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社区建设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农村法制建设问题主要措施
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在广大农村地区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深入开展依法自治,形成自觉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使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跃上一个新的台阶。阿城区近年来以创建“平安阿城、和谐阿城”为载体,农村法治化建设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广大农民遵法、学法、守法的意识在逐步提高。
1阿城区农村法制建设的现状
今年阿城区以创建经济发展法治环境为载体,开展“送法下乡”活动,通过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加大推进法律进乡村工作力度。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
1.1农村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明显增强通过对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广泛宣传普及,广大农民的法律知识不断丰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农村法制环境不断改善,农民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意识明显提高,自觉履行法律义务,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大大增强,民利得到了落实,农民渴望参政议政的意识明显提高。农村广大基层干部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观念开始树立,管理农村事务的能力逐步提高,党群干群关系比较理顺,通过调防一体化系统工作,农村矛盾纠纷得到了有效解决,过去依靠家族势力解决矛盾纠纷事件,现在基本依靠调委会,依靠法律解决矛盾,闹访、缠访个案也逐步减少。
1.2依法治村逐步深化,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得到加强阿城区的“四民主”、“两公开”村民自治制度已基本建立。同时积极开展了“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有17个村被评为民主法治示范村,13个村申报了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并通过了验收。有效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民主选举也更加规范,全区农村普遍实行了村民自主选举村委会,普遍建立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民主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大多数村建立村民会议决策、村民会议议事制度;民主监督得到落实,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普遍推开,建立健全村级干部任期、离任审计制度和过失责任追究制度,“民主理财日”、“民主议政日”等民主监督形式有了发挥的渠道。
2阿城区当前农村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农村法制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2.1乡、村两级组织对新农村法制建设的认识还有待于提高在乡、村两级组织中,对农村法制建设方面,还存在认识不到位的问题。目前在农村中还普遍存在着注重农村经济建设,忽视农村法制建设的意识,过于注重经济建设的速度和成效,从而轻视法制建设的进程和成效。村级干部不学法、不懂法现象还比较普遍,不会依法治村、依法行政问题仍然存在。有些村干部民主法治观念淡薄,在选举中还有不按法定程序实施选举问题,村务公开、财务公开透明度不高,村民反响很大。
2.2农民的法律素质亟待提高农民法治意识的培养和法律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法治农村建设的成败。由于受“重人治,轻法治”封建思想的影响,农民的法治观念还是相对淡薄。加之现在社会普遍存在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某些乡村干部以权压法,以言代法等不良现象,以及在农村土地纠纷处理过程中对农民权益的侵害,严重影响了法律在群众中的权威形象,使农民群众对法律失去信任感。随着基层民主法治进程的加快,一部分村干部的素质、知识水平和各方面的能力跟不上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法律意识淡薄,服务群众的意识差,不能很好地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工作上倾向于老办法、老经验、老套路,导致农村干群矛盾增加。
2.3农村普法宣传急需创新思路,普法手段仍需完善农村普法教育“三无”现象仍较突出,即无专职普法队伍、无专门工作手段,无专项活动经费,普法工作队伍力量弱、装备差,普法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从业的多元化,使得农村普法教育出现人员难集中、时间难安排问题。在普法过程中,方式也过于单一,局限于发一发传单,张贴几条标语口号,送几本书,农民对抽象枯燥的法律条文难以理解,影响了学法积极性,使得农村普法宣传难以取得明显效果。
2.4农村法律服务不到位,法律服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农村基层法律服务所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地位和职业活动在法律上缺乏足够的支持,基层法律服务所政事不分,缺乏自我发展的机制和活力。在职能作用和业务范围上,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律师等法律服务队伍界限不清,形成交叉和矛盾。农村基层法律服务量少质弱,缺乏稳定性,不适应农村法律服务的需要。农村经济纠纷案件告状难、打官司难、执行难的现象比较突出,农村法律服务工作人员不稳定专业性差,法律服务不规范现象也比较普遍,与新农村发展的需要还有一定差距。
3当前新农村法制建设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3.1狠抓农村普法教育,并吸收优秀法律人才到农村工作,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创造良好社会基础第一,干部群众学法、懂法、守法是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有计划地对原有农村干部进行系统的法治教育。加强农村法制宣传和教育力度,特别是要加强村支两委干部的法制培训工作。应充分利用党校,举办基层农村干部法制培训班,集中时间(农闲时间)对农村干部分期分批进行轮训,或结合工作实际举办相关的法制讲座。通过多种形式促使农村干部掌握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并运用法律知识指导和管理村务,推动农村的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第二,要认真总结推广近几年来普法教育的成功经验,突出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劳动合同法等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利用骨干培训、新闻媒体、法律工作者以案说法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广泛宣传,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增强依法办事和参与村务管理和监督的能力。第三,多渠道地吸收熟悉法律、精通法律并具有现代民主法治观念的优秀人才到农村工作和服务。大学生尤其是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参与到农村法制建设,无疑是国家、农村以及大学生“三赢”的结果,应在农村广泛和实践。
3.2要抓好“两个规范”,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第一,规范干部行为。针对少数村干部讲“人治”不讲“法治”,擅长下命令,不愿意搞服务,重政策、轻法律,说话办事随意性大等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规范干部行为,通过各种学习培训,加强教育引导,使村干部工作理念上由“人治”向“法治”和“德治”转变,工作方法上由命令型向服务型转变,自身素质上由“经验型”向“市场型”转变。使村级的各项工作真正实现“公开、民主、规范”。第二,规范群众行为。针对少数村民只要权利,不尽义务,重物质利益,轻精神文明,只顾个人利益,不顾集体利益等问题着力规范村民行为。按照合法性、民主性、针对性和互约性原则,推广、借鉴一些“民主法制示范村”经验,制定《村规民约》,并进行必要的监督,促使村民能够识大体、顾大局,依法支持村支两委的合法决策,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关键词:农田水利 工程 建设
