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问天问大地范文

问天问大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问天问大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问天问大地范文

一、营造生活气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导入。语文阅读教学的导入如果安排设计得当,就能牵引整个教学过程,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但必须注意导入的内容和方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自然贴切,新颖别致,紧扣主题。可用语言如谈话、猜谜等;用音乐来渲染;用图画来展示;用播放动画吸引学生。比如,在学习奥尔多・利奥波德的《像山那样思考》时,可以采用图片导入法。让学生看一组图片:第一幅画面是猎人猎杀野生动物的情景,第二幅图片是工作人员救治野生动物的情景。这就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我们究竟是以经济利益为重,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去肆意猎杀动物,还是多去考虑一下在人类看来是弱者的感受呢?学生都陷入了沉思,有很大的启发。这时,学生便有了阅读的欲望。

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很多,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应力求省时,讲究知识性、趣味性、时代性、启发性。

二、创设生活情境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果把课文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如在学习《罗密欧与朱丽叶》《雷雨》的节选后,就让学生课后演一演其中的一幕。这样可以让学生对人物形象,对文章的主旨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在学完《我有一个梦想》演讲稿之后,也能以此为题组织一次演讲比赛。因为,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个他们所憧憬的梦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获得学习语文的兴趣可以从创设情境入手,让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投入地学语文。另外,还可以通过游戏、竞赛等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这样会使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贴近,使学习过程充满情趣。

三、开展实践活动

新课程关注生活世界,语文课程面向社会,联系语文生活实践,鼓励学生走向生活。在语文教学中,要把学生领入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学语文。充分利用好课本中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语文。围绕具体课文,开展读书会。教材中有不少名家名篇,对名家名篇的学习,绝不能仅靠课堂,要给孩子创造积累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够围绕课文开展读书活动。如学习了《林黛玉进贾府》后,教师布置让学生读《红楼梦》,搜集其中的人物及性格,然后开个读书会让大家畅所欲言,展示自我。

让学生走进社会与自然,构建丰富的学校和班级生活。教师也可以引领学生去创造实践活动。如创办班级图书角,仅这一活动学生便能拥有很多实践的机会,有开班会、制定管理和借阅制度、号召同学捐书、轮流管理、造册、设计借书卡等等。

第2篇:问天问大地范文

一天,小蚊子哭着对妈妈说:“今天小苍蝇们欺负我,说我吸血成性,是吸血鬼。。。”母蚊子:“别理它们,。。。。。。。”

问题1:母蚊子会说什么呢?

卖苹果

一个商人在卖苹果,他大声说道:“我卖的苹果包甜,不甜不要钱!”于是很多人都走过去了,但什么也没说,呆在了一旁。一个小男孩不太好意思地说:“。。。。。。。”

问题2:小男孩会说什么?

行医如何赚钱

一个孩子问父亲:“爸爸,我也想跟你一样,做医生赚大钱!但是我应该怎样做呢?”爸爸笑了一笑说道:“这可容易了,你写病症的时候字体尽量模糊,写帐单时字体。。。。。”

第3篇:问天问大地范文

这天,冷康俊送小月回家,路上,冷康俊一直在琢磨送小月什么礼物好。

“哇!桃花。”小月惊叫着跑过去。在桃树下转着圈,一头秀发飘起来,桃花在他身旁飞舞。

冷康俊望着这么活泼单纯的小月,嘴角浮起了一丝难得一次的笑容:对了,小月这么喜欢桃花,不如......

