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应急指挥协调机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4.02.001
预计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这意味着在未来近20年中,我国将有9亿左右的人口在城市和城镇生活。但是,当前城镇化面临着自然环境承载力有限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双重约束,因而若引起城市和城镇中的突发公共事件,将会严重地影响城市安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为此,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的城市合作应对协调机制,就成为区域城市管理中的重中之中。
如何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的城市合作应对协调机制,在这方面上海有许多经验可以总结。比如,在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期间,上海与江苏、浙江等许多城市都建立了突发公共事件的城市合作应对协调机制,非常值得借鉴。其经验可以归纳成三条:一是长三角的各城市积极筹建以安全世博为主题的组织和规划机构,开展了以安全世博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共同建设现代化区域的安全交通网络,全面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形成了长三角区域突发公共事件的城市合作应对协调的工作雏形。(但可惜的是上海世博会后,城市合作应对协调工作的组织机构解散了,长效机制没有坚持下来。)二是长三角各城市积极建立了环境质量区域联动机制。比如,对上海世博园区为核心的半径300公里区域,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确保空气质量。三是苏浙沪积极建立世博安保警务联勤指挥机制,探索了“长三角”地区警务一体运作机制。
世博经验也告诉我们,要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的城市合作应对协调机制,首先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世博区域中,许多城市都形成了政府联盟,这为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和属地管理创造了条件。其次,城市合作的应对协调机制,要与城市的应急管理体系相结合,要与城市应急预案相结合,要与城市的实情相结合。要在城市的社区、农村、学校、医院、企事业等基层单位,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能力,提高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和自救能力,为提高国家和全社会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效率、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打下坚实基础。
由上可见,城市合作应对协调机制的目标建立,要按照城市应急管理中长期规划的要求,在城市公共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建立协调工作平台,建立健全城市安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完善和提升城市综合减灾体系,提高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和协调能力。
就目前我国的城市现状而言,必须要深入理清城市合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重点,一般来讲,主要是指公共卫生方面和社会安全方面。因此,公共卫生方面的重点是要建立区域公共卫生突发公共事件的城市合作应对协调机制。区域公共卫生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法定报告的传染病大流行,二是重大动物疫情。社会安全方面的重点是要建立区域社会安全事件类的城市合作应对协调机制。区域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分为四大类:一是金融突发事件,二是大规模,三是影响市场稳定的突发事件,四是恐怖袭击事件。
关键词:金融业信息系统应急管理机制;实践;意义
JEL分类号:R58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2)01-0100-02
一、建立上海金融业信息安全应急管理协调机制的意义
一是金融机构集聚带来了信息安全风险的集聚。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步伐的加快。近年来上海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辐射全国的金融市场体系。几大交易所都集中在上海。同时中国银联和各大金融机构也纷纷在上海设立了数据中心、信息中心和银行卡中心等,人民银行在沪的各类中心也已达到六家,这些机构负责运行管理的信息系统,业务涉及全国甚至全球,一旦发生重大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其产生的影响将是重大的,甚至是灾难性的。
二是协调指导金融业信息安全工作是国务院赋予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能。人行上海总部应加强与金融机构在沪各大中心的联系,协调建立上海市金融业信息安全应急协调机制,探索开展信息安全属地化管理的有效手段,发挥上海总部直接面对在沪各大中心、与上海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联系密切的优势,配合人民银行总行做好信息安全协调指导和突发事件快速处置工作。
三是有利于形成多方参与、共同推进的信息安全工作新局面。通过金融业信息安全应急管理协调机制,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切实防范自身风险、提高应急处置工作效率,建立与监管部门、政府职能部门和相关基础环境运营商之间的互动机制,实现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三个转变。一是可以改变目前金融机构信息安全工作以行业管理、系统内协调为主的单一管理模式,实现“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复合管理模式。二是可以改变目前金融机构与各政府主管和基础设施运营部门之间一对一的沟通协调模式,实现统一协调、定期交流的集中式沟通协调模式。三是可以改变目前资源共享程度低、金融机构安全防护设施投入巨大、防护难度高的局面,充分利用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提高金融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能力。
