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范文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第1篇: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档案管理 信息化建设 档案信息化

档案信息化就是以原纸质的档案为依据,在不改变档案原来的内容信息的情况下,对档案本身的内容及档案的存在形式进行符合信息转变原则的改变,使档案信息化,在企业内部,实现档案资源共享,方便企业人力资源部和各个层次的领导及时的查阅动态的本企业人才的档案信息。

1.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涵义

“档案是资料本身的原始记录”,这种记录就是一种信息。但是在这里我们要弄清信息化中的信息不仅仅限于档案本身的记录信息,它还包括将原始信息进行处理后与社会其他信息形式融合形成的更广泛的信息。

2.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2.1档案工作人员要树立档案信息意识

档案信息化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观念信息化”,档案工作人员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力量,他们的能动性事关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只有让档案工作人员在思想上树立档案信息的意识,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档案工作人员才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会主动关心档案信息化建设事业,认真做好信息化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2.2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技术

①配备计算机、服务器、交换器、路由器、扫描仪等硬件设备。系统软件的开发应用或完善,可通过计算机系统软件的操作进行培训及推广,逐步建立同一平台为分中心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②每个员工的档案全文的数字化。对各职能部门每年提交的档案资料,需要全部的输入,并作备注,建立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实施纸质档案和数字档案“双套制”工作模式,避免重复劳动,不但能节约人力和财力,而且也会大大加快了档案信息数字化的进程。

③对上网的员工档案信息进行密级界定。首先制订密级标准,对内部档案按公开、内部、秘密、机密进行界定;其次对档案信息使用者进行网上身份验证,对不同身份的使用者提供不同的信息查询权限,以保障软件系统的安全。

2.3全面提高档案信息的管理水平

信息技术的广泛采用,使档案基础建设的重心向档案信息化建设转变。现今,在计算机管理渗透的形式下,计算机管理软件的应用为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档案部门建立自己的局域网,添置计算机、光盘刻录机、扫描仪等,在系统开发和档案利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①随着电子文件的大量产生,如何安全且高效地管理电子档案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因此,选用适合电子文件形成单位自身特点的档案管理软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录入、开发利用等工作是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可回避的一项重要工作。

②档案管理软件的对象是电子文件,通过选取合适的档案管理软件,就可以使企业的档案达到高效的管理。

③信息化建设理念,需要科学的档案管理软件作支撑,单纯以传统方式管理大量电子文件,绝非明智之举,档案管理软件集功能全面、智能、便捷、高效等优点于一身,提高档案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成败。

④从安全角度来说,优良的档案管理软件自身的安全设置,如访问授权、用户安全级别、密码设置等功能模块,已成为电子文件管理、利用的一道坚实屏障,能有效地确保档案信息安全。

3.全面推行档案信息化管理,确立档案信息化工程发展的新方向

信息化工程建设的过程就是档案的形成过程,从档案纸质资料的收集-整理-整理成电子版-上传,这些过程都是需要仔细再仔细的,容不得出一点点差错,否则就会导致档案出错,所以,信息化的有效管理会在各方面提高档案管理效率与效益。

①加强内部档案信息化建设,选用适合的企业档案管理软件,制定适合本企业实际工作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及时改革不适应档案信息化要求的管理体制,提高内部信息交换及共享的水平,创造更多有利于内部利用的条件。

②建立多层次、多渠道、重实效的档案信息化人力资源培训制度和考评制度,全面的提高相关岗位人员工作的素质和工作能力。

③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要学习计算机和信息管理化知识,只有对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系统有了足够的了解,才能参与本单位的软件开发工作,才能提出正确信息需求,使内部档案的信息系统运行保持在良好状态之中。

④档案的数据质量是计算机管理系统成败的关键,所以必须要严把档案的资料数据关,保证所输入的资料是全面的、准确的,否则难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可考虑建立资料的审核制度,在档案资料输入之前对档案资料进行审核,在档案资料输入之后还要进行认真的校对。

4.结束语

充分利用计算机功能,提高档案管理效率。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档案的管理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搭建专门的档案管理平台,不但可以效地实现企业档案的动态管理,提高企业档案的管理效率,还能节省大量的人力及物力。保证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为促进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的发展,提供了快捷有效的档案管理作用。对于企业来说,档案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了企业的发展,所以,档案管理是需要我们每个企业的管理层的领导去重视的。

参考文献:

第2篇: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范文

1.欠缺信息化的城建档案管理意识信息化的城建档案管理指的是通过数字形式来处理城建档案信息,同时在网络协助下对其进行集中化管理。现如今,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城建档案管理中,并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但由于管理人员素质低下、城建档案管理标准不统一、管理观念落后等问题导致城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在发展过程中屡屡受挫。

2.表层化地开发信息资源

在对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予以开发时,仍旧将目光停留在数字化扫描和目录录入方面。假如信息化城建档案建设的目的只在于将传统保管形式转变为数字化保管形式,而不改变信息利用方式,那么信息化的城建档案建设也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了。

3.开发标准不统一

要想使信息化的城建档案建设得到推广就必须对开发标准进行统一,如若开发标准不统一,那么数据间的互通和共享也就无法实现了。现如今,在开发信息资源时,由于缺乏统一标准使得系统不能连通。当然,此种现象的产生还与城建档案信息秘密性有关。

