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市场消费环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抗心律失常药物;环肺静脉隔离;房颤
[中图分类号] R5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1(c)-0047-02
心房颤动时使心房丧失了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瘀滞而形成血栓,当血栓脱落之后就随着血液到全身各处,导致脑栓塞或者肢体动脉栓塞,长期的房颤使心率增快,导致心力衰竭,增加了死亡率。治疗房颤的目的主要是恢复窦性心律,这是治疗房颤的最佳结果;控制快速心室率,这主要是针对不能够恢复窦性心律的患者,采用药物来减慢快得心室率;防治形成血栓或者中风[1-2]。然而,对于某些疾病向急性酒精中毒、药物所导致的房颤或者甲亢,得到病因去除,房颤就会随之自行消失,也有可能持续存在。为探讨分析抗心律失常药物和环肺静脉隔离在进行治疗房颤中的效果,该研究就选取该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56例房颤患者,对其进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以及环肺静脉隔离治疗,比较两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该院进行治疗的56例房颤患者,其中男43例,女13例,年龄范围为45~79岁,平均年龄为(62.6±17.1)岁,其中阵发性房颤患者有48例。对照组患者男19例,女9例;观察组患者男24,女4例。所用患者均有反复房颤发作,在6个月内至少2次通过心电图得到证实,均有心悸、胸闷以及头晕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以及质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28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见表1、表2。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28例患者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对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第1周服用剂量为550 mg/d,第2周的剂量为450 mg/d,以后剂量为200 mg/d,从而控制节律。对于不伴随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采用普罗帕酮,剂量与服方法相同。对于部分患者应该采用β受体阻滞剂加以辅助治疗,主要是比索洛尔3.5~9.5 mg/d,主要是控制心室律。
1.2.2 观察组 28例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方法。患者在利多卡的局部麻醉下,穿刺右侧的颈内静脉,或者是锁骨下静脉,方便放置冠状静脉窦电极。然后穿刺右侧股静脉,在X线的引导下,放置人SWARTZ L1及R0扩张鞘。并将右肺静脉分离,采用Cardioblate双极射频消融系统对左、右肺静脉以及左心耳实施消融。同时在其仪器的指引下,构建左心房三维立体电解剖图。再次,行左肺或者右肺上下静脉前庭部进行环形隔离,针对有房扑者进行二尖瓣峡部的线性隔离。温度设置为55 ℃左右,放电功率为55 W左右。在对患者进行放电前应该给予患者服用芬太尼以及咪唑安定。一直放电到患者房颤的颤波变小或者是房颤消除。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随访,在出院之后的第1个月内,有专业的医师进行电话随访或者是门诊随访,了解患者的房颤以及房性心动过程,有没有房颤复发(有心电图或者Holter证实为房颤)。
1.3 疗效标准
根据疗效评定标准,治愈:没有房颤、房扑以及房速反复发作;有效:房颤的发作频率以及持续时间与治疗前相比减少30%;无效;房颤的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与治疗相比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出现加重。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 讨论
心房颤动简称为房颤,是最为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的发病率达到0.4%。目前,房颤的发生概率在不断上升,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也随之而增加,75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10%[1]。其中男性房颤患病率高于女性。房颤的临床表现为:在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到300~600次/min,心跳频率往往比较快,并且呈现不规则,比正常人心跳快的多,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3-4]。近几年来,国内关于质量房颤的方法比较多[2],对抗心律市场药物治疗与环肺静脉隔离治疗孰优孰劣尚未定论。
目前,治疗房颤所采用的比较常见的就是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能够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以及预防血栓塞的形成。然而,随之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采用射频消融治疗,适合大多数非器质性心脏病,非酒精以及非甲亢引起的房颤的治疗。射频消融是通过心导管将射频电流引入到心脏内以消融特定不问的局部心肌细胞或者消除异常病灶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5-6]。在国外已经有相关文献报道出,使用射频消融治疗能够降低房颤的复发率,优于使用药物治疗。在该研究中,观察组使用射频消融治疗效果也优于对照组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与国外文献报道相一致。由于房颤患者的发生机制还不够明确,消融的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仅仅依靠环肺静脉隔离治疗房颤还是非常不够的,需要自主神经或者分布递进式个体化消融,发挥其更好的疗效,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7-8]。通过以上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8.6%,对照组则为60.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环肺静脉隔离治疗房颤患者,能够有效的减少房颤的复发,使更多的患者维持窦性心律,治疗效果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另外由于此次的观察病期时间较短,长期的疗效还需要通过临床研究进一步得到证实。
[参考文献]
[1] 过常发,王春生,丁文军.心外科手术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1,27(12):727-730.
[2] 汤日波,马长生,董建增,等.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抗心律失常药物与复发的关系[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9, 23(3):487-488.
[3] 刘泳,李伟,叶亮,等.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双侧肺静脉隔离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 31(1):315-316.
[4] 李岩,崔永强,许春雷,等.胸腔镜辅助下的肺静脉微创隔离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 36(5):149-150.
[5] 陆尚彪,孙健,王飞,等.导管消融术对心房颤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1,15(2):124-127.
[6] Jais P,Cauchemez B,Macle L,et al.Catheter ablation versus antiarrhythmic drugs for atrial fibrillation:the A4 study[J].Circulation,2008,118(24):2498-2505.
[7] 林玉壁,夏云龙,高连君,等.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的远期随访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 37(12):237-238.
[关键词]电子商务 市场营销 变化 应对措施
一、前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计算机网络的普遍应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起来。电子商务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改变了传统实物市场的营销方式,创造了一个虚拟性的交易渠道。电子商务对市场营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市场营销的外部环境、营销理念以及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企业为了适应新的电子商务环境,必须改变传统的营销观念、调整营销策略,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增强诚信意识,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长足的发展。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市场营销的变化
市场营销是指企业以顾客的需求为中心指导思想而进行的包含产品生产、流通以及售后服务在内的一系列经营活动。企业可以调整一些可控因素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电子商务的产生对市场营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给市场营销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
首先是外部环境的变化。电子商务环境改变了传统的市场营销的外部环境。电子商务是以计算机网络为运行平台,将传统的实物交易和真实的市场虚拟化。网络传递信息具有及时和迅速的特点,电子商务是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也具有网络迅速的优势。网络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破了传统市场营销的地域限制,通过网络传播产品信息,使市场营销发展成为全球性的市场。电子商务环境下,减少了市场营销环节。传统的实物市场营销,需要在中间商的参与下完成。 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市场营销,使消费者直接跟企业交易,省去了中间环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销售成本,能够使消费者获得利益。电子商务环境下市场营销的交易和支付手段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实物市场是使用现金进行交易,而电子商务的虚拟化特点,使交易活动实现了无纸化交易。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市场营销节省了采集信息的时间,便于消费者进行选择分析。网络平台为市场营销提供了传播信息和及时沟通的渠道。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展示产品的具体信息,进行广告宣传。消费者可以根据不同的信息来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产品,同时,可以和企业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表达自己的需求和看法,使交易双方能够方便沟通互动。
