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上海高中学校范文

上海高中学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上海高中学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上海高中学校

第1篇:上海高中学校范文

【导语】

根据2018年上海市特殊教育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安排,参加今年本市特殊教育高中阶段学校(含中职特教班)招生录取的残疾考生,应于5月23日(星期三)至25日(星期五),和家长(监护人)一起到就读的初中学校填报《2018年上海市特殊教育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考志愿表》并进行书面志愿现场确认。

市教育考试院友情提醒考生和家长:在填报《2018年上海市特殊教育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考志愿表》之前,请认真查看《2018年特殊教育高中阶段学校(含中职特教班)招生计划》和《2018年上海市特殊教育高中阶段学校和中职校附设特教班招生方案》。

视力残疾考生可在志愿表中“提前招生录取志愿”栏填报上海市盲童学校,听力残疾考生可在“提前招生录取志愿”栏填报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这两类考生不填报“统一招生录取志愿”。

智力残疾考生、自闭症、脑瘫等残疾考生可在“提前招生录取志愿”栏填报上海市鹤琴职业教育学校,同时可在“统一招生录取志愿”栏填报考生报考区举办的特殊教育高中阶段学校或中职特教班。考生不填报“提前招生录取志愿”,或填报后未被录取,不影响“统一招生录取志愿”的投档和录取。

第2篇:上海高中学校范文

上海从2009年起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此次主要调整了高三年级语文、数学、外语和思想政治4门科目的考试时间和内容,考试时间提前至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内容限定在课程标准规定的高中前5个学期基础型课程内容范围之内。语文、数学两门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将增加附加题,附加题考试时间各约40分钟。这一调整从2012学年的高一年级开始执行。

在考试成绩认定方面,上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所有笔试科目成绩将采用等第制,分为A、B、C、D、F五个等第,其中F等第为不合格。该项调整从2013学年的高一年级开始执行。

上海市教委主任苏明表示,这一调整主要意在增加学业水平考试的区分度,更精准地辨别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业水平,满足大学人才选拔的需求,让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减少多头备考、疲于应试的压力。

据了解,上海市半年前开始研究改革学业水平考试方案,各高校都表示支持。不过各校自主招生如何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本校的专业测试、面试结合,仍要由高校自主决定。据悉,复旦和上海交大都表示将积极配合,制定明年自主招生计划和未来深化改革方案,上报教育部获批后,尽快向社会公布。

不过,也有高校认为,学业水平考试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不同高校能否作为自主招生依据,仍值得研究。一些省市学业考试不受重视,甚至出现严重的抄袭、作弊现象,如果将上海的改革放大,应用到更多高校招生中,很难保证其公正性。

第3篇:上海高中学校范文

(1.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 201411;2.上海电子工业学校 上海 201411)

摘要:当前,学生消费行为日趋多元化,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完成五年职业教育后很好地服务社会成为中高职贯通班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在上海市中高职贯通班一年级学生中开展了消费行为的调查和分析,深入分析学生的消费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变学生消费行为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上海市;中高职贯通班学生;消费行为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0-0046-03

上海市共有86所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近12万人。他们中的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踏上工作岗位,2012年就业率高达97.92% 。在这12万在校生中,有近1/3的人为中高职贯通班培养,基本来自于上海地区。中高职贯通班学生作为近年来上海市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深入了解中高职贯通班学生的消费行为,并有针对性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人生观,对他们完成五年职业教育后服务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在电子信息职教集团20余所中职学校的中高职贯通班一年级学生中进行了消费调查,调查涉及月消费情况、消费结构、消费来源和消费心理四个方面。本次调查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作为测量工具,共发放问卷976份,收回问卷953份,回收率97.6%,有效问卷912份,有效率93.4%。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我们看出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改变学生消费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对策。

调查结果

消费额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学生月消费呈橄榄球状,中间大,两头小(见表1),高消费和低消费者合起来占8.7%,月消费700元至1 400元(本文均指人民币)的占90%以上。根据目前的消费水平,1000元左右的月消费基本上能满足学生日常开支的需要,这样的消费水准对大多数家庭来说还是可以承受的。但不容忽视的是,有5.4%的学生月消费在700元以下,低于当前我国城市最低生活标准,他们基本上来自于城市下岗职工家庭或郊区农村,需要学校、社会等有关部门给与支持和帮助。此外,德育工作者、心理教师和班主任也要多关注他们,以防他们产生自卑、自信心不足等不良心理。同样,月消费在2 000元以上的学生也需要班主任和家长关注,及时了解他们的消费结构。目前,上海市最低工资上调至1 820元,2 000元以上的月开支对普通家庭来说是个难以承受的数目,过高的、不当的消费会滋生学生奢侈浪费的行为。