四是通过该机制,上海市政府可以将金融业信息安全工作纳入到上海市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之中。可以加强对金融机构信息安全工作的引导,使金融业信息安全工作符合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整体规划,同时可以及时掌握金融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加强对金融市场运行状态的分析预警,并对重点金融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提示和紧急救助,从而实现改善上海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推动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
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业信息安全应急保障工作框架和实践
一是上海金融业信息安全应急管理协调机制。参照上海市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机制,由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和上海市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办公室牵头。设立了上海金融业信息安全应急管理协调机制。该机制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协调上海金融系统落实国家、行业、区域的各项信息安全要求、参与上海市组织的相关重大活动,指导金融机构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开展多部门联合应急演练,并统一负责指导协调上海市金融业信息安全事件预警、防范及应急处置工作的安排、部署及具体实施。协调机制下设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联络员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上海市金融业信息系统应急管理工作,审定上海市金融业信息系统应急处置对策、预案、报告等;工作小组负责具体组织协调各项处置工作的实施;联络员小组负责协助工作小组完成应急联络、协调各项处置工作。2011年9月,上海金融业信息安全应急管理协调机制正式建立。
二是应急管理处置专家小组。经上海总部审核确定,第一届专家小组共有15名专家。专家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经授权参与上海市金融信息系统重大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协助做好事件原因分析、事件评估和风险防范工作,并就相关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是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一是组织召开上海市银行业高管信息安全培训班,提高各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对信息安全工作的管理能力。二是通过组织金融机构应急处置操作实务培训班、举办上海金融信息安全论坛、开展信息安全新技术讲座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强对金融机构中层信息安全专业人员的培训。三是针对部分中小银行没有信息安全专业人员的问题,组织11家中小银行的21名技术人员参加了上海市信息安全专业人员资格证书培训。
,
四是《上海市金融业信息系统应急预案》体系。结合上海金融业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实际情况,与市政府相关部门深入沟通,制定《上海市金融业信息系应急预案(讨论稿)》(以下简称《预案》),明确了应遵循的原则、组织体系、工作流程、处置方法和协调方式。《预案》是各方协同配合妥善处置重大信息安全事件的指导性文件,在《预案》颁布执行的基础上,还将编写电力、燃油、通讯、网络攻击等专项方案,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
三、相关政策建议
一是充分认识建立上海金融业信息安全应急管理协调机制的重要意义。要将维护金融信息安全工作放在科技工作的首要位置,探索做好金融信息安全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扎实推动金融信息化工作。
二是深化上海金融业信息安全应急管理协调合作框架。要继续完善协同演练、信息通报、风险预警、应急响应等各项预案和措施,并充分发挥专家小组的作用,提高其在决策咨询中的作用。
三是进一步加强人民银行对金融业信息安全工作的行业协调指导职能。会同上海市网安办、金融监管机构进一步落实信息安全重大事件报告制度,逐步将该制度推广至全市各类金融机构。实现应急事件处置的统一指挥、集中管理和快速响应。落实金融系统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工作,不断提升主动防护和风险防控能力,促进上海市金融业应急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协调市政府加大对金融信息产业集聚区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园区金融数据中心、信息中心提供更加优质的一站式服务,为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是研究建立跨部门的金融业信息安全管理网络,实现对金融机构信息安全风险的及时、动态、全面监控。建设上海市金融业信息安全管理平台,及时风险提示、风险分析、风险预警,为各金融机构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咨询和基础保障服务,切实提高信息沟通效率。通过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定期组织信息安全现场和非现场检查手段,从系统安全性、标准符合性人手。将“合规性检查”和“风险性检测”有机结合起来,及时发现金融机构在信息安全制度和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有效的信息安全防范、管控和问责制度,全面落实国家、行业和区域性的信息安全政策。
城市重大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机制主要研究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估体系和方法,建立应急评估系统,衡量城市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能力以及城市需要哪些应急能力以应对可能的突发公共事件,检验城市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所拥有的人力、组织、机构、手段和资源等应急因素的完备性、协调性以及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的综合能力。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安科院)通过对城市重大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指标及评估方法的研究,初步提出我国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估体系,该体系包括18个一级指标、67个二级指标和405个三级指标。
