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老年智能社区建设方案范文

老年智能社区建设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年智能社区建设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老年智能社区建设方案

第1篇:老年智能社区建设方案范文

为全面推进居家养老医疗服务。海淀区民政局、公共委联手,今年将投入300万元,为全区29个街道(乡镇)配备60套老人智能健康管理、指导服务系统,使社区老人不出社区就能进行体检和慢性病监控。该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自助智能体检终端(体检机),它能全面采集心电图、心率、血压、血糖等指标,检测结果将自动通过互联网传输至服务器,从而存入数据中心的健康档案库中。第二部分是个性化居家远程医疗视频咨询、慢性病管理服务设施。它是利用远程视频,使医疗专家和病人通过双向视频进行即时的语音交流,专家可根据社区老人体检的结果和问诊情况,对症给出诊治方案和指导建议。第三部分是居家远程医疗视频健康保健、指导系统。医疗专家通过网络集中给社区老人进行健康讲座,老人还可远程提问,与专家进行互动交流,

今年,海淀区还将利用高科技手段,逐步在100多个社区建设智能化居家养老服务超市。据悉。服务超市将把社区分散的服务资源,例如家政、钟点工、送餐、超市配送、社区医疗等统一整合到一个智能平台上。借助社区服务站的公共服务平台,老人只要刷卡、点击图标就能申请各类服务。针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社区将配备PAD无线终端,老人在PAD上点击社区服务图标也能获得相应服务。

海淀区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除鼓励社会各类服务组织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外,还动员各类人群参与社区养老服务。过去评“孝星”,一般当选的都是赡养老人的子女。而在2012年上半年出台的《海淀区高龄老人居家赡养鼓励支持办法》则明确提出,对于95周岁(含)以上的老人在家中养老的,除老人子女外,其照料者,如保姆、家庭服务员等,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被评为北京市“孝星”。

针对很多老年人行动不方便、需要上门服务的情况,海淀区提出,对于年满90周岁、需要钟点工服务的老人,社区助老服务商每月提供两次上门(各1小时)服务。每次收费标准为20元,政府补贴30%,另外的70%可以用养老服务券支付。老人如果需要护理床、轮椅、扶手、拐杖等用具,可以从社区服务站租借,享受低保老人护理设备租借费用的标准,费用的70%由政府补贴。

第2篇:老年智能社区建设方案范文

一、智慧社

区的概念

智慧社区的出现是社区不断发展进化的结果。对于智慧社区的概念,国内外专家有不同的理解,本文主要从社会管理,信息发展,智慧城市角度对智慧社区进行描述。

(一)从社会管理的角度了解智慧社区。智慧社区主要是社区中的主体相互作用,和谐发展的状态,指社区管理部门,社区的服务机构以及社区内居民和谐相处的状态。在智慧社区实施的影响下,管理部门能够更快速的了解居民信息及为居民提供更周到的服务。因此居民的幸福水平会提高,同时也能够更加配合社区管理部门的工作,形成社区各方和谐共处的局面。

(二)从信息发展的角度了解智慧社区。智慧社区是基于物联网,新兴技术等发展起来的,在社区中运用各种方便居民的技术手段,从而使居民的生活更加智能,更加方便的社区运行及管理服务平台。因此信息发展是智慧社区的基础部分。

(三)从智慧城市的角度看智慧社区。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最后一公里,存在总体与部分的关系。只有建设好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的实现才成为可能。那么智慧城市的建设就是智慧社区建设的放大版。同时通过参考智慧城市的建设,智慧社区也将各种智慧应用运用到居民生活中来。

二、智慧社区还缺什么

智慧社区第一阶段是把物业服务搬到手机上来,形成网上物业服务管理中心。第二阶段是对小区硬件设施实施智能化改造,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第三阶段是达成可以足不出户就挂号、办理社保等等。在智慧社区实施的过程中,基于居民感受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功能多却不实用

当把智慧社区以app的形式搬运到手机上时,居民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小区物业的动态,同时可以交物业费,物业投诉,进行二手货品交易等,更有些app可以订外卖,打车等,大大方便了居民在社区的生活,提高了物业的管理效率。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一,居民反映大部分功能用不上,点开app反而会浪费流量。第二,部分居民同时表明,订外卖、打车等服务功能不够完善,不如其他专门订外卖、打车的app有针对性,实用度不高,主要在于优惠力度不够,商品种类少。第三,app的使用并不适用于老人、儿童这部分群体的使用,他们需要更加贴心、便捷的服务,而智慧社区的开发者和关注者却忽视了这个问题。

