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媒体创意策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4P和4C的关系
4P是营销的策略和手段,而4C则属于营销理念和标准。4C所提出的满足顾客需求,降低顾客的购买成本、购买的便利性等是一种营销理念和理想的营销标准,而4P中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则是一种策略和手段。4C提出的营销理念和标准还要通过4P为策略和手段来实现的[2]。比如要提升顾客的便利性就要通过渠道策略来实现;要降低顾客的购买成本就通过价格策略来完成。可见4C和4P不是矛盾和对立的,4C只是特别强调了顾客需求和相互沟通的重要性。有学者认为:整合营销传播(IMC)的提出意味着4P的衰落,新的营销观将取代4P。现在业内普遍认为:“4C和4P属于不同的概念和范畴,4C提出的营销理念和标准还要通过4P为策略和手段来实现的。4C取代4P,意味着理念和标准可以取代策略和手段,这是一种缺乏基本逻辑推断的表现”[2]。
二、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对广告策划的影响
策划一词,在唐代元稹《奉和权相公行次临阙驿》出现过“将军遥策画,师氏密訏谟”之句。这里的“画”与“划”相通,因此“策画”也即“策划”。意思是计策、谋划、献策、计划、设定等意思。策划又称“策略方案”和“战术计划”,是指人们为了达成某种特定的目标,借助一定的科学方法和艺术,为决策、计划而构思、设计、制作策划方案的过程。当今,在营销领域一般地认为:营销传播策划是以企业经营和盈利为目的,策划人在科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掌握的策划技能、新颖超前的创意和跨越式思维,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并进行全面、细致的构思谋划,从而制定详细、可操作性的,并在执行中可以进行完善的方案过程。营销策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可分为市场策划、产品策划、价格策划、渠道策划、广告策划等,它们都是营销传播策划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广告策划就是对广告的整体与策略的运筹规划。这过程包括广告决策、实施广告决策、检验广告决策等的考虑与设想。广告策划要解决的任务是:广告的对象、广告的目标、广告的计划、广告的策略等,也就是说要解决广告“对谁说”、“说些什么”、“如何说”、“说的效果如何”等一系列的问题。但广告策划应当在市场、产品、渠道等策划之后产生,因为以上策划是广告的基础、内容、目标、范围等的依据和基础。广告策划服务于营销传播策划,主要体现在广告策划要生动、形象、精确、适时地体现营销传播策划的总体构思,战略意图和具体安排[4]。大卫•奥格威的“创意和科学广告”理论认为:创意包含了“说什么”和“怎样说”两个层面,……广告是科学而不是艺术,广告的内容比表现内容的方法更重要,真正决定消费者购买或不购买的是你的广告内容而不是它的形式[5]。因此,广告设计作品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得从市场营销学入手,切实弄懂市场营销原理,彻底弄清广告要传达的内容,弄清广告在市场营销中的位置及其逻辑关系。严格的逻辑和周密的计划是现代广告的重要特征。广告活动要想达到广告主的目标要求,必须有一套完整的以策划为主导,以创意为中心的广告计划管理体制。经验告诉我们:广告作品的成功关键是科学的广告策划。因此在广告设计中设计必须根据广告传播规律来策划,同时接受市场营销指导,运用好策略。
(一)广告策划关键在广告创意
要全面地准确地认识广告创意,我们必须从市场传播实际入手,明确广告创意的含义。因为广告创意是能否有效传播的关键,为了确立和表现广告主题而进行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换言之,广告创意是使广告传播富有创造性的主意、意念或新奇的点子。在商业广告中是指能使广告达到促销目的的独特主意。广告创意贯穿在广告策划的全过程中,它是通过构思形成的新颖而富有吸引力的广告创作意念。广告创意不同于纯艺术创作,它是一种目的性很明确的信息创作,通常是广告人集体智慧的结晶。纯艺术创作中的“内容决定形式”论认为:内容是生活,形式是与之相配的如线条、造型、色彩、构图等绘画语言。在商业广告里,假如我们仍然套用这一“内容决定形式”论,那么内容和形式已有不同的内涵。这里的“产品情况”、“市场情况”、“目标消费者情况”和“竞争对手情况”是广告创意的“内容”,是客体;而“理由”的“说明”是表现形式。广告创意的基本原则告诉我们,任何创意都是主观对客体的反映。广告创意是表现客体的思维活动,它来自对商品、市场、竞争、消费者,以及内外环境等方面的认知和把握。客体为主导,表现形式是采用与企业产品的个性对位的独特的表现方式与手段。形式必须服从广告目标和广告策略,在此前提之下展开思考与联想,确定广告的表现方式,任何把策略性与表现形态对立起来的广告创作,都可能导致广告偏离广告目标,达不到广告目的。
(二)广告策划应符合新营销传播理论的要求
当今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整合营销传播在我国的逐渐推行,因此广告策划应当符合营销传播理论对广告设计的要求。
第一,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消费者为中心转移。从4P到4C的转变,即从“传者”中心向“受者”中心,从产品中心向消费者中心转变。以往的营销理论主张“由内而外”的营销观点认为,广告策划从商品本身出发,向他们认为的消费者展开诉求,这是多年来所谓的“消费者中心”论。整合营销转播理论不同意这种“消费者中心”说,主张“由外而内”的观点,所谓“外部是目标,源头在内部”。持此观点认为:“以消费者的欲望和需求出发,以消费者想要什么为中心作为广告策划的理念。广告的策划从决定产品生产以前开始,在分析消费者资料库的基础上,了解消费者需要什么产品,如以往这类产品哪些方面未能满足他们的需要。”[6]此外,在分析消费者想获知哪些方面是的信息时“还要注意竞争对手已经说了什么,如竞争性利益点、令人相信的理由、产品的个性特征等,这些方面在策划消费者想获取哪些方面信息时有着重要的作用,只要了解,才能保证广告策划意义充分表现出来。”[7]
第二,沟通的因素促进广告模式的改变从Advertising到IMC,即从广而告之的广告筹划到全方位的沟通,沟通环节从促销环节拓展到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等全方位环节。同时沟通从以往的大众媒体为主的接触点拓展到以大众媒体为主、以增加人际沟通触点并行的触点管理。在广告创意方面从传统单向媒体创意发展到以媒体引导创意的新概念创意模式。这一创意新概念强调通过媒体运作以增加、创新接触点来完成广告策划。比如,传统广告的运作程序是:A首先研究营销环境,确定营销目标。B选择目标受众,了解目标受众情况。C做出广告创意分析,确立广告主题,D媒体定位,确定媒体安排。而媒体引导创意的广告模式运作程序是:A研究营销环境,确定营销目标。B选择目标受众,了解目标受众情况。C媒体安排,选择传播模式,D最后是创意策划。从这里我们看到:创意环节从传统广告的运作程序第3位退后到新媒体创意广告模式的最后一位;而媒体安排从传统广告的最后一位提前到新媒体创意广告模式的第3位,可见媒体运作的重要性。媒体创意的依据首先是媒体的多元化,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直接邮递、户外广告等传统媒体。此外,新媒体层出不穷,如上网查询、微博、微信植入式广告的出现、手机功能的日新月异等,同时人们生活方式、生活形态、生活轨迹的多变,以致人们对媒体接触习惯和环境也在发生新的变化。这样的变化突破了原有的触点和媒体形态,使得有很多新的情况出现。于是广告运营商们想方设法帮助广告主提高他们的广告投资回报率而选择媒体引导创意的广告模式就成为必然[5]。
1.课件设计思路
《广告策划》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专业课程,传统的“一言堂”“黑板-教室”和“纯理论、重理论”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专业兴趣培养,学生学得枯燥,教学效果不佳,使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目前高职教育教学的新理念,针对以上教学问题,本课件的设计思路是:以行动导向、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重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广告业务策划能力和广告经营运作能力为主要目的,围绕为学院校园电子商务平台“天天来店”网站开展广告宣传策划这一真实工作项目,根据广告策划工作过程分解工作任务,创设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学习情境,并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视觉化的图表方式演示,辅以视听结合、图文并茂的方式精选丰富的广告案例穿插其中,生动立体地引导学生展开课程学习。同时设置单元模块的技能训练任务,学生可以边学边做,做中学、学中做,突出项目制、团队化、实战化的教学模式应用。
2.课件内容设计
