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生工程典型经验范文

民生工程典型经验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生工程典型经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生工程典型经验

第1篇:民生工程典型经验范文

按照区委、区政府下发的《××区民生工作计划》的具体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工作落实,为推动民生工作向纵深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抓好理论武装工程,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宣传服务民生工作上来

通过采取集中学习、集中辅导、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了省市区三级《民生工作计划》,引导机关党员深刻领会精神实质,进一步明确民生工作任务,坚定做好民生工作的信念。组织理论集中学习3次,进行集中培训辅导1场次,召开理论学习研讨会1次,进一步提升了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思想素质。使民生计划成为指导干部群众发展民生事业的行动指南。

二、弘扬了“和谐文化”,为民生工作集聚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积极实施思想引领,开展了“服务民生、共建和谐”等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提升了干部群众的思想素质;掀起了“学典型、敬楷模、做表率”宣传热潮,挖掘推介了集体和个人先进典型36个,发挥了典型的示范作用;加强对民生工作的宣传引导,组织开展主题研讨和经验论坛活动2轮4场次,激励推动广大群众投身支持民生工程、为民生工程献计出力的实践行动。

三、突出求实为民的工作导向,为民生工作打造良好的新闻舆论环境

紧紧围绕我区民生工作的任务、举措、目标和成果,精心策划,深入挖掘,打响宣传战役。协调各级新闻媒体刊(播)发稿件10余篇,大力宣传了区委、区政府民生工作的思路举措,宣传各单位各部门助推民生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绿园之声》开设民生工作专栏2个,刊发稿件12期(次),让各级干部群众了解了全区民生工作发展形势,鼓舞了干劲。

四、抓好文化“两业”发展,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积极加强域内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挖掘整理推介了“××××”等一批特色鲜明、前景看好、具有商机的文化产业项目。特别是与市文联合作,引进了××××*项目,创办了××××*发展基地,收到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了××镇君子兰基地、黑土地民俗绿色文化大观园建设工程进程。同时,不间断地开展了“送文化下乡”、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活动30余场次,有效把握和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争创“全国文明城”,为民生工作储蓄良好的社会风尚

大力培树公民道德建设先进典型,强化了“三大创建”工作,实施了“两城联创工程”,深化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我区6名同志获××市公民道德楷模荣誉及公民道德楷模提名奖,5名同志被评为××市文明好市民;有26个社区被评为××市创建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达标社区;涌现出6个文明新村、9个文明生态村,首批有100个家庭被评为文明标兵户,三镇均进入省级创建工作文明(先进)镇行列;有3个文明单位通过国家级先进复检,20个单位进入并保持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荣誉,市级先进集体已达73个,使全区的文明程度得显著提高。

第2篇:民生工程典型经验范文

一、实施情况

贫困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民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今年省下达我市任务为一、二级41464名,三级7887名。为确保工程质量,我们制定下发了2014年《市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实施细则》、指导县(市)区召开了民生工程推进会和培训会。根据省扩面提标的精神,强调低保内一级、二级和三级残疾人,“应助尽助,一个不漏;应退尽退,一个不假”的实施原则,我市抓住这一扩面提标的契机,对历史遗留问题进行了全面彻底消化解决。一是我们对已经救助的41430名对象进行全面年审,对不符合标准的进行了调整,对弄虚作假的进行了清退。二是根据动态管理的要求和低保扩面、新办证残疾人增加的客观现实,新增一、二级479名,三级280名。通过审核,审定救助对象为50110人,其中重度41943人,三级8167人。省补助资金下拨到位后,市级及县(市)区资金及时配套拔付到财政专户,5月底前将3338.886万元救助资金全部发放。

二、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为切实加强对今年惠残民生工程的领导以及便于项目的实施与操作,一是成立了残联惠残民生工程领导小组,制定了民生工程分管领导和承办人员工作职责,明确责任,加强协调,努力形成工作合力。二是认真制定了惠残民生工程实施方案,切实把救助条件、工作程序、时间要求等交待明白,严格执行民生工程实施“路线图”规定的时间节点来完成。三是召开会议推进民生工程。市残联于6月21日召开专题会议,听取了惠残民生工程工作进度和自查情况汇报。对2014年惠残民生工程中期工作进行了讲评,明确了下一步工作的要求,强调“一定要高质量完成民生工程任务,落实好各项惠残政策和项目”。

