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研范文

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研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研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研

第1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研范文

关键词:公安机关;居民安全感调查;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53(2014)01―0056―05

公安机关是党领导下的一支武装力量,也是各级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承担着我国社会治安的主要防控任务。“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新形势下执行好群众路线是公安机关有效履行职责,完成党和国家所托任务的关键。如何运用科学方法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是公安机关在执行群众路线时须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居民安全感调查是利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犯罪受害恐惧心理感受的调查研究。作为社情民意调查手段,对解决群众路线执行过程中如何“从群众中来”这一命题有重大现实价值。

近年来,对于居民安全感调查,公安机关已在进行一些尝试和应用。由于专业知识、经验和调查技术应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调查结果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受到了一定影响,使其对公安机关群众路线执行的推动作用降低甚至消失。因此,有必要就居民安全感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剖析,并寻找有效的对策和工作机制。

一、我国的居民安全感调查

安全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安全感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定义,指的是对人的安全需要层次的满足。公安机关所关注的主要是狭义的安全感。狭义的安全感主要指围绕着公众或居民的社会治安方面的安全感,重点考察公众对社会治安环境的感觉和反应,同时兼顾其他与治安管理活动最直接的相关因素。居民安全感调查有助于公安机关收集民意,使决策资源“从群众中来”,实现公民参与,打造服务型公安机关,更好地执行群众路线。

我国系统进行居民安全感研究始于1988年公安部第四研究所承担的“社会秩序与公共安全指标体系”总课题中的“公众安全感指标研究与评价”子课题研究。当前进行居民安全感研究的主体主要有国家统计局、民间调查机构、高校研究人员等,同时,各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以及公安机关也正逐步开展居民安全感调查工作。

二、居民安全感调查现存的主要问题

民意调查的作用主要是“运用系统性、科学性、定量性的步骤,迅速、准确地收集公众对公共事务的意见,以检视公众态度变化的社会活动,其主要功能是真实反映各阶层民众对公共事务的社会态度和观点,以作为政府或相关单位拟订、修正、执行政策的参考”。作为服务型政府了解群众关于社会治安方面民意的调查手段,居民安全感调查除了要遵循和服从民意调查的规则以外,还要利用政府绩效管理、犯罪学、社会心理学以及公共管理等相关知识,以充分真实地反映民意。

居民安全感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可能使调查结果与群众的真实感受存在一定的差距,影响调查结果的可信度。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公安机关的工作理念、工作目标以及民意调查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都有较大的关系。

(一)对居民安全感调查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调查流于形式

各地公安机关多数已开展居民安全感调查工作,甚至把结果纳入到考核体系之中。但由于认识上的问题,公安机关在居民安全感调查上仍然缺乏动力和有效的工作机制。原因主要包括:主观上是由于对群众路线中“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的内涵理解不到位和对公安机关作为服务型政府机关“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要求认识不够;客观上则是由现有考核机制中存在的缺陷造成的,为应付考核,有些公安机关急功近利,忽视了很难马上见效的群众工作和基础的调查研究工作,居民安全感调查自然也就不受重视。

公安机关存在的认识误区常常导致居民安全感调查无法为公民提供以民意表达方式参与政府管理的机会:(1)有些公安机关进行的居民安全感调查流于形式,甚至有事先预设好调查结果的现象,不能真正反映民意。这样的调查只能用来应付上级的工作要求或者粉饰包装自己的工作成绩。(2)有些地区则直接采用其他机构(如当地的综治办、统计局或调查队)调查结果中与社会治安有关的数据。由于外部机构的数据并不专门为公安机关订制,其调查内容、评价尺度等与公安机关的需求有一定差距,数据针对性不强,数据所反映的民意为公安工作提供决策参考和工作评估的意义不大。

(二)居民安全感调查与公安实际工作脱节,调查结果应用不佳

民意调查对服务型政府而言,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群众对政府工作的决策、执行等方面的评价和意见。在群众路线的执行上,“从群众中来”是群众工作的起点。调查结果只有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对公安工作起到参考作用,才能实现在群众路线表述中的“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如果没有“从群众中来”的开始,就没有“到群众中去”的良性循环,制定的政策就得不到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拥护。

通过搜索有关居民安全感的学术论文和各类机构的居民安全感调查结果发现,目前居民安全感调查分析仍然集中在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不同地区数据指标的横向对比上。此类研究虽有助于建立比较合理的安全感评估系统,但更多是停留在学术探讨上,与应用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比如,此类研究虽然探知了群众对社会治安状况的感受,但这种感受通过标准化的问卷变成了抽象的数据概念。单纯的量化数据研究可能呈现一个居民安全感的轮廓和总体感知,却很难找到工作的突破口。在许多居民安全感调研报告中,分析数据经常会描述有多少比例的居民认为目前的治安状况有改善,有多少比例的居民不敢深夜独自一个人行走,有多少比例的居民敢于作证,等等。但这些数据给决策机关的参考意义并不大,原因是从数据中很难找到工作的抓手和突破口。另外,单纯把这种数据应用于考核也缺乏说服力,被考核者只知道自己的工作存在不足,但具体是哪个方面的不足或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是什么却不甚清楚,这容易让被考核者感到不服。抽象的数据调查无法与活生生的公安工作结合起来,导致调查结果只能作为宣传报道或者在工作总结中引用的“花瓶”数据。

(三)专业调查统计手段无法与公安专业知识结合,导致调查难以深入

居民安全感调查的专业性使其比满意度等普通民意调查要求掌握的理论和知识更多。进行居民安全感调查不仅要掌握统计调查知识,还涉及到犯罪学、社会心理学、传播学和公共管理等方面的理论。比如在调查内容的设计上,犯罪恐惧心理的形成机制、犯罪防控方法、公共信息传播和政府管理的公民参与等方面的理论都对设计一份好的调查问卷有帮助。而一份好的调查问卷在数据分析时可以实现多个数据之间的相互印证,为后期的数据挖掘提供足够的信息资源。

然而,现有居民安全感调查主要是由公安机关的某个工作部门或者由调查队等第三方机构负责实施。公安机关的人才有丰富的公安专门知识,但缺乏专业的统计调查知识和执行经验,而第三方机构有专业的统计调查知识和经验,但对公安方面的专门知识了解不多。由于两者不能有机结合,导致居民安全感调查在项目规划、问卷设计、指标选取、测量尺度、调查执行监控、结果分析和数据挖掘等环节都只能浮于表面,难以深入收集居民对安全感的看法。

(四)忽略调查的时间和空间因素,导致调查结果容易以偏概全

居民安全感作为一种主观感受,受个体特质、外部环境和信息传播的影响较多。在三个要素中,个体特质的稳定性相对较好而外部环境容易发生变化。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各类信息传播渠道成为事件信息的放大器,对居民的心理感受影响很大。传播学方面的“媒介使用与依赖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公众的价值观具有明显的建构作用,通过大众传媒,人们形成了特定的社会认识观念和价值观,从而影响到自己行动的选择”。当发生重大恶性事件时,经过公共信息传播媒介的广泛报道或熟人之间的口耳相传,可能对全国各地的群众都会产生影响,导致居民安全感的降低;而在某一特定时期对影响居民安全感的相关案件的整治活动经媒介广泛传播后则会导致居民安全感的提升。例如,某市的公交车爆炸案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对居民产生安全感方面的负面影响,使其出行安全感严重降低。因此,在调查时间的选择上,必须注意外部环境或突发事件可能对安全感调查造成的干扰。

从安全感调查选择的时间节点看,当前的居民安全感调查通常在年度考核前进行,以评估全年的社会治安防控成果。这一时期基本上就是春节前或者春节刚过的时间。为了保证群众能过一个祥和欢乐的春节,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社会治安防控问题。公安机关也会专门针对交通肇事、盗窃、飞车抢夺等容易影响居民安全感的案件采取专项行动,加大打击力度,各类媒体有关社会治安治理方面的工作成效报道也相应较多。在此时进行安全感调查,居民的安全感水平有可能普遍比较高。因此,这一时期调查的结果并不能代表居民全年的安全感水平,这样的时间节点安排或多或少影响了居民安全感调查的有效度和可信度。

(五)缺乏监控措施,导致调查结果的可信度备受质疑

为了解各地公安机关居民安全感调查的开展情况,笔者以“安全感”为关键词,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搜索各地的新闻报道。结果发现,许多地方公安机关的居民安全感调查结果显示90%甚至95%以上的居民表示有安全感,对社会治安状况满意,甚至有些地方的群众达到了99.5%以上。这些数据与独立开展调查的民意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大相径庭。一些群众套用比较时髦的话,称自己是“被安全”了。

笔者通过对基层公安机关的调研发现,多数公安机关把调查工作委托给调查队等机构,但在保障数据真实性方面却甚少有监控措施。监控措施的缺失可能使整个居民安全感调查结果失真。究其原因,主观方面是委托方为了让数据好看,放任一些造假行为和虚假结果的发生,操控调查结果;客观方面是由于委托方在执行环节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不足,使调查执行阶段基本上处于失控状态。

