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商业广告范文

社区商业广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商业广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区商业广告

第1篇:社区商业广告范文

关键词 19世纪美国 商业广告名片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一、商业广告名片的定义

顾名思义,商业广告名片就是刊载产品广告信息的名片,即名片一面书写所持名片者的姓名等基本信息。另一面则书写持名片者所在企业或团体的广告信息。

关于名片的起源,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名片的国家,根据制作的材质不同,曾被称为“名刺”、“名纸”、“名帖”等:但也有学者认为,名片是西方的“舶来品”。在西方名片最早出现在法国,据说是从法国路易十四的宫廷里最初流行起来的。至十九世纪中叶,名片在欧美等西方各国已广泛流行,并且材质和样式越来越考究。

二、媒介社会学和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媒介社会学的视角和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19世纪美国商业广告名片的兴起和发展。

媒介社会学,又可以称为传播社会学,即运用社会学理论,分析传播过程,研究媒介和社会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是一种社会学和传播学的交叉性研究,可从社会学和传播学两个视角来观照传播现象,使其展现出更真实的一面。

著名的传播政治经济学家加拿大传播学者莫斯可(Mosco,1996年)在《传播政治经济学――传播:在政治和经济的张力下》一书中写道,传播政治经济学方法是从的基本立场出发,研究社会权利关系与传播生产、流通、消费的相互建构,剖析社会现实中的传播现象。

因为现实与历史总是有着相似之处。运用历史的视角和方法分析事物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是十分必要的。对于传播史的研究而言,站在历史的高度和媒介社会学的视角下,通过从传播现象或事件所发生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变革的情境中解释其出现、发展的原因,探析其社会背景的复杂性,可以为研究传播史“左右逢源”,和现实社会中的传播现状研究提供依据,做到“以史为鉴”,并可以对社会中传播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加科学和准确的预测。

在本文讲述19世纪美国商业广告名片兴衰的过程中,运用媒介社会学和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和方法,把美国商业广告名片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通过描述其现象,列举当时的社会现实,特别是对商业广告名片构成威胁的报纸、杂志等媒体的现状,运用历史考察维度来关照社会与商业广告名片的融合发展,探索其兴起、发展及其衰落的原因。

三、商业广告名片出现的背景

从内战爆发到19世纪末的美国历史,是近代美国向现代美国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其主要特征是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在两个历史性转变的带动下,美国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和文化思想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美国内战期间,美国国会及联邦政府采取一系列促进工业资本主义发展,以保证取得内战胜利的政策。1862年和1864年,国会分别通过“宅地法”和“移民法”。两则法律互为补充,把吸引移民和西部开发结合起来,为资本主义工业开发提供了原料和劳动力。此外,联邦政府还采取了科学技术革命,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发展教育事业等政策,这些政策为迅速的工业增长奠定了法律基础,同时也是保证美国联邦政府取得内战胜利的物质基础。1862年后出现了战时经济繁荣。

战后,遗留下的大量剩余商品,以及战时用于生产军用物资的机器转为民用产品进行生产,这促使新的品牌产品出现。此外,南北市场的融合,为新的品牌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各类新兴产品都需要一个影响较大的全国性的媒体进行宣传,媒体的宣传作用受到极大重视。

整个19世纪,由于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尚未出现,印刷媒体势必成为商品宣传的首选。而作为印刷业鼻祖的书籍自身属性和邮政部门的管理问题,并没有给广告提供足够的空间。假如在书籍中做广告,那么邮寄时书籍就不能以书的费率被递送,而会产生额外的费用,这样就大大增加了书籍的运输成本,进而使得书籍出版商对加载广告望而却步。

作为早期广告信息最主要的载体,报纸在此期间也受到了限制。由于造纸原料和印刷技术条件的桎梏,使读报成为一项社区活动。另外,杂志给予自身的定位为“模仿的是书籍,而不是报纸”,出版商把自己视为“把关人”,阻止低俗、商业化的信息进入,保护他们对版面的特权。同时,杂志的收入几乎完全可以靠订阅维持,因此杂志拒绝广告商的要求也就不足为奇了。

内战前,美国绝大多数人口分布在农村,城市化进程缓慢。尤其是在美国西部大开发前,由于山地居多,交通不便,人烟稀少,人们购买商品多具有固定的地点,大型超级市场尚未形成规模,小型零售商就成为消费者直接接触的广告信息来源。

商业广告名片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悄然出现和兴起了。除新闻纸的价格昂贵和杂志不把版面出售给企业等原因外,广告主却非常渴望在媒体广告信息,这种需求和满足的极端不均衡也加速了商业广告名片的繁荣。

四、商业广告名片的兴起和繁荣

印刷技术直接制约了商业名片的数量和规模,到了19世纪,尤其是80年代以后,生产技术的改良,蒸汽动力运用在印刷机上的使用,使得商业广告名片的印刷速度大大提高了,与此同时成本却一再降低。商人们也喜欢名片,因为他们的名字被印在上面。公司则通过宣传创造一种品牌,是一种“自我实现式的预言”。一时间商业广告名片成为众多广告商所追逐的新型广告媒体。

早期的商业名片只是简单的列出产品的名录,没有准确和感性的描述,针对性和受关注度也都不够。在其推广过程中,游走在乡村间的产品推销员成为商业广告名片在企业中最主要的推广者。名片由产品推销员发送至各乡村商店的柜台上,充当现代意义的“POP”广告。

但此后,商业广告名片的发展出现与生活相贴近的趋势,如除载有广告信息外,广告名片还有可能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如:一些名片“上面载有日历或生活小常识”等,成为“植入式”广告的前身。广告主也在每年的喜庆时刻把精美的名片寄给消费者,作为广告主对消费者表达感谢的方式,好像圣诞节时寄送圣诞贺卡这样的现代礼仪传统。一时间商业名片广告成为炙手可热的广告媒体,塑造了一批当时家喻户晓的产品品牌。

五、商业广告名片的衰落及其原因

然而商业广告名片繁荣的好景并不长。19世纪末,美国已基本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系,进而美国的经济重心、人口重心和城乡结构等出现一系列的变化。美国的城市化进入一个鼎盛时期,1860~1900年间,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由19.8%上升到39.6%,大城市的数量明显增加。人们对报纸、杂志等阅读性读物的需求增多。客观上促进了报纸、杂志等行业的发展,为这一期间主流媒体广告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可能。

与此同时,美国已形成全国性的商品销售网。旧式的直接出售农产品和手工业商品现象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与大企业集团挂钩的百货商店、联号商店、邮购商店以及他们下属的零售商店。这些销售网点严重冲击了乡村间零售店的生存空间。从而,商业广告名片的“寄生载体”――个体自营零售商店性质发生了改变。

