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畜牧养殖专业知识范文

畜牧养殖专业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畜牧养殖专业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畜牧养殖专业知识

第1篇:畜牧养殖专业知识范文

关键词:畜牧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1 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匮乏 大部分中职学生多数情况都是因为初中成绩不理想,无法考上好的高中而选择的一种出路,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会对这类型的学生引起太多的重视,这样一来,这类型学生就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不听老师的话,并且还有很多学生对实践课和实习不抱有积极的态度,经常会抱怨“养殖场的活太累,根本就不是我能干的”,“我不学畜牧兽医我也会养猪,实际上也锻炼不到什么,还浪费时间”等等。再加上,大部分的实习场所条件都不好,使学生的抵触情绪更加严重,最终造成学生在专业实践锻炼中参与没有太高的自觉性,而且没有良好的吃苦耐劳精神。

1.2 实践教学体系不规范 因为太多条件不能满足,传统教育的计划目标将中职学生的培养重点放在了让学生掌握现有理论知识上,针对发展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多学校还是不能很好地解决。在最近几年中,因为市场的需求,中职院校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越来越重视,所谓实践,其实就是指动手操作能力,运用专业知识、经验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技术应用水平,以及解决技术问题的思维方式、方法、意志力和信念等综合素质;但是大部分学校教师并没有明确其实践教学界定,尤其是不能全面充分地认识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体系结构、归属性质以及与理论教学的衔接关系,所以,不能统一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方法,导致实践教学不仅没有标准,不够规范,而且也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1.3 实践条件不完善 畜牧兽医专业所具有的实践性是极为强烈的,要使学生能够掌握一技之能,与岗位、社会要求相适应,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出来。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应该在实训场地、实训设备、实训耗材加大投资力度。当前,站在实践教学现状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大部分学校存在的畜牧兽医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等实训教学条件相对还是较为落后,实训经费投入不足,使实践教学的开展受到严重的影响,不能与实践教学的要求相符合;同时也造成很多实践教学内容大部分都是以演示性、验证性为重点,但是现代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新设备等方面的新成果还较为匮乏。

2 中职学校畜牧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2.1 组建高质量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强化学生的实习技能为了可以使实践教学得到一定的强化,将动手能力和熟练操作技能的合格实用人才培养出来,在此基础上,应该将一支理论扎实、实践技能娴熟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立起来。学校对于实习指导教师有较严格的要求,需要其具有坚定的政治思想,热爱所教专业,职业道德高尚,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在教学能力方面,要能够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出来,使学生的求知以及掌握各项技能的欲望激发出来,并且在文学、口头表达能力上也有一定的保证;在业务素质方面,操作技能很重要,只有在正确的技能操作示范前提下,才能够达到中高级技工水平。对于专业指导教师而言,不仅要对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有充分地掌握,而且也需要了解社会用人部门对本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以及能力的具体要求;在学历方面,实习指导教师的学历最低也应该是大专以上。例如校领导经常将农林牧实习指导教师外派开展相应的饿技术培训,这样的话,可以使实习指导教师对专业技能更加熟悉,自身的专业知识也有更新,动手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从而使实习指导教师的专业技能可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2.2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规定的实习课时学校为了可以使学生的实习、实训时间得到一定的保障,可以使学生可以在根本上掌握一定的技能,学校严格按照文化课、专业课、实习课3:3:4的比例进行落实。站在畜牧教学的基础上,每周实验课有3个下午,每天课外活动时间实验室都是以学生为基础,这样的话,学生对于常规仪器使用和操作更为顺畅;每个月实施一次教学实习,时间和地点应该结合实际课程自行确定,通常情况下,时间为3~5天。每学年都应该有2次生产实习,也就是参观养殖基地,防治常见疾病。学校还针对不同专业的各阶段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进行详细安排,将具体的实习计划制订出来,并且建立相关的管理考核制度,这样的话,可以使实习活动的有序进行得到保障。在这种形式下实习,可以使学生有效地结合书本知识和专业技能。

第2篇:畜牧养殖专业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产学结合;创新

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和生源的不断减少,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尤其是涉农专业招生数量也在减少。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大多数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跳农门”而有所出息。另一方面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直接从事一线生产工作,相对比较苦,脏和累,与家长的期望存在一定的距离。而从就业来看,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畜牧业扶持力度的加大,畜牧业的发展呈现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在人才的需求上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就渭南市来讲,政府始终坚持把畜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的突破口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每年投入上千万元扶持畜牧业的发展。因此培养大量的实用型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才仍然具有广阔的前景。如何培养出同行业更高素质、更高技能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使我院畜牧兽医专业办的晓有特色,使我院的毕业生更具优势,能够真正成为服务畜牧业的技术骨干佼佼者,从而也吸引生源,让我院畜牧兽医专业办学进入良性循环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进一步完善产学结合机制并进行创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

产学结合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产学合作教学模式就是学校与生产第一线的企业合作培养学生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是以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主线,按照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发挥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岗位实践工作相结合,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来培养满足行业、企业所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新型教学模式[1]。

深入推进产学发展,进一步从制度上和考核机制上完善产学结合,探讨新的方式方法,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新的课题。我校畜牧兽医专业开展产学合作教学模式已经有了一些新的成绩,同时具有以下优势:(1)畜牧兽医系拥有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尤其有多名实践经验丰富的教授、副教授、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有与社会广泛接触的双师型专业人才,他们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和相关企业接触、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2)该专业的实践条件较为丰富,拥有校外养猪场、养鸡场、孵化场、养羊场、兽医院等多处实践场所,便于学生更多地参与实践,利于专业思想、专业技能的培养。(3)学院领导十分重视专业的发展,明确要把畜牧兽医专业办成学院的特色专业,在资金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支持。但以往产学结合中在机制建设和实施过程中都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也缺乏改革与创新。笔者以为真正落实好产学结合应做好以下几点:

