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班主任留守儿童帮扶计划范文

班主任留守儿童帮扶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班主任留守儿童帮扶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班主任留守儿童帮扶计划

第1篇:班主任留守儿童帮扶计划范文

工作计划是行政活动中使用范围很广的重要公文,也是应用写作的一个重头戏。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各级机构,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都要制定工作计划,用到“工作计划”这种公文。工作计划实际上有许多不同种类,它们不仅有时间长短之分,而且有范围大小之别。从计划的具体分类来讲,比较长远、宏大的为“规划”,比较切近、具体的为“安排”,比较繁杂、全面的为“方案”,比较简明、概括的为“要点”,比较深入、细致的为“计划”,比较粗略、雏形的为“设想”,无论如何都是计划文种的范畴。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特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将目标落到实处。

1、分班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千方百计使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3、真情关爱留守儿童,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

二、主要措施

1、成立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由校长、主任和班主任组成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档案

各班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有专人负责管理。

3、确保“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开展帮扶活动

学校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实行“一对一”帮助机制,每一位“留守儿童”都有一位老师和一名优秀的学生来共同帮助;积极开展“留守儿童手牵手”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班主任每期开学的时候制定出本班“留守儿童”的帮扶计划,平时作好记录、期末写好总结,让他们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让他们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定期与在外务工的父母进行亲情交流。

5、建立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积极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6、注重心理辅导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主任和课任老师要与学生多谈心,着重进行心理辅导,开展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为规范校内留守儿童之家项目建设和管理,确保民生工程顺利实施,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意见》(皖发〔XX〕32号)、《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实施办法》(民生办〔XX〕1号)和《安徽省校内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办法》(皖教基〔XX〕6号),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农村留守儿童之家考核工作在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协调小组的领导下,由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协调办”)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条 考核的原则是:注重实施效果,力求客观公正;简化考核方式,量化考核指标;实地抽样验证,统一规范操作;公开考核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条 考核以日常常规工作考核和年终阶段目标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四条 考核工作实行百分制,对照考核指标逐项进行测评打分,扣分以事实和实证材料为依据。

第五条 考核指标主要分领导机制及制度建设情况、政策性保障措施出台和落实情况、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及其完成情况、软硬件建设情况、日常管理和活动开展情况等五个方面。

(一)领导机制及制度建设情况

成立留守儿童协调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等相应的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和执行包保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并实行了有效的分级督查、考核制度;规范档案管理、建立了信息系统;按要求及时准确报送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有关信息。

(二)政策性保障性措施出台和落实情况

结合实际制定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实施办法;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办法;留守儿童之家建设考核办法。

(三)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及其完成情况

制定留守儿童之家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严格执行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四)软硬件建设情况

留守儿童之家内部建设情况符合省定标准,具体参见《安徽省校内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办法》(皖教基〔XX〕6号)。

(五)日常管理和活动开展情况

1.日常管理到位:明确专门人员;健全工作制度;落实管理职责。

第2篇:班主任留守儿童帮扶计划范文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领导对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4名留守儿童服农药中毒死亡事件重要批示精神,根据《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加强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临夏市教育局结合全市教育工作实际,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践行教育“立德树人”目标要求,结合扶贫攻坚行动,全面深入地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排查排忧和建档立卡工作,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深入调查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扎实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各项教育资助政策,确保所有适龄阶段的留守儿童都能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

二、工作目标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认识加强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也是解除进城务工人员后顾之忧的有效手段,将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领导,形成合力,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和办法,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着力为我市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确保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主要举措

(一)建档立卡,全面摸清留守儿童底数

1、各校要认真调查研究,抽调得力人员集中1周的时间进行家访活动,于6月底前全面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100%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联系卡制度。

2、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信息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二)健全机制,切实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1、各校要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到位。

2、进一步完善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学校开通亲情热线,帮助留守儿童每月进行一次与外出务工父母通信、通电话或视频交流活动。督促留守儿童家长每两周与孩子通一次电话,每月与孩子互通一封信,每月与孩子的班主任和委托监护人联系一次,倾听孩子的心声,关注孩子的成长,弥补孩子感情上的缺失。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会议,通报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行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班主任每学期组织二次对每位留守儿童的家访活动,了解并指导监护人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定期走访监护人,及时交流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

4、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特别对个别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规范方面问题较多的留守儿童要加强谈心谈话频率,监护人交流次数,必要时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三)多措并举,确保留守儿童快乐成长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进一步健全“控辍保学”责任机制。各校要严格依照《义务教育法》、《甘肃省义务教育条例》规定,依法办事,积极配合乡镇街道,动员和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学生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

5、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6、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充分发挥三级家长委员会的作用,督促指导外出务工家长积极承担起法定监护人的责任和义务,学习科学的育人观和教育方法,协助学校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监管,帮助留守儿童化解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同时,加强安全教育,切实增强留守儿童自救自护、应急避险能力、预防溺水、煤气中毒、食物中毒等意外事故对留守儿童的伤害。

四、工作要求

(一)成立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工作,现成立教育系统留守儿童关爱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教育党工委书记、局长

李志中

副组长:教育局副局长

张晖娟

成 员:市招生办副主任

马学忠

市政府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 张玉萍

教育股股长

何振星

财务股股长

张永发

办公室主任

张建华

学生股股长

牟晓东

全市各中小学校长、各学区区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临夏市教育局学生股,由牟晓东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各项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二)着力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1、教育局留守儿童关爱教育活动领导小组要积极协调团市委、关工委、妇联等相关部门,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勇于战胜困难、立志成长成才留守儿童典型,宣扬他们珍惜时间、不畏困难、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优秀品质,在留守儿童中间传递正能量,在全社会努力营造关注教育、关心学生、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2、各学校要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儿童积极参与,缓解其孤独情绪,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三)全面强化监督检查