其次是营销理念的变化。传统的实物市场营销的理念是推销产品,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市场营销则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中心。电子商务缩短了产品的流通时间,降低了物流的成本,突破了地域的限制,使消费者和生产的距离得以拉近,拓宽了消费者的选择领域和空间。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市场营销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电子化销售和服务。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依据客户的需求迅速作出反应。电子商务使传统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方式发生了转变。再次,改变了营销策略。电子商务处于虚拟化的市场营销环境,要求交易双注重信用。传统的实物市场是直接交易,但是电子商务是无纸交易,交易的安全性需要密码、认证等措施来保证。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市场营销是以信用为企业生产和发展的根本。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建立网页或网站来展示自己的产品,增强诚信意识,没有信誉的企业会通过网络迅速扩展,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最后是消费者及其消费行为的变化。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通过网络可以对商品信息加以分析选择,以满足自身需求。当消费者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可以向商家表达自己的想法,参与到新产品的研发过程之中。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市场营销的应对措施
1.转变营销观念。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市场营销是以网络为平台,以信息技术的服务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营销渠道。电子商务具有虚拟性,改变了传统的实物交易的方式,在虚拟平台上交易的方式,要求经营者改变传统的营销理念。树立诚信意识,及时商品信息。对消费者反馈的意见及时沟通和回复。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迅速发展的前提是信息化的建设,企业应当与时俱进,通过网页和网站展示自己的商品,自己的新产品、折扣信息以及联系方式等,使消费者能够在短时间内了解企业动态和商品信息,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2.拓宽营销区域。由于网络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网络为平台的电子商务就打破了传统市场的地域限制。企业要具有全球化市场观念,了解不同区域消费者的需求特点,从中选择发展空间较大的区域作为企业的重点营销区域。同时,树立品牌观,建立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丰富商品的内涵,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进而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市场营销没有地域限制,扩大了企业的营销区域和营销对象。
3.调整营销策略。现代营销的基本手段是产品策略、定价策略、渠道策略以及促销策略。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应当提高创新意识,加快产品的创新,在对产品进行定价时要更加科学、灵活,采取无中间商的产销一体的营销渠道,利用网络优势产品的打折信息和促销信息。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市场营销策略是以4C(以顾客为中心)为前提的4P(以产品为中心)决策,同时又融入4R(以关系营销为导向)组合的营销策略。
四、结语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市场营销以网络为平台,以消费者为中心,改变了传统的营销观念和交易方式,打破了地域限制。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市场营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要想在新环境下得到长足的发展,企业应当改变传统的营销理念,调整经营策略,扩大企业的竞争优势,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外部环境;优化路径
改革是促进发展的动力,市场营销是现代企业谋取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企业战略性发展的动力来源。多元化的市场环境,要求企业在审视战略性发展的同时,应着眼于新的市场营销环境,搭建具有活力的市场营销策略。当前,企业市场营销的外部环境呈现出“竞争激励”、“市场细分”等特点,进一步要求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创新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优化,是一个不断调整的发展过程,应紧扣当前复杂的外部环境,抓住“创新”的驱动力,盘活企业的发展动力,为企业的战略性发展构建良好的内外环境。
一、新时期企业市场营销的外部环境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消费者为核心的市场营销,在强调现代企业在契合“市场”、“消费者”的基础之上,应主动适应市场营销的外部环境,特别是激烈的竞争、市场的不断分化,都对市场营销策略有了更多要求,也暴露出企业在市场营销策略构建中的诸多不足。
1、市场营销竞争激烈,企业面临的市场压力加剧
在多元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之下,现代企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但复杂的市场经济结构,又给企业市场营销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压力,激烈的竞争作为发展动力的同时,也为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市场营销模式,强调企业营销应立足市场,在以客户为核心的框架体系之中,确保企业营销与市场、消费者的契合。这样一来,企业营销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对企业营销策略的提升有了更高要求。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线上+线下”的营销竞争,拓展了传统市场营销领域,强调企业在市场营销模式的搭建中,既要体现营销模式的“特色”,又要契合市场与消费者需求。
2、现代企业营销市场细分,市场定位不断细化
在消费者为核心的市场环境之下,企业营销市场呈现出细分、细化的格局,以更好地面向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私人订制式服务。因此,企业营销市场的细分成为当前企业市场营销策略构建的核心。不同的消费群体构建了不同需求的产品市场,如何有针对性地投放产品及服务,就要求企业营销市场地位应遵循“细化”原则。图1所示的是以消费者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的市场细分与选择。从图1中可以知道,企业在市场营销构建中,应强化市场细分下营销活动的有效开展。而在此方面,很大部分企业缺乏市场细分下,市场定位的细化,进而导致市场不断地消退,影响战略性发展的推进。
3、市场环境强调营销创新,着力于品牌的打造
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要求企业在面对市场压力的同时,更要不断地优化市场营销策略,从品牌打造,到营销策略的创新,都应着眼于发展的可持续性与战略性。就目前来看,很大部分企业的市场营销缺乏创新发展,滞后于市场发展的需求,进而出现战略性发展与市场营销脱节,影响企业市场营销的战略性部署。与此同时,企业品牌价值不突出,并且品牌的附加值缺乏创设,单一的品牌形象、缺乏个性化的特色服务,这些都不利于企业营销市场的拓展。为此,在新的市场环境之下,企业要着力于品牌打造,推进市场营销创新。创新将会是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的切入口,更是建设发展的着力点。
二、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优化路径
当前,企业市场营销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营销市场的细分、营销策略的创新要求,进一步强调现代企业营销策略优化与调整的必要性。
1、坚持推进市场营销理念创新,强化与企业战略性发展融合
在现代管理理念中,营销理念的创新应紧扣企业的战略性发展,突出战略性营销的有效设计。图2所示的是以战略性发展为中心的企业战略性营销的设计图。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企业战略性发展目标的导向之下,企业通过构建内外部营销策略,为企业营销市场拓展空间,进而实现创新性发展。在这点上,就充分体现了市场营销理念创新在推动市场营销策略构建中的重要性。转变传统单一的营销理念和思维,转而以“二维”的视角,搭建更加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在内部营销中,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培养职工的价值创造,这些都为企业的战略性发展,夯实内部基础。与此同时,外部营销的搭建,更多地强调企业价值与品牌的重要性,进而更好地获得市场,建立广泛的消费者基础,稳定市场竞争地位,盘活企业战略性发展的目标导向。
2、坚持推进市场营销行为创新,为企业市场营销注入活力
营销行为的创新,关键在于如何盘活僵化的营销活力,进而为企业注入发展的动力。就现代企业而言,营销行为的创新应紧随市场发展变化,并强化与消费群体之间的互动交流。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之下,“线上+线下”的营销模式,强调企业可以基于新媒体平台搭建互动式营销,进而更好地拉近消费者与企业、产品之间的距离。首先,企业要注重消费者的主体地位,要善于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满足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与喜好,以更好地与消费者互动。其次,企业要强化各环节的管理,特别是与经销商、商场等的合作管理,应实现全面铺设、链条化管理,实现市场营销的全覆盖,扩展企业营销市场空间。图3所示的是现代企业营销增值链条。从图3中可以知道,企业在营销链的构建中,构建了以顾客需求为主体的需求链、以营销为主体的实体链,进而不断地拓展营销价值,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与欢迎。再次,营销活力的体现,应注重市场的主体性地位,通过对市场的调研分析,进而更好地研究消费者的心理,采取契合市场需求的营销行为。
3、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营销服务、延拓市场
在市场细分的大背景之下,企业营销服务创新,是提高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建设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个性化消费的当前,营销服务的创新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对品牌、产品的认可。因此,现代企业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营销服务,进而更好地延拓市场。首先,立足企业特色,构建特色鲜明、以人为本的营销服务体系,进而更好地与消费者互动,建立消费者的信任,这对于企业获得更加广泛的市场,起到重要的作用。其次,契合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特别是在个性化消费服务领域,应建立相应的营销服务机制,通过私人定制式的营销,突出企业产品的市场价值。再次,注重消费者的意见反馈,以不断地优化与调整营销策略。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应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并关注消费者的体验感受。消费者对品牌、产品的认可,可以极大地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现价值的创造。现代企业无论是基于战略性发展的考量,还是基于新市场的开辟,都应强化营销服务创新建设,实现以人为本的营销。这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企业谋取战略性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市场营销优化的手段。
三、结语
总之,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之下,既有发展的机遇,也面临发展的调整,市场营销的外部环境,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日益激烈。营销市场的细分,进一步要求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创新发展应着力于“市场”、“消费者”两大主体,依托创新驱动,构建市场营销新模式。坚持以推进市场营销理念创新,强化与企业战略性发展相融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营销服务、延拓市场;坚持推进市场营销行为创新,为企业市场营销注入活力,都是当前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优化途径,有助于推进企业的改革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燕妮:浅谈OTO商业模式下传统企业营销策略创新[J].大连大学学报,2014(2).
[2]邓隽、朱文禧:浅谈网络时代市场营销策略创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9).