1.改革现有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为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应该构建多元化的课程模块,精心进行课程优化组合。尤其要构建以职业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逐步从“学科型”课程体系转化为“模块式”综合课程体系,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当前很多的高职院校都在进行课程结构和“模块式”体系的改革。禹华芳提出把文化课、专业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定为2:3:5,在此基础上构建由养殖、疾病防治、孵化、饲料配制、饲料营销等为基本模块有机融合的教学课程体系[2]。每个模块中职业能力又包括若干“具体”能力,每项具体能力又都包括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毕玉霞提出了,将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模块、职业技术基础必修模块、职业方向限选模块、任意选修四大教学模块,分设专业方向,以适应专业人才市场的动态变化。理论课程体系中,公共基础教育课程以“必需”和“够用”为度,注重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职业技术基础教育课程以实用为原则,突出职业技术基础知识培养,职业方向限选课程突出专业能力培养,以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3]。肖尚修通过对本专业毕业生分析、调研,确定三个职业岗位,即畜禽生产、畜禽疫病防治、动物防疫与检疫,依据职业岗位确定建设《动物生物化学》、《家畜繁殖》、《畜禽生产技术》、《动物传染病》、《动物营养》5门优质核心课程[4]。张宏伟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了与产学研实践教学相关的l1个专业模块(每个专业模块又分一级单元、二级单元和三级单元若干个)。并且从中筛选出实践性强、技术难度大、凸显本专业特点的养牛与牛病防治,养猪与猪病防治,养禽与禽病防治3个教学模块作为产学研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并将这3大模块的教学场所搬到企业中去[5]。

由此可见不同的学校,不同地域所选定的模块是不同的,如何彰显自己的特色,制定适合自己办学专业特色的课程模块,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要因地制宜,在选定模块时要考虑以将来学生服务的区域性为前提条件,还要对选定模块的现实性做出正确评估,不能盲目选定。其次要考虑选定内容的序列结构与工作体系结构是否吻合,以及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知识的难易程度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每一个模块都是一个完整的“学习包”,这些内容应有逻辑性和系统性,有明确的开始和结尾,教师和学生都要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模块学习,什么时候达到某一要求,什么时候完成一个特定的模块。

在教学方法上,要善于思考总结,就像打仗一样要讲求更好的“兵法”才能取得成功。比如笔者在学习动物解剖中的“心脏”时运用了总结提炼法,针对学生总是分辨不清心瓣膜的类型,总结了口诀“左二,右三,肺主半”,意思是说, 左房室口上的瓣膜是二尖瓣,右房室口上的瓣膜是三尖瓣,肺动脉和主动脉口上的瓣膜是半月瓣。只要记住这句口诀,学生不但记忆长久,而且只要遇到此类知识,都不会弄错、弄混;又如在解剖课的复习课中运用了竞赛法,将班级学生分为三个或多个小组,令其中一个小组做出提问并指定另外一个小组回答问题,或者老师提出问题,各小组进行抢答,最后对优胜者给予口头或其他奖励。这种方法使学生对复习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在教学手段上曹贤庆还提出了数字教学,即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教学质量、效率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6]。其他学习方法如卡片强化记忆法、问题双方辩论法、师生授课换位法和课后成绩评估法等如果和教学内容相结合都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材使用上要大胆进行改革,脱离传统教材相对“过时”的旧知识点,依据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特点和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根据专业建设要求和自己的特色,鼓励教师在教育部大纲指导下自编部分教材,使教材做到灵活化、现代化、实用化,技能化。只有教材的创新才能带来知识点的创新,才能培养出紧跟时代步伐的学生。另外还可以针对本区的一些养殖特点,适当拓宽一些专业知识面,比如开设养兔、养狐狸、养蝎子等特种或经济动物类饲养的专业知识,以满足现代养殖的需要,让学生多些知识内容,多些技能,也就多些就业创业的渠道。

2.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开展企业技术合作,为教师自身技能发展提供更多的平台。

促进产学工作的开展,关键是要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教师是产学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懂教学、善钻研、会管理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此学校应该多渠道、多方式培养师资队伍。一方面鼓励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提高生产技能,要求相关专业教师定点挂靠企业,进行现场锻炼,培养其专业实践能力,并及时跟踪学习现场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使教学更好地贴近生产现场。另一方面鼓励坚持面向行业,依托企业,引进高级技术人才,以满足技能培训、实践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在核算教师的劳动报酬时要对教师承担的生产管理、实习指导和科研工作的工作量进行课时量化,同岗位津贴直接挂钩,真正做到劳有所得,从而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也体现对知识的尊重。这样才能保证产学结合的良性建设循环。

3.培养专业兴趣,寻找学生学习畜牧兽医专业的动力源。

兴趣的培养是关系到学生专业学习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没有兴趣的“机械式”“强迫式”的学习是不可能有良好的学习结果的。在培养学生兴趣建设上可以多运用多种方法、手段,比如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把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实例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应用意识,把一个真实、典型、具体的实例运用到教学中,将抽象的知识予以具体化、形象化,既活跃了学习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会取得良好的学习结果。再如开展一些实训工作,如给动物打针、输液和外科手术的操作等的技能训练,在这些实训过程中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操作技术,熟悉各种动物的生理结构以及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规范操作规程。这样对动物的组织解剖结构是一次重新学习的机会,对理论知识也是一个很好的验证,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另外开展像专家讲座,技能大赛等各种形式也是培养学生专业兴趣的一些好的方法。总之,教师要经常给学生灌输一些专业的最新动态,加大实验和实训教学的力度,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欲望,才能让学生真正走进专业中,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4.开展日常技能实训,加强职业技能特长生的培养力度,培养一支品质特优良,技能特专业毕业学生队伍。