格鲁夫斯曾指出反映数据质量的四个误差来源:覆盖范围(Coverage)、无回答(Non-Response)、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测量误差或者回答误差(Measurement or Response Error)。其中,因实地调查过程中的监控不到位导致的误差是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以下就常见的容易失控的环节加以说明。

1.选择性抽样。在建立抽样框时事先对样本进行过滤,排除一些曾经遭受不法侵害的人员,而列人大量与公安机关工作人员熟悉的人或者干脆列入公安机关内部工作人员。

2.虚构样本。一些地方公安机关基于经费的考虑缩减调查样本量,但为了使样本数量看起来足够庞大而虚构样本数量。此外,第三方调查机构也有可能基于成本的考虑而虚构调查样本数量。

3.调查执行人员培训不到位。调查机构在培训完后没有通过试访等环节考核调查人员是否胜任工作就把调查人员派出去执行实地调查工作,导致调查人员对实地调查要求的理解存在偏差而使调查数据失真。

4.调查执行人员故意造假。有些调查人员因被访者的不配合而产生畏难心理,他们不按抽样要求有意挑选一些容易接触的对象。更有甚者,有些调查人员直接胡编乱造调查结果以求尽快完成任务。

5.填写不规范。问卷的填写规范培训不到位,那些似是而非的信息可能造成录入错误,导致数据失真。

综上所述,目前在居民安全感调查中存在的各种各样问题,有可能使居民安全感调查的数据严重失真,无法反映多数人的民意。其结果是,居民安全感调查不但对公安机关群众路线的执行起不到推动作用,反而可能成为阻碍,直接影响人民群众与公安机关的关系。因此,公安机关有必要寻找有效对策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更好地发挥居民安全感调查的作用。

三、立足公安实际,有效开展居民安全感调查

(一)为公安机关订制有针对性的安全感调查

居民安全感调查要更好地为公安机关服务,就必须为公安机关量身定做适合公安要求的居民安全感调查。公安机关的居民安全感调查结果不能只有抽象数据,不能只有骨架,而应该是有血有肉的整体。因此,居民安全感调查不仅要关注指标数据的收集,还应把关注点放到居民具体的切身感受收集上。第一,要关注居民具体的不安全感来源。应详细了解一些影响居民安全感的具体事例,以帮助公安机关后期能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消除或抑制。比如,某地的居民安全感调查中对影响安全感的其中一类因素表达为治安违法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有关规定,治安违法行为的种类很多,其中只有一部分是容易对安全感产生影响的违法行为。过大的归类使调查结果即使发现影响居民安全感的主要因素为治安违法行为,但具体到公安机关在应用这个数据时仍然无从着手,找不到具体工作的方向。因此,在调查问卷设计时,对影响居民安全感的因素选项应该慎重分类,防止信息因归类不当而失去效用。第二,应重视在居民安全感调查中对公安所用防控措施的作用评估。公安所有防控措施的效果必须通过参与调查的居民的真实具体反映加以验证,防控措施的作用大小最有发言权的就是辖区群众。第三,应通过参与调查的居民对具体问题的反馈来分析导致特定区域低安全感的影响因素,总结其社会根源,为公安机关采取具体的应对措施提供参考,防止其演变为重大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二)引进专业人才加强工作监控,扎实开展居民安全感调查

居民安全感调查有其相当高的专业性和实践性。从调查方案的确定、抽样、问卷设计、人员培训、执行监控、数据整理、数据分析和挖掘等方面都需要扎实的统计学知识。同时,调查项目的负责人或经办人还要有相当丰富的经验才能预见调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并形成工作预案。因此,公安机关在人才引进时应注意引进一些具有统计学专业知识或有调查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专门负责居民安全感调查工作。当然,短时期之内公安机关中无法找到合适的专门人才,也可以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请专业的第三方调查机构协助。第三方机构在协助设计调查方案的同时,培训内部人员,为以后独立开展相关工作打好基础。

无论是由公安机关自己实施还是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居民安全感调查均应该注意工作监控。调查项目的负责人、经办人在思想上要重视监控,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监控常识和经验。常识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和接受外部培训等方式获得,经验可以直接跟随调查人员进行实地查访这条捷径获得。此外,应把质量监控结果与工作报酬等经济利益相挂钩,从机制保障的角度推动居民安全感调查扎实开展。

(三)以定性研究手段为补充,充实丰富安全感调查结论

公安机关要获得对公安工作有参考意义的数据,必须注意在调查中收集活生生的具体事例,深究其根源性的问题。因此,调查应该通过设置开放题,对某些问题进行深入追问以获得第一手的具体事例,并由调查人员详细记录,为后期通过某些比较详细的个案来充实、丰富和印证定量数据的调查结论打好基础。此外,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在定量调查工作结束后,就某些问题组织焦点团体座谈会或深度访谈,让受访者在无压力有焦点的环境中表达出对社会治安以及公安工作的深层次看法。通过整理、综合定量问卷中的开放题所获信息以及焦点团体座谈会或深度访谈所获得的深层次信息,让居民安全感调查结果变得有血有肉,数据更直观,分析更透彻,更易于理解,说服力进一步增强。

(四)日常调查与专项调查、面上调查与点上调查的有机结合

公安机关的居民安全感调查从内容上看,既包括用于常态化评估的面上常规调查,也包括某个政策或措施出台前的专项民意摸底。面上的调查,可以由省、地市或县级公安机关进行,根据各辖区的情况合理分配样本;局部调查因为针对性更强,设计的问题较少,主要收集几个关键问题的信息即可。

从空间范围看,既包括全局范围内的调查,也包括某一些局部重点区域的监控调查。全局范围的调查内容应该丰富一些,可以用于后期深入分析的内容也应多一些。局部调查可以县级或派出所为单位进行,将样本集中于某一特定区域,如矿区或工业集中区等。局部调查问卷应该短一些,问题可以精练一些,样本量也可以少一些,所获得的信息作为某一专项工作的决策参考。

从时间角度看,除了年度的调查以外,还应有以半年或季度为周期进行的安全感调查。居民安全感调查其中的一个作用就是评估公安采取应对措施的有效性,从而实现全面质量管理过程的PD-CA(“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的第一个字母)的循环。半年或季度的调查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整改措施,并在下一个周期的调查中评估措施有效与否,从而提高居民安全感调查的效用。

(五)充分利用公安资源,形成有特色的公安机关居民安全感调查

公安机关进行居民安全感调查时还应注意利用公安自有资源,一方面可实现公安专门知识与现代统计知识和社会调查知识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也能尽量节省经费开支,提高调查的性价比。利用公安资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发挥公安机关内部的人才智慧,对其他渠道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形成信息搜集框架,做好调查规划。二是利用基层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特别是派出所的社区民警进行调查问卷的试访验证,发现调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修正。三是利用公安的“110”呼叫中心,设立专门外呼座席,培训专门人员进行电话调查和回访工作。如有条件,还可以使用计算机电话辅助访问系统(CATI),以便更好地收集数据。四是对负责公安统计工作的人员专门进行相关的数据处理技能培训。通过培训,让其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方法,协助进行后期的数据处理,针对不同部门的需求挖掘数据信息,尽量提升数据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公安部公共安全研究所.你感觉安全吗?――公众安全感基本理论及调查方法[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1:17.

[2]王石番.民意理论与实务[M].台北:黎明文化专业公司.1995:24.

[3]李锡伟.浅议治安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3-6.

第2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研范文

一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第一位。只有牢固树立关注民生、保障民利、重视民意、服务群众的意识,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才能把关系人民群众的具体事情做好,才能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首先,要坚持用精神和发展着的理论武装头脑,积极引导检察人员提高理论水平、政策功底、知识素养和解决群众诉求的能力,做到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工作,不断把群众工作推上新台阶。其次,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既要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向群众做调查,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又要在执法办案中深入了解群众诉求,特别是把群众关注的社会稳定、司法公正、民生民利等问题解决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再次,要注重检察人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要坚持把群众观念教育与思想教育、理论学习、岗位练兵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展专项教育活动、加强检察调研和检察文化建设等途径,敦促干警养成亲民、利民、便民、护民、爱民的习惯与品格,形成求为民之真、务为民之实的态度与作风。

二要发挥检察职能,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多民族聚居地区不仅有一般的社会矛盾纠纷,还存在破坏民族团结与危害社会稳定等多方面问题,人民群众不仅要求自身的安全感有保障,还期待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进步。对于群众的需求和期待,检察机关要坚持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放在检察工作的首要位置,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和各种分裂渗透破坏和危害民族团结的违法犯罪活动,积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要不断加大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力度,突出查办涉及民生民利的职务犯罪,创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要不断加大诉讼监督工作力度,着力监督纠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等问题,让每一个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要始终把保障民生、维护民利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各民族群众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排除在萌芽状态。

