由标题、正文两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有三种有法:第一种是直接以被介绍的地点、景物和古迹为标题,如《南京市》、《故宫博物院》。第二种是以被介绍的地点、景物和古迹加“简介”、“介绍”为标题,如《桂林市简介》、《苏州园林介绍》。第三种是文章标题法,如《中华文化瑰宝一一莫高窟》。
2.正文
导游词的正文写法因内容不同而各有差异。如果是介绍一座城市,可以先做总体介绍,再做具体介绍,包括它的地理位置、历史渊源、气候条件、著名景点、水陆交通等。如果是介绍一处景物或古迹,则要突出其主要特点,包括有关建筑的特点及其历史,有关的传说故事等。
五、导游词的写作要求
1.要写出每一个景观的特色,让旅游者把握游览对象的独特风韵,做到身临其境。
2.要生动、形象,有感染力,从而激发旅游者的游兴。
3.要层次分明,叙述清晰。对方可能不了解的情况,要着重介绍。
例文
桂林市简介
桂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城市,也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是国务院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全市面积565平方公里,人口47万多。
桂林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远在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就在桂林以北,今兴安县境内,开凿了著名的水利工程一一灵渠。它沟通了湘漓二水,使桂林成为北通湖广、南通两粤的交通枢纽。公元265年,桂林即成为吴国始安郡郡治所在地。以后,一直到近代,它都是广西的政治、文化中心。历史上许多有名的文人名士都游览过桂林,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古迹。期间,全国文
化界的许多著名人士云集于此,桂林一度成为大后方进步文化的中心,故有“文化城”之称。
“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桂林地处亚热带,全年平均温度为18. 8摄氏度,平均降雨量1800毫米,平均相对湿度76%,堪称“盛夏无酷暑,严冬少霜雪”,是一个温暖湿润、四季宜人的游览地。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替”,特殊的岩溶地形,使桂林能以雄奇秀逸的自然风光誉满中外。无数的奇峰异洞,和清澈的漓江相辉映,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绮丽景色。在青山绿水之间,各类游览点星罗棋布。市中心是榕湖、衫湖、独秀峰、象鼻山,偏北有伏波山、叠彩山,西面是隐山、西山、桃花江和芦笛岩,向东过漓江,便是七星公园。这里有花桥、普陀山、七星岩、月牙山、骆驼山、龙隐洞和碑刻如林的龙隐岩。东北是桂林的最高峰尧山。东南面是新辟的穿山公园,园内有独具特色的穿山岩和隔岸的塔山。南面是以南澳山为中心的南溪公园。最吸引游人的是西部的芦笛岩,岩内遍布各种形态的石钟乳、石笋、石柱和石慢,晶莹剔透,奇幻多姿,被誉为“大自然艺术之宫”。
近年来,围绕《导游实务》这门课程的讨论主要有教学模式的探讨、作业模式的改革和对考试形式的思考。笔者认为,《导游实务》的“实”字就是在要落到实处,要让学生具备实实在在的导游工作技能。这些技能既包括导游相关知识、心理、人际交往、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包括口才。现有的教学方法大多以讲授法和案例教学法为主,这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效果不明显,而最能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是情境式教学法。
一、《导游实务》课程常用教学方法一览
(一)讲授法
讲授法作为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能将理论知识完整、系统、翔实的传递给学生,适用于一般性理论知识的传授。但《导游实务》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笔者认为应有意识的在授课过程中减少单向的、平实的讲授法所占的比重,而应增加案例教学法和情境式教学法的比重,在这两种教学方法之后,再用讲授法将所涉及的知识要点进行总结和强化。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之后,将导游现实工作中的具体实例有目的的引入到课堂上,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与思考,与同学间的交流与讨论,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点拨,进而解决问题的一个教学过程。这一教学方法尤其适用于旅游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游客个别要求的处理这两个部分,通过案例,学生可以自己归纳出面对旅游事故和游客个别要求时的一般处理方法、处理原则和规律。
(三)情境式教学法
这一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一种情境,将学生完全融入到导游实际工作的场景中,它强调的是学生对“导游”这一身份的确认、表达的临场感以及互动。一方面,考虑到距离和安全因素,难以安排学生到景区进行实地导游训练;另一方面,校内教学资源有限,无法配备完善的模拟导游教学系统,情境式教学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上述条件的不足,适用于《导游实各务》课程的多部分内容,尤其是对导游讲解技能和应变能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学生职业口语训练的必要性
