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就业帮扶计划及措施范文

就业帮扶计划及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就业帮扶计划及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就业帮扶计划及措施

第1篇:就业帮扶计划及措施范文

一、主要目标和任务

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中心,立足实际,不断深化妇联计生“三结合”工作,以关爱女孩成长,关注母亲健康“为主题,围绕2011年“巾帼示范村”建设、妇女合作经济组织创建、新型妇女骨干培养、妇女培训工作目标及计生“三结合”帮扶任务(每社区2户),以开展“双学双比”和“巾帼建功”活动为载体,进一步统筹推进城乡妇女发展,积极开展妇女技能培训,帮助妇女实现再就业。做好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及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二、工作重点及措施

(一)宣传计划生育和男女平等政策,增强国策意识

社区妇代会要加强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的人口意识、资源意识、环境意识,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将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妇联工作的议事日程,组织妇女工作者和辖区育龄妇女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新修订的《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计划生育相关政策法规,提高计划生育政策理论水平和执政能力,强化计生帮扶意识,多形式、多渠道、多途径向广大妇女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依托“母亲健康快车”等项目,向广大妇女开展以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实用技术、妇女生殖保健常识为主要内容的宣传咨询活动和“计生帮扶志愿者”工作,为人口计生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帮助计生户就业拓宽增收致富渠道

各社区妇代会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积极为计生户妇女搭建服务平台,在创业、提供技能培训、子女教育、扶贫助困等方面,给予计生家庭,特别是独生子女和双女结扎户实实再再的帮助。发挥“计生帮扶志愿者”的积极作用,为计生家庭提供资金帮扶、物资帮扶、技术帮扶、信息帮扶,通过多途径,帮助计划生育家庭拓宽创业拓宽增收致富渠道。结合“双学双比女能手”培养妇女自主创业,并在计生妇女中有一定示范带动作用的带头人和治富能手,并带动妇女姐妹共同脱贫致富。在帮助计生妇女及其子女创业、就业时,优先考虑为其提供“妇女小额贷款”扶持帮助,积极营造遵守国策、国家关心、社会关爱的良好社会氛围,将“关爱女孩”行动和推动计生妇女健康发展工作落到实处。

(三)履行维权工作职能,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妇联、妇代会要加强《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组织妇女进行学习、培训,注重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配合相关部门落实“关爱女孩”行动,为计生独生子女家庭提供学业、生活等方面的帮助。

第2篇:就业帮扶计划及措施范文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开展自查

按照《2020年度省省内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工作考核实施方案》工作安排,、两地高度重视,分别成立了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精诚合作、无缝对接、互督互查,扎实开展自查自纠。

二、全面摸排,对标自查任务完成情况

2020年,实施帮扶项目18个,投入财政帮扶资金3595万元,社会资金70万元,安排其他财政资金88万元。尽管受今年肺炎疫情影响,前指克服重重困难,援建资金使用率已达86.5%。

(一)组织领导情况:两地深度接洽融合,建立帮受双方联席会议和季度专题研究会议制度。全年两地党政主要领导互访交流2次,召开2次联席会议,6次专题研究会。

(二)帮扶项目推进情况。按照《市对口帮扶县规划(2017-2021年)》,制定了《市对口帮扶县脱贫攻坚专项2020年度实施方案》,全年实施项目18个,截止目前14个项目已全部完工。3124.6万帮扶资金全部到位,并按照资金审计监管制度严格监督管理。

(三)产业发展帮扶情况。深植“造血式”援助理念,培育高原特色产业,在产业发展指导和项目引进上下功夫,通过产品营销、市场开发、产业推介、投资融资等形式,2015年以来引进内地企业6家,建成生态扶贫产业示范园了,形成了产业项目发展和贫困人口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解决了了贫困人口增收问题。

(四)劳务协作情况。整合各方资源收集就业信息,通过开展专场就业招聘会、定期用工信息、就地开展技能培训等方式,全方位拓展就业渠道,实现60余名贫困人口转移到内地就业,30余名贫困人口实现本地就业。

(五)干部人才智力帮扶情况。扶智先行,通过专业技术人才支援、顶岗锻炼、短期培训等方式,全年在党政管理、教育、医卫、文化、旅游及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各类干部人才“传帮带”素质提升800余人次,充分发挥干部人才“头雁效应”。对表现优秀、符合条件的干部人才提拔使用4人。关爱帮扶干部,严格落实相关津补贴制度,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全年赴慰问帮扶干部2次。

(六)社会力量帮扶情况。扶贫济困,发起社会帮扶总动员,协调两地企业、社会组织结对开展帮扶活动,组织扶贫济困活动,累计筹措241万余元社会帮扶资金。

(七)全域结对帮扶情况。在市委统战部统筹安排部署下,多领域携手,全方位推进,根据《市对口帮扶县全域结对规划(2018-2020年)》及六个行业帮扶计划,全年共完成48对部门、3对乡镇(村)、25对学校、8对医院、5对企业(社会组织)全域结对,帮助建强基组织、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提升干部人才综合素质。

(八)特色亮点工作。一是加大成效宣传,先后在日报、电视台、人民网等媒体平台宣传报道脱贫攻坚工作和对口帮扶工作成效63次,其中中央电视台、川报、川台等主流媒体平台14次,川报观察、在线等主流媒体电子版25次;二是加大资金帮扶力度,全年应拨付财政帮扶资金3124.6万元,实际拨付3624.6万元,超过本年度计划500万元。三是社会帮扶力度持续加大,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全年社会帮扶资金达241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第3篇:就业帮扶计划及措施范文