三要创新工作模式,搭建为民服务的“连心桥”。不断改进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注重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密切与群众的联系,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院在加强群众工作中,推行“三个一”模式,即:一个工作站、一项工作机制、一支志愿者队伍,有效地增强了检察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一个工作站”,即社区民生法律服务工作站。街道办事处和社区是与群众生活联系密切的“窗口”,也是检察机关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我院早在2004年就建立了“社区民行检察工作站”,借助社区开展民行检察工作。2011年,在总结“社区民行检察工作站”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综合控申接访、犯罪预防等工作职能,建立了“社区民生法律服务工作站”,作为申诉受理、预约咨询、定期接访、检察宣传、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实行电话预约咨询和申诉、社区干部联系卡和定期到工作站办公制度,将“坐堂办案”转变为“上门服务”,有效地畅通了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一项工作机制”,即:检察人员“双挂”工作机制。“双挂”是指中层干部到控申接待室挂职锻炼和所有干警到社区民生法律服务工作站挂职锻炼。通过开展“双挂”工作,既增加了干警与群众接触的机会,增进了干警对群众的感情,又创造了使干警向社区干部和群众学习的条件,有效地提高了干警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为了增强“双挂”工作实效,我院还实行接访工作考核机制,制定了《干警接访工作考核制度》,规范接访要求,明确奖惩措施,不断促进干警形成办实事、求实效的作风。“一支志愿者队伍”,即:检察官志愿者服务队。为了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我院自发组织了一支由青年干警组成的检察官志愿者服务队,以开展法律咨询、法制宣传、警示教育、犯罪预防、青少年维权,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主要服务内容,积极开展法律服务、帮贫助困、文明交通劝导等志愿者服务活动,不仅受到了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并被团省委、省文明办、省志愿者协会授予“青海省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

四要自觉接受监督,提升执法公信力。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既是检察机关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保证检察权依法正确行使的力量源泉,又是做好群众工作、提升检察执法公信力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我院采取多项措施不断完善自觉接受监督的途径,让人民群众更加理解与支持检察工作。一是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认真落实代表、委员意见建议。坚持定期报告与不定期报告、全面报告与专题报告、书面报告与口头报告相结合,对重要工作部署、重大情况和问题、上级检察机关的重要会议精神和指示精神、执法办案情况以及队伍建设情况及其他重大事项,主动向区人大、区政协报告。对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专题研究部署,认真落实,及时反馈。建立《关于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工作制度》、《关于加强与人大政协联络工作的暂行办法》,使自觉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工作逐步迈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二是深化检务公开,更好地接受群众监督。将公诉、批捕案件办理信息在法定范围内通过LED电子显示屏公开,增大执法办案工作的透明度。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媒体记者、社区干部和群众参加“检察开放日”活动,让社会各界代表走进检察院,更多地了解检察工作、支持检察工作、监督检察工作,既拉近了检察机关同人民群众的距离,也树立了检察机关和检察干警的良好形象。三是创新检察宣传形式,提高社会认知度。在坚持以报刊、媒体、网络等为宣传阵地的基础上,建立了“为民在线”门户网站,创办了《城西检察》院刊,在正义网开通了“城西检察”法律微博,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向社会宣传检察工作以及我院检察业务、队伍建设、检察文化建设等工作的开展情况,进一步加深了群众对检察工作的认识和了解。通过上述措施,有力地提升了检察工作的群众知晓度和满意度,在每年的区“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对我院的检察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第3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研范文

县委部署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解放思想,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保持头脑清醒,切实解决好“精神状态”问题,在纷纭复杂的形势下,坚决克服不思进取、无所作为、因循守旧、唯上唯书、斗志衰退、不负责任、工作飘浮、办事疲沓、等待观望的消极心态,在驾驭复杂治安局势和解决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难题面前,常怀忧患之思,常激奋斗之志,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着力研究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影响社会稳定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全新的姿态应对全新的挑战,以强大、精细的现代警务为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和优质服务。作为国家生态文明的建设者、保护者的森林公安机关,深入开展“解放思想、解决问题、科学发展”理论学习研讨活动,笔者认为必须紧紧围绕执法为民这一思想核心,从坚持民本、服务民生、保障民安、体现民意方面入手,强力追求“四个转变”,着力研究解决应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继承中谋发展,在创新中找出路,以此推动森林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

一、要坚持以民为本,从“事后跟踪社会反应”向“事前倾听群众呼声”转变,努力把公安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群众呼声是公安工作的第一信号,只有把老百姓所需、所想、所盼、所急真正掌握并予以解决,公安工作才能真正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而在传统的公安工作中,基本是循着社会治安的变化而调整工作方向的,是被动的社会治安。公安机关即使破获了大量案件,也只能称得上“事后诸葛亮”,且对社会和人民群众造成的各种影响业已形成,无法变更,从而无形中影响了公安机关的公信力。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做好公安工作必须扭转这种被动治安方式,未雨绸缪,主动出击,想在前头,干在实处,在影响未形成之前予以处置,尽量减少不和谐因素产生的诱因。今年来,我森林公安分局按上级部署在全县辖区推出“大走访”活动,把倾听群众呼声作为一项日常性的专项工作,实行恳谈时间、地点“两固定”,对象、形式、内容“三不受限”的恳谈方式,与群众进行“零距离”的面对面交流,并进一步创新形式,开展“村官进警营”、“警企恳谈”、“法人创安”、“代表委员进警营”等“请进来”活动,听到了群众平时不愿说、不想说、不敢说的声音,帮助解决了群众认为不好办、难以办、办不了的事情,得到了群众的热烈拥护和支持,警民关系进一步融洽和谐。实践证明,类似公安机关这种在社会公众场所借助各种载体与广大群众以平等协商的姿态开展的有关民生问题讨论活动,把广大群众有意识无意识地聚集在一起,无形中从空间与意识上拉近了与老百姓的距离,从实掌握了群众所思所想,也促使民警在执法中以群众为中心,在群众“盼”上思出路,在群众“急”上用真情,在群众“怨”上改作风,积极践行“执法为民”,真正把好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里、实事办到点子上。

二、要坚持服务民生,从“片面追求破大案”向“同时也要破小案”转变,努力践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要求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公安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体现在公安机关警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上。解放思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基层基础工作中力求做到“调查访问问到家,管理工作做到家,安全防范抓到家,服务工作干到家,意见建设听到家”,建立新型和谐警民关系。从4月份开始,我分局将组织开展为期3个月的集中大调研和“万警进万家”爱民主题实践活动,认真了解和分析研究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公平正义、公共服务方面的新期待、新要求,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涉林案件的侦破率自然成为群众最为关注的焦点、议论的热点。而在传统森林公安工作中,我们普遍关注的是造成严重损失的重大涉林案件的侦破,而忽视了小规模未达刑事案件立案标准的涉林案件。小规模涉林案件虽就个案而言,绝大多数并非影响重大,但对每个受侵害的群众来说却是百分之百重要。为此,我们必须扭转传统“片面追求破大案”的思想,牢固树立“既要破大案,也要破小案”的观念,站在“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高度,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要在与群众的沟通中,耐心细致摸清群众关注的小事,把这些连民心的琐事当作我们的大事来办,聚少成多,汇流成河,就会自然形成“办群众小事累积社会大和谐”的良好格局。

三、要坚持保障民安,从“被动破案”向“主动防案”转变,努力打造安居乐业的社会治安环境

在林区治安管理工作中,公安机关往往关注案件破不破,而群众往往关注案件少不少,即使案件破了,除了给群众心理上的安慰外,其损失也往往难以挽回。且多年的林区治安管理实践显示,“打”固然十分重要,但从成本的投入和产出比例分析,防范要比破案追逃实现的社会效益更为可观。为此,公安机关必须从“被动破案”向“主动防案”转变,把减少人民群众的损失作为最大的目标。近年来,我分局把防案件摆到了突出位置,从各领域探索了各类型源头防控的举措,均取得了良好的现实效能,各类刑事案件呈逐年下降趋势。今年以来,我们更是鲜明地提出了“破案件更要防案件”的理念,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实效大防范”工程,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细化分解防范责任到各乡镇辖区派出所,并以较大比分纳入分局年度绩效考核和综治考核。同时,遵循“有钱用有钱的办法、没钱用没钱的办法”的原则,全面强化人防、物防、技防、意识防,实现多种防范网络的无缝链接,并积极探索了火案预防、盗滥伐案件预防、山林纠纷案件预防等机制,有效地遏制了各类案件的发生,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今年一季度,通过“实效大防范”工程,全县涉林刑事案件同比下降6.8%。可见,这种防范于未然的做法,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民群众的损失,有效赢取了民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四、要坚持体现民意,从“强调发破案指标”向“关注群众满意度的幸福指数”转变,努力提升公安机关公信力