(二)智慧社区不能全方位便利居民生活

智慧社区虽然涉及各个方面,包括智慧家居、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政务等各个方面,但在每一个体系之下,提供的服务可以说是乏善可陈。比如最让居民头疼的生育证,就业证,暂住证等的办理,还不能在app上完成。很多居民反映这种事比较麻烦,希望能够在智慧社区的推广中得到解决。

三、智慧社区的发展受到阻碍的原因分析

(一)物业管理方面意识落后

在智慧社区实施的过程中,物业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实施的过程中与物业的交流合作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大部分物业人员只注重管理,缺少服务意识,物业甚至认为“我又不住这个小区,搞那么好干嘛?”因此很多物业管理人员对智慧社区的推进并不上心,不愿意积极推广智慧社区,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没有什么创新意识。尤其是中小型物业公司,让他们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非常困难。一方面信息化系统的使用改变了物业原有的工作程序,以前物业管理人员发通知只需要在公告栏处贴通知,而现在需要在线上实时信息,服务意识薄弱的物业不愿意做这些工作。另一方面,在线系统的应用使得业主对物业的评价直观的展示在系统内,这样就提高了对物业服务的要求。因此很多物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阻碍了智慧社区的服务。

(二)商家没有意识到智慧社区的商机

智慧社区的app内包括了很多商家例如超市的一键下单,送货上门服务,外卖的订购等等,但是接入的商家较少,很多商家不看好这个平台,因此降低了app的实用度。首先,有些商家人手不够,无法提供关键的送货上门服务;其次,一些商家人手足够,但觉得app的实用度不高,每天盯着手机耗费了很多精力,不如在商店里多卖些东西;最后,一些已经在“美团外卖”、“饿了么”等平台尝试过的商家认为还是用这些平台能够更好地吸引顾客。原本这是一个很好的针对小区顾客的销售平台,但现在发展缓慢,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抱着观望态度。

(三)硬件设施不够完善

对于新建设的新楼盘来说,装备先进的硬件设施没有什么大问题,而对一些较老旧的楼盘,智慧社区的开展十分吃力。像以前的小区的摄像头,门禁系统大多数是模拟信号,与现在的数字信号无法实现对接,如果将这些硬件设施进行升级可能要花费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费用,业主不可能自己掏腰包,更不用说物业掏钱,国家补贴根本不现实,因此智慧社区的开展受到了很大阻碍。比如说一个老人在小区内散步,智慧社区可以达到掏出手机就可以连接摄像头知道老人的位置,而老旧的摄像头无法和手机对接,这又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

四、基于居民角度提出几点解决方案

(一)提出有特色的推广方案

在建立智慧社区平台和应用的基础上,推广人员应当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甚至是不同的小区有针对性地做推广,使智慧社区的齿轮能够转动起来。在不同社区采取不同特色的智慧社区,例如以中青少年为主的发达社区,以老年人为主的居家养老型社区等。智慧社区推广者应充分听取居民的需要,协调好与社区管理部门的沟通,使得推广顺利进行。智慧社区实质上是实体服务和信息服务的紧密结合,我们不能只注重虚拟信息服务,忽视了根本的实质,这是智慧社区服务的真正核心。

第3篇:老年智能社区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字:

老龄化社会,社会孤立,边缘化,多层住宅,垂直封闭社区,混合开发模式,共居社区,终身住宅,终身住宅标准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社会孤立和社会包容Social Exclusion & Integration

在20世纪的下半世纪,专门为老人设计的住房已经开始渐露锋芒,并逐渐占据主导。对于老年住宅,从无偿奉献形式的住宅到专门设计的保障性住房,并没有花费太多时间。最常见的情况下,那些简单的多层住宅小区平均23家才有一个紧急电话。相比这个,更综合完善的老年住宅方案提供一系列公共设施,比如休息室,餐厅,专业设备房,洗衣房等。这些普通常见的公共区域时常以组团形势设置在入口处,形成围合,从而保证安全性。在具备高水平服务和设施的老年住宅则具备为老人提供入户专业护理的条件,一般由养老机构或者医疗机构通过不同的途径共同参与进来。但这些针对老年人的专门化、封闭式的居住模式导致了老人的被社会边缘化的问题。很多研究表明老年人更倾向于独立居住在他们原有的房子里,而不是和子女长期生活或进入专门的老年住宅。