一、包村基本情况

东关社区:原评定精准扶贫对象6户15人,目前未脱贫1户3人,巩固脱贫户3户9人。

西关社区:共有贫困户3户4人,2018年2月底李红方因病去世、二季度动态调整中王凯出列。现有巩固脱贫户1户2人。

二、认真排查摸底

我单位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帮扶工作队员深入摸排贫困户情况。通过座谈、走访等形式摸清各贫困户“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基本情况,准确掌握帮扶社区及贫困户需求,并针对相关需求完善工作计划。同时认真梳理存在问题,制定相应措施,做到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责任清、任务清。

三、政策落实情况

东关社区:享受金融扶贫两户;享受危房补助1户;享受技能培训1户。

西关社区:杨香兰享受慢性病救助政策;范晓东享受残疾补贴。

四、存在问题及措施

1.东关社区4户贫困户目前均无耕地且均有家庭成员患病,帮扶较为困难。下一步将针对实际困难,细化帮扶措施,以第三产业为主,对拥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开展技能培训,同时积极争取相关社会力量支持,帮助相关人员就业。

2.西关社区巩固脱贫户范晓东2016年脱贫后因低保户无法脱贫再度返贫,2018年10月再次脱贫为巩固脱贫户。针对范晓东患先天智障,二级残疾,无劳动能力,其母杨香兰患高血压和糖尿病多年,需药物维持,家庭无收入来源等情况,我单位根据扶贫政策并结合其家庭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帮扶计划,防止再度返贫。

五、今后帮扶计划

第4篇:就业帮扶计划及措施范文

关键词:单亲母亲;帮扶机制;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007-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单亲母亲”这一群体逐渐被人们所熟悉,群体数量也在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生活压力、身心健康、子女教育等,压得她们喘不过气,在艰难生活的同时也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如何去帮助她们,如何调动社会各项资源去建立长期有效的帮扶机制是现在亟需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一、单亲母亲基本情况

单亲母亲面临着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在实践调查访问过程中,了解到她们主要被经济问题、就业问题、子女教育问题、住房问题以及身心健康问题等困扰。现在社会每个人都在为生活奔波,单亲母亲这一群体也不例外。据调查了解,单亲母亲家庭生活条件比较好的只占少数,绝大多数都属于生活困难人群。她们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工作收入、低保,月收入还不超过500元,远远达不到基本生活保障的要求。同时由于文化程度低造成了就业难以及子女教育难,这一层面上更加剧了经济的拮据。当面对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双重角色冲突时,加上生活的重担使她们显得比同龄人多了一份憔悴和沧桑,承受着心理上的各种煎熬,离婚后的指责、丧偶后的悲痛、子女沟通难的压力、负面情绪无法释放等,生活的阴霾笼罩在她们心里。

二、现有帮扶支持现状及局限性

社会帮扶支持及现有的社会支持域,社会支持是与弱势群体的存在相伴随的社会行为,一般是指来自个人之外的各种支持的总称。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应该由政府、社会、单位、家庭及受助对象自身潜能发挥机制等组成(王琳,2005)。

1.政府主导亲友为辅。我国的社会救助工作传统上由政府主导,随着社会对单亲母亲群体的关注日益增长,政府也开始将更多的关注投放到这一群体身上。相关数据显示,淮安市政府自2012年下半年开始出台关于帮扶单亲母亲的政策,全市设立单亲特困母亲帮扶基金600万元,每年将资助每户单亲特困母亲家庭1000元。从民政帮扶、就业帮扶、教育帮扶、医疗帮扶、住房帮扶、司法帮扶、残联帮扶以及妇联帮扶更全面地救助单亲母亲家庭。妇联承担着对单亲母亲关怀与支持的责任,提供一些临时的生活救助以及精神上的慰问,并联系发动社会的力量帮助单亲母亲家庭。社区是人们生活的载体,它提供人们安心栖息的场所,例如为单亲母亲提供就业信息和渠道,争取就业机会;帮助她们辅导子女功课,减轻心理压力;开展一系列文娱活动,让单亲母亲参与其中。单亲母亲脱离困境目前主要依靠的还是政府、妇联、社区层面的支持。此外,亲人、邻里、社会组织机构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面临困境时他们提供了最温暖的支持。在调查了解中,90%的单亲母亲家庭都得到过亲友、不同组织的不同程度的帮扶。

2.当前帮扶支持的局限性。①帮扶领域狭窄,虽然社会各层面都提供相应的帮助,但是具体的帮扶领域很窄,例如就业帮扶只提供一些就业信息,没有落实到就业培训等实处;教育帮扶仅限于学校对孩子的学习教育;医疗帮扶仅仅局限于一些特定疾病,对于其他的重大疾病,单亲母亲根本没有经济能力去承担。②服务周期较短,不同的帮助措施在不同的地方开展,但是大部分都存在周期短的问题,就像妇联只在节假日的慰问,不免减弱了诚意;其他的各种技能培训也只是“3分钟热度”,只是解决了燃眉之急,这样表层次、短期性的帮助,无法从根本解决单亲母亲的困境。③缺乏专业素养,针对一个群体开展救助服务,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帮扶机制,从各个层面搭起框架组织。但是在单亲母亲帮扶措施中没有专门的领导机构,起不到统筹的效果,也没有具体的方案措施和专业的工作人员,导致效率不高。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至少三分之二的社区缺乏专业的服务咨询点,也没有社区社会工作者,在帮扶的过程中也就缺少了专业性。