第4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研范文

一、社区警务的一些常识

首先,我们要明确社区警务的中心工作。在此我认为有必要说一说社区及社区警务的一些常识。社区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通常解释为“指在一定地理区域上活动的具有同质性的社会群体”。其含义是指以地区为范围,人们在地缘的基础上结成的相互合作的群体,用以区别在血缘的基础上结成的相互合作的群体。要保持这一特殊群体的相对稳定性,社区安全防范工作是维持这一群体存在和稳定的重要工作。由此延伸出社区警务的概念,我本人的理解,社区警务是指:警方与社区能动地互相作用,共同发现和解决社区所关注的治安问题,是警方工作将原有的反映型、被动型变为超前的预防型、主动型的思想模式和方法体系。其实质就是要求警察立足于社区,积极开展各项宣传工作,动员和组织社区群众,实行警民合作,不断增强社区民众参与社区各项治安管理、预防违法犯罪的意识。这种理论认为抑制犯罪的关键在社区,有效的抑制犯罪必须依靠社区,警察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为社区服务,发现和了解社区的犯罪和社会问题,鼓励公众参加预防犯罪工作。主张以公众为打击犯罪的主体,以社会为根治犯罪的主战场,以宣传、教育公众为警务工作的中心。社区警务是存在于警方和社区之间的一种互相作用的过程,通过警察工作与社区治安自治工作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控制和减少社区犯罪,搞好社区的安全防范。在我国公安机关的派出所和民警自然成为社区安全防范的主导力量,是具体社区警务的实施者。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社区警务的中心工作就是搞好安全防范,则安全防范是我们的主业。

二、社区警务与“博弈”理论的关系

很多社区民警虽然知道安全防范在社区工作的重要性,但是怎么去开展缺乏方法,致使社区防范措施不到位,可防性案件不断发生。社区防范其实与霍金的“博弈”理论非常相似,我们可以用这个理论来解释社区的防范工作。根据社区警务的工作性质,我们社区工作的“博弈”对手是“潜在之敌”,则是那些欲入侵我们所管理社区的一切违法犯罪分子,所以说,我们与违法犯罪分子进行的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就如同与犯罪分子下一盘棋,这就是“博弈”。我们社区中各种群防群治力量及各种先进的物防、技防措施是我们的“棋子”,如果我们充分的调动、整合了社区的各种群防群治力量,部署、落实了各种物防、技防设施,那我们就不会缺“车”少“马”,我们就能充分掌握了我们的社区资源。而违法犯罪分子的“棋子”则是他们的各种作案手段、工具、选择作案的时间等等一切因素。之后双方角力,进行较量,而且是无时不刻都存在的较量。有充足的资源给我们,如果我们不会运用或运用不当,也就是说“下棋”的方法不对,出现防范漏洞,那违法犯罪分子就抓住我们的漏洞而轻易的将我们击败,那就是说我们的社区发生了可防性的案件,我们败给了对手。我们的失败是小事,但因我们的失误,却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社区群众蒙受了财产的损失,或受到了人身的伤害。我们作为一个“棋手”,必然要受倒查责任追究。我们如果连续发案,就证明我们是一个非常失败的“棋手”。但如果我们“棋高一着”,方法得当,料敌先机,那我们的社区就形成了张网以待之势,一旦有敌来犯,必敌来即擒;甚至违法犯罪分子看到我们摆下难以破解的“棋局”,感到无法下手,对我们绕道行走,在“博弈”中我们就赢了。

三、防范与入侵的“博弈”较量

因此,在社区“博弈”中涉及了上述一系列的方式方法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在治安控防中所做的一切工作及如何有效的进行防范的问题。首先,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社区的各种资源,做到各种资源能为我所用。各种资源总的来说就是我们社区中人防、物防、技防所有物质及技术的总和。现在我先谈谈资源的整合。一个成功的社区民警应该是善于整合各种社区资源,甚至是善于挖掘各种社区资源的人,从而使之形成合力。有的社区民警说我也在做这项工作呀,但是从纵深的角度来看,这些社区民警是做表面的功夫而已,如其组建的社区义务巡逻队根本没有发挥作用,只是用来应付上级检查;他的门前治安三包只有形式,没有内容,形同虚设;他的治安耳目一年到头一条有价值的线索都没有提供过,只是人有我也有而已;小区存在的防范漏洞入眼后麻木不仁,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不到位,根本不去想办法解决,只是发发整改通知书,至于物业单位落不落实漠不关心,致使社区形成发案居高不下、防不胜防的局面,犯罪分子来到他管理的社区如入无人之境,他也深得犯罪分子的“喜爱”,因而对他的社区频频光顾。此类民警在社区中不在少数。但也奇怪,考核时,这些民警所整理的资料洋洋大观,形式合格而且规范,还能受到表扬,所得分数也很高。可以说这些现象在我们社区工作中形成了一个怪圈,很值得我们基层领导认真并审慎的进行检讨。问题的焦点是我们太在乎形式,对实质的社区工作虽然也想重视,但实际工作中缺乏相应的调研,因而形式脱离了实际工作。说到这里,我想谈谈西方警察的科学研究工作。西方警察部门一般不擅长作理论推导(而往往理论推导则是我国警察部门采取的主要方法),而是采取通过调查证明的方法,确认一个论点的成立,形成对实际工作的指导。这种方法比较机械,但是很科学。其理论源于实践,治学态度严谨,同时也比较务实。如果我们适当使用他人的科学方法,可能对实质的社区工作有所帮助。话说回来,有的社区民警确实有高度的责任心,想尽办法利用并挖掘社区的各种资源,为其所用,所以在社区控防与违法犯罪分子的“博弈”战中占尽了先机,能够水来土掩,兵来将挡,轻而易举的击退来犯之敌,甚至违法犯罪分子来到社区,见到其严整的社区防范阵容后“弃局而逃”。

“手中有兵,粮草充足”,是社区防范工作的重要前提。缺少上述的条件,社区民警要做好社区防范工作,要与违法犯罪分子“博弈”过招,那是纸上谈兵 。这就有社区防范资源“行兵布阵”的方法问题,很多民警最缺乏的就是这个方法。我见到不少这样的民警,他也经常到物业公司检查工作,周围走一圈以后,一个问题都发现不了,临走时说“你们给我搞掂”,之后扬长而去。说话轻松之极,他不会知道“搞掂”二字之中包含着多少内容,也不知在这两个字里他要负担多大的责任。在我们派出所每次召开的社区工作会议中,我说得最多的也是工作的方法问题,我最不喜欢听的话是“要发案我也没有办法”。如果你作为一个社区民警,作为社区防范的第一责任人都“没有办法”了,那谁才有办法?办法不是天生就有,办法是由我们“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想出来的。

由此我想说说逆位思考的问题,说得不好听也叫“贼位思考”。话虽不好听,但我认为非常实用。也就是说,我们社区民警要带着问题去检查物业小区,与物业小区共同探讨防范的措施。我们假定自己是欲入侵小区之“贼”,由此而找寻小区控防的薄弱环节,之后确定作案的方法及选择作案的时间及时机,从薄弱环节侵入小区,将之摆出来让小区进行防范。这样假设后我们由此不难发现小区的控防问题,有针对性的堵塞漏洞,同时还可以大大促进物业小区的控防能力。为了不断提高物业小区的防范水平,作为一个社区民警自然也要相应提高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从何而来?那就需要社区民警每天分析派出所和分局乃至全市的主发警情,从中归纳犯罪分子的规律性作案手段、方法及作案时间,以警情通报的形式,知会各物业小区,有针对性的加强防范工作,同时发宣传单张让社区群众做好自我防范措施。每月的物业小区控防工作会议就应由这些内容组成。我们有治安耳目广辟情报信息来源,敌动我知,未动先知,料敌先机;同时社区严密布防,构筑“点、线、面”全方位、立体化、全民化的防范网络,一旦有违法犯罪分子进入控防网络之中,必被群众无数双雪亮的眼睛紧紧盯住。只要我们的措施得力,方法得当,我们一定能在社区控防的“博弈”战中取胜。

四、社区警务与社区秩序的关系

构筑运作良好的点、线、面防范网络,其目的,从理论的角度来讲,那就是通过构筑严密的治安防范网络来实现良好的社区治安运作秩序。违法犯罪的产生与社区社会秩序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社区环境的混乱和社区的无序状态是诱发、纵容、扩大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比如一个社区民警在你管理的社区中不能向小偷小摸的轻微违法分子发出明确的信息:这里不适合你。那么扒手、盗窃犯、诈骗犯、抢劫犯由此得到的信息可能就是:这里我有机会!这些人就会蜂涌而至。

第5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研范文

三基”工程。全市公安工作呈现出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百花齐放、全面发展、硬件达标、软件升级的良好态势。“三基”工程的成果正逐步转化为惠民强警的具体实践,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今年1至10月,全市刑事立案较去年同期下降7.82%,街面“两抢”案件较去年同期下降7.43%,命案较去年同期下降30.3%,破案率、打处数、群众辖区社会治安满意率明显提升。人大代表普遍反映“××治安状况改善很大,可以说是发生了180度的转变”。