目前,大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仍然采用以往的每学期设立专门实习周进行为期一到两周的实习或实训,殊不知畜牧兽医一些理论要求浅而熟练程度要求高的实训项目比如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非短时间就能熟练掌握的,必须依靠技能的强化才能完成,这就要求学校从学期的开始就要对这些基本的技能实训进行开展,每个周末可以安排半天时间专门进行技能强化训练,这样才能熟能生巧,学生将来进入企业才能独当一面。所以针对现在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共同的“弊病”――只是技能的会而不熟练,必须要创新以往的实训制度。另一方面,要制定职业特长生培养方案。在二年级第二学期,由教研室组织选拔理论基础较好、吃苦敬业、对专业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由教研室指定教师进行专门培养,并送到校内或校外实训基地,在职业岗位上进行单项技术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特长,如猪生产技术、奶牛生产技术、禽养殖技术、宠物疾病诊治、宠物护理保健等。采用这种途径进行学习、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深受用人单位好评,也能彰显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

5.加强顶岗实习前岗前培训,进一步完善顶岗实习。

当前,很多学校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往往对实习的本质、地位、作用认识不到位,存在着主观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他们很难在实习中形成主动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是机械的去应付甚至采取逃避的方式。所以这样的顶岗实习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

王星提出了在顶岗实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企业因考虑自身的利益,提供给学生的岗位技能不高且工作重复性强;评价体系不完善等[7]。这些也都制约着顶岗实习的进一步发展。作为学校要组建专门顶岗实习管理机构,由专人负责顶岗实习的事宜,经常与企业进行沟通对话;强化顶岗实习过程的管理,做好顶岗实习评价工作。针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越来越分散的实际情况,学校除保证每个实习学生有企业指导教师指导外,还要安排校内专门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管理,要求学院指导教师定期进行现场指导。此外,要积极运用网络教学平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通讯、网络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监督,及时收集企业、学生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要经常总结经验,形成持续改进的顶岗实习教学管理机制,保证顶岗实习教学走向良性循环。

6.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拓宽产学工作的渠道

高职院校应配备专业的校内外实训场所以及精良的仪器设备,这是进行产学结合最基本的保障。以此为依托,在技术转移、技术扩散等环节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好科研和生产的接口工作,把校企双方牢固地结合在一起,为“产学”结合创造更牢固的基础和条件,把“产学”结合发展到更高级的程度。为此,学校应该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上进一步加大力度,以基地为平台,和企业进行交流。

刘小明提出可通过专业教师与企业的联系,建立“协作型”产学基地[8]。方法就是在教师与企业的联系中,如果产生进一步合作的意识,那么学校可以出面与企业进行进一步协商沟通,以此为基础拟建校外实训基地协议书,直至挂牌成立。另外学校也可以依托政府成立专业委员会,由委员会负责与企业进行联系,这也是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产学结合的良好途径。

7.重视技术辐射服务,发挥产学工作的社会作用。

服务三农是产学工作的重要任务,学校要以产学基地为窗口开展丰富多彩的对外技术服务工作。比如进行良种猪的推广,肉食羊品种的选育、奶牛胚胎移植的开展等工作,这样在给当地的农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宣传了学校,有利于以后的招生办学,同时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总之,畜牧兽医专业推行产学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对于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教学科研队伍,对于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领域转移,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推进产学一体化是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整个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当然在实践过程中,由于近年来的扩招,师资短缺严重,基地建设的薄弱,教师工作量的考核认定及激励机制的不完善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探索,需要学校和全体教师的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罗永华,等.产学合作教学模式使畜牧兽医专业办学步人良性循环[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3(11):341-345.

[2]禹华芳.高职畜牧兽医专业“零距离”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39-40.

[3]毕玉霞,梁学勇.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模式[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6):96-97.

[4]肖尚修,等.畜牧兽医专业示范性建设的思考[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8):95-95.

[5]张宏伟.畜牧兽医专业产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09,9(6):115-117.

[6]曹贤庆.畜牧兽医专业的数字教学[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4):132-133.

[7]王星.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完善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版),2009(5):

117-119.

第3篇:畜牧养殖专业知识范文

一、畜牧养殖专业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的组成难以适应专业要求。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基本的文化课之外,主要是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而专业课的教师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师范院校的生物系毕业,他们在普教中可以胜任,在畜牧兽医专业上还不能完全适应。部分专业课教师虽然是高等农业院校畜牧养殖专业毕业,但毕业时间 早,专业理论水平已不适应当前畜牧养殖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毕业后大多一直从事专业理论教学,从事专业实践的少。教学上难以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这样的教师如何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如何能达到技能传授的要求?这就 要求教师在掌握原有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努力学习先进的畜牧养殖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成为既有渊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又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双师 型”的教师。

(二)教学安排不合理,教学方式落后,重理论轻实践。职业学校在课程安排上,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应有适当比例,应侧重专业课教学。而目前的教学安排上往往是文化课与专业课对半,甚至于在对口升学的情况下,文化课课时多于专业课。在教学手段上,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师自身的问题,采用“黑板上养殖”的普教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很难较直 观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设备落后,实习条件差。畜牧养殖专业是理论性、实践性、专业性都很强的专业。直观教具、标本模型、实际操作都非常重要,但由于学校经费投入不足,实验设备短缺,没有实习场地,学生难以进行必要的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这也是学生不能很好掌握专业技能的原因所在。

(四)观念陈旧,生源不足,学生文化基础差。近几年来,一方面由于高校扩招,另一方面由于职业学校自身存在的软硬件不足、就业形势的严峻等问题,职业学校的吸引力降低,学生不愿报考职业学校。而畜牧养殖专业做为“农”字头专业,相对来说脏而累,另外,该专业见效慢不如外出打工来钱快,使得许多希望孩子“跳农门”的家长,不愿让孩子学习本专业。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不得不降低门 槛,实行免试入学,这样一些未能进入好一点中学的学生甚至一些初中未毕业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由于文化基础差,学习难度大,学习效果差,不能很好地掌握专业技能,造成一定的负面社会影响,从而形成招生难度进一步加大,招来的学生基础更差的恶性循环状态。

