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畜禽标准化养殖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健康养殖,是指根据养殖对象的生物学特性,运用生态学、营养学原理来指导生产,为养殖对象营造一个良好的、快速生长的生态环境,提供充足的全价营养饲料,使其在生长发育期间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发生,畜禽个体健康,产品无污染,并对养殖环境无污染,实现养殖生态体系的平衡。
发展生态健康养殖,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一要做到养殖的标准化。具体做到养殖场房舍建设标准化、养殖品种标准化、饲养工艺标准化、日常管理标准化、环境控制标准化、动物防疫标准化、投入品使用标准化、污染治理标准化等,发展现代养殖业;二是走农牧结合、动植物互惠的发展路径。三是实行科学喂养,严格建立有关台账。
下面我就畜禽生态健康养殖新技术谈四个方面的内容:
1 依法养殖及与养殖业相关的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3)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5)兽药管理条例:(6)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7)种畜禽管理条例;(8)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9)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10)江苏省畜禽健康养殖技术指导意见。
2 生态健康养殖的必要性
2.1 畜牧养殖业发展历程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以千家万户分散养殖为主。“一头猪相当于一个小化肥厂,猪多、肥多、粮多”。进入九十年代:逐步向专业大户、养殖企业转移;大规模、集约化趋势日益明显;向专业化、产业化发展。新世纪以来:养殖产业成为重污染源,正面临着由工厂化向生态型、健康型发展。
2.2 畜牧养殖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高密度养殖对土地承载力的问题;畜牧养殖产业需要以土地为支撑,高密度的大规模的集约化饲养,单位土地面积上承载了数量超额的畜禽,周围环境容纳消化不了了,就泛滥成灾了。
2.2.2 畜禽规模养殖后的粪便对环境污染的问题;一些较大规模养殖场粪污问题已十分突出。
2.2.3 畜牧业产品安全性问题;
2.2.4 畜牧养殖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1)有利于稳定畜禽养殖总量,增加畜产品的有效供给;(2)有利于促进畜禽良种和科学技术的推广,提高畜牧生产水平;(3)有利于进行畜禽粪便污染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4)有利于提高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提高畜禽产品质量。
3 生态健康养殖的模式
3.1 综合利用型养殖模式
(1)畜禽-粪便加工-有机肥。该养殖模式主要将养殖企业中的粪便这一污染物变废为宝,通过现代加工工艺处理,最终成为农作物、苗木花卉的肥料。特点:设备起点高、技术新、用工少、自动化程度高,从根本上解决了地区性过剩和季节性用肥的矛盾;但投资较大,对肥源分散的地区推广有一定难度。
(2)畜禽粪污-沼气-林果蔬-鱼。本养殖模式主要是通过微生物发酵,将猪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水变成沼气。
(3)粪便-蛆、蚯蚓-畜禽。该模式主要是指畜禽的粪便经过短期的发酵,供蛆、蚯蚓生长繁殖,其养殖的蛆、蚯蚓可作为高蛋白的动物性饲料用于畜禽的养殖。
3.2 资源制约型养殖模式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较大,不同程度地受到地理位置、周围环境、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因此,依据自身特色,发展不同形式的畜禽养殖模式,如山地养鸡、林间养禽等。
3.3 种养结合型养殖模式
通过大田作物与畜禽养殖结合,将田间的草、秸秆等饲喂鹅、牛、羊等,既充分利用了现有资源,又节约了养殖成本,且畜禽的粪便又可作为有机肥提高田间作物的产量,是一种经济实惠的养殖模式。这一模式以散养、中小规模为主。
3.4 发酵床养殖技术
基本的技术原理是以木屑为发酵床主要垫料,接种优势菌种发酵,降解畜禽粪便,创设一个以益生菌为优势菌群的畜禽生长环境。该技术最先起源于日本民间,后传到韩国,目前,在我国的辽宁、山东和我省养猪场试验推广。
近几年,我省发酵床养殖技术推广很快,镇江、丰县、新沂、邳州、泰兴、阜宁等地积极推广应用,主要有塑膜大棚式和传统猪舍改造而成,有半地下和地上式两种。
4 生态健康养殖的配套措施
4.1 饲养规模与土地承载能力
我们应实行以排定养的政策:就一个地区而言,畜牧业规模养殖应科学规划,不宜盲目发展,做到畜禽粪污的排放量与土地承载能力相适应。
4.2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科学使用
我国蛋白和矿物资源严重不足,每年要进口3000多万吨大豆和100多万吨的鱼粉,可开采磷矿资源也十分有限。
建议:(1)大力推广应用理想蛋白和氨基酸平衡技术,在满足经济生产性能的基础上减少蛋白饲料用量,减少磷用量,减少微量元素的使用量;(2)取消有机砷、铬制剂的生产和使用,减少环境污染。
4.3 预防疫病和健康养殖
近三年来,该局坚持践行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贯彻落实中央、省、县养殖业各项政策和工作部署,全局系统干部职工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扎实抓好畜牧生产、动物防疫和质量安全监管,养殖业工作保持稳定发展,养殖业转型提质步伐加快,呈现出班子团结、干部齐心、廉洁高效、成效显著的新局面。____年至____年连续两年被____县委县政府评为年度绩效目标考核“红旗单位”,____年被评为“四好领导班子”, ____年出栏生猪197.5万头、黑山羊71.5万只、家禽1467.4万羽、水产品总量2.72万吨,养殖业总产值(当年价)达34.89亿元。
三年来,在养殖科技推广、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草食牧业发展、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综合信息管理等工作被上级部门评为先进,特别是畜牧业发展、标准化养殖技术推广、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管理、湘东黑山羊地方品种保护和养殖项目管理等工作连续3年评为省、县先进。
一、注重科技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组织编印《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湘东黑山羊养殖技术》等技术资料15万份,免费发放给养殖户。组建养殖技术讲师团开展培训与指导,近2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65期、培训人数达1.4万人次。组织拍摄《湘东黑山羊饲养技术》科技教育宣传片,____年12月2日在中央电视台《农广天地》节目向全国推广。开发应用了畜牧业信息化网络管理系统,向广大养殖户提供养殖业政策法规、县场信息、养殖科技等服务,推进政务公开,促进行业交流,有力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组织成立了县养猪协会、畜禽流通协会等养殖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引导湖南百宜饲料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与银行开展战略合作,发展“联保”信贷业务,有效缓解了养殖发展资金不足的困境。全县共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162家,生猪养殖组织化程度达到80%以上,逐步形成 “产、供、销”全链条产业化发展模式。
