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财务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基本情况
集贤县县下辖5镇3乡,153个行政村,6个农工贸有限公司。全县总人口31.2万,其中农业人口19.7万,全县农村劳动力11.2万人,常年在家务农的农村劳动力5.7万人,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5.5万人,占农村人口的27.9%。
在这次农村实用人才的调查中,我主要采取抽样调查、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的方式进行。
二、农村实用人才现状
农村实用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为农村经济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服务,作出贡献,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农村劳动者。按照从业领域的不同,一般划分为5种类型:生产型人才、经营型人才、技能服务型人才、社会服务型人才和技能带动型人才。在调查的过程中,主要依据集贤县组织部规定的农村实用人才,即在农村从事种、养、加、流通等行业且有一技之长,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户年收入在6万元以上的农民及外来人员。通过抽样数推算出我县农村实用人才的总量。经调查推算,我县农村实用人才总计1542人。其中,生产能手876人;经营能人385人;能工巧匠281人。全县农村实用人才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4%左右,约占在家务农劳动力的2.7%。
三、农村实用人才在当地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主要作用
我县农村实用人才在当地的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他们大多数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思想解放,具有开拓精神,善于接受新事物,为当地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的迅速推广普及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示范辐射作用大,区域化、专业化生产格局初步形成,很多都是由农村能人带动起来的。农村实用人才能够瞄准市场信息,选准某一产业,加强生产管理,率先在一个地区富了起来,从而激发了周边群众发家致富的热情。他们边看边干边学,他们有些人既是生产能手,经营能人,又是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头人、组织者,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出现了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片的局面,初步形成了以一业为主的区域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格局。
2、不断开拓市场,树立新的经营理念。富起来的农民不断开拓市场,研究市场,树立市场经营的新观念,实现农副产品最大收益。
3、有利于实现农业机械化。随着大量的土地向种植能手中集中,在种植业上出现了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趋势。由于土地集中,种植作物一致,便于作物田间的统一管理,有利于农业大型机械的使用,有利于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使一部分人能够集中精力外出务工,从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实用人才的整体文化水平偏低。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农村实用人才一般头脑灵活,思想开阔,但文化程度较低。中专以上程度52人,占农村实用人才的3.4%,高中文化的282人,占农村实用人才的18.3%,初中及以下的1208人,占农村实用人才的78.3%,绝大多为初中毕业生。这说明农村实用人才整体文化水平不高。
2、科技含量低,生产规模小,社会化服务滞后。农村实用人才,虽然头脑灵敏,事业心强,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市场经济培训和专业知识,无论是在种植、畜牧养殖、大棚蔬菜,还是在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缺乏科学管理,新技术实用较少,科技含量低,生产规模小,档次不高。
3、共同致富的意识不强。个别种、养、加人才观念狭隘,思想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保守,有极个别人,还不愿意将自己的技术公开,害怕形成竞争后,对自己不利,影响自己的效益,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的意识不强。
4、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模小,数量少,不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部分专业虽然初步建立了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但规模小,没有形成气候,没能真正发挥最大的作用,广大农民生产、销售、管理上遇到的问题不能有效的解决。
五、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农村用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如何更好地发挥村实用人才的作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教育力度。农村实用人才一般在当地都有一定的知名度,无论是在种植业、养殖业上,还是在生产加工业上,都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影响力。通过座谈,大多数农村实用人才,一般没有时间也不愿去听、也接受不了哪些高深的理论知识,他们只需要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在对农村实用人才的教育培训上,应充分利用县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力量,结合他们的生产实际,注重以实用技术、以实地指导为主,尽量与省各农业科研院校结成科技帮扶关系,在农闲时节聘请各农业院校的专家、教授集中对农村实用人才分专业进行理论培训。
2、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经费的投入。为鼓励农村实用人才参加培训,政府应加大投入,将投入的重点放在对农村实用人才的专业教育、培训上。可有针对性地组织、聘请专家、教授前来讲学,举办各类培训班,对前来参加培训的农村实用人才免费进行培训,并提供一定的生活补助。组织中高级农业专家与农村实用人才建立联系制度,设立技术服务热线电话,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加大对一些实用新技术的推广力度。
3、建立对农村实用人才表彰的长效机制,每年开展一次,进行精神和物质的奖励。制定对农村实用人才的表彰奖励办法,对推广农业新技术达到一定规模的农村实用人才,要给予奖励。表彰奖励要有一定的覆盖面,最好能做到平均每村一人,使他们看得见、摸得着,从而激发他们干事业的积极性。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实施项目管理,对于经营业绩突出,带动、示范效果明显的农村实用人才,可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重奖。
4、要加强项目、资金的扶持力度。在各类支农项目资金的安排上,同等条件下要向农村实用人才倾斜,优先安排好他们的项目开发资金。当地政府要帮助解决农村实用人才在发展生产中遇到的资金、外部环境优化等有关难题。当地乡镇政府要积极协调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实用人才需要办理贷款,或办理启动资金时,应及时予以办理。
5、加快推进土地流转进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采用有效手段,鼓励农村土地更多地向种植能手、养殖大户转移,壮大其经营规模。
为丰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并不断提高以文辅政效能,深入基层,了解民生,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近日, 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对永城市十八里镇敬老院的基本情况、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对策与启示等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十八里镇敬老院位于十八里镇正西约1公里处,十八里镇敬老院建于2006年,2009年市财政拨款260万进行扩建,总占地面积约22678平方米,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房屋134间。院内有门卫室、医务室、娱乐室、会议室、读书阅览室、餐厅、食堂、洗浴室、健身康复器和四幢两层坐北朝南橫向排列的花园式小楼,被依次划分为普通生活区、拥军优属区、特殊护理区,用来供身体条件较好、复员退伍军人以及身体不好需要特别护理的五保老人生活居住。2011年,十八里镇敬老院获得河南省文明示范敬老院;2012年获得了国家民政部创先争优活动优秀服务品牌称号。
十八里镇目前共有195人名老人享受五保待遇,管理服务人员15名,其中,在敬老院生活的老人有130名,平均年龄71岁,年龄最大的95岁。院方管理人员2名,服务人员13名。是一所集居住、生活、健身、医疗于一体的综合性敬老院。
二、具点做法
十八里镇敬老院建院之初,地域偏僻,经费不足,没有管理经验,服务人员极度缺乏,社会上质疑之声不绝于耳。为在困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广泛争取社会上的理解、支持、信任和认可,镇敬老院迎难而上,不断创新探索,通过集体管理、民主决策、以副养院等方法措施,走出了一条以副业养院,自给自足的服务民生之路,具体做法如下:
1、领导重视 建章立制 成立了以主管民政工作的副镇长为组长,镇民政所长、司法所长、派出所长、综治办主任、国土所长等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支持协调敬老院的一切事务。在广泛征求供养对象的基础上,制定了院长责任制、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值班制度、保卫管理制度、学习制度、炊事员岗位职责、人员管理规定、食堂管理、财务、卫生、医疗、安全预案、老人亲属、来访人员登记制度、老人外出报告和请假等一系列制度。使敬老院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集体管理 民主决策 提倡、支持、鼓励、积极推动五保老人参加敬老院的各项工作。选择身体健康、有执行能力的老人代表参与选举或者罢免院长;监督院内各项财务开支;定期检查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等日常事务管理;院民均可以就院内事务发表意见,表达看法,提出要求。积极参与建设、管理内部事务,积极为敬老院的生存发展出点子想办法。及时在公开栏、明白墙上公示收入、开支情况以及有重大影响的决策计划,广泛征求五保老人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他们的监督和质询。在敬老院内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平等、民主、轻松愉快的生活工作氛围。
