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畜禽养殖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据统计,全市现有各类规模养殖场(户)7083个,畜禽规模养殖总量达5000多万头(只),占总养殖量的40%;各类规模养殖小区152个,其中养猪小区46个、养牛15个、养羊13个、养禽78个。各类畜禽养殖小区年创利润4000多万元,户均2万元。息县城关镇兴隆养猪小区有24户,现存栏生猪1万余头,去年共出栏生猪1.7万头,年销售收入1683万元,全年获利310万元,户均12.9万元。由于畜牧业整体规模效益明显提高,全市已初步形成了“小群体、大规模”的区域优势。
养殖小区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庭院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和防疫困难等问题,改变了“分散养殖,人畜混处”这一农村传统习惯。对拥有小本资金的专业户来说,集中建舍,分户饲养的养殖小区成为适宜的选择。这种“小规模、大群体”的方式,已经成为我市现阶段畜牧业的生产的一种主要组织形式。目前,我市的畜禽养殖小区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龙头企业+农户”型。农户负责生产,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良种、饲料,提供防疫、技术服务、回收产品,小区作为龙头企业的初级产品生产基地。如:潢川华英集团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养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协会带动型。小区内实行“协会+农户”的形式,由协会牵头为养殖户提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如:息县包信养殖小区由镇蛋鸡协会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方式,不断吸引农户入驻小区。目前,小区内饲养蛋鸡千只以上的农户已发展到近300户。三是能人与经济人带动。浉河区柳林乡唐成贵、黄中林,谭家河乡许远强、邓安明、徐明发等一批生猪养殖大户,带动周边地区400多农户从事生猪养殖,年规模饲养量达20余万头,已形成了谭家河乡大桥,柳林乡李店、贺店等一批生猪养殖小区。
二、我市发展畜禽养殖小区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领导重视,强化责任
我们把加快畜禽养殖小区建设,作为发展规模养殖、促进畜牧业发展的突破口,明确提出了“紧紧围绕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畜禽养殖小区”发展方针,并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创造宽松环境,加快了畜禽养殖小区的建设步伐。一是优惠政策扶持。我们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明确规定了在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用水、用电、用材、用地等方面应给予优惠。固始县每年拿出100万元重点用于发展畜禽养殖小区,凡建一个标准化养殖小区,奖励5万元。息县每年投入200万元小额贷款用于扶持规模养殖户扩大生产,并从2004年开始连续5年把财政贴息贷款重点用于养殖小区建设上;二是抓好服务,创优环境。我们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对全市的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实行了统一发展规划、统一建设用地、统一设计标准、统一建筑模式。全市还成立了“抓基地、带小区、促进农民增收”领导小组,成员每人包联1-2个养殖小区,并为每个小区配1名技术人员,实行全面跟踪指导和技术服务。同时定期组织技术帮扶服务队对小区和规模场的技术骨干进行培训和指导,解决技术难题,全面提高小区畜禽养殖技术水平;三是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全市将畜禽养殖小区建设任务逐级分解到各县、区,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小区建设,并将小区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同时,采取了各种激励机制,对完成目标较好的县、区以及达标小区和规模大户进行表彰奖励。各县、区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了畜禽养殖小区的快速发展。平桥区在20*年把建设银钱村养殖小区做为当年的“一抓一”工程,不断加大扶持和发展力度。目前,该村养猪户已由最初的不足10余户发展到现今的50余户,年可出栏7500头左右,创利润150多万元。该村养殖大户张载辉存栏生猪1000余头,年出栏2000头,获利达40多万元。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畜禽养殖小区是现代畜牧业的雏形,是适应大市场、参与大流通的基础,是改变畜牧业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但由于我市过去以传统散养为主,规模化养殖比重小,小区发展基础较为薄弱。为此,我们一方面向农户宣传传统散养方式存在着资源利用率低、产品质量低、技术推广难度大、市场对接困难、经济效益差等弊端;另一方面大力宣传建设养殖小区,实现规模化养殖的好处。同时,积极培育养殖典型,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息县城关兴隆小区的刘保刚入区前,年销售500生猪头,利润只有4.3万元;入区后,生猪存栏达520头,2004年出栏生猪550头,销售收入55.4万元,年获利润10.2万元。刘军入区前利用自己家的责任田盖了15间猪圈,由于地方小,没有发展余地,年获利润不足2万元;入区后,2004年销售生猪630头,当年获利达到11.5万元,比进入小区前翻了几翻。由于畜禽养殖小区在种猪、饲料、药械等方面进行统一采购,价格进一步降低,并且养殖规模大,一次性出栏数多,减少了经纪人零星收购环节,价格要普遍高出市场价格。息县城关镇兴隆小区生猪出售价格高于市场价0.4-0.6元/公斤。活生生的典型,使广大养殖户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并使他们逐步认识到:只有发展畜禽养殖小区,才能实现畜牧业的规模效益,加快实现畜牧业现代化,有效促进增收。在此基础上,市畜牧局因势利导,科学合理地制定出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发展方案,计划到2007年,全市统一规划,布局合理、标准一致、示范带动的小区要发展到100个。
(三)舞动龙头,辐射带动
紧紧围绕龙头企业建设畜禽养殖小区,在积极培育和扶持畜禽龙头企业的同时,认真做好畜禽养殖小区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对接,以工业化理念、产业化经营为指导思想,加快发展小区畜禽养殖生产,大力推广“公司+小区农户养殖”模式,实现“小区搞饲养,龙头打市场”的目的,有效的回避和分摊风险,促进了畜禽养殖小区及所在地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带动小区养殖业兴起。实践证明,畜禽养殖小区只有走产业化之路,才能够长盛不衰,也只有在强有力的龙头企业拉动下,采取良好的运营机制和形成良好的产业链条,才能实现多赢。目前,全市各类畜牧龙头企业蓬勃发展,大小龙头企业已达300多家。年产值超亿元的大型畜牧龙头企业有潢川华英集团、三高固始鸡发展有限公司、商城中原制鬃厂等。华英集团利用自身优势,采取和乡镇联办的方式,通过农民申报、小区经理考察认定、专人管理、养殖全程“一条龙”服务的程序,建起了一批高标准的养殖示范园区。同时还在小区内的养殖场户实行“五保一扶一优”,即保证鸭苗供应、保证饲料供应、保证成鸭回收、保证提供技术服务、保证养殖利润、对资金不足的场户进行扶持、对场户在鸭苗和饲料的购置上均享受一定的优惠价格。2005年上半年,集团又投资1000万元,在312国道沿线以南6个乡(镇)各兴建了年出栏100万只的华英鸭养殖小区。截止目前,潢川周边县市先后有3万余农户、10万余人从公司直接受益,年人均收入6000元以上。
(四)健全组织,强化服务
