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青少年口腔健康教育范文

青少年口腔健康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青少年口腔健康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青少年口腔健康教育

第1篇:青少年口腔健康教育范文

【摘要】 目的 通过了解中学生的口腔健康行为状况,为未来口腔健康教育与预防打下基础。方法 以问卷的形式对中生生的口腔健康行为做抽样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70.25%的人能坚持每天早晚刷牙,每次刷牙刷三分钟占47.75%。61%的人知道正确的刷牙方法,23.25%人有定期做口腔检查, 17.25%的人知道窝沟封闭,仅有7.75%的人做过窝沟封闭。结论 在校青少年口腔健康知识知道的甚少,对口腔健康的重视不够。因此,口腔行为学在青少年口腔健康行为的现状改变中指导意义举足轻重,是未来全民口腔健康的突破点。

【关键词】 口腔行为学青少年口腔健康行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注重口腔的健康保健,尤其是现在的青少年。他们的思想和性格远未发育成熟,可塑性强,所以如果对其进行正确的诱导和教育,就会大大提高我们整个社会的口腔保健意识,这就需要社会、口腔医生、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口腔行为学是指应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人类学及与之相关度的经济学,伦理学和交流学等知识,来指导人们的口腔健康行为[1]。我们在口腔行为学的指导下,努力培养青少年的口腔健康行为,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口腔保健意识,并且为下一步做好口腔教育和预防提供一定的依据。为了更好的了解现在青少年的口腔保健意识,为此我们做了以下调查: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中油集团兰州石油化工公司第三中学(初一---初三)的学生共406人,其中男生195人,年龄12---15岁,平均14.1岁。女生205人,年龄12---15岁,平均13.9岁。

1.1研究方法:采用问卷式调查,共发放问卷406份,收回有效问卷400份。

1.3调查内容 :①口腔日常行为:刷牙次数,刷牙时间及定期口腔检查②窝沟封闭及口腔不健康行为的认知情况③获得口腔健康行为的途径④父母受教育情况。

2结果

2.1口腔日常行为:70.25%的人能坚持每天早晚刷牙,每次刷牙刷三分钟占47.75%。61%的人知道正确的刷牙方法,23.25%人有定期做口腔检查。

2.2窝沟封闭及口腔不健康行为的认知情况:17.25%的人知道窝沟封闭,其中仅有7.75%的人做过窝沟封闭。23%的人认为日常生活中存在口腔不良口腔健康行为。

第2篇:青少年口腔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龋齿;患病率

【中图分类号】 R 181.81 R 7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3】10-1267-03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龋齿列为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三大常见病。甜食摄入过多、缺钙以及不注意口腔卫生等危险因素致使儿童成为龋齿防治的重点人群之一。据相关统计报告,发达国家儿童龋病的患病率逐年下降,但发展中国家龋齿患病率则呈上升趋势。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小学生龋齿患病率超过了50%。龋齿可以继发性地引起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等,甚至易诱发肾炎、心内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等全身性疾病,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卫生部、教育部、全国爱委会1992年联合颁布的《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将龋齿列为需重点防治的学校常见病(简称“六病”)之一。为了解近年来怀柔区儿童青少年龋齿患病状况,为今后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对2010—2012年北京市怀柔区学生健康体检所获得的龋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以2010—2012年怀柔区6~19岁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按照2010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手册的标准进行口腔检查,对参与检查的口腔医师进行统一培训并作标准一致性检验,最大限度减少临床检查时的误判。由专业口腔医师使用统一的一次性使用口腔器械盒,按象限顺序逐牙检查,对牙齿的点、隙、窝、沟等龋病好发部位用探针进行检查,并将诊断结果依据象限图,按照乳牙、恒牙龋失补分别记人对应的方格内。

1.3 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儿童青少年龋患及龋失补构成比 见表1。

男女生恒牙患龋率、龋均、龋患构成比均低于乳牙,恒牙龋失、龋补构成比均高于乳牙。男生乳牙患龋率、龋均高于女生,恒牙患龋率、龋均低于女生。2010—2012年不同性别学生乳牙、恒牙患龋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2 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患龋率及龋失补构成比乳牙龋齿患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7~9岁年龄段最高;恒牙龋齿患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龋补构成比随年龄增长明显增加。2010—2012年乳牙患龋率不断增长,恒牙患龋率则呈现下降趋势。12岁年龄组乳牙龋均分别为0.29,0.14,O.15,恒牙龋均分别为0.17,0.19,0.16。见表2。

2.3 2010—2012年怀柔区儿童青少年龋患情况比较2010—2012年乳牙患龋率分别为15.51%,20.33%,22.23%,龋均分别为0.65,0.86,0.97,均呈上升趋势;恒牙患龋率分别为13.39%,13.3%,11.58%,龋均分别为0.22,0.21,0.19,均呈下降趋势。3a间乳牙患龋率均高于恒牙患龋率,乳牙龋补率从12.04%提高到16.08%,恒牙龋补率从37.23%提高到44.34%。

