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庭护理的重要性范文

家庭护理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庭护理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家庭护理的重要性

第1篇:家庭护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档案;家庭病房;健康护理;生活质量;社区活动

1 前 言

近年来,我国已经正式进入老龄化,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加强社区保健护理工作是医院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查发现,现如今我国社区的老年妇女存在很多的个人,家庭以及社会问题。因此,探索和研究适合老年妇女保健护理的措施,是提高我国医院卫生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促进老年妇女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1]。因此,本文从开展社区老年妇女保健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出发,重点分析了开展社区老年妇女保健护理工作的举措:宣传各种有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常识,建立规范有效的健康档案,注重家庭病房的开展,积极主动的增强更年期妇女各种疾病的治疗工作,组织有理由老年妇女健康的社区活动。最后得出:只有不断的加强我国社区老年妇女健康护理工作,不断的提升健康护理的质量,才能让老年妇女感受到温暖,才能不断的提升她们的生活质量。

2 开展社区老年妇女保健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为了增加社区老年妇女的寿命,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所以开展社区老年妇女保健护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了解生理特征和生理改变,解决老年妇女不同程度的妇科疾病,了解心理和精神健康变化[2]。通过保健护理工作,可以有效的改善老年妇女朋友的这些生理问题以及妇科疾病。由此可见,保健护理工作非常重要。

3 开展社区老年妇女保健护理工作的举措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开展社区老年妇女保健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社区保健护理工作,结合相关的资料,总结出如下开展社区老年妇女保健护理工作的举措:宣传各种有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常识,建立规范有效的健康档案,注重家庭病房的开展,积极主动的增强更年期妇女各种疾病的治疗工作,组织有利于老年妇女健康的社区活动。

3.1 宣传各种有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常识 在社区老年妇女中开展各种有利于他们健康的宣传工作,对于他们了解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社区保健护理相关人员要定期对社区的老年妇女朋友进行定期的讲解,讲解内容主要包括,当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是如何去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调整,以及各种疾病的预防措施等等。另外,在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张贴各种对老年朋友生活和健康有利的预防措施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条例也有利于老年人的健康。

3.2 建立规范有效的健康档案 健康档案是社区健康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作,通过健康档案可以让社区健康护理工作者明确的了解每位老年妇女的身体状况,定期组织老年妇女进行体检,同时提供老年妇女所需的基本医疗服务项目以及帮助她们加强与医院的协调联系[3]。健康档案让社区保健护理工作者能够通过档案了解每位社区老年妇女的身体状况,可以定期的进行相关的治疗和其他帮助。

3.3 注重家庭病房的开展 开展家庭病房可以有效的帮助老年妇女,让其感觉到对其的关心和帮助,另外在家庭病房开展的同时,还可以交给家属学习一些基本的护理,比如按摩,拔罐等等。这样通过家属了解一些基本的常识,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同时,健康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通过开展家庭病房,为病人提供了治疗机会,也为病人家庭节省了人力和物力,很受大家欢迎。

3.4 积极主动的增强更年期妇女各种疾病的治疗工作 社区老年妇女保健护理工作中,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更年期妇科疾病的治疗。为此,社区保健护理工作人员要做好疾病的筛查工作,做好预防,同时有病一定要尽早治疗。比如,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有上升趋势,亦必须注意防治。

3.5 组织有利于老年妇女健康的社区活动 老年人要想保持身体健康,必须进行必要的活动,社区工作人员要定期组织老年妇女们参加各种健身活动[4]。比如,各种老年操等等。同时,社区还要建立老年活动娱乐中心,让老人有交流和活动的场所,这样不但可以解决老年人的各种心理问题,还能增强他们的体魄,非常有利于其健康。

4 总 结

总之,只有不断的加强我国社区老年妇女健康护理工作,不断的提升健康护理的质量,才能让老年妇女感受到温暖,才能不断的提升她们的生活质量。才能让老年妇女朋友安享晚年。

参考文献

[1] 李纪红.社区老年人的康复护理[J].卫生职业教育,2008(23).

[2] 徐洁,周爱妹,黄盈碧.妇科老年患者术后并发急性精神障碍的原因探讨及护理[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8(04).

第2篇:家庭护理的重要性范文

1.儿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儿科护理与成人护理相比,其护理内容复杂、工作紧迫、护患关系特殊。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人们对孩子的健康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结合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及人们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增强,儿科护理工作者所承受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护理学生更好地掌握对健康儿童日常护理与营养保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各年龄期儿童保健护理的重要性新生儿期护理的重要性:表现在对新生儿的喂养、保暖、指导家长护理新生儿的眼、鼻、口、耳、脐、臀等方法,促进亲子之间的情感连接。婴儿期护理的重要性:婴儿生长迅速,但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易出现消化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疾病,此时的日常护理尤为重要。幼儿期护理的重要性:幼儿的行走和语言能力逐渐增强,但危险识别能力差,易发生意外伤害;免疫功能不健全,依然易感染疾病;大小便的训练、睡眠时间的养成护理等极其重要。学龄期护理的重要性: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和心理发展迅速,对其饮食营养搭配、生活自理能力、体格锻炼、团体意识、品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极其重要。青春期护理的重要性:这个时期是人生的过渡期,体格成长迅速,要注意儿童的营养、认知、心理、行为等的养成,保持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此外,加强青春期生理卫生等也尤为重要。

3.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的实用性一是做好儿童保健能够提高我国儿童综合素质。用所学的儿童保健知识指导家长科学地对孩子实施日常保健护理,锻炼孩子体格,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二是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广的前景。针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岗位和我国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压力,在校期间学好儿童保健护理,除了可以在相关医疗单位寻求就业岗位之外,还可以开设婴儿保健馆、儿童保健知识培训班、儿童健身馆、儿童营养师、考取孕婴证,等等。这就为学生开辟了更广阔的就业渠道,提高了就业率。

二、“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在《儿科护理》中定位的几点建议

1.加大“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学时比例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人们对孩子的健康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更多家长重视儿童的日常保健预防护理。但根据对儿童家庭访视结果显示,大多数家庭家长对于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和保健知识还很缺乏,这就要求儿科护士在校期间能够掌握更多更好的儿童保健知识,指导和提高家长对孩子的保健预防意识,这样就能够减少或避免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提高我国儿童的身体综合素质。

