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村级财务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 在探讨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针对这些问题,以优化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为目标,提出了应对村级财务管理问题的若干策略。
关键词 村级财务管理 公共资产 财政策略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农业投资的不断增加,涉农资金得到迅速提升,村集体经济的整体实力不断壮大。在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解决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成为了当前各级财政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方向。本文在探讨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提高农村财务管理者素质、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监督等方面探讨了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策略,给提高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参考。
一、当前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产管理亟待规范
首要的表现就是没有对实物资产管理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导致集体资产流失。尤其是在对集体固定资产、仓库物资存放等方面疏于管理,加之在核算工作过程中没有恰当的运用折旧、盘点等专业的会计内控手段,致使村级固定资产以及管理物资流失,浪费量经常达到上百万元。其次,在村财政的货币资产管理过程中过于疏忽,导致集体资产流失问题较为严重,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由于集体收入的渠道较多,尤其是大量的村集体土地被征用的村庄,多头开户的现象极为普遍,造成了公款私借、公款私存以及挪用公款等一系列违法行为。
2.村财政收入支出的核算与管理亟待规范
首先,部分农村的财务管理工作没有按照制定的财务制度来进行,尤其是在对收支核算管理方面欠缺对应的严格管理,存在着明显的收入不分来源、收支不分去向的现象。其次,村级行政支出中的招待费用长期处于高消耗状态,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根据相关的税费改革规定,村级财务中是不能支出招待费用的,但是一些村级单位变换方式,餐饮支出就占到了集体经济的三分之一,部分村集体甚至占到了村财政收入的一半。一些本不该村级负担的支出,如征兵费用、计划生育、财政税收费用、个本工商户办证费、形象工程费用等等一系列不该支出的增加,明显冲击了村其他正常财政支出,导致村财政支出捉襟见肘。
3.村务公开以及监督体制不够完善
部分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没有形成对应的管理体制,村级相关的财务支出完全是由村支书说了算,没有经过村民理财小组的审核,没有按照年初制订预算方案执行。在一些村,村主任、村书记,甚至是会计都有权利批准财务支出,部分发票甚至没有任何人的签字也可以报销。同时,国家推行的印鉴分管、收支两条线等制度没有予以完全落实,导致村干部挪用村财政收入,座收坐支现象就更为明显。
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策略
1.有效提高“村官”基本法律意识
在进行村级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发挥民主理财小组在村级财务监督与管理中的作用。而乡村的各级领导应该对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尤其是乡级财务管理领导应该将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纳入到常规的议事日程,通过日程的积极财政管理工作来支持实际的财务管理,解决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同时,还应该抓好集体财务管理工作的责任感以及紧迫感,通过人尽其责、通力合作的方式来提高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税费改革制度的学习,在提高村级干部领导对农村财务会计认识的同时,有效提高村民的相关法律制度的认识水平。通过鼓励村民理财小组的工作积极性的方式来对原始财政凭证予以更加严格的审核,从源头上制止对应的不合理支出。
2.做好支农政策的宣传工作,加强会计业务培训
由于村级财务工作者存在着普遍的学历低、专业知识缺乏以及财务观念陈旧的问题,直接导致其对当前农村财会管理政策和国家支农信息接受不及时、不全面等问题。加之他们接受继续教育以及培训的机会极少,导致他们的财政上水平和业务素质与农村财务处理工作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直接造成国家支农政策不能得以落实,支农效果大打折扣。所以,通过做好支农政策宣传,加强农村会计业务培训工作,对农村会计工作者进行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安排具体经费和人员给会计工作者的业务培训提供资助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各个农村地区可以根据当地农村的实际需要,进行针对性、实用性的村级会计委托服务等方式,让机构来给村级财政管理部门提供对应的会计服务。尤其是对国家财政支农政策、涉农财经法规以及农村财政财会等相关的工作知识以及技能等予以重点培训。
3.做好村级财务公开规范工作
通过财务公开,接受村民的监督是村级财务管理实现民主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当前形势下确保基层民主以及保证农民民利得以实现的一个有效方式。当前,主要做好下面这样两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及时公开。对于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而言,至少应该是一个季度公布一次,对于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由于经济往来和财务信息量较大,对应的财务管理工作可以增加到每月公布一次。对于涉及到村民切身利益的项目,诸如集体资产走向以及大额管理资金的使用等,应该做到随时公开。其二,公布的财务信息应该具体。凡是涉及到上级管理部门要求公开的项目,都应该进行全面的、多层次的、详细的公布,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来向村民细化公开,做到不遗漏、不隐瞒。
结语: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速,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应该跟上发展的步伐。本文针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农村的具体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对提高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谢莉.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思考.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835-14837.
