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假期学生管理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指导思想
"以构建和谐校园,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教育方针,坚持对人民对学生对社会高度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和管理职能,减少避免触电、溺水、等伤害事故的发生,为创建平安校园,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努力。
二、工作目标
以不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事故为目标,以学生居住条件,学习活动场所以及学校周边水域为重点,全面清查、整改学校安全隐患,杜绝伤亡事故的发生。通过开展暑期"安全教育日"活动,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学生暑期安全工作,保证学生暑期安全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三、活动主题:
安全第一,注重教育,加强管理,防范未然。
四、安全教育领导小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组 员:各班班主任
五、安全教育活动重点是面临的安全隐患及处置对策教育,不断提高师生防范能力。
六、活动内容:
1、暑假前,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严防溺水"视频宣传教育活动;离校前,学校校长对全体学生集中进行一次暑期安全惊醒教育,积极树立学生假期安全防范和责任意识。
2、通过"大家访"活动,保持家校信息畅通,共同关注学生健康发展。
3、与学生及家长签订《xx小学2016年学生暑假安全责任书》。
七、活动要求:
安全工作是学校的头等大事,希望全体师生以系列"安全宣传"为契机,积极行动起来,全体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在夏季即将来临之际,对学生进行防电、防溺水、防伤害专项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因此,全体教师要从重视人的生命的高度,认真开展好"珍爱生命,预防伤害"教育活动,特别是防溺水。在广泛宣传教育的基础上,班主任要积极做好学生离校时与家长的衔接工作,避免出现学生管理上的空档,在暑假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必须进行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通过教育,使学生自觉远离危险,同时,也使学生了解掌握水中遇险时的自救互救常识,从而减少学生溺水死亡事件的发生。人人讲安全,个个关心安全,时时、处处绷紧安全这根弦,为把我校建成安全、文明、和谐的学习乐园而共同努力!
八、考核措施
1、安全教育领导小组将对活动进行记录、考核。
2、对各班所做的成绩按年级段,各评出优、良、中、各一名,其余为一般,在文明班考核上分别加xxxx分。
3、对有失职的造成后果的将严肃处理。
小学期末和暑假期间学校安全工作方案(二)暑假将至,为切实做好学期末和暑假期间学校安全工作,确保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结合我校安全工作形势,现提出如下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
全体师生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学期末和暑假期间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全员参与,履职尽责,完善并落实好各项预防措施,切实将学校师生安全工作抓紧、抓细、抓实、抓出成效。要克服麻痹和侥幸心理,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主动性,确保暑期学校安全稳定。
二、开展学期末和暑假期间师生安全教育
各班级要结合本校及学生实际,多途径、多形式开展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着重开展好防溺水、防、防食物中毒、防传染病、防火、防汛、防雷、防电、防震、防高温中暑等为主要内容的系列安全专题教育,以典型事例警示学生,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避险逃生能力。
三、强化家校联系,严防溺水、、刑事治安事件发生
暑期是溺水等事故的集中多发期,各班要按照国家教育部要求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切实教育学生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特别要教育学生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各班要加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要通过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各班要加强学生居家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防火、防电、防食物中毒,限时上网浏览健康网站,避免沉湎网络游戏,合理安排假期作业,同时要教育学生外出或在公共场所提升自我防范意识,避免受到不法分子侵害,遇有突发事件机智应对,有效归避各类治安风险。出于安全考虑,假期当中学校和教师个人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群体性外出活动,确保师生安全。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1.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主要是依靠辅导员去做,那么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习惯,也应当以辅导员队伍作为主力军。这就要求辅导员不仅要掌握学生管理方面的有关知识,也应尽可能地掌握学生的专业知识,至少应当了解学生的就业方向,可能就业企业的企业文化、职业要求等相关知识。有可能的话,高职院校应力争建立职业专家式辅导员队伍,以便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学生管理。采取的途径可以是派辅导员到行业兼职、进修,也可以选聘有从业经验的人员充实辅导员队伍,在学生管理中引进职业管理模式。
2.建立职业导师制度。学生进入学校是人生职业生涯的第一步,需要有人对他们给以指导,学会适应职业要求,设计职业未来,解决成长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长期以来,在学校给予学生思想教育与引导的主要依靠是校内辅导员或班主任,而且担当此角色的往往是刚刚毕业尚缺乏人生经历和职业体验的年轻教师,这样很难给予学生好的职业指导。所以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队伍中,应该有一支能够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的导师队伍。这个导师队伍中,不仅有学校富有教育经验的学者,还可包括一定比例的富有经验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他们对人生有深刻的理解,善于把握学生心理和性格特征,对学生未来所从事的行业有比较丰富的经验体会,他们可以通过定期做报告、座谈、个别交流等方式,给予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指导。
3.安排专职或兼职教师给即将毕业的学生上就业指导课。周济部长在2006年11月份高校就业指导会议上强调,有条件的学校要把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没条件的也要安排专职或兼职教师给即将毕业的学生上就业指导课。所以高职高专必须创造条件,利用业余时间,安排专职或兼职教师给学生上就业指导课,使学生端正思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掌握必备的就业技巧,具备良好的就业心理,在就业前让学生有个充分的就业准备。
学生管理工作方面
1.根据培养方向的不同,以企业行为规范要求学生。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就基本选定了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所以学生不仅要学会职业技术、技能,更应该了解职业理念、行为规范、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的内涵。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应当要求学生以一个准职业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建立学生管理制度、学生行为规范、甚至组织学生活动中不仅考虑学生群体的共性,更应该考虑其成长方向的要求。应该借鉴未来从事行业中优秀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岗位职责要求等,使学生养成职业习惯,明确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做什么样的事。同时借鉴企业中对员工的培训和考核模式,不是笼统地对其德、智、体进行培训与考核,而是要细化为企业奉献精神、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其他职业素质要求。
2.定期组织学生在未来从事行业中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可以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学校可以让学生通过兼职、参加行业公益活动、进行社会调查、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等方式来深入未来从事行业。在这个过
程中,学生会脱离过去从书本上了解的对社会行业肤浅的理解,真真切切感受到具体要求,知道怎样改变自己、塑造自己。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在现代社会变迁中了解社会问题与应付社会需要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相应的社会责任感;可以培养学生发展人际关系及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可以初步掌握在社会行业中工作的方法与技巧。最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敬业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管理者应当随时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的引导,并收集学生的社会实践资料,以便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对学生成长给予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并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对学生的主要考核指标。