根据《广告策划》课程的教学目标,课件在内容设计上主要设置8个学习情境:广告经营能力、广告业务策划、广告创意战略、广告媒介策划、广告文案创作、编制广告策划书、平面广告设计和广告效果测评,每个学习情境设计有工作项目、学习任务、广告案例、技能训练、课堂练习、知识链接和学习小结等教学模块。其中:工作项目模块为每个学习情境导入具体的项目背景和工作任务;学习任务模块具体列出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所需要进行的学习任务,即具体的学习内容;广告案例模块根据相应的理论知识,提供大量形式多样的广告案例(平面广告、视频广告、广播广告、策划方案等)供课堂讲解使用,每个案例均配以相应的文字点评,以帮助学生更生动直观的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技能训练模块结合不同工作项目要求提出具体的能力训练任务,重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满足了课程教学的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突出了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效果;课堂练习模块根据每个学习情境的重点内容,设置相应的课堂练习题目,题目类型有选择题和判断题,可供学生现场答题,并可获得答题评价,以帮助学生巩固相应知识点的学习;知识链接模块向学生提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源网站,引导学生结合每个学习情境的教学内容,查阅相关广告资源网站,开阔专业视野,探究行业发展新动态,有助于学生进行扩展学习;学习小结模块设置在每个学习情境的最后,为该学习情境的学结,提纲挈领地列出该学习情境的重要知识点,方便学生进行整体复习。
3.课件设计所采用的技术
本课件主要运用MicrosoftPowerPoint2007和PhotoShopcs软件技术进行课件开发,为单机版PPT多媒体课件。课件在设计开发中灵活应用了PowerPoint软件的动画、触发器、超链接、路径等功能以及PhotoShopcs软件的图片处理功能,使课件布局合理,清晰有序,界面美观,色彩协调,交互性强,富有动感和美感,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教学的互动性。课件设计中尽可能地借助图、表、动画等形式,增强课件的可视性,调动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特别是尽可能地将文字性的知识点转换为视觉化的图表方式来演示,包括色彩搭配、字体和布局设计等都注重协调性和艺术性,使教学内容富有动感、表现力强,极大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器官从而可以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2]。
二、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广告创意表现方法课例为例
1.课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学习并掌握4种广告创意表现方法(展示法、幽默法、情感运用法和夸张法)的操作方法和表现效果。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和判断广告作品使用的广告创意表现方法,并能根据一定的广告主题,运用4种广告创意表现方法进行广告创意表现策划。素质目标:具备团队协作的能力、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具备较强的科学美感。
2.课例教学设计
本课例采用项目教学五步法展开教学,第一步由教师提出项目任务,第二步学生讨论学习,教师教授指导,第三步学生动手完成能力训练任务,第四步学生项目成果展示,第五步教师评价学生成果完成情况,并进行总结提炼。课例全程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通过广告图片、视频、音频、文本等视听结合、图文并茂的手段将学生带进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之中。课例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为项目式、启发问答式、案例式和团队协作式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采用多种形式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将课堂讲授、课内讨论、案例分析和技能训练合理结合,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3.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本次课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广告创意表现方法,什么是创意?广告创意表现方法怎么操作?学生普遍感觉这些教学内容非常抽象,不容易掌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大量广告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借助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大量形式多样的广告案例,以视听结合、图文并茂的方式,调动学生视听感觉器官参与感知,加深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能力。比如,在本次课例的导入案例中,课件首先展示了两个平面广告作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点击课件放大广告作品,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广告创意表现:作品一《曲美减肥茶》是通过美女明星代言的方式表现减肥茶减肥效果,而作品二《百事减肥可乐》是通过展示猫喝了可乐后瘦到可以钻进老鼠洞的情景,以幽默、夸张的方法传达减肥功效的主题。经过分析比较之后,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和感悟到,运用不同广告创意表现方法能够实现不同的广告宣传效果,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本次课程的目的和意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广告创意表现的操作方法和表现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巧妙地与教学环节设计结合,发挥启发式教学的作用。比如,在讲授夸张法这种广告创意表现方法前,教师先展示相应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广告作品是如何表现广告主题的,案例分析点评之后再引出知识点的学习,联系广告案例学生很容易就能提炼和掌握夸张法如何操作。另外,本次课例中的另一个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完成基础创意训练任务。很多学生在演示本小组的创意方案时不够积极大胆,缺乏信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学生动手完成能力训练任务之前,先播放往届学生创意自拍视频,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使教学更具真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4.多媒体课件在教学应用中的实施效果
本次课例教学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展示广告创意案例,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领会广告创意表现方法的运用,将传统教学中不易表述、更不易传授的抽象能力以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教学难点得以突破,教学效果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交互较好,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广告创意表现策划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普遍认为课件内容设计合理、信息量大、生动有趣、极富美感、交互性好。通过使用该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教师的讲课效率和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学习兴趣都得到较大提高。学习结束时,由学生组成的每个策划团队都能完成一个广告活动的策划运作,给予了学生较强的成就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学生都能根据给定的主题和创意要求,进行广告创意表现的策划和演示。本课件在参加第七届广西高等教育教学软件设计大赛和2010年广西教育技术教学应用大赛中均获得一等奖,在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获得高职高专组三等奖。
三、总结
综上所述,《广告策划》课程多媒体课件在设计和教学应用上有如下特点:
1.充分应用课件视听结合的多媒体展示功能
在教学课件中,教师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积累,运用了大量形式多样的广告案例(包括文本、图像、视频、音频、学生自拍创意视频等形式),利用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能形象地演示各种广告案例,调动学生视听感觉器官参与感知,发挥直观教学的作用。