二、推进标准化养殖,促进产业提质升级
深入开展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广泛宣传,总结推广适度规模的标准化养殖模式,组织集中培训、观摩学习和现场指导,加强示范场养殖环节的监管,逐步实现由“创建”向“辐射带动”转变,放大示范效应。近来年,共创建国家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5家、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8家、县(县)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60家,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县的标准化养殖生产体系。
制定《____县十二五养殖业发展规划》,科学划分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按照“合理布局、适度规模、生态发展”的原则促进养殖业规范、有序发展。组建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大队,争取本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50万元用于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格实施免疫和检疫,强化养殖、饲料加工和畜禽流通环节的全过程监管,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了良种猪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以及供精站“三场一站”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良种繁育体系,建有原种猪场1个,原种猪一级扩繁场5个,良种猪二级扩繁场5个,大型标准化供精站5个,生猪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全县30个生猪养殖基地获得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1个生态养鸡基地获得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证。
三、综合治理污染,改善养殖生态环境
____年以来,该局牵头组织 环保、国土等部门全面开展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建立了例会、专项督查考核、责任追究和奖惩等一系列工作制度,采取“深入宣传、分类指导、综合防控、挂牌整治、联合执法、严格追责”等多项措施,推动建立了镇、村二级长效监管机制,强化基层治理,引导制定落实养殖生态环境保护的村规民约。强化与环保、国土等部门的协调、协作,组织开展养殖场建设前置审批和联合执法行动,督促养殖场建设和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同步,落实健康养殖、清洁生产措施。
经过实地调查、实践对比和咨询专家意见,总结引导推广经济实用的养殖污染治理模式:大型养殖场沼气发电工程+有机肥的工业化治理模式和沼气处理+多级沉淀+农牧循环模式,中型养殖场的生物垫料生态养殖模式和沼气处理+多级沉淀+人工湿地净化模式,散养户“干清粪”的清洁生产模式。分区域建立若干养殖污染治理典型,做到治理一户、成功一户、带动一片。
自____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污染治理资金1.42亿,已建设干粪堆积发酵池4000m3、沼气池10万m3、沉淀池20万m3,购置干湿分离机等污水处理设施40套、粪污专用运输车辆16台、沼液沼渣运输罐100个,年出栏生猪万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已基本建成工业化污水处理系统和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完成治理生猪养殖场(户)3268户、栏舍面积达94.1万㎡,标准化生态养殖已深入人心,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实现标准化生态养殖,散养户实现清洁养殖。____年11月18日至19日,湖南省畜牧业环保工作现场会在____县召开,____的养殖污染治理模式和监管机制在全省推广。
四、保护遗传资源,开发地方品种
设立湘东黑山羊地方品种保护区,登记保护种母羊4000只,种公羊100只,每年互位种公羊300多只,常年与中科院亚热带研究所、湖南生物机电学院开展湘东黑山羊同期、羔羊早期断奶、牧草种植等舍饲圈养综合配套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种用价值和生产性能,湘东黑山羊在第五届湖南畜牧渔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关键词:畜牧业;存在问题;发展目标;对策
用科学发展观谋划畜牧业,可以更科学地配置农业资源,有效转化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客观分析当前畜牧业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和发展优势,前瞻性、全局性地科学谋划发展定位和发展重点。如何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畜牧业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转化为驾驭畜牧业发展的实际能力,是每位畜牧科技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目前畜牧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目前畜牧业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生产方式,特别是规模较小的专业场户,生产的随意性比较大,只是根据自身的条件,随意建场,人畜混居,畜舍简陋,场址选择、场区布局不合理,饲养环境复杂,缺乏基本的动物卫生防疫条件,不仅给动物防疫带来很大困难,而且不能使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综合效益不高。二是规模养殖发展的要求与滞后的基础设施改造投入、技术人员知识更新之间的矛盾日趋明显;部分政企技企联系制度流于形式等主客观因素的存在,都制约着畜牧生产的发展。三是规模养殖的标准不高。相当一部分规模养殖场虽然存出栏量上去了,但规划、建设、饲养管理、防疫、粪污处理和规范化要求有一定差距。四是基础设施及畜禽产品安全有待于提高:投入不足,畜禽良种繁育等基础设施总体薄弱;畜产品安全问题突出,畜牧业饲养方式落后,使用违禁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畜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动物疫病防治问题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畜牧业发展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发展、保护、监管、创新”八字工作要领,实现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围绕“保护环境、生产优质无公害畜禽产品”为中心,以“畜禽品种改良、生态养殖”为切入点,抓好动物疫病防控、畜牧业投入品监管和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畜牧上台阶工程目标。
三、发展对策
1、科学转变经营方式