“小月,你等一下,我去去就来。”说完便向附近的一家花店跑去。买了一盒桃花瓣,包装好后装进了书包。

等冷康俊气喘吁吁地跑回去时,小月正坐在桃树下等着他。

“月...我...们走吧?”“怎么这么喘,跑哪儿去了?”小月关切的问道。如水的笑容又回到了小月的脸上。

秋月家到了

“月,我...我,”康俊看着小月,红着脸半天说不出话来,“我刚才买了......一盒花瓣,送......送给你吧!”。

看着康俊通红的脸和他手中的一盒花瓣,小月笑着说:“谢谢你。”小月那么单纯,一点儿也不懂康俊的心。

第4篇:问天问大地范文

今天凌晨,我被一阵哗啦啦的吵闹声惊醒,一看,原来是大雨了,听一听,台风爷爷正唱着卡拉OK,调皮的雨娃娃随风从天而降。“嗒嗒”地敲击着大地。

一起床,我打开电视,主持人正讲着台风对我市带来的灾害。随着电视的画面:西街的一棵树压倒了一座铁皮房;东街第一医院旁边的一排大树在暴风中倒下,行人像走在丛林里一样;马路上的护栏都一齐躺在地上休息;开元寺的那棵百年老树倒了,那块清朝的石碑也段了;下水道的胃收不了那么多水,听爸爸说,有十几台抽水机在帮下水道“洗胃”;路上的积水淹没了车轮的一半,停在路旁的车也发动不起来了;路旁广告牌被吹得东倒西歪;第三实验小学门口的一棵树被台风爷爷的大手连根拨起。马路上到处都能看到——“台风爷爷,到此一游!”

台风带给我们的危害可真不小啊,它可真厉害呀!

在vzvcvcvc三年级:星月飘扬

第5篇:问天问大地范文

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

生活的外延有多宽广,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宽广。

1.在语文教学中引入背景资料。

张志公先生曾说过:“学生们生活在语文的海洋里,需要的是各种有关方面——报纸、广播、电视、电影、话剧等所谓新闻媒体散布的语言,孩子喜爱看的一些书以及各种文学作品所散布的语言,如果不仅仅是规范化的并且是优美的,熏也把孩子们的语文能力熏高了。”不难看出,让学生广泛地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可以使学生的知识视野更广阔,知识层次更高,知识容量更大,那么,薄薄的语文书就会变得厚重起来,语文能力的提高又何愁之有!如教学《赤壁之战》时,播放其连续剧的VCD,推荐看少儿版的《三国演义》。教学中,学生结合课外所得到的信息,讨论起“东吴以少胜多的原因” 来有根有据,下课铃响仍意犹未尽,再趁势布置学生选《赤壁之战》中的一个人物来写篇小评论。学生的小评论写得极富创造力,虽然难免稚嫩片面,但具有原创性的思想火花,让人又惊又喜。可见,不囿于书本,注重吸收课外的信息,不断扩大知识视野,充实知识积累,让一个知识点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生长成为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

2.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地开设“扩读课”

语文素养的形成讲究的是“浸润”,只有让孩子“浸润”在语文的“大染缸”里,天长日久,耳闻目染,才能在孩子身上留下永久的痕迹和影响。为此,在传统语文课的基础上我们创造性地开设了“扩读课”。

(1)主题扩读——围绕一个训练重点,让孩子们选读课文之外的多篇文章。例如,学习写人物的外貌,我们会搜集人物外貌描写非常精彩的若干文章来进行补充性阅读,让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全面把握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这种集中突破式的训练和学习对于语文能力的形成效果非常好。

(2)学习“节选”,扩读全文。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是从名家名作中节选出来的,教学此类文章,我们就把原文找来让孩子们补充阅读。例如学习了《草船借箭》,让学生阅读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这种扩读孩子们普遍比较感兴趣。

(3)学习短文,扩读集子。例如,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会开展一个“走近安徒生”的集体阅读活动,借助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所激起的阅读期待,引领孩子们系统阅读安徒生的童话集。

(4)比较性扩读。例如,同样是写人,我们会选择不同类型的写人的文章让孩子们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开阔视野,发现差异,提升眼界。