2.提高学生“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的实践技能操作能力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以达到高职医学教育“三基”“五性”的基本要求。应把“应用型”、“专业型”、“能力型”作为《儿科护理》实验教学目标改革的突破口,制定可行性、实效性的教学目标;设置合理的实验课程结构,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课时分配少的弊端,构建新的实验课程结构。例如多增加婴儿抚触、婴儿被动体操、幼儿体操、预防接种的方法和技巧练习,提高在校生儿童保健的操作水平。

第3篇:家庭护理的重要性范文

       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点是病程长,易反复,需要长期用药。哮喘的反复发作,不仅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生活学习、智力发展及身心健康,而且也影响家长的工作、生活,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因此,为了减少哮喘的反复发作,使患儿及家长更好地生活,我科哮喘中心对患儿家长进行了护理指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把我科从2003—2004年对家长的指导方法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共57例,其中男46例,女11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9岁;病程最短0.5年,最长4年。接触家长72例中,城市62例,农村10例;学历大学程度27例,高中35例,初中10例。

1.2  指导方法

1.2.1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

   

在患儿住院期间经常与家长接触交谈。根据患儿的不同病情、病程,家长的文化程度,有目的地进行交谈,了解家长的心态,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由于哮喘的反复发作,家长的心理反应也是多样的、复杂的。有的家长盲目地认为,只要孩子得了哮喘自然而然就好了;有的家长则悲观消极,认为哮喘治不好、对疾病的预后缺乏信心。因此在交谈时我们的态度要诚恳,有耐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有关哮喘的知识及护理方法,取得他们的信任;同时发放一些哮喘资料,并定期播放一些哮喘儿童通过正确用药后,正常生活、学习及冬令营、夏令营活动的录像,尽可能地解除家长的顾虑,增加家长的信心,指导他们用一种积极的乐观的正确的心态对待患儿的疾病,强调在疾病的治疗及恢复过程中家长所起的重要作用。

1.2.2  讲解哮喘知识,强调长期用药的重要性

   

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规律用药,但大多数家长对此不甚了解。他们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长时间用药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常常见病情好转或症状暂时消失就自行停药;或在思想上不重视,常乱用药或不规律用药,这些做法很容易导致哮喘的反复发作。为此,我们及时了解家长对哮喘知识掌握的情况,播放哮喘知识讲座录像,有针对性的讲解哮喘的病机、诱因、症状、治疗(包括药物的不良反应)、护理及预后,解答家长提出的各种问题,使家长对哮喘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懂得规律用药的重要性。指导家长观察用药效果,定期检查、及时复诊[1]。

1.2.3  指导家长做好生活护理

   

患儿自控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差,指导家长做好患儿的生活护理,减少哮喘复发是很重要的。患儿生活的环境要清洁,采用湿式清扫法,居室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没有霉菌生长;饮食宜清淡,少时多餐,禁食雪糕等冷饮及已知能引起哮喘发作的食物[2];起居定时,注意休息,不要剧烈运动;少去公共场所,预防感冒。保持患儿心情舒畅,使其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中快乐生活。

1.2.4  指导家长做好哮喘日记

   

哮喘日记是一种表格,内容包括夜间、白天咳嗽、喘促的程度、运动及用药情况。指导家长填写表格,借助仪器来画曲线图,让家长懂得做好哮喘日记对观察病情、掌握发病规律及用药的重要性。对文化程度较低、理解能力较差的家长耐心指导、反复演示,使其完好地正确地做好日记。嘱家长在哮喘不发作的前提下,每2月复查1次[3],并携带哮喘日记。如病情有变化,要随时就诊。

1.2.5  采取有效的预防方法,做好发作的紧急处理

   

哮喘的反复发作与许多因素有关。指导家长寻找发作原因及发病规律,并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复发。一旦哮喘急性发作,让患儿取半坐或端坐位,解开衣领,呼吸清新空气,必要时使用急救药。如用药后仍不能缓解,必须立即送往医院诊治。

1.3  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表格,对患儿家长进行询问式调查。内容包括哮喘知识,对服药重要性的认识,服药情况,入院前、后1年内发作次数及间隔时间。分别于患儿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1年进行相应的资料收集及电话随访(出院后1年的资料收集结合家庭护理表的记录)。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t检验。

2结果

2.1入院前后患儿家长对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见表1。

表1入院前后家长对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略)

注:与入院时比较*p<0.05

由表1可见,入院前后患儿家长对哮喘知识的掌握情况差异有统计意义;入院后对服药重要性的认识亦有显著提高(p<0.05)。此外,出院时65例家长完全掌握家庭护理表的使用,7例部分掌握。

2.2  患儿住院前、后1年内用药及复况比较

   

见表2。

表2患儿住院前、后1年用药及复况比较(略)

注:(1)与住院前比较*p<0.05;(2)住院后9例患儿失访。

   

表2可见,患儿出院后服药的遵医情况显著好于住院前,发作间隔时间明显延长(p均<0.05)。

   

另外,在48例患儿中有7例父母同时接受指导,其患儿发病次数明显少于其他患儿。

3讨论

   

哮喘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用药,且多种诱因都可能引起发作。1年来我们对47例哮喘患儿家长进行护理指导,使患儿家长对哮喘知识的掌握及用药重要性的认识显著提高,多能完全遵医嘱用药,患儿复发率减少,发作间隔明显延长。这说明科学实用的护理指导对巩固疗效、减少复发、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小香.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角色消退病人治疗依从性与复发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7,21(4):899-900.