3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2年北京市怀柔区儿童青少年恒牙患龋率、龋均、龋患构成比均低于乳牙,恒牙龋失、龋补构成比均高于乳牙。男生乳牙患龋率、龋均高于女生,恒牙患龋率、龋均低于女生,与国内很多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由于女生生理发育较早,乳牙脱落和恒牙萌出的时间早于男生,且比男生更喜欢甜食、偏食、零食所致。本研究显示,怀柔区学生的恒牙龋患率、龋均近年来下降趋势显著,龋补率逐年提高。龋均是反映群体龋患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WHO将12岁年龄组的龋均作为衡量居民患龋状况的指标。怀柔区儿童青少年处于世界较低水平,与怀柔区近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对广大儿童青少年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并对适龄儿童开展氟化物防龋,尤其近年来北京市政府免费对7~9岁儿童开展窝沟封闭防龋,建立了学校口腔保健工作的长效机制有关。

第3篇:青少年口腔健康教育范文

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我校以多种形式开展了“爱牙日”宣传教育活动。龋齿俗称蛀牙,它对口腔健康甚至全身健康有很大的危害性。目前,青少年学生发病率较高。面对学生日趋严重的龋齿和牙列不齐的发病形势,必须提高学生对牙齿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同时掌握预防牙病的相关知识和健康行为,我们学校积极地开展了爱牙日的宣传活动。现将此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布置工作,提高教师认识程度。

根据上级的有关文件及工作精神,召开全校班主任教师工作会议,会上提出具体方案要求,全校教师高度重视,积极组织一次系列活动。

二、活动实施过程积极进行此项工作的宣传教育。

1、教导处配合医务室召开全体班主任会议,校医布置任务,并发放爱牙、护牙、预防龋齿等宣传资料。各班主任利用班队课对学生进行保护牙齿和预防龋齿的系列教育。

2、全校各班刊出一期《牙齿损伤》的专题墙报,并进行评比。要求图文并茂,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口腔健康大世界。

3、为提高学生口腔卫生知识水平,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达到控制青少年牙病发生和发展的目的,上一节有关“爱牙护齿”的健康教育周会课。

4、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一次免费宣传咨询活动。

第4篇:青少年口腔健康教育范文

作者:何天鹏 李昕 孙强

口腔门诊就诊患者疾病构成情况就诊患者中所占比例排第一、二位的疾病分别是牙周疾病和龋齿,其构成比分别为36.0%和28.7%,就诊患者口腔卫生知识知晓情况就诊患者中正确刷牙方法的知晓率为30.2%,牙结石、合理洁牙频次知晓率分别为22.1%、10.9%,牙菌斑的知晓率为2.4%,(表略)就诊患者行为习惯情况就诊患者中采取正确刷牙方法者的比例占15.1%,曾经洗过牙的占10.2%,睡觉前经常吃甜食的占20.4%,未接受过口腔门诊健康教育的比例占37.8%,最近5年未曾看过口腔门诊者占65.2%,经常吸烟的比例占39.2%,经常饮酒的占36.5%,经常熬夜的占40.6%,不经常锻炼身体的占76.4%,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来中日友好医院口腔门诊就诊患者以牙周疾病、龋齿为主,这与有关文献报道的结论相一致[7-10],也与2005—2007年我国第三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一致[1]。不健康的口腔卫生行为习惯,往往是龋病、牙周病的发病原因,而不健康的口腔卫生行为习惯则源自对健康的口腔卫生知识的不了解和卫生意识的淡薄。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经常有不健康的口腔卫生行为,如不正确的刷牙行为(包括刷牙方法、时间和频次)、嗜甜食、洁牙不及时等,容易导致龋齿及牙结石的产生[11];又由于健康意识的淡薄和对有关医学知识的缺乏而疏于就医,长此以往,容易引起各种口腔疾病。口腔疾病可以导致各种后果,轻则牙齿脱落,重则发展成全身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心内膜炎、肾炎、败血症等。