1875年起,新闻纸原料问题与印刷技术问题的解决使报纸变得廉价。19世纪80年代,面对出版商对广告的限制,广告商也开始动用他们对报纸的“经济特权”,逐渐掌握了报纸版面的编辑权和控制权。摄影术和印刷术的革新所带来的高品质图案也使商业广告名片丧失了“比较优势”。此外,1879年的《邮政法》为杂志制定了一项特殊的邮寄价格,这一变化为杂志刊载广告信息提供了可能性。因此,19世纪末的杂志发行量增加了几乎一倍。这在一定程度上分割了商业广告名片的份额,决定了商业广告名片作为广告媒体走向衰败。同时也正是19世纪末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的变迁以及广告主的广告诉求理念的革新,将名噪一时的商业广告名片所埋葬。

第2篇:社区商业广告范文

乙方(承租方):

甲乙双方就乙方租赁甲方电梯轿厢设置看板媒体(以下简称“看板”)、刊发广告一事进行友好协商,达成以下条款,双方共同执行:

第一条

租赁地点

甲方同意将  市  区  花园(大厦/小区)共  部电梯租赁给乙方设置看板,刊发广告。

第二条

设置方式和范围

1、看板设置于电梯轿厢壁上(超薄型,厚度不超过2cm、长度: 、宽度: ;),用粘贴或敷膜方式贴在轿厢壁上,共三面(左、中、右),

2、采用进口美国3m技术贴敷在电梯厅门上;

3、电梯轿厢(面向电梯门及出梯门时目光所能触及的轿厢壁)。

第三条

设置内容

1、公益广告(包括社区文化建设、公民道德规范、防火、防盗知识、保健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等);

2、商业广告(广告内容必须符合国家广告法的规定,不得不宜单位、社区和家庭的广告,更不得影响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广告);

3、每期左、右两块展板商业广告与公益广告所占版面的比例为4(商业广告)∶3(公益广告)。

第四条

租赁时间

合同期为  年。即从

日至

日。

第五条

租赁费用

每部电梯每年度(12个月)

元,电梯共

部,每年度电梯租赁费共计

元;

第六条

付款方式

1、本合同签订后,乙方为甲方免费刊发精神文明建设及防火、防盗等方面公益性广告,由乙方负责投资;

2、自本合同签订之日,乙方向甲方支付租赁费。租赁费按年支付,一次性付清。

第七条

双方权责

1、甲方责任:

(1)保证本合同签订的电梯由乙方独家经营,在合同期内不允许第三方在电梯轿厢安装同类型的广告宣传媒体进行广告宣传活动;因经营权而产生的纠纷或给乙方造成经济损失由甲方承担或负责赔偿;

(2)在合同期内,甲方与第三者产生纠纷不影响该合同的执行;

(3)有义务向乙方提供相关的资料,以便乙方办理广告审批手续时使用;

(4)有义务配合乙方的看板正常刊出,如发现看板有人为破坏或损坏,应及时通知乙方;

(5)甲方无权自行撤换乙方所刊发的广告画面及展板,否则按违约赔偿。

2、乙方责任:

(1)负责看板刊发的广告内容报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并对所刊发广告内容的合法性负责;

(2)负责看板广告的设计、制作、安装、,按时向甲方支付租赁费;

(3)乙方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将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新科技产品替代更新(具体事宜,届时由双方协商解决)。

第八条

其他事项

1、甲方电梯在正常运行使用的情况下,计收乙方的租赁费;如甲方电梯在不能正常使用期间(指连续30天以上不能使用),甲方不得计收乙方的租赁费。如乙方已付给甲方租赁费,未正常运行的月份,甲方应退回租赁费给乙方(或在下期乙方交付的租赁费中减扣),由于甲方因其它原因解除对该楼盘物业管理协议,该电梯租赁合同自行终止。如已发生预付费,则甲方应退还乙方已付而未执行的款项;

2、本合同到期时,乙方如需续约,应在本合同到期前三个月提出;在同等条件下,乙方有优先续租权;

3、在合同未到期时,任何一方如须解除合同,须向另一方说明原因,征得对方的完全同意(文函答复、加盖公章)。一方未完全同意,另一方随意解除合同属违约行为;

4、甲方如有新建、新增电梯时,在同等条件下,乙方有优先承租权。

第九条

不可抗力

如遇不可抗力(如战争、火灾、政府行为或政府明文禁止)而无法履行合同时此合同自然终止。

第十条 违约责任

1、如因乙方原因,未能按照本合同条款向甲方支付租赁费时,乙方应按所欠款项的5倍处罚,并补足所欠款项;

2、租赁合同签订当期,甲方违约造成乙方与第三方签订的广告刊发合同不能履行而造成的损失,包括:乙方为第三方广告投入的设计费。制作费及乙方向第三方承担的违约金,甲方应全部予以赔偿。

3、如有一方违约,违约方应承担守约方的解决双方争议所支付的诉讼费、律师费。

第十一条

生效时间

此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第十二条

未尽事宜

此合同如有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可通过友好协商、签订补充附件解决,补充附件与合同具同等法律效力。无法取得共识和谅解的,提交合同签注地司法机关解决。

第十三条

补充条款(本条款填写不超过壹行,未填写时无此条款,请划斜线)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甲方委托代表人(签字):

乙方委托代表人(签字):

签约时间:

签约时间:

电话:

电话:

传真:

传真:

地址:

地址:

邮编:

第3篇:社区商业广告范文

甲方:

法定代表人:

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

乙方:

负责人:

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

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就甲方在乙方[ ]楼宇内的电梯厢内安装装饰镜框,用于环境装饰及刊登商业广告等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小区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楼宇性质:公寓

地址: 邮编:

电梯数量: 部

一、使用范围及安装数量

1、乙方可以安装装饰镜框用于刊登商业广告的范围为: 小区楼宇内的 部电梯的电梯厢。

2、安装数量:每部电梯厢内安装 块,共计 块。

二、镜框规格及材质要求

1、镜框规格:长 、宽 、厚度;

2、镜框材质要求:环保人造大理石。

三、费用及支付方式

甲、乙双方商定装饰镜框的维护保洁费为:每部电梯厢 元/年,共 部电梯,每部电梯共安装 块装饰镜框,全部电梯厢合计每年支付 元/年。

2、支付方式:

具体交纳时间为:

3、如由于乙方原因致使甲方未能按本协议约定的数量安装,则维护保洁费按实际可以安装的数量计付。

4、如由于甲方自身原因,未能按本协议约定的数量安装,则维护保洁费按本协议的约定计付。

四、合作期限

1、甲、乙双方合作期限为年。

自年 月 日至年 月 日,含免费安装期一个月,该免费安装期自年 月 日起至年 月 日止。

2、本协议期满后,甲、乙双方如想继续合作,则需另行签订协议。

3、无论装饰镜框内刊登的商业广告是否到期,本协议到期后,甲、乙双方的合作终止,甲方不得继续使用电梯厢,并应将装饰镜框及镜框中的内容进行清除。

五、履约保证金

甲方应在本合同正式签订日,向乙方支付保证金 元,用于保证甲方按本协议约定履行义务。本协议期限期满时,甲方如无违反本协议之行为,且在合同期满后10日内完成将装饰镜框及镜框中的内容进行清除等工作,则该保证金予以返还,但不计利息。

