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族的风俗习惯范文

民族的风俗习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族的风俗习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族的风俗习惯

第1篇:民族的风俗习惯范文

关键词: 民族风俗习惯;民族习惯法; 国家制定法

    在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中,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出发,尊重各个民族的平等权利,不因为某些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而歧视或侮辱他们;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或保持,必须让该民族的群众去选择,其他民族或个人不应强制或干涉;不能以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要求和衡量别的民族,更加不能以个人主观的好恶去看待民族风俗习惯,去处理有关民族风俗习惯的事情。

    一

、民族风俗习惯概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含义,是指各民族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和习俗,是在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一种客观反映。在民族生存环境中,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社会政治、历史发展等条件的不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民族长期传承和广泛采用的生活方式。真正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的行为方式必然相沿成习、代代相传,必然为众人所用而广泛普及。

    只要民族风俗习惯形成,即为全民族所公认和遵守,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传统、道德标准和宗教观念等。某个民族反映其民族特性,必然存在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特征,代表着民族的标志。在民族的相互往来中,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关系中一个很敏感的问题,需要慎重看待。

    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风俗习惯也在变化,然而,风俗习惯的变化常常滞后于生活条件的变化,呈现相对的稳定性。民族风俗习惯反过来影响经济基础,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经常会滞后于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变,它集中地反映着某个民族的得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法律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意义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因此,不同民族无论是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是其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本质上是坚持不同民族平等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反映,侵犯民族风俗习惯,就意味着践踏民族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刑法第147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把“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归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是从法律上保护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在刑法上的反映。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任何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常常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理解为对本民族的尊重,把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蔑视,理解为对本民族的歧视。所以,各种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都会伤害民族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能够促进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不同民族的某些风俗习惯本身就是以歌曲、舞蹈、体育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很多民族通过自己的风俗习惯来保存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例如,我国少数民族有很多是以讲故事和唱山歌的口头文学形式在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而且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还有一些表现在他们具有特色的日用器具、服饰、建筑和手工艺品等方面。正是由于千差万别的民族风俗习惯,才构成了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使文化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三、理性思考法律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护(一) 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提倡科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不能孤立地看待风俗习惯,必须从一个民族的历史、经济和自然条件去考虑这些风俗习惯之所以形成和存在的现象,如此才能让我们的认识符合客观情况。把民族风俗习惯看作陈规陋习,是对少数民族的诬蔑和歧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存在某些陈规陋习,这是符合实际的。

  但是,汉族的风俗习惯中同样有陈规陋习。任何民族的风俗习惯中都会有好的、一般的和不好的。对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应全部肯定或全部否定,而应当进

行具体分析。总体上,汉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上较先进,大部分少数民族发展较落后,这是客观事实。但是,先进并不意味一切都好,落后也并不意味一切皆坏。

    看待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不能用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为标准,而应以对民族团结、对经济文化发展、对国家统一、对社会主义事业和对人民群众是否有利为标准。凡是有助于民族团、有助于经济文化发展、有助于人民生活和身心健康的风俗习惯应当提倡和发扬。凡是有害于民族团结、阻碍生产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利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不科学的风俗习惯,应对本民族群众说明害处,进行教育,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后,让他们自己进行改革。改革某些风俗习惯,主要依靠文化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来实现。提倡少数民族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各方面奉行健康、科学和文明的新习俗。

    (二)合理利用少数民族习惯法

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部分,应当被合理的利用。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在民族地区公平正义观上历练形成的一种具有特殊调控作用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在坚持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上,少数民族习惯法应通过国家权力机关的批准、同意或默许来使其具有双重效力,使其权威性得到保障。在保持正义和秩序的基础上,国家可以做出适当的变通,实现少数民族内社会关系的稳定和谐。

    运行国家法律是个复杂的过程,只靠法典是不能实现其功能和效率的,强行推行法律常常也只是适得其反。制定法有必要给少数民族习惯法留出一定空间,去吸收和认可一些有益的习惯法,使其融入制定法。

    也不能简单地用国家制定法来代替少数民族习惯法中的消极因素,而是通过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进行长期有效的法制宣传等方式,实现少数民族习惯法和国家制定法的融合。

    实践中,对少数民族习惯法效力的承认须限定在特定的区域内。在民族自治地方,有关少数民族特殊事务上,可以对习惯法有选择性地优先适用。对那些既符合少数民族的

风俗习惯,又符合全国人民利益的习惯法,可以优先适用。

    结论:

认真看待民族风俗习惯,涉及到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繁荣稳定。正确处理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之间的关系,重视和充分尊重民族风俗习惯,这样才能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秩序向着一种健康的、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第2篇:民族的风俗习惯范文