3、注重学习 强化服务 十八里镇敬老院除两名管理人员外,其余13名服务人员均是从社会上招募来的工作人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没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因此,定期开办学习班,邀请有关专家和医护人员讲解时事政策、法律知识和医疗陪护、饮食搭配常识等内容成为敬老院日常学习的必修课;周二、周五集中全院人员学习时事政治、听取有关道德品质方面的知识讲座。周一、周三、周五所有管理的服务人员抽出2小时时间听心理知识讲座,不断提升为五保老人做好服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积极改善入院五保老人的生活条件。把生活费由2012年每人每天7.4元提高到2013年的9.5元每人每天;每人每年发放冬、夏、春秋装三套和每月30元的零用钱;定期购买给老人洗漱用品;定期为老人理发洗澡。饮食方面,根据不同老人不同的饮食习惯,做到荤素搭配,对患有疾病的老人,指定专门的服务人员送饭送菜,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危老人设有特护区和专职服务人员进行24小时特别护理。敬老院管理人员更是注重在细节上下功夫,每逢传统佳节或者有老人过生日,敬老院都要天专门准备一桌饭菜和特定的日蛋糕等向老人表示祝贺,力争让每位老人都过得称心、舒心。五保老人生活的房间,包括冬天用的被褥,夏天用的凉席、空调、电扇等和各种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年底还将开展为五保老人供暖活动,五保老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
敬老院专门为五保老人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录老人的身体状况、病史,基本情况等,遇到有五保老人住院还指派专人照料。定期走访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并做好帮扶记录。院里专门成立了丧葬小组,具体负责五保老人死后的丧葬事宜,解除五保老人对死后无人过问的担忧。该敬老院自建院以来共安葬32位五保老人,解决了丧葬费用7万余元,从根本上解除了五保老人对身后事的担忧。
4、以副养院 服务民生 由于五保老人多,镇政府每年扶持的6万元资金和上级主管部门为五保老人拨付的生活费用(每人每年3600元),在当前不断走高的物价水平下,除去吃饭、穿衣支出外,敬老院的电费、娱乐、院内设施维护和老人们的医疗和丧葬等费用支出根本无法得到保证。为了让五保老人吃好、住好、生活愉快、没有后顾之忧,管理服务人员自已动手将生活区后面20多亩闲置土地进行平整后,种上土豆、甘蔗、藕、辣椒、黄瓜、番茄、茄子、空心菜、大蒜、洋葱、韭菜等反季节大棚蔬菜架和红芋等农作物。在后面的小沟旁边,建起板房用来养羊、养猪、养鸭、养鹅,就连房子后面的小河沟里也废地利用,被管理人员用铁丝网圈住用来发展规模养鸡。不仅能保证五保老人吃上新鲜可口的蔬菜,还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种植高效经济作物和大力发展养殖业,十八里镇敬老院逐渐摸索出一条以副养院服务民生的生存发展之路。目前,敬老院每年养羊100多只,年创效益3万元;养猪82头,年创效益2.8万元;③养鸡3000多只,年创效益8.96万元;院内种植大棚蔬菜,年创效益4.6万元。敬老院还根据农村婚、丧、嫁、娶事情多的特点,购买了礼炮车向外出租,年创效益1.2万元;一年下来,纯副业收入达到20.56万元。利润的40%用于保证服务生产,10%用于服务奖励,其余50%全部用在改善院民的生活上,这种敞开怀抱面向社会极富特色的办院模式极大的改善了五保老人的生活条件,为当前形势下举步维艰的敬老院的生存和管理难题,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5、创新形式 形成合力 十八里镇敬老院从自身实际出发,努力实现与社会的互动,积极推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敬老爱老工作,促进敬老院事业健康。在有关单位、部门的支持、协助下,镇里的企业及社会团体(华星粉业、聚鑫置业、友谊建筑公司、卢师傅食品公司、华标水泥厂、十八里镇中学、十八里教会、望堂教会、柘树教会)等,每逢传统节日都前来敬老院帮扶慰问,为老人们送去了爱心和真情。十八里敬老院积极争取社会上的力量,通过各种不同形式,表达对老人问题的关注关心,形成合力营造全社会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
三、存在的问题
十八里镇敬老院在实践中,通过积极探索找到一条符合自身实际极富特色的发展之路,但也存在一系列包括服务服务人员专业素质、编制以及年龄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1、缺少专业人才 人员年龄偏大 敬老院里现有的13名服务人员最大的将近70岁,最小的也过了30岁的年龄。其中小学及小学以下学历的占2人,初中学历的有5人, 6人的学历是高中。他们都是从社会上招聘过来的,有的是退休后村干部,有的是附近村上的闲散劳动力,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没有接受过专业技能训练,虽然有工作热情,为老人们服务的愿望也很强烈,但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缺少专业技能的服务人员,终将不利于敬老院的长远发展和健康成长,也难以在品质上为老人们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
2、人员编制较少 发展后劲不足 上级有关部门为敬老院核准的人员编制远远不能满足为五保老人提供服务工作的需要,也不利于敬老院今后的长远发展。
四、经验与对策
十八里镇敬老院面对经费不足、编制及人员缺少等现实困难与问题时,不等不靠不抱怨不伸手,而是立足实际,自力更生,创新形式,通过有限的空间,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出租等副业,充分发掘潜能,强化自身造血功能,在破解当前敬老院普遍存在的生存与发展难题上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具有鲜明的推广示范意义。
1、政策支持 政府在财力和人员编制上为敬老院的生存、发展提供切实保障的同时,应在工商、税务、小额金融贷款发放等方面为出台优惠政策,支持有条件的敬老院发展第二产业,千方百计拓宽以副养院的路子。
2、提高素质 尽快引进受过专业训练、具有临床护理经验的新型人才,加强对现有聘用人员的综合服务技能培训,不断改善服务人员的年龄结构,向着年青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向着人才要效益,向着思路要出路,向着观念要发展。
3、形式多样 企业或个人在履行社会义务,表达对老人的关爱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可以在年节或其它时间到敬老院慰问表示关爱,也可以支持敬老院上一些力所能及的小项目,帮助他们强化造血功能。有场地的可以免费或者优惠为老人们活动多提供场所,比方说,卫生医疗组织可以定期为老人提供免费上门的身体检查,客运和景区可以联手为五保老人提供免费出游活动,电影公司或都剧团登门为老人送艺术进敬老院等等。
4、示范推广 我国目前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群成为对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社会问题,如何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养是事关社会稳定的重要课题。十八里镇敬老院的做法,不仅对所有地处农村的敬老院有鲜明的示范意义,也对地处城区的敬老院的生存发展起着积极的表率引领作用。通过挖掘自身潜力,争取社会力量支持,从力所能及的小项目、小服务做起,抓住机会为敬老院的发展和自立拓宽道路。
敬老院调研报告范文相关文章:
1.镇敬老院调研报告
2.敬老院运行情况调研报告
3.敬老院运行情况调研报告
4.农村敬老院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5.技术调研报告范文
6.实习调研报告范文
7.党建调研报告范文
8.调研报告格式及范文
一、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依法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工作目标:巩固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成果,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工作机制,依法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一)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以实施流转合同制、登记备案制为重点,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管理和服务。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探索在乡镇一级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二)切实抓好延包后续完善和土地承包规范管理工作。巩固农村土地承包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成果,突出重点地区和重点环节,指导开展农村土地延包后续完善工作,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发放到户;指导做好调整和转让承包地农户承包经营权证变更和补发工作。加强土地承包档案规范管理。全面推进土地承包与流转信息化管理项目实施,在有条件的区县、乡镇推广应用。
(三)探索土地承包纠纷调处机制。继续推进奉贤区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在有条件的地方扩大试点。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工作指导。做好农业部土地承包纠纷上访与调处情况月报制度工作。
(四)深化《农村土地承包法》及相关政策法规宣传培训。围绕农村改革**周年和《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5周年,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法规政策宣传培训,进一步营造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社会氛围,提高各级农经部门和基层干部土地承包政策法规水平和依法管理、依法办事能力。
二、扎实推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基本权利,提高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水平
工作目标:贯彻落实市农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印发<**市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暂行标准>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以开展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努力提高本市农村财务管理水平;夯实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基础,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机制;贯彻执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年,本市三分之一以上行政村实现财务管理规范化。
