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排查及整改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批示指示精神和部署,按照“全覆盖、零容忍”的要求,深入企业和项目一线,在产业区范围内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彻底排除重大安全隐患,增强企业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二、检查范围
在全面检查县建材产业区内所有企业和项目的基础上,重点检查规模以上企业、在建重点项目。
三、工作步骤
(一)自查自纠阶段(即日起—7月31日)。产业区内所有企业全面开展自查自纠。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严防事故发生。
(二)督促检查阶段(7月31日—9月15日)。县建材产业区管委会将开展专项检查,并配合乡镇、县级相关部门采取抽查、联合检查等方式,开展督促检查。
(三)整改落实阶段(9月16日-9月30日)。对排查出的隐患和问题进行全面整改,落实整改计划和整改措施,并在限定期限内完成整改。
四、检查方式
此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采取企业全面自查,管委会分组进行专项检查的方式进行。严格按照洪府办函〔2014〕61号文件要求,各责任领导按照“一岗双责”分工,要落实好各自负责联系的项目和企业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
五、检查内容
(一)非煤矿山、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打非治违”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情况,特别是隐患排查、登记、整改、监控等工作落实情况。
(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的相关证照完备情况;各类安全生产制度建立健全情况;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生产经营各环节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要求的情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建设、教育培训、应急管理等基础工作情况;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和纠正违规违章行为情况。
(三)事故调查处理情况。对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情况,责任追究情况,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四)汛期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情况。防汛期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开展汛期隐患排查和隐患点除险加固,重大危险源监控情况;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应急预案演练和岗位工人培训情况。
六、有关要求
(一)各企业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负总责,具体组织实施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大检查。
一、全校重视
学校迅速召开行政会及时部署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和冬季防火、防踩踏疏散演练工作,召开全体老师会作“吸取湘乡教训安全警钟长鸣”的报告,强调了全体老师安全教育管理责任,召开全体班主任会强化了班级安全教育管理职责,召开全体学生会作了“珍爱生命从我做起”的报告,让同学们都举起自己的右手宣誓:珍爱生命从我做起。学校成立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冬季防火防踩踏疏散演练工作领导小组,校长孔华令任组长,政工副校长任常务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所有行政人员都是责任人并责任到年级到班,落实责任状,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全校师生齐抓共管,共同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
二、完善制度
进一步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与责任追究制度。全校师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强化工作、生活、学习中的安全意识,形成“学校安全,人人有责”的理念。根据“谁主管谁负责、谁出问题谁负责”原则密切注意师生人身生命及财产安全,随时检查学校校舍、设施及管理中的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向政治处报告。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分工到线、责任到班,定期对所负责的工作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隐患排查做到一周一小查,一月一大查,将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进行相应登记和汇报。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不能或无力整改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给上级领导或相关部门,以争取最快的得到解决。检查时发现不到位或对安全隐患隐瞒不报、不及时报,对安全隐患整改不力或整改不及时等造成责任事故的处室和班级,都予以及时通报并根据情节轻重追究其相应责任人责任,直至追究其刑事责任。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及时上报。
完善消防疏散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学生平时行走靠右,上下楼梯时不得说笑、打闹、跑跳;不得牵手、搭肩、推桑、拥挤;不得与集体行走逆向上、下楼;晚上上、下楼时不得关闭楼梯灯。严防挤压事故的发生。大型活动、集会、做操或放学疏散时,学生必须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有秩序地离开教寝室,依次进入指定场所,在各自的位置集合好。会议结束后,按照安排有序地依次离开会场。男生均不得抢先。各班派专人对本班进行统一指挥。学生集中到教室、大型活动、集会、做操或放学疏散时,要按照学校的安排进行。所有学生都要增强责任意识,关爱每一名同学,树立“生命第一”的思想,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确保学校教学楼、宿舍楼、科教楼等疏散通道的畅通。楼梯正中间用红漆划一道分界线,楼梯转弯口张贴警示标志,安装应急灯。学校经常排查每一道楼梯设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为了使学生正确了解遇险自救知识,全面掌握应对措施和方法,提高学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能力,学校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培训,适时组织安全疏散演练,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师生的安全逃生技能。