3.利用学生社团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高职院校有学生会以及各类学生社团组织,但目前给它的工作职责仅仅局限在组织学生活动。其实,学生组织是建立校企联合非常重要的窗口,而且这种形式的交往更具有自发性和自觉性,因而更有效。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激发引导学生在学校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利用学生社团,建立与未来所从事行业的多渠道联系,进行假期兼职、参加座谈会、进行调查研究、帮助策划企业活动、邀请企业人士做报告等手段来实现对行业的理解,把握行业规范和用人标准。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167-03
随着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社会工作作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承接主体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的机遇同样蕴含新的挑战,即新形势下对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挑战,亦即如何培养更多的优秀社会工作人才。高校关于人才的培养,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培养,二是理论培养,三是实践培养。作为既重理论培养,又重实践培养甚至实践培养重于理论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对学生的实践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本文对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培养提出一些拙见。
一、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一)实践教学是诸多学科的必然环节。从宏观上来讲,高校关于人才的培养,既包括思想方面的培养,也包括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的培养。如此可见,实践方面的培养是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实际上,我国《教育法》也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保护,第四十七条明确提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等要对学校组织的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帮助和便利。从微观上来讲,我国各学科的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案都明确规定了实践教学的时间和比例。因此,说实践教学是各学科的必然教学环节是有理论根据和实践根据的。
(二)实践教学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特性所需。一般而言,任何一门学科都具有其学科特性,否则就不能称其为一门学科。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特性包含理念、方法等多个方面,本文仅从理念和方法两个方面予以分析。社会工作坚持“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从理念特性可以看出,为达到“自助”的目标,首先得“助人”。这一“助人”的过程就要求专业社会工作者具备“助人”的能力,而这“助人”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经过专业训练才能获得的。这种专业训练就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才能实现。从社会工作的方法特性来看,专业社工有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三大直接方法和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研究两大间接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明显都建立在社会工作实践基础之上,即使是社会工作研究,有时也需深入实地获取一手资料。显然,社会工作方法上的特性更加需要社会工作者的实践能力。
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有其特殊性。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具有法律性、政治性和组织纪律性等特点,其实这也可以视为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特殊性。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同其他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不同,不少学生毕业后选择在公、检、法、司等司法领域工作。因此,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理论教学方面就增加了不少的法律课程,而且注重对学生法律性、政治性和组织纪律性培养。法律性、政治性和组织纪律性的培养单靠理论教学是难以达到要求的,必须靠实践教学、班级活动、校园活动等课外活动共同带动。
(三)符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需求。随着《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各地各部门也相继出台了相关办法和措施,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的创业。加之我国当前加大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力度,并且出台了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系列办法,作为我国民非企业主体力量之一的社会工作机构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尤其是创业型社会工作人才。近几年,我国虽然有不少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但是真正加入到社会工作队伍的较少,优先社会工作人才更少。因此,需要加强实践教学,引导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加入到社会工作创业队伍中来。
二、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六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总体构想
(一)“六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入学前实践。入学前实践指的是学生利用录取之后和入学之前的假期,在所在地公、检、法、司等政法系统,以及社区、社会工作机构进行入学前的实践。这种实践方式虽然在具体操作层面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对学生和对学校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而言,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其专业意识。其次,有利于学生进行专业选择。经过实践,学生可以根据实践感受,决定是否选择该专业,避免入学后的选择困境。对于学校而言,一方面有利于对新录取学生实际情况的掌握,另一方面这也可以成为学校的招生特色。
2.课堂实践。课堂实践指的是专业课教师利用上课的时间,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这里以课程为例比较便于解释。如讲授个案工作的课堂,任课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模拟相关角色。又如讲授小组工作的课堂,任课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组,然后由各组去承担组别角色。当然这种分配方式可以选择抽签等多种方式。再如讲授社区工作的课堂,任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深入一线社区进行现场教学。课堂教学灵活多样,需要任课教师具备较好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充分引导学生加入到课堂实践中来。
3.课程实践。课程实践指的是每门课程必须进行针对本课程特点的实践活动。社会工作专业至少有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研究、心理咨询与方法、社会调查方法等方法课,还有妇女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禁毒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等方法课,还有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概论、法学概论等理论课。这些课程各具特点,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课程实践,提高学生对课程理论的把握能力及实践能力。
4.实验室实践。实验室实践指的是利用实验室模拟社会工作情景,让学生参与到其中来。实验室看似是工科类的教学专利,其实不然,作为强调实践教学的社会工作而言,也可以进行实验室教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诸多高校已经建立了社会工作实验室。社会工作实验室如同政法院校的模拟法庭一样,目的就是让学生身临其境,切身体验社会工作情景,感受社会工作的专业魅力。
