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吨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乙烯;自主学习;导学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6-0059-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一、问题的提出

自主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体目标之一,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重要途径。自主课堂的主要体现是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1]。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基于自主学习的学案导学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本文以人教版化学必修2[2]第三章“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1课时)“乙烯”为例,讨论以导学案为载体,从“想学、能学、会学”三个层面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教学设计及实录

1. 课标分析

2. 设计思路

3. 导学案实录

【学习导言】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是合成很多有机物的母本。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2011我国乙烯的产量达1527.39万吨,2013年全国乙烯产量累计达1623万吨,同比增长了8.5%。目前工业上主要从石油中获得乙烯。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要掌握乙烯的分子结构,理解碳碳双键的结构特点,能够书写乙烯的电子式、结构式,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了解加成反应的特征,了解烯烃和不饱和烃的概念。在学习乙烯的基本知识的同时,了解石油产品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了解化学在帮助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重要性。

【模块1实验观察、小组合学】石蜡油分解实验

观看视频,阅读课本P67,完成实验报告,并思考相关问题。

[想一想,议一议]

请试着分析石蜡油分解实验的反应物、反应条件、产物。

如何理解课本中“从石油中获得乙烯”这句话?

[模块2观察模型 个别学习]乙烯的结构特点

观察乙烯分子结构模型,书写乙烯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思考总结乙烯分子内各原子的空间相对位置。

了解烯烃和不饱和烃的概念。

[模块3演示实验 教师辅学]乙烯的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课本P68图3-9)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思考溶液褪色的原因?结合甲烷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理解乙烯和甲烷的结构差异。

演示实验(课本P68图3-10)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思考溶液褪色的原因?从结构的角度思考反应的特点。

试着书写反应方程式(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

总结加成反应的特点,并与取代反应比较。

完成乙烯与H2、HCl、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乙烯与H2反应:

b.乙烯与HCl反应:

c.乙烯与水(H2O)反应:

[模块4小组合学 教师辅学]乙烯的应用

根据微模块3的学习成果,阅读课本p.68[思考与交流],试着阐述乙烯中“性质决定用途”的实例(至少举出三个)。

[模块5]达标测评(略)

[模块6]总结反思

归纳整理“乙烯”部分的重点内容,查找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并记录。

回忆本节内容的学习轨迹,熟悉和理解“结构―性质―用途”的研究路径,并在后续的学习中学会自主运用。

三、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基本遵循教材顺序,挖掘知识的规律和价值,围绕主题、紧贴实际,在生产生活及实验中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关注情境、关注实验、关注问题、关注反思,从而实现学习过程中从“知识”到“能力”的价值追求。

1. 基于让学生“想学”的教学设计

只有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价值,亲身体会化学知识和社会实践及生活的联系,感受所学知识对社会和自身发展的意义,才会有发至内心的学习激情。学案导言部分说明乙烯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是有机化学工业的核心、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而以乙烯为原料的有机化工产品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知道学习的价值,以调动学生内在学习动机。

2. 基于让学生“能学”的教学设计

这节课的设计原则是扎扎实实挖掘课标和教材中知识的内在规律和价值,帮助学生理清前后知识的结构化联系。以“能否从石油中得到乙烯”引入模块一,通过探究实验讨论两种溶液褪色的原因,结合“烷烃”部分对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征分析,要求学生独立写出乙烯的结构式并总结烯烃的结构特点(模块二)。引导学生从结构的角度比较甲烷和乙烯分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不同现象,从结构的角度认识加成反应并比较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的区别(模块三)。最后根据生活经验结合教材介绍深入认识乙烯的用途、理解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模块四)。