1、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2、认真学习贯彻《包头市清真食品管理条例》。

3、守望相助适应新常态,团结奋斗谋求新发展。

4、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和谐。

5、民族团结手牵手,和谐发展心连心。

6、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

7、认真开展我市第八个民族政策宣传月活动。

8、中华同源,你我同心。

9、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10、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

11、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发展。

12、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共同迈向小康社会。

13、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4、民族团结始于心,和谐包头践于行。

15、保障各民族的平等,维护少数民族公民的合法权益。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17、认真推进民族法治建设,共建民族和谐包头。

18、群策群力宣传民族政策,同心同德维护民族团结。

19、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0、努力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1、中华民族是一家,民族团结靠大家。

22、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民族大团结,促进全市大发展。

23、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24、团结凝聚力量,奋斗成就梦想。

25、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战略,维护民族团结、

26、维护民族团结人人有责,共享繁荣稳定人人受益。

27、和谐家园源于一点一滴,民族团结始于一言一行。

28、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

29、深刻领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八个坚持"的科学内涵。

30、草原百草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

中国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表现在服饰、饮食、居住、婚姻、礼仪、丧葬等多方面。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少数民族享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政府对少数民族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加以保护。

第一,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

第二,尊重和照顾少数民族年节习惯。

第三,尊重少数民族婚姻习惯。

第四,尊重少数民族丧葬习俗。

第3篇:民族的风俗习惯范文

关键词:民间风俗;旅游;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1-29 -02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世代传承、引人入胜,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世界民俗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当世界各国将自然风光旅游推向人文生态旅游的高层次旅游经济趋势时,我们应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民俗文化资源,结合丰富而广阔的自然生态资源,进行全面的系统规划,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民俗旅游,并注重人文生态旅游的整体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使我国的民俗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民俗旅游的特征分析

民俗是“民间风俗”的简称 ,广泛的含义是:一个民族流行于民间的全部风俗习惯,具有世代相习的传统文化现象。所谓民俗旅游,可以理解为: 以一国或一个地区的民俗事象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结合民族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为满足旅游者开阔知识视野,促进人类相互了解和认识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我国的民俗旅游从总体上分析,一般具备下述特征:

(一)区域性特征

由于我国自然环境的复杂多样,造成了风俗习惯在不同的地域内,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一般所谓“风土人情”,是将“风土”指为自然环境,是地方特有的风俗习惯和土地、山川、气候、特产等的总称。而“人情”则泛指社会生活习惯。各地自然环境不同,特定的生产、生活条件也不同,产生的风俗也各有差异。“十里不同风 , 百里不同俗”“入国先问禁 ,入境先问俗”都是指风俗的地区差异。各地居民的居住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婚姻民俗以及人生礼仪民俗,都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由此而展开的旅游活动 ,个性突出,形态鲜异,感染强烈,极具吸引力。

(二)民族性特征

由于各民族历史发展过程的不同,居住的自然环境及生活条件的差异,在物质生活方式和文化生活方式上都有自己的爱好和禁忌 ,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历史、经济、文化和心理状态 ,客观上构成了民族差异的特征。我国56个兄弟民族的民俗文化,无论具体到哪一个兄弟民族,其具体的民俗文化同样各有特色,或者说, 存在着整体民俗文化下的个体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也就是它的民族性体现。反映我国各兄弟民族的民俗旅游活动的民族性特征,其内容十分丰富,文化欣赏价值极高,若再渗入各民族地区的特色自然生态环境文化,形成内容丰富、形态完善、品位高尚的人文生态旅游经济,并推向世界各国的旅游观光人士,既可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又可使世界人民更深入地了解我中华民族56个兄弟民族热爱和平、勤劳勇敢、团结奋斗的民族精神和风貌。

(三)传承性特征

民俗旅游的传承性是指风俗在不同的社会发展中所表现的动态形式。风俗就是泛指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习俗,因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习惯性。正是如此,才构成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民族性格、特点和不同的风貌。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兄弟民族,在祖国的每一块土地上,经过祖祖辈辈的繁衍生息,将自己民族文化历代传承下来,在巩固自己本民族的优秀民俗文化传承的同时,又吸纳其他兄弟民族的先进的民俗文化,在不断地发展,向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传承式迈进。没有各民族的民俗文化的传承,就不可能有民族文化的特色和民俗旅游经济的开发 没有各民族地区的传承性民俗旅游经济的发展,就没有整个中华民族的民俗旅游经济的形成。