关键词:村级财务;财务管理;对策
一、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意义
(一)村级财务管理的含义
村级财务管理是对农村集体有关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根据财务管理的一般定义,可将村级财务管理的定义归纳为:村级财务管理是指对直接归农民集体所有、支配、管理的各项资产所发生的收入、使用、分配等财务活动进行核算、计划、监督与控制。
(二)当前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意义
切实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全面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村级财务管理是配套改革的一个方面,已经越来越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巩固农村基层政权,保持农村的社会稳定,促进党群、干群关系,强化廉政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村级财务管理的现状
当前我国农村为了管理好财务,各村民委员会配备了相应的财务人员,建立了一系列制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财务管理体制随着经济发展愈来愈不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在所调查的16个村中,财务管理非常混乱,几千人口的一个村涉及上百万元的资金管理就用一个手提包,甚至有些村的某些财务长年没人管理,被百姓称为“过期账”。近期大多数的镇(乡)开始实行村钱乡代管,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村干部乱消费村集体资金的现象。但是在所调查的村子普遍存在村级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村干部财经法纪观念不强、财经制度执行不到位、财务收支手续不完善、监督措施薄弱、多数村非生产性开支过大。
三、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集体资产管理不善
由于民主理财小组形同虚设,多数是由村支书任命,并由村支书担任理财小组组长,这就从根本上失去了理财小组存在的意义,使自主监督体系陷入空谈。专管村级财务的镇(乡)农经站,不但审计力量薄弱,而且监督机制缺乏,对发现的问题不纠正、不处理,长时间不交账、不结账、不记账,审计工作仅仅停留在“账账核对”上,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村级财务的监督职能。大部分村没有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很多固定资产损毁、流失甚至非法侵占均无人问津。据调查有多数村的主要干部将集体资产变为自家资产,更有甚者将村里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物资当作人情送与他人。多数村里物资的增减变动,村干部视而不见,物资常年被堆放在仓库里,很少进行登记和实地盘点,经常存在账实不符的现象。现在国家虽已对村级非生产性费用严加控制,但在农村挥霍公款现象仍十分严重。
(二)村级财务公开流于形式
有关部门出台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制度,在公开的内容、时间、程序、形式和监督等多方面作了严格规范,如国家出台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要求准时公布收支明细。但村民与村委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村干部为维护自己的私己利益不被侵犯和发现,很少向村民公开和解释财务状况,而在仅有的沟通中也对村民含糊其辞。而村民一直以来都认为财务管理是上级政府或镇(乡)领导的事,自我维权意识很差。即使个别村对财务状况进行公开,其在公开的内容方面存在着欠细欠具体的问题,公开面只能占75%左右,对于基本建设等重大收入、支出项目没有专项公布。公开的内容都是些无关紧要的财务收支,而实质性内容公开不细。据调查,有些村根本就不进行财务公开,据某村村民反映,其所在的村只在前几年有过一次形式上的财务公开,但不到一周时间就无人问津了,到现在为止就再未见过本村的财务收支公开。
(三)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1、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设置不合理,会计人员素质低
根据我国《会计法》的规定,有些具备设立会计机构的部门应该设立会计机构,但是即使某村的经济发展规模已达到设立会计机构的要求,仍未按规定设立会计机构,在所调查的村子里未见一个村子设有会计机构。村会计人员的任命也不符合要求,很少考虑会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会计人员有的根本不懂会计账务处理和财务管理知识;有的会计人员不仅业务水平低,而且职业道德水准差,对村干部的贪污挪用、胡吃乱拿行为较为放纵,甚至直接参与贪污、挪用等非法活动。村级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学历较低,无证上岗和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现象十分严重。
2、会计资料不完整,会计核算不规范
村级的财务管理很少遵照国家农业部、财政部颁布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财务制度》,也未按省、市、区、(镇)乡制定的实施细则(办法)进行财务工作。如有的收入账没有开具收据或开具白条收据,支出账没有支出发票或是白条发票,出差不填差旅费报销单,银行收付业务没有将相应的凭证如缴款单、支票、进账单等附后,在村级白条入账和白条抵库现象严重。对票据的日常保管也是杂乱无章,经常是“包包账”、“捆捆账”根本不设立档案资料库,账薄设置不健全,除了一本流水账外,无总账、明细账、往来账、财产物资账以及日记账等,会计资料不齐全,都已成为家常便饭。
四、对策
(一)端正和提高各级干部的思想认识
服务农村工作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政治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端正思想。各级农村领导干部要把搞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保证农村稳定的大事来抓,要充分认识村级财务管理对于农村经济的重要作用,把加强村级集体财务与资产管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领导和管理。可通过镇(乡)组织部,组织培训班,定期为镇(乡)有关领导和各个村的村干部进行教育和再教育,并互相交流心得。
(二)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
严格按照财政部、农业部颁发的有关制度、法规,建立村级预算决算制度、村级会计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现金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财务监督和审计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的健全和实施,使会计人员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从而使村级财务工作规范化。重视和加强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各村财务都要设置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现金日记账、存款日记账、用工登记薄和会计档案柜等。不断完善资金审核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杜绝徇私舞弊行为的发生。
(三)抓好村级会计队伍建设
各村要认真贯彻农村会计上岗制度,所聘会计必须持有会计上岗证。在会计人员的聘用上采取“村民推选-上级考核(背景调查-业务笔试-公平面试)-上岗实习-公开聘用”的新模式,使录用的会计人员在业务水平和道德修养上都具有一定的水准。对会计队伍日后的工作和自身的发展也要严加规划,可利用当地的大专等院校,或聘请专业人士定期对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其知识丰富化,业务熟练化、经验化,并不断提升其道德水平,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会计人员一旦被聘用,不可随意罢免,根据村级聘用会计制度,使其聘用年限具有合法规定。现在国家鼓励大学生做村官,大学生走进村级会计队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可使村级会计队伍更加规范和成熟。
(四)推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财政部“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指导下,农业部也提出“农村会计电算化是发展的方向”,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集体财务与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村级财务管理电算化是农村财务发展的方向,是规划村级财务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手段,镇(乡)政府部门应该创造条件,与各村共同出资出力,购买、安装电脑等设施,对村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电算化培训,大力支持和推进村级电算化建设,完善会计科目,设置一套适合本村的财务管理软件,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建立与财务管理网络化相适应的财务管理制度。
(五)充分利用社会服务
近年来出现的多种村级财务管理模式,如会计聘用制、“双代管”、会计委托等,这些模式都为村级财务管理走向规范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虽然这些模式的发展存在很多漏洞,但推行农村会计记账制,不仅可以规范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节约会计核算成本,减轻农民负担,而且可以避免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镇(乡)政府滥用职权、过多干预的问题,并且具有法律依据。
参考文献:
1、龚家强.当前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7(4).
2、张鹏兰.当前农村财务管理的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2).
3、唐君.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2009(3).
4、曹婷,陈兴述,王慧玲.改进农村财务管理的思路[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9).
5、李视友.农村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设想[j].财会研究,2008(5).
6、赵广宇.综合改革后农村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商情(财经研究),2008(1).
7、赵筠.关于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9(1).
8、李素媛.农村财务管理调查报告[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4).