在今后该医院口腔疾病的预防工作中应重点加强对人群的牙周疾病及龋齿的健康教育,不但教育患者如何预防牙周病和龋齿,而且还应教育患有在患有疾病后如何配合医生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口腔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口腔健康行为的改变,健康的意识和行为则与健康的口腔卫生知识密切相关。行为的改变首先要对卫生知识有较好的、正确的掌握,但口腔行为改变与其他健康行为一样,其改变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有时候较高的卫生知识知晓率并不一定带来意识和行为的根本变化。从以上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来该医院口腔门诊就诊的患者口腔卫生知识知晓情况不容乐观,对日常很多人了解的最基本的刷牙常识并不了解,如合理的每天刷牙次数知晓率低于50%;刷牙正确方法的知晓率则更低,仅达到30%;对于牙结石、洁牙、牙菌斑这类深层次知识点,则具有更低的知晓率。上述知识知晓率的情况反映到口腔健康意识及行为上就表现为大多数就诊患者未采取健康的行为方式,如超过80%的患者未采取健康的刷牙方式,仅有10%左右的患者曾经洗过牙,超过60%的患者最近5年未曾看过口腔科门诊。尽管有超过65%的患者曾经接受过口腔卫生的健康教育宣传,但从对上述知识、行为的知晓情况来看,他们曾经接受过的健康教育并未起到实质性的作用。虽然有接近90%的患者了解甜食对龋齿发病影响,但仍有超过20%的患者有睡前嗜甜食的习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牙周疾病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压力较大、过多摄入甜食以及不经常锻炼身体[10,12-14]。烟草使用与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WHO1996年报告,在美国一般人群中吸烟者占20%~25%,而牙周炎患者中吸烟者占40%~45%。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消费国,全国吸烟人群达3.5亿,烟草消费量每年平均以5.3%的速度上升,占全世界烟草消费总量的30%以上[15]。本次调查显示,该门诊就诊患者中吸烟者接近40%。压力较大、饮酒、不经常锻炼身体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被认为是引起包括口腔疾病在内的多种疾病的相关因素,本次调查也发现仍有较大比例的就诊患者具有这些不健康的行为。此外,仍有一半的就诊患者对口腔疾病治疗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及一人一机的原因不理解,显示了他们对预防血源性疾病传播意识的淡薄。共用未经严格消毒医疗器械已经被证明能够传播多种血源性传染病,如可以传播乙肝病毒(HBV)、艾滋病病毒(HIV)以及最近出现局部爆发流行的丙肝病毒(HCV)等[16]。

因此,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就诊患者中存在的不健康口腔卫生行为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使其意识到口腔卫生行为的重要性和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必要性。具体的做法可通过在患者候诊时由本院的口腔科医生及护士对其进行口腔卫生知识讲座,然后辅以现场演示对不正确的行为进行矫正;社会上则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对人群进行全方位的口腔卫生宣教,改变不良的口腔卫生行为,减少牙结石的产生和牙菌斑的附着机会,降低龋病和牙周疾病的发病率,促进人群的口腔健康。本次调查显示,该医院口腔门诊就诊患者包含各类社会人口学特征的人群,男性略多于女性,年龄离散度较大,而且呈现“两极”特点,即低于30岁的年轻人和高于50岁的老年人占有较大的比例,文化程度以初中、小学及以下的患者居多。因此,应加强该门诊对老年人及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及口腔门诊诊疗服务能力,加强对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患者的健康教育和诊疗服务,采用这两类人群易于理解接受的、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健康教育。还要加强对儿童的父母的健康教育,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承担起对子女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任务。

第5篇:青少年口腔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 正畸治疗; 健康教育; 口腔保健; 牙龈炎

中图分类号 R78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5-0095-02

牙龈炎是指发生在牙龈周围的急慢性炎症,是口腔正畸患者的主要疾病,现今固定矫正器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因此如何降低正畸患者牙龈炎的发生率显得格外重要[1]。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3月-2013年1月收治的牙齿正畸患者400例,观察分析200例患者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提高个人口腔保健措施对牙龈炎发生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3月-2013年1月收治的牙齿正畸患者4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试验组患者采取系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其中男89例,女111例,年龄13~25岁,平均(15.3±1.9)岁;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教育方式,其中男91例,女109例,年龄13~25岁,平均(16.8±2.1)岁,且两组患者均采用固定矫正器进行牙齿矫正。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组成以及治疗方法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对照组:该组患者只在治疗后实行简单的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一般的口腔保健资料,并嘱咐其在治疗后的第3、6个月来医院复查,观察其牙龈炎的发生率。(2)试验组:治疗前,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普及口腔保健知识,并向其详细讲解手术的相关流程,告知其手术相关步骤的必要性及安全性。治疗后,详细向其进行健康教育,观看录像带,发放口腔保健手册,使其提高个人的口腔保健措施,从而降低牙龈炎的发生率,并嘱咐其在治疗后的第3、6个月来医院复查,观察其牙龈炎的发生情况。

1.3 观察指标及诊断标准

患者在治疗后的第3、6个月来医院复查,观察期牙龈炎的发生情况。牙龈炎的按照牙龈炎诊断标准按牙龈指数(GI)分级进行诊断,分为0~3级:0级和1级为正常牙龈,有轻微炎症,不出血;2级和3级被判定为牙龈炎,炎症较严重并且伴随着出血等症状。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治疗后的第3个月复查结果

两组患者的牙龈炎发生率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后第3个月两组患者牙龈炎发生情况

2.2 治疗后的第6个月复查结果

两组患者牙龈炎发生率比较,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治疗后第6个月两组患者牙龈炎发生情况