(四)社会性特征

民俗旅游的社会性是指人们在共同的生活中所形成的风俗习惯,即“约定俗成”。这种风俗习惯有时保留在几个村寨或一个民族中,有时可能涉及几个民族地区甚至广泛地传播于全国。具有这种民族社会性的民俗旅游经济可以从各民族地区的民族族情和风情出发,进行社会性的经济、文化、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多方面交往与合作,将民族经济和社会经济通过民俗旅游经济的推动,走向共同的繁荣富强。

二、旅游的文化性决定了民俗旅游的文化特质

民俗旅游是民俗与旅游的结缘,是以民俗事象为主体内容的旅游活动。民俗与旅游历来就有不可分割、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我们从中外古今旅行家的大量游记中,可以追索到两者结合的渊源。如在《马可・波罗游记》《徐霞客旅记》等古代著名游记中,就有许多对当时各地民俗事象的记述和分析。观风察俗、考察民间文化艺术历来就是旅行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旅游属于文化旅游的范围 ,旅游所具有的文化特性在民俗旅游中均有体现。

(一)民俗旅游给人以文化享受

旅游是以享受为主的人类文化生活。物质享受虽是旅游的一个基本内容 ,而精神享受(或文化享受)则是旅游更为重要的特点。国外游客来到中国,品尝到中国菜的色、香、味 ,固然满足了“物欲”,但更重要的是使国外游客得到一种文化享受:品尝中国的烹饪艺术作品,欣赏中国的饮食文化。民俗旅游的内容能够时时、处处给人以文化的享受 ,它使旅游者在潜移默化中享受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

(二)民俗文化是旅游的重要资源

旅游和旅游业赖以生存的旅游资源和文化有着密切关系。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两大类: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不属于文化的范畴,是大自然的造化。人文景观则是以其丰富的文化内容来吸引众多的旅游者。人文景观既包括文物古迹、各类博物馆、当代建筑工程 ,也包括民俗文化等内容。我国是有五千年文字历史的文明古国 ,又是有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 ,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是我国的特点。由于历史悠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产生了与这个时期相适应的风俗习惯,传流至今便成为当代蔚为壮观、丰富多彩的民俗事象。由于民族众多,每个民族又都有其独特的风俗习惯 ,完全可以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奇的特点。

(三)旅游服务是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

旅游服务既包括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也包括服务人员和导游的服务活动。服务人员和导游是直接与旅游者接触的人员,他们本身的言谈举止表现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他们既要了解一般的国际交往礼仪,以达到与旅游者沟通的目的;又要熟知本国风俗礼仪,为旅游者展现本国文化。

三、做好宣传策划,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宣传对旅游业是至关重要的,是民俗旅游开发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民俗旅游尤其需要重视宣传。由于民俗所具有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 ,使当地民俗不易为外人所知 ,有些民俗事象也很难被外人理解。因此 ,宣传和介绍民俗是搞好民俗旅游的首要任务。

旅游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关于人口、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相互协调的一种战略思想。其核心是既考虑当前经济发展中对资源的需要,又为未来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战略要求,民俗旅游发展实质上是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化,也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稳步扩大的客源市场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其次,应完善民俗旅游的基础设施。从当前来看,民俗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大都处在山区或边远地区,交通、信息相对闭塞,经济欠发达。这些地区要开发民俗旅游,就必须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其别是邮电、电力、交通、旅店等。扩大综合接待能力,做到“进得去,散得开,出得来”。基础设施建设要突出原始朴素、自然的民俗意境,既满足旅游者需要,又保护民俗文化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民俗旅游就可持续发展。

第三,民俗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民俗旅游是在特定地域形成的。民俗旅游发展必须依赖于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是人类自身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但它的变异特性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有可能随着民俗文化环境的变迁而变迁,甚至因民俗环境的破坏而毁灭。民俗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就可以使民俗旅游得到可持续发展。保护和开发总是相对存在,又是相对矛盾的。有丰富的资源,自然利于开发,而开发不当,就会使资源受破坏而枯竭。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在利用与保护问题上寻求一致和平衡。民俗旅游资源的利用应建立在科学研究之上,进行适度的开发和利用,使之与旅游地的民俗文化环境、物质环境、社会环境相适应。

第四,营造良好的民俗文化环境氛围是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要加强民俗文化的宣传,树立民俗文化品牌意识,树立起良好的旅游形象,以使人们认识和理解民俗文化,参与民俗旅游活动。还要注重民俗礼仪、恪守民俗风尚。维护好民俗旅游地的社会治安环境,加强对宾馆、旅行社、商品市场、娱乐场所的管理,规范其经营,打破地区、行业分割,加强旅游各部门协调运作,共同对外促销,实现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

总之,只有努力保护并改善、优化现有民俗文化资源,才能真正实现民俗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实现旅游业大飞跃。