第3篇:班主任留守儿童帮扶计划范文

关键词:班主任 留守儿童 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主要劳动力纷纷涌向城市,造成了农村许多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日渐凸显。留守儿童大多在家由老人照顾,隔代的溺爱使孩子们容易养成骄横的习气;父母的亏欠心理导致他们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又容易滋长孩子铺张浪费、攀比的心态;长期缺失的父母之爱使孩子性格容易内向孤僻、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出现敏感、逆反等心理问题,这些不良习气的存在给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如何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教育,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农村小学教育的一大难题。

从事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多年,发现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很少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进行教育,缺乏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育方式,导致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较多。针对这些情况,下面谈谈我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几点看法。

一.关爱留守儿童,做孩子的严师慈母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管教,一部分孩子性格随意散漫,在学校往往除了班主任谁都不放在眼里,经常做出一些出格的行为行动引起大家的注意。这部分孩子大多是因为内心的孤独感和缺乏安全感,故意闹事引起老师同学们的关注。对于这部分的孩子,班主任必须做到悉心关爱但又绝不放纵,要做孩子们的严师慈母。

冰心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爱心是教师的灵魂,农村学生由于受家庭条件的限制,生活中的困难本来就较多,再加上环境,交通等因素的影响,他们要承受的压力就可想而知了。留守学生除了要克服精力和体力上的困难,还要克服精神上的孤独与无助,这就要求班主任更要充满爱心他们。班主任要对全班学生作一个充分的了解,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如家庭基本状况、学生的性格特征,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施以爱心。首先要心中装着学生,像对待儿女那样对待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其次要平等地对待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了解学生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方式等,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树立健全、完善的人格。作为班主任,还要努力做到像朋友一样欣赏学生,倾听学生意见、接纳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被尊重是学生内心的需要,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参照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发现当一个学生在被你认同、尊重后,他可能会有惊人的潜力和爆发力。

但是付出爱心与严格要求不可偏废。爱心是伟大的,但是绝对不是万能的。对学生付出的爱是门艺术,何时付出、怎样付出、付出后怎样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用心等等,这些都需要班主任用心去思考。如果仅有爱心,没有严格要求也不行。留守儿童虽然缺乏来自父母的直接关爱,但在经济上的满足、来自爷爷奶奶的溺爱并不少,所以如果班主任对孩子的关爱处理不当,他们以为是理所当然,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对待留守儿童的的教育离不开严格要求,应该批评的就要针对性地进行批评教育,甚至可以有一些小小的惩罚措施。比如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如果孩子最喜欢的是家长每周打回来的一次电话,那么对于屡犯错误的孩子,就可以惩罚他推迟与家长的通话,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使父母难过,即所谓的“德有伤,贻亲羞”,进而及时纠正。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迷惘与敏感的时期,这个时候是孩子性格形成的主要阶段,注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孤独、敏感甚至厌学厌世等不良情绪,针对很多留守儿童缺少的不是物质,而是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班主任应该加强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可以配合心理辅导教师,适时开展心理辅导,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如果没有专门的心理教师,班主任也可以身体力行地承担心理辅导的责任。班主任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孩子心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开导,不仅要让孩子们知道父母的爱与无奈,而且也要让孩子们体会父母的艰辛,从而改掉铺张浪费、攀比等不良的习惯。班主任在对孩子进行健康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护好他们的隐私,不能对学生心理造成伤害。教师要站在留守儿童的角度上去看问题、做工作,否则这项工作将很难取得成效。

班主任要制定具体详细的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和方案,配合学校大力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教育的氛围,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摆上桌面,真正使班级成为留守儿童学文化、学做人的家园。班主任要建立留守学生专项档案,记载好留守学生父母打工所在地的地址、电话、家庭情况等;充分关注到留守儿童的个性心理和个性需求,把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以及各阶段的变化情况记录下来,且有针对性地对这些留守儿童进行个别教育、补偿教育,并主动与其监护人联系。班主任还可以利用春节、假期学生父母返乡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或登门家访,与家长充分交流,引导家长采取多种方式与儿童交流、沟通,多关心儿童的身心健康,让儿童体会到父爱和母爱,形成合力效应。

三.发挥班主任的主角作用,加强留守儿童与班集体的联系

留守儿童由于特殊的家庭背景,容易造成自卑、孤独、自我中心等心理,他们往往陷入自我的世界而与班级、同学隔阂起来,不与同学交往、与班集体疏远,这样是很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的。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功能,呼吁全班同学共同去关注留守儿童,让孩子们更多地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减少孤独感,增强自信心。班主任可以开展以留守儿童为主题的结队帮扶活动,树立留守儿童自立自强、勤学守纪的榜样,以带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也可以以班干部和优秀学生为成员,成立留守儿童“爱心小组”,每人与一至二名留守儿童结对,在生活上、学习上给予他们帮助。由于留守儿童远离父母,较之同龄的孩子一般比较独立,班主任可以以此为切入口,充分肯定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并且可以选举较好的留守孩子为班干部,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带动其他的留守孩子尽快融入到班集体中来。

班主任应该利用班集体的力量创造一个温暖、宽松的成长学习环境,让留守儿童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从而弥补其由于留守而缺失的亲情。班主任在开展班集体活动的时候要鼓励留守儿童和其他学生一起参加,一起合作,使留守儿童感受到自己也是班集体的一员,从而使他们在心理上有归属感。通过活动增强与同学相处的感情,体验到生活的快乐,体会到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友爱,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学习多彩的活动成为留守儿童成长的乐园。

四.加强与社会联系,共同关注留守儿童

教育留守儿童是一个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单靠学校和班主任的教育是不行的,学校及班主任在做好校内工作的同时应积极争取校外教育资源。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很多农村家长错误地认为那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其实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是谁也无法代替的,留守儿童的家长应该多与班主任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等情况,通过的写信、打电话等方式关心和开导孩子,配合班主任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另外,学校也应该配合班主任,争取校外教育力量实施教育,比如聘请校外心理辅导员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聘请经验丰富的退休老教师指导教育等。要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关爱留守儿童,努力形成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四个环节联动的教育网络,营造出一个农村留守儿童良好的教育环境。

总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更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者们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们要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态度,把更多的关爱和呵护送给这些心灵脆弱的孩子们,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 赵思蓓.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析[J].现代阅读,2012(9).

