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如何提高群众满意度范文

社区如何提高群众满意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如何提高群众满意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区如何提高群众满意度

第1篇:社区如何提高群众满意度范文

[关键词] 电话回访;满意度;作用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9(a)-191-02

在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我院及时转变管理和服务理念,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努力创建“群众满意医院”。为此,医院的领导广开言路,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对出院病人进行电话回访工作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正是通过电话回访收集病人或家属对医院的建议和意见,为医院制定整改措施和决策提供了可靠性依据。一年来医院逐日逐月地将有关管理措施落实到医疗服务实践工作中,使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逐步得到提高,并形成了良性循环。

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7月~2007年6月的出院病人或能代表病人意见的亲属。每月从医院数据库中随机提取有关资料编成《出院患者电话回访登记本》。其内容包括出院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地址及电话、出院日期、疾病诊断、治疗转归、回访时间、复诊时间、意见反馈、整改措施、回复时间和内容等。共回访8 138例次(不包括多次回复电话)。

2 实施方法

首先回访者代表医院对回访对象进行问候,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并提供咨询,最后按“病人满意度调查问卷表”内容,逐项询问病人在住院期间对医院各部门和医务人员的看法及意见或建议。为了保持电话回访的连贯性、真实性, 电话回访与记录应同时进行,把谈话的重点或对医院的意见和建议逐一进行实事求是地记录。对反映强烈、影响面较大的事件当即向主管部门领导报告,及时处理。每个月底对反馈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统计出满意度,并如实上报。医院每个月根据病人或家属的建议和意见进行整改。

3 结果

“病人满意度调查问卷表”涵盖医疗质量、医疗环境、服务态度、服务流程、医疗收费、医德医风六个方面的内容,每个方面又包涵了若干小项,病人或家属只要对其中的一项有意见就评为不满意,每个月统计出的满意度,见表1。

4 分析与对策

从表1中可以看出,首次月份回访满意度偏低,随着电话回访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满意度得到稳步提高,其主要原因一是医院领导认真对待回访对象反映的每一个问题,并着实解决。比如:①在第1个月的回访中就有数个病人反映某医生的服务态度不够好,医院领导亲自找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和引导,使该医生思想彻底转变过来。在后来的工作中,该医生常得到病人的点名表扬,还曾主动帮困难病人垫付医药费,病人能够因此得到继续治疗而感动不已。②最初电话回访反映较多的问题是收费欠规范,透明度较低,经查实属多收或乱收费的,责令立即退费,并要求各科一定要将收费标准进一步明细化、透明化。③有一二个科室开始几个月以人员缺编,工作繁重为由,其满意度不到60%。主管领导深入一线,了解存在的问题与真正原因,同科室负责人一道研究具体措施,并要求尽快落实。经过全科的医务人员的努力已见成效。最后2个月的满意度达到了全院平均水平;④环境卫生也是病人反映集中的焦点,主管部门领导通过反复对保洁公司的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作待遇,使卫生状态得到了改善。像这样逐个解决问题的事例举不胜举。二是每月将总结的反馈信息在院中层以上的领导干部会上通报,然后传达给每位医务人员,使人人知晓,个个重视。各科对已通报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和整改, 并要求实施效果评价,这样反复进行,一直做到让病人满意为止。三是广泛开展以医疗质量为核心,以服务态度为重点的医德医风教育活动,更新服务理念,还进行了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大比武活动等。四是针对反馈信息与管理的需要,医院先后制定了有利于病人的26项措施,并对医务人员提出了13个要求和对群众作了22条服务承诺,同时向社会公开,要求医务人员一定认真学习,切实履行承诺。实行服务标准化、工作制度化。另外,从表1中可以看出满意度由开始的较低(84.60%)逐渐上升到相对较高(94.86%),虽然只相差10.26%,可其中每上升一个百分点无不表明我院领导真诚为民服务,努力创建“群众满意医院”的决心和信心,体现院中层领导干部坚决执行整改措施和制度的决心。由此可见,电话回访之满意度调查在医院服务管理中的作用重大。

5 作用

5.1 有利于发现问题

电话回访收集的资料具有客观真实性的特点,病人在住院期间有看法和意见都不敢面对面地提出,最大的顾虑是怕医务人员打击报复,而出院后就基本上不存这方面顾虑,面对回访者他们会说出自已的真实感受和想法,通过他们让我们能够发现自己无法发现的问题或是容易忽视的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

5.2 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电话沟通架起了医患之间的桥梁,使医患之间形成了一种信任、理解、和谐的良好关系。电话沟通拉近了医院和患者之间的距离,同时医院对患者的意见和建议迅速作出反应,使患者受到重视后产生一种愉悦和满足心理,即使对医疗工作有意见,也会很快得到化解,充分体现了医疗工作者的责任感。在医院大力表彰随访中受到患者表扬的医护人员时,他们也感受到来自患方的尊重和真诚的谢意,激发他们工作的热情,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达到医患双赢。

5.3有利于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电话回访在提高病人对医院满意度的同时,也无形地提升了医院的品牌效应。“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良好的社会效益必定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从回访的资料分析,大概有80%以上病人来我院复诊,赢得病人,赢得市场。

5.4 有利于社区卫生工作的发展

我们的服务工作不仅局限于医院场所,而且已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了解患者出院后的病情变化、指导继续治疗,注意事项等,把温馨、便捷、优质、人性化的服务贯穿于对患者的整个医疗服务中,使患者出院后在家休养或重返工作岗位同样得到疾病的预防、保健、饮食、功能锻炼、复诊等相关知识与信息。把医疗服务延伸到患者家庭、社区,使医疗服务更贴近群众、贴近社会。

5.5有利于医院有效制定政策和措施

电话回访是收集病人反馈信息简便、经济、有效的方式,既可了解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现状,又可了解社会对医疗的需求与期望,还可发现自身潜在的问题和缺陷。把这些信息作为一面明镜,对完善制度、制定措施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为促进我院的管理和发展和在医疗市场竞争的激流中立于不败之地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史献义.如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J].中国医药导报,2006,10(3):119.

[2]邵长胜,张晖,李颖,等. 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补经营的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3):65-66.

第2篇:社区如何提高群众满意度范文

立足“四个到位”、抓好“五项管理”,

努力促进合作医疗工作再上新水平

——常阴沙合管办20__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们常阴沙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工作在市卫生局、市合管委的关心、支持、指导下,在管理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以合作医疗扩面参保为工作重点,以卫生服务站达标验收工作为主要抓手,以执行政策规定,搞好医疗补偿为工作目标,坚持原则、把握标准、严肃纪律、严格管理、积极而又创造性的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工作实绩,重点抓了“四个到位”、严格“五项管理”,大力推进了合作医疗管理工作的进程。

“四个到位”是:

一、合作医疗参保率到位,做到应保尽保。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是党和政府为民办实事的系统工程,如何把实事做实、好事做好,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实际困难,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件大事。因此,我们按照市合管委的统一步骤和要求,积极动员全区群众勇跃参保,在宣传发动、大造舆论氛围的前提下,做到政策要点进社区,目标任务到社区,责任包干到社区,关键措施落实到社区,通过上级鼓动,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全民参加合作医疗的参保意识大为增强。20__年市里下达我区目标任务数为1.36万人,实际参保人数为13787人,参保率达到了97,不折不扣的完成了市里下达的任务指标。

二、卫生服务站达标建设到位,做到服务环境优雅舒适。

全区共有七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0__年度新建了五个服务站,并当年全部通过验收,尚有常红、常南二个社区服务站列入20__年达标验收的范围。20__年是管理区集中精力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关键之年。在管理区财力极为紧张,资金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为确保市政府有关卫生服务站达标建设三文秘站版权所有年任务二年完成的要求落实到实处。把卫生服务站建设纳入了财政支出项目。到目前为止,常红社区卫生服务站新建工程建设已经全部完成,进入验收阶段。常南社区卫生服务已经列入规划并开始动工改造,预计12月底验收,年内达标率确保100。在此同时,为了使服务站的各项设施有新的改观,今年以来全区卫生服务站新添病床20张、输液椅5张、药柜、办公桌等设施。投入资金数十万元,为全区居民提供了优质、优雅、舒适的服务环境,深得老百姓的欢迎。

三、医疗服务质量到位,不断提高居民满意度。

社区卫生服务站是为民服务的窗口,热爱岗位、热心病人、热情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工作标准的最底线。为此,我们以社区医务人员服务质量为抓手,一是认真贯彻市卫生局的指示精神,在全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中开展向人民的好医生华益慰同志学习的活动,组织他们学习华益慰同志的先进文秘站版权所有事迹,以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敬业精神教育社区医生牢固确立为民服务的思想。二是在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中提倡“一杯水、一句问候、一次搀扶”为内容,心贴心、尽一份孝心、送一份温馨的活动,使社区医生树立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使病人有到站如到家的感觉;三是提倡微笑服务,采取上门就诊、免费义诊、健康知识辅导、病人病情信息跟踪、服务站热线电话等形式,主动关心病人病情状况。在此同时,为了及时了解民声民意,我们每半年发放一次病人问卷调查表,了解百姓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和社区医生的满意度。经年终考核,常东、常西二个卫生服务站群众满意度达100,常兴、常红、常北、常南四个社区卫生服务群众满意度都在95以上。