薛城区地处枣庄市西部,是山东省的南大门,枣庄市新的政治、文化中心,是造车鼻祖奚仲故里、闻名中外的铁道游击队的故乡。全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开始于六十年代,大部分建成于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以后引进外资一期、二期世行项目,2000年以后实施了三期世行、农业综合开发以及国土项目,全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工程施工技术从的民工人海战术、到现在机械化作业,工程管理从乡镇集体管理逐步向用水户协会过渡,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也随着时展与时俱进,然而仍然有许多因素制约我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所以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破解存在问题任重而道远。
1.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现状
薛城区属淮河流域、湖东京杭大运河水系,全区共有17条主要河流,18座小型水库,265座塘坝,130座拦河坝,小型提水灌溉泵站123座,排灌站1座,纯农用机井1522眼,全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01亿m3。
全区土地面积63.18万亩,耕地面积29.96万亩,灌溉面积25.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0.37万亩,节水灌溉面积5.5万亩(其中低压管道灌溉面积2.6万亩、渠灌节水面积2.9万亩),旱涝保收耕地面积7.55万亩,井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0.65,渠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0.45,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多年粮食丰收,全区粮食总产量21.37万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我区农村水利设施仍比较脆弱,农田水利工程标准较低,大多年久失修,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由此导致我区农村工程性缺水问题比较突出,破解小型农田水利发展难题刻不容缓。
2.农田水利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综合多方面因素,我区农田水利建设存在问题主要有:
2.1.农田灌排系统不完善
项目区虽经多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初步形成农田灌排系统。但是,随着农村土地经营管理方式改革的深入,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农作物种植模式、种植结构的多样性,打破了原来由集体统一规划的灌溉排水系统,有的机井渠道被毁,有的排水沟成为竹节沟或复垦耕种,汛期排水不畅,易形成内涝。农田灌排系统的不完善,大大制约了农田排灌系统作用的发挥。
2.2.现有灌溉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
在现阶段,由于土地经营方式的变革,原来集体建设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方式仍沿用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集体管理模式,因此造成了工程缺乏维修保养,再加之工程多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受当时技术条件等诸多因素制约,建设标准普遍偏低,质量不高,配套不全,设备经过多年运行、超期服役、自然老化失修等原因,造成效益衰减。
2.3.田间工程不配套,水源工程不足,灌水技术落后,水资源浪费严重
近几年来,在项目区内由于工程管护不善,造成机井淤积、井管坍塌,原来配用的离心式水泵由于吸程超限,不得不下卧提水,造成耗能高、抽水效率低,设备易损坏。水源工程不足,田间灌溉工程不配套,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农民采用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一家一户基本上都是一块地整一个畦田,水的有效利用系数机井灌区一般都在0.7左右,引湖灌区一般在0.4以下,灌水技术落后,水资源浪费严重。
2.4.水价偏低,机制不完善,灌区管理粗放,难以实现良性循环
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水利工程集体管理模式,水费单价偏低。管水组织不健全,机制不完善,灌区管理粗放,在机井灌区一般收费都是以耗电量计费,每到抗旱时,各村都指定一名电工,临时架设供电线路,临时安装抽水设备,以耗电量收取水费。所收取的水费除电工工资以外,仅能够上交电费,造成机电设备无法维修养护,达不到以水养水、以水养工程、良性循环的目的。
3 .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策与措施
综合分析薛城区现有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的发展观,为确保我区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有序健康发展,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
3.1.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作组织建设和组织领导
区政府要加强对农村水利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每年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与各乡镇目标考核挂钩,将该项工作列入各乡镇年终主要目标之一进行考核。各镇街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领导,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认真分配任务,层层建立责任制,层层抓落实,把任务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同时,加强农村水利社化服务体系建设,改革农村水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积极支持农民自办、联办服务组织。
3.2.多渠道筹集资金,调动群众积极性
在争取国家对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投入的同时,区人民政府要设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专项补助专项资金,并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农户投资投劳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奖励补助,发挥好政府扶持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此外,应积极引导和帮助广大农民群众提高认识, 认真贯彻落实“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政策原则,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保证农村集体将一定比例的积累资金用于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激发他们自觉投资投劳参加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引导农民和社会各界增加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广泛鼓励、吸纳社会资金办水利,努力促进农村小型农田水利事业发展投资多元化,确保水利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3.建设高素质的农村水利队伍,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努力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水利从业队伍,逐步建立健全符合我区实际的小型农田水利队伍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水利合作组织发展的框架体系。利用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为契机,积极推行节水灌溉,尽快研究制定有利于节水灌溉发展的经济补偿政策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促进我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3.4.深化体制改革转换运行机制