[2] 戴鸿勤.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J].山东教育科研,1998(5)

第4篇:班主任留守儿童帮扶计划范文

城东小学现有留守儿童137名,近年来,该校重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结合本校实际,在全校范围内实施了以“关爱留守儿童,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以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宗旨的“关爱留守儿童计划”。该校党委书记韦玉红告诉记者:“我们以家长学校、留守儿童示范学校等形式为载体,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网络,为我校的留守儿童创建了一个温暖的家。”

学校是温暖的家

在城东小学上学的冬冬过去是个沉默寡言的孩子,且成绩一直不是很好。原来,冬冬7岁时,父母就去了浙江打工,她寄宿在伯父家。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造成她性格内向孤僻,平时不爱讲话,不喜欢跟同学交往,课余时间常常趴在窗边发呆,有时还偷偷流泪。

2010年,冬冬上三年级,班主任韦金红了解到她的情况后,以此为契机,向韦玉红书记提议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爱心妈妈”活动,很快得到学校领导的认可,随后该校启动了“留守儿童帮扶活动”。2010年11月,该校40多位教师自发组成“爱心妈妈”小组,每位“爱心妈妈”定点帮扶2-3名留守儿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帮扶。在中、高年级,该校则组织非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一对一地结成合作学习小伙伴,让他们互相帮助、共同成长。

韦金红是冬冬的“爱心妈妈”,给冬冬倾注了更多的爱。韦金红首先在班上召开以“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树立起助人为乐的意识。课间,她让学生主动邀请冬冬一起玩游戏;课堂上,她经常鼓励冬冬积极发言;批改作业时,她总会在冬冬的本子上写上一句类似“哇!冬冬,你的字很漂亮,老师很喜欢你!”的赞许的话。由于冬冬的作文写得特别好,她便经常把冬冬的文章当作范文在同学面前朗读,并把文章送到象州县的学校刊物上发表。渐渐地,冬冬自信起来了,笑容也多了,她还主动要求担任班上的学习委员,经常帮助班上学习落后的同学。冬冬还多次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在该校,像冬冬这样获得关爱的留守儿童还有很多。多年来,城东小学一直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为了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2008年9月,该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落实和督查考核。该校还制定了“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九条工作制度,对保障留守儿童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建立在校留守儿童信息库、加强班主任与留守儿童的联系等9个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如今,该校留守儿童工作已经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相关工作进展顺利。

为了使全校教师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达成共识,该校充分发挥政教处、少先队大队部的引领作用,先后组织教师开展了多项活动。从2008年开始,该校每学期都组织班主任去听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以强化班主任重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意识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同时,该校号召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帮扶,各班积极开展以“爱心传递”“牵手互助”等为主题的中队活动,并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该校还在教职工大会上宣传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的目的和意义,为全校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2010年10月,城东小学在四至六年级开设了《生活技能培训课》,罗忠生校长说,该课程的开设是为了让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和了解自身生理发育状况。韦玉红书记告诉记者:“老师们很乐意接受这项工作。他们课前精心设计教案,准备材料,课堂中则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乐中学到知识和技能。无论是老师、学生还是家长,对该课程的设置都反映很好。”

对于低年级的留守儿童,城东小学对班主任作了具体要求:要从关心学生的生活入手,做他们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并确保无任何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要承担起做学生“父母”的责任,辅导其学习,教育其思想,照顾其生活,提高其生活自理的能力;要对留守儿童投入更多的关爱,让他们从师爱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罗忠生校长说:“我们要让学生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感到温暖,使他们即使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安心生活和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

家庭+学校=温暖的“大家”

2008年10月12日,城东小学举办“感恩家庭亲子活动”,600多名学生(包括留守儿童)和家长参加了这次活动。活动首先是心理教育专家作专题讲座,接着是家长与学生在操场上作画、写赠言以及观看节目表演等。时任校长杨志军回忆道:“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都被当时的场景感动了。”活动结束时,一位家长甚至紧握着杨志军的手说:“学校举办这样的活动真好。通过这次活动,我想以后不管有多忙,我都要抽空陪孩子一起玩。还有那些留守儿童,我跟孩子说了,叫他经常带他们到家里玩。”这次活动也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来宾市、象州县关工委领导亲临现场指导活动并观看节目。之后,城东小学还组织了以“阳光家庭同日乐”为主题的特色实践活动。

校长罗忠生说:“家校互动是我校的一个传统。自2000年成立以来,我校就注重建立良好的家校联系。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发现这种方法的效果很好,不但能和谐亲子关系,使学校的教育工作得到良性发展,而且促使家长留意到留守儿童,主动要求帮助留守儿童,让留守儿童从中获得温暖。”

为保障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城东小学很注重组织家长进行相关的培训和学习。从2009年开始,该校定期举行“家长学校”授课活动,每学期分年级组织家长(包括留守儿童监护人)听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并由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及各年级骨干教师代表授课。到目前为止,该活动已成功举办9次。韦玉红书记说:“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讲座,让家长学习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家长很重视,每次开课教室里都坐满了人。”

城东小学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每年有计划地安排家长进入课堂随堂听课,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此外,该校还安排全校性的家长会或者小型的座谈会等,类似的活动每学期开展不少于5次。通过这些活动,该校形成了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合力,保证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城东小学还依托“家长学校”这个平台,建立健全“家长学校”规章制度,设立了“家长开放日”“教师家访周”,建立了科学、规范的“家长学校”管理模式,并从每个年级挑选两名家长代表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3年改选一次,每学期定期召开会议,负责收集家长对学校提出的意见和要求,并分析归纳家长反映的问题,将有关意见、问题及时反馈给学校。