四、药品让利工作到位,做到价格优廉取信于民。

今年下半年起,我们按照市合管委的要求,药品进行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并与市百禾医药公司签订长年配送合同,真正做到了进货渠道正宗,药品质量保证,药品价格优廉。并请百禾医药公司编印了常阴沙管理区卫生服务站药品基本目录,制订了全区统一的让利后药品价格,在国家指导价的基础上让利25,使百姓直接受益,下半年起共让利金额达到7万余元,使老百姓真正尝到了甜头,一方面杜绝了商业贿赂和采购过程中暗底操作不廉洁行为,另一方面体现了采购工作公开透明的运行机制,今年以来,我们合管办无一例私自进药现象,从而使患者用上放心药。

“五项管理”是:

一、抓好基金管理,做好结报工作。

为了严肃财经纪律,做到专款专用,管理区财政所专门设置“医疗基金收入户”、“医疗基金支出户”,专门用于医疗基金的拔入和补偿,真正做到了收支二条线,确保基金不滥用、不混用、不挪用,其次在结报工作中,把好审核关,严格执行规定,尤其是在今年全市合作医疗补偿费统筹的情况下,结报人员站在既对政府负责,又不让百姓吃亏的高度,尽心尽责、严格把关。全年已审核出非期内报销凭证305张,金额为56565元,非定点医疗机构的凭证125张,金额为31858元,需要补办有关手续的凭证138份,接待了上门咨询人数250多人次,严格了手续制度,严肃了工作纪律,确保了结报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二、抓好诊疗行为管理,严肃执行政策规定。

诊疗行为的好坏是涉及老百姓的利益,是关系到政策严肃性,在诊疗行为管理上,我们重点把握以下几个环节,一 是严格处方不超标,经常督查卫生服务站处方是否超30元/张的标准。把处方平均值与门诊日志人数结合起来查,在考核中发现除了常东社区抽查到一本处方超0.3元/张外,其他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处方都在25——27元之间,二是坚持合理用药,不滥用抗生素和激素,在考核中发现常西、常红、常南三个社区有不合理用药的现象,有少许剂量过大,有的药物不按要求混用;三是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做到不故意分解处方现象,在下半年督查工作中未发现有故意分解处分的现象。通过督查,情况通报,召开例会,使社区医生诊疗行为在不同程度有了新的改进和提高。

三、抓好医疗文书规范化管理,努力提高社区医生业务水平。在现有社区医生队伍中,由于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是在医院收编时下岗的护士人员,有的是土生土长的赤脚医生和刚从学校毕业学生,层次不同,水平不一。为了加强规范化管理,尤其是加强他们的医疗文书的规范,显得尤其重要。所以我们将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提高他们医疗文书书写水平。上半年我们请农场医院外科主任黄建华同志来上医疗文书规范的理论与操作一课;按照市卫生局的统一安排,组织社区医生进行岗位轮训。由于多方配合,使社区医生们医疗文书等资料逐步趋于规范,常东社区医生陈志明同志从事基层社区医生几十年,原有医疗文书只求看得懂,不求规范化,通过学习培训和个别指导,医疗文书规范、清晰,门诊日志内容齐全,处方书写基本符合标准,皮试、消毒等台帐有内容、有记录,文字书写整洁清楚。通过学习培训,社区医生医疗文书规范化都有了明显提高

四、抓好信息化管理,确保电脑刷卡正常运作。

从今年三月起,辖区内七个卫生服务站信息化结报点已全部开通,并投入正常运作,在手工帐、电脑帐并举的情况下,力求电脑刷卡,结报的正确率98以上,在此同时坚持一人一卡,专人专卡的就医原则,严禁串用、套用他人ic卡就医的现象,不开搭车药,在年终卫生服务站考核中未发现有类似的现象的发生,今年以来共更改错卡137张,重置新卡41张,老百姓带卡看病的意识逐步得到了增强。

五、抓好基础性管理,提高社区医生整体素质。

为了抓好基础性管理,我们重点在四个方面抓落实,一是严格工作纪律考核,坚持请假制度,上班不离岗,不在网上聊天和玩电脑游戏,卫管中心派专人经常下基层督查;二是严格收费标准,积极提倡病人与发票同行,杜绝不开票,不撕票等现象;三是严格药品管理,采取统一制单、集中配送,无私人进药无过期药品;四是注重环境卫生,坚持着装上岗。在执行纪律方面,常西社区黄玉红同志尤为突出,其父亲患食道理癌在上海肿瘤医院治疗,请假一星期,为了不耽误服务站的工作,提前二天到站上班。在卫生管理上,常兴社区张燕、常北社区樊明磊同志经常动员其家属一起到站搞卫生,确保卫生服务站做到卫生、干净、整洁,各项工作有条有理。

第3篇:社区如何提高群众满意度范文

一、提高对述职评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我区深刻认识到:开展述职评议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经济建设事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促进全区各部门各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领导干部执法为民、服务经济、依法行政和廉洁从政的水平,进一步树立良好的人民公仆形象,使群众对领导干部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二、述职评议使领导干部工作真正接受群众检验

述职评议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使领导干部工作真正接受群众检验。我区开展述职评议工作,使领导干部直接面对群众,让群众直接评判领导干部工作的优劣好坏,领导干部的工作群众满意不满意,使领导干部一些做得好的人与事,得到充分的肯定与赞扬,一些做得不好的人与事,得到及时提醒,有利于今后改进和提高。

三、认真、细致、扎实开展述职评议工作

我区认真、细致、扎实开展述职评议工作,形成制度化化和常态化,原则上要求各级干部每年开展一次述职评议工作,时间大多定于年末或年初。区级机关部门和乡镇向区委、区政府述职,村支两委干部向乡镇党委、政府述职。述职评议会议邀请代表一般由监管服务对象代表、当地党政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及社区、村委会代表等社会各界代表组成。在述职内容上,明确规定应以“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为主,说明如何改进提高;而不能着重讲成绩、歌功颂德”。

四、述职评议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述职评议工作促进了基层干部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基层干部向群众开展述职评议工作,使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以充分发挥。实际充分证明,述职评议工作的开展,把行政管理机关依法行政、执法职责的监督权交给了群众,这对规范执法行为,推进基层政风行风建设,增强基层干部执法为民的理念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促进了基层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

(二)述职评议工作增强了基层干部的公仆意识。基层干部向群众开展述职评议工作,尤其是让群众面对面对基层干部进行评议打分,改变了个别基层干部以往存在的以管理者自居的错误思想,使基层干部产生了危机感,既有了压力,又有了动力,提高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改变了过去“工作做得好不好,由上级部门考核说了算”的干部考核方式,使“工作好不好,群众最知晓;工作廉不廉,群众最有发言权”的科学考核方式得到逐步确立,体现了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的一致性。

(三)述职评议工作架起了与群众沟通的桥梁。述职评议工作的开展,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一个监督基层干部新的平台,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了基层干部廉政勤政和依法行政。同时,通过述职评议工作,使政府行政管理机关一线执法人员自觉地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及时处理群众的合理诉求,增进了友谊,消除了误会,化解了执法矛盾,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密切了同群众的联系。

第4篇:社区如何提高群众满意度范文

渝北区在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党政领导班子被评为主城九区唯一的先进领导集体。

“去年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指标成绩名列前茅,人民群众对我们工作的满意度持续提高,在民调上也拿了高分。”渝北区委书记周旬说,“只有干得好,才能考得好,只有群众满意,民调才能得高分。”

在民调机制引领下,渝北区走出一条民生导向的科学之路。

产业升级:从“江老幺”到“领头羊”

“好个江北县(1995年改名为渝北区),停水又停电,走路怕崴脚,电话总占线。”这首名为“江老幺”的打油诗,描写的是渝北区的前身。

如何改变落后面貌,加快经济发展成为渝北区群众的第一呼声。

2008年,经过深入调研,周旬提出打造重庆对外开放“第一门户”的战略思路。此话一出,许多干部不解:“渝北深居内陆,怎么成为重庆对外开放‘第一门户’?”