摘要:村级财务审计实务操作由于缺乏独立性,由于存在信任不对称问题,因而引发诸多矛盾。为此,文章通过村级财务审计信任不对称现状,分析村民与村干部、村民与审计人员、村干部与审计人员相关利益方之间信任不对称的原因,提出弱化村级财务审计信任不对称的措施。
关键词 :村级财务审计;信任不对称;审计独立性
村级财务审计是审计部门对农村生产经营单位财务报表审查和评价的经济监督活动(王金凤等,2012)。从1990 年关于林盛堡镇村级财务审计成效(郑克杰、曲向军,1990)的文章起,至2014 年,探讨基层村级财务审计问题的文献,大多由农村审计人员发表于乡镇级实务型期刊。理论研究逐年呈现递增趋势,尤以2011年文献居多,研究重点集中在财务管理、村级财务审计方面。有些研究成果关注到了信任问题,进行财务学与信任的关系研究。李心合(2001)把信任问题引进财务学研究,他指出“信任是信息不对称的委托关系,信任是财务行为的内生性因素”。也有学者基于两权分离形成的委托关系,将信任和财务学联系在一起,指出委托关系的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本质上都是信任问题(刘峰,2009;雷宇,2012;张莉萍,2014)。李正图(2014)将信任分为对称信任(双边信任)、不对称信任(单边信任)和互不信任(双边不信任)。
有的研究者基于社会学原理构建资本市场审计和信任关系,提出通过声誉、制度机制,建立和维护资本市场的审计信任关系(漆江娜,2002)。但是将信任不对称引入村级财务审计问题是一个新的课题,理论研究缺乏对审计信任不对称问题的关注,现实中因为信任不对称现象的存在而影响审计监督效力,使审计难以发挥经济监督作用。为此,文章基于“信任不对称”问题的思考,探讨村级财务审计问题,以便通过弱化信任不对称,优化审计环境,规范村级财务制度,有利于基层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行。
一、村级财务审计信任不对称的原因分析
(一)村民与村干部的信任不对称
1.两权分离是信任不对称的前提条件。村级财务审计三方关系人中,审计客体即村干部,代表村民、基层政府和自身的利益,是沟通村民和基层政府的媒介,担负着双重信任。村民作为村级集体经济的财产所有者,将财产的管理权委托给村干部,他们之间构成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关系产生的前提,而这一委托关系需要由政府认可才发挥作用。因此村干部权衡后会有意或无意地让渡村民利益,这是村干部和村民之间信任不对称发生的必然原因。此外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村干部处于信息掌握的优势地位,往往不愿意或者由于能力不足,未能确保财务信息的公开透明。即便是公开,也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象征性的走形式,表现为选择性公开有关政策指令、文件,而且信息公开形式单一。大多数村民认为这种“面子工程”侵害集体利益,违背基层民主管理的宗旨,对信息真实性的质疑不断累积,加剧了村级财务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任不对称。
2.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薄弱。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设计合理与否与执行是否有效的匹配程度,影响村级财务的可靠性、真实性、合法性。薄弱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弱化了村民和村干部之间的信任对称,而且可能会给审计带来风险,强化审计的信任不对称关系。有些村的原始凭证填制不合规,白条入账现象客观存在,将村干部记录信息视同发生的凭证内容,缺乏完整的财务账目,致使会计资料不完整,信息编制不规范,信息反映不及时。有些村的会计既记账又管理现金收支,审批和报账手续不规范,违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致使财务资金内部控制执行失效。财务管理制度本身的缺陷和执行的无效,使得村民对村干部不信任,这些加大审计难度和成本,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审计报告,发表审计意见,难免有疏漏,这为审计信任不对称提供了条件。
3.职业道德缺失加剧信任不对称。村民对村干部的信任取决于村干部是否真正从村民的角度出发,为村民着想而干实事,如果村干部有违村民的期望,侵害集体的利益,就会引发信任不对称。
(二)村民与审计部门的信任不对称
审计意识淡薄,对审计监督职能不甚了解。大多数村民的文化水平是初中及以下,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人数比较少,虽然大学生不断增加,也有研究生出现,但相对农村整体而言,这部分力量还是缺乏,因为文化程度的高低以及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决定审计认识程度。随着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很多村民失去土地,有文化的年轻人离开本土,留在家中的大多是年长者或小孩。村民对于审计的相关认识大多缺乏了解,年长者根本不清楚,更谈不上对审计部门或审计人员的信任问题。对于审计的认识更是没有概念,他们视审计人员为行政人员,视审计为上级部门检察工作,正是这一模糊概念,将第三方审计人员看做“官官相护”的群体,对其工作始终存有疑虑,这种审计信任不对称具有一定的广泛性。
审计负效应的影响。审计负效应指在某些条件下,审计活动的执行及其结果对社会产生消极或负面影响与后果(曹建安、张禾,1999)。根据信号传递理论,审计负效应随媒体传播而扩散,导致审计监督职能受到质疑。村级财务审计主体主要由乡镇经管站或乡镇政府内设的审计机构担任,独立性欠缺。审计失败案例中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合谋,其经媒体加工报导后,村民基于心理学的“光环效应”,使得审计负效应的影响放大。因此只要谈到审计,人们的认识是基本没有多大差别,充分反映出信任不对称。
(三)村干部与审计部门的信任不对称
村干部对审计认识不到位。审计作为监督的角色,一直被审计客体所排斥,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的对立关系,源于客体对审计的不信任。审计人员和村干部目标函数不一致,村干部将审计视为对其行为的监督,对委托人聘请的审计人员存在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有些村干部因为在管理村级财务方面存在一定问题,被审计时往往采取不配合的态度,导致村级财务审计工作承担很大风险。
村级财务审计缺乏独立性。乡镇经管站负责乡村集体经济的管理工作和财务会计的指导工作,要管理农村承包合同、村办企业立项、统筹提留款等事项,此时它既是管理经营者又是监督者,与审计独立性原则相违背。
乡镇政府内单独设置的机构审计其所辖属部门的财务活动和经济效益,类似于“自己审自己”,即使审查出村级财务问题,也不能确保及时公布信息和处理问题,很难保持审计独立性。这种存在缺陷的审计模式也使村干部对村级财务审计的信任度降低。
二、弱化村级财务审计信任不对称的措施
(一)提高村级财务审计独立性
建议建立体外专业独立的第三方审计体系,促进对村级财务审计监督,审计经费采取由村集体分担、政府补助以及社会援助的形式,提高村级财务审计独立性,树立审计权威性,发挥审计监督功能,弱化村民对村级财务审计信任不对称现象。
(二)降低甚至消除审计负效应的影响
审计行业的整体声誉需要审计人员的努力。无论是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还是村级财务审计,都属于审计范畴,通过提高审计行业人员的准入门槛,聘用坚守职业道德,并具有专业知识的审计人员,确保专人专职,加强审计人员的持证管理制度,以及执业后的道德教育,使审计作为外部独立监督的力量真正发挥,巩固审计的专家权威地位。
(三)健全村级财务审计法律制度