第4篇:民族的风俗习惯范文

关键词:英语谚语;文化价值;语言

1.引言

谚语是成语的一种特殊类型。但它不同于其他种类的成语。谚语是语义相对完整的固定句子,通俗简练、生动活泼,使用时可作为句子成分,也可作为独立的交际单位,表达完整的思想。有传授经验教训的作用。

在一个民族的语言中,谚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用的好能使语言增色,文笔增辉。然而,作为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谚语可以启迪人生、指导人们的行为、传授经验、进行道德教育、宣传鼓动等社会功能。谚语的价值不仅仅囿于此,通过它还能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那么英语谚语的文化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本文就此作简要论述。

2. 谚语的文化价值

2.1 谚语反映大不列颠民族的历史

社会历史的发展对语言的影响是巨大的,随着时代的变迁,旧的语言逐渐衰亡,新的语言不断产生。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的痕迹主要残留在习语当中,翻开一本中型英语词典,在 “Rome”(罗马)的词条下就会找到至少三条与“罗马”有关的谚语:

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在罗马就要像罗马人一样生活。比喻:入乡随俗)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比喻:伟业非一日之功)

All roads lead to Rome (条条道路通罗马。比喻:殊途同归)

公元前六世纪,罗马人征服不列颠岛,其后占领不列颠岛长达400年之久罗马文化与风俗逐渐渗入不列颠,形成一个不列颠拉丁文化。罗马人走后,他们的文化及其对不列颠的影响仍然留在不列颠岛上,以上三条谚语可见罗马帝国昔日的辉煌。

大不列颠岛除了被罗马帝国侵占过以外,还曾先后被日耳曼部落、诺曼底族侵占过,所以,英语中有很多来自拉丁语、法语、西班牙语等欧洲语言的谚语。

来自拉丁语语的谚语有:

Fortune favors the brave.(勇敢者交好运)

There is no rule without an exception.(没有一条规则没有例外)

来自法语的谚语有:

Don’t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不要本末倒置)

Once is no custom.(一次不是习惯)

Nurture is above nature.(教育生于天赋)

来自西班牙语的谚语有:

A cold April the barn will fill.(四月寒冷谷满仓)

He has two stomachs to eat and one to work. (他有两个肚子吃,只有一个肚子做工作。意为“好吃懒做”)

2.2 谚语反映大不列颠的地理位置

英国是一个岛国,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中的不列颠诸岛上,英国所处的这样一个岛多的位置,对其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海上运输在英国运输业中占有特殊位置,因此许多英国谚语与航海有关。这些谚语大部分都是水手在长期航海生活中创造和使用的,既是水手们的经验之谈,直接适用于航海,又具有广泛的意义。例如:If the rain comes before the wind, lower your topsails, and take them in; if the wind comes before the rain, lower you topsails, and hoist them again.(如果先下雨后刮风,就收下你的中桅帆;如果先刮风后下雨,就把中桅帆再扬起。)这条谚语不仅指导水手何时,收帆而且是一种普遍的气象常识,它告诉人们,雨后刮风,雨要不停地下,而雨前刮风,雨下不长。

再如Hoist sail when the wind is fair.(趁着好风扬起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它教育人们,要利用好机会干事情,趁热打铁,乘风破浪,机不可失,时不再来。A good sailor may mistake in a dark night. (好水手在黑夜航行也会出错)The good seaman is known in bad weather.(坏天气才能使出好水手)等。

捕鱼业在英国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为英语留下不少与渔业有关的谚语

All is fish that comes to his net.(进到网里的都是鱼)这条谚语的比喻意义是“任何有用的东西或有好处的事都来者不拒”,含有贬义。

The best fish smell when they are three days old. (再好的鱼三天也变臭)比喻“在一起相处得太久,再好的朋友都会生厌。

The best fish swim near the bottom.(好鱼居水底)比喻“有价值的东西不会轻易得到”.

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 ( 鱼要腐烂头先臭。比喻意义与汉语谚语“上梁不正下梁歪”相似)

He who would catch fish must not mind getting wet. (要像抓鱼就不能怕弄湿衣。比喻意义与汉语谚语“要吃龙肉,就得亲自下海”相似)

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 (不要教鱼儿游泳。比喻“不要再内行人面前卖弄自己”。相当于汉语谚语“不要班门弄斧”)