“我们有江北国际机场,将来还有两江新区、保税港区、会展中心,这么好的平台,为什么不能成为开放门户?”周旬为干部释疑。

为了打造“第一门户”,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决定带头招商引资。

不久,周旬获得一个信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意在西南地区选址建一个物流基地。

“这是一个好机会。”周旬立即跟中国移动高层取得联系,同时组织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论证。在他的牵线搭桥下,中国移动和空港工业园区一拍即合。2009年1月,中国移动将西南大区物流基地落户渝北。“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总投资达六亿元,建成后预计可实现200亿元物流周转量,同时带动相关IT技术及设备生产的发展。”渝北区外经贸委副主任倪国树说。

2010年5月初,一架飞机缓缓降落在台北机场。

踏上宝岛的渝北区区长黄玉林一脸严肃,他背负着渝北产业升级后对新型产业的招商重任。在一周时间内,黄玉林带着团队跑遍了台北、台中、高雄等市。

效果立竿见影。三家电子制造企业很快入驻渝北,它们的生产基地建成后,每年将形成46亿元的产值。

渝北区的重要招商引资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11年6月20日,江北金源大酒店。仁宝电脑与重庆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个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制造商,正式落户重庆市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空港功能区。

“仁宝项目的入驻,每年仅加工出口产值就将超过500亿元,建成投产后能吸纳十万产业工人,将带来相关产业集群的发展。”渝北区发改委主任杨继光兴奋地算了这样一笔账。

在打造对外开放“第一门户”思路的指引下,渝北经济强势崛起: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五年全市第一;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全市第一;2010年,渝北区成为我市首个千亿工业大区,位居重庆工业十强区县榜首。

渝北从农业大县“江老幺”变成工业“领头羊”后,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渝北12万产业工人的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5%,今年工业企业职工月均工资接近3000元。”渝北区经信委副主任王光玲说。

渝北产业的成功升级,为分好民生“蛋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城市变脸:从“臭水沟”到“宜居之家”

“现在的湖面看上去清爽多了!”家住渝北区碧津湖畔的王家旭感叹地说。

可两年前,包括碧津湖在内的“六河七湖”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盘溪河长满了‘水白菜’”、“双龙湖尽是蓝藻”、“河水臭得连鸭子都不敢下水”……从2009年4月以来,群众反映河湖污染严重的问题,引起区委、区政府的重视。

2009年6月,一辆车停在盘溪河边。

周旬、黄玉林眉头紧锁。紧接着,他们的足迹踏遍流经城区的河岸和湖岸。

“这件事涉及几十万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必须彻底根治。”周旬下了死命令。

2010年6月,被渝北区称作“一号工程”的“六河七湖”整治工程正式启动。

一场综合整治水污染的硬仗打响了。这项投入三亿元的“六河七湖”整治项目,调动渝北区十余个部门联合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2100余人次。

“宝圣湖变清了!”今年夏,市民陈小东在路过宝圣湖时惊喜地发现,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鱼儿在水中游荡。

住在湖边的张中凯老人写下了这样的楹联:“窗含碧湖千层浪,门观垂柳拂清风。”

“以前的水发黑发臭,经过整治后,新塘溪末端水质由劣五类转变为可作为饮用水源的三类水质。”渝北区“六河七湖”指挥部副指挥长范清海说。

整治“六河七湖”,只是渝北区城市变脸的一个缩影。

2010年7月,渝北区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决定:用两年半时间,投入300亿元,为老百姓办好十件民生大事,实现住有其所、老有所乐、出行便利、推窗见绿。“去年全区财政民生支出达到39.8亿元,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56%。”渝北区财政局副局长丁厚荣说。

水在城中,城在园中,房在绿中,人在景中,这是新渝北的真实写照。

“环境变好了,百姓满意了,民调自然上去了。”渝北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刘茂文说。

政府转型:从“盯政绩”到“盯民意”

2010年12月,渝北区双龙湖街道办事处收到一封感谢信。

“衷心感谢街道和社区干部帮我解决了困扰半年多的难题。”落款人是32岁的香港居民杨丽。

去年初,杨丽回到渝北区双龙湖街道龙祥街社区外公家住,让她烦心的是,楼下餐馆排出的油烟天天往楼上灌。

“窗户不敢开,衣服也不敢晾。”杨丽抱怨说。由于人生地不熟,问题一拖就是半年。

偶然间,她在楼院门口看到一封公开信,上面清楚地写明了街道相关职能科室的联系电话。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杨丽拨通了街道办事处的电话。

十几分钟后,社区干部来到杨丽家。

在街道和社区干部的协商下,餐馆老板安装了排烟管道。“太好了,再也闻不到油烟了!”杨丽怀着感激之情给街道写了一封感谢信。

“每年初,街道都要同区委、区政府相关部门签订目标考核责任书,社情民意如何是我们进行考核的重要手段。”刘茂文说。

据2010年度年中民意调查分项指标得分显示,渝北区有关低保的民意调查在主城九区居第八位。

“看到民调结果后,我们很有压力。”双龙湖街道负责人坦言,“当时街道吃低保的有2000余户,群众对‘低保不该领又领了的情况’一栏打分最低。”

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在区委的统一部署下,双龙湖街道对低保工作展开了“攻坚战”:一是组织社保员上门核实情况,二是对申请低保的家庭召开民主听证会,三是挨家挨户送去低保家庭情况公示单。

“这三招很有效,低保户从2000余户迅速锐减到200余户。我们真正做到了让该吃的能吃,不该吃的坚决不能吃,群众很拥护。”双龙湖街道社保所所长谢果说。

群众满意了,民意也上去了。据2010年度年末民意调查分项指标得分显示,渝北区在该项目考核中飙升至主城九区第一位。

从产业升级、城市变脸再到政府转型,在民生导向的驱动下,渝北区走出了一条经济和民生协调发展的“双赢”之路: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3.6亿元,跃居全市第二位;人均GDP达到8200美元,高出全市平均水平一倍多;户籍人口突破100万大关,常住人口跃居主城第一位。

第5篇:社区如何提高群众满意度范文

记者:徐副市长,您好。长期以来,南京市良好的社会治安为市民日常生活提供了安全保降,也给外地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首先,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平安南京”建设的总体情况。

徐珠宝:安全、稳定是城市的品牌,也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南京是全国较早提出平安创建理念并开展创建活动的城市,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此项工作,不断适时出台新的政策措施予以落实。通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南京的社会治安工作连续多年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居领先地位。与此同时,群众的安全感以及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也在不断上升。据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以来,南京市民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均在95%以上,位居全省前列。在2010年江苏省纪委组织开展的政风行风述职评议中,南京市公安局群众满意度达99.9%,在南京市10个执法部门中位列第一。南京的平安形象,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到南京旅游、就业、创业。

记者:平安是品牌、是名片同时,平安也是个“易碎品”,只能不断巩固发展,而不能有任何停顿、倒退。当前,社会形势发生着深刻变化,维持社会稳定任务十分艰巨。如何实现可持

徐珠宝: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公共需求和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南京市作为江苏省会城市、特大城市、区域中心城市,人财物流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增速,南京社会治安管理状况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相伴而生。比如,社会治安呈现新的特点,人们处于转型期,心理容易失衡,犯罪活动趋于活跃;公共安全在城市大建设、大开发的环境下,监督工作难度极大;法治环境发生新变化,导火索越来越多;舆情导控出现新动向,互联网舆情进入传播活跃期;危机管理面临新挑战,突发事件给公安机关的应急处置带来新任务、新课题。这种新形势,迫使我们创新社会治安管理,采取新的理念、思路和措施,继续推进“平安南京”建设工作。

与此同时,南京正处于进入“两个率先”新征程这一关键时期之中,并且将在2014年举办青奥会,这给南京的平安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公安机关必须立足全市进入“两个率先”新进程、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新目标,坚定不移地紧扣主题主线,坚持不懈地开拓创新,全力创建和谐稳定示范区,打造最安全城市,为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创造良好环境。

面对新的社会环境和工作要求,我们将围绕科学发展争第一、改革创新争第一、和谐稳定争第一的“三个争第一”目标,用创新去适应这种变化着的社会环境,多想一招、多管一步,打破传统条条框框束缚,不断推陈出新,重视、关心人民群众利益的宗旨问题、感情问题,使我们的警务围绕“民生”转。这是一种民生警务观,这种警务观的最大受益者是市民。为了具体落实民生警务观,我们将重点实施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这些措施涵盖社区六进、服务发展保障民生、科技强警及强化破案攻坚效能等“十二项工程”建设。

警务融人社区管理:从“五务一体”到“社区六进”

记者:警务围绕“民生”转,是社会治安管理的一个创新,但也面临着新的困难。社区治安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在这方面,南京市公安局有哪些成功做法?