2.课件与教学环节设计的巧妙结合,发挥启发式教学的作用
在教学中,能较好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开展启发式教学,比如,在讲解知识点前设置导入案例,播放平面或视频广告作品,使得学生对案例形成深刻的印象和整体感受,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案例先主动思考、分析相关问题,接着再引入知识点的学习,最后教师再结合案例进行点评提炼,充分发挥启发式教学的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借助多媒体课件,实现教学内容的整合性和教学过程的交互性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信息整合展示功能,在教学中实现多项相关教学内容整合展示在同一个页面中的效果,教师可根据教学进度点击相应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教学过程的交互性[3]。
4.原创性
其实目前各种创新大赛的举办目的,绝不仅仅是一定要拿出几个方案实施那么简单,更深层的含义是思维培训,让电视人的观念升级。因此,在电视节目方案的策划中我们既提倡“脚踏实地”,也鼓励“异想天开”;既提倡“有章有法”,也看好“法无定法”,方案中能看到“思想的火花”或看到“辛勤的经验”都有收视成功的潜质。
电视策划方案中的常见问题
整体上看,当前我国电视策划方案在创意背后的可操作性及可持续性上依然存在不少问题。虽然有很多想法好、点子新的节目策划方案,但策划人不懂节目流程设计,内在环节不过关,或者把制作效果估计得过高,但对制作难度、选角难度却忽略不计或避重就轻,缺乏进一步论证和精细化阐述。
比如,在策划选秀节目时却不谈选手渠道;策划新媒体节目却不谈视频来源构成;策划模式引进节目却不谈本土化手段;策划综艺类节目却不谈核心创意;策划益智类节目却不谈题库组成等等。这些不够全面的策划方案使得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都大打折扣,致使很多优秀的创意点不能脱颖而出,是我国电视的巨大损失。
此外,在方案撰写上也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不缺集思缺提炼。很多方案中的想法很多,但优秀的创意最后却在繁琐啰嗦的表述中让人不知所云。其次,不缺创新缺遴选。有些方案环节过多,逻辑性过强,乱而杂,焦点不集中,创意点埋没在了众多的想法之中。第三,不缺环节缺人物。许多电视节目策划方案在论述中没有谈及具体人物的设定和选取,而在季播节目中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归根结底还是“三才”(天才、怪才、蠢材)。第四,不缺想法缺资源。很多创意高度依赖于资源协作(如法制节目依赖于公检法司资源,生活及帮忙节目依托于社区信息资源),但多数编导未对资源合作的方式及渠道做阐述。缺少资源渠道的方案大大降低了可行性,使其在具体实践中会产生诸多问题和不便。
电视策划方案撰写改进策略
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选择甚至要比努力重要。模式选择正确,只要努力一般都会成功。但选择错误,模式水土不服或有重大硬伤,再怎么努力也只能误入歧途。而当前策划方案中普遍存在着的诸多缺陷和问题则给创意的选择带来了重重困难。因此,电视策划方案存在的问题亟待改进。
首先,借鉴海外模式,深入本土分析。目前,一些电视的节目策划不仅仅有良好的创意,还花大力气考据了海量国内的同类节目(尽管个别方案有抄袭之嫌),在很多优质方案中都能看到对竞争台及友台同类节目利弊得失的细致分析。然而,也有很多节目策划方案仅仅考虑到海外模式的有趣好玩,而缺乏进一步深入思考其火爆的原因。比如,日本娱乐节目的高收视原因是其艺人多而敬业,能够全方位配合节目;美国节目的高收视原因是选手蠢材多、硬汉多、笨蛋多,能够为观众带来嘲讽效果;英国节目的高收视在于精英文化氛围中精细化的题目设计、极富创意的环节游戏以及优秀外拍摄影师等。只有对这些背后本质原因的分析才能够找出我国媒体环境与国外媒体环境的差别,从而找出本土化的借鉴模式。
其次,证明独有特征,简化背景论述。受国内高收视节目影响,很多策划方案中的“跟风”现象比较严重,一些“职场类”“选秀类”“游戏类”节目的提案尽管包装精良,但创意几乎与原版的其他省台成功节目方案无差别,无法论证如何区别于其他相似节目,更难谈创新。节目策划方案如果其创意在宏观层面与兄弟台有雷同,则必须着力证明自己有独家的创新点或独有特征,否则只是重复前人。另有一些策划方案“皮厚馅薄”,其中关于背景、必要性、稀缺性等论证过多,而到了创意部分反而内容稀疏。这种“唱高调”却“无论证”“无案例”“无流程”的三无方案,很难在众多的创意方案中脱颖而出。
第三,注重渠道建设,证明资源持续。在很多策划方案中,往往忽视了对操作难度的正确估计和资源渠道建设。比如:趣味题目与优质选手从何而来?任务游戏如何更新?很多节目能够举出一期两期的例子,但是深思起来会发现其资源很难持续到10期以上。一些节目创意从单期创新看没问题,但如果制作多期连续播出,就会出现人员的雷同性、题材的重复等诸多问题。资源合作类节目多半没有阐明利益分享模式。
还有一些创意把宝压在明星大腕和著名主持人上,显然对主持人及嘉宾的邀请难度估计不足。比如,有很多影视明星由于档期原因,基本不会接受邀请,将这种明星列入策划方案属于过度奢望。而明星影星高价格博取收视的手段也仅是“江浙沪”等强档卫视频道的参考,节目策划方案要充分考虑具体制作方的承受能力。
第四,明确受众定位,集中焦点构思。电视节目策划的关键是要具有全方位意识。有很多策划方案的撰写者为“85后”甚至“90”后,受到新生活方式的影响,他们的提案青春活泼、时尚气息浓厚、想法特立独行,值得称赞,但也暴露出对电视受众人群的“中老年化”趋势缺乏认识,殊不知过于青春时尚的节目观众反而稀疏。更有的提案将想法东拼西凑,力图将多个创新点融合在一个节目中,环节过多,导致价值观杂糅,无目的性。在节目策划方案的创作中,要首先明确受众定位,要宏观全面的把握不同受众的特点和共性,从而策划出具有清晰指向,明确针对性的节目。
第五,合理预算思维,注重实操论证。一些节目出现预算过低或过高的情况,缺乏精密化核算思维。比如单期投入仅几千元,这基本可以想象一定是个粗糙版本。而单期投入百十万的节目显然非一般机构所能承受。很多策划方案未能经过周密考虑就提出了节目报价。也有不少节目提案的编导对其他省市台的节目情况不甚了解,导致开头部分的论证往往出现“本节目为国内首档……前无仅有……国内从未出现过”等过于绝对的论述,殊不知国内很多台均已尝试过此类创意。
一些节目创意与当下火热的真人秀接轨,编导激情四射,希望能够一口气将节目升级,但真人秀的制作难度,对摄像及录音要求标准极高,多机位,长时间跟拍,选手人物个性定位及招募等,都耗资巨大,需要通盘考量。
预算是节目策划方案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量化的预算能够为节目实施的可行性提供重要的参考,这是节目制作方非常重视的因素。在节目策划中,要在准确考量节目制作方的整体实力的前提下,对预算进行合理的评估,要有精密化核算思维,力求不仅在创意上赢得认同,也能在合理的预算评估中赢得关注。
电视创新,始于提案。只有充分估计到操作难度,样片的实施才有保证。从这点上看,如果样片生产之后开论证会,多少有些“死后验尸”的感觉,笔者建议各台在所有获奖创新方案上马之前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及“操作性答辩”。
从“纸上谈兵”到“运筹帷幄”,中国电视创新任重而道远!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7) 03-0041-04
Research on the Editorial Force Under the Media Convergence Environment
Duan Lechuan Du Chuangui
(Southern Publishing and Media Company Limited,Guangzhou,510075)
[Abstract] Media convergence not only leads to the editing and publishing process reengineering, but also leads to great changes in the compos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ditorial force.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media convergence, the integration of planning force, the transboundary of resources conformity, the polymorphism of machining, the divergence of communication are all highlighted.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editorial force essentially refl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dia and the editor, as well as the dynamic change of the position, function and mode of the editor’s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duc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media.