2.3 谚语反映不列颠民族的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是一个地区的人的生活方式,它包括很多、很广,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既受到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影响,又反过来影响这些方面。一个民族的语言作为这个民族的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必然反映出该民族的风俗习惯,谚语更是与民族的风俗习惯紧密相关。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喜爱的动物,宠物文化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中英两国人民都有养狗的习惯,但两国人对狗有不同的传统看法。英国人对狗有好感,认为狗是忠实可靠的朋友。因此,英语中有许多关于狗的谚语:Let the sleeping dogs lie (让睡觉的狗躺着。比喻“莫惹事生非;别自找麻烦”) Every dog has his day (每只狗都有它的好时光。比喻“人人皆有得意日”。) 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等等。而中国人一般厌恶鄙视这种动物,常常用狗来形容和比喻坏人坏事,比如:狗拉耗子,多管闲事;狗掀门帘全凭一张嘴;狗眼看人低;好狗不挡道等。

2.4 谚语反映不列颠岛多雨多雾的气候

大不列颠地处欧洲大陆西部的中纬度,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点是雨量充沛,风大雾多。英国不仅经常下雨,而且雨下得很大。因此产生谚语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不雨则已,一雨倾盆)。这条谚语的比喻意义是“倒霉的事情总是一起发生的”相当于汉语成语“祸不单行”的意思。Small rain lays great dust.(小雨压大尘)比喻“小的东西也可派上用场“。另外,雨过天晴,天空会格外美丽:After rain comes fair weather.这条谚语告诉人们:“困难过后,胜利就会到来。”

大不列颠岛不仅雨多,而且雾多。过去伦敦素有“雾都”之称。多雾的天气也给英语留下不少谚语。When the mist comes from the hill, then good weather it doth spill; when the mist comes from the sea, then good weather it will be.(雾从山上来,好天要变坏;雾从海上来,好天气会来).

气象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农民在长期与天奋斗的实践中,总结了关于气象的经验,也反映在有关的谚语中,A snow year, a rich year. (下雪的一年,丰收的一年)Cast not a clout till May be out.(到了五月末,才把棉衣脱) For a morning rain leave not your journey. (早雨不耽搁旅行).Evening red and morning grey, are the signs of a fine day.(晚霞和晨雾是晴天的征兆) A misty morning may have a fine day.(有雾的早晨可能是晴天) When the wind is in the east, it’s neither good for man nor beast.(风起东方,人畜不安) When the wind is in the west, the weather’s at the best.(风起西方,气候最佳)。

2.5 谚语反映大不列颠的币制和度量衡制

反映大不列颠币制的谚语有:in for a penny, in for a pound.(一旦开始就干到底;一不做,二不休)Penny wise and pound foolish.(小事聪明,大事糊涂)Take care of the pence, and the pounds will take care of themselves.(小事谨慎,大事自成)Give him an inch and he’ll take an ell.(他得寸进尺)这几条谚语中的penny, pound, inch是大不列颠的货币单位和度量衡。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英语谚语中的文化印迹是很明显的,可以通过对谚语的溯源分析和分类研究来考察大不列颠文化。当然并非每条谚语都有它的文化含义,但是确实有不少谚语能够反映出大不列颠文化的面貌及其发展过程,因此可以说,英语谚语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是研究大不列颠文化的重要材料,虽然不是唯一的材料。

参考文献

[1]汪榕培.卢晓娟.英语词汇学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王德春.杨素英.黄月圆.汉英谚语与文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第5篇:民族的风俗习惯范文

嫁妆是女方的父母赠予女方的,是女方的个人财产,不应予以分割。

依照我国不少地方的民间传统风俗习惯,女方娘家陪送的嫁妆,是结婚时女方的父母给予女方的,应认定是女方父母对自己子女的单独赠与,而不是赠与夫妻双方的,是女方的婚前财产或属于女方所有的个人财产,而不属夫妻双方共有的财产。

婚姻关系依法确立,夫妻在此后即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一般情况下都应归夫妻共同所有。但是,依照我国不少地方的民间传统风俗习惯,女方娘家陪送的嫁妆,应被视为女方的婚前财产或属于女方所有的个人财产,而不属赠与给结婚的夫妻双方共有的财产。

嫁妆:嫁妆是女子出嫁时,从娘家带到丈夫家去的聘礼、衣被、家具及其他用品等陪嫁物品,各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其所送的嫁妆也会不同。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民族的风俗习惯范文

在思想品德课上,只有调动起学生的真情实感,才能对学生的内心有所触动,才能把书本中的真知真正变为学生的知,学生的行。如何调动、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呢?我认为: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真情流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做情感铺垫;(2)创设民主氛围,让学生真情流露;(3)创设真实情境,来感受真情;(4)联系生活实际,以真情促行。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应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应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教师应确立以学生道德自我发展为目标,尊重,信任学生,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激发学生潜能,调动学生的真情实感,构造以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教学过程。