通过拍卖、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明确小型水利工程的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广泛吸纳社会资源,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经营走上以存量换增量、卖旧建新、良性运行、滚动发展的轨道。积极组建“用水者协会”发挥农民自建、自管、自用的优势作用。大力推行合同制供水,完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有效养护及其功能的有效发挥。
4.结论:
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能力,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待续增长的一项重大举措。通过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将有利于改善我区的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缩短地区差距夯实基础。通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实施,节约了用水量,提高水利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我区的水资源配置,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区域生态环境改善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关键词】极端气候 农村水利 西南地区
1.西南民族地区极端气候的界定
本研究小组选择了在广西,云南乃至整个西南地区旱情较严重的隆安县,弥度县作为调研地点,于2011年8-9月间在该地区进行了访谈及资料收集,并在受灾严重的几个乡镇村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总共获得有效问卷300份。根据弥度县气象局提供的气温情况表和日照时数及降水量情况表作为数据来源,对西南地区极端气候做如下定义:极端气温事件的定义采用百分位定义法即将弥度1978-2009年日最高(低)温度资料样本概率位于x%(x视实际情况而定)的值作为极端高(低)温事件的上(下)阂值,定义夏季高温(冬季低温)事件;此外,温度严重偏离(高于或低于)该天的多年平均状态,也可看作是另一种极端高温(低温)事件,即距平值定义异常偏高(低)事件[1]。极端降水事件的定义采用传统的绝对阂值法,即采用降水量大于等于某一固定阂值的方法,本文将日降水量>100mm的降水事件称为极端降水事件[2]。
2.西南民族地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
地球气候系统不断变化(即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繁发生,西南地区的极端气候不是唯一的佐证。但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大小不仅取决于事件本身的强度和时间的持续性,更取决于人类应对此类事件的能力。西南极端气候的严峻更主要的是暴露了农村水利建设方面的缺陷和漏洞。
1)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利用率低下。西南地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利用
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虽然极端气候对农村水利的利用有一定的影响,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与长期以来农村水利工程自身的基础状况和损坏程度存在一定的联系。一是水利灌渠网络体系建设滞后性,阻碍了农业的生产。例如在云南,50%的灌溉渠道是土渠道,这种传统落后的灌溉方式渗漏量大,加上灌区大多数的水库老损坏退化严重,低产田工程不配套,水库灌区只有干渠和少量支渠,导致了水资源流失,农业减产。二是地方电力工程建设标准低,导致小水电大量开发,加剧干旱发生的风险。如在广西隆安县小水电站7座,总装机容量5595千瓦,年发电量1299万千瓦时。截至2010年7月1日,中国共有434个项目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执行理事会注册,其中广西省占19个CDM项目。但小水电不同于大型水电站,难以带来水流调节、防洪、旱季提供灌溉用水等有利影响。由于引水式小水电站片面强调经济效益,过度引水,造成部分河段失水或时段性断流,导致河床萎缩或干涸。所以说,小水电的大量开发也成为诱发干旱,特别是农业干旱的潜在因素[4]。三是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总量不足,已建成的人畜饮水工程供水不安全。在广西隆安县的农村人畜饮水工程仅252处,云南弥渡县的人畜饮水工程236件,远远低于全国各个县的平均水平。与此同时,许多乡镇供水设施不完善,没有净水消毒设施,水质不达标,不能满足乡镇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当天气好时,水利设施利用效率较低的问题不会产生严重后果,而一旦遭遇极端气候,其负面影响就立刻暴露出来。
2)落后的农村水利管理机制。在探索西南农村水利管理过程中,水利管理存在明显弊端。首先西南许多地方依旧存在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农民、农民用水协会、农村水利协会等多种农村水利管理主体并存的局面。从图1中可以看出,不同主体的行为与结果有明显区别[5-6]。由于管理主体多元化最终导致农村水利管理状态混乱,效率低下。其次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不彻底,农户的利益不能保障,没有真正明确权利和义务,政府为了甩包袱 ,没有认真研究并细化政策,导致隐患不断。最后为减轻财政负担,部分地方在农村水利管理工作方面,大幅减少管理人员,而且人员编制的性质也发生变化,最终导致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下[7]。
3)农村水利设施的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2010年的西南大旱中农业干旱(土壤水分含量低)固然与气象干旱导致的降水偏少有关,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与长期以来农村水利设施的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有一定的关系。贵州、重庆、广西、云南等受灾地区农业产量大幅度递减。一方面农村水利等工程防御性措施存在严重问题,抗灾能力弱。如云南弥渡德苴乡目前全乡有一座小一型水库需要进行除险加固,4座小二型水库中3座均为病除水库,病险率高达75%,多数水库存在安全隐患,117件小坝塘,都带病运行,效益衰减。又如在受灾严重的云南曲靖市,发挥着防洪、供水、灌溉保障作用的520座小型水库,目前就有高达442座存在不同程度的危险。另一方面缺乏引水、蓄水工程,因此,即使是灌渠系统完好,大概也只能解决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矛盾,根本无法应对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矛盾。
4)不合理的农村水利资金投入机制。西南地区的农村水利投资制度缺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投入百分比明显不足,由于财政紧张,且建设任务繁重,除了依靠中央财政补助外,地方财政用于农村水利建设的资金百分比很少。虽然近年来中央 、省级补助经费有所增长,但是幅度不高,即使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也存在着农村经费不足 、工程无法按期实施的现象。与此同时,农村水利作为公益性和非公益性相结合的事业,经济效益不高,而农村水利工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维护费用高,有的区域工程需几年才能完工发挥效益,地方政府难下决心加大投入,造成大的水利工程建完以后,无法与农村水利配套工程相结合,使得工程效益大打折扣。第二是不合理的政府资金投向结构。国家只注重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修工作,而忽略了与农业生产最密切相关的沟、塘、渠、堰、湖等中小型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与投入。
3.结语
西南地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年老失修,资金短缺,管理不善,抗灾能力低下,难以应对多变的气候。为了减轻极端气候对农业带来的极大影响,农村水利的建设问题依然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参考文献:
[1]杨萍、封国林、刘伟东、侯威、孙树鹏.空间点过程理论在极端气候事件中的应用研究.应用气象学报.[J].2010.6
[2]杨萍、侯威、封国林.中国极端气候事件的群发性规律研究.气候与环境研究.[J].2010.7
[3]王晓敏.中国干旱化趋势及西南极端干旱成因研究.
[4]冯相昭、杨萧语、周景博.极端气候事件使水资源管理面临严峻挑战——西南地区大旱的启示.观察与思考
[5]石志恒.政府参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职能演变[J].商业研究,2007(8):165-167.