二、改革现状,提高教学质量

(一)优化师资组合,加强专业教师的培养。教育成败的关键在教师。要办好一个专业,没有组合良好的强硬的专业教师队伍,那只是一句空话。如何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呢?我认应从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抓好专业教师的传、帮、带活动,老教师带新教师,经验丰富的教师带经验不足的教师,人人都是帮扶者或被帮者,帮扶对象明朗化,有帮扶计划和检查评比,这样一来,教师间相互协作,共同提高。第二、有计划的派遣教师到对口高校深造,或到现代化养殖场去学习。这样一来,会使教学功底更深厚,同时接受外界的先进的饲养技术,开拓视野,为畜牧养殖专业打下雄厚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第三、要打破用人界限,聘请对口高校毕业生和社会畜牧养殖界的名人到校执教,充分发挥名人效应。只要学校有两三杆“大旗”飘舞,不愁学生踏不破门槛。以上三点是畜牧养殖专业办好的前提,也就是现在说的校本培训,是恢复学校的自身造血功能的方法之一。

(二)改变教学模式,侧重技能发展。组织教学要突出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参加对口升学的学生,课程安排上可以适当增加文化课的课时,但总体仍应侧重专业课的教学。对于不参加升学,毕业后即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学生,可实行模块教学,使学生主攻养殖或兽医等方向,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侧重专业 技能的掌握。在专业课教学中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向学生传递信息,较好地完成教与学、学与练的全过程,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试验室建设,组建专业实习基地。实验、实习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是本专业的第二课堂教学。要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仅仅依靠教材是不行的,必须配备较完善的实验室。为此,学校需要配备标本室、解剖室等专业实验室。 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学校需组建实习基地或校企结合,为教师队伍实践锻炼和学生专业实训、就业搭建一个广阔的平台。定期安排学生进行生产实习,使学生在干中学、学中干,边干边学边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了不怕脏、不怕累的吃苦、精神,并培养了 严谨务实的求学态度。

(四)加大宣传力度,更新观念。职业教育硬件设施要跟上,人们的观念更要更新,否则,一切努力都是零。要不断宣传职业教育的优越性和必要性,要宣传畜牧养殖专业实用性。让人们充分认识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畜牧养殖也大有前途。

第4篇:畜牧养殖专业知识范文

关键词:基层畜牧养殖;场地消毒;存在误区;解决对策

为了保证动物不受疾病的感染,有效防止动物疾病,对养殖场地进行消毒是重要的措施。经常对畜牧养殖场地进行有效的消毒,能够使动物疫病降低发生频率,避免疫病传染造成不良影响。但是当前基层畜牧养殖场地并没有重视起消毒工作,也没有准备完善的消毒设施,在对畜牧养殖场进行消毒的过程中,无法使用正确的消毒方法,最终没有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使动物疫病发生的频率增加,加大疫病传染的机会,不利于我国养殖业发展。文章针对当前基层畜牧养殖场地消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解决对策,帮助基层畜牧养殖场地消毒工作更具有效性。

1基层畜牧养殖场地消毒过程中出现的误区

1.1没有养殖场地消毒意识

当前基层畜牧养殖场地消毒工作开展的不尽人意,对养殖场地的消毒基本是采用一次性药剂消毒方式,对药物剂量方面也没有按照规定来配比,随意进行喷洒,药物作用于养殖场地的时间也没有控制好,当动物没有发生疾病时就不进行养殖场地消毒工作,这样的消毒工作并没有真正发挥出作用。在实际的畜牧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也没有良好的养殖场地消毒意识,大多数的养殖户都认为只有动物发生疾病时才有必要对养殖场地进行消毒,没有疾病就没有消毒的必要,这样的思想是极其错误的,养殖户并不了解养殖场地消毒的真正作用,导致养殖场地中的病原体不能及时进行消灭,无法有效预防动物疾病的发生[1]。在畜牧养殖场地中,很多动物并没有发生疾病,但是养殖场内可能存在病原体,这会给动物的健康带来隐患,不对场地进行消毒处理,则会使病原体数量不断增加,最终使动物患病。

1.2消毒方式不科学

在基层畜牧养殖场地消毒过程中,采用的消毒手段不够科学,只是进行单一的消毒工作,并没有重视消毒剂的合理选择,这使养殖场地不能得到全面、彻底的消毒,依旧会使动物感染疾病。当前的养殖场地消毒过程中,还存在不定时消毒的问题,并且消毒流程也没有严格按照标准来进行,毫无头绪的对养殖场地进行消毒,再加上消毒剂没有合理选择,没有使用绿色无公害的消毒剂,很多养殖户在进行消毒时采用个人习惯性消毒方式和方法,这些不科学的消毒方式导致养殖场地效果不理想。

1.3基层畜牧养殖缺乏检疫人员

当前基层畜牧养殖场的规模较小,拥有的相关技术人员没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导致动物疾病不能有效进行防治。

2有效开展基层畜牧养殖场地消毒工作的对策

2.1确定消毒时间

在基层畜牧养殖场地消毒过程中,要明确规定消毒的时间,这样才能使消毒剂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确定消毒时间时,首先要根据消毒对象制定消毒时间,如果是挥发性较强的药物就要选择在早上或者晚上完成消毒工作,不能选择夏季或者中午进行消毒。对养殖场地进行定期消毒非常有必要,在正确的时间段进行消毒,能够使养殖场地消毒更加具备有效性。