2012年,该校又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在家庭教育方面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方面,对家长和学生分批进行心理培训。培训以集中培训和个别交流的形式开展,目前已开展的培训主题有“家庭教育成功之路”“父母教育实例分析”“儿童情绪障碍与心理疏导”“好孩子好习惯”“与孩子快乐成长”“建立正确的学习认知”等。

罗忠生校长说:“只有家庭与学校通力协作,才能确保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效。”

社会是温暖的“大家”

2008年9月8日,城东小学联合中国电信象州分公司开展了一次“中秋情、明月心,情系留守儿童”电信201电话卡赠送活动。该校119名留守儿童每人免费获得一张价值10元的电话卡。活动仪式结束后,五(3)班的覃馨雨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与远在广东工作的父亲通话,声声温暖的问候和嘱咐,为此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据韦玉红书记介绍,这样的活动城东小学已经成功举办了多次,她说:“我们希望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做得更鲜活、更深入。”2008年秋季,来宾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象州县团委及妇联联合发起了“儿童|留守儿童关顾项目”,并在该校隆重举行启动仪式。仪式上,有关领导对该项工作作出了具体的要求和部署。该校积极配合,2008年3月28-30日,时任校长杨志军带领学校两名骨干教师和五名留守儿童监护人代表,到县委党校参加了相关学习,回校后再由他们向全校师生作讲座,宣传该项目的意义和目的。

该项目在城东小学开展得很顺利,留守儿童受益匪浅。一名留守儿童告诉记者:“很感谢学校对我的关爱,让我就算远离爸妈也能获得许多快乐。”

多年来,城东小学针对留守儿童开展了许多形式多样、鲜活有趣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了温暖。

2010年11月,城东小学充分发挥“五老”(老教师、老干部、老党员、老农民、老工人)的作用,开展了“夕阳红爱心助成长活动”。韦玉红书记说:“这个活动得到了老同志的大力支持。现在,我们聘请了周祖辉、罗福宽、覃日茂等10位老同志作为我们的校外义务辅导员,由他们负责了解并定期反馈留守儿童的校外表现。”学生韦秋旭是云老同志帮扶的对象,云常常利用饭后散步的时间去询问该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只要韦秋旭遇到困难,云都会及时帮助他。平时,云还会给韦秋旭买新衣服,添置学习用品,逢年过节,还会买礼物送给他,或接他到家里过节。谈起云,韦秋旭总是很感激:“梁奶奶经常帮助我,她真是个好人!”

第5篇:班主任留守儿童帮扶计划范文

面对留守儿童问题,探索教育新途径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基础教育的班主任老师,是留守儿童最直接的教育者,有责任和义务关爱留守儿童,教育留守儿童。通过近几年对班级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实践,笔者认为对留守儿童实施“四心四导”教育,即“以爱心为主导、生活上耐心指导、学习上细心辅导、心理上精心疏导”,建立班级托管家园,是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一、以爱心为主导,营造托管家园小家温馨

留守儿童最缺少的是父母的亲情、家的温暖,他们最渴望的是父爱母爱。作为班主任老师,为了教育好他们,就必须要有爱心,实施关爱教育,做学生的慈母,具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爱心的精神去关爱留守儿童。多接近他们,多亲近他们,多给他们一个细微的眼神,一声轻声的问候,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份意外的惊喜,一点阳光般的温暖。多热情的指导和帮助,少严厉的批评和指责。让他们在宽容中学会忍让,在鼓励中学会正直,在支持中学会信任,在赞同中学会自爱,在友爱中学会关怀。让他们真切体会到虽然父母不在身边,却时刻感受到父母的亲情和关爱,感受到慈母般的温暖,最大限度地弥补由于家庭温暖的缺失所带来的伤害。

光有老师的关爱是不够的,还需要班集群体的力量关爱留守儿童。班集体是班级全体同学温暖的小家,学生是这个家里的成员,作为“家长”的班主任,要让所有其他学生对留守儿童献出爱心,让他们享受“温暖一家亲”的温馨。一是建立互助小组,开展一帮一形式结成互助互爱帮扶对子,用学生的关爱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班集体的关爱和温暖,感受到同学间兄弟姐妹般的友谊。其次是创造良好的班级活动环境,积极鼓励留守儿童参加班集体开展的各种团队活动,感受集体的力量,体验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因家庭关爱不足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第三,老师有意识地把班级的一些任务交给留守儿童去做,并细心指导,充分信任,让他们为同学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增强与同学之间的亲和感,让他们融入班集体的正常生活中,从而健康快乐的成长,真正感受班集体家的温馨。

二、耐心指导留守儿童的生活

学校是留守儿童主要的生活空间,他们生活上缺少父母的关心和照顾,生活习惯较差。为了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班主任老师需要从生活上进行耐心指导。生活是日常琐事,细小而繁多,需要抓细节,重落实,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无处不在的关爱。首先,是管理好吃。虽然校园的饭菜不如家里的美味可口,但也不再是“咸菜”下饭的历史,在学校内的一日三餐,已经提供了营养饭菜,做到了物美价廉,时常教育他们科学合理饮食,不偏食,不挑食,珍惜粮食,注重节约,不乱吃零食,养成良好地饮食习惯。其次,管理好住。住宿是学生生活的重要部分,要千方百计地利用现有地居住条件,教育和指导学生建设一个整齐、清洁、规范地居住环境,要求学生遵守就寝纪律,按时就寝、文明就寝,寝室同学之间互爱互助,建设温暖小家。第三,管理好身体。每天坚持和学生一起参加体育锻炼,指导督促,坚持做好“两操一课”,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一小时,提高留守儿童的身体素质。第四,管好卫生和安全。时刻对他们进行卫生常识教育:注意环境卫生,集体卫生,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青春期卫生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加强安全教育,注意交通知识教育,安全用电教育,防火、防雷、防溺水安全教育,注意安全,珍爱生命,牢牢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意识,确保留守儿童健康平安。