一级指标有:法制基础、管理机构、应急中心、专业队伍、专职队伍与志愿者、危险分析、监测与预警、指挥与协调、防灾减灾、后期处置、通信与信息保障、决策支持、装备和设施、资金支持、培训、演习、宣传教育、预案编制。
二级指标包括:国家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地方法规和规章中的应急管理规定、地方法规规章及文件中有关政府应急管理工作延续性的规定、应急领导机构、应急管理机构、应急有关部门、应急中心设施、应急中心运行和组织、备用应急中心、专业队伍信息清单、专业队伍建设、专职队伍、志愿者、社会应急资源、辖区内危险辨识的情况、重要防护目标脆弱性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信息监测、监测信息通报、预警、现场指挥系统的建立、现场指挥与场外指挥的协调、部门协调机制、信息的协调、与社会资源的协调、与当地驻军和武警的协调、与上级部门的协调、与周边相邻地区的协调、城市防灾、事故调查与后果评估、减灾、善后处置、社会救助、保险、灾后恢复、通信保障方案、应急中心通信系统、信息保障方案、警报系统、应急联动系统、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应急技术储备与保障、专家组、资源协调、资源清单、互助协议、后勤保障、经费保障、补偿(或赔偿、奖励和抚恤)、培训需求、培训计划、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演习计划、演习实施、演习评估和改进措施、公众教育、国际沟通与协作、新闻报道、社会动员、群众安全防护措施的宣传和教育)、预案编制过程、预案的内容、预案内容的组织、预案的管理、预案的实施、地方人民政府预案体系等。
三级指标是对二级指标的细化,便于实际评估时对相应的指标进行调查和赋值。
关键词:内河交通 安全预警 机制建设
嘉兴内河水上交通事故规律性分析
事故与时间的关系。通过对嘉兴内河2005-2009年水上交通事故发生时间分布的统计发现,不同时间段事故发生率不同。其中00∶00-00∶04是事故的发生率最高的时间段。
事故与船舶交通流量的关系。以杭申线为例,杭申线属于嘉兴内河航区主干线航道。通过统计嘉兴主干线航道杭申线的船舶交通日均流量及与之相对应的事故数量,从定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事故数量基本随着船舶交通日均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其中在事故数量较大的9月份和10月份,船舶交通日均流量也处于较大值。从另外角度分析,这些月份也是年度经济计划落实实施进程的高密时段。
基于事故发生规律建立嘉兴内河交通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在水上交通管理中,可以采取信息化手段,通过水上应急指挥中心对进入辖区船舶安装的RFID、GPS、短信平台,可以获取船舶交通流量的信息和实行有效监测。因此,通过研究事故发生与时间分布、船舶交通流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建立单因素的内河交通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段,基于船舶交通流量的改变,及时对事故发生的概率进行预测,进而对辖区水域的安全状况进行有效预警。
现行水上交通安全预警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侧重于事故后应急救援管理,缺乏预控性、前瞻性。目前,嘉兴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主要侧重于事故后的应急救援、当事人责任的追究、大力完善航道基础设施、改进航道通讯管理、实施目标考核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上交通安全问题。可是这些方法一方面难以对水上交通事故进行事前预防、早期识别,不能从根本上预防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是针对预先建立的日常重复的航运模式而制定的,并不能对问题做出动态反应,不仅成本昂贵,而且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缺乏统一预警管理指挥协调机制。水上交通安全事故管理涉及港航、公安、消防、医疗及通信等多个相关部门,由于各部门的管理职能和出发点不同,在处理标准和方法上常会有出入,缺乏统一高效的协调机制,虽然各部门己经制定了应急预案,但一旦发生水上交通突发事件,各部门难以充分发挥各自作用、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各部门的资源,部门间信息共享程度低,存在响应不及时现象,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还不够融洽,致使事故处理效率不高。
水文信息采集滞后,缺乏趋势预测资讯。嘉兴内河水文情况是航道重要的操作指标,水文的变化直接影响航道的变化,对于航道部门提前预知、提前做相应防范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具体收集过程中存在一些新特点新问题。一方面,水文情况影响因素复杂化,不具自然规律性。以往水文情况为一个自然状况,变化遵循自然规律,但随着内河航线周围城市、集镇防洪工程的修建,现在的水文情况还与上游源头、干、支流上蓄、排能力量有关,参与了人为因素而非自然现象,同时受干、支河流上游来水、雨水以及人为因素(上游拦洪、蓄洪、排洪调节)共同影响,变化不具规律性,难以预测。另一方面,水文信息在相关部门间传递共享存在滞后性。港航管理部门自站点监测只能测出实时数据,对未来水文等级无法预测,存在滞后性,不利于内河水上交通安全预警工作的有效实施。
关于完善嘉兴内河交通安全预警机制的设想
充分发挥水上应急指挥中心的预警职能。近年来,水上应急指挥中心的设立以应对水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船舶通航管理为目的,大大提高了水上交通管理工作水平。然而,目前水上应急指挥中心的职能局限于承担水上交通事故的接处警和航道疏通指挥协调等工作,对安全预警这一职能显著缺失。水上应急指挥中心可以及时地对辖区内水域的船舶交通状况进行监测,有效获取实时船舶交通流量信息。因此,应该充分利用和发挥水上应急指挥中心在安全预警中的枢纽功能。
加强部门合作,建立协调统一机制。安全预警工作涉及多个部门,一旦发生险情,则需要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应加强各个职能部门间的合作,建立统一的应急预案。当前内河航道周边布置了诸多港航站点,站点在安全预警管理工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要不断提高各个辖区水域内站点的安全预警能力,建立职能部门间,站点与站点间的协调统一机制。
【关键词】综合交通枢纽 一体化 运行管理 交通组织