(二)坚持原则。坚持标准、坚持原则,公开、公平、公正,真正把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为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确保惠残民生工程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残疾人头上,在广泛发动、认真摸底的基础上,各县(市)区对照条件与标准,按照程序要求,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严把“个人申请、三榜公示、三级审核审批”关。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监督,同时向社会公布市残联监督举报电话,随时受理群众来电来访,对符合救助条件遗漏的立即补救,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坚决予以取消。

(三)上下联动,认真执行月报告制度。在组织实施民生工程的工作中,我们针对不同情况,创新工作方法,坚持“走下去”,市残联相关业务科室深入县(市)区现场指导民生工程的组织实施。了解情况,掌握进度,对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按要求上报。

第3篇:民生工程典型经验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九届九次、十次、十一次会议部署和县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部署,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多层次、多角度、多领域宣传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政策、进展、成效和典型事例,进一步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有效满足困难群众对法律援助服务的需求。

二、宣传内容

(一)民生工程相关政策和法规。根据《县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精神,全面宣传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重要意义、主要内容、相关政策和措施,深度解读《法律援助条例》、《省法律援助条例》等文件关于法律援助相关内容。

(二)法律援助民生工程丰硕成果。及时宣传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总体进展情况,报道各司法所实施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具体举措和工作动态。

(三)法律援助民生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法律援助民生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及在民生工程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

三、具体安排

(一)媒体宣传。采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的方式,多渠道、多方位宣传法律援助民生工程进展情况:

一是加强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网络平台建设,在县政务公开网站开辟了法律援助民生工程专栏,向社会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政策措施、工作动态、案例等宣传信息;

二是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向《日报》、《皖江晚报》、《日报》、《法制报》、广播电视台等媒体报送法律援助民生工程信息;

三是积极参加县民生办组织开展的民生工程集中宣传月活动,通过优秀案例、法援动态等信息来宣传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政策、成果。

社会宣传。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积极创新民生工程宣传方式,增强民生工程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是利用重要节点宣传。各司法所利用重要节点在汽车站、广场、社区、学校、工地设立法律援助展台,开展咨询或者讲座活动,在活动现场向广大群众宣传法律援助相关内容,并发放通俗易懂的宣传册,使困难群体能了解法律援助,遇到困难时能及时咨询法律援助。

二是利用载体宣传。将“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省民生工程”、“需要法律援助拨打12348”等宣传标语张贴在乡村交通班车上,成为了道路上的流动法律援助宣传站。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城乡居民公共活动场所及其他显要位置张贴、悬挂、喷绘宣传标语。有条件的司法所可利用公交站台、出租车车顶显示屏设立宣传栏,并及时更新宣传内容,坚持常态化宣传。在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办公区域设立大屏,通过播放法律援助宣传动画、漫画、致群众一封信等形式宣传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

三是利用重要活动宣传。结合法律六进活动,要求广大法治宣传人员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宣传工作。结合市司法局、市工商联、市律师协会联合开展的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组织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和社会律师深入民营企业,面向广大务工人员宣传法律援助制度,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四是利用工作站点进行宣传。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机关单位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在农民工密集的企业设立农民工维权工作站。各法援工作站点的工作人员通过日常工作,对广大群众进行常态化的普法宣传教育,让大家明白什么是法律援助,以及法律援助的作用和意义。同时,各司法所不定期与法援工作站点联合开展法律宣传活动,让困难群众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深入人心。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县司法局作为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项目的牵头责任单位,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责任,认真抓好落实。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突出民生工程工作的针对性,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牢牢掌握民生工程宣传工作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

(二)注重宣传实效。加强民生工程宣传的统筹和组织协调,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采用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宣传,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政策,注重宣传实效。

第4篇:民生工程典型经验范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九次党代会、市委五届二次全会精神,立足建设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目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资源建设为重点,努力满足信息技术环境下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在传承先进文化、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公民文明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构建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新阵地。