[3]赵彩伟:基于消费者行为分析的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研究[J].中国商贸,2015(5).
[4]杨扬: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2).
[5]樊娟:新经济下的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研究[J].时代经济(旬刊),2013(16).
为什么从来是中国药企学习榜样的西安杨森会出品金达克宁,并且将一个普通的酮康唑产品的价格定得如此离谱——19.2元/支,远远高出其它配方更先进,疗效更突出的同类品牌。
为什么保健品行业的内蒙兵团能凭借最原始、最低级的营销手段纵横南北,并创造出一次又一次营销奇迹;
为什么被世界电子界看作是过渡产品,视为鸡肋难有作为的VCD影碟机,在中国市场却能飞红拥紫般的崛起,成长为令人瞠目结舌的巨大市场;
为什么当国内企业进军手机市场,众多专家皆言难有作为的时候,TCL、波导、夏新等品牌却凭着出人意料的营销策略在短短三、四年间实现了与强大的外资品牌的分庭抗礼。
为什么中央电视台能持续炒作十多年的“标王”,惹得无数企业为之折腰,明争暗斗,而它也竟然能成为众多品牌的腾飞之翼。
为什么奥美、麦肯锡这样世界顶级的广告公司和咨询机构在西方国家呼风唤雨,所向披靡,在中国市场则频频遭遇滑铁炉。
为什么中国市场会有这么多的意外……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是一个粗放型的市场时代。 市场发展的三段论
从发展的角度看市场,可将市场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短缺型市场阶段,第二阶段为粗放型发展阶段,第三阶段为规范型市场阶段。
短缺型的市场时代,市场供应能力弱,而消费需求能力强,表现为产品短缺,供不应求,它就象一座一江相隔,无舟可渡的金山,谁有胆量、谁有运气、谁能率先渡江,谁就能挖得金子,这是一个“有枪就是草头王”的时代。
粗放型的市场时代,市场供应能力强,消费需求能力也强,表现为产品丰富,产能爆增,需求多样,这时的市场就像一块沼泽地,谁熟悉其中的环境,谁洞察其间的奥妙,谁就能在此称王。这是一个“乱拳打败老师傅”的时代。
规范型的市场时代,市场供应能力强,强势品牌坐拥天下,消费需求能力强,消费十足理性,它就象一场正规的体育比赛,所有的程序都极为规范,在一般情况下,最有实力的选手终将获得比赛的胜利,这是一个“成虽容易却艰辛”的时代。
结合中国市场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目前正处于粗放型的市场阶段。 粗放型市场阶段的特征
粗放型的市场阶段,是市场从不规范到规范,消费理念从感性到理性的阶段,是市场环境和消费者行为出现巨大变化的阶段:
市场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政策管理环境的变化、市场竞争的变化、销售通路的变化、市场成本的变化和社会营销环境的变化等;
政策管理环境,体现为市场的规范程度,首先表现在国家对行业的规范化管理,任何一个行业,无论是快速消费品,还是耐用消费品,或是工业产品,其发展的时间越长,国家的监管就越规范,相应的管理制度会逐步推出;其次是行业的自律管理,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统一的管理规章和标准。市场管理环境的变化,将不断抬高行业的准入门槛。
市场竞争环境,具体体现为竞争品牌的增多、竞争手段的丰富和竞争形态的翻新;行业越发展,进入的企业就越多,同类品牌、替代产品将穷出不穷,市场竞争日益残酷,竞争手段不断升级,导致企业的营销成本上升,同时要求企业持续创新。中国的VCD市场,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就先后经历了广告战、概念战、价格战、促销战、标准战等多种竞争形态。
通路环境,指的是产品的销售流通渠道,是商业资本的市场表现。通路环境的发展变化,表现为传统通路不断被扬弃,新的通路形态不断涌现,总体呈现出分化的趋势和多样化、扁平化的特征:一方面向大型化发展,与产业资本争夺市场的话语权,如药品快批巨头九州通,大型药品零售卖场老百姓平价大卖场等;一方面向着专业化发展,就是连锁专卖,如近几年来风头正劲的家电卖场国美、苏宁等;传统的通路则逐渐走向没落……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成本环境,指的是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营销成本。生产成本包括原料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和配套成本等,这些因素的变化对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今年,众多行业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就使许多企业陷入困局;还有突如其来的“民工荒”,使不少企业捉襟见肘;VCD初兴时,核心部件解码器紧缺,谁能获得足够的元部件,谁就占据了市场发展的先机。营销成本,包括传播成本、促销成本、通路成本、管理成本等,整体而言,营销成本是不断上升的。
社会营销环境,就是社会发展、社会事件对市场所形成的影响,内容包罗万象,不一而足。社会营销环境的变化,有些是突变性的,也有些是渐变性的。
突变性的市场营销环境变化,具有“突如其来,不可控制”的特征,对企业可能是契机,也可能是灾难,所以要求企业触角敏锐,反映迅速。2003年的“非典”事件,是众多行业的噩梦,对药品和消毒产品行业,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2004年的电力紧缺,煤炭行业迎来了春天,高能耗制造行业则面临了沉重的压力。
渐变性的市场营销环境变化,具有“规律性强,不可逆转”的特征,对企业而言多半是战略性的市场机会,如行业中心的转移、产品价格趋势的变化等。美容化妆品业的大本营,以前一直是广州,但现在,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已开始慢慢地向北京转移,最先意识到这一点并先行一步的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肯定将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
消费者行为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消费需求与动机的变化、消费者知识度的变化,消费意识与理念的变化、生活层次的差异变化等。
消费需求与动机,整体而言就是消费者购买产品的理由,包括实质需求层面和价值需求层面,实质需求指的是产品属性带给消费者的利益,价值需求指的是品牌带给消费者的形象、个性、情感和自我实现等的心理满足。
消费者的需求与动机是不断变化的,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但总的趋势是“新奇、先进、简单、实用”。迎合消费需求变化的品牌,就有更多的成功机会。自1998年网络盛行以来,消费者的网络需求不停地变化,主导着网络行业的潮起潮落,最先时,因为网络初兴,内容为王,社区崛起,新浪、搜狐、网易等综合网站脱颖而出,然后是游戏和短信等社区增值服务盛行一时,成为许多网站挺过互联网严冬的生财之道,还成就了盛大科技的财富奇迹,当内容空前丰富之后,帮助用户收集归类信息的搜索引擎开始涌立潮头。Goodle、百度等搜索网站领尽一时。
消费者知识度,是消费者自认为的对产品知识的了解程度。社会资讯越发达,消费者的知识度就越高,其消费意识就越理性,品牌消费意识就越强。由于中国的城乡市场具有“信息不对称性”的特征,所以,中国不同区域市场消费者知识度的高低是不一样的,并且区别较为明显,这就导致了中央电视台广告在广州、上海等大型城市的效果越来越差,但在广阔的内地市场却仍然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生活层次的差异化,包括不同地域的历史沿革、文化传统、经济收入水平和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等指标的差异,这些差异对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消费动机、品牌态度和形象认同都会产生巨大的变化,从而导致消费群体更加小众化,消费需求更加多样化,市场层级更加明细化。
生活层次的差异化及其变化,还会导致区域市场的特征越来越鲜明,现在的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河北、湖南、湖北、四川、重庆、陕西、辽宁等地区都形成了鲜明的区域性市场特征。华龙面就准确把握了市场区域化更趋鲜明的特征,针对不同的市场区域推出不同内涵的品牌,在河南市场推出“六丁目”,东北市场推出“东三福”,山东市场推出“金华龙”,城市市场推出“今卖郎”等,取得了优越的市场成绩。
除了上述指标之外,市场速度的变化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一是市场变化的速度,一是品牌运营的速度,随着市场的发展,市场变化的速度和市场运营的速度都将不断地加快,促进营销资源的重新整合,同时产生出新的市场机会,“快鱼吃慢鱼”理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近两年横空出世的房地产巨头——顺弛,其根本的成功之道就是加快了房产开发的速度,保证了企业的现金流,从而建立了独特的竞争优势,创造了超常规发展的奇迹。
市场环境和消费者行为的变化,使中国的粗放型市场阶段,呈现出独特鲜明的市场特性:
一、消费意识理性化,消费需求个性化、多样化;
在粗放型市场阶段,随着产品和信息的丰富、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人们消费经验的累积,消费者的知识度越来越高,使他们的消费理性思考能力渐趋增强,消费意识越来越理性。
消费意识的理性化,首先意味着消费者品牌理念的进步,品牌知名度的作用越来越小但不可或缺,品牌概念的作用日益突显,品牌个性和形象也开始发挥威力,“下里巴人”式的品牌将慢慢退出市场,“阳春白雪”式的品牌渐渐涌立潮头。
其次,由于消费者知识度提高程度的不统一性,及生活层次的差异性,引导了消费群体的细分化,人以群分,消费者越来越被细化为具备不同层次、不同特征的多个族群,如事业成就族群、个性表现族群、时尚生活族群、经济稳健族群、勤俭现实族群等,这些族群各自有着相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相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标准,相同的心理需求消费动机,
再次,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引导着市场的不断细分,导致创新型的产品、差异化的品牌迭次出现,甚至产品的剂型、规格都会呈现多样化的特征,达克宁霜和唯达宁推出“硝酸咪康唑”软膏剂、散剂、喷剂等多种剂型,即是如此原因。
最后,消费需求的个性化要求将日益增强,情趣型消费在消费者心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情趣型品牌越来越多,越来越受欢迎。如农夫山泉的“喝前摇一摇”,中国移动“动感地带”的“我的地盘听我的”等,无不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二、通路呈现多重性的特征,占据市场主导性地位;
通路是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商业资本的崛起,传统通路将出现巨大的变化,首先新的通路形式将不断涌现,丰富通路的业态,同时将促进传统渠道的变革,从而使以“经销模式”为核心的流通通路体系向以“多样化终端模式”为核心的终端通路体系进化,最终成就“终端为王”。
多样化终端模式包括大型连锁终端,如沃尔玛,便利型连锁终端,如“7-11”,概念型综合终端,即针对某一细分市场,以某一元素为品牌核心的多品种经营终端,如流行美发饰品店,传统终端。
其次通路通过对消费者的掌握,对整个产业链的主导性作用将日益增强,进而取得产业链的话语权,家电行业的国美、苏宁就是如此。