三、加强教育
为了把安全教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一言一行中去,为实现校园“无安全隐患,无安全事故,无违法犯罪”的要求,学校把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关键来抓,形成了“人人讲安全,事事看安全,安全无小事”的良好局面,通过宣传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具体做法是:
加强校风校纪建设,学校进(本工作总结来源于kxren.com)行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崇尚科学教育、尊师敬长、学生的行为规范等教育。组织师生听取法制教育讲座。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并通过举行“珍爱生命安全至上”主题班会以及讲座、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 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并进行了消防器材的使用等实践操作演练,让学生亲身体验生动、形象,实践操作的消防课。 同时还加强了对学生的法纪法规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四、强化管理
抓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对学校宿舍、教学楼、微机房、实验室和食堂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通道、消防设施器材等进行检查,保证消防疏散通道的畅通。配备与消防重点部位相适宜的、数量相当的灭火器和沙包,并按时检修、更换。对校园用电布线乱拉乱接电线及老化线路及时整改,煤气瓶、电炉灶等易引起火灾物品必须在安全可靠场所使用。司炉工和电工必须持证上岗,按规范操作。微机房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室内地跑线必须穿管或下槽,并做到定期检查,确保学校用电安全。
抓好学生疏散分流与值班管理工作。安排教学楼每层楼东边三个教室的学生走东边的大楼梯,每层楼西边一个教室的学生走西边楼梯。在集中疏散过程中,一旦发生学生不慎跌倒等危机情况,要求周围同学及时相扶,后面的同学主动停止前行,并依次向后传递信息。在学生集会、放学、疏散时,特别是晚上下自习放学疏散时政治处按照不同楼梯学生分流情况安排老师在楼梯间值班,亲临现场指挥。同时教学楼每层各安排2位学生会干部同学,分别在教学楼西侧和东侧按学校要求作好保卫工作,维持上下楼梯秩序。大型活动安排专门保安人员。加强班主任跟班管理,加强科任老师随堂保卫学生生命与财产安全的责任。
通过在元旦、春运、春节、“两会”期间认真开展运营电站和农网、农网改造、加油站安全隐患的大排查,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隐患的监督整改,有效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全县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两节”和迎接“两会”的召开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检查的重点
(一)运营电站和农网:一是凡属供电公司产权范围内的运营电站及农网,由县供电公司组织开展自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要落实专人负责,限时整改;属其它企业及私人电站、电网的,企业法人和私营业主要按要求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同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企业所在乡镇安监站要对企业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对存在的隐患,必须监督及时整改。供电公司及未电改乡镇,要高度重视电网安全管理工作,既要严防电网触电伤人,也要严防电网短路引发各类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农网改造:县供电公司要切实做好农网改造的安全管理工作,对正在施工的农网改造项目,要结合行业实际认真开展一次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一步强化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意识,坚决杜绝违章操作、冒险蛮干等行为的发生。
(三)各加油站:县内运营的19座加油站,各企业业主要结合各自油站的特点,认真开展一次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尤其是要高度重视冬季寒冷,生火取暖,易引发火灾的特点,切实加强防范,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组织保障
为确保此次隐患排查整改落到实处,县经贸局决定成立2010年元旦、春运、春季、两会期间安全生产“百日”大检查领导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
长:张
毅(经贸局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张晓先(经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成
员:李江鳌(县供电公司经理)
蔡顺林(中石化××县分公司经理)
文
艳(经贸局办公室主任)
李自强(经贸局中小企业办主任)
李向东(经贸局安全生产办公室主任)
陈代勇(县企改办办公室主任)
领导组下设办公在经贸局安全生产办,由李向东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按照彝安办发﹝2009﹞6号文件要求做好各个阶段的工作。同时,领导组将根据工作情况,对运营电站、电网、各加油站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进行实地检查指导。
四、工作时间及步骤
此次隐患排查整改从2010年1月1日起,至2010年3月31日止,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隐患排查阶段(2010年1月1日至1月30日)。
各相关企业及有关职能部门按照此方案的要求,结合行业实际,全面认真开展企业自身隐患排查工作。对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要逐项逐条登记,并研究落实整改措施、经费、责任人、时限。
(二)监督整改阶段(2010年2月1日至3月20日)。
一是各企业根据第一阶段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及落实的整改经费、责任人、时限要求等,扎实开展隐患治理工作。二是领导组将深入企业对第一阶段开展的隐患排查进行检查指导,帮助企业查找不足,完善整改措施。同时,对排查出来的隐患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加大整改力度,加快整改进度。
一、工作目标