静态的制度建设与动态的实务变动之间不可能全然吻合,始终会存在错位,只是错位的程度因为法规制度与实际要求的差距不同而不同。2007 年修改施行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指出,农业部负责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审计工作,显然缺乏独立性,而影响权威性。使村级财务审计有法可依,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四)确保财务公开,增强干群互信度
各村要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及时公开财务信息,透明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村民民主理财小组应尽职尽责落实村民知情权,监督村级财务事项公布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掌握财务状况。同时村民素质也需要提高,主动积极参与村务民主管理。自觉将审计引入村务管理,并从中受益。
(五)建立人际沟通渠道,优化村级财务审计环境
基于村民和村干部委托关系,从既有关系中构建人际关系,村干部须保证凭证、账簿等规范、真实;村民履行民主监督职责,以合法途径解决问题。村民文化程度要不断提高,扩大审计知识宣传范围。村级财务审计人员也应具备相应资格证书,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确保外部监督到位。村干部要加强自身修养,提升审计接受度,改变对审计的负面情绪和消极态度,构建和谐的审计关系。
总之,村级财务审计结果的可靠性,关系到村民对村干部,以及基层干部的信任程度。从两权分离、村级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薄弱、职业道德缺失,分析村民与村干部之间信任不对称;从审计知识的普及和审计负效应的影响,分析了村民与审计部门之间的信任不对称;从村干部对审计的态度,以及审计独立性缺陷,分析村干部与审计部门的信任不对称,最后从加强独立性、降低审计负效应、财务公开透明、健全法制、建立人际关系,提出强化村级财务审计信任对称的措施,以期实现健康的村级财务审计。
参考文献:
[1]沈燕萍,李军,沈博雅. 藏区国家基层政权建设及成本实证报告[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4.12:231.
[2]雷宇.财务会计的信任功能[J].会计研究,2012(3):26-30.
1.村级财务管理常常面临的问题
1.1 财政持续增收困难,中心乡村财政困难
从整体上看,部分地区中心乡村在经济总量上和财政收入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基本解决了乡村工资发放困难和机构运转困难的问题,但是从根本上上讲,关于农村资金缺乏,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没有得到改变。我国部分地区经济起步晚,产业层次处于较低阶段,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不高。而本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对资本的投入,消耗本地区资源和低廉的价格优势扩张。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受限制因素较多,发展布局很大程度上制约企业的提升增长,也必然制约本地区政府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导致各乡村的增收前景不太乐观,发展缓慢。
1.2 事权与财权矛盾平衡财政管理制度建设薄弱
划分各级政府财政收支范围的基本准则就是一项原则,即事权与财权的相互结合,换句话来说,就是能办什么事,就给多少钱。尤其是,出现一些乡村的突发事件,天灾人祸等等,县级财政难以安排有具体的预算资金,导致乡村事实上承担了较大的资金压力。乡村往往为了完成额外的职责增加一定的财政支出,出现了乡村经常性经费缺口和乡村政府债务。中心乡村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较为薄弱,在某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管理混乱,收支记录不精细的问题。在财政管理的一些领域,如非税收入管理,政府性基金和国有企业经营预算以及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方面缺乏规范性的制度,部分财政管理原则性不强,操作性不高,规范性制度的范围不够明确,形式不够统一协调。
乡村的财政支出,必须通过乡村和县财政部门的双重审批,影响了乡村政府的相应权利,与现行行政管理体系的脱节。
1.3 预算收支不够完整,严肃,财政机构建设和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
从预算收入上,乡村不重视所属单位的自营性收入,房租收入和资金变现收入等其他收入。从预算支出上,部分地区的中心乡村也存在着无预算支出,或者超范围支出等等问题,缺失乡村财政的内部监察监督机制,自我监察监督力度不够。乡村的信息化建设步伐缓慢,距离财政科学化,管理精细化,收支信息化还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同时,为管理乡镇村级财政支出而设置的乡村预算会计核算中心在自身建设上仍有大量的不足之处。乡村预算会计核算中心源自于本地的乡村,在业务上较为容易的收到乡村领导的影响,一般难以完成独立监督的职责。会计核算中心存在着制度执行不够严格,标准执行不一等等不良现象。在乡村的预算执行过程之中,存在着较为普遍的项目资金私自挪用,预算超支,甚至无预算支出的现象。还有,会计核算中心的技术人员多是借用人员,业务水平高低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科学的专业知识学习,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之中把关不够严格,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对于会计监督职能的弱化。
2.关于改进村级财务管理的相应对策
2.1 细化村财村管和村财镇管的两种子模式
要根据当地政府的实际情况,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有必要的对于现行乡村财政管理模式进行深刻的改革与完善,提出形成村财村管和村财镇管的两种不同的财政管理模式,在不同类型,不同实际情况的乡村之间进行差异化的管理方法,因地制宜,并行两种不同的财政管理子模式。将划为第一和第二类的乡村实行村财村管的子模式,此类乡村的财政收支由乡村自行管理解决,县级财政单位只负责加强引导与监督工作,按照各村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细分发达类型激励类型发展类型三种乡村类型。加之在监督财政,建设制度和加强财政自身管理能力等等改革措施,逐步缓解村级单位财政管理压力,进而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2.2 完善资金监管,财政监督和财务控制
村级政府要能够充分地认识到加强监管政府性资金的管理重要性,进一步的贵伐政府性质资金的审批程序,保证准确无误的资金分配投入方向。做好资金使用规范管理,防止出现资金管理漏洞,加强监督管理的力度,要严肃追究弄虚作假欺骗国家财产,截留、挪用政府财政专项资金的行为,对于擅自改变政府资金流向的用人单位或者个人坚决从严处理,从重处理,坚决打击和惩治各类违法乱纪行为,坚强政府资金从上到下的全程监督。实现乡村纪律委员的财政信息的共享,乡村所属财政单位要主动向乡村纪委报告重大的财务支出情况。加强各项各类的管理财政制度的建设,规范保证各项财政工作的有序性进行。
关键词 农村财务 财务管理 现状 对策
一、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设置不规范