六、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权利

1、甲方负责装饰镜框的制作,并按双方认定的安装方式及位置进行安装(见附件2),装饰镜框的产权归甲方所有。

2、本协议有效期内,甲方对电梯厢有独家装饰镜框广告权。对装饰镜框内信息的客户数量、画面布置形式、内容享有决定权。

3、为保证装饰镜框装饰效果,甲方将定期派员工进入电梯厢更换画面,以及对装饰镜框进行维护与保养,乙方应对甲方人员出入小区提供便利。

4、本协议期满后,乙方如想继续和他方开展此项合作,在同等条件下,甲方有优先权。

(二)甲方义务

1、甲方保证装饰镜框安装方式具备安全性,不对乘客或电梯厢本身构成不当损坏。

2、甲方保证装饰材料符合人体健康要求,不对电梯用户构成不良影响。

3、甲方刊登的广告内容必须符合有关广告的法律法规,广告刊登的界定及承诺(见附件1)

4、甲方保证装饰材料及画面在视觉上具备合理的美观性。

5、装饰镜框内没有刊登商业广告时,甲方应在装饰镜框内做公益宣传,以美化环境。

6、甲方应按本协议约定支付维护保洁费。

7、如因甲方的原因造成小区内的人员、建筑物及其他财产遭受损失,甲方应负赔偿责任。如乙方赔偿损失后,有权向甲方追偿全部赔偿额。

七、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乙方权利

1、甲方安装装饰镜框时,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提供保障电梯乘客安全的安装模式和符合健康要求的装饰材料。

2、在甲方安装过程中,乙方有权对甲方安装进行监督,如发现甲方安装方式违反本协议的,乙方有权责成甲方修改安装方案。

3、甲方对装饰镜框及画面材料进行更换或保养,违反本协议规定的,不符合人体健康要求的,乙方有权责成甲方限期改正。

4、为更好地美化电梯厢内环境,乙方有权为甲方提供合理化建议,经甲、乙双方协商后由甲方实施改进方案。

5、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按本协议约定支付维护保洁费。

(二)乙方义务

1、在本协议有效期内,乙方承诺不与任何第三方在太阳园小区进行相同或类似的合作,乙方授权甲方独家享有电梯厢镜框广告权。

2、乙方如发现装饰镜框出现问题,如遗失、掉落、毁损,应及时通知甲方,由甲方负责维修或重新安装。乙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3、乙方在与甲方合作期间,如遇电梯厢改建、翻建不能正常使用时,应提前通知甲方,由双方共同协商解决方案。

第4篇:社区商业广告范文

1从城市环境规划的协调和管理来看

户外广告标牌的设置规划要遵循环境协调、整体性与多样性相结合以及实事求是和可操作性原则。户外广告标牌的设置规划应该从城市整体景观环境出发,以环境协调、美化提升城市形象、便于统筹规划管理为原则,对户外广告标牌设置的类型、数量、性质、体量、造型、色彩等因素进行统一的规划要求。户外广告标牌作为城市景观的构成要素要从属与建筑空间环境,作为建筑物的配饰,它的设置不能破坏建筑空间环境主体的完整性,而要与建筑自身类型、规模、形态、风格、材料等因素的相互协调,有机的融入到建筑空间中,加强和提升城市建筑环境的文化特色和形象面貌,自然的形成一体化的城市景观。而对于不同的户外广告标牌还要体现出多样性与个性化,这与城市整体景观环境既有联系又有矛盾。因此对于户外广告标牌的设置规划要在城市整体规划的统一协调下,分区分片控制,分级分类管理,要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的现状和建设发展需要,保证城市整体规划统一协调,同时增强不同功能片区景观环境的丰富多样和个性特色。对于城市重要区域和节点,例如商业集中区、特色街区、景观保护区等,应当在总体规划的原则下,充分展示区域特色,延续和加强区域环境文化特征。户外广告标牌的设置规划还要实事求是和方便操作管理,通过规划主动引导的同时更要因地制宜,老城区要以整治为主,新城区要利用规划引导控制,还要考虑到不同片区、不同路段、不同建筑环境的文化内涵的展示以及广告业主和管理者的意愿需求,规划出整体性和个性化相辅相成的城市广告景观。

2从广告标牌与单体建筑的关系来看

建筑构筑出城市空间中最主要的景观环境,建筑的形象内涵和文化品味对城市印象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附属在建筑环境中的户外广告标牌作为重要的从属景观,也影响着建筑形象的提升,它的设置规划要考虑广告标牌的类型、性质、尺寸、造型、色彩等因素与建筑自身类型、规模、体量、形态、风格、材料等因素的相互协调,使建筑广告标牌作为配饰起到积极的增强建筑形象和品味的作用。

2.1广告设置与建筑类型建筑可分为商业建筑、住宅建筑、办公建筑、文化建筑、工业建筑等类型,不同类型的建筑自然对自身相关广告标牌的设置规划有这不同的要求。附属建筑物上的户外广告应与建筑性质类型相协调,最重要的是保证不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如不能遮挡建筑采光、通风功能的窗户、挑台等,同时提高户外广告的品质以求为建筑增彩。例如,商业建筑是商业广告的最佳载体之一,也是广告标牌集中设置的建筑类型,这种商业性质的户外广告的设置应与建筑立面紧密结合,可在建筑门楣、立柱、裙房、墙面设置精美的横幅式、墙面式广告和屋顶广告,也可在建筑顶部设置镂空的建筑标识,在保证建筑景观主体的完整性和不破坏使用功能的基础上,鼓励选择新材料、新技术和富有创意的造型,从而形成个性化的的建筑商业特色。单纯功能的住宅建筑不宜设置广告;在底层有商铺的的住宅建筑,可在底层门楣处设置自身招牌广告,应尽可能提高其广告设计的品质,原则上一个店面允许设置一种招牌广告行政办公建筑不宜设置户外广告,尤其是商业广告,可在建筑屋顶设置镂空发光的建筑标识,或在建筑入口处设置落地式招牌或建筑标识。结合建筑立面,可适当设置临时公益性广告。文化建筑包括博物馆、体育馆等公共建筑不宜设置商业广告,可以适当一些临时性广告,根据建筑体量造型设置合适的标识标牌等。

2.2广告设置与建筑体量高层建筑、多层建筑、低层建筑等不同体量类型对户外广告的设置要求也各不相同。户外广告设置宜按建筑整体立面的要求进行选择,广告的色彩、规格、比例应与建筑体量形态统一协调。高层建筑较注重天际线的塑造,其屋顶广告的设置应根据其高度进行相关的要求,如9层~20层的建筑户外广告设施的最大高度控制在小于或等于8米;21层~30层的建筑,不宜设置屋顶广告;9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禁止设置屋顶广告,高层建筑上的广告造型宜简洁大方便于识别,位置宜设置在裙房、底层门楣、屋顶等,严格限制墙面广告的设置,以不破坏建筑立面整体形象与屋顶天际线为原则。墙面广告的尺寸不应分割建筑立面,不应填塞建筑实墙,同时建筑墙面广告色彩的控制应与建筑色彩相协调,结合考虑建筑性质、形态、尺度、色彩等因素,广告色彩应追求统一对比的视觉美学规律,在加强广告艺术设计的同时提升建筑立面的艺术效果和城市形象。多层建筑更加注重立面的形态,三层以上不宜设广告,屋顶广告的尺度不应超过6米,墙面外挑广告的距离,规格、大小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不应破坏建筑的使用功能。低层建筑则应保持自身的建筑风格,设置与其风格协调的小尺度广告,避免喧宾夺主。