通过在有色行业开展全面、深入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改善安全生产环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进一步增强企业和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坚决防范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特别是重大隐患,促进及时整改、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行业主管部门安全监管责任的落实、企业事故防范能力的提高,坚决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二、排查治理重点内容
以交叉作业、检修作业、有限空间作业为重点,切实做好以下10方面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一)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安全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情况;技术设备安全管理和岗位安全作业规程建立、执行情况;隐患排查整改、重大危险源监控、作业现场安全监督检查情况;对外承包施工队伍安全监管情况。
(二)安全培训教育情况。企业建立健全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保证经费情况;企业员工培训教育(三级教育)及考核情况,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电工、焊工、起重工、厂内机动车辆驾驶)持证上岗情况。
(三)应急管理清况。应急救援预案修订、培训、宣传及演练隋况,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与相关应急救援队伍签词协议情况;应急救援物资,设备配备及维护情况。
(四)是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是否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职业危害的防治与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五)冶炼、铸造生产过程中,熔融金属和高温物质与水、油、汽等物质的隔离防爆措施是否落实到位,设备设施的安全缺陷是否整改消除。
(六)对涉及氧、氢、乙炔等危险化学品输送、使用的设备设施以及中控室、仓库、电缆等重点防火部位,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采取有效、可靠的防火防爆防泄漏措施。
(七)有色金属生产过程中涉及高温、高压,强碱、强酸环节,爆炸、烧烫伤、中毒、外泄等相关事故防范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各种监控和防护设施的配置和运行情况。
(八)有限空间作业现场通风、照明,气体检测、防火防爆等安全设备设施是否齐全完好,是否对作业人员进行了安全教育并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九)防高温、防汛、防雷击措施的制定、落实情况;潮湿季节熔融金属或高温物质与潮湿物体接触发生喷溅和爆炸的防范措施是否有效、落实。
(十)作业现场各类安全防护设施、安全警示标志,监控报警,联锁和自动保护装置的设置是否能保证安全生产的有效实施。
三、实施方法
本次隐患排查治理按照属地监管原则,采取企业自查,安监、行业主管部门联合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一)自查自纠。各乡(镇)安办、行业主管部门要迅速组织本辖区内有色企业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程的要求,以及本方案确定的排点内容,开展全体员工、全过程、全方位的隐患排查,针对排查发现的安全隐患.认真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到位。
(二)检查总结。安监、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对本辖区有色企业隐患排查治理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并汇总上报市安监局。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有关单位要迅速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细化任务措施,增强本次排查治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成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狠抓落实,要认真、细致地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留下任何一个隐患。
(二)严肃认真,边查边治。各有关单位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督促企业对排查发现的隐患和问题,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治理,一般隐患要立即整改,重大隐患要落实整改责任和监控措施,限期整改到位,一时难以整改又严重影响安全的,要采取停产整顿甚至关停等必要措施。坚决落实“四个一律”要求,严厉打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
通过大排查大整治,排查各社会福利机构安全隐患并进行整改,进一步落实社会福利机构安全主体责任,进一步提升机构的火灾防控能力,充分认识加强社会福利机构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本着对供养人员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强化源头治理,建立长效机制,防范和遏制社会福利机构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组织机构
根据上级要求,成立福利机构安全生产大检查领导小组。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以及各街道民政办主任为组员,全面负责福利机构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民政局社会事务科,负责综合协调、督办检查和信息汇总上报。
三、排点
各社会福利机构要全面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排查隐患,严格整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防止各种安全事故发生。
1、是否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等,消防安全责任是否落实;
2、对疏散通道、可燃装修、易燃易爆物品存放、电器安装使用、消防设施状况进行重点检查,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是否通畅,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是否齐全完好,是否符合国际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注;
3、消防安全设施是否完善,是否进行年度检测,电气设备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电气设计、安装规范的要求;