社会孤立是讨论越来越多的话题。那些有能力、无障碍进行社会活动和沟通的普通大众同那些因为客观的或者文化差异导致在社会活动中存在障碍的特殊群体之间的对立于整个社会而言是十分有害的。老人――特别是垂暮之人,他们由于逐渐丧失的经济能力以及日益增多的限制因素,成为最容易被社会孤立的群体之一。为创造出更适合老龄化社会的社区,选择专业却相对独立的模式还是开放包容模式的争论一直是业内广泛争论的焦点。一方面,很多人坚持独立模式可以获得更多的安全感,有效防范针对老人的一系列犯罪活动,并可以获得高质量、专业的晚年生活。所以,封闭管理的独立社区配以不对外的内部街道成为英国和美国的主流。这种社区内人员的社会经济阶层相对一致的模式特别受到中产阶级和上层社会的欢迎。 这种社区建设的观点在中国似乎也正大行其道,多数开发商会根据不同的经济阶层来规划各自独立的居住片区――比如保障性住房一般就不会和高档住宅混成一团。也因为这种观点,大多数英国或者美国的住区多选择规划在近郊或者新城以获得较为独立的空间并拥有更多的绿地。但是以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批判的角度来看,周边空间多样而和谐的空间模式比起围合封闭、自成一体的建设模式更利于创造安全社区。一些学者认为封闭的、阶层分明的社区体系容易导致社会阶级对立和某些阶层,比如老年群体的被孤立化。

混合开发模式下的垂直封闭性社区Vertical Gated Community in Mixed-use Development

选择社区独立封闭主要归结为人们对犯罪的恐惧;在英国和美国,大力推行混合开发的社区建设已经是一个预防犯罪、构建和谐的重要手段。一些问卷调查表明封闭或者开放这两种社区形式在现实犯罪率面前并没有显著的不同。正是认识到了封闭社区的发展在英美两国的社会发展大环境下的可行性变小的这个事实,催使了“垂直封闭社区”的产生,这个概念的提出也正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把两方面的优势结合。 强调包容性设计的住宅是一个理想的目标,以多层形式创建垂直封闭社区,尤其适合老年人居住。能建立“垂直封闭社区”并为那些老年人提供舒适住处的多层形式住宅,是一个考虑相对周全的住房设计可行方案。

给“垂直封闭社区”一个定义是:多样化的空间使用、住宅空间的整合利用;以一个区域、一个街区或是一幢房子的形式存在,并配备安全系统。基于多数老年人的需求并不特殊,“垂直社区模式”比较容易实现在居住密度适当增加的多层街区。这样,很多老人不再需要为了打理他们自己的院子或者其他管理维修而四处走动,多层住宅的特性减少了他们在这方面的需求。当然,对于老人而言最重要的安全性,也可以在这些建筑中的安全系统中得到保障。一般的住宅底层窗户以及前后门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入侵利用,尤其是对那些易受攻击的独居老人注1。层数较高的公寓,在安全性上就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单独的入口,安全的门窗等。一般的入口都装备有电子安全锁和安全监控摄像头。在那些大型住区,安全和监控有专门的负责人员。此外,居住空间的综合利用的概念是值得考虑采用的,比如,一层作为商店,可以给城市居住带来生动,有趣以及便捷的生活环境注2。而且这种空间综合利用可以解决一些城市中心固有的问题。在商业或工业中心,利用那些废弃的办公室或过时的工业建筑作为新型住宅的改建项目,是一个趋势。这个可能是“垂直封闭社区”的第一次作为概念提出。在中国,此类改建项目也越来越得到关注。那些废弃的工业建筑被赋予可以供人们工作生活的功能,比如被年轻人们所接受和喜爱的“LOFT”,就可以将工作办公和生活融合在一处。在英国,居住在市中心商店上面是过去人们所不可想象的,如今也逐渐被接受,特别是年轻人。为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2001年夏天,英国财政法案通过了一项新举措,给予100%的资本免税额用于在市中心建设“底商公寓”租售。 在诺丁汉的市中心,例如Broadmash或者Lace Market,同类型的公寓正在积极建设中。取代之前的低矮建筑形式,这些新建筑被设计成竖向发展的形式,大多数都高于五层,功能上也由多样性代替了单一性。开发商希望由此来吸引那些对比于在近郊封闭独立社区的生活方式,更偏向别致新奇的生活态度及更重视社区安全的潜在消费者。有研究指出混合开发模式的优势其一就是更有利于创造步行为主的亲切的社区环境,这对于生活在其中的人而言是相当有利的。考虑到目前人口结构改变的现状――数量逐渐增加的单身人士,空巢老人,以及那些不愿单独居在近郊或新区的新晋老年阶层,他们都是这些功能复合、安全性高的街区的潜在业主和租客。因此,丰富便捷的城市生活和安全的社区环境两者兼得对一些老人而言十分具有吸引力。