[6]胡家浩、汤尚颖.我国农村水利管理现状与健康发展的思路及政策建议.农业现代化研究.[J].2011.11
>> 辽宁省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 辽宁省布局校园足球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辽宁省百所数字校园的建设特质与发展趋势分析 辽宁省高校体育俱乐部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辽宁省水利行业能力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辽宁省阜新市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 辽宁省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的现状及对策浅析 辽宁省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辽宁省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辽宁省抗战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对策建议 山东农村地区抗震设防现状及对策 辽宁省铁岭市滑雪产业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辽宁省的有机肥料市场现状及优势分析 辽宁省农村地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浅谈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我国农村地区金融生态失衡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四川甘孜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苏北农村地区中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辽宁省高校专利技术转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村高中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EB/OL]..
[3]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3):22-27.
[4]伍海燕.中小学校长教育技术领导力与学校信息化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10):16-20.
[5]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15年辽宁省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EB/OL].http:///zwgk/zwtz/280773.shtml.
[6]马娜.英语专业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内容体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7]张屹,黄欣,周平红,范福兰,蔡园园.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管理水平影响因素分析――基于X省16个市区的问卷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13(10):36-41.
[8]赵岩.浅谈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J].中国教师,2015(S1):38.
[9]郭小娇.高等学校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5):7.
[10]唐松林,廖锐.搭建城乡交往平台 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J].教师教育研究,2015(2):32-37.
[11]杨志和.云计算:教育信息化转型的助推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5):9-12.
[12]赵志勇,肖俊洪.浅谈超越技术层面的社交软件在学习中的运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4-88.
关键词:农民;农村社区;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社区探究——以山东省日照市为例
收录日期:2013年6月24日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城镇发展差距逐步扩大,严重阻碍了农村社会服务、文化服务、经济服务的发展。要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让广大农民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教育、公共服务资源,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就使得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显得尤为重要。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农村社区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社会、经济、文化与公共服务建设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日照农村社区建设现状
日照农村社区建设在市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就,政府倡导的“一村一社区”和“多村一社区”型农村社区逐渐被广大农民接受,庄园式的特色农村社区将带领广大农民迈向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新型社会主义新农村。
1、农村社区向高水平的成熟社区方向发展。目前,日照市已建成农村社区273个,覆盖行政村1,933个,总体覆盖率达到67.4%。全市91个城市社区,配备社区工作人员717人、城市社区社会组织522个、志愿者队伍187支,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得到理顺完善,服务功能不断强化。在2012年覆盖率达到80%的基础上,2013年实现农村社区全覆盖;2014年以后,随着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农村社区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向高水平的成熟社区方向发展,多数社区达到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标准。
2、农村社区建设产生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日照的大部分农村分布在山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按照原来的分配方式,按土地的贫瘠程度,将土地承包给农民个人,这种小规模的分散耕种模式严重阻碍了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在日照农村的推广。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将打破原来分散杂居的农村现状,也将改变农村分散耕种的劳作模式,分散的土地将集中流转到少数的承包户中,没有承包土地的农民与承包户签订协议,按劳动获得劳动报酬。承包户对土地进行统筹规划,大规模的统一农作物耕种将提高农村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3、农村社区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质量。考虑到日照农村分散杂居的居住现状,农村社区建设将原来分散的住户集中到统一的农村社区中,一方面农民的搬迁,将原来的老宅基地流转出来,增加了农村耕地面积;另一方面农村社区的统一居住将极大地方便农村公共服务的推广,社区建立统一的医疗教育机构,安设统一的通信与娱乐设施,并建设了农村图书馆,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公共服务的质量。
4、农村社区建设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社会管理成本,提高财政投入效率。通过村庄合并,村子减少了,村干部也少了,对村干部的补贴也相应减少了,村庄更加整齐划一,初级行政费用将大大降低,这样有效地缓解了财政压力,减轻了财政负担。
二、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日照市的社区建设取得了令人欣喜的巨大成就,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农村更好更快发展的“一村一社区”和“多村一社区”模式。但是,在肯定日照社区建设的成就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日照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首要问题就是政府人员宣传力度不到。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专门设计了调查问卷,在日照随机选择了若干地区,一共发放了1,000张调查问卷,收回995张,实际有效调查问卷993张,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图1)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还有很大一部分农民对农村社区知之甚少,甚至有些观念落后的农民根本不知道农村社区是怎么一回事,还以为是要恢复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公社,这就给农村社区的全面覆盖带来了巨大困难,农村社区建设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只有让广大农民真心接受农村社区,才能实现农村社区全覆盖的最终目标。