三、建立有效长期的帮扶机制

家庭结构不完善,单亲母亲自身的限制以及社会对女性的歧视,使本就发展基础很差的单亲母亲家庭很难获得摆脱困境的资源与机会。这些因素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使这些家庭处于物质(经济)贫困、精神贫困和社会贫困的三重贫困之中(董云芳,2010)。然而目前局面性、短期性的帮扶机制未能有效地解决她们的问题,如何建立全面的、长期的帮扶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综合各方面调查结果,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并结合社会工作视角探讨如何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关爱单亲母亲。

1.政府主导力量的推进。社会的力量是无穷的,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为单亲母亲提供帮助,建立相关的政策并实施,保障单亲母亲的权利以及权益。①互助网络平台的建设。单亲母亲群体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尤其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离婚率的不断上涨,单亲母亲的队伍逐渐壮大,这就意味着单亲母亲数量以及规模在不断变动,建立完善的单亲母亲网络体制是必要的。一方面,方便单亲母亲信息登记和资料的汇总,能够及时了解其群体的确数;另一方面,有利于帮扶措施和方案的实行,针对单亲母亲的不同需要给予帮助,这样就具有针对性且效果显著。让社会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单亲母亲群体,发挥社会力量,借助媒体扩大单亲母亲的影响力,制作单亲母亲宣传片、宣传栏,在提供救助的同时更懂得尊重她们,理解她们的艰辛。②社会救助机制的完善。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离不开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协作,制定社会救助政策,建立社会救助机制,能够有效地帮助单亲母亲解决生活问题。最低生活保障救助是最基本的,当接近30%的单亲母亲家庭达不到最低生活保障的时候,我们能体会到实行这一项政策是多么重要,对于那些特困单亲母亲家庭有必要将其纳入低保系列。提供住房救助确保了社会救助体系的平等性,安排一些经济适用房并对单亲母亲家庭提供特殊住房贷款,给予她们最大范围内的优惠,保证她们有房住,有安身立命的栖息处。而医疗救助给单亲妈妈提供了奋斗努力的身体保障,提供健康咨询点、定期免费体检等。在教育救助方面,给予单亲母亲家庭子女提供教学优惠政策,帮助他们申请助学金,从政策上贯彻落实。社会的不断发展,追随着西方国家的脚步,我国也在不断扩大社会福利。享受社会福利是每个人的权利,从社会福利政策到一套完善的社会救助机制,自上而下高效执行,从根本上解决单亲母亲的生活困境。

2.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借鉴与运用。从社会工作的角度主要是结合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三种工作方法,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建立具体、长效的单亲母亲帮扶机制。①个案工作,人与人最好的沟通就是面对面,个案工作正是采取了此形式与案主更好地接洽,给案主提供最直接有效的帮助。在个案工作这一层面,我们可以给单亲母亲提供以下帮扶:一是,拓宽社会救助渠道。在调查访谈过程中,H女士是家庭比较贫困的单亲母亲,因为原来的工作致使腿部受伤造成行动不便,现在下岗在家,还要供女儿上学、照顾婆婆,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由于户口的原因申请不到当地的低保户资格,了解到她的大概情况后,我们走访当地民政局以及残联中心,为H女士争取低保户资格,经过几番努力最终成功。从这一情况中我们了解到第三方力量的重要性,了解和准确把握单亲妈妈家庭的实际情况,开展了行之有效的长期“一对一”帮扶行动,借助社工的力量拓宽单亲母亲社会救助渠道。二是,疏解心理隐患。所调查的95%的单亲母亲心理上都存在隐患,担心子女的教育问题、工作问题、与人相处问题、以后生活状况等,这些问题压得她们喘不过气。提供相应的心理辅导,帮助她们释放自己的压力,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情绪,积极面对生活。②小组工作。从小组工作层面建立帮扶机制主要是借助小组的力量达到共同进步、互帮互助的效果。一是,成立单亲妈妈互助小组。单亲母亲作为一个孤独的个体需要他人给予的精神支持,项目过程中成立的“单亲母亲俱乐部”让她们有更多时间彼此交流,明白自己不是孤单的一人。同时定期组织一些活动,丰富她们的业余生活。还可同步开展治疗小组、社会化小组等。二是,建立结对帮扶小组。调动社会阶层的力量,发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结对帮扶单亲母亲家庭,不仅给予其经济上的直接帮助,还要摆脱这样单一的经济救助形式,进行技术上的指导。比如企业提供一些就业岗位,建立一套长期的帮扶方案,解决单亲母亲就业问题。③社区工作,集体的力量总是强大的,社区工作方法的理念就是充分利用公共资源,集合大家的智慧解决居民问题。运用社区工作方法解决单亲母亲问题。一是,建立创业就业培训体系,现在单亲母亲很多在非正规部门就业,从事短期的临时性的工作,而这使得她们处于“高风险、低技能、低收入、缺保障”的不利境地(何兰萍,2007)。提供就业信息,定期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职业培训,让单亲妈妈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自主创业机会。二是,成立子女教育辅导中心,定期开展公益讲座,为单亲妈妈解决关于子女教育的困惑,同时开展一些知识讲座,给她们提供一个自我学习的平台,提高个人的文化素质,以更好地与子女沟通。例如每周开展单亲母亲家教培训,与专家零距离接触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提升家庭幸福指数。三是,成立心理咨询工作室。在个案工作中也提到了心理辅导,社区工作理念与其不同的是,社区工作理念的侧重点是让社区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工作点,让单亲母亲有一个专业的场所来咨询。所以在社区内建立心理咨询工作室是非常必要的。除以上措施,还有法律援助中心,普及相应的法律知识,让单亲母亲学会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权利。义务提供婚恋介绍,给单亲妈妈寻找第二幸福。同时社区还定期组织志愿者服务,这在一定层面上也起到了长效帮扶的作用。社区通过组建“家庭资源中心”,协助单亲妈妈家庭提高自身潜能,应对家庭困境,恢复和发展其社会适应功能。