三、细心辅导留守儿童的学习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的亲情,大多数对学习认识不足,对学习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学习兴趣不浓,厌学情绪重,成绩低下,这样,班主任老师就必须在学习上进行细心的辅导,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首先,进行“扬长教育”,注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发现并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特长,用他们的“闪光点”来提升他们的“精、气、神”,使他们变得更自信。其次,根据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在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听课方法,复习技巧,写作技巧以及课外阅读等方面给予耐心细致的辅导,切实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提高对知识的认识,从而提高学习成绩,树立起信心,让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以全面的发展。

四、精心疏导留守儿童的心理

第6篇:班主任留守儿童帮扶计划范文

一、我县留守儿童和学校关爱工作现状

目前,我县共有中小学校学生12400多名,其中留守流动生3182名,占学生总数的25.6%。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被寄养在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属家。

由于监护人文化水平低、生产生活负担重,又是隔代抚养,在对孩子的思想沟通、教育管理、亲情关爱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对孩子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为了更好地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切实开展好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教育关工委对全县部分学校的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学校关爱工作亟待加强。

1.留守儿童出现了较严重的心理危机: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自卑心理加剧,喜欢自我封闭,为人处世孤僻不合群,与父母的疏离隔膜感增强。

2.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自私任性、霸道蛮横、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脾气暴躁,逆反心理重,有的出现暴力倾向,甚至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他们在家里和代为抚养的监护人发生顶撞,稍有不满意便大发脾气,叛逆怨恨。

3.留守儿童面临自身不适或者困难时,往往无所适从,不知所措,表现为行动迟缓,意志力不强。

4.大部分学校关工委都成立了关爱工作团(组),但开展关爱工作的力度不够大,往往局限于节庆日的捐款、捐物、课业辅导等,而忽视对留守儿童的跟踪管理和心理疏导,没有建立起长效机制和稳定的结对帮扶关爱体制。

二、开展“家长”活动,探索关爱留守儿童常态化模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孩子的成长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亲情的缺失给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带来了一系列不利影响。为了探索出一条关爱留守儿童的常态化模式,我们在全县各中小学校普遍开展了“家长”活动,全县有335名“家长”参与留守儿童的亲情关爱活动。所谓“家长”,就是由学校各级领导、党员教师和“五老”,按“自愿、自主”的原则,经学校关工委协调,与留守儿童结成亲情关爱对子,成为该留守儿童的“家长”,在生活上细心照顾、学习上悉心指导、心理上耐心引导,做孩子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其职责是认真做好“三知”、“三多”、“三沟通”、“五个一”。

三知:即知道留守儿童本人的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班级和教师情况,为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引导工作奠定基础。

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沟通,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多参加学校学生集体活动,增进了解,培养亲情;多到其家中走访,了解留守儿童情况,宣传科学教育方法,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三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监护人、老师联系沟通,交流留守儿童教育情况,形成管护、教育、引导留守儿童的有效合力。

五个一:即每周与留守儿童联系交流、辅导作业一次;每月与留守儿童父母、任课教师、监护人联系一次;每月到留守儿童家走访一次;每学期初制定一份帮扶留守儿童工作计划书;每学期末撰写一份关爱工作情况总结或留守儿童教育经验文章。

家长在履行基本职责的同时,针对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采取赠送生活学习用品、共度节假日等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地鼓励、关心、帮助留守儿童。如松江小学的李某某父母去外地打工,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年纪已大,还要干活,没有时间管他。他不愿意学习,有空就上网吧玩游戏。没钱就偷铁卖钱。为此,担任他的家长的班主任就主动找他谈话,耐心做思想工作,像母亲一样苦口婆心地教育、规劝,使他认识到错误。面对他犯的错误,给予宽容和理解。每天放学后把他带到自己家写作业,不会的题给他辅导。这样他的作业写完了,没有机会去网吧,时间一长,他渐渐也不惦记上网吧玩游戏了。看到他的进步后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让同学为他鼓掌。被承认、被表扬激起了他心中的愉悦感,尝到了学习的乐趣,学习更努力了,成绩提高得很快,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三、建立“留守儿童”之家,“还原”家庭教育

1.建立留守儿童之家。

一是进行心理健康指导。针对留守儿童缺少家庭温暖而产生的孤独、封闭、自卑、冷漠等心理问题,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是建立家长电话联系制度。为加强留守儿童与家长的沟通交流,“留守儿童之家”开通了三个电话。第一是“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父母每周和子女通一次电话,询问子女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与子女进行经常性情感交流,倾听子女的心声,给子女以热情的鼓励和关怀,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收集学生家长和监护人的联系电话,向学生及家长公示“家长”的电话号码,将学校电话和“家长”电话设置为亲情电话。第二是“师长电话”。在外打工的学生家长每两周给班主任打一次电话,和老师交流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第三是“监护电话”。“家长”每两周和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通一次电话,及时通报有关情况。

三是实施“特别关爱工程”。为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弥补感情缺失,开展“爱心妈妈”征寻活动,“‘爸妈’伴我成长”书信活动、“感恩回报”主题班团队会及朗读比赛、讲故事、课本剧表演等有益活动,融化留守儿童冷却、封闭的心灵,让他们充分感受生活的美好、家庭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爱。同时,各校还利用“六・一”儿童节、寒暑假,组织发放结对帮助卡、给留守儿童捐款、赠送学习用品等方式,让他们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2.“还原”家庭教育。所谓“还原家庭教育”,就是尽可能地“还原”父母亲的关爱和教育,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父母时时都在身边的温暖与亲情。