第4篇:家庭护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尖锐湿疣 护理干预 治疗依从性

最新研究表明,人体对CA的特异性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患者体内及局部皮肤存在细胞免疫功能障碍现象,复发性患者细胞免疫下降更加明显[1],当CA患者细胞免疫受抑制或缺陷时,复发率就会增加[2]。通过对54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应用干扰素治疗的依从性,以期达到控制尖锐湿疣复发目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收治CA患者106例,均根据临床表现、醋酸白试验、或组织病理确诊为CA。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男41例,女13例,年龄16~60岁,平均37岁。对照组52例,男41例,女14例,年龄19~57岁,平均36岁。病程1周~2年不等。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病期、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入选标准:无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疾患和糖尿病、红斑狼疮、皮肌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前患者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均正常,并愿意配合的患者。

排除标准: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不正常者。

治疗方法:两组均先用激光彻底清除尖锐湿疣皮损后,于术后第2天给予干扰素γ200万U(克隆伽马干扰素冻干粉剂)局部注射,方法为2%的利多卡因1~1.5ml溶解干扰素γ200万U,于患者皮损基底部皮内注射,每次200万U,3次/周,4周后改为2次/周,连续4周,共治疗8周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每2周复查1次,连续3个月。

护理方法:干预组建立个人档案,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电话号码,并把科室、科主任、护士长、咨询成员的电话告知患者,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包括经济状况、居住环境、卫生条件、家庭成员支持情况),有问题随时询问,一对一进行交流咨询。治疗干预:详细解释激光治疗原理,以及术前、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术后伤口的护理注意事项以及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感染的重要性,抗复发治疗所有药物的名称及用法,强调必须完成整个疗程以及不规则治疗的危害、及时复诊的重要性。行为干预:通过交流,评佑患者可能存在的危险以及影响因素,认识这些危险因素并与患者讨论如何降低或改变这些危险,使之选择安全。指导患者改善饮食结构,强调治疗期间多食高蛋白、高营养、富含维生素食物。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心理干预,建立个人心理档案,详细记录疾病确诊后的心理状态、治疗各个阶段的心理状态,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制定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案,采用支持性心理护理措施,并根据治疗中出现的情况及时作相应的调整。对患者家庭及性伴的干预,向患者说明性伴通知的重要性,讨论与家庭及性伴交流的关键因素及技巧,取得家庭及性伴的支持理解。对照组未接受护理咨询和回访,其余同干预组。

遵医行为判定标准:两组均在治疗结束后进行遵医行为调查。遵医行为测量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由主任和护士长审核,全体医护人员讨论后确定。能执行6项以上者完全遵医;不能完成任何一项者为完全不遵医;介于两者之间为不完全遵医。

疗效评定标准:①痊愈:皮损完全消退,局部皮肤黏膜外观恢复正常。治疗结束后,每15天复诊随访1次观察疗效,连续观察3个月,局部未再出现病灶。②复发:在治疗后疗效观察期内原皮损处或周围又重新出现皮损者。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2>/sup>检验。

结 果

临床疗效:两组患者遵医行为与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2。

表1 两组遵医行为比较[例(%)]

表2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例(%)]

治疗不依从性表现:不能坚持全程治疗,不能遵医嘱及时治疗,不能节制高危,创面不洁或感染,不节制饮食,情绪低落,不能做到性伴就医。

讨 论

依从性指患者在就医后其行为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即遵循医嘱的行为活动[3]。干扰素可降低尖锐湿疣复发率,而患者依从性对于干扰素疗效具有决定作用。

治疗不依从性原因分析:在应用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过程中,我们发现患者不依从性治疗与下面几方面有关:①知识缺乏或文化水平低;②对治疗没信心;③社会及家庭因素;④害怕疼痛与药物不良反应;⑤生活不节制等。

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制订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对策,通过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提高知识水平,形成正确的行为和观念,促进身心健康。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和鼓励对帮助患者按医嘱用药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于性病患者,最不可忽视的还有情感疗法。

参考文献

1 杨健.尖锐湿疣的复发与细胞免疫功能[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9,32(3):174-175.

第5篇:家庭护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过渡期护理;护士;胜任力模型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4(c)-0183-06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velop the competency model of the nurses in transition period for retired military veteran cadres from hospital to home, an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nurses' training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Methods Literature reviewing, survey researc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other method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mpetency of transitional care nurse for retired military veteran cadres. 21 specialists answered the questionnaires of 3 rounds of Delphi method to demonstrate the competency model of the nurses in transition period for retired military veteran cadres from hospital to home. Results The transitional care nurse competency model consisted of 4 first-level indicators, 14 secondary-level indicators and 42 factors, demonstration of the competency model of transitional care nurse for retired military veteran cadres. Conclusion The transitional care nurse competency model in the study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managers to train the nurses who are engaged in the nursing work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Key words] Transitional care; Nurse; Competency model

偃瘟ψ钤缬擅拦哈佛大学McClelland博士提出[1],在管理学、心理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2],为人员选拔、培训、绩效考核等起到了积极作用[3]。当前为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护理服务,国家卫生计生委提出“完善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胜任力为核心的护士规范培训机制”的要求[4],推动了胜任力研究在护理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在疾病康复阶段患者需要在医院和家庭之间进行转运与过渡,医院-家庭过渡期护理服务得以产生并发展[5-6]。随着社会的发展,军队离退休老干部逐步呈现高龄、慢性病高发和高医疗需求的“三高”趋势[7],而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在出院后有极高的再入院风险,综合的过渡期护理计划能够避免可预防的再入院及健康状况下降[8]。因此,需要关注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医院-家庭过渡期护理服务,使其能够较好地从医院过渡到家庭,促进康复。护士在医院-家庭过渡期护理中起主导作用[9],护士的胜任力直接影响护理服务的质量,本研究旨在构建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医院-家庭过渡期护士胜任力模型,为医院-家庭过渡期护士的培训、评价等提供依据,促进过渡期护理服务的专业化发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专家函询问卷的形成

本课题通过前期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半结构化访谈等方法确定了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医院-家庭过渡期护士胜任力要素。经课题组讨论对胜任力要素进行了归纳,形成了一级维度、二级维度及要素的结构,对医院-家庭过渡期护士胜任力进行了定义和行为描述,对要素进行了解释,形成了专家函询问卷。专家函询问卷包括指导语、问卷正文和专家的一般资料三部分。指导语介绍本研究的背景及内容、专家函询目的、填写要求等。问卷正文包括胜任力模型结构、一级维度定义、二级维度定义及行为指标、要素的解释等。专家意见的重要性依照Likert分级评分法,即5=很重要,4=比较重要,3=一般,2=不重要,1=很不重要。请各专家对各条目及其重要性做出判断和选择,对条目提出增加、修改或删除的意见。专家的一般资料包括专家的个人信息、对评价指标的判断依据以及对研究内容的熟悉程度等。