“职业口语”指在职业场合的口语表达,具体到导游这一职业,包括讲解的语言技能,与游客、合作导游、司机及其他旅游相关人员交流沟通时的表达技巧等。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一些学生在生活中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但一旦在模拟场景中面对解答游客提问、解决游客纠纷、沿途及景区内讲解时,“口才”便不如生活中那般好了。职业口语水平不高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实习和就业。不少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其优秀仅仅停留在“笔头”上,而在旅游这个更多是与人打交道的行业,很快便暴露出自己会话方面的短板,这将影响其综合竞争能力,失掉不少机会。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缺乏职业表达时所需要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艺术;其次,学生在进行沿途或景区讲解时,没有很好的将书面导游词转化为口语导游词,背诵的痕迹较重,因而讲解效果生硬、临场感不强;再次,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更偏重于导游应变能力的培养,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职业口语的训练。教师应该强调职业口语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加上在课堂上对学生职业口语表达的引导和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进而拥有得体的职业口语。
三、在情境式教学模式下的职业口语训练实施过程
(一)人际交往方面的职业口语训练
教师要向学生输入一种意识:好的口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而是在平常有意识的培养自己条理明晰、富有逻辑性的表达习惯。教师在课堂上设定情境,请学生以导游身份处理某类旅游事故或解决游客提出的个别要求时,提醒学生在说话前先思考三秒钟,告诉自己不慌乱、不说废话;养成金字塔型表达模式,先说首要的、重要的,后说次要的,让听者能听出重点。无论是案例教学法时请学生分析案例或是模拟情境下的职业口语训练,每一次都提醒学生把自己当成真正的工作状态中的导游去思考去表达,说什么、怎么说才规范和得体,能同时维护好游客和旅行社两者的利益,权衡处理好各方关系。
当这样的表达习惯养成以后,待学生未来接触到职场环境,真正与游客、其他导游及旅游业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沟通交流时,便会少一份紧张、多一份坦然,不会出现语无伦次、词不达意的情形。
(二)讲解方面的职业口语训练
讲解能力是导游必需具备的一项重要技能,是考评导游人员优秀程度的重要指标,更是每年导游资格证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校园内的学生们来说,它意味着自己在通过导游资格证考试笔试之后能否顺利通过口试,获得旅游这个行业的一块敲门砖。
讲解方面的职业口语训练划分为三个板块:欢迎词/欢送词、沿途讲解、景区讲解,其中景区讲解是重点板块。在训练开始之前,要求学生自己撰写导游词。不过度借鉴网上的所谓的段子,对于查询到的资料要进行必要的考证,力求撰写的内容准确、正确。导游词还应体现自己的风格,符合自己的个性与表达方式,才可能有好的效果。
在导游词创作成形以后,指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渐脱稿讲解,反复练习直到自然、流畅、有临场感。在这一过程中逐步调整自己的表情和仪态,达到讲解和仪表的最佳状态(有条件可以录制视频,让学生观摩自己的表现,及时修正)。接着视全班人数以随机抽取/分组/个人的形式在课程进行到相应内容时进行模拟讲解,其余同学充当游客,可以向“导游”提问、提要求,“导游”需维持现场秩序,当秩序不佳时,及时调整自己的讲解内容,将“游客”的注意力重新吸引过来。借助这一过程让学生明白,不能以一份导游词应对所有游客,你要给予游客一瓢水,自己必先准备一桶水,面对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水平、国家或地域的游客,要观察游客在现场反馈的信息,适当调整讲解的内容和风格,才能真正受到游客的青睐。整个过程总结起来流程如下:导游词撰写――练习、观摩与修正――正式演示――调整与提高。
四、小结
导游业务课特点教学方法
21世纪,旅游业是全世界最具增长潜力的行业,旅游业的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这为我国的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提高“旅游业的灵魂”——导游的业务水平是发展我国旅游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导游是一门学问,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导游也是一门艺术,是一门非同寻常、内涵广泛的艺术。作为导游知识传授和业务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导游业务教学,必须针对导游课程自身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应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并运用于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导游理论水平,应根据实践性很强的特点特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提高,从而提高学生导游业务水平。
一、中职学校导游业务课程的主要特点
(一)实践性强
与其他课程相比,本门课程除了一般理论介绍外,更多的是具体工作实践练习。比如,旅游团队导游服务工作程序、导游方法和技能等,可以通过去实地带团加以阐述而使学生加强理解与运用。