发展畜禽养殖小区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农民增收。而养殖小区服务组织和服务功能的建立健全、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是发展养殖小区能够最终获得较高收益的关键。因此,在发展养殖小区上确立了“工业化的发展,工厂化的管理”的理念和模式,积极引导园区成立养殖业协会,对每个养殖户实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从加强农村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和培植营销大户、农民经纪人入手,一方面利用营销大户、运输专业户、农民经纪人的市场和信息优势,积极组织畜禽产品营销,拓宽销售流通渠道;另一方面依托养殖大户的规模优势、技术优势,组织成立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养殖小区,共同开拓市场,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息县包信镇蛋鸡协会,已发展养蛋鸡1000只以上的293户,其中万只以上规模的达18户,形成了6个养殖小区,每个小区养殖规模在20万只左右,该镇每天可供鲜蛋30多吨,通过养殖协会远销到合肥、上海、武汉等大中城市,蛋价比当地市场价高0.2元/公斤以上。
三、存在问题
通过此次调研,发现我市畜禽养殖小区普遍还存在以下五个问题:
一是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小区还存在消极认识。认为畜禽养殖是传统产业,家家户户都会养,在哪都能养,没有必要建小区,对入驻小区的必要性缺乏认识。
二是资金短缺。养殖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严重不足,造成部分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缺乏后劲,畜牧业发展资金主要依靠养殖场户自筹,无法推动畜禽规模养殖和小区发展。例如:光山县槐店乡王寨村民组农民王德营存栏种用麻鸭1000多只,年孵化鸭35万只,销售麻鸭3.5万只,年收入50余万元,是远近闻名的养鸭大王。但由于受资金限制,全家6口人承担全部的养殖生产任务,场区设施简陋,孵化采取的还是原始的土炕孵化,想进一步扩大规模,走成立公司、带动农户发展养殖的路子难度较大。
三是生产管理水平不高。一些畜禽养殖小区内的生产经营者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只依靠传统粗放养殖方式进行养殖,饲养管理水平低,常有购进劣质种畜禽、饲料、兽药等情况发生;在养殖中,随意用药,影响了畜禽产品质量。例如:罗山楠杆田堰良种猪场尹前国在20*年一次购入60吨伪劣饲料,导致生猪出现不良反映和死亡,造成损失近10余万元。
四是相关扶持政策不多,政策落实不力。一些优惠政策和资金补贴还没有很好的长效落实措施。特别是国家已明确规定养殖业用地按农业用地对待,但部分地方仍未得到很好的落实。浉河区柳林乡对建规模养殖场依照建筑用地高额收费,并对原已建成并使用多年的养殖场征收临时建筑用地费,不交纳的强行拆除,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同时,养殖场用于贷款抵压的产权证办理费用过高。按1个500头标准养猪场计算,办理产权证需交纳2万余元。而农户拿这笔钱能再引进20头种母猪,年可增加出栏生猪400头。没钱办不到证,没证贷不到款,没资金发展不起来,有钱办证又不划算。这个问题目前在广大养殖场户中存在的现象十分普遍。
五是小区内部相对封闭。一些畜禽养殖小区内生产经营无规划,信息无交流,由养殖户自行组织生产,缺乏统一沟通与配合,缺乏统一的防疫、消毒、污物处理措施,没有形成统一规划、防疫、用料、生产、销售、技术服务,发挥不了小区整体融资、对外竞争、抗御风险的作用和规模效益。
四、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
要通过各种形式和各类媒体,深入宣传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对促进农民增收制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切实把大力发展畜禽养殖小区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真正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由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对养殖小区的品种选择、场地占用、规划设计、服务组织建立都要亲自安排部署,确保落到实处。
(二)规范发展养殖小区,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要把畜禽养殖小区与畜牧业结构调整和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紧密结合,突出当地畜禽养殖优势和特点。对畜禽养殖基础好、群众积极性较高的乡(镇)村,要正确引导,优先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政策扶持、科学引导、稳步推进”建设畜禽养殖小区的原则,大力发展以养殖小区为重点的规模生产。按照《河南省畜禽养殖小区建设规范》,对相对集中的养殖小区进行改造和建设,使之规范为标准化养殖小区,使散养户向养殖小区集中,降低全市散养数量,使传统落后的庭院散养向大规模、集约化、高效益转变。
(三)创造发展环境,促进小区发展
一是要优化舆论环境,提高思想认识。通过宣传发动、外出参观、专家讲座、典型示范,充分调动和保护广大干部群众发展养殖小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是优化执法环境。行政执法部门要依法行政,为畜牧业和养殖小区建设保驾护航,要加大对涉牧案件的打击力度,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三是要优化投入环境。积极促成政府部门落实养殖用地、信贷、税收等优惠政策措施,探索建立符合农村特点的畜禽养殖信贷方式,采取多种途径加大资金投入;四是优化技术服务环境。通过举办学习班、现场观摩、定期培训等多种方式行对小区人员进行培训,切实提高养殖户的技术水平,着力培养出一批技术能手和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五是优化建设和治理环境。各级政府要对养殖小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大力扶持,积极推行“三通一平”。即:水、电、路三通,土地平整。同时做好小区环境治理,凡新建养殖场,必须要有粪便等污物综合处理设施,对现有小区要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并结合沼气建设,加大整改力度。
(四)抓好制度建设,增加养殖效益
建立起卫生防疫制度、人员物品管理制度、消毒制度、培训制度、标准化生产管理制度等。采取多种形式,对畜禽养殖小区内生产经营人员进行业务管理等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小区内科技化生产水平;通过对小区基础设施、操作程序、防疫程序、品种要求和产品质量等制定控制标准,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饲养随意、管理松散、防疫水平低等弊端,以达到不断提高饲养水平,增加养殖效益的目的。
为了加快畜禽养殖小区建设,促进畜牧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努力实现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我县根据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鼓励乡村建立畜禽养殖小区”和省市有关畜禽养殖小区会议精神要求,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规范管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业主经营,部门服务”原则,积极组织引导有志于畜禽养殖业的人士参与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省委、省政府为扶持我县小区建设,下拨了我县35万元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资金,我县严格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充分发挥了资金使用效益,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我县原计划建设的7个养殖小区有5个初具规模,已经或即将投入生产,发展态势良好。
一、资金的使用情况
1、县畜牧局良种猪繁育小区(拨付专项资金30万元):
通过招商引资对原县生猪良种繁育中心进行改造扩建,采用租赁形式经营。原县生猪良种繁育中心占地面积32亩,猪舍5栋,存栏生产母猪65头,种公猪4头,年向社会提供种猪250头,出售肥猪790头。通过改造扩建后,该小区占地面积将达到80亩,各类猪舍38栋,建筑总面积11000平方米,生产母猪550头,种公猪22头,年向社会提供长大二元杂交种母猪xx年余头,出栏长大二元杂交育肥猪8000余头。该小区改造扩建工程分三期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为450万元,其中一期工程130万元,二、三期工程各160万元。第一期工程已于今年5月破土动工,截止7月底,规划扩建的6栋猪舍已建成3栋,另外3栋12月底竣工。扩建的猪舍按照工厂化全进全出模式建造,11月份即可正式投入生产。第二期工程和第三期工程将分别于xx年年10月和xx年年10月竣工,届时一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现代化花园式良种猪繁育小区将展现在人们眼前,它将成为鄂东地区畜牧养殖业的一颗灿烂明珠。