西安杨森在2004年初推出的金达克宁,就是通路巨变下的产物。自2000年起,药品通路开始发生剧烈变化。首先连锁药店增多,影响力日益强大,逐渐控制了大中城市市场,并开始向外渗透;而随着老百姓大药房、特别大药房等大型平价药房的崛起,对医药零售市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大型药品卖场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与连锁药店一起主导了区域的药品零售,并不断地拉低着药品的零售价格;而传统的单体药店则日益萎缩,发展空间越来越小,这就导致了通路价值取向的双重性:大型连锁药店和大型药典店追求规模效益、品牌效益,小型药店追求单品效益。
西安杨森的达克宁霜是抗真菌药市场第一品牌,由于药店竞争的加剧,零售价格不断降低,零售利润日渐微薄,药店的销售积极性也越来越低,药品是特殊消费品,店员推介对销售的影响巨大,失去了药店的销售推力,达克宁霜的市场份额慢慢缩小,而一些同类小品牌却凭借“低底价、高利润、高返利”的政策在药店大行其道,蚕食着领导品牌的市场份额,在这样的市场环境里,达克宁霜推出了超高价位的金达克宁霜,一方面满足通路的利润需求,抵御区域小品牌的攻击,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品牌的销售拉力,争取消费人群的最大化,实现“1+1≥1”的市场效果。
粗放型市场阶段,不但消费者和通路方面特征鲜明,在国家监管、行业自律,营销资源的增值性等方面也有巨大的变化。
首先,国家监管日趋严厉,管理制度越来越严密,市场更加规范;品牌营销所受到的制约将越来越多。
其次,社会营销资源高速增值,营销效益不断下降;典型的就是电视广告价格一年一涨,不断攀升,据统计,2004年的电视广告价格是1998年的4倍,报纸广告的价格是1998年的2倍,同时,广告媒体和广告形式增加了几十种,广告信息增加了几十倍,这使得企业的营销成本不断增加,而广告效益却不断下降,市场越做越难。
再次,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行业自律意识滞后,厂商会更加急功近利,透支市场资源,大多数企业逃不掉“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结局,竞争环境更加恶化,整个市场的发展处于动荡不稳定状态,这是最艰难、最复杂的市场阶段。
粗放型市场阶段的上述特征,对中国市场最大的影响是导致了市场层次的多级化。
中国市场地域宽阔,由于不同区域间生活层次的差异性——经济收入水平和社会教育水平的差异、信息传播的不对称性等原因——越大的城市整体收入水平和社会教育水平越高,越大的城市信息越丰富,导致城市与乡村差异巨大,大城市与中小城市间区隔分明,现在的中国市场已成为层级分明的三大层级市场:一级市场为“大城市市场”,二级市场为“中级城市市场”,三级市场为“县市市场”。
大城市市场,市场规范程度高,竞争品牌多,需求的可替代性、可选择性强,市场竞争激烈,通路复杂,市场推广成本虚高,消费者知识度高,消费意识更趋理性,消费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
关键词:新媒体;市场营销;企业管理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媒体传播速度的大幅度提升。通过新媒体平台,人们能够随时与企业进行交流互动,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此过程中,市场营销的主导者正逐步转向受众,面对这样的角色转变,企业务必要从受众(消费者)出发,依托线上与线下营销相结合(O2O)的模式进行转变,建立起一种符合现代人需求的沟通平台,从而改善既往管理模式,实现市场营销模式的创新发展。以最大程度的满足受众(消费者)需求为原则,建立起新的营销模式,进行营销策略的改革。
二、新媒体背景下的市场环境
在新媒体时代的大环境下,广大受众获取信息的途径日益增多,信息的传播交流也呈现多元化趋势。便捷的互动方式增加了各领域间的交流沟通,也增强了市场营销体系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的可操作性,有助于市场核心框架的搭建。新媒体市场环境的出现,意味着受众(消费者)能够通过更多新型的媒体互动方式来进行信息的搜集和获取,同时丰富了受众(消费者)传播自身需要的途径,由此受众对于商品的诉求便可清晰地展现。方便企业获取及时、准确、丰富的受众需求。由于新媒体时代的出现,传统的传播模式已经被逐渐打破,一直以来处在被动接收信息状态下的受众(消费者)逐渐获得了主动接受信息的能力,在信息传播中逐步占据主导位置。新媒体时代下的受众(消费者)不仅能够主动获取信息,更能够参与到企业的营销传播中,主动向企业传送自身信息,以便企业更好地掌握顾客的需求,形成更加高效的市场运营机制。受众(消费者)逐渐转变为传播主体的当下,受众(消费者)逐渐掌握了自主选择权和对信息的搜索能力。市场传播不再是以企业自身利益作为出发点进行营销,而是以受众(消费者)作为中心进行营销策略。受众(消费者)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接收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屏蔽没有用的信息。因此企业不能再像以往那样进行强制传播,企业必须要找到新的传播方式进行信息传递者。避免了由于企业一味追求利益而忽视受众(消费者)需求的现象,有利于市场的良性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出现,是建立于互联网通信技术配合以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之上,打破了传统信息传播的局限性,方便满足受众(消费者)的需求。主动的新媒体平台信息搜索,对企业来说,能够准确、及时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将同时能够将产品的信息传递给有需求的受众(消费者)。新媒体时代的市场营销最大的特点是以“知识营销策略”为主导的营销策略。营销策略的改变,对市场营销人员的专业要求也相应提高,需要熟悉地掌握新媒体平台的操作运营技术。
三、新媒体时代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
首先,新媒体背景下的市场营销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上的,且受众(消费者)享有主动性的新型营销模式。与传统企业主导的市场营销模式不同,新型的营销模式更加体现受众(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性,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在新的媒介环境中进行的营销活动。在当下新媒体时代的冲击下,企业必须调整传统的营销模式,顺应市场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企业在产品的营销过程中,必须适当调整原有的营销模式。改变一贯将产品营销出去为目的销售手段,转而更加注重客户的需求和感受,采取“线上线下”的营销模式,线上获取受众(消费者)的需求,线下完成产品的最终交易,这也是当下许多电商经常采用的营销方式,从而逐步推进市场营销的新媒体化。这样一种“线上线下”的营销模式是顺应了新媒体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趋势。从实际情况来看,企业新媒体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应该与新媒体时代的市场环境相辅相成。随着新媒体时展日趋成熟,受众(消费者)在对产品信息的筛选上,大多数情况下会选择具有较高媒体影响力的产品,因为这类产品具有一定的质量保障,同时满足了受众(消费者)对产品的心理需求。因此,新媒体营销手段的成功与否与市场环境的契合度有着必然联系,通过新媒体营销手段推销的产品与市场环境的契合度越高,产品在市场上所受到的关注度也就越高。在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人们对产品的需求时,过去那种首要考虑产品宣传力度对市场的影响力的营销模式在新媒体的时代氛围中已经逐渐减弱了其影响力。因此,企业的营销模式必然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顺应新媒体环境的变化趋势,运用新型的营销手段将市场环境有机契合起来,更好地将产品推广出去。
四、新媒体时代的市场营销策略经验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平台的建立与发展促进了市场营销策略的改革创新。先前占据主流位置的实体市场模式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以用户体验及口碑评价为主的极佳的新媒体环境下的营销模式。如今,企业更应该根据自身产品的目标定位确定市场,为特定层面的受众(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多元化的服务,这也是新媒体环境下市场营销策略的核心所在,它顺应了当下新媒体化的市场营销模式。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市场营销模式不断受到冲击,企业要想在激烈的营销竞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转换方向,以受众(消费者)为主体,提供满足受众(消费者)的优质服务。以新媒体技术作为为驱动,应对当下碎片化市场环境挑战。首先,制定精准的营销策略。广告界第一个公认的广告主约翰•沃纳梅克曾说:“我在广告上的投资有一半是无用的,但是问题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由此可见,所谓的广告本身就存在缺陷,在产品的营销上并没有产生绝对的作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企业能够精确地找到目标受众(消费者)在市场营销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新媒体时代下,拥有精准的营销策略如同拥有了一件“利器”,是企业占有市场的制胜法宝。因此,当企业在将产品推向市场时,首先是确定产品的市场定位,从而寻求相应的目标受众(消费者)。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企业能够提前获取到潜在受众(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并且能够及时雨受众(消费者)进行交流沟通,建立起较为完整有效的受众(消费者)大数据,这也是确定精准的营销策略的必要条件。如今,不仅企业能够主动搜索目标受众(消费者)的需求,制定多元化的营销方式,实施有效的推广。受众(消费者)也主动地与企业进行及时的沟通,从而实现精准的营销模式。企业制定精准的营销模式,不仅降低了企业在传统营销模式上的经济支出,减少营销浪费;而且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加方便的渠道对受众(消费者)进行需求调查,更好地为受众(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增加受众(消费者)对企业的满意度。其次,建立良好的互动营销模式。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受众(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互动已日趋频繁,人们可以提供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与企业进行及时的联系。受众(消费者)主动对企业进行选择,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是建立良好互动营销模式的必要条件。在新媒环境下的营销中,企业要学会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营销方式,更加重视与目标受众(消费者)之间的交流互动,让受众(消费者)在企业的营销活动感受到主导地位,更好地满足受众(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
五、总结
