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制造业固定资产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国内企业的资产价值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波动,而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是一个企业正常开展经济活动的基本保证。加强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对于保证固定资产安全完整,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固定资产具有的价值高,使用周期长、使用地点分散、盘点困难、管理难度大等特点,也给规范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如何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的规范管理是值得所有企业思考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1.缺乏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企业管理者对固定资产管理意识缺乏,其一是固定资产作为企业内部使用的一项资产,就其本身来说并不直接创造价值,它把自身价值转移到产品和服务中,通过产品和服务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其二是固定资产一般不流通,只要没有发生被盗或异常损坏就一直存在企业中,易造成管理上忽视,导致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力度不够,出现脱节现象,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资产使用部门之间相互衔接和制约关系不明确,有问题相互推诿。其三是固定资产种类繁多,大到生产设备,小到办公设备,需要大量的相关的专业知识,管理难度大,而企业一般只重核算轻管理。其四是缺乏固定资产绩效考核机制,企业管理层对各相关经营层固定资产管理的绩效未纳入考核范围。
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管理水平和方法还比较落后,近几年国家财政部在企业会计准则和内部控制制度等制度体系建设上作了很大的探索,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为企业的制度建设提供了指导性意见。但总体来说我国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很多制度尚不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缺位是很多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管理上存在空白,或者制度流于形式、执行不到位造成企业资源浪费,经济效益低下。
3.固定资产的管理手段落后
许多企业缺少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控制系统,没有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管理的手段还停留在卡片台账式手工管理,即便采用了计算机管理,也主要是停留在统计功能上,不具备业务流程管理能力和财务核算功能,而且除了财务部门以外,其他部门很难参与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一方面是固定资产管理软件的功能不足,无相应的管理软件接口,资产的管控部门和使用部门无法看到资产的全貌;另一方面是企业内部未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信息共享系统——企业内部的局域网或OA 办公系统。盘点的手段落后,还停留在卡片台账对实物的方式上。
4.固定资产缺乏整体预算,资源配置效率低
现代企业组织机构复杂多样,跨地区的分支机构、办事处的设置,易造成资产跨部门闲置。因特殊项目增加的固定资产使用效率骤然降低,通常只有部分还继续使用,其余的固定资产却进入闲置状态。另一种现象是,由于某些原因,有的企业需要接受一些技术含量极高的仪器设备,而由于现有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所限,不能对这些设备进行操作,为了节约资金也不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学习,致使固定资产从一开始就处于闲置状态。
5.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缺乏
我国会计等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执业水平不高,相关资产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实物管理水平不高而且不够重视。很大一部分会计人员执业水平仅仅处在“记账”的肤浅层面,缺乏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导致固定资产购买、领用、内部转移和报废都处于无政府状态。我们的实物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只起着转个手的作用,没有真实起到管理作用。
6.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不健全
在设内部审计企业,审计一般主要关注企业绩效和风险审计,对资产管理等内部控制方面的审计关注度不够,监督检查的机制不健全。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理论基础
国家财政部提出的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被认为是我国内部控制发展的里程碑,为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体系的发展提供指导。它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其他成员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促进维护资产安全、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确保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促进实现发展战略这五个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内部控制的本质是合理保证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它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标的手段。为实现这五个目标,内部控制由相互关联的五要素构成,即: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它也为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企业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实施
1.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组织机构
为实现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必须搭建一个科学、合理、权责分明的组织架构作为实施基础。企业负责人应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营运效果负首要责任,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基本的职能部门。财务部门负责资产价值核算、清查;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实物的管理,包括购置、处置、调配、报废等;使用部门是固定资产使用人,对固定资产实物负直接保管责任。
摘 要 现代企业制度下,资产之于企业的重要性愈加凸显,资产管理更是对企业经营管理及其可持续发展产生直接性影响。当前,我国企业必须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依据市场经济内在规律开展经营活动,以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效益最大化。基于此,本文以ERP系统入手,探讨钢铁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内容,并通过现代信息手段和软件系统,推动钢铁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最终实现企业管理发挥最大的效益。
关键词 ERP系统 钢铁企业 固定资产 企业管理
作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管理对钢铁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将最大程度上减轻钢铁企业现有的浪费现象,并提升资产利用率,有效降低钢铁企业运行成本,提高钢铁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
一、ERP系统下的钢铁企业固定资产分类作用
借助于ERP系统,钢铁企业展开自身固定资产的不同分类,首先,将固定资产划分出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两大类,在此分类下,又将固定资产划分为房屋建筑物、运输设备、冶金机器、自动化仪器等;将在建工程划分为安装、设备、建筑、勘察设计以及分摊费用等。
将钢铁企业固定资产加以分类,其作用在于以集团层次为基础,确定并用于所有有关公司代码,以此保障在此基础上,使用并管理钢铁企业资产分类目录;依据固定资产的类别,对企业内部固定资产编码规则进行设置,然后通览固定资产编码,即可知晓固定资产不同类别;具体指定企业资产分类的缺省值,比如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等,以确保企业安全、便捷地创建固定资产资产住的详细数据;通过资产分类,对用户的输入屏幕加以确定,比如设定哪些字段必输、可输或者不输,以确保企业固定资产创建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二、ERP系统对钢铁企业的作用
ERP系统是站在整个钢铁企业的角度来考虑企业应该如何管理、业务流程应当如何优化等问题的一套以生产、计划、物流为核心的集成性的管理信息系统。是钢铁企业核心的经营管理系统,是企业主要经营业务集成的信息平台。在这个平台下,固定资产管理只是其中一个分支模块。通过实施ERP系统,借助ERP强大的系统工具,可以实现以下固定资产管理功能:一是外部和内部的凭证和主要报表能够自动生成,实现办公自动化;二是优化业务流程,简化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三是及时、灵活、全面的固定资产信息查询;四是实现网上审核、签章和无纸化办公;五是建立相关数据之间的链接,建立一定的指标,赋予系统固定资产的分析功能。
在ERP系统中,订单具有强大的查询和统计功能,可以根据钢铁企业的需要来自行设定,内部订单可用于计量某个销售活动的费用,也可用于计量某个项目的支出。目前钢铁企业的订单仅仅用来归集成本。订单强大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应用。因而在投资项目中。应开发使用投资订单。当新增加一个项目时。如果需要实时监控整个项目的费用,可以通过创建项目投资订单。对项目进行费用监控。当费用支出接近投资预算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告信息,提示操作者;当费用支出达到投资预算时,系统不允许再过账。
合理分配生产设备的成本费用问题是钢铁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各种客观条件不同,每台生产设备的产量与其成本费用难以配比。每台设备所应分配的产量不能相同。应当根据“能者多劳”的经济效益的原则来分配产量指标。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整个企业达到既定产量时所产生的成本费用是最低的。要达到每台生产设备工作量分配的最经济的组合,要求对每台生产设备的产量、费用以及成本进行评级。并且要做到实时监测指标的变动以使得这个组合在整个流程中都是最优的。
三、ERP系统下的钢铁企业固定资产业务
运用ERP系统,钢铁企业应开展如下固定资产业务:
固定资产的购置。通过ERP系统,钢铁企业可采取多种方法购置固定资产,并进行相关各个模块的集成,比如以财务会计中应付账款购置固定资产,以收到的货物和发票校验购置固定资产,以项目结算购置固定资产,以维修项目购置固定资产,直接从库存中处理固定资产等。
固定资产的转账。钢铁企业可采取两种方式进行固定资产转账,即公司内部转账和公司间转账。
固定资产的报废。钢铁企业也可采取两种方式进行固定资产报废,在记账完全报废的情况下,只要用户输入资产号、报废日期以及业务类型,ERP系统将对所有待结算的金额加以自动计算;在记账部分报废的情况下,ERP系统将要求报废部分用户输入报废百分比、报废值、数量等信息,并且报废百分比依照数量从购置成本中加以计算。
在建工程资本化。钢铁企业用户仅需要为在建工程维护一个结算规则,把那些将要结算到的相关资产号码加以结算。
固定资产折旧。在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时,ERP系统将依据钢铁企业用户在创建固定资产主数据时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并按照资本化日期,对企业每月每个资产计提的折旧加以计算,企业用户仅需在月底更新总账,即执行对折旧事务代码的计提;在固定资产折旧的预测时,钢铁企业可运用ERP系统预测固定资产未来的折旧,湖或者以不同的折旧方法预测资产未来的折旧,确保钢铁企业对未来资产折旧情况的测算。
固定资产的业务流程。在利用ERP系统管理固定资产过程中,钢铁企业应首先确定资产类别,然后创建资产,其中包括资产的购置、资产的转账以及在建工程资本化,在此基础上,以ERP系统显示资产过账数据,随之完成资产资本化的同时总账更新和资产每月折旧,然后通过折旧程序自动更新总账余额,最后确定报废和固定资产报废。
钢铁企业设置单位帐套是其固定资产管理集中化管理,钢铁企业的帐套由总公司按照统一的分类方式集中设置,钢铁企业按照各分厂为单位进行核算及考核,因此在基础设置中,钢铁企业应该采用为每个分公司分别建立帐套的方方式,方便总公司对钢铁企业所有经营机构及保险产品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查询、统计和分析。
完善的报表实现方案是ERP钢铁企业固定资产系统的集中化表现,实现钢铁企业报表的方便取数、实时反馈和顺利传送。钢铁企业财务报表的汇总编写需要采用菜单式汇总界面,提供标准的单据接口,实现钢铁企业资产管理系统与销售等业务系统的数据传递。财务报表包括了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各产品收入、成本明细表,各核算单位在每月规定的期限之前,在报送书面报表的同时,用FTP上载报表至钢铁企业的服务器。总公司报表汇总人员定期从服务器上接收分公司上报的报表,统一保存在指定的目录,并进行必要的审核。
统一基础设置是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条件,统一基础设置是指钢铁企业的基础科目、会计期间、币种等项目由总公司制定统一的编码、名称、科目等标准,并集中进行设置。这就避免了在分散帐务信息系统下,由于信息传递速度低、不准确而导致的钢铁企业上下科目设置不一致,钢铁企业财务管理和各分公司之间业务的对比分析和管理困难等问题,保证财务信息的可比性。这样就解决了总部对下属单位的财务核算、预算、资金的实时监控和对比分析等问题,以便整合钢铁企业内外部资源,发挥总部的计划与控制作用。会计期间和币种的统一设置,同样保证了钢铁企业分公司业务、财务处理的同步性和总公司监控、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要认真核查资产盘点和清查结果,分析资产质量并采取相应措施盘活资产。许多企业虽然建立了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制度,按时盘点,但往往流于形式,使盘点沦为单纯的数量核对工具,没有发挥盘点对清查资产使用状况和清理资产的作用。因此,企业要重新审视自身的盘点流程,在核对数量的同时,重点加强对闲置、损坏、毁损等资产进行审查、分析,并综合使用部门和技术部门的意见,提出诸如技改、维修、转让、报废等建议,盘活资产,杜绝浪费。
参考文献:
[1]邵燕.钢铁企业ERP系统设计与研究.山东大学.2008.