一是开设“亲情教育课”,在电信部门的支持下,开通“亲情电话”,倡议家长在每周的“亲情教育课”时间或晚上、节假日、孩子生日等与孩子和班主任通电话,以了解自己孩子在校情况,与老师和孩子进行良好沟通,有针对性地还原家庭教育。同时每学期给外出务工家长写一封建议信,如《父母外出打工勿忘教子》、《父母如何与学校保持联系》等,以真诚感人的方式提出建议,让父母认识到自己的关爱对孩子成长、学习的重要性,时时心系孩子,情暖孩子,还原家庭教育。

二是建立留守儿童个案资料,对个别问题突出的留守儿童进行跟踪教育、定期家访,一方面向监护人反映该生在校情况,另一方面指导他们如何配合学校教育管理好孩子,更重要的是告知家长与老师一起关爱、引导孩子,还原家庭教育。

第7篇:班主任留守儿童帮扶计划范文

由于长期远离父母,缺乏亲情,一些留守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存在着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亲情失落、安全失保等问题,日益引发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如何实现教育公平,使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为了让留守儿童得到更多的关爱,促进教育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我们“星星家园”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教育局的指导下,在妇联的支持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来解决留守儿童的关爱问题:

一、争取政府支持,整体统筹安排,工程全面实施。

冬,咸宁市妇联为我们双溪桥镇争取到了“留守儿童活动中心”的创办资金。上半年,我们镇政府用这笔资金全面启动留守关爱工程,不断完善制度,创新活动,丰富载体,规划建设,学校、家庭和社会各个方面齐抓共管,通过制定工作方案、建设留守寄宿制学校、实行结对帮扶、开展主题关爱活动等措施致力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积极构建和谐教育。

一是大力实施教育民生工程,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政策,执行“两免一补”,杜绝乱收费,为特困家庭和留守学生减免杂费、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从物质上给留守儿童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二是政府、学校、社会共参与,三管齐下送温暖,建立助学体系,出台了救助贫困学生的办法,每年拨出一定经费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入学,党委、政府、机关干部、广大党员纷纷捐资捐物。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咸宁市中心支行今年3月份向我们留守中心捐赠了投影仪、体育器材等一万多元的教学用品,鄂南高中的教师、学生也为我们捐赠了4000余元的音响设备,任市长也曾向我们“星星家园”捐款3000元,我们镇的区人大代表也曾个人共捐款多元,武昌水果湖一小、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也曾经向留守儿童伸出援助之手。今年六·一前夕,咸宁市妇联为我们送来了4000元慰问金,区妇联捐款1000元,咸安区教育局捐赠1000元,双溪教育总支捐赠500元。

三是整治校园周边秩序,净化社区文化环境,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区政府统一协调,组织公安、工商、文化稽查等职能部门经常性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二、学校逐步建立体制,管理服务不断完善。

我们将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纳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规划,在指导、检查、考评时,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作为重要内容,我们学校建立了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办法,制订了对留守儿童实施管理的“制度与计划”,设立了留守处常务

主任,聘请了生活老师,并与常务主任、生活老师、心理辅导老师、学习指导老师等签订了责任状。建立“留守学生花名册”“留守学生健康档案”、“留守学生家庭档案”,并设立了“留守学生心理咨询处”,还跟留守儿童签订了“服务托管合同”。|确保在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上把对留守儿童关爱落到实处。一是建立健全家长学校,教育、妇联、团委、关工委等部门齐抓共管,加强对家长学校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家长学校的扶持和督促力度,保证家长学校正常办学,经常开展活动。

二是建立了“关键在校长,基础在班级,落实靠教师”的教育管理机制。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教导主任、班主任和德育教师为成员的“留守学生教育领导小组”,通过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设置亲情电话、开展主题班团队活动、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制度等措施,对留守儿童实行动态管理。

三是建立“四个”教育服务制度,分别是“定点定人联系制度、定期与不定期沟通制度、监护人培训制度和考核评估奖励制度。学校确定教职工定点定人联系留守学生作为帮扶对象,建立了与监护人沟通联系制度,运用书信、电话、家访、召开家长会等途径,与留守儿童家长保持主动性沟通、经常性联系。

四是落实德育的首要地位。学校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保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切实有效地进行,把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养成教育联系起来,使之互相补充,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三、社会结对帮扶,开展主题教育。

留守儿童关爱问题,不仅得到了区委、政府和妇联的高度重视,而且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咸宁市政府、妇联、咸安区政府、妇联领导经常组织人马到我们留守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几年来,社会各界也积极努力,致力营造一个充满人间亲情、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氛围,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一是开展社会结对帮扶活动。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队伍的积极作用,与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定期到学校结对帮扶送温暖。妇联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妇女的特殊作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争当爱心妈妈”结对帮扶活动,联系“社会妈妈”和“家长”。学校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和班主任的表率作用,开展“当好临时父母、倾献师长爱心”结对帮扶活动,使每一名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都能“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二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各界针对留守儿童易发性、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在交通、消防、禁毒、防溺水等各方面,集中开展“自尊、自立、自律、自强,远离不良嗜好、不法场所、不轨人群”主题教育,引导留守儿童人格上做到自尊、生活中学会自立、独处时能够自律、成长中力求自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健康、追求美好、追求进步。

三是深化对留守儿童成长和教育的研究。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他们逐渐加大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研和研究,家庭、学校和社会协作的工作模式开始建立,围绕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习惯等几个方面来召开专门的研究会,开展课题研究,为政府提出和执行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具体措施提供了帮助。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关注与投入。留守儿童渴望爱,需要全社会人人去关爱,去帮助。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