1.2 函询专家的选择

德尔菲法要求所选的专家在本领域内具有权威性,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或实践经验,以15~50名为宜[10]。本研究函询专家纳入条件为:①老年保健、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等方面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家,对医院-家庭过渡期有较深刻的认识;②本科及以上学历,高级专业职称;③从事相关领域工作>10年;④对本研究有较高的积极性,愿意参与本研究;⑤能够保证在课题研究的时间内持续参加专家咨询。经研究小组讨论后确定函询专家人数为21名。

1.3 问卷发放

研究者以面对面或电子邮件的形式向专家发放和回收咨询问卷,采用电话沟通的方式对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进一步交流。在收取第一轮函询问卷后,删除不能同时满足同意率≥80%、重要程度均数≥4、变异系数

1.4 数据整理与处理

对专家函询问卷回收后进行整理,采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专家积极系数用问卷回收率表示,专家权威程度采用判断系数和熟悉程度共同表示,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用变异系数(Vj)、协调系数(W)、χ2值、重要性赋值均数、满分百分比、标准差表示。\用专家评分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和组合权重。

2 结果

2.1 函询专家一般资料

参与本研究的函询专家都完成了3轮函询,共21名,平均年龄为(51.76±5.37)岁,均为高级职称,大多数专家(66.67%)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所有专家均从事过两个以上领域的工作。专家一般资料见表1。

2.2 专家积极系数和权威程度

积极系数和权威程度是保证函询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的基础。本研究进行了3轮函询,各发放问卷21份,分别回收21份,回收率为100%,其中,13名专家提出具体修改意见,说明专家对本研究有较高积极性。专家权威程度用权威系数(Cr)来衡量,由专家对各条目的判断系数(Ca)和专家对内容的熟悉程度(Cs)两个因素影响,即Cr=(Ca+Cs)/2。一般认为Cr≥0.70为可接受信度,本研究Cr=0.91,因此21名专家对本咨询的咨询结果较为可信。

2.3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用变异系数(Vj)、协调系数(W)、χ2值、重要性赋值均数、满分百分比、标准差来表示。Vj=标准差/均值,Vj越小表示专家意见协调程度高,一般要求Vj

2.4 咨询医院-家庭过渡期护士胜任力模型结构和内容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胜任力模型为一级维度5个,二级维度18个,要素29个结构,据此编制了第1轮专家函询问卷。一级维度函询结果总结如下:增加“过渡期护理保健能力”并补充其二级维度和要素,删除“专业发展能力”及其二级维度和要素,合并“组织领导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为“过渡期护理管理能力”。专家对二级维度和要素的意见主要为修改部分维度和要素的名称,补充所有二级维度的要素,调整部分要素的位置。有专家提出“个人特质”名称修改为“角色适应能力”,建议将“法律与伦理”改为“保健政策应用能力”;关于“心理咨询能力”,建议要素“循证护理能力”转入二级维度“评判性思维”下等。专家还对条目的顺序、词句的表达、内容交叉等提出了建议,如将“护理计划能力”移至二级维度实践技能下;“使老干部逐渐适应健康自我管理者角色,引导其积极参与健康管理”后面增加“并不断提高认知水平”;将职业精神和态度的内容合并。经查阅文献和课题组讨论,研究者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修改,由此形成第2轮专家咨询问卷,包括4个一级维度、14个二级维度、42个要素。

第2轮专家函询结果反馈中,经第2轮专家函询后,专家已认同胜任力模型的结构,但对某些定义、行为描述和要素解释提出了修改意见。对4个一级维度全部同意的专家有21名,为100%,一级维度在第2轮函询中得到确认。课题组对专家提出的具体意见进行分析、讨论后,对部分维度的定义、行为描述和要素解释一一进行了修改。如“尊重和理解老干部”改为“尊重和理解老干部,了解其保健需求”; “评估老干部居家环境,提出问题”改为“评估老干部居家环境,明确问题”等。第3轮专家函询以再次确定各条目为目的,并判定胜任力模型各条目的重要程度。3轮专家函询后,专家对各条目意见趋于集中,最终确定胜任力模型,包括一级维度定义、二级维度定义及行为指标、要素的解释。胜任力模型及权重(定义、行为描述等略),见表4。

3 讨论

3.1 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医院-家庭过渡期护士胜任力模型结果可靠性分析

专家的选择是德尔菲法成败的关键[11],主要从专业领域、工作经验、学历、职称、对本研究兴趣等几个方面来考虑。本课题咨询的21名专家来自北京、甘肃、辽宁、湖北、江苏等地的军队卫生主管部门及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均在军队老年保健、护理管理等领域工作多年,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本研究专家均有10年以上相关领域工作经验,均为高级职称,66.67%的专家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专家权威系数高,保证了函询结果的可靠性。专家对本研究的3轮专家函询都表现积极,问卷100%回收。本研究3轮专家函询后变异系数(Vj)在0.04~0.17之间,协调系数(W)为0.226~0.464,经χ2检验后P=0.000,表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较好。

3.2 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医院-家庭过渡期护士胜任力模型结构

经过文献回顾、调查研究、半结构式访谈、德尔菲法,综合分析专家意见后,增加、修改、删除和调整,本研究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维度(过渡期护理保健能力、过渡期护理实践能力、过渡期护理管理能力、过渡期护理角色适应能力)、14个二级维度和42个要素的胜任力模型。其中,过渡期护理实践能力是胜任力模型的最重要的部分,实施过渡期护理服务首先必须具备基本的护理服务能力,全面的知识和过硬的实践技能是提供护理服务的基础。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存在心理变化明显、精神问题突出的情况[12],在医院-家庭过渡期其心理变化表现尤为突出,护士要引导其适应自我管理者角色并能够积极参与健康管理[13],要具备心理支持的能力;护士要在居家环境的变化和老年人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的情况下对老干部可能新出现的危险状况迅速反应,能够在运用评判性思维和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决策,要具备应急处置和临床决策能力;在医院-家庭过渡期,护士也要满足老干部的了解健康信息、康复锻炼等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咨询,能够指导其尽快康复训练等,也需要具备教育咨询的能力。

