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舆情监测机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Research of public opinion monitoring system in campus network based on
Nutch and meta search engine technology
Nie Yan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Zhejiang 315202, Chin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insufficient public opinion monitoring work, combined with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opinion information in colleges, the whole scheme of constructing public opinion monitoring system is presented. Information retrieval technology based on Nutch searching engine is applied to campus network. Information collec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Meta search engine is used on the Internet. The keywords feature library matching is used for automatic experiment monitoring and the public opinion information is found timely and accurately. In addition, the dealing methods such as monitoring, analysis, guide and feedback are discussed to form perfect coping mechanisms.
Key words: public opinion; Lucene; Nutch; meta search engine; information retrieval
0 引言
高校师生是网络利用率极高的一个群体,也是网络舆情的主要生成力量和影响对象。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由于国内外相关热点问题的触发,二是校内外突发事件的网上讨论,三是与高校师生利益密切相关事情的网上诉求。近年来,由于社会上网络舆情导致政府信任危机的事件不断发生,高校也逐渐重视了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研究。同时,随着公安部对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的逐步加强,高校利用自身技术优势,自主构建舆情监测系统并建立一套完善的应对机制正逐渐成为高校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的重点。因此,在新形势下,遭遇突发事件,高校如何能以最快的速度收集网络上相关信息,跟踪事态发展, 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防范网络不良舆情的快速扩散和演化,并建立相应的响应机制,实现对网络舆情的有效管理与控制,使健康的网络舆情成为维护高校稳定,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动力,已经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高校的网络舆情信息主要来自两部分,一是内部独立的校园网络,二是外部开放的互联网络。随着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校园网中网站、论坛、博客等平台上信息资源数量呈指数级增长,仅依靠人工检索和信息审核的方式无法有效实现对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测,急需利用技术手段实现对海量网络信息的挖掘与分析,快速汇总成舆情信息;互联网上信息量十分巨大,通过垂直搜索引擎方式所获取的与高校相关的信息往往存在查全率不高的缺陷。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既要考虑信息采集的深度和广度,又要提高系统的精度与准度;同时对于发现的舆情信息,要能够做到快速定位,有效控制。本系统针对上述高校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不足,并结合网络舆情传播特点,提出了构建高校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整体方案,并探讨高校面对网络舆情在监测、分析、引导和反馈等环节的处理方法,从而形成完善的应对机制。
1 系统体系结构
高校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主要包括三个功能模块,分别是:校园网舆情信息采集模块、互联网舆情信息采集模块、网络舆情分析与预警模块,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网络舆情检测系统体系结构
由于高校对校园网络具有较大的控制权限,一部分信息数据可利用各种信息系统的管理平台与数据库的访问权限来获取;另一部分可利用网络爬虫从网页数据中获取,系统基于Nutch搜索引擎技术对校园网内数据进行信息采集,采集的深度与广度都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对于互联网上的海量网络信息,如果采用垂直搜索引擎进行数据采集,所获取的数据质量不高,为此系统采用元搜索引擎技术来获取互联网信息,既提高了信息采集的针对性又扩大了采集范围。此外,对于某些特定的互联网网站,可以采取以上两种方式相结合的监测方式,同时采用网络爬虫与元搜索引擎技术,来提高系统的监测精度。
网络舆情分析与预警模块采用关键词特征库匹配方式和机器学习算法自动进行网络舆情监测,实现对舆情信息及时准确的发现,并与短信预警等系统接口实现对接,实现舆情信息的实时发送。
