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共享概述范文

财务共享概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共享概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共享概述

第1篇:财务共享概述范文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共享风险管理

一、概述

(一)财务共享概述

财务共享最初兴起于西方国家,并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变迁,初始阶段以降低成本和消除冗余为目的,但过程中出现了集权分权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财务共享进入了以绩效目标为导向的阶段。我国财务共享的发展起步较晚,迄今为止也仅有20多年的历程,而实施财务共享的企业则多数是以集团管控为目标。同许多管理方法一样,财务共享的出现也依托于一定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规模经济与组织分工理论、标准化理论、竞争优势理论、流程再造理论等,除了理论基础外,其在财务核算、财务管理方式、财务工作流程、系统要求、财务人员技能要求、税务工作处理方式等方面也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大型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模式的目的可概括为: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强化集团整体风险管控能力、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传递速度、聚焦集团核心业务、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风险概述

风险对于投资、理财项目来说多指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而对于企业运营来讲则多指企业可能发生的损失概率。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消除了传统财务管理模式造成的弊端,从整体上提高了集团财务管控水平,强化了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而实施财务共享的全过程需面临组织结构及人员的调整,原来的财务工作流程均需重新梳理,这实际上也充满了风险,具体包括:风险将伴随实施全过程、客观风险与主观风险并存、风险涉及范围广、风险影响因素多、风险具有一定的可控性。

二、实施财务共享的风险识别方法及过程

风险分析及控制的基础工作就是风险识别,他并没有设定单一的工具和方法,可以说是一种较为灵活的管理过程,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风险识别常用的方法如下:第一,头脑风暴,依靠相关专家创造性的思维、爆发的灵感来直观预测;第二,专家调查,该方法需与相关领域专家建立直接的沟通渠道,对专家的意见进行收集和整理,经过反复的询证使各专家的意见趋于统一,并以最终大同的意见作为预测的根据;第三,流程图法,使用流程图的形式将问题发生的原因以不同级次列示,最终推倒到出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第四,历史资料分析法,查阅历史资料发现问题频发区域,并根据实际情况来分配管理精力。本文对财务共享的风险识别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和专家调研法,综合已有的文章和资料总结共性问题,并对一些专家进行调研,识别出财务共享风险主要集中在人员、战略、组织、流程、法律、系统、税务等方面。

为保证风险识别结果的可靠性,在上述识别基础上请专家学者对风险项目做进一步的识别,并最终将风险划分为六大类,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风险项目体系,其特点如下:第一,客观性,风险并非主观臆断而是客观存在的;第二,系统性,风险指标归属不同类别,且每类风险之间具有关联性,并共同作用于财务共享实施的整个过程中;第三,重要性,识别过程和实施过程相连,并主要发现对财务共享实施有重大影响的风险;第四,科学性,风险识别建立在各个实践案例的基础上,并进行了综合权衡。

三、集团实施财务共享的风险识别结果

(一)战略规划风险

在实施财务共享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和安排实际上就是一种战略规划,这其中包括确立财务共享的实施目标方向、具体运作模式、包含业务范围、资金投入、企业管理者的态度等,整个过程包括的风险主要有:对风险认识不足、计划准备不充分、模式和目标选择不当、业务范围界定不科学、选址地点失误、资金投入多大等。

(二)组织变革风险

在实施财务共享的过程中容易引发组织层面的变革,可能出现组织结构整体性的调整、相关职能权限的重新划分、各项规章制度的改变及业务变更等。组织变革势必给企业带来波动,其中隐含的主要风险包括:组织内部出现冲突、对业务的变更不适应、组织结构调整带来严重的动荡、制度制定缺乏合理性、服务水平协议不完善。

(三)人员变更风险

财务共享后相关人员和岗位都会发生变更,财务人员也面临着转型,具体包括人员的缩减、岗位的调整、外部人才招聘、绩效考核变更、沟通渠道新建等。人员变更所带来的风险包括:人员变更中的抵触情绪、人员发展前景不明、岗位工作分配不合理、沟通渠道不畅通、具体操作不规范等。

(四)流程变革风险

实施财务共享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流程再造,更是对原有流程的变革,原来以部门设置为中心的格局被彻底的打破,其中心开始不断向业务流程转移,流程本身逐渐向标准化、规范化、精简化的方向转变。流程变革所带来的主要风险包括:流程标准化统一和设计不合理、新旧流程之间衔接不顺畅、流程不能被有效执行、新流程应变力差、流程运转风险、票据流转风险、流程无后续优化等

(五)系统建设风险

财务共享需要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撑,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财务工作。系统重新建设所带来的风险包括:系统整合能力不足、系统设计存在不合理处、系统支撑力弱、系统安全及稳定性差、大量数据存在共享风险。

(六)税收法律风险

税收法律风险来源于企业所处外部环境,其中包括税务稽核风险、税务筹划风险、税收政策误读风险等。实施财务共享可能需要集团下属单位将原来在各自属地进行的涉税工作转移到财务共享中心,因此可能带来税务法律风险,具体包括:税务稽核难度加大、税务政策反应迟钝、税收政策选择不当、法律法规风险等。