2.3广告设置与建筑风格广告标牌设置不应破坏建筑原有样式风格,一体化设置注重有机的融合,利用建筑广告标牌丰富点缀建筑立面。现代建筑中广告标牌的设置要简洁清晰,可以鼓励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形式来强化建筑环境氛围,如采用电子显示屏、三面翻等具有现代技术元素的广告形式等。传统古典风格建筑中广告标牌的设置宜与年代历史风貌相符,可多采用出挑式广告,严禁屋顶广告标牌,广告内容形式可多采用传统图案元素表达,广告的材料、造型应与建筑风格协调一致,体现传统韵味,如采用红灯笼、匾额、书法、繁体字、旗幡、竖旗等。

3从广告标牌本身的设计和制作来看

从广告美学的角度出发,建筑广告的成功与其本身的艺术设计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中,创意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如果没有好的创意,画面再好的广告也只能说次品,难以提升建筑的品质。建筑户外广告传递信息短暂迅速,这也要求建筑广告要提升其创意表达。建筑广告的创意表达主要体现在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的创意设计。当前的建筑广告大多还是平面作品的移植,在造型上缺乏新意。广告标牌和建筑的融合是既要统一还要对比,要有创意性的利用建筑外观或构件的特点,并且根据建筑性质需要充分结合新技术、新材料,营造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户外广告表现形式。新奇创意的建筑户外广告甚至可以成为建筑外观的标志性符号,为建筑立面增彩。而建筑广告的表现内容如何创意要结合建筑性质、商业需要、建筑周边环境等多种因素,并且遵循户外广告传达信息的快速性,遵循图形设计的美学原则,图形简洁醒目,激发共鸣,文案简短有力,移植平面广告时要结合实际的广告标牌尺寸体量、创意形式重新设计其内容的表达方式,使建筑户外广告真正融入建筑空间环境,为其增彩。创意设计是对建筑与广告一体化设置的更高要求和价值需要。广告标牌在建筑设置上的创意表达也为广告者、设计者以及城市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户外广告对于建筑形象的提升,不仅要从城市规划的整体考虑,还要考虑建筑本身的特点以及户外广告造型、材料、技术等因素的设计,并且重视建筑广告内容的创意表达。

二徐州新城区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设置规划

1总体理念和规划思路

户外广告设置规划要适应徐州新城区起步区空间发展格局的变化,协调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户外广告媒体设置之间的矛盾,确立和谐发展的户外广告整体设置格局,应对新形势下户外广告规划管理的新要求,提升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品质,提升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设置管理水平。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和店招标牌设置规划相结合;公益性户外广告和商业性户外广告相结合;现状整治和资源开发相结合以及规划控制(通则与导则)和规划设计相结合。不同片区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设置分级控制;道路沿线、节点周边户外广告媒体类型控制和总量控制;大型户外广告媒体(高炮广告、牌面式广告)定点、定量设置;建筑物户外广告类型控制。户外广告媒体设置与区域功能划分相协调,以户外广告媒体设置彰显区域突出的行政、文化、商业功能。广告信息传播与非广告信息导示功能相结合。户外广告媒体设置静态与动态相结合、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相结合。户外媒体信息电子化、网络化和集成化,户外广告设置管理与数字化城管相结合。

2新城区起步区

户外广告设置徐州新城区起步区总体分为北侧核心区和南侧大型居住社区两大区域。区域功能、区域定位不同影响了户外广告设置的价值和设置的等级。本规划将立足于区域功能划分,通过户外广告媒体类型选择、户外广告媒体组合、设置密度控制、户外广告媒体和店招标牌色彩控制等方面,形成北侧核心区和南侧大型居住社区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设置的鲜明特色。北部核心区户外广告标牌的设置应突出“层次性、现代性、简约化”的总体特征;南侧大型居住区则应突出“简洁、温馨、和谐”。根据商业和服务业的分布、规模、发展程度,从户外广告媒体设置等级的角度,本规划将规划范围细分为四种设置等级,即严禁设置区、严控设置区、适度设置区和集中展示区,对户外广告设置的密度、面积、媒体组合进行控制引导。道路沿线、节点周边户外广告设置类型和设置总量控制。分别选择CBD中央商务区、昆仑大道、吉田商务广场节点和沁水湾重要城市节点介绍不同分区、道路和节点户外广告规划控制。《规划》附录还提出了户外广告标牌的设计规范和造型参考,分别从类型、材料选择、色彩控制、设置位置等方面提出了参考规范。总的来说,徐州新城区户外广告设置规划是根据徐州城市发展需要、文化特点、城市建筑环境等因素设计的,具有自身的特色,其中规划中针对具体的建筑环境节点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参考规范,体现了户外广告与建筑环境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其规划的思路和方法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三结语

第5篇:社区商业广告范文

有这样一句名言:“我知道我的广告费至少浪费了一半,但我不知道究竟浪费在哪里。”说的就是广告投放不当而造成的巨大浪费。事实上,广告费用的大量浪费并不是说广告没有作用,真正的问题在于投放的广告没有锁定目标受众。

面对这种情况,企业的营销思路随之发生了转变,从“以获取绝大多数人的注意力为目标”转向“以获得某一特定人群的注意力为目标”。就在市场对精准传播的需求萌芽之时,在被边缘化的社区广告媒体界,大贺集团比别的广告公司更懂得社区广告的价值,将自己旗下的北京安康广告传媒“中国快告”目标定位于“高尚”居民社区上。

锁定高尚社区

为什么选择居民社区?大贺集团副总裁、北京安康广告传媒董事长杨建良道出了其中的缘由:居民社区是广告营销3.0时代媒体的理想选择,这是因为,在一个走出家门后广告无处不在的社会里,居民社区尤其是高档小区相对而言是广告净土;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双休日和节日可以不去办公楼;不生病可以不去医院,工作繁忙可以不去商店和超市;也可能很少上网或看电视和电影,但无论如何,总得回家。

在快速发展的中国,人们从以工作为中心逐渐转变到工作、家庭和休闲兼顾,在小区散步的时间会越来越多。“当然,很重要的一点,广告最主要的是做给那些影响和决定购买的人看,而不只是做给会赚钱的人看,社区广告不但覆盖了赚钱的人,同时也覆盖了花钱的人,是做给家庭看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而不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杨建良说。