(一)扎实推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深化实施本市第二批92个村财务管理规范化试点工作,加强本市第一批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示范村动态管理和跟踪检查。筹备召开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交流会。总结推广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村民主理财小组作用,全面提高财务公开质量。完善推行“村帐镇管”会计委托制度。全面实行农村会计电算化管理。
(二)认真贯彻农村集体会计制度。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工作指导和培训,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会计科目,规范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先行试点。
(三)加强以集体经济相对困难村为重点的村级组织财务运行情况动态监测。会同市统计部门,规范完善村级组织可支配收入调查口径,联合开展村级组织可支配收入调查工作。组织开展以集体经济相对困难村为重点的财政扶持资金使用情况动态监测,加强扶持政策绩效评估。试行村级组织财务运行情况报告分析制度。探索村级财务网络化管理新机制。
(四)加强农村财会人员培训。指导开展农村财会人员会计实务知识、“三农”政策法规和农经管理业务培训,推行农村财会人员持证上岗。组织开展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培训,提高民主理财能力。
三、努力提高农经统计工作质量,发挥基础性参谋作用
工作目标:深化实施农户收入抽样调查与负担监测工作,加强农民收入预测分析,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统计制度,努力提高农经统计质量,为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信息和决策参考。
(一)加强农民家庭收入预测分析。完善农民收入抽样调查和负担监测工作方案,健全工作体系,根据要求,做好本市和农业部安排的农民家庭收入半年度、年度预测分析工作。
(二)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统计工作。健全完善、组织实施本市农村集体经济统计报表制度。组织开展农村集体资产统计年报工作。
(三)加强统计工作业务培训。提高统计队伍政策法规水平和分析、研究、预测能力,提升农经统计队伍整体素质。
四、不断深化农经工作调研和信息工作,努力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
工作目标: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发挥农经工作参谋作用,提升农经工作水平,突出重点,开展调研。全年完成调研报告5篇以上,组编《**农经信息》36期以上。
(一)开展农经工作专题调研。根据市农委统一部署和要求,抽调骨干力量,重点开展或参与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以及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两大专题调研。组织开展规范村集体经济会计制度核算办法、农村审计情况、完善农村集体经济和集体资产统计年报制度以及推进本市农经信息化建设和农村财务网络化监管等专题调研。
(二)加强农经信息工作。健全农经信息工作体系,提升《**农经信息》平台作用。加强农经工作宣传。协助办好《**农村经济(农经专栏)》和《东方城乡报(农经专版)》。
五、切实抓好队伍自身建设,提高机构履职能力
工作目标:加强队伍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农经队伍整体素质,推进落实农经机构政府职责,努力构筑一支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要求的农经管理机构和队伍。
(一)切实加强队伍自身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培训,努力建设学习型组织;强化工作调查研究,推进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营造干部成长成才的工作氛围;公开招聘优秀人才,改善队伍整体结构,全力提高队伍整体思想理论水平、政策法规水平和农经知识水平,增强农经干部调研分析能力、工作执行能力、组织表达能力和协调协作能力。
一、村级当前财务管理的基本状况。
从调研的情况看,我镇村级财政资金使用情况总体上较好,基本上达到了制度建立、执行规范、监督有效的要求,村级组织运转逐步规范。
(一)建立了村级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各村普遍较为重视村级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按照镇党委、政府出台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结合实际制定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等办法,对资金的拨付、流程、使用、报账、监督等都作出明确规定,切实管好用好村级财政资金。通过各项管理制度的下发和完善,为村级资金的规范管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村级财务工作规范化。
(二)全面实施了“村财村用镇代管”制度。我镇在并村后,率先在全县实行村财镇管的办法,镇专门设立联管办,工作人员在镇财政所内调配、镇根据实际进行适当的补充,业务上接受上级部门的指导,在坚持村级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按照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村设账等原则,将村级各类财政补助资金、专项资金纳入管理范围,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和村级资金管理办法进行支出管理,确保了村级运转补助资金的安全运行,实行“村财村用镇代管”制度,确保了村级资金专款专用和集中核算,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对村级财政资金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在做好村级资金日常管理的同时,还高度重视资金的使用监管工作。一是普遍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定期向村民公开村级财务收支情况,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村级支出票据须经经手人签字、书记审核、主任审批和村民理财小组负责人共同签字审核后才能予以报账。二是建立并完善了村级财务年度审计、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等制度,对村级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加强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村级支出行为。
二、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从这次调研的情况看,我镇各村通过不断加强和完善、民主理财制度建设,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规范使用每笔资金,全面实行村务公开,村级财务的规范管理工作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村级运转经费保障水平仍显偏低,村级财政资金收不抵支,村级压力加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已成为村级组织收入的主要来源,但近年来,随着我镇大力开展民生工程建设以及着力提高社会事务的全面发展,村级财务支出逐年增加,主要体现在:村村通公路及组级公路的建设与修缮;水费难以收缴而村级又必须垫付;计划生育、社会综治成本较高;银行和社会借款利息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为村级财政带来极大的压力,从调研的两个村(社区)来看,村级资金收入总额平均为9万余元,总的支出为平均21万余元,村均缺口为12万余元,以上的缺口资金还不包括每年银行和社会借款所形成的利息(社区近5万元,马塘每年近15万余元),资金收入不能平衡按规定应支出的标准,据调研分析,有缺口的村大多数是本来经济基础就很差,发展的后劲也不是很足,而镇财政也十分拮据,自筹和调控能力差,如需镇村自筹解决,这一部分资金难到位,这在当前也是我镇其它村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是配套政策出台滞后,集体减负难。中央一再要求减轻村组和农民负担,现在农民的负担减下来了,但村组集体的负担却难减下来。农村中心工作比如换届选举、招商引引资等无经费来源,导致新增债务。在落实政策方面,一是离职村干部,上级有给予适当生活补助的政策,村级需支村部分生活补助险金。二是农村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建设难。按照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原则,村集体没资金,实行一事一议人心不齐,很难开展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从某种方面讲会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农民生产生活的一些实际问题难以得到解决。三是村级债权难以回收,债务难以化解。村级包袱越来越重,已影响到村级的正常运转。
三是财务制度执行不规范。从调查中查阅资料情况看,有些村虽建立了较完备的财务制度,却形同虚设,在实际操作中,执行极不规范。签字手续不齐全,出现库存条据过大,结算不及时,自报自批,自收自支,报销凭证等会计手续很不规范等财务问题。
四是账目设置不全,原始凭证等档案资料失真。当前村级会计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会计账簿、科目设置不规范。有的只设现金账而不设台账、财产账和往来账;有的总账、明细账、保管账、现金账及各种报表资料都由一人负责,自买自报。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目前绝大部分村财会人员未受过系统完整的专业知识培训,文化程度不高,干脆不设账、不记账。会计档案管理不规范,很多村办公条件差,没有专门的档案室,有的甚至放在会计家中,由会计自行保管,因保管不善难免有遗失,会计人员调整后,会计档案移交经常时出现困难,档案不全,资料丢失,这些都是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三、对抓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做好我镇村级财政管理工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加大对村级的转移支付力度,确保村级正常运转。当前为保障基层政权组织的正常运转,对村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收支缺口应按县级以上转移支付的办法,给以全部补助。不给村级新增一点压力,以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二是加大对村级公共事业的扶持力度,减轻村级的压力。由于目前村级组织收入来源减少,导致村级公共事业的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影响了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村级组织对此是有心无力。因此上级政府应加大对村级公共事业的扶持力度,减轻村级组织的支出压力