2、目前日照农村社区建设以政府为主导,农民参与相对较少。目前,日照采取政府主导型的农村社区建设也是由于目前的宣传力度不够所致的,农村社区建设的主题永远都是农民,只有有农民广泛参与的社区才可以称得上真正的农村社区,才能够真正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3、政府后续工作不到位,对农民以后生活没有很好的保障。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在村舍合并的过程中,部分地区对农民的后续生活保障不足,出现了村舍合并后,虽然住上了楼房,但是却没有了收入来源的窘况。新型农村社区是要让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因此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农民后续生活。
4、融资渠道有限,缺少建设经费及赔偿费用。日照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缺乏支柱产业,政府财政收入来源有限,财政资金匮乏,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巨大,农村社区建设资金需求更是无法估计。尤其是在村舍合并后对农民的赔偿费用巨大,现有的财政支出根本无法承担如此巨大的经费支出。
5、部分地区不切合当地实际情况。据调查,在日照农村社区建设推进过程中,部分地区不切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强制性拆迁老宅基地,更有甚者是在未建造好居住房屋的情况下,将农民强制性赶出,广大农民住在临时性的帐篷之中,引发了部分农民的强烈不满。尤其是在日照的部分贫困山区,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适合建立农村社区,部分多山的农村地区,原来的老房屋多建在贫瘠的地方,在社区改造过程中,将这部分老宅基地改造成耕地是完全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并且在流转这部分土地的时候,将原来老宅基地上覆盖的经济树木也铲除了,这样的做法完全违背了因地制宜的发展改造原则。针对社区建设中出现的这种错误做法,一定要坚决制止。
三、农村社区建设的建议
1、进一步加强宣传,消除政府和农民之间的隔阂。政府要结合十二五规划,对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性,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按不同的方法宣传给广大农民,不光要让广大领导干部认识到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更要让农村社区的最大受益人——广大农民认识到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2、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保障社区改建后人民的正常生活。针对日照社区改造后出现的部分农民生活无法保障,被迫摆摊修自行车的现状,在以后的社区建设过程中必须要保证社区改造后农民的正常生活,妥善处理后续工作,政府主导,大力发展支柱产业,扩大招商引资范围,拓宽融资渠道,增加就业岗位,解决社区改造后农民的工作问题,切实保证农民的正常生活。
3、建立城乡一体化机制,构建和谐社区。日照社区建设最主要的手段是建立城乡一体化机制,政府要加强城乡地域规划,采取城市反哺农村,城市工业化带动乡村农业化的方针政策,调整城乡产业布局,普及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完善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合理安排居住建设,保护基本农田,保护生态空间,保障公共基础设施,形成城乡统筹、相互衔接、全面覆盖的城乡规划体系,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4、对农村整合出来的土地进行统一种植,发展特色产业群。日照属于鲁南丘陵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土壤以棕壤为主,含有多种矿物质,土质肥沃,程微碱性,特别适合茶树的生长。因此,农村社区建成之后,流转出来的土地可以种植上统一的茶树。日照农村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两个:首先,要形成大规模的茶树庄园,由各个农村社区统一管理,形成日照特色的茶叶品牌,一个产品的品牌不仅仅是一个标志,更是一种地域文化,不但可以扩大产品市场,还可以提升产品内在价值。因此,日照农村社区完全可以打造自己的特色茶叶产业;其次,当日照的特色茶树庄园真正建成之后,实现特色茶树庄园的转型,发展特色庄园旅游,提升茶树庄园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实现茶树庄园的对外推广,促进农村社区的真正快速发展。
5、国家应继续鼓励在校大学生到农村自主创业,带动农村社区更好更快发展。大学生掌握的是专业的理论知识,鼓励大学生回村,普及农村社区建设理论知识,带动其他农民参与到农村社区建设中,拓宽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路,也不失为一项重要举措。
农村社区建设的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不仅是思想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更是行动上的一次重大飞越。日照农村社区建设是日照产业布局和经济利益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统筹规划,以把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为目标,以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健全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为重点,着力创新建设模式,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组织建设,健全服务体系,实现社区化管理和服务全覆盖,促进行政村管理体制向社区管理体制转变,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曾世芳.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建设研究.2012.4.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农村城镇化;农民权益;可持续发展
一、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状
(一)农村居民点建设的基本情况
河南省拥有16.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目前共计17个地级市、1个省直辖市,市辖区50个、县级市20个、88个县,下辖街道办事处464个、乡镇1892个,社区居委会3404个。河南省的村庄,普遍具备规模较小、布局分散、土地使用粗放的特点。同时,村庄配套设施不尽完善、环境问题较突出,急需进行合理的新农村社区规划。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
郑州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范围包括除中心城区、县城、产业集聚区规划区以外的所有行政村,即6县78个乡镇1306个行政村,并且被规划为新型农村社区的有367个,其中合村并镇123个,涉及行政村806个,保护性开发特色村38个。
(三)多元参与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机制
在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强力的资金支持必不可少。郑州市在全市范围内规划了367个新型农村社区,一个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需投入960万元,每户建筑面积以180250平方米计,建房资金需要1015万元。截至2011年底,30个试点社区已逐步开工建设,总共投入资金55.35亿元。
二、河南省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规划与现实需求脱节,农民参与度不高
规划与需求脱节是我国新型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规划编制多有政府主导,农民只能被动接受政府的安排,不顾当地实际情况,违背了与农民的意愿和城市化发展的规律,扭曲了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根本意图,导致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缺位,农民没有与政府平等对话的机会,自身利益得不到尊重,导致规划流于形式。
(二)基础设施差,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远远达不到满足农民需求的程度。城乡、区域发展的失衡性已经成为困扰河南省发展的首要问题,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民生活质量并不高,农村医疗卫生、商业服务、文化娱乐、市政等设施普遍缺乏。新农村建设的系统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还远远落后于城市,也没有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具体体系,农民还享受不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公共服务。