(二)理论知识丰富
本门课作为一门学科,自成体系,主要包括导游的概念、类别、范围、原则、性质、特点,导游员的分类、职责、考核年,各种类型导游的服务工作程序,导游方法和技能等。除了本门课程专业内知识外,还需要学生掌握其他领域相关的大量理论知识,如导游词的写作(包括欢迎词、自我介绍、沿途介绍、景点讲解、欢送词等部分)、景点背景、游客偏好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三)实际操作要求高
要成为一名好的导游员,就必须在导游工作中应付自如,要在导游工作中干的漂亮,就必须掌握丰富的知识和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因此,学生要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游员,不仅需要课堂内教师进行丰富的理论讲解和实践经验的传授,更需要自己身临其境实际操作,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二、中职学校导游业务课程应采用的教学方法
要想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导游人才,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不仅应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而且应不断探索寻求好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针对导游业务这门课程的特点,笔者认为以下一些教学方法值得借鉴。
(一)要点概述法
要点概述法就是用直截了当的语言简要地一次性介绍某个城市或参观游览项目。其特点是: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容易记忆。例如,在讲解西湖十景时,可以把杭州“西湖旧十景”根据季节景点特色概括为“春夏秋冬花,晚云夕月柳”,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二)突出特点法
突出特点法是指讲解同类景点背景知识时,应着重介绍每一景点与众不同之处的方法。这样有助于学生加深记忆和理解。比如,在讲到中国园林时,有长安园林、燕京园林、承德园林、苏州园林、扬州园林等。它们有许多共同点,也各有特色。突出特点就是要介绍各自的特点。又比如,介绍扬州园林时,应强调扬州地处江淮之间,南北人文、工匠融会交流,园林风格兼具南方之秀、北方之雄,在造园艺术方面异于苏州园林,而苏州园林则是我国南方园林的典型代表,咫尺山林,叠石为山,凿石理水。扬州园林则不仅如此,还在于园外四周环境的改良、使其环境自然山水化。
(三)联想比照法
联想比照法是指在一些景点背景讲解时,应采取“联想”、“类比”、“触景生情”等多种讲解方法。比如,北京和杭州通常属于旅游者首选,无论游客先看北京还是先游杭州,必定要参观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和杭州的西湖。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知道昆明湖也有“西湖”、“西湖景”之誉(该湖西堤六桥乃清乾隆时仿杭州西湖苏堤建造),通过联想比照以避免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再如,教师在讲到湾洞、桂林芦笛岩瑶琳仙境的溶洞里不少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时,可让学生自己去联系、比较,触景生情,充分调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以加深理解与记忆。
(四)实地专题讲解法
实地专题讲解法指就某一专题带学生到实地进行较为全面、系统讲解的方法。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特定的旅游线路作专题讲解。如北京——长城——定陵的路上;在昆明——石林的路上;中国佛教名山;五岳名山等。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加深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而且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是一种效果很好但成本较高的新兴教学方法,值得推广。
(五)夹叙夹议法
这种方法本是语文中作文的写作方法,但用在我们的导游专业课教学中同样能得到实效。比如,在讲到长江三峡中十二峰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有关神女峰的传说,讲九寨沟的海子时,可讲海子的形成原因,在讲杭州西湖的苏堤时,除了讲钱溏八景之“六桥烟桥”和西湖十景之“苏堤春晓”外,更应介绍坡治理西湖、修建苏堤的丰功伟绩,以及有关的故事传说,如“东坡肉”的来历等。也就是一边对动态或静态景观做讲述,一边对做评论。
(六)模拟教学法
要提高教学效果,仅靠教学主体——教师的行为是不行的,还必须调动教学客体——学生的兴趣。模拟教学法,就是指在多媒体教室设置模拟导游现场,让学生自觉主动学习,在导游模拟中掌握导游的技能的一种低成本效率高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避免了实地专题讲解法成本高的缺点。
(七)综合法
综合法是指在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方法同时进行,而不是单一采取一种方法,以加深理解和记忆。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主要包括:示范法、现场提问法、重要知识归纳法等一系列方法的应用。第一,示范法的应用。为了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讲解效果,要求其在讲解中要有适当的肢体语言,这些肢体语言应先示范给学生,以提高学习效率。比如,讲解杭州玉泉观鱼并提及大青鱼重可达三十多千克时,就要伸开双臂,做一个一条鱼长多少、大多少的姿势。第二,现场提问法的应用。比如,在导游模拟实践中,可以针对一些可能突发事件进行提问,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等。第三,重要知识归纳法的应用。比如,在讲到世界四大宗教时(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可以归纳如下:
三、结束语
各行各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要提高旅游业的竞争力,就得培养一批能力强、素质高的导游人才,就得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要提高教学水平,就要求我们的导游专业教师,一方面,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要与时俱进,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市场动向,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要针对本门课程特点尽快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以上方法都是有效的方法,但各有特色,实际教学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选用。
参考文献:
[1]袁洪渝.对高职院校《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方法的几点探讨.科技致富向导,2011,(26).
[2]刘玉姝.实践性教学在《导游业务》课程中的应用.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关键词】旅游手册 汉英翻译 翻译技巧
中国――历史悠久,风景胜地不胜枚举,近年来,旅游业蓬勃发展。而翻译旅游文本就是为了将我国的旅游景点介绍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人民,从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和文明。因此译者在进行旅游文本翻译时,需要着重考虑到译本的可读性和读者的接受性。
一、常见的旅游文本
常见的旅游文本包含以下三类。
1.旅游广告。旅游广告具有极强的感染力,独特的风格语言,所以它的译文应该也同样具有独特的语言魅力,从而才能发挥目的语的优势,达到广而告之的商业目的。
2.旅游手册。这具体包括为语言文字类或非语言文字类,旅游手册具有信息,同时具备描写功能来传达旅游信息。
3.导游词。导游词包括欢迎词、欢送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优秀的导游词译文能使“静态”的事物变为“动态”的事物,从而给旅游者留下深刻印象。而本文重点论述旅游手册的相关内容。
二、旅游手册翻译的原则
1.以中国文化为主。在翻译旅游手册时,尽量保留中国文化信息,尽可能多的宣传中国文化。
例: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旁证了建筑长城所付出的巨大代价――除了钱币,还有众多建筑者的躯体。
译文:the legend that the collapse of the Great Wall was cause(by the cry of a woman named Meng Jiang-nv,whose husband di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reat Wall,is an evidence showing that the price of building this wonder was not only money,but also the lives of constructors.
解析:由于不熟悉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如果在翻译时不加以解释和说明,外国游客就会一头雾水,不明白其中的意义。在译文中,译者将孟姜女哭长城的原因解释出来:whose husband di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reat Wall. 这样一来,外国游客就可以了解到为什么说长城的坍塌是孟姜女造成的。这一解释不仅可以使得游客们了解到中国传统的历史故事,而且吸引他们可以继续进行浏览。
2.注重读者接受力。译者在进行旅游手册的翻译时,要译语读者的角度出发,考虑到他们的认知习惯、文化背景、阅读习惯,满足他们的需求,在不扭曲、违背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对文本信息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得译文符合读者的习惯,可以带着兴趣的学习了解到中国特色的文化信息,实现旅游手册的翻译目的――让游客在游玩中学习到中国的文化知识。
例:和田自古以来以产美玉而闻名,其中和田玉最负盛名。和田玉质地细腻,纯洁浑白,色如羊脂,故又名羊脂玉。和田玉又以“白如截脂,黄如蒸粟,红如鸡冠,紫如胭脂,黑如点漆”者为上品。
译文:Hotan has historically been well-known for its fine jades,of which Hotan nephritic jade is the most prestigious. Hotan nephritic jade occurs in a wide variety of colors. Taking the aristocracy of position of if are those white as suet,yellow as stemmed mullet,red as cock comb,purple as rouge,black as paint. The white jade,if with a mutton-fat color and texture,is called “mutton-fat” jade.