引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国内一些城市客运综合交通枢纽项目相继建设并投入运行,“十二五”期间则有更多的城市将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列入发展规划。在这个背景下,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建设、运行管理问题成为交通运输及城市管理行业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像北京、上海等特大型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直接体现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整体运输效率,关系到能否解决市民“出行难”问题。
1.国内外枢纽运行管理综述
从80年代末起,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率先提出建立一体化交通系统的概念,并已建成大量成熟的枢纽实例——如德国的法兰克福国际机场,设有称为“AIRRAIL”的交通中心:航空、高速铁路、地铁、公交和出租车等各种交通方式在交通中心汇集,枢纽运行管理方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一体化运行管理,便捷的交通服务功能提升了旅客在枢纽内的体验;法兰克福国际机场远远超越了机场的交通定位,是一个综合运输系统——整合各交通方式功能,做到物理空间一体化、功能使用一体化、投资经营一体化,使法兰克福国际机场成为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运行管理的成功典范。
在我国,早期对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关注较少。实践中,由于管理主体、管理模式等原因,往往存在重各种交通方式自身运行、轻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运行的问题。许多城市不同程度存在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不全面、建设进度滞后、站点布局需要完善,以及各种交通方式衔接不畅、旅客换乘走行距离过长、花费时间较多等问题;部分城市,尽管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颇具规模,但是配套交通保障尚不足,市民出行仍然存在不便。
因此,我国综合交通枢纽运行管理需要更多从交通集成的角度去考虑运行服务功能的实施。这方面,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正进行积极的尝试,提出了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运行管理的理念。
2.虹桥枢纽一体化运行概述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以下简称“虹桥枢纽”)位于上海长宁和闵行两区的交界处,距市中心约12公里。枢纽于2006年动工建设,并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前竣工。枢纽总建设面积超过150万平方米,凭借独特的规划设计及后续有效的运行管理,开创了交通设施开发的新格局。虹桥枢纽是世界上首个集航空、高铁、轨道交通、公路运输为一体的交通枢纽,所有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在5-10分钟可以实现。
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运行管理,是以实现最终高效运行为目的,将枢纽从规划至运行各环节有序整合,为实现枢纽交通功能的最优化而采取的各项运行管理措施。
回顾从规划到投用的全过程,虹桥枢纽以满足最终运行需求为核心,各环节贯彻一体化运行管理的要求,涵盖枢纽规划设计、建设、日常运行、应急处置及运行支持等各环节;三年的平稳运行,虹桥枢纽在上海城市交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3.一体化运行管理的实践
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将综合交通枢纽按照不同运行功能进行分层,包括核心建筑本体和周边交通配套设施两大部分:
图1.综合交通枢纽的系统组成
虹桥枢纽目前已有铁路、航空、长途客运、城市轨道交通、公交巴士、出租车和社会车辆等各种交通方式,利用“一体化交通中心”,将各种交通方式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为枢纽一体化运行管理奠定了基础——对外交通、市内交通紧密衔接、集中换乘和配套公共服务功能等在一体化运行管理下高质量组织实施。
3.1—体化规划设计
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必须服务于投运后的一体化运行管理,为枢纽建成投运后就能体现枢纽的整体联动和各交通方式间的互补配合,为发挥枢纽综合交通效益做好前道工序。
与以往交通枢纽规划设计相比较,虹桥枢纽规划设计过程中,规划设计人员详细调研、分析国内外优秀枢纽案例,了解旅客需求,更重要的是倾听枢纽内各交通方式运营单位的专业意见,最终递交的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了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行特征、一体化运行管理的要求——将各种交通方式功能合理有机组合;枢纽内换乘集散系统高效、引导指示标志清晰、旅客换乘环境舒适、服务功能体系完善、旅客基本需求配套的商业设施配套齐全;各交通方式的到、发客流,按不同的目的和方向,实现“换乘、集散、引导及停靠”四项基本功能,更为枢纽投运后的各交通方式间运行配合、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等打好基础。
表1.虹桥枢纽规划设计的改进分析
3.2一体化建设管理
对于虹桥枢纽这类大型复杂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管理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面临大量的工程技术难点和独特问题。为了顺利推进虹桥枢纽建设,由政府牵头、各交通方式相关单位联合组建枢纽建设指挥部,统筹管理枢纽各板块的工程建设节点。
本着服务于枢纽发展战略、服务于广大旅客需求、服务于建设管理目标的建设理念,虹桥枢纽的建设始终以运行为导向,在一体化运行管理的背景下推进各项建设事宜。在整个虹桥枢纽的建设过程中,落实到各个领域和各项管理工作,形成枢纽一体化建设的理念,将规划设计中的思路落实到每一项建筑安装与施工中来。枢纽建设指挥部,18个成员单位,37家单位,从系统统筹的角度,编制枢纽建设总体进度计划,不是某一单位的进度计划,而是整个枢纽区域的进度表;铁路、机场、轨道交通、市政配套等,所有工程项目衔接在一起,形成环环相关超过八十余个节点,循序推进。
例如,枢纽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各交通方式运营管理单位明确了整个枢纽一体化运行的重要意义,达成了通用接口协议,相关协议及数据汇总平台在目前枢纽整体运行管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虹桥枢纽应急响应中心(ERC)、公安指挥中心、交通管理指挥中心等单位能够第一时间掌控枢纽的运行情况,在更加广泛的层面提升了枢纽一体化运行管理的能力。在虹桥枢纽建设过程中,运行管理单位全过程参与,为最终用户无缝接管奠定了基础,这也是虹桥枢纽运行管理值得总结的地方。
3.3一体化运行管理