至于为什么锁定“高尚”人群,这与中国高尚社区快告网(以下简称中国快告)的品牌定位有关。当然,中国的居民小区非常多,定位在高尚社区,杨建良有多方面考虑,一方面是高尚人群购买力比较强,对新生事物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容易接受;另一方面,高尚社区是封闭式小区,对于中国快告这种高档媒体来说易于维护和管理,同时,也有益于中国快告自身品牌形象的树立。对此,资深策划人温承宇表示:“中国快告网络终端下沉到消费者家门口的做法,最终的目的是要下沉到消费者的心里。”

基于这样一种广告细分的理念,大贺集团和国家有关部委合作,在全国主要城市社区设立宣传媒体栏。这一项目得到了全国妇联、国家工商总局等19个部委的大力支持,是一个商业化运作的公益项目。由此可见,鉴于分众传媒的成功运作,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开始重视社区媒体,并着手考察公益平台作为社区深度营销的一个载体的实际价值。

三位一体式传播

原有的社区媒体时效性差、关注率低、形式呆板,而中国快告则从技术上和运作上为其注入了新的血液。

站在中国快告栏前,你可以看到上面配有广播或自动感应器、商业广告或样品展示的灯箱(橱窗)、用于公益宣传的安康宣传栏,以及全天16个小时滚动文字信息的LED(无线控制)。正是这种基于技术载体本身的增值服务,提升了商业利润空间。如果在这样一个升级换代的广告栏上广告信息会不会价格不菲呢?

“在LED上一天的信息,比如,祝某某生日快乐,一天当中你会看到这条信息重复100次,相当于看到100屏,收费只有5元人民币;对于灯箱和LED所提供的套餐式广告,目前是五折优惠,一个月大概2840元人民币。”杨建良告诉记者。

作为一个新生的媒体如何快速适应环境?中国快告以其自身独特的“基因”具备了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

让杨建良感到中国快告能引领广告营销3.0时代的利器首先是它的快速传播,即刻反应的特质。在全国主要城市,在任何一个中国快告栏上,广告加上编辑审核的时间大约为10分钟。“发送广告跟发手机短信一样快,因为我们采用的是GPRS无线发送技术,通过一套软件和监控平台来实现的。”

商圈投放精准覆盖、高效投放是中国快告的又一大特色。对此,杨建良举了一个例子,“有一家商场选择中国快告投放广告,投放方案之一,是围绕该商场5公里范围内的所有社区的灯箱加LED上投放广告,这叫第一商圈,商场的顾客一般都来自5公里以内的居民;投放方案之二,是在10~15公里范围内用LED广告。如果商场搞促销和清仓,为了买到便宜的商品,远一点的顾客也愿意跑一趟。”

这样一来,商场的钱被投到了有效的区域内,广告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量化,变成了看得见的现金流。不仅如此,依托中国快告独立开发的无线传输技术平台还可以实现互动自助,既可以是互动式的,又可以是自助式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网站或其他方式快速在中国快告栏上信息或提前预订信息,与其希望进行沟通的客户进行交易、祝福等交流,实现大众参与的互动自助式传播。

目前,在中国快告栏上的广告,一部分来自于企业的广告投放;一部分是个人个性化的需求信息,比如,家政服务、婚庆公司、亲朋好友之间的祝福等信息;还有一部分是附加的增值服务,比如,即时天气预报、重大新闻、社区停水和停电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最后一部分是公益宣传,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提供宣传内容,定期。

除此之外,中国快告还可以利用积累的社区资料,根据居民的收入水平、职业、消费偏好、汽车拥有量、年龄结构等对社区进行细分,有的放矢地开展广告营销活动,并在某些特性相似的社区,组织联动广告营销。“比如,中国快告曾与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银行等合作,为居民免费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虽然这些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宣传,但是客户很喜欢这样的联动广告营销方式。”杨建良说。

像这样的广告栏,中国快告计划在全国建设12.6万个,建成后可覆盖2亿个中高收入家庭成员。目前,中国快告栏已经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济南、青岛、郑州、苏州、杭州、贵阳等地区安装。

第6篇:社区商业广告范文

1948年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D•拉斯韦尔最初将传播行为描述为:谁(Who)——说了什么(Saywhat)——通过什么渠道(Inwhichchannel)——对谁(Towhom)——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该模式被称之为5W模式,针对这五大因素的研究分别为: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体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有些学者认为这个模式虽然有用但是过于简单,于是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模式。1958年,布雷多克(Braddock)增加了有关传播行为的两个问题:传递讯息的具体环境和传播者发送讯息的意图。也就是说,影响传播效果还取决于在什么情况下,为什么目的而说。1963年,马莱茨克依然按照传统的四大基本元素——传播者、内容、渠道、接受者来建构他的大众传播场(masscommunicationfield)模式。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场模式认为受者的自我形象、个性结构、所处的环境都对信息的接受有影响。受者的自我形象指个人对自身、自己的角色、态度和价值观的感知。接受者的个性结构指接受者个人的性格、气质、知识、心理状态等。接受者的社会环境包括周围的社会、接收者生活的社区、所属的群体、与之交往的其他个人。每个人的性格、气质不同,因而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有一定的差异,从而影响对信息的接受和态度的形成。此外,所接受的知识、当时的心理状态、个人背景、成长经历、生活或工作的角色、生活环境对传播也有一定的影响。

而在影响信息接收的这些因素中,观点和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当个人在些因素的影响下,在积累经验和信息的过程中,形成了观点。当观点渐渐聚拢起来就形成相应的特殊的信仰,长期目标的态度信仰集合成为了个人的价值观。价值观扎根于个人的基本信仰,影响着个人对事物的洞察力以及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它是影响人类行为活动的主导因素。传播过程中,读者与作者的态度和价值观相近,是实现传播效果的有效途径。写作成品实现其社会效益,首先要到达读者,经过读者领悟、理解、接纳,进而达成共识,最后采取行动。传播在传者和受者的角色、态度、知识、经验、性格、气质、心理状态、社会环境、所属群体、价值观等之间存在某种意见相同或相近,才有可能达成共识。因而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的有效措施是扩大传者与受者之间的共同之处。

二、不同文体的契合点各不相同

1.行政公文以办事为契合点国务院在2012年7月1日新颁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明确指出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新《条例》明确确定行政公文的办事功能,其法定的权威性依然不可撼动。在法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公文一经对受文者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约束力。行政公文的写作受体具有特定性,这与文学作品读者的普遍性有所不同。行政公文的种类有十五种,按照公文在实施社会管理过程中所具备的功能、作用与法定效力分,可以将公文划分为指令性公文、知照性公文、报请性公文等三大类。指令性公文的受体为下属机关;知照性公文受体虽然不特指,但知照对象范围为行政管辖区域的单位或个人;报请性公文的受体为上级主管机关。因而行政公文多数为行政机关内部流通所用,在单位与单位之间、单位与个人之间,公布信息、指导工作、请示问题、汇报情况而用,其工具性显而易见。基于业务处理的目的以及法定权威性,行政公文在草拟和撰写过程中,要对其要陈述的事实、情况要掌握清楚确切,表述的过程中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地将事实阐述出来。表达的意见、提出的应对策略和建议,操作性、实用性强,才能应对解决问题、处理事务有作用。例如在请示中,缘由部分,对请示的理由、依据要讲清楚,然后再写请示的事项和要求。理由本身就是请示的社会环境或具体环境,依据是请示的政策环境,这些现实、具体的情景,直接影响到上级机关审批请示的态度。主体部分,请示的事项要十分明确、清楚、具体,上级机关才能能理解、接受。