4.安全保密意识弱

通过网络终端设备便能将存放在网络设备中的电子城建档案索取出来。一个终端上面的电子城建档案可以同时发给不同的网络终端,这便对一定时间段内须要限制使用或保密的安全问题造成了一定威胁。因而对其采取一定的保密举措也就显得意义重大了。但有的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并且对城建档案秘密性欠缺认定范围。所以说,在对城建档案进行信息资源开发时,城建档案管理部门欠缺安全保密的意识。

二、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方案

1.信息化管理意识的提升

由于城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意识薄弱,因而要通过各种形式,让组织管理人员对城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予以重视,使他们能加大对法规和法律的宣传力度,使他们能增强对城建档案的管理意识,让其明白城建档案文件的归档和累积都是他们应该完成的工作,通过对城建档案进行信息化建设可以打破城建档案管理中的许多局限,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

2.建设标准规范

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非常重要的一项保障便是管理机制以及管理标准的完善。通过对各种规范和标准加以制定及落实,能让分工协作以及技术应用有统一的依据,进而确保城建档案管理各项工作可以联系起来,同时在城建档案管理过程中获取最佳效益。标准化的规范建设内容包括:技术标准、统计标准、城建档案管理标准等的建设。假如欠缺这些标准,信息资源便不能建立,假如公司各单位不能按照标准化去进行城建档案的管理,那么就无法实现城建档案信息网的畅通,同时也不能使资源共享得以实现。

3.建设基础设施

城建档案网络系统的建设以及数字化设备的建设都属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建档案资源共享以及信息交换的前提便是网络系统,通过构建信息数据库,使城建档案能实现信息的共享。各种数码相机、扫描仪、打印机等共同构成了城建档案的数字化设备,对这些设备加以利用,可以使城建档案的一体化管理得以实现。而在这个过程中,城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则为其实现奠定了基础。

4.建设城建档案信息资源

通过各种信息技术使城建档案数字化得以实现,使文档管理能实现网络一体化。在网络的协助下,使城建档案资源数字化得以完成,作为城建档案的管理人员须对文件的归档和鉴定予以监督,避免出现归档不及时、不规范和不完善的情况。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是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最为基础和信息化水平加以衡量的标志,同时也是信息化城建档案建设成败至关重要的一环。因而一定要建立统一标准,打破各自为政局面,使资源共享得以实现,让使用者能够更方便的获取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并获取核心内容。由于城建档案的信息资源是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重要的战略资源,利用和开发信息资源就是使案资源能更有效地为社会提供服务。

5.建设应用系统

城建档案信息的安全、利用、管理、收集等都属于应用系统建设的内容。在对城建档案信息进行收集和管理时,会涉及报表处理、事务处理、数据查询等程序的设计。信息化城建档案建设的基础便是确保城建档案信息的安全,它涉及身份安全、利用安全、存储安全等内容。身份安全:运用动态口令、身份认证等形式使城建档案的安全保密得到加强。利用安全:采取防火墙和物理隔断等对策。存储安全:应将城建档案信息存储在专用服务器上面,并确保其具备自动备份的功能,与此同时还定期对其进行刻录备份处理。

6.建设人才队伍

第3篇: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效率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以应用多媒体技术为主体的现代化管理技术已经在社会各层次管理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档案管理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档案管理的传统方式进行改革,加快实现其定量化、系统化、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档案管理现代化具有占用空间小、应用能力强、储存信息量大、速度快等特点,能及时、大量地提供档案信息,提高了效率。电子文件作为新型的信息载体出现在档案领域,将逐步替代传统的纸质档案载体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本文从档案工作创新,行政人事档案的重要性、行政档案服务手段创新、行政档案拓展服务领域、高校行政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途径、等方面来阐述如何在新形势下更新理念,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一、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一)保密性差

目前许企业档案工作都是由人工来操作的,加上档案管理部门人员流动性较大,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接触档案工作的人数就比较多,在日常档案工作管理中,就会出现许多意外事故,尤其是对于一些保密级的档案来说,其保密性就得不到有效保障。

(二)成本高、效率低

传统的基层档案是以纸质为主,成本高,档案的维护与查阅非常不方便,档案整理过程更是工作量大、操作烦琐、易出错,同时,纸质档案容易受到潮湿、虫蚀及火灾等灾害的威胁,而且文档没有备份,容易造成文档损失。纸质文档经常反复的查阅还会让原件受损或遗失,从而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始越来越多得到企业的推广及使用,档案信息化建设应运而生。过去使用档案需要档案使用者从大量的资料中找寻,工作量极大,找到自己所需非常的不容易。当档案实现信息化建设后,档案使用者通过网络输入关键词进行检索就可以从大量的资料中找到自己所要找的资料,同时使用者也不必亲自到档案室寻找,提高了档案信息远程化传输,极大地提高了管理以及办公的效率。通过对档案的信息资源的整理和分类,进而分析与提取来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与效率。信息化档案是以计算机为载体,以录像、录音、多媒体、网络等多种形式来呈现的电子档案。电子档案与传统档案管理相比,具有易于保管和修改,查询便利,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传递等特点,电子档案在提高档案的利用率的同时,降低了档案的管理成本。