消费结构 从消费结构来看,生活开支占每月费用的比重最大,而且每月消费额越低的学生用在食品上的费用越高,符合恩格尔系数原理。相对来说,除学费外,学生用在学习上的费用普遍较低,课外辅导、学习用品和书籍的购买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基本上没有,其中有47.8%的学生每个月在学习上没有开支,虽然50%以上的学生有学习消费,但费用不高,一个月最多花费100元。社交费用比学习费用略高。调查时强调社交费用是指花在同学朋友间的请客送礼,从调查结果中得知学生的社交活动不多,社交兴趣也不高,其中有37%的学生没有社交活动。不可忽视的是通信费用,它仅次于生活费用,从统计中得知有16.3%的学生每个月的通讯费用在200元以上,拥有手机的学生为100%,92%的学生手机可以上网,31%的学生表示每周上网10次以上,只有2%的学生表示从来不上网,34%的学生有网购经历,89%的学生表示手机主要用来打电话、网聊、微信、QQ、游戏、购物,只有11%的学生表示会用手机查学习资料。其他费用是指用在旅游、娱乐等方面,从调查中得知,生活费用在750元以下的学生基本上没有其他费用,他们绝大多数费用都用在生活日常开支上,月消费在1200元以上的学生偶尔会有旅游、看电影、打台球、上兴趣班等其他费用(见表2)。

消费来源 中高职贯通班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在15岁左右,还是未成年人,他们的消费来源基本上依赖家庭,向家里要钱消费的占77%以上(见表3)。值得注意的是,有将近30%的学生借钱消费或尽量不消费,他们主要来自经济困难的家庭,家庭收入不足以供给其合理消费,导致这些学生经济拮据、生活窘迫。对这些家境困难的学生,学校、社会等相关部门应给与关注和帮助。另外,有4.3%的学生赚钱消费,赚钱消费的在高消费和低消费的学生中都有,数量相差不大。本问题题为多项选择题,赚钱消费并不是指完全靠自己赚钱,而是指消费中的一部分是自己赚的钱或指有赚钱的经历。从调查中得知,学生赚钱的方式多是亲戚朋友或父母熟人的公司做周末或假期的兼职,从事派传单、打字等简单的工作,每天上班时间不超过6小时,主要目的是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为将来走上社会打下基础。从总体来看,学生还是完全的消费者,对家庭的依赖性强,消费能力弱,消费来源单一。

消费心理 从学生的消费心理来看,大部分学生有正确的消费认识,尽管有近20%的学生会超前消费,但有76%的学生不赞成超前消费。对向家里撒谎要钱消费,70%的学生没有这方面的行为。偶尔和经常撒谎向家里要钱消费的人数占30%,这种现象不可忽视,需要认真引导,让学生养成诚实的习惯,形成正确的消费理念。对于请客送礼,仅有14%的学生出于自愿,80%以上的学生是随大流或无可奈何。40%以上的学生表示花父母的钱时很心痛,不容忽视的是将近60%的学生表示没感觉、没想过或觉得应该。

调查结果分析

从以上调查结果看出,上海市中高职贯通班学生的消费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跟风现象普遍,消费具有盲目性 绝大部分学生消费具有跟风现象。如看到其他同学有功能较多的机就会出于攀比心理而去购买;或追求与众不同,买不适合自己的东西;有些学生追求名牌,无视自己的消费能力,存在过度消费的情况;有的学生过于节俭,省吃俭用,导致营养不良,影响正常发育。

消费水平低,消费能力弱 中高职贯通班学生有不少来自于低收入家庭或者郊区农村,父母身体不好或工作收入不高,家庭经济薄弱,不能提供更多的金钱;另外,一年级学生受年龄小、社会阅历浅等因素的制约,几乎不可能有勤工俭学的机会,因此供自己支配的金钱很有限。

消费结构不合理,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 学生的消费主要集中在食品、服装、通讯、社交等方面。用于学习方面的消费很少,精神消费相当贫乏,大多数学生知道读书很重要,但却不爱看书,没有兴趣和耐心看书,更不会主动在学习方面投资。

感恩意识较淡薄 将近60%的学生对花父母的钱表示没感觉、没想过、觉得应该,“90后”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平时很少从事劳动,甚至连简单的家务活都不会干,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知道劳动的辛苦,不知道挣钱的不易,父母都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而孩子却不懂得感恩,也不懂得珍惜。