4、用火用电管理是否到位,有无违规使用明火、明电、燃气等现象,易燃易爆物品摆放是否符合要求;
5、是否按规定开展消防法制、安全教育和培训,是否定期组织开展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
6、节假日和重点部位值班制度是否落实,重点部位是否安装防护设施。
四、工作步骤
1、动员部署(6月30日前)。各社会福利机构按照本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实施方案,细化各阶段具体工作,并制定本机构专项治理实施方案。
2、自查自纠(7月10日前)。各社会福利机构要按照相关规定、标准的要求,对照《社会福利机构安全自查表》,认真进行自查自改,对查出隐患,逐一登记、建档,强化整改,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
3、全面排查整治(9月15日前)。领导小组汇同消防、安监、卫生监督等部门,对社会福利机构自查自改情况进行全面督导和检查,督促整改、跟踪问效。对逾期未整改的,要依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罚。不能立即改正的,要督促机构落实整改方案、整改责任、整改措施、整改时间和整改资金,制定应急预案;对情节严重的,不符合开业运行条件的,要坚决予以关闭取缔。
4、总结验收(10月5日前)。领导小组将通过抽查、互查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机构开展排查整治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将全面上报总结安全生产督查情况。
五、工作要求
一、排查内容
零售点排点:一是负责人和销售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二是现场安全条件与零售点相关要求是否符合要求情况,是否实行专店、专柜经营,是否严格按照许可范围经营;三是零售经营单位是否存在异地经营、变相进行二级批发经营等非法经营行为;四是是否存在私设仓库的情况;五是是否采购和销售非法生产和超标准烟花爆竹产品;六是消防设施是否按规定配备,是否在有效期内。
二、排查方式和时间安排
本次烟花爆竹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以烟花爆竹零售单位自查自纠为主,区安监局对本辖区内烟花爆竹零售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及自查自纠情况开展检查。
(一)自查自纠阶段(9月20日前)
各安监所、烟花爆竹零售单位根据隐患排查总体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排查方案,明确具体目标。烟花爆竹零售单位要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对本单位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环节开展全方位的安全大排查,要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开展自查,全面细致地排查治理各类事故隐患,加强防范措施,对检查发现的一般隐患,要立即责成有关人员现场整改。发现的重大隐患必须落实具体整改时限、措施、责任、资金、预案,列入台帐管理。通过大检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零售单位完成自查自纠后,填写《零售单位隐患排查自查表》(附件1)报辖区安监所备案。
(二)督查整改阶段(9月21日至10月20日)
区安监局将对辖区内烟花爆竹企业自查自纠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烟花爆竹零售单位抽查不少于辖区内总量的1/3。乡镇(街道)对辖区内零售单位的检查要实现全覆盖。市安监局将以明查暗访和重点督办等方式,对烟花爆竹企业自查自纠情况进行排查,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和突出问题,督促和指导企业落实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情况跟踪落实。
市安监局将适时组织督查组对部分县区工作落实情况开展督查。
(三)总结提升阶段(10月21日至10月20日)
各安监所、烟花爆竹经营单位要认真做好检查验收和“回头看”工作,并将这次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好的做法制度化,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各乡镇办、开发区将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总结于10月20日前报区安监局办公室。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地安监所要切实加强此次安全隐患排查的领导和检查督促,全面部署,狠抓落实。零售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亲自动员、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切实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检查到位,按照“不放过一个漏洞、不丢掉一个盲点、不留下一个隐患”的要求,全方位进行隐患排查治理。
为贯彻落实区卫计局“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相关工作要求,根据《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方案》({2018}57号文件精神,结合本院实际情况,以创建“平安医院”活动为载体,从工作目标、工作安排、整治内容、工作措施、组织领导、有关要求等方面,就我院近期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目标。通过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整治工作,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排查整治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降低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维修改装和使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监督管理能力,建立电动自行车隐患排查体系和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有效遏制销售假冒伪劣、不合格电动车行为,实现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提升,电动自行车管理使用规范,使电动自行车亡人火灾事故减少,确保我院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二、工作安排。分三个阶段进行:(一)部署阶段: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制定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细化目标任务和治理措施。