(三)重工轻农,劳力缺失
农村与城市的主要区别在于农业,农业应当是农村的支柱产业,但就现在的实际情况而言,重工轻农的现象十分严重。新农村社区建设,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民逐渐脱离土地,从思想上不再重视农业的发展,致使务农人员流失严重,已经形成老人和儿童留守家园的现象,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四)观念落后,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
在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60元/月,若将来不种地或耕地被政府征用,那么养老就没有保障了。部分社区的治安管理存在漏洞,村民缺乏安全感。另一方面,作为社区建设的主体,还有很大一部分农民对社区建设的了解不多、认识不到位,缺乏自力更生的主体意识。
(五)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在新型村社区建设过程中,配套的基础设施普遍不够完善,很多新社区建设忽略了地位的协调,加上生活污水、垃圾和人畜粪便的随意排放,很容易造成居住环境的污染。
以上问题都束缚了我国社会主义农村城镇化的进程,阻碍了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开展,我们应当对这些问题加以清醒的认识、研究,并逐步探索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将这些问题合理解决,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
三、相关问题改善措施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新农村社区建设必须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必须符合当地农民的切实利益。在进行新农村社区建设时应实地走访,切实了解当地实际情况,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口布局特点等进行合理规划,确定新农村社区规模,进行集约化建设。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设施
基础设施建设,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新农村社区长远的发展,只有加强新农村配套设施建设,才能切实实现中国城镇化建设,才能更好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工农并重,合理发展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粮食问题始终处于战略地位,而河南省作为产粮大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做到工农并重。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农村城镇化,更应加强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促进粮食生产的集约化,改变目前重工轻农的问题,从思想上重视农业生产,从行动上促进农业的科学发展。
(四)完善公共服务措施,改变落后观念,保障农民权益
农民是社区建设的主体,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农村的建设在注重农村形象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规划布局和监督管理要让村民全程参与,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完善各项公共服务措施,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要做到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农村落后观念进行积极改造,引导农民正确认识并积极配合国家相关政策。
(五)加强环境保护,推动农村生产可持续发展
要加强农村环保宣传的力度,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鼓励并支持农民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农村环保工作中去,增强他们对环保的责任感。此外,还需建立健全有效的农村环境保护管理机制,加大对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积极探索农村环保金的投入和使用的新方法,确实加大农村环保监督执法的力度,并将农村环保考评列为领导干部业绩考核的内容,共同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
四、结论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重而道远,并非朝夕之功可成,必须在农村社会转型的整个进程中来把握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助推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是农村居民,最终受益群体也是农村居民,充分坚持以农村居民实际需求为导向的建设模式,探寻各种有效的发展路径,那么这条道路虽然遥远,却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刘.郑州市政府出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N].东方今报,20120328
[2]孙慧明.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初探[J].现代农业,2013(5)
[3]刘道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探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特点
一是注重高点起步、统筹规划,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2007年全国首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座谈会在青岛召开,青岛胶南市、莱西市、崂山区等各区市结合自身情况先行先试,取得了良好成效。在此基础上,2012年4月,青岛市委、市政府勾勒出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宏伟蓝图,坚持规划先行、服务下沉、循序渐进、和谐集聚的原则,按照服务半径1.5公里左右、人口3000至5000人的标准,在现有5983个行政村(社区)基础上,规划建设1043个新型农村社区,其中2013年将开工建设100个新型农村社区。至2015年末,全市城镇化率将由目前的67.8%提高到74%以上,10年内达到80%左右。
二是注重产业发展、经济支撑,做到新型农村社区和产业园区两区共建。新型农村社区要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必须要坚持以工哺农、工业造血。因此,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牢牢把握“城乡统筹发展”这一主线,实施“新型社区和特色经济园区”两区共建,一个社区配套建设一个产业园,安置农民就业,推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人口向城镇或新型社区集中,实现组织融合、服务融合、居住融合、经济融合。
三是注重以人为本、设施配套,充分考虑农民搬进社区后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青岛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贴近民生,充分保障供水、供暖、供气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社区服务中心和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留足空间。明确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标准,确保每个社区服务中心都拥有社区组织办公室、便民服务厅、卫生室、警务室、幼儿园、居民学校、文体活动中心和社区超市,实现行政审批、经济发展、劳动保障、社会救助、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教育培训、人口计生、社区警务、商贸金融等十项功能进社区,方便居民生产生活。
四是注重生态保护、建设质量,体现“先保护、再发展”的理念。把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同挖掘社区文化内涵有机结合起来,彰显和保护农村特色,尊重村庄的文化差异和历史现状,挖掘、保护村庄的文化和民俗特色,结合自然和文化等因素,按照“生态、节能、环保、自然、宜居、和谐”的目标,着力打造环境优美、经济高效、邻里和谐的生态小镇、特色小镇、精品小镇。
金融需求多元化
青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蕴含着大量多元化的金融需求,2013年拟开工建设的100个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达到1014亿元,其中社区建设一期工程需要资金267.33亿元,未来五年仅社区建设的资金规模就达5000亿元。具体来讲,其金融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社区建设的金融需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围绕土地整理、农民安置房、基础设施建设、县域房地产、县域园区建设、水利建设等领域,将产生大量的基础设施类金融需求。在先期开建的100个社区中,仅45个纯农村社区建设住宅建设就大约需150亿元,要配套完成供水、供暖、供气等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则需近230亿元。