2、独山镇大源湖生猪养殖小区(拨付专项资金0.5万元):
采取股份制形式建设,承包形式生产。该小区由龙头企业——黄梅县大源湖水产开发公司牵头,公司职工入股共同建设,今年3月破土动工,目前第一期工程已完工投入生产,共投资13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70万元,流动资金60万元。共计建筑面积3175平方米,其中猪舍2800平方米,饲料仓库和加工车间240平方米,宿舍和厨房135平方米。沼气池一座200立方米。年生产能力为出售肥猪4000头。第二期工程计划xx年年7月份开工,总投资200万元,使生产规模达到存栏种猪700头,其中母猪650头,公猪50头,生产仔猪11000头,其中该公司育肥4000头,另7000头采用由周边农户代养方式生产,即将仔猪交给周边农户饲养,公司负责统一供应饲料,统一防疫,统一回收肥猪,统一收购猪粪,公司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第二期工程竣工后,不仅能实现年出售肥猪1万头的目标,而且通过采取猪一沼一鱼生产模式,可使该公司2万余亩水面鱼产量,由原来亩产40斤提高到160斤,自身经济效益将增加3倍,
3、小池镇食品所生猪养殖小区(拨付专项资金0.5万元):
由龙头企业食品所投资建设,采取招标形式生产经营。该小区目前已有建筑面积4269平方米,其中猪舍3172平方米,饲料贮存与加工车间542平方米,办公与宿舍495平方米,其它60平方米。现存栏种猪231头,其中母猪214头,公猪17头,年向社会提供良种猪1920头,出售商品肥猪3850头。
4、鲫鱼湖鸭鱼配套养殖小区(拨付专项资金3.3万元):
由政府统一规划,养鸭协会牵头,业主自愿投资建设,在生产过程中由协会统一种苗供应、统一采购饲料,统一疫病防治,统一活禽加工、统一产品销售。目前,进入该小区从事鸭鱼配套养殖的有56户,共推挖鱼池60口,面积1200亩,搭建鸭棚228栋,面积2964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投资150万元,年出笼肉鸭150万只,出售鲜鱼96万斤。
5、停前镇柴下村西柑园生猪养殖小区(拨付专项资金0.5万元):
由养猪大户程建球领办,其它养猪户入股参与生产经营。该小区占地40亩,建筑面积2316平方米,其中猪舍1988平方米,饲料仓库和加工车间200平方米,其它128平方米。固定资产总投资100万元,目前已投入生产,预计年出栏肥猪3600头。
6、杉木文沟生猪养殖小区(拨付专项资金0.2万元):
由养猪大户张少云领办,其它养猪户入股参与生产经营。该小区占地30亩,建筑面积1874平方米,其中猪舍1522平方米,饲料仓库和加工车间150平方米,其它11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投资112万元,目前已投入生产,预计年出栏肥猪3500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征地困难。
我县今年共计划兴建9个畜禽养殖小区,其中有2个在规划过程中因征地困难而放弃,另有2个在具体实施时因征地困难而流产。二是畜禽养殖小区规模不够。目前我县已建成的5个养殖小区,除鲫鱼湖鸭鱼配套养殖小区生产规模达到要求外,其它4个养殖小区因资金不足,致使生产规模无法达到规定要求。三是产业链条衔接不够紧密。龙头加工企业与畜产品基地、规模养殖场,养殖户之间缺乏稳定有效的利益连接机制,存在着注重眼前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倾向,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同时,良种繁育、技术服务、畜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测,营销组织、行业协会等同步配套建设不够,发展滞后。四是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严重滞后。我县畜禽产品生产基本上还处在重产品数量的绝对增长阶段,还没有在畜禽饲养管理、饲料选用、疫病防治等各个环节实施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规程。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动物防疫工作越来越难于到位,加之各级动物疫病监测及畜产品检测设施不够完善,猪瘟、禽流感等传染性动物疫病仍然时有发生,并严重影响着我县畜产品质量和安全。
三、后段工作思路
1、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工作力度。建设发展畜禽养殖小区,推行标准化生产,是我们畜牧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尤其是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管理部门,必须站在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全局的高度,站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来认识把握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以更高的热情,更务实的态度,更有效的工作措施来推动这项工作,把抓好这项工作作为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在资金、技术、人才、物质方面予以倾斜。
2、发展畜禽养殖小区,推行标准化生产。坚持以科技进步为依托发展养殖小区,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在发展养殖小区推行标准化生产管理过程中,技术上侧重三个方面:
一是充分发挥专家、顾问或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
二是要全方面培训人员,主要对管理人员、农户、技术人员组织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三是要抓好技术的组装集成。标准化生产是多种技术的集成,畜牧技术知识,兽医技术知识等,都需要在标准化生产中运用。抓好了这三个环节,养殖小区和标准化生产才能达到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
3、在加快发展养殖小区和标准化生产的同时,注重抓好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建立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建立有经常性的质量监管部门,对产品经常进行检验、检测,抓好实验室建设、技术人员的配置。
4、大力培育引进龙头企业,广开融资渠道。养殖小区建设在融资上,一方面要求政府加大投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在生产方面这应当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投资重点;另一方面仍然坚持龙头企业投入、农民自筹的基本投入方式。同时要重视吸引、争取民间资本投入畜牧业,不断扩大小区建设规模。
5、高度重视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动物疫病是养殖小区健康发展的大故,兽医工作面临新的课题,从畜禽的引进到出售,从畜产品的销售到加工,都要依靠科学,依靠法制,依靠群众,群策群力,群防群控,切实抓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
6、要继续抓好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改革与建设。通过深化改摹,从体制上、机制上建立起适应畜牧业发展要求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的畜牧业技术服务体系。按照公益性与经营性职能分离的基本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继续抓好乡镇兽医站的改革建设,为畜牧业的发展建立精干高效的技术支持体系,充分发挥基层站在参与、支持,保障养殖小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各级畜牧兽医站要积极参与养殖小区建设,要提高自身素质,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在养殖小区建设和标准化生产过程中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关键词: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2-0177-1