3. 基于让学生“会学”的教学设计

“乙烯”是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的学习内容,在上一节学习甲烷和烷烃的性质时,学生初步体会了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的学习路径,因而本节内容设计重点是引导学生用“甲烷”的学习经验来帮助理解乙烯的相关知识,运用旧知,将乙烷到乙烯比较,展开思绪,由结构的特殊性讨论性质特殊性。 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水平,引领学生搭建知识内部的结构化关系,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 以导学案为载体引领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必须以一定的学习策略做保障,导学案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自主学习的途径。(1)上课前将导学案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导学案、 看清学习目标要求,浏览导学案中要思考的问题。(2)带着问题独立阅读教材,做好笔记,把简单易懂的内容学会,不懂的疑难问题标出来记下来,待组内交流时再提出。(3)课堂中将“乙烯”的学习任务分解成四个模块,同时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分别采取个别学习、小组合学、教师辅学等方式,降低学习的难度和风险。(4)设置课后反思小结的模块。在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既定目标之后,引导学生反思、小结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

本节课作为笔者学校的校际交流研讨课,得到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大家认为本节课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2篇:吨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数学教学;实际问题;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078-03

在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比较注重数学知识的讲解,很少注意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如果教学中把数学和人们的实际生产生活联系起来,就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问题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生活中到处是数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结合日常生活创设情境、设计问题

情境创设关键在于教学目标,根据不同的数学问题来设计不同的情境。由情境来引入新的数学问题,问题可以由教师在情境中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但是提出的问题要能吸引学生,这样才能把全体学生的思维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教师在列举数学题时,尽量设计以学校、教师和学生为内容的习题,让学生感到这样的问题就是自己身边的事情,把数学问题与日常生活问题联系起来。比如,编出一道关于学生乘车的习题:某学校计划在总费用2300元的限额内租用汽车送234名学生和6名教师集体外出活动,每辆汽车上至少有1名老师。现有甲﹑乙两种大客车,甲种客车载容量为每辆45人,租金为每辆400元,乙种客车载容量为每辆30人,租金为每辆280元。(1)共需租多少辆汽车?(2)给出最节省费用的租车方案。

分析:可以从乘车人数的角度考虑租多少辆汽车,即要注意到以下要求:①要保证240名师生有车坐;②要使每辆客车上至少有1名老师。

可以这样创设情境,假设这就是本校的事情,让本班学生提出解决方案。在教学中,这样创设情境后,学生解题积极性很高,大家都力争为本次活动提供最优的方案。很快,有的学生就提出解题思路:根据①可知,客车总数不能小于6辆;根据②可知客车总数不能大于6辆,综合起来可知客车总数为6辆。租车费用与所租车的种类有关;可以看出,当客车a确定后,在满足各项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少第租用甲种客车可以节省费用。设租用x辆甲种客车,则租车费用y(单位:元)是函数,即y=400x+280(a-x)。将(1)中确定的a的值代入上式,化简这个函数得y=120x+1680,和学生讨论:根据问题中各条件,自变量x的取值应有几种可能?为使240名师生有车坐,x不能小于4;为使租车费用不超过2300元,x不能超过5。

综合起来可知x的取值为4或5辆,由此可得出两个租车方案。4辆甲种客车,2辆乙种客车;5辆甲种客车,1辆乙种客车。比较一下所需租车费用可知第一种方案更便宜,费用为2160元;第二种方案为2280元,应该选择第一方案。因为它最节省费用。

教师在讨论中比较其他学生的各种方案,从中发现他们的解题错误,并及时给予纠正。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动手解决,从中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二、数学能力训练中体验生产、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起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产、生活中许多地方都需要数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着力体现“小课堂、大应用”的理念,让学生贴近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多举例来说明数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比如调水问题:从A﹑B两水库向甲﹑乙两地调水,甲地需水15万吨,乙地需水13万吨,A﹑B两水库各可调出水14万吨,从A地到甲地50千米,到乙地30千米;从B地到甲地60千米,到乙地45千米,设计一个调运方案使水的调运量(单位:万吨·千米)尽可能小。

分析:首先应考虑到影响水的调动量的因素有两个,即水量(单位:万吨)和运程(单位:千米),水的调运量是两者的乘积(单位:万吨·千米);其次应考虑到由A﹑B水库运往甲﹑乙两地的水量共4个量:即A-甲,A-乙,B-甲,B-乙的水量,它们互相联系,设从A水库调往甲地的水量为X吨,则有:

设水的调运量为Y万吨·千米,则有Y=50X+30(14-X)+60(15-X)+45(X-1)。讨论:(1)化简这个函数,并指出其中自变量X的取值应有什么限制条件;(2)结合函数解析式明确最佳调运方案,水最小调运量为多少?(3)如果设其他水量(例如从B水库调往乙地的水量)为X万吨,能得到同样的最佳方案吗?