一是转变饲养方式。目前畜牧业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养殖模式,从生产方式上进行改革,提倡“集中连片、各有重点、你我不同、和平发展”畜牧业发展新格局,逐步减少散饲养户,扩大单元饲养规模,进一步向集约化、工厂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二是完善建场审批制度。对新建的规模养殖场,必须经畜牧部门审核、审批,凡场址选择、饲养规模、环保条件、技术力量、疫病防控、布局结构等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允许兴建。三是坚持“三退三进三结合”原则。规模小的养殖场户要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规模、进入小区、进入市场,与龙头企业相结合、与环保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大力发展标准化、生态化、园林式养殖小区,促进散养户向养殖小区集中,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畜产品质量。
2、科学谋划畜牧业的发展策略
一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新时期,决策、管理、服务部门和生产主体要牢固树立科技是畜牧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要从战略高度统筹畜牧业,摆脱目前困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加大畜牧技术推广应用,通过“阳光工程”、“科技进万家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提高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二是抓好 “四个提升、三到位”畜牧业上台阶工作。“四个提升”即:畜禽产业区域优势进一步提升,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三个到位”即: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服务到位。三是合理发展畜牧业。全面积极推行“布局合理、规模适度、防疫严格、设施齐全、治污达标、管理科学”规模养殖的畜牧业,鼓励有条件的养殖户联合建设养殖小区。坚持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加强实用技术推广,建立了一批科学养殖技术示范区和合作社组织,并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科学养殖技术的推广普及。四是加大畜牧业技术推广,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收集有关信息。紧紧围绕“黄牛振兴计划、生猪462计划、奶牛跨越计划”、“畜牧进万家活动”强力抓好畜禽良种的引进和繁育,良种普及和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重点推广秸秆青贮种草养畜技术、黄淮白山羊标准化养殖技术、无公害畜禽生产技术、皖西白鹅高效养殖技术、发酵床生态养猪及瘦肉型猪配套饲养技术、优质肉兔生产等实用技术。建立健全畜牧信息收集、分析和制度,加强对畜牧业生产的预测预警,及时市场信息,指导生产者合理安排生产。
3、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
一是加大投入品监管。大力推行畜牧业标准化生产,规范产地环境、饲养、用药、防疫标准,控制农残、药残;要加快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建设,加强对畜产品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包装标志、市场准入等全程监管;强化产地检疫,规范屠宰检疫。二是加大疫病防控,降低养殖风险。科学地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完善县、乡(镇)、村动物防疫机构,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增加动物疫病防控的投入,提高畜禽免疫密度,增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可以避免疫病给畜牧业带来风险。
一、主要特点
1.建设规模实现新突破 阜新市充分发挥各乡镇、村的畜禽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推进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全力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形成规模效应。全市累计建设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2872个,带动基地养殖大户2.5万户,全市畜禽规模化饲养水平提高到70%以上。
2.品种改良实现新突破 在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品种定位上实行“三个优化”,即优化种源、优化杂交组合、优化饲养方法。阜新市政府2002年以来累计投资2000多万元,用于新建养猪小区购买种猪补贴,对于商品猪饲养小区推广“杜×长×大”或“杜×大×长”杂交组合进行育肥猪生产。全市二元母猪覆盖率由2001年的15%上升到80%,生猪平均瘦肉率也由47%上升到60%以上,仅品种改良一项带动养殖户累计增收15亿元以上。全市累计扶持建设肉羊改良站点477个,利用夏洛莱、道赛特、萨福克等优质种羊对本地绵羊及小尾寒羊进行改良,育肥羔羊60日龄体重达到40公斤,比改良前缩短20天。从2007年开始,阜新市实施奶牛良种工程,由业务部门统一引进优质荷斯坦奶牛冻精,每个奶牛小区安排一名改良员具体负责奶牛人工输精工作,逐步提高奶牛生产水平。全市目前奶牛单产水平由2006年的4.5吨提高到5.5吨。
3.环境控制水平实现新突破 从2008年开始,阜新市要求新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要按标准配套建设沼气池、多级沉淀池等技术措施,已建的养殖小区要搞好改造配套粪污处理设施。对养殖大户推行“四位一体”和“三位一体”技术,通过建设户用沼气池进行废弃物处理。同时,积极推广发酵床养殖技术,全市目前已建发酵床面积24万多平方米。通过建设化粪池、沼气池等排污设施,大大提高粪便的利用处理率,养殖环境明显改善。
4.合作组织化程度实现新突破 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的建设,提高了养殖业集约化水平。为更好地与龙头企业对接,架起基地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一大批畜牧专业合作组织纷纷成立。据统计,全市已成立畜牧专业合作社218个,规模饲养基地的80%畜产品通过合作社销售。
5.疫病防控实现新突破 在小区建设过程中加强对技术员和饲养员培训,积极推行程序化免疫,扩大动物疫病的防疫密度。由原先的春、秋集中免疫,到目前全部按照农业部制定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全市养殖小区均建立免疫、诊疗等详细记录和档案,对疫病观察、诊断、治疗、预防的能力大大提高。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改善了畜禽的健康状况,提高了抵抗疫病的能力。
二、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阜新市各县(区)都成立畜禽养殖小区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协调解决养殖小区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形成上下一致、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心协力建设畜禽养殖小区的工作格局。