徐珠宝:社区是社会和城市的细胞,平安的根基在社区。人民群众生活在社区、矛盾纠纷起源于社区,社区是现代社会服务管理的最前沿和主要平台。保证社区的井然有序、和平安宁,对于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至关重要。但是,现阶段社区治安管理确实存在一些难题和漏洞,这在南京表现尤为明显。目前,南京全市3000多个小区中,有一半多是1995年以前建设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陈旧,管理力量薄弱,“收费难”与“管理难”交织,环境“脏乱差”,成为执法管理与服务的“盲区”。

如何让“盲区”“改头换面”,不断提高社区警务效能?如何深化社区警务机制改革,让社区成为一座城市和谐与安宁的最基本安全屏障?这是南京公安机关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2009年7月,我们决定从社区组织建设入手,以社区民警在社区任职为契机,推出了社区警务全面融入党务、政务、事务、家务“五务一体”战略,社区民警进入社区党委班子。这项战略得到了较好实施,目前,通过公推直选的方式,民警普遍担任了社区党委副书记(委员)职务,实现了由社区管理实施者向组织者转变。

“五务一体”仅仅是警务融入社区的开始,要真正夯实社区这个最基础的细胞,还要进一步推进。为此,2011年以来,南京警方开展了“社区六进”工程,将消防、物管、网管、车管、危管、外管等六项公安业务延伸至社区。针对基层消防监管力量不足,我们探索建立“消防俱乐部”等民间社团组织,以消防进社区实现防火监管基础化;针对小区停车难等问题,通过加强小区内道路微循环建设,深化车辆源头管理和涉车案件防范,以车管进社区实现交通管理科学化;针对大量游戏机房、加油站、烟花爆竹在小区等情况,通过排查危化品数量和安全隐患,以危管进社区实现涉危控制源头化;针对1500多个无物业管理小区,推动保安进驻,以物管进社区实现基层防范专业化。

徐珠宝:我举几个例子,位于建邺区的玉兰里小区,是上世纪90年代的典型老旧小区。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个小区长期以来无物业管理,环境脏、乱、差,安全隐患多,停车秩序混乱,每年发生的入室盗窃等刑事、治安案件不下数十起。然而,伴随着该小区被确定为全市深入社区警务机制改革试点之一,变化悄然发生了。目前,这个小区里规划完好的停车位和清晰的路面行车标志,让人感觉井井有条。2011年以来,该小区也没有发生一件治安、刑事案件。还有浦口区的铁桥小区,这也是一个上世纪90年代的以拆迁安置为主体的半封闭式老居民小区,今天也已经井然有序,同样是“旧貌换新颜”典型代表。

总体看,我们实施“社区六进”工程的成效是显著的。2011年以来,南京市因停车、物管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同比下降了12.7%,全市发生汽车被盗案件降幅达47.5%,火灾事故死亡和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44.4%和71.4%。

抢占民生警务制高点:从网上警务到警务“云计算”

徐珠宝:科技是第一驱动力,南京警方一直重视将创新科学技术应用在警务工作中。此前,我们组织研发的“数字警务综合信息平台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南京警方在全国公安系统首创“网上公安局、公安分局、派出所、警务室”4级网上警务体系,南京市16个公安分局、158个派出所、888个警务室全被“搬”到了网上,网上警务走在了全国前列,为市民提供了极大方便。

为了积极运用云计算技术,主动

融入“智慧南京”建设,南京警方已经于2011年8月启动建设全市“警务云计算中心”。这个基地平台将充分发挥“云技术”高度整合信息的作用,实现跨部门、跨警种,甚至跨地区的信息共享,为警方刑事侦查、治安管理、交通管理等方面提供信息化基础平台。与此同时,南京市民也可借助这个平台实时获取交通信息、停车信息、防骗信息等。

南京“警务云计算中心”将建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警务云计算基地。南京警方也将用好云技术,规范社会秩序管理,保障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提高平安南京效能。

重视侦破民生案件:从紧盯大案到“大”“小”案兼顾

徐珠宝:南京警方始终把打击锋芒对准以命案打头的严重暴力犯罪、以黑恶势力打头的有组织犯罪和以“两抢”打头的多发财犯罪。在南京市公安局实施的“十二项”工程中,通过实施现代警务工程、破案攻坚工程等强化了重大案件的快速侦办机制。2011年上半年,我市现行命案破案率保持100%。另外,“清网行动”也取得较大成绩。2011年5月底,我们根据公安部统一部署,组织专门力量对重大案件和长期潜逃的在逃人员开展线索追踪和赴外抓捕工作,充分发挥南京公安信息化、基础基层、破案攻坚等工作优势,警种整体联动、地区协同作战、全社会广泛参与,向网上逃犯再次发起强大攻势,一批潜逃多年的犯罪嫌疑人相继落网。此次“清网行动”,南京警方共追回公安部B级逃犯、督捕逃犯、命案逃犯89名,抓获潜逃10年以上逃犯37名。在全国“清网行动”追逃清网率位居全国36个大城市之首,被公安部荣记集体一等功。

在坚持侦破“大案”的同时,南京警方不忘侦破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小案”,做到“大”“小”案兼顾。

记者:南京警方为何如此关注民生“小案”?又是采取怎样的措施侦破民生“小案”的?

徐珠宝:警方遇到的一些刑事与治安案件,性质不是特别恶劣、涉案金额也不是特别大,被看作是“小案”。但是,这对于警方而言的“小案”,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是他们身边的“大案”。如果是民生警务,就不能不重视这些民生案件。近年来,南京发生的杀人、放火、爆炸等八类主要刑事案件只占案件总量的2.5%,但是,各种侵财案件占到了案件总量的九成。这些侵财案件压降不下去,群众怨言大。如何处理好压降案件与案件侦破、破大案与破小案、破案与追赃的关系,反映的是公安机关对人民群众利益重视、关心的宗旨问题、感情问题。小案处理不好,会引发大案;解决小案,必须从源头做起。我也曾多次去“小案”现场,表明对民生案件的重视。

为了侦破民生案件,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将侦破大案要案的机制引入民生案件中,把破获民生案件和大案要案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最大限度调动各种警力,做到抢劫、抢夺“两抢”必打。特别是在2011年4月和5月,南京“摩抢”金项链案件呈季节性反弹态势。对此,市公安局调集江宁、下关、白下、栖霞、浦口等多个分局,和刑侦、公交、水警、交警等多个部门,合成作战,连续打掉流窜来宁的“摩抢”金项链犯罪团伙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这些团伙被摧毁后,全市“摩抢”金项链案件大幅下降。另外,2009年,我们就已着手建立案件首接责任制、牵头侦办制、区域协作制、督办问责制,落实“谁接警谁受理、谁侦办谁负责”等立案必查工作机制。同时,还在派出所设立“小案”查询系统,不断完善案件告知、查询、回访以及物品发还工作机制。

鼓励见义勇为:从治安志愿者到普通市民共同参与

记者:当前社会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社会冲动,另一个是社会冷漠。前者已经受到普遍关注,但后者却未得应有重视。请问在市民的道德引导方面,南京警方有哪些针对性的措施?

第6篇:社区如何提高群众满意度范文

关键词:疏勒河项目区;移民;满意度;层次分析法(AHP);模糊DEA评判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 3198.2016.22.015

1 引言

生态移民工程是在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引起社会极大关注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特别对西北生态恶化的民族地区而言,实施生态移民是一件具有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的大事,然而生态移民会使得少数民族地区民众在迁移过程中对其原有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产生极大冲击,如若不处理好少数民族群众生态移民与整个社会的适应融合,就会使少数民移民问题转化为民族冲突问题,并影响“中国梦”在我国各个民族群众之中的实现。本文以疏勒河流域小金湾乡东乡族移民点为例,试图找到少数民族生态移民的适应性特征,并提供有效建议和对策。

2 疏勒河流域东乡族生态移民的历史沿革

2.1 西北地区生态移民的探索阶段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有组织的生态移民开发,针对甘肃、宁夏地区成片的地区干旱多灾,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受到严重生存威胁的情况下,确立了“三西”农业建设项目。在梳理甘肃沿黄河一带的荒地后,国家强调利用依沿河带,开发可利用荒地实施移民,对严重干旱,并无水源可寻的地区实施大规模、有组织的移民措施。

根据中央的指导思想,甘肃省各级政府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确定了利用河西中部引黄灌溉区对无水资源和土地贫瘠的山区和旱区实施生态移民,并制定了相关的移民措施和方案。

2.2 甘肃省疏勒河流域移民安置的实施阶段

原住区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是典型生态弱化地区,到处是犬牙交错的高原沟壑,这里生活的东乡族人民生活困苦,交通闭塞,思想落后,长期挣扎在温饱线上。基于以上现状,1990年甘肃省“两西”建设指挥部批准正式成立少数民族移民聚集点,并于1991年开始对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进行移民安置试点。

1996年甘肃省充分利用和世界银行合作开发疏勒河流域农业综合项目机会,实施了疏勒河流域生态移民战略。先后在玉门市、古浪县和秦王川建立移民点,并对重点移民对象区域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进行了大量动员,特别在玉门成立的四个东乡族乡,主要代表典型小金湾东乡族乡集中了相当一部分东乡族移民迁徙聚居。

1998年金湾东乡族乡正式归属玉门市管辖,截至2012年全乡下辖四个村共1382户人口5585人,全乡所有东乡族移民均为原临夏州东乡县人。

基于疏勒河流域东乡族生态移民的历史发展轨迹,作为西北地区典型生态移民缩影,东乡族人民对移民后的生产生活是否满意,是否实现了安居乐业,就需要从生活环境适应、经济环境适应、文化环境适应多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