根据《会计法》规定,单位、企业和组织都要设置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处理各项会计业务。其中某些单位资金量大、会计业务工作多,必须设置会计机构。但是目前我国部分符合设置会计机构的村级却没有设置相应的会计机构处理会计业务。有的村级虽然设立了会计机构,但是会计人员的任用、工作分配、工作职责不符合《会计法》的规定。例如,村干部兼任了会计主管和会计人员,同一人同时处理会计、出纳工作,岗位设置混乱,会计工作分工不明确。对于会计人员的任用,部分村干部选用自己的亲戚朋友,有的甚至由自己兼任,无法实现会计工作的有效监督和管理。这种“任人唯亲”的做法使村级财务人员频繁更换,村干部换一届财会人员也随着更换,极不稳定。这种依靠村干部的关系任用的财会人员使得村级财务工作不能实现有效的管理和监督,造成了财会人员工作热情不够,缺少责任心,民主监督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
(二)会计监督不到位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村级会计监督体系没有完善。一是上级政府对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没有实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上一级政府应该对下一级的财务实行指导、监督和审计。但由于一个乡镇下属的村面积广阔、工作内容繁琐、监督人员不足,很多乡镇对村级财务的监督和管理不能有效进行,村级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矛盾也长期得不到指导和改善。二是村会计没有严格实行会计监督。目前我国村级财务中会计的人员、分工十分混乱,许多村级会计都由村干部或村干部的亲戚朋友担任,且由于会计人员分工不明确,许多村会计身兼多个岗位,且大多村级会计的素质和能力较低,受到村干部的管束和影响。这些现象致使村会计的监督职能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出现众多的制假造假、违纪违法现象。三是内部监督不到位。根据相关规定,村级财务管理应该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制度等监督制度。但大部分的村没有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无法做到内部的严格管理和控制。有的村出现支票、印鉴等一同交给会计保管,记账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的印章签盖不规范等现象,没有有效的内部控制和监督制度与措施。
(三)财会人员素质较低
我国许多村级由于经费缺少,相关的会计人员聘用不齐全,甚至有的直接由村干部担任,素质和能力较低。大多数的村级财务人员只有小学、初中文凭,经济较好一点的城乡结合部的某些财务人员也只有中专、大专文凭。有的偏远地方财务人员甚至没有专业技能证书,也没有经过专业的知识培训。此外,村级财务人员办公都在农村地区,年轻人都喜欢大城市工作,所以村级财务人员年龄较大,许多财务人员对会计业务根本不熟悉。目前在岗的部分村级财会人员专业水平和素质普遍较低,有的根本没有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
(四)财务制度管理混乱
村级财务的账务混乱,资金管理不严格,出现严重的坐支现象。某些村级干部根据自己的工作范围收取集体资金,村级财务对资金的管理权力没有集中。许多村级管理人员,利用自己的职位权力将公费私用。有些村干部没有按照正常的业务流程,巧立名目自行开出金额巨大的款项,且无法按时归还,擅自挪用集体资金。村级财务管理中的物资也存在流失、管理混乱的现象。例如,有的财会人员将原本应计入固定资产中的开支乱计入生产、管理费用开支,有的村级干部擅自挪用集体物资谋取私利,导致了集体资产不断流失,损害了农民的集体利益。有些村级领导与财会工作者缺少财务管理和会计业务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账面混乱,许多财务问题突出。
二、改善村级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
(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管理,使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
做好财务工作的首要前提是完善相关的财务制度。村级财政制度应以中央实施的相关法规制度为准则,建立起村级的财政管理制度,涉及现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财务人员岗位职责等方面。这些法规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规范财会人员的行为,做到有法可依。一方面,完善内部监督控制制度,使财务管理工作透明化、公开化;另一方面涉及重大项目的资金收支应由村级代表或民主理财小组公开表决。
(二)强化规范操作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税法的建立和完善是为了稳定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在村级财务管理中,应彻底实施税法,打击偷税漏税等违法违规现象。首先,应该对财会人员进行会计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能力和素质。遵纪守法、严于律己的财务管理人员才能真正确保集体资产部不出现流失的现象。其次,实施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控制集体资产的收支情况。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村干部利用职权干预财政管理,没有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处理财务问题。在处理各种账务问题时,应该有村干部和民主理财小组共同决策、监督,村委会主任盖章签字,实行三方责任制,共同管理,互相牵制。整个财政处理程序要做到公开公正,集体资产的处置要经过全村的同意,通过民主监督防止集体资产的流失。集体资金需要筹资时,筹资过程公平化、透明化,筹资金额要公布全村并上报上级财政管理单位,接受上级政府的审批。财政资料要接受审计部门的审查,审计机关要切实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认真负责的审查村级账务,及时发现问题并上报。
(三)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参与权
民主监督是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首先,村级干部、村委会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通过民主讨论制订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法制规章,用规章制度约束村民和干部的行为,增强村民和干部的法制意识,切实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杜绝腐败现象的出现。其次,各村应建立自自己的民主理财小组,代表全村村民履行自己的民主监督权力。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应该品德高尚、熟悉财务,积极参与集体的财政制度的建立和经济活动,对财政问题提出质疑和否决,切实维护集体的经济利益。最后,上级政府和相关单位要对村级财务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建立里村级财务开支的审批制度,各项财政开支要做到有证有据。
(作者单位为长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 金勋和.当前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22).