[2]苏焕兴.中小型钢铁企业ERP系统设计与实施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07.
[3]屈红英.中小企业现代设备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合肥工业大学.2008.
[4]段能全,张启升.制造业中ERP销售管理系统的开发.机械管理开发.2005(04).
关键词:石油装备 差异化 管控模式
1. 节点剖析:基于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内控模式的内生性因素分析
中国石油的直属装备制造企业是最早走向市场的企业群体,因此,由此形成的内控和风险管理的模式和关注节点也不尽一致,在不同条件下制定不同的控制重点。但随着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博弈,严酷的市场游戏规则迫使其“与狼共舞”,在一轮又一轮的低成本战略刺激下,引入行业内先进企业对标管理的理念已成共识。在现实条件下,影响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内生性风险控制的因素很多,发挥影响和作用的方式、途径和程度也各有不同。从广义上分析,有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从狭义上分析,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职能以及资产结构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从以上两个方面揭示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企业选择管理模式、内部风险控制环节,以及上述因素对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影响的重要程度,为企业具体选择何种管理模式并进行内部风险控制提供重要依据。
在目前经济环境下,企业内生性控制因素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引擎,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发挥作用的基础。内生性控制因素构成一个组织的氛围,它对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内生性控制因素包括:公司治理结构、治理哲学与经营风格、组织结构、董事会、经营者素质和职业道德、企业文化、权责分配体系和信息系统。石油装备企业内控的内生性与之紧密相连,在很大程度上,其内控的内生性因素比之更多更复杂。
因此,石油装备制造企业选择何种管理模式,如何设置内部控制环节,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各项内生性因素,并通过一定的经济指标计算来具体评价和选择最有利的管理模式与最经济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环节。
2. 差异归集:中美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内控模式的外部性比较
企业管控模式是企业组织结构和权力分配方式的体现,也是领导者理念和管理风格的复制。一般而言,传统的企业管控模式有直线式、扁平式和混合式,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逐步显现和经营秩序的“全天候”覆盖,各类管控模式交叉并行。对中美两国著名的石油钻采企业内控的外部性抽样比较分析,其内控和风险管理模式的选择与企业发展方式密不可分。
从美国企业抽样分析:
2.1美国国民油井瓦科公司
公司建立于1862年,总部位于得克萨斯州休斯敦,拥有3.5万名员工。是世界最大、实力最强的石油钻井机械制造商之一,它采取扁平式管控模式,充分利用遍布全球的170多个分销网络服务中心和现场备件支持技术,为用户提供完整快捷的供应链管理服务。
2.2 美国斯伦贝谢公司
总部设在休斯顿,并在巴黎和海牙成立准总部机构,是一家全球化的技术服务公司,公司员工超过80000人,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有经营活动。在管控模式上,是纵向一体化供应链管理典型的企业。
2.3 美国卡特彼勒公司
公司成立于1925年,总部位于美国伊利诺州。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和矿山设备生产厂家、燃气发动机和工业用燃气轮机生产厂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柴油机厂家之一。卡特彼勒的全球商遍布200多个国家,是典型的混合式管控模式。
从中国企业抽样分析:
(1)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始建于1937年,是我国建厂最早、目前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石油钻采装备研发制造企业。是我国石油钻机标准制定机构,是全球最大的陆地石油钻机和F系列泥浆泵研发制造基地,也是全国最大、能力最强的重要场合用途钢丝绳研发制造基地,引领着我国石油钻井装备的发展方向。目前实行资金的大司库管理、应用ERP实现核算集中统一,是典型的混合管控模式。
(2)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是以钢管产品、钻井装备、采油装备、新兴产业及其它等四大系列产品为主要业务的专业化公司,产品多样,管理链条长,企业分权管理,是典型的集团化管控模式。
(3)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
是我国第一个大口径螺旋埋弧焊管生产厂家,也是我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全、实力最强、市场占有率最高、最具成长性的专业化焊管公司。公司实现了集团化经营,实现了资金集中管理,采取直线式的管控模式。
(4)中国石油济柴动力总厂
石油济柴是我国最早生产柴油机的厂家之一,为世界石油主流钻井动力制造商,中国非道路用中高速中大功率内燃机规模最大的研发制造企业,现拥有一家上市公司,组织治理机构规范、内部控制体系严密、兼有混合和扁平化双重管控模式。
通过对以上企业内控的外部性对比分析,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多采用扁平化或混合式的管控模式,美国企业则多采用事业部制或混合式管控模式。同时,就其差异化比较发现,企业建立的时间、地区、环境、管控深度和模式与当时的经济背景有很强的关联度。但企业采取何种管控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核算体系和管理习惯也有着必然的联系。
3. 交集优化: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资产管控模式的选择
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在集团化初期,为了支持分公司、子公司业务的发展,资源向分子公司倾斜,企业往往自发地采取层层分权,在资金管控、资产管控等关键节点的管控模式上采取模糊和发散型风险管理模式。随着各分子公司的不断发展,集团也在巩固壮大,关键节点分散管理的固有缺陷逐步暴露,导致企业集而不团,丧失规模优势,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投资易失控。分、子公司争投资,集团内部重复投资,形成大量资产闲置,整体效益低下;二是融资分散。单个子企业信用等级低,融资成本高,且容易随意对外担保,或有负债风险大;三是资金分散。分子公司各自为政,资金运行不平衡,资金余缺不能互补,集团不能很好的调控资金的存贷差限额;四是内部结算环节多、周期长,资金成本管理的节点难以控制;五是多头采购,资金沉淀严重,内控风险大,易出现舞弊;六是应收账款管理政策不统一。存在随意赊销,增加坏账的风险。综合国内外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在内控方面的内生性和外部集优化特征,装备制造企业“源于制造,超越制造”的核心价值理念,因此,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在关键节点上实施集中管控模式,这也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选择。
3.1 大司库的集约和效益:资金管控模式的选择
3.1.1资金集中管控和风险管理优势分析。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经过长期的扩张和发展,初步形成了集团化发展的规模,都具有布点分散和相对独立的特点,在资金管控上实施资金集中管理:
一是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集团内分、子公司间的关联交易量非常大时,若全部通过银行划转,将有大量资金在途,反之,就会减少在途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存量资金利息收益,降低财务费用。
二是有利于建立企业的付款信用。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必然施行严格的资金预算管理与之配套,实现资金的收支平衡。预算编制、审批的过程就是现金流入、流出的风险控制过程,企业的“血液”就能正常的储备与供给,企业营运资金处于良性循环,企业的付款信用在无形之中得以建立。
三是有利于实现规模效应,提升企业资信等级。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必然实行融资集中管理,企业可利用各商业银行间的竞争性,提高与银行合作的层次,获得更多的金融服务,降低融资风险与成本。
四是有利于减少融资总量。企业集团从大司库管理的角度出发,在集团内分子公司间建立起资金相互融通的渠道,将闲置资金按同期银行利率借给暂时出现资金短缺的分子公司,利益均沾,相得益彰,对整个集团而言,将有助于降低融资规模与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与效益。
3.1.2 资金集中管理的必然:大司库模式的选择
2010年,资金管理风险在央企排出的生产经营十大风险中排名第五,是中央企业普遍关注和强化管理的重点问题之一。以宝石机械公司为代表的石油装备企业,普遍建立营运资金风险管理工作体系,明确相关各方的职责,并制定了宏观先行指标、关键管理指标、日常管理指标体系及语境机制;进一步加强财务金融风险管理,制订“收支分线管理,开展月度资金滚动预算,积极组织收入,量入为出,现金与票据组合使用,增强资金保障能力”的风险管理策略,对集团内部成员单位全面实施资金集中收支分线管理,增强集团资金的集中和监控管理,并通过强化资金管理制度,完善资金管理流程,控制资金管理中风险发生概率,同时采用保险等方式,一定程度上转移部分经济损失,提高宏观经济和行业研究、预判能力,提升对于未来期间现金流预测能力,并建立了资金管理预警体系等,都在资金风险管控方面做了有益和有效的尝试。但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装备制造企业在防范和化解资金风险方面,应借助于信息化建设平台,建立大司库管控模式。
所谓“大司库”,就是按照“服务主业、安全至上、效率优先”的原则,通过结算集中、现金池统一、多渠道融资、多元化投资、司库风险全面管理、信息系统集成等手段,统筹管理金融资源,统一管理金融业务,有效控制金融风险,保障生产经营需要。
大司库的系统设计包括:体系设计,制度设计、流程建设与信息系统四个大的方面,每个环节的设计都要齐头推进,在具体运行中,把制度具体化为流程,流程固化到系统,系统映射流程,流程体现制度。
---制度设计。是设计与司库体系配套的管理制度与实施细则,营造全面、统一的司库管理制度环境。使分公司、子公司都能按照统一的制度体系对资金等金融资产进行预测、预算、反映、控制、审批与分析,并通过激励、考核机制确保集团金融资产保值增值。
---流程设计。既要设计、优化具体流程,又要考虑把各种流程嵌入并固定到信息系统,以司库管理业务为线条,实现业务与会计核算端对端的衔接。