以新媒体市场的发展趋势为背景,企业通过自身的特点的探索,制定迎合市场环境形势的营销发展策略,创新市场营销模式,主动与受众(消费者)构成良好的交流沟通互动关系,重视受众(消费者)在新媒体市场营销中的主导地位,保证企业在新的市场竞争形势下,为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对市场营销的就业发展前景的分析,加强个人对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的把握。
作者:叶傲然 单位:徐州市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王欣,王宁.浅论如何有效利用新媒体进行市场营销[J].商场现代化,2014(05):59-60.
[2]胡立民,李亢.浅析新时期营销管理创新对于我国企业发展的意义[J].中国市场,2014,12(48):59-60.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营销战略
可持续性发展与企业环境营销
可持续性概念较早是由生态学家首先提出的,1991年在由国际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编制的《关心世界——持续性战略》报告中,对可持续性的定义是:指一种可以长久维持的过程或状态。1989年在举行的15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期间,通过了《关于可持续性的发展声明》,并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其核心内容是:发展的可持续性。即当前的决策不应该对保护或改善将来生活水平的前景造成危害,因而在“满足需求”的同时,必须有“限制”的因素。发展的协调性。即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限定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或者说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大系统之间要协调发展。发展的公平性,即当代人群间、国际间,资源利用分配以及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两者之间要效益-费用分配和负担的公平。
营销对满足消费者各方面的需要,激活、促进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的不断深入,需要营销观念和行动的改变和适应,即营销必须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更多地工作、服务。
为了促进可持续性发展,营销需要实现两个转变:首先是引导顾客需求和期望的转变。按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容,在满足顾客需求时应对一些因素加以限制,使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发展;因而营销必须导入环境营销的观念,即营销工作在满足顾客需要的基础上,应该让顾客(市场)了解商品和劳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并通过宣传、教育和营销沟通把顾客的需求引导到符合生态需要的产品、服务和活动上来。真正发挥营销满足市场和在可持续性发展中的作用。
其次是向研制开发既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又能改善环境状况的产品和服务,即社会——生态型产品的转变。全社会应尽快的明白新产品产生考虑的决定因素既不完全是用户的满意,也不全是公司、企业的盈利能力,而是所有因素的总和。真正的社会——生态型产品成为消费者首选的原因是它在满足一个人的消费要求的同时也满足了他(或她)对健康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自然环境的需求。这里应清楚,顾客的需求不会也不应该和环境需求相冲突,人类和自然是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因此营销工作在引导顾客的需求发生改变的同时,按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设计和制造一些新产品,并关心、培育、扩大产品的销售,即进行“可持续性营销”。
总之,可持续性营销要求企业采取对自己、消费者和社会都有利的战略,把顾客的需求和消费转向对生态和社会有利的方向,并为顾客和市场提供社会——生态型产品,从而引起企业营销观念及工作的转变。
市场观念与企业环境营销
市场观念是企业在市场营销活动中遵循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是企业处理与消费者(市场)、社会(环境)三者关系的原则。市场观念不同,企业营销工作的出发点、采取的营销措施、对市场、企业、社会的影响都可能不同。而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市场观念的内容不同。
市场营销策略与环境营销
由于导入环境营销的观念,使市场营销的战略和策略发生变动,具体表现在:
营销目标
开发、生产生态型产品,培育、宣传、促使市场消费生态型产品。
产品策略
产品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是天然的,对消费者生命和健康没有损害或尽量减少损害;产品处理对环境的压力较小。产品的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少或处理污染的能力强,对消费者生存的空间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产品对人类的有害因素小、营养价值高,对消费者生活质量提高有利。产品处置的技术高,资源的可利用率高,对环境的压力小。研制、开发环保生态型新产品。
价格策略
对原材料、辅助材料丰富,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产品实行低价渗透策略,增加消费量。反之则采取高价策略,限制其消费量。
利用消费者对健康的关心和对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对生态型产品制定较高的价格,促使人们向往、追求此类产品。
利用全社会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对生态型产品采取心理定价法,一般需要广告的配合。
营销者对使用功能相同、价格等方面相同但对环境影响不同的产品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促销,鼓励消费者首先选择生态型产品。
促销策略
树立生态型产品的品牌形象,强化其特点和优势,争取竞争的主动性。
利用人类与自然相协调的景观对生态型产品进行造势,有效刺激需求,并扩大其消费数量。
提高营销人员的素质,特别是其在营销工作中将环境营销观念贯穿始终。如介绍消费者识别环保型产品,用“环保”的销售方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用“回归自然型”装饰零售卖场。
促销组合策略
引导、培养全社会尤其是营销从业人员环保的意识,为生态型产品市场的扩大奠定基础。
在公共关系方面树立资源、人类与环境相协调的形象。
制作环保广告强化企业与生态型产品的关系。诸如:
产品导向类强调产品或服务所具备的环境友好特性。广告:我们的产品可以通过生物降解。
工艺过程导向类指出企业内部技术和方法能给环境带来好处。广告:制造本产品的原材料20%是可回收利用的。
企业形象导向类把企业和产品与公众广泛关注的某个环保活动联系起来。广告:我们一直努力保护森林。
环保事实类在广告词中陈述与环境或环境有关的事实。广告:世界上的森林正以每分钟2公顷的速度遭到破坏。
政府立法、支持与环境营销
政府及其机构必须选择一个国内统一的管理机制来为企业提供一些环境及营销的指导。诸如对塑料包装材料的生产应提高税收、减少资金等供应而减轻对环境的压力。同时政府应立法保护生态型产品的生产与营销。德国政府就建立一条法律要求生产商收集产品包装,并进行再利用。德国环境部长克劳斯·托夫坚定的表示处理废弃物不能继续成为国家的任务,尽管起初遇到了来自制造商的抵制,计划还是得到了实施。
由此可见,政府立法或采取措施鼓励生态型产品的生产和营销是非常明智的。它将引导企业的长期发展和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资料:
1.(澳)迈克尔·杰伊·波隆斯基、阿尔玛·明图-威蒙萨特编著,王嗣俊、高红岩译,《环境营销》
2.庄革新,中小企业营销策略浅议,《企业改革》,2002年4月
3.姚莉,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企业研究》,2002年3月
随着世界各国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标志制度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和采用,对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营销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营销这两个紧密联系的经济活动必须面对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环境标志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环境标志(EnvironmentalLabel),也称绿色标志、生态标志(Eco。Labeling),是指由政府管理部门、公共或民间团体依据一定环境标准,向有关申请者颁发其产品或服务符合要求的一种特定标志。其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
(一)经济发展是根据
生态环境的恶化产生于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特别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生产者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导致资源过渡开采,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而目前很多发展中国家急于摆脱贫困落后面貌,却囿于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又重新走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当初的老路,使得本已十分严重的世界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从而使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环境标志制度也就应运而生了。
(二)科技进步是前提
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不仅可以使生产者采用新型无污染原料、生产技术和污染处理技术等从而在生产全过程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由于环境污染检测手段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对产品生产、消费全过程进行环境检测成为可能,这为环境标志制度的产生和运用创造了前提条件。
(三)市场机制是手段