[2] 李外禾,陈春明.对重庆市涪陵区城乡统筹视野下乡村债务治理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5(04).
[3] 陈鹏飞.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5(05).
一、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1.“村账镇管”制度流于形式,存在“代而不管”现象
“村账镇管”制度在国家颁布正式文件中的名称为“村级会计委托制度”。所谓“村账镇管”就是在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和民利的基础上,把村级财务委托给乡镇统一核算和管理。这种方式切实提高了村级财务管理和核算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施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村账村管”和“村账镇管”划分不清。有的乡镇虽然形式上实行了“村账镇管”,由乡镇经管站记账、资金由乡镇统一管理。但实际上,由于乡镇经管站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由村会计记账,乡镇经管站的会计人员只是将会计信息录入农廉网,而且有的村账反映的数据与农廉网的数据不一致,未能真正做到统一核算,使“村账镇管”流于形式。
(2)双重管理使权利义务不明确。“村账镇管”模式中,乡镇政府、村干部均享有管理的权利和义务,多头管理则容易形成管理盲区。乡镇政府认为钱不是自己花的,只是代个账而已,出了问题村负责。村干部则认为钱花在哪里政府都知道,账也是经管站代做的,出了问题政府担着,结果使村账成了“两不管”账。
(3)会计监督执行不到位。首先,乡镇对村级财务的监督不到位。按照规定乡镇经管站、财政所应当对村级财务进行指导监督。实际上,经管站作为村级账务代账员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不可能做到自我约束。同时,由于部分乡镇代账员的会计水平低、责任心差,无法对票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有效性进行识别,所以更谈不上对村级财务进行有效的监管。其次,未能充分发挥村会计的监督职责。由于大多数村会计学历偏低,并非科班出身,业务能力较低,常常受制于村干部的牵制,会计的监督职责不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2.村级财会人员素质低,会计基础薄弱
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财务工作的质量,会计法规定,从事会计工作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从目前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村级财务人员都未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有的只能做到“记记账、打打算盘”,有的甚至连最基础的会计知识都不懂,仅仅记个流水账,更不用说发现和提供经济运行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3.会计资料不完整,会计核算不规范
村级财务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制度要求,严格设置会计账薄、及时填制会计凭证,规范登记总账与明细账,按规定及时、全面、真实地编制会计报表。然而实际上,部分村只设置收入、支出科目,所有收入都记入“其他收入”,支出记入“其他支出”,没按规定设置总分类账、明细账、银行存款和现金日记账,更没有设置往来款明细账,由于会计核算混乱,账实不符、账账不符、账证不符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无法对村级财务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督。
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的建议
1.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
财务制度是进行财务管理的基础。乡镇必须严格执行新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并结合各村的实际,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例如:现金管理制度、支出审批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等等。同时,要建立健全财务工作流程,所有财务事项都要严格按照工作要求进行账务处理。发生经济业务要取得有效的原始凭证,经办人在原始凭证上注明用途并签名,经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审批同意并签字,交由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对符合财务制度规定的单据加盖民主理财专用章,由村会计到乡镇经管站报账,乡镇代账员按有关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后进行会计账务处理,做到账簿齐全、记账及时、独立核算、民主理财、规范管理。
2.加大监管力度,强化问责机制
审计监督是规范财务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要建立审计监督体系,加大监督力度,严肃财经纪律。一是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由乡镇财政所和经管站牵头,抽调专门人员,对村级账务进行定期审计检查。二是广泛开展村级经济责任审计。在对村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村级领导干部任中和离任审计。经济强村、重点村、难点村由县农经办负责组织审计,普通村由乡镇政府组织审计。通过审计,对村干部的履职情况、工作业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为村“两委”换届选举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三是实施专项审计。各级部门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权限,加大对涉农、惠农等专项资金的审计力度,加大纪委检察的办案力度,确保资金能够专款专用,切实发挥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全力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四是强化责任追究。将各级的检查结果{入村干部的管理档案,作为村主要领导干部免职、辞职、换届考核等的参考依据,并由乡镇政府负责督促整改,村民理财小组负责监督整改,村两委则负责整改落实。对审计出来的违法乱纪问题,要依法依纪作出处理。
3.提高村级财务人员整体素质,稳定会计队伍
一、村级财务收支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一)村务监督委员会形同虚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应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或类似机构,负责村民民主理财、监督村务公开事项。成员由村民或其代表推选,被推选的人应具有财会或相关的管理知识。在审计工作中我们发现,此项法律规定虽然非常明确,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形同虚设”,如村务监督委员会并未由村民推荐产生,而是由村委四职干部或委员担任,其印章却由报账员保管,监督委员亦未对财务收支情况进行逐笔审核及签字。这里在形式上,一方面实质上不符合财务内部控制的独立性要求,起不到切实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相关流程及权限不合理(如报账员保管印章,监督人员不复核签字等),都在形式上也使得监督工作完全没有展开,村务监督失效,导致农村经济组织财务工作混乱。
(二)财务管理不规范
由于缺少村务监督委员会民主监督,村级财务收支情况掌握在村支书等少数村干部之中,村的大额经费支出不经集体研究决定,费用审批手续不严谨,报销凭证不够规范,有的是白条列支,有的是村干部自己领条自己审批,有的是重复报账套取资金。
(三)村务公开不规范
其一是村干部民主意识不强、服务意识不够;其二还是由于其传统的“官本位”思想作祟,未能认识到自身与村民的服务关系。这样导致的后果是村级财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都不规范或者不完整,公开的内容也片面、单一,不够具体。从另一个角度讲,大多数村民对自身的权利也没有完全认识,对于村务公开的程度、形式不够关心。这样则导致了村务公开工作完全成了“形式”与“过场”,使村民只能雾里看花,对村级财务的知情权、监督权受到限制。
(四)工程建设监督管理不到位