---系统集成。将大司库信息系统与多种资金管理系统集成,实现与ERP、会计核算系统、预算系统、投资计划系统、合同管理系统以及网上报销等系统集成对接,实现信息共享,节约资源。
当然,完善的资金管理环节的内部控制是确保大司库资金管理模式得以有效运行的制度保障,如资金业务的职务分离、库存现金的控制、银行存款的控制、定额备用金的控制、财务印章控制等都要在细则中予以固化。目前,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交互运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加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尤其是完善的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因此企业必须从源头和制度上保证经济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金的安全完整,达到大司库体系运行和制度建设的有效包容和促进。
3.2 固定资产管控模式:基于激活资产全生命周期的选择
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它作为一种有形的实物形态,其全生命周期,历经资产的购置、使用、管理、维护、报废到处置等一系列经营过程,对每个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而言,固定资产运营质量不同,它所创造的价值也存在差异,但无论任何一个企业,追求固定资产创造价值最大化是永恒的主题,因此,建立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控模式,应成为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的必然选择。
3.2.1 现状与问题。
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目前的资产现状是:地域分布广泛、数量金额大、类别繁杂等。目前,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管理责任不明确。企业内部各管理部门之间、资产使用单位与管理部门之间职能模糊,存在企业资产管理有责无权的状况,资产管理应有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二是缺乏对固定资产使用状况的分析。由于对固定资产使用效果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所以缺乏固定资产利用情况、创利情况、技术情况等方面的专门分析,这对资产的去舍决策,提高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的竞争能力十分不利。
3.2.2 模式与对策
一是对固定资产管理应从源头抓起。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就是其全生命周期的开始,因此,要完善资产投资论证体系,建立效益跟踪责任制,保证购建的资产具有较高的回报率。企业的目的是不断追求效益最大化,对固定资产购建项目可行性研究要做到依据充分、测算科学合理,不能盲目上项目,造成大量的资产闲置,最终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包袱。
二是在固定资产使用环节,落实组织机构,明确管理责任,建立固定资产使用效果的分析评价体系,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与石油企业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相适应,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固定资产也应实行集中核算、三级管理。应成立由财务资产、设备管理、规划计划、基建工程等管理人员共同组成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组织指导下一级机构的固定资产技术及价值管理,负责企业从资产投入、验收形成到退出使用的全过程管理。
三是进一步完善资产信息系统建设,实现资产从投资立项到形成实物管理、价值管理共用一套管理软件,解决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脱节问题,实现信息共享。
四是降低资产损失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由于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资产分布范围广,经营环境复杂,加之各企业对资产管理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资产管理难度相对较大。通过与国内外企业最佳资产管理实践进行对标,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应在现有的资产管理方式的基础上加强风险预防和风险转移措施。
五是强化固定资产的统筹保险。保险统筹能够有效转移资产损失风险,能够增强装备企业在资产方面的抗风险能力,保护企业的经营业绩,保证现金流的稳定性,对公司的人员及财产起到重大的保障作用。保险统筹同时也加强了企业对资产的管理和控制能力,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有效降低企业采购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此外,通过合理的保险安排,能够增强战略投资者、合作伙伴对企业管理的信任和持续发展的信心,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全面的固定资产保障,避免了由于资产损失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石油装备制造企业作为中国石油管理的国有企业,担负着履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社会责任,为此,通过实施保险统筹这一举措,在合理控制保险成本的情况下,可进一步拓宽现有保险覆盖范围的广度和深度,最大限度地保护企业资产免受各种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影响;
(2)进一步加强企业的资产管控水平,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以保险统筹为契机,定期对企业的资产进行评估和监控,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资产的总体水平和使用情况,有利于制定相应的维修和采购计划,从而降低维修费用和库存成本,有助于企业更为有效地配置生产设备、人员及其他经营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3)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和人员健康提供有效保障,有助于企业声誉的维护。作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石油装备制造企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建立与之对应的风险管理与保障措施,可以确保公司安全生产和人员健康。
(4)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能力,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近年来,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在快速发展时期,项目投入资金需求较大,投资金额多为上亿甚至数十亿元。对资产风险的有效管理,有利于促进投资者、合作伙伴等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发展的信心、提升企业的信用等级,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确保融资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上市公司 财务绩效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很多国家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了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并抢占世界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我国政府也于2009年开始提出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产业、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这七大产业列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表明,在赶超先进国家的过程中,其他国家的技术突破不是来自于传统产业部门,而是来自于新兴产业部门,因此,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表现好坏对未来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目前,还没有较全面的针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财务绩效的研究,而财务绩效是企业经营状况的最直接体现,通过分析企业财务绩效并进一步分析其成因将为找出影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营状况的关键性内外因素打下基础,对企业完善自身经营策略和政府完善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财务绩效的主要衡量指标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金融界、搜狐财经、中金在线、中国资本证券网、东方财富网等财经网站2013年7月所列出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具有代表性的公司为研究样本(共501家企业),以国泰安(CSMAR)的“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分析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2009-2012年的财务绩效(排除了个别极值)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财务绩效的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找出影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财务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财务绩效衡量指标
衡量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主要指标包括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股东获利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风险水平指标、发展能力指标,这些指标能从不同角度较为全面地衡量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本文从国泰安数据库中选取了以下常用指标的数据(指标中的B是指该指标计算公式中的分母为期初值与期末值的平均值;A是指该指标计算公式中的分母为期初值)。