[Key words] Editing ability Media convergence Editorial subject
媒介融合是一场影响深远的传播革命。在这场媒介变革中,作为参与媒介生成的重要主体元素之一,编辑主体的地位、功能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日本编辑学者鹫尾贤也曾提出编辑力的概念,是对传统媒介环境下编辑主体作用力的精辟概括。他认为,出版产品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编辑力,编辑力主要是编辑活动所产生的一种作用[1]。传统编辑学对编辑力这一命题有深入分析,包括编辑力的构成、内涵和特征等。但是,在媒介融合环境下,无论是编辑力的构成,还是编辑力的特征,都在发生巨大变化,值得深思。笔者认为,编辑力从本质讲是一种媒介创造力,是编辑参与创造媒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媒介创新力。编辑主体,通过协同作者、用户等不同的主体元素参与媒介生产传播,从而实现媒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社会功能[2]。媒介深度融合导致人类信息生产传播模式变革,必然会引发编辑流程再造,编辑活动发生变化。与此相应,传统编辑力的构成、形态和特征也在发生着很大变化。本文重点从媒介融合视角探讨编辑力演化、嬗变和构成。
1 集成性创意策划力
策划是编辑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编辑力的首要构成。鹫尾贤也在《编辑力》中指出:“没有策划,就没有编辑,因为策划能力是编辑的生命线。”[3]在他看来,策划力是编辑力的基础性构成,是最富有创造性的编辑劳动。他说:“策划的创意是考验创造问题的能力,将社会、人群和时代隐然有感,但尚未成形的关心和欲望化为问题。”[4]编辑策划的核心是选题,策划力的重点在于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媒介选题,是展示编辑主体选题敏感和选题价值捕捉和挖掘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编辑策划重要性没有变化,但是策划理念和方式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媒介产品生产不再局限于一种媒介形态,媒介产品传播也不再拘泥于一种媒介途径。面对同一个内容选题,编辑主体如果还按照传统策划观念和策划方式,以一种媒介形态来进行产品策划,就无法最大程度地实现媒介产品价值的深度拓展和媒介业态的多元创新。这就需要编辑主体能够针对同一内容主题进行不同媒介产品形态和不同文化业态的创意思考、一体谋划,即集成性策划。集成性策划需要编辑主体对选题内容不同媒介形态呈现方式有深入认知和把握,比如,对网络形态、移动端形态和数据库形态的媒体符号特征和媒体建模方式有深入体认。集成性策划,还要求编辑主体对不同文化业态产品的发展和商业模式进行锐意探索。比如,将一个主题性图书内容资源转化为影视文化业态,或者文化产业园区业态。集成性策划方式的出现,既是媒体融合中编辑主体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的需要,也是探索融合发展商业模式的要求。在融合传播环境下,如果编辑主体还各自为政,部T分割,仍然按照传统媒介产品线流程进行产品策划,不仅会带来生产成本高企,生产效率低下,还会造成媒介产品生产同质化和产品质量层次低档化。
从单一产品态的策划到集成性产品态策划的转向,是媒介融合环境下编辑策划力的主要特征。在融合环境下,媒介产品质量已经不仅是传播速度和单个产品创意的竞争。在融合环境下,媒介的整体生态格局发生变化,以机构为主体的媒介生态格局逐渐地被以机构和个体并驾齐驱的新的多元化媒介生态格局所取代[5],媒介内容生产的垄断性被新媒体技术赋权所打破,由此带来媒介产品生产的独家性和垄断性式微。对传统媒体机构来讲,媒介产品生产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需要转变的是,在提升媒介产品生产专业性和权威性上更加重视产品创意的多端策划、多态谋划,以集成性思维和前置性观念来统筹策划不同媒介形态、不同产业业态下的同一内容主题的产品生产和传播。只有这样,才能在融合发展中逐步探索构建新的产品矩阵,探索新的媒体业态,从而实现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
2 跨界性资源整合力
编辑主体不仅是媒介产品的创意策划者,更是组织和实施者。有了好的产品创意策划,还需要编辑主体动员调配各种出版资源推进实施。从这个角度讲,媒介产品的编辑过程就是媒介资源的整合开发过程,资源整合力理应是编辑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在传统媒介环境下,编辑策划选题之后,由作者进行稿本生产创作,编辑加工完善,媒介资源整合开发主要围绕单个媒介产品进行。但是,媒介融合环境下,由于产品形态多样化,单靠个体作者的创作已经无法满足融合生产的需要。比如,广东人民出版社策划实施的大型《世界客家文库》项目包括数据化产品、图书产品、动漫影视产品和主题文化产业园等多个媒介形态和文化业态的产品。编辑主体要完成这一策划创意就需要非同寻常的资源整合力。这个整合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不同媒介形态产品作者资源的整合。同一个内容主题的融合性媒介产品生产常常需要几个人、几十个人甚至更多人参与的团队介入。以《世界客家文库》图书产品的数据库建设为例,包括文库图书数据库、客家族谱数据库、客家方言语料数据库和地方文献数据库,产品的生产既需要大量跨学科专家学者参与,也需要新媒体公司的技术支撑。这都需要编辑主体统筹谋划思考,协调动员指挥,把跨越不同学科、专业和行业的作者资源整合到媒介产品的生产中来。二是媒介产品用户资源的整合。融合传播环境下,用户日益成为“生产消费者”[6],常常在产品生产之前,甚至策划阶段就介入媒介产品的生产过程,并以“生产者”的身份参与编辑组织的网络社群运营。在这一过程中,编辑主体要善于聚合和黏贴用户,必须具备动员、组织和吸引大规模用户参与媒介产品生产过程的能力。再以《世界客家文库》为例,项目启动之初推出的“世界客家文库”微信公众号订阅用户达到几千人,一方面成为文库的潜在用户,另一方面是文库生产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三是产品生产中其他出版资源,包括媒介组织内部的人力、技术、营销等各种资源的整合,还有媒介组织外部市场资源、文化资源和金融资源的联动和调配。比如,《世界客家文库》围绕内容主题策划实施的客家山歌主题馆、客家非遗博物馆、客家名人博物馆等文化产业园区项目,需要与地方政府和民间资本合作,创新媒介业态,没有较高水平的组织整合力是不可能完成项目实施的。因此,媒介融合环境下的编辑整合力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跨界整合力,跨越不同业态、不同主体、不同部门,甚至不同层级、不同区域的媒介产品生产力量整合。
3 多态性内容加工力
优化和加工是编辑的基本技能,是编辑力的重要体现。传统媒介环境下,编辑加工涵盖稿本的方方面面,从标题到文字到篇章结构,再到排版设计,编辑加工既是一个稿本优化完善的过程,也是稿本价值增值和提升的过程。因此,编辑加工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稿本质量,是保证和提升媒介产品影响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正如学者靳青万所言,编辑加工是编辑最为重要的基本功[7]。有没有这个基本功,决定着一个编辑是否称职。问题是,融合传播环境下,编辑加工力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工多态性。传统媒介环境下编辑加工是单一媒介产品生产,不需要考虑不同媒介文本的转换生成问题。但是,融合环境不一样,同一内容主题的稿本,需要加工为不同的媒介形态,这对编辑主体加工力的要求更高,需要他们掌握不同媒介的文体模式和媒体模式,对加工对象的主题内容、表现形态、重点难点需要全新的认识和把握。加工由一次性变成“N”次性的多态加工。二是加工定制性。传统媒介环境下,编辑加工主要面对大众,立足于媒介产品的整体优化完善,虽然是一种“再创造性”的加工完善,但是,智能化和个性化的加工制作无法实现。在媒介融合传播环境下,由于移动终端交互平台的出现,编辑主体可以直接面对用户社群,再借助大数据的分析工具,进行用户画像,然后针对不同用户进行定制化、个性化的媒介产品加工。
编辑加工的多态性,已经逐渐成为当下媒介融合产品生产制作的常态。一方面,编辑加工的对象范围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度推进而不断地延伸和扩大,极大地改变着编辑主体的加工思维,即单一媒介思维。另一方面,编辑加工的手段在不断地革新和提升,传统文字和图片态的加工工具逐步向音视频态的数字化多元加工工具转换,甚至一些智能化编辑手段,如人机协作编辑、智能语义分析加工等,都在编辑加工实践中有所应用。编辑加工多态性的本质是编辑主体对媒介内容资源价值的深度挖掘、广度提取和高度提炼,是媒介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印刷媒介时代,同一内容资源的多态即时加工由于媒介技术的限制不可能实现,媒介产品的编辑主体不可能进行跨平台跨媒介编辑加工。在媒介融合时代,多态性编辑加工力既是媒介融合转型发展的方向,更是媒介转型升级的必然阶段。通过多态性编辑加工,实现媒介产品的形态和业态创新,将是提升媒介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4 发散性的媒介产品传播力