三、档案信息化建创新性措施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就在于加强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档案资源的有效共享,让档案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首先应该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自动化,例如在档案分类的时候,为管理软件进行编程,自动识别不同类型的档案资源,从而实现对资源分类的高效统计、整理、分析。其次借助互联网的传输通道,实现远程操作和相互交流的目的。

(二)增强档案数字化管理水平

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的现阶段,档案管理工作也应该紧跟时展的步伐,强化信息化建设,有效的增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其信息化质量以及数字化水平,并且有效的通过信息化技术进而提升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于档案工作的工作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是将信息资源科学化利用的有效手段以及有效途径,所以在档案的管理过程中要进一步强化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水平,将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的保存以及记录,强化信息档案的安全管理。

(三)建立信息化档案管理平台。

对数据资料进行统一的搜集和处理,并建立信息化档案管理平台。要将科学技术与档案管理工作相结合,从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好两者的协调工作,实现由初级到高级的有效转变,并成立综合性档案管理资料库和分级化档案管理资料库,以此来共同形成信息化档案管理平台,有效地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同时,在创新思维的引导之下,要建立档案共享平台,实现各单位资源的有效共享,打破传统档案管理工作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四)提高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的素质

进行档案工作人员的筛选优化。对于档案管理人员存在的素质不高的问题,首先需要对现有的档案工作人员进行甄选,剔除档案管理工作中缺乏工作热情,工作态度消极,工作技能严重不过关和的人员,保证整体档案管理队伍的先进性和积极性。

进行科学的档案工作人员学习管理。档案室管理人员需要从自身出发,认识到档案管理人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根据档案室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严格的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管理,制定出合理的档案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同时需要进行定期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技能培训,对于新行业新领域的进行足够的培训学习,同时要求工作人员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即使不能做到所有行业的档案管理工作都能很好的完成,至少要在一些常见的行业和部分新兴行业上做到档案管理工作技能达标。

四、结束语

当今社会,想要适应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并达成新目标,只能科学并且规范的做好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只有具有规范性,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细化信息化建设工作,才能将档案管理工作做好。通过自身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和创新开发,才可以体现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当今时代,在挑战中才能发现机遇。故步自封只会停滞不前,我们要抓住机遇,将我国自己的管理优势和其他国家的优势相结合,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道路,做到百花齐放,将档案管理工作达到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徐辉.浅议信息时代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3):124.

第4篇: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问题、完善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一、新时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是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我们国家已经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用信息化来带动现代化,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基本国策。要实现政务公开,主要基础就是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政府政务信息网络。经济在实现全球化,社会在不断变革,作为社会综合管理者的政府,首先要面临政府模式的重新塑造与政府各种方式的转变。在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竞争中最为关键的要素就是优良的政府管理。档案信息化是说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档案管理活动进行统一的规划与组织,处置档案信息资源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在国家信息化建设中,档案信息化的建设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电子政务建设来讲,档案信息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公共信息资源。把电子政务与档案信息化间的关系协调好,对于我们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力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现阶段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所在

第一,没有受到领导的足够重视,档案信息化意识太薄弱,一直以来,人们对档案的认识不到位,没有对档案产生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行宣传,档案信息化常常被人们轻视。有多数企业并没有把它做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做,在对档案利用方面产生的效益也没有足够的经验与意识,只有一些专业的技术人员会利用,并且,他们也只是能过对一些图纸的查阅来了解,很多职工并不了解档案资料的利用效益,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更是一无所知。因为受不到足够的重视,档案的基础设施配备不充足,导致不能充分的开发信息化建设档案,利用率较低,所以,档案应有的效能也就无法发挥出来。

第二,缺乏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与管理的标准。企业档案的数量每年都在增长,库房的工作量越来越大,档案部门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如档案自然老化以及人为的损害等,如果不能建立起统一的档案管理标准与信息化管理平台,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第三,缺乏综合素质强的档案人才。无论技术设备与软件有多高端,也离不开人来进行管理与操作,很多的档案员只会做一些文件归档这样的基础性的工作。随着档案信息事业的不断发展,档案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不再像以前那么简单。过去的管理形式是粗放的,与现在的工作要求是无法相适应的,另外,在业务素质方面,档案管理信息化对档案人员也提出相应的专业知识方面的要求,对外语要熟练运用,计算机基本的知识与操作技能要具备,网络技术知识以及科技专业知识也要掌握等。但是,如今企业的档案专业人员还不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对理论知识也比较贫乏,文化程度有高有低,与现展的需求相比具有很大的差距,能够对档案信息层次进行研究及开发的人才就更少了,档案专业出身的人员是少之又少的,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加上不具备专业技术的人员,对档案信息化的应用与发展起到很大的遏制影响。

第四,档案信息化存在不容忽视的安全问题 。一方面,在档案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往往重视信息化中档案信息的流转和沟通,只留心档案信息对工作的参考和借鉴作用而忽视档案的根本作用——凭证作用。档案实体是档案发挥凭证作用的基础。这种情况下,档案实体就会被忽视,其安全性就不能保证。 