企业作为现代社会生态环境的最大破坏者,由于利润最大化的驱使,只要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对其经济效益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就不会有动力主动采取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政府若通过强制的行政、法律手段来约束企业,不仅会使企业消极应对,还有可能助长腐败,产生新的寻租行为,环境保护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因此,针对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利用市场机制把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其造成的环境影响相挂钩,才会迫使企业采取主动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标志制度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举措,它并不强制企业获得环境标志,也不对消费者的选择进行约束,而是利用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使得环境标志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大的利益,从而利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迫使企业将环境影响纳入生产、经营活动之中,既达到了提高经济效益,又促进环保、增进社会效益的双重目的。这也是环境标志制度为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的重要原因。
环境标志制度产生之后立即得到较快的发展。1987年的德国首次实行了“蓝色天使”计划,对3600种产品发放了环境标签。随后,加拿大、日本、美国、法国、芬兰和瑞士等国也相继开始实施环境标志制度。到目前已有数十个国家建立了自己的环境标志制度。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开始重视环境标志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如印度的“生态标志制度”、葡萄牙的“生态产品”、韩国的“生态标志制度”、新加坡的“绿色标志制度”和我国台湾省的“环保标志制度”。
我国的环境标志制度始于1993年3月,国家环保局首先批准并的环境标志图形。1994年5月17日,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出台了一系列工作文件。与此同时,国家环保局批准了我国首批7项环境标志产品的技术要求,为环境标志产品的认证奠定了基础。1995年3月20日,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在人民大会堂宣布了中国首批环境标志产品名录并颁发了证书。
环境标志制度虽然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公认,但由于各国国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不尽相同,难以形成全球统一的环境标志,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国家之间的贸易纠纷与摩擦。当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环境标志也必将朝着国际化、统一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93年成立的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已经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但在近期,各国环境标志制度的差异却不可避免地会对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营销的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二、国际贸易与国际市场营销的关系
(一)国际贸易与国际市场营销的共同点
1二者都是跨国界的“国际”活动,它们面临着相同的国际环境,如人口环境、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及竞争环境。
2二者都是以获取利润为最终目的的经营活动。
3都以商品和劳务为交换对象,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都是国际市场的消费者(包括个人、企业、组织和国家)。
4二者的理论基础都是早期的“比较利益学说”及“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5二者都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都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占领国际市场的重要手段。
(二)国际贸易与国际市场营销的区别
1商品流通形态不同。国际贸易中商品或劳务必须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而国际市场营销的流通形态则呈现多样化,产品或劳务可以跨越国界,也可以在国外直接投资设厂在当地生产和销售。
2国际贸易的作业流程比国际市场营销狭窄。国际营销不仅涉及到产品购销、产品定价、实体分配,而且还涉及到市场营销调研、产品开发、渠道管理、仓储运输及促销等营销活动,并包含对国际营销的管理。而国际贸易则仅涉及到其中的若干环节。
3评估效益的信息来源不同。评估国际贸易的效益的信息来源是国际收支平衡状况,而评价国际营销收益的信息来源是企业的营销记录。
4政府的参与程度不同。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往往需要由政府出面进行双边、多边谈判,并通过WTO等国际机构协调国家之间的关系。而国际营销活动由于主要集中在目标市场国,所以,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自身的实力,而且企业的营销活动要遵守所在国的法律和政策,一般不会直接产生国家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虽然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营销存在以上差异,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二者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关系。首先,国际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不能简单地仅与外国进品商打交道,而必须更加关注目标市场的环境、需求、消费者偏好和竞争程度等情况,并要求企业加强售后服务。这样,国际营销活动就成为从事国际贸易不可缺少的手段。另一方面,企业的生产经营日益国际化、全球化,要求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以战略的眼光,从全球市场出发来制定决策,使得生产与销售分布在许多不同的国家,原材料、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或劳务需要在不同的国家中发生频繁的转移,从而使国际贸易又成为国际市场营销的重要一环。
三、环境标志制度对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消费者是环境标志制度的中心。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使得商品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绿色消费”成为新的时尚。据美国工业界专家估计,84%的消费者愿意购买用有机农业生产方式生产的绿色苹果;欧盟的调查结果显示:82%的德国人和62%的荷兰人在超级市场购物时都会考虑环境污染问题;我国通过对北京、上海两城市的调查,80%左右的消费者希望购买绿色食品,且愿意支付相对较高的价格。
由于绝大多数消费者不可能对产品究竟是否属于“绿色产品”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环境标志就成为他们判断的
重要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讲,谁获得了环境标志,就等于获得了市场。环境标志已经成为产品最好的广告,可以帮助企业树立产品形象,提高竞争能力。环境标志制度也正是通过这样的市场机制来发挥作用的,消费者是环境标志制度的中心。
与此同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又是营销活动的中心,从这点上看,环境标志制度对国际市场营销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但国际贸易也绝不能置身世外。即使企业的产品能够通过国际贸易到达外国市场,但如果产品没有获得环境标志,就很难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从而实质上失去了这个巨大的“绿色市场”,再想从外国进口商那里获得订单就绝非易事了。因此,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必须将相关的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纳入整体战略之中,努力对研发、生产、消费和流通等全部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力求获得目标市场国的环境标志。
2环境标志制度是冲破“绿色壁垒”的重要手段。环保意识的加强,使各国纷纷对进、出口商品加以限制来保护本国的环境,维护人民的身体健康。但这些措施却极容易、而且正在被一些国家利用,即借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实际上形成了新的壁垒———“绿色壁垒”。绿色壁垒由于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合法性,同时又具有保护的广泛性、隐蔽性和灵活性,从而给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困难。
虽然过为苛刻的环境标志制度是构成“绿色壁垒”的因素之一,但它是把双刃剑,同时也为企业冲破“绿色壁垒”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1993年海尔集团在国内率先生产绿色无氟环保冰箱,该产品获得“欧洲环境标志”,使其畅通无阻地进入了欧洲市场,成为畅销商品。由此可见,企业如果能提高技术水平,把握机会,取得环境标志,就会为国际贸易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而对于经营日益全球化的企业来讲,则可以更加自如地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调配产品,为企业的全球战略目标服务。
3环境标志制度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营销发展的推动力。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志制度,规定了较为严格的标准和较高的技术要求,企业要想获得环境标志,就必须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改进管理方式,将环保意识贯彻到每一个环节,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有机结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而推动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营销的发展。
另一方面,消费者基于对环境标志的信任,会大量增加对环境标志产品的需求,使拥有环境标志的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诱使企业在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营销活动中不断创新、提高,从而为国际贸易和国际贸易营销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