5.寒暑假实践。寒暑假实践指的是学生利用寒暑假实践,深入到相关专业领域进行实践活动。寒暑假是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学生可以利用学校建立的专业实践基地进行实习,也可以自行联系实践基地实习。当然,这需要班主任和专业教师在假期前就做好工作安排,给学生布置假期实践任务。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巩固前一学期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同时,有利于促进学生专业学习的连续性,避免因假期带来的学习断层。
6.毕业实践。毕业实践指的是利用一个到两个学期的时间进行带有总结性的实习活动。毕业实践是学生所有学习和实践的总结。毕业实践的做法在各高校已经具备较好的基础,在这里只提出一点,那就是处理好毕业实践与毕业论文、实践报告、就业等之间的关系,此处不做赘述。
(二)关系。具体分析如下。
1.六者之间互为一体。从入学前实践到课堂实践、课程实践、实验室实践、寒暑假实践,最后再到毕业实践,看似多阶段的实践,实际上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性。入学前实践、课堂实践、课程实践、实验室实践、寒暑假实践、毕业实践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入学前、学习中和毕业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对应入学前实践,第二阶段对应课程实践、课程实践、实验室实践和寒暑假实践,第三阶段对应毕业实践。三个阶段存在一定的次序性,前一个阶段为后一个阶段打下基础。因此,六者之间是一个有机统一体。
六者之间互相促进。第一阶段的入学前实践有利于第二阶段的课堂实践、课程实践、实验室实践和寒暑假实践,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实践又有利于第三阶段的实践。在第二阶段中,课堂实践可以促进课程实践、实验室实践和寒暑假实践。同理,第二阶段中的某一实践也可以促进其他实践。因此,六者之间不是相互制约的,而是相互促进的。
三、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六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实现路径
(一)学校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在我国现行行政体制之下,为确保各项政策的制定及措施的实施,必然离不开顶层设计这一环节。政法院校实行社会工作专业“六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尤其是“六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中的入学前实践,这是一个较新的方式,若不加强顶层设计,后期工作难以开展。而且,实践教学对内几乎涉及学校所有部门,对外涉及实习基地及相关部门。具体来说,就是在学校层面要形成正式的文件,让社会工作专业“六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有据可依,确保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其实,待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较为成熟时,也可复制推广到其他专业中去。当然,学校层面也不只是制定单一的政策即可,还需要相关配套政策才能真正促进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发展。这些配套的方案包括合理的职称评审制度、教师考评机制、学生管理制度等。
(二)院系层面:负责制订完善的实践教学方案。相对于学校层面来说,院系层面才是真正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而且是沟通的桥梁,上要面对学校,下要面对教师和学生。在这里应重点强调的是,院系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核心任务是要负责制订完善的实践教学方案。实践教学涉及校内外的关系,对内涉及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学生工作处、后勤处等多个部门,对外涉及实习基地管理及建立新的实习基地。实践教学从内容上来说涉及六个阶段,还涉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平衡机制。因此,院系一方面要联系校内外相关部门,理顺好行政层面的关系;另一方面,要组织专业教师及相关专家,对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方案认真研究、不断完善,制订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案。
(三)教师层面:建立合理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就教师层面来说,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粗略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理论教学教师(当然也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第二类是实践教学教师,亦可称实践指导老师,第三类是负责行政性事务的辅导员和班主任。三类教师各司其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促进实践教学的开展。不过,笔者更想强调的是,要建立合理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教师考核评价机制(辅导员和班主任一般有单行的考核机制)。无论是兼职实践指导教师,还是专职实践指导教师,均需形成良好的评价机制。当然这主要是学校的责任,不是教师个人的责任。当前,研究型教师和讲授型教师如何评价一直是讨论的热点。加之当前很多学校设置了许多关于教师的“条条框框”,严重制约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教学活动以及新事物的发展。换句话说,有时候很多教师愿意去开展相关工作,但是基于制度的制约,他们也只能选择放弃或者置之不理。
200*年是我县安全生产“攻坚年”,为切实抓好学校的安全工作,保障和谐稳定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安教[200*]10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上级有关文件为指导,以创建“平安校园”为目标,全面贯彻《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进一步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抓好安全教育、检查管理和整治工作,坚决遏制各类事故发生,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和谐发展。
二、“攻坚”目标:确保学校安全控制目标达到“四个不”,即:不发生校园内和由学校组织的活动中师生死亡责任事故;不发生校内火灾、食物中毒、校舍倒塌并导致师生死亡的重大事故;不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不发生因管理不善、安全防范措施不落实导致发生杀人、抢劫强*、纵火、爆炸和入室盗窃等重大刑事犯罪案件。师生各种非正常死亡人数控制在万分之零点六之内,校园内和由学校组织的活动中发生的师生非正常死亡人数控制在万分之零点零五之内。
三、整治时间:200*年4月—12月底
四、整治重点内容
(一)汛期地质灾害防治
整治要求:
各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排除隐患。具体要求是建立“一个机构”,编制“二个方案”,落实“三条措施”,完善“四项制度”,明确“五项要求”,使汛期灾害防治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详见《关于进一步规范汛期学校防灾抗灾工作制度的通知》安委教[200*]48号
(二)游泳安全
整治要求:
1、坚决禁止小学生私自到溪、河、圳、池、水库等水域游泳,本规定应作为学校对学生一项严肃的纪律要求,教育学生自觉遵守;
2、各校要根据学校周边溪、河、圳、池、水库的分布情况,联系当地村(居)对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并加强巡查管理。
3、学校必须通过家访、致家长一封信、与学生家长签定监管责任书等措施,制止学生私自游泳戏水,严防溺水事故发生。
4、各校要建立完善学生相互监督、提醒、举报、制止等制约制度。尤其是要根据学生的分布情况,按片区、角落指定责任心强、表现好的学生作为游泳安全协管员,学校定期不定期地给他们开会布置协管任务,充分发挥学生自管互管的积极性。
(三)校舍安全
整治要求:
1、各学校应在近期内组织一次校舍安全的彻底排查(需要邀请规划建设局等有关部门鉴定的,要积极联系鉴定)。
2、燎海学校属D级危房的应无条件彻底拆除;岭东小学土木结构的校舍应封闭不能使用,并圈定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严防无关人员出入;鹤前小学、石示内小学土木结构的校舍应密切观察,恶劣天气师生不能进入;洪福小学后边坡较高恶劣天气要密切关注。
(四)消防安全
整治要求:
1、各校要开展一次全面彻底的消防安全大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逐条逐项提出整改方案,并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确保落实到位。
2、要切实加强师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包括爱护学校消防设施的教育),制定消防应急疏散预案,有针对性地组织师生进行应急疏散和自救自护的演练,提高师生的消防意识和避险逃生、自救自护能力。
3、严禁组织师生从事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的相关劳动,教育学生在家或节假日不得参与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的相关劳动。
4、中心小学、龙居小学要切实加强寄宿生的管理。生管人员必须与寄宿生住在同一楼层,以便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生管人员要认真负责,加强管理,每天定时查铺清点人数,严禁在学生宿舍使用电炉、电热杯、电热毯、蜡烛、蚊香等物品。
5、要加强消防通道的整治整改,确保消防通道畅通,对一些不必要或妨碍应急逃生的铁门铁窗该拆除的要拆除;消防通道指示标志、应急灯要配备完善。
6、对可能引发火灾的电源线路尤其是一些老化的线路等应加强检修整改,消除火灾隐患。
7、要加强消防设施设备的投入,有计划地添置灭火器材。
(五)交通安全
整治要求:
1、各校要积极创建交通安全文明学校(创建要求详见安教[200*]99号文件通知),中心小学应创造条件,力争首批申报验收.