医院-家庭过渡期护理服务由护理人员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合作完成,护士起主导和协调作用[14],需要管理医院-家庭过渡期护理团队,因此管理能力重要性仅次于实践能力。过渡期护士主导医院-家庭过渡期护理工作,首先要具有个人影响力,要能够管理和带动护理团队,能够动员家庭、干休所的力量来支持医院-家庭过渡期护理工作;要能够寻求各种信息、资源解决医院-家庭过渡期老干部的护理问题;能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能够对医院-家庭过渡期护理服务质量进行控制,预测护理风险并进行安全管理等这都是过渡期护理管理的内容。过渡期护理保健能力是开展军队离退休医院-家庭过渡期护理工作的前提,只有知晓保健政策才能开展保健服务工作,且护理工作顺利开展需要与老干部及照顾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护士与老干部家属、干休所一起营造健康、安全的居家环境也促进老干部休养和康复。医院-家庭过渡期护士离开医疗机构进入家庭环境工作,需要面对服务对象的多样性、居家环境的复杂性和工作的独立性等特点,使其要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压能力,能够具备一些深层次的个人特征,如亲和、热情等。因此,过渡期护理角色适应能力的二级维度包括职业精神和态度、自我控制。本研究与国外实施过渡期护理的高级实践护士所要具有的直接护理、教育和指导、提供咨询、研究(获取新知识)、管理(领导和应用管理程序)、合作(与他人协调合作)的角色作用[15]相一致,还体现了军队老干部的保健特色。

3.3 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医院-家庭过渡期护士胜任力模型建立的意义

我国对过渡期护理的关注起步较晚,目前国内较少统一的培训和评价体系,对从事老年人医院-家庭过渡期护理服务的护士胜任力有关研究较少,但随着国家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及老年人家庭护理服务,将有更多的护理人才参与过渡期护理[16]。在前期调查中研究者发现目前北京市尚无专职岗位的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医院-家庭过渡期护士,医院-家庭过渡期护理工作多由老干部住院期间的责任护士在基本护理工作之外兼任或干休所护士承担部分工作。医院-家庭过渡期护士胜任力模型的建立,有利于从对从事医院-家庭过渡期护理工作的护士更加合理地进行培训。从对卫生主管部门和护理管理者角度来说,可以依据胜任力模型了解医院-家庭过渡期护理工作中护士应具备的特征,可用于医院-家庭过渡期护士的培训[17],帮助其规划职业生涯,激发其工作潜能;可以用来发现现有护士需要提升改进的方面以及未来过渡期护士的培养等。从护士自身来说,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工作角色,帮助自己获得角色定位和继续学习方向,使其能最大限度发挥潜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18]。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呈现高龄、慢性病高发和高医疗需求的“三高”趋势,关注其医院-家庭过渡期护理工作,改进护理服务水平,能够使其得到连续的护理服务,解决其出院后护理信息缺乏、服务中断、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相对于一般社区老年人,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在住房保障、医疗保障、生活服务等方面享有更为丰富的资源[19-20];北京市军队干休所的卫生保障水平高于全国一般社区,对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医院-家庭过渡期护士胜任力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社会借鉴意义,但在全的适用性还需要进行验证。本研究也为后续开展有效的胜任力评价体系和培训课程提供参考,可以设计出过渡期护士的培训规范,设定职业发展阶段所需要的培训课程,使其更具针对性和体系化。

4 小结

护士的胜任力水平是满足军队离退休老干部高护理需求、保障护理质量的关键,因此,本研究构建并论证了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医院-家庭过渡期护士胜任力模型。课题组基于前期对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医院-家庭过渡期现存护理问题的思考,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半结构化访谈、课题组多次讨论形成了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医院-家庭过渡期护士胜任力模型。采用德尔菲法对护士胜任力模型进行论证,参与专家权威程度、积极性较高,专家意见集中且趋于一致,协调程度高。由于从事这一时期护理工作的护士人数有限,尚未进行实证研究,未来应在医院-家庭过渡期护理服务不断开展的基础上发展胜任力模型的实测研究,进一步修正和完善该模型,使其更加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后续研究将开展有效的胜任力评价体系和培训课程,设定不同职业发展阶段所需要的相关培训和考核计划。

[参考文献]

[1] McClelland DC. 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 [J]. Am Psychol,1973,28(1):1-14.

[2] 罗立新.出版社编辑人员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应用[J].科技与出版,2010(3):3-7.

[3] 尹爱田,孟庆跃,方素珍,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胜任力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10):678-680.

[4] 关于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通知[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报,2015.

[5] 单伟颖,李青,郭金玉.过渡期护理模式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3):284-246.

[6] Naylor MD,Aiken LH,Kurtzman ET,et al. The care span: The importance of transitional care in achieving health reform [J]. Health Aff(Millwood),2011,30(4):746-754.

[7] 黄智平,刘章,吴辰,等.军队干休所做好“三高期”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医药前沿,2014(4):66-68.

[8] Park HK,Branch LG,Bulat T,et al. Influence of a transitional care clinic on subsequent 30-day hospitalizations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visits in individuals discharged from a skilled nursing facility [J]. J Am Geriatr Soc,2013, 61(1):137-142.

[9] Boult C,Green AF,Boult LB,et al. Successful models of comprehensive care for older adults with chronic conditions:evidence for the Institute of Medicine's "retooling for an aging America" report [J]. J Am Geriatr Soc,2009, 57(12):2328-2337.

[10] 曾光.现代流行病学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250-270.

[11] 王小平,李危石.Delphi法及其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J].中华外科杂志,2014,52(1):7-10.

[12] 秦根生,姜杰.“两高期”老干部医疗保健特点c对策[J].人民军医,2012,55(7):648.

[13] Enderlin CA,McLeskey N,Rooker JL,et al. Review of current conceptual models and frameworks to guide transitions of care in older adults [J]. Geriatr Nurs,2013,34(1):47-52.

[14] Hirschman KB,Bixby MB. Transitions in Care from the Hospital to Home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es [J]. Diabetes Spectr,2014,27(3):192-195.

[15] 陈伟菊.美国高级实践护士发展现状及对我国护理的启迪[J].现代医院,2007,7(10):155-156.

[16] 王少玲,黄金月,周家仪,等.效果为本能力培训模式建立及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08,8(12):49-52.

[17] 张巧玲,李小妹,王淑珍,等.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护士培训需求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0):1834-1836.

[18] 刘捷,赵滨,李艳玲,等.护士长岗位胜任力模型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5):609-613.