3 疏勒河流域东乡族移民后的适应性分析

3.1 生活环境适应性分析

生活环境适应是指移民过程中移民对陌生的生活环境磨合调整过程。东乡族移民从临夏回族自治州沟壑贫瘠山区生态移民到玉门市小金湾乡这一宽阔平原地带,地理环境的变化显然对其生存环境影响巨大,并影响其原有的生活方式,因此东乡族移民必须在生活上适应新的环境。在实地调查100户人家中,50%以上的人认为移民搬迁后初期,主要面临的是资金问题,特别反映在不动产的修建,开辟新的生产性土地,由此诱发对新的生活环境的极大无力感,并对故土的眷恋会比较强烈,但有不到10%的东乡移民表示他们有效借鉴了之前移民的经验,并充分利用政府在税收和补贴优惠,能很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另外东乡族移民的生活质量也在稳步上升。在入户调查中,大部分家庭都有了各种家电、手机、摩托等,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东乡族移民家庭还购买了现代家居,生活质量与玉门市普通家庭相差无几。

总体上,自2005年玉门市疏勒河流域项目东乡族县移民安置区建立以来,仅十年时间,大部分东乡族已经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目前已开垦出土地29800亩,渠道、道路、供水、供电,住宅等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完善,这使得目前东乡族移民对目前生活还是较为满意,毕竟比起山峦起伏、用水不便的原住地而言,疏勒河流域平原地带不仅平坦开阔而且交通十分便利,也利于东乡族民众较好开展其它各类活动。

3.2 经济环境适应性分析

移民的经济环境适应是指在新的经济环境中,面对生产条件、生产方式的变化,移民在新环境中的心里调适过程。

在临夏原住地东乡自治县,东乡族民众仅仅只能种几亩薄田,依靠散养牲畜过着贫困的生活。以移民到玉门市疏勒河流域项目区小金湾乡为例,2008年经济作物棉花种植达到7850亩,其它立体经济作物达到5766亩。总体占耕地面积的85%,加上其它收入,基本人均收入从不足100元达到人均纯收入1000多元。

另外,政府鼓励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使得东乡族移民的牧畜产业初步形成规模,但由于养殖产业前期投入规模大,回收周期长,在缺乏金融扶持的情况下,经济效益难以有很大提升,但比移民之前,东乡族移民的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总体上,移民后东乡族移民生产方式有了较大变化,改变了过去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大力向汉族农民学习,使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科学种植方式,东乡族移民在种植上更偏向于经济作物的选择,因为经济作物的收入比粮食作物的要高。可见,科技致富的思想极大的改变了东乡族移民的传统思维。

3.3 文化的适应性分析

东乡族移民宗教文化偏向伊斯兰化,在全新的生产生活环境中,必然容易受到来自外来文化的冲击,如何适应新的文化体验,并与这些文化和平相处,需要一个调试过程。

通过调查,移民之初,大部分搬迁者都是年富力强并有一定创新精神的年轻人,放弃原有的凑合生活进行艰苦的重新创业,心情显然非常失落,同时远离故土也缺乏亲戚朋友的救济与情感共鸣。

宽松文化环境上的支持是东乡族移民文化适应的主要因素。首先是政府在政策上非常关注东乡族的宗教自由问题,在小金湾移民之初,已建设好了宗教场所并有效解决了移民的信仰归宿问题,良好的宗教场所建设和秩序的规范,消弭了对移民的生活秩序和整体社会秩序造成冲击。二是小金湾集中在远离汉族社区周边区域,在利益上没有与汉族人民产生冲突,因而当地汉民没有产生排斥态度,也较为积极的帮助东乡族移民进行生产指导与帮助,加之很快东乡移民的收入水平远超移民之前,使得东乡族移民较快将文化移植到新地方,并适应了当地生活。

另外,东乡族移民教育观念也逐步在改变。调查发现移民前的东乡族民众认为读书不如念经,而移民后教育、交通、经济的发达,许多东乡族民族认为接受义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但同时小孩课余时间还是送到经堂进行宗教学习。

总体来看,国家“两免一补”的策略方针是有效的,它通过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转变改变了东乡族移民的落后思想,促使他们接受现代文明观念的熏陶,整体东乡移民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4 疏勒河流域东乡族移民适应效果模糊评判

目前对生态移民,特别是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后的绩效评判的文献还相对较少。纵观以往文献可以发现,层次分析法(AHP)能够充分利用专家专业意见,但缺点是过分依赖主观判断;模糊综合评判法充分利用了移民个人的主观意见,但缺点同样受移民个体的主观判断,受人为因素影响。

因此,本文提出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判法以及数据包络分析(DEA)的“组合方法”确定权重,因为数据包络分析(DEA)是由决策单元中各输入输出的实际数据自身求得最优权重,克服了决策者偏好的主观性;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判法反映了决策者的偏好,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判法以及数据包络分析(DEA)的结合,能有效结合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判法的主观性和数据包络分析(DEA)的客观性,方便更好的反映决策者的意志。

目前以金湾东乡族乡四村781户作为调查问卷对象,占东乡族移民户的56%,调查范围符合样本设计要求。

4.1 建立指标体系

依据疏勒河项目区移民现状社会经济调查小组收集的数据资料和东乡县移民工程的实际社会经济影响,分别从收入满意度、生活质量满度和社会关系满意度3大方面及10个细化指标进行评价,其自愿移民满意度指标体系结构见表1。

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确定各层次各因素之间的权重时,采用一致矩阵法,使用同等、明显、绝对重要三个度量层,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表2即是判断矩阵元素标度表。

根据和政县、东乡族自治县、宕昌县、积石山县和陇西县回收的问卷700份有效问卷调查,综合平均得出二级指标体系之间两两相互比较的重要程度。以便通过下列判断矩阵加以证明。

通过专家打分,然后将专家意见统计,列成判断矩阵及指标权重,这里C1=收入满意;C2=生活质量;C3=邻里关系,两两比较结果如表3。

通过计算收入满意的权重为0.483737;生活质量满意的权重为0.352979;邻里关系的权重为0.163284其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λmax=3.08764;并进行一致性进行检验CI=0.0453,CR=CI/RI=0.0453/0.58=0.0781。由于CR

4.3 模糊DEA评价

模糊评价能有效量化移民对迁移后的看法,DEA法从决策单元的实际数据出发求得最优权重,具有很强的客观性。首先确定因素集,自愿移民满意度因素集可设计为X={A1,A2,…,A10}={收入满意,生活质量满意,家庭邻里关系满意…邻里关系};其次确定评价集,自愿移民满意度的评语集合设计为Y={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

由于DEA方法的要求,每个决策单元都有输入和输出,选取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作为系统的输入,满意、非常满意为系统的输出,运用DEA2.1软件对表4的数据进行求解,受篇幅与所达预期目标,这里只列出相应的最优目标函数值。

可见A2、A3、A10家庭经济情况、工作劳动收入、邻里关系是移民相对最满意,A4、A9、A1、A5教育条件、家庭关系、政府搬迁补贴、交通状况是移民相对满意;A7、A6、A8依次是购物方便程度、文化娱乐条件、就医条件移民满意一般,其中医条件满意度最差。

4.4 AHP与DEA重合权重

利用线性加权的方法来确定权重,利用公式ψi=λαi+(1-λ)βi,为了综合两种方法,特取λ=0.5。据次分别求出:

收入满意度=(0.483737+0.821*1*1)/2=0.6523

生活质量满意度=(0.352979+0.926*0.805*0.692*0.755*0.623)/2=0.297

社会关系满意度=(0.163284+0.881*1)/2=0.5221

从上可以看出,总体上看东乡族移民群众的收入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收入满意度认可较高;其次移民群众对社会关系满意度基本认可,这说明移民后,民族关系没有受地域迁移而产生文化上的过多冲突;生活质量总体上移民群众满意度低,说明在改善生活条件上,应多增加一些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来满足东乡族移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改善。

5 疏勒河流域少数民族移民扶贫开发的建议

5.1 重视非政府组织(NGO)在扶贫方面的参与

从政府搬迁补贴的满意度排在10个指标的第6名可以看出,政府投入并不能完全解决移民资金问题,省政府和世界银行进行疏勒河农业开发项目,大部分资金用于项目建设,而移民安置资金占总资金不足20%,分发到移民建房上一户只有三千块钱,移民群众建房资金严重不足,因此发挥市场参与建设有助于弥补政府资金先天不足,同时也避免产生利益寻租行为等各种弊病。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非政府组织本身对扶贫有很高的积极性,尽管非政府组织有不规范的一面,但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上,完全可以利用它们在市场和社会筹集和动员资源等方面特有的优势等,从而为扶贫做出更大的贡献。

5.2 加强移民地区的基础建设,改善投资环境

从购物方便程度、文化娱乐条件、就医条件排名可以看出移民满意度最低,因此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采用以工代赈或是PPP(公私合营模式)基建模式吸引市场资金参与基础建设。

有效改善就医条件,由于疏勒河流域项目区交通交件不便,医疗机构设施简陋,移民区的移民群众看大病难。因此,要加大医疗设施的建设,基本满足一般大病能就近治疗的原则,其次,整合省会优秀的医师资源,设立定期轮流挂职工作的机制,提升移民区医疗诊治的水平。

5.3 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少数民族劳动力的素质

从教育条件的在10个指标的总体排名当中,可知移民教育条件较移民前有了较大改善,但移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与经济收入的提高呈现非强线性相关的现象,因此针对移民地区的教育应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使得少数民族群众既懂得理论又懂的技术,培养大批的实践创新人才;最后,加大汉语课程的学习,因为少数民族人口贫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语言的障碍。建议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农村能否从小学起就开设汉语课,这有助于少数民族更好的吸纳先进社会经验。

参考文献

[1]张俊莉.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制度创新的特征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4,(11).