四、实施财务共享的风险防控对策

(一)战略规划风险防范

战略规划风险防范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方面,财务共享的实施要引起管理层的重视,领导层面要对其中隐含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循序渐进的来实施变革,有节奏的管理方式能够使企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另一方面,企业要以战略目标为起点,过程中做好充分的评估,适当的考虑业务外包。

(二)组织变革风险防范

首先,合理的对机构职能进行划分,并重点关注前端会计监督工作,集团可以考虑设置专门的业务财务岗位,以便使财务工作能迅速和公司业务相融合,提高业务决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其次,建立良好的职能服务质量环境,加强财务共享中心和客户的沟通,重视客户意见的征集,制定解决意见的有效办法;最后,根据财务共享特点来建立明晰、灵活的制度,同时制度的建设要充分考虑财务共享中心的运作机理,避免因定义重复而引发的冲突。

(三)人员变更风险防范

首先,企业要大力的宣传财务共享理念,消除内部相关人员的抵触情绪,定期举行会谈及培训来解决他们的疑惑;其次,给企业员工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降低人员的流失率;最后,加强对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的双向知识培养,不断健全岗位工作的考核办法。

(四)流程变革风险防范

集团企业要在统一的基础上进行流程改造,特别关注流程中的关键部分,企业内部可设置多层次的审核办法,并提高审核人员的综合素质,从源头上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此外,企业要尽快解决流程执行问题,并对流程的后续管理和优化给予高度重视。

(五)系统建设风险防范

集团企业要正确的把握系统建设时机,为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财务共享目标进行重要系统构建,而后再根据需要推行全系统的集成整合。此外,加强内部控制和系统之间的融合,搭建可靠的系统平台。

第2篇:财务共享概述范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管理 财务风险

一、移动互联网与财务管理的概述

(一)移动互联网的涵义

移动互联网即为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结合,指的是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的结合并付诸实际活动的总称。4G时代的到来及自媒体平台的不断优化,加之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完善,都为移动互联网诸如巨大的能量,给移动互联网产业带来突飞猛进的发展。

(二)财务管理的涵义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指的是在一定目标引导下,按照财经法规制度和财务管理原则,组织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融资)、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和利润分配的管理的一系列财务活动。

二、移动互联网对财务管理方式的影响分析

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之下,企业财务管理方式受其影响而发生一定的改变。在移动互联网的促进下,有效带动了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诸多便利。但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也给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及工作方式带来新挑战,甚至新的风险。

(一)带动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

每个企业中都有独立的财务管理部门,但企业内部其它部门实际上对财务部门或多或少抱有不信任感,认为产量、产品、标准服务、渠道、顾客和结果的相关成本报告存在作假或者存在对自己不利的因素。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企业财务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由原先的会计纸质化向会计信息化方向转变,财务管理也从财务部门单方面掌握向多部门的财务共享转变,企业的产量、产品、顾客及结果等成本报告在财务共享平台上出现,并由其它部门一同“审核”,改变了以往其它部门对财务部门的不信任。

此外,移动互联网也为会计行业升级、会计人才转型、会计职能转变等带来新的机遇,加快了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和服务模式的转变,有关公司的经营业绩、员工的绩效、各部门员工工资等都可在企业的APP中查询到,员工只要在手机上下载一个企业APP软件,再使用员工账号登陆,便可查询到相关的信息,这便是移动互联网对财务管理的转变,使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

(二)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模式及工作方式带来挑战

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方面,在移动互联网的引导下,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均能与计算机、手机联合,如银行业务可通过移动通信完成转账汇款业务、银企对账业务;而相关的投资、融资、利润分配等财务管理活动,企业管理者及投资者都可利用手机或者计算机进入对应企业的官网或者APP而查询到相关信息。

根据工作方式特征来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使企业的在线办公和移动办公等成为可能,且企业还能够处理电子货币、电子单据、网页数据等新介质,有效打破时间、空间限制,使企业财务管理效率大大提高、管理成本大大降低。

移动互联网确实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诸多方便,并有效帮助企业降低了经营成本和提高了管理效率。但与此同时,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者由于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仍然还无法适应移动互联网对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受限及自身思维的拘束,而使得移动互联网对其财务管理工作方式的积极改变,有可能变成对其工作的消极影响,给其工作带来挑战。而这需要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教育与培训,要求相关财务工作人员转变思维,并跟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步伐。

(三)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新风险

移动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虚拟的平台,虚拟性必然使其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移动互联网在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便捷的同时,相应的也会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新风险。比如企业的财务共享平台、手机APP等都需要员工账号登陆或者输入口令,而这些账号及口令的安全性并不高,很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如黑客或犯罪集团等)入侵盗取账号和口令,甚至入侵管理者的账号,从而窃走企业的财务信息,变卖给同行企业或者将财务信息泄露出去。不管是哪种行为,都会威胁到企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移动互联网使得以往各项合同、文件的手写签名变为电子报表和电子合同的电子签名,而电子不同纸质媒介,电子签名难以辨别真伪,甚至任何人都可以代替本人签名,从而给企业带来交易风险。