3 讨论

牙龈炎是指患者牙龈出现急慢性炎症,对于口腔正畸患者主要是由于附在牙齿上的矫正器对口腔的清洁带来一定的难度,使患者口腔卫生得不到保障,易发生牙龈炎等疾病,使得患者口腔环境改变,极易使食物残渣滞留于口腔中,从而加大了患者得牙龈炎等各种口腔疾病的可能性。传统的方式一般为简短的教育为主,是医生对患者进行口头上的宣传,不能很好的保证效果,再加上一些青少年的先天因素以及家长的责任心不到位,很难保证较好的临床效果[2-3]。结果显示,在第3个月进行复查时发现,发现试验组牙龈炎8例,占4%,对照组牙龈炎14例,占7%,患者短期内的牙龈炎等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6个月的复查时发现,试验组牙龈炎18例,占9%,对照组牙龈炎48例,占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系统的健康教育能够增强牙齿正畸患者的个人口腔保健措施意识,显著降低患者牙龈炎的发生情况,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Ristic M,Vlahovic Svabic M,Sasic M, et al.Effects of fixed orthodontic appliances on ubgingival microflora[J].Int J Dent Hyg,2008,6(2):129-136.

第6篇:青少年口腔健康教育范文

1.重视预防医学基础理论教育,并在教学中突出其专业特点

近年来,国内有关在医学教育中加强预防战略教育的呼声甚高,对此国家主管医学教育的政府机构和学术团体都十分重视加强预防战略教育的问题,曾多次召开专题学术研讨会研究对策。我们认为,加强预防战略教育应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既体现在理论教育上,又充实于现场实践中,非预防专业预防医学基础理论教育应体现其专业特点。对学校医学专业,国家教委在《普通高等学校医药专科基本规范》中明确规定了该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主要分配去向。根据《规范》要求,我们认为该专业预防医学的理论教育应突出以下内容:①加强方法学教学,主要是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方法,使其熟练掌握群体健康状况的研究方法和技能,为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②加强预防保健策略和措施教育。初级卫生保健是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关键,学校卫生室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直接担负学校这一特殊人群的卫生保健和医疗服务工作,通过教育使其加深对初级卫生保健的认识,熟练掌握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实施步骤与要求,并增强其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③重视学校健康教育,包括熟练掌握学校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如青少年常见病防治,如何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行为习惯、青春期教育及心理卫生教育等)、一般技能、方法和效果评价方法等,其中部分知识和技能可与其它专业课(如学校卫生学、教育学)结合起来培养。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在学校医学专业预防医学理论教学中有的放矢地突出重点内容,为下一步实践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加强预防医学实践教学,坚持“教学一科研一服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医学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正如基础医学的教育需有相应的专业实验室,临床医学教育应有相应水平的教学医院一样,预防医学的教育也必需有其实践场所。因此在城市或农村建立预防医学教学基地,加强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是医学教育中加强预防战略教育的需要,也是非预防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改革的需要。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对加强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对学校医学专业如何开展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探讨的不多。我们在教学中坚持了“教学一科研一服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正确处理好三者间的关系,取得了较好效果。①在“教学一科研一服务”相结合的问题上,坚持教学和科研应眼务于社会和人群健康的需要。社会和人群健康的需要来源于社会调査,为此我们深入到市区多所中学,了解学校卫生工作现状及需求情况,初步拟定出有待研究的课题。其中有些问题出乎我们预料,如调査发现,不仅青少年生长发育和常见病防治(如龋齿、视力低下、脊柱弯曲等)是学校卫生工作需要常规研究的课题,而且校方还提出了诸如青春期健康教育、青少年不良行为干预(如吸烟、饮酒)等方面的研究课题。初步调査使我们在教学内容和科研选题方面开阔了视野,并在几年的实际工作中对本市青少年健康和行为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系列研究。系列研究的专题包括:青少年血压及影响因素分析;初中学生视力低下及影响因素调査;初中学生龋齿及口腔卫生习惯调査;中学生吸烟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査;初中学生性生理及性心理状况调査等。对调査中发现的患者(如龋齿、视力低下)及时给予矫治或建议治疗,并把研究成果及建议反馈给学校,用于指导青少年常见病防治及不良行为干预。如在调査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先后就如何预防青少年高血压、龋齿、近视及如何控制青少年吸烟等问题向校方提出过建议,这些建议深受老师和学生家长的欢迎,有的学校主动提出与我们建立固定联系,协助他们做好学校卫生工作。②周密安排实践教学全过程,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培养。根据现行教学计划,学校医学专业的实践仅2周半,这期间除完成一项专题调査外,还需讲授一堂卫生保健课。要使短暂的实践教学获得最佳效果,带教老师必须事先做好充分准备,组织协调好专题调査的每一环节,使学生有充分实践的机会。经过周密安排,多数学生在专题调査结束后都能独立地撰写出具有相当水平和学术价值的调査报告或研究论文,实际工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3.小结