三是积极化解村级债务。当前,村级主要负担是债务缠身,债台高筑,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村级有针对性地采取了“财务清理化债、化转债务降债、削减高息减债、清收债权还债、发展经济化债、落实减负政策清债”等办法和措施化解农村债务。但目前村级负债还是比较大,调研的两个村长铺社区目前是负债91万余元,马塘村负债188万余元,日常工作都是在负债中运转,债务化解在村级努力的同时还要通过各级政府协调,帮助村级债务化解。
四是进一步规范村集体财务核算。一方面村级增设会计岗位,可以实行村级会计由镇党委任命,切实提高会计队伍地位,保证队伍稳定性,确保财务连续性,加大监管力度,避免村干部干扰财务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实行“村财镇管”办法,即村账由镇代管,村只设出纳员,由镇联管办每月集中办公记账,村级各项收支必须通过镇联管办审核入账,定期向村公布当月帐情,从而从源头上控制非法开支。
个人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一)
根据市扶贫办的要求,我镇对2016年的扶贫开发精准识别工作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领导重视。镇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精准识别工作,强化组织领导,镇政府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镇长为副组长,农业办、财政所、民政科、经管站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工作督导检查。抽调人员专门负责这项工作,特别是要组织机关包村干部进村入户,在每个村成立3-5人的工作班子,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抓好这项工作。
2、组织培训。我镇按贫困发生率4.5%的比例进行识别,我镇的贫困人口数为3377人,将贫困人口规模分解到行政村。召开了扶贫开发精准识别专题会议,开展业务培训工作,把贫困户识别的目标任务、工作要求、具体方法等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把培训重点放在镇包村机关干部、村干部两级,确保有一支工作队伍、每个村都有明白人,确保精准识别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3、农户申请。把精准识别的相关政策宣传到每个行政村和每个农户,确保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向各村宣传贫困村申请条件和工作流程。广泛组织发动农户自愿申请,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识别范围。各行政村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村级组织充分讨论基础上,自愿提出申请,报镇人民政府审核,形成贫困村初选名单。
4、入户调查。农户提出申请后,由镇机关包村干部会同村委会开展入户调查,核实相关情况,对不符合条件的予以剔除,筛选出贫困户初选名单。
5、民主评议。对贫困户初选名单,各行政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民主评议。民主评议留有详细的会议记录,包括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发言记录、评选过程等内容。最后,根据评议结果,经村两委集体研究,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驻村第一书记(或包村干部)核实签字后,确定贫困户入选名单。
6、公示公告。先将入选名单在贫困户所在的行政村进行第一次公示(公示期为7天);经公示无异议后,报镇人民政府审核,确定出全镇贫困户名单,并在各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公示(公示期为7天);第二次公示无异议后,汇总后报市农村扶贫开发精准识别工作办公室复审,复审后进行公告(公告期为5天)。
7、建档立卡。由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单位,对已确定的贫困户填写贫困户登记表,并录入贫困户信息库。
二、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扶贫开发精准识别工作过程中,我们虽然做了一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全镇有83个行政村,在贫困户登记表的收取过程中,存在部分户主只填写了户主信息,没有填写家庭成员信息,最后统计的贫困户人口数为3278人,导致与市扶贫办下达的贫困户人口数3377人少99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主要做好以下两点:
1、核对各村上报的公示名单和贫困户登记表名单信息,将遗漏的贫困户人口数进行核实存档,以备以备下步改正
2、上报的采集信息存在身份证号码不准确、银行账户漏填或不准确、填报信息不完整等问题。仔细核对上报信息,列出信息填报存在错误的户,以备下步改正。
个人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二)
市自实施千企进千村、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工程以来,众多企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继深入到定点扶贫村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端。那么,贫困村的现状如何、扶贫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怎样实施精准扶贫、又有哪些保障措施?近日,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专程到商会常务副会长、集团公司董事长定点联系的扶贫村县镇xx村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与现状
xx村位于城关镇西部,与县最边缘的乡相邻,版土面积8.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410户,1806人,其中,区移民 235户,耕地面积2700亩,其中,旱地2050亩,水田650亩,林地1400亩。xx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260元。根据国家贫困标准(xx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统计,该村现有贫困户232户,966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3.5%。
有史以来,xx村始终以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但农业生产条件较差,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水平低、生产成本高、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增收门路单一、农民观念落后、因灾、因病返乡较多,是该村贫困现状的集中体现。
二、扶贫目标及对策
针对xx村贫困现状,子胥湖集团公司扶贫工作专班通过进村入户调查摸底,并与村两委会多次商讨,初步拟定了扶贫发展规划,力争在2020年前,通过项目拉动、产业带动、包户促动、整体推动的方式,把xx村打造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绿色宜人、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文化事业兴旺繁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扶贫目标
采取项目扶贫、产业扶贫、包户扶贫的方式,利用子胥湖集团产业带动优势,力争通过6年的奋斗,形成以桃子产业为主的观光、休闲、采摘生态旅游园区,实现产业发展(发展生态桃园1000亩以上)、农民增收(人均年增收300元以上)、生态改善、村容靓丽、村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到20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
2、扶贫对策
一是完成村主干道的公路扩宽、硬化。力争在2015年前投资600万元完成郧庙路至村万头猪场的6.5公里道路扩宽、硬化,达到路石宽8米,水泥路面宽6米的要求,并搞好路间及排水沟建设和绿化带建设,形成桃花大道景观带。
二是改善土地生产条件。xx-2018年通过对xx进行水、田、路、渠的综合治理(面积450亩),形成耕地园田化、梯田化;新修河堤石岸6000米,改挖河道400米;修建机耕路28条2400米、田间作业道36条4500米;维修库塘8口、引水堰渠4000米。
三是建设万头生猪养殖基地。计划从2015年开始,投资2600万元,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种猪繁育场,专门繁育子胥湖土黑猪(年繁育10000头以上),为贫困户和养殖大户提供优质种猪仔,对贫困户实行先赊后还的办法,扶持贫困户发展养猪业。然后,由子胥湖集团公司统一收购、加工和销售,并统一品牌、统一价格、统一标准,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供、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带动贫困户和基地农户实现产业化经营。力争到2018年形成万头养殖规模。
四是建设千亩生态桃园。计划xx-2016年投资200万元,建成1000亩生态桃园,引进最新的水蜜桃、油桃和大樱桃品种。桃园内套种草莓或花草,实行立体种植,配套建设一批观光景点,培植春赏桃花、夏摘桃果的桃文化观光园。
五是建设大型沼气发酵罐并扶持农户发展沼气池。利用沼气发电供农户照明和养殖场供热,利用沼渣生产有机肥供生态果园、生态茶园及农作物,沼液直接用于农作物施肥,实现农产品的有机化。到2020年,结合农村环境整治,搞好农户庭院绿化和景观化,实现庭院靓化。
六是建设独具风格的乡村农居。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要求,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统一施工的办法,对现有农户庭院进行改造升级,把居住比较偏远、交通不便的农户和土坯房、干打垒房屋进行搬迁和重建,达到整齐划一、特色明显、出行方便、环境优美的要求。
七是整合项目,建设xx村综合服务大楼。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力争在2016年投资500万元启动建设集办公室、卫生室、图书室、活动室、游客接待中心、村文化活动广场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大楼,为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奠定基础。
八是发展旅游服务业。修建打造休闲旅游景点,建设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休闲农庄,配套发展餐饮业,计划新发展农家乐12家,使全村的农家乐达到20家,从业人员100人以上,年营业额达到600万元以上。
三、保障措施及建议
1、保障措施
为确保扶贫对策和目标的落实,尽快改变xx的贫困现状,必须强化以下三项保障措施:
第一,成立专业合作社。分别成立桃子产业合作社和养殖产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行产业化经营,彻底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连接问题,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第二,实行土地流转。把土地向种田能手和企业流转,农民通过培训到企业打工,实现由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通过土地流转收入、打工收入和企业分红,提高农民收入。