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单亲母亲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并建立长效的帮扶机制来更好地解决她们的困境。要调动社会各层面的力量、资源从深层次改变她们目前生活状况,帮助其建立自信、自强、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王琳,弱势群体社会支持中的政府责任[J].南方经济,2005,(4):33-35.

[2]董云芳,单亲特困母亲家庭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模式探析――以“阳光家庭服务项目”为例[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0,(2):12-17.

第5篇:就业帮扶计划及措施范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精神和系列讲话精神,继续坚持精准扶贫工作方针,以县委、县政府总体脱贫攻坚实施意见为指导,以解决贫困群众温饱、促进贫困群众增收为目标,努力改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扶贫标准,扎实开展科技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专项扶贫工作措施,努力实现扶贫对象稳定脱贫的工作目标,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村情民况

村位于东临镇政府往南20公里,为本镇最南边行政村,205国道、高速公路贯穿该村,辖1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50户,1940人,耕地面积1026亩,林地1942亩。有公益林、成材林、灌木林、毛竹、喏叶、茶园等;水田面积近千亩。村民收入主要依靠林业、茶叶、箬叶、毛竹、养殖业等。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7户77人,2015年脱贫10户25人,2017年脱贫10户15人,2018年已脱贫17户37人。

三、贫困原因

一是资金紧缺,缺乏先进的种植和养殖技术,土地贫瘠,产出不高,无支柱产业支撑,严重制约产业发展。二是部分村民文化素质偏低,缺乏技术又不学技术,缺乏市场经济效益观念,不懂赚钱途径和经商理念,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赚取低廉的劳动报酬。三是因病、因残、年老体弱人群较多。

四、帮扶举措

一是积极保障财政投入。认真研究上级出台的各项扶贫支持政策,加大与省、市财政工作衔接、汇报力度,积极为扶贫联系点争取扶贫开发项目,加大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二是对因病、因残、年老体弱致贫的贫困户,重在生活救助。帮助其申请医疗扶贫、民政救助及子女教育资助等,在春节、中秋等重大节日上门走访慰问,并发动干部职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其进行捐助。

三是对缺技术、缺资金致贫的贫困户,重在产业扶持。联系县农委和人社局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免费到村里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发动种养殖大户到村传授经验,提高贫困户致富技能。对有脱贫愿望又缺资金而无法起步的贫困户,帮助他们落实一些种养殖等投资少、见效快的生产项目,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

四是对有劳动能力而无就业途径的贫困户,重在劳务输出。针对贫困户自身情况和技术能力,积极与县经济开发区企业联系,将有劳动力又愿意外出务工的贫困户推荐到园区内企业务工,以提高家庭收入。

第6篇:就业帮扶计划及措施范文

一、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

1.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政策宣讲、学习培训等多种形式原原本本学习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其中的精神实质和时代意义,坚持以上率下、联系实际学,真正把学习当做工作开展的第一道工序贯穿到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

2.指导工作落实。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全面排查解决存在的问题,实现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坚持不懈抓好各项政策和措施落实,加强动态监测管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采取差异化帮扶措施,努力降低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影响,确保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全面完成,确保全市人民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二、全面完成年度脱贫目标任务

3.完成剩余人口脱贫。聚焦613户1645名剩余人口脱贫,摸清底数,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时给予低保兜底保障,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户、不少一人。

4.继续坚持“四个不摘”。坚持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切实防松劲、防懈怠。持续强化扶贫对象和扶贫项目库动态管理,全面加强扶贫项目资金和扶贫资产管理,实施精准施策,开展精准帮扶,切实做到精力不散、靶心不变、力度不减。

5.防范返贫和新增贫困。进一步巩固60个贫困村出列成果,确保87135名已脱贫人口稳定脱贫不返贫。对前期摸底的1373名脱贫监测户和3184名边缘户,及时提供精细帮扶,防范返贫和新增贫困。继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大对非贫困村和边缘户支持力度。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6.努力降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积极开展肺炎疫情防控,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作用,开展宣传引导、生产指导、帮扶督导和民意疏导工作,摸清底数,分类开展精准帮扶,解决好贫困群众外出务工、生产发展和产品积压、扶贫项目复产复工等问题,切实将疫情对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影响因素降到最低。

三、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

7.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工作。开展脱贫攻坚问题排查,围绕实现“三保障”、落实“三精准”、抓好“三落实”,重点围绕脱贫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调查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实现情况、获得帮扶情况、参与脱贫攻坚项目情况等,全面排查2014年建档立卡以来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在6月底之前切实整改到位。

8.开展“动态清零”工作。狠抓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应补尽补”。全面落实贫困人口“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综合医保政策,降低因病致贫返贫风险。完善农村危房改造常态化机制,实行“应改尽改”。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加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改造和建后管养。3月底前完成“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再排查工作,建立问题台账,全力补缺补差。6月底前,全面解决影响“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新增问题。