二、组织领导

(一)市文化委负责指导、监督全市开展公共文化信息化建设宣传月活动。

(二)各区县文广新局根据统一部署和安排,具体组织开展公共文化信息建设宣传活动。

各区县文广新局要成立公共文化信息化建设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切实抓好落实。

三、活动时间

2012年4月份和10月份为民生工程集中宣传月,市文化委牵头各区县文化主管部门的民生办联合举办一次综合性的广场宣传;5月份开始每月第二个双休日的周六,安排1到2个单位进行宣传,确保在省11月份举行的民调中取得好成绩。

四、宣传内容

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具体内容、相应政策、实施方案、资金的配套落实、使用和进展情况。宣传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以及项目的监督、检查情况。

(一)宣传组织实施工作。大力宣传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组织领导、资金投入、督查落实等实施工作及重大意义,使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的具体内容和相应政策,总结推广各地组织实施建设工程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促进各地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二)宣传政策措施。宣传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义、实施目标、网点建设、数字资源建设、技术平台建设等主要举措、工作目标,资金的筹集、落实、使用情况,项目的进展情况,推行事务公开,营造公共文化信息化建设实施的良好氛围。

(三)宣传惠民成效。加大“双向”宣传力度,既宣传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工程的实施情况,又宣传具体实施政策、建设内容及人民群众受益情况。积极反映群众受益和评价情况,深入挖掘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工程给群众带来实惠的典型事例,全面展示工程实施成效,努力让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工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温暖民心。

(四)加强解疑释惑。引导群众了解、参与、监督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工程的实施,引导群众对改善文化民生的合理期望,让群众知道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工程为何实施、由谁实施、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增强群众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明确自己承担的应尽义务,赢得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的理解和支持。

五、宣传形式

充分利用广播影视、网络、报纸、流动舞台、文艺团体等现有资源,创新宣传形式,采用建设情况通报、发送手机短信或借助社区、学校的宣传栏、公示栏、媒体专栏、滚动字幕、印制宣传画、横幅等多种方式,做到有文、有声、有图、有影、有氛围,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受众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各区县文广新局要深入到社区、农村、企业、学校等生产生活第一线,组织开展2-3次集中宣传活动,加强政策公开和程序引导,突出面向受益对象的宣传,切实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公共电子阅览室)的社会知晓度、群众满意度和支持度。

六、目标任务

各区县文化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本次民生工程宣传月的宣传与报道,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遵守宣传纪律,严格把关,要尽可能地采取通俗易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对民生工程的政策宣传和典型报道,结合各自实际,精心设计宣传计划,创新宣传形式、宣传内容和宣传载体,使民生工程的宣传生动活泼、深入人心。为提高记者对民生工程建设宣传报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市民生办年终将对全市民生工程报道稿件,分电视、广播、文字、图片类进行评奖,努力推出一批有深度的优秀作品,增强民生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各区县文化主管部门要设立民生工程工作咨询、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咨询和举报

七、总体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区县文广新局要把宣传活动作为一项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实施的重要抓手,加强领导,周密组织,精心策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及时协调宣传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

第5篇:民生工程典型经验范文

摘要:生态环境已成为关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的紧迫问题,社会各界对保护环境的意识不断增强。本文立足河北省隆化县实际情况,重点阐述如何实施好生态治理项目,并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强水保预防监督,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X171.1文献标识码:A

一、全县概况

隆化县地处河北省北部,属冀北燕山山脉中断山地类型,是京津水源涵养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6°47'---118°19',北纬41°08'---41°50',属北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型冀北山地气候,年均气温7℃,年均降水量517毫米,年均蒸发量1610毫米;土壤分棕壤、褐土、草甸土三种。全县东西长126.3公里,南北宽76.5公里,总面积5497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362个行政村,总人口42.48万人。

隆化县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国土总面积5497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263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7.95%。水土流失在全县25个乡镇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西北部的滦河、驿玛图河流域,水土流失导致土地贫瘠、粮食减产、环境恶化,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急需改善。

二、近年来治理成果

经过十余年连续治理,项目区已遍布全县21个乡镇。截止2013年底,累计完成水保生态治理面积2.84万公顷,修护村护地坝7.68万米,谷坊坝3765道,建水源工程496处,节水灌溉工程925处。工程实施后,使项目区新增绿化面积19730公顷,年均增加水源涵养量3029万立米,拦截泥沙78万吨,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农业丰产增收能力,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达到人民生活和社会治安良性循环,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主要经验和做法