1.盈利能力衡量指标。包括:营业利润率、总资产净利润率(B)、净资产收益率(B)、长期资本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
2.发展能力衡量指标。包括:资本积累率(A)、固定资产增长率(A)、总资产增长率(A)、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A)、利润总额增长率(A)、营业利润增长率(A)、营业收入增长率(A)。
3.营运能力衡量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B)、存货周转率(B)、应付账款周转率(B)、流动资产周转率(B)、固定资产周转率(B)、总资产周转率(B)。
4.风险水平衡量指标。包括:财务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综合杠杆。
5.股东获利能力衡量指标。包括: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普通股获利率A(每股股息/每股市价)、普通股获利率B[(每股股息+期末股价-期初股价)/每股市价]。
6.偿债能力衡量指标。长期偿债能力主要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率、利息保障倍数B[(利润总额+财务费用)/财务费用]、长期负债比率;短期偿债能力主要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度比率、现金比率。
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主要特征
(一)盈利能力的主要特征
1.多数企业盈利能力在2010年达到最大后逐年下降。总体而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代表性的公司的盈利能力在2009-2012年间除新材料产业公司在2011年盈利能力达到最大外,其他行业盈利能力均在2010年达到最大后逐年下降,除生物产业每年盈利能力差别不大外,其他产业公司在2010年盈利能力达到最大后都有较大幅度下降,特别是2012年更是如此。
2.中小企业盈利能力好于大企业。2009-2012年,中小企业(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下同)的盈利能力要好于大企业(沪市和深市主板企业,下同),但多数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的盈利能力在2010年后都在下降。2012年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中的中小企业比大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幅度大,而节能环保、新材料行业中的大企业比中小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幅度大。
(二)发展能力的主要特征
1.多数企业利润下降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2009-2012年间,多数企业的资本积累率、固定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为正数,但多数情况下,这些指标为正的企业的比例都有所下降。此外,只有少数企业(低于50%的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利润总额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为正数。这表明尽管在此期间大多数企业的股东权益、资产和营业收入都在增加,但很多企业的利润却在下降,这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各产业的企业在发展,但发展速度有下降趋势。就总体均值而言,除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利润总额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有增加趋势外,其他企业的多数指标都有下降趋势,这表明尽管多数企业在发展,但发展速度在下降。
3.利润结构不合理可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就总体均值而言,尽管多数产业的企业总利润在增加,但时间营业利润增长率却为负数或小于总利润增长率,这很可能表明企业来自主营业务的利润在下降或在总利润中所占比例在下降,利润结构的不合理很可能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4.企业规模与发展能力间没有明显关系。2009-2012年,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间的各项发展能力指标各有高低,没有明显规律表明企业规模与发展能力间的关系。
(三)营运能力的主要特征
1.多数产业的营运能力有所下降。2009-2012年,虽然多数战略性新兴产业(除生物产业和新能源汽车外)的应付账款周转率都有所降低,但其他指标基本也在降低,这表明虽然多数产业在应付账款管理方面的效率有所提高,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流动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以及总资产管理方面的效率则降低,综合各指标后,多数指标都显示除生物产业营运能力变化不明显外,其他行业的营运能力均有所降低。
2.大企业营运能力总体好于中小企业。总体而言,2009-2012年在绝大多数产业内,大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均大于中小企业,而大企业的应付账款周转率则大于或等于中小企业(除新材料产业外)。这表明,总体而言,大企业除在应付账款管理方面的效率比中小企业低或基本持平外,在其他方面的管理效率一般要好于中小企业,总体而言,多数指标都显示大企业的营运能力要好于小企业。
(四)风险水平的主要特征
1.各产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有升有降,但变化幅度都较小。2009-2012年,各产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有升有降,但变化幅度都较小。财务风险略有上升的产业包括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一代信息产业;略有下降的产业包括节能环保和新材料,生物产业的财务风险下降幅度相对稍大;财务风险基本保持不变的产业包括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经营风险有所上升的企业包括新能源产业、新一代信息产业;经营风险变化不大的产业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营风险有所下降的产业包括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产业、新材料。
2.各产业总风险有升有降。2009-2012年,总风险有所上升的产业包括高端装备制造(略微)、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产业;总风险有所下降的产业包括节能环保(略微)、生物产业、新材料。
3.多数情况下,各产业内大企业的风险及大企业间的风险差异高于中小企业。2009-2012年,各产业内大企业的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特别是总风险基本都大于中小企业,且各产业内大企业间的风险差异一般也都大于中小企业。
(五)股东获利能力的主要特征
1.就普通股获利率而言,各产业内很多企业的股东获利能力都在下降。普通股获利率B2009年最大,此后有大幅度下降,2011年达到最低,为负值,虽然2012年有所恢复,但仍远低于2009年水平。尽管各产业中大多数企业都在发放股利,且发放股利的公司的比例在逐年增加,但由于很多公司股价在下降,导致自2010年起很多股东的每股账面价值还是亏损。
2.就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而言,多数产业的股东获利能力都有所下降。各产业中绝大多数企业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均为正,但每股收益为正的公司比例则略有下降,而每股净资产为正的公司比例基本不变。总体而言,2009-2012年,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产业的每股收益在下降,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产业的每股净资产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涨有降,而新能源汽车的每股净资产在降,就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而言,这些产业的股东获利能力总体有所下降。但生物产业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都在增加,股东获利能力也有所增加。
3.中小企业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一般高于大企业,但大企业的普通股获利率(B)好于中小企业。总体而言,各产业内中小企业的每股净资产均高于大企业,每股收益也基本都高于大企业,但大企业的普通股获利率(B)好于中小企业,而普通股获利率(A)则与企业规模关系不明显。这很可能表明,大企业股价的负面波动要小于中小企业,从而导致就每股账面收益率而言,大企业股东获利能力好于中小企业。
(六)偿债能力的主要特征
1.总体而言,各产业的偿债能力强。
(1)各产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强。各产业资产负债率四年间变化不大,且基本都处于较适宜的水平或较低水平。其中,新材料产业的资产负债率最高(52%-57%);其次为新能源汽车产业(51%-52%)和新能源产业(48-52%);再次为高端装备制造业(44%-50%)和节能环保(43%-50%);资产负债率最低的为新一代信息产业(33%-39%)和生物产业(32%-34%)。这表明,企业的资产大大高于负债,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强。
各产业的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率均小于1,比率较高的产业包括新能源(分别约为95%、60%、65%、63%)、高端装备制造业(分别约为86%、44%、37%、517%)、节能环保(分别为74%、49%、46%、49%)、新材料(分别约为62%、40%、19%、45%),这些产业的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率均比2009年有较大下降;比率较低的产业包括生物产业(分别约为17%、10%、21%、18%)、新能源汽车(分别约为15%、30%、25%、42%)、新一代信息产业(分别约为17%、13%、19%、15%)。这表明,各产业用营运资金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强。
各产业的利息保障倍数各年均大于1,新一代信息产业利息保障倍数各年都在9-20,生物产业在9-14,新能源汽车在6-18,高端装备制造业在6-15,节能环保在7-10,新材料在6-9,新能源在5-8。这表明,各行业偿还利息等财务费用的能力很强,尽管一些产业在2010年后利息保障倍数有所下降,但仍远大于1,依然具有很强的偿债能力。
各行业的长期负债比率均处于较低水平,新能源产业为23%-25%,高端装备制造业和节能环保为19%-21%,新材料为16%-18%,新一代信息产业为11%-15%,生物产业为6%-16%,新能源汽车为8%-12%。这表明,长期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较小,企业长期偿债压力较小。