解析:除了⑽谋拘畔⒎译出来,增加描写“mutton-fat”color and texture详细描述,让游客可以体会到羊脂玉的质感,对如何判断玉的好坏也有比较直观准确的判断。
三、旅游手册的翻译方法
旅游手册的目的在于再现和感染。既要将中国的景点再现到读者面前,又要感染读者的情绪,激发他们的旅游行动。翻译行为都要以这一标准、这一目的为基准。
1.释义。释义主要是针对一些专有名词(proper name),在解释这些名词时,除了给出基本的音译,加上必要的意译,可以使得读者能够更加全面的理解到专有名词的含义以及其中的文化内涵。
2.减译。减译是指翻译时对原语中一些低值信息词(如抒情性文字、议论性文字或描写性文字)删减不译。英语读者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们更愿意看到直观、明快的文字表达。译文要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标准。
3.改写。改写是指翻译旅游手册时,运用合乎译入语习惯的表达方式改写原文。因为英语读者更青睐直叩主题和客观描述。因此,汉译英时,应有意识地剔除那些虚化之词,使译文简洁切题又能提供足够的信息,便于英语游客和读者的理解与接受。
由于英语游客对岳家军没有太多了解,译文巧妙地将原文中“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改写为“难以战胜”简单切题而且易于读者读者理解。
综上所述,旅游手册属于旅游文本的一种,译者需要根据读者的接受程度采取适当的翻译技巧,在确保传达原文信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旅游手册的劝说功能。通过旅游手册的翻译,实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向世界传达中国的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导游 语言 问题 探讨
导游语言,是导游在旅游活动中使用的主要交际工具。导游语言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广义的含义包括所有与旅游活动相关的语言,即相对静态的书面语言和交际过程中动态的功能语言;狭义的含义仅指导游辞,专指导游人员引导旅游者参观时运用的讲解语言。本文探讨导游讲解语言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在讲解中运用语言艺术问题。
一.导游讲解中的语言问题
现代语言学中,语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导游口语也是其实现服务目的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导游人员驾驭语言的能力越强,口语运用得越好,游客就越容易领悟,信息传递的障碍就越小,导游服务的效果也就越好。所以,导游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对做好导游工作,提高服务质量至关重要。从导游语言的现实运用过程来看,导游口语具有“快、急、难、杂”的特色。因为现场性强,使得导游在讲解用语中容易出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导游讲解语言不规范。
普通话的不标准,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虽然导游在考核中一直对语言都有明确的要求,但导游的普通话水平却一直得不到整体提升。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各单位注重导游全面服务的质量,另一方面不可避免的是对业务能力的偏重。但在导游服务中确实存在许多语言问题。比如,有导游讲解时给游客介绍景区的大体方位,总习惯于说“向上走”,“往南下坡”等。这含混模糊的表达,会造成游客的诸多不便。游客到达旅游目的地,一般都是陌生的,尤其进入山林或景区后,很难辨清方向,对上下、南北等,根本弄不明白。从语法的角度说,上下必须有一定的参照物,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南北也必须有一定的标识作为判别。这样的方位指示,只会让游客无所适从。
(二)导游讲解语言中的无意义用语。
许多导游习惯使用生活中的一些无意义的表达用语,使讲解语言零碎而啰嗦。主要表现为喜欢说废话、滥用新奇词汇、不恰当的夸张和语言琐碎等。这些是导游语言运用中出现得最多又一直被忽视的语言问题。
所谓废话,就是人们在使用语言过程中带出来的无意义的没用的话语。这些话语对于表达语义没有任何的作用。一些导游员在与旅游者交谈或进行讲解时总是喜欢说“当然啦”、“就是就是”、“然后然后”等一类的废话;还有些导游在交流中使用“你认为怎么样”、“不是我说你”等语句频率较高。这样的语言,作为导游人员自身是无法意识到其毫无意义的,但这会影响到讲解效果,甚至引起客人的反感。有些新的词汇如“酷”、“爽”,包括港台的一些时令用语“哇塞”等。
夸张用语本是一种语言艺术手法,其目的是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有时使用适当的夸张,可以起到较好的突出事件“新”“奇”的效果,但如果成为一种用语习惯,那就会适得其反。有的导游经常使用“非常非常”、“绝对绝对”、“最最重要的是”等语句;还有的导游为了证实所讲述事实的权威或景点的特别,会使用“经专家论证”、“世界上绝无仅有”等语句,也不顾及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导游讲解中这种语言用得太多使游客的新鲜感逐渐消退,甚至会引起腻烦。有些导游的语言过于琐碎,抓不住重点,说话不分主次,平铺直叙,又缺乏生动,淡如白开水,结果使得游客或交谈对方茫然无措,枯燥乏味。如有的导游经常使用“另外”、“还有一点”等随意提起另外一个主题,显得讲解头绪杂多,没有层次感,思路不清晰。还有的导游用“然后”、“别的说法”等,擅自夹杂许多细小的、琐碎的观点或道听途说的事件,使得交谈或讲解的主题隐没在细碎之中,让游客该听的、想听的听不到,不该听的听了一大堆。