2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2.1 Nutch搜索引擎与校园网信息检索
Nutch是一个开源的Java实现的Web搜索引擎,其在Lucene基础上添加了网页数据抓取功能,提供了构建搜索引擎所需的基本工具模块,包括网络爬虫、文本分析、分词工具、建立索引、搜索功能和结果过滤等。Lucene是一个高性能、可伸缩的信息搜索库,可为Nutch提供了文本索引和搜索的API,也可为应用程序添加索引和搜索功能,通过Lucene的数据库接口直接从数据库中取出数据,用API 建立索引并提供搜索接口。利用Nutch搜索引擎作为校园网舆情信息采集工具,不但可以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开发效率,而且通过其内部的接口和插件机制可以实现对校园网数据的高质量采集。网络爬虫模块用来实现对校园网内网页文件的信息采集;Lucene接口实现与各种异构数据库的连接;利用Nutch的插件机制,采用POI插件和PDFBox插件来实现对Word、Excel、PDF等文档的读取。通过上述三种方式可以实现对校园网内多种异构数据源的信息采集。
2.2 元搜索引擎与互联网信息采集
元搜索引擎是建立在独立搜索引擎之上的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没有自己的爬虫系统和索引系统,数据全部来自于不同的成员搜索引擎(例如 Baidu, Google, Bing等),元搜索引擎将用户的搜索请求转发给多个成员搜索引擎,对成员搜索引擎的查询结果进行筛选与去重操作后返回给用户。将元搜索引擎应用于系统可有效提高互联网范围内舆情信息采集的广度、精度和速度。各独立搜索引擎查询接口的格式和编码并不相同,首先要将元搜索引擎中的检索条件转换为各独立成员搜索引擎能够接受的格式,并通过各自的查询接口提交,然后对获得的HTML源文件格式的检索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如百度搜索引擎返回结果中所包含的em、href标签,通过对上述标签信息的解析与提取,可以获得与之相对应的链接地址、网页标题以及部分说明文字,将上述信息处理为结构化数据后存放到相应的数据库中。再通过对不同独立成员搜索引擎所获取的舆情信息的链接地址和网页标题等信息的对比和有效性检测来实现结果的筛选和去重,然后将最终结果提交给Nutch的文档分析与分词模块,建立索引。
2.3 文档分析与中文分词
信息检索的基础是文档分析,而文档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分词模块对语言的处理。文档分析是信息采集完成后的首要任务,Nutch中的文本分析模块能够完成对各异构文件中结构化标记语言的处理,得到纯文本文件。Nutch自带的CJK分词模块在中文分词的效率和准确度上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为此,在对比了JE分词、Paoding分词和ICTCLAS分词等多款中文分词模块后,Paoding分词由于其开源性和良好的分词效果被本系统采用,并通过Nutch的插件机制集成到系统当中。其原理是Nutch中的抽象类Analyzer类实现了配置和插入中文分词模块的接口,该抽象类中定义了一个公有的抽象方法tokenStream(String fieldname,Reader reader)返回的类型是TokenStream。Paoding分词的分词类返回类型也是TokenStream,故只需将参数fieldName和reader作为Paoding分词的输入参数并将其结果返回给Analyzer类即可。
2.4 信息索引与检索
系统为校园网和互联网内的多个异构数据源分别建立了各自的索引文件,为有效整合索引文件,并将其作为统一的索引库提供给舆情分析与预警模块,需要对索引文件进行优化。索引优化其实是将多个索引文件合并成单个文件的过程,目的是减少索引文件的数量,并且能在搜索时减少读取索引文件的时间。Nutch中的IndexWrite类提供了optimize方法实现该优化操作。索引优化完成后,利用Nutch中的MultiSearcher类可实现对优化后索引的统一检索功能,检索结果会以一种指定的顺序合并起来。针对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的特点,综合考虑信息相关度,时效性和访问量等因素后,系统采用了自定义的排序机制,Lucene的文本相关度公式作为信息检索的主要排序依据,辅助以信息时间和访问次数作为重要的排序因子,系统通过Lucene的激励因子boost值来改变文档得分,从而调整文档的出现顺序。
2.5 信息预警
系统采用关键词特征库匹配与机器学习算法相结合的方式对舆情信息进行预警。在对特征库内的关键词进行组合后,对舆情信息索引库进行检索,获取与之相关的信息,再通过与数据库中历史记录的比对得到最新发现的舆情信息。对新发现的舆情信息通过聚类算法对信息进行分类,从而获得舆情信息的分析结果;系统提供了良好的人机交互接口与信息展示界面,预警信息通过短信接口发送给网络舆情监测人员,做到舆情信息的及时发现、快速预警。
3 应对机制研究
高校网络舆情除了要依靠技术手段进行防范与监测外,还要构建合理的网络舆情应急响应组织的架构。网络舆情突发性强、传播速度快,因此高校必须整合各部门资源,成立专门的网络舆情应急响应小组,其组织结构图如图2所示,由校领导直接担任组长,以党委宣传部为核心,校办、学工部和网络中心为重要组成成员,其他部门密切配合,建立起一支高效的网络舆情应急响应队伍。网络舆情事件一旦发生,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预案应包括信息收集、分析应对、部门联动和引导反馈四个环节。各部门由网络舆情应急响应小组统一领导,预案中的各环节可同时启动,要实现技术手段与思想教育工作并重,防止事态扩大,力争快速及时的化解舆情危机。
图2 网络舆情应急响应小组组织结构图
高校网络舆论机制
近年来,随着高校信息化校园的建设的加快,互联网在高校信息传播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日益突出,目前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根据CNNIC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 5.91亿,其中学生群体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占比为 26.8%。另《中国统计年鉴2012》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底,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为2536.5647万人。据此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已成为影响网络舆论发展的骨干力量。