编辑主体不仅是媒介产品的创意设计加工者,更是其传播营销者。在传统媒介环境下,编辑主体也参与媒介产品的整体营销和传播,但是由于没有直接面对用户,更多的传播工作是交给特定的经营人员来做的。比如,书报刊都有专司媒介产品营销和传播的发行部门。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由于互联网的交互和连接功能彰显,媒介产品的生产和传播环节的“并置”[8],编辑直接面对用户,媒介产品生产、传播连接和转换的链条缩短,由此导致媒介产品的传播功能更多地赋予到编辑主体身上。同时,媒介融合环境下,用户分层化现象突出,社群圈层集聚趋势显现,这都给编辑主体的媒体产品传播提出了很大挑战。一方面,传播的广度需要大尺度覆盖。由于媒介形态多样,媒介平台繁富,用户的媒介使用五花八门、各有选择,因此编辑主体媒介产品的分发传播必须重视传播的集束性,传播广度务求大尺度覆盖,力求多平台分发,只有这样才可能使媒介产品的推介传播到达不同的媒介平台和用户社群。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在谈到产品营销传播创新时说:“我们还打通了微信公众号与今日头条、一点资讯、腾讯企鹅号、搜狐等平台的关联,每篇文章都可以在各个平台上同步,有效地扩大了宣传效果。”[9]这种媒体联动、多平台分发,实际上要做的就是提升媒介产品传播的广度。另一方面,传播要向精准化发力。提高传播精度,关键在于对媒介产品的用户定位和获取有准确把握,善于运用媒体大数据进行用户画像,根据用户需求偏好提供精准化媒介产品推送。这实际上是一种发散性传播,以一种蒲公英运动的方式,借助大数据技术的“风”和“云”,在圈层传播中实现个性化发散性推送。此外,传播手段的不断创新日益成为提升编辑传播力的重要方面,尤其是一些新兴媒体技术传播手段,比如,一些国内媒体将传统艺术和新媒体技术结合,巧妙运用我国传统的沙画艺术,精心设计制作沙画新媒体特刊《“山神”刘真茂:我用一生护青山》,以创新的艺术形式讲述传奇人物刘真茂在大山深处守山护林的感人故事。这部沙画特刊推出后,经过多平台分发传播,两天内点击量超830万,传播效果非常可观。还有很多媒体尝试运用直播、VR等新兴媒体技术进行内容生产的创新和传播方式的创新,都很有启发和借鉴意义。此外,在媒介产品传播过程中,如何吸引用户参与,通过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助推社交平台上的圈层传播效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比如,人民文学出版社在推介《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新书时,专门建立了人文社“哈迷”微信社群,线下组织专场“哈利波特2016都市寻宝活动”,邀请100多位哈迷读者进行场景化体验推广,然后由现场用户在移动端社群和微信进行圈层转发,最后取得的效果超出想象。
需要指出的是,编辑力有非常丰富多样的内涵,并随着媒介融合进程的推进在不嗟匮荼洹3了以上所讲几个方面,编辑的选择力、编辑的人际交往力和终身学习力都是其重要构成,在融合传播环境下也都呈现出很多新的特征,值得高度重视。总体上看,编辑力的演变,实质上反映的是媒体与编辑的关系,以及编辑参与整体媒介生产和传播过程的地位、作用和方式的动态性变化。无论是创意策划的集成性,还是资源整合的跨界性,抑或内容加工的多态性,都在凸显这样一个事实,即媒介融合进程的推进,没有弱化编辑的主体地位和编辑的创造功能,没有改变编辑活动的基本性质。恰恰相反,媒介融合环境下编辑力的作用和价值将更加重要,在媒介创新上的主导性作用将更加显现。
注 释
[1][3][4][日]鹫尾贤也著;陈宝莲译.编辑力:从创意、策划到人际关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2,50,63
[2]王振铎,赵运通.编辑学原理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73-74
[5][8]段乐川,路畅.微信编辑:基于文本生成观的认识[J].河南大学学报,2016(6):144
[6]王亚炜.生产消费者对品牌塑造的价值分析[J].商业时代,2012(23):27
关键词:新媒体;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地方综合性高校;
作者:朱志勇
一、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类型及现存问题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高校广告学专业数量快速增长,从早期的6所高校开办广告学专业,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增加至90所。2007年9月,我国设有广告专业的高校有322所[1]。截至2013年8月,全国共有412家设有广告专业的院校,数量庞大[2]。目前,我国开办广告学专业的高校,包括综合类、理工类、农林类、师范类、财经类、民族类、政法类、美术类等类型高校,这体现了广告学专业多学科特点,也决定了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在这种多类型高校与多学科交叉渗透培养的背景下,高校广告学人才培养模式有以下三类:一是设立在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新闻传播类广告学专业,如河北大学、黑龙江大学、郑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二是设立在财经、工商类大学的营销管理类广告学专业,如浙江工商大学;三是设立在美术学院的设计类广告学专业(现改为视觉传达),如广州美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这三类培养模式有其各自的特点,新闻传播类广告学专业,侧重媒体、传播、创意、策划;营销管理类广告学专业侧重经济学视野下的营销和管理;设计类广告学专业则比较单一,重点在于培养设计师。这三种类型也有交叉和融合,因所在高校自身资源和定位而有所差异。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技术渗透与媒体融合对师资队伍的知识储备、教学方式构成强力冲击,三类人才培养模式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其通病是存在四个脱节:一是在教育观层面依旧延续传统媒体思维方式,与新媒体脱节;二是在培养目标方面依旧固守既有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三是在课程设置方面,有新媒体之名,无新媒体之实,与业界脱节;四是在教学实践环节方面,缺少新媒体实操环节,与学生脱节。进一步而言,第一类人才培养模式即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这四个脱节尤其突出,亟须积极转变陈旧的专业教育观,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三个方面入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革新。
二、新媒体视域下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教育观需要转变
正如中国传媒大学黄升民教授所说,广告学科是一个与产业发展密切关联的应用型学科,“创新其实是一个永恒的命题,从广告教育研究的角度,可以归纳为三个问题:第一,广告专业教育怎么去适应产业环境的变化;第二,大学是个知识装置,社会环境都变了,怎么建构新的专业知识框架;第三,找到自己专业的核心资源和社会实行交换”[3]。毋庸置疑的是,新媒体视域下广告产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必然对广告学专业提出新的要求,而教育者的教育观也需转变。
(一)新媒体视域下广告产业新变化要求专业教育观转变
在广告产业环境方面,新媒体迅速发展,微博、微信、微视频的盛行,让社会化媒体逐步走向成熟,广告产业环境因而发生巨变。中国传媒大学黄升民教授提出:“当下中国广告产业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四个方面的调整:一是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二是消费市场呈现出疲软的态势;三是媒介也在转型;四是广告业自身,如操作流程、核心技术的变化。”[4]这些变化令传统广告人很难应对,也让传统广告教育无所适从。
2015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年底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5]。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使智能手机成为新媒体的主要平台,广告传播的主体正在发生位移。大数据的深挖和运用,也使媒介格局与传播环境、传播方式都发生变化,以上变化必将导致“广告主”和广告公司面临新的传播与营销问题,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更高。而在广告学传统教育观层面,基础理论课程缺乏新媒体层面的考量,各种概论性质的课程,还在传统媒体层面展开,无法适应广告活动领域的拓展,所以,当下广告学专业教育观必须向新媒体延伸和拓展。
(二)新媒体视域下广告内涵的变化要求专业教育观转变
在新媒体的推动下,广告的内涵也发生深刻的变化。广告创意、策划、文案、媒介、公关被迅速整合在一起,很难区分彼此的分工和先后。一些广告公司的新媒体团队已经和“广告主”紧密结合在一起,时刻关注市场,一旦发现机会,便会迅速跟进,制造话题,让话题以病毒式的方式传播开来。如2013年美国超级碗比赛在中场休息时停电,“奥利奥”饼干的新媒体团队利用停电这一事件,实时而迅速地通过官方facebook发起话题和互动,成为年度营销事件,在这个不到10人的团队里,无法区分谁是传统意义上的策划、创意、文案或者公关。2013年3月,素以严肃、专业著称的《哈佛商业评论》杂志甚至打出了“传统广告已死”的骇人标题[6]。广告运作模式正在走向大广告或者说是泛广告的范畴,更注重新媒体的整合营销的运用和互动。因此,培养“新媒体”视域下广告学新型人才,是时代的必需。
(三)新媒体视域下广告学专业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变化要求专业教育观转变
黑龙江大学广告学专业作为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的代表之一,自2000年以来,经过近15年的专业建设和发展,已有毕业生1100多人,集中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黑龙江大学广告学专业一直在搜集和整理与专业建设相关的数据和经验。2013-2014年,黑龙江大学广告学专业成立调研小组,由专业教师带队,对已有毕业生及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研和座谈,收回毕业生有效问卷400份,对20家用人单位进行了走访和座谈。相关数据不仅反映出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缺点,还显现出新媒体视域下广告学专业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变化。