第7篇:青少年口腔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正畸治疗;防龋

作者单位:450000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错颌畸形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患病率居龋病、牙周病之后,其中学龄前儿童的错颌畸形患病率为51.84%,正畸治疗的学龄前儿童的患龋率,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龋患发生,对保护儿童口腔健康意义十分重要[1]。学龄前儿童的饮食特点是甜、粘、软,且口腔卫生的维护防护能力差,这就加重了其在正畸治疗过程中龋患的发生。本实验正是研究如何降低正畸治疗的学龄前儿童的患龋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4年3月到2010年8月本院辖区内3~6岁儿童长期进行口腔检查,全部为乳牙,全部乳牙萌出并建合进行正畸治疗前对其口腔内患龋病及牙髓病的牙体进行完善的治疗,全部治疗和研究过程均在本医院门诊完成。

1.2治疗方法项研究工作由专业的儿童正畸医师和儿童牙体牙髓科医师共同协作完成,研究者参与整个治疗过程,正畸治疗过程平均为6个月。接受正畸治疗的学龄前儿童2100名,平均随机分成三组,每组700名,第一组为氟化泡沫与窝沟封闭组,即治疗前接受教1~2次氟化泡沫涂布和一次后牙窝沟封闭治疗;第二组为口腔健康教育组,即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初诊时健康教育和治疗中健康教育,包括口腔卫生指导、日常饮食指导、矫治器日常清洁方法等;第三组为对照组,即在正畸治疗过程中未采用任何防龋措施和相关治疗。

2结果

三组患者在正畸治疗过程中龋病的发病率,氟化泡沫与窝沟封闭组、口腔健康教育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三组患者患龋情况比较

例数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总例数700700700患龋人数3352216患龋率(%)4.77.430.83讨论

近年来儿童患龋情况明显好转,患龋率及龋均较以前明显降低,这表明儿童口腔健康状况确实有了显著的提高[2]。包括技术方法和思想教育宣传方面。在本实验中受检儿童患龋率及龋均明显下降的经验分享如下:所有3岁以上的学龄前儿童都进行每年两次的涂氟保护漆工作。氟保护漆可以在牙釉质表面形成氟化钙,降低牙釉质的溶解度,氟离子可以渗透到牙釉质内,以提高牙齿的抗龋能力。这与本试验第一组情况相吻合。其次家长和幼儿园应该通力合作,多举办爱牙、护牙讲座,强调乳牙防龋的重要性,为孩子购买含氟牙膏刷牙,督促早晚刷牙,减少食糖量。邀请保健医经常对儿童进行防龋爱牙宣传。这与本试验第二组情况吻合。本项研究对于龋病的认定标准统一,即牙釉质出现脱矿。实践证明,学龄前儿童在正畸治疗前及治疗中进行氟化泡沫保护、窝沟封闭治疗可以有效的减少患龋率,合理有效的初诊及治疗中的口腔健康教育十分必要H,同样可以减少龋病的发生[3]。在基层医院的口腔科医师应宣传和普及口腔健康保健知识,广泛开展正畸治疗前及治疗中的防龋治疗措施,儿童口腔正畸科医师应该与儿童口腔内科合作,促进治疗的完善[4]。

目前有研究显示,儿童戴正畸固定矫治器之后,牙齿的釉质表面形成的脱矿白斑增加。原因是在矫治过程中,儿童的口腔自洁能力降低,容易导致菌斑沉积,食物残渣滞留较多。有研究检测了正畸儿童的龋病活跃性,了解了固定矫治和龋病活跃性之间的关系,对儿童牙齿矫治过程加强监控,同时采取重点的预防措施。儿童口腔里定居的的变形链球菌是儿童龋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内有研究人员对正畸儿童组和正常儿童的组间龋病活跃性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示正畸儿童口腔的变链菌和乳杆菌计数都比正常儿童组要大,两组细菌的产酸能力没有太大的差异。另外发现对比儿童固定矫治中龋病活跃性结果发现,细菌的产酸能力在正畸治疗中3~6个月中显著增强。龋病和链球菌的关系十分密切,有链球菌致龋研究显示变形链球菌是各种链球菌中具有最强致龋齿能力的菌种,一些学者采用计数变形链球菌数量的方法对口腔菌斑的致龋能力进行分析。Jordan等学者对儿童正畸治疗前和正畸治疗过程中 1~4个月的儿童患者的唾液中变形链球菌的数量进行了计数,结果显示变形链球菌数量在矫治过程中有显著增多的现象。