另一方面,在档案信息化中,管理者往往只重视档案信息的使用,

三、新时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完善性策略分析

第一,更新观念,增强档案管理现代化意识 。管理观念现代化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灵魂。档案管理现代化首要内容是管理思想的现代化。如果档案人员没有现代化意识,就会影响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没有档案管理现代化,即使有一流的档案保护和管理设施,不能称其档案管理现代化。在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中,档案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的观念,建立和时代合拍的档案意识,切实转变计划经济时代的对档案重管理轻利用、等客上门、封闭保守等思想观念,实现档案管理的被动式服务为主动式服务,将封闭式服务转变为开放式服务,使档案工作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加快硬件设施建设,实现装备和技术的现代化 。要及时配备档案管理现代化所需要的计算机、扫描仪、光盘刻录机、互联网设备等现代化办公设备,要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缩微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加速实用、通用软件的研制,加快档案信息数字化处理步伐。 为此,各级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档案部门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争取更多的经费支持;同时,档案部门要充分利用存有大量档案资源的优势,挖掘各方面潜力,重点加强档案的提供利用工作,及时开发出丰富的档案信息以满足社会各界的需要,将各类档案的潜在价值转化为经济利益。而现代化技术及手段在档案部门的广泛运用,又将为档案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将及大地提高档案利用工作的水平,创造出更为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

第三,建立起较为规范的管理机制。在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中,为了对相关的责任进行明晰,使网络及数据的运行得到保障,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把规范的管理机制建立起来。档案管理制度需要不断创新,档案管理部门要把与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建立起来,一方面把管理的业务流程完善起来,对电子档案工作的环节与步骤进行细化,另一方面把必要的安全措施制定出来,尤其是对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保证电子档案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对档案管理标准进行统一,是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档案管理标准有统计的标准、档案整理的标准、各项技术标准以及服务标准等,它是对工作效率高低进行衡量的标尺。失去这些标准,就无法建立档案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源,各单位的档案部门如果不按照统一的标准去做的话,档案信息网络就无法保持顺畅,也很难实现资源的共享。建设复合型的管理团队,对于档案信息化的发展质量与速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四,把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提高上去,信息时代文件的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实现,这就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对电子文件的特点与电子档案的全程规范进行熟悉,并且,还要把计算机系统网络安全的防护知识熟练的掌握了,这样才能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除此之外,档案管理人员还要不断强化自己的学习意识,对于信息化教育的培训要积极的参加,使专业知识得到及时的更新,把自身的业务素质与工作水平提高上去。

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下的人员素养分析

首先,对现代化管理知识的掌握,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技术与科学技术管理手段在不断应用,对档案专业人员提出要求,就是对复印、音像、缩微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这样才能与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其次,要对一门或多门技术知识进行掌握,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交流越来越多,档案专业人员一定要掌握一门或多门外语知识,保证资料的管理及开发的进行。最后,对于宣传知识要加以掌握,新的形势对档案专业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社会,档案部门要通过各处媒介对档案工作进行宣传,要把社会档案意识提高起来,这对档案事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还要重点学习相关的知识,不断加强档案专业知识,把自己编研信息的能力培养起来,成为一名档案一体化管理的能手,并在档案管理经验中不断的积累经验,转向现代型技术操作的模式。

另外,档案专业人员还需要具备健康的身体以及充足的精力,这也是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前提,档案管理工作需要长时间的收集、编研,需要具有较强的连续性、系统性,所以,从业人员一定要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而好的状态首先要有好的身体,这两者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可以看出,档案工作不但是脑力劳动,也需要一定的体力劳动,所以,档案专业人员的素质中,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健康的身体素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是科技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对档案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把档案管理好,就一琮要把管理者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在一起,不断提升操作、掌握与探索信息技术的能力。把档案管理的效率与质量提高上来,让他变成档案管理的有效工具,把它最大的效能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陈小艺 浅谈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工作 档案管理 2012年第1期

2、孙子健 试分析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 档案管理 2012年第12期

第5篇: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公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电子文件

0.前言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档案工作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提升档案工作为社会服务能力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档案部门大力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图使档案工作与社会发展同步。尤其现在计算机管理广泛应用于各类单位管理的方方面面,在各项管理活动中,电子文件以其快捷的办公速度和传递速度逐步取代了纸质文件,如何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探讨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1.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1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

软硬件基础设施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而其核心是档案信息网络。它是档案信息传输、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必要手段。

1.2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档案信息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之一,它的开发和利用是档案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1.3档案的标准和规范建设

标准规范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主要包括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档案信息的资源标识、描述、存储、查询、交换、管理和使用等,逐步形成关于中国档案信息化的标准规范体系。

1.4档案信息化的应用系统建设

这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档案信息网络建设的技术保障。信息技术应用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关系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速度与质量,集中体现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效益。

1.5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这是档案信息化成功之本,对其他各个要素的发展速度和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信息化”的时代的今天,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掀起了以数字革命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浪潮,改变了人们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以及思维方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档案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同样需要现代化。目前,我国各级档案管理部门也纷纷加强信息技术建设。加强信息化条件下的档案管理工作,是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加快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服务水平的唯一途径。

2.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2.1建立网络档案系统

在系统内建设数字化综合应用平台。建立健全内部服务网和公众服务网,发挥网站的作用,使档案网站成为宣传档案工作、开展档案信息服务的窗口。促进档案现行文件信息化的标准建设,根据系统建设需求,采购必要的硬件设备,为系统提供硬件基础。提高档案管理软件的技术和应用水平,为保证档案信息交换、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条件。制定相应的策略、保障档案资源的原始性、安全性、可靠性。