调研显示,毕业生中42.72%在从事广告及与广告有关的相关工作,25.24%在企业工作,接近68%在从事与商业有关的工作。毕业生在广告公司的就业率最高,其次是企业营销部门和媒介广告部。在调研数据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88.7%的毕业生认为增加新媒体方面课程的比重非常有必要,诉求强烈。92%的用人单位对于新媒体方面的人才需求是迫切的,认为省属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在这方面是落后于市场的,认为十分有必要增加相关课程的比重。75%的用人单位认为,当下广告公司和企业市场部门无论是在线上营销、线下活动还是在线营销,都进行了较大革新,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以广告行业趋势为根基,应该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有所突破,从而跟上行业前进的脚步。调研还反映出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在新媒体技术使用和高端师资引进方面都存在问题。新媒体视域下广告业界对原创内容型人才、内容加工型人才、设计技术型、经营管理型人才提出新的需求,需要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有所革新,理论素养前瞻性培养和技术实操性的培养要结合在一起。
三、新媒体视域下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
(一)新媒体视域下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革新
广告行业及广告本身正在发生巨变,为适应这种变化,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在保持既有优长的同时进行革新。调研显示,虽然85%的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毕业生喜欢自己所在的专业,但是有近50%的毕业生认为原有的人才培养目标陈旧。毕业生认为,在就业过程中,专业能力和素质修养是就业成功的关键;毕业生表示,自身在策划、创意、文案等能力方面具有优势。90%的用人单位在看重毕业生团队协作能力、学习能力、专业能力等素养的同时,也注重其人文底蕴、身心素质和社会实践等因素。此外,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相关能力的认可,偏重于策划、创意、文案等方面。调研基本反映出以策划、创意、文案为核心的课程模块设置,是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原有优势。无论如何革新,这个优势需要保持。策划、创意、文案相关专业能力,符合现阶段以及中长期的广告行业人才基本需求,适合传统广告业的核心业务发展。无论广告行业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如何发展,对原创内容型人才、内容加工型人才的需求是基本的。
在保持优势的同时,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大胆尝试,要以培养符合新媒体视域下广告产业发展需求的新型广告专业人才为最终目标,应该采用“贯穿新媒体宽广视野,深挖人文基础课程,整合跨专业资源”的培养手段,让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三个方面达到以下要求。在知识方面,专业学生需要掌握新闻学、传播学、营销学、广告学、社会学等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设计、策划、创意、制作、消费者行为等相关知识及操作流程,了解广告及新媒体方面的前沿及发展动态;在能力方面,专业学生必须具有自主学习及相关专业综合能力,具备市场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策划、广告创意、广告文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策略制定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在素质方面,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和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崇高的专业理想、专业的职业素养、良好的心态和高度团队合作的精神。概括起来,就是“一基、两核、三型”。“一基”指的是基础要厚,多学科交叉,为新型广告人才培养夯实基础。“两核”指的是新媒体与大策划这两个核心,这两个核心都要突出,都要兼顾。一方面,新媒体是必然趋势,新媒体的交互性、复合性等特征改变了行业对广告专业人才的需求,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要更好地培养懂技术、了解社会、掌握新媒体技能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让学生在学校就能够熟悉未来业界融合业务流程,模拟新环境下各种媒介形态产品的策划和制作,培养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产品整合开发的视野和能力;另一方面,大策划则是必然之选,以适应大广告的变化,在保持专业原有优势的前提下,让策划统和创意、文案等能力,与新媒体相呼应。“三型”指的是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代表着学科专业的特质及培养模式达成的手段,复合型代表着培养模式的结果,创新型代表着培养模式的未来趋势,三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新媒体视域下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革新
调研结果显示,市场迫切需要大量人文底蕴深厚、新媒体视野开阔、实践能力强的策划创意人才,因此,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应该以“一基、两核、三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方针,结合自身优势资源和区域特色,对旧有课程体系进行改进,为专业学生提供有针对性、开放的课程体系。针对“一基”,如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艺术学、美学、文学等相关课程要设置合理;针对“两核、三型”,相关必修课和选修课要做积极调整。
在学科基础课建设方面,在保持原有的广告史、广告学概论、市场营销学等基础课程上,可以尝试进行一些相关调整,将传播学概论课程学分增加,在课程里增设新媒体传播研究的内容和实践环节,也可以将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程设置为学科基础课,增加以新媒体的角度展开营销的比重。在开设新闻学概论的基础上,增加全媒体写作一门课程,在兼顾传统媒体教育的同时,提供全媒体的范式。可以考虑增设社会学概论、美学概论两门基础课,以此丰富专业学生学科视野,使其跳出局限,以此强化艺术美感,注重人文熏陶;在专业必修课方面,以《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3年版)为指导,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增设新媒体营销、古代文学作品选、现代文学作品选等课程;在专业选修课方面,可以设置广告综合能力、营销实务技能、融媒能力拓展、创业等四个模块课程组供专业学生选择。各模块都有紧贴培养目标的特色课程,广告综合能力模块,除了技术层面的课程,还可以开设项目管理等课程,夯实基础。营销实务技能模块可以增设电商营销、社交媒体专题研究等课程。融媒能力拓展模块设置融合新闻研究、融媒杂志制作等课程。在选修课的设置上,应充分考虑市场的实际需要,不断推陈出新。
通过以上课程调整来支撑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就能在一个具体的方向上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理论滋养与实际训练,只要学生认真学习,就能逐渐形成专业特长,学生个体的特长集合起来,最后体现出来的就是整个专业的特色,而专业特色的形成,是一个专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体现。
(三)新媒体视域下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革新
在新媒体视域下,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不仅要在理论教学上有所突破,更要在实践教学方面寻找教学改革的突破口。通过深挖自身资源,借力专业赛事,搭建孵化平台等手段实现“一基、两核、三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以广告创意文化节为依托,深挖自身资源,自建新媒体实践平台。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可以尝试举办“广告创意文化节”,强化专业教师在各个环节上的指导,让广告专业学生组建组委会,设置执行主席、新媒体宣传部、创作部、财务部、后勤部、活动部、公关联络部、大赛部等职位和部门,展开工作。整个活动的周期可以设置为9周,内容涵盖新媒体大赛、广告学术讲座、广告比赛、广告饕餮之夜、摄影作品展、作品创意评审会、赞助商选定、广告人才专场招聘会等环节,将新媒体运用、传统媒体协调、策划、创意、公关执行、平面广告设计、影视广告制作、提案、就业等各个环节贯穿始终。在广告创意文化节的实践中,让学生通过对广告节官方微信、微博、微视频及APP的实际操作,体验新媒体实操的各个环节,强化新媒体素养。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也可以将“广告创意文化节”的新媒体环节设置为“新媒体综合训练”的选修课,把独有资源以课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其流程化、制度化和课程化。