(2)各产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强。各产业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各年间都变化不大,且各产业用流动资产、速动资产、现金来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都较强,短期偿债能力较强。其中最强的是生物产业(三个比率各年分别为2.0-2.4,1.5-1.8,0.8-1.2);其次为新一代信息产业(1.8-2.0,1.4-1.6,0.7-0.9)和高端装备制造业(1.8-2.0,1.3-1.5,0.5-0.6);再次为节能环保产业(1.4-1.8,1.0-1.4,0.4-0.8),新能源汽车产业(1.4-1.5,1.1-1.2,0.4-0.5),新能源产业(1.3-1.4,1.0-1.1,0.4-0.5)和新材料产业(1.3-1.5,0.9-1.0,0.3-0.4)。
2.中小企业的偿债能力大于大企业。除生物产业外,各产业大型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率基本都大于中小企业,利息保障倍数基本都低于中小企业,大企业的长期负债比率各年都高于中小企业,这表明中小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大于大企业。
2009-2012年间,各产业内中小企业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各年基本均高于大企业。这表明,中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高于大企业,但也可能说明中小企业对现金等流动资产的管理效率低于大企业。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2009-2012年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股东获利能力、偿债能力、风险水平、发展能力的主要指标数据发现,2010年后盈利能力、发展能力、营运能力、普通股获利能力都有所下降;各产业的风险则有升有降,但变化幅度基本都较小;各产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都较强,但这也可能说明企业对负债经营所带来的优势运用不足以及对现金等流动资产的管理效率较低。因此,总体而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2010年后财务绩效有所下降。
此外,除发展能力外,企业规模与其他财务绩效指标之间存在一定关系。总体而言,大企业的营运能力好于中小企业;大企业股价的负面波动很可能小于中小企业,从而导致就每股账面收益率而言,大企业股东获利能力好于中小企业,但就每股净资产和每股收益而言,中小企业的股东获利能力大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好于大企业;风险水平低于大企业;长期和短期偿债能力好于大企业(当然也可能说明中小企业对负债经营的优势运用不如大企业,以及中小企业对现金等流动资产的管理效率低于大企业)。总体而言,多数指标表明各产业内中小企业的财务绩效好于大企业。
参考文献:
关键词: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负债比率
一、盈利能力
从重汽盈利能力来看,重汽毛利水平较低,一直维持在8%上下波动,比主要生产轻卡的江淮和江铃的毛利率要低,且纵向对比毛利率与净利率的变化情况,其期间费用较高,所以要增强盈利能力,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予以改善:
1、由于重卡行业已经处于成熟后期,营业成本的削减已经很难实现,公司想要从内部管理提升业绩,只能从期间费用着手,特别对于重汽这样的高杠杆企业,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长远的融资策略使融资成本降低。
2、强化成本管理,减少经营浪费,降低原材料采购价格及单台固定成本。需要企业加强对采购的管理,在存货的缺货成本和置存成本间权衡,并且对市场变化动态掌握,实时跟进市场需求,努力降本增效。合理运用作业成本法,将无效的作业去掉,提高生产效率。
3、结合轻卡毛利率较高,重汽应该尽量拓宽产品线,继续打造轻卡产品,改造产品结构。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寻找差异点,满足顾客的需要,从而扩大市场份额。
4、 相较卡车行业龙头老大东风来说,重汽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比例明显偏低,也部分说明重汽研究开发上投入较少,这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应该通过技术创新,融入新动力,降低变动成本,提升企业整体市场竞争力,从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毛利率。
二、营运能力
从营运能力来看,有以下几方面有待加强:
1、存货周转天数的不断攀升,主要是由于收入的降低,存货的滞销引起。经营周期过长会对企业的现金流产生影响,继而影响企业的融资与经营决策,近三年来公司大量依靠短期借款,导致财务费用攀升就是其中的一个影响,所以企业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和外部营销,加强产品生产链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缩短营业周期。
2、重汽流动资产周转率在竞争格局中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主要是由于货币资金占的比重相当大,存货的比重也十分大,而货币资金带来未来收入的能力较差,所以,重汽要加强货币资金的管理,不要造成大量闲置,这是有机会成本的,可以将资金运用在会产生增值的地方,投入在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上,而且可推测货币资金中也有部分来自短期借款,这就造成利息费用的增加,却没有相应的收益弥补,使资金利用效率低下,企业在进行融资时,要认真权衡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存货滞销也会影响流动资产周转率,就要扩大销售,并有效管理库存,主要还是采取措施提高产品竞争力,这对重汽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3、中国重汽的固定资产利用效率处于较高水平,从纵向看,三年来也保持在高位,所以总体来看,中国重汽固定资产管理能力较好。
但是中国重汽的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不算高,说明固定资产的投入不足,虽然公司的在建工程项目每年都在增加且每年都有完工项目,但是总体来看,占比仍然垫底。作为一家制造业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理应保持一定的水平,而中国重汽的情况反映出要么是流动资产过剩,要么是固定资产投入不足的局面,在以后的经营中,要在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面继续优化,且需适当加大投入,否则会造成畏缩不前,在规模上就难以与竞争者匹敌。
三、负债比率方面的问题
中国重汽的资产负债率一直维持在75%以上,是同行业中的五家企业中最高的。其中80%以上的借款都是高成本的短期借款,企业越来越倾向于短期融资,导致企业的财务费用逐年攀升,再结合重汽三年的现金比率均超过20%,尤其是2009年,达到61%,比率过高,企业通过负债方式所筹集的流动资金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虽然企业善于运用杠杆经营,但是所筹资金没有有效利用。
所以需要制定一个长远的融资成本较低的融资方案,在对经营环境充分了解后,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资金需求预测,合理安排筹资策略,达到降低资本成本,有效利用资金的目标,这才能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经营发展。
四、总结
【关键词】营改增;铁路运输;对策分析
2014年1月1日起,铁路运输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至此交通运输业已全部纳入营改增范围。铁路运输业的“营改增”,无论是涉及的税率,还是可抵扣的进项税,都有其特殊性。铁路运输施行“营改增”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如何面对,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阐述铁路运输企业实行“营改增”的意义,结合铁路运输企业的具体情况,对铁路运输企业营改增后将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分析。
一、铁路运输业实行“营改增”的意义
1.有助于铁路企业的均衡发展
从税收负担看,“营改增”克服重复征税现象。营业税对企业应税行为的征税不受企业成本、费用的影响,导致了营业税存在着明显的重复纳税行为。而增值税的核心特征是抵扣机制,即以货物和劳务的增加值为基础,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可以抵扣用于生产投入的外购货物和劳务所负担的增值税款。增值税仅就增值环节征收,可以促进专业化发展,有利于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引领行业健康发展,有助于实现包括铁路运输业在内的各行业间的税负均衡。
2.有助于铁路运输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营业税由于无法抵扣上一环节的进项税额,按收入全额缴纳营业税,而且承担了外购固定资产价款等增值税进项税额。经济活动越多,营业税的重复征收频率就越高,这种问题对于外购货物和固定资产占比较大的铁路运输企业尤为明显。实行“营改增”后,铁路运输企业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即可以享受新购进机器设备的进项税额的抵扣,从而有利于企业加速资产更新,鼓励科技创新,有力的促进了设备的更新改造。
3.有助于改善税制环境,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
铁路运输业与制造业等第二产业密切相关,制造业依赖铁路,把铁路企业及时纳入到营改增改革中,抵扣链条会更加完整。在未进行“营改增”的情况下,这些行业实行不同的货物劳务税制度,导致铁路运输业无法真正纳入到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当中,增值税纳税人无法进行购入劳务的进项税额抵扣,存在着抵扣链条被人为中断和重复征税问题。因此,将铁路运输业纳入到“营改增”改革,有助于解决抵扣链条中断的问题,有力推动增值税实现管理链条的完整。
二、“营改增”对铁路运输企业的影响
铁路运输业与其他运输相比,其生产经营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各铁路局运输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实行集中调度统一指挥;二是铁路运输是由多个铁路局密切协同合作完成;三是各铁路局的营业收入由总公司统一清算确认;四是各铁路局实行路网一体的管理方式,即同一铁路运输企业既管理线路,同时又管理客货运输。因为铁路运输的特点,铁路运输企业实行“营改增”后,将对整个铁路行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1.对经营成果的影响