[19] 田京利,仲伟红.干休所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调查与探讨[J].医药,2000,12(2):108-109.

第6篇:家庭护理的重要性范文

中风是一种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临床常见病。中风不仅导致患者生理残疾,而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其中中风后抑郁症(poststrokedepression,PSD)最为多见,发生率在40%~50%之间。其表现为病人对任何事情都缺乏兴趣、空虚、厌烦、淡漠,认为活着无意义等。由于发生率较高,持续时间较长,患者信心丧失,对治疗造成障碍,影响其彻底康复。Moris等经过10年随访研究发现,脑卒中患者如果伴发抑郁,将延缓脑卒中后的康复,导致死亡的危险性增加24倍。200305~200508,我院收治中风后抑郁症18例,经过护理人员精心护理,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8例住院患者中,男11例,女7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69岁,平均59.5岁;病程最短28d,最长13个月。其中缺血性中风14例,出血性中风4例。18例患者均经CT或MRI确诊为中风,且为首次发病,符合中风的抑郁症诊断标准,排除昏迷、智力障碍、失语者。

1.2治疗方法对中风后抑郁症以中医药治疗为主,即在脑血管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淤汤治疗。

1.3疗效标准与结果疗效标准参照张氏的方法制定,以痊愈、好转、无效三项评定。精神症状全部消失,情绪、情感恢复正常,能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为痊愈;精神症状基本或大部分消失,时有情绪、情感低落,能勉强处理一般日常生活为好转;精神症状无改善,情绪、情感低落仍明显为无效;疗效判定统一以3个月为期,包括住院期与非住院期。18例中,痊愈5例,好转8例,无效5例,有效率72.2%。

2、观察与护理

2.1对PSD的观察PSD是中风后继发的一种情感障碍。临床中我们发现,PSD患者的活动障碍常导致抑郁症的发生,而抑郁症又可影响PSD患者的康复,形成恶性循环。PSD除造成情感上的痛苦外,还减慢肢体功能和认知功能恢复,并可使死亡率升高(无效5例中,3例死亡)。同时,神经功能低下也应是继发抑郁症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PSD的发病概率与病程也存在一定关系,病程越长,PSD的发病率越高,不过由于病例数稍少,有待进一步观察。

2.2一般护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居室要通风换气,环境清洁,保持空气清新;②合理饮食,选择低脂、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无刺激性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供给足够热量。避免发生呛咳、误吸等;③加强基础护理。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口腔清洁,保持大便通畅,协助定时翻身,注意皮肤护理,预防压疮;④做好安全护理,防止发生跌倒等意外;⑤保持患肢功能位置,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肢体瘫痪程度。

2.3功能锻炼中风后患者的恢复一大要点就是加强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包括肢体与语言等方面的训练。功能锻炼应在病情稳定后及早进行,坚持被动和主动相结合、床上和床下相结合、室内和室外相结合的原则。在这“三结合”的原则下,最主要的是突出“早”和“量力而行”及正确的运动方法。肢体活动能加强血液循环及恢复肌力,进而促进神经递质的合成,反过来也对抑郁症的恢复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有学者认为,肢体活动能力越低,PSD的发生率越高,抑郁的发生与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成正比关系。因此我们将功能训练贯穿于中风的始终,充分发挥病人的潜在能力和残存功能,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到正常的功能状态或重新获得技能,缩短恢复的期限。

2.4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实现全面康复的重要内容之一,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障碍,而患者心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病情的转归。笔者在临床观察中注意到,中风后抑郁症患者多具有焦虑、自卑、依赖等心理,不愿配合治疗,甚则自暴自弃,产生轻生念头,严重影响临床疗效。针对这一现象,护理人员应当尊重和关心患者,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提供中风的病因、治疗及预后的可靠信息,同时说明康复需要一个过程,指导患者正确面对疾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并且根据病人性格特点、病情轻重、家庭境遇的不同及各种不同的心理变化如紧张恐惧、悲观失望、被动依赖等采取不同的心理支持方法,增强患者自我照顾的能力,树立坚持战胜疾病的信心。

2.5家庭干预家庭干预是指对患者家庭成员进行相关疾病知识教育,或由医务人员定期家访进行干预性训练两者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进行家庭干预对象主要为PSD患者有行为能力家属。内容为:①认知干预:向患者家属宣教PSD的相关知识,包括其诱因、病因、预防及治疗,提高其家属对疾病的认识;②心理干预:讲解心理、情绪对PSD的作用,明确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对疾病预后的消极影响,指导其做好患者的思想疏导工作,并建立家属病症痊愈的信心;③行为干预:教会家属掌握一定的康复训练方法,协助患者进行经常性的功能训练,根据病情允许鼓励患者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日常工作,改变家庭不良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④情感干预:重点讲解和谐的家庭环境对于本病恢复的异常重要性。

3、讨论

3.1护理对PSD患者的重要性中风后抑郁症患者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医护患及家属人员的共同努力,坚持不懈。临床上历来都非常重视护理对于本症的康复作用,护士在协助进行药物康复治疗的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志变化,掌握患者的病情动态,从饮食、生活起居、功能锻炼和心理护理等多方面对患者施护,并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本症的有关知识和护理技巧。因此,护士在患者康复过程中不仅担任治疗者,还起着协调者、观察者和宣教者等作用,对促进PSD患者的早日康复有着重要的影响。

3.2家庭干预对PSD患者的康复作用病人是一个身心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因此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对疾病康复十分重要。家庭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如果家庭关爱丧失,就意味着缺乏稳定的社会支持。因此良好的家庭氛围、融洽的家庭关系及家庭关系及家庭支持程度的高低可直接影响PSD患者的康复,及时正确地发现和处理中风后患者的情感障碍是中风康复工作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家庭干预便是将这一道理运用于临床护理研究,把社会、家庭、医院联系起来,将临床治疗与康复从医院延伸到家庭。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疾病知识介绍,缓和家庭气氛,行为――认知干预等系统措施的介入,改善或促进而有效的良好干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学者研究发现,家庭干预对心境障碍的治疗取得较好效果,且在疗效与服药依从性两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这一点在我们的观察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应当引导起临床护理的重视。随着社区护理体制的逐步健全,精神康复的院内社区循环已成为发展趋势,促进了医患之间、患者与家属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并巩固和提高了药物治疗和功能锻炼的效果,对于加速患者的康复、改善家庭关系以及创造社会效益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明明.脑卒中后抑郁症及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1,7(4):159.