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运行管理,有了规划和建设的“硬件”基础,还需要管理“软件”的结合,即枢纽的整体运行组织,包括运行组织协调机制、运行组织整体联动等。同时,枢纽内各交通方式的“硬件”之间存在相互平衡的要求,存在合理竞争与合作互惠关系,此时“软件”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出来。
在虹桥枢纽范围内,各交通方式运行单位均按照本专业的管理进行有序运作,同时在枢纽内建立一体化运行的管控体系,不仅处理枢纽日常运行管理,在出现应急事件时能进行及时、有序应对。
3.3.1日常运行管理
虹桥枢纽的日常运行管理包括客流管理、交通管理、建筑管理、枢纽整体协调与对外沟通等。日常运行管理中,立足于枢纽整体:
(1)与各交通方式交换客流信息、指挥协调现场、采取旅客引导和客流组织措施、开展客流监视和诱导;
(2)掌握各交通方式旅客出行的规律和差异性,围绕一体化运行管理要求,克服“各管一段”的被动局面,主动获取各交通方式运行单位的信息,采取积极主动措施一体化安排;
(3)借助枢纽应急响应中心平台(ERC)将枢纽核心建筑公共区域内机电设备运行情况、灾情监视等运行情况实时掌控;
(4)由应急响应中心(ERC)推进枢纽内各运行管理单位间的协调,统一对外沟通渠道,与市应急指挥中心、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市交通信息中心、市政信息中心等政府部门的沟通保持。
以枢纽内一体化的客流管理为例:
枢纽客流管理的重点是对枢纽内各交通方式间换乘客流的流量、流线进行有序组织(减少流线交叉、短捷合理减少迂回、流线明确清晰),向旅客提供优质的交通服务。客流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枢纽内各交通方式换乘流线的便捷、顺畅,将不同的人流、车流,复杂的换乘关系进行有机整合,优化利用枢纽内资源,使枢纽的整体运行处于有序状态。
客流管理需要研究不同换乘关系规律和枢纽整体运行特点,在满通功能需求的同时,达到枢纽内和谐有序的动态交通平衡;客流管理有助于分析枢纽日常运行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通过改进运行管理来达到枢纽整体服务水平的改善和系统服务效率的提升,提升了枢纽内换乘交通组织的效率,从管理精细化着眼,提升了交通引导组织的水平。
3.3.2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综合交通枢纽是一个复杂大系统,一旦发生事故或危机事件,很有可能超出某一交通方式、某一空间的控制,甚至在多交通方式间引起连锁反应,产生次生事件;此外,枢纽内某一处设备设施的故障,引起的影响往往也是扩散性的。
考虑到综合交通枢纽突发事件应急时外在表现为规模大、交通方式多、人流车流聚集,换乘方式复杂,发生突发事件社会影响大;内在还有管理主体多元、各基层应急管理单元多重组合、不同应急管理单位业差异性显著、专业性强。虹桥枢纽更加强调了突发事件的综合预防和应对,建立一个一体化的应急管理体系:
根据枢纽应急管理的统一要求,由政府部门牵头、整合虹桥枢纽内各交通方式现有应急管理架构,将各交通方式应急单元有限纳入到枢纽统一的应急管理体系中,设置枢纽应急管理职能部门,各交通方式运行单位高度参与并承担体系中职责,实现系统内外的有效衔接。
枢纽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的运行中,信息共享和应急信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都是重要的内容。枢纽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立足于枢纽一体化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置的高度,编制枢纽综合应急预案,明确各应急管理责任主体及管理范围、应急处置相关事项细节、突发事件响应程序与方法,落实应急人员和物资,开展跨区域、跨部门、多单位共同参与的应急处置演练等。
在枢纽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中,构建“多层次、网络状”的枢纽应急管理联动模式是一个重要方面。首先是有效利用枢纽内所能共享的各种应急资源;其次是根据突发事件的处置要求,打破行业管理的束缚;此外是建立“沟通、协调、支援”的枢纽应急联动机制,这里沟通是指区域信息共享、协调是指应急资源共享和调配,支援是指应急处置时各单位相互支持。通过构建应急管理联动模式,提高了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救援能力、灾后快速恢复和重建能力,能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的损失和影响。
3.4一体化运行管理的保障与支持
3.4.1多中心一体化运行指挥协调机制
建立多中心一体化运行的指挥协调机制,做到专业分工与总体统筹相结合,条线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多中心一体化运行指挥协调机制的实质是:多单点运控中心的管理整合,更多关注“四个效率”,即控制中心间协调效率、信息效率、现场执行效率、与相关机构沟通效率,更大程度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
多中心一体化运行指挥协调机制能够成为枢纽一体化运行管理的重要手段,依赖于各中心合理、清晰的运行组织安排,各中心间的高效沟通,重大事项优化决策,先进的网络化系统组成,机电设备及运行设施配套,高素质的枢纽运行管理人员支持,以及枢纽内外机构各部门的紧密合作。
多中心一体化运行指挥协调机制确保了协调与保障功能的发挥,确保了一体化运行理念贯彻落实。同时,有利于实现枢纽运行管理及系统结构上可持续发展。
3.4.2一体化运行管理的信息系统支持
利用计算机信息化提供运行管理支持,成为虹桥枢纽日常运行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必不可少的手段。虹桥枢纽建设的运行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多种信息采集方式,采集枢纽内各类动态、静态运行信息,通过数据处理及整合,综合反映枢纽运行等各种运行状态,给枢纽运行管理人员提供了有效决策辅助与支持。同时,结合终端信息显示,信息系统实时将运行信息提供给枢纽内广大旅客,为旅客的出行信息查询、换乘信息查询等带来诸多便利。
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为虹桥枢纽实现一体化运行管理搭建了一个宽广的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不仅很好地满足了枢纽区域综合交通管理、区域公共事件应急联动的需求、区域运行保障、区域信息共享的需求,也实现了枢纽内各交通方式运行单位、政府与行业管理部门间均能实现信息同步共享。
4.一体化运行管理分析与评价
对虹桥枢纽一体化运行管理进行分析和评价,分别采用WSR方法进行一体化运行管理分析,采用建立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4.1虹桥枢纽WSR方法运行分析
4.1.1WSR方法简介
WSR是“物理(Wuli)—事理(Shili)—人理(Renli)方法论”的简称,由我国学者顾基发教授和朱志昌博士于1994年提出。它既是一种方法论,又是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工具。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尤其是在观察、分析复杂系统时,从物理—事理—人理三方面进行分析,解决管理中的问题。图2.进一步清晰地显示了WRS方法运用过程。