[2]陈涛.基于AHP与DEA的组合方法确定指标权重[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23).

[3]冯雪红,聂君.宁夏回族生态移民迁移意愿与迁移行为调查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4]张灵俐,刘俊浩.生态移民补偿机制的经济学研究[J].兰州学刊,2014,(9).

第7篇:社区如何提高群众满意度范文

为了加快新农村百村万户小康住宅工程,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近日,区政协组织部分委员,深入河东、金沙等10个乡镇的13个新型社区,采取实地查看和村组干部、农户交流等方式对全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工程进度、土地利用、资金筹集、基础设施配套及社区管理运行等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及呈现的特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后,我区把农村小康住宅建设做为实践和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抓手,审时度势在全区实施新农村百村万户小康住宅建设工程,在城乡融合发展战略迅速推进的新形势下,按照农民集中居住、生产生活分离、功能配套完善、社区管理规范的目标,采取合村并点的方式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今年以来,新建新型农村社区和小康住宅示范点48个,10561户,其中动工新型农村社区24个,9983户,动工小康住宅点24个,578户。

(一)农村面貌变化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动了农村生产、生活和管理方式的变革,社区的建设,打破了传统的观念,人畜分离,把后院从原来的生产区变为生活区,有效地杜绝了畜禽、秸秆进入小区,影响环境卫生的三堆从根本上得到了治理,农民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就地市民化。城乡融合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农民将住上单元房,购物有超市,休闲有广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二)群众得到实惠多。几年来,市、区财政补助资金3000多万元,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小康住宅示范点建设。对近两年20户以上的小康住宅示范点,今年300户以上的新型农村社区,每户给予不少于2万元的补助,农民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农村信用社发放微利、政策性信贷,其它商业银行积极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如五和乡为解决群众资金困难,和建设银行武威分行合作,正在为社区入住农户办理按揭贷款。一些企业集团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减轻了农民负担。住房一次投入长期使用,据调查,目前我区农宅82%以上是砖土木结构,使用期限一般在20年左右,新建的农宅基本是全框架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期限70年左右,避免了农民在住宅建设上的重复投入。

(三)拉动投资贡献大。今年以来,全区新建新型农村社区和小康住宅示范点共10561户,目前已完工8526户,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81亿元,占同期全区固定资产投资204.86亿元的6.74%。带动了钢筋、水泥、玻璃、塑料、木材、砖瓦等一系列建材生产消费,促进了家电、运输、通信、建筑、餐饮等行业发展,拉动了全区经济快速增长。

(四)土地节约集约化。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以多层或小高层为主,按照小区式集中建设,单体面积在90㎡左右,大幅度节约了土地。如金沙乡金厦社区,规划占地1204亩,入住农户4049户,可节约用地750亩;河东乡中心社区一期规划占地300亩,入住农户630户,可节约土地840亩。据区委农办测算,目前我区农村住宅占地近27.9万亩,户均1.5亩,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全区预计占地不到8万亩,土地节约的空间非常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从入户和群众交谈以及在乡镇召开座谈会了解的情况看,群众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积极性高,但也程度不同地反映出了一些担忧,综合起来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总体规划滞后。全区新型农村社区总体规划还没有启动,部分乡镇只是依据当地群众的积极性搞建设,选址的随意性很大。空间布局辐射人口少,建设规模小,如发放镇在一平方公里范围内布局了贾家墩、双桥和小路社区,造成入住农户分摊的基础设施配套费用和运行成本高。同时,新型社区建设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布局统筹考虑不够。

(二)建设机制不完善。没有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和完整的工作流程,建设手续多,报批困难。如高坝镇十三里社区报批手续达15项之多,收费平均达到170元/㎡,办完所有手续时间长达6个多月。有些社区土地使用不规范,存在未批先建的问题。社区后期的运行和管理还没有深入研究,群众还存在上水何处来,下水如何排,取暖怎么供,社区谁来管的顾虑。

(三)基础设施配套缓慢。各乡镇普遍重视住房实体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比较缓慢。个别乡镇未将基础设施配套部分计入住宅建设成本,实现完工入住的资金缺口大。如河东乡前期为鼓励农户到中心社区居住,未将供暖、供水、供电、排水等基础设施配套相关费用摊入房价,建设资金缺口达600多万元;补助资金、危改资金和其它项目资金拨付和工程建设进度不同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基础设施配套;已经建成的示范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还没有全面完工,影响了群众入住的满意度。

(四)筹资渠道不宽。新型社区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据乡镇初步测算,每户建筑面积以80--120㎡计,建房资金需要12--18万元,主要靠群众集资和政府补助。建设500户以上规模的社区,按照目前设计要求,水、电、路、供暖、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户均需2--3万元,资金压力相当大,社区建设向纵深推进存在很大的难度。

(五)工程质量管理不够规范。部分社区建设前期工作不细,施工准备工作不充分,以包代管,管理制度不健全;个别施工企业技术力量不足,规范性施工不到位;有的乡镇工程招标、质量监管未完全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监理费用由施工方承担,工程监理错位,不能有效履行其职责;现场监理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施工检查、旁站监理不到位,资料记载不全,存在质量管理漏洞。

三、对进一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实践证明,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更是实施城镇化战略、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契机。各乡镇、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认真总结经验,抓好典型带动,用新的理念指导建设,用实际案例教育引导群众,形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合力。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组建一支业务熟、素质高、能力强的建管队伍,具体负责政策研究、组织协调、措施落实、施工管理、监督检查等工作。强化联席会议、一事一议会议制度,凡是区上办理的各种手续,简化办事程序,尽量减免各种规费。市一级报批的建设手续,由乡镇提供完备资料,对口区级部门协助报批。同时,进一步明确部门、乡镇 、村委会、农民群众在社区建设中的责任,形成政府统筹推进、部门协调配合、乡(镇)村积极运作、农民主动参与的推进工作联动机制。

(二)坚持规划先行,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科学合理。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依照《甘肃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总体规划》,邀请国内有资质、有影响的规划单位,打破现行的行政区域界线,采取合村并点的方式,加快制定全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各乡镇的详细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及村镇体系、农村住房建设等专项规划相衔接,与产业发展规划、农村公共服务规划以及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等有机结合、配套跟进。要充分考虑各乡镇的历史沿革、地理位置、资源配置、人文环境和村民生活习惯等因素,合理确定社区建设位置和规模。积极探索适合我区实际的建设模式,建议城郊和工业园区乡镇发挥土地增值优势,借助相关政策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机遇,以小高层和高层为主;金色大道沿线条件较好的乡镇,以高层或多层为主;人口分散,经济条件薄弱、有荒滩空地的沿山边缘乡镇根据群众意愿以二层或平顶房为主,因地制宜建成一批各具特色、风格鲜明的新型农村社区。

(三)强化产业支撑,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持久动力。农户入住社区后,虽然生活开支有所增加,但相对完善的服务功能,可以使他们从繁重的家务和土地劳作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一是注重产业发展。随着社区规模的扩大,要更大范围规划产业布局,加大劳务输出,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实现生产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催生一批高效节水种植大户、设施农牧业大户、特色林果业大户和龙头企业,从而使农民群众既不离乡也不离土,就近就业,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稳定来源。二是引导好各种农村合作组织在社区中的衔接,发挥优势,为农副产品的外销搭建好平台。三是有针对性地引进劳动密集型、适于松散管理、分散经营或生产的企业,为家庭妇女和居家留守人员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收入,解决入住的后顾之忧。

(四)拓宽融资渠道,破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瓶颈。资金短缺是制约目前我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最大因素。要进一步完善社区建设扶持政策,探索市场化融资新路子,多元化融集资金。一是建立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逐年稳步增长机制。区上每年度安排一定的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并逐年增加,同时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支持,用于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二是用足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以地生财,借地发展,对集体建设用地,除统筹安排好农村社区及公益事业建设用地外,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可置换为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使用。对形成的土地增值收益,除国家规定用途外,其余部分应优先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配套。三是整合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等多个部门涉农资金捆绑使用,按照渠道不乱、各记其功、统一拨付、集中投放的原则,用于农村社区建设。四是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社区建设。积极招商引资,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对公共服务设施项目进行包装,积极推介,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建设。五是引导金融资金参与社区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在金融产品、担保方式、投融资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多方化解资金难题。

第8篇:社区如何提高群众满意度范文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在全体窗口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市行政审批中心紧紧围绕全市的中心工作,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优化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下面,我将中心2012年的工作开展情况和2012年的重点工作安排向领导和同志们汇报一下。