2.经济类应用文以经济利益为契合点经济类应用文是应用文的一个分支,主要用于处理经济方面的事物、沟通有关经济信息。在经济领域,经济类应用文运用文字符号对经济信息进行加工、创造,通过交换信息,应用信息,完成概念、信息、情感的传递,直接或间接地解决各种社会经济问题。没有经济类应用文写作,经济领域的思想、政策、实践、知识等等,都将失去存在与传播的可能,失去应有的价值与光辉。经济领域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效益”来进行,经济应用文也不例外。除了办理业务外,实现经济效益是其最终目的。如果不从经济效益出发,文章写得再好,再华丽,也不能在社会经济领域发挥其作用,那也将会是一纸空文。以广告为例,广告的特征是一种有偿付费的商业化行为,具有特定的信息内容和对象,采用劝导、说服的方式,进行非人际的大众传播。广告按照内容划分,又分为商业广告和公益广告。商业广告的目的在于促进商业销售或服务增值。公益广告的目的在于信息传播、政治宣传、教育等。不论是哪种形式,启发、劝说、诱导是广告的特征。广告中描述的信息与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场模式中提到的受众的的自我形象、个性结构、所处环境这几个要素有一定的共性,才能引发受众的共鸣,起到劝诱的功用。此外,商业广告中要以商品属性和利益点作为纽带,以目标受众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为融合点,才能实现广告写作主体与受众的高度融合。

3.新闻传播类应用文以真实事实为契合点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综述、人物专访、新闻特写、新闻评论和调查报告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反映。不论是事实、人物的报道,还是新闻评论,都以事实为基础,为依据,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因而新闻写作较多采用的是一种叙事写法,以现实为依据,传递信息、再现事实并把这个事实原原本本地传递给受众,满足受众的知情权。“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受众通过新闻获取信息,了解现实生存环境周围发生的各种真实事件,监测环境的发展变化,并不断调整自身行为以适应变化。受众接受新闻,是基于对自身的工作、生活等的需求,也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环境、教育等多种因素有关。

第7篇:社区商业广告范文

中国社区报的艰难发展

回溯社区报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以《南山日报》、《巷报》、《华夏时报》为代表的一批先行实践者。2001年3月,深圳南山区机关报《南山报》改名为《南山日报》,成为国内首家城市社区报,主要在深圳市南山区发行。《南山日报》把“贴近社区生活,彻底融入社区生活链”作为自身的特色,强调贴近性和服务性。社区的生活、社区的故事都在《南山日报》上充分展现,社区居民由此成为热心读者。这在当时确实开中国都市报风气之先,但2003年由于多种原因,《南山日报》被取消刊号并由此停刊。2004年2月,《巷报》在吉林省长春市推出,该报打出“立足长春市,面向东北三省”的口号,立志办好中国第一张全面市场化的社区报。《巷报》以长春市全体市民为读者对象,并辐射邻近三省,显然不符合社区报的本质。由于定位偏差,仅创办一年时间就因经营、管理等问题停刊。而2004年3月,以“中国第一份商圈社区报”著称的《华夏时报》,把读者定位在各商贸中心工作的全体上班族,终于也在第5次改版后重新回到了都市报的队伍中。先行难免失败,这些报纸的陨落从各个角度反映了社区报在中国发展初期遭遇的定位偏差、政策瓶颈等问题。

第二个阶段以京穗沪等发达地区的城市主流日报开办社区版为风潮,其中主要以《法制晚报社区版》和《新民晚报社区版》为代表。2005年2月21日,《法制晚报》率先在北京地区推出社区新闻版面,把北京城区分为东南西北四大区域,对应4个社区版块,派驻社区记者,加强对社区居民生活状态的微观报道,争取新的目标受众。2007年3月,上海《新民晚报社区版·闵行新闻》创刊,该报获得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独立刊号,日均16版,最初主要在闵行区发行,而后逐渐在上海4区出版。此后,除《新民晚报》外,上海《文汇报》、《解放日报》等也纷纷开办了自己的社区板块。这一阶段的社区报主要以依附发达城市主流日报的社区版为主,并逐渐开始分区域出版,但总体而言,对目标社区的大撒网式界定使得绝大部分报纸社区版的广告营收仍处于亏空状态。

为何要办社区报

“社区报”对于部分中国读者来说,是一个有些泛善可陈的词汇。究其原因,一是中国的社区报尚不成熟,因而没有完全展示出其存在的价值;二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崇尚大报的国度,小小社区报并不能形成强大的冲击力。因而,笔者必须将社区报的功能再一次重申,“小的不仅是美好的,而且是必要的”。

其一,社区报可以通过持续报道当地新闻形成社区归属感,有助于中国尚未成熟的社区建设。同时,报道普通人的生活可以让个人价值得以实现,通过表彰普通公民为社区所做的贡献,让居民的荣誉感大幅增加。其二,信息透明和公开有助于为公民提供生活指南,使公民更有效地参与社区活动,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各种不当。其三,作为社区媒体,社区报可以通过对当地事务发表评论、表明观点来影响社区小舆论,同时引发普通公民的讨论,给他们发声的机会,使社区更加强大。其四,社区报还可以通过为读者提供商业信息,成为当地小商业的重要帮手。同时报纸在刊登当地商业广告时,又会给读者提供很多优惠便利,让读报有报偿、有趣味。其五,社区报还可以通过监督政府,使社区居民知晓当地政府的运作,这一点是媒体的首要职责。

是什么阻碍了中国的社区报

回顾中国社区报艰难的发展历程,我们不免会困惑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中国社区报的发展。众所周知,传媒发展历程的背后动因是其与社会的不断互动,社会不是静止的,传媒也有必要不断调整以做出回应。而同时,社会环境与政策因素也将极大地影响传媒的发展。

这个特点在中国社区报的探索过程中有着突出的体现。目前,随着社区建设的升温,最具社区报特点的小报——街道联合社会力量创办的仅对内发行的社区报在北京、上海等地遍地开花,如北京社源传媒公司就与北京市20多个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合作,相继推出《朝阳门》(仅面向东城区朝阳门街道)、《读麦周刊》(仅面向朝阳区麦子店街道)、《人文月坛》(仅面向西城区月坛街道)等。这些社区报定位明确、服务意识强,发行量虽小却在街道内拥有极高的渗透率。