2、要进一步强化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引导中小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文明素质。
3、要采取有效措施禁止未满12周岁的学生骑自行车上路,禁止小学生驾驶摩托车上学。
4、*近公路两侧的学校要继续实行“小黄帽路队制”,要组织值班值日老师护送学生安全上路。
5、有条件的学校对学生上学放学要建立路队制,开展“大手拉小手,文明一起走”的活动,让学生途中互相关照、互相提醒,共同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路上安全。
(六)公共聚集场所安全
整治要求:
1、各校要组织对学生活动场所及设施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尤其是对教学楼、图书室、宿舍、食堂、运动场等学生生活和活动的场所及各种活动设施设备,要严格按有关安全规定认真检查和管理,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整改整治。
2、要建立楼梯间管理和值勤制度,尤其是学校集会、课间操等重要时段,师生上下楼梯要严密组织,要有老师在场值勤指导,确保上下出入有序,避免拥挤,防止上下楼梯踩踏事故发生。
(七)饮食卫生安全
整治要求:
1、要切实加强食堂食品卫生管理,进一步完善食堂管理制度。食堂采购人员要严格把好采购关,做到定点、定人,并与供应商签订食品卫生安全责任协议,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2、食堂炊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未经体检或体检不合格者,严禁从事直接入口食物的加工工作。
3、学校要严格按规定开设健康教育课,开展有关卫生法规、饮食安全、卫生防疫等知识的宣传教育,教育学生不随意吃零食、野果,不吃“三无”及过期、腐烂变质的各类食品,防止食物中毒和各种疾病发生。
4、要主动联系、配合工商、卫生等部门,联合开展校园周边餐饮业、食什店、小摊小贩等卫生检查整治。
(八)春、秋游及其它活动安全
整治要求:
1、学校组织全校性师生春、秋游或其他集体外出活动,必须严格遵守报批制度。
2、凡组织大型校外活动,要严密组织,事先指定有经验的领导或老师勘察活动场所,凡安全系数低或安全措施无法保障的地方、场所,不得组织师生前往。
3、校外活动务必制定安全方案和应急措施,对每个环节的安全工作都必须落实责任人,确保安全措施到位。
4、需使用交通工具的,必须与合法、正规的营运公司联系,严禁使用无牌证交通工具,或非营运交通工具。
5、户外活动一般不在野外用餐,需在野外用餐的,食品应由师生自备,要特别强调注意饮食卫生。
6、组织到林区春秋游的,要教育师生不得携带火具火种进入林区,严禁在林区野炊,注意森林防火工作。
(九)特种设备使用安全
整治要求:
1、使用液化气的学校要定期检修检测,不使用过期没有年检的液化气瓶,要规范操作,保证使用安全。
2、学校的电路、电器设施要请专业人员定期检修检测维护,保证使用安全。
(十)节、假日安全
整治要求:
1、节假日师生离校前,学校必须开展一次有关节假日安全的专题教育。
2、学校应印发致学生家长一封信,明确节日放假时间,要求家长关注子女节假日生活,并加强监护工作,确保节假日安全。
3、学校要充分利用假期开展安全检查,检修维护设施设备,整改整治安全隐患。
4、要认真落实值班护校工作,确保学校财产安全。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责任制落实
各校必须结合学校实际,认真制定相应的整治方案,做到“攻坚”目标清楚,整治要求明确,整治步骤具体,组织实施有效。县教育局将把十项整治工作列入“平安校园”考评内容。
(二)增强查危排险力度
各校要组织人员开展拉网式的安全大检查,查找学校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制订整改整治计划,指定整改责任人,落实整改措施,逐条逐项抓好整改落实,彻底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师生安全,校园稳定,各校要把《学校安全隐患整改整治调查表》于5月15日前报中心学校。
关键词:专业特色;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社会对学生能力的需求日益全面,学生管理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正视旅游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现实,积极配合教学,依托专业特色开展学生工作,从而使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和科学的运用。如何仅仅围绕教育教学改革和培养创新人才这个目标,勇于探索、大胆改革,力求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实效性的统一,成为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一、“三位一体”的专业特色
旅游管理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有计划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立足辽宁,面向全国,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以教学为中心,以科学研究为保障,进行服务性教育,把旅游管理学院建设成省属一流,全国有一定地位的开放式、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一)复合型――以素质为目标,培养创新理念。21世纪旅游业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知识和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应具备全球化、数字化、创新化和专业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人才定位,夯实学科及专业基础,实现培养目标的有的放矢,从而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应用型――以市场为导向,打造品牌竞争力。学院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通过市场调查、毕业生的跟踪分析、国际发展预测以及旅游人才的供需分析,围绕为企业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定位,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职业技能和知识结构为基础,努力实现在各级旅游行政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经营管理工作,在行政管理部门及其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大型会议和展览的组织、策划、营销及管理工作,在现代涉外高星级饭店、国际旅游业及其相关单位从事经营管理工作,在工商流通企事业等单位从事物流管理、运作和服务等工作的国际型、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
(三)实践性――以技能为保障,实现校企合作新途径。旅游管理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多年的探索实践,已经实现了校企的完美结合,重点开发与企业核心岗位需求直接对接的专业核心业务能力模块,在对岗位能力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改革课程内容,并通过辅环节完善教学内容,实现实训与就业一体化。
二、全方位服务的学生管理方法
目前,我国旅游、会展人才存在着供需错位的现象,而且之间的差距在拉大。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从一定意义上讲,高校的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出现了偏颇,使得学生对专业及就业产生盲目的、模糊的认识。学生的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新的人才定位、新的社会需求,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一)以服务育人为工作理念,确保学生管理工作正确的指导方向。学生管理工作是实现高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保障。学院倡导“全方位的教育、全过程的管理、全天候的服务,全身心的投入”的“四全”工作理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开放式教育教学为保障,以强化管理为手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提高教育、管理和服务质量,把基础性工作做实、重要性工作做好、探索性工作做新,努力形成具有旅游系特色和强项的学生工作新品牌、新亮点、新层次。