因此,人群相对集中的高校,利用好互联网,做好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监控工作,对于控制网络舆论负面信息蔓延,促进良性信息传播,掌握对网络舆论领导的主动权,聚集校园正能量,建设和谐校园、确保校园稳定,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培养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在网络舆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能力方面还显得比较薄弱。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校园网络舆论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高校基层管理部门对网络舆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网络舆情不关注,特别是对涉及管理部门管理行为和部门形象的舆情不能引起应有的重视。
(二)高校网络舆论信息收集掌握不到位
高校网络舆论舆情错综复杂,其管理涉及到很多部门。而自从高校网络文化快速发展以来,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很多还停留在高校党委宣传部门和大学生网民自律的基础上。高校网络舆情理论研究的贫乏使得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举步维艰。高校管理部门对网络舆情的监测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各项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
(三)缺乏配套高校网络舆论舆情管理的工作机制
多数高校在舆论舆情管理上,多数停留在事后管理,缺乏一整套完整的工作机制,导致舆情管理工作相对滞后。如高校网络舆论管理工作尚缺乏综合领导机制、收集掌握机制、预警机制、引导机制等工作机制都还没有建立起来。
(四)缺乏高校网络舆论舆情预案演练
网络舆情预案演练不仅要有危机发生后应对遏制危机、处理、消除危机、重建或恢复正常状态的多套行动方案,更要通过教育、培训、演练或计算机模拟、培养,提高领导者的指挥能力和职能部门的应变能力。从现有情况看,一些高校对网络舆情工作尚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不善于和新闻媒体沟通,危机舆情收集和分析工作滞后,对可能引发校园网络舆情的事件、苗头性问题缺乏政治敏感性,在制定高校网络舆情危机预案时,还有相当部分预案比较粗线条,也缺乏对预案内容的日常培训和演练。
二、创新高校网络舆论管理机制,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一)构建高校网络舆论的综合领导机制,加强网络舆论的领导
在进一步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把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纳入宣传思想工作总体安排,精心部署,狠抓落实。要制定各种规章制度规范网络行为。要明确一位领导同志具体分管网络舆情信息工作,同时确定一名同志为舆情信息员负责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每天或每周按部门对网络舆情进行分类整理,针对各部门的情况,提供简单的舆情监测分析报告,及时向各职能部门进行反馈。
建立高校网络舆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网络舆情监测组、网络舆情调查组、网络舆情反馈组,重点开展网络舆情的监测、评估、预警和应对工作。领导小组拥有在任何危机情境下果断行动的知识和技能,以增强向心力。小组成员要有远见,灵活,熟知学校、学生和学校所在市区的情况。领导小组和成员要有充分的预见性和合作精神,能够在较大压力下保持正确的判断能力和实施正确决策的能力。小组成员包括学校主要领导和可以迅速联系到的学校核心部门负责人,小组成员根据需要还可以扩展到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心理咨询专家、医学专家、在学生中有威望的专家教授、教师等。
(二)构建高校网络舆论舆情的掌握机制,准确把握网络舆论的发展
网络舆情的突发性特点,对高校各级管理机构应对网络危机的时效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校管理机构必须在第一时间掌握网络舆论舆情信息,并确保所掌握信息的准确与完整。高校党政部门、院系总支可以根据自身特点与需求,建立适合的网络舆论舆情掌握机制。高校舆情信息掌握机制是指针对高校网络舆情信息汇集要求,以组织高校相关管理人员,构建信息收集网络,从而把握高校网络舆论舆情信息的工作方式。高校网络舆论舆情信息掌握,是正确进行网络舆论舆情研判和引导的基础。因此,建立舆情收集掌握机制,关键在于畅通信息收集渠道,完善收集网络,及时发现高校网络舆论管理中的盲点、失控点、危险点。结合高校实际,紧紧抓住重点环节和关键岗位来收集信息。
首先,在人员安排上,应当成立专门部门,招纳熟识网络知识的人员组成舆情信息员队伍,设置舆情直报点,进行网上监测、信息上报等工作。当前,高校校园网越来越成为学生表达心声、愿望、诉求的重要阵地,舆情信息员要利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及时准确地围绕舆情中一些带倾向性的问题,思想理论领域的动向以及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汇集。舆情收集要有一定的针对性,特别是要紧紧围绕高校中学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例如:收费、就业等方面收集信息。通过细致入微的搜集信息,在海量网络言论信息中敏锐地发现潜在危机的苗头,及时发现有无负面网络舆情。