由村级建设的村组道路工程、小型水利工程、办公室装修工程没有实行公开招标程序或集体决策程序,工程未经公示,无工程预算、决算、验收等资料;外购建筑材料无购销合同和验收资料;材料款和工程款都是以领条或收据方式报销,工程建设监督管理随意性大,基本上由村支书和村主任共同操作和掌控工程项目。
(五)超额开支征地拆迁工作经费
涉及征地拆迁的村委会收到上级拆迁办拨付的拆迁工作经费,限额开支,主要用于征地的政策宣传、思想动员等相应费用的开支以及村组等征地工作人员的误工补贴及加班费,征地工作人员的就餐费用。由于村干部对拆迁工作经费开支无预算和计划,开支内容的随意性大,在没有考勤记录的情况下,村委会成员集体超额发放误工费和加班费,村干部采用领条和个人餐票方式报销大量餐费,导致拆迁工作经费大大超过限额开支标准,挤占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集体资金。
(六)违规发放坐班补助和误工费
街道办按照上级规定对村四职干部的工资由财政统一打卡,其他职位干部工资待遇按照上级规定执行。村干部工资以外的差旅费(交通费)、电话补助、节假日值班费、其他专项工作补贴等限额报销(除征地工作外)。村干部不得再发坐班补助及专项误工费。村委会因征地拆迁收到大额的拆迁补偿款,村干部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额资金,就千方百计想办法如何使用。由于拆迁补偿款属于全体村民共有资产,向村委会全体成员发放坐班补助和误工费属于乱支滥补行为,损害全体村民集体经济利益。
二、村级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村级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缺失
由于缺乏必要的内控制度,导致村干部的审批权和控制?喙?大,未能从制度层面对村干部进行约束,存在自批、自领、自用、挥霍浪费、乱支滥补等情况。
(二)村干部的财经法规知识缺乏
村干部对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缺乏学习,上级部门也未进行经常性的业务培训,致使村干部财经法规知识缺乏,遵守财经制度的意识淡薄,个人权力表现力强,对村级财务收支不按规章办事,不听财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集体资金一人支配,造成管理不规范。
(三)对村级财务管理监督不力
一是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不力。村务监督委员会没有代表全体村民对村级财务收支、民主理财、村务公开等进行监督和落实,监督流于形式,给少数不廉洁的村干部提供有乘之机。二是村民监督不力。分散的家庭经营使村民集体观念、民主管理意识淡薄,部分村民忙于生计,不主动参与集体事业,对村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纵了村干部的违法乱纪。三是上级部门监督不到位。由于上级部门从事农村“三资”管理的人员越来越少,监管空白,疏于对村级财务收支进行检查和监督,致使村干部心存侥幸,违法乱纪的胆子越来越大。
三、加强村级财务收支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民主监督管理
一是坚持依法办事,完善村民监督。要从组织建设出发,由各基层人民政府负责,落实各村民监督小组的组建,明确其成员构成、职责与相关办事流程,从形式上和实质上完善村级财务收支的合规性。二是强化外部监督。由于内部监督远非一蹴而就,因此适时引入外部监督也非常重
要。这里重点考虑以政府审计的模式,通过定期审计、专项审计或经济责任审计等形式对村级财务或重点收支事项进行审计或审查,并定期公布审计结果。结合审计结果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奖惩,对重大违纪违规的人和事依法移送纪委或司法机关依法查处,真正做到查处一个,威慑一方的作用。考虑到政府审计力量的不足,有必要时也可以通过外聘社会审计的模式开展专项审计工作。
(二)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
根据财政部、农业部《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和财政部《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并结合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做到规范管理,同时强化执行情况的监督。
(三)完善村务公开制度
一是要完善村务公开形式。要求各村委会将一定时期的村财务收支进行公布。在形式上要明确公布周期,公布载体(如上网、张榜等),公布的同时要注明举报或反馈方式等。二是要明确公开内容。要求各村委会必须将所有收支、资产负债、工程建设、项目发包、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使用情况逐项进行公开。杜绝“选择性公示”的做法,使村民的监督权和知情权落到实处,使村民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明白的答案,及时纠正不合理收支项目,消除村民对干部的疑虑,化解干群矛盾。
(四)加强工程建设管理
严格实行工程招投标制度和集体决策制度,对拟参加村级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从资质、业绩、报价等方面进行量化评比,择优确定中标施工单位,并将中标单位的情况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双方签订规范的建筑业施工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将合同交上级部门备案。对建筑工程一定要按国家规定的程序进行,先要设计、预算、招投标,订合同、聘请工程监理,完工后,完善工程验收手续,按合同分期支付工程款、暂扣质量保证金等。
(五)制定费用报销标准
建立健全村内事务管理制度,制定村干部报酬、误工补贴、拆迁工作费等各项费用标准,做到费用支出事无巨细,做到费用支出有据可查、有章可循,规范各项费用支出的合理性、合法性,能有效的杜绝费用支出的随意性。
一、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调查,目前农村财务管理主要存有财务制度执行不严,农村财务管理弱化,使农村财务工作难以做到有章可循:集体资金管理混乱,村级财务管理虽然有了加强,但在集体资金管理上问题较为突出;物资管理手续不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财会人员队伍不稳等突出问题,与财务管理的工作性质要求财会人员要相对稳定相悖。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制约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对策
1、规范资产管理,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一是明晰产权,摸清家底,建立集体资产台账。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的清产核资小组,对本村的资产进行彻底清查,了解整个资产状况,明晰资产所有权,并进行产权登记。其次,根据清产核资的结果准确无误地建立资产台账,做好集体资产的登记工作。二是搞好资本营运确保资产保值增值。根据不同类型的资产特点,搞好资产经营。经营性资产重点抓增效,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抓增值。资源性资产重点抓开发,福利性资产重点抓保护。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充分利用集体资产,如发包出租、使用权拍卖、统一经营等,达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三是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目前,村级专项资金主要包括征地补偿费、“一事一议”资金等。首先,对征地补偿费进行会计核算.按照专户存储、专账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来规范管理。其次.加强“一事一议”资金的管理,实行筹资收据,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由村民理财小组进行监督,使用、开支情况要及时向群众公布。
2、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制度保证
建章立制是村级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要解决村级财务混乱状况,最迫切的任务是在一定区域内针对财务管理现状,从财务收支结算管理、集体资产管理、民主理财与财务公开、会计核算管理、会计档案管理、财会人员与岗位职责等方面制定一套统一的、切实可行的财务规章制度。从各村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村级财务管理、民主管理和财务公开制度,以及现金、银行存款管理、债权债务管理、集体资产台账管理、票据管理、档案管理、财务开支审批、财会人员岗位职责、报账员岗位职责、会计人员管理,村组干部离任审计,“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会计电算化等多项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建立健全约束机制,促进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运作。同时,村级财务必须坚持收支2条线,实行先收后支。杜绝以收抵支、差额入账、坐支现金等现象。