随着农牧业的发展和结构调整,宿迁养殖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比重基本保持在45%左右,污染已成为农村及城郊、镇村结合部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虽然国家出台了畜牧养殖污染的管理办法、技术规范、排放标准等规定,但面广、量大,不少规模养殖场特别是小型养殖场普遍存在选址不当、污染防控投入不足、环境管理不善的现象,以至环境污染问题充分突出,环境纠纷不断,日渐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因此,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控已成为新生的重要环保工作,并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事实工程,现结合工作实践,浅谈以下几个方面的防控措施:
1 政府引导,合理规划
1.1 基层镇村把好第一关
镇村基层政府要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把好第一关,协调国土局、农业局建设行政村,群众积极参与,防治提前介入,在管理上、技术上以及养殖场地的建设上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凡是在农村建设养殖场的,属规模养殖的,应督促业主进行评价,建设相关符合国家标准的污染防治措施,环保局要严把审批关,对防护距离以及设施达不到要求的畜禽养殖场不予审批;对有一定数量但没有达到规模养殖场数量的,督促其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凡是不能做到的,乡镇政府要在用地等方面进行制约。对于未达到规模养殖的散养户,建议镇村积极引导为其建设集粪池等基础性设备。
1.2 尽早出台地方性法规
尽早出台地方性法规,规范行事,使管理者有法可循,对违规者有法可查,对违规者提出相应的处罚办法。
2 养殖场要有规模且选址必须合理
结合新农村建设,养殖场点必须合理选址,尽量远离城区和居民集中生活区。镇村统一协调,将目前的一家一户松散养殖模式改为区域化集约型养殖,也可以建立几个集中养殖小区,建设公用的污染处理中心,减少一家一户的投入,减少养殖成本的投入。
3 加强畜禽粪便和废弃物的处理
在专业化、集约化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畜禽粪便和废弃物,如何正确处理和合理利用,是养殖业环境保护的关键。首先从生产工艺上改进养殖场的粪便污水治理模式,采取干清粪工艺或循环水清系统,减少污水量,使干粪与尿污水分流,最大限度保存粪的肥效,减少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其次推广现代堆肥技术、沼气发酵技术、立体养殖技术、有益微生物发酵除臭技术等。如将畜禽粪便堆积熟化后,既可制蘑菇的优质培养基,也可做培养富含动物蛋白的蝇蛆良好饵料。此外,可制作出高效生物活性有机肥。还可将畜禽粪便装入沼气池制取沼气,为全场提供能源消化粪便,也可采用“鸡―猪―沼―菜”等模式,因地制宜,就地化污,高效利用,变废为宝。从而用科学的手段有效遏制畜牧养殖业的污染。
4 重视畜禽养殖业污染的宣传和监管工作
要加大宣传畜牧业污染的严重性,提高畜禽养殖场从业人员的环境意识和管理水平。政府要将畜牧养殖业的污染管理纳入环境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监管,对养殖场的粪便废弃物实行申报制度,经常开展对畜牧养殖业污染的监测和评估,强化环境污染者治理污染的责任,本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对污染严重的养殖户采取排污收费或罚款的方式。这样才能既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又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研究推广畜禽养殖新技术
为了减轻畜禽排泄物产生的不良气味对空气造成污染,可在饲料中或畜舍垫料中添加各类除臭剂,且畜禽排泄物中的残留成分主要来自饲料,因此,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提高饲料转化率,开发环保饲料,提高畜禽的饲料利用率。
6 畜牧养殖业污染治理法制化
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引导养殖户科学养殖,采取农牧、林牧、渔牧、肥牧结合等方式建设循环性畜牧业工程,实行生态养殖,促进农村畜禽养殖场环境综合治理。
1盘锦市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现状
2010年盘锦市养殖生猪151.7万头,牛7.05万头,肉鸡3379.18万羽,蛋鸡923.3万羽,鸭548.8万只。其中规模化养殖占养殖总量的36%,散养户养殖占64%,全市养殖以散养为主,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高。畜禽养殖厂绝大多数未进行干湿分离,畜禽养殖业大多以粪便、污水形式排放。其中污水排放总量约为360.43万t,COD排放量为21425.28t,氨氮排放量为1942.1t。畜禽粪便是农业生产的宝贵资源,任其大量流失或弃之不用是农业资源的最大浪费。
2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存在的问题
由于盘锦市畜禽养殖业的发展速度快,发展资金不足,设备和技术落后,90%的养殖户未配备污水处理设施,无法及时有效处理畜禽粪便,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已成为该市农村环境最主要的面源污染源。
2.1污染水体盘锦市禽畜养殖场绝大多数缺乏污水治理设施,禽畜污水及废弃物任意排放,而这些禽畜养殖场未经处理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这些污水氮磷含量高,排入河水中后,容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致使大量水生生物因生存环境恶化而引起死亡,严重威胁水产业的发展。此外,地下水也受到禽畜废弃物污水的影响,其毒害成分的渗入,可造成持久性的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溶解氧含量减少、有毒成分增加、水体功能彻底丧失,无法饮用和利用,并且极难治理与恢复。
2.2环境致病因子增加畜禽粪便污染物易扩大病菌传播,因为其中含有大量致病菌寄生虫卵、病原微生物等,增加环境中病原种类,病菌和寄生虫、苍蝇蚊虫等繁殖,给人畜传染病蔓延创造了条件。一旦发生区域性传染病,如禽流感等,禽畜粪便未经处理即排放会引起人畜交叉感染,极大地影响人民健康,威胁养殖业健康发展。
2.3危害农田生态畜禽养殖污水不经处理即用于农田灌溉,其浓度过高,污水的毒害成分还会引起作物的腐烂,如果长期使用,将导致作物陡长、倒伏,从而引起减产。同时,高浓度污水对土壤质量也有严重影响,用畜禽养殖污水灌溉可能造成土壤板结,降低土壤孔隙度,导致土壤透气、透水性差,土壤质量下降。
2.4污染空气畜禽养殖中会产生硫化物、氨、甲烷等有毒气体,不但发出恶臭,污染养殖场,而且对周围的空气环境也会产生严重影响。有的畜禽养殖场离居民生活区较近,畜禽养殖场产生的恶臭气体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根据中国农业大学李国学的研究,这种空气污染会影响周围200~500m的区域。由于恶臭污染问题,导致养殖场与周围群众关系十分紧张,给群众生活造成不便,进而影响社会和谐。
3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对策
3.1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宣传教育,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要加大宣传畜禽养殖业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增强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对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的紧迫感、责任感,从而尽快把治理工作摆到日程上来,抓紧进行现状调查,制定工作计划,切实把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3.2利用畜禽粪便好氧发酵生产好氧发酵是在有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通过自身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过程,将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从中获得微生物新陈代谢所需要的能量,同时将一部分有机物转化合成新的细胞物质,使微生物生长繁殖,产生更多的生物体的过程。发酵的结果是废弃物中有机物向稳定化程度较高的腐殖质方向转化。该技术在畜禽粪便中加入秸秆、谷糠或稻壳,经过发酵、粉碎、造粒等处理工艺,制作成可直接出售的有机肥,从而可以解决畜禽粪便含水率高、储运不方便的弊端[2-3]。以畜禽粪便作为有机肥生产原料,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农产品质量。