四、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

9.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目标,继续对8个深度贫困村在政策、资金上予以重点倾斜,统筹各类资源、加大支持力度。加大对贫困老年人、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等特殊贫困人口的兜底保障力度,全面落实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综合社会保障政策。

10.开展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对剩余贫困人口较多的5个乡镇及贫困发生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1倍以上的14个村进行挂牌督战,督促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帮助解决问题。对“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突出问题动态清零、扶贫小额信贷清收等重点工作挂牌督战,及时掌握工作进展,研判形势,协调相关部门加大工作指导,及时解决制约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突出问题。

五、精准落实帮扶举措

11.持续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继续深化“四带一自”“三有一网”扶贫模式,巩固产业扶贫成果。结合疫情防治工作,推动各乡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带贫机制。大力解决产业扶贫中出现的滞销等各类影响稳定脱贫的问题。加强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运维管理,确保村集体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在扣除土地租金、运维费用等必要支出后80%用于贫困人口,支持鼓励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继续实施电商扶贫和旅游扶贫。

12.持续推进就业扶贫。继续深化“三业一岗”就业扶贫模式,扎实推进就业扶贫工程,降低疫情对贫困户家庭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加大就业帮扶工作力度,巩固就业扶贫成果。加强扶贫车间建设,提升带贫能力,给贫困家庭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优先使用贫困家庭劳动力,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稳定就业。开发并规范管理扶贫公益性岗位。

13.做好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坚持户贷户用户还原则,对贫困群众因疫情影响的春季生产和后期恢复生产资金需求,做到“能贷尽贷”,适当延长受疫情影响还款困难贫困户的还款期限。加大“户贷企用”清收力度,做好实时跟踪监测,继续执行提醒、通报、预警、约谈、司法到期回收等机制,确保完成3.66亿元到期贷款回收任务,强化扶贫小额信贷逾期风险防范。

14.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的原则,深入实施产业带动、就业扶持、“两基”提升、社区融入“四大工程”,增强搬迁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和自我发展能力,努力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目标。

15.扎实推进资产收益扶贫。结合农村“三变”改革和“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协调相关部门有序推进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实施。折股量化和收益分配向弱劳动能力和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倾斜。指导乡镇、村结合实际,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提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带动贫困户增收。

16.深入实施消费扶贫。以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试点先行县为契机,以消费扶贫为抓手,以拓展贫困户增收为目的,积极创新扶贫方式。持续推进贫困地区农产品进高校、进企业、进园区、进社区、进商超、进电商、进电视、进深加工“八进”行动,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渠道,多措并举解决好产业扶贫中的“卖难”问题。积极争取各级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公民个人等参与消费扶贫。

六、加快补齐脱贫攻坚短板弱项

17.扎实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300公里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计划任务。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确保剩余贫困人口饮水安全“不落一人”。持续加大农村电网建设,有效解决农村电网“卡脖子”问题。重点做好水电供区电网改造,提升农村电网基础设施条件。推动光纤网络向自然村延伸,夯实农村信息基础设施。

18.扎实补齐基层基本公共服务短板。着力做好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以疫情防治为切入点,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设施条件,加强基层医疗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扩大乡村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加快市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机构建设,扎实推进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

19.扎实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持续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和“三大行动”。加快推进农村改厕问题排查整改。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开展以“五清一改”和“四净两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启动实施2020年度省市中心村规划建设,继续抓好美丽乡村示范村和重点示范村创建。

七、提升脱贫攻坚管理水平

20.持续深化综合问题整改。继续推行“清单管理、专班督战、四季攻势、闭环调度”工作机制,统筹推进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国家和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及扶贫资金专项审计反馈的各类问题整改,扎实开展“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坚持全面排查、一体整改、一体推进,以问题整改促进脱贫攻坚提质增效。

21.继续完善建档立卡工作。按照省扶贫办统一部署安排,及时开展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清洗工作。强化建档立卡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信息服务功能,加强数据比对与分析。开展数据摸排,提高数据质量,切实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完善贫困人口统计监测体系,做好贫困监测和建档立卡两套数据的衔接。

22.加大扶贫资金监管力度。充分运用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全面掌握资金安排、拨付、支付进度。全面实施扶贫资金绩效管理,压实资金使用部门和单位绩效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扶贫资金公开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积极配合纪委监委、审计等部门深入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检查工作,多措并举推动扶贫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23.强化扶贫项目规范管理。完善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围绕“补短板、强基础”,加大对产业就业补贴、保障贫困群众基本生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项目支持力度。进一步规范扶贫项目公开公示制度,加快扶贫项目实施进度。全面落实扶贫项目运维管护机制,完善扶贫资产登记制度,突出项目后期管护,确保持续发挥扶贫功效。

24.扎实开展普查试点和全面普查工作。积极开展全省脱贫攻坚普查试点工作,对先行试点的3个乡镇6个村加强指导,及时总结经验,为完善省普查方案提出建议。认真细致做好全市普查工作,摸清贫困现状,精准掌握直接影响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实现的问题,研究提出解决措施,确保高质量通过国家全面普查。