2.2加强电子文件的管理是做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1)电子文件的载体稳定性差,易损坏,随着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的建立与发展,越来越多的重要文件被传输上网。上网前,又按着信息管理部门的统一要求进行了文件格式的转换,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和通用性,对那些未输送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网上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档,应由电子文件形成部门编目整理,也利用网络技术向档案部门传输,可以借助信息管理网络在各业务管理机构与档案部门之间开通电子文件归档专递网线,建立依附在信息管理网上的归档专用子系统。

(2)电子文件归档所涉及的问题更加广泛,受制约因素多,仅靠档案部门独家很难完成,应采取电子文件形成部门、档案部门、计算机与信息管理部门三结合的方法。 三个部门的职能应用于相互渗透,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优势,在电子文件归档中集成一体,共同形成质量较好的电子文档。

(3)做好档案归档电子文件的技术处理工作,实施电子文件管理战略。新型文件材料的归档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深入到现行文件工作领域,对产生的大量电子文件的接收、处置乃至存储工作进行指导,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信息,了解文件信息重新组合的来龙去脉。也就是说,通过采取技术处理,将已归档的电子文件改为“只读性”文件,即只能读不能写的不可更改的文件,从而识别和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结构,保证电子文件的可靠性,使之与纸质文件一样发挥社会效用。

(4)解决好档案电子文件的保存问题。以化学磁性材料为载体的电子文件,从理论上讲能够长期保存。因为它的信息读出是无接触式的,不存在磨损。电子文件记录在介质层上的信息被密封在塑料保护层内,不怕外界磁场的影响,不会直接受到空气中的灰尘、水份及有害气体的侵害。但是,由于电子文件形成的时间短,缺乏实际贮存的验证。所以,电子文件中原始信息的长期保存问题是有待档案工作者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3.结论

总之,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是提高公路管理水平的重大举措,另外,在经济发展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颖春.浅析档案信息公开[J].黑龙江档案,2008,(4).

[2]江微.浅谈电子档案的保管与利用[J].办公自动化,2010,(6).

第6篇: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范文

下面是求学网小编收集的科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刍议,欢迎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现代信息化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于科技档案管理而言,不再只停留在保存原有资料的功能上,更重要的是依靠现代信息、网络等高新技术和资源,利用信息化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构成崭新平台,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运作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由此可见,信息化是科技档案管理的必由之路。作为企业的档案管理者,务必要树立起强烈的职业创新意识,以信息化建设推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把建立企业档案信息网络,实现馆藏科技档案数字化、资源共享、服务对象与需求扩大化,当成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科技档案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档案具有历史再现性、知识性、信息性、政治性、文化性、社会性、教育性、价值型等特点,其中历史再现性为其本质属性,其他特点为一般属性。因此,可将档案的定义简要表述为:档案是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文献。

科技档案是指在自然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基本建设等活动中,形成的应该归档保存的图纸、图表、文字材料、计算材料、照片、影片、录像带等科技文件材料。科技档案管理是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企事业单位中是一项技术基础工作。尽管档案管理历史悠久,而科技档案管理却诞生在近代工业革命之后,是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分工的产物。科技档案对于企业建设与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特别是在进入现代化企业建设中,科技档案在科研、生产、企业科学管理中显示出越来越明显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具有相当高的经济价值。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研发能力的强弱,是衡量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而许多新的研发成果不可能从零开始,更多的是要借鉴、吸收大量的前人成功经验,吸取大量的前人失败教训。科技档案利用价值是它本身固有的特点,使其变利用价值为使用价值,使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在企业建设与发展中产生经济效益。

当今社会正步入一个新的技术革命新时代,这些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应用于社会之中,势必带来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同样也会引起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尤其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柱之一。信息资源的利用就是人类知识和智慧的利用,科学信息的交流、利用必将推动科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

所谓科技档案信息化,就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在科技档案管理中,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并提供利用服务。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一般而言,可以从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实现档案的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的一体化,实现档案信息的高度共享,引发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具体来说,由于原始档案经过反复查阅,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给文档的保管与利用带来管理上的困扰。而信息化技术就彰显出独特的魅力,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实现科学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关键条件。

二、科技档案管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企业信息化以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网络技术和网络设备,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高效能的改造,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来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力。