3.3推广厌氧发酵生产沼气技术畜禽粪便利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厌氧发酵生产沼气,该技术不但解决了畜禽养殖粪便污染问题,还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其一方面可以提供清洁能源,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沼液养鱼、沼渣直接肥田,形成养殖与种植、渔业紧密结合的物质循环,尤其适用于盘锦市散养户居多的情况。但该技术的推广需要一定资金投入,而且对环境条件有一定要求,受温度影响较大。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根据我市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严格按照禁限养区划定标准,有保有压,因地制宜确定养殖区域和养殖种类,积极推进全市农牧结合发展,实现畜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良性循环。
二、主要目标
控制养殖总量,提高规模比重。优化畜牧产业布局,推进种养结合模式,逐步减少散养户,提高适度规模养殖水平,促进畜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方向转变。到2020年全市畜禽总量不超过6.5万头猪(或相当量),其中生猪存栏4.5万头,蛋禽存栏36万只(含蛋肉兼用型),肉禽存栏5万只,肉羊存栏2万只。全市生猪大中型养殖规模比重达到70%以上,家禽规模比重达到80%以上。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出效率稳步提高,建成省部级畜禽标准化养殖场或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8个。
三、优化调整重点内容
(一)区域布局优化
1.调整产业布局。根据《市畜禽养殖禁限养区域划定方案》,我市设禁养区6个,面积32.65平方千米;限养区3个,面积62.62平方千米,禁限区总面积95.27平方千米(详见表四)。按照国家和省、市相关规定,根据我市水环境保护要求和土地承载能力,科学确定各区域适宜养殖规模,应减则减,宜调则调,协调发展畜牧业。统筹考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畜禽产品供给安全和环境承载等因素,调整优化养殖结构。根据镇(街、区)土地利用整体规划,规范畜禽养殖设施用地行为。
2.优化产业结构。遵循“种养结合、畜地平衡”原则,优化养殖品种结构,逐步打造和提升优质禽、优质山羊、生猪等畜禽养殖产业。稳定生猪养殖,养殖区域向油坊镇和八桥镇蔬菜园区集中,淘汰严重影响环境的中小散型养殖场,减少泔浆水喂猪的养殖户,形成年出栏4万头的规模。肉鸡养殖向西来桥镇、油坊镇集中,规模养殖最终形成年出栏20万只。充分利用本地现有林地,推广生态放养,生产质优味美,市民认可的优质鸡,放牧饲养主要分布在雷公岛、新坝镇、油坊镇,年放牧养殖规模控制5万只以内。依托已有山羊养殖条件,加快优良山羊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大力推进肉羊杂交改良和秸秆养羊工作,重点分布在油坊镇、新坝镇。
(二)畜禽养殖方式优化
推广种养结合、生态平衡的循环农业利用发展模式。根据水田多、土地紧张的资源特征,推进养殖业与种植业合理配套,以种养结合、发酵床养殖等推广应用模式为重点,在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新技术、新模式,到2020年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率达到90%,力争2018年实现目标。
开展种养结合创新试点示范,经批准新建的养殖场要按照养殖数量配套相应比例的农田,就近就地消化吸纳粪污;指导规模养殖场完善基础设施,实行干湿分离、雨污分流,配套建设干粪堆积发酵池和污水三级沉淀池等治污设施。引导规模养殖场与规模种植经营户签订粪污利用协议的方式,在农田、蔬菜基地建造粪污储存池,通过铺设管网自流或喷灌用于种植业,实现区域内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有效利用,确保2020年规模养殖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率达到98%。
支持畜禽规模养殖场(户)和家庭农牧场改造畜禽舍,新建沼气池等设施并完善配套其他污染治理设施,推动全市畜禽生态养殖发展。
四、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各镇(街、区)是布局优化调整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发展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监督考核。根据“谁养殖、谁治污”的原则,落实畜禽养殖场的主体责任,督促养殖业主依法履行养殖污染治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职责,把保障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要加强畜牧业生产信息的分析和预警,建立准确、可靠的基础数据采集系统,定期进行信息平台和预警,强化宏观调控和风险控制能力。完善畜牧业风险防范的各种应急预案,提高预防和处置能力,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2.完善政策扶持。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综合运用信贷、贴息、担保等各种金融工具,引导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支持畜牧业发展,加大对养殖污染治理、农牧结合设施建设等扶持力度。在调整土地总体利用规划时,适当安排生态畜牧业用地。完善畜牧业保险政策,扩大畜禽投保覆盖面,深入推进畜禽养殖保险,增强畜牧业抗风险能力。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和工商民间资本参与优势畜禽品种培育、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的投资,鼓励发展畜禽粪便、沼液收集处理配送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形成企业主导、政府扶持、市场化运行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机制。
3.建立长效机制。一是严格禁限养区管理。禁养区内禁止畜禽规模养殖;限养区内禁止新建规模养殖场,现有养殖场不得增加规模;其他区域未经所在镇(街、区)及相关部门批准不得新建养殖场。各镇(街、区)要落实监管责任,村级组织要安排专人加强非法新建养殖场监管,强化土地流转监控措施,防止出现违规建设。二是建立养殖污染治理长效监管机制。各镇(街、区)要制定污染治理监管办法,督促养殖场限期完成污染治理配套设施建设,符合技术要求的养殖场要定期将畜禽养殖品种、规模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的产生、排放和综合利用等情况报环保局、农委备案;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动态监管,对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和设施运行情况加强巡查监督,落实“谁污染、谁治理”的主体责任,对不符合生态养殖要求的养殖场(户),逐个制定落实改造提升或转产转业的工作方案,以治理为突破口,倒逼畜牧业转型升级。三是加强执法。相关部门要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对治理不力,污染环境的主体,要严格依法查处并进行媒体曝光,营造社会参与和社会监督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饲料安全;影响因素;改善措施
1饲料安全的影响因素
1.1饲料生产企业社会责任感低,违禁药物违规使用
饲料生产企业社会责任感缺失,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一味降低成本,优选价格低廉和残留化肥、农药的农业初级原料等影响较大的饲料原料,违法添加违禁添加剂,不顾安全标准与法律法规违规生产,导致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超标,为了迎合养殖企业追求产品的利润率,短期急速提高畜禽产品产量,会产生饲料添加剂超范围超剂量使用的情况,甚至会选择有毒替代品。饲料中添加违禁物品、添加剂的超量超范围使用,会影响畜禽产品本身的质量安全,最终导致消费者身体健康被威胁[1]。
1.2从业人员饲料卫生意识差,生产不规范