八、加大精准帮扶工作力度

25.做好精准帮扶工作。加强对驻村工作队的指导、培训和管理力度。继续做好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防疫期间,帮扶责任人要适时通过电话、短信、微信和入户走访等方式开展精准帮扶,因村因户因人制定并落实好“一村一计划、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扎实做好县域结对帮扶,进一步加强与贵池区和桐城市对接合作,推动结对帮扶各项措施落地生根。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组织开展“10.17”扶贫日系列活动,继续发挥“中国社会扶贫网”平台作用,推动需求对接,助力脱贫攻坚。

九、强化脱贫攻坚总结宣传

26.做好脱贫攻坚总结宣传工作。分类指导各地各部门做好工作总结。县级重点总结以脱贫攻坚统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带来的巨大变化、历史成就、经验启示等。乡镇重点总结具有特殊性、典型性的做法、成效和经验等。村级重点总结产业发展、村容村貌、治理能力、内生动力等方面的显著变化和经验启示等。做好2014年以来脱贫攻坚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启动“十四五”巩固脱贫成果规划编制工作。加强脱贫攻坚宣传工作,弘扬正能量,讲好故事,展现我市良好形象,表彰一批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个人。组织参加“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

十、进一步强化攻坚责任

27.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市、乡脱贫攻坚指挥部牵头抓总作用,坚持综合督导和专项督导相结合,全面排查问题和挂牌督战相结合,压紧压实行业主管部门、乡镇、村(社区)、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各级干部的责任,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28.强化要素保障。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严格落实专项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市本级按照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20%以上增列专项扶贫资金预算。确保清理回收存量资金可统筹部分的50%以上用于脱贫攻坚。抓好涉农资金整合。持续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脱贫攻坚提供资金支持。

第7篇:就业帮扶计划及措施范文

一、脱困解困工作成绩

XX局位于国家级贫困县,单位困难职工较多,自2008年以来,XX局共有建档全国级困难职工45人。在各级工会的帮扶下,在局工会的努力下,45名困难职工有23人实现了脱困解困。其中2017年脱困10人(1人去世),2018年脱困8人,2019年脱困1人,2020年脱困4人。同时,按照政策规定,对符合注销条件的21名困难职工进行档案注销,其中2015年注销1人(去世),2017年注销1人(去世),2018年注销16人(4人去世,1人工作调动),2019年注销4人。截止2020年7月10日,XX局有建档全国级困难职工1人。

二、脱困解困工作措施

(一)深入走访调查,精准识别建档。根据工会帮扶工作管理系统建档立卡的规定和要求,按照“分级负责”和动态管理的原则,一是做到调查精准,局工会对困难职工全面准确的开展调查,对家庭收支、财产和债务情况、家庭成员劳动能力及就业情况、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及参加医保和养老保险情况、子女就学情况、住房情况等进行定期摸底调查。调查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通过入社区(入村)入户,做到问本人、问家人、问街坊邻居、问社区(村委会),确保做到调查情况的真实有效。二是做到档案动态管理,一旦职工的基本条件不再符合困难职工标准,就要及时脱困和注销,避免浪费有限的帮扶资源。

(二)明确帮扶责任,做到帮扶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一是困难职工帮扶责任到人。局工会成立了由工会委员、局班子成员以及劳工办、离退办组成的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领导小组,分别联系困难职工,建立《在档困难职工精准帮扶责任表》确保每一名困难职工都有工会干部联系帮扶救助。二是制定《XX局困难职工识别及建档办法》、《XX局困难职工档案动态管理办法》、《XX局困难职工结对帮扶办法》和《在档困难职工帮扶工作计划》,认真落实《云南省困难职工脱困退出办法》。

(三)多渠道开展帮扶,把帮扶救助工作落到实处。为让帮扶工作收到更好地效果,局工会努力拓宽帮扶渠道,丰富帮扶措施。

一是通过入户调查和电话联系等方式了解困难职工最新情况和困难,及时将情况向上级工会报告,积极争取帮扶资金并第一时间发放到困难职工手中,为困难职工家庭提供有效的基本生活保障或帮他们解决燃眉之急。

二是在春节、中秋、国庆等重要节日,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在送去慰问品的同时多给予困难职工家庭精神上的帮扶和疏导鼓舞,让他们有乐观的心态和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是把困难职工子女的就学保障放在重要位置,做好金秋助学,实时掌握困难职工子女的入学、升学情况,努力为困难职工子女争取助学资金,为困难职工子女送去了党、政府和工会的关爱,鼓舞他们努力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1户困难职工家庭在子女考取大学后无力供养,局工会积极向教育部门咨询助学政策,为其子女争取到免费定向师范生名额,为该职工家庭脱困解困奠定了扎实基础。

四是结合单位闲置老道班房较多的实际,向5户住房得不到保障的退休困难职工家庭提供单位闲置的道班房,为他们解决住房困难。

五是在职工中(特别是退休职工)普及医保的报销范围、报销比例和报销程序等知识,积极努力为因病致困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局工会加强与地方医保部门的沟通协调,2019年7月,协调医保局将1名遭遇交通事故导致瘫痪在床的困难职工医疗费用纳入医保范畴,使其每月医疗费用由10000余元降至1500多元,家庭负担大大减轻。

六是在为困难职工家庭提供就业资讯的基础上,鼓励待业在家不愿就业的困难职工家属自力更生,积极就业或自谋职业,5户困难职工妻子实现就业,局为1户困难职工妻子提供了工作岗位(值班),1户困难职工妻子自谋职业。