2.严格建设标准 为使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有章可循,阜新市制定《阜新市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实施方案》及《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标准》《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生产技术规程》《阜新市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现场量化评分表》等多项规章制度。在小区建设期间,市、县(区)业务部门多次深入小区现场从场址选择、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管理制度及管理模式等五个方面指导建设,特别是畜禽舍建筑及粪污处理等配套设施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建设,要求小区全部通过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小区验收实行现场量化评分,由市畜牧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组成联合验收组,对各县区初审合格的小区现场打分,综合评定后进行排序,公示7天无异议后,申请省级复查。
关键词:畜牧业 存在问题 对策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农业产业化进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客观分析当前畜牧业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和发展优势,前瞻性、全局性地科学谋划发展定位和发展重点。畜牧业前连种植业,后连加工业,是大农业的主要角色,是农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合理发展畜牧业,对于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但是,目前有些地方畜牧业的发展还比较滞后,还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养殖模式滞后。目前有些地方畜牧业还是以传统的养殖方式为养殖主体,主要是以牧户为基础的个体养殖和较小的养殖场养殖。特别是规模较小的专业养殖场户,生产的随意性比较大,只是根据自身的条件,随意建场,人畜混居,畜舍简陋,场址选择、场区布局不合理,饲养环境复杂,缺乏基本的动物卫生防疫条件,不仅给动物防疫带来很大困难,而且不能使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综合效益不高。
2.养殖品种老化,养殖技术滞后。养殖品种老化,畜群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落后是有些地方牲畜业发展的又一原因。良种引进不足,种畜禽供种能力不足,大量从境外购买的仔畜仔禽,也给畜牧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养殖技术滞后,重存栏,轻出栏,对畜禽饲料的营养搭配不当,严重影响生产效益;不注重畜禽疾病的防治,对病死的畜禽随意处理,对畜禽的养殖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3.规模养殖的标准不高,缺乏政府管理和支持。大部分养殖场规模小,政府不介入审批和管理,由养殖户随意建场饲养,没有合理的场地规划、建设、饲养管理、防疫、粪污处理等体系。相关部门之间缺乏协调联动机制,政府、畜牧业管理部门在项目建设中,往往表现为重扶持、轻管理。这种项目后期管理不足或管理不到位现象,是严重缺少部门之间协调联动机制的典型表现,会直接致使畜牧业项目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严重影响了畜牧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畜牧养殖面临“四低”。①农牧民的文化水平低,对科技知识的接受程度低,他们只关心短期内的经济效益,大多沿袭传统落后的饲养习惯,严重制约了畜牧科技推广进程。②乡镇苏木畜牧科技队伍待遇较低,极大地挫伤了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③基层畜牧养殖推广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在岗人员中多数没有经过系统专业培训,理论功底差,业务素质不高,导致整个畜牧队伍的业务素质不高,不适应现代畜牧业的发展。④科技推广费用投入低,科技宣传和普及远远不够,另外,目前动物保护体系和饲养兽药质量监测体系薄弱,尤其是各级动物防检疫机构基础设施落后,动物疫病的监测、诊断、预防和扑灭等各个环节都存在设施简陋等突出问题,导致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十分脆弱。畜牧养殖这“四低”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三、新形势下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对策
1.科学地转变经营方式。首先是转变饲养方式。目前畜牧业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养殖模式,从生产方式上进行改革,提倡“集中连片、各有重点、你我不同、和平发展”畜牧业发展新格局,逐步减少散饲养户,扩大单元饲养规模,进一步向集约化、工厂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其次是完善建场审批制度。对新建的规模养殖场,必须经畜牧部门审核、审批,凡场址选择、饲养规模、环保条件、技术力量、疫病防控、布局结构等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允许兴建。最后是坚持“三退三进三结合”原则。规模小的养殖场户要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规模、进入小区、进入市场,与龙头企业相结合、与环保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大力发展标准化、生态化、园林式养殖小区,促进散养户向养殖小区集中,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改善农牧民居住环境,提高畜产品质量。
2.科学谋划畜牧业的发展策略。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新时期,决策、管理、服务部门和生产主体要牢固树立科技是畜牧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要从战略高度统筹畜牧业,摆脱目前困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加大畜牧技术推广应用,通过“阳光工程”、“科技进万家活动”不断提高农牧民科技素质,提高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②抓好“四个提升、三到位”畜牧业上台阶工作。“四个提升”即:畜禽产业区域优势进一步提升,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三个到位”即: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服务到位。③合理发展畜牧业。全面积极推行“布局合理、规模适度、防疫严格、设施齐全、治污达标、管理科学”规模养殖的畜牧业,鼓励有条件的养殖户联合建设养殖小区。坚持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加强实用技术推广,建立了一批科学养殖技术示范区和合作社组织,并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科学养殖技术的推广普及。④加大畜牧业技术推广,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收集有关信息。建立健全畜牧信息收集、分析和制度,加强对畜牧业生产的预测预警,及时市场信息,指导生产者合理安排生产。