(二)消极影响
1环境标志制度加大了国际贸易与国际市场营销的难度。环境标志制度虽然在原则上是自愿和公开的,而且平等对待国内外厂商,但由于发达国家规定的环境标准和技术水平较高,仍然给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营销带来了困难。特别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与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差距较大,短期内无法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从而实际上造成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歧视,影响发展中国家产品在发达国家的市场准入,并且会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拉大,造成对世界经济体系的损害,更不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营销的长远发展。
2各国环境标志制度的差异不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营销的发展。如前所述,由于各国国情、经济水平、技术水平差异较大,在短期内无法实现全球统一的环境标志制度,而各国所规定的标准、技术和费用等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迫使得企业在从事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营销活动时必须了解和适应不同国家的环境标志制度,使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成本上升,难度加大。
(三)对二者关系的影响
1由于消费者是环境标志制度的中心,这就要求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国际贸易领域,必须更加重视消费者的需求与偏好,从而使国际贸易活动向国际市场营销领域进一步渗透,使二者的关系更加紧密。
2环境标志制度不仅是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打破“绿色壁垒”的重要手段,也是经营日益全球化的企业在国际市场营销活动中克服“绿色壁垒”消极影响的有力武器。
3如上所述,环境标志制度作为国际贸易与国际市场营销发展的共同动力,也为二者带来了共同的困难和弊端,为了扬长避短,就要求二者互相融合,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服务。
四、我国的对策
(一)加强完善我国自己的环境标志制度
我国的环境标志制度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具体操作法规上尚存在空白点,须下大力气完善相应的条例、法规。同时不断使该制度适应我国经济和技术发展的水平,督促企业不断创新、提高,尽快与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志制度接轨,为我国国际贸易和国际营销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积极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环境行为评价、环境审核、环境标志和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等方面的标准。在环境标志制度难以在全球建立统一标准的情况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有利于企业加强环保意识,促进环保管理和技术的升级,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提升国际竞争力。
(三)加强国际合作,引导外商投资
我国环境产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落后状态,在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形势下,学习、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与经验可以快速缩小差距。我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加入世贸组织后开放程度会越来越大,我国应当通过政策导向、市场调节吸引外商投资到环保产业,以对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带动作用。
(四)积极参加国际多边谈判,维护我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我国加入WTO使我们可以在国际经济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国应努力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同时与发展中国家达成共识,共同促进世界环境的改善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积极通过双边和多边谈判获得环境标志制度在国家间的相互认可,将大大促进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进程。
(五)把握加入世贸组织的机会,提高竞争能力
对从事国际业务的企业来讲,中国加入WTO使发达国家取消了对我国的歧视性待遇,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企业在努力提高技术水平,争取获得目标市场国环境标志的同时,还应当善于将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为企业的全球战略目标服务,共同促进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夏友富论环境标志制度与国际贸易发展[J]世界经济,1995,(10)
[2]温小乐,林征峰通往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环境标志[J]生态经济,2000,(8)
[3]甘碧群国际市场营销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市场营销环境;企业发展;应对策略
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预示着一个新经济时代的到来,这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企业指明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而今,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要想在企业当中脱颖而出,除了完善企业内部的营销结构之外,还需要改善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只有顺势而为,才能提升企业产品的营销量,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位置。
一、市场营销环境的挑战
(一)营销环境背景下的挑战
企业的营销发展,既需要依靠企业的营销策略的革新,还需要掌控外界营销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市场营销环境变化。企业只有应对市场营销环境变化,才能在市场的竞争中获取一席之地①。企业必须在调整内部营销结构之后,立足于企业发展现状,开展多元化的营业营销策略。因此,企业只有大力开展营销创新,顺着市场营销环境变化而变化,并制定一系列新形势的市场营销策略,才能更好应对新常态的挑战。(二)消费需求引发的市场营销挑战现代的消费者在文化知识的浸染下,其对世界的了解有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认知,很多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已经从原来的大众化变为当下的个性化,鉴于此,企业也要一改工业经济时代那种单一的、大批量的营销方式,转向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营销方式。
(三)市场营销环境变化下网络化渠道的变革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诞生了网络营销,打破了原有的市场营销格局,正因如此,企业在制定应对策略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实体店的营销策略,还需要考虑网络环境下的市场营销②。首先市场营销环境变化下营销渠道发生了变革,使得市场营销环境不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企业和批发商和零售商之间的营销关系也随之发生改变,简言之,网络渠道的应用模式下,企业市场营销的发展不必完全依赖批发商和零售商。除此之外,对网络营销者而言,减少了中间环节,营销者可以获得更多的产品盈利额。
二、市场营销环境变化下企业的应对策略的重要性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市场与国外的市场之间的贸易经济往来,愈加密切频繁,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渐从国内竞争转变成国际竞争③。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很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增长起来,给本就复杂的竞争市场,在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竞争危机。面对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知识、技术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的活动也逐渐向着知识信息化的方向迈进,先进技术固然能应对市场营销环境变化,但是要想实质性的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还应该着手于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的现状,以企业的战略计划为终极目标,以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以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与消费需求为切入点,以此完成市场营销环境变化背景下企业的目标转型,这才是企业今后在市场营销环境中的立足根本。
三、市场营销环境变化下企业的应对策略
(一)提升产品品质策略
无论市场营销环境怎样变化,企业立足的根本依旧是产品。所以,面对市场营销环境变化,企业最为基础也是最安全的应对手段,便是企业产品质量。④借助于企业产品的质量优势,在市场营销环境下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位置。此外,企业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因为只有高质量的产品,才能获得市场的认可,进而为企业赢取更多的市场营销空间。然而,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的这个大背景前提下,企业要想提升产品的质量,需要企业的管理人员加强产品生产到管理的各个环节的把控,加强产品质量监督。在企业逐渐拥有过硬的产品品质后,进一步开展品质营销策略。
(二)基于市场营销导向下的多元化