[2]殷春萍.针药并用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10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4,36(3):25.

[3]MorrsiPL,BearH,FriesS,etal.Associationofdepressionwith10yearpoststrokemeotaity[J].AmJPsychiatry,1993,150:124.

[4]张秀荣,赵鸿运.舒神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02,22(3):35.

第7篇:家庭护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需要论;临床实践

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是由于位于颅内脑底部的先天性动脉瘤、高血压动脉硬化和脑表浅部动静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不稳定,容易再出血,死亡率较高。合理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针对该病的特点我们依据马斯洛对人类需要的层次理论,即把人的基本需要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成5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1],作了很多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1 入院时护理

首先应满足病人的生理需要,解决急需解决的问题,如当病人剧烈的头痛,应遵医嘱给予脱水剂、降血压药物及止痛剂,以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及缓解头痛;必要时给予高流量吸氧,以改善脑组织缺氧状况。其次是满足安全需要,因病人精神紧张时,交感神经兴奋,心肌耗氧量和脑组织耗氧量增加;应设法消除病人紧张情绪,用安慰性语言给病人心理上的鼓励和支持,必要时给镇静剂,使其得到身心两方面的安全保障。

2 住院期间的护理

2.1 生理需要的护理 生理需要包括氧气、食物、水分、排泄、避免疼痛、睡眠、卧床休息。其中,应绝对卧床休息,包括床上大小便。(1)饮食问题: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应进食低脂、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多食新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如香蕉、芹菜、菠菜、韭菜、蜂蜜等,耐心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暴饮暴食的危害,督促其配合。(2)排泄问题:便秘时用力大便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诱因,所以病人要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大便干结、突然用力等。下腹部从右侧向左侧做环形按摩有助于排便,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缓泄剂,如果导片口服、番泄叶代茶饮等。(3)睡眠问题:护理人员应给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大声喧哗,保持病室内温湿度适宜、盖被适宜。有计划地安排好护理活动,尽量减少对病人睡眠的干扰,尽量满足病人以前的入睡习惯和入睡方式。(4)卧床休息问题:向病人解释卧床休息的重要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易复发,多见于发病后2~3周,绝对卧床休息以避免再次出血,一般需绝对卧床休息4~6周。卧位宜取平卧位或侧卧位,抬高头部15°~30°,以降低颅内压,减轻头痛。颈部不可向前倾斜,以防局部血管受压而加重脑水肿[2]。(5)心理问题:实行责任护理,取得患者的信任,掌握患者发病后的心理状态,向其讲解对该病的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同时也要告之家属不要在患者面前谈论病情或表现哀痛、悲伤的情绪,配合医务人员保持患者的平和心态。对精神症状明显者应给予适量镇静剂,减轻病人痛苦,消除紧张、焦虑情绪。

2.2 安全需要的护理

2.2.1 心理方面 充分利用多种交流方式与病人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对诊查情况作必要的解释,使其对自己的病情有所认识,消除心理上的不安。做好对家属和探视人员的工作,避免向病人讲述不愉快的事情,以保持病人良好的情绪[3]。

2.2.2 病情方面 加强基础护理,应用各种保障病人安全的措施,如对昏迷病人使用床栏保护;对病室空气定期消毒,以防止医院感染。还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发现再出血的先兆,蛛网膜下腔出血后1个月内再次出血的危险性最大,2周内再出血率占再发病例的54%~80%[4]。再出血之前常有一次或多次先兆发作,如头痛、烦躁不安等,如患者的病情在好转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意识加重、瞳孔不等大,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以保障病人安全。注意观察有无血管痉挛,血管痉挛可发生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任何时间,多继发于出血后5~14天,这是出血后病人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5]。临床上出现脑血管痉挛时,意识水平下降,并伴有局灶性神经体征。因此在病程的前2周要加强巡视,早发现早处理。血管痉挛1周以后,血管壁即出现不可逆性水肿坏死,此时任何处理都将无效,故病人入院后应早期进行预防。如果患者病情由稳定转入恶化,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失语等体征,应警惕有血管痉挛的可能,要及时通知医生,争取治疗时间。

2.3 爱与归属需要的护理 病人住院后,远离了家人和熟悉的生活环境,易产生孤独感和强烈的无助感。护理人员应耐心做好心理疏导,帮助病人转换角色,安心养病。同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允许陪伴与探视,使病人充分感受家庭的温暖和朋友的关爱。

2.4 自尊和尊重需要的护理 病人因生病住院往往会觉得自己成为他人的负担,缺乏生存的价值。由于依赖他人、丧失康复的信心或缺乏自主能力而妨碍病人自尊需要的满足。因此,护理人员应充分予以重视,如对病人态度和蔼,不直接呼唤病人的名字,用尊重的语句称呼病人,尊重病人的个人习惯、隐私、宗教信仰等。更重要的是,充分调动病人的主动性及参与性,使其认识到自身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产生受重视感。

2.5 自我实现需要的护理 病人病情好转时,在确定病人较低层次的需要均已满足时,应尽可能的让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挥自己的能力,如在护理活动中注意尽量满足病人的爱好和习惯,让病人参与诊疗决策及护理活动,以满足病人对自我实现的需要。还要使病人明确认识到,配合治疗和护理,战胜疾病,是住院期间满足自我实现的重要内容。

3 出院护理

3.1 安全需要的护理 有些病人比较敏感,担心出院后得不到系统的治疗和护理,会复发。护理人员耐心向病人解释家庭康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剧烈的咳嗽、情绪激动、便秘、突然用力等,解释定期复诊的重要性,解除顾虑。

3.2 自我实现需要的护理 多数病人担心不能胜任日后的工作和学习,因而忧心重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真做好保健教育和出院指导,并具体做好职业工作方面的指导:逐步增加活动量,经过3~4个月渐进训练后,可酌情恢复部分轻工作,但短期内不骑自行车,不外出开会等。一般1年后恢复全天劳动,但避免过度的脑力劳动和过重的体力劳动以及剧烈的体育活动。女性病人1~2年内应避免妊娠。

参考文献

[1] 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3.