(四)加强资金管理,确保帮扶资金公开透明。在资金管理、发放使用方面,严格执行省市县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实施办法和资金管理使用实施细则。在上级将帮扶救助资金下发后,立即安排工会会计严格按照帮扶救助标准发放到困难职工账户,同时在工会帮扶工作管理系统内及时录入,做到了内容真实完整、数据准确无误、上报数据与存档数据一致,保证了专项帮扶救助资金的使用和效益。同时对脱困对象、申报程序、帮扶资金进行公开公示,每年职代会上向大会报告帮扶救助资金使用情况,确保每项资金使用公开透明。

三、脱困解困工作经验

第8篇:就业帮扶计划及措施范文

帮扶的对象是受当前金融危机影响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但有望恢复的困难企业。重点是就业容量大、就业贡献率高的困难企业。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可认定为困难企业:

1、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并按规定最近两年连续履行缴费义务;

2、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国家、省、市、区产业政策的;

3、企业员工达到50人以上,并已制定稳定就业岗位、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稳定职工队伍措施的;

4、20*年末,参加失业保险在册人数在20人以上,且20*年裁员少于20人或低于全部职工10%的(以20*年12月底在册职工人数为基数);

5、受金融危机影响,20*年9月至2009年6月同比2007年9月至20*年6月,企业所得税按入库降幅超过10%,销售(经营)总收入降幅超过10%的企业。

二、困难企业认定申请受理和审批

(一)提出困难企业认定申请的企业,需如实填写《*区困难企业申请表》(见附件1),经镇(街道)核实后,区发改局、区工业经济局、区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区财政局、区国税分局、区地税局、区审计局等相关部门共同审核认定。

(二)申请困难企业认定必须提供下列材料:

1、营业执照及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2、职工花名册、参加失业保险的人员花名册和缴费凭证;

3、20*年及申报上月的企业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主营产品及所属行业等基本信息;

4、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工资支付情况;

5、企业制定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稳定员工队伍的计划措施和相关材料。

三、困难企业享受的具体帮扶政策

对困难企业的帮扶政策有缓缴社会保险费、就业岗位补贴、培训补贴三项,每家困难企业只能申请其中一项。

(一)允许困难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缓缴社会保险费

困难企业可申请缓缴社会保险费,缓缴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具体程序是,由企业提出缓缴申请,填报《*区困难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申请审核表》(见附件2),经税务部门会同人事劳动保障、财政部门审核并报区人民政府批准后,由相关企业与税务部门签订缓缴及补缴社会保险费的协议,税务部门可以依法要求企业提供担保或抵押。缓缴3个月以内的,仍按《浙江省社会保险费征缴办法》(省政府第188号令)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办理。经核准缓缴期间,企业应继续按月申报应缴的社会保险费,企业和职工缴费年限连续计算,缓缴的社会保险费不加收滞纳金。

(二)使用失业保险基金帮助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

在确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按时足额支付失业保险待遇的前提下,可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困难企业就业岗位补贴,全区困难企业补贴的资金不得超过20*年末失业基金累计结余的50%。

困难企业申请就业岗位补贴,要如实填写《*区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补贴申请表》(见附件6)。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补贴标准为:按照20*年末在册参加失业保险人数,每人每月300元,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六个月,由失业保险机构按月将补贴资金划入企业帐户。

(三)支持困难企业通过开展职工在岗培训等方式稳定职工队伍

困难企业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工种开展技能性培训,所需资金按规定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其中20*年提取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不得少于国家规定的50%),不足部分可申请培训补贴,由就业专项资金给予一次性补贴。困难企业职工在岗培训补贴执行期为2009年内,在岗职工培训补贴只能享受一次。

困难企业申请培训补贴,应在培训前填写《*区困难企业职工在岗培训补贴申请表》(见附件7),申请补贴对象必须在职人员,并附培训计划。

对取得一般性培训合格证书的每人最高限额补贴为100元,对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每人最高限额补贴为台政发〔2009〕9号文件规定补贴的50%。

四、鼓励和引导平等协商,采取多种措施共渡难关

(一)妥善解决困难企业支付经济补偿问题。对于困难企业经过多方努力仍不得不实行经济性裁员的,可在企业与工会或职工依法平等协商一致后,签订分期支付或以其他方式支付经济补偿的协议。

(二)实行更加灵活的工时制度。指导企业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和生产特点申请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或者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实行以月或以季为周期的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有困难的企业,可以申请实行以半年或年为周期的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以调节生产周期,稳定职工队伍。

(三)支持困难企业实行岗位共享。允许困难企业通过与工会或职工代表集体协商,采取缩短工时、工作共享、调整薪酬等措施,保持职工队伍稳定。

第9篇:就业帮扶计划及措施范文

一、领导重视与基础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镇成立了由书记、镇长任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随官屯镇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实行科级干部包村,包村干部包贫困户的“双包责任制”,确保帮困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制定《随官屯镇脱贫攻坚任务分解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坚持做到“一村一品、一户一案,一人一岗”,精准制定工作目标、帮扶计划,明确责任措施和完成时限,切实把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定期汇报工作进度。针对基础工作,严格把关,建立规范、详细的扶贫档案,为贫困人口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稳定脱贫打好基础。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每个村做出详细的脱贫规划。在“回头看”的基础上,按照“六个一批”的工作方案,对贫困户分门别类的制定详细的帮扶计划,为今后脱贫质量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车间建设及项目引进