二.导游讲解语言问题原因初探
导游的语言问题首先是观念问题。导游在带团过程中,大部分是做地方陪同或全程陪同。笔者见到的许多导游,在工作时都习惯使用方言。尤其在作全陪时,导游与游客之间,也许出于融洽关系的目的,也许出于交流方便的原因,基本上都是用的是游客所在地的方言。地方导游也较多的用带浓厚地方方言色彩的普通话与游客交流甚至讲解。从表面看来,这只是一个语言习惯的问题。但从旅游业发展的角度和语言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如何转变语言观念,如何提高旅游行业的整体水平,如何展示祖国优秀的文化的大问题。作为旅游工作者,应该担负起传播祖国文化的重任,更应该注意学好普通话,做好传播人。
其次是相关部门和行业的重视程度问题。最近已经有许多学者专家意识到了旅游行业的语言问题,笔者看到市面上的有关导游语言的专著越来越多,甚觉欣慰。但是在旅游行业中似乎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在旅游行业中需要始终保持学普通话的热情。旅游人如何传播文化,首先要掌握传播的工具——普通话。旅游行业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制度对导游和相关的从业人员进行管理,每年都导游员必须参加相关知识的培训,但从来都没有对语言知识及语言运用技巧的内容。规章制度的条款中有对导游的工作程序、工作态度、工作行为作的要求,唯独没有对工作语言的要求。当然,在一般的面对陌生的游客时,导游出于交流的需要,都会使用普通话。但在使用的过程中,没有有意识的去注意语言的得当、优美甚至正确,导致许多导游在平时说话风趣幽默,讲解时结结巴巴。不是内容不清楚,知识不全面,而是在方言转化为普通话时出现了问题。平时不重视,用时必然不顺口。
三.导游语言运用技巧探究
要解决导游讲解语言的问题,首先导游必须在平时加强普通话的学习,多注意用词造句,使语言表达完整而自然。汉语中的词汇是丰富而多彩的,导游员要有心地去学习使用更多的词汇,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提高表达能力,便讲解更加准确而绚丽多姿。对于琐碎用语和夸张用语,除了讲解过程中做到有根有据、言之有物外,还要注意语言的锤炼和精当,使语言表达简明扼要,尽量使口语简短化。
其次,导游还需要进行相关的语音训练。导游人员结合普通话和文化知识的学习,灵活运用普通话中的音高、语调、语速等技巧,修饰自己的语言。
导游在讲解或同游客进行交谈时,说话的声音既不能太高或太低,太高有聒噪之嫌,太低又显得不够热情。一般来讲,导游在讲解时主要要根据内容来调节自己的音量。对于重要的内容,行程中的景点或必须要予以强调的信息,要加重音量加强游客对信息的印象。语言的语调可以表示不同的语气和情感。导游在讲解和与游客交谈中使用不同的语调,表达不同的语气和情感的同时,还可以避免语言的单调。导游与游客在旅游行程中建立起来的友情,在致欢送词时要用离别来结束,这时语调可显得沉着,稳重而庄严,表达一种肯定、感激、期待之情。
一般而言导游说话的语速不能过快或过慢。但在讲解中,恒定不变的语速也会使游客听起来觉得乏味。根据不同的讲解内容和对象而适当改变语速,对导游讲解的效果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游客如果是老年人,语速应适当放慢,而对年轻人则可快些。停顿能突出说话的节奏感,能更好的吸引听众。在导游讲解中适当的必要的停顿有助于提高导游的效果。
再次,导游还应该多运用雅俗共赏的语言。导游在生活和工作中可以多积累新奇巧妙的民间俗语和与景点相关的古典诗词或名人名言等。在讲解时适当的点缀俗语,既能起到恰当展示本土民情特色的作用,又能增强游客对当地民俗风情的了解,当然能提高游览的兴趣了;而导游如果能吟诵一些与本土的景点或名胜相关的古典诗词,一定也会令讲解增色不少。在加深景点色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展示了本土的文化别趣,名人效应也不可忽视。作为一个景点,游览的价值无外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二是风景。而无论是文化还是风景的出名,都离不开一定的宣传。宣传时的名人名语具有无法想象的说服力和号召力,有的甚至以一文流芳百世。如岳阳楼和滕王阁,本都不是以风景的秀丽著称,而都是以名人的诗文传世。由此名人名言名作名篇也就成为导游的必须知识储备了。
导游要灵动、活泼、巧妙、敏捷、随机应变地使用语言,克服口语运用中的语法和表达方面的问题,体现导游讲解的文化传播作用和美感描述价值。俗话说:“祖国山河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导游员在讲解别要注意语言的正确使用,用得恰到好处,能将一般的景点讲解得妙趣横生,令游客流连不已,反之则会令景致黯然失色。作为行业的中坚力量——导游,应力争创造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余意尽在不言中”的语言氛围,最终实现导游语言的艺术化,达到用美的语言说美的江山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导游语言概论》韩荔华著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5年10月版
2、《职业口语》张少华 郑泽宏 主编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6年3月版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导游英语 存在问题 对策
随着我国出入境旅游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具有扎实的旅游专业功底,并且能直接与外国游客进行交流的旅游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不断扩大。因而我国各大专院校的旅游管理相关专业都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实际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相继开设导游英语等相关课程。