[2] 孙涛.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护理[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7(14):1338-1339.

[3] 吴翠霞,马红雁.脑出血病人的家庭护理[J].新医学导刊,2006,5(6):69-70.

第8篇:家庭护理的重要性范文

对于慢性肾衰竭需长期透析的患者,由于受疾病本身、透析并发症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患者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不仅导致引发免疫力下降、影响生活质量,更为严重的是引发透析并发症,从而增加治疗风险,因此做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一 分析影响患者心理的因素

1 疾病因素: 由于其肾功能多为不可逆性损害,患者一旦了解到除肾移植外,透析是维持生命的最后治疗方法,而它只能代替正常肾脏的部分排泄功能,不能代替正常肾脏的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功能,往往产生绝望、恐惧的心理。

2 经济因素:昂贵的透析费用是透析患者的沉重负担,一旦无法支付治疗费用,随时面临生命危险。

3 社会因素:良好的社会、家庭支持,对透析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直接保护作用。

4 自身形象的改变: 长期透析患者多存在身体水肿、萎缩,皮肤苍白干燥、脱屑多痒、色素沉着,头发脱落等外在形象改变,大部分患者还伴有减弱、减退的改变,因而容易产生自尊受损、羞耻感、抑郁消沉等心理变化。

5 治疗因素:维持性血透必须采用间歇性重复透析,时间安排及 治疗中的反复动静脉穿刺也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各种急性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的出现常导致患者紧张和丧失信心。

二 护理措施

根据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其产生的原因,护理人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心理护理。

1 良好的护患关系

(1)护理人员首先要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以良好的精神面貌、道德修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服务患者,使其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其次要切实转变服务观念,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作为一种理念和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到工作中,要理解尊重患者,与其建立平等信任的人际关系,既要多关心多体贴患者,又要维持患者的独立人格。

(2)掌握沟通的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中要注意言行的得体,把握好分寸,多给予鼓励和肯定,对其做得不够甚至拒绝配合的方面,比如未能很好地控制体重、拒绝药物治疗等,避免使用责怪批评的语气,应善意的劝导,促使患者自觉领会其中的利害关系,主动改变不良习惯,积极配合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主动征求患者对治疗的看法,交流双方意图和需求,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根据患者不同文化程度,采取不同方式进行耐心细致地劝解开导,也可请同类型疾病顺利完成多次透析的患者现身说法,让患者看到治疗的希望,增加治疗的自信心。

(3)与家属保持沟通协作,患者由于长期血液透析,需定期到医院接受治疗,而且长期承受病痛折磨,部分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丧失,不得不依赖家属,同时昂贵的透析费用又给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患者认为自己是家庭的累赘,常表现出多疑、敏感、自厌等情绪,因此做好与透析患者家属的沟通非常重要。护士应详细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多与家属沟通,让家属对治疗方案、生活护理中的有关注意事项详细了解并积极配合,同时告知家庭支持的重要性,一方面通过家属了解患者未透析时的情况,另一方面将治疗期间掌握的患者病情、心理变化反馈给家属。对于部分自律能力较差、不能很好控制水分和钠盐摄入的患者,应让家属发挥监督、协助的作用,从而多方面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

第9篇:家庭护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家庭随访 腹膜透析 提高

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发展,这一治疗受到广大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青睐。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易行、更好的保护残余肾功能、稳定性安全好的优点,特别适合儿童、老年人和边远地方居民等人群。定期家庭随访是管理腹透病员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样可早期发现和处理腹膜透析中的问题,有助于减少患者就诊次数和住院时间[1]。做好家庭随访,减轻患者经济和心理负担,为腹膜透析患者提供更多的福音。

临床资料

2009年6月-2012年6月在我科就诊的家庭腹膜透析治疗患者70例,男32例,女38例;年龄24~85岁。对其进行家庭随访,针对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给予的相应健康教育。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分析并总结。

分析与指导

通过家庭随访,90%患者的居家透析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学会科学布置透析设施和实施有效地消毒措施。保持透析环境的整洁干净。护理人员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和评估病员居住的条件,了解病员的居家腹膜透析环境,评估病员透析的充分性,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保证腹膜透析环境的安全。这是门诊随访与电话随访无法真实了解的内容,也是家庭随访的重要意义之一。

家庭随访将对遵医行为差,依从性差的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强调无菌操作的观念、坚持正确的导管出口处护理、操作前洗手戴口罩、保持清洁的透析环境、遵医嘱按时透析、严格控制水钠的摄入、腹膜透析管的护理、适当活动、加强营养、按时复诊的重要性[2]。通过家庭随访,绝大部分患者认识到腹膜平衡试验的意义,坚持每3个月来院行腹膜平衡试验,调整透析方案,患者依从性得到显著的提高。

通过家庭随访,护理人员可以更加深层次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近距离了解患者的身心感受,结合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给予良好的心理疏导。家庭随访模式缓解在院期间与门诊期间就医的紧张感,让患者畅所欲言,进行一次良好的心理调适,从根源去解决心理疑惑,使家属更多的关爱患者,与医务人员保持密切的联系并提供帮助,保证患者在熟悉、安全、愉快平静的环境中顺利进行家庭腹膜透析。让患者真正的做到重返家庭、重返社会的良好状态,提高生活品质。

通过家庭随访,患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大多数患者1年内未发生1次腹腔感染和隧道口感染。护理人员能及时了解患者操作及透析的状况,指导患者必须在无菌原则下的进行操作,降低腹膜炎和隧道口感染的发生。配送各种腹膜透析健康宣传资料,合理饮食、合理运动、定期检测血压、血糖,预防低血压、低钾的发生,更好的保护残余肾功能。

讨 论

通过家庭随访使腹透病员居家依然享受在院患者同等待遇,护理人员定期进行家庭随访,充分评估家庭透析环境并指导改善;维持和谐的护患关系,提供患者的依从性;加强心理疏导,保持健康心态;及时跟踪透析状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此外,发送腹膜透析健康知识小册,不断完善健康指导,赠送专科护理人员示范腹膜透析操作流程光盘,全力做好“天使工程”,不断完善家庭随访管理制度,为患者创造舒适、温馨的透析环境。在未来的道路中,我们将加强家庭随访的力度和深度,以延长腹膜患者的生存率、提高腹透患者生活质量而努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