园区企业的金融需求。特色园区入驻企业在规模扩张和结构升级时都需要大量信贷资金。同时,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高科技型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增多,将对金融机构提出更多金融需求。
社区居民的金融需求。同城市居民一样,农村社区居民也需要存贷、汇兑、银行卡服务、自助机具服务、工资、代收款与代缴费等基础金融服务,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将会出现家庭理财和投资方面的金融需求。同时,新型农村社区对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及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的需求非常迫切。
金融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建立健全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金融组织体系。一是不断提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金融覆盖面。调整优化县城以下传统农村地区的网点布局,鼓励金融机构跟着社区走、设施跟着农民走、服务跟着企业走,加大机构网点、自助银行、自助机具的布设力度,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打造1.5公里无障碍金融服务圈。二是加大资源投入,发挥自身特色优势。进一步发挥大型商业银行的综合服务能力,强化政策性银行和涉农金融机构的支农功能,制定与建设规划发展相适应、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特色发展战略,通过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实现业务和收益的快速增加。三是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金以企业投资、社会组织投入、个人赞助等方式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四是由政府出资组建再担保机构,为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融资担保业务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实施再担保,为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多元化担保体系增信,为金融机构介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创造条件。
利用多元化融资工具满足不同类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需求。原有产业基础较好的农村社区可以利用自身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引导大企业通过包街道(镇)、包社区(村)等方式,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融资支持。金融机构可以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开发新产品,通过发行基金、信托、理财产品及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融资较为困难的传统农村集聚类社区,积极探索BT、BOT、BOO、BTO等项目融资方式,以少量的政府财政投入盘活社会存量资本,达到以较少财政资金带动更大规模社会资金投入的放大效应。构建以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为引导、民营融资性担保公司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担保体系,为金融资源投入社区建设创造条件。对传统农村集聚类社区建设融资担保业务实施再担保,通过增信方式盘活现有担保资源,提高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担保能力,并探索通过结余土地指标收益方式解决融资难问题。
调整优化信贷政策体系,支持新型社区产业基础建设。一是重点支持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现代物流和服务业等领域,尤其要加大对城乡一体化中产业融合的金融支持力度,逐步出台差异化的区域信贷政策。二是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顺应生态文明要求和绿色低碳发展潮流,严格落实绿色信贷要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充分考虑低碳和环保因素,促进资金从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转移到低碳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支持生态化社区建设和发展。三是创新服务产品,提升服务层次。从信贷、结算、理财等方面开展“一站式”服务,满足企业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需求。积极开展中小企业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等贷款品种。为优质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直接债务融资工具。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信贷产品,推广林权抵押贷款、订单农业贷款等信贷新模式。
关键词:新型农村 社区 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9-0355-01
社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单元,是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社会稳定的根基。具备城镇功能的新型农村社区,区别与传统意义上的村庄社区,对优化和发展城镇化体系是一个创新和进步,对未来村庄发展,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人才是社区建设的主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这支队伍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作风的端正与否直接影响新型农村社区工作的整体水平。
在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方面,需要大批经过专门培养的新型管理和服务人才,为社区的发展提供管理和服务支撑;社区管理和服务人才队伍正在成为党和政府解决社会问题、缓和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依靠力量;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管理和服务人才队伍,才能对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加以有效的引导和管理,保证其健康有序地发展,共同构建文明和谐的新社区。
一、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人才现状
1.缺乏优秀的管理和服务人才
目前农村社区普遍缺乏思想好、能力强、社员公认管理和服务的人才,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够,大局观念不强。同时,社区工作人才队伍的职业化处于较低层次,社区工作人才的职业归宿感不强,极大地影响了社区工作人才自身工作的积极性,进而压制了自身的发展。另外,多数农村社区专业管理和服务人才不足,从事社区工作的人员大多没有受过正规的社区工作知识、技巧的训练,缺乏社区工作人才应该具备的专业理念、知识和技能,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不高。这些都将导致无法为社区提供个性化、系统性的高水平服务。
2.社区管理和服务人才结构失衡
目前的情况看,部分农村社区工作人员观念落后,市场经济观念不强,致富能力较弱。在人才结构方面,存在这样那样不合理情况。一是性别比例结构,男性工作者只占极少比例,不利于社会群众工作的开展;二是年龄结构,“两头小中间大”,新生力量相当薄弱;三是知识结构,没有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背景,而且知识更新的进度不理想;四是区域分布,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人才主要集中在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
分析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一是农村社区工作人员面对的困境可以概括为事多、权少、难度大导致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中出现“人难选、心难稳、人难留”的“三难”问题;二是农村社区对工作人员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重视不够,培训机会少,对培训“说起来条条重要,干起来无关紧要,忙起来根本不要”的现象比较普遍。