一、导游英语课程特点
(一)实践性
导游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英语,英文导游人员在工作中随时随地都需要与外国游客接触,并与之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服务。从机场接待到结束送别,他们的工作通常贯穿于游客的整个活动之中。因此导游英语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专业性
旅游英语是一种以旅游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实用型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它具备自身的专业词汇、用语及语言结构模式。要求学生贴近专业,掌握一定的本专业词汇、常用句型,熟悉专业的文体形式,因此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三)综合性
旅游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导游英语更不例外,它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历史文化知识和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旅行游览相关方面的旅游常识,包括交通、货币、通讯、卫生,甚至法律常识、热点话题等;还有广泛的专业知识,包括客源市场的地理概况、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以及民情、风土民俗、思维方式等。因此,旅游英语教学应通过各种方式,把各方面的知识介绍给学生。
二、当前高职院校导游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形式没有突出专业性和实践性
当前不少高职院校导游英语教学的模式仍是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不少导游英语教师把导游英语课当成英语精读课来上,对课文、景点逐字逐句进行讲解、翻译,重点放在语法、词汇的讲解上。这样学生缺少课堂锻炼的机会,忽略了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就与高职院校教学特色不相符合,无法培养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践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高
导游英语是一门实践性、专业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既涉及旅游的基础知识,如旅游资源、饭店、旅游交通等,又涉及社会文化知识,如历史、地理、宗教、饮食等。教师不仅要通过各种方式,把各方面知识介绍给学生,更要教会学生如何用英语向外国游客介绍和讲解。这就对导游英语的教师队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各类院校导游英语教师,要么是旅游专业出身,要么是英语专业出身。旅游专业背景的教师缺乏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而英语专业背景的教师又缺乏旅游文化背景知识。这就导致目前导游英语教学中具有实践、专业教学经验的教师极其缺乏。
(三)考评方式片面化
传统的考试方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目前不少导游英语课程的考核方式还多数固守于笔试考核,忽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评价。这样的考试对考查学生英语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是有一定效果的,但对学生的英语表达和综合语言素质的考查就显得有点不足。对导游英语这个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来说,这样的考试手段难以体现出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也就很难达到该课程的培养目标。
三、对策探析
(一)优化整合教材内容
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导游英语教材内容缺乏参与性和交际性。具体表现为课文篇幅过长、缺少应用性,书面练习多但启发式问题少。教材整体没有充分考虑语言和旅游专业内容两方面的充分结合,限制了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阻碍了学生口头交际能力和实际使用语言能力的提高。
因而导游英语在教材选用和编写过程中要注重教材的基础性和职业性。基础性是指包含导游服务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便学生能够通过围绕话题的交流活动,尽快取得用英语做事的能力。职业性是指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应当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同时导游英语教材的选用与编写还应尽量考虑学生报考英语导游证等资格证的需要。
(二)创新改革教学方法
1.教学模式的转变