第三,落实工作责任。子胥湖集团公司成立以董事长挂帅的扶贫工作专班,全面负责xx村扶贫工作,同时下设多个工作部门和子公司,具体负责单项工作。其中,项目部负责扶贫项目的争取和实施;工程部负责有关工程的施工和管理;财务部负责扶贫项目资金的争取和足额支付;生态农业开发公司负责产业扶贫的实施; 润景园林公司负责观光景点建设和全村绿化工作。公司按照计划进度,逐年逐项进行检查考核。
2、几点建议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把精准扶贫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做到心中有目标、工作有计划、行动有措施、考核有内容。
二是为扶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各级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助推扶贫攻坚,用政策调动企业扶贫的积极性,并对农民发展产业、生产经营予以鼓励和支持。同时,要积极协调金融、扶贫和房产等部门为扶贫融资予以大力支持,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更多的提供一些低息或无息贷款以及专项资金拨付。这样,既可以减轻企业的负担和压力,又能确保扶贫目标的实现。
个人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一)
市自实施千企进千村、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工程以来,众多企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继深入到定点扶贫村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端。那么,贫困村的现状如何、扶贫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怎样实施精准扶贫、又有哪些保障措施?近日,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专程到商会常务副会长、集团公司董事长定点联系的扶贫村县镇xx村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与现状
xx村位于城关镇西部,与县最边缘的乡相邻,版土面积8.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410户,1806人,其中,区移民 235户,耕地面积2700亩,其中,旱地2050亩,水田650亩,林地1400亩。xx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260元。根据国家贫困标准(xx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统计,该村现有贫困户232户,966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3.5%。
有史以来,xx村始终以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但农业生产条件较差,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水平低、生产成本高、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增收门路单一、农民观念落后、因灾、因病返乡较多,是该村贫困现状的集中体现。
二、扶贫目标及对策
针对xx村贫困现状,子胥湖集团公司扶贫工作专班通过进村入户调查摸底,并与村两委会多次商讨,初步拟定了扶贫发展规划,力争在2020年前,通过项目拉动、产业带动、包户促动、整体推动的方式,把xx村打造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绿色宜人、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文化事业兴旺繁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扶贫目标
采取项目扶贫、产业扶贫、包户扶贫的方式,利用子胥湖集团产业带动优势,力争通过6年的奋斗,形成以桃子产业为主的观光、休闲、采摘生态旅游园区,实现产业发展(发展生态桃园1000亩以上)、农民增收(人均年增收300元以上)、生态改善、村容靓丽、村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到20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
2、扶贫对策
一是完成村主干道的公路扩宽、硬化。力争在2015年前投资600万元完成郧庙路至村万头猪场的6.5公里道路扩宽、硬化,达到路石宽8米,水泥路面宽6米的要求,并搞好路间及排水沟建设和绿化带建设,形成桃花大道景观带。
二是改善土地生产条件。xx-2018年通过对xx进行水、田、路、渠的综合治理(面积450亩),形成耕地园田化、梯田化;新修河堤石岸6000米,改挖河道400米;修建机耕路28条2400米、田间作业道36条4500米;维修库塘8口、引水堰渠4000米。
三是建设万头生猪养殖基地。计划从2015年开始,投资2600万元,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种猪繁育场,专门繁育子胥湖土黑猪(年繁育10000头以上),为贫困户和养殖大户提供优质种猪仔,对贫困户实行先赊后还的办法,扶持贫困户发展养猪业。然后,由子胥湖集团公司统一收购、加工和销售,并统一品牌、统一价格、统一标准,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供、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带动贫困户和基地农户实现产业化经营。力争到2018年形成万头养殖规模。
四是建设千亩生态桃园。计划xx-2016年投资200万元,建成1000亩生态桃园,引进最新的水蜜桃、油桃和大樱桃品种。桃园内套种草莓或花草,实行立体种植,配套建设一批观光景点,培植春赏桃花、夏摘桃果的桃文化观光园。
五是建设大型沼气发酵罐并扶持农户发展沼气池。利用沼气发电供农户照明和养殖场供热,利用沼渣生产有机肥供生态果园、生态茶园及农作物,沼液直接用于农作物施肥,实现农产品的有机化。到2020年,结合农村环境整治,搞好农户庭院绿化和景观化,实现庭院靓化。
六是建设独具风格的乡村农居。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要求,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统一施工的办法,对现有农户庭院进行改造升级,把居住比较偏远、交通不便的农户和土坯房、干打垒房屋进行搬迁和重建,达到整齐划一、特色明显、出行方便、环境优美的要求。
七是整合项目,建设xx村综合服务大楼。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力争在2016年投资500万元启动建设集办公室、卫生室、图书室、活动室、游客接待中心、村文化活动广场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大楼,为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奠定基础。
八是发展旅游服务业。修建打造休闲旅游景点,建设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休闲农庄,配套发展餐饮业,计划新发展农家乐12家,使全村的农家乐达到20家,从业人员100人以上,年营业额达到600万元以上。
三、保障措施及建议
1、保障措施
为确保扶贫对策和目标的落实,尽快改变xx的贫困现状,必须强化以下三项保障措施:
第一,成立专业合作社。分别成立桃子产业合作社和养殖产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行产业化经营,彻底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连接问题,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第二,实行土地流转。把土地向种田能手和企业流转,农民通过培训到企业打工,实现由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通过土地流转收入、打工收入和企业分红,提高农民收入。
第三,落实工作责任。子胥湖集团公司成立以董事长挂帅的扶贫工作专班,全面负责xx村扶贫工作,同时下设多个工作部门和子公司,具体负责单项工作。其中,项目部负责扶贫项目的争取和实施;工程部负责有关工程的施工和管理;财务部负责扶贫项目资金的争取和足额支付;生态农业开发公司负责产业扶贫的实施; 润景园林公司负责观光景点建设和全村绿化工作。公司按照计划进度,逐年逐项进行检查考核。
2、几点建议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把精准扶贫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做到心中有目标、工作有计划、行动有措施、考核有内容。
二是为扶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各级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助推扶贫攻坚,用政策调动企业扶贫的积极性,并对农民发展产业、生产经营予以鼓励和支持。同时,要积极协调金融、扶贫和房产等部门为扶贫融资予以大力支持,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更多的提供一些低息或无息贷款以及专项资金拨付。这样,既可以减轻企业的负担和压力,又能确保扶贫目标的实现。
三是在项目上给予支持。项目扶贫、项目拉动,是农村扶贫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应在各贫困村争取项目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使他们通过项目的实施和拉动,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四是建好班子,提升农民素质。贫困村能否脱贫,村支部、村委会和村民的素质是关键。必须把那些有开拓精神、有经济头脑、善于为百姓办事、敢于负责担当的能人选拔进村两委班子,建设一支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同时,要抓住要害,突出重点,加强对村民的专业技术培训,达到扶志(志气)、扶知(知识)、扶智 (智慧)的有机统一,为农村实现整体脱贫奠定基础。
个人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二)
根据市扶贫办的要求,我镇对2016年的扶贫开发精准识别工作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领导重视。镇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精准识别工作,强化组织领导,镇政府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镇长为副组长,农业办、财政所、民政科、经管站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工作督导检查。抽调人员专门负责这项工作,特别是要组织机关包村干部进村入户,在每个村成立3-5人的工作班子,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抓好这项工作。