1、全面谋划、统筹兼顾,确保项目规划科学合理

为实现水保生态建设“全面规划,统筹布局,山川兼治,综合开发”的建设目标,一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隆化县水保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总体规划方案》,在宏观上明确指导思想、建设目标、保证措施。二是在工程规划前,组成规划班子深入项目区实地踏勘,合理摆布,科学配置,选择最优地点,确定最佳方案。三是根据项目区不同立地条件,采取不同治理措施,通过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并举,扬水配套与节水灌溉齐抓,远期效益与近期效益并重,做到水保生态建设与改造中低产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营造水保经济林进行生态保护相结合,与大搞高效生态农业加快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相结合。四是认真采纳群众意见和建议,使工程规划方案科学性强、准确性高、操作性实,合民情、顺民心、得民意。

2、规范程序,强化领导,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一是在项目管理上,成立以主管县长任组长,县直部门和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明确项目负责人,对项目实行全程负责。二是按照基本建设程序,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资金报帐制。三是水保生态建任务列入政府实绩考核内容,进行阶段调度和及时通报,年终考核兑现奖惩。四是成立工程建设指挥部,下设工程组、资金组、环境组,实行水务人员负责技术指导,乡镇人员负责环境协调、财会人员负责资金管理的“三负责”制度,做到密切配合协调联动,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证。

3、严格把关,提高标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为确保生态工程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一是在工程实施前进行工程招投标,确定专业施工队伍,签订承包施工合同,严格实行合同制管理。二是县水务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施工指导,各工程区有专人负责,严格按技术规范指导施工,确保一次施工一次达标。三是在施工中采取机械化作业与大规模人工会战相结合,合理调配施工力量,保证工程建设标准高、质量好、进度快。

4、抓出典型,建设精品,确保示范带动效果

在水保生态工程建设中,为充分发挥精品工程的示范带动作用,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隆化县注重培养典型工程,不断强化典型的促动、规模、标准、宣传和示范等五大意识,通过组织参观学习,召开现场会等形式,宣传推广典型工程先进经验和做法,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使水保生态建设更加深入人心,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生态治理的积极性,保证产业链条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5、加强管护,巩固成果,确保长期发挥效益

隆化县在水保生态工程建设中始终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一是在流域外业调查的同时,对工程涉及小班进行初步统计,逐小班与村、组、个人签订管护协议,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进行全面核实,使管护责任制落实率达到100%,并由当地乡(镇)村成立管护组织,制定管护制度,明确责任和任务,形成建设与管理密切结合的良性运行机制,确保工程一次施工,长期发挥效益。

6、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巩固生态治理成果

在水保生态治理过程中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在搞好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的同时,对特殊地点、特殊小班划定界线,进行封山育林,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逐渐使其恢复原有地貌,以提高植被度,巩固治理成果。

第6篇:民生工程典型经验范文

一、目标任务:

2015年全县为2.99万名残疾人提供个性化服务,各乡镇任务分解详见附件1。

二、时间步骤:

1、调查阶段(6月30日前):完成入户调研,基本信息调查表、需求情况调查表两表信息录入完成。

2、落实阶段(7月1日-10月31日):个性化服务卡录入全面完成。

3、总结阶段(11月1日-11月20日):上交典型实例和工作总结。

三、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2015年是“智慧量服”推进年,县委、县政府将“量服”工作列入了各乡镇保证目标考核内容。各乡镇一是要深化“量服”四大机制,即:以制度性入户调研建立起常态的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一人一策”的以需求为导向的多元服务机制。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管理信息化机制和实据、量化决策机制。以残疾群众直接监督为主的新型全民监督机制;二是要树立工作整体意识和服务意识,以推进各项工作落实为出发点,及时将残疾人需求信息、服务落实情况等录入平台,实行信息化管理。

2、精心组织:一是要认真履行职责,明确“量服”工作责任领导为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人为残联理事长和信息录入具体操作人员;二是要加强残疾人工作者特别是“量服”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对“量服”中的每个项目、每项内容、每项指标、每个要求和具体做法等都要讲清楚、讲全面、讲准确,努力提高为残疾人服务能力和水平;三是要明确各阶段工作内容和时间节点,确保“量服”目标任务按时完成。