(二)以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思想教育相结合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学生的思想教育同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成为学院学生工作的一大特色。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加强和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运用恰当的方法,把思想教育深入到学生的心灵。就学生本身而言,对思想教育产生排斥感,认为是虚无缥缈的,无法衡量的,加之学生现实感的提高,使思想教育的地位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尴尬的境地。因此,找准切入点是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关键。培养学生在旅游服务过程中良好的职业道德、娴熟的职业技能、深厚的文化素养、优质的服务意识、得体的仪容仪态、灵活的应变能力和过硬的心理素质,真正做到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培养融为一体,培养出企业欢迎、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实用性人才。
(三)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核心,培养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学院将专业教育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针对市场需求,以发展的眼光培养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从而实现大学生的自我设计、自我塑造、自我营销。
第一,“大一”时确定专业定位,使学生学会设计自己。对于刚刚入学,对专业迷茫不知的学生,我院从学生入学时便着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对学生进行专业启蒙教育,营造学业与就业结合、理论与实践挂钩的氛围,加深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尽早确定职业方向和目标,培养旅游专业素质和意识。同时,鼓励学生展示个性、发掘潜能、积极进取、追求自身完善,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大二”、“大三”综合培养,提高技能,使学生学会塑造自己。根据社会需求,我院积极调整课程设置,开设实践技能课程。学院经常派专业教师、实验教师和辅导员到星级酒店、会展公司、旅行社及景区景点、物流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并利用我院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旅游综合实验室、模拟客房及餐厅、酒吧、茶艺室、会展综合实验室等教学设施,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培训和课外实践指导,从而使每一位学生能结合自己的专业及择业取向熟练掌握理论及技能,夯实理论功底和实践技能,增加就业筹码。
第三,“大四”强化择业观,把自我意识、自我激励、情绪控制、人际交往技巧、挫折承受等职业素质培养内容融入学生择业、创业、就业指导类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适应能力。遵循应聘技巧,能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推广大学生包装技巧,使学生学会推销自己。注重引导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引导学生建立稳扎稳打的思想,利用网络、院报、课堂、讲座、咨询等多种方式进行面试指导及心理调适。
(四)以深化教学改革为手段,以学生社团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第一,深化教学改革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高等院校对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培养目标的调整,充分利用课堂资源,把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专业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1、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整体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宽广的视野,能适应旅游业各类工作,并具有开拓性、创造性和较高应变能力的复合型中高级旅游管理人才。
2、转变以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智力与非智力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把旅游教育从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因素为中心,转到在发展智力因素的同时,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上,并使它们协调发展。
3、根据市场的需求在课程设置上做到理论和实践并重。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着重培养学生旅游职业综合能力,重点开发与企业核心岗位需求直接对接的专业核心业务能力模块,在对岗位能力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改革课程内容并通过辅环节完善和补充教学内容。
第二,以社会实践促进理论教育。积极拓宽大学生社会实践渠道,依托学生社团,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加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力度,为学生成长、成才之路保驾护航。
1、深入持久的组织好假期学生社会实践。我院本着“指导青年学生成长,为青年学生服务”的原则,组织全院学生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把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活化到实践当中,弥补课堂知识的不足。
2、积极为学生拓展专业实践渠道和场所,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节事活动,为地方经济服务。近几年来,学生参加了辽宁省导游大赛、沈阳市导游大赛、大学生挑战杯赛、世界旅游小姐年度皇后大赛、茶艺表演大赛。学生利用五一、十一黄金周和寒暑假做导游、酒店服务等临时性工作,服务于世界园艺博览会和沈阳冰雪节、沈阳金秋旅游节、中国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制造业博览会、韩国周、糖酒会等活动。充足的理论知识不但可以加大对实践的指导,而且通过专业实践也可以使专业知识得到巩固。学生在获得荣誉的同时,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通过较短时间的岗位适应和锻炼,使许多学生走上了业务管理岗位。
3、科研能力是高等教育区别与其他教育的重要指标。现代社会的发展,已不仅仅停留在对知识型人才的需求,更加注重知识基础上的研究能力的含量。为此,我院成立了科研协会。通过学术讲座、专业教师的指导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在社会公益大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女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创业大赛、论文大赛等活动中成绩显著。
(五)依托专业优势,积极搭建实习就业一体化平台。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厚基础、重能力”,专业培养上要做到“通才”和“专才”的有效结合。学院依托专业优势,积极搭建实习就业一体化平台。学院将资源“引进来,走出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了主动地位。
“走出去”主要体现在:学院实习工作由专人专项负责,考察星级酒店和旅行社,深入了解旅游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变化,多渠道宣传推销学院毕业生;为突破课内与课外、学期与假期的界限,与实习单位积极沟通并签订实习协议,鼓励学生争做“明星服务生”、“明星导游员”,以便实习单位优先选择我院的优秀实习生就业,为学院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学院共与包括北京、上海、深圳、海南、三亚等地在内的20余家五星级酒店,23家四星级酒店和分布在辽宁省各地的38家旅行社签订了长期的实习协议,根据市场需要,按照用人单位的标准培养人才,用“进口”指导“培养”,用“培养”促进“出口”,再用“出口”引导“入口”,形成了招生――培养――就业的良性循环。
“引进来”主要体现在:学院经常利用第二课堂开展与专业相关的技能大赛,邀请专业相关的知名企业家担任评委,使用人单位能够全面的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推荐、宣传和展示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学院聘用各大酒店、旅行社的人力资源部和其他部门经理及主管人员担任校外实训指导老师,并定期邀请到校对学生进行始业教育、讲座等活动,与用人单位保持了较好关系,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双选铺好路、搭好桥。