2.2采用科学消毒方法

在养殖场地消毒过程中,如果经常使用一种消毒剂进行消毒,会使消毒效果大打折扣,并会使病原体产生抗药性,严重时引发病原体变异,生成新型的传染疾病。所以,在消毒药剂的选择上要经常进行更换,各类消毒药剂交互运用,这样才能使消毒效果达到最优,真正消灭病原体。选择药物时还有多方面考虑,要考虑到药物对人类和动物的危害,尽量避免选择刺激性强的药物,喷洒过程中要沿着养殖场地四周墙壁,如果是使用具有腐蚀性的药物,一定要在场地没有动物时进行喷洒。

2.3畜牧养殖场地要合理选择

在建立畜牧养殖场地时,首先要对场地和周边环境进行严格的考察,查看是否具备完善的粪污处理设施,以便日后处理动物粪便,不影响环境。建立养殖场地的地理位置要选择地势较高、背风向阳且干燥的地方,并且还要有充足的水源供给,交通方面也要便利,这样才能使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增长[2]。

2.4不断引入新型的消毒方法

基层畜牧养殖场地消毒工作要不断被重视起来,大家宣传养殖场地消毒的政策,提高养殖户消毒意识,使场地消毒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要不断引入新型的消毒方法,如操作方面且成本较低的泡沫型清洁剂,使场地消毒更加彻底。

2.5提高养殖人员对场地消毒的认知

要不断提高基层畜牧养殖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养殖人员都能够正确规划场地消毒方案,使消毒效果更加理想。同时,还要在养殖场地中配备完善的消毒设备,并准确记录消毒流程,这样能够使场地消毒工作不断得到完善。文章为我国基层畜牧养殖场地提供了良好的消毒对策,通过使用正确的消毒方法,才能使基层畜牧养殖场地的消毒工作开展的更加具备有效性,促进我国养殖业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明东.基层畜牧养殖场地消毒存在的误区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21):269-269.

第5篇:畜牧养殖专业知识范文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养殖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并且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经济发展中,畜牧兽医卫生中仍存在发展变化中所出现较为常见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点做下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

畜牧兽医;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畜牧兽医的卫生检疫工作,通常是指在动物养殖过程中所涉及养殖场所的环境,以及相关的卫生防疫措施等。对于所养殖的动物场所,应该按照国家规定的畜牧兽医防疫条件和规格,以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范围。同时,要求从事相关饲养工作的人员自身身体状况也要符合相应的健康标准。此外,加强养殖环境的防疫性工作,以确保养殖的动物有个合适的生存环境,从而增加整个养殖业整体经济收入。

1畜牧兽医卫生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对于畜牧养殖中的畜牧兽医卫生检疫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存在其中的一些问题也更为突出。如畜牧兽医的卫生工作不够达标,污染较为严重,极易导致疫情的大范围传播。

1.1一部分养殖人员,缺乏相关的养殖经验和专业知识,而且自身的健康情况也不能保证,使得工作质量不能得到保障。同时,相关人员大多缺乏对于先进知识的汲取渠道,思维模式仍然停止在原来的养殖工作中。单纯利用以往养殖工作中的经验来解决卫生防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跟上新的形式发展,满足不了现在实际工作中的需要。一些工作人员,只是靠自身的经验和平时学习的知识,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导致在养殖工作中,知识不够系统和规范,影响工作中的质量。也有一部分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够,不具有良好的工作责任心,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够及时记录和有效解决,使得兽医卫生工作存在一定的风险。

1.2一些市民缺乏卫生安全意识,一部分认为对于市场活禽现场宰杀可以保证肉质的新鲜,然而忽略了肉产品卫生安全意识。由于大多数市民这种错误消费意识的存在,也为畜牧卫生工作提出了一个问题。而且许多市场上养殖的家禽,没有经过相关的检疫手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由于市场人流量大,造成污物的堆积,不能及时排放,极易造成食物的污染,影响身体健康。

1.3养殖设施比较落后,由于从事畜牧养殖工作的人员较多,而目前相关部门对于这项工作还不够充分的重视。一些养殖场及畜禽产品加工场,着重于产品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对于相应的环境卫生,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导致畜牧兽医对于污染处理设施不够完善。

1.4相关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较低,导致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信心也相应缺乏。一些基层技术人员,缺乏一定的工作责任意识。同时,许多相关从业人员认为畜牧行业的社会地位较低,奉献很难得到相应的回报,没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工作中注重看到钱的作用,不能够把实际工作放在首要地位,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工作的进度。

2解决措施

2.1相关部门可以联合着手,确保工作的紧密性和合理性。加强动物的安全防疫知识的宣传,加强政府和相关企业对于畜牧兽医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知识的培训工作,适时可以强制要求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并且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同时,可以设立相应的专业考核制度。加强基层兽医队伍建设,成立相应的兽医行业协会,使从业人员更加规范化管理,提升行业自律能力,提升兽医整个行业的综合服务水平。定期对于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保证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与高校展开有效合作,确保人力资源的储备力,确保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2.2政府部门可以加强对于畜禽产品的宣传性工作,改变市民传统的消费观念,让消费者认识到市场活禽现场宰杀所带来的安全患。各级政府应该根据各个地区的具体特点,根据当地畜牧业的实际发展现状进行合理的分配,如兴建养殖场和成立养殖合作社等。

2.3相关畜牧兽医的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及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对于养殖小区实行统一化管理模式,确保卫生工作的安全性,提高管理部门的水平,减少农畜产品疾病的发生。抓紧改善畜牧兽医的卫生状况,提高农畜产品的安全性。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改善市场中现场活禽宰杀等情况,建立规范的专业宰杀场所和加工场所,加强卫生保障制度。彻底改善畜牧兽医的卫生状况,提高农畜产品的安全保障。

2.4完善对于畜牧兽医工作的经费保障制度,对于国家公益性事业单位,政府应该增大对于经费的投入力度,以使得工作的正常开展。提高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加强对于畜牧兽医工作的重视度。从本质上改变对于畜牧兽医工作的态度,将日常的动物防疫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科学经费保障制度。

3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畜牧业取得了很大进步,也取得了可以看得到的成绩,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较多。对于人均水平而言,相较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我国的畜牧业的发展还有待于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时,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牧兽医卫生工作中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而且也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需要予以重视。这就要求在加强畜牧卫生监督机制的同时,工作人员也要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素质,以此来及时改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水平,及畜牧兽医的卫生状况。

参考文献

[1]赵庆华.畜牧兽医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养殖技术顾问,2013,03:232-233.