这仅仅是目前社区报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之一。将目光投回20世纪80年代,社区在单位制解体背景下作为替代性基层行政组织被推到政治前台,社区层次的政府延续行政化的管理思路,自己依然唱着独角戏强撑台面。但随着几十年来社区硬件建设的不断完善,居民对所居住社区的认同感却没有同步上升。社区应该是什么?越来越引发很多人的思考。但受制于认知和体制等多方面原因,这么多年来中国的社区建设其实一直未触及社区的核心内涵——归属感培养。而同时,近年来中国的大社会裂变为小社区,商业大报无法触及社区层次,没有同步跟进的社区层次的分众媒体使得社区层次人际间的横向信息流动处于真空地带,“熟悉的陌生人”之间互不知道与谁为邻。这两大缺失共同造就了中国社区的极不成熟,因而中国社区报发展也就失去了坚实的土壤。

中国社区报发展的盲点与要点

在对中国社区报发展的分析中,不难看出“盲目做大”是许多社区报先行者的共同失误。细究起来,追求“做大做强”似乎是中国报人的共识,原因恐怕还是为了追求更多的盈利。然而,恰恰是这一点成了中国社区报发展的致命伤。

笔者并不否认媒体需要盈利,对社区报也是一样,但立足于社区的社区报不可能一夜暴富。现实是媒体的暴利期已经无情地远去,“当一样东西属于所有人的时候,它就不属于任何人”,由此,社区比社会更有吸引力正是在于其小规模,所以社区报做大则无意义,因此也限定了其盈利的绝对能力;同时参照美国经验,社区报与社区是互相促进的作用,而且很多日常消费最终要落到社区终端,其广告的针对性及有效性可以吸附社区商家的目光,社区报有着自己独特的盈利渠道。

在此,不妨引入美国社区报的一些经验。北美流行一种说法“无报不成镇”,银行、教堂和报纸是构成一个社区的基本硬件,社区报已嵌入到社会体制的核心部分。社区报就是在一定范围内为公共舆论的产生和政治行动提供基地的小众媒体。美国97%的报纸为发行量在5万份以下的社区报,其最大的特点是“服务于特定社区读者、强调归属性和认同感”,传播信息、定义社区、创造归属感、鼓励公民参与社会事务。

第8篇:社区商业广告范文

【关键词】重庆卫视 节目内容 改版

2011年3月1日重庆卫视改版,其以建设“主流媒体、公益频道”为目标,着力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着力打造自办精品文化栏目,为观众提供更好的公益电视服务和良好的收视体验。这次改版的突出变化体现在不播出商业广告,减少电视剧和外购外包节目,增加新闻节目、自办文化栏目、公益广告和公益宣传片几个方面。

一、重庆卫视改版后面临的问题

不播商业广告,使得观众看节目更加方便,但是在电视剧的播出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电视剧的题材选择上,是不是仅仅局限于播放弘扬主旋律题材的电视剧?其它题材的电视剧可不可以播?在我国,衡量“主旋律”电视剧有三条标准,即思想积极向上、艺术质量上乘、观众喜闻乐见。①在选电视剧的时候,如果只遵循前两条标准,而忘记了第三条,电视剧播了都没人看的话,收视率也就很难上去了。还有一个问题是,面对其他卫视的竞争,重庆卫视能不能原创些影视作品出来?这些都值得思考。

重庆卫视改版后收视率下降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收视率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电视台的价值,外国的很多公共电视台的收视率也常常不如商业电视台。但是从节目内容上看,诸如英国的BBC、日本的NHK电视台,都是更多地呈现一个社会的多元性,尤其是那些比较弱势的声音,所以,公共电视有更多文化性节目,更多深度报道。重庆卫视倡导“红色文化”本无可厚非,但是中国的文化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因此笔者认为,重庆卫视应该在以“红色文化”为主导的前提下,同时传播一些其它的文化,让节目的内容更加充实些,应该倡导文化的多元化。

现在在同质化节目泛滥的环境下,节目的形式是很容易被模仿的,因此媒体想要突出重围,吸引受众,就要靠自己不可替代的节目内容。内容为王,才是媒体确立其形象的关键。因此,重庆卫视的改版,要把重心放在节目内容的创新上。但从重庆卫视的电视节目单可以看到,在很多时段播出的都是重播节目。重庆卫视应向国外的一些公共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以及其它省级卫视学习,借鉴它们中办得好的公益节目。当有重大事情发生时,要制作大型专题栏目来弘扬主流文化,这点很重要,符合重庆卫视的“主流媒体”的定位,同时也不能忽视了民俗文化这块,要在弘扬主流文化的基础上,多发掘地域文化,为优秀的民俗文化提供舞台,这样更能体现重庆特色。

二、对重庆卫视改版后节目内容的几点建议

我国目前的电视公益节目的主要类型大致分为电视公益广告、服务类节目、以救助与帮扶弱势群体为目的的民生记录、公益电视活动产品四类。在这四点上,重庆卫视可以进一步创新。

1、重庆卫视改版后增加了公益广告和宣传片

每天播出60分钟,比改版前增加了52分钟。我国的公益广告以提倡社会主义新风尚、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宣传优秀民族文化、倡导社会公德观念为根本,立足于使更多的公民树立健康文明的行为规范。②正因为这一点,吸引观众注意力就非常重要了,要使观众“想看”并“想继续看下去”,吸引注意力是施加影响的前提。我国的公益广告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宣传味太浓,更像是一个说教短片。从思想意义上来看,公益广告与公众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交流的关系,而不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重庆卫视为了展示重庆改革发展生动实践、颂扬先进模范和感动重庆人物等方面推出的公益广告和宣传片,主题立意没有问题。关键的是在诉求方式方面,不能仅仅停留在信息传播的层面上,而应该加强人性化诉求,将自发的一次转化为自觉的终身行为。因此无论是公益广告或是宣传片都不能忽视观众的情感需求,要以情动人,在情感上让观众产生共鸣。重庆卫视现在播出的公益广告都是自己制作的,还可以选择和企业联手,由企业出资来制作公益广告。这样一来,既宣传了企业的形象,也为电视台带来了一定的资金来源,也不违背公益的宗旨。

2、服务类节目也是不可忽视的类型

它可以不是一个完整的节目,甚至可以以节目中的小版块形式出现,但要做到以下两点:

(1)传授新知识、新技能和生活中的小常识、小窍门。比如怎样叠衣服可以减少空间等生活中的小窍门。

(2)无偿为受众提供有效信息。比如气象信息和旅游资讯等等。除了平时介绍这些零散的服务信息外,还可以提供多个话题供公众讨论,比如房价、养老保险、高考政策等有关民生的话题,这样不仅满足了公众的参与愿望,而且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公众关注焦点热点问题,引导社会舆论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公众的生活品质。不可否认的是,现在这类的服务性节目很多,推陈出新的关键就在于要给观众提供实用性的信息。如何在泛滥的服务信息中,找到对观众切实可用的信息,值得认真思考。

3、以引起社会公众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与帮扶为目的的民生节目,也可以当做一个重中之重来做