学院通过实践走出了一条校企合作的模式,实现了“教学、培训、实践、就业”一条龙的培训模式,这种利用专业优势开展创新的就业指导模式,实现了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连接”,输送的学生成为实习单位争相聘用的焦点,同时也增强了学院及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形成了行业间的良性循环。
三、硕果累累的人才质量评估
全面科学地反映高校人才的质量,确定较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关键。在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既要考虑学生具备的素质与技能及其在社会上的表现,又要考虑用人单位、社会对学生的客观评价。
(一)社会的认可度节节攀升。学校先后获批为“辽宁省旅游教育培训基地”、“辽宁省旅游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辽宁省高级旅游管理人才研修基地”。旅游管理专业于2007年获批辽宁省“省级示范性专业”、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旅游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获批为辽宁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该专业所在的旅游管理学院被辽宁省政府授予“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单位”称号。旅游管理学院还是中国旅游教育常务理事单位,辽宁旅游教育与研究学会会长单位。
(二)就业率连年高居榜首。就业率是检验学科的重要指标,也是高校培养学生的落脚点,是学校得以正常运转的灵魂。科学准确的就业定位和多元的就业渠道,是旅游管理学院就业率连年高居榜首的重要保障。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夏学英.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关键词】学风建设;班级干部;核心地位;择优而选;团结精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5-145-01
一、班级干部的重要性
(一)班级干部要求
大学的班级不同于初高中的班级体制,班级的集体性体现的不是很强,因而班级干部的作用更大,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更具重要性。班级体需要精干的班干部团队将同学们联系起来,方便管理。
能够成为好的班干部,需要满足以下三点:第一,应当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能够以身作则;第二,班级管理能力和号召力较强,在班级中具有广泛的学生基础;第三,最好能品学兼优。这样的班干部,在开展班级工作时,效率高,成效好。
(二)班级干部设立的重要性
1.有利于班级管理
班级干部是从集体中选的,能力强、责任心重、乐于奉献的骨干团队,能够协助辅导员对班级进行管理,例如经常通知相关学习、实践信息和活动,参与荣誉评选等。班级干部的工作可以使信息传播更快速,更稳妥。
2.有利于个体生活
班级干部是班级大集体中身负职责的一员,与同学们朝夕相处,互敬友爱。一方面作为同学、朋友,班级干部会更热心帮助同学解决难题,在学习上、生活上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另一方面,班级干部可以利用其一定的班级号召力聚会、旅游等团体活动,丰富个人的集体生活。
二、班级干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职责
(一)工作方面
1、得力助手
班级干部作为班级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当中是辅导员老师的得力助手,负责班级日常全面的日常管理工作。由于辅导员老师不能时时刻刻的和同学在一起,那么只有通过班级干部,辅导员老师才可以及时的了解班级同学的具体生活和学习状况,及时的了解并且解决同学们平时产生的问题。
2.上通下达
班级干部作为辅导员的得力助手同时也起到了上下通达的作用,例如在放假前夕及时的统计假期的去向,向老师及时反馈结果。班级干部负责向同学们传到会议的内容,及时的把会议的重要内容传达给同学。同时班级干部还起着向同学传达贯彻学校的重要通知和文件,以及及时的向学校、学院、辅导员老师以及其他任课老师反应意见和建议等重要作用。
(二)学习方面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对于班级干部则在成绩上的要就是力争成绩优异,班级干部不仅仅要在工作中帮助同学,同时在学习上也要起到榜样的作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为榜样不仅仅是要保持自己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要有"兼济天下"的决心。班级干部要保持良好地学习习惯,同时影响其他的同学,再由这些同学去影响更多的人,形成蝴蝶效应,塑造良好地学风,建立浓厚的学习气氛。
三、高校辅导员培养班级干部的思路方案
培养高效、精明的班级干部团队需要整体性强的选拔方案,需要自身的能力、群众基础和短期的试用,直到成立合格的班级核心。
(一)课程伊始,推选自荐
在刚入大学期间,辅导员对于同学们的能力和素质情况均不了解,而在班级形成初期又需要尽快形成临时班委,辅导员一方面要了解同学们的档案和实际走访寝室、与同学交谈等途径初步分析符合班干部要求的学生,另一方面组织同学们自由推荐或者自荐班级干部中的某个职位,通过演讲和回答情景问题的模式,由辅导员和同学们一起选出临时班级干部。
(二)民主评价,连任换届
在临时班级干部开展学生工作一段时间后,辅导员再次召开集体大会,对临时班级干部进行民主评价,调查他们的工作能力是否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其中评价较高的同学可以连任之前的职位,而评价过低的同学则由其他同学再次竞选职位,再次进行民主投票。这样的换届选举为一年一期。
(三)稳定班委,团结高效
通过集体投票和换届对比,对于更能担得起班级干部职位的核心团队基本确定下来,而且通过相互的沟通和磨合,默契十足、协作能力强,减少矛盾问题的出现,避免工作中时间的浪费和人力物力的浪费,逐渐形成高效团结的班级干部队伍。
四、高校辅导员打造优秀班级干部的策略
(一)加强思想教育建设
辅导员对于班级干部的在思想品德上的要求应该更加严格,只有品德优秀的人才服众,才能得到集体的认可和信任。辅导员可以采取班干部听取报告,交流道德认知和修养之类的互动措施,牢固班干部正确的道德观。
(二)强调培养团队精神
班级干部是整个班级集体的核心力量,虽然他们只是少数,但确正是这少数人不但要形成小集体的团队合作的精神,更要培养团结大集体的能力和意识。辅导员可以根据其长期学生工作的经历,列举团队工作案例强调团队的重要性。
(三)进行工作培训和指导
作为协助辅导员工作的得力助手,在与辅导员进行工作的链接和汇报上应遵循一定的程序,更需要掌握一定的工作方法和技巧。鉴于此原因,辅导员需要定期并长期坚持为班级干部强调工作能力要求,在思维上、行为上加以培训和指导,使其不断提高工作办事能力和效率。
首先,学校应成立走班教学管理领导小组,该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成员由中层以上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组成。其职责是组织学习课程改革的相关文件,明确政策文件的内容;规划和制定学校选课指导方案的基本思路,制定学校的课程实施方案,确定选修课的开设模块及其学分分值,协调学校的教育资源,制定《走班班级任课教师量化考评方案》,执行对教师的评价等相关工作。
其次,教务处应在每学期的最后一学月,编制好下一学期《学生选课手册》,然后分别召开班主任会、教师会、学生会和家长会,解读《学生选课手册》和《选课单填涂说明》,宣传有关政策,使教师、学生、家长明确选课原则和办法。学生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确定选课意向并填写《选课清单》,实行两轮选课,并在学期结束前一周内,公布选课结果,由教导务处开出各门课程选修学生名单,一式三份,送任课教师及学生所在行政班班主任各一份,教务处留存一份,下学期开学后按此选课名单上课。教务处在假期中应科学安排课表,合理分配教师。在充分调动教师积极参与选修课程教学的同时,充分挖掘校内资源,鼓励多学科教师合作开设综合性选修课程,也可外聘教师,以满足学校选修课程的开设和学生选课的需要。同时,建立学生学习情况反馈制度,定期召开各级各类的座谈会和联席会,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然后,做好学生成绩汇总表,状态分析表、各类个案、基本档案材料等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重新完善教师考核办法,除继续执行正常的常规教学要求和教师评价标准外,还要通过所教学生的动态变化对教师进行考核,以科学、民主的评价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走班教学对年级主任(组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走班教学过程中,整个年级就是一个实验单位,每一位教师(行政班班主任、教学班班主任)都是研究者、实验者。年级组既要搞好与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分工与配合,又要根据走班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本年级的实际,进一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对行政班和教学班的指导、管理和服务,及时发现新问题,从而统筹、协调解决。同时,年级组还要加强对行政班主任、任课教师(教学班主任)的培训和考核,提升其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在平时的走班教学过程中,年级组要指定专人检查教师、学生上课情况,做好记录、做好评价。