经过讨论后,得到化简后函数解析式Y=50X+1275,在实际生产生活调运量为0或正数,即可得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X≥0,X-14≥0,15-X≥0,X-1≥0综合起来X的取值范围为1≤X≤14,所以当X取值1时,调运量最小,Y=1280(万吨·千米),由此可以设计出最佳方案为从A调往甲1万吨水,调往乙13万吨水,从B调往甲14万吨水,水的最小调运量为1280万吨·千米。

教师从上面例题讲解中可以启发学生,数学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应用到数学。以生活中调水为实际背景,让学生运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的未知量,用代数式表示关联量。从而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巨大作用。

三、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生活化

学生喜欢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运用,把应用题与生活的问题联系起来会更好。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活生生题目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一种节能灯的功率为10瓦(即0.01千瓦),售价为60元;一种白炽灯的功率为60瓦(即0.06千瓦),售价为3元,两种灯的照明效果一样,使用寿命也相同(3000小时以上),如果电费价格为0.5元/千瓦·时,消费者选用哪种灯可以节省费用?

分析:要考虑如何节省费用,必须既考虑灯的售价又考虑电费,因为费用=灯的成本+使用成本(电费),不同灯的售价分别是不同的常数,而电费与照明时间成正例。因此,总费用与灯的售价、功率这些常数有关,而且与照明时间有关,写出函数解析式是分析问题的基础。

设照明使用时间为X小时,则用节能灯的总费用为:Y1=0.5×0.01X+60,类似地可以写出用白炽灯的总费用为Y2=0.5×0.06X+3,讨论:根据Y1,Y2两个函数,考虑下列问题:(1)X为何值时Y1=Y2?(2)X为何值时Y1>Y2?(3)X为何值时Y12280小时,即两种灯都使用超过2280小时,节能灯更节省费用。当X

总之,数学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数学源于生活和生产,又服务于生活和生产。教学中将数学与日常的生产生活结合起来,必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孔凡哲.新课程理念下创新教学设计[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第3篇:吨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数学素养;经历;思考;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5-0056-02

[作者简介]彭钱群(1984―),江苏南通人,本科,江苏省启东市少直小学教师,小学一级。

数学素养是学生在不断积累数学知识和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逐步形成的一种数学思维形态,即用数学的眼光来看问题,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用数学的习惯来交流问题等。

一、让学生有充分的经历

数学素养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是日常的积累是促进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有充分的经历,在丰富的猜想、实验、操作、探索、比较等活动中感悟数学,发展数学观。只有深刻的体验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比如苏教版三年级《吨的认识》教学中,笔者采用了这样几个环节来实施教学:

1.猜一猜:一只梨重300( ),一箱梨重10( ),一卡车梨重2( )。

2.说一说:你从哪里接触过这个单位,你对这个单位有怎样的认识?

3.算一算:一名三年级同学的体重大约30千克,多少名同学的体重之和为1吨;一袋大米重50千克,多少袋大米重一吨?

4.比一比:10头猪重1( );1只大象重5 000( )。

5.用一用:一个电梯的载重量为1吨,一个观光团有20名成年人,你觉得他们能一次性乘坐吗?你想怎样与他们交流?