共居社区The CoHousing Community

共居社区是一种能满足人们隐私性、独立性需求,且把各住户前门空间形成一组空间互享的组织形式。它可以是为两代人,也可仅为老人。美国对共居社区运动的一个标签可以解读为:创造传统邻里环境的新发展。它为老年人提供了较高的社会资本,鼓励他们亲近环境,并通过创造社区内部网络加强住户之间的凝聚力。在荷兰的共居社区报告中显示,对于老人而言,他们容易对居住区附近的街道感到陌生,对周围环境感到恐惧或对相邻住户产生不熟悉不亲近感; 而共居社区则可以再造一个小范围的邻里归属感,通过一系列互助、团结且可自选的公共参与性活动,来提高相互之间的联系。最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可以给居住者带来对生活、环境甚至人生的掌控感和满足感。同时,成熟的共居社区模式可以通过社交活动,比如兴趣爱好的分享,精神的交流等来互相支撑,不但是人际关系、更是一种社会模式。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共居社区才是被认为是一个社会融合的典型代表。住在一个能满足自身需求且没有被孤立感的社区是大多数老人的期望。他们希望当自己仍有能力和体力的状态下,按照自己的节奏和计划去保持持续的自主性和丰富的社交活动;换而言之,在他们五六十岁的时候,仍然觉得自己可以发光发热的年纪,选择了一个自己喜好的、合适的生活模式。

共居社区在荷兰,丹麦,德国和英国都比较成熟,虽然它们在房地产业内还尚未出名。但不妨碍在伦敦,这种先锋的生活模式已经被一定范围的老人接受了。尽管上述国家的共居社区彼此尺度和设计都不尽相同,但仍有以下的显著共性:完备的公共设施;私有的住宅;居民有组织的程序;较好的住区管理;考虑到成员间的社会联系;建设过程全程参与;务实的社会目标。

结语:

终身住宅Lifetime Homes

上面讲到的两种模式也许并不能被普遍的老人接受,因为它们更适合那些希望延续城市生活或接受参与性较高(例如建造中的全程参与)的生活的群体;而这些群体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都不会过老。然而,人总会衰老无力甚至残疾病痛。上文也提到很多老人更愿意固守乡土,怀旧情结不可忽视。因此,我们必须考虑我们老后的生活需求以提供最多样的选择,确保独立性、灵活性和舒适性,且不牺牲美学。

如今,只考虑年轻人或特定使用人群设计的想法是狭隘且短浅的。目光长远的设计项目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吸引更多的潜在目标群体。这不仅需有很好的商业嗅觉,还给了建筑师和相关设计领域极大的挑战。随着人的老去,各方面的灵动性不再如昔日。但一个周全的居住设计会考虑到他们老后的各种需求,那么年轻人的需求也自然会匹配。

通过上述两种针对老龄化的设计运动,越来越多的房子被寄予这种关心和期望,基本的设计标准也开始建立。终身住宅(Lifetime Homes)这个概念首先是由Helen Hamlyn Foundation于1989年10月份提出的,之后在此基础上做了深化和发展。这个计划最初不是针对任何一个年龄段或特定客户群,而是为了满足不同家庭的各种需求,希望通过住宅的设计去满足不同业主的需求。概括来说,终身住宅设计标准包括了水平的或者微微倾斜的结合部设计;门或者廊道的宽度足够轮椅的进出;在主要的房间有足够轮椅的转弯半径;插座和开关高度合适;浴室的设计也需要考虑洗浴和厕所处的扶手位置;厕所的设置应该和入口高度一致;如果有必要,升降设备以及其它智能化设备也需要考虑装配。在“终身住宅”的标准下,采用混合开发模式的垂直封闭社区的多层或者更高层住宅,以及共居社区内的住宅必定会以更加满足老龄化社会需求的标准建造。