二、打破课堂的时空限制——语文学习空间的开放

语文是生活的反映,把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放在课堂上是远远不够的,局限在三四十平方的空间,四十分钟的时间,任教师再怎么精讲多练,也只是驴子推磨原地打转。我们要将小课堂延伸到社会大课堂,在更高层次上回归社会实践,从而建立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拥有更自主的创造空间。例如学习《风筝》一课,老师带领学生扎风筝,到操场放风筝,学生积累了丰富的体验,在对文本的学习中,感悟起来就如同身受。学习《爬山虎的脚》,把课堂搬到了学校花园中,先直接观察爬山虎,然后再学课文,学生兴趣盎然。

另外,还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如写人物评论,办手抄报,评幻想之星,参观游览,开辩论会,举行智慧碰碰车等。在“古诗文诵读比赛”中,学生从《古诗文诵读》上自选诗歌背诵,且描述臆想中的情境,并配上合适的音乐,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极大的发展。在游园活动中,开展摄影作品配诗文比赛,学生用心捕捉一个个精彩的镜头,配上一段段优美的诗篇。学生将课堂上学习所得的语言基础知识、基本技巧拓展到生活实践中去,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培养了创造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三、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语文教育形式的开放

在语文教学中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尤其计算机多媒体进入教学中,使课堂教学实现了平面变立体,单项变多项的转变,具体表现在:

1.解难。如学习《太阳》一文,文中所讲太阳与煤炭形成、气象变化、防治疾病的关系,如照本宣读枯燥难懂,通过自制《太阳》的多媒体课件演示,学生形象感知了煤炭上亿年的形成史,感知了云、雨、雪、风的形成以及防治疾病与太阳的关系。学生不受时空条件的限制,与集声像于一体的学习资源发生了联系,从而使学习变得比较容易。

2.动情。如学习《鸟的天堂》一文,我多方搜集资料剪辑,配上抒情的背景音乐和颇具示范性的朗读。当声形融合的鸟的天堂景象呈现于学生面前时,鸟的天堂的色彩美、层次美、动态美及静态美,深深地感染了学生,从而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3.激趣。学习《陶罐和铁罐》一文,自制陶罐、铁罐对话的动画,通过演示,趣味盎然的画面配上幽默的音乐,激活了表象,拓展了思维,学生始终在饶有兴致的气氛中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第6篇:问天问大地范文

杨宏海:莫言是最早评价打工文学的人

对于荣获伯乐奖,杨宏海表达更多的是对青年产业工人的关注。当记者问及获奖后的感言时,杨宏海说,首先非常感谢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中国青年报和广东省青年联合会等策划、组织了此次文学大奖评选活动,给外来工青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其次,广东省是一个经济大省,在经济建设方面确实走在全国前列。广东的经济建设少不了产业工人的贡献。正是他们,为广东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广东省致力构建“文化大省”,尤其少不了重视打工文学的发展。广东省委省政府各部门对庞大的劳务工群体的支持、培养和人文关怀,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文学大奖评选活动可以说是广东文化建设的探索、先创模式。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黄金时代杂志社等为外来工构建了如此良好的平台,为他们创造有利的条件,挖掘青年产业工人的创作潜力,意义非凡。

杨宏海说:“我自己也从事外来工文学研究多年了。在这个过程中,我接触了大批青年产业工人,像王十月、柳冬妩、周崇贤等,他们的文学创作为打工文学做出了贡献。”

杨宏海告诉记者,2007年在深圳时他送给莫言一本自己主编的打工文学专集。莫言对打工文学作了较高的评价,并说打工文学关注人的尊严、人的价值。我们不能小看打工者的文学创作,草根文学也是很重要的。莫言可以说是对打工文学评价最早的人了。“我个人出版了六七部关于打工文学的书。我一般很少参加活动,但此次大奖评选活动确实感觉非常好,我很荣幸能参加此类活动。以前人们把外来工叫做农民工、劳务工群体,现在叫产业工人了。不管怎么称呼,他们的文化创造力是值得肯定的。我希望新生代的产业工人可以在业余继续进行文学创作。”

杨宏海曾经说过要“把读书与写作当作一生的事业来进行”,他希望当代的青年产业工人要脚踏实地,也就是说要勤奋工作,同时能仰望天空,即拥有远大的理想和追求,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换句话说,既要把工作做好,又要不断学习,努力把自己的思想提到一定的高度。“如果说对新生代产业工人还有什么说的话,我想把这句话送给他们——脚踏实地,仰望天空。”

刘宁:同是天下打工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获知自己获得全国“青年产业工人文学大奖”评选伯乐奖,刘宁表示深感意外,重温了那句“同是天下打工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记者:您对此次获奖有什么感想或感触?