在这节课中,笔者安排了丰富的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吨”这个单位的印象。因为这是抽象的概念,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在计量特别重的物体质量时用“吨”作单位,学生难以把握。所以笔者让学生在“猜一猜”中先体验吨的用处,再联系生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说一说”中进一步地感知“吨”。当然这些活动只能帮助学生从性质上认识吨,所以,接下来笔者设计了“算一算”这个环节,让学生从生活中熟悉的一些物体的质量入手,在“量”上也了增加一些体验,这样的体验尽管不是直接的,但是也给学生的认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比一比”的教学环节有一个综合能力的提升,学生能够感知到不是所有“特别重”的地方都用“吨”作单位。在比较中,学生的数感有所发展,应用意识也有所增强。“用一用”的教学环节旨在帮助学生提升数学意识,用数学的思维和数学的语言,从数学的角度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这些大量的活动体验中,学生对新知识的感知一步步清晰明朗起来,并能熟练、自由地运用知识,其数学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

经过充分的体验,学生会有不同的思考,数学认知有所发展,但是仅仅有这些经历是远远不够的,数学学习需要主动性,需要足够的思考以便更好地从学习中汲取营养,切实提升数学素养。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机会,让智慧的火花迸发出来。比如在五年级《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中,对于23和15的大小比较,学生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1.化成小数比较。

2.通分后比较。

3.找1作为标杆来比较,23比1小15,215比1小23,所以15小于23。

4.交叉相乘比较,3×5=15,4×4=16,所以15小于215。(一名学生从资料上学习到的)

为了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笔者作了如下的引导:

师:比较分数大小的几种方法,你认同和喜欢哪种?说说理由。

生1:我喜欢第3种,因为这一种比较巧妙,一看就知道大小。

生2:我喜欢第2种,我觉得第3种方法不适用于所有的分数,只有在(分数)比较特殊的时候才行,而第2种什么时候都可以。

生3:我也喜欢第2种,但我对第4种方法充满期待,如果真像老师说的那样,以后我们知道了为什么能这样比较,那这种方法肯定比第2种还好。

师:几位同学表述了自己的理由,说得真好,你们也这么认为吗?

生4:我觉得他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是我认为不要现在就决定哪种方法比较好,不同的题目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比较大小,如果有比较快的方法可以用,就没有必要通分了。

师:完全同意你的想法,大家看看这样几种方法你能不能都掌握,能不能都熟练运用。

很明显,如果教学只是让学生找到一种方法来解决一类题型,那么学生的收获必定是不多的,学生的发展必定是缓慢的。在这样极富思考价值的问题面前,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思考、辨析,有充分的机会来研讨、反思无疑是重要的。学生在多样的方法面前,第一层次的思考是判断各种方法的合理性,第二层次的思考是考虑实用性,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做出价值判断。让学生形成优化意识,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让学生深入实践

“实践出真知”,在实践活动中的体验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经验,修正认知,为今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苏教版六年级《实际测量》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将重点放在让学生利用工具来进行直接测量或者间接测量上。对于教材中提示的“对于要求不太精确的测量可以用目测或者步测”,笔者在实际测量前,加入一个目测估计的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测量后对照之前的目测结果,看看估计得准不准。活动结束后,在交流活动经验环节有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小组的估测都比实际测量的结果要小一些,有时候即使我们有意估计得大一点,还是比实际测量结果小一点,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在其他小组也有类似的问题。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回顾了自己的目测办法,发现多数学生都是用数的方法,从眼前开始,一米一米或者几米几米地数到终点,这就是问题所在。笔者先请一个学生做演示,用旗杆插到他确定的每个间隔点,请全班学生站到与一列旗杆平行的位置来观察,大家惊奇地发现:越靠近终点的旗杆相距越远。这是为什么呢?反应快一些的学生想到了在美术中学习到的近大远小的原理,问题迎刃而解。

这是一次意外的发现,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笔者没有估计到这样的情况,但值得庆幸的是,学生进行了质疑发现了问题所在,并且作了深入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师就能“对症下药”。通过这个数学问题的解决,笔者从中体会到实践的重要性,再多的纸上谈兵都不如实实在在地实践一次,因为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会得到真实的体验,收获意想不到的“财富”。

参考文献:

[1] 叶金标,陈文胜.立足课堂教学发展数学素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4).