注1:在英国,最主要的住宅形式是两层或者三层的独门独院住宅,称为HOUSE;我国常见的则为多层或者高层住宅,在英国称为FLAT或者APPARTMENT。

注2:在英国住宅多为独门独院,因此很少出现底商混合住宅这种形式;但是近十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英国学者认为混合开发、商住混合可以提高街区活力和安全性,特别是为衰落的城市中心重新带来生机。

英文参考书目:

Angotti T & Hanhardt E., 2001, “Problems and Prospects for Healthy Mixed-use Communities in New York City”, Planning Practice & Research, vol.16, no.2, pp.145-154

Bryman A., 2001,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raham Towers, 2005, Housing for new needs, ‘an introduction to urban housing design AT HOME IN THE CITY’, Architectural Press, An imprint of Elsevier, pp. 101 102

Julienne Hanson, From ‘special needs’ to ‘lifestyle choices’: articulating the demand for ‘third age’ housing; Sheila M. Peace and Caroline Holland, 2001, INCLUSIVE HOUSING IN AN AGEING SOCIETY, The Policy Press

Heath T., 2001, “Revitalizing cities-Attitudes toward City-Center Liv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 Journal of Plann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 20: 464-473

Mary Kelly, Lifetime Homes; Sheila M. Peace and Caroline Holland, 2001, Housing an ageing society, INCLUSIVE HOUSING IN AN AGEING SOCIETY,The Policy Press, pp. 57, 70 71

Oc T., Tiesdell S., 1997, Safer City Centers-Reviving the Public Realm, London: Paul Chapman Publishing Ltd.

Sheila M. Peace and Caroline Holland, 2001, Housing an ageing society, INCLUSIVE HOUSING IN AN AGEING SOCIETY, The Policy Press, pp. 1 3, 8, 14

Tzu-Yuan Chao, Prof. T. Oc, Dr. T. Heath, 2003, Creating a safer community for elder people in mixed-use development-Vertical gated community in the city center, School of Built Environment,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UK

Wilson-Doenges G., 2000, “An Exploration of Sense of Community and Fear of Crime in Gated Communities”, Environment & Behavior, September 2000, vol. 32, no. 5, pp. 597-611(15), Sage Publications Inc.

Yonkin D., 2003, “A Delicate Balance- California, renowned for sprawl, is, ironically, becoming a leader in creating new mixed-use projects that combine retail and housing in a single building.”, Planning, April:28-31

作者简介:

第4篇:老年智能社区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新城居住区;建设规划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各城市的总人口逐年增加,但中心区人口逐年下降,而近、远郊区的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城市扩展迅速。这已成为我国较普遍性的现实情况。

所谓新城居住区,是为解决大城市人口和就业疏解为主要目的而建成的。均位于大城市郊区,环境状况相对于老城区要好,公交系统较完整,具备较完善的公共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并具有居住、就业、购物等综合城市功能的相对独立性的城市社区。

一、形成新城居住区的类型

目前形成的各类新城居住区,一般可归纳为下列几种:

1.1内城改造和用地功能置换所联动形成的新城居住区

在市场经济情况下,原有城市用地方式不能充分发挥土地的经济效益,内城区的更新改造就势必引起不同的用地功能置换。其中较为普遍的是城市中心区更新改造和老城厢地区保护和更新。

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下,城市中心区众多商家投资竞争,地价提高,因此在城市新一轮的总体规划中,原来的企业、居住区、非盈利性的公共设施等纷纷外迁至位置较偏的较低地价区位。由此而来,这些外迁设施势必带动一大批相关的产业在其新址周边兴起,从而逐渐形成生活、就业兼备的新城居住区。

另一方面老城厢是历史的见证,往往具有历史保护价值,于是政府往往选择城市地区来安置由老城厢疏散出来的人口和产业,由此而来形成新城居住区。这些新居住区往往能得到政府相应政策的支持,各类公共福利设施配套完善,环境状况相对较好,居民能安居乐业。因此,也能得到开发商的青睐,人气较为旺盛。