导游英语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跨语言的交际能力,以利于他们成为既具有较强的英语表达能力,又熟悉旅游知识和导游业务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因而导游英语教师应该将教学重心放在听、说、写方面。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将直接与外国游客进行口头交流,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能听懂对方的话,听懂对方所表达的各种意思,而且必须有熟练的口头表达能力,能用英语阐述自己所要表达的各种意思,包括自己要向旅客介绍的有关参观游览的内容及与旅客之间的即兴交流。
2.多媒体教学的充分运用
伴随计算机的大量普及,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多媒体技术成为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在综合运用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录像、声音、音乐等表现媒体后,多媒体教学呈现出形象、逼真、生动、有趣的特点并且信息量大,表现力丰富,能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气氛。如许多的景观学生都没去过,甚至没听说过,但通过声光配套、影音结合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就可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加快对新知识的接受。
3.情境教学方式的应用
导游英语教学应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其中包括英文导游的业务操作能力、学习和研究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能力本位”的教学方式,重视“情境教学”的应用,针对导游服务的特点和实际工作过程,创设接近真实工作和生活场景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该课程问题的理解、对知识的应用,以及能力的提高。如在课程内容中关于著名景点的学习,除课本提供的景点介绍之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各小组在课前收集某一景点的材料,在课堂上模拟旅游景点现场,让各组选派学生分角色扮演导游员和游客模拟导游训练,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个性化的视角和语言来观察和描述景点。[1]
4.考评方式的改革
导游英语课程考评可以采用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考评方式,即既重视对课程学习结果的评价,也要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导游英语课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因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演、演讲等表现机会也应该比在其他学科的课堂上多很多。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考评,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同样,针对当前高职学生学习自觉性不是很强的特点,重视过程的评价能对学生学习起到一定的控制和引导作用。[2]
在结果考评中,更要强调学生较强的英语听说交际能力,应该设置笔试和口语面试两大部分。笔试部分要避免传统英语考试的出题模式,而要侧重于专业文体的写作,如让学生填写旅行社的出团计划、撰写欢迎词、欢送词、投诉信的回复等。口语考试是重中之重,应以情境表演的形式进行,在其中对学生的发音、语调、语感、语速、礼仪及临场发挥随机应变能力进行综合评定。
(三)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当前非常有必要从提高学历、辅助培训和课外实践等方面来提高导游英语师资队伍的质量。在实际操作中,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聘请具有旅游管理专业背景的外教或送教师到旅游专业发达的国家进修。同时,导游英语专业教师除了不断加强自己对导游英语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充实,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外,还应深入实际,利用节假日到涉外旅游服务一线进行挂职锻炼或是短期实践,不断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四)开发应用校外英语资源
分期分批地安排学生利用假期和周末到国际旅行社或涉外饭店实习,从事兼职英语导游或西餐厅服务员,并指定老师加强指导。组织毕业生利用毕业实习期间到一些著名景点、酒店、出入境口岸、旅行社进行导游翻译实习,平时可承接此资料翻译任务,组织有条件的学生参与翻译实践。[3]
综上所述,导游英语教学不同于一般的英语教学,它具有专门的用途性,因而加强旅游英语专业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专业知识、交际能力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在专业教师的不懈努力与课堂教学的不断改进下,导游英语课程教学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李秀玲.浅谈《导游英语》的优化教学[J].河南农业(教育版),2008,(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