从业人员缺乏专业化培训,认为饲料是畜禽食用,在生产过程中忽视饲料安全卫生,归根到底是卫生意识较弱,未能意识到饲料生产过程规范的重要性。在饲料生产、仓储、运输、存储任一环节都可能因为操作不规范导致饲料出现变质引起饲料质量安全问题,比如:生物性污染如黄曲霉污染、沙门氏菌污染;非生物性污染如化学物质污染中有机物污染、重金属污染等,从而影响饲料安全,进而影响养殖企业经济效益和消费者身体健康[2]。
1.3饲料监管不足,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
经过综合治理,合并取缔不合规范的养殖户后,仍存在部分农户采取分散养殖的方式进行自配料或使用过期饲料进行畜禽养殖,增加了饲料监管难度。监管经费不到位,基层检测点少,检测人员不足,检测设备跟不上,导致检测工作无法进行,只能送检上级部门或承包第三方。饲料监管涉及多方面内容,缺乏完善、系统、全面的饲料相关标准和行业规范,饲料质量难以保障,且因标准等不完善,饲料保质期大多由生产厂家随意规定,添加有饲料添加剂的饲料,休药期及禁忌未明确标示,容易引起饲料质量问题。
2饲料安全问题的改善措施
2.1优化畜牧养殖企业管理理念,提高相关人员专业化水平
养殖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积极转变传统经营理念,不断优化管理理念,减弱利益至上趋向,培养从业人员饲料卫生意识并进行专业化培训,避免生产不规范导致饲料安全等问题,树立企业社会责任感。国家相关部门做好法律法规教育普及、技能培训宣讲、卫生宣传等工作,建立养殖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3],提高其素质,减少饲料生产安全隐患,助力畜牧养殖行业的发展。
2.2加大科研投入,积极开发推广先进饲料技术
饲料新技术不仅有利于养殖企业利润提高,也有利于消费者身体健康,因此要加大科研投入,积极研发绿色安全饲料新技术。鼓励饲料生产企业采用先进的饲料加工工艺、技术,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应用智能化控制技术,最大程度降低饲料安全问题的发生[4]。推广和更新饲料技术,可以极大遏制饲料污染和农药残留问题的发生,减少饲料中存在的有害物质,提高饲料生产加工产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也能高效使用原材料,使得饲料营养成分更加全面,保障饲料质量安全,助力畜牧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水污染物;指标预测;环境规划
0 引言
城市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落实,污染物的主要控制指标是考核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的重要抓手,为此依据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对污染物排放水平进行预测,对于环境保护规划的合理编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B市国民经济指标预测情况,预测畜禽养殖水污染物排放水平。
1 B市经济指标预测
依据《B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实施“一城两港三区三带”发展战略,以建设“文明、生态、繁荣、富裕”的现代化沿海中等港口城市为目标,实现“十二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6%,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2%,五年累计力争达到2100亿元;到2015年,城镇化率争取达到60%,三次产业比重由13.8:46.1:35.7调整到7.1:54.8:38.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30%;外贸出口额年均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6%。
2 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预测
2.1 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根据猪、奶牛、肉牛、蛋鸡、肉鸡等5种畜禽的产污系数分别进行的,其他畜禽因不在污染源普查统计范围内,不做产生量预测。其中肉畜禽(猪、肉牛、肉鸡)以出栏量为统计基量,奶、蛋等畜禽(奶牛、蛋鸡)以存栏量为统计基量。
2.2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措施
2.2.1 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按照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种养结合、达标排放的要求,指导养殖业主进行综合配套治理。采用节水措施,减少污水排放;铺设污水管道、实施雨污分流、完善堆粪场池等粪污处理设施;建造与养殖量相匹配的防雨水冲刷(流失)的干粪堆场和污水储存池,保持养殖场整洁卫生等措施,强化养殖面源污染的“源头控制”。鼓励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有机肥生产利用工程,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2.2.2 严格畜禽养殖业环境监管
对新建、扩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加强对畜禽养殖集中区域的环境监测。环保部门要加大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督查力度,开展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执法检查。
省政府决定从今年起实施“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将包括的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列为省级督办重点环境问题。今天市政府召开全市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会议,这既是一次全面推进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的动员会,也是一次部署新三年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任务的工作会,同时也是一次促进优质、生态、高效、安全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推进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前段时间,市委盛全生书记专门进行了调研,听取了工作汇报,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市长办公会议对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
一、肯定成绩,寻找差距,认真总结近几年我市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
近年来,我市的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在各镇、街道以及市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干湿分离为前提、沼气治理为基础、综合利用为根本”治理原则,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对规模猪场采取沼气池治污模式、对规模水禽采取筑塘养殖治污模式,结合省811污染治理项目以及市政府确定的实事工程,污染治理工作得到了有效扎实推进。
一是实施生猪存栏50头以上规模猪场沼气池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完成沼气池治污设施建设412户,占86.01%,共建造沼气池1.8万多立方米。其中,常年生猪存栏200头以上沼气池治理设施建设67户、完成95.7%;存栏100-199头规模猪场沼气池设施建设153户、完成90.5%;存栏50-99头规模猪场治理建设192户、完成80%。同时有40个规模畜禽养殖场在沼气池建设基础上配备建造了后处理池(沼液贮存池),有85个规模场建造了干粪堆积棚。
二是开展水禽筑塘养殖厌氧治污,执行水源保护区有关规定。全市存栏500羽以上规模水禽场已有270户完成了筑塘养殖厌氧治污,占总数的37.39%。对水源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实行了关、停、迁,已关、停规模猪场3个、2000多平方米,关、停水禽养殖户27户、7146平方米。
三是启动生猪散养户“三水合一”整治。在对常年存栏50头以上规模猪场全面开展沼气池治污设施建设的同时,开展了生猪散养户“三水合一”(养殖污水、厨房污水、厕所污水)整治试点。在生猪养殖相对集中的曹桥街道野马、孔家堰、愚桥三个重点村以及其他镇、街道的部分村,选择沿河生猪散养户,开展“三水合一”整治试点。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207户生猪散养户完成整治任务,共建造沼气池2484立方米。