一、2012年工作情况回顾

2012年中心各窗口共办理各类行政许可审批事项17万余件,比2011年增加1.8万件,增幅12%,按期办结率100%。共办理咨询服务事项12万人次,窗口收费1.99亿元,无违规收费现象。全年共收到锦旗35面,表扬信(函)127封,群众满意率在99.9%以上。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工作,切实抓好“两集中、四到位”的落实,中心集中办事能力进一步提高。

2012年,我们继续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工作,重点在落实“两集中、四到位”上下功夫。分为三个步骤、三项措施:一是彻底清查。组织对所有窗口进驻事项情况和实际办理状况进行彻底清查,包括市政府公布进驻的事项是否进驻、市编办文件确定归并到行政许可科的事项是否归并、事项是否真正授权到窗口直接办理、行政许可科是否整建制进驻中心、进驻人员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等等,摸清底数,查清问题。二是督促整改。利用召开第一季度工作例会的机会,组织5家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工作开展较好的单位介绍工作经验,向存在问题的窗口单位发放《整改通知单》,要求各窗口单位学习先进找差距,对照问题抓整改。会后,中心业务科室也积极与有关单位进行沟通协调,共同研究整改措施和解决方案。三是公开承诺。为促使各窗口单位落实整改措施,中心引入社会监督机制,推出服务公开承诺制度,要求所有成立行政许可科的部门、单位,必须全部按照“两集中、四到位”的要求,签订《公开承诺书》,承诺书的内容包括:本部门将哪些事项归并到行政许可科并整建制进驻中心,哪些事项授权到中心窗口,承诺做到从受理到办结都能够在窗口集中办理以及办理时限、收费标准等等,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盖章。公开承诺书通过窗口柜台、政策超市、中心网站、电子屏等形式对外公示,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实现部门整改的目的。通过上述措施,各窗口单位普遍加大了工作力度,市建委将整个系统内的许可审批事项都归并集中到窗口的行政许可科,实行“一个窗口对外”,理顺流程,强化授权,全部做到了窗口受理初审、窗口制证发证,彻底杜绝了“两头跑”现象。林业局、海洋渔业局等将所有事项全部纳入到中心办理。质监局在全省质监系统率先开展相对集中工作,成立了行政审批办公室,将局里所有许可审批和年检、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审批办,整建制进驻中心集中办理。进驻事项由以前的组织机构代码证1项增加到各种许可服务事项21项,人员由3人增加到12人,年增办件1万余件。

(二)发挥中心优势,创新运行机制,中心窗口办事效能进一步提高。

一是绿色通道、并联审批运行机制更加高效便捷。全年共办理由发改、环保、水利、地震等部门牵头的并联审批项目20多个,组织联合踏勘19次,为华东数控省级实验室设立等20个项目提供了“绿色通道”审批服务,提高办事效率达50%以上。工商窗口国地税税务登记证“一照两证”、“一窗式”并联审批得到了良性发展,全年税务登记证14793份,该项目被评选为“市青年自主创新优秀项目”。另外,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心将并联审批服务范围扩大到了由民政局、人社局窗口联办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设立,共办理大地职业培训学校等8个事项,缩短办事时限50多个工作日。

二是大项目代办服务运行机制更加深入扎实。组织编制了《市级重点项目服务责任书》,将2012年市级重点项目所涉及的许可审批任务分解到中心各窗口和各市区中心,明确市级相关部门及各市区中心工作责任。通过向项目建设单位邮寄公开信、上门走访、电话联络等方式,与项目单位保持有效沟通,每月调度,随时根据项目进度,提供相应服务。国土、建委、规划、人防等部门窗口,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专人负责,报批方案随到随审,常常深入一线工地,与设计、施工单位反复交流沟通,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办妥相关许可手续。比如为保证五星级酒店洲际皇冠假日酒店的按时开工,市规划局窗口加班加点,仅用2个工作日就将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完毕。全年中心各窗口为宝泉广场、家居建材城、港客运中心等61个重点项目办理审批手续300多件次,为项目建设单位节省时间300多个工作日。

三是联合、预约、上门年检工作机制更加利企便民。年检工作时间相对集中、工作量大。为了做好年检工作,我们提前与相关部门沟通,合理安排好年检时间和年检场所,指导窗口提前通过新闻媒体下发年检通知,将年检时间、年检要求、年检程序和年检报告书等在中心和部门网站进行了公示,并通过网络、电话、短信等多种形式提醒应检组织按时参检。市商务局联合财政、工商等部门,实施了一个月的外资企业联合年检,完成企业年检2000多家。市物价局采取上门年检、电话预约的方式,完成了全市150家行政事业单位的收费许可证审验工作。市质监局窗口开展了预约年检服务,家家悦和燕喜堂通过电话预约,错开年检高峰期,百余家连锁机构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年检工作在一个小时内办结。

(三)建设完善系统功能,加快推动系统应用,中心的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2012年,中心信息化工作重点在完善系统功能和推动系统应用上下功夫。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组织实施了市级电子审批系统二期工程。将关键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优化为群集模式,增加数据存储、安全备份设备以及其他附属设备、机房设备等,实施了双网络改造,为全网系统运行提供一个更加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组织修改完善了中心网站功能,开发建设了新的考勤管理系统和监督考核平台,对统计分析、书面凭证和证照票据打印功能进行了修改完善,办事群众在我市各级中心网站均可实现网上申报、表格下载和在线查询、网上评价,强化了系统功能,满足了工作需要。二是组织实施了市级行政许可审批服务事项基础信息梳理工作。为确保电子审批系统内事项基本数据信息的准确全面,我们组织对市级行政许可、审批、备案、年检和公共服务事项进行了重新理顺规范,一方面进一步明确事项类型、申报条件、审批流程、办理时限、收费标准以及事项的办理地点、每个环节的经办人等基本信息,便于系统部署;另一方面尽可能的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共组织梳理了70多个部门的700多个事项,减少审批环节85个,压缩审批时限300多个工作日。经审核确认的基础资料都全部重新录入系统,在中心网站都能查询,同时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做到如有更改,即时更新。三是依托市县镇三级电子审批系统平台,开发建设了三级联网和联审联批软件,对近百个许可审批服务事项进行了流程再造和系统部署,部分实现了市县镇两级、三级网上联审联批,极大地方便了基层群众和企业办事。

(四)积极创先争优,开展特色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2012年,根据市委创先争优活动要求,中心组织在窗口开展了“争创一流窗口,树立第一形象”主体服务竞赛活动。活动中,各窗口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各种特色服务,服务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一是“预约服务”受欢迎。国庆节前,在国外工作的金先生、李女士打算在假期期间回国办理涉外婚姻登记手续,他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电话咨询民政局窗口能否预约。窗口工作人员在向其详细说明所需准备的相关材料的同时也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当天,当这对新人匆忙赶到窗口时已临近中午,而迎接他们的是一张笑脸,两杯热水及真诚的祝福。二是“延伸服务”强内涵。泊于镇海头院村到林业局申办苗木生产经营许可证时,窗口工作人员得知该村由于信息闭塞,育苗地里有大片已成林杨树无法及时销售,在帮助其办理审批手续后,主动利用掌握的信息资源,无偿为村民联系苗木销路,解决群众难题。三是“亲切服务”显爱心。交通局、残联等窗口主动为文化程度不高的办事群众代填表格,为老人和行动不便的办事群众代办交费、复印手续,凸显了鱼水之情。四是“延时服务”便百姓。卫生、药监、旅游等窗口,自觉做到早来早办,晚来晚办,直到最后一名服务对象办完手续,才能下班。五是“提醒服务”暖人心。市人社局窗口对在就业的外国人实行统一摸底登记,在就业手续到期前电话提醒办理延期手续,使外国人能够在异地安心就业。六是“五零服务”提档次。市国土局窗口提出打造“让服务对象受到有尊严的服务”理念,实行受理“零推诿”、告知“零延迟”、办理“零差错”、沟通“零距离”、服务“零投诉”,让服务对象感受到了尊重,体现了尊严。据不完全统计,全年中心窗口共提供预约服务700多人次,延时服务1100多人次,得到了企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五)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工作秩序,客观考核评比,中心的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中心是展示政府服务形象的窗口,如何擦亮窗口,树立政府对外服务的良好形象,让外来投资者满意,让企业和群众满意,要求中心必须加强监督管理,严格考核评比,做到环境秩序化、管理制度化、运行规范化、考核客观化。为此,我们开展了四项工作:一是组织开展了工作作风、工作纪律和窗口环境、工作秩序集中整治工作。重点解决规范着装、挂牌上岗、串岗聊天和工作时间上网玩游戏、看视频、炒股、聊天等问题,制定出台窗口办公环境管理细则,对柜台内外物品标准进行了详细、具体的规定,使窗口办公环境、人员状态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二是制定出台和修改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制定了新的综合考核办法,改变原来主观打分与客观分数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所有考核项目的分数要么由电子审批系统自动生成,要么根据群众评议、投诉等依法确认,使考核结果更加客观、公正;修改了考勤管理规定,实行了一日四次指纹考勤,杜绝了工作人员中午早退现象;制定了网上咨询处理办法和举报投诉处理办法,及时回复群众咨询,切实保障群众权益;制定了中介机构窗口管理规定,加强窗口管理,预防超范围经营和恶性竞争等行为的发生。三是加强日常巡回检查,强化对事项办理情况的监督,通过电子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对许可审批行为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督,全年共受理群众投诉6件,处理违纪窗口工作人员7人。四是广泛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通过现场评价器、电话回访、网上评价、问卷调查、登门走访、视频监察、社会监督等方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全年电话回访3000余件,发放群众评议卡、行风评议票40000余份,现场回访2000余人次,网上调查800余人次,服务对象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9.9%以上,该项工作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和肯定。