这种节目类似于深度报道,深入到公众中去,挖掘弱势群体最真实的生活状态,揭示他们的生活矛盾和情感。此类节目渗透着浓厚的人文关怀,以公众的日常生活中的困难为主要内容,唤起人们的同情与关爱之心,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帮助弱势群体。通过真实、朴素、温馨的节目格调,给电视屏幕带来一股暖流。此类民生记录能“从时代关怀、社会关怀、现实关怀出发选取那些社会群体性的题材,正视与反映生活的矛盾与现实,并进行及时的整体性的摄取,运用电视叙事与归纳分析,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以此引导人们作深层思考,希望引起社会的重视,且尽可能地缓解矛盾,解决问题。”③如果这类节目做得成功,不仅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们,也能够提升电视台的品牌形象。成都电视台公共频道在其民生新闻栏目《成都全接触》中,推出大型人文关怀环节《特别帮助》节目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4、电视活动产品指的是以受众参与性社会活动为依托,以电视媒体为主要的手段,在活动进程中向观众进行同步展示的数量上形成一定规模的电视文本

电视活动产品既不同于单个编排的电视节目,也不同于固定播出的电视栏目,而是阶段性编排的电视内容产品,整体来看具有较为明显的层层递进的仪式感。④公益类电视活动产品以受众的高度关注和参与为核心,以创意和创新铸造强大的传播力,追求社会影响力的最大化。重庆卫视推出的《重庆好人》节目,其实就可以升级为一种电视活动产品。《重庆好人》展现重庆各行各业平凡人做出不平凡事迹的节目。当这些事迹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以此为主题办一个主题晚会,来表彰那些平凡人做出的不平凡事迹。除了表彰类的电视活动产品之外,还可以推出一些有关慈善类的,让企业和观众都参与其中,多做慈善,既可以宣扬主流文化,也满足了大众文化中受众希望参与的需求。

公益节目关注公共利益,彰显人文关怀,因此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人与社会的关系,重庆卫视的很多节目都有涉及,但是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这两块还需加强。制作出反应人与自然关系的节目,倡导公益环保,邀请全市人民一起参与其中,正好可以呼吁“森林重庆”的口号,既可倡导人们保护环境,也可向外界展示重庆良好的宜居环境。

经济是现在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最好能聘请一些有专业的经济知识的主持人,播出一档演播室互动式财经类谈话节目,采用谈话的方式,可以把财经类节目从单调、乏味、枯燥的形式中解脱出来。因为纯叙事性的小人物大故事这种类型的节目已经有了,而财经类的节目比较缺乏,需要加强。

还可以学习国外的一些经验。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有全公益性质的教育频道,不播广告,不播少儿不宜的节目。借鉴教育台的模式,可以播出一些知识型讲座,或是有关旅游、健康等方面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节目,适合各个不同年龄阶层的人看。在观看电视公益节目的时候,观众能得到视觉、听觉和心灵上的极大享受和满足,在这种情绪状态中,“教化”的内容能够转化为公众内心的一种需要,应该说,电视公益节目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力的、寓教于乐的宣传方式。“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指出:电视对观众施加的文化和哲学影响无以伦比,它正在取代家庭、教会和学校成为社会教育的最重要的工具。”⑤

如果说可以另辟蹊径的话,社区类的节目也是个很好的突破口。重庆卫视可以和社区团体加强联系,将社区里的一些活动搬上电视荧屏,这些节目的制作者可以是非专业的社区居民,用他们的视角拍摄他们身边发生的事情,这样不仅能随时反映社区居民的需求和动态,也使公益电视与社区融为一体,有了更多的节目素材。

电视公益频道应该以好的节目内容来吸引受众,让观众参与到公益中来,这样才能凸显公益节目的属性。如果节目不能吸引人的话,观众不愿意看,传播效果肯定为零。因此,重庆卫视节目内容的创新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①蔡尚伟:《影视传播与大众传播文化――文化工业时代的影视方法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275

②马玉梅、周云利,《论公益广告的社会价值》,《学术交流》,2000(2)

③黄家雄,《监守媒介精神立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对湖北卫视公益特色的解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3)

④唐洁,《论公益类电视活动产品对频道品牌的提升》,中国传媒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⑤蔡凯如、黄勇贤等:《穿越视听时空――广播电视传播论》,新华出版社,2003:28

第9篇:社区商业广告范文

百年城38m高的大堂有如一所用钢铁建造的大教堂。顺着120m长的公共购物空间,连接到夹层上方的平台,形成了公共环廊或者可称为“CIVILVERANDA”。百年城在创作手法上有三个主要概念:“弯弧”、“立杆”和“连接”。所谓“弯弧”是用于显示建筑体在城市空间里的存在;“立杆”是重复性的建筑构件并以此作为比例识别;至于系列的扶梯,称为“连接”的重要主题,目的是突出人流动态化。在我们这个日益流动化的社会,人流规划比室内造型更加重要。建筑历来都蕴含着对权势产生依附的意味,但百年城有意打破建筑设计对形体上的注意力,更希望在空间分割上保留最大限度的灵活性,来解决商业布局上对业主定位和招商策划的压力。在这个商业建筑“临时化”的现实和“多变性”的本质引导下,建筑在设计过程中也需具有“可扩充”的可能。至于日后的“再生”或“加建”也成为百年城创作的信念。

外立面创作:信息时代的表现手法

到今天为止,建筑创作的可行性很大限度受房地产开发的控制。因此商业广告,无论体现在的广告牌上,或者从建筑外立面做吸引宣传的方式,在大都会建筑形态上的表现也是司空见惯。所以建筑创作要设计出具有商业价值,并有深度的建筑,在这张垂直的城市画布上填上有意境的外立面设计。在百年城的创意中很明显的手法有表现“速度”的带形窗;有“扣接”功能的挑檐和具“生活”气息的渐变彩带。点式幕墙在建筑体的两个角落夺目而出,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和动感。其中面向青泥街的大玻璃幕墙是介乎于虚实之间的一个主体,是最大限度以空间为设计手段的外立面处理方法,目的是摆脱商场透明度低或者有“盒子大迷宫”的恶名。最终广告牌的位置依据城市规划而定,而其比例更是服从于整体造型的最终结果。

人流取向:流动和力量的显示

在面对邻近建筑物的磅礴气势和劳动公园宏大的景观,加上青泥街成为步行街的冲击下,百年城的中心主题和经历呈现在城市的尺度中。消费者不经意地就进入预先设计好的人流取向,进而产生对空间的探索和对结构的注意。对新的购物旅程做出新的建筑创意,对新的休闲购物中心的建筑概念、语言做出定位和最终通过结构和空间的手段去表现这种连贯性,这种以购物消费者经历为本质的开发模式是百年城创作的基础。

结语

在百年城的建筑创意中,其中现代建筑的表现手法是要人们对现实的商业背景认真感悟和对待。在这种大前提下,建筑语言应在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电脑模型创作、社区政府引导、VI设计手段上,借助于大型结构工程设计,利用创新的建筑材料发挥作用。当建筑物在适应现实环境和开发压力的前提下,建筑体不再是孤立的,而在造型上的分化和变异更使我们体会到:我们生存社会的市场化以及在本质上发生的变化。

作者单位:美国易高国际建筑事务所

收稿日期:2001年11月

百年城外景

大堂

百年城首层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