[2]莫高明.当前兽医卫生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动物检疫,1996,03:36.

第6篇:畜牧养殖专业知识范文

1我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的现状

1.1养殖模式传统化

随着我国畜牧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种对于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也相应出现,为畜牧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环境。而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畜牧行业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经济来源,需要对此有足够的重视,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畜牧养殖技术还是我国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养殖业的带来的经济效益直接关乎农民个人的生活水平。由于目前养殖方式还处于传统的养殖模式中,快速发展现代新型的养殖方式也成为需要努力的目标。

1.2生态环境比较恶劣

随着经济的快速的发展,传统的养殖模式已经不再适合现展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商品化经济模式。由于目前还处于传统的养殖模式中,对于养殖的环境和设施建设不够合理,许多养殖户将养殖区选在住宅区附近,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没有建造合理的排污系统,养殖畜禽过程中出现的粪便等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给予养殖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也影响到畜禽的健康。由于目前对于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还比较有限,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1.3畜禽疫病防疫措施不合理

由于传统养殖模式还具有很大局限性,一些畜禽的防疫性疾病不能得到有效的防治,养殖空间密集度大,导致畜禽之间感染的概率较大,给予疾病的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由于疫病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给予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按照严格的要求,养殖户应该根据情况合理的做好动物的防疫性工作,并且做好相应的防疫记录,并结合相关部门做好工作的落实。然而,一些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缺乏相应的防疫意识,没有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加之相关部门监督工作不到位,导致相关防疫措施没有彻底实施,影响到了工作的进展。

1.4专业性人才比较缺乏

由于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专业性的人才比较缺乏。传统观念中畜牧行业的环境比较恶劣,工资待遇比较低,没有远大的发展空间,导致这方面的从业人员比较少。同时,畜牧行业工作中缺乏相应的资金和相应的奖励制度,使得许多人员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导致许多优秀人才选择了离职或转业。此外,缺乏优秀人才的来源,一些高校并没有对于畜牧兽医行业设立独立的专业,对于从业人员只是单纯为了生存而工作,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

2对于畜牧行业的展望

2.1改善传统发展模式

当前畜牧行业的发展仍受到资源开发、技术开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发展模式仍集中于传统密集型发展模式。要想取得更大的发展进度,需要用新的科学观念替代传统发展模式,制定一个适合我国畜牧行业新型发展规划。

2.2实施可持续发展理念

随着畜牧行业的发展,人们对于发展前景也有了更远大的目标,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始深入人心,成为人们发展中努力的方向。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对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了重视,要求畜牧行业发展过程中采用高技术和规模化的发展方式,减少畜牧行业中对于资金的投入,采取低投入高回报的发展方式。提高养殖过程中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使得养殖技术更趋于专业化和科学化。

2.3努力实现畜牧产业的现代化

我国努力开展畜牧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开展产业的多样化发展模式,使其结构更加多元化,使传统的经营模式向新型的产业化模式发展,加快畜牧业的发展速度。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结合我国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根据所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的措施,找到一条适合自身畜牧业发展的道路。

2.4提升专业队伍的素质和技术

要保证畜牧兽医工作的稳步发展,需要建立一个高素质、高水平的畜牧兽医队伍。首先,可以和一些高等院校展开技术上的合作,运用先进的理论知识作为指导。其次,提高现有的兽医工作人员的素质,对于已经参加畜牧兽医工作者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更新新的知识结构,逐步加强自身的专业的知识和能力。不断努力学习先进的工作经验,以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发展规划,在稳定的基础上要努力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新时期畜牧行业发展的需要,为我国不断提供高素质的畜牧兽医工作人才。最后是畜牧兽医工作人员要加强市场经济的意识,在充实自身专业技术的同时,掌握相应的市场发展规律,努力提升自身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第7篇:畜牧养殖专业知识范文

关键词:兽医;素质;提升

众所周知,现代畜牧业的发展需要具有现代畜牧业生产和管理知识的农民,需要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畜牧学科技成果,而基层畜牧兽医人员作为现代畜牧兽医技术传输的载体更是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这就要求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使命和历史责任,科学提升自身素质,发挥自己在现代畜牧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基层兽医队伍的特点

基层兽医人员是一个有组织的技术服务团体,必须具有专业的医学知识和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经验。

1.社会性兽医是为社会服务的,因此具有社会性。从工作性质来说,兽医主要从事的是基层乡村基础的动物医疗防治工作,一些养殖户在遇到养殖困难或动物疾病疑问时都会找兽医寻求帮助。兽医肩负着防疫、治病的重要责任,与畜产品质量联系紧密。

2.基础性兽医在最基层的乡村工作,工作在民间,治疗过程中直接针对的对象是牲畜,具有基础性和民间性特点。

3.服务性兽医服务于百姓,服务于畜牧养殖业,服务性决定了兽医工作的方向;兽医利用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来实践和治疗疾病,职责是为乡村生产和发展提供服务,促进乡村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兽医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兽医行业的整体水平。

4.实践性兽医要正确的掌握临床试验的相关知识才能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自如。实践性反映了兽医工作的质量水平,经验丰富才能更好的进行兽医工作。

二、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在现代畜牧业建设中的作用

基层畜牧兽医人员作为现代畜牧兽医技术传输的载体,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具体说来:

1.为现代畜牧业发展保驾护航畜牧业发展离不开基层兽医队伍,我国是畜牧产品生产量最大的国家,质量得不到良好的保障,食品安全就会存在问题;为了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和畜牧业的竞争力就离不开乡村兽医队伍;国际贸易技术要求水平不断提高,对畜牧产品质量要求标准提高,加强基层兽医技术水平十分必要。可以说,基层兽医队伍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关乎着百姓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兽医工作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公共卫生和国民的身体健康,对百姓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兽医工作质量得不到保障,会造成动物疾病的扩大,严重的会影响到人类的身体健康,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安全隐患。兽医工作是保障国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

3.促进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畜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完善乡村兽医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坚实的物质基础;兽医工作能够促进农民增收,提高我国的畜牧业的竞争力。可以说,加强乡村畜牧业兽医工作有助于和谐社会建设,促进农业及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三、科学提升自身素养

只有具备了专业的素养,兽医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专长,更好地服务现代畜牧业发展。

1.严谨的敬业态度要想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基层兽医要刻苦学习,勇于探求新理论、新知识,掌握更新的知识;求真务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精准的判断,有效的治疗;对工作忘我投入,树立责任感、事业;恪尽职守、精益求精;不追求个人和小集团利益,务实苦干,讲求奉献和付出。

2.优秀的专业知识兽医要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面对临床实践和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能够加以研究和解决。优秀的兽医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临床基本功;兽医熟练、准确掌握的基本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临床思维方法与技巧,注重临床经验的积累,提高自身工作能力,丰富临床经验;优秀的兽医还要勇于向高难度高尖端领域发展,敢于向尚未治愈的动物疫病挑战。

3.良好的职业道德基层兽医要严格遵守《执业兽医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勇于担当责任、义务,勇于奉献;要有良好的医德,具备良好的品德风尚,时刻铭记对畜主负责,对动物生命负责;优秀的兽医要尽心尽力服务,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4.团队合作能力单纯依靠一个兽医的力量是无法做好基层兽医工作,需要依赖集体的力量,为此要讲求团队合作,发挥集体智慧,发挥团队精神,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作为团队的成员,每一个个体不仅要有个人能力,更需要有在不同的位置上各尽所能、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的能力;成员之间通过良好的合作、协调发挥出每个成员的最大潜能。

5.充沛的体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兽医工作强度大,需要面临繁重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因此要具备强健的体魄,才能避免因疲劳而影响治疗效果;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兽医所必备的。当出现误诊、误治、医患关系紧张情况时,良好的心理素质会引导走出困境,增加畜主对治疗的信心,保证诊疗顺利进行。

第8篇:畜牧养殖专业知识范文

关键词:水产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发展;昭平县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4-0092-02

昭平县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全县不断涌现出形式多种多样的水产畜牧专业合作组织。截至2012年底,全县登记在册的水产畜牧专业合作组织有9个,会员有250人,这些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渔牧业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提高了农村养殖业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1 昭平县水产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

1.1 主要类型和特点

经过几年的发展,昭平县形成了多个较为固定的水产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其主要类型有:一是由技术能人牵头,技术部门协调支持,以科技服务为重点的技术服务型合作组织,即“专业协会+农户”的模式,如昭平县桂江网箱养鱼专业合作社。二是以养殖企业牵头的企业带动型合作组织,即“龙头企业(大户)+农户”的模式,如昭平县德源兔业专业合作社。三是村委干部带动型。水产畜牧专业合作组织涉及养殖、加工、休闲等多种经营项目,其中养殖占绝大多数。各类型的合作组织,制订有比较规范的章程和民主管理制度,互助互利的利益机制。

昭平县水产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依托当地渔牧业产业优势建立了水产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开展产业化经营。二是在合作方式上实行统分结合、不影响自主经营的权利;三是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四是在合作组织管理上实行自愿原则,民主办理,坚持加入自愿,退出自由。

1.2 发展现状

随着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昭平县水产畜牧技术机构经已日臻完善。截至2012年底,全县有水产畜牧技术机构19个,其中县级站7个,人员43人;乡镇站12个,人员60人。县、乡水产畜牧技术机构参与和指导水产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可以很快建立起水产畜牧专业合作组织承担经营服务的基本能力,使专业合作组织在成立之初获得一定的技术服务、人才、组织网络等资源,解决专业合作组织的初始成本,降低专业合作组织的风险。同时,依靠基层水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的优势,为水产畜牧专业合作组织成员提供多方面的优质服务,促进水产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

(1)加强对水产畜牧专业合作组织的教育和培训。县、乡两级水产畜牧部门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宣传和贯彻,广泛传播新型合作组织的典型经验,通过培训激活农民自身的自主意识,培育农民的合作精神,增强农民群众新型合作理念和依法办社的意识,全面提高水产畜牧专业合作组织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

(2)为水产畜牧专业合作组织提供资金和政策上的的信息支持。2008以来,昭平县水产畜牧管理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文件精神,为水产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和争取示范社建设资金做了大量的服务工作,为昭平县桂江网箱养鱼专业合作社建立争取了数万元资金。积极帮助具备条件的水产畜牧专业合作社独立承担或参与承担自治区级、厅级的重点项目,做好科技项目实施与扶持合作社相结合,通过合作社,使广大农民享受国家惠农政策,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2011年,昭平县养蜂专业合作社的何世瑞蜂场被确定为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站中蜂示范场。

(3)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全程技术服务。多年来,昭平县水产畜牧管理部门发挥技术服务能力强的优势,优先为水产畜牧专业合作组织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为合作组织成员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帮助合作组织开展品种改良,优先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病害防治服务,指导合作组织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生产安排,帮助合作组织搞好产品销售和养殖环境治理。指导合作组织实施标准化生产,不断完善产地环境,渔牧业投入品、生产过程等的标准,通过编发资料、基层指导等多种途径,引导合作组织推广应用先进养殖技术,实现由粗放型生产逐步向标准化经营转变,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积极为水产畜牧专业合作组织进行绿色、无公害产品的申报,实施品牌战略。