1.2城市结构改变生成的组团级或小区级新城居住区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发展从数量到质量的变化与提高,从单一功能到多样化、综合化,再到职能化分工。城市的空间结构与用地结构也由封闭式向开放式演变,呈现出从单中心变为多中心及复合组团或小区式结构发展。

大城市,尤其是那些在中心区有老城厢的大城市,为了避免或减弱单中心聚焦带来的恶果,在总体规划中都不再局限于单一中心的城市形态,而是向开敞、多中心或组合城市的方向发展。这样一来,城市原有的主中心的辐射仅限于原有主城区的建成区。其他的建成区依自然地形、道路、绿化等分割,或依原有的发展基础,逐渐形成为具有各自中心,并具有多功能的组团级或小区级新城居住区。

1.3城市郊区化蔓延形成的郊区新居住区

目前,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明显地出现了城市郊区化现象。由于城市内部人口和经济活动过度集中,而且地价、房价日益抬升,生活和就业压力就会导致一些低收入居民选择向地价、房价较低的城市边缘区迁移。另一方面,拥有私人交通工具的富豪阶层则看好郊区的良好环境,选择在郊区生活。

同时,开发商们也看好这块市场,纷纷在对外交通干道沿线,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投资开发各类楼盘。这种开发,同时也吸引了商业、办公、服务业等与其相配套,客观上形成了规模不一、风格各异的层次分明的新居住区。这类城市边缘的新居住区可视为城市中心区建设用地的蔓延,与城区没有明显的绿化分割,以普通的多层、高层住宅为多。

1.4以一大型项目为中心的特定新城居住区

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大型项目,比如总体规划决定的重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工业生产发展项目、大学城等文教发展项目。这些大型项目一般都是城市的重点工程,规划设计、投资建设等各个环节都有较好的保障。由于这些项目占地大、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配套内容多,一般选址在城郊。而且这些项目建成后,能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因而以大型项目为中心的特定新城的居住区随之崛起,如科教新城居住区、海港新城居住区、高新技术开发新城居住区等等。

1.5以传统小城镇为基础发展而成的新城居住区

一些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而且位于大城市近距离辐射范围内的传统小城镇,凭借自身优势,吸收来自大城市的人口疏散和产业扩散。同时,也吸纳由农村流向大城市的部分劳动力。这既减缓了大城市的人口和就业压力,又发展了自己的规模。这些小城镇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后,其城镇的规模、性质、职能等将有新的定位,成为新城居住区。

这一类新城居住区是自发的,但发展基础较扎实,而且能够有效地解决大城市的问题。

二、新居住区建设规划的若干意见

为更好的解决大城市的人口和就业压力,需要更好的吸引各类人群迁入新居住区,新城居住区的环境状况相对于比老城区要好。并且,应具备方便的交通,完善的居住、购物、娱乐、办公、服务、就业等城市功能。同时,也需要提高居住区规划和建设水平。为此,本人根据实践中看到的和宏观的社会认识的趋势,并研究这些趋势的走向和有关资料,现把各方关注的有关意见归纳如下。

2.1实施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新城区联动发展的政策

要实现城市中心区人口向新城居住区疏散的战略目标,宏观上的政策引导与加强控制力度,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关键。

首先对于城市中心区,统筹安排旧城区改造工作。保持特色风貌,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作为政策原则确定建设容量,控制中心城区住宅供应量。对于部分建设用地,一方面可作为城市环境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的用地及备用地,另一方面也为城市未来发展留有余地。

控制中心城区居住建筑的容积率。一方面改善居住环境,减小中心城区交通、市政设施配套及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减少住宅总量的提供,控制了中心城区居住人口的总量,人口密度将随着旧城改造的推进而逐步减少,将从根本上提高中心区的整体环境质量。

同时,这样也有利于提高中心城区土地价值及房产价值,从而拉大中心城区和郊区新城居住区的土地及房产级差。加之新城区好的规划,好的环境状况,相对便宜的房价,促进新城居住区房地产的吸引力,进而吸引中心区大量人口外迁到新城居住区去。

2.2加强整体规划引导与管理控制力度

新修订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突出了“强制”原则,明确了城市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对此,在城市的总体规划中必须贯彻落实。

《办法》明确了城市规划的“定位”,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办法》中又说,编制城市规划,应当考虑人民群众需要,改善人居环境,方便群众生活,充分关注中低收入人群,扶助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必须体现百姓的需要,贯彻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精神。