缺乏消费计划和消费反思 调查中得知大多数学生没有消费计划和统筹,得过且过,有的寅吃卯粮,有的有多少花多少,有的是“月光族”,有的成为“月亏族”。对于所花的钱,很少有学生有记录;哪些该买,哪些不该买,买了哪些造成了浪费,也不去总结和反思,甚至浪费了也不觉得可惜。这种现象与钱来得容易有关系。

思考与对策

家庭方面 培养和教育孩子树立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多体会劳动的艰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适当地让孩子承担家务活,创造机会让孩子去工厂或田间地头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增强劳动观念,理解付出和得到之间的关系,培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理念,逐渐建立孩子的劳动意识。对于孩子不合理的消费要求应坚决拒绝。

学校方面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通过课堂教学普及基本的消费知识,正确处理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发展消费、生存消费等各种消费之间的关系。利用学校宣传栏和黑板报展示消费知识,课余时间开办投资理财兴趣班,传授经济知识及消费投资知识,开展投资理财和勤俭节约活动,建立评比系统,定期展开“理财小能手”或“勤俭节约标兵”等比赛,让理性消费、热爱劳动、勤俭节约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借助德育实践基地和德育课,对学生进行消费指导,培养合理的消费意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

社会方面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消费特点,利用媒体优势展开讨论和引导,引起社会对学生消费的普遍关注,提高学生的消费知识和技能,形成健康的消费理念。国家和社会应加大对那些收入不高、经济拮据家庭的扶持力度。另外,企业和社会机构可以联合设立一些专项奖学金,帮助和鼓励困难家庭的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让经济困难学生真切地感到实惠并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个人方面 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合理的消费观,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受他人消费行为的影响,克服盲目消费心理;丰富自己的理财知识,课余时间参加理财知识讲座,正确认识和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建立日常开支计划和备忘录,做到量入为出,培养自己适度消费、合理消费、绿色消费的意识;保持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多参加劳动,体会劳动的艰辛,享受简约生活,拒绝当“负翁”。

结语

消费教育是当今教育的新课题。通过中高职贯通班一年级学生在消费费用、消费结构、消费来源和消费心理方面的调查分析可知,大部分学生消费观正确,但也有部分学生消费观念不科学,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本人共同努力,改变不良消费习惯。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在传授学生知识、提高学生技能的同时,应培养他们正确的消费理念,以便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金钱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刘时玉.上海2012届中职生就业率超97%,万元月薪大有人在[EB/OL].(2013-06-25).shedunews.com/zixun/shanghai/liangwei/2013/06/25/535

705.html.

[2]邹立君,唐玉凤.职技高师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及对策[J].职教论坛,2005(4):57-61.

第4篇:上海高中学校范文

摘 要 本文根据本人多年的基层体育教学经验,对高校体育教学意外事故的发生原因(造成体育教学中意外伤害事故的人为因素、导致体育教学意外事故发生的硬件条件因素、环境因素亦是导致出现体育教学意外伤害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体育运动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与如何最大限度的避免体育教学意外事故的发生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希望可以对广大基层体育教师在规避体育教学意外事故方面有所助益。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 预防 处理 意外伤害 规避风险

体育运动随时会产生运动风险 ,这是由体育活动的本质所决定的 没有风险的运动也就不叫运动了。大部分体育运动都避免不了与他人大量的身体接触,激烈运动中的身体碰撞与肌肉用力都有可能导致运动意外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体育教学中的一部分运动风险是可以被预知并提前排除的,下面就针对体育教学意外事故的成因及预防做一下深入探讨。

一、高校体育教学意外事故发生原因

(一)造成体育教学中意外伤害事故的人为因素

1.课前热身准备活动不充分。

体育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对体育教学流程的安排缺乏科学合理性,对体育教学课前准备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体育教学活动进行之前显少甚至从来不带领学生做课前准备活动,在学生身体还没有进入运动状态时就已经开始了体育教学,这种情况下若进行较为激烈的体育项目教学则很容易造成学生肌肉拉伤、关节扭伤以及软组织挫伤等身体伤害。

2.教学组织不够科学严谨。

体育教学组织是指体育教师根据体育教学特点、任务,对学生、场地器材进行合理安排时所采取的措施,而体育教学意外事故则是在这个组织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件。而体育教学中很多意外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教师体育教学不够严谨,如体育教师所选择的体育教学方法或内容的选择不符合当前所教年级学生的身心发育现状,若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把握好运动量要求较大的项目时间,那么就极易超出学生的身心承受能力,使学生的身心受到伤害。