刘宁:对于获奖深感意外,毕竟我已经离开文学杂志社多年,很感谢评委会还记得当年我和我的同事们为打工文学做过的一些事情。

记者:您对此届文学大奖评选如何评价?有什么建议吗?

刘宁:对于首届“全国青年产业工人文学大奖”评选,我是接到你的联系信息才知道的,个人对于“产业工人文学”的提法比较陌生。当年我在《佛山文艺》和《外来工》杂志给打工文学的定义大概包括打工者写的作品、写打工者的作品、打工者爱读的作品,这样打工文学的作者既有打工者作家又有关心打工题材的非打工者作家,并且打工者爱读的作品并不一定只围绕打工本身,也可以是“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各种生活写照,我们希望杂志成为外来打工者,甚至是外来大学生们的精神家园。因此当时我提出的打工文学口号为“同是天涯打工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其中包含了不论你是金领、白领、蓝领,不管你是在写字楼、实验室、车间、工地干活,同在广东这一片蓝天下则大家都是一家人的意思。现在这个大奖把打工文学细分成产业工人的文学,强化了蓝领的角色,也许是为了鼓励从车间工地里走出更多的打工作家吧。

记者:您有什么话要对今天的青工文学爱好者说?

刘宁:如果一定要让我对新生代产业工人说点什么,我还是要说那句曾经跟他们的上一代所说过的话:同是天下打工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叶崇华:好作品接地气有根基有人气

已退休三年多的叶崇华老师对组委会授予自己伯乐奖,感到很意外和荣幸,同时也肯定了举办文学大奖的重要意义。他对打工文学作了透切的分析,表达了对打工文学发展的关注和殷切期待。

以下是他对当前打工文学现状的看法:

当代青年产业工人既是中国社会变革的动力,又是社会转型、结构调整、利益再分配所造成的种种矛盾与痛苦的实际承担者。他们正在经历实实在在的生活与感情方面的脱胎换骨。他们的观念,他们的语言与行为,完全是另一种“活法”。他们似乎是与“传统”、“历史”割断了联系,但同时存在着永远割不断的中国人的血脉。这一切构成了他们的矛盾与痛苦,构成了他们的荣辱与悲欢,构成了他们内心的危机。

虽然在这样一个文化渐趋快餐或日渐快餐的时代里,网络、电视以及种种多媒体铺天盖地的信息轰炸,确实是满足了他们的文化饥渴。但是人类文化是不能靠这类作品来积累的,文化的社会批判功能总是要推动人们去认识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社会的是非功过,而这类作品不可能仅仅是为了解决文化饥渴而生产出来。从这意义上来说,首届“全国青年产业工人文学大奖”的举办,是对青年产业工人的现实关怀,把人文精神理论转变为人文精神实践,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一百多年前,美国在西部开发中涌现的西部文学——美国的“打工文学”,曾产生了以杰克·伦敦为代表人物的伟大作家、作品,那么今天,在“打工文学”之声处处可闻的时刻,中国有没有值得我们引以为傲的作家、作品呢?诚然,目前的打工文学大多停留在仅仅揭示了打工生活原生态这一层面上,有些作者被压在生活里面出不来,作品充满了破碎感与压抑感;有的作品则自觉或不自觉地满足了“题材新”这种感觉,却欠缺不同视角不同层面的开拓;有些作品虽拥有丰富的生活,却制约于艺术操练的浅薄,以及文字运用上的无力与苍白……