在走班教学过程中,班主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除担负原有的行政班职责外,还必须加强本班学生的选课指导,掌握本班学生所选的科目模块,制作原班学生选课走班分布表,成立各学科模块走班小组,及时向各学科模块教师推选走班小组组长(各学科模块科代表),及时向有关模块教师了解原班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学习表现,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定期汇总学生的请假情况,以有利于走班专任教师的教学。
专任教师是走班教学从理念转化为现实的关键。走班教学对教师的职责提出了新定位和新要求,与之相对应的教师评价也发生了新变化。由于走班教学专任教师班主任化,实行全方位管理,因此,专任教师(教学班主任)应首先组建强有力的走班班干部队伍,制定好相应的教学班班规,强化班级管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专任教师要记录好本教学班学生的操行情况(包括出勤、课堂行为规范等)、学习状况、学习成绩;加强与相关行政班主任的联系,及时向他们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品行表现;处理各种偶发事件,负责对教学班的学生进行课堂和课后的管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和行政班主任经常交流学生的情况。与行政班班主任协商选定科代表,保证每个教学班都有来自不同行政班的科代表,然后认真上好起始课。教师在学生走班教学前把每个模块水平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要求等告知学生,让他们心中有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建立本教学班学生学习档案,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加强家校联系,使家长了解高中课程改革和学校课改方案,对分层次教学、选修科目设立、学分制管理的具体措施、作用、效果有充分了解,从各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具体的教学管理工作主要有:一方面,按照选课学生名单,提前遴选教学班的主要班干部,明确职责,将考勤、作业收缴等工作分工到人,充分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另一方面,按照教学班管理要求实行走班小组制管理,编排学生固定座次,严格落实学校考勤制度,全面负责教学班桌椅板凳等公共财产管理和维护,加强行政班和教学班的联系,实现无缝隙管理。
实施选课走班教学后,在学生管理方面的确带来了一些新问题。为此,学校应出台《某某中学行政班与教学班管理制度》,对学生考勤方面、课堂管理方面、学分评价方面都做出了详细的要求,要求学生进行自主管理。首先,教学班的班长主要协助任课教师管理教学班。科代表主要协助任课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收发作业,及时向任课老师反馈授课效果及学生对教师授课、辅导的要求等。纪律班委做好考勤登记,学生到课一次应该登记一次,防止个别学生逃课和负责把同学们课堂行为表现、上课纪律等信息传递给班主任。卫生班委负责每次的教学班卫生值日安排、检查每节课结束后每个人清理自己周围的卫生情况等管理工作,确保教学班的卫生整洁。要求每位同学在来往教学班路上都保持安静有序,尤其上下课时走廊内必须保持安静,上课秩序良好。爱护好教室内外墙壁、黑板、画像和其他一切公物,确保走班教学顺利进行。
面对新课程实验,谁都在“摸着石子过河”,在走班教学与管理方面的探索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些探索恰恰正是高中新课程实验勃勃生机的体现。从实践中可以看出,新课程实验中要求的学生走班教学操作难度虽然很大,但是完全有能力也有条件去实施,在走班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中产生的反思感悟,是深刻而又快乐的体验。
参考文献:
[1]柯政.选课指导制度的建立[J].当代教育科学,2003,(20).
[2]刘茂祥.走班学习的组织形式与运行管理[J].教育评论,2003,(3).
第一条为加强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校内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建立门卫、巡逻、值班制度。寄宿制学校应健全完善校舍管理、食堂管理、学生宿舍管理、安全检查等各项校内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及时消除隐患,预防事故发生。
第三条建立校外人员入校的登记或者验证制度。寄宿制学校应当加强校外人员和车辆管理,禁止无关人员和校外机动车辆入内;制订学生出入校门管理制度,规模较大的学校不仅应有专职保安员,还应设专职的保卫干部,负责住宿学生的生活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
第四条配备教师或管理人员专门负责管理学生宿舍。寄宿制学校应对学生宿舍实行夜间巡查、值班制度,坚持对寄宿学生实行晚点名和定时查铺制度,并针对女生宿舍安全工作的特点,加强对女生宿舍的安全管理。
第五条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工作责任制。寄宿制学校应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和器材,并加强日常维护,保证其能够有效使用。设置消防安全标志,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畅通。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学生宿舍的消防安全。
第六条严格遵守卫生操作规范。寄宿制学校应当严格执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餐饮业和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建立食堂加工食品定点采购和索证、登记制度,建立饭菜留验和记录制度,保证饮用水的安全可靠,保障师生饮食卫生安全。
第七条建立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学校应将学校规定的学生到校和放学时间、学生非正常缺席或者擅自离校情况,以及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异常状况等关系学生安全的信息,及时告知其监护人。对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其他生理、心理状况异常的学生,学校应当做好安全信息记录,妥善保管学生的健康与安全信息资料,一旦发生特殊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并注意依法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
第三章安全排查制度
第八条建立校内日常安全检查工作制度。寄宿制学校应注重学校安全排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重点检查学生宿舍、楼梯走道、食堂餐厅、饮用水源、图书室、实验室、教室、会议室、锅炉房、配电室、教职工宿舍等重点场所和重点部位的安全情况。
第九条建立专项安全检查工作制度。在日常安全检查基础上,针对不同时期的安全工作特点,应专门组织消防设施、危房、破旧校舍、卫生等综合性或专项安全检查,提高学校安全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十条坚持学校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登记制度。排查后应填写“学校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表”。排查过程中发现有危房和其他有安全隐患的设施,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学校无力解决的,要采取防护、警示措施,并及时报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
第十一条积极协助公安等部门,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排查整治,严厉打击校内外暴力侵害师生行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治安秩序。
第四章楼梯走道管理
第十二条学校楼梯间应有警示标志;学生在教学楼进行教学活动和晚自习时,学校应合理安排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间;在容易拥挤的时段应有专人定岗疏导,切实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第十三条加强对学生在楼道和在大型活动地方等拥挤场所活动的行为规范教育,强化其安全意识。
第十四条学校应定期对教学楼楼梯、扶手、楼梯间照明设施进行检查,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要随时检查加固已损坏的楼梯扶手。校舍楼梯、通道的设置凡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应采取措施及时予以改进。