3.对学生身心状况不够了解。

学生由于成长环境、先天体质水平等各不相同,导致其在运动强度、运动时间等方面的承受能力各不相同,若在教学过程中不对学生这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对所有学生采用一刀切的训练方式,则极易导致一部分学生在这个过程身心受到伤害。

(二)导致体育教学意外事故发生的硬件条件因素

相关调查显示:体育场地与器材等硬件条件不高也是造成体育教学意外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在体育教学方面的投入有限,很多学校存在体育场地空间较小、体育场地不平整、体育器材质量不高等安全隐患,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若全部参与其中不仅会略显拥挤,而且也容易导致体育教学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环境因素亦是导致出现体育教学意外伤害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自然环境恶劣的天气里如果教师没有对体育教学活动进行更加合理的安排也是容易出现体育教学事故的。如:在天气过于炎热的室外对学生进行较为激烈的体育运动,容易引起学生中暑。而雨雪天地面湿滑则容易导致学生摔倒从而对身体造成伤害。

二、如何最大限度的避免体育教学意外事故的发生

(一)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水平与责任心,降低体育教学风险

前面提到过,很大一部分体育教学事故成因是体育教师专业水平不高,无法意识不到体育教学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在教学准备活动不足甚至没有任何教学准备活动的情况下,贸然使学生进入到运动状态而导致学生身体出现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因体育教师专业水平与责任心不强,往往会出现教师自身能力有限无法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与运动量,使学生因超负荷运动而对身体产生损伤。因此,学校及教育部门应定期组织体育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避免因教学活动组织不合理而导致的意外事故。

(二)对学生加强体育风险意识培养

安全教育工作是体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引导让学生认识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风险规避意识,提高学生预防体育运动以及生活中预防风险的自觉性,教师可在恶劣的自然天气时组织学生进行自我保护意识的基础课;通过引导使学生在今后参加体育活动时要量力而为,不做危险行为与动作,同时,学校应将预防体育教学风险问题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加强对体育教师、体育场地与设施、学生的组织管理,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教师要尽职尽责、合理组织、科学安排、耐心教导,教育学生时刻注意安全,规避体育活动风险的发生。

(三)对运动器材及场地进行定期维护排除安全隐患

上节讲到,由于体育教学投入不足,我国有很大一部分地区的教学场地及设施并不完善,若使用过程中不注重维护容易对学生身体造成伤害,运动场地及器材所造成的安全隐患大部分是可以通过定期的检修而将其排除的,所以,教师在致力于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也要注重对运动场地及器材的定期检修,最大限度的排除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隐患。

(四)加强对学校医务管理

完善学校医务管理可在体育运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损伤进行正确处理,将事故伤害与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李莉,周次保.体育教师应重视体育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1(03).

[2] 侯柏晨,孙玉琴.高校体育运动风险管理与防范策略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02).

第5篇:上海高中学校范文

上海颁布新中考改革方案: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50%至65%的招生计划将采用名额分配的方式下达到有关区和初中学校,以促进初中学校均衡发展。到2022年,初步建成具有上海特点、体现科学教育质量观,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为依据,结合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初中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制度。

根据上海市教委新的《上海市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此次新中考改革亮点是“一依据、一结合”,即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结合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上海将优化招生录取办法,整合普通高中现有5种(自荐生、推荐生、零志愿、名额分配、1至15志愿)招生录取方式,调整为自主招生、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和统一招生录取3类。

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50%至65%的招生计划采用名额分配的方式下达,由市和区教育行政部门分别分配到有关区和初中学校,并明确这种招生计划其中的70%将分配给不选择生源的每所初中学校,并逐步扩大这一比例,以此促进本市初中学校均衡发展。

第6篇:上海高中学校范文

【报名与报考组织】

报名方式

各区、后方基地考试招生机构(以下简称“区招考机构”)通过登录上海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考试管理系统”),组织本区普通高中在籍学生(以下简称“在校生”)、首次参加考试的其他考生(包括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学生,年满18周岁的社会人员,取得初中毕业或结业证书的社会人员,下同)的报名和报考工作。