第7篇:问天问大地范文

第六天了啊,时间总是这样残忍又仁慈。时间公平对待每一个用心对它,用心珍惜时间的人。可时间又对那些不珍惜不懂得利用的人, 毫不留情,总给他们致命一击,送他们落入深渊,可又给了那些珍惜时间的人一个登上天堂的机会,无论结局如何,时间总是公平的。我们总说时间亏欠了自己,可扪心自问,时间到底哪里做错了?它明明是公平的对待每一个人, 却还是总要受到非议,无非是我们自己不去珍惜时间, 却还要抱怨时间,可笑的借口,悲哀的笑话……

人生有时候活的就像一个笑话吧,也像一场戏剧,当戏剧结束的时候,往往你才刚刚浑浑噩噩的意识到,看着戏台上自己伤过的人, 伤过的人总会痛苦不已。可戏剧早已落幕,你想挽回,笑话?做过的事情就算你后悔了,那么也绝对不会有重来一次的机会。因为这里是,世界。永远残忍又清醒的世界,它们永远不会让你堕入一个个梦里,哪怕你想做一次梦,可到底你的大脑还是一片清醒,我们永远都只能清醒的活在这个世界上,哪怕你有再多的痛苦。第六天了,我也没有想到,今天是自己坚持在这里写作的一个月零5天了,也是自己练字打卡第6天了。一个月多的写作旅程,我想我也看透了很多,写作总能让人们一次又一次成长。因为写作记录的是我们最真实的瞬间,当你把那些成长的旅程慢慢的抒写出来的时候,你就已经在成长了,慢慢的蜕变。时光对我们很仁慈,让我们少年时期总有大把的时间去努力奋斗,可也有大把的时间让我们去挥霍。我想起了当初的我,还喜欢的一款游戏。几乎每天除了学习睡觉吃饭等等人性本能之外, 就是这个游戏了,几乎到了一种沉迷的地步。有一天,我终于想起来走出这间小小的屋子,仰望蓝天,蓝天白云,好漂亮可我已经好久没有享受过这样的时光了,有些惋惜。看着自己手机上游戏缤纷的特效,一下子觉得索然无味,慢慢的把自己坚持玩了快半年的游戏,轻轻的拖到了删除键的按钮,手指轻轻一碰,没了,看着手机上空空如也的屏幕,觉得自己的心却突然豁然开朗。舍不得放弃,无非就是因为自己积累了那么多天的游戏经验和东西,可当你发现自己不想去玩的时候,那么这些东西对你来说有什么意义?或许,对一些喜欢玩的人来说那是宝贝,可对于你来说,那不过是破铜烂铁,已经被你弃之如履的东西罢了,于你来说有何意义?

每天都是这样,在别人眼里我过得繁忙又无趣,可在我自己的心里,那就是我自己的一小片世界,在这一小片世界中,我很开心,真的,我自己能感受到的乐趣那才是真正的快乐。如果所有人都能理解我,那么我该普通成什么样子?呵,想开点吧,很多事情自己想开了,那么也会少了很多麻烦和烦恼啊……

第8篇:问天问大地范文

穿越了巴山蜀水,大约11点,火车进入了重庆境内。这里真是名副其实的“山城”,连绵不断的全是高山。只不过绿色植被是少了一些,太阳的光线很强烈,刺得人眼睛有些疼。终于到了一个城市,我看见了一座大桥横跨两岸,下面是长江之水向东流,上面是车水马龙人来人来人往。桥上有两个硕大的牌子,上面写着[北] [碚]。原来这里就是重庆市北碚区啊!一坐坐楼房高高矮矮,在阳光下面反射出了刺眼的亮光,一辆辆汽车穿越过马路,周围全是山,有些荒芜。北碚,真是山区中的城市啊。这里的环境还不错,要到城区去还要经过大桥,山上的公路。我想到了彭州,和这里的样子差不多,只不过没有那么多的山。火车开动了。后面的北碚区整一个贫困山区。