图2.WRS方法运用过程
4.1.2虹桥枢纽运营WRS方法分析
运用WSR方法对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运行管理进行分析,在基于枢纽设备设施系统和客运系统等基础条件下,梳理出相应的物理、事理、人理过程(详见图3)。
物理过程:主要指各个枢纽交通子系统,包括铁路、航空、长途客运、轨道交通等;
事理过程:主要指枢纽内交通流组织管理、枢纽内客运调度、公共信息管理、枢纽设施管理、安全管理、应急救援管理等;
人理过程:主要指枢纽内组织管理协调和多管理主体间管理界面的划分。
图3运用WRS方法对一体化运行管理分析实例
图3分析的综合交通枢纽运行管理的物理—事理—人理过程揭示,任何一种交通方式、任何一种生产活动,都是枢纽运行系统工程中的一个环节,环环之间虽有着界面划分,但更是依靠一体化运行的联系纽带,才能服务于枢纽内旅客的各种换乘需求,才能在单一交通方式运行不畅时发挥交通互补作用(如京沪高铁与京沪航空之间的运能互补,节假日长途对铁路的运力支援),才能在枢纽整体运行受到影响(如遇到突发恶劣天气时)枢纽能发挥整体的应急处置能动性,应急力量和应急资源统筹安排,枢纽周边区域也能够对口提供统一的增援。
同时,随着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运行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枢纽更有可能形成自身特有的服务品牌,枢纽内旅客服务水平也突破不同交通方式运行管理单位之间的差异,如铁路标准和民航标准之间的差异,形成更高层次的枢纽一体化运行管理。
4.2枢纽一体化运行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对虹桥枢纽一体化运行管理进行系统分析后,必须对运行管理进行评价。立足于枢纽实际,枢纽运行管理要求建立简洁、实用的评价指标体系。一体化运行管理评价体系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个方面:定性评价主要是指那些无法定量化的评价内容,如枢纽布局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程度、枢纽布局与交通网络布局的相互关系,枢纽持续发展相关问题等;定量评价主要是通过一些可以量化的指标进行,如枢纽内各交通方式的客流量、负荷、枢纽客流发生吸引范围等。
虹桥枢纽一体化运行管理评价应遵循科学性、综合性、实用性原则,将虹桥枢纽评价指标分为枢纽基础设施配置、旅客满意程度和枢纽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方面,参见图4。
图4.综合交通枢纽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指标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及评价质量。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应从枢纽一体化运行的核心需求出发。
5.结语
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运行管理的研究属于一个半开放性的研究,是一个需要继续完善、持续优化的研究,笔者也仅结合虹桥枢纽的运行实际进行提炼。实际中,要研究分析的远不止这些,如枢纽内各运行管理单位的一体化旅客服务管理、一体化换乘诱导系统建设、一体化服务标准建设、一体化旅客信息服务等都值得进行深入思考;在分析中,还需建立更加全面的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运行管理的理论体系。综合交通枢纽又仅是城市公共设施管理的一个代表,如何提升公共设施管理水平,这方面的研究还将继续。
参考文献
[1]李伟、王炜等.城市客运换乘枢纽多目标灰关联综合评价研究.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5(4):5-9
[2]孙立山.城市客运交通枢纽换乘效率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工业大学.2008
[3]朱青.大城市客运交通枢纽评价方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南大学.2008
[4]吴念祖.图解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策划、规划、设计、研究.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5]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虹桥商务区交通挑战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上海:2012
[6]黄岩.基于交通功能分析的城市综合枢纽规划设计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同济大学.2010
1.编制目的。简要阐述编制应急预案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如建立机制、加强管理、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减少灾害、保障安全等。
2.编制依据。主要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及上级相关应急预案。
3.适用范围。适用城区内符合应急预案分级标准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级别限定要明确,针对性要强。
4.工作原则。要求明确具体。如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职责明确、规范有序,预防为主、快速处置,依靠科技、协同应对,平战结合、公众参与等原则。
(二)组织体系及职责
根据处置突发事件实际设立应急指挥机构,详细列明指挥机构的组成单位和应急管理办公室,并要明确其职责。
(三)运行机制
1.预防预警机制
(1)预防与监控。确定预警信息监测、收集、报告和的方法、程序,建立信息来源与分析、常规数据监测、风险分析与分级等制度。
(2)预测与预警。建立相关预测预警系统,明确预警级别的确定原则、信息确认与程序等。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
和紧急程度,分为特别严重Ⅰ级、严重Ⅱ级、较重Ⅲ级、一般Ⅳ级的四级预警,颜色依次为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
2.应急处置
(1)信息报告。规范突发事件发生时,信息的报告程序、时限、要报告的内容等,并根据相关级别做出有效反应。
(2)应急响应行动。根据突发事件级别确定响应主体,明确应急预案启动级别和条件,明确相应级别指挥机构工作职责、权限和要求。
(3)指挥和协调。按单位职责为主原则,建立统一领导下的以突发事件主管部门为主、各部门参与的应急救援协调机制。明确指挥机构的职能和任务。
(4)处置与救援。制订详细、科学的应对突发事件处置技术方案、处置措施,明确各级指挥机构的工作要求;明确各部门的救援职责、救援保障等。
(5)应急结束。明确应急状态解除的机构及程序。
(四)恢复重建
1.善后处置。明确人员安置、补偿,物资和劳务的征用补偿,灾后重建的政策措施,救助制度的建立,以及做好卫生防疫、保险理赔工作等。