(二)整治阶段:各科室周密安排,认真组织实施,开展全面彻底的自查整改,对发现的隐患要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认真抓好整改落实。要排查生产假冒伪劣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充电器等配件;电动自行车流通销售是否合格,销售无厂名、厂址等不合格电动自行,冒用认证证书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充电器的配件及电动自行车私自维修改装应及时登记。应把电动车自行车放在建筑首层门厅,楼梯间、共用走道以及地下室等室内公共区域、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要落实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安全保障措施。院内成立以王华院长为组长的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对各区域进行危险电动自行车排查,及时发现及解决其存在的问题及隐患,确保我院安全生产。
(三)总结阶段:我院对综合整治开展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对督查中发现的重大隐患问题及时整改、组织复查和验收,对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要限期整改及定期排查,坚决有效遏制电动自行车亡人火灾事故的发生。
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经过阶段性的综合管理发现我院对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充电器老化或破损,充电器老化或破损,充电线路乱拉乱接,充电设施安装是否不规范的排查较薄弱。
(二)整改措施。1、全面摸排风险。各小组要定期检查上述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管理,对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充电器老化或破损,充电器老化或破损,充电线路乱拉乱接现象及时处理修正,规范安装充电设施,完善隐患排查台账。
2、定期进行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排查。各小组要定期检查电动自行车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及时上班领导小组,及时整改,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整改”,确保电动自行车排查查细、查实。
3、完善电动自行车管理制度。我院加强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登记工作,严格审查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充电器老化或破损,充电器老化或破损,充电线路乱拉乱接现象,并设立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出入库流向记录,实现电动自行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四、组织领导。卫生院由系统各小组按职责分工,明确专门科室及人员负责本单位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各小组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落实专人负责,强力推动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
四、有关要求。进一步明确我院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监管责任,消除监管漏洞和盲区。管控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流通销售、维修改装、使用管理等各环节的安全风险。排查整治电动自行车的各区域的安全隐患,全面提升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一、目标任务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为主线,充分发挥煤矿专家技术支撑作用,全面实行和规范“煤矿专家查隐患执法检查促整改”工作制度,督促和帮助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排查整改安全隐患,杜绝生产安全违法违规行为,为煤矿安全监管工作提供重要技术保障,进一步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促进我市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工作措施
(一)建立煤炭行业专家库。
按照不同专业,从上级有关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上聘任具备条件的人员组成煤炭行业安全生产专家库,协助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炭企业,排查事故隐患,查处煤矿安全违法违规行为,为煤矿安全执法检查提供技术依据。
(二)专家的聘请条件。
1、具备煤炭及煤炭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并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
2、熟悉掌握国家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所从事行业的专业知识,具有煤炭行业实践经验;
3、遵守职业道德,倡导安全文化,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工作认真负责。
(三)专家职责和要求。专家要认真进行安全检查,如实反映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安全检查不得走过场,不得弄虚作假,不得隐瞒真实情况。具体职责:
1、按时参加有关部门和企业组织的受重大隐患威胁(特别是水害)的矿井安全技术专家“会诊”活动,不定期对全市煤矿“一通三防、采掘、机电、运输、地测、防治水”等方面的较大隐患进行分析排查,提出整改方案、治理意见和监控防范措施。
2、按时参加行业监管部门每季度组织的安全大检查,查找隐患,提出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
3、参与“春节、两会”等特殊时期、关键时段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停产验收工作;
4、参与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四)设立“专家查隐患”专项资金。市政府设立“专家查隐患”专项资金,各煤炭企业每年按照1元/吨煤(年核定生产规模)的比例进行提取缴纳,由煤炭行业监管部门负责管理,专库存放,专款使用,主要用于对煤矿事故隐患排查、安全检查和验收、应急救援、安全技术等方面的专家费,并对做出特殊贡献的专家进行表彰和奖励(具体标准参照上级有关规定和其他地区标准)。
三、工作要求
一、全校重视
学校迅速召开行政会及时部署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和冬季防火、防踩踏疏散演练工作,召开全体老师会作“吸取湘乡教训安全警钟长鸣”的报告,强调了全体老师安全教育管理责任,召开全体班主任会强化了班级安全教育管理职责,召开全体学生会作了“珍爱生命从我做起”的报告,让同学们都举起自己的右手宣誓:珍爱生命从我做起。学校成立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冬季防火防踩踏疏散演练工作领导小组,校长孔华令任组长,政工副校长任常务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所有行政人员都是责任人并责任到年级到班,落实责任状,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全校师生齐抓共管,共同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