1、我们教师队伍严重老化。大部分年龄在45-59岁之间,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教学质量。建议政府教育部门努力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接纳一批高素质的年轻教师充实我们的队伍。

2、我们留守年中心西边的一排平房(食堂、饭厅、浴室等)在7月9日咸安区校舍安全大排查中被确定为d级危房建议政府部门、教育部门、妇联等助一臂之力,帮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3.由于教室、寝室太少,这就限制了我们招生的数量。为了满足更多留守孩子到留守中心就读的需求,建议政府、妇联、教育出面协调解决留守学生的用房问题。

4、外来干扰、网吧、“”等严重侵害了我们留守学生的经济利益和身心健康。建议政府及执法部门高度重视这些问题,严肃禁止这些不法经营,还给留守孩子安宁日子。

第8篇:班主任留守儿童帮扶计划范文

这样做的远不只刘丹老师一人。2012年暑假,整个岳阳市的老师都放弃了难得的闲暇,走村串户,上门家访,以实际行动响应市教育局发起的“万名教师进万家”活动。

家访是教育的优良传统,是传家宝。为什么要重拾这个传家宝,而且以行政倡导的方式声势浩大地推行?岳阳市教育局局长王德华对记者表示,开展这一活动,背景是教育系统干部教师的“走基层,访民生”,目的是对教育规律的重新认识和创新探索,表达的是我们对孩子们的拳拳关爱,展现的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风采。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万名教师进万家”这曲传递出力量的交响乐吧。

让每一个家庭都感受到温暖

7月底,正是酷暑难当,岳阳市十中校长廖小光和155班班主任孙霞已是第二次来到余以伦家里。“余以伦是个特别聪明的孩子,上半年参加省数学奥赛得了奖,本可以去上海参加复赛,因家里拿不出钱,又没告诉老师,最后失去了这么好的机会。”提起这事,廖小光现在还满是懊悔,“要是当时进行深入的家访,结果可能大不相同”。余以伦的爸爸双目失明,每天需大笔医药费,姐姐又刚考上大学,家里就靠患有腰椎盘突出的妈妈支撑。孙老师对这个聪明懂事的孩子格外疼爱,所以一放假就来家访了,还特意给他带来一些生活和学习用品,并带着他和自己的孩子去吃了顿自助餐,开学前,又给他上大学的姐姐送来1000元的大红包。面对前来采访的记者,余妈妈很开心:“我们和孙老师已经像亲戚一样了。”

这是发生在“万名教师进万家”活动中的寻常而暖心的一幕。

“‘万名教师进万家’活动的主题是‘走进每一个家庭,关爱每一名孩子’。今年是活动的第一年,我们把视线重点投向了特殊学生和特殊家庭。同时,防控学生流失,让孩子们过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假期。”王德华局长简明扼要地向记者谈及这个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记者在市教育局下发的《关于开展“万名教师大家访”活动的通知》中看到,他们把三类学生列为了重点对象,一类是特殊家庭的学生,如孤儿、特困、单亲、留守、再婚家庭的学生等;一类是人际适应困难的学生,如人际关系协调差、心理情绪不稳定、言行异常、性格特殊的学生等;一类是在学习等方面存在障碍的学生,如学困生、偏科生、痴迷网络、喜入游戏厅的学生等。在通知中,市教育局对活动提出了前瞻性建议,建议老师在家访中建立师生一对一的联系帮扶机制,对不同的家庭设计不同的家访方案,以切实解决这部分学生的实际问题。

深入学校时,记者捕捉到了老师们关爱特殊群体孩子的一个个身影——

暑假第一天,汨罗市高坊镇中心小学甘老师和李老师就走进了学生高明轩家里:一股刺鼻的气味迎面扑来,整个房间脏乱不堪,高明轩正在照顾瘫痪在床的妈妈。甘老师和李老师立即动手把房间收拾干净,帮高明轩洗了个澡,并辅导他完成了暑假作业中的一些难题。

在湘阴县,滨湖学校四年级15班班主任田素文老师了解到本班湛洋同学的母亲是聋哑人,父亲没有稳定的工作,家庭条件十分困难时,马上掏钱给他买了一些学习用品,还拿出200元钱给他的父母。玉华中学班主任彭坤龙、杨环宇、刘亚军在鹅形山发生泥石流灾害时,及时协助村委会转移受灾学生陈嘉琦、陈石清,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学生流失往往成为农村学校老师的心病。所以今年一放假,许多班主任及科任老师怀着“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上门家访。

湘阴县六塘中学邵恩阳因母亲车祸过世,经济困难,产生了辍学打工的念头。校长何学龙和班主任老师三次上门家访,多次打电话给他在外务工的父亲,承诺免除邵恩阳的教辅资料费和生活费,帮他提振信心,最终打消了他辍学的念头,让他再一次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平江县安定中学方委会老师得知班上一名学生已前往岳阳某工厂打工,她丢下了自己才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一路奔波,赶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华容,用她的真诚感动了家长,带回了学生。家访让平江的辍学率大大降低,控流保学巩固率从去年的98.5%提高到了99.8%。

身处偏远乡村的孩子,特别是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自我约束能力差,家长无暇顾及,很多孩子都是放任自流。如何让他们过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暑假?