2.调查与评估。对突发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处置过程以及引起的后果、造成的损失等进行调查和评估。
3.恢复重建。明确灾后进行灾害分析评估、工作总结等。
(五)应急保障
1.应急抢险队伍保障。要求列出各类应急抢险队伍详细名单表,明确防汛抢险队信息联络人员,加强应急指挥与抢险队伍的信息联系,形成严格的信息上报制度,确保应急抢险工作快速、高效运转。
2.财力保障。明确应急经费来源、使用范围、数量和管理监督措施,制订应急状态时经费的保障措施。
3.物资保障。包括物资调拨和组织生产方案。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明确具体的物资储备、生产及加工能力储备、生产流程的技术方案储备。
4.通信保障。建立通信系统维护及信息采集等制度,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
5.医疗卫生保障。包括医疗救治资源分布,救治能力与专长,卫生疾控机构能力与分布,各单位的应急准备保障措施,被调用方案等。
6.交通运输保障。包括各类交通运输工具数量、分布、功能、使用状态等信息,紧急情况下的交通工具征用方案,交通管制方案和线路规划等。
7.人员防护。要有明确的应急避险场所、
应急避险路线,应急预案要有人员疏散方案及救援人员安全措施等。
(六)监督管理
1.应急预案演练。包括应急处置演练的工作要求等。
2.宣传和培训。包括相关应急管理知识宣传和培训的工作要求等。
3.责任与奖惩。明确奖励对象、方式及责任追究程序等。
(七)附则
1.名词术语解释。应急预案中专用名词、术语解释。
2.应急预案管理与更新。明确定期评审与更新制度、备案制度、评审与更新方式方法和主办机构等。
3.应急预案解释部门。应急预案批准机关、印发机关和解释部门。
4.应急预案实施时间。应急预案实施或生效时间,一般从印发之日起施行。
(八)附件。
二、编写应急预案基本要求
主管单位编制应急预案应符合预案及公文编写基本要求,并符合以下规范要求:
(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规定,符合我市处置突发事件工作实际,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要与国家、省、市相关应急预案衔接。应急预案的制订要与已有的预案保持连贯,不能产生冲突。
(三)应急预案要符合公文规范:
1.单位名称应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2.结构层次序数,如第一层为“1”,第二层为“1.1”,第三层为“1.1.1”,第四层为“(1)”。
3.预案中的数字除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关键词】 地下空间;应急指挥;事故灾害
一、应急指挥体系
(一)应急指挥体系的概念
安全管理体系由组织体系、应急预案体系、应急指挥体系、制度体系组成。这四大体系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应急指挥体系就是整合应急救援资源,实现统一受理、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分别处理,提供紧急求援服务,为公共安全提供强有力保障的体系。该体系通过集成的计算机辅助系统,形成跨部门、跨专业,快速反应、及时处理的联动体系。
(二)应急指挥体系的功能
应急指挥体系的功能是能实现紧急突发事件处理的全过程跟踪和支持,包括突发事件的上报、相关数据的采集、紧急程度的判断、实时沟通、联动指挥、应急现场支持、领导辅助决策,借助各种高科技通讯手段,及时布达,保证应急的各个部门反映迅速,行动有效。
(三)应急指挥体系的重要性
紧急事故的处理不同于处理日常业务,它需要一套能根据紧急事故的大小,在应变阶段协调、整合、指挥、调度、布署各种不同的救灾资源且具有共同组织性结构及标准化处理原则的应急指挥体系才能降低紧急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应急指挥体系确定了与应急救援相对应的部门人员以及各部门的职责,使得当发生事故时,在应急预案的指导下,应急准备和应急管理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各个部门都能迅速协调起来,高效、有序地开展救援工作,将事故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降到最低限度。
二、城市地下空间应急指挥体系研究
(一)城市地下空间应急指挥现状
通过调研发现,绝大多数的应急指挥体系都是包含在应急救援体系里的,并未单独成为体系被列出来。有的单位应急指挥体系甚至还停留在框架总则等早期阶段,还没有得到具体事件的验证;有的应急指挥体系的人员组织框架刚刚明确或建立,缺乏足够的事件驱动优化完善;信息系统没有互联,不能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应急管理部门分割,直接影响了应急指挥机制的顺畅和有效;应急指挥操作性不够强,应急管理模式与应急指挥体系缺乏磨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演习培训较少。
(二)城市地下空间应急指挥体系设计
应急指挥体系的设计要求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现场指挥部的设立;现场指挥官的职责和权利;指挥系统(谁指挥谁、谁与谁配合、谁向谁报告);启动应急中心的标准;现场指挥部通讯网络的建立;启用现场外应急队伍的方法;事态评估与应急决策的程序;针对事故不同的严重程度而定的响应级别;事后控制和现场的恢复。
1.城市地下空间应急指挥体系信息系统设计。应急指挥信息系统是各种高科技技术的合理集成,形成统一体,各子系统完成各自功能,并与其它子系统关联,完成整体设计目标。
2.城市地下空间应急指挥程序设计。应急指挥程序的制定是保证当事故灾害发生时,指挥部门能够及时地做出反应并有条不紊地开展指挥工作和救援工作。主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发生紧急突发或重大事故时,值班体系接到报警,将信息上报到相关指挥机构,在指挥部统一组织协调和指挥,有组织、有秩序的开展处置、救援工作。
(2)发生紧急突发或重大事故时,总指挥根据事件的重大程度决定是否进行外部报告,并同时启动场外应急队伍。在总指挥未到达现场之前,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由第一副总指挥自然任命为总指挥,行使总指挥权力,并向总指挥报告现场的救援情况;如第一副总指挥未到达现场时,由第二副总指挥自然任命为总指挥;按此排序,依次顺延;二是特殊情况时,总指挥可根据事件的性质及状态,任命适当人选为现场临时总指挥或现场负责人负责紧急突发或重大事故的处理;三是指挥部各成员及各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均应服从指挥部的统一组织协调和指挥;四是现场如有更高一级领导或政府部门在场,则所有人均应配合更高领导或政府部门工作,听从现场指挥,协助相关工作。
(3)事故处置完毕后,由指挥部办公室组织相关单位或人员在事故发生后12小时内写出事故报告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三、案例分析
中关村广场,是国内首例超大规模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项目。通过对中关村大广场型地下空间的调研,结合其组织体系,设计与其应急预案相配套的应急指挥体系。
(一)基本应急指挥体系架构