一、做实“三基”建设“领导工程”。

一是公安“三基”工程上升为政府行为。市委政府将公安“三基”工程建设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成立了由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着力从政策、体制、机制、待遇、经费等方面研究和解决公安基层基础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三基”建设进入攻坚克难的紧要关头,曲靖市委常委、××市委书记许玉才、市长夏新建等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公安工作第一线,现场办公,召开专题会议,帮助解决一系列制约公安基层基础发展的“瓶颈”问题。曲靖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胡祖俊多次到××调研,实地查看“三基”工作进展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基”工程建设的明确要求。

二是局党委创新思路推进“三基”工程。市局多方尝试推进“三基”工程建设新举措,及时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三基”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实行了包片责任制、重点工作落实制和量化考评奖惩制,在对全局重点攻坚任务进行细化分工后,落实了44项重点督办,把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和派出所,形成了主要领导带头抓,分管领导分头抓,责任部门具体抓的良好态势。尤其是在“三基”建设决战决胜的关口,刚到××任职的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尹大宝多次向市委政府请示汇报,多次带头研究“三基”建设,多次深入基层一线实地调研,协调解决具体问题,从目标确定、方案制定到责任落实、工作推进,事无巨细,身先士卒,真抓实干,产生了强大的带动作用,全局迅速掀起下基层、抓“三基”的热潮,基层基础建设得以高起点、高速度、高质量地推进。

二、筑牢队伍建设这一“立身工程”

一是全面完成规范县级公安机构设置工作。多方请示、协调,全面争取了党委、政府的理解和支持,按照“8+3”模式全面完成了规范县级公安机关内设机构工作。并争取市委支持,落实了公安机关内设机构负责人由县公安局党委任命(提名呈报)的要求。目前,××市公安局所有内设科室所队全部设置为副科级,科室所队主要负责人高配为正科级,副职高配为副科级。规范县级公安机关机构设置后,全局新增正科级干部32人,较改革前增长82%;新增副科级干部42人,较改革前增长42%。局长、所长全部进入同级政府班子,全市100个标准警务室社区民警进入街道(村委会)班子,担任党总支副书记或者主任助理,并落实了满一定工作年限解决正、副主任科员待遇的相关要求,民警职级待遇大幅提升。

二是苦练基本功活动蓬勃展开。全年投入经费107.6万元,选派民警304人(次)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工作,邀请上级专家、组织本局业务骨干举办培训班16个,培训民警1200余人(次),占全局民警总数的150%。1月份对新招录的190名新民警开展了为期15天的岗前培训;3月30日,组织全市26个派出所的138名侦技民警开展了模拟盗窃案件现场勘验大练兵活动,进一步激发了侦技民警苦练基本功的积极性;7月,组织全局民警开展了反恐处突演练,有效提升了公安机关处置突发事件,应对恐怖袭击的能力。以法律法规“一口清”为载体,深入推进岗位练兵活动,确保了工作、学习两不误。在2008年云南省统一组织的“三考”工作中,××市公安局代表曲靖市局参考,取得了名列全省县级公安机关前茅的成绩,局长尹大宝荣获全国优秀特级人民警察荣誉称号,刑侦大队、国保大队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基层单位,300多名优秀民警先后获得国家省市表彰嘉奖。

三是大力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为全面提升执法质量,切实创新工作机制,努力提升民警执法素质。在曲靖市公安系统率先组建成立刑事案件审查中队和行政执法监督中队,在刑侦大队成立预审中队,除负责全市所有案件的审核把关之外,还统一负责刑事案件的移送和大要案的承办工作,切实打破制约执法工作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受到上级公安机关密切关注和充分肯定。全面推行执法质量主办责任制,规范执法办案流程,推行执法办案“四员”负责制和执法质量终身负责制。实行案件侦办“五级审核把关”和执法过错倒查制度,建立执法工作“大监督”格局,全局执法质量迈上新台阶。

三、做强警务保障这一“强身工程”

一是以警力下沉推动警务前移。多措并举精减机关,充实基层,切实推动警力下沉,警务前移。今年以来,先后调整56名机关民警充实基层,新增加的189名民警全部分配到基层派出所工作。现全局共有警力891人,其中基层一线警力837人,占总警力的93.9%,派出所警力473人,占总警力的52.97%。同时在经费保障、奖励、立功受奖等方面建立向基层一线倾斜的机制,全力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目前,全局办公条件最好的是基层所队,警用装备最先进的是基层所队,民警福利待遇最高的是基层所队。

二是打破经费保障制约瓶颈。经反复汇报和协调,2008年,××市人民政府按每年人均24100元的保障标准将公用经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予以全额保障,并完全与罚没款指标脱钩,实现了经费保障标准化、制度化。全年全局共投入基础建设、装备保障等各项经费2337万元,仅××市、乡两级财政投入就达1537万元。此外,市委政府还拨给了200万元的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经费,160.92万元的在押人员伙食费,100万元的维稳、禁毒经费。各种经费的落实,较好地解决了经费保障困难的瓶颈问题,为全市公安基层基础建设上台阶奠定了坚实地基础。

三是装备保障显著加强。2008年,××市公安局多方争取、筹集资金1300余万元,购置了多功能处突防暴装甲车一辆,计算机475台,车辆131辆,为基层一线民警配备单警装备678套。目前,全局百名民警拥有计算机73台,平均2.8名民警拥有一辆警车,一线民警单警装备全部达标。

四是警务信息化迈出新步伐。与曲靖市公安局的公安信息骨干网扩容为100兆,与各基层所队的光纤扩容为4兆,确保了“优质、畅通的信息高速公路”。全市93家旅店、14家留宿洗浴场所、1661户出租房屋及所有常住人口全部纳入信息系统管理。以指挥中心为龙头,构建起集110接报警、有线和无线通讯、视频监控、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等多个子系统为一体的警务指挥调度体系。基层民警全部装备警务通,社区民警人手一台手提电脑,网上追逃、网上办案、网上审批、网上文件传阅等工作正在深入推进。依托指挥中心警务综合平台,全面建立起情报信息共享及研判机制,科学指导基层派出所有针对性开展打防控,初步实现了警力跟着警情走。刑侦部门利用警务综合平台,大力推行以信息为先导的主动进攻型多元侦查模式,积极开展网上摸排、网上串并、网上查证、网上缉捕、网上举证。今年以来全局利用科技信息手段破获案件占全部破案数的30%以上,抓获逃犯44名。

五是基础设施换新颜。2008年,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634万元,新建、扩建派出所11个。所有新建派出所做到了硬件条件一流,外观醒目大方,内部环境整洁舒适,功能设施齐全,管理规范,派出所在大多数乡(镇)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同时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完成了看守所、戒毒所、治安拘留所的修缮改造,所有监室安装了监控设备,实现了人性化、科技化、标准化管理的有机结合,提升了管理水平。

四、做好社会治安防控这一“民生工程”

一是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摆在街面上。大刀阔斧对全市巡逻体制进行调整和改革,将巡逻防范和处警工作按辖区移交派出所,从机关调整106人充实到城区4个派出所开展巡逻防范。筹集资金150万元购置了巡逻电瓶车,在街面建立了15个为民亭,形成了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网格化巡逻网。通过车巡、步巡及卡点守候等形式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街面见警率。群众说“现在24小时都有警察在街上,我们放心”。尤其是昼夜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巡逻电瓶车已成为××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

二是实施科技支撑强化防控能力。投资近800万元完成了城市报警监控系统及gps卫星定位系统建设,在全市辖区安装了221个摄像头,覆盖了所有重点场所、重点路段、重点路口及高发案区域。给全局100辆接处警和巡逻车安装gps定位系统和无线群呼系统,在指挥中心建成了警务电子地图,为就近处警、精确防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切实降低了街面发案率,增强了群众安全感。今年以来,全市街面两抢案件下降30%,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由上年的85%增长至98%。

三是深入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在全市辖区建立社区警务室25个,驻村警务室218个,其中标准化警务室100个。配备了专职社区民警30名,驻村民警218名。为社区民警配发了100辆警用摩托车,组织开展了“百名民警下社区”等重大活动,有力推动了警务前移,涌现了来宾虎头警务室、板桥庄子警务室等一批标准化警务室。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市公安局社区和驻村民警工作规范》,全面规范了民警在收集社情民意、情报信息、管理实有人口、实施治安管理、组织治安防范、服务辖区群众等方面的工作职责和具体方法,进一步强化了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做实了公安工作的最小单元。

五、建设警察公共关系这一“民心工程”

一是大力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以“警系民”、“民互动”、“谱和谐”为主题,唱响“严格执法、情系万家”的主旋律,大力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在政治部设立警察公共关系科(二级部门,科长高配正科级),在各派出所和指挥中心、交警、消防设立公关专职干事,确定了137名专兼职公关民警,3601名联络员,构建起覆盖社会面的警察公共关系网络体系。通过开展“千名民警进千村”、“扶危济困、贴心帮扶”、“爱民月”、“警民相约警务室”等众多活动,警民鱼水情深得到生动诠释,群众更加广泛的参与公安工作。今年原来,全局先后筹资40多万元投入抗冰灾,募捐15万元支持40户重灾户开展灾后重建。四川“5•12”大地震发生后,全局民警心系灾区,共捐款15.19万元支援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第6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研范文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