在临床上很多患者在佩戴了矫治器之后经常有牙龈炎、牙周炎、龋坏和溃疡等口腔疾病出现,这些疾病的引发原因和口腔卫生不良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对儿童耐心说明养成餐后刷牙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有的患者刷牙的习惯一般在早晨,其实这是一种被误解的刷牙方式。正确的刷牙方法一般是要做到餐前漱口和餐后刷牙,儿童喜好吃零食所以要特别注意进食零食之后要刷牙。正确的刷牙方法对于口腔的卫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医护人员需要向患儿以及患儿的家长讲清楚正畸矫治器附件是不影响刷牙的,只要刷牙方法得当是不会使托槽脱落、唇弓折断、牙龈出血和牙齿磨耗等现象发生的。刷牙时的牙刷要选用软毛牙刷或者软毛的正畸专用牙刷,原因是软毛牙刷不仅能够使牙齿和矫治器件得到清洁,而且还能使牙龈得到按摩,防止牙龈炎发生并且有一定的治疗炎症作用,同时患儿牙齿本身的机械磨损作用也低。牙膏的选用,一般最好选择含氟和有去渍功能的。刷牙方法和常规的方法基本保持一致。每个患儿都要先进行牙周清洁再进行矫治,在矫治过程中由于口腔卫生的维护很难进行,牙面上很容易附着软垢,这就导致牙结石很容易产生,还容易导致牙龈发炎,如果自身处理较困难则由医护人员协助洁治。口腔的卫生维护需要贯穿矫治的过程始终。在装配矫治器时每一个细节都和口腔卫生维护有密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周杰.武汉市中小学生患龋情况10年对比研究.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3,19(3):158-159.

[2]郭影,黄薇.儿童龋病与吃糖行为的关系.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3,19(6):22-23.

第8篇:青少年口腔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正畸治疗;依从性;心理特点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24-3660-02 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口腔正畸患者逐年增加,正畸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正畸治疗是医师与患者共同参与的过程,不能单方面而定[1],正畸患者能否积极配合并遵从医生的医嘱,与正畸治疗的效果密切相关。由于正畸患者的年龄、心理特点、生活经历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临床依从性差异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治疗效果。何为依从性,1979年Haynes等[2]将依从性定义为患者遵从医嘱或治疗建议的程度,或可以理解为患者对医生治疗方案的执行程度,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口腔科2005~2008年已结束的正畸患者301例,其中男121例,女180例,年龄4~35岁,平均16.7岁。依据年龄分为儿童组82例(年龄4~10岁,平均6.7岁),成人组87例(年龄18~35岁,平均23.6岁),青少年组132例(年龄11~18岁,平均13.2岁)。

1.2 方法:结合问卷询问及临床病例的记录进行评估[3]。

1.2.1 问卷调查包括:(1)正畸意愿:A.自己,B.家长或其他人。(2)医患交流:A.交流,B.很少或几乎没有。(3)正畸效果与期望值:A.较满意,B.无所谓。(4)正畸中有无中断治疗2个月以上者:A.否,B.有。青少年组另加,(1)学习成绩:A.好,B.一般。(2)班级担任职务:A.有,B.否。(3)与同学相处:A.好,B.一般。(4)家长敦促:A.有,B.否。

1.2.2 量化依从性具体体现在临床病例记录上,包括:⑴按预约时间复诊:A.通常准时,B.间断或有空才来。⑵口腔卫生宣教:A.偶而,B.经常。⑶矫治装置脱落:A.偶尔,B.经常。⑷口外装置(口外弓、橡皮圈)等配合使用:A.配合,B.偶尔配合。⑸疗程有无明显延长:A.无,B.有。

2 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 患者是决定依从性的主要原因:患者主观愿望对医生矫治方案的制订起决定作用。这就要求医生充分询问患者的主诉,与患者作充分的交流, 只有患者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并提出矫治要求时,医生才能正式接诊。医生在初诊时就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关系,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 取得患者信任,将普遍性与针对性相结合,使患者理解并接受医生的意见,主动与医生配合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3.2 个性特征、心理特点是影响依从性的另一重要因素。

3.2.1 儿童组患者年龄小,理解能力与自我表述能力差,有不同程度恐惧感,对家庭依赖性强,不愿接受治疗甚至拒绝治疗,经条件反射使患者回避治疗操作,形成操作性回避反应。本研究对有明显依赖感的患者, 医师与患者父母多作沟通、交流,让患者从心理上增强对医师的信任度;对不合作患者,医师不应焦急烦躁,因为患者有转为合作的可能性;多做示范,多做鼓励,操作轻快,让患者明白一切都是为他好,这样多数患者心情愉快,配合治疗,量化依从性达89%,治疗效果明显。

3.2.2 在正畸临床工作中,正畸治疗对象大多为青少年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耐力,又处在生理、心理迅速变化的特殊期,特别是绝大多数该类患者是按家长要求就医治疗的,对治疗存在害怕、疼痛、怕被同学嘲笑等情况,这些是影响青少年患者正畸治疗过程及效果的主要原因。牙颌畸形对患者心理影响的程度并非与畸形本身的严重程度成正比,而主要取决于患者及他人对畸形的主观看法。因此要求医师应及时掌握该类患者心理特点, 提高患者的临床依从性。在治疗过程中,医师一定要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在不同的阶段对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询问和解释,给患者(包括家长)以鼓励,使患者感觉正畸医师就在身边;使初诊青少年患者能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对复诊阶段患者,对其治疗效果给以充分肯定,从而对整个治疗自始至终充满信心。为确保患者坚持执行方案,对治疗效果充满信心,能配合正畸医师去克服各种在治疗中遇到的问题,同时鼓励患者主动与医师交流, 医师给以详细地解释,使患者觉得医师在重视自己,从而积极的配合治疗。治疗开始后,每隔3个月让患者对自己现状与原始模型做比较, 也可让患者本人对照原始模型或照片比较矫治中的变化,使患者对自己的矫治过程和疗效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适时对患者进行鼓励和表扬,从而对整个治疗自始至终充满信心。