由于铁路运输企业具有“全网联运”的特点,因此各铁路运输企业的运输收入需全额上缴总公司,总公司统一清算确认的收入作为企业的营业收入。按照当前“主营业务收入”核算的金额是含营业税的“含税收入额”,而营改增后“主营业务收入”核算的内容是不含增值税的“税后收入额”,铁路企业的营业收入将大幅下降。费用方面,营改增后将使得成本中的材料燃料和电力等外购成本要素的进项税在取得合规票据后可以进行抵扣,极大的降低了运营的成本,但通过对铁路运输企业的成本分析发现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相对还是偏少,另外铁路运输企业的固定资产主要是线路及房屋等不动产,按照现行的税收政策其购置费用中的进项税额无法进行抵扣,会导致铁路运输企业的成本偏高。税负方面,现行铁路运输业的应纳营业税率是3%,营改增后,铁路运输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于11%的税率,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是增加还是减少,关键在于外购项目的进项金额占当期销项金额的比重的大小。综合来看,按照目前的税收政策,铁路运输企业实行“营改增”后,短期内其承担的税负将增加,且企业效益会明显降低。
2.对票据管理的影响
铁路运输企业实行“营改增”后,所有的铁路运输企业都将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铁路运输企业主营业务中对客户开具的客票或货票都将使用增值税票,涉及“营改增”中现代服务业的其他业务也是如此,相比营业税普通发票而言,增值税发票的开具、使用和管理上各个环节都非常严格,我国《刑法》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与违规使用增值税发票行为的处罚措施都做了专门的规定。因此“营改增”后,铁路运输企业票据的管理相比与缴纳营业税时期更加严格。增值税发票的使用和管理需要制度化、规范化。铁路企业不仅财务部门要严格发票管理,严格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和真实性的审核外,还需要业务主管部门要深刻认识增值税发票的重要意义,在业务开发和业务运作中,时刻关注增值税发票的使用,避免触犯法律。
3.对物资采购管理的影响
由于目前铁路运输业的主营业务及绝大部分其他业务均缴纳营业税,因此其采购的物资不论是材料还是固定资产,其增值税进项均列入成本或者是固定资产价值。改征增值税后,材料和除不动产以外的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允许进行抵扣,将极大影响铁路运输企业的物资采购,包括对供应商的选择等方面。要尽可能选择可以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应商供货。
4.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实行增值税后,铁路运输企业在会计核算、财务报表列报等方面都会发生重大变化,企业必须根据总公司的要求及企业实际管理的需要增设增值税相关科目,如沿袭现营业税缴纳途径,铁路运输企业主营业务的增值税也由总公司汇总缴纳,还应相应增设各核算单位间的往来清算明细科目。另外,税制改革同时会影响财务报表列报,企业应在扎实掌握政策的基础上,对税务处理和会计处理重新梳理,从而为总公司做出相应的决策提供参考。
三、“营改增”后铁路运输企业的应对措施分析
为了避免“营改增” 带来的不利影响,铁路运输企业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保证“营改增”的顺利实施:
1.争取国家政策,争取税率优惠
一是与税务机关进行沟通协调,力争将目前铁路运输投入最大的线路资产购置过程中承担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纳入抵扣范围;二是争取国家补贴。前期试点地区的税收政策对税制转换期内按照新税制规定缴纳的增值税比按照老税制规定计算的营业税确实有所增加的试点企业给予财政资金扶持,帮助试点企业实现平稳过渡,确保试点行业和企业税负基本不增加,铁路运输企业应就税负增加问题与各级政府和税务机关沟通衔接,争取税负增加部分的补贴。三是根据“营改增”相关办法和规定,细分业务板块,交通运输服务类企业增值税率为11%,物流辅助服务类企业增值税率为6%,这就给企业留下了纳税筹划的空间,能并入物流辅助业的就不留在运输主业,以期降低税率。
2.修订完善现有规章制度,适应“营改增”的变化
“营改增”后,铁路运输企业必须对经营业绩考核办法、清算办法、收入管理规程、固定资产管理办法、预算编制管理办法、会计核算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行修订,以适应新的税制改革。对于基层站段特别是成本支出站段、设备站段,在取得增值税进项税额方面应设立考核办法,对于取得进项税完成好的站段应当定期予以奖励。按照目前的管理方式,基层站段在取得进项税额后,路局在清算收入时都予以抛出,不利于基层站段在增值税管理方面的积极性。“营改增”对于铁路运输企业来说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企业管理层应该站在整个大局上考虑研究各项政策及规章制度。
3.高度重视税务管理,防范税务风险,合法降低企业税负
实行“营改增”后,铁路企业在日常的工作中肯定会涉及较多的税务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要全力做好税务协调和筹划工作,严格规范纳税行为,防范税务风险,为铁路改革顺利进行提供可靠保障。各级税务管理人员应深入研究并充分利用各地区已有的税收优惠政策,做好税收筹划,合法降低企业税负,从而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目标。
营业税改增值税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税制改革,是优化我国税制结构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铁路运输企业来说,“营改增”带来的影响是有利有弊。铁路企业应该时刻关注“营改增”的最新情况,并且做好准备工作,稳步面对市场经济的变化,从而实现铁路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颖川.铁路运输“营改增”实施带来的影响.现代物流报,2013年1月11日
启明ERP系统的主要功能特点有以下几点:
1.采购管理
系统提供了物料和服务外部采购的全过程管理,支持标准采购、供应商寄售、委托加工、直接消耗物料等多种采购方式和灵活、易用的采购价格策略。采购管理为供应商评估提供统一的标准,提供询价、报价、合同、协议、采购订单等多种采购处理方式,提供采购发票的三方校验控制手段。采购管理保证了业务人员在正确的时间、从正确的供应商、以正确的价格、买到正确的商品。
2. 库存管理
系统对库存物料的入库、出库、移动和盘点业务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同时,每个库存物料区分常规库存、检验库存、冻结库存等多种库存状态。系统提供批次管理、序列号管理功能,并支持多种计量单位的自动转换。通过库存管理模块可以达到减少库存、降低库存资金占用、控制盘盈盘亏、避免物资积压与短缺、提高服务质量、确保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目的。
3.生产管理
系统通过生产计划和生产控制来指导和控制生产全过程。生产计划包括:销售运作计划、需求管理、主生产计划、顺序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计划体系。用户可以根据产品的特点设定不同的计划策略,有效地利用可用资源来安排生产。
4.销售管理
系统可以完成销售订单生成等各种业务处理工作,支持销售订单、合同、计划协议等多种形式的销售业务处理。支持按照客户、批量、地域等实现多种灵活的产品定价策略。支持包括标准销售、现金销售、第三方销售、寄售、可配置销售、公司间销售等多种销售形式。通过不同类型订单的处理流程,满足用户的个性化要求。信用管理功能可以在销售过程中的任何时间内,对客户的信用限额进行检查,做到事前控制,避免信用风险。
5.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生产、库存、采购、销售等模块的枢纽,是企业数据汇总的媒介,是监控会计事务、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综合管理的平台。系统具有灵活可定制的科目体系,可支持集团或单一的财务模式;应收管理提供的多维度查询可使企业随时监控客户信用状况、减少坏账发生;应付管理可为管理人员制定有效的付款计划,为欠款支付提供可靠的依据;固定资产管理可定义多套折旧策略,为同一企业同一资产平行出具多套折旧报表提供完美解决方案;预算模块与其他模块高度集成,可在业务发生时进行预算控制,降低企业管理风险。
6.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包括间接费用管理、产品计划和实际成本计算及分析。间接费用管理实现间接费用的差异分析,为部门费用考核和产品成本计算提供依据。产品计划成本管理提供多种方式快速准确地计算产品的计划成本,为企业制定定额成本和合理定价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产品实际成本管理与生产管理模块实时集成,在进行生产统计的同时完成成本数据的收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详细地分析出产品的各种成本差异及差异点,可以据此查找出差异产生的原因,以便企业制定成本改进措施,实现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7.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包括组织管理、招聘管理、人员管理和工资管理。组织管理用于确定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职责分析、职务分析,同时确定人员配备。招聘管理处理招聘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制订招聘计划、招聘广告、收集应聘人数据、招聘业务处理、招聘活动处理、应聘人选择等。人员管理:全面、准确、及时、灵活地维护人力资源主数据,完成人事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各种日常业务。工资管理主要是对员工工资信息变更、核算及相关后续活动的管理。
8.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模块运用质量计划、检验、控制、分析等功能,实现采购、生产、销售管理过程中的质量数据采集、分析、控制及质量改进的功能。可以制定质量管理的相关策略,通过质量数据采集的过程、规则、方法,质量控制的规则与方式的定义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制定等。
系统可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环节实时进行数据采集与控制,监控异常波动。通过质量通知单及时将问题反馈到责任部门,确定采取的措施,明确任务,监控问题的解决过程,并记录质量成本相关信息。
9.工作流管理
变化是永恒的,企业必须不断地适应企业的变化。通过强大的工作流管理功能,启明ERP软件可方便地实现管理流程的定制,很好地完成对企业经营过程运行的支持,支持企业过程重组,同时在更广的范围内、不同的时间跨度上帮助做好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启明ERP是一套适用于离散型制造业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ERP系统。它将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与信息技术高度集成。其整体架构基于J2EE,既提供了丰富的行业数据的模板,同时又是用户构建动态业务流程的操作平台。
7月29日的暴跌让不少人感到担心,毕竟2008年一路走低的股市让人依然记忆犹新。不过,此后的走势证明,这只不过是股市的一次正常颠簸,上证指数很快便收复失地,并不断刷新年内高点。那么,股市中未来一段时间内还会上涨吗?