3.全面提高畜产品的质量。①加大投入品监管。大力推行畜牧业标准化生产,规范产地环境、饲养、用药、防疫标准,控制农残、药残;要加快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建设,加强对畜产品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包装标志、市场准入等全程监管;强化产地检疫,规范屠宰检疫。②加大疫病防控,降低养殖风险。科学地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完善县、乡(镇)、村动物防疫机构,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增加动物疫病防控的投入,提高畜禽免疫密度,增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可以避免疫病给畜牧业带来风险。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科技、用科技、促增收”为主线,以大力开展畜牧业科技宣传培训和集成组装配套及推广先进适用养殖技术为抓手,以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和养殖大户为重点,坚持“政府推动、上下联动、部门主导、多元参与”的工作机制,整合各类资源,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畜牧业科技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大应用活动,努力提升我市畜牧业科技水平和养殖效益,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作出贡献。
二、目标任务
通过推广普及五大技术,开展五大行动,使养殖农户的猪、牛、羊、禽出栏率分别提高1-2个百分点。联系服务的规模养殖场(小区)牲畜繁殖率和繁殖成活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个体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科技贡献率提高3个百分点、达到46%以上,畜牧业收入占农民经营性收入的比重达30%以上。
三、工作重点及内容
重点推广普及猪牛人工授精、高产牧草生产及饲草饲料加工调制、牛羊高效养殖、家禽生态养殖、特色水产品健康养殖五大技术。
(一)猪、牛人工授精技术
1、猪人工授精技术。在全市规模养猪场、生猪养殖小区、猪品改点和养猪大户中开展公猪选择、调教及科学饲养,采集、品质检测、稀释、分装、保存以及人工输精等技术环节培训,大力普及推广猪的人工鲜精输配技术。培训输精人员200人以上、母猪养殖大户2000人以上。全年实现输配母猪14万头,输配授胎率95%以上,窝产仔成活8-10头以上。
2、牛人工授精技术。采取跟点培训方式,理论讲授与实践相结合,开展母牛鉴定、冻精解冻、装枪、输配培训,在全市培训输精员160人以上,使全市母牛平均输配产犊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二)高产牧草生产及饲草料加工调制技术
1、高产牧草栽培技术。举办牧草栽培技术培训班20期以上,大力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在种草养畜项目点建紫花苜蓿为主的优质豆科牧草基地10万亩以上;进一步扩大多花黑麦草、小黑麦、红三叶、箭舌豌豆、紫花苕子、苏丹草、饲用甜高粱等高产牧草及饲料作物栽培面积,改变全市牧草品种单一和高蛋白牧草品种缺少的现状,推进牧草种植结构调整。
2、开展牧草品比试验工作。在2-3个县(区)选择不同海拔、不同气候、不同土壤环境条件开展牧草种植品种研究,筛选出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适口性等性状良好、适合市内不同环境条件生长的高产优良品种,进一步提高牧草产量和质量。
3、人工草地科学管理与利用技术。培训和指导做好人工草地补播、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逐步推行草场围栏、划区轮牧等技术,提高养殖效率。在威宁、大方两县各围栏1000亩以上,实行划区轮牧,做好示范。
4、饲草料加工调制技术。在全市牛、羊规模养殖场(户、小区)推广普及饲料秸秆青贮微贮、青干草晒制和草粉加工等技术。新增秸秆加工处理点500个以上,全市秸秆加工利用率达35%以上。
(三)牛羊高效养殖技术
1、肉牛养殖技术。在全市规模养牛场集成推广架子牛短期育肥技术,强化育肥牛选择、圈舍设计建造、育肥各阶段开展饲料配方、秸秆青贮微贮及饲养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和指导,缩短肉牛养殖周期,提高饲料转化率,短期育肥牛头平均日增重500克以上。
2、山(绵)羊饲养管理技术。在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区和养羊大户主推山(绵)羊舍饲半舍饲养殖、羔羊培育及肥羔生产等技术,使羔羊存活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缩短羔羊育肥时间30天以上,单只羊育肥成本降低30-50元以上。
3、牛羊疫病防控技术。科学制定免疫程序,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牛、羊进行免疫接种,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重点做好口蹄疫、牛出败、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痘、梭菌性疾病的免疫接种;培训和指导做好牛羊寄生虫病驱治和预防、搞好圈舍和环境消毒,减少发病和死亡,提高养殖效益。
(四)家禽生态养殖技术
1、林下养鸡技术。积极推广雏鸡脱瘟、放牧管理、鲜活虫饲料制作和林下优质牧草种植技术,充分利用山林、果园、灌丛、草地等环境发展优质土鸡生态养殖。
2、良种鹅养殖技术。开展鹅的科学饲养管理、种草养鹅和配合饲料应用等技术培训和推广。
(五)特色水产品健康养殖技术
1、昆明裂腹鱼冷流水养殖技术。充分发挥全市冷水资源丰富、河段落差大的优势,开展昆明裂腹鱼鱼种投放及饲养管理等培训。在七星关区对坡镇中心村、黔西县红林乡雷响孔村等地指导科学选择场地、建造鱼池,积极发展昆明裂腹鱼冷流水养殖。
2、草食性鱼类综合养殖技术。开展池塘改造、鱼种搭配、饲料选择、放养规格及密度、饲养管理等培训,宣传引导有条件农户利用水、陆青饲料和廉价的畜、禽粪肥发展草鱼养殖。
四、重点行动
(一)开展冬春畜牧业科技大培训行动。以基层畜牧兽医业务骨干、规模养殖场(户)、饲料兽药经营户、村防疫员、输精员、乡村兽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为重点,通过采取集中办班培训、实地观摩讲解、面对面指导、12316热线电话、远程教育和“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围绕五大主推技术积极开展畜牧水产养殖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畜牧系统干部职工业务技能,提高广大养殖从业人员依法生产和应用先进牧业技术的能力。
(二)开展养殖实用技术大宣传行动。以满足养殖农户科技需求为出发点,集成组装适合我市推广应用的养殖业成熟技术和前沿科技,汇编成实用技术手册、技术明白纸、顺口溜等,组织“畜牧业科技专家宣讲团”,采取科技赶集、农资下乡、进村入户等多种形式,分品种、分技术进行宣传,为农民解疑释难,着力推进畜牧业科技应用普及,实现良种、良法、良料、良舍综合配套,进一步提高养殖效益。
(三)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联系场(户)大服务行动。通过在市、县(区)两级畜牧(农牧)系统和乡镇农业服务中心选派业务精、责任心强、工作作风踏实的中、高级职称人员和研究人员等,组建技术指导队伍。以推广适用技术、指导疫病防控、建立健全档案、提供市场信息、提高经济效益、发挥示范带动为工作内容,通过技术人员直接到场、良种良法直接到圈、技术要领直接到人,面对面、手把手地传授、指导或开展技术承包,全面带动养殖农户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技术人员联系场(户)指导每月不少于1次,做到关键环节主动入户、突发事件及时入户、技术咨询随时入户,确保养殖场(小区)各项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养殖档案建档率达100%,动物疫病死亡率明显下降,各项生产指标及技术指标明显提高。