3、推广终端:全面推行“智慧量服”,打造“量服”升级版。一是信息录入方式由电脑版“量服”平台向“智慧量服”手持终端APP转变,2015年利用手持终端的村(社区)要达到80%以上;二是数据采集方式由纸质采集向手持终端直接入户采集转变,原“两表一卡”不再使用,2015年“智慧量服”手持终端APP软件录入的数据达本地“量服”总数据的80%。各乡镇要切实做好APP软件使用培训和手持终端管理工作。

4、及时录入:为贯彻省残联以“量服”工作为残联工作中心工作部署,残疾人需求信息统计、项目资金安排、民生工程进度统计、绩效目标考核等均以“量服”平台数据为准。各乡镇一是要及时、按进度将安置就业、职业技能培训、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阳光家园、无障碍改造、扶持发展生产等各项民生工程数据如实对照录入,确保民生工程实施情况及时反映和目标任务按时完成;二是要主动做好各类残疾人需求信息收集、录入工作,为上级残联在项目资金安排时提供基础数据依据。

5、确保质量:各乡镇一是要认真开展入户调研工作,确保辖区内持证残疾人服务率达到98%以上,录入残疾人基本情况和需求情况准确率不低于95%,入户调研必须有现场照片;二是要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和政策为残疾人服务,确保普惠政策落实率95%以上,特惠政策应有尽有;三是要规范填报和落实“一人一策”的发展方案和帮扶方案,在充分帮助残疾人挖掘自身潜能方面下功夫,逐步建立残疾人及其家庭融入社会、自力更生的长效机制,服务落实情况要通过手持终端提交相关服务效果照片。

6、强化督导:一是要落实“量服”指导督查制度,通过进村入户和网上抽查,找出在入户调研、落实服务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导纠正和完善。县残联班子成员、干部职工每人入户督查分别不少于50户和60户,每人网上督查不少于500户。指导督查内容主要包括《省残联关于印发<2015年“智慧量服”指导督点项目>的通知》、信息录入准确率和完整性、个性化服务方案实效性和规范性、民生工程录入及时性和完成率、普惠特惠政策落实情况、“智慧量服”终端使用及照片上传情况等;二是各乡镇要落实好村(社区)“三公开一公示”工作,落实率达95%,每村(社区)“三公开一公示”工作落实情况通过手持终端拍照上传。

第7篇:民生工程典型经验范文

一、指导思想

二、工作目的

结合全省首批生育关怀项目试点工作,重点扶持和帮助有创业意愿的计划生育家庭;通过本级制定优先优惠政策、提供资金物资等方式在生产、生活、生育等方面给予计生家庭在从创业阶段提供便利;建立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长效运行机制,将“生育关怀行动”做深做细,成为社会公益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项目帮扶,逐步覆盖全县,最终实现基层计划生育家庭共同致富。

三、工作阶段和具体措施

一是调查摸底阶段。时间:2012年11月9日—2012年12月20日。本阶段具体由各乡镇计生协会负责,按照本人自愿申请、乡镇典型推荐的工作原则,在辖区范围内选择2—3户有自主创业意愿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切实掌握对象的基本情况,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并及时上报县计划生育协会。

二是资格确认阶段。时间:2012年12月25日—2013年1月25日。本阶段主要由县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实施,按照基层计生协上报资料,组织专人开展分户核实。核实工作要求:一是对象必须是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并有一定经济基础;二是有一定种养殖经验和文化程度;三是有从事种养殖创业的意愿,或已在从事该项目并有意扩大规模但目前资金短缺,急需扶持。通过核实情况,在全县的预选对象中选定8—10户具有代表性,且在周边能产生明显影响的对象,确定为本次活动的帮扶对象。

三是公示阶段。时间:2013年2月20—3月5日。本阶段为项目信息公示阶段,时间为期10天,由县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各乡镇计生协会实施,县人口计生局纪检监察室介入监督。将各乡镇确定的帮扶对象情况,在对象所在的村社进行公示,广泛征求意见。

四是资金兑现和后续随访阶段。时间:2013年3月10日至项目结束(对象项目显现效益时)。本阶段分为两个环节,一是在2013年3月期间,由县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向确定的项目帮扶对象兑现资金或物资;二是在帮扶资金(物资)到位后,帮扶对象的项目实施工作中,县乡计生协将及时跟踪随访,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确保帮扶资金用好、用实。