四是开展外来养禽户集中整治行动。针对外来养禽户主要是养鸭户饲养管理水平低、造成周边土地及河流污染严重的问题,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花大力气开展外来养禽户集中整治行动。目前,全市89户外来养禽户,66户肉禽养殖户已经基本完成搬迁任务,外来蛋禽养殖户的整治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五是初步建立畜粪收集体系,综合利用模式得到逐步推广。市农业废弃物处置中心、明大牧业园区、春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三个畜禽粪便处置中心已全面运作,已对部分规模猪场以及养殖重点村实施了干粪收集,年收集鲜猪粪约1.5万吨,生产有机肥近6000吨。通过农牧结合、林牧结合等途径开展规模猪场干粪、沼液就地消耗综合利用工作,涌现出一批如林埭潘建华牧场、广陈威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马保良牧场、新仓逢源奶牛场等就地消耗综合利用典型。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治理过程中比较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养殖户环保意识不强。由于部分畜禽养殖户环保意识不强,只追求片面的经济效益,不注重生态环境,不愿意投资建设治污设施,已建治污设施的部分养殖户,干湿分离不彻底等,严重影响了治污的成效。
二是规模畜禽场治污设施尚不完善。我市前几年治污设施建设重点放在沼气池建设上,大部分养殖户没有建造后处理池或沼液贮存池、没有建干粪堆积棚,干湿分离和雨污分离与标准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与今年市提出的“两分离三配套”治污设施标准相差甚远。
三是监管力度不够。对养殖户违规排放、干湿分离不彻底等现象,目前还缺乏村规民约等约束机制,还缺乏有效的行政监管手段,对违规排放的处罚没有跟上,致使养殖污染治理成效还不明显。
四是收集体系尚不完善。目前全市只有部分重点养殖户和重点养殖区域建立了相应的干粪收集体系,规模猪场实施干粪收集的比例仍然较低,主要是就地综合利用的途径不多,传统的种植结构限制了综合利用的出路。农户使用畜粪收集加工后的有机肥的积极性不高,有机肥还难以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
五是新技术的引进应用还存在差距。现有的治污方式还停留在沼气池治污模式上,对引进与推广应用畜禽排泄物治理新技术、新模式(如生态型、发酵型、零排放等模式)的力度还不够。
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肯定治理成效的同时,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差距,树立农村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以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的理念,改变纯粹为治理而治理的错误思想,将加强畜禽污染治理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善我市环境质量、营造和谐生态环境、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抓手,干字当头,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二、统一思想,自觉行动,深刻认识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的重要性
(一)加快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农村工作的具体体现。
(二)加快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是保护水资源、保障人民饮用水安全的迫切需要。
(三)加快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是保障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四)加快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是生态市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
三、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六大工程
(一)全面推进“两分离三配套”工程。对生猪存栏50头以上规模猪场和规模奶牛场,要严格执行畜粪干湿分离、雨污分离和沼气池、沼液贮存池、干粪堆积棚等“两分离三配套”标准。具体任务是:1.50头以上规模猪场的沼气池建设任务,今年要全部完成;2.存栏2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两分离三配套”建设任务,今年要全部完成;3.存栏100-199头的规模猪场“两分离三配套”建设任务,今年要基本完成,其中列入省811工程的37个规模猪场今年必须完成;4.明年全部完成50头以上规模猪场“两分离三配套”建设任务。各镇、街道要根据市里制订的具体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制订年度实施计划,抓紧落实工作任务。同时,市和镇、街道要分别抓好几个标准较高的规范化示范场建设。
(二)全面推进散养户整治工程。曹桥街道野马村生猪散养重点区域整治,今年要完成;曹桥街道、新埭镇、广陈镇、林埭镇等4个生猪散养重点区域整治,明年要完成。涉及镇、街道和市有关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和工程监管,确保整治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三)全面推进水禽筑塘养殖厌氧治污工程。对水禽存栏500羽以上规模禽场实施上岸筑塘养殖厌氧治污,水禽排泄物治理要按照干湿分离的要求,进厌氧池进行处理,严禁河道养殖水禽,到2010年规模水禽场治理率达到100%。
(四)全面推进农牧结合综合利用工程。就地综合利用是整个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中最有效、也是最经济的一种治理方式,要在开展“两分离三配套”治污标准建设的同时,积极推广农牧结合、林牧结合,实施就地综合利用。规模养殖场周边有条件的,要通过土地流转、租赁等方式鼓励发展林牧结合生态畜牧业,力争各镇、街道有30%以上规模畜禽场实施农牧、林牧结合、综合利用。
(五)全面推进干粪收集处理工程。进一步完善畜粪收集体系,提高畜粪资源利用率,在已有畜粪处理中心的基础上,再建曹桥、新仓、新埭、广陈、林埭、钟埭、黄姑等7个畜粪处置点。进一步扩大收集范围,对规模猪场干湿分离后的畜粪无法就地消纳的,要进行收集处置,通过加工成有机肥等手段,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干粪收集处理要走市场化的路子,并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
(六)全面推进新技术推广与应用工程。要积极引进、推广畜禽排泄物治理新技术、新模式,开展规模猪场发酵式、零排放等治污新模式建设。要继续探索、推广工业化治污的路子,拓展养殖业污染治理的新方法。
四、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取得实效
实施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要坚持治旧控新、堵疏结合、教育与监管并举,强化排泄物源头管理,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畜禽养殖污染。各镇、街道和市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把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作为近三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来加以推进。
一要削减养殖,严控总量。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2008-2011年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展优质、生态、高效、安全现代畜牧业要求,严格执行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度养殖区的养殖区域规划。要通过规划和水源保护区实施,控制养殖总量;要通过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步伐,削减养殖总量;要通过与“两违”整治相结合,削减养殖总量;要通过与畜牧业发展有关政策兑现相结合,控制养殖总量。要密切掌握养殖动态,对在禁养区内或进行违法占地、违法违章搭建的,要坚决取缔,确保到2010年末全市生猪存栏量控制在47万头以下。