“目前支撑市场上涨的主要动力是充裕的流动性,以及正在明显改善的宏观经济状况。”工银蓝筹基金经理陈守红表示,“短期还看不到流动性发生转折的可能,而相关数据也显示宏观经济回暖在加速,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市场难以出现深幅调整。”
市场普遍认为,适度宽松甚至是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市场上升的驱动力。虽然经济界对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存在不同的看法,但决策层对这一政策保持高度的一致。
政府谨慎 民间乐观
在最新出版的《求是》杂志中,国务院副总理发文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企稳向好的关键时期,应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和充实完善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和相关政策措施。此前,国务院总理更是5次强调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之所以还要继续保持现有的政策不变,是因为“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稳固”。不过,分析师们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评价远比政府要乐观。
申银万国的研究报告称,继续维持关于中国经济正处于“蜜月期”,即增长无忧、流动性无忧、通货膨胀无忧、政策无忧、企业盈利无忧的判断。
就具体的指标调整看,由于6月份信贷大幅度超出预期,分析师将全年信贷投放额度从原来预测的8万亿元上调至9.5万亿元,信贷增长率从25.7%上调至30.5%,相应地M2增长率从22%上调至26.8%。由于信贷投放超出预期,使得通过下调准备金率释放流动性的必要性降低,年内下调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不大,准备金率将维持在15.5%的水平。
预计7月份信贷投放规模会有明显的下降,信贷投放为3000亿~4000亿元。尽管环比投放规模有大幅度回落,但是从余额增长率来看仍能维持在34%左右,M1增长率也将达到24.9%。
内外宏观环境趋好
中国宏观经济的回暖更增强了市场信心。我国GDP第二季度增长7.9%,较第一季度的6.1%快速提升,中国经济复苏明显好于预期。上半年实际消费增速为16.4%,较去年同期的13.9%稳步提升,而实际投资增速则由去年同期的16.9%大幅攀升至今年上半年的36.2%。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对“保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预计工业增加值将继续恢复,有望恢复到12%左右。由于去年相对较高的基数效应,PPI跌幅将进一步加大。
从海外主要经济体的宏观数据来看,经济复苏趋势仍在延续。截至5月,日本经济领先指标连续3个月上升:截至6月,美国经济领先指标连续3个月上升:截至7月,欧元区经济信心指数连续4个月上升。美国、欧元区与日本的制造业PMI指数均维持上升格局,其中日本7月PMI指数为50.4,为去年3月以来首次高于50的分界线。
美国第二季度GDP环比增速为-1%,好于市场预期。其中除个人消费继续疲弱外,政府消费环比正增长,出口与投资环比下滑幅度明显收窄。
作为直接影响美国经济复苏进程的行业,房地产业也呈现出企稳回暖的态势。成屋销售量价齐升,新屋6月售价虽再度下探,但销量显著提升。此外,新房开工量与营建许可数也在5月、6月连续回升。房地产市场预期向好,对稳定金融体系、刺激消费有不凡意义。
总体来看,各国所采取的经济刺激政策正逐步显现积极成效。由于经济前景趋于乐观,美欧日的股市也因此提振明显。
在经济数据改善的同时,2009年上市公司中期业绩也将可能超过预期。不少分析师开始普遍看好与经济回升相关行业的未来发展,公司或行业评级调升也开始明显增多。
各种资金流入市场
国内外宏观经济面的改善给A股市场提供了有利环境,同时市场资金面也依然保持宽松的状态。
由于全球经济趋于复苏及新兴市场前景乐观,国际热钱已开始涌向大宗商品市场和新兴市场。
数据显示,美元指数在不断走弱,7月底收出本轮调整以来新低78.31点。这进一步刺激了美元计价的原油、有色等大宗商品价格。由于美国债务负担巨大,美元前景难以乐观,未来大宗商品仍将受到热钱的追捧。
而从中国各月新增外汇储备来看,扣除贸易顺差与当月FDI之后的无法解释部分也由今年1-2月的负值转为3~6月的正值,4个月合计1367亿美元。分析师认为,虽然无法解释部分还包含了汇率变动、投资收益等因素,但短期资金流入无疑是最为主要的因素。
短期境外资金的流入会在资产交易上寻找机会,房价、股价的上涨已经对此有所反映。
而根据《股市月度资金报告》统计,2009年7月,A股市场的流入资金达2840亿元之多。2009年7月末沪深股票市场资金存量为17160亿元,较上月增长了2840亿元,其中一级市场增长了1100亿元,二级市场增加了1740亿元。这表明,赚钱效应在吸引资金源源不断地进入市场。市场资金面力挺股指继续上行。
投资较佳时段
另外,经济周期也对市场起着支撑作用。国信证券研究发现,在美国经济周期下市场表现及驱动存在多种情况,一是在衰退末期、复苏初期,低利率宽松的货币环境往往推动市场估值恢复,进而推动股市触底回升,市场核心驱动因素在于估值回升。二是在经济复苏期及繁荣期,估值水平更多地取决于利率政策,若利率保持低位,则市场估值基本保持平稳:若通胀上升、利率上调,则估值面临调整压力,市场的核心驱动因素转为业绩推动。三是在繁荣末期及滞胀期,由于通胀高企,调高利率收缩流动性,估值水平面临较大下跌空间,而业绩增速趋于下降但依然保持高位。市场运行取决于业绩与估值的角力,由于估值下修更为迅速,市场往往表现为迅速调整。四是滞胀后期及衰退期,由于利率保持高位、估值处于底部,业绩同比下滑依然可能导致市场延续下跌,但离底部并不遥远。
目前,中国宏观经济持续回升态势明显,在预期通胀但现实通缩的背景下,加息等货币政策调控手段暂时不会采用,可以说,周期视角下目前依然是A股市场投资的较佳时段。
乐观中留一份清醒
当然,在看到市场有利因素的同时,也要对可能产生的利空因素多个心眼。在经济上行的趋势下,“政策下行”的风险也在逐步累积。比如,虽然央行表示坚定不移地继续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综合来看,下半年信贷政策面临小幅调整,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对下半年的贷款目标变得谨慎。
近期,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将2009年新增贷款控制目标确定为1万亿元左右和9000亿元左右,而上述两家银行上半年的新增贷款规模分别为8255亿元和7090亿元。如果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认真”执行,下半年这两家银行信贷增量的空间很小。
此外,银监会了《固定资产管理贷款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对固定资产贷款进行规范,货币政策出现微调的迹象。
比较2003~2004年,宏观调控由“松”转“紧”,主要由于房地产及钢铁、水泥等投资过热所至。与2003年不同的是,目前处于经济复苏期,房地产投资低位恢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高但主要为基建投资,并不构成未来的过剩产能威胁,因此政府鼓励民间投资、房地产投资政策不会改变,而房价的过快上涨则是政府所担心的。
分析师认为,货币政策微调实属正常,但在通胀抬头、经济局部过热前,加息等货币政策转向的概率低,短期市场不存在逆转的可能,但政策微调可能引发市场波动。
同样,自IPO重启以来,新股发行的速度大大超过市场的预期,目前已有中国建筑、成渝高速两只航母级股票发行、上市,光大证券发行,中国国旅、中船重工等大盘股也获准发行,IPO速度加快给A股市场_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同时,一大批上市公司在等待公开增发或定向增发获批,创业板的推出也渐行渐近。
一、高职教育成本管理概述
(一)相关概念 成本一词原为经济学上的概念,是指从事一项投资计划所消耗的全部资源的总和。教育成本的概念是西方教育经济学者把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在教育方面的应用。随着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日益深入,教育成本的涵义日益明晰。靳希斌教授认为:根据教育成本对象承担的主体的不同,教育成本可以分为教育个人成本、教育单位(学校)教育成本、国家教育成本和社会教育成本四大类。
狭义的高职教育成本是指作为主体的高职院校在教育活动中用于培养学生所耗费的教育资源的价值。高职院校教育成本主要包括:人员、公用经费、业务经费、固定资产折旧及修缮、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以及除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其他与培养学生有关的耗费。
(二)高职院校教学成本管理特点 具体如下:
(1)多元化的教育成本补偿。区别于物质产品生产领域,教育成本具有多元化的补偿。具有准公共产品是高职教育的特性,因此,学生的学费是整个教育成本中应该由学生承担的部分,而并不是接受教育服务的全部付费,对教育成本补偿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财政拨款。
(2)逐年递增的教育成本。高职教育以提高教育服务质量为目标。为了保证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实现高职教育目标,各高职院校不断加大内涵建设投入,使其总是以其财力所能负担的最大限度作为开支界限,开支的不断积累最终导致教育成本不断上升。可见,高职院校费用支出的刚性决定其教育成本不断递增的特性。
(3)滞后的教育成本效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真切地体现了高职院校资金的投入与实现效益的不配合性。受教育者从技能的学习到发挥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增加的过程,因此,高职教育周期具有长期性的特征,教育的投入一般要等到学生毕业以后才能逐渐收到效益。由此可见,教育经费投入产生的效益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4)特殊的教育成本结构。高职教育活动较强的协作性,共享程度较高的教育资源,导致高职教育具有较多的共同性费用,如何科学合理分摊这些费用对高职教育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具有直接影响。可见高职教育成本核算具有复杂性。
(5)具有区间性的教育成本。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投入所产生的效益,既包括经济效益,也包括社会效应。因此,教育成本的界定必然存在区间限制。如果学校教育成本过高则可以推断资金的利用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或浪费;过低则会造成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学校发展缺少资金保障。
二、高职院校教育成本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教育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由于高校自身所具有的非盈利组织特性,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过程中往往为了扩张发展,追求社会效益,而不计资源耗费,只记录事业支出,不核算教育成本。作为独立法人实体的高职院校,认为学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国家必然会维持学院的生存和发展,存在着依赖政府的思想。因此,高职院校的领导和教职工往往缺乏教育成本管理意识,从而导致教育成本管理长期被边缘化,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二)教育成本管理制度缺失 高校教育成本计量和管理在《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并未得以规定,因此多数高职院校尚未建立系统的成本管理制度。另外,按照国家规定的预算收支科目进行的会计核算具有单一性,不仅削弱了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职能,而且使得高职院校经费支出的核算侧重事后反映,没有实现教育成本事前、事中、事后管理。