(三)构建高校网络舆论舆情的预警机制,建立网络舆论舆情应对预案
高校网络舆论管理工作要做到针对性突出,行之有效,就必须加强校园网络舆论舆情的预警机制。高校可根据校园网络舆论舆情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可以将高校网络舆情分为特大(I级)、重大(Π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个等级,具体区分为红、黄、橙、蓝“四色预警”,并建立相应的应急预警机制。
首先,高校必须针对校园网络舆论舆情的类型,制定比较详尽的判断标准和预警方案,保持对事态的第一时间获知权。一般(Ⅳ级)预警方案主要适用于 涉及事件不大,引起少部分人关注的问题,一般由直接相关部门介入。如针对高校某个系部的管理作风的网络舆情问题,由该系部直接进行干预处理并在网上反馈。如问题本身与事实有出入,重在澄清事实,修复形象;对于与事实吻合的网络舆情,由相关责任人承认错误并及时进行网络反馈,重在改进工作。较大级校园网络舆情预警方案。主要适用涉及事件本身不大,但又涉及公共院(系部)共性问题,非一个院系能够解决,但尚在高校党口管理部门管理范围之内的,由高校党口部门介入处理。如涉及学校学生管理的共性问题,可能不是院系总支能够解决的,应由高校党委学工部门进行处理。重大(Π级)网络舆情预警方案。主要适用涉及校园突发性事件,影响面广,很容易引发新闻媒体关注的事件。如校园内大学生自杀等偶发事件等。这类事件关注人群较多,危机期介入要态度明确,方式有效,直击事件的本质。校方面对的除了网络舆论以外,更多的是应对传统纸媒、电视等强大的舆论压力,此时介入方式要符合社会的期望值、要与社会舆论相契合、要直接面对相关人员的利益点,切勿顾左右而言他。可通过召开新闻会、网上跟贴、在校园媒体或博客上信息等手段实施,切忌草率信息,以免引起网络舆情的“二次爆炸”。特大(I级)网络舆情预警方案。主要适用于波及面大,影响后果严重,造成校园严重性群体恐慌的特大事件。如学校发生地震、大规模传染性疾病发生等事件。该类事件发生时除了第一时间上报外,高校要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并进行网络,如地震发生时转移安置学生,做好安抚等工作。
其次,第一时间上报网络舆情,快速建立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稳定、顺畅、高效的联动机制,适时、规范地权威信息,掌握权威信息的主导权。
再就是对网上出现的重大舆论动向,及时向有关部门、领导和上级网络舆情工作办公室报送和反馈。要求在办理事件、接待当事人过程中,发现可能诱发高校网络舆情的要建立预警档案,对可能产生现实舆情危机的情况及早通知有关部门做好应对准备。
(四)加强高校网络舆论舆情模拟推演,把握校园网络舆论发展规律
校园网络舆情模拟推演是模拟网络舆论危机出现后学校整体应对工作的必要手段,它不仅要准备多种危机预防预案、危机控制预案、危机应对预案,更是通过教育、培训、演练或计算机模拟,培养提高高校舆情组织领导机构的指挥能力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应变能力。高校开展校园网络舆论舆情模拟推演,可以利用学校网络中心终端、机房等设备,同时动员高校网络中心工作人员、宣传部门工作人员、团委及系部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广泛参与进来,代表学校管理一方担任“红方”,同时选拔学校网络论坛中素质较高的学生代表、学生党员担任“蓝方”,进行红蓝模拟对抗。通过模拟推演检验校园网络突发性舆情爆发和危机预防预案的整体作用状况。通过演练,掌握校园网络舆情发生、传播的规律,提高高校预防、应对网络舆论舆情的能力。
(五)掌握网络舆论的引导艺术,提升高校网络舆论的应对技巧
高校网络舆情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管理机构更应该讲求舆论引导的艺术,而不应该空洞说教。高校管理机构及管理部门舆论引导的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导向是舆论传播和舆论调控的关键,管理机构及管理部门对网络舆情的引导,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一个国家而言,导向包括政治导向、政策导向、理论导向、法律导向、价值导向、风尚导向、科学导向等几个层面。其中,最重要的是政治导向,这就要求高校管理机构及管理部门应利用主流媒体引导网络舆情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原则。
2.讲求舆论引导的表达技巧
一方面,高校管理机构及管理部门应避免激进的、偏颇的表达方式,而应采取客观公正、通盘兼顾的表达方式。另一方面,高校管理机构及管理部门可以通过传统媒体以新闻评论等手段发表意见,引导舆论,但最基本,最常见的手段,还是通过新闻报道来反映舆论,引导舆论,将观点包含在事实之中而不是直接说出来。
3.审时度势,把握时机
目前,存在着媒体盲从非理性网络意见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媒体对网络材料的真伪不加区分和辨别,盲从或屈从非理性的网络意见;为迎合这种意见而失去理性与客观的立场;忙于表达观点,却忽略了调查基本事实。所以,面对敏感的网络热点问题,高校管理机构及管理部门一定要审时度势,客观应对媒体,保持清醒的判断力。
公开、快速、畅通的信息渠道是引导高校网络舆论的必要法宝,据对近年来的高校热点事件经验观察,引导者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谣言扩散的过程正是高校管理机构及管理部门、主流媒体保持沉默的过程,正面的声音如果跟不上,负面信息就会乘虚而入。说真话要求准确公开信息,这是止谣的关键;立刻说要求要及时,这是舆论先机的重要一步。所以,高校管理机构及管理部门利用主流媒体引导网络舆情,要准确地把握时机,快速、慎重地做出反应。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http://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7/t20130717_40664.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 [DB/OL].http://stats.gov.cn/tjsj/ndsj/2012/indexch.htm.