借力专业赛事,提升新媒体实战水平。除了深挖校内的实践资源,借力学界及业界的广告专业赛事,也是构建科学、立体的实践教学的重要一环。低年级的专业学生可以借助广告创意文化节来体验实战的魅力,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利用针对自身特点的学界及业界广告专业赛事来完善提升专业实战能力。近三年来,学界及业界广告专业赛事中新媒体的环节设置逐渐增强,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应该鼓励学生在新媒体竞赛环节上多投入,这个元素的导入,会使新媒体实践教学更加丰富、立体、系统。专业能力以及新媒体操作水平,各有标准,而权威的评判是关键。通过专家的公正审定,层层选拔和淘汰,专业性通过这种磨砺,会更加成熟和清晰可见。作为地方综合性高校,通过参加全国的专业赛事,是新媒体实践教学开展的重要阵地。
1、直邮活动策划耍注意直邮本身特征
直邮的书面化、精准性、可保存等特点,使其在通信行业具有媒体优势。直邮能面向精准的目标群体,提高媒体宣传效果。同时,直邮能承载更多的信息内容,图文并茂地展示产品特性。最突出的是,直邮能长久的被客户保存,增强宣传效果和营销成功的可能性。因此,在直邮活动策划中,如何展现直邮的优势,说服客户使用直邮,是首要解决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策划人员不仅要了解直邮的相关信息,更要熟悉客户面临的市场环境,了解客户特征,明确客户要达到的目的,有针对性地介绍直邮。
2、直邮活动策划要以数据为基础
直邮的精准性是通过数据体现出来的,不仅包括原始数据,还包括经过筛选分析的数据,这直接决定着营销活动的效果。试想一下,将关于宣传动感地带的直邮发放至政府单位,必然不会引起重视;如果寄递给高校区,效果将完全不同。
3、直邮活动策划要注重直邮自身的设计
直邮自身的设计包括信封、内件、文案的设计和图案的配合等,这些都是为了更好地展示产品,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并刺激受众产生消费行为,达到营销目的。因此,策划人员在各种类型的直邮产品选择上应与本次营销活动相符,产品设计要突出营销主题,创意要易于被受众接受。
比如,新资费套餐的推广营销策划,应选择简单明了的直邮产品,一张明信片或许就能达到客户的营销目的。在图文设计上,应突出新资费套餐的优势。如果该套餐面向学生,设计要时尚、活泼;面向老年人,则要沉稳、庄重,并突出直邮诱因,比如资费更低、赠送礼品、增加通话时长等信息。
乐家通信公司利用“无线办公解决方案”,使客户与潜在商业伙伴的会议更具魅力。通过邮寄一个幽默盒的相关邮件,促使客户回复电话,销售团队也为移动电话确定了优惠的价格,以利于成交。即通过电话展开与商业伙伴的联系,达成合作意向。这样一方面帮助客户节省成本和时间,另一方面扩大了乐家通信公司的用户群。
因此,直邮的创意是一个“自由范围的蛋盒”,盒子中的每一个“鸡蛋”(用巧克力制作)上都描述了一个采用“无线办公系统”的好处。
4、直邮活动策划应注重整合营销
直邮虽然具有大众传媒不具备的一些突出优势,但是一定要客观的认识到,直邮不是完美无缺的。因此,在营销活动中,以直邮为主,配合电视、电话、广播、杂志、网络等其他渠道的媒体,能更好地实现营销效果。在策划中,合理巧妙的搭配整合各种媒体,是策划人员必须考虑的一个方面。
例如,联通公司3G业务的A计划和B计划,就是电视、广播和直邮等多种营销渠道相互配合展开的营销活动,以及在联通营业厅购买苹果手机赠话费,也是多渠道整合营销的经典案例之一。
5、直邮活动策划需要团队共同实现
策划团队成员的配合非常重要,因为所有的设想和策划最终都要通过团队实现。团队成员的能力和素质,彼此间的配合,对直邮活动的理解深度等都直接影响着营销活动的成败。
综上所述,在直邮活动的策划中,每个环节的设计都要达到“3+2”五点合一,即吸引力、可信度、关联度、执行力和传播力。通过直邮展现创意吸引受众,进而让受众信任直邮,从而联想到目标营销产品,再进一步通过直邮号召受众响应,并尽可能扩大受众的覆盖范围,最好的局面是受众成为忠诚客户,通过口碑宣传增强产品的传播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广告策划;实训
高职院校是向社会提供实用型人才的摇篮,其定位是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出具有大学知识,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因此实训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环节中显得尤为重要。在大力倡导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下,广告学的实训改革也成为一种必然。广告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课,系统地介绍广告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总结广告实践的经验和技巧,帮助学生树立广告意识,了解和掌握广告、营销活动的原则规律和表现技巧。广告策划实训就是将上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具体的实训方案如下:
一、广告策划实训的目的
为了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广告策划动手和实践能力,使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熟练的应用于实际,提高学生的整体广告策划水平而开设《广告策划》实训课程,以作为《广告学》课堂理论教育的辅助及补充。
本实训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力图通过实训对企业广告活动有一个全面直观的了解。使学生自觉的把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用于具体操作中,增强其动手能力。同时还会让他们体会到,广告学不只是一门纯理论的学科,它更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工作,通过该实训最终有助于其对《广告学》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全面掌握。
二、实训基本要求
结合某企业实际情况,为某一企业进行广告策划活动,以此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本实训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现代广告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广告策划实训过程中各阶段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对经典广告的欣赏和经典广告策划案例的赏析,学习和巩固现代广告策划的有关理论知识,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为某企业产品上市、产品促销或企业形象进行专业的广告策划,包括广告调查与分析、制定广告目标、确定广告任务、广告媒体策划、编制广告预算、编制广告计划书、广告创意表现,并根据需要完成广告创意作品(主要是报纸广告、杂志广告、电视广告、广播广告)的设计制作,最后编制一份比较详实全面的广告策划书。
三、考核方式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实训期间的表现(占总成绩的30%)和撰写实训报告的质量(个人报告占总成绩的30%,小组报告占总成绩的40%),综合评定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四、实训的主要内容
模块一:经典广告欣赏、经典广告策划案例赏析
本次实训通过对经典广告和经典广告策划案例的欣赏和评析,使学生学习和巩固现代广告学和广告策划的有关理论知识,并为后续的广告策划提供借鉴与参考。
1、经典广告欣赏
2、就欣赏的经典广告进行讨论、评析
3、经典广告策划案例欣赏
4、就欣赏的经典广告策划案例进行讨论、评析
模块二:某企业新产品上市、产品促销或企业形象广告调查与分析
本次实训通过对某企业新产品上市、产品促销或企业形象广告调查与分析,使学生巩固市场调查的有关理论知识,并为广告创意提供充足的资料。
1、设计广告调查计划
2、根据广告调查计划进行二手资料收集
3、(如果有必要的话)根据广告调查计划进行一手资料收集
4、通过访谈法对消费者进行深度的调查
5、在产品销售的终端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统计
6、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7、得出广告调查分析结论,形成调查报告
模块三 :某企业新产品上市、产品促销或企业形象整体广告策划
本次实训在广告调查与分析基础上进行整体广告策划,使学生学习和巩固广告策划中制定广告目标、确定广告任务、广告媒体策划、编制广告预算、编制广告计划书等有关理论知识,并为企业提出整体广告策划方案。
1、制定广告目标
2、确定广告任务
3、广告媒体策划
4、编制广告预算
5、编制广告计划书
模块四 :某企业新产品上市、产品促销或企业形象广告创意表现及广告制作
本实训在实训三对某企业新产品上市、产品促销或企业形象整体广告策划基础上进行广告创意表现及广告制作,使学生学习和巩固广告创意及广告制作的有关理论知识,同时为企业设计有效的广告。
1、确定广告主题
2、确定广告定位
3、根据广告主题及定位进行广告创意
4、根据广告创意创作广告文案
5、根据广告创意进行广告制作