(1)在校生报名报考

在校生均须参加各科目合格性考试。学生在休学期间不得参加相应科目的报考。具有本市普通高中学籍的外籍学生可自愿参加。

学生通过其学籍所在学校集体报名报考,其基本信息由本市普通高中学籍管理系统提供。2019年上海静安普通高中学业水考试报名报考和相关信息确认时间:2019年3月21日至3月28日。各学校根据所在区安排的时间组织本校学生对报名信息进行确认。若学生基本信息有误,可向其学籍所在学校提出更改申请,按上海市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修改要求进行更正。

(2)其他考生报名报考

其他考生由本人通过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的方式完成报名报考。

2019年上海静安普通高中学业水考试网上报名:考生可于3月21日10:00至3月23日15:00登录“上海招考热线”首页(网址:shmeea.edu.cn)的“考试报名”栏目进行网上报名报考。

首次报名参加本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生须先进行网上注册,准确填写考生个人基本信息和报考科目信息,并在线上传本人照片,确认提交后不得更改。

已参加过本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生可凭当年注册时填写的有效证件号或已获得的学业考报名号登录,登录密码为证件号中不含字母的后6位数字。

现场确认:考生完成网上报名报考后,须进行报名报考信息的现场确认。若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确认,视为本次报名报考无效。2019年上海静安普通高中学业水考试现场确认时间为3月27日至3月28日(9:00至11:00,13:00至16:00),请考生与家长持网上报名所用的有效证件和初中毕(结)业证书[年满18周岁的考生可不提供初中毕(结)业证书]到报名的区招考机构办理现场确认手续,现场确认地点详见附件1。考生和家长应仔细核对报名报考信息确认表上的信息,并签字确认。

第7篇:上海高中学校范文

【报名与报考组织】

报名方式

各区、后方基地考试招生机构(以下简称“区招考机构”)通过登录上海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考试管理系统”),组织本区普通高中在籍学生(以下简称“在校生”)、首次参加考试的其他考生(包括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学生,年满18周岁的社会人员,取得初中毕业或结业证书的社会人员,下同)的报名和报考工作。

(1)在校生报名报考

在校生均须参加各科目合格性考试。学生在休学期间不得参加相应科目的报考。具有本市普通高中学籍的外籍学生可自愿参加。

学生通过其学籍所在学校集体报名报考,其基本信息由本市普通高中学籍管理系统提供。2019年上海闸北普通高中学业水考试报名报考和相关信息确认时间:2019年3月21日至3月28日。各学校根据所在区安排的时间组织本校学生对报名信息进行确认。若学生基本信息有误,可向其学籍所在学校提出更改申请,按上海市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修改要求进行更正。

(2)其他考生报名报考

其他考生由本人通过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的方式完成报名报考。

2019年上海闸北普通高中学业水考试网上报名:考生可于3月21日10:00至3月23日15:00登录“上海招考热线”首页(网址:shmeea.edu.cn)的“考试报名”栏目进行网上报名报考。

首次报名参加本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生须先进行网上注册,准确填写考生个人基本信息和报考科目信息,并在线上传本人照片,确认提交后不得更改。

已参加过本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生可凭当年注册时填写的有效证件号或已获得的学业考报名号登录,登录密码为证件号中不含字母的后6位数字。

现场确认:考生完成网上报名报考后,须进行报名报考信息的现场确认。若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确认,视为本次报名报考无效。2019年上海闸北普通高中学业水考试现场确认时间为3月27日至3月28日(9:00至11:00,13:00至16:00),请考生与家长持网上报名所用的有效证件和初中毕(结)业证书[年满18周岁的考生可不提供初中毕(结)业证书]到报名的区招考机构办理现场确认手续,现场确认地点详见附件1。考生和家长应仔细核对报名报考信息确认表上的信息,并签字确认。

第8篇:上海高中学校范文

青浦会考报名

各区、后方基地考试招生机构(以下简称“区招考机构”)通过登录上海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考试管理系统”),组织本区普通高中在籍学生(以下简称“在校生”)、首次参加考试的其他考生(包括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学生,年满18周岁的社会人员,取得初中毕业或结业证书的社会人员,下同)的报名和报考工作。

所有考生完成报名报考后,学校、区须统一打印报名报考信息确认表,由学生本人和家长核对签字确认,信息一经确认不得修改。考生签字后的报名报考确认表由学校、区保管备查,保存期三年。区招考机构通过考试管理系统,统计本区报名、报考情况,打印报名、报考汇总表并加盖公章后于12月7日报市教育考试院中招办。