2、组织培训。我镇按贫困发生率4.5%的比例进行识别,我镇的贫困人口数为3377人,将贫困人口规模分解到行政村。召开了扶贫开发精准识别专题会议,开展业务培训工作,把贫困户识别的目标任务、工作要求、具体方法等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把培训重点放在镇包村机关干部、村干部两级,确保有一支工作队伍、每个村都有明白人,确保精准识别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3、农户申请。把精准识别的相关政策宣传到每个行政村和每个农户,确保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向各村宣传贫困村申请条件和工作流程。广泛组织发动农户自愿申请,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识别范围。各行政村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村级组织充分讨论基础上,自愿提出申请,报镇人民政府审核,形成贫困村初选名单。
4、入户调查。农户提出申请后,由镇机关包村干部会同村委会开展入户调查,核实相关情况,对不符合条件的予以剔除,筛选出贫困户初选名单。
5、民主评议。对贫困户初选名单,各行政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民主评议。民主评议留有详细的会议记录,包括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发言记录、评选过程等内容。最后,根据评议结果,经村两委集体研究,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驻村第一书记(或包村干部)核实签字后,确定贫困户入选名单。
6、公示公告。先将入选名单在贫困户所在的行政村进行第一次公示(公示期为7天);经公示无异议后,报镇人民政府审核,确定出全镇贫困户名单,并在各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公示(公示期为7天);第二次公示无异议后,汇总后报市农村扶贫开发精准识别工作办公室复审,复审后进行公告(公告期为5天)。
7、建档立卡。由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单位,对已确定的贫困户填写贫困户登记表,并录入贫困户信息库。
二、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扶贫开发精准识别工作过程中,我们虽然做了一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全镇有83个行政村,在贫困户登记表的收取过程中,存在部分户主只填写了户主信息,没有填写家庭成员信息,最后统计的贫困户人口数为3278人,导致与市扶贫办下达的贫困户人口数3377人少99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主要做好以下两点:
1、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一是起草了《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府办发[]149号)和《关于成立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府办函[]50号);二是积极与确权登记业务技术实施单位衔接,并测算试点镇鄢家镇工作经费等,为试点工作做好准备。
2、切实做好县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日常工作,开展调解仲裁业务,完善了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各项配套制度,以规范的工作程序受理调解案件。
3、全县10个镇、109个村分别建立了农村土地承包调解委员会和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小组,并建立了有关工作制度。
4、全县统一印制和使用了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文本,实行了大宗土地流转登记备案制度,并对截止年12月31日单起流转面积在10亩以上的土地流转行为进行了备案登记,并及时上报了调查登记表。
5、开展了耕地撂荒情况调查,并撰写了调查分析报告。
二、积极推进土地规模经营
1、积极开展“小集中”试点。今年,有、2个镇开展土地经营“小集中”试点工作,已经实施土地“小集中”的组7个,土地“小集中”涉及农户419户,面积1963亩,配套的基础设施投入资金1153万元。
2、帮助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连片流转农民承包地发展规模经营。
3、建立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开展土地流转服务指导工作。在去年10个镇均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的基础上,今年,重点是健全和完善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相关配套制度。
4、为确保土地流转依法、规范、有序、稳妥进行,出台了《县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施意见(试行)》(府办发[]90号)。
5、建立土地流转管理系统。利用《市土地流转信息网》,在网上土地流转信息,向市上报了6条土地流转新闻信息。
三、加强农民负担监管,确保减轻农民负担和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1、健全完善了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突出问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县、镇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2、加强“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统一了“一事一议”文本表格,严格审核审批“一事一议”方案,县农业局配合县综改办、县财政局参与了对全县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申报审查和年项目实施等情况的监督检查。
3、及时发放监督卡。全县统一内容、统一格式、统一印制《农民权益义务监督卡》7.17万份,在5月底以前发到户达95%以上。
4、坚持和完善了农民负担预决算制度,做好涉农收费审查备案和涉农收费公示。对全县107个村农民权益义务预算方案和10个镇(涉及96个村249个项目)一事一议筹资进行了严格审核审批。县农民负担监管办会同县财政局、县物价局和县监察局共同审查涉农收费项目31项,备案保留31项,并及时上报了审查备案情况;各镇均公示了主要涉农收费项目,通过《农民权益义务监督卡》将主要涉农收费项目和现行主要农村政策公示到农户。
5、加强和完善农民负担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审计。今年,先后开展了2次农民负担监督检查,并迎接了省、市农民负担专项检查,农民负担专项审计53个单位,审计金额269.4万元。
6、认真做好粮食直补和农资增支综合补贴,油菜、小麦、玉米、水稻良种补贴面积核实工作。继续开展了在4个镇确定的20个调查村20户调查农户农民缴纳税费动态监测工作,并按要求及时上报了监测资料。
四、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指导
1、抓好示范社建设,继续做好对原省级示范社的帮扶指导。今年,成功申报并由市农业局命名了4家市级示范社,成功申报并由省农业厅命名了1家省级示范社,全年新发展专合社13个。
2、在被评为市级及市级以上的专合社示范社中全面推行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并组织17个市级及市级以上示范社参加了市开展的理事长和会计培训。
3、及时掌握专合社发展动态,完成了专合社名录库更新申报工作。
4、为专合社搭建宣传和营销平台。组织了2家专合社参加了第三届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优质农产品迎春大联展,反响较好。
五、切实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1、认真做好《省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规范化管理办法(暂行)》的宣传和贯彻工作。以县农业局、县财政局的名义联合转发了该《办法》(农发[]66号),并提出了贯彻的相关要求。
2、组织完成了对全县村、组集体资产和资源的全面清理工作,并按资产的类别建立完善了固定资产台账,对村、组的资源实行了登记簿管理,逐项记录集体所有的资源。
3、积极推行会计委托。截止目前,全县实行会计委托的镇7个(涉及村74个)。
4、切实开展村组财务公开工作。以县农业局、县监察局的名义联合转发了农业部、监察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规定》,并提出了加强对村组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业务指导、加强检查监督等要求。及时开展了以财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村务公开,切实做到常公开、真公开。
5、认真开展农村经济审计工作。一是指导各镇开展村组“一事一议”,土地补偿费和村干部任期责任等审计工作。全年共审计村组537个,审计金额9067.55万元。二是由市、县、镇三级联审了1个村(鄢家镇新安堂村)。
六、认真开展农村经济、农业生产等统计工作
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按时按质完成了各项统计报表,积极开展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完成了3篇统计分析材料。
七、其他工作
1、认真办理农民群众来信来访。全年共接待16起23人次有关土地承包、惠农政策等方面的来电来访,并进行了妥善处理,做到事事有回复。
2、积极开展农经调研。围绕农民增收,农民权益维护,耕地撂荒,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内容,共完成了4篇专题调研,并形成了调研报告。
八、下年工作打算
(一)农村土地承包及土地流转管理
1、进一步搞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基本完成全县试点工作;进一步做好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转合同的签订指导、审查鉴证、纠纷调解等日常工作。
2、做好县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日常工作,指导镇建立健全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工作机制和相关制度。
3、做好土地“小集中”、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土地股份合作社相关工作。
4、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及土地流转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平台;规范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转管理。
(二)农民负担管理
1、健全完善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突出问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防止农民负担反弹;认真搞好农民负担预决算、监督卡发放、涉农收费审查备案和农民负担专项审计;严格执行“一事一议”制度。
2、开展农民负担明察暗访,加强和完善日常监督检查。
3、将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纳入政府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内容,签订目标责任书。
4、继续在4个镇20个村20户开展农民负担动态监测。
(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抓好示范社建设,建立长久联系,保持经常联络,为其提供帮助指导服务;及时掌握农民专合组织发展动态。