3、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农村财务管理既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又是一项业务性极强的工作。因此,稳定财会人员队伍,提高财会人员素质至关重要。应着力抓好健全财会人员任免制度。建立财务人员人事管理制度,对乡村财会人力资源准备等关键性工作。村会计作为农村会计工作的具体执行者,要求必须认真把握专业知识,熟悉政策,掌握规律,积极主动地参与村集体财务活动的事前预测和决策、事中的调整和引导,对两委成员“讲得清”,和村民群众“谈得来”,让财务公开制度落到实处。要加强对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实务的培训学习,增强其专业技能,提高业务水平,打造其应具备的良好素质。
4、搞好财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农村是国家政府加强与民众交流、增强党与人民血肉联系的前沿阵地,因此,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成为我国农村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然而,在一些地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不利于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甚至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建设力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我国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会计工作基础薄弱
农村会计工作是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首先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才能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有利的数据,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然而,目前我国不少地区农村会计基础薄弱,会计工作受重视程度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会计人员不注意对账簿的保管,经常出现账簿损坏或丢失的现象;会计账簿的设置不规范,对财务管理制度认识不清,导致账务记录不清楚,没有设置明细的账务分类,使得会计信息不准确;一些农村没有正式的收据,出纳、对账工作不能及时进行,在凭证传递时不遵守相关程序规范,出现问题互相推卸责任,这就给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
1.2 财务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
一些村干部自身责任意识不强、法律意识不健全,他们对农村财务管理认识不清,没有相应的财务知识,所以在进行财务部门和人员的设置时,不能按照规范进行,收支制度不规范,一些土地征用的收入、上交的收入等不能及时入账,甚至利用自己手里的权力,私设金库,为自己谋取利益,出现问题,找不到相应的责任人,严重影响了农村财务管理的质量。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需要规范制度的支持和保障,然而,目前大多数农村没有形成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人员素质不高、责任意识不强,经常出现人员调动的情况,导致账目遗失。有些村级干部直接管理账务和现金支出,内部监督力度不够,导致违法乱纪现象的出现。
1.3 财务公开制度落实不到位
财务公开是农村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村民了解村级财务收支的一个窗口。有关部门出台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制度,在公开的内容、程序、时间、形式和监督等多方面作了严格的规范,但是个别村由于思想认识不够,制度落实不到位,在公开的内容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对于基本建设等重大支出项目没有专项公布;无关紧要的公开,而实质性内容公开不细;少数村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或工作责任心不强,校核不细,产生失误,严重影响财务公开的质量。
1.4 财务监督力度不够
一些农村的财务管理工作没有完善的监督制度,民主监督力度不够。在实际财务工作中,财务管理部门内部没有形成良好的工作规范,各部门、人员之间监督不到位,经常出现各种财务问题;村民的民主监督只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实质性的作用,且大部分村民的民主监督意识不强,不懂得履行自己的监督职能,致使监督作用无法发挥。
2 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措施
2.1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实行规范管理
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和制度设立时间早,更新慢,制约着农村财务发展,因此,要根据农村发展的情况和国家相关政策实施,制定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科学地设立相关部门,明确各自的职能。根据《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制定货币资金管理、财产物资管理、票据管理、债权债务管理、开支审批、对外投资、承包合同、财务公开等制度,做到制度规范行为。实行审批审核多层把关,规范工作流程,规范会计核算,加强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工作,使农村财务管理向规范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2.2 加强对农村财务工作的监督
各级农业部门是农村财务管理的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对农村集体财务的管理和监督职能。财政、审计、民政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支持、指导和配合对农村集体财务的监督审计工作,设立相关的审计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农业部门的监督职能。定期向群众宣传财务监督的知识,让村民了解农村财务管理与自己切身利益紧密相关,提高他们自觉监督的意识和能力,发现财务人员出现违法违纪的情况要及时揭发、汇报。
2.3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有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财会人员是保证财务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最重要前提,因此,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召开座谈会、研讨会,举办培训班、知识竞赛,制作黑板报、张贴画、标语等,宣传财务管理的知识,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财会人员作为特殊从业人员,既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还要有较强的政治观念和职业道德水平。因此,要通过举办业务讲座、法制讲座、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等,定期对财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从而提高整个财会队伍的素质。总之,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村级干部要提高自己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采取积极措施解决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缓解农村建设中出现的矛盾,为农村发展和国家安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