供电企业在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特别是经历了IP市场风雨变换的考验,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口号,已实现了信息化建设的新局面。以辽宁省电力公司ERP项目为例,2008年9月26日全面启动,2009年6月25日成功上线,11家市级供电公司按照试点设计流程无差异推广,当年11月25日,ERP项目在14家市级供电公司全面推广。继后,2010年ERP在农电系统的71个县区上线。这说明了以ERP为核心的各信息系统深化应用为主线,为支撑坚强智能电网和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为尽快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奠定了坚实的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同样,在供电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也是如此。更多更快地收集、整理、传递有价值的信息,为供电企业的生产、经营、研发和领导决策服务,已成为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环节。供电企业的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将档案管理的电子化、网络化纳入整体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通过长期的全方位地跟踪国内外本行业的科技动态、成果和进展水平,建设成具有行业特色的专题数据库,这样才能为本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三、科技信息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供电企业一般设置科技信息管理部门,这个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根据本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需要,开展科技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电网技术进步与信息化;运用科技管理、计算机应用、信息化和技术监督等手段,提高本企业科学管理水平。管理的内容:一是负责制定科技发展规划,负责科技计划(资金)管理,包括科技项目计划,青年科技促进费项目计划等;二是负责科技管理成果,包括鉴定、申报、评审、奖励、科技成果产业化及推广应用、技术市场等;三是负责专利管理,包括申报、统计、实施等;四是负责计量管理,包括计量升级、贯彻执行计量法、计量认证与认可、计量标准的建立与检定、计量站管理等;五是负责全质管理,包括全质管理成果的申报、评审、发表、奖励等;六是负责标准化管理,包括标准的制订、修订、标准化审查等;七是负责科技统计工作;八是负责信息化工作,包括信息规划、信息网的建设与维护、组织开发应用软件等。当然,供电企业科技管理部门管理的内容并非仅仅以上八个方面,笔者之所以罗列出来,是说明科技信息绝非是档案管理部门一家的事情,它是供电企业科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科技管理系统与科技数据库,同样是一项系统工程。

供电企业科技管理系统服务于全网的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在功能上覆盖运作层、运作管理层、战术管理层和战略管理层。通过集约化的共享数据库和发达的计算机通信网络,沟通各层间的信息交流,实现全网科技管理工作(当然包括科技档案管理)的统一管理。

科技管理系统、科技计划管理系统、科技成果管理系统、科技统计管理系统、计量管理系统、全面质量管理标准化管理系统以及科技评审专家库、科技成果专家评审系统等等,就为科技档案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支撑能力,提供了科技档案灵活、方便的查询、统计功能。

推进科技档案信息化的关键是人才。举例来说,如由于科技档案的信息化,其中包括档案信息内容的数字化,文档处理的一体化,电子档案保存的技术化,开发利用形式的多样化,使得电子档案的管理与纸质档案的管理有着截然不同的方法,这就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把人才问题解决好了,才能使档案信息化建设符合正确的方向,才能最大限度地能满足企业对科技档案的需求。

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全面而又具体的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实现不可能是档案部门力所能及的,也不是仅仅单凭几个计算机技术人员,它固然需要所有科技档案人员的积极参与,更需要企业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特别是依靠企业科技信息管理部门所发挥的主导作用。

四、科技管理系统实现了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

1.科技计划管理系统

以辽宁省电力公司为例,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利用先进的三层体系结构(BAS),应用JAVA技术开发,符合J2EE标准的强大的企业级资源管理平台,是建立并实施ERP的核心。科技计划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对基层、省公司和发供电企业的科技计划进行分类查询,按项目类别,负责单位对资金分配的统计,设备的购置计划,科技计划草稿,科技计划的上报等。该系统运行以来,通过信息网络完成计划上报与下达、项目申请若干个。

2.计量管理系统

计量管理主要包括:基层单位申报计量室认证资料、基层单位计量管理资料信息采集与查询等。

3.全质及标准化管理系统

全质及标准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行业标准维护、基层单位上报QC成果、QC成果评审结论及上报QC成果,企业标准化编写模板等。

4.科技成果和专利管理

科技成果和专利管理主要包括:基层单位上报科技成果、科技成果汇总维护、基层单位上报专利、筛选申报科技进步奖项目、基层单位返回科技进步奖推荐书、汇总上报科技进步奖推荐书、科技成果专利统计及收集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申请书等。