二要加强宣传,监管并举。要进一步加强对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的宣传,宣传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治理中的先进典型,曝光反面典型。要树立好“两分离三配套零排放”治理典型,加快推进规范化示范场建设,以典型引路,以示范推动。要建立完善村规民约等约束机制,督促畜禽养殖户治污设施的到位。市环保、农经、国土资源、规划建设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对规模畜禽养殖场治理工作的监管。按照规模畜禽场“两分离三配套”治理标准,市有关部门要会同镇、街道,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对治污不达标的养殖户要依法进行处罚,要逐步像工业执法一样,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措施,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关键词: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X50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12-0037-02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农村劳动力正逐步转型,规模化养殖越来越多,使得畜禽养殖产业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型产业,为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但畜禽养殖业在带来可观收益的同时,也因畜禽粪污处理不当造成了空气、土壤、水质、居所等环境污染,畜禽养殖粪污排放已成为我国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因此,我们应以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积极寻求有效的应对措施和解决办法,解决畜禽养殖场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走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的畜牧业经济发展之路。
1 存在的问题
(1)对环境保护及畜禽粪污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不够。因对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不够,一些养殖业主对畜禽粪污排放标准不知,对不达标应受的处罚不明。
(2)养殖业主环保意识薄弱。养殖业主对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粪污治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养殖污染缺乏科学的管理,重养殖轻治理,没有做到环境污染治理与养殖持续发展相协调。
(3)养殖业主不按国家环保标准执行,片面追求养殖规模。大部分的养殖业主受利益的驱动,片面追求养殖规模,把有限的资金全部投入到养殖生产中,对粪污处理设施的投入甚少,给养殖污染治理带来了困难。
(4)养殖场选址布局不合理,养殖分区划定不明确。部分养殖场选址布局不科学,不利于畜禽粪污的收集和处理。局部地方养殖过于集中,增加了污染治理的难度。没有对畜禽养殖进行区域划定,一些养殖场建在江河流域及天坑旁、饮水源区、人口密集区、城郊结合部等地方,造成排污量过大,难以治理及利用。
(5)养殖业污染环境防治经费不足,采取措施简单不到位。养殖业环境污染防治是一项工作难度大、资金投入多的工作。养殖业主有心无力,只能建设一些面积小的沼气池、化粪池等处理设施,污水经简单处理后就直接排到外面,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畜禽的粪便中含有硫化氢、氨气等恶臭味极大的有毒气体,这会对大气造成污染;若畜禽粪便以超出农田吸收限额的数量排入农田之中,则会使土壤出现硬化现象,从而在一定时期内无法再进行农作物种植,使土壤的再利用性降低;若畜禽粪便与水结合,则会促使水源营养化饱和,生成污染性水源;畜禽粪便中还含有众多的寄生虫和有毒病菌,若与人类进行接触,则会造成生物污染;更有甚者,部分小规模养殖场无任何设施,粪尿直排入周边土地、天坑、河流等,严重污染周边环境和影响人们生活。
2 应对措施
(1)加强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养殖业主环保意识。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动物防疫法》、《畜牧法》、《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办法》及《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湖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等相关法律法,提高养殖业主清洁养殖意识,引导养殖业主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2)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实行“三区”划定饲养。“三区”是指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
禁养区:城区、开发区、乡镇集镇区、科研区、医疗区、商业区、游览区、河流、水库、饮用水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药用植物园等边界外延500 m直线范围内为禁养区,其内已建成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要全部关停或搬迁。
限养区:将禁养区外延一定范围内及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线等两侧500 m直线范围内划定为限养区,对限养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必须实施标准化改造,按规定落实各项污染治理措施,实现达标排放。
适养区:禁养区、限养区之外的区域为适养区。
(3)养殖场选址科学、布局合理,依法进行环评。对新建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必须科学选址,场内建筑布局合理,在畜禽养殖场场址的选取上,尽量设置在远离居民居住地,且土地面积相对较大的地区,通过合理的规划,将养殖场位置设定在向阳、背风且水源充足的地点,这样不仅能利于对养殖场的开发,更便于对环境污染进行综合整治,从而使畜禽养殖场的选址更具科学性。在建场的同时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执行生产与环保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利用的环保制度,必须拥有与养殖规模相匹配的农田消纳畜禽粪污。
(4)对已建畜禽规模养殖场实行标准化改造。畜禽养殖场全部实现生产区、生活区、管理区的隔离。对粪尿排泄物按照干湿分离、雨污分离工艺进行改造,对畜禽粪尿的处理,可引进粪尿干湿分离机或在养殖场中建立起干湿分离自动化清粪系统,以此使畜禽粪尿能够有效分离,做到干湿分离、雨污分离、料水分离,在设施上和工艺上减少污水浓度和排放量。
(5)种养结合,综合利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据统计,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年产量约38亿t,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但未被有效资源化利用。我国植物对有机肥料的需求迫切,如把所有动物粪、尿排泄物充分利用,能够满足植物对有机肥需求的40%。因此,要以种植业为依托,以有机肥、沼气为纽带,以实施生态农业项目为契机,积极引导畜禽养殖业主和种植户建立紧密结合、互惠互利的合作方式,通过肥料化、能源化利用方式,实现区域内资源循环和生态平衡。积极推广生态农业循环模式,以全面推广有机肥加工、“干清粪+污水沼气池发酵处理+还田利用”、生物发酵床零排放等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和“猪(牛、羊、禽)-沼-菜(蔬、果、粮、药材)”等种养结合模式。这样通过种养结合、综合利用,一可彻底处理畜禽粪污问题,二可有效根治我国农业化肥等过量施用造成的面源污染问题,从而达到变废为宝、生态养殖、环境友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