3.2.3 青少年正畸常出于家长意愿,而成人则不同。由于职业、社会活动等原因,成人矫治的目的非常明确,只要正畸医师把矫治方法、步骤、疗效预测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就能够得到成人患者的积极配合,他们对医嘱的依从性较青少年强[4],能按要求复诊,能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状况,主动地配合治疗,这种有利的心理因素常会导致矫治疗程比预期的要短。但是成年人正畸动机和治疗心态较儿童更为复杂,对周围人的评价更敏感。治疗结果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行为的影响也更突出,因此,在治疗前必须要充分了解其治疗的动机,注意治疗前的心理观察并进行详细的解释工作,对有心理障碍的患者则尽量劝其先进行心理辅导。

3.3 提高依从性对口腔健康的影响:从美国的Angel医师于1928年发明方丝弓矫治器以来,近代口腔正畸学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矫治器虽可以精确地移动牙齿,但是当矫治器戴入口内后就改变了口腔内环境,尤其是牙齿及其周围组织的环境[5]。正畸治疗中多数患者容易忽视自身的口腔卫生,这可能会导致釉质脱矿和牙周组织损害,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应对其进行系统的口腔健康教育,明确口腔卫生不良的危害,并教会患者如何在矫治中及时清除牙面上的菌斑和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保持口腔卫生健康。

参考文献:

[1] 赵西巨. 知情同意要素构成与过程优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3):13.

[2] Haynes RB,Sackett DL,Taykir W. Comp liance in Health care [M].Baltimore:John Hopkins Press,1998.18.

[3] 刘红彦,李惠山,贾 凯,等.青少年正畸患者在治疗中合作行为问卷的编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5,2:141.

[4] 肖立伟,陈扬熙,白 丁,等.成人与青少年固定正畸患者锁槽脱落的比较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3,(3):233.

第9篇:青少年口腔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护理干预;固定矫治;牙釉质脱矿

[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984-02

The influenc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enamel demineralization in orthodontic treatment

FENG Jin-lan,CHEN Xiao-ying,ZOU Hui,WU Yu-hai,ZENG Min-hua,XU Yan-yan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Huzhong Hospital,Huadu District,Guangzhou 510800,Guangdo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enamel demineralization in orthodontic treatment with fixed appliance.MethodsDivided 60 adolescent patients who had accepted fixed orthodontic appliance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30cases) and control group (30cases) randomly.In experimental group,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supplied to patients and their parents, while in control one, only traditional nursing methods were used.The differences of the incidence rate of enamel demineraliz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by chi square test attwelfth month after the fixed appliance was accepted. ResultsThe incidence rate of enamel demineralization at twelfth month was 5.13% in experimental group,and was 10.95% in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rate of that in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t twelfth month, there was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rate of enamel demineralization at twelfth month (P<0.05).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decline the incidence rate of enamel demineralization for adolescent patients with fixed orthodontic appliance.

Key words:nursing intervention;fixed orthodontic appliance;enamel demineralization

固定矫治器以其高效性和精确性而成为目前正畸治疗的主要矫治器。但在正畸治疗的同时,由于矫治器及附件的存在,增加了口腔卫生维护的困难,导致口腔内环境发生改变,尤其是牙齿及其牙周组织的环境改变,就有可能出现牙周组织损害、牙釉质脱矿等不良问题[1]。国内外研究表明,在没有任何预防措施的情况下,正畸患者牙釉质脱矿的患病率高达50%~60%,正畸牙釉质脱矿的患病率达10%[2]。因此,在正畸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制定合理有效的口腔护理措施,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有效地维护口腔卫生,可以预防正畸治疗过程中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笔者收集了2010年在本院口腔治疗中心就诊,并接受固定矫治术的部分患者进行卫生宣教与家庭干预相结合的护理,收到良好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初次佩戴固定矫治器的正畸患者60例(男22 例,女38例),年龄12~18岁,平均14岁。要求患者均为恒牙列,无牙龈炎、牙周炎,无牙釉质脱矿和龋齿,排除氟斑牙和四环素牙,具有一定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刷牙)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758颗),实验组30例(760颗)。实验组由专职护士按事先制订的护理计划,采用语言、示范、文字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及其家长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并结合以随访、健康指导为主的家庭干预;对照组仅按常规向患者交待治疗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一般知识宣教。每月对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相关指标的检查并记录,同时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和追踪随访。