(四)实施养殖技术难题大攻关行动。市畜牧兽医科学技术研究所及市、县(区)畜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要重点围绕羊良种选育及高效繁殖、羊口疮防治及动物疫病免疫程序优化、秸秆饲料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动物营养调控与科学饲养管理、无公害健康养殖等技术展开研究,着力解决制约全市畜牧业发展的瓶颈技术难题。
(五)实施畜禽养殖标准化大创建行动。着力推广标准化养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促进生产规范化为重点,选择一些基础较好的规模场,采取集中培训、专家一对一指导等方式,指导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畜禽饲养管理规程,建立健全防疫制度和引种引畜管理等制度,科学选用优质高产畜禽良种,完善基础设施,狠抓标准化示范创建。通过树立典型,示范引导,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和加速推进全市畜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进程。
五、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
全市“畜牧业科技与效益年”行动从2012年3月开始至2012年12月底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组织发动阶段。市、县(区)分别制定方案,编选培训和宣传资料,明确技术人员,落实培训及联系服务对象。各县(区)农牧(畜牧)局及市畜牧水产局下属单位于3月底前将技术人员联系服务基本情况统计表报市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全面实施阶段。
1、组织培训阶段。组织专家对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社会化服务人员、规模养殖场(户、小区)业主和养殖农户开展畜牧业科技知识培训。
2、技术服务阶段。组织畜牧、兽医及水产等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畜牧业养殖实用技术宣传咨询活动。联系服务场(户)中、高级技术人员深入到帮扶的规模养殖场(户、小区),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养殖品种和养殖阶段,积极传授先进实用养殖技术,加强种草、动物疫病防治和科学饲养管理等工作的指导。
(三)总结阶段。各县(区)对畜牧科技宣传培训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将有关材料报市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全面总结技术培训和科技服务工作中的成功经验,找出存在问题,评估行动成果。每个被帮扶的养殖场(户、小区)要如实填写市“畜牧业科技与效益年”行动专业技术人员联系场(户)工作绩效表并签字确认,由各县(区)农牧局和市畜牧水产局下属相关单位汇总后报市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做好“畜牧业科技与效益年”行动,关系到养殖效益的提升,关系到农民持续增收和新农村建设。为确保该项行动顺利推进,市政府成立由分管畜牧工作的副市长任组长,市畜牧水产局、科技局、扶贫办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畜牧业科技与效益年”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在市畜牧水产局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工作方案制定、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等相关工作。成立由畜牧部门专家和业务骨干组成的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做好资料编印、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等工作。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切实加强“畜牧业科技与效益年”行动的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精心组织,强化落实,确保各项行动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
(二)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各县(区)政府(管委会)和市畜牧水产局、科技局、扶贫办、农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相关部门要统筹安排,整合人力、物力和财力,依托畜牧业各类科研项目、涉牧项目建设、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等项目的实施,全面对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人员、养殖从业人员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养殖技术指导、宣传、培训和服务。
[关键词] 畜牧业 问题 发展 目标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1-0133-02
一、引言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畜牧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所占地位也越来越突出。在畜牧业发展不断壮大、效益渐好的今天,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出现的问题也日益凸现,为保障畜牧业稳步快速发展,完善和健全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对保障农村畜牧业的持续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用科学发展观谋划畜牧业,可以更科学地配置农业资源,有效转化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客观分析当前畜牧业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和发展优势,前瞻性、全局性地科学谋划发展定位和发展重点。如何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畜牧业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转化为驾驭畜牧业发展的实际能力,是每位畜牧科技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目前畜牧业存在的问题
1.生产方式滞后
个别农村地方畜牧业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生产方式,特别是规模较小的专业场户, 生产的随意性比较大,只是根据自身的条件,随意建场,人畜混居,畜舍简陋,场址选择、场区布局不合理,饲养环境复杂,缺乏基本的动物卫生防疫条件,不仅给动物防疫带来很大困难,而且不能使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综合效益不高。
2.技术和知识更新问题
规模养殖发展的要求与滞后的基础设施改造投入、技术人员知识更新之间的矛盾日趋明显,一些基层的兽医工作者,很多没有经过专业学校系统培训。而从畜牧专业学校毕业的人员,多数在县级或较大的乡镇工作,由于缺乏进修和技术更新,知识严重老化。目前,乡镇防疫技术力量薄弱,很难承担繁重的疫病防治工作任务,堵、防、检、控等综合措施的落实缺乏应有的人员和技术支撑。