模块五 :撰写完整的广告策划书
使学生学习和巩固广告策划书的写作内容及方法,同时形成的广告策划书可为企业的广告实践提供借鉴或指导。
五、成果具体要求
1、小组报告包括一份完整的广告策划书(3000字以上、30分)和以“看《赢在中国》,感受广告策划”为主题的总结(1000字左右、10分);2、个人报告包括上述模块二、模块三和模块四的内容(1500字以上、30分);
3、“经典广告策划案例”小组讨论发言(在实训平时成绩中加分)
以上是本次广告策划实训的主要内容,因为教学环境与现实中广告公司的运作模式存在差异性,因此广告学的实训改革任重而道远,期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摸索出更合理的改革方案。
参考文献:
陈中
WeMedia新媒体集团联合创始人兼CMO
200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法律系,法学学士;2006年创办中国最大的网络编辑社区以及业界知名的科技媒w网站―BiaNews科技互联网交流平台;2008-2011年担任搜狐IT频道副主编;2011年3月加盟设计师酒店桔子水晶酒店集团,担任市场营销总监和销售总监,主导策划2012年互联网最火社会化营销案例《桔子水晶十二星座微电影》,在微博上掀起一股收视狂潮,成为当年的最热门的social传播案例;2013年8月开始自主创业,正式担任科技媒体BiaNews CEO;2014年4月联合创立WeMedia新媒体集团,并担任首席营销官;2015、2016、2017连续三年受邀担任全球数字商业创新大奖ECI Awards(艾奇奖)营销策划、新媒体传播等奖项评委。
现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社交产品和社交媒体的出现,用户的“智商”在不断提高,如何做出高品质且有趣味性的内容来吸引用户,成为每一个营销人都要思考的问题。
2016年我们在整体战略上做了调整,从以前单一的做渠道到现在可以帮助客户做创意策划、整合传播全案等。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转型案例就是“此刻,作自己的主―航班管家全案营销”,案例从整体的品牌投放主张、广告词的提取、海报的设计、分众的渠道,到线上话题以及后期大V的传播,都是我们帮忙完成的。这无疑是一次成功的营销活动,无论从说走就走的创意,还是逃离北上广的目的地选择,都是一次撩动用户痛点的传播,取得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另外,未来的营销我认为会变得越来越必须要讨好用户,所以,如何基于整合和互动、基于内容做出有创意的产品推广和品牌主张是我们2017年的工作重点。内容营销就好比是皇冠上的珍珠一样,必须有珍珠才能得到用户认可,而随着营销的需求变得越来越个性化,对自媒体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因为自媒体营销很难标准化,这就需要我们投入很多的人力与精力去做。但是对于自媒体营销的发展前景,我还是非常看好的。我认为自媒体不管出现在哪个平台上,都确实在激发很多能写字的人脱离以前僵化的体制和渠道,通过微信、知乎及今日头条这样的平台释放自己的能量。
内容 整合 互动
未来,营销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必须要“讨好”用户,基于内容创意,如何通过整合与互动吸引受众的眼球成为关键。
2016营销感悟
社交媒体和社交产品的高速发展,缩小了受众之间的信息落差,他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接收到多种信息,信息变得越来越透明化。随着用户“智商”不断地被提高,营销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如何做出创新、吸引受众眼球的营销成为许多企业要面临的挑战。
读广告专业,毕业后如果专业对口的话,具体做什么工作呢?主要分成两种:做广告的和卖广告的。
第一种:做广告
根据广告公司的规模和性质的不同,主要分为跨国4A广告公司和本土的公司。
4A的说法源自美国,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Advertising Agencies的缩写就是4A,这是上世纪一些大的美国广告公司协商后成立的组织,宗旨是规定媒体收费,避免互相之间打价格战,把精力都集中在广告创意和服务上。到了现在,4A就是指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广告公司。在国内的话,也就奥美等有限的几家。如果一毕业就能进4A工作,无疑是一个非常高的起点。当然这就意味着你必须也很牛。以奥美为例,每年的校园招聘,一个月内能收到一两万份简历,但是最后只招几个人。而且,这些4A广告公司,喜欢标榜自己不拘一格找人才,所以经常不限制你的专业,其他系毕业的很牛的毕业生如果想投身广告业,也可以来竞争!
本土的广告公司在规模上可能没有4A大,名气也没有4A响,但是因为广告这个市场实在是大,很多其他的广告公司同样凭借自己的作品在市场上取得一席之地,这其中同样有很多好公司。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大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后,自立门户。那些在电视上天天放的500强快速消费品企业需要做广告,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也需要在高速公路的灯箱上做广告,所以,不同规模的广告公司恰恰满足了市场不同的需要。除了综合性的广告公司,还有专业的广告公司,因为只做一种广告,比如策划活动、直销广告、交通广告等,在其自身领域往往也能做得很出色。
第二种:卖广告的,就是各媒体或企业内的广告部
一般来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比如网络、手机)都有广告部。比如杂志,很大一部分收入是广告收入。这些广告部待遇相差较大,有的公司媒体宣传资源好,优势明显,是客户求着上广告。有的则需要出去求客户来自己这儿登广告。在工作性质上,和销售比较类似。而公司的广告部则有些类似市场部,负责公司的形象设计,从宣传手册到参加展览会,再到如何在不同媒体上投放广告都需要宣传部的参与。
接着,我们来听听已经毕业的学长们对广告这个专业和行业有什么看法吧!
学长A:有松有弛的大学生活
现在很多院校的广告系都隶属于新闻学院,它是一个很新的专业,在我们大学只有十几年的历史。在专业课方面,主要有3大核心课程:广告媒体策划课程、媒介战略课程和消费营销课程。既有很实用的广告设计、广告摄影这样的专业课,也有结合市场经济的营销课。事实上,广告牵涉的知识面很广,有意识地补充心理学、美学(学广告并不一定要会画画,但是绘画可以锻炼我们对美的鉴赏能力)、语言学、公共关系学等方面的知识,会对以后的发展大有帮助。只有成为一个全才,才会有优势,比如,艺术类的学生艺术设计功底扎实,却不懂营销和消费者心理;而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懂市场,却不懂媒介经营管理,这时候,我们广告专业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同时,大家一定要重视大学时的实践课。因为专业课程比较偏文科,课业的压力并不大,换句话说,就是考试过关很容易。所以更要抓紧一切机会参加各种学生会的宣传工作、各种学校和企业联合举办的项目实践活动。学校一般都会组织我们有针对性地参加国内各种专业广告大赛,这种机会一定要去尝试。
广告行业需要你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说服他们接受你的理念和创意,这些能力绝不是~朝一夕就能有的。而你在大学里做的那些设计和作业,也可以成为以后找工作的敲门砖。
学长B:来自广告公司
如果你是因为热爱广告而来报考广告系的,特别是像我一样,看了美剧《广告狂人》,就以为自己有一天也能像他们那样很神奇地西装革履地来往于高级写字楼,天马行空地想出各种创意,而誓死要进入广告公司,创意出让同业者钦佩不已的广告的话,你肯定会把广告公司列为自己的第一选择。
在好的公司,分工会很明确,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门。
1 客户部:当客户有了意向后,客户部负责了解客户需求,然后搜集相关资料。因为是直接面向客户的,所以需要不断地和客户打交道。
2 策划部:策划部门的员工和客户部门沟通后,组织出初步的思路和看法,并形成文字。
3 媒介部:客户部和策划部完成提案撰写后,媒介部根据提案完成媒介方案,制作简报。不同的客户需要投放的媒介不同,在不同媒介上投放的比例也决定着最后的效果。
4 创意部:媒介部制造的简报经过各部门联合会议通过之后,创意部开始搞创意,出提案。搞文案的开始写文案,比如内文或是影视脚本等,美术指导开始做表现稿。经过不断的修改和讨论后,做内部提案,通过了之后就可以向客户提交。
听上去是不是很专业?其实想象中风光无限的广告公司,’每一步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而且所有提案和创意都需要所有人的同意,最后给客户,如果通过了那么一切OK,否则的话就是重来一遍!当然这都是在很大的广告公司,在小规模的公司,可能做客户的和做策划的是一个人,做文案的和做美术指导的也是一个人,也有可能整个公司一起做创意,不过那样倒也挺其乐融融的。
学长C:广告这个行业竞争太激烈
有句话叫“如果你的朋友人间蒸发了,这位朋友要么是去了广告公司,要么是去了公关公司”,看,广告公司还排在公关公司前面。加班永远是常态,绞尽脑汁自以为天下无敌的创意被客户一上来就枪毙的事情也不是没有。
广告公司的工作的确辛苦,但收获的东西也成正比,少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反而更能脚踏实地地干活。有人说做客户执行的夹在客户和策划之间,到处受气也没有前途。也有人觉得广告业压力大,是年轻人的天下,担心40岁的时候被淘汰。但是我也看到过年轻的女孩子抱着使命必达的态度,在客户和创意争执不下的时候,沉着冷静地就事论事,对客户和创意的意图都试图做到100%的理解,后来,带着在广告业学到的企划、分析、策略、沟通、协调和执行能力,去了500强企业做宣传专员。这一点和其他行业是一样的,就是如果你认真去做,总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