(四)农村“三资”管理
1、加强村组民主理财小组建设,提高他们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理财的水平和能力。
2、继续推行“会计委托制”和财会电算化。
3、做好以财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村务公开工作;继续开展对三分之一以上村社财务审计;市、县镇联审1个村。
4、建立健全村组债务债权台账,及时掌握村组债务动态。
5、继续贯彻实施《县村社集体财务管理实施细则》等规定,抓好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建设。
关键词:小额贷款;信贷模式创新;信用价值
一、引言
在过去的30年,我国成功地转型为市场活跃的现代经济。在我国现在的金融体系内,传统的贷款工具和产品尽管对大中型企业或者中高收入家庭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但是,对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以及大部分中低收入者仍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小额贷款在现有国有银行体系中尚缺乏一定的竞争了,其并不能满足大量小额贷款的需求,因此,市场的这一需求也产生很多像城市商业银行等银行大力发展这一供给,渐渐形成了产业,为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带来了福音。
二、我国小额贷款运行情况与存在问题分析
1.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情况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市场发展不均衡。2012年,和辽宁省以452家和434家位居榜首位置。而贷款余额最多的则是江苏省和浙江省,并且远高于其他省份。
从贷款余额和实收资本两个整体实力指标来看,大体划分成3个集团。江苏省、浙江省和内蒙古稳居第一集团,合计小额贷款公司1187家,占全国的20%,合计实收资本占全国的32.3%。山东省、安徽省等10个省份位居第二集团,合计小额贷款公司占全国的44.98%,合计实收资本占全国的39.30%。其他省份列为第三集团。
2.我国小额贷款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我国小额贷款业务急剧增加,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小额贷款的金融企业而言也面临着很多问题,这些都是构成了我国中小贷款发展的障碍,笔者对此的分析如下:
(1)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呈现短期化趋势
本文所指的小额贷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的,不以吸收公众存款为目的的,从事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有自有资金、捐赠资金、批发资金和融入资金。据统计,目前我国的小额贷款公司80%以上不能持续运营,要考外部不断注入资金。
我国从2010年初至今,金融市场的资金面并不是很宽泛,反而有一种缩小的趋势,月度平均利率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一趋势使得小额贷款公司对于贷款的期限避长就短,整体贷款期限短期化倾向明显上升。在我国江浙一带的民营企业,大部分都承受着高于银行基准利率的4倍的贷款利率,这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种巨大的负担,而这一负担也会被他们转移到市场中去,如此一来,市场上原本资金面不宽泛的情况将会加剧,从而会触发市场危机。在浙江温州一带,拆东墙补西墙的情形也普遍存在,近期的温州老板群体性跑路也在客观上印证了这一危机的可怕性。
(2)农户和小微企业主风险难以评估,融资难
市场经济同样离不开小微企业,中国现在有6000多万小微企业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及时。但是,直至今日,他们依然面临许多偏见和困境,最大的威胁就是融资难。传统的金融机构更喜欢贷款给大中型企业,因为他们往往享受政府保护的高利润。小微企业不但由于自身的高度不确定性,风险难以评估,且缺少可抵押物,无法获得贷款。在传统金融机构贷款模式下,对实物资产的要求和申请材料的要求非常严格。由于农户和小微企业往往不能提供规范的申请材料和实物资产,这个群体的融资需求多年未被满足,严重缺血,贫富差距日益严重,农户融资渠道匮乏依然存在,小微企业主融资难问题始终没解决。
从下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众多制约因素,尤其突出的问题便是竞争的激烈现状,以及筹资扩展的困难,这些都是现在小微企业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正视这些问题,只有对症下药才可根治这一问题。
图1 小微企业发展制约因素提及率
数据来源:宜信小微企业经营与融资调研报告分析
(3)自身风险控制能力弱,缺乏最基本的防火墙
金融行业应当担当起最为基本的防火墙作用。我国的大部分小额贷款公司都存在内控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尤其是监督执行力的力度不够,直接导致了经营的瓶颈产生。小额贷款公司应当重视风险控制,尽管与大型金融机构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但是,公司内部制度的建设并不主要受规模、资金的约束。因此,对于小额贷款公司而言,在风险控制建设上应当下大功夫,同时以制度促管理,以管理强执行,如此才能将风险扼杀在摇篮里面。在当下的金融市场中,处理上市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透明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享受信息资源。但是小额贷款公司往往不能与正规金融机构共享信息资源,例如不能进入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查询、不能利用小额支付系统进行通存通兑结算等。这一信息极其不畅状态直接导致了小额贷款公司一旦出现风险,其股东和其他注资机构将面临难以回转的危机。
三、宜信公司针对我国小额贷款发展的对策研究
宜信公司是一家集信用风险评估与管理、财富管理、信用数据整合服务、小微借款咨询服务与交易促成、小额贷款行业投资、小额信贷助农平台服务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服务业企业。截止2013年初,已经在全国60多个城市和20多个农村建立了强大的全国协同服务网络,更好的为客户提供服务,以小额贷款为主要服务方向,主要服务群体便是中小民营企业,为其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财富管理服务。
刚过去的两会上,小微企业成为最热门的提案之一,据宜信调研报告显示,在2013年中,困扰小微企业或者说中小民营企业的重大问题包含了同业竞争、销售困难、筹资扩张困难、人才缺乏等。其中,除了竞争激烈占所有因素的54%之外,筹资困难占到了44%。
1.小微企业资金缺口较小
图2 小微企业资金短缺额度分布
数据来源:宜信小微企业经营与融资调研报告分析。
小微企业融资困难是多年来困扰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的“老大难”问题。由图3.1可以看出,从融资金额需求来看,多数小微企业的资金缺口较小,受访者中有64%表示其日常资金短缺额度在10万之内,94%的企业短缺额度不超过50万。
2.小微企业未申请贷款原因主要是缺少抵押物和担保
由下图可以看出,从融资渠道来看,手续麻烦、缺少抵押物或担保是主要限制因素。
数据来源:宜信小微企业经营与融资调研报告分析。
究其本质,我国金融业的现状中存在的贷款模式门槛过高,尤其是对于资质的审查非常严格,然而对于中小民营企业或者小微企业而言,管理模式、人才引进等都相对落后,尤其在创业阶段,要想满足一般国有银行的贷款要求难于上青天。因此,在现实中也存在了一些这样的城市商业银行,如泰隆商业银行推出的“三三”计划,也有像宜信的个性化贷款等都是在为这一传统贷款模式的弊端提出新的解决方式。
3.融资强调时效,认可较高成本
融资强调时效,因为对于融资者而言正是因为遇到了现金流难以周转的情形,拆东墙补西墙的问题才会逐渐形成。这一时效性直接决定了所带款项的效用,不仅仅是财务人士所言的时间成本,更多的是金融人士所言的机会成本。目前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贷款渠道审批期限往往较长,虽然很多金融机构已经做出较大努力简化流程、提高审批时效,但原有操作模式和风险控制理念很难再短期内得到根本改变。
4.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分析
第一,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困境,需要民间金融渠道更多参与。笔者以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依靠国家政策和创通金融机构改变服务理念。也就是说,国家作为金融业的管理者也是服务者,应当为了市场更好更健康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在构建一般的融资平台的同时,也应当看到,民间金融渠道不畅通的现状。应当为证交易所等一般融资平台构建配套或者说相对的补充融资平台。另一方面,国家应当对于民间金融要采取大力的鼓励和支持态度,引导民间金融阳光化、规范化运作,从而形成多层次适应不同需求的服务体系。
第二,发展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价机制及相应贷款产品。调查研究表现,小微企业特点突出,例如资质不全、缺乏有效抵押物、短期融资特征明显等等。宜信P2P 模式有审慎强大的信用甄别。宜信拥有一整套贯穿于前期咨询、贷前审核、贷后跟进、回款管理的全面而严密的服务流程,平台对借款人进行严格的信用审核,进行全程贷前、贷中、贷后的风险控制。同时,宜信还设立了专门的还款风险金,当出借的资金出现回收问题时,出借者可以选择用其补偿出借人本金及利息的损失。宜信有专业健全的信用管理和信贷服务体系,从国外引入了完备的信用审查与风险控制机制,经过长期摸索将其完善并依据国情调整,最终形成了一整套贯穿于前期咨询、贷前审核、贷后跟进、回款管理的全面而严密的服务流程。
第三,应用风险定价模型,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传统金融体系中对小微企业而言最大的障碍莫过于对于风险定价的认识、风险定价的核心就是收益覆盖风险,不同风险差异定价。对比小微企业的经营规模,大多数企业都可以通过企业正常经营消化资金成本。对于法定基准贷款利率4倍的融资成本,很多小微企业难以承受,研究显示,小微企业固然融资风险相对较高,服务成本相对较高,但只要依据风险定价,即使较高的融资成本小微企业是完全有能力承担的,当然定价必须在一个合理范围之内,过高的成本无异于竭泽而渔。因此风险定价模式可有效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困境,实现双赢。
四、结束语
小额贷款公司要制定经营战略,创新信贷产品。小额贷款公司要想和传统大型商业银行相抗衡或者寻找发展机遇就必须将目标客户群体定位为小企业和农村地区市场上,也就是说怎么样的需求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唯一的问题便是经营风险。在经营绩效目标上,必须通过稳健的业务,避免经营商的短期行为,将眼光放远,如此便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尤努斯.穷人的银行家[M].吴仕宏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2]中国人民银行小额信贷专题组.小额贷款公司指导手册[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3]杜晓山.小额信贷的发展和模式――演讲摘要[J].金融与经济,2007(8).