3.规模养殖标准不高
相当一部分规模养殖场虽然存出栏量上去了,但规划、建设、饲养管理、防疫、粪污处理和规范化要求有一定差距。
4.基础设施及畜禽产品安全问题
由于投入不足,畜禽良种繁育等基础设施总体薄弱,畜产品安全问题突出,畜牧业饲养方式落后,使用违禁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畜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动物疫病防治问题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5.队伍建设问题
个别基层单位防疫组织和队伍不稳,经费得不到保障,防疫工作的机制问题需不断解决。
三、发展对策
1.科学转变经营方式
目前畜牧业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养殖模式,从生产方式上进行改革,逐步减少散饲养户,扩大单元饲养规模,进一步向集约化、工厂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对新建的规模养殖场,必须经畜牧兽医部门审核、审批,凡场址选择、饲养规模、环保条件、技术力量、疫病防控、布局结构等达不到标准的, 一律不允许新建。坚持与龙头企业相结合、与环保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大力发展标准化、生态化、园林式养殖小区,促进散养户向养殖小区集中,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畜产品质量。
2.科学谋划畜牧业的发展策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新时期决策、管理、服务部门和生产主体要牢固树立科技是畜牧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要从战略高度统筹畜牧业,摆脱目前困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加大畜牧技术推广应用,通过“阳光工程”、“科技进万家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提高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全面积极推行“布局合理、规模适度、防疫严格、设施齐全、治污达标、管理科学”规模养殖的畜牧业,鼓励有条件的养殖户联合建设养殖小区。坚持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加强实用技术推广,建立一批科学养殖技术示范区和合作社组织,并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加大畜牧业技术推广,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强力抓好畜禽良种的引进和繁育,良种普及和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重点推广青贮种草养畜技术、标准化养殖技术、无公害畜禽生产技术、高效养殖技术、发酵床生态养猪及瘦肉型猪配套饲养技术、优质肉兔生产等实用技术。建立健全畜牧信息收集、分析和制度,加强对畜牧业生产的预测预警,及时市场信息,指导生产者合理安排生产。
3.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
3.1加大投入品监管,大力推行畜牧业标准化生产,规范产地环境、饲养、用药、防疫标准,控制农残、药残;要加快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建设,加强对畜产品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包装标志、市场准入等全程监管;强化产地检疫,规范屠宰检疫。
3.2加大疫病防控,降低养殖风险。科学地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完善县、乡(镇)、村动物防疫机构,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增加动物疫病防控的投入,提高畜禽免疫密度,增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避免疫病给畜牧业带来风险。
3.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畜牧业可持续性、连续性、可再生性发展的前提。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畜禽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畜牧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必须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以保护自然、保护生态、创造优美环境、实现畜牧业健康发展为目标,促进畜牧业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污染零排放。
四、畜牧业发展方向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保护、监管、创新”的工作要领,实现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围绕“保护环境、生产优质无公害畜禽产品”为中心,以“畜禽品种改良、生态养殖”为切入点,抓好动物疫病防控、畜牧业投入品监管和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畜牧上台阶工程目标[1]。
一、狠抓饲养方式转变,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
一是继续抓好畜牧大县创建工作。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推进标准化和规模化养殖模式。目前我们已对全县生猪存栏50头以上的大户,蛋鸡存笼5000只以上的专业户建立了电子档案,对年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上、蛋鸡存笼1万只以上的大户进行了核查。我们已将生猪贴息资金33万元发放到养殖户手中。二是由只抓数量扩张向注重质量的无公害方向转变。以无公害生产为突破口,培植养猪、养禽大户,发展无公害优质生猪、禽。在用地、用水、用电、信贷上优先安排,实行零税费制。对被国家认定为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县财政给予1万元的奖励。目前我们已通过省"绿办"认定认证135个。三是科教兴牧,优质服务。上半年我们已举办畜禽养殖技术培训班3期,聘请华中农业大学教授、省、市局专家、大型企业专家讲课,培训人次500余人次。我们还在电视台开辟了《畜禽养殖》专栏,每周播出一期,重点介绍养殖技术和疫病防控,社会反应普遍较好。另外采取领导班子+技术人员+农户的方式,为全县各养殖户的经营管理提供全方位服务,大力推广"标准化养猪150、200、600模式"、"发酵床养猪模式"、"标准化养禽模式",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发展家庭式养殖;四是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积极引导树立健康养殖理念,走环保养殖道路,结合国家畜禽养殖小区标准化改造项目,大力推广"猪、鸡-沼-电-肥联产"技术,充分合理利用畜禽粪污,发展循环经济。上半年我们重点将21家蛋鸡养殖小区进行了试点改造,目前效果很好,基本上达到了环保要求。
二、加强执法监督,确保我县肉食品安全
一是加强生产环节监管,抓好源头治理。上半年兽药所的全体人员对全县重点企业的生产区域、仓库进行了拉网式清查,共检出经营企业记录不规范、不完整的80家,无记录12家,畜禽养殖企业记录不规范、不完整的43家,无记录的5家,动物诊疗机构不规范、不完整的1家。在对30家经营兽药、饲料的企业进行抽查的过程中,我们共查出非标称企业的假冒兽药3个,非法兽药生产企业产品1个,查获假劣兽药57公斤,不合格饲料产品3个,所有查获的假冒伪劣产品均实行销毁,并对5家经营企业进行了依法查处和限期整改。