1.3 运转情况

近年来,昭平县水产畜牧专业合作组织运转正常,对促进全县养殖业标准化生产,提升渔牧产品质量和发展渔牧业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首先,合作组织以一般为主,侧重于为养殖户提供养殖技术指导、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等,使合作组织成员进一步掌握了养殖技术,提高了产品产量,进一步完善渔牧业产业化服务网络,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合作组织与客商签订产品购销合同,保价收购,发展订单渔牧业。二是提高了渔牧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了渔牧企业和养殖户之间的联系。三是强化了渔牧业科技成果转化,通过举办培训班,使养殖户掌握无公害养殖技术,按无公害产品要求组织生产,提高了渔牧产品的品质,并逐步形成产品规模化销售,促进渔牧业品牌的形成,市场竞争力得到提高。昭平县凤凰乡瘦肉型猪养殖协会与客商签订产品购销合同,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养猪业的发展。

2 昭平县水产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存在的问题

昭平县水产畜牧专业合作组织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现代渔牧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①组织松散,内部管理欠规范。各专业合作组织多由县水产畜牧兽医局牵头组成,状态松散,缺乏大的凝聚力,合作组织内部成员的综合素质低,其自觉性及接受能力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②管理规章不健全。专业合作组织成员合作意识不强,利益分配未能做到互利互助。③缺乏管理人才。专业合作组织管理者的专业知识、政策信息、管理经验、组织协调能力较弱,制约了合作组织的发展。④干部、政府部门对发展专业合作组织认识不足,扶持指导不力。合作组织成员对专业合作组织的工作存有顾虑和担心,合作积极性不高。

3 对提升水产畜牧专业合作组织指导服务能力的建议

3.1 提高认识

广大水产畜牧技术干部要提高对水产畜牧专业合作组织重要性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水产畜牧专业合作组织是水产畜牧养殖技术推广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是水产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的主要服务对象,因此,水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要优先做好与农民水产畜牧专业合作组织的合作,更好地履行先进养殖技术推广、动物疫病防控等公共服务;可以通过发挥技术优势,指导水产畜牧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带动广大养殖户从水产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吸取关键技术和管理理念,实现增收的目的。

3.2 参与管理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与发展,政府每年都从资金和政策上予以大力扶持,特别是在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上设立了专项资金,树立典型,以点带面,逐步推开。水产畜牧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标准,积极推荐条件具备的水产畜牧专业合作组织作为专业合作示范社,参与对合作社示范社的考核、考核,开展示范社认定,对示范性合作组织开展评估,不断提高合作组织规范化的建设。

第9篇:畜牧养殖专业知识范文

1 制定专业技能训练纲要,以“纲”施训,是上好技能课的基础

中职教育畜牧兽医专业规划教材没有专门的技能教材,教与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强,影响学生技能培养的质量。

在畜牧兽医专业技能教学时,结合畜牧兽医市场需求,循序渐进,制定纲要:1)常见动物的保定方法(重点讲猪、牛、犬、兔的保定方法);2)常见动物的给药方法(重点讲口服、肌肉注射、静脉给药、鸡的免疫给药方法);3)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重点讲问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4)临床检查的基本程序(病畜登记、问诊、现症的临床检查);5)整体及一般检查(重点讲整体状态的观察,心跳、呼吸、脉搏的测定);6)各大系统的临床检查(重点讲消化、呼吸、泌尿系统的检查);7)临床诊断的建立(重点讲诊断建立的步骤和依据);8)畜禽疾病的治疗方法(对因治疗、对症治疗、对因对症结合治疗);9)常见外科手术(重点讲猪、牛、羊、犬、猫、兔的及一般外伤的处理、一般外科病的治疗等);10)中小型规模养殖场的设计与技术管理(重点讲猪场、羊场、禽场)。

实践证明,按照该技能训练纲要由浅入深实施强化训练,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熟练掌握畜牧兽医的基本技能和系统技能。

2 技能课教师课前精心准备,以身示范,是上好技能课的前提

畜牧兽医专业技能课活体教学较多的特殊性,决定了技能课教师课前必须精心备课,包括每一个细小的操作环节;课前精心准备,包括一些不起眼的器械;课前精心操作,技能课教师上课前自己必须先做,能熟练操作后方能走上课堂。

如猪病诊断是一项比较困难而复杂的工作,猪病诊断三部曲“三看二查一问”是综合诊断猪病的简便新法。“三看”即一看皮毛,二看粪便,三看鼻镜。“二查”即一查体温,二查口腔。“一问”即通过向饲养员询问猪只发病时间、发病前后摄食量、活动等情况,并把问到的情况与前面看到的现象联系起来,把导致疾病发生的病原体与外界环境因素联系起来,把各种猪病流行季节和各阶段的发病规律联系起来,再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准确地找出导致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对症治疗。

3 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实践,是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熟练技能的保障

畜牧兽医专业技能课内容多,涉及的动物种类多,单靠每周的技能课远远不够。因此,教师必须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参与各种形式技能训练的机会。1)学校建立动物实作场,饲养少量常见动物,供技能课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后训练。2)学校开设动物门诊,服务周围养殖户,丰富技能实践内容,作为课堂教学补充。3)带学生出诊。教师出诊可以带上几名学生,不仅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而且锻炼学生。4)双休日、节假日集中实践。学校可以联系附近养殖场,抽双休日、节假日把学生分组轮流派到不同养殖场实习;尤其是寒暑假时间较长,学生可以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社会实践。可以利用赶集天,向农民朋友发放养殖兽医资料,解答养殖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可以对口帮助养殖专业户,鼓励学生独立行医和独自创办养殖场。也建议学校开办规模养殖场,实施校企联合,建立畜牧养殖产业链等,进一步提高畜牧兽医专业技能教学质量。

4 毕业前技能综合训练,是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提高技能水平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