第4篇:吨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情境创设;发散探索;练习趣味

数学课堂没有语文课堂华丽优美的语句,抑扬顿挫的朗读,

有的只是看起来有些枯燥无味的数字组合、算理探究。但就在这数字的排列布阵中,其实蕴含着无穷的奥妙。教师巧妙的教学设计,往往能不知不觉地把学生带到数学的王国里探索,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进而燃起孩子们对数学强烈的探求欲望,逐渐形成数学独有的创新思维,进而形成有效教学。那么,怎样营造创新氛围,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形成有效教学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好奇心强,对未知的问题总跃跃欲试,

但是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直观接受力强。针对这一特点,课堂上必须创设情境,在感官中唤起学生的创新欲望。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探求知识的学习环境,搭建创造的空间,激起求知和创新的欲望。

如:教学二年级“测量”,一上课,我捧出一个漂亮的百宝箱,找几个学生同时把手伸进去,把摸到的物品拿出来,如果认识就告诉大家物品名称。然后,我出示下面的问题情境:这些物品有什么用?如果让你量教室的长度,选择哪样?怎么测量?请同学们讨论。学生讨论热烈,积极参与。

接着,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选择格尺;有的说选择卷尺;有的说选择软尺。学生思维活跃,我马上给予肯定――真聪明!你真善于思考。顺着学生的思维,我接着问:你想怎样测量?这时学生又纷纷举手发言。然后进行实地测量。最后,请每个合作小组汇报测量中遇到的问题,学生集思广益共同解决。这样,在这一堂动手实践的教学活动中,既揭示了知识的奥秘,探索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欲望,激发了创新思维。

二、拓展发散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发散探索是对自身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更进一步大胆提出新问题,并能积极主动探索新知识,不断发现更多巧妙有效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本途径。在教学中我放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尝试,想出合理独特的解决方法。

如:我在教学“商场要运一批水果,小卡车载重2吨,大卡车载重4吨,两辆车同时运3次,一共运了多少吨?”这道应用题时,学生在弄清题意之后,就纷纷列式计算:2×3=6(吨),4×3=12(吨),6+12=18(吨)。至此已经完成了这道应用题的解答,但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达到有效教学效果,我便面露难色问学生,只此一种解法吗?教室立刻安静下来,学生屏息凝视进入思考当中。稍倾,我轻声引导他们从题中关键信息入手,进行讨论,并激励他们看谁博学多才,能够想出另一种解法。学生积极讨论,过了一会儿,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可以先求出大、小卡车一次运多少吨?然后再求出3次共运多少吨?”这位同学刚回答完,我还来不及表扬他,学生就异口同声的表扬他:你真聪明!我也不失时机的表扬全班学生:你们学会了欣赏他人,很了不起!

一节课下来,学生既自主参与到学习当中,又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愉悦心境中激发学习积极性,发散思维得到了拓展,不但培养了创新意识,亦实现了有效教学。

三、重视练习趣味,形成学生的创新思维

练习是数学课堂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动态的趣味练习,不

失为是激发创新思维的好方法。教师可以制作新颖,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的课件,帮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遇到的问题。动态的画面,易于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其感官,打开闭塞的思维,激发思维的活跃性,求得一题多解、一题多思路、一题多辐射的课堂高效学习。

第5篇:吨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

郭河一小余举刚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使我明确了教师不在是课程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建设者、调适者,是课程实施中问题的协商者、解决者。因此,新课程对教师在决策、开发、研究能力上提出了许多要求。通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使我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方向。我会认真学习有关资料,认真钻研教材,认真领会编者意图,力求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经历真正的“引导”,获得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了,四大数学内容。即数与代数、空间与圆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和解决问题。下面就自己读完这本书后的感受,再结合本人几年的实践来谈一谈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一、教学素材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1、从现实中取得学习资源

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入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中。如《吨的认识》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况中感受并认识吨,建立吨这一概念。

2、从具体事实中理解、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

小学生都有比较强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他们渴望在学习中自己去发现。教师要善于保护并善于激发学生的这种欲望。这些发现和欲望都是基于对现实的理解和发现。浙教版的很多单元结束时都安排了实践活动课。这些实践活动课都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活动注重实效