“吴老师真是负责,放暑假我们最担心的就是这群孩子的安全,太调皮了。”8月初,正当家长们苦恼怎样才能把孩子从清凉的小河边拉回家中时,平江县金龙学区官溪完小六年级数学老师吴江龙不仅来到学生家里送上《致家长的一封信》,还组织班上学生来到镇上的小河边实地宣讲下河游泳的危险,教育孩子们要安全健康过暑假。

汨罗智峰中学一年级110班班主任程大明,班上学生49人,暑期家访48人,每位留守儿童家访两次以上,累计家访120余人次。向宇朋是个孤儿,由爷爷奶奶抚养,由于缺少管教,网瘾大,一度沉迷于网络游戏。程老师将其列为重点家访对象,“一次不行,那就两次。两次不行,那就三次,直到把问题彻底解决。”这样连续家访10次,促膝谈心8次,终于让宇朋同学上网的次数逐渐减少。爷爷欣慰地笑了,对程老师的及时帮助十分感激。

第9篇:班主任留守儿童帮扶计划范文

留守学生家访工作总结一

为贯彻落实梅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梅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千名教师大家访活动的通知》(梅市教基[XX]41号)精神,对照县教育局下发的《平远县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千名教师大家访活动方案》,结合坝头学校的实际,对此项工作,学校领导精心组织,认真部署,做好留守儿童家访工作,解决好新时期出现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留守儿童在学校的正确引导下健康成长。现将我校留守儿童家访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领导机构

为使留守儿童家访工作落到实处,不走过场,抓出成效,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由校长负总责,日常工作由团少部负责组织实施,具体计划及留守儿童家访工作方案由团少部负责人余生龙老师制订。

二、宣传发动家访

10月19日上午,学校组织召开了一场行政扩大会议,会上校长传达了上级通知精神及指示,要求各位领导组织召开各类会议,逐级向下传达上级通知精神及指示,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行动上要周密安排。

三、摸底确立目标

为使家访对象明确,清楚掌握家访对象详细情况,10月22日,团少部下发留守儿童统计表及信息表至各位班主任,要求各班主任上报留守儿童名单及家庭详细情况,以便下一步家访工作安排。

四、安排家访工作

根据各班主任统计的留守儿童名单,于10月23日至25日,团少部组织落实家访大行动,要求家访老师利用中午及傍晚两个有效时段(根据农村实际,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在这时候应该在家),以班主任为主、落级领导为督、科任教师为辅,家访留守学生,向临时监护人汇报该生的在校表现,认真听取临时监护人的意见,详细了解实际情况,并做好留守学生家访登记表。

五、梳理家访问题

10月26日上午,团少部组织相关人员收集学生家访登记表,并对登记表中反映的问题进行了逐一梳理,发现留守学生存在有如下问题:1、缺少关爱;2、性情孤僻;3、家庭教育不协调;4、家庭生活较艰辛。

六、出台教育对策

团少部梳理问题上报学校后,10月26日下午,学校再次组织召开行政扩大会议,校长通报家访情况后,针对留守学生的问题,大家认真讨论,研究对策,最后初步形成留守儿童教育措施: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监护人的联系,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

2、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每班推荐12名留守学生与教师结对,每位教师结对12名学生,帮扶教师要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开展文体活动。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学校要求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在学生活动室或操场组织安排文体活动。如:拔河比赛、球类活动、游戏活动等。

3、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关心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可以发动村干部、相关政府人员、村委会成员以及退休老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担当 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

4、拟成立留守儿童资助金。发动师生或社会热心人士捐资,成立留守儿童资助基金,对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给予经济上资助。

5、拟创建视频聊天室。学校设立一间视频聊天室,专门为那些父母长年在外或者回家很少的留守儿童提供视频聊天,让他们在网络上见面、沟通,感受父母之爱,感受家庭的温暖、关爱。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我们要努力探索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留守学生家访工作总结二

单亲家庭,这就是我班谢宇思小朋友的家,他们所住的房子是租来的,因为岁数小,身体差,不忍心寄读在学校而她自家的房子有离集镇太远,家里有年迈的爷爷、奶奶,父母在她刚出生那年就离异了,为了生计,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和孩子全部由俩个老人家管理。家中只有一张破旧的床,一个房东留下的旧电视机和一张崭新的儿童课桌。那天我们去她家家访,家长对我们的到来感到很欣慰,忙的不知所措。

家长向我们反映,孩子很懂事他知道我们家里不是很富裕,从来不像我们提出过份的要求,就连零食都很少吃,她在家能把老师今天教的东西,全讲给我们听,还经常学老师的模样管其他孩子,马上孩子要上小学了,我不知道怎样去教他,不知道要教他学些什么?

我们就孩子教育的问题与家长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并给了家长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的介绍,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对我们的到来表示了感谢。孩子的头脑不差,可是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没有良好的教育使得认知有限,习惯很差,很孤僻,有时爷爷带她走亲戚她都不肯去,照理说五岁的孩子应该是最喜欢跟着家人出去玩的啊。可是在她身上却与众不同,在那里我与孩子的爷爷奶奶交流了很长时间,爷爷不时的诉说着她在家里的表现,他希望老师帮助好好教育。通过此次家访活动,家长了解到了幼儿在园的真实情况,并在一定的基础上提醒了家长应试在家庭内部也要有意识的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幼儿来说终生受益,让家长了解到了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意义。当老师和家长谈到小宇思在幼儿园的一些情况时,家长不停地说谢谢老师,小宇思的进步真的很大,小宇思也知趣地走到我身边,扯着我的衣角笑眯眯地看着我。

对于家长的肯定我顿感欣慰,也倍感羞愧。欣慰地是:我们的老师为孩子的成长不离不弃,用自己的爱心赢得了家长的尊重和信任。羞愧的是:我为宇思做过了什么呢?够了么?是啊,单亲家庭的孩子最缺少的是父母之爱,缺少的是亲情。我感受到家长对孩子都寄与了厚望,只是缺少了正确有效的方法,使得一些孩子的教育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教师要以情感教育为依托,充分的利用各种教育因素,为其创设良好的心理情境,使其发现自我的价值,唤起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首先是尊重。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自卑,总担心同学老师看不起她。因此,常做一些让老师和同学刮目相看的事来,那怕换来的是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白眼,他们也不在乎,因为她可以借此引起大家对他的重视。面对这些学生,如果教师一味的严厉批评,所取得的教育效果是微乎其微,甚至是零教育。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好学生的脉搏,知道他们需要什么。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