五是评估总结阶段。在本期项目结束后,各级计划生育协会要及时开展自查评估,回顾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好的做法和存在问题,及时收集整理为评估报告,为今后的生育关怀项目提供借鉴经验。

四、工作要求

一是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级计划生育协会要将“生育关怀行动”项目帮扶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落实。在确定帮扶对象时要摸清家底,深挖典型,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关怀关爱氛围,扩大社会影响。

二是密切配合。“生育关怀”项目帮扶活动是一项周期长、投入量大的民生工程,单靠计划生育协会一家之力对于对象是杯水车薪。各级计生协会要主动联系党政部门和人口计生机构,建立联动机制,做到有方案、有组织、有落实,努力将“生育关怀行动”结合、融入、渗透到部门工作之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推动工作深入有效开展。

第8篇:民生工程典型经验范文

一、广播电视宣传(60分)

(一)紧贴中心,做好主题宣传。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扎实开展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我市“双争”、建设“五个”为主题的宣传。抓好全市工作会议和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动态的宣传,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宣传,精心组织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奋力实现“奋力双争”目标等工作举措、工作成效的宣传;进一步强化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大事要事的宣传,配合全市各部门开展好双拥、安全生产、法制宣传教育、防控艾滋病等工作和活动的宣传,努力营造服务发展的良好氛围。广播、电视《新闻》分别达到245期。(15分)

(二)沉下基层,做实民生报道。坚持“三贴近”,建立完善编辑记者分片负责联动机制,开设“民生民声”专栏,从“时政新闻百姓视觉”出发,报道群众呼声,回答群众关注,设身处地“为民服务、替民跑腿”。扎实开展“民生·边界行”活动,了解市情、反映群众期盼,不断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实效。依托“文明在线”、“四城联创”、“电视问政”、“曝光台”栏目,加强舆论引导,强化新闻监督,鞭鞑不良习气,弘扬社会正气,为科学发展凝心聚力。(10分)

(三)服务大众,做活“三农”宣传。以涉农节目《垄上行》、新闻栏目“沮漳三农”、“走镇处看发展”为平台,大力宣传科教兴农和勤劳致富典型;大力宣传优化产业结构,培植壮大林果、畜牧、蔬菜三大优势产业板块建设的经验成果;大力推介农业产业信息和惠民资讯,服务农村农业农民。(12分)

(四)贴近实际,做精专题文艺。根据需要,组建广播电视台专题文艺部。贴近全市各地各部门工作实际,在深化全市中心工作、重头工作经验成果的宣传上创新形式和内容,力争创特色、出精品、出成果,努力适应市场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10分)

(五)走出,做好对外宣传。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对外宣传选题策划、对上沟通联络和对内目标管理工作机制,在用重稿、上头条上下功夫,着力宣传、推介,提升知名度、扩大影响力,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献力量做贡献。全年在电台、三峡电视台用稿实现“保二争一”工作目标。(13分)

二、事业发展(25分)

(六)认真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广播“村村响”工程建设。强化监管与协调,认真抓好“村村通”无线数字微波用户、农村直播卫星用户的管理和巩固,因地制宜继续发展无线数字微波用户。做好广播“村村响”工程建设调查摸底等前期准备工作。(5分)

(七)继续推进广播影视数字化建设。牢固树立发展意识,加大自身创收力度,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积极争取财政支持,逐步推进广播电视采编播发设备更新换代升级,有序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建设。(10分)

(八)继续抓好电影放映工程。进一步加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管理,依靠GPS监控平台,提高公益电影放映质效,确保全市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工作目标的实现。积极抓好城市院线放映管理,主动配合全市中心工作、主题活动开展电影放映工作,不断扩展放映市场。(10分)

三、行业管理(15分)

(一)切实加强广播影视宣传管理。严格执行节目播出审查、收听收看、重播重审、视听评议等制度,确保导向正确、内容健康、合法合规;加大抵制低俗不正之风的专项整治力度,净化声频荧屏。(5分)