约摸过了40分钟,我们到了重庆市的主城区——渝中区。这个火车站是重庆最大的火车站了,但是比不上成都。一下火车,一股热气就朝我冲过来,太阳明晃晃地挂着,简直是把我扔进了一个大火炉里面烤。热啊热,真不知道这里的人是怎么过活的。我感觉道路很烫,出了火车站,我看见了一个超市叫“珊瑚地下超市”,我想一定是这里的人热地受不了才在地下修超市的。这里真的很繁华,高高的楼看得我眼睛都花了,起码有30多层的大楼。原来这里是山城,平地很少,所以只好修这么高,容纳很多的人。不多说了,我赶紧去上车。我看见这里的车牌号前面都是“渝”什么什么的,平时看惯了“川”什么什么,真的有些不习惯了。

(渝中的高楼)

我们的汽车在很高的路上行驶,这是立交桥。重庆需要很多的桥,马路上有桥,到处都有桥。汽车的旁边是重庆的母亲河——嘉陵江。这里的水位已经没有多高了。这座桥是重庆最大的桥,把对岸的江北区,旁边的南岸区以及渝中区连接起来。导游给我们讲了很有趣的事情,重庆的红绿灯以及交通警察很少很少,因为这里有很多车道都是单行道,重庆的车流量太大,警察来了反而容易堵塞,走了反而很畅通。这里路啊,不是上坡就是下坡,我想这里一定没有自行车,于是大家都在街上仔细地观察着,目的是一个——找自行车。很遗憾地是没有!如果你有很急的事情一定要早点出发,不然会经常堵车,误了你的时间。

到了重庆人民大礼堂。真的没有什么壮观可讲,有点像古时候的大户人家居住的院子,由于太阳太大,人都不敢抬头仰望了。金色的一片,房顶闪闪发光。我们先去吃饭。我尤其想吃吃重庆的藤藤菜,这里的饭菜很清淡,都是这里太热了。来了一盘藤藤菜,我迫不及待地去吃,“嗯。。。。”,“呸呸呸~~~”根本没有什么味道吗~~~这里的人都不喜欢吃味道太重的东西,旁边的重庆人吃得津津有味的!不过,我喜欢这里的紫菜蛋花汤。在大礼堂我们照相,来到了白象宾馆,我们的房间在8楼,乘上电梯,赶紧到房间里去吹空调。这里是必需要空调的,不然啊,热死人。

(解放碑广场~~~好象是吧)

第9篇:问天问大地范文

[关键词] 田世荣;诗歌成就;小说成就;影响

【中图分类号】 I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219-1

田世荣曾经度过了流浪与打工的漫长而艰辛的岁月,长达十多年的打工生活,并没有消解他达观的情怀与坚强的意志。一个流浪少年对幸福生活的渴盼与追求,对美好未来的深沉向往,反而激起了他内心深处无穷的诗情。田世荣是一个最贴近大地的行吟诗人,河西地域的蓝天、白云、草原、骏马、雪山、雄鹰、月夜、大漠,无不使他心潮起伏,或满怀豪情,或思亲念家、或寂寞消沉,或坚定乐观,或抑郁无聊,他将诸如此类的丰富情感诉诸文字,从而形成了一首首意象鲜明、意境优雅、感情丰富、韵味绵长的优美诗作。

自从1998年开始,田世荣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在《人民文学》《诗刊》《星星》《延河》《飞天》等刊物上发表了大量优秀的诗作,引起了诗歌界广泛的关注。

永远像一个人 站在褐色的风里

见面时总是跟我冷冷地握握手/然后点燃各自的香烟/灰烬?弹于石缝

烟雾 还给漠风/烟蒂 捏在各自指尖/永远像一个人?站在褐色的风里/分手时 总要等我先开口/老兄:冷啊

这首《嘉裕关》发表于《诗刊》2001年第9期,诗中采用拟人的写法,而且将嘉裕关拟成了一个诗人。“永远像一个人/站在褐色的风里”,嘉裕关,不但像一个诗人,而且有了几分哲学家的风度。现在,两个诗人见了面,好,握手,抽香烟,飘于漠风;弹烟灰,落于石缝;捏烟蒂,各在指尖。如此将嘉裕关写得独一无二,独具人格魅力,非有大手笔不可也。“分手时/总要等我先开口”,既幽默,又冷峻。“冷啊”,看来这个工业城市,除了烟雾,还冷得紧。此诗既写出了诗人的精神气质,也写尽了一个城市的独特之处。若无细致入微的体验之功和对生命的深刻体悟,是断难写出如此奇妙之作的。