1、教学活动必须有明确的目的

有效的教学活动必须目的明确,盲目的活动往往是低效的、无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否落实到位,最关键的是看是否制定了明确的目的。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时首先考虑的应是教学目的,而不是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因为方式和手段都是围绕目的来实施的。

2、教学活动必须是学生的自主活动。

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动手和动脑有机的结合起来。启发学生的多种感观。自主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体会活动中的数学成分。如《连加、连减》一课。学生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自己说情景、自己说想法、自己提问题、自己解答问题。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而是主动的、创造性的学。这样的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内在的动力,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3、教学活动必须倡导有效地合作学习

现阶段,合作学习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课改课堂上。合作与交流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初步学会基本的合作方法。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何时合作,我觉得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必须合作:1,所学的知识是难点,学生感到有难度,有困惑。2,所学的知识是重点,学生需强化该知识点。3,所学的任务较重,较难,需要大家分工。如果只把合作学习当做形式而放任自流,那时无效的合作。

三、教师角色的变化

1、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作为促进者,其角色行为表现为: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的喜悦;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过失和错误。

2、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第6篇:吨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

第一, 教师角色定位策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句话明确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教师由传道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就需要教师打破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为教师和学生减负,才能确保在有效的时间里使教和学获得最佳效益。因此,教师要充分认清自己在高效课堂中的地位和作用。新课改中,新的课堂必须有新的角色定位,需要改变旧的教育观念和陈旧的教学习惯,用课改的“三观”(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来武装头脑、支配行动。

第二, 目标陈述策略。

教师陈述自己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目标陈述要层级化,因为目标的层级化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课堂教学目标应该是学生的学习目标。目标陈述要用学生的语言描述教学目标,使教师的教学目标真正转换为学生的学习目标。目标陈述策略也要求教师把教学目标任务化和问题化。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尽量可以观察和测量。在陈述知识与技能目标时,不宜含糊不清、缺乏质和量规定的“了解”、“理解”、“掌握”等词,“了解”、“理解”、“掌握”某一具体的概念、原理,只是一个抽象的目标,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中不能这样笼统地讲,而应具体明确“理解”、“掌握”到什么程度,会“运用”到什么水平。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列举了一系列的行为动词来描述教学目标,这些行为动词表现了不同层次的学习结果。教师应根据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恰当选择行为动词来明确表述学生应达到的目标,以加强教学设计的可操作性和教学质量的可测性。

第三, 教学组织策略。

一名好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组织策略,只有良好的组织才能够使教学事半功倍。要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必须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直接经验的背景以及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状况,然后通过教学的设计和资源的提供,使学生能够借助其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学习,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经验和体验的相互作用,要使学生从做中学,实现知行合一。

例如:在复习“统计图”时,可设计这样一道题:下面是两个班在一场篮球运动会上的4次对抗赛的比赛结果。根据以上信息,师生合作交流,回答下列问题:(1)选用哪种统计图比较美观?为什么?(2)你能否直观从统计图中读出某队的每场比赛成绩?(3)每种统计图具有特殊的作用是什么?(4)你怎样评价这两支球队?师生交流自己的想法。这种教学是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选用自己喜欢的统计图来绘制,然后展示自己的成果,发表自己的看法,整个教学过程,教师通过示范、讲解、以合作交流为主,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解决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第四, 课堂情境创设策略。

学生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有赖于学校各方面的条件,有赖于教师教学组织中创设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创设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反思性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存在对话,学生是教师强有力的质疑者和反抗者。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的沟通。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实现教学相长。

例如:我在试教《吨的认识》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小熊(500千克)、小牛(400千克)、小马(300千克)、小鹿(100千克)可以同时通过一座限重为1吨的小桥吗?”当学生们在解答了这个问题后,我又追问:“既然它们不能同时过桥,那可以怎么过呢?”学生们思考片刻后便踊跃举手回答,有人说:“小马和小鹿一起过,小熊、小牛一个一个过。”有人说:“我让小熊和小牛先过,小马和小鹿再一起过。”虽然学生们的回答不尽如人意,但学生们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上绽放,智慧在课堂上碰撞。