5.科技统计系统

第7篇: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改善措施

一、基层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必要性。传统的纸质档案较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一旦不注意就有可能造成档案被破坏,而且存在占用空间大、查阅不便的情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通过将传统档案的保存方式转化为信息化储存,这样既可以在较小的空间内储存足够多的档案,又能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及便利性,因此,基层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二)重要性。档案管理作为基层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了基层单位工作的重要性,而且还保证了档案的安全性,对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工作效率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和物力,对档案的维护和利用都非常不方便,大大降低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应运而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就是通过将传统档案信息化,以电子档案的形式为社会服务。通过对档案的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整理,能够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此外,电子档案更有利于保存,便于查询,可以通过网络适时查阅,大大提高了档案的利用效率,降低了档案管理成本,有利于提高基层档案管理水平,对推进基层档案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二、基层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忽视档案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化手段的推进,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也是如此,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一种手段,更是未来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然而当前很多基层单位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这主要体现在:一是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在管理基层档案中仍然延续以往的模式,重保存轻利用。二是档案管理意识淡薄,没有充分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面对大量的档案资料只是单纯地收集和保存,没有充分发挥出档案资源的作用。三是在基层档案管理上存在因循守旧、无法适应时代要求的情况,很多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安于现状,不愿意接受信息化知识,造成整体业务素质低。(二)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一是基层档案管理人员都不是专业人员,再加上日常工作中接受系统性、专业性的培训机会少,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二是基层档案管理人员年龄趋于老龄化,在工作中缺乏学习热情,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无法满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三是专业基层档案管理人员匮乏,极大地影响了基层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进展。(三)档案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基层单位对档案信息化建设不足,制约了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如很多单位没有设立独立的档案管理部门,认为档案管理就是简单的文档材料保管工作,只是单纯地保管材料,却不重视材料的利用。再如有些单位甚至连最基本的文件保管设备都没有,更不用谈档案管理工作,直接导致档案信息化工作无法开展。(四)档案管理手段滞后。基层单位的档案管理条件简陋、设备老化,不利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即使配备了计算机、扫描仪等信息化设备,在实际操作中利用率较低,宁可沿用过去的档案管理模式。此外,对电子文件档案也只是单一的归类和保存,在管理手段上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在查找档案时仍然依靠人力,不利于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基层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一)重视档案信息化建设。一是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宣传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基层单位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未来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要想提高基层档案管理水平,就必须将档案信息化建设当工作重点来抓。二是基层档案管理者应树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观念,自觉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在日常工作中注重信息化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不断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满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三是要学会深度挖掘单位档案资料,不仅要保管好、利用好档案,更要学会发现档案中的重点信息。(二)树立现代化档案管理理念。想要实现基层档案管理的信息化,首先需要的就是转变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要逐步转变传统管理模式,加强信息化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促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实施者,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一是引进专业性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逐步改变档案管理人员的结构,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的影响,使基层档案管理人员改变过去的档案管理模式。二是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并通过检测培训效果来促进人员的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基层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目的,使其满足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三是使基层档案管理人员轮流去大学进行深造,通过阶段性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素质,使其掌握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熟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将其培养成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行家。(四)加大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一是基层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配备相应的信息化设备如计算机、扫描仪等,从而满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硬件需求。二是基层单位应该为档案信息化建设设立专项资金,并设置独立部门来专门从事档案管理工作,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造好的条件。三是要重视对档案应用系统的开发,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通过引进或者自主开发特有的符合自身实际的档案管理方式,真正实现检索速度快、查询方便等优势。(五)推进档案管理资源数字化。在推进基层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首先就是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单位的档案资源进行系统地收集、加工和利用,将传统的纸质档案转换为数字化档案,逐步建立起电子和多媒体数据库。其次应加强对电子档案的归档和整理,做好电子档案的储存工作,提升电子档案管理水平,实现信息化档案的安全利用。最后是提高档案信息检索水平,实现档案信息检索方式向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六)实现电子档案信息化安全管理。一是通过设置权限来限定电子档案的查阅范围,使每个人都能在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到自己所需的资源,同时也避免部分秘密电子档案被查阅。二是要加强规范电子文件,档案管理部门要严格归档,统一对其进行分类、整理与编码,形成系统性的电子档案,提高电子档案的利用率。三是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在计算机内装入较为先进的防火墙系统,防止电子数据的丢失。此外,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电子文件查阅制度来减少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来使其自觉担负起维护档案信息安全的责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因此基层单位应转变档案管理理念,正视当前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即忽视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档案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档案管理手段滞后等,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一是要重视档案信息化建设;二是要树立现代化档案管理理念;三是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四是加大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五是推进档案管理资源数字化;六是实现电子档案信息化安全管理。相信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基层单位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将迈出新的步伐,使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得到全面提高,更好地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民生。

【参考文献】

[1]周玉莲.浅谈基层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J].建材发展导向,2011.

[2]李洪涛.浅谈基层档案馆信息化建设途径[J].黑龙江史志,2012.

[3]郭慧.浅谈基层单位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J].办公室业务,2013.

[4]董雪梅.数字水印及其在数字档案馆中的应用[J].北京档案,2004(01).

第8篇: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范文

我国的信息技术在高速发展,为了顺应大时代的潮流,许多中小学都使用了信息技术进行档案管理,且作用良好。档案管理工作有很都内容都与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档案的质量有问题,就会对学习的正常运作造成影响。对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较好的储存各种档案信息,使档案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得到保障,并降低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因此,各学校必须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

1对档案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意义所在

完善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中小学良好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学校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重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管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现在开展各项工作的需求了,学校领导必须意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跟时展的脚步,这样才能促进学校得到良好的发展。

学校的档案管理与教学管理之间的联系紧密,可以有效带动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展,促进学校规范运作,促进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运用,提高相应自愿的利用率。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影响下,学校可以通过档案资料中的相应数据了解到学校自身的发展情况,并及时作出调整,给学校的正常运作提供保障。同时,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降低人为因素对学校各项工作规范性的影响,为学校做出各项经济行为提供决策,保障学校的运作效益。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促进各环节的改进,对提高学校的管理能力和办学水平都有一定帮助。同时, 档案资料中蕴含的教育信息之丰富,教师从中发掘有效的信息,可以帮助教师完善教学内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还可以帮助学校领导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各种信息,实现对学生的动态管理。

2对中小学档案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中小学在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时,校领导要对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充足的分析,合理运用各类资源,使信息技术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保证档案管理的规范程度以及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这样才能保持学校正常、良好的运作。以下,是本文提出的对中小学档案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方法措施:

2.1对档案管理信息化体系进行完善

由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校领导更要重视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并从各方面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正常进行,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管理人员必须要对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充足合理的分析,制定出各种标准,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体系,并细化相应的管理条例,比如以下几条:

(1)管理人员要根据信息化建设的需求配备相应的设备,并配置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档案管理环境进行优化;

(2)管理人?T应要求工作人员及时将各类资料进行合理分类,并对档案信息进行电子档化;