基本应急指挥体系是指与中关村大型地下空间总预案配套的应急指挥体系。在此指挥架构下,实施岗位责任制,对指挥体系架构内的组成明确界定其职责和任务,不因人员的变动而改变其职能。指挥体系架构具有弹,可根据事故大小、复杂程度和应对处置的需要,增加和缩减组成部分,但其职责和功能不予改变。
(二)应急指挥体系的业务流程
根据制定的城市地下空间事故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指挥的协调机制和流程(如图所示),完善的指挥流程应当包含一个由接警、信息报告、先期处理、应急响应、协调指挥、应急结束等五个程序组成的指挥平台。
(三)应急指挥体系支持附件
在原有的通讯联络附件和各种设备的基础上,增添新的软件和设备,完善各种服务于应急指挥的资源,对指挥体系实施过程起到辅助和促进推动的作用。(1)组态软件iFix:该软件能够监测到各个监控点的实时情况与数据,并对各种情况及数据进行集成和分析,便于各级指挥及时恰当作出部署,并且能够在已获得的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统计与分析,为未来应急预案的编制提供参照。(2)短信设备系统:实现多用户的短信接收和发送功能,便于人员的指挥调配及其他人员的紧急疏散。(3)手机信号检测仪器:监测进出地下空间人员的位置及进出情况,有利于各级指挥部门的统一部署和调控。(4)救援监测定位系统:使各级指挥人员迅速定位事故发生的地点和方位,及时到达事故发生现场。(5)地理信息系统工具:使指挥人员更加了解整个地下空间的结构和布局,对各种物资的运输、人员的疏散等救援辅助工作做出正确合理的指挥。
四、结论与建议
城市地下空间应急指挥体系是应急救援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完善的应急指挥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灾害带来的损失。城市地下空间应急指挥体系的建立需要各部门统一思想认识,对城市地下空间的整体安全给予重视,在灾害事故的预防、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等工作中紧密配合,发挥合力。加强员工的安全防范教育,提高应急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以保护城市地下空间这一珍贵资源,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总体防护水平。
参考文献
[1]孙鉴坤,陈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的设计与分析.科技广场.2006(10)
[2]吴宗之,刘茂.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系统及预案导论.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
一、我街道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
我街道各级各部门制订了一批既符合实际又具有操作性的应急预案,街道办制定了《街道办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街道社事办、群工办、安办等部门根据自身部门职责制定了本部门的应急预案。全街道各级基层组织及企事业单位也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截止2014年底,我街道共编制应急预案60个,其中总体预案6个,专项预案8个,部门预案5个,基层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预26个。
根据制定的应急预案,我街道突出预防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动物疫情、公共卫生、等重点,积极开展应急预案演练。2014年内共开展5次应急演练,其中街道办事处组织2次,街道各单位组织3次。2014年街道内共举行重大活动6次,制定重大活动预案3个。
二、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尽管我街道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街道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是在应急预案的编制上,对应急预案体系认识不足,仅限于制定上级政府、部门安排的预案,结合实际制定的较少,部分内容没有制定预案,部分应急预案缺乏有效的实施。
二是应急机制还存在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应急救援力量分散,各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应急体系,由于应急力量的分散,应急力量和资源还缺乏有效整合和统一协调机制。
三是因为本级财政压力大,资金投入不到位,应急装备数量不足和落后,救缓能力差,应急保障能力有待加强。
四是应急演练上,虽然我街道组织了几次较大的应急演练,效果比较明显,但是其中暴露出来的缺失专业人才,公众参与度低等。
三、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进一步强化业务培训工作。街道做为最基层的单位,人员少、专业性技术不强,应急工作实践不多。在组织业务工作培训时,受工作范围、实践活动、业务层次等所限,影响效果的提高。建议县应急办组织适当的培训交流,促进乡街道应急响应能力的保持和提高。
开幕式后,十五位领导和专家在论坛上发言,他们结合各自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从安全生产理论、技术体系、管理体系、应急救援和科技进步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本次论坛主办单位的代表,福建省安全监管局局长陈炎生在论坛上表示,要以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推进区域合作,合作才能更有作为,合作才能更好发展,合作才能实现共赢,才能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企业。为此,他在会上提出四个建议;信息互通,机制共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人员互访,经验共学;工作互动,安全共保。建议得到了与会代表的积极响应。
当天下午,“9+2”成员单位发出了《泛琳三角区域安全生产合作联席会议关于加快推进安全发展的倡议书》,协议提出要加快建立安全生产信息交流、重大情况通报、跨区联合执法、事故应急救援、跨区事故查处、安全资质互认等协调沟通机制,要充分利用区域安全合作平台,解决实际问题。利用区域平台,共享应急救援资源,构建应急管理与指挥通信信息通报和协助机制,加强事故应急救援。重点加强煤矿、非煤矿山、高危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水上交通、渔业生产、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协作,尤其是加强海上搜救、道路交通超限超载超速治理、流动重大危险源监控、越界非法开采打击、异地发生事故处置和调查处理、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区域内相互协作,共同消除重大事故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