为加快贫困户脱贫步伐,充分利用好贫困户剩余劳动力,拓宽贫困户家门口就业机会,我镇积极采取 “ 政府出资、部门援建、村级所有、引企入住、社会参与 ”的方式,加大扶贫车间建设力度,吸引广大企业入驻,为贫困户提供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力促实现精准脱贫。2019年,对现有22处扶贫车间正常运营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扶贫车间”升级改造建设工作,分类分批打造成为“精品车间”、“致富车间”,以便使小产业形成大品牌的格局。对现有入驻加工项目进行梳理、调整。以现有服装加工产业为基础,着力打造两个服装加工产业带。一个以随西、代垓、三合东、西屯、河东五个服装企业的扶贫车间的北部产业带,再一个就是以王坊、东张、王庄、徐庄扶贫车间形成南部服装产业带。两个产业带和其他扶贫车间正常运行,可吸纳321人实现就业,其中贫困人口51人。另外扶贫车间所产生的的其他经济效益(租赁费)达1541050元,可使164户282人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收益。

三、项目建设及资金整合

产业扶贫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些贫困户的主要致贫原因就是没有产业,要想实现贫困户脱贫,产业扶贫是关键,唯有倾注全部精力抓好各种模式的产业扶贫,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难点就会迎刃而解。2017年、2018两年时间,利用2016年中央第二批扶贫资金建设于官屯村冬暖式温室蔬菜大棚项目,2017年度中央提前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0万元注资随官屯镇泰和纺织有限公司实行入股分红项目,2016年县级财政产业扶贫资金70万元注资随官屯镇顺源纺织有限公司实行入股分红项目,2017年度省级特色产业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农村电商扶贫资金)30万元建设随西电商培训中心及跨境电商,2018年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0万元19处分散式光伏发电项目六处。2019年重点打造了扶贫项目的规范化管理与提升,可使161户306人贫困人口收益,从而使产业项目达到扶贫效益最大化。

四、危房改造与健康扶贫

为确保我镇脱贫攻坚中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如期完成,大理落实上级精准扶贫“两不愁,三保障”工作要求,服务于县委、县政府的脱贫攻坚战略布局和扶贫开发的整体思路,精准核实存量危房,完善评议公示制度,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兜底解决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深度贯彻落实上级危房改造政策,全面排查贫困户住房安全情况,对贫困户危房及时协助申请危房改造,做到应该尽改,确保不漏一户,使贫困户全部都有安全舒适的居所,2019年全镇现已危房改造14户。做好因病致贫返贫人口摸底调查,力争实现贫困患者“帮扶全覆盖”。积极配合卫生院,依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据及居民健康档案,进行逐村逐户摸底排查,明确帮扶对象,精准到户,精确到人。掌握因病致贫返贫人口信息数据。充分发挥卫生计生系统行业优势,着力推进医疗保障扶贫项目建设,力争使贫困群众“看得起病”。分病种、分批次对患有大病的贫困人口进行集中救治;每年为农村贫困人口开展 1 次健康体检,为农村贫困家庭提供签约服务;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户, 通过倾斜医保政策、健康扶贫补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大病医疗补充险,动员社会力量救助等措施,实行兜底保障 。推进公共卫生扶贫项目建设,力争使贫困群众“不生病、少生病”。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健康卡,协助乡村医生,通过签约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病诊疗及转诊、康复指导和健康知识宣传等服务,强化重大传染病、慢性病的防治,引导重点人群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贫困人口健康素养,从源头破解健康扶贫的难题。

五、遍访行动与问题整改

遍访常态化、遍访经常化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有效抓手,2019年镇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村两委干部带头落实,切实做到心里装着困难群众,常到村里走一走,常到贫困户家里坐一坐,常同贫困群众聊一聊,坚持多到村、多入户、多走访,多角度、全方位了解贫困户所思所想,掌握贫困户所需所盼,按照“一户一策、一人一岗”的要求,深入分析致贫原因,细心思考帮扶之策,真心研究稳定脱贫之计,共同制定帮扶方案、找准致富方向,通过送政策、送资金、送技术、送信心,不断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让贫困群众真正感受政策之好、重燃希望之光。把真帮扶、真脱贫作为检验帮扶干部帮扶工作成效的有效手段,对照扶贫政策,结合贫困户实际,找准脱贫重点难点,坚持用心、用情、用力帮扶,积极换位思考、相互理解,不断融洽关系、拉近距离,并充分利用自身信息、资源优势,多了解困难群众的期盼,多解决困难群众的问题,多为贫困群众做雪中送炭的工作,满怀真情为困难群众办事,确保致贫对应的帮扶政策发挥实效,能享受的政策一项不漏、一户不少、一人不落,真正实现早日脱贫、稳定脱贫。对于扶贫领域问题整改工作,在遍访贫困户的同时进行针对性的整改。严格按照省委书记刘家义提出的“八个精准”要求和市、县扶贫办指导意见,我镇将贫困户认定标准,一户一户“拿尺子量”,一人一人用“用条件卡”,针对部门大数据对比、清洗、“回头看”对贫困户进行重新认定的数据,将对贫困户性质、致贫原因等进行适当调整。针对致贫原因、帮扶措施,我们将用“绣花”功夫围绕贫困户需求开“药方”下“菜单”。严格按照上级精准扶贫识别和退出要求,仔细调查贫困户家庭详细情况,做到识别不漏一户,退出严格要求。同时贯彻上级指示精神,让贫困户脱贫不脱政策,做好扶贫政策的解释工作,使贫困户识别和退出工作取得贫困户的支持和谅解。

六、政策宣传与金融扶贫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