二、培养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人才的对策
农村社区建设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和服务人才的素质高低。因此,对农村社区现有社区工作者队伍进行培训,通过多种途径吸纳储备人才,是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的有效途径。
1.严把“入口关”
严格、规范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的“入口”,构建民主开放的考试录用机制,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优先录用相关专业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吸纳一批年富力强的高素质的社会人才充实到社区工作者队伍中去。
2.强化培育,提高素质
通过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人才培训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可采取正规教育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农民进行职业教育、加强农村社区与高校或地方党校的合作等方式,对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人才的职业素质、服务技能、服务规程等进行教育培训,提高素质。对有志于农村社区建设的农民进行知识技能培训,为农村社区建设的持续运转储备人才。
3.完善激励机制
一是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人才的收入待遇,建立合理的薪酬机制。在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人才专业素质与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完善奖励政策。采取学历、资历、资格、业绩、岗位等多种指标相结合,按照以岗定薪、以绩定奖、按劳取酬的原则,实现薪酬机制的合理化;二是扩大社区工作的宣传力度,建立有效的精神激励机制。进一步营造社区工作的良好环境。要积极营造社区管理和服务人才受尊重的良好社区氛围,树立社区管理和服务人才队伍中的先进典型,让社区了解他们、尊重他们、支持他们,激发广大社区管理和服务人才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潜能。三是完善职业晋级与选拔提升制度,建立通畅的上向流动机制。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从无到有、从试点到扩面,在各地如火如荼地推进。尤其不少农业大省、大县,纷纷以城镇化理念改造农村,以公共服务社会化覆盖农村,把若干个村通过规划整合而建成新的农村集中居住点,引导农民搬迁上楼居住。各地试点探索出了村落自组织、村社合一、企业带动、移民搬迁、联村建社等多元模式,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同时衍生不少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一些地方的农村社区化在“好得很”与“糟得很”的争议中曲折行进。
在新挑战、新要求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何去何从?如何走出一条生态、生产、生活契合,就业、服务、管理并举,自然、文化、历史和谐的健康发展之路?多地仍在探路,未来任重道远。
谨防走向“形象工程”
一些地方的农村社区历经多年发展,确实大大改变了昔日村落的落后面貌和人居环境,然而,也有相当多的地方路子走偏,步子踩空。有的不尊重农民意愿,不遵循乡村与城市生活空间和文明形态的不同运行路径和发展规律,盲目规划,片面模仿,以行政化、运动式、“一刀切”的强势推进撤村并居,大拆大建,恨不得一夜之间消灭旧式形态的村庄而代之以集中居住、整齐划一的楼群小区。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2015年在完成针对全国农村90个社区、1789位农户的调研后,发出预警:谨防农村社区建设走向形象工程。
调查发现,社区建设上政府主导,农民、社区参与不足,存在“外生强内生弱”的困境;社区发展惠民不足,在促进就业、提高收入方面的效果有限,面临“重建设轻发展”的困局;社区管理定位不清,面临“有机构无机制”的难题;社区公共服务欠缺,面临“重短期轻长远”的问题。
农村社区建设主要出于“政府政策规划”的占比为67.42%,出自“农民自发要求”的比重为15.73%,还有“产业发展或公共工程建设需要”占比是16.85%。而对于社区建设的主导力量,主要是政府主导社区建设,占比为57.3%,其次是村集体的占比33.71%,而企业或其他因素作为主导力量的占比为8.99%。可见,当前农村社区建设主要依靠政府主导的“外力推动”,农民参与程度较低,难以汇聚“内生型”发展力量。
从就业机会的变化情况来看,在1789个农户中,60.67%农户认为入住农村社区后就业机会没什么变化,33.64%的农户认为入住社区后就业机会有所增加,还有5.69%认为就业机会减少。可见,社区建O对增加农民就业机会的程度有限。
此外,集中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在当前并不适合所有地区,在山东、河南等平原地区土地流转比较多的地方,适合搞社区。而在丘陵地带,农业机械化难以大规模开展,如何实施,有待进一步探索。
不可否认的是,地方政府都有发展的要求,主要领导的任期就那么几年,要建设新农村,需要看到直观的效果,形式化的东西随之产生。但也要认识到,一定要看到新农村建设的趋势和方向,不能因为有形式化的东西,就全盘否定,一棍子打死。
土地问题不容忽视
近年来,违规占地进行农村社区建设的报道也时常见诸报端。中部省份中,湖北省查处违规用地的力度较大。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多次表示,城镇化必须依法依规推进,坚决打击占用耕地进行开发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从2013年起,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就采用卫星图片执法技术,通过比对卫星图片的变化及时发现违法建设。但国土部门在执法过程中遇到诸多难处,一是违法用地制止难,二是执法到位难,三是处罚到位难。一方面,国土部门没有强制权力,只能要求对方停工,一旦风头过后违法建设项目就很快死灰复燃;此外,在查处的违法建设中,违法主体的背后时常都有地方政府的影子,处罚起来异常艰难。
实际上,新农村建设中土地问题的实质,是城乡总体规划与土地总体利用规划之间存在不匹配、不协调。城乡总体规划是地方政府、规划部门以及专家学者集体设计的规划,而土地总体利用规划是对该地域的土地性质的界定,比如这块地是耕地还是建设用地。在基层暴露出的一大尴尬现状就是,地方政府在进行项目规划时,往往并未与土地部门协调,其中建设用地是否违法只能留待事后追究。
此外,基层普遍反映的土地审批时间过长、流程复杂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尽管一些地方的国土部门正着手研究下放部分权力,减少审批流程,尽量减少其中的矛盾,但效果并不明显。
自2006年试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推开,作为解决建设用地紧缺的这一制度创新,被部分地方政府异化放大和突破利用,盲目实施大规模撤村并居。
按照规定,增减挂钩项目区应在试点市、县行政辖区内设置,封闭运行,有些地方却违规有偿流转建设用地置换指标。此外,增减挂钩周转指标3年内应归还,而实际执行中许多地方拖延复垦归还耕地。据国土资源部调研组对24个试点省份调研,有的地方政府、开发商与国土监管部门串通作假,拖延复垦耕地,有些只是推平了事,其中布满建筑垃圾,无法耕种。
公共服务体系亟待理顺
在一些地方,乡村公共服务资源短缺,且更多地向县城集中,或向少数试点乡镇、先进村倾斜,大量新型农村社区被边缘化、空心化,很难享受到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沦为“两不管”“两不靠”地带。
在重庆某地,2011年4个行政村撤村并居后,建立了一个农村社区,户籍居民有8000多人。这里出现了城乡福利、公共财政投入“两不管”的问题:因为不再是行政村,就享受不到国家对农村道路、水窖、农网改造、农田灌溉等资金投入;又由于不是城市社区,因此得不到城市道路清洁、园林绿化、路灯建设等资金投入,成为“上不靠天、下不沾地”的空白地带。这个社区工矿企业很多,外来的务工人口有1万多人,但是在撤村并居之后,成了“几不管”的地方,“悬在半空中”。一些居民点通路、通水的问题长期没有办法解决,群众意见很大,经常上访。
在一些地区,因为征地、招工等原因,部分农业人口转成了非农业人口,失去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后,他们在参与村内事务、享受村内公共服务方面面临种种问题。外来流动人员则更尴尬,虽然为当地农村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在身份上始终是个外来人口,难以享受村内居民的福利待遇,子女入学、医疗卫生这些最基本的问题,解决起来都颇费周折。
近些年,一些发达农村社区涌入大量非户籍人口,原有社区难以提供足够的公共服务来满足非户籍人口需求,这就产生“僧多粥少”的矛盾,造成了“同村不同权”。
新型农村社区对农民有无吸引力,农民进入后能否形成一致的认同感、归属感,这些都取决于新型农村社区有形公共服务和无形公共服务的建设。如果新型农村社区的道路交通、水电设施、活动场所、购物商店,以及垃圾处理和通信宽带等硬件服务都超过村庄社区,如果新型农村社区的孩子上学、看病就医、卫生防疫、社会保障、就业培训等软件服务也与城市社区接近或同水平,那么,农民就会自愿向新型农村社区聚集并主动接受市民化改造。如果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政府引领农民迈向城乡一体化的帆船,新型农村社区的公共服务就是驱使这艘帆船破浪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