(六)加强党建工作和队伍建设,丰富文化生活,中心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高

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组织窗口工作人员集体到监狱和大企业等地接受廉政专题教育4次,严格执行“禁酒令”等工作纪律,全年无违纪案例。认真抓好政治理论学习与思想教育,加强窗口干部队伍建设,邀请专家教授举办蓝色经济区、总书记“七一”讲话等专题辅导讲座3期,政务服务文明礼仪专题培训3期。扎实做好党务公开工作,在全市党务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了典型发言,中心党务公开工作被市委表彰为市直机关“党务公开工作示范单位”。组织开展扶贫解困献爱心活动,组织助残主题活动7次,义务献血26人次,捐助爱心钱物折款7.6万元,得到市委主要领导两次表扬批示。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工商企业注册局党支部被省工商局授予“齐鲁红盾先锋党支部”称号,药监局窗口被省文明办授予全省药监系统“文明窗口”称号,质监局窗口被授予市级“巾帼文明岗”。积极参加市直机关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文艺汇演活动,荣获了银奖和优秀组织奖。组织举办了迎新春联欢晚会、“三八”妇女节健身趣味运动会、唱红歌卡拉OK比赛、太极拳培训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了中心文化生活,营造了团结和谐、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七)加强指导检查,强化沟通交流,部门办事大厅(窗口)、综合窗口进一步规范运行

中心综合窗口、部门办事大厅(窗口)作为行政审批中心的有机组成部分,始终保持与中心做到统一窗口标准、统一运行模式、统一考核办法“三统一”。中心也坚持通过定期巡察、不定期暗访、问卷调查、现场指导等形式,加强对20个部门办事大厅(窗口)和11个综合窗口单位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掌握运行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和群众投诉举报的问题,及时通过电话通知、整改通知单等形式,督促其对照要求抓好整改。同时,通过组织召开专题会、现场会、观摩会等形式,促进部门办事大厅(窗口)之间的交流学习,通过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规范化建设水平。市海事局政务中心结合海事工作实际,出台了23项便民服务措施,得到了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在抓好文明服务的同时,简化审批手续,将住房公积金支取审批时限从3个工作日改为即收即办,住房公积金贷款审批时限从15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市公安局出入境大厅、车辆管理大厅,提出了“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往返”的口号,大力发展网上业务,将能够网上审批的事项全部纳入网上运作。市人社局的社保中心和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深入开展了以“微笑服务•和谐就业”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倾力打造“满意服务360”服务品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无委办、教育局、侨办等综合窗口单位,根据本部门的业务特点和时间要求,主动与中心联系沟通,在业务集中办理期间进驻综合窗口对外办公。盐务局首次将3年一次的食盐零售许可证换证工作纳入综合窗口办理,大大方便了群众办事。

同志们,过去的一年,中心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中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个别单位对中心窗口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市政府公布的进驻事项没有进驻;二是个别单位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工作落实不到位,存在职能归并和授权不到位的问题;三是电子审批系统的使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个别单位进驻窗口工作人员不符合规定,存在顶岗、轮岗现象。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新的一年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2年重点工作安排

2012年市行政审批中心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精神为契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锐意创新,不断进取,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中心的服务效能,更好地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具体工作安排是围绕“一个重点”,开展“三项创新”,抓好五项基础性工作。

围绕“一个重点”:就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会议精神,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立足我市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在省政府实施意见出台后,适时提出我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政策规定和工作措施。同时,积极拓宽工作思路,不断完善行政审批中心的公共服务功能,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推进“三个创新”:一是创新运行机制,提高办事效率。推行统一登记制度,从源头上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实施网上并联审批,实行牵头窗口受理、系统自动分发、窗口同步办理和网上限时督办的审批模式;推行“一窗式”并联审批,做到一个窗口受理办理、一个窗口办结发证;继续为市级重点项目做好跟踪服务和代办服务。二是创新管理方式,推行标准化体系建设。将标准化建设纳入中心的重点工作目标,切实提高对标准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学习借鉴外地中心的工作经验,科学论证标准化建设的原则、内容和方法、步骤,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年内完成建设任务。三是创新联动机制,建立市县镇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指导各市区在较大的社区和村(居)推广建立便民代办点,实行免费代办制度,完善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建立完善项目审批联动机制,推动“一体化”建设步伐。

第9篇:社区如何提高群众满意度范文

一、依法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政法部门的一项主要工作,司法行政部门承担着我县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行政职能,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着积极作用。一是要加大社区矫正监管力度。随着劳教制度的取消,社区服刑人员不断增加,社区矫正工作量不断加大,对于加强社区服刑人员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大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力度,充分发挥社区矫正监管中心的职能作用,采取日常监管和个别打击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强化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确保实现社区服刑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控制在2%以下的目标。二是加大对特殊人群的关爱教育。我县大量农民工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无人监护的情况严重,未成年人得不到良好的关爱与教育,犯罪现象严重,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分子可在未成年人劳教所进行劳动教育。三是加大群体性犯罪打击力度,群体性犯罪对社会影响非常恶劣,直接关系到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司法行政部门要积极配合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群体性犯罪,特别是首要犯罪分子。

二、政法部门积极配合,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全县政法部门要在政法委强有力的领导下,进一步做好协调配合工作。一是加大法律援助配合力度。法律援助是党委、政府的责任,是司法体制改革中由司法行政部门承担的一项主要工作。2009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将法律援助工作列入了民生工程,是司法救助体系中的组成部分。为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了《关于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以推进刑事诉讼领域的法律援助工作,配合新刑事诉讼法的实施,共同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二是加大人民调解配合力度。各政法部门应该站在处理矛盾纠纷的角度上处理问题,大胆创新,想方设法减少双方矛盾,共同促进矛盾的解决。三是加大社区矫正协调力度。司法行政部门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沟通公安、检察、法院、财政、民政、妇联、人社局、共青团等部门,高度重视,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充分发挥联动作用,社区矫正监管中心每半年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四是加大公证强制文书配合执行。对于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建议加大执行力度,减少当事人的诉累,以减少社会矛盾。

三、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加大舆论宣传力度

整合司法行政工作资源,凝聚力量,做好新形势下司法行政新闻宣传工作,努力为全县政法工作改革和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一是积极挖掘素材。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加大重大典型人物、事例的挖掘和宣传。努力营造有利于司法行政工作的舆论,有利于群众崇尚法治的舆论氛围。二是建立健全奖惩机制,根据信息员投稿情况、采用情况,每一季度一通报、半年一排位,一年一考核。将宣传工作考核结果作为年终绩效工作的一项重要依据。考核情况与年度评先评优相结合。没有完成宣传任务的将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办公室年底对全年宣传工作情况进行评比,评选出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年度优秀宣传作品。对于被中央级、省级等媒体采用的新闻稿件将分级给予适当的奖励。三是加强“法治”工作宣传力度。司法行政部门是“法治”的重要组织者与推进者。县普法办牵头定期编制《“法治”简报》,收集我县普法工作、法治建设中取得的新成绩,好经验,扩大“法治”影响面,建设人人学法、人人用法的法治环境。四是充分发挥《政法在线》栏目社会作用。各司法所积极参与到《政法在线》栏目中来,每个司法所轮流拍摄调解案例,挖掘典型,塑造典型。积极引导群众借鉴调解经验,化解纠纷矛盾。扩大社会效益。

四、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保证社会公平正义

在新形势下要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一是规范内部监督管理。司法行政部门及时出台对各司法所、各股室年终考核制度,细化评分标准,制定工作规范,明确各方责任。局机关抽调人员成立督察组,采取不打招呼、不定期的方式对各司法所进行明察暗访,对日常工作开展督查,促进司法所规范化开展日常工作。年终对各股室及司法所进行年终考核,考核组深入各基层司法所、各股室,实地查看日常工作,根据考核标准打分,并进行相应的奖惩。二是加大社区矫正督查力度。加强社区矫正监管中心建设,加大社区矫正监管力度。局成立督查组对社区服刑人员随时进行抽查,重点督查社区服刑人员每月生活补助费发放,每月到指定司法所指纹报到情况。确保社区服刑人员监管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