1、四群教育工作学习不够。往往因为忙于事务性的工作而影响了学习,使学习时间难以保证。在学习过程中,走形式过程多,没有深入细致地学习,在查找群众观念、群众立场、群众感情等方面存在有差距,使教育工作与群众工作结合得不够紧密。

2、四群教育工作宣传不够。对四群教育工作宣传仅仅停留在会议、文件宣传上,宣传形式单一,造成部分人员对四群教育工作认识不到位。信息报送不足,影响四群教育工作的对外宣传。

3、四群教育工作投入不够。当前消防工作任务重、时间紧,无法抽出足够的人员、时间到相应挂钩单位、社区和村寨开展工作,没有深入了解群众民意所求,不能及时为群众排除所思所盼、所急所难的问题。

4、三个深入即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落实不够。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城区单位、社区和村寨调研少。对城区单位、社区和村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掌握不全面,分析不深入,对民情了解不够,对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了解得不透彻,党群干群关系不够密切。

5、思想根源研究不够深入。一是大队党委成员对开展四群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群众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二是服务意识和宗旨意识不强。对科学发展观精神,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领会不够深刻。个别成员存在自我满足的意识,工作不积极、不主动,服务意识、宗旨意识淡簿。思想守旧、创新不多,大局观念不强。

二、整改措施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切实解决好学风和工作作风问题

1、坚持落实好领导班子成员学习制度,做到时间有保证、工作有安排。对《关于印发四群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进行回头看,改进学风,要求把学习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起来,同增强党性、转变作风结合起来,同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结合起来,坚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把学习不断引向深入。

2、加强四群教育学习,提高对四群教育工作重要性认识。认真学习《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和《云南省四群教育学习读本》,认真学习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4个专题培训等。提高班子成员对四群教育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感的认识。

(二)加强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切实解决好群众观念不够强的问题

1、大队党委成员要进行经常性的理想信念、宗旨教育,树立先进典型,并结合半年、年终工作总结,进行四对照四检查,搞好民主评议班子成员。努力构建党员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利益,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紧密结合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三项建设和现代化云岭消防铁军建设,进一步增强群众的消防安全感、满意度,努力为构筑云岭防火墙工程、建设现代化云岭消防铁军战役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和群众基础。

2、集中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热点问题,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深入扎实开展四群教育。一是加强群众观点教育,切实解决好认识问题。要在深入学习群众观的基础上,认真查找群众观念、群众立场、群众感情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等思想认识问题,自觉摆正与群众的位臵,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始终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二是加强群众路线教育,切实解决好实践问题。认真查找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切实解决好作风漂浮、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等工作作风问题,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使各项决策及其实施更加切合本地实际,更加符合群众意愿,能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三是加强群众利益教育,切实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全面学习掌握党的惠民利民政策,认真查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切实解决好政策不落实、执行打折扣、损害群众利益甚至与民争利等问题,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和共享机制,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第7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研范文

一、近三年我大队取得的主要成绩

连续三年在全省交警系统综合考评中进入先进行列。2007年我大队综合考评获全市第四名,评为全省综合考评先进单位;2008年获全省交警系统春运工作先进集体,全省综合考评先进单位,全市综合考评获全第二名,省抗冰救灾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我大队再次评为全市综合考评先进单位,执法质量考核全市第一名,酒后驾驶专项整治全市第二名。

二、当前我大队的重点工作

1、队伍教育整顿。通过教育整顿,实现强化五个强化,即:强化思想教育,提升服务意识;强化作风教育,提高执法效率;强化纪律教育,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法制理念教育,遏制违规违纪现象;强化违法整治,预防和和减少交通事故,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真正把交警大队队伍建设成为思想过硬、作风过硬、纪律过硬、能力过硬,让县委、县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铜墙铁壁。

2、涉牌涉证整治。我们通过建立多警联动机制、部门协作机制,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强化车辆管理和日常路面监管,大力查处无牌无证,套牌假牌,故意遮挡、污损号牌,不按规定安装机动车号牌等严重涉牌涉证违法行为,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这项这项工作已开展2个月,截止8月10日,已查处涉牌涉证违法行为705起。

3、文明交通行动。我们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联合县文明办、县直属党委、教育局等10个办委局,决心用3年的时间,开展文明交通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以“关爱生命、文明出行”为主题,以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轨道为抓手,以提高群众文明交通素质为主线,以解决人车路突出矛盾为切入点,动员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大力开展文明交通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创造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三、落实便民措施,切实为民办实事。

今年,我们在车管所建设上花了很大的精力,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首先,在硬件上,我们投资100多万元,搬迁改造了车管所;建设了C3及以下驾照考试场地;成功完成二等车管所的升级改造。办理小车入户过户、年检年审、换证补证等业务,不再往返市里,为我县群众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我们大力推行积极落实省总队“双十八条”,出台了五项利民惠民举措,让利与民,让人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一是摩托车上户购置税缓交,为群众节约90%的登记入户费;二是办理摩托车驾驶证业务免交了培训费,为群众节约开支290元;三是超速违法处罚自由裁量问题分5档严格按支队统一标准执行,新增11类未造成后果的一般道路交通违法行为适于警告处罚;四是服务大厅实行“朝九晚五”工作制;五是二中队已接受委托办理摩托车号牌。再次,擦亮服务窗口,切实方便群众。我们通过“沟通群众征求意见”和“摆查自身寻找问题”,找到了车管窗口服务质量不好、办事效能不高的“症结”所在,并“对顽症,用猛药”,落实了整改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是直面群众,实行“零距离服务”。把办事群众从大厅请到室内,不再被一道硬厚厚的玻璃墙隔开,与民警一起享受空调的清凉;二是坚持“四公开”,即公开服务承诺,公开办事程序,公开业务流程,公开收费标准,让群众更直观的了解自己该办什么、在哪儿办、怎么办,真正做到迅速、便捷、透明。三是落实值日警官制度,完善导办咨询台,解答群众咨询,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让群众少跑一趟路,少等一分钟,少费一份心,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了家的温暖。现在,我大队车管窗口和生了可喜的变化,到车管股办事的群众都说:如今,环境好了,交警的态度好了,办事省钱了,也方便了!

四、开辟绿色通道,优化我县经济发展。

我们本着为企业办实事的态度,主动服务、上门服务的工作原则,采取多种形式服务客商、方便企业,为企业客商排忧解难。一是治理公路“三乱”。我们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实行治理公路“三乱”工作责任制,对乱设卡、乱罚款、乱收费的行为,不仅处理当事人,部门领导也要负连带责任。二是开辟绿色通道。今年,蒋甘生政委与优化办工作人员深入30多家规模企业,进行调研,发放了90张绿色通行证,对有绿色通行证的企业车辆坚决贯彻“三不原则”:没有明显交通违法行为不得随意拦车检查;对有超载超限违法行为的,教育或者警告后尽快放行,不得滞留车辆、不得卸载和罚款。三是建立定期联系企业制度。规定大队及中层领导定期到辖区重点企业联系,及时征求企业意见,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五、依法公正处理交通事故,维护社会稳定。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是交警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最复杂最繁重的工作。事故处理不公或不当,最容易引发不稳定因素。今年我们加强了对事故处理工作的领导,大队政委蒋甘生勇挑重担,亲自分管事故处理工作,事故处理工作有新的起色。首先,推行了事故处理承诺制。接案民警处理完现场后,必须向事故当事人或亲属作出办结承诺,依法在限定的时间内给予答复。到时未能办结的,办案民警要向事故当事人或亲属作出说明,当事人或亲属对答复不满意的,可以向分管领导申诉。这样,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和质量,警民矛盾少了,群众的满意度有较大的提高。今年以来,没有发生一起因事故处理不公上省进京上访的,也没有发生一起停尸闹事或停尸冲击国家机关的现象。另外,事故逃逸案件的侦破有了新的突破。今年我县发生三起交通肇事逃逸案,都已全部告破。前不久,成功破获一起10年积案,并将逃犯从湖北襄樊抓回(2000年11月4日,蒋崇满,冷水滩花桥人,驾驶湘M90284中巴车,从花桥车站开往南桥,途中侧翻,致2死11伤的重大交通事故)。

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广大人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不强,法规观念相对淡薄、自律意识较差,不把违反“交通安全法”当回事。在城区内,没有电子监控或无交警执勤时的路段,车辆随意掉头、越双黄线行驶、逆向行驶、逆向停车、超速、摩托车加载遮阳伞等现象突出。由于这些交通严重违法行为取证困难,很难禁绝。如随意掉头,要从不同方位同时拍摄三张照片,才能固定证据,实施处罚;对逆向停车的处罚,《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关于机动车停放、临时停车规定的,可以指出违法行为,并予以口头警告,令其立即驶离。”只要驾驶员在车内,只能口头警告,不能处罚。久而久之,管理震慑力大为降低,违法停车屡禁不止。所以,要彻底根除这些违法行为非常困难。