第五章学生离返校安全
第十五条建立学生返校和回家接送制度。根据学生档案注明的详细家庭住址,与家长联系合作,制订详细可行的接送方案,确保寄宿制学生安全往返学校。
第十六条针对寄宿制中小学学生集中在节假日前后离校和返校的特点,应根据省公安厅等四部门《关于加强中小学学生接送车管理的意见》要求,严格执行接送车辆和驾驶人员的准入制度,建立学生接送车辆和驾驶人员档案。
第六章安全教育
第十七条建立经常性安全教育制度。应结合中小学生的特点,用好《人•自然•社会》等地方通用课程,落实安全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要求。利用班会、墙报、广播等途径定期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安全用电、预防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等安全教育。
第十八条建立专题安全教育制度。在开学初、放假前,要结合当地安全事故发生的特点,做好学生安全回家教育工作,教育学生在回家、返校和放假期间自觉不搭乘超载、违规车辆以及农用车辆,防止各类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寒假期间要有针对性地组织中小学生进行一次烟花爆竹燃放常识教育。针对学生溺水事故多发频发的特点,开设专题防溺水事故的自护自救教育,切实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
第十九条建立完善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和演练制度。针对本学校的地质灾害隐患、地势特点和存在的安全隐患,各校要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体师生参加预案演练,寄宿制学校必须安排一次全体住校生参加的夜间逃生疏散演练,努力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第二十条加强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安全管理能力建设。强化措施,切实提高其安全意识,切实防止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家校联系,建立学校、学生、家长之间畅通的联系方式,积极探索加强家校共同实施安全教育的工作机制。
第七章安全责任
第二十一条寄宿制学校实行校长内部安全管理责任制。校长是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履行职责,切实把学校安全工作作为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
第二十二条建立和完善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各校制订目标管理细则,细化每个岗位的安全责任,分解落实到人、落实到每项工作、每个环节,实行岗位责任制。针对寄宿制学校的特点,建立和完善奖惩制度。对工作负责,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人员,给予奖励;对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力的部门和人员,给予批评、限期整改;对工作失职、渎职,造成重特大事故的责任人,依法严肃处理。
第八章附则
关键词:大学生;情感;教育
在高等院校,大学生的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弱点,思想政治教育也常常因为脱离了学生的情感现实而流为空洞的说教。情感是人类生命的本质力量,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脱离情感教育,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容易让学生缺乏对现代生活的真正理解,缺乏良好的心理情感素质。因此探讨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高学生格局,开阔学生视野
一个人情商与视野和格局有着重大的关系。大学生经过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往往过分注重学习和成绩,忽视了性格培养和情商提高。培养学生的情商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中学会更好的处事。哈佛大学有个著名的理论:人的差别来源于学习。而学习的源泉来源于阅读、思考和实践。因此鼓励学生多读多看,往往是扩大心胸和视野最便捷的方式。另外,可以鼓励学生适当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或者利用假期旅游,接触不同的风土人情,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俗话说“行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当见识过了万千河山,经过大彻大悟以后,人往往会对生命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见解,从而意识到自己当初的困难是多么不值一提,进而升华自己的灵魂。
二、树立正确的三观
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除了不断的思想政治教育外还要重视个别学生的情感微变。2013年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凶手仅仅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闹出人命,导致两个家族陷入悲痛。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不仅是平时思想教育的碎碎念,还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情感动向,针对个别学生开设心理辅导,鼓励学生遇到问题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另外时刻关注社会热点,开设主题班会,针对当代大学生常会遇到的情感问题,例如爱情、婚姻、友情、工作等组织学生开展讨论,通过交流达到教育目的。
三、重视学生的恋爱与性心理
爱情是永恒的话题,也是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青春期的大学生,没有学业的重压,脱离父母的管束,如同飞出牢笼的小鸟,恋爱和性变得不再谨慎和隐晦。很多大学生初次恋爱,往往过分投入,在单恋或失恋后无法自拔,患得患失。由此可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在大学生情感教育中非常重要。正确的爱情首先是自由平等,互敬互助;其次,要合理分布爱情在日常生活中的比重。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更加无法代替学业。“干的好不如嫁得好”这句话是大大的谎话,我们不仅要嫁的好,也要干的好!世界冠军郭晶晶曾经说过:“要嫁到什么高度,首先要把自己送到什么高度”。在物欲纵横的社会,不少女生都梦想找个富二代,想要嫁的好,前提是自己要够优秀。如何才能让自己变得优秀,还是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只有不断的完善自我,提升境界,未来才有可能获得同样级别的收获。另外,现代开放的社,已经不是什么神秘和隐晦的话题,我们应当对学生,尤其是女生加以疏导,教会学生保护自己。鼓励学生遇到问题及时求助,避免二次伤害。
四、学会沟通,好好说话
“所谓的情商高,就是懂得好好说话”。仔细想想身边情商高的人,他们不仅不虚伪,反而宽厚、真诚。他们懂得悲悯,懂得体谅,懂得换位思考。会说话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什么话应当对什么人说。这绝对不是教我们的学生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而是教导学生如何有效的和其他人进行交流。很多时候,问题本身不大,往往是话语不中听,使矛盾激化。有效的沟通首先建立在平等的关系上,态度真诚,;其次,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如果沟通的双方各执一词,沟通就很难有效的进展下去。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学会换位思考,就算无法完全达成一致,也至少可以找个折中的解决方案;最后,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多时候,偏激的言语让人难以接受,甚至愤怒,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即使沟通无法继续进行,也不要继续激化矛盾,只有等双方都平静下来,才有利于更好的化解矛盾。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自我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强调情商的年代,人们对于情感话题不再陌生和排斥。有效的情感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在面对困难和迷茫时,选择正确的处理方式。当然,情感教育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情商的培养也不是一成而就的事,我们能做的只有不断的学习和思考,鼓励学生多读多看多想,提升自我,丰富内心,扩大眼界,开拓视野,只有不断坚持努力,才能活出自我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