(1)在校生报名报考

在校生均须参加各科目合格性考试。学生在休学期间不得参加相应科目的报考。具有本市普通高中学籍的外籍学生可自愿参加。

学生通过其学籍所在学校集体报名报考,其基本信息由本市普通高中学籍管理系统提供。2019年1月上海青浦会考报名报考和相关信息确认时间:2018年12月4日至12月6日。各学校根据所在区安排的时间组织本校学生对报名信息进行确认。若学生基本信息有误,可向其学籍所在学校提出更改申请,按上海市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修改要求进行更正。

(2)其他考生报名报考

其他考生(包括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学生,年满18周岁的社会人员,取得初中毕业或结业证书的社会人员,下同)由本人通过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的方式完成报名报考。

网上报名:2019年1月上海青浦会考其他考生可于2018年12月4日10:00至12月5日15:00登录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主办的“上海招考热线”网站(网址:shmeea.edu.cn)首页的“考试报名”栏目进行网上报名报考。

首次报名参加本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生须先进行网上注册,准确填写考生个人基本信息和报考科目信息,并在线上传本人照片,确认提交后不得更改。

已参加过本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生可凭当年注册时填写的有效证件号或已获得的学业考报名号登录,登录密码为证件号中不含字母的后6位数字。

现场确认:考生完成网上报名报考后,须进行报名报考信息的现场确认。若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确认,视为本次报名报考无效。2019年1月上海青浦会考现场确认时间为2018年12月6日至12月7日(9:00至11:00,13:00至16:00),请考生与家长持网上报名所用的有效证件和初中毕(结)业证书[满18周岁的考生可不提供初中毕(结)业证书]报名的区招考机构办理现场确认手续,现场确认地点详见附件1。考生和家长应仔细核对报名报考信息确认表上的信息,并签字确认。

已参加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其他考生如需更改系统内的姓名和证件号码,需向区招考机构提供变更申请书和公安机关出具的变更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第9篇:上海高中学校范文

静安会考报名

各区、后方基地考试招生机构(以下简称“区招考机构”)通过登录上海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考试管理系统”),组织本区普通高中在籍学生(以下简称“在校生”)、首次参加考试的其他考生(包括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学生,年满18周岁的社会人员,取得初中毕业或结业证书的社会人员,下同)的报名和报考工作。

所有考生完成报名报考后,学校、区须统一打印报名报考信息确认表,由学生本人和家长核对签字确认,信息一经确认不得修改。考生签字后的报名报考确认表由学校、区保管备查,保存期三年。区招考机构通过考试管理系统,统计本区报名、报考情况,打印报名、报考汇总表并加盖公章后于12月7日报市教育考试院中招办。

(1)在校生报名报考

在校生均须参加各科目合格性考试。学生在休学期间不得参加相应科目的报考。具有本市普通高中学籍的外籍学生可自愿参加。

学生通过其学籍所在学校集体报名报考,其基本信息由本市普通高中学籍管理系统提供。2019年1月上海静安会考报名报考和相关信息确认时间:2018年12月4日至12月6日。各学校根据所在区安排的时间组织本校学生对报名信息进行确认。若学生基本信息有误,可向其学籍所在学校提出更改申请,按上海市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修改要求进行更正。

(2)其他考生报名报考

其他考生(包括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学生,年满18周岁的社会人员,取得初中毕业或结业证书的社会人员,下同)由本人通过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的方式完成报名报考。

网上报名:2019年1月上海静安会考其他考生可于2018年12月4日10:00至12月5日15:00登录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主办的“上海招考热线”网站(网址:shmeea.edu.cn)首页的“考试报名”栏目进行网上报名报考。

首次报名参加本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生须先进行网上注册,准确填写考生个人基本信息和报考科目信息,并在线上传本人照片,确认提交后不得更改。

已参加过本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生可凭当年注册时填写的有效证件号或已获得的学业考报名号登录,登录密码为证件号中不含字母的后6位数字。

现场确认:考生完成网上报名报考后,须进行报名报考信息的现场确认。若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确认,视为本次报名报考无效。2019年1月上海静安会考现场确认时间为2018年12月6日至12月7日(9:00至11:00,13:00至16:00),请考生与家长持网上报名所用的有效证件和初中毕(结)业证书[满18周岁的考生可不提供初中毕(结)业证书]报名的区招考机构办理现场确认手续,现场确认地点详见附件1。考生和家长应仔细核对报名报考信息确认表上的信息,并签字确认。

已参加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其他考生如需更改系统内的姓名和证件号码,需向区招考机构提供变更申请书和公安机关出具的变更证明原件及复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