要提高我县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单交警一家单打独斗是不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县政府应将交通法规的教育列入普法规划,做到交通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进家庭。教育部门要把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列入中小学生教育的内容,依法完善交通安全的教育计划;各乡镇、街道要加强对广大群众的交通法规教育,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2、警力不足。我大队现有干警职工70人,负责全县18个乡镇场、2000多公里道路安全管理和事故处理工作,警力严重为足。我们也是分身乏术,难为无米之炊。我们迫切希望解决我大队警力不足的问题。从全县事业单位公开招录30名工作人员协助交通安全管理,工资人事关系原单位不动,组织关系转入交警大队,并请县财政解决人平1.5万元的工作经费(服装、装备、执勤补助等)。具体招录工作县政法委和人事局负责。

3、继续加大交通配套设施投入。加大科技投入,在龙泊湾大桥两端、心连心超市前新建交通信号灯及监控设备,在官田路口建立电子卡口,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路面监控减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在建设中路建设道路中心护拦,在八角街施划标线,防止机动车越线行驶、随意掉头等违法行为;对影响道路畅通的绿化带、广告牌进行一次排查、清理、改建;县政府设立交通安全设施维护的专项经费,将其纳入公安交警部门,消除现行建设与管理相脱离所带来的功能难以有效发挥和不必要的浪费现象。

第8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研范文

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全员交流很难操作,也很难要求每一位普通员工都在领导面前彻底敞开思想,而且,就处理海量信息和数据的统计分析能力而言,任何个人的头脑都难与计算机系统匹敌,国航最近应用“和谐温度计”,对3万多名员工及管理人员进行了一次调查。

关键词:员工调查、劳资关系

不久前,我在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国航”)的飞机上,和空姐们聊天,问:“你们知道‘和谐温度计’吗?”她们说:“知道。我们都参加答题了。”“你们觉得怎么样?”她们说:“觉得很亲切,领导通过这种方式了解我们真实的意见和看法。”“你们真能讲实话吗?”“匿名填写我们心里踏实。”“提的那么多问题,基本上都包括了我们想表达的意见;最后还给我们留了个开放窗口,有什么想法还可以接着写。”

我又问:“你们以前都怎么表达意见的?”她们说:“以前公司也有一些方式让员工提意见,但都不如这次的方式让我们能够更加充分地表达。以前有些真话不敢说,就到微博上去说,其实既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又影响公司形象。”

这是我最近在国航飞机上随机做的一次调查。通过这次调查不难看出,这个被称作“和谐温度计”的东西似乎很受欢迎,可它到底是什么呢?

“和谐温度计”

“劳动关系和谐温度计”是能帮助企业管理层掌握基层实际情况,了解员工真实想法的一种工具。它通过在线调研系统对参与测评的企业进行全员调查。由于调查是匿名的,员工参与时有安全感。不同于通常对所有测评指标进行“加权”的方式,“和谐温度计”按照剥洋葱似的分层递进逻辑关系设计,在满意度测评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引入了“敏感度”和“容忍度”的概念,通过对企业内部关系的全面测评,帮助企业把握和分析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问题。

“和谐温度计”首先调查员工看重什么,然后调查他们对看重的问题是否满意,再进一步调查他们对不满意的问题能否容忍,最后调查如果不能容忍的话,他们将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什么样的行动。

“和谐温度计”的系统问卷里有1000多项预设的有关企业内部关系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还有2000多项预置的跳转逻辑,注重应答者个体的逻辑判断和行为动机。由于不同的应答者关注的问题各不相同,系统提出的问题也各不相同。一个应答者根据其自身的逻辑选择,通常只需回答一百多个问题,点击相应的选项,仅需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虽然每位应答者的答题量仅为系统问卷总题量的15%左右,但他们反映的问题汇总起来就是对企业内部关系的一个完整的描述。“和谐温度计”的后台系统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测出企业内部关系是处于“和谐区”、“安全区”、“敏感区”、“紧张区”,还是“危机区”,并提供包括“和谐温度计”测评综合报告、重要性、满意度、敏感度及容忍度等分报告,以及背景信息及其他关键发现分报告等多种成果。

通过“和谐温度计”测评能够全面了解到企业基层员工及各级管理人员对涉及企业管理和内部关系各方面情况的真实反映,不仅有定性的描述,更重要的是还有定量的统计分析,使看到这个报告的企业领导,能够切实把握、准确判断员工思想动向和对各种问题的真实想法。这一点,靠企业领导亲自与员工“一对一”交谈是做不到的。因为,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全员交流很难操作,也很难要求每一位普通员工都在领导面前彻底敞开思想,而且,就处理海量信息和数据的统计分析能力而言,任何个人的头脑都难与计算机系统匹敌。

上医治未病

国航最近应用“和谐温度计”对3万多名员工及管理人员进行了一次调查,此次运用“和谐温度计”收集员工对公司的意见,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和诉求,有效参与率高达98.4%,比较符合企业内部关系的实际状况。

“和谐温度计”测评结果显示国航整体劳动关系处于“绿色和谐区”,绝大多数国航员工认同公司、具有自豪感。国航员工对公司内部关系的和谐程度、对公司的满意度以及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评价都不错;公司的人际关系比较亲近,没有经常性的内部矛盾,而且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对彼此都比较满意;员工在公司继续工作的意愿比较强烈。

测评也显示国航有部分下级单位的劳动关系不在和谐区,而是处于“蓝色安全区”,这些下级单位员工的敏感领域主要集中在工作时间、工作强度、加班工资、奖金及福利和工作环境等方面。

除了上述由定量统计分析得出的测评结果外,通过“和谐温度计”,还了解到员工比较关注的各种利益诉求和问题。从“和谐温度计”在国航的应用可以看出,这是一种调查员工实际状况和真实想法的有效工具。“和谐温度计”特有的全员、匿名、快速、开放等特点,以及其自动生成的翔实统计分析结果,不仅为管理层提供了反映企业内部关系的一幅真实“画像”,还汇集了很多来自一线员工的真实、具体的意见,具有难以替代的优势。

像国航这样的大型企业,业务性质复杂、员工队伍庞大,风险点比较多,动态变化较大。“和谐温度计”可以帮助企业监测内部关系的发展演变趋势和风险的积累过程,从而可以在矛盾初发之时及时预防,在矛盾激化之前及时预警,有效地化解矛盾、控制风险。

“和谐温度计”反映出来的问题,有一些可能是企业领导已经知晓的;但未必有量化的概念,或许不清楚某类问题涉及多少员工、哪类员工、程度如何;还有一些可能是企业领导尚未察觉的,这类问题往往可能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以某种方式、甚至是很激烈的方式表现出来。如果没有事先预警,临界突发,猝不及防,也许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麻烦和损失,甚至影响到社会安定,产生很不好的影响。

第9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研范文

根据全省苏中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和新版“两个率先”指标体系要求,市委市政府明确要于20__年在__率先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作为“两个率先”进程监测的牵头部门,我局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目标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全力推进各项工作。

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一是出台纲领性文件。认真研究省委、省政府正式的“两个率先”指标体系,起草《加快“两个率先”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监测统计组织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推进、监测、考核文件,总体部署我市“两个率先”建设工作,明确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和推进举措。二是健全工作制度。制定联席会议制度、重点难点指标监测分析制度,“两个率先”进程监测、定期公布制度等,为加快推进全市“两个率先”提供制度保障。

强化重点难点指标推进。一是成立推进工作小组。由市分管领导担任推进工作组组长,相关部门和各区镇(乡)为成员单位,具体落实各项指标的推进工作,形成牵头部门主体抓、配合部门合力抓的工作格局。二是加强业务指导。组织“提升小康新水平,率先基本现代化”监测推进业务培训,全面提升推进与监测业务水平。三是定期召开分析座谈会,及时掌握指标进度,研究存在问题,落实推进措施,确保重点难点指标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开展多层次社情民意调查。一是开展行风建设满意度调查。受市人民政府纠风办公室委托,开展教育、医院行风建设满意度调查,广泛征集社会各界意见,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二是开展居民幸福感、区镇合并民意调查,了解我市居民生活状况满意度和群众对我市区镇合并的意见建议,更好服务民生。三是受政法委、公安局委托,定期开展群众安全感和法治建设满意度、社区民警熟悉度和安全防范工作情况、矛盾纠纷化解满意度等调查,搭建了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全年开展社情民意调查共24次,获得成功样本1万多个。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是在我国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进行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我局积极履行牵头职能,加大统筹协调力度,规范完善工作机制,精心组织工作推进,确保我市经济普查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工作。一是成立工作机构。市政府下发《关于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全面部署全市经普工作,并成立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统筹推进全市经普工作。二是明确工作职责。专门印发《__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的通知》,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形成普查工作的整体合力。三是明确工作要求,专题召开__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扩大)会议, 全面部署经济普查工作,明确普查时间、对象、范围和要求。