新城居住区,作为多中心的大城市的新区,有着很大的建设用地选择性。在这种情况下,引导总体规划加强管理,应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的程序,并以“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论证,保证选址正确。

在新城居住区,作为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需要单独处理,在市域城镇规划之下,其应该独立编制本区的总体规划。即一般在大城市总体规划完成后,对其编制分区规划。并应严格按规划引导新城居住区的建设。

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必须按规划引导加强管理控制,避免新城居住区各自盲目开发膨胀,造成混乱的多中心的局面。

2.3各类新城居住区应该做到丰富的绿化

新城居住区,一般独立于主城区,应与主城区要有永久性的绿地分隔。最好是建设中心城区边缘的环城绿化带,这不仅提高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同事避免城市蔓延所带来的弊病,以便吸引更多的人口迁入新城居住区。

城市蔓延居住区的绿化只能与主城区连绵成片,但也应提高新居住区的绿化率,以保持或提升新居住区良好的生态环境。

2.4要有方便的交通规划

在提出交通组织方案和设计时,还要分析交通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最能吸引各类人群,迁入新居住区的关键条件是交通情况。而最有效的支撑人口疏解的交通方式为轨道交通,这已为各大城市地铁建设与沿线人口发展的事实所证明。因此,建设新城居住区,也要同步进行轨道交通的建设。我认为只有轨道交通,才能很好地解决城市中心区和新城居住区之间的交通问题。

同时,也应具有居住区自成体系的方便的道路网和快速干道。

2.5提升新居住区生活环境的整体水平

为了更好的吸引中心城区及农村人口落户该新城居住区,要创造高质量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建设。其中,应包括生态环境、生活服务和保障环境、文明的社会环境等等。以满足人们新的、享受生活及更高层次的文化生活的需求。

(1)提高新居住区住宅建设的质量

在住宅群建设中,应考虑各类不同层次群体对住宅建设的不同要求和所需的空间。社会上有叫富豪群体、中产群体、理性者群体、青年玩家群体(又叫博客群体),老年人群体等人群,他们都有不同的生活环境空间要求。不仅要建设富豪群体所需的别墅区,也应特别注意考虑中低收入人群所需的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必须满足国家要求的90平米以下小户型的建设比例。

居住区环境空间规划的设计中,首先明确其具体内容。是要为各类群体提供、维持什么样的群体生存环境。好的环境空间规划一定是群体食物链成员共生的环境,一个浓缩他们的小世界。可能有学校、电影院、咖啡馆、茶楼、有会所、火锅店、高尔夫、酒店、送水店、休憩娱乐设施……等等。总之,包括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的全部内容。商业超市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设置医院、美术馆、民俗馆、学校,对某些群体来说也是不容忽视的。好的环境状况和设施,对于不同群体的移动和迁入影响极大。

住宅,也要有科学进步的内容,甚至可做到每栋楼房里每个用户可控制他的工作和生产环境(光度、温度、湿度、空气更换等等)。引入宽带联网服务设施,做到电讯通勤,并支持具有弹性工作时间的人在家工作。人口老龄化,需要在家护理的条件等等。

住宅群,要建立智能社区或建设智能住宅。智能住宅将成为开发商的品牌产品,这对于开发商来说也是很有益的招牌,并将吸引更多的人口迁入。

(2)加强新居住区环境景观建设

这里包括居住区内的公共绿化、自然休闲区域等环境的建设,使得新城居住区的整体自然生态环境大大优于中心城区,增加人口聚集力和吸引力。同时,要加强保护居住区内的风景名胜古迹和其他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保护。

(3)加强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这些设施涉及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所以应优先超前考虑这些反映居住区居民日常生活水平的公建配套设施的布局和建设,坚决避免配套设施和社区建设跟不上的现象。居住区软环境的建设对于人口吸引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新居住区特别要考虑,服务于各种年龄段的服务设施。即老年人需要的健康设施和无阻的空间,年轻人需要的文化康乐设施,高素质的儿童活动空间等等。

(4)要注意避免产生拥挤、噪音、大气污染等方面的问题

各小区、组团的布置中,要确定好交通出入口方位,并要有足够的停车场。做好各小区、组团级的绿化。做好隔离或消除噪音、污染源的措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