第7篇:吨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创设 初中物理 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a)-0134-01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要以人的发展为本,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去,自主学习,把课堂教学作为学生自己探究知识,获取知识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有利于用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效率,使教学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笔者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的实践探索,以下从三个方面来谈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1 利用故事创设问题情景

故事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故事。听故事对于绝大多数中学生来说是一大乐趣。在课堂中介绍与本课内容有关的故事,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消除学生对物理的恐惧感,增强物理的趣味性。如在“声的利用”教学中,可给学生讲述三国演义中张飞在长坂坡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五千精骑的故事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在用故事创设物理情景时,.要注意以下问题:(1)故事中要隐含与本课内容有关的物理知识。(2)故事要短小精干,内容要健康,要有科学性,趣味性,能为学生创设悬念,激发学习兴趣。(3)讲故事的过程中遇到有关物理内容时,要放慢速度,加强语气,引起学生注意,便于学生回答后面问题。

物理故事可以是物理学史料、科学家轶事。有目的的、恰当的设置,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体验到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例如进行“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时,介绍伽利略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了亚里斯多德的落体理论,生动讲述传说中的比萨斜塔实验,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能展示自由落体运动的物理情景。再如进行“万有引力定律”教学时,可以引入牛顿思考“苹果落地”的故事,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2 利用自然和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学的原理、规律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之中。在情境教学设计中,我们应该把握这个有利条件,巧妙的利用生活经验有意识地设计情境,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物理现象中发现从未思考过的物理问题,带着解决问题的学习动机,自主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引出物理原理,定律,并继续用于探究并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学习循环,不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如在教学“杠杆”时,可以先提问学生是怎样开汽水瓶盖的,然后演示起子,与生活息息相关,马上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热胀冷缩时”,可以创设这种物理情境:刚煲汤煲得热呼呼的瓦煲突然用冷水淋一下,容易破裂。在学习惯性时,创设坐汽车的物理情境等。又如在教学“变阻器”之前,教师问学生为什么调节电视机上的某个旋钮时,荧光屏的画面会变明变暗、喇叭的声音会变大变小?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却有一定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 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景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我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仔细留意实验的每一步,着力于一些容易忽视的实验细节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必定能够“以小见大”,于“不经意处”发现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冲动。

第8篇:吨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

>> 立足学生实际,创设教学情境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突破教学难点 立足生活实际 提高语文教学 立足生活实际,实现趣味教学 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有趣的数学教学情境 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立足生活 创设平台 立足生活,创设平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立足生活实际 立足生活实际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立足生活实际,把握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创设问题实际情境,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创设生活情境优化课堂教学 创设生活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创设生活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创设生活情境 改进英语教学 创设生活情境,优化数学教学 化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创设 创设生活情境促进物理教学 创设生活情境优化习题教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立足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 立足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立足于生活,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中学习了知识,在知识中学会了应用。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情境兴趣积极性效率 谈到数学,很多人都认为是纯理性的东西,较枯燥,不好学。其实,大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任何数学知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它的模型。”可见,数学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它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所以,新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此,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感受颇多。通过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数学教学只有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才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才能使学生在现实中具体形象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才能亲切地感受和体验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也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 贴近生活,激发兴趣.当今,我们都希望学生在课堂上学得主动些,能自主学习,自愿学习。自愿则来源于学生对事物的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推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这就需要教师以趣引路,贴近生活实际,创设形象具体的教学情境,变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为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例如,在五年级第二学期“循环小数”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循环现象,如:一星期七天的循环、一年四季的循环、一年十二个月的循环、日出日落的循环等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再迁移到数学中的一些特殊的数字,如:0・666… 1・3181818… 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总结,从而很自然的认识了数学中的循环现象,进而认识循环小数。再比如:在二年级第一学期“比多少”的教学中,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做媒体进行教学:教室里的男生和女生比,二年级各班人数之间的比较,老师和学生比,生物园里小鸟和小鸡比,小花园里月季花和玫瑰花比……教师贴近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从这些自己非常熟悉的事物中,形成“比多少”的概念,自觉感知“比多少”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目的。