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平台作用,及时反映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唱响宣传滨海工业区(马鞍镇)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主旋律,现就加强全区(镇)网络舆情管理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新闻传媒,已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集聚地,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是新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和载体。加强网络管理,全面、准确地掌握网络舆情,牢牢把握网络舆论的主导权,营造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为区(镇)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组织,明确网络宣传管理的主要任务
成立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一支由网络发言人、网络舆情管理员、网络舆情评论员组成的高效有序的网络舆情管理处置队伍,强化网络舆情的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做好对重大网络舆情的跟踪、督查和协调工作。
(一)网络发言人的职责。网络发言人由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分管领导担任。主要职责是:以本机关名义,在互联网上滨海工业区(马鞍镇)政务信息;根据权限通报滨海工业区(马鞍镇)管辖范围内的突发事件及其处理结果;收集网民意见、建议,释疑解惑,回应网民关注的热点话题,主动引导日常和突发的网络舆论,第一时间权威信息。
(二)网络舆情管理员的职责。网络舆情管理员主要由政治处相关人员担任。主要职责是:日常监测滨海工业区(马鞍镇)网络舆情信息;收集整理网络舆情信息,及时报送网络发言人和领导,如发现重大网络舆情要及时上报县互联网新闻宣传管理中心;协助网络发言人做好网上舆情引导工作;认真完成县网宣中心布置的任务。
(三)网络舆情评论员的职责。网络舆情员由各局(办、处、中心)信息员担任。主要职责是:关心网络舆情信息,日常监测涉及本部门的网络舆情信息,对网民关心的问题进行正面引导,及时在全县网络民情在线平台信息;收集整理网络舆情信息,如发现涉及到本部门的重大网络舆情,发生网络时,要及时上报网络发言人、舆情管理员和区(镇)班子成员,并按照宣传提示口径,通过撰写博文、评论、留言发帖等方式,正确引导网上舆论;协助网络发言人、舆情管理员做好网上舆情引导工作,完成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有关工作任务。
三、健全机制,建立网络舆情处置的工作机制
按照“积极利用、正确引导、确保安全”的原则,加强网上舆情收集、会商、研判、引导工作,切实发挥网络信息资政作用。
(一)建立网络舆情收集汇报制度。要求网络舆情评论员每天至少浏览一次各门户网站和本地互联网,尤其是贴吧、BBS、博客、微博等,对涉及滨海工业区(马鞍镇)的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查询,对新出现的网络信息及时下载,对不良舆情进行监测,做好记录、梳理等工作,主动答复处理相关咨询、投诉、建议,及时将网络舆情情况报告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全年,严格按照党两级集团公司关于网评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网评工作。
设立网评员,负责认真做好集团公司安排的网上转发、评论、点赞等舆论引导工作;负责对涉及的网络舆情信息进行监测、收集、整理、汇总;负责运用熟悉的网络语言和网络发言技巧,对涉及的负面网络舆情进行正面引导和妥善应对;负责结合实际开展网上和手机文明传播行动。
成立核心网评小组,主要负责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统筹协调信息化推进工作,全面掌握网络安全发展状况;负责制度落实和监督,负责安排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应急处置,负责对违反国家《网络安全法》或矿相关文件的行为进行调查、取证和处理;负责统筹协调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指导信息资源利用和跨单位、跨系统的互联互通。
做好网络舆情信息监测,通过建立网络舆情信息监测机制,及时监测各大网站、论坛、贴吧等涉及的舆情信息,遇有网络舆情时及时评论、引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出回应,正面引导、合理疏导、化解矛盾;对调查不属实的负面网络舆情,及时辟谣、澄清。
关键词:检验检疫;网络舆情;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3.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3月4日
近年来,国内外的每一重大事件,几乎都能在网络媒体上引起强烈反响和激烈辩论,形成规模较大、力度较强的网络舆论,对于有关部门的决策和施政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急剧增加的网民规模,不断拓展的网络空间,使得网络舆论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监督形式。由于网络传播的参与成本低,人气集聚快,传播规模和影响可以迅速扩大,使网络舆情发展的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基层检验检疫部门作为窗口服务部门,需要与广大客户直接接触,稍有疏忽就有可能成为检验检疫网络舆情的议题。可以说,互联网彻底改变了整个社会的舆论环境。基层检验检疫部门如何在做好把关服务工作的同时,做好网络舆情导控工作,为检验检疫工作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支持,是整个检验检疫系统所面临的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
一、基层检验检疫部门网络舆情导控工作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情愈演愈烈,作为代表国家履行政府管理职能的行政执法机关的检验检疫部门,同样面临着增强网络舆情应对处置能力的任务。因此,基层检验检疫部门都十分重视网络舆情导控工作,对网络上可能出现的负面报道进行跟踪和引导,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做好民众的正面引导工作,有效维护了检验检疫部门的良好声誉。当前基层检验检疫部门网络舆情导控工作现状是:
1、成立舆情导控小组。针对舆情导控工作的要求和特点,成立舆情导控工作小组,由分管领导主抓,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指定专门的工作人员作为兼职舆情导控人员,舆情导控人员要在完成各自主要工作的基础上,保证高度负责地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研判和引导,高质量地完成网络舆情导控工作。
2、确定舆情导控重点。根据网络舆情的广泛性、隐蔽性和突发性等特点,确定了天涯论坛、和讯论坛、百度贴吧等在全国或者地方有较大影响力的论坛和贴吧作为重点监测对象,并把检验检疫、服务、收费等作为监测关键词,每日坚持浏览大量新闻和热点信息,确保涉检负面舆情得到及时发现和妥善引导。
3、制定舆情导控机制。按照“早发现、早汇报、早处置”的要求,制定了舆情导控机制,包括监测、预警、应对三个环节。一经发现检验检疫负面舆情,第一时间上报分管领导,根据具体内容制订处置方案,及时拿出统一的解释口径,杜绝负面舆情进一步的扩散和传播。
二、基层检验检疫部门网络舆情导控工作的难点与问题
网络舆情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很快就可以成为点燃舆论的导火索。而一些网络言论往往缺乏理性认知,比较感性化和情绪化,甚至将网络作为发泄个人情绪的场所,恣意宣泄不良情绪,然后通过互相感染,使这种情绪化很快发展成为有害的舆论。因此,和传统舆情相比,网络舆情直接性、突发性、互动性和偏激性的特点,给基层检验检疫部门及时合理应对相关网络舆情提出了挑战。
1、舆情处置方式单一,没有足够实践经验。对于舆情导控,各级检验检疫机构思想上都很重视,但是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很多工作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大多数的处置方式也是通过网络途径对负面舆情进行“冷”处理,舆情处置工作常处于被动状态。同时,处置方式仅仅停留在被动的应对方面,忽略了对现实发帖民众的正确引导,存在次生舆情危机的可能。
2、导控人员不够专业,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网络信息具有传播速度快、民众面广、不易检测等特点,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敏感性和过硬的网络操作技能。但是目前基层检验检疫部门的网络舆情导控一般都由办公室负责,办公室人员兼职做网络舆情导控工作,这些人员大多没有受过网络传播方面的专业培训,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应对口径不统一,缺乏与舆情导控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知识,也不具备对网络上突发事件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因此,如何解决网络舆情监控中的人才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基层检验检疫部门做好网络舆情导控工作的关键。
3、舆情导控各自为战,没有形成联动机制。目前,虽然基层检验检疫部门都配有专门负责舆情导控的工作人员,但是检验检疫兄弟部门之间、检验检疫部门内部科室之间都缺乏应对网络舆情的联动机制。而根据网络舆情导控工作的实践,每天晚上8点至凌晨1点之间是网络舆情爆发最多的时间段,而这个时间多为非工作时间,而且很多负面舆情都有较强的隐蔽性,仅看标题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一般信息而漏过,因此基层检验检疫部门对于网络舆情导控所形成的格局使得舆情导控效率偏低,检测成效不够明显。
三、基层检验检疫部门网络舆情导控工作措施与建议
基层检验检疫部门作为行政执法机关,有着其特殊的性质。因此,要解决当前检验检疫网络舆情处置过程中的问题,不仅要有专业化、系统化的理论支持,更要根据基层检验检疫部门的实际情况,从经验积累、人员培养和完善处置机制等方面入手,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检验检疫舆情导控方法。
1、正确引导网上舆情,抢占舆情应对主导权。要正确引导网上舆情,首先要了解舆情的出处,及时对不实进行澄清,避免因处置不当而产生的次生舆情危机。基于网络舆情的复杂性,检验检疫舆情导控手段也应该是多样化、多层次的。除了要第一时间进行网上处置以外,更要进行实地处置。一般在网上发表检验检疫舆情的民众心中或多或少带有对检验检疫部门的不满,只有第一时间调查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为发帖民众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彻底消除发帖民众心中的疑虑,才能彻底解决网络舆情危机。因此,推行多层次全覆盖的舆情处置手段十分必要。
2、加强专业人员培养,引导网络舆情话语权。舆情信息的采集离不开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系统,但做好舆情导控工作还是需要专业人员来做。因此,要加大对各级检验检疫机构舆情导控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性的培训,通过专家讲座、经验交流、模拟训练等形式,不断提升舆情导控人员对于舆情的分析和处置能力,做到正确化解矛盾和引导舆论向健康方向发展。
3、优化部门联动机制,提升舆情导控渗透力。各级检验检疫机构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网上引导联动机制,各科室(局)发现负面或者重大、敏感涉检舆情,要在第一时间上报分管领导和办公室,做到及早发现、共同应对、资源共享,各分支局之间、分支局与省局之间可以通过各种平台加强情况沟通,共同应对重点、难点、焦点舆情,在突发事件舆论导控中做到突出一个“快”字,力求一个“准”字,把握一个“稳”字。
4、主动接受外部监督,提升检验检疫亲和力。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公开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增加民众现实投诉途径,基层检验检疫部门要通过加强接待、报刊宣传和民意调查等方式增加与民众的沟通,积极回应民众诉求,畅通途径消除可能产生的负面舆论。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月生.群体性突发事件与舆情[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8.