(三)教育成本管理理念陈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主动,各高职院校已意识到加强教育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近年来,教育成本管理在实践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受传统成本管理理念的影响,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开展的教育成本管理缺乏战略意识,缺乏有效的教育成本控制方法,教育成本的控制缺乏考核指标,重成本的数量管理,轻质量管理,进而导致盲目投资、资源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教育成本管理粗放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精细的管理系统工程, 粗放的成本管理模式易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具体可表现为:
(1)人力资源成本偏高。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的机构设置强调上下对口,导致管理人员比重过大,这是导致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成本偏高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教职员工流动性小,进多出少,只升不降的现象。随着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等不断收入,逐渐出现了一部分学非所用的人才,从而导致部分专业人才过剩,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另外,在“人才强校”的背景下,多数高职院校花重金培养、引进的人才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甚至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这也造成人力资源成本的浪费。
(2)资产浪费较严重。高职院校教育成本管理意识的淡薄、制度的不健全、管理模式的粗放导致的结果之一就是资产配置不合理,资源浪费较严重。主要变现为:资产的重复购置、能耗成本高、利用率低、闲置浪费,甚至挪作他用。
三、高职院校教育成本管理精益化思考
(一)确立高职教育成本战略管理目标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素质、高能力、创新型人才。为此,各高职院校科学谋划,通过战略分析,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高校的最高目标,不同战略选择对成本管理具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教育成本管理目标的制定应服从于学校的战略,并与学校的战略紧密结合,以获得最大限度的竞争优势。基于高职院校的战略目标,高职院校的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以现代成本管理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多种成本管理方法,不断完善高职教育成本管理组织和制度建设,准确计量并有效控制教育成本,以不断提高教育资源产出的效率。
(二)树立全员参与的成本管理意识 教育成本核算与控制是一项需要集体共同努力的经济活动。高职院校在实施教育成本管理过程中,学院领导的决策作用和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参与是实现成本管理目标的必备条件。成本管理的各项具体措施及要求能得以有效执行和应用必须依赖于全员的主动参与。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职工必须树立成本意识并主动参与降低成本管理的活动,共同协调、努力才能完成教育成本管理的目标。
(三)健全教育成本管理制度 规范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本管理工作必须健全教育成本管理制度。健全的教育成本管理制度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本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调整和引导成本管理工作向着科学、稳定和完善的方向发展的重要保障。宏观层面上,国家应制定高职院校教育成本管理的法规体系,使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有效实施具有法律保证。微观层面上,建立健全各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本管理制度,增强经费使用透明度,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各高职院校战略目标的实现。
(四)建立精益化教育成本管理模式 精益化成本管理起源于制造业,精益成本管理的目的是追求价值链成本最小化,杜绝浪费,实现价值链的共有价值增值。
(1)精益化成本预测。随着经济的转型,各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高职院校应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以及各专业的招生规模等,这需要将预测所需资源与现有资源进行比较,可见成本预测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本管理与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强化、细化预算管理。预算编制在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总原则的基础上,应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
首先,应细化教育成本管理项目。高职院校在编制教育成本预算前,应明确教育成本预算范围。教学工作是高职院校的核心工作,在预算编制时,要保证必要的内涵建设投入,切实加大对人才队伍、重点专业、重点实验室、教学改革、科研创新、教学实验设备和图书购置等内涵建设方面的经费投入。在教育成本预算总额中应保留适当比例的机动费,以解决学校教育成本预算执行中出现的不可预见性开支。
其次,应细化预算管理程序。预算编制前应分析学校上一年度教育成本预算的执行情况,即分析教育成本预算完成和教育成本实际支出结构。通过分析促进高职院校找准教育成本支出规律。在上年预算执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发展计划编制预算,并按部门建立经费支出信息库。
(2)精益化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高职院校具有教育活动的重复性和周期性,教育产品的多样化以及间接费用多、直接费用少等特点,为高职教育成本核算采用作业成本法提供了条件。
作业成本管理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管理方法,它将管理重心放在作业上,并以增强客户价值为使命,通过与战略管理、目标成本管理、全面成本管理等手段紧密的结合,全面提高自身价值。选择作业并确定成本动因是作业成本法的核心程序。因此,作业成本法下,高职院校成本核算流程是:
首先,分析确认作业并建立作业中心。作业是作业成本计算和管理的核心。作业分散在高职院校的组织结构中。高职院校的作业依据是否与培养学生直接相关分为直接作业和间接作业。具体的可分为招生、教学、学生管理、行政管理、科研、就业、图书借阅管理以及固定资产管理及维护等8个作业中心。
其次,归集各作业中心成本。在确定作业中心后,通过逐一分析各作业中心的消耗方式,确定作业动因。按照资源消耗动因的不同,将各项资源分配计入各个作业中心。专属作业成本直接计入相应作业中心。非专属作业的资源耗费应分析其作业动因,并根据不同的作业动因分配计入各作业中心,最后加总计算出各个院系的学生的教育成本。
(3)精益化成本控制。高职院校成本控制的主体是学校,控制对象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个过程。精益成本控制是在成本预测与成本核算结果比较的基础上,对不利差异进行控制,优化作业链和资源配置,实施面向战略和过程的成本控制,它是实现成本计划的重要环节。
从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控制的内容来看,教育成本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作业成本、资本成本以及质量成本等。教育成本控制的重点内容应是作业成本控制,特别应关注间接费用的控制。同时应做好成本动因分析,使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本控制延伸到战略成本控制。
从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控制的时间来看,成本控制可分为事前的前馈控制、事中的过程控制和事后的反馈控制。事前成本控制应重点围绕着提高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事中控制的重点是作业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拓展了事中控制的内容,也拓展了成本控制过程中空间形态。教育成本的事后控制主要是在分析、考核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控制的业绩进行计量与评价,以期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的一种方式。
从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控制的手段来看,为实现战略目标,高职院校的成本控制手段应随着教育成本控制目标的拓展和教育成本控制对象的延伸不断改进完善。应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快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简化核算流程,规范核算行为,在统一的数据库平台基础上建立覆盖学校全部资金的财务管理网络信息系统,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加强监控辐射能力,推进财务—业务一体化进程,切实提高成本效益管理水平。
(4)精益化成本分析与绩效考核体系。高职院校应以各作业中心位单位,通过对作业分析找出降低成本的关键点,并运用作业管理,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成本目标进行比较,找出差异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教育成本控制的结果进行评价,并将考核结果与一定的奖罚结合,以此达到有效控制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提高成本管理效益,并为加强教育成本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可见,教育成本管理的绩效考核是检验成本管理目标是否达到,评价教育成本管理工作成绩和水平的一项工作,是成本管理的最后环节。因此,为公正、合理、有效地开展评价工作,高职院校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教育成本评价指标体系。教育成本绩效评价体系应包括投入、产出和风险三大维度,投入维度包括人力资源效率指标、固定资产效率指标及经费效率指标; 产出维度包括社会声誉指标、人才培养质量指标、科学研究成果和社会服务指标; 风险维度包括战略成本风险指标。高职院校借助各指标对教育成本管理进行绩效考核能够促进各作业中心加强成本管理,提高办学效益。
参考文献:
[1]靳希斌:《教育经济学(第三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范光佐:《教育财务与成本管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郭祖平:《院校实施精益管理的探讨》,《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4]王广宇、丁华明:《作业成本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