二、完善制度
进一步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与责任追究制度。全校师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强化工作、生活、学习中的安全意识,形成“学校安全,人人有责”的理念。根据“谁主管谁负责、谁出问题谁负责”原则密切注意师生人身生命及财产安全,随时检查学校校舍、设施及管理中的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向政治处报告。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分工到线、责任到班,定期对所负责的工作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隐患排查做到一周一小查,一月一大查,将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进行相应登记和汇报。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不能或无力整改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给上级领导或相关部门,以争取最快的得到解决。检查时发现不到位或对安全隐患隐瞒不报、不及时报,对安全隐患整改不力或整改不及时等造成责任事故的处室和班级,都予以及时通报并根据情节轻重追究其相应责任人责任,直至追究其刑事责任。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及时上报。
完善消防疏散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学生平时行走靠右,上下楼梯时不得说笑、打闹、跑跳;不得牵手、搭肩、推桑、拥挤;不得与集体行走逆向上、下楼;晚上上、下楼时不得关闭楼梯灯。严防挤压事故的发生。大型活动、集会、做操或放学疏散时,学生必须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有秩序地离开教寝室,依次进入指定场所,在各自的位置集合好。会议结束后,按照安排有序地依次离开会场。男生均不得抢先。各班派专人对本班进行统一指挥。学生集中到教室、大型活动、集会、做操或放学疏散时,要按照学校的安排进行。所有学生都要增强责任意识,关爱每一名同学,树立“生命第一”的思想,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确保学校教学楼、宿舍楼、科教楼等疏散通道的畅通。楼梯正中间用红漆划一道分界线,楼梯转弯口张贴警示标志,安装应急灯。学校经常排查每一道楼梯设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为了使学生正确了解遇险自救知识,全面掌握应对措施和方法,提高学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能力,学校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培训,适时组织安全疏散演练,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师生的安全逃生技能。
三、加强教育
为了把安全教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一言一行中去,为实现校园“无安全隐患,无安全事故,无违法犯罪”的要求,学校把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关键来抓,形成了“人人讲安全,事事看安全,安全无小事”的良好局面,通过宣传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具体做法是:
加强校风校纪建设,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崇尚科学教育、尊师敬长、学生的行为规范等教育。组织师生听取法制教育讲座。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并通过举行“珍爱生命安全至上”主题班会以及讲座、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 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并进行了消防器材的使用等实践操作演练,让学生亲身体验生动、形象,实践操作的消防课。 同时还加强了对学生的法纪法规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四、强化管理
抓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对学校宿舍、教学楼、微机房、实验室和食堂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通道、消防设施器材等进行检查,保证消防疏散通道的畅通。配备与消防重点部位相适宜的、数量相当的灭火器和沙包,并按时检修、更换。对校园用电布线乱拉乱接电线及老化线路及时整改,煤气瓶、电炉灶等易引起火灾物品必须在安全可靠场所使用。司炉工和电工必须持证上岗,按规范操作。微机房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室内地跑线必须穿管或下槽,并做到定期检查,确保学校用电安全。
抓好学生疏散分流与值班管理工作。安排教学楼每层楼东边三个教室的学生走东边的大楼梯,每层楼西边一个教室的学生走西边楼梯。在集中疏散过程中,一旦发生学生不慎跌倒等危机情况,要求周围同学及时相扶,后面的同学主动停止前行,并依次向后传递信息。在学生集会、放学、疏散时,特别是晚上下自习放学疏散时政治处按照不同楼梯学生分流情况安排老师在楼梯间值班,亲临现场指挥。同时教学楼每层各安排2位学生会干部同学,分别在教学楼西侧和东侧按学校要求作好保卫工作,维持上下楼梯秩序。大型活动安排专门保安人员。加强班主任跟班管理,加强科任老师随堂保卫学生生命与财产安全的责任。
五、排查隐患
孔华令校长亲自参与并组织开展了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工作,治理各种安全隐患。以校内外寄宿生安全用电用火、学校校舍、食品卫生、消防、照明、取暖设施、学校周边环境等为安全隐患排点,做到了排查不漏处室、不漏班级、不漏设施,排患务尽、不留死角。发现不安全苗头和现象迅速整改。2011年11月29日,安全隐患排查发现办公楼前树枝和电线有较多摩擦,马上召集专门会议制定出整改措施,做到了“六落实”:整改内容是解决办公楼前树枝和电线有较多摩擦的问题;整改标准是使树枝脱离电线;整改措施是砍掉与电线摩擦的树枝;整改资金是补贴砍树枝加班人员;整改时间是11月29日下午完成;整改负责人邓伯芳。2011年12月10日,安全隐患排查发现消防设备需要更新,马上召集安全工作会议制定出整改措施,做到了“六落实”:整改内容是消防设备部分更新;整改标准是要求更新灭火器,安装应急灯,楼道划中线;整改措施是购买新灭火器10个,应急灯13盏;整改资金是购买灭火器1000元,购买应急灯1040元,其它200元,共1240元;整改时间是一周之内完成;整改负责人是邓伯芳。这两次排查整改工作,确保了安全设施的安全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