>>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现状 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危机的治理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机制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 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中问责制研究 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引导与博弈策略研究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频发的背景探析 浅谈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监测指标体系的应用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实证研究 突发性公共事件行政程序研究 突发公共事件的媒介监督框架实证分析 公共事件成为网络舆情的“火山口” 社会管理创新视阈下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对策探析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中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沟通与引导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探究 浅析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论 浅析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策略 基于信息交换均衡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分期研究 政务微博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应对策略研究 网络非正式群体对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影响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06-01-08.
[3]宋涛.公众参与行政问责活动的实证研究――对2003-2013年403个行政问责案例的分析[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5,(2):49-52.
[4]周亚越.被问责官员:无原则复出和复出的原则[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5):4.
[5]李纲,陈Z浩.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知识,2014,(3):118.
[6]童兵.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公开与传媒的宣泄功能[J].南京社会科学,2009,(8):40-42.
[7]丁长琴.我国行政异体问责的现状及制度重构[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1):47-49.
>> 新时期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策略探讨 新时期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控与引导 浅谈医院网络舆情的特点与应对方法 新时期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机制的构建研究 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研究 新时期下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管控 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研究 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和引导策略 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及管理对策 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分析和对策建议 高校网络舆情的把握及其应对措施 论高校网络舆情平复的应对策略 基于网页文本获取的高校网络舆情监控 基于熵理论的高校网络舆情危机探析 基于微博的高校网络舆情社会影响力评价研究 基于微文化传播的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对策研究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高校网络舆情多维引导对策研究 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机制研究 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研究 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李新萌.浅析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成因与引导[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6):86-87.
[5]王学俭,刘强.当前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逻辑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0,(10):17-19.
[6]艾力艾咨询.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R].2012.
[7]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1年上半年高校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推荐榜[EB/OL]. [2011-07-04]..
[8]McMahan,D.What we have here is a failure to communicate: Linking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mass communication[J].Review of Communication,2004,(4):24-39.
【关键词】大数据 网络舆情危机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舆情危机治理呈现出新的特征
2014年,大数据概念的首次提出,实现了在现有信息和科技基础之上的数据收集、处理、挖掘以及管理,形成了大数据之“大”。在这一背景下,网络舆情危机治理呈现出新的特征。
以新媒体作为网络舆情危机治理的新渠道。新时期的新媒体是指基于互联网技术所产生的一种具备智能化特征和技术的数字媒体,如常见的移动电视、手机等。新媒体技术拥有传播便捷、适用性广、存储量大等特点,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青睐。在网络舆情危机治理的过程中,新媒体起到了重要的渠道作用,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行政成本实现舆情事件的转危为安以及公共职能管理的有效发挥。通过数据传媒的遥控,使其过滤作用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在技术上保证正确的舆情导向。另外,新媒体还可以实现对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跟踪和监控,便于政府等相关部门及时作出应对。
以信息公开作为网络舆情危机治理的新原则。现如今,人们行为的形成和变化与大量的社会信息有关,人们的价值判断、行为取舍等方面都受到了人们对信息接受程度以及信息可信度的影响,大数据时代下,这种影响更为显著。在传统的公共危机治理过程当中,行政管理机制以自上而下的形式为主,这样一来,就比较容易造成信息不对称等缺陷。因此,遵循信息公开的原则,使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公共之间的信息得以公开,同时也给舆情危机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开性提供了保障,让民众免于谣言和不安定因素的侵扰。