第9篇:吨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

一、运用数学故事,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发生过许多有趣的、耐人寻味的历史故事。以数学史故事创设情境,不但可以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悠久的数学传统,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丰富数学知识,开拓视野。例如,在讲“分数大小的比较”一课时,一位老师说:“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这时老师打开录音机:“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天气特别炎热。师徒四人口渴难忍,让八戒去找西瓜解渴。不大一会,八戒抱着一个大西瓜回来了。孙悟空说:“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八戒听了不高兴了。叫喊说:“西瓜是我找来的,不给我六分之一,也得给我五分之一。”悟空乐了,赶紧切了五分之一给八戒。八戒吃完西瓜拍着肚皮说:“我真傻,为什么比应得的还少呢?”听完故事教师说:“你们能告诉八戒这是为什么吗?”这样的导入,既生动有趣,又蕴含着新知识。

二、设置数学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思维始于问题。问题设置于开头,能激发学生求知欲,使之产生非知不可之感;问题设置于课中,可拓宽引伸,纵横联系,使教学跌岩起伏,有波有澜;问题设置于课尾,则具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魅力。教师能在“问”字上下工夫,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所以,在巧设提问、讲究提问和优化提问的策略上下功夫,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得到发展,即可取得捷足先登,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之后,一位教师创设如下问题情境:课本上举例说明了“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那么它们在什么情况下全等?在什么情况下不全等呢?这样的设问,可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寻求答案。

三、巧用实验操作,创设教学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有些数学知识、数学概念的教学非常抽象,如果教师不加以处理,学生是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只能是糊里糊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产生亲身感受的体验,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能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数学问题,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比如,在教学二年级“时、分、秒”的教学中,一位教师采用学生喜欢的游戏形式,放一分钟学生喜欢的音乐,让学生有的跳绳、有的拍球、有的读书、有的写字,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体会在一分钟内能做多少事,从而比较直观地感受一分钟的长短,从小学会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再比如,在五年级“大数量的估计”的教学中,一位教师让学生估计13亿粒米相当于多少,学生没有什么体验,于是教师就让学生分组做实验,如:先数出200粒,称一称,重量为4克,那么平均一粒米的重量是:4÷200=0・02(克),再算出13亿粒米的重量:0・02×1300000000=26000000(克)=26吨。26吨到底是多少?还是很抽象,教师又让学生来试一试一袋25千克米的重量,算一算,26吨相当于1040袋。回家调查,一袋米能吃多长时间?1040袋米能吃多长时间?假如全国每人每天浪费一粒米,那要浪费多少米!通过动手实践,使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成为学生能够具体体验和感知的形象知识,既让学生感受了13亿粒米有多少的抽象概念,又教育了学生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再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时,一位教师事先让学生准备好长度分别为5cm、6cm、7cm、8cm、10cm、12cm的六根小木棒,课堂上让学生从中任取三根首尾相接拼成三角形,观察并思考:①任意三根小木棒是否都能拼成三角形?②有几组小木棒能拼成三角形?有几组不能?为什么?③请猜想三角形中三边长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④试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如此处理教材,都让这些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得与学生比较接近,学生理解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四、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推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这就需要教师以趣引路,贴近生活实际,创设形象具体的教学情境,变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为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例如,在五年级第二学期“循环小数”的教学设计中,一位教师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循环现象,如:一星期七天的循环、一年四季的循环、一年十二个月的循环、日出日落的循环等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再迁移到数学中的一些特殊的数字,如:0・666……1・3181818……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总结,从而很自然的认识了数学中的循环现象,进而认识循环小数。再比如:在二年级第一学期“比多少”的教学中,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做媒体进行教学:教室里的男生和女生比,二年级各班人数之间的比较,老师和学生比,生物园里小鸟和小鸡比,小花园里月季花和玫瑰花比……教师贴近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从这些自己非常熟悉的事物中,形成“比多少”的概念,自觉感知“比多少”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