第9篇:民生工程典型经验范文

在深入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中,桃城区水务局为提高水利服务能力,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强党性、振精神、作表率、创佳绩”活动要求,精心谋划、周密安排,狠抓干部队伍建设,塑造了一支“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队伍。2010年,桃城水利事业实现了跨越发展,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民生,节水型社会建设成为全国典型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桃城区水资源危机的唯一途径,2009年,该区被国家水利部正式确定为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成为全国唯一的县级试点。在农业用水实行“一提一补”制度实现节水与增效双赢的基础上,桃城水利人又瞄准了向更高层次冲刺,向更深领域拓展,向操作简便易行探求。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初,他们又在全国首创了“一提一补”生活节水新机制,并在该区肖家村获得了成功实践,试点村群众节水意识大大提高,竞相采用二次水洗墩布、冲厕所等,水资源多次利用的省水方法,实现了由“要我节水”到“我要节水”的嬗变。

“今后可要想方设法地少用水了:洗衣服的水不能白白地倒掉了,还可以洗墩布,最后再用来冲厕所;淘米水可用来洗菜,洗菜水还可用来浇花。浪费水就是浪费钱哩!”桃城区肖家村61岁的张秀合大娘说出了实行“一提一补”后的切身感受。

2010年9月,在河南郑州召开的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经验交流会上,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高度评价说:“机制创新、制度建设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桃城区首创的‘一提一补’机制,紧扣水价改革,走出一条意义深远的道路。该制度看似简单,但实质是发挥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带来了好的利益调整,提高了用水效率和效益,既充分利用价格杠杆实现了节奖超罚,又没有增加农民负担。”同时,该局首创的“一提一补”节水新模式还作为典型经验收录在《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经验集萃》中,用来指导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践。11月,李文安局长作为全国唯一的基层水务局长应邀参加了第五届中国(国际)水务高峰论坛,并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基于一提一补理论――水价是总量控制的关键抓手》的主旨演讲,他们的节水型社会建设经验引起了水利部领导和中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和研究兴趣。

“目前,全区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已全面铺开,试点达到75个,节水率均在20%左右。经初步测算,每年可节水300多万立方米,节约资金150余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三赢”,为推动全区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谈到“一提一补”节水新机制的应用效果时,李文安局长信心满怀。

惠民生,联村集中供水得民心

拧开水龙头,取水、做饭、洗衣,省时省力。这是如今桃城区许多普通农民的生活写照。水是生命之源,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是人类对水的第一需求,也是水利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把联村集中供水这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该局工程技术人员深入农村进行实地调查,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实施方案。同时,积极跑部进厅争取国家人饮项目,先后完成投资1700多万元建设了全区农村第二、第三、第四供水站,使9万多农民有史以来第一次像城里人一样24小时用上安全、卫生、方便的自来水。实现了由单村供水工程向集中供水工程的转变,由低标准的有水吃向高标准的自来水转变。这标志着全区农村饮水安全和饮水方式,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这是桃城区农村群众饮用水史上的一场革命。在工程建设中,他们严格执行招投标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四项制度”,确保了工程质量。

为使工程长远惠民,该局工程技术人员按照“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的路子,积极探索成功了从设备节能、规章制度及远程时时监控管理模式等一整套科学的管理方法,实现了既节约能耗,又降低运行成本,保证了农民24小时用水。该区的联村供水无论是建设规模,还是科学的运行管理都走在了全市的前列,省水利厅厅长李清林先后两次到桃城区调研集中供水工作,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衡水市水务局把桃城集中供水经验作为学习样板在全市进行推广。

村民们用上了安全、卫生、便捷的自来水,尝到了集中供水的实惠。许多农户屋内屋外接上了好几个自来水龙头,入户、入厕、入厨一应俱全,双桶洗衣机换成了全自动的,把室外厨房搬进了室内,庭院内种上了花草,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和文明的生活习惯极大的改善了村民的精神面貌。“联村供水不仅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富民工程’,更是想民爱民为民的‘民心工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鱼水工程”。那汩汩的清水,滋润的是民生,温暖的是民心。”该区肖家村支书肖景辉深有感触地说。

2010年5月,赵圈镇高家圈村民自发地敲锣打鼓,将书写着“水利部门送甘露,安全饮水得民心”的崭新锦旗送到桃城区水务局,以表达对实施联村供水的感激之情。

“民生水利,就是要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们将水龙头装进千家万户,就等于把党和政府的关怀装进老百姓心里。”李文安局长深有感触地说。

保民生,农田水利建设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