规范完善基本单位登记。一是召开专题会议。专门印发《__市规范完善基本单位登记工作实施方案》,并专题召开全市规范完善基本单位登记工作会议,具体部署规范完善基本单位登记工作。二是明确工作原则。按照“政府引导、部门联动、主体自愿、稳妥推进”的原则,明确政府、部门和市场主体的工作职责,保证我市规范完善基本单位登记工作有序实施。三是把握工作重点。明确“三转一上”的具体目标,锁定服务业重点对象,简化“三转一上”工作程序,明确“三转一上”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

全面开展单位核查工作。一是高标准选调“两员”。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选调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共选调普查指导员344名,普查员892名。二是高质量开展业务培训。对全市__00多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分期分批进行业务培训,为核查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三是强化联合排查。在初步完成首轮核查的基础上,市政府专题部署普查单位联合排查工作,迅速启动由工商、国税、地税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排查工作,努力实现实际存在的单位全面登记,一个不漏。四是建立督导联系制度。成立6个工作小组,包干负责相关区镇(乡)的普查业务指导和工作督查。

稳中求进,需要统计部门来监测、来反映、来服务。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我局切实强化经济运行动态监测,不断拓宽统计监测领域,优化统计服务产品,为全市经济稳增长、促转型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准确把握经济运行态势。一是强化经济形势分析。形成月度评估、季度分析制度,密切关注经济发展态势,有针对性地为市委市政府提供数据解读和分析

报告。二是开展主要涉评指标的评估。及时收集涉及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服务业GDP核算等涉评指标的数据,及时作出监测预警,为领导决策服务。三是积极探索GDP核算制度。研究制定各区镇(乡)GDP核算方法,客观评价和反映各地经济结构和实力。 不断拓宽统计监测领域。一是强化重点监测。加强“两个率先”、农业现代化等重点监测,实时跟踪“两个率先”进程,作出监测分析,提出参谋意见。二是完善常规监测。加强经济社会运行情况主要指标的监测,完善统计监测制度。三是开展专项监测。对科学发展、社会发展、民生幸福“六大体系”、文化产业、新兴产业等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监测,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快转型升级提供重要决策信息。

做优做强统计服务产品。一是优化服务载体。以统计月报、统计增刊、统计手册、统计内参、统计年鉴、季度分析专刊、民意调查报告等载体,及时全市重要数据信息,为党政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服务。二是深化统计服务内涵。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反映经济社会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三是强化统计服务时效。围绕全市年度目标任务,强化对统计数据的挖掘和相互关系分析,切实提高对统计数据的分析预判能力和决策执行能力,及时反映经济运行中苗头性、趋势性问题,为党政领导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统计局关于开展统计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强化业务指导,突出工作重点,严格达标标准,精心组织开展区镇(乡)和联网直报企业的规范化建设工作。

强化统计规范化建设指导。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规范化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订实施方案。二是出台相关文件。起草出台《市政府关于加强区镇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指导全市规范化创建活动开展,印发《20__年__市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工作计划》,明确总体目标、工作要求和具体措施。三是深化调研指导。抽调精干人员,深入区镇(乡)和联网直报企业,了解创建进程,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保证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突出统计规范化建设重点。在新一轮的“双基”建设中,我市把区镇(乡)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一是明确总体目标:强化基层统计机构,充实基层统计力量,规范基层统计行为,改善基层统计工作条件,提高基层统计信息化水平,确保20__年底前所有区镇(乡)统计机构全面达到省定标准。二是明确具体要求:有统一的工作机构、有足够的人员编制、有精干的统计队伍、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有现代化的办公设备、有基本的统计业务规范。三是强化考核。对于统计机构设置不到位、统计力量配备不到位、统计业务不规范等情形,年度考核时给予一票否决。

严格统计规范化建设标准。一是强化达标验收。定期组织规范化建设达标申报和验收工作,及时向省市统计部门推荐示范单位,年内区镇(乡)统计规范化创建实现省级达标全覆盖,全市联网直报企业创建达标达到50%以上。二是严格达标标准。区镇(乡)统计规范化创建达标的具体标准为“四有三化”,联网直报企业规范化创建达标的具体标准为“二有三化”,对不符合条件的及时落实整改。三是强化典型示范。年内新增省级示范区镇(乡)2个,年内全市联网直报企业申报省级示范单位52家,南通市级优秀单位57家。

统计改革和发展,关键在队伍,关键在干部。今年,我局深入开展建“四型”机关、创一流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和统计能力提升活动,把加强统计干部队伍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为开创统计工作新局面提供坚实的思想、作风和制度保证。

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弘扬敬业进取精神。确立以业绩论英雄、无功就是过的理念,坚持立足本职建功立业、忠于职守勤勉工作、步调一致促进发展。二是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不文秘站:断增强开拓创新的意识,提高开拓创新的本领,加大开拓创新的力度,依靠改革创新走出一条率先发展之路。三是弘扬廉洁奉公精神。开展以勤促廉、以勤养廉、打造全市一流勤廉型机关的“勤政廉政”主题教育活动,坚持服务奉献,坚持人民公仆的本色,真心实意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着力提升机关作风效能。一是以健全制度为核心。制定统计行风建设制度、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学习与会议制度、机关考勤制度等,以制度建设提升工作效能。二是以作风建设为重点。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召开机关作风建设专题会议,围绕“优作风、提效能、抓落实”主题,努力建设“顾大局、重实干、善创新、讲奉献”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三是以活动开展为载体。举办微型党课宣讲、党史知识竞赛、“经普杯”知识竞赛、互讲互学互评、“六对照六检查”、《20____统计年鉴》编审说明会暨百科知识竞赛和青年干部(人员)论文交流评选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强化业务学习,努力造就高素质统计人才。

规范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一是规范考核机制。研究制定《关于20__年度统计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__市20__年度区镇统计工作综合考核办法》等文件,实行统计宣传和统计服务目标管理专项考核,明确考核内容、要求及办法,进一步强化统计工作目标责任意识,充分调动全市统计系统创新创优、勇于争先的积极性。二是完善激励机制。顺应形势变化和统计需求,以推进统计重点为目标,研究制订年度总体工作目标管理达标考核奖励办法,明确全市统计工作目标、工作要点和责任分解,构建“个人综合考评、科室工作考核、统计宣传评比、区镇(乡)综合考核”四位一体的激励机制,确保事事有目标

计划、件件有检查落实。20__年工作思路

20__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重要一年,更是__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20__年全市统计系统将紧紧围绕__市委市政府“提升小康新水平,建设美好新__”的工作主题,以“改革创新、转型升级”为主基调,瞄准“全面建成__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管理中心和监测评价中心”总目标,坚持“三个提高”和“三个面向”的工作取向,着力推进统计改革创新,全力打造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发展趋势的现代化服务型统计。

新一年的工作,我们将突出“三大升级”, 突破“四个领域”,努力实现“五个新提升”。突出“三大升级”:一是突出“理念升级”,激发内生活力;二是突出“管理升级”,夯实工作基础;三是突出“服务升级”,优化发展环境。突破“四个领域”:统计宣传要有新突破,统计信息化应用要有新突破,统计优质服务要有新突破,统计基层队伍建设要有新突破。要努力实现“五个新提升”,即统计工作的理念要有新提升;统计服务的水平要有新提升;统计工作的基础要有新提升;统计工作的能力要有新提升;统计工作的地位要有新提升。围绕上述目标,将着力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继续强化监测推进,出台《20__年度镇(乡)、园区更高水平小康实现程度及部门推进与监测工作考核办法》,合力做好更高水平小康推进与监测工作。继续抓好薄弱指标推进,加强监测评价,强化跟踪督查,及时反馈信息,确保各项指标如期达标。密切部门联系,加强对上沟通,及时掌握指标监测情况,动态掌握指标实现程度。充分发挥社情民意调查优势,开展好群众安全感、法治建设满意度等委托调查,实施好更高水平小康建设满意度调查,更好地服务决策,服务民生。

根据《普查方案》要求,有序推进普查登记,数据审核、检查和验收,数据处理汇总,主要数据,普查成果的开发和应用等各项工作,建立和完善经济普查相关数据库,全面更新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开展经济普查专题分析研究,编辑出版经济普查年鉴。

切实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力度,客观反映全市经济运行动态,把握重点经济指标的走势,为市委市政府谋发展、定措施、做决策提供统计服务和数据支撑。加强月度主要经济指标的监测,做好月度、季度分析及专题分析,动态反映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加强周边县、区对比分析,着力加强经济形势预判。强化对工业、投资、贸易、服务业、文化产业、新兴产业等重要领域、重点行业的专项监测,密切关注主要指标走势,为党政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完善统计信息化平台。不断改进统计调查方法、拓展统计范围、健全指标体系、优化指标设置、完善制度管理等。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