二是严把检疫关,加强执法理念。今年以来,全县共屠宰生猪24.1万头,检疫24.1万头,检疫率100%,回收产地检疫证23.9万张,出证率98.3%,肉用牛屠宰2810头,检疫出证率100%,禽屠宰530万只,检疫率100%,其他动物屠宰0.75万头,检疫率100%,半年共检出病猪289头,病牛2头,病禽0.62万只,过期畜产品0.2吨,检出的病害畜禽及过期畜产品,全部扑杀或深埋处理,无害化处理率100%。在严把检疫关的同时,每季度进行一次执法培训,参加人员687人次。
三、以春防为中心,狠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春防期间,局里先后召开5次防疫督办会,直接到各责任区下乡督办4次,并对各责任区进行3次暗访。4月25日至29日,对全县所有乡镇(场区)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进行春防抗体检测,采取随机抽签的办法,检查了49个村级防疫员的实际防疫情况,查了48个村、59个小组、251个畜禽养殖户的猪1098头、牛1头、鸡28只的免疫注射和"三位一体"执行情况,并采集了猪血样54份、牛血样36份、鸡血样85份进行了实验室免疫效果抗体检测。各种强制免疫的密度分别为猪瘟100%、猪口蹄疫100%、猪兰耳病77.6%、牛口蹄疫100%、鸡新城疫95.5%、禽流感95.5%、免疫证发放率94%、挂标率91%、抗体检测结果为猪瘟100%、猪口蹄疫70%、牛口蹄疫82%、鸡新城疫100%、禽流感100%。其免疫密度、挂标率、免疫证发放率和抗体合格率都比往年有所提高。真正使我县的春防工作做到"不漏一村一组,不漏一畜一禽,不漏一标一证"。
四、狠抓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服务好畜牧业发展
今年,我们争取良种扩繁改造资金140万元,大力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其中投资100万元改扩建了长流外贸种猪场,投资40万元改建了山种鸡场,建立优质三元猪、优质蛋鸡良种繁育基地,提高自主繁育和供种能力。抓住国家扶持母猪生产的机遇,大力发展种猪生产,鼓励发展母猪养殖专业户、专业村、专业场,上半年发放母猪补贴资金330万,落实母猪保险资金282万元,大大提高了养殖户生产积极性。同时我们以竹瓦、散花、关口为重点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抓肉牛、肉羊、奶牛优良品种的推广。同时推广人工种草和草地改良技术,推广高产优质青饲料种植技术。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等利用技术。强化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积极推广人工受精配种技术,进一步提高良种覆盖率,加速推进畜禽品种改良。
标准化信息管理技术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畜产品“从养殖场到餐桌”的综合精细化管理,有效保障畜产品的质量安全。临清润林牧业有限公司占地0.27km2,总投资1.5亿元,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湖羊繁育场之一,拥有5个生产区66座羊舍,存栏湖羊种羊6万只,被评定为国家级肉羊标准化示范养殖场、山东省湖羊一级种羊场、聊城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聊城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基地),被中国畜牧业协会评定为2014年中国畜牧行业优秀模式,首创了“运营规模化、养殖集约化、品种纯元化、管理信息化、生产自动化、营养标准化、产业生态化、食品安全化”的“润林八化”模式,建立了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对循环畜牧业、综合生态信息的自动检测,对环境进行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在养殖上利用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生产管理,羊舍采用自主研发的自动喂料系统,配套建设了自动清粪系统,换气系统自动控制,创造适宜生长的外部环境,保障出栏的羊只及其产品质量安全可靠。
2作物秸秆养畜技术
聊城市是山东省“沿黄肉牛肉羊优势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家畜品种丰富,既有大尾寒羊、小尾寒羊、鲁西黄牛等传统优质品种,又有自主创新的东阿黑毛驴、鲁西黑头羊,还有引进的湖羊等品种,这些优秀的种质资源使聊城畜牧业具有鲜明的特色。据畜牧生产统计,2014年聊城市肉牛、肉羊出栏量分别达到36.59万头、403.28万只,奶牛存栏量4.68万头,家畜养殖业发展势头良好。聊城是农业大市,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10000km2,可用农作物秸秆500多万吨,促进了畜牧业从耗粮型向节粮型转变,为草食家畜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加快推广青贮专用玉米的种植、青贮与利用,为草食家畜提供优质饲草资源,提升家畜生产性能,改善产品质量,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农业部2015年先期开展了青贮专用玉米推广应用示范项目试点,2015年度共创建10个示范点,在山东省创建3个示范点,其中临清润林牧业有限公司承担了国家青贮专用玉米示范项目。临清润林牧业有限公司每年收购农作物秸秆20余万吨作为贮备饲料,为2万多农户增加5400多万元经济收入,既减少了焚烧秸秆造成的碳排放和大气污染,又促进了经济可持续循环发展。
3桑蚕鸭一体化生产技术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粪便废物排放量也随之增加,大力推广“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桑蚕鸭一体化生产技术可以有效消化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形成生态循环的养殖模式。高唐县积极探索生态环保养殖新模式,发展桑蚕鸭一体化生态养殖农场,将原来“公司+农户”模式变为“公司+农场”模式。以40000m2土地为一个农场,中心区域搞养殖,四周配套种植,即每个生态农场种植桑树30000m2,建设鸭棚3栋,蚕舍4栋,即把“养殖”和“种植”建设在一个农场,桑树种植面积与肉鸭养殖数量相匹配,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零排放”。每个家庭农场实现生活办公管理区、生产区、粪污无害化处理区等严格分开,冲洗棚舍后的粪便流到化粪池发酵,通过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经过排污管道灌溉至周围的桑苗地块,达到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据测算,每个农场纯利润可达50万元。目前,高唐县已建成生态养殖农场36个。
4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
以生物发酵床为主体的“自然养猪法”是有效治理畜禽养殖业污染既现实又可行的重要举措和途径。近年来,聊城市实施了“自然养猪法”技术推广项目,在引进国内外“自然养猪法”的基础上,对已有成果和技术进行了组装配套,有针对性地研究了“自然养猪法”综合配套关键技术,对“自然养猪法”猪栏舍和垫料池建设、发酵床菌种选择、发酵垫料制作与管理、饲料、消毒、发酵舍环境因子监控以及“自然养猪法”产房、保育舍、配种和妊娠舍、育肥舍管理要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形成了一整套试验理论,并推广应用于生猪生产实践。“自然养猪法”技术的推广对发展规模生猪生产,促进生猪养殖业向集约化、专业化、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5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