建立患者资料卡,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记录初诊时、戴用固定矫治器12个月时的牙釉质情况。牙釉质脱矿记录标准为:清洁并吹干牙面,在牙科工作灯下肉眼可见牙齿的牙颈部、托槽周围有白垩色点或斑,用探针检查时有粗糙感,记录为“脱矿”。

1.3 护理措施:①正畸治疗前和治疗过程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饮食、菌斑与牙釉质脱矿的关系,强调保持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在戴固定矫治器前,要求患者常规进行龈上洁治。②护理人员在模型上进行示范,教会患者正确有效的刷牙方法,即使用两把牙刷刷牙,一把普通的保健牙刷和一把正畸专用牙刷[3]。用普通的保健牙刷压于牙面和牙间隙上,顺着牙龈竖刷,按上下内外的顺序每个牙齿和牙面均要刷到。用正畸专用牙刷顺着弓丝托槽作横向刷洗。每2~3个牙齿为一组,刷完一个部位后再刷相邻部位,每部位重复10次。要求每日早晚及饭后认真刷牙,每次刷牙时间必须超过3min,每次刷牙必须将托槽上及托槽与牙龈之间,附件上食物残渣清除干净,使用含氟牙膏和含氟漱口液,并请家长督促检查。③将印制好“口腔正畸知情书”、“固定矫治前须知”、“配戴牙齿矫正器如何清洁牙齿”以及有关口腔保健的宣传资料发给患者及家长,让其带回加深印象。④椅旁刷牙:每次复诊时仔细检查牙周菌斑附着情况,根据患者口腔卫生情况再次进行个别指导,必要时为患者进行椅旁刷牙,即护士直接给患者在口腔内进行刷牙。⑤电话回访:由专职护士电话随访患者,了解患者佩戴固定矫治器后的情况,有无按指导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及用含氟漱口液漱口等,并请家长督促检查,使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1.4 统计分析: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牙釉质脱矿发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患者戴固定矫治器12个月时实验组患者牙釉质脱矿牙39颗,发生率为5.13%,对照组患者牙釉质脱矿牙83颗,发生率为10.95%,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当今的口腔正畸治疗,大部分采用固定矫治器,而使用固定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的对象,大部分为青少年,对口腔卫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容易导致戴用者局部菌斑堆积,菌斑指数增加[4]。患者在固定矫治期间,由于托槽粘结于牙冠表面改变牙冠外形,使牙齿的自洁作用减弱,同时由于托槽的不规则外形使食物残渣更易残留于牙面。以上情况均有利于菌斑的生长,进而造成釉质脱矿[5]。有研究[6-8]指出,牙釉质一旦出现较严重的脱矿病损,仅通过唾液系统的再矿化作用不能完全修复病损。因此预防正畸治疗过程中牙釉质脱矿的发生,是正畸医师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专业有效的护理干预,采用椅旁护理和家庭随访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可显著降低接受固定矫治器治疗患者的牙釉质脱矿发生率。张亮等的研究亦指出,患者初次就诊到正畸治疗结束全过程中引入有效的护理干预,将患者的护理贯穿于门诊及家庭整个矫治治疗过程,有利于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从而减少釉质脱矿及牙龈炎的发生,取得较好的正畸效果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9],与本研究结果相同。因此,在正畸治疗前、治疗中,重视对患者的口腔健康教育,加强口腔卫生宣教并在家长配合下,制定合理有效的口腔护理措施,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养成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自觉有效地维护、提高牙周牙体组织的健康状态,从而减少固定正畸治疗过程中牙釉质脱矿等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 荃.对正畸患者实施口腔健康教育集体培训的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9):3679-3680.

[2]傅民魁.口腔正畸学[M],5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02.

[3]赵佛容.口腔护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63.

[4]潘一春,张 丁,傅明魁.固定矫治器粘接前后牙齿颊面菌斑pH值和变形链球菌附着的改变[J].口腔正畸学,2003,10(1):23-26.

[5]刘文艳,张桂荣,马天驰,等.正畸治疗中使用刷牙记录卡对牙釉质脱矿影响的研究[J].广东牙病防治,2009,17(6):280-281.

[6]Artun J,Thylstrup A.A 3-year clinical and SEM study of surface changes of carious enamel lesions after inactivation[J].Am J Orthod Dentofac Orthop,1989,95:327-333.

[7]Gaard B.Prevalence of white spot lesions in 19-year-olds:a study on untreated and orthodontically treated persons 5 years after treatment[J].Am J Orthod Dentofac Orthop,1989,96:423-427.

[8]Al-Khateeb S,Forsberg CM,De Josselin de Jong E,et al.A longitudinal laser fluorescene study of white spot lesions in orthodontic patients[J].Am J Orthod Dentofac Orthop,1998,113:595-602.

[9]张 亮,冯云霞,贾 丽.固定矫治中口腔护理对其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8,8(12):996-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