灵魂的孤灯/不需要谁来守候/仅仅作为一种暗示? 让天空更广/让所有的目光困倦/让一个貌似强大的收获/都变得渺小单薄

盘旋?真像一粒粮食的一生/落下?比精神的精神/还要令人刻骨

《鹰》发表于《飞天》2005年第9期。此诗寥寥数语,象征和暗示的意味却极其丰富。“灵魂的孤灯/不需要谁来守候”,无比崇高,无比孤绝!“仅仅作为一种暗示/让天空更广”,鹰之胸怀,鹰之精神,如此足矣!“盘旋/真像一粒粮食的一生”,这是非常奇妙的句子。还有更奇的:“落下/比精神的精神/还要令人刻骨”。鹰之盘旋,鹰之落下,其完美,其丰富,其高贵,傲然凛然,令人刻骨铭心!《鹰》寄托了诗人的精神追求,也蕴含着人类精神追索的丰富含义在里面。

田世荣的诗,坚实,厚重,空灵,大气,是生活的大地上开出的香花奇葩。他的诗歌,既能真实再现自然景观,又能不断向灵魂深处开掘,是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生命书写。田世荣出生于文化底蕴相当丰厚的陇西,并一直生活到高中毕业,随后又只身前往富于传奇色彩而文化底蕴同样丰厚的河西大地长年打拼谋生,再加他乐观开朗、勇于追求的性格与精神,使他的诗歌题材广泛,手法多样,感情深挚,意蕴丰厚,读来既无艰涩之感,又无口水之嫌。华滋华斯说,抒情是一种自然的流露。田世荣的诗,的确做到了这一点。田世荣的诗,始终充满了一种正能量,能够给人的心灵注入阳光,能够让人看到生活与人生的希望。

田世荣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生死魔谷》,以广袤的河西走廊为背景,以祁连山腹地为主场地,以“T13”大案的侦破为线索,讲述了一支刑警队在祁连山深处与一股官、商、匪勾结而为非作歹的黑恶势力斗智斗勇的生动故事。小说人物众多而形象鲜明,情节复杂而线索清晰,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与表现也是成功和精彩的。首先,这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性格、思想与命运起到了很好的暗示与烘托作用;其次,有力地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展开;最后,这部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生动再现了处于西北内陆河西走廊的祁连山地带的地形地势及天气与气候,那种雄伟壮观、奇特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景观,既富有地域特色,又和充满惊险的打黑除恶斗争保持一致,令人读来不但没有丝毫的畏惧,反而对广袤的千里河西和正义的精神力量顿生向往之情。《生死魔谷》的语言简洁、洗练、干净,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三言两语,甚至一两句话,就能准确地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点染出自然环境的特点。

《蝶舞青山》是田世荣近年来完成的又一部长篇小说,曾获得国家级一等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部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形象鲜明、个性突出、各具情态的人物形象,细致入微地表现了他们的爱、恨、喜、怒及种种失意和追求。作品中有着最原始也最真实的农村生活场景,这里有四季交替、寒来暑往的农村环境,有热火朝天的夏收场面,有真诚友好的互帮互助,有意义不大却最为复杂的勾心斗角,有和颜悦色的交流,也有极端粗鲁的吵骂,有纯洁高尚的爱情,也有偷鸡摸狗的性乱,有光明正大的追求,也有下作的阴谋。品读作品,我们仿佛了解到我们这个民族在当下时代的“心灵秘史”。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