以数据资源开发作为网络舆情危机治理的新理念。面对网络舆情危机治理过程中的时间、信息、政策、人力、技术、目标、程序、效果等多方面的制约,政府等相关公共部门应当具备过硬的治理能力,由此开拓新的治理理念势在必行。在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是当前需要研究的问题,而大数据所带来的最大优势,就是数据资源开发。依靠数据资源开发,为网络舆情危机治理建设一个集网络信息资源为一体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公共服务平台,帮助政府等公共部门实现对数据资源的科学利用和整合,进而提出科学的应对策略。
大数据所带来的各项优势,同时也成为网络舆情危机的温床
法治环境的缺失,给数据的科学性监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由于信息技术、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缺陷,导致网络安全问题频现,而网络舆情危机治理缺乏健全的法治环境,因而无法保证对数据的科学性监管。根据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截至2016年6月,我国的网民规模达到7.10亿,互联网的普及率为51.7%,互联网数据用户的大量增加,大大提升了网络舆情管理的难度。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法律制度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也导致了网络谣言和网络负面舆情的出现。网络舆情危机从产生到最终治理,过程虽短,但是需要完善的制度监管作为前提条件,如果监管制度和相关法律规范缺失,必然会出现网络舆情导向监管难的问题。
数据资源开发不深入,政府应对能力难提升。当前,在我国的治理体制中,科层制的行政思维模式和自上而下的治理模式依然存在,上级部门的指示对下级部门各项工作的开展一直都有着重要作用。所以一旦发生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一些基层政府往往一味依靠上级政府,以致于错过了最佳的治理和应对时间。此外,有的基层政府也没有意识到网络舆情危机处理过程中的变化性和复杂性,应变能力较差,并且对数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充分,导致行政主体的管控优势未能显现。与此同时,由于相关部门对数据资源的整合技术相对匮乏,对数据资源的开发不够深入,辨别舆情危机的能力较弱,因而无法及时对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给予有效的应对和管理。
数据资源过于零散,网络舆情危机难管理。目前,在政府的管理行为当中,大数据思维已经初步融入,但是仍然存在数据资源过于零散的问题,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信息孤岛”等现象。网络舆情危机治理要求政府等相关公共部门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对工作的合理安排,从而可以及时应对突发问题。但是,由于网络舆情危机的影响往往较大,一些部门之间又缺乏妥善的沟通,这样就容易导致政府等公共部门在短时间内难以找到事件发生的本源,加之数据资源零散,利用不彻底,从而出现管理行为片面化的情况。尤其是在网络舆情危机出现时,基层政府缺乏主动应对的能力,未能充分把握危机治理的最佳时间,如此一来,就会影响政府对危机治理的效果。
优化治理路径,提升舆情危机的治理能力
营造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制度环境,加强法治数据保障。网络舆情危机制度环境的缺失,对舆情危机的治理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现阶段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等各个阶段都有可能触及到法律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应针对大数据信息,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营造良好的网络舆情危机制度环境。具体而言,首先要提升数据法治的理念。在公共管理者发现一些网络舆情危机的苗头时,就应及时利用数据信息技术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否最终能够成为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从而将其及时遏制。其次,要努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明确公共权力、公众言论自由的权利和义务,以实名制认证为主要方式,保障公众言论自由的权利。舆情形成后,应及时帮助公安系统识别不良舆情的制造者。最后,要养成公众舆情发言负责任的良好习惯。在公共舆情的参与过程中,要自觉提高法律意识,营造干净、绿色的网络环境。
建立网络舆情危机管理机制,加强数据资源分析。大数据背景下,针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紧迫性、突发性,应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优势,通过数据资源分析并缓解舆情危机管理中的各项矛盾。数据资源分析的加强,需要以健全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作为依托,从而提升对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防范能力。专业部门应当有针对性地对危机治理过程中出现的各项监测问题作出预判,利用互联网、电子媒介等渠道,及时对外公布监测信息。在具体的网络舆情危机管理机制实施之前,可以率先通过网络平台调动起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开展各项网民听证活动,正确引导民众的舆情导向。另外,政府等公共部门还可以利用该项管理机制,为广大民众建立网络问责平台,对民众反映的危机事件进行调查,在确认事件的真实性之后进行责任追究,保障网络安全。
开发网络舆情危机技术体系,加强数据资源整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技术成功融入其中,以其多样性、海量性以及高速性等特征为网络舆情危机治理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如何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发网络舆情危机技术体系、加强数据资源整合,成为当前的重中之重。首先,可以采用完善的数据化管理模式,将大数据自身的优势充分应用在网络舆情危机治理当中。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数据检索技术对数据进行检索整合,找出有害的信息源头,帮助有关部门进行有针对性地预防和封锁。其次,可采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建立数据资源整合平台,将复杂的数据转变成为可利用的决策信息,并且利用该平台将信息传达给有关部门,及时做到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预防和应对。
(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国际学院)
【参考文献】
①李阳:《危机管理模式下新媒体网络舆情治理路径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15年第4期。
②辜胜阻:《拟社会管理与网络舆论危机应对》,《电子政务》,2011年第9期。
一、高度重视,健全领导体制
成立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党组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领导班子其他人员为成员。党组书记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实行“一岗双责”责任制。
二、突出主线,明确工作机制
紧紧围绕网络意识形态这一工作主线,按照全面清理不留死角、重点环节集中整治、狠抓典型严厉查处、督导检查完善机制的思路,扎实做好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各项工作。要明确1名联络员,定期收集、监测网上网下、微博、微信的网络舆情,对异常意识形态网络舆情要及早发现、及时上报,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要依照规定严肃问责,并做好保密工作。
三、狠抓落实,压实工作措施
(一)定期召开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会,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
(二)建立健全意识形态领域舆情信息收集和分析研判,及时上报,防范和化解舆情危机。
(三)持续开展打击谣言和虚假信息、处理低俗庸俗信息等专项整治活动,深入净化网络空间。
(四)组建一支网评队伍,适时回应网民关切的问题,对歪曲言论进行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