1.提供参与机会,做情感铺垫

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经验少,知识面狭窄,要让他们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明白一个道理或对某一事例感受深刻很难达到,需要通过课前个体学习,调查研究或组织活动来做好知识储备,做好情感铺垫。

1.1 调查研究,丰富感知。思想品德教材所涉及到的知识是多领域的,为了让学生更好领悟到教材内容,激发其真情实感,做好调查研究在许多时候是十分必要的。例如:讲授《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一课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但孩子们对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很少,我讲授此课时,自己做了很多调查,了解了许多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把这些知识在课上灌输给了学生,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而在听xxx老师讲授此课时,让学生先去调查研究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学生们在调查过程中感受到了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并初步意识到了不同民族风俗不同,各民族要友好相处,就必须彼此尊重。课上孩子们都急切地想要把自己收集到的材料展示给大家,这节课就像民族文化展览会,大家看到了各民族服饰的图片、各民族住房特点;欣赏了各民族不同的音乐、舞蹈,还有许多民族特有的风俗。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在看、听、说、唱、舞中真情得到调动,在感人事迹的感染下,深刻地理解了国家要安定,各民族人民就必须友好相处,而友好相处的前提就应当是彼此尊重风俗习惯。

1.2 开展活动,激发真情。道德实践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源泉和基础。教师可根据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多种有趣而富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例如:在教《团结合作》这一课时,我发现历年的拔河比赛是让学生情绪最振奋的活动,此活动也最能体现团结合作精神。因此,在授课前,我特意组织我年级学生进行了拔河比赛,让学生带着这种激情来学习本课,更有利于学生道德情感的内化。

2.创设民主氛围,让真情流露

传统教学,教师是教学的权威,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不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想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犹如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怎可能真情流露?素质教育和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将学生看成有血、有需要、有思想、有情感、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的氛围,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从而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看法,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使真情得以流露。

3.创设真实情境,来感受真情

新课程主张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经历中感受、在真切的情境中体察、在具体的角色关系中辨别、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真实情境,给学生提供参与机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真情。

3.1 创设思维情境,语中感情。在思品教学过程中,有些内容是可以在课堂上重现的,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的,但有许多内容因受时空限制,是无法再现的,就需要教师创设新颖有趣,引人入胜的思维情境,激起学生大脑皮层及神经的兴奋,掀起思维活动的波澜,以思维自创情境,语中感情。

3.1.1 教师娓娓讲述,以情激情。要让学生主体在思品教学中,主动把感悟和内化道德观念,形成美好的道德情操,除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人为本,把静态的道理分析转化为动态的体验外,还需要教师生动、形象亲切动情的讲述,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里,总得自己心中先有。"由此可见,为了激起学生的情感,教师自己必须充满激情,从而以情激情,教学中,我们务必设计好需要重点强化的道德"点"。转正锤炼出入学生耳、入学生脑、入学生心的语言,使我们倾吐的每一句话,都如音乐一般在孩子们的心里铮铮作响,有了这样的教学准备,孩子们才会成为我们教育的倾听者,从而心甘情愿地认同和接受我们的道德教诲,唤醒他们美好情感的萌芽与生长。例如:在讲授《为他人献上一份爱》一课时,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幸福生活,然后动情地讲述:同学们,当你们身着漂亮的衣衫时,当你们品味美味佳肴时,当你们在游乐园快乐嬉戏时,当你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愉快地学习时,你们可曾想到在祖国大地还有许多偏远地区的孩子因贫困而失学,有许多身患重病的同龄人离开校园,还有许多同胞因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而痛失家园?"人人献上一份爱,世界将会更美好" 。

同学们,此时,你们最想说什么?最想做什么?这时,学生们的情感一触即发,一种愿为他人献上一份爱的激情油然而生。

第7篇:民族的风俗习惯范文

一、前期准备工作:

1、根据学校要求,少工部在活动前期,通过给各班负责人开会,积极调动少数民族同学们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来。

2、 在学生会其他部门的配合下,我们认真挑选由各班上报的文艺节目,进行了初选、复选,选出5个节目参加校里文艺展出,最终由校学生会选出2个节目代表园参加当天的少数民族文化节。

3、 给参加此次民族街展示的苗族和蒙古族的几位同学开了5次会,布置任务,并随时了解进展情况。

二、活动当天:

经过精心的准备我们终于迎来了少数民族文化节,在学生会其他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我们认真布置本院的民族街,活动刚刚开始,我院的民族街便受到的同学们的关注,通过板报的宣传、同学的介绍,以及对苗族和蒙古族食物的品尝、衣物的试穿,让同学们对两个民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我院民族街的文艺表演更是吸引同学们的眼球,尤其竹是竿舞与同学和老师的互动更是将活动带到了。参加校里表演的文艺节目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此次少数民族文化节,让同学们在娱乐的同时更加了解少数民族的自然情况、民族民俗以及风俗习俗,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但是活动中我们也存在一些不足:

1、有些班级的节目不符合少数民族特色的要求。

2、舞蹈动作不熟练。

3、活动举办的当天路过的同学混乱,占了表演场地。

4、表演节目时没有找好台心。

虽然美中不足,但一部分不足已经在前期工作中得到了补救,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此活动中我院表现还是很突出的,在同学中反应热烈,并且在此活动中我院获得了最佳创意奖。

在此活动中同学们不仅放松了平时紧张的学习心情,同时也让同学们更多的了解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让所有的同学感受到了56个民族的趣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部会继续努力,为同学们开展更多有意义的活动。

第8篇:民族的风俗习惯范文

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在长期的运用中,形成了彼此文化语境下诸多约定俗成的表征方式,或者构式,从文体的视角看,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这种表征或构式,可谓之基于社团文化的习语表达。本文所要讨论的习语是广义范畴的,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等。鉴于汉英两民族地理、历史、、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的表现构式有差别,也势在必然。

一、英汉习语表征的主要文化差异

经过归纳总结,以本文当前目力认为,英汉习语表征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风俗差异:风俗习惯不同,因而中英两个民族的思维及表征手法也不尽相同,两种语言中的习语表达有其各自民族风俗习惯的特征。英汉两民族对同一个动物形象的看法或有时会产生很大的分歧,因而对动物的感情也就大不相同。例如兔子的形象在中国人心目中是敏捷的象征,汉语常见习语“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但英美文化语境中却认为兔子是胆小的象征;所以英语“as timid as a hare”译成汉语时要译为“胆小如鼠”而不应译为“胆小如兔”。

2. 历史文化背景: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已具有上下5000多年历史渊源,以皇权统治为中心的封建文化熏陶和影响中国人民的意识形态达3000余年。1840年以前,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主要以儒家思想为基本构架而揉以释、道思想。对比之下,作为西方历史悠久的国家之一,英国在公元7世纪时才开始建立封建制度,1640年始逐渐向资本主义发展,基督教文化和西方哲学是英国文化的主体。这些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自然体现在英汉语言的习语表征中,如英语 “Is it necessary to use a steam hammer to crack nuts?”(捣碎干果焉用汽锤) ,汉语也有近似的习语“杀鸡焉用牛刀”。两种习语构式从其意义上而言,皆表示不必小题大做,但从前者隐喻可以看出,英国已进入了使用汽锤的大机器生产时代,而后者的隐喻却映射了中国长期处于生产落后的社会状态。

二、习语之翻译策略

综上所述,习语构式往往带有浓厚的本民族色彩或地方色彩,其表征的意义待不同受体的认知下,也可能会产生不同含义。因此,翻译时有必要根据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确定其意义。王左良(1984:1)曾经提及,“翻译工作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对习语翻译而言,不仅要忠实传达源文意义,还要准确阐述源作文化内涵,这对翻译理论与实践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47期2014年第15期-----转载须注名来源通过对比两种语言文化,尽可能地保证源文与译文等效或等值,使译文(即目标语)读者能够获得与源文读者如出一辙或大致相同的感受。本文认为应遵循以下几种翻译策略或手法:

1. 直译法:直译法是指在不引起读者误解和不违背译文表达习惯、语音规范的前提下,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是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民族色彩和语言风格等。英汉虽属于不同的民族,但对诸多事物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直译并非字对字的硬译,而是照字面翻译,不作太多的引申和注释,喻义自明。如: 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译为“趁热打铁”; an eye for an eye 译为“以眼还眼”等。

2. 意译法:若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产生“张力”(intension),则不宜采用直译法,应采用意译。所谓意译,是指译者受目标语文化差异的局限,在翻译时无法保留原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不得不作出妥协或折中,舍弃原文部分乃至全部字面与形象意义,以求译文与原文的内容相符和主要语言功能相似。由于地理位置、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及思想表达方式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在诸多情形下英汉两民族是不一致的。此时意译手法的采用也就不可或缺。如英语习语表达as easy as pie译为“易如反掌”;be wise after the event译为“事后诸葛亮”等。

3.增译法:顾名思义,增译法即在翻译习语时适当添加注释或解释性说明文字。待本文看来,固然有许多习语直译后不会产生文化冲突,却会造成语用失误,致目标语读者不能理解其含义。若翻译时直译其字面意义,再增译出隐含意义,则译文可形象生动,又体现出原文的风格韵味。因此,增译法是一种形义并用,简洁且直接的变通方式。汉语中有许多概念化的人名,由于涉及两种不同的文化内涵,翻译时不妨采用人名音译,然后加注释的方法来处理。