发展策略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会随着一个时期的生产力的提升而发生改变,无论如何,市场营销环境变化都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国内经济的发展速率。因此,企业的发展应以市场营销环境变化为市场导向,积极掌控市场需求,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重新定位企业的市场地位,积极的进行战略规划。必要情况下,可将企业中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进行剔除⑤。开展多元化的企业生产策略,以此满足市场营销环境变化下对企业发展的多种需求。
(三)协调性策略
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的协调性策略,是企业应对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经常采用的一种改变策略,其目的是在企业现有发展的基础上,使得企业的产品定位和企业的战略目标尽可能地贴合市场需求。应注意的是,企业在实施协调性策略的过程中,还需要在市场营销这个宏观环境下满足下列条件:1.协调性策略的实施不能使企业发生重大的经济损失,必须保障企业的固有资金不会发生较大的浮动。2.协调性策略的实施必须建立在企业原有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之上,换言之,即便实行协调性策略也不会影响企业原本的市场占有份额。3.企业的发展一直坚持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统一的发展战略,因此,协调性策略的实施,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落实,使其能够为企业的市场营销占取更大的优势。
(四)高科技技术的发展策略
1.当下企业的管理都是采用网络技术进行管理,在产品的生产销售等环节无不渗透现下的高科技技术,面对此种境况,企业管理人员要充分的认识到高科技技术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大量的引进高科技技术。借助于高科技技术的应用改善当下企业的营销发展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营销环境变化下走在同行业的市场前列,引领市场营销环境变化下的市场的发展。2.高科技技术除了应用在企业内部的营销管理以及产品的生产之外,还可以将其应用在当下企业营销当中。例如,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产品营销,将企业的产品到商品销售平台之上,借助媒介力量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到公司产品,并且刺激消费者进行产品的购买,以此达到企业产品促销的目的。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会随着一个时期生产力的提升而发生改变,因此,企业的发展应以市场营销环境变化为市场导向,积极掌控消费市场需求以及消费群体的购买偏好,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重新定位企业的市场地位,积极的进行战略规划,以此提升企业的发展。
(五)抵制与开发结合策略
在市场营销环境下,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必要情况下可以结合多种策略,共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其中,抵制性策略是指企业扭转对自身会造成严重影响的宏观环境的变化,改善企业的发展窘境,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扭转企业现下的危机。当然,这需要企业有一定社会影响和实力的企业才能采用这种策略,并且在企业实施抵制性策略的时候,要注意以下的内容:1.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不能产生较大的影响;2.不能影响企业的声誉,从而给公众留下不良的印象;3.绝对不可以做出违法或是违规的行为。在企业进行市场调研时,如果发现了消费者对于现有的产品以及服务不再满意了,那么也就是说市场的微观环境发生了变化,消费者对于产品也有了更高的需求了。这时企业就应立即研究这种潜在的产品需求,并且研发出符合顾客需求的新产品。
结语:
前言:企业营销活动成败的关键,就在于企业能否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市场营销环境。现代企业是社会经济组成的成份之一,是个开放的系统,它在营销活动过程必然与社会的其它系统、与它所处的市场环境的各个方面,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环境因素必然对营销活动中有重大影响。这些营销环境对企业的营销管理来说是不可控制的变数,营销管理者的任务就在于适当安排营销组合,使之与不断变化着的营销环境相适应。许多企业的发展壮大,就是因为善于变化而适应市场;而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也有部分企业,往往对市场环境变化的预测不及时,或者预测到而没有对策,结果造成企业极大的被动,重者破产倒闭,轻者经济受损,因此,营销者必须及时和注意市场营销环境的调查,预测和分析,然后根据各数据确定营销组合和策略,相应地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使之与变化环境相适应。市场营销的实践证明:适者生存。
一、营销环境的二重性――――威胁与机会
市场营销环境通过对企业构成威胁或提供机会而影响营销活动。
环境威胁是指环境中不利于企业营销的因素的发展趋势,对企业形成挑战,对企业的市场地位构成威胁。这种挑战可能来自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如2008年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给世界多数国家的经济和贸易带来了负面影响。挑战也可能来自于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如国内外对环境保护需求的提高,某些国家实施“绿色壁垒”,对某些生产不完全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的企业无疑也是一种严峻的挑战。还有像近期,面临国际上主要是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企业无疑就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市场机会指对企业营销活动富有吸引力的领域,在这些领域,企业拥有竞争优势。环境机会对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影响力,企业在每一特定的市场机会中的成功的概率,取决于其业务实力是否与该行业所需要的成功条件相符合,如企业是否具备实现营销目标所必需的资源,企业是否能比竞争者利用同一市场机会获得较大的“差别利益”。如我国政策允许个人从事外贸进出口业务,这将对那些需要对外营销的企业提供州大的便利。
二、威胁与机会分析
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给企业营销带来的影响,集中地表现为威胁机遇两种情况。威胁是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局面和压力,造成消极影响;机遇是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给企业营销带来的有利条件和新的机会,产生积极影响。威胁和机遇是同时存在的,企业不仅要看到市场营销环境变化带给企业营销威胁的一面,还要发掘它所给予企业营销机遇的一面。要具体分析环境威胁是什么,有哪些表现;环境机遇是什么,有哪些表现;哪个是主要的,哪个是次要的;是威胁大于机遇还是机遇大于威胁,或是机遇与威胁等同。只有全面分析市场营销环境因素,才能对企业营销所处的市场营销环境做山准确的判断。
三、企业营销对策
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给企业营销带来的影响是多样、复杂的。企业应持全面、具体的评价原则,运用环境扫描法、“威胁―机会”矩阵图法,对影响企业营销的相关环境图案及其权重做出准确分析,并在环境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企业对威胁与机会水平不等的各种营销业务,要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
分析评价市场营销环境,目的是为了制定应变对策。由于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在同样的市场营销环境变化中,应变对策也不能样,因此很难确定一种固定模式。这里仅根据威胁与机遇两种情况,为企业适应环境变化,选择合理的对策提供几种思路,供参考。
(一)对环境威胁的对策
一是促变,即企业采取措施抑制或扭转不利因素的发展,化不利为有利,促进环境因素转变。例如,因木村资源减少,威胁到木器加工企业的生产,企业可主动与林业部门联营,实现林业生产-------木材供应-----木器生产一条龙。木器加工企业扶植林业生产,增加木村资源供应,就是一种促变对策。
二是减轻,即企业丰动调整营销计划,改变经营战略,击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减轻环境威胁的严重程度。如面临木材资源短缺的企业,还可以改进木材加工工艺,增用辅料或代用材料,减少木材消耗;也可以开展综合利用,提高木材利用率,以减轻资源短缺带来的困难。
三是转移,即企业拍出部分资金转移到其他部门,实行多元化经营;也可以全部转产或者全部采用新材料代替木材做原材料,等等。
(二)把握市场机会的对策
一是准确把握时机选择。如果看准了市场环境趋势能等到停工持料时,再去寻找市场机遇。
二是慎重行事。机会决策必须准确地预测市场需要和估价企业的能力,不然,从表象出发,难免导致决策失误。
三是逐步到位。实施决策应分步骤,边试验、边总结,以进一步摸清市场环境,然后全面实施。
(三)企业对不同需求状况的营销策略
(1)扭转性营销策略,也称转变性营销。是指面对“否定需求”或“负需求”时企业采取的营销对策。面对这种情形,企业应通过自身营销策略的调整,改变这部分人对产品或服务的信念和态度,为自己创造市场条件。
(2)刺激性营销策略,也称激活营销。是指面对“无需求”时企业采取的营销对策应通过促销宣传的各项活动设法把产品或服务能够带给消费者的利益,让这些人理解,市场营销刺激来檄发消费者的购买兴趣。消费考需求时企业所采取的营销对策。在确实认清消费者需求及其规模的前提下,企业可通过新产品和新的服务项目的开发,将潜在的消费者需求变为现实的消费者需求,为自己创造新的市场机会。
(4)恢复性营销策略,也称提升营销。是指面对产品或服务处在“需求下降”的通道中企业所采取的营销对策。企业应通过自身营销策略的调整为产品重新定位,挖掘其内在价值,再创布场销售新,以延续其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生命周期。
(5)协调性营销策略,也称同步营销。是指面对由于季节、时点等变化造成的某些产品或服务需求波动时企业的营销对策。企业营销管理的仟务是通过运用灵活的价格策略、推销方法和各种刺激手段,来引导和改变消费者的需求习惯和方式,达到减少需求大幅度波动的目的。
(6)保持性营销策略,也称维持营销。是指面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水平、时间与时点与期望的需求和时间一致时企业的营销对策。在这种情形下,企业的任务是,通过及时发现消费者的偏好,保持产品质量的稳定,严格控制企业的成本,在维持企业自身的竞争地位的同时,努力维持现有的需求水平。
(7)降低性营销策略,也称低调或限制性营销。是指面对超过了企业的供应能力的产品或服务时的企业营销对策。企业一般通过提高价格、减少促销活动来“低调”营销,其目的是通过企业行为来协调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