一、面临形势
1、目前对县级党校性质和职能认识上模糊,仍然停留在合、撤、并的错误认识上,讨论多,行动少,口号高,落实少,机构在,重视轻等问题严重,没有把县级党校和行政学校纳入到党委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日程内容,对这一机构的能力建设未引起重视,没有政策支持和项目扶持。
2、当前及今后仍然是民生社会作主导,党的方针政策倾向服务农村、农业和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落实上,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如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如何保持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路线,如何保持执政党的宗旨不变和党员干部纯洁性,如何走好群众路线,县乡、村三级党员干部是解决这些重大现实问题的关键,他们的认识和能力,他们的立场和品德是贯彻执行党和政府民生理念和政策的重要保证。
3、县级党委和政府随着机构改革,县委调研究、政府政策研究室都相继撤销,县级党委和行政学校在职能定位上具有政策调研的职能界定,但因体制未理顺,机构历史沿革未相接,县级以下这一工作出现空白,没有机构承担政策调研和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这项任务,致使从群众中来、从基层实践中来这一哲学理念在现实指导中缺失,使理论和政策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来完善的正确路线流于形式,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社会的长期健康发展。
4、当前干部及党员教育提高已迫在眉睫,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一些传统优秀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内含发生变化,勤奋、奉献、公正、无私的优良传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重视公众评价和社会价值的认识被淡化,如何教育管理党员干部,尤其是青年干部和村级干部的教育,是县乡党委目前应该重点研究和解决的大事;研究和解决当前很大一部分党员干部党性差、品德差、行为差、业绩差的问题不容再放任和疏于监管。
二、主要问题
1、地方党委、政府重视不够,实际措施和关注方式少,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如何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党委政府研究少,安排部署少,没有达到足够重视,尤其在干部培训主体的管理体制和职能界定上存在许多需要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
2、地方党委、政府对党员干部和执法主体没有制度化、强制性培训管理的制度和机制,干部和党员培训教育没有纳入重要日程,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事后查处,而对事前预防、干部教育方面要求和安排灵活性多,计划性少,单位党员干部的培训教育没有整体安排部署,没有进入考核督办内容,在县乡村三级培训教育工作上没有建立起约束性的纪律要求和强制性的管理机制,党校工作被动局面仍然在持续。
3、干部教育培训项目和资金分散,尤其专业部门培训更为分散,各部门各行其是,上报审批培训形式化,部门培训质量不高,效果不好,党校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够,削弱了党校职能,也造成国家干部培训资金的浪费,培训费没有实现专项支出的财经要求。
4、县上没有干部培训机构分年度建设计划,党校基础设施差,基本办学条件落后,办学形式单一,手段落后,干部教育培训的硬件不全,很多县级党校无法进行多样化的干部培训、教育,仍然是课堂上探讨交流的旧模式,按目前条件,如果有规范化、大规模的培训,党校实际也无能力承办这项工作。
5、队伍建设滞后,班子不健全,结构不合理,年龄老化,知识老化,学科结构老化,县级党校普遍人员流动缓慢,进人更难,无人愿进,选拔和聘用优秀教育培训专技人才没有常态化的机制,单位缺乏活力和竞争性,人员结构和素质不高,在理论研究创新上能力有限,无法提出咨政议政的科学建议,影响力很有限。
6、资金困难,县级党校每年正常办公培训支出项目具体实在,县财政在安排预算时,对干部教育培训预算科目和经费缺乏调研,没有改变当前预算重实事办理、轻常规教育管理的预算理念,因此安排资金少,无法开展党员干部的培训教育工作,导致党校在工作计划中减少培训科目和批次,缩短培训日期。
三、改革建设
1、县级党校办学体制必须立即启动改革,不能等待国家具体的政策和方案,而应从当前能够落实和解决制约发展的一些问题开始,逐步改革,充分发挥干部培养教育作用。如果还在具体问题上议而不动,机遇错失,县级党校面临职能瘫痪;
2、成立以党校为主体的县级干训中心,整顿县级培训组织,取消和合并职能,制定党员干部和行政执法培训纪律和奖惩措施,禁止低效能乱办学。合并培训机构,整合行政培训资源,正常行使培训教育职能,经费纳入财政转移支付,具体核定按全县干部人数计算,在人才培养上争取全县党员干部一年平均培训一次以上。
3、组建党校专兼职教师队伍,优化学科结构,明确兼职教师待遇、培训任务和考评要求,形成大课堂、大培训格局。对县乡村党委干部及一些专业户、致富带头人,不仅要进行理论政策培训,还要对农村适用技能进行专业培训,丰富培训内容,尤其对农村金融,农村劳务、农村财务、林果技术,种植养殖,高效农业,村务管理都要培训。对党校专兼职教师定期培训交流、挂职锻炼增加适用案例教学的素材和能力,形成人员变动、但兼职教师职能不变的党校教师团队。
4、调整党校行政职能,加强其在干部管理培训中的关键性职能,延伸培训内容和对象,应该建立一个行政学力凭证获取制度,对后备、提拔和聘任高一级技术职务的党员干部,都要经过严格培训和能力认可程序,达不到县、乡、村三级党校培训学力要求的,应在这一标准达到标准后再行选聘。
5、党校教师可选拔一批优秀人员兼任县委、政府和乡镇党委、政府党务、政务研究员,参加党委、政府重要会议和决策,参加县人大、县政协的调视察活动,参与部门一些关系国际民生项目的可研和实施调研,对一些政策实施和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调研,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呈送主管领导和职能部门参考,尤其对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状况和社会评价进行定期、分行业调研,提出培训教育和具体问题整改的计划,纳入到干部管理教育权限进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