诚然,除上述三种主要习语翻译策略外,还有其他手法,在具体语境下也可尝试或灵活运用,如省略法,本文限于笔力,不再一一论述。

三、结语

概而要之,不争的事实在于,各民族语言表征必有其自身特点。对于非亲属的英汉两种语言(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而汉语则属汉藏语系)之间,更是如此,即相似之处少,相异之处多。故而在学习和研究英汉习语时,不能抛开其民族的地域、经济生活及其思维方式等而“想当然”地理解认知,只有抓住本民族文化特点,方可正确理解某一民族语言内涵,以达正确理解、翻译、及运用之效。

第9篇:民族的风俗习惯范文

关键词:交际文化;跨文化交际;研究

交际的文化涉及面非常广泛,从日常到工作,从语言到经济讨论,从旅游中的禁忌语到平时的行为表达方式等等无处不在,而跨文化交际又是现如今社会发展趋势的必须条件之一,现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日渐迫切,所谓跨文化交际则是通过双方不同的语言环境以及沟通模式而得名[1],我国与他国有着很大的文化差异,很多研究学者就此展开激烈的讨论,而学校就是教导跨文化交际的必要场所之一,当然随着现在很多研究学者对跨文化交际越来越深入,随着社会现如今的经济发展趋势,研究的学习都永无止境,经济在发展进步,研究永无止境,那么我们今天就看看交际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内容。

一、交际文化的含义

交际文化从古至今源远流长,我们都知道古代的时候就有郑和下西洋,西汉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到宋元时期也逐渐开辟陶瓷之路[2],可见交际文化从古代初期就开始建立,而交际文化就是指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一个文化礼仪,在早期就开始流行起来,从此带动了中国古文化的发展,成为现社会经济走向全球化发展的垫脚石。

二、跨文化交际的含义

跨文化交际现如今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主要的交际文化,而所谓的跨文化交际指本国与非本国、文化差异较大民族之间、各国人民有语言沟通障碍前提下进行的交际[3],跨文化交际产生的原因就是不同的国家与民族之间文化差异较大,从而导致跨文化的交流产生障碍的结果,但是同时跨文化交际促进了社会经济全球化的l展。

三、交际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的研究

那么为了更好的开拓全球化经济发展道路,研究学者们就交际文化以及跨文化交际展开了激烈的研讨。现如今跨文化交际越来越趋向于研究文化的差异、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模式。那就文化差异的研究表明,不仅小到各民族之间,甚至大到各国之间,文化差异的程度都是非常明显的,但是想一时更改是非常难以进行的,这是就需要各行业之间进行有效的文化差异培训,以达到全面了解各族和各国之间的差异程度;另外针对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的研究表明,虽说我国以汉族为主。但是毕竟有56个民族的存在,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我们不能强迫别人接受汉族礼仪就放弃自己的民俗习惯,所以每个民族我们需要得到落实和关注[4],定期到各民族了解民族文化,民族的风俗习惯,以能够得到更好更全面的道德素质培养;另外现如今,经济发展逐渐全球化,针对语言的研究表明,现各大高职院校都涉及到语言的教学,可是在教学过程中总会出现一种现象,就是教师再讲自己的,学生在想自己的,毫无兴趣可言,更别提熟练语言,掌握语言了,因此对于这项研究,研究家们提出,应该改善教学模式,通过PPT教学、电影教学以及文化知识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眼球,另外还应该在课堂上讲解相对应语言国家的文化知识,结合该国家的经济基础以及风俗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加学生兴趣的同时,也为学生们日后步入社会,相关职业交流沟通上起到重要的作用。诸如此类的研究还有很多很多,经济在发展进步,研究永无止境,只有更进一步研究,才能促进社会经济全球化进一步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如今社会经济已经逐渐全球化发展,跨文化交际是交际文化的核心,也是全球经济发展最主要的交际文化,我们应当呼吁在广大研究者们潜心研究下,弘扬我国文化精神的同时,也掌握他国文化以及其他民族的文化精神,融会贯通,做到在文化交际中激励前进,不放松的精神。尤其现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日渐迫切,虽然现在很多研究学者对跨文化交际越来越深入,但随着社会现如今的经济发展趋势,研究的学习都永无止境,经济在发展进步,研究永无止境,只有更进一步研究,才能促进社会经济全球化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汶霏.跨文化交际视野下的国际理解教育[D].山东大学,2010.

[2]刘彩霞.跨文化交际禁忌习俗文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