(3)工作人员要随着档案信息的变动,及时的做出更新,这样才能使相应数据的时效性得到保障。

2.2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优化

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要由各方面的资源共同作用才能完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等。因此,学校必须要选择专业性强的人才担任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在选择资料管理工作人员时,应该选择具备计算机技能、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具有较强责任心的人员来进行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这样才能使档案管理各个工作环节的正常进行得到保障。学校要加强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建立完善的档案信息数据库,及时对资料、数据进行储存和更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才能使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收获良好的成效。

2.3加强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监管

如果管理人员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依旧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来进行操作,就无法维持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因此,加强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监管意义重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档案管理意识,正确认识档案管理工作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管理人员必须明确对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的特性,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正确完善的管理方案,以适应学校发展的节奏;管理人员必须要求工作人员能够有效运用各项信息技术,合理配置各种资源,让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得以实现,能够符合学校运作的需求。此外,学校还要加强对档案信息的开发,多与其他学校之间进行交流,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共同进步。

第9篇: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高校;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2月2日

高校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指高校财务档案管理部门在科学收集、整理、归档、开发、利用、存储和管理各类高校财务档案时大量运用包括数字化、网络化在内的现代信息技术,最终形成财务档案信息资源科技含量高、财务档案资源存储便捷安全、财务档案信息查询迅速准确、财务档案管理全面电子化、财务档案载体实现环保无纸化的高水平的高校财务档案管理。目前,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高校财务档案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如信息量增大、时效性增强、内容更新迅速、标准变动频繁等。高校财务档案的新特点不仅给高校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而且也对高校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而加强高校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无疑可以主动应对和适应这些新特点的有效措施,进而全面提高高校财务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一、高校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领导重视不够,基础设施投入不足。高校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高校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关乎高校发展全局的工作,做好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高校各部门的配合和协作。目前,许多高校领导对于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认识还不全面,导致高校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速度滞缓。有些学校将财务档案信息化看作是财务部门的事情,档案管理部门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按照以往的思路办事,财务部门提供什么样的档案就保存什么样的档案,没有进行必要的归档和整理。此外,高校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及认识不到位也直接导致高校在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明显不足,软件、硬件等基础设施达不到应有的要求,影响高校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2、管理制度不完善,建设目标不明确。高校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提议尽管早年就已经被提出,而且一些主管部门也为该项工作制定了相关制度规范,但大多数高校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规章制度零散的见于相关部门的文件中,目前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体系,高校在进行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理论指导与支持,导致高校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不明确、标准不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高校在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制定的制度、措施等多种多样、五花八门,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各个环节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何规范高校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首要问题。

3、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缺乏相关专业知识。高校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对于财务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财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财务、档案管理、信息网络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缺一不可。然而,目前我国高校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整体不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我国高校从事财务档案管理的人员,能够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搜集和整理财务档案,同时又能够将纸质档案转换成数字化档案的专业人员非常少。一些高校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岗位往往配置一些临近退休、专业能力不强的人员,缺少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和财务知识。此外,许多高校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也不到位,既懂财务又懂档案,既能进行数字化处理又能进行信息化处理的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极度匮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二、高校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策略

1、加强领导,完善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制度。毋庸置疑,领导是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真正推动者,领导信息化意识程度的高低决定了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和深度。当前,高校领导者要全面树立科学的管理思想,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认识和理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应用于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高校领导要站在全校发展的角度来进行统筹规划,重视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建立完善的高校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制度,如数据库系统的监控制度、内网与外网的物理隔离制度、重要数据备份制度等,积极推进高校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此外,高校还应明确财务档案信息管理的管理职责,要以财务和档案管理部门为中心,其他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密切配合。财务部门负责财务档案的电子化、数据化,档案管理部门负责档案资料的网络化应用。

2、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构建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基础设施条件是档案信息化工作不可缺少的基本前提,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其核心是档案信息网络化,它是档案信息传输、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前提。高校在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如存储器、服务器、操作系统、交换机、路由器、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系统等,构建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高校在构建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上,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财务档案数字化建设。财务档案的数字化建设是对重要的财务信息资源文件原件采用电子扫描仪扫描、光盘刻录机刻录、数码相机摄影、数字档案资源格式转化等现代化的信息采集技术和设备将纸质的财务数据文件有效地转换成数字化财务档案资源;二是财务档案信息化数据库建设。财务档案信息化数据库主要包括会计档案管理数据库、财务报告档案管理数据库、资金结算档案管理数据库以及教学、科研资金管理档案数据库等。

3、强化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其素质和能力。财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要求档案工作人员不但要拥有传统档案管理中组卷、编目、分类、录入等工作技能,还要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信息分析等新的知识与技能。档案信息化的建设成功与否,不但取决于工作人员的固有知识与技能水平,还取决于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知识更新与技能培训的效果。因此,高校财务档案管理部门必须积极通过多种途径对财务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财务档案管理队伍,逐步改变当前财务人员队伍知识结构单一的局面,不断加强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使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始终保持在前沿水平。另外,高校还要因地制宜地建立财务档案管理人员考核机制,通过各种激励措施激发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学习热情和工作热情,培养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综合性财务档案管理人才队伍,以适应技术发展带来的新要求。

主要参考文献:

[1]刘迎春.高校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