三、移动互联网下财务管理的完善对策

(一)实行财务共享服务,提升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

财务共享服务可以将企业分散、重复的业务整合起来,并为业务单位提供充足的后台支撑数据与服务,利用财务转型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财务共享服务尤其适用于集团公司,能促进不同地方分公司与集团共享一个财务服务平台,促进集团与地方分公司之间的联系与沟通,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地方管理者协同财务人员出现财务舞弊、做假账等现象的发生。实行财务共享服务,也能够提升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通过整合分公司分散、重复的业务,采用跨级工厂的运营模式,做到工作标准化,为业务单位提供足够的后台支撑数据与服务,并建立一个可以共享的财务服务中心,提高财务管理效率、服务水平,并降低财务管理风险与交易风险。

比如现在很多集团公司都建立了一个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并利用移动互联网上线,该系统的上线能为集团公司会计核算搭建统一的共享服务平台,不仅促进集团与分公司会计核算基A与业务流程的统一,而且还推进了集团与分公司财务业务一体化进程,清楚了解集团与分公司的资金情况与投融资情况,利用分公司或者集团公司的剩余资金为其他财力紧张的分公司提供资金支持,有效整合了集团与分公司的资金使用,强化了预算控制,加强财务的集中管控,避免一个或者若干个分公司同时出现资金短缺而影响集团整年度营运情况。

所以对于有能力的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中小公司,都可以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ERP系统,该系统需要借助移动互联网上线,并与财务共享服务平台连线,以查询往年的财务变化情况,管控企业整年度财务运行情况,同时预测未来几年企业的财务水平,做好财务管理工作计划。

(二)创新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及工作方式

在移动互联网之下,为了适应新的环境,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及工作方式都必须进行改变和创新,以应对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

第一,企业需实现财务管理网络化。财务管理网络化便是将移动互联网技术利用到财务管理活动中,即企业借助移动通信技术和自媒体平台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全部职能。这就要求企业聘请专业的计算机人士,在财务工作人员的配合下开发适合本企业的网络财务管理软件,该软件能改变财务管理传统模式,使企业实现财务管理与业务运营的在线适时管理、协同移动通信设备及对电商的统一管理。最终实现对财务的动态会计控制和在线经济资源管理。

第二,借助移动互联网对财务管理实行柔性管理,创新企业各方面管理,包括人员调配、企业生产、信息处理等的柔性管理,将企业内部所有员工的资料、生产工作安排、档案处理等信息都分享在财务共享服务平台或者企业官网上,而这些信息只有企业的高管(各部门管理者或者负责人级别以上)才能查看,以方便这些管理者分配员工工作和进行员工调配。其中,档案信息还包括财务信息资源,从财务的计划、控制、分析角度入手,借助移动互联网分享财务信息资源,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参考,以提高企业财务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三)分散财务风险和交易风险

即便移动互联网存在一定的风险,但企业财务管理必须依赖移动互联网开展一系列活动,这已经是大势所趋。但企业必须清楚认识到移动互联网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因而在开发财务共享平台和企业官网、手机APP时,都应聘请专业计算机人士进行防火墙设置,并对管理者账号、进入口令的安全性设置高级密码,以防止其他不法分子对管理者账号及进入口令的入侵,窃走企业重要财务信息。当然,为了防止一些更高级别黑客的入侵或者对公司财务信息的破坏,一些事关公司重要机密的财务信息建议不共享,最好是保存在公司内部未联网的电脑内,避免不必要的财务风险的发生。

此外,企业可以用手写签名的文件和合同仍沿用传统的手签,尽可能避免使用电子报表和电子合同的电子签名,尤其是重要文件与合同更应用纸质签名,以避免交易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吴彦国.移动互联网浅析[J].轻工科技, 2013(9):87

第3篇:财务共享概述范文

一、基于云会计的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概述

(一)基于云会计的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的特点和优势

大数据时代下云会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集团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绩效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它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在内部管理决策方面的可靠性与准确性。现在,人们基于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和基本需求,探索出了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这种新型的管理手段。它能将流程再造和标准化,运用在分散在企业各个子公司当中的那些较为标准化、且容易重现重复的财务工作当中,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实现企业财务资源的优化配置,使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它还能使企业财务管理的可控性得到提高,管理风险得到降低。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绩效管理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基于云会计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推广运用,能够有效避免在绩效管理中出现的失序现象,使集团公司的管理层与职员对自身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使企业和个人的绩效得到有效增长,全面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效果。

(二)现阶段我国在基于云会计的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方面的缺陷

基于云会计的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现在,虽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总的来说,我国现阶段在这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些缺陷主要体现为对大数据、云会计格局下的财务管理研究力度还不足,导致其的进一步发展推广受到了影响。这是我们今后需要提高的地方。

二、管理框架模型的建立

基于云会计的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其运用于企业中所带来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在保证了财务管理质量的同时,又能使财务管理流程得到有效精简,人力资源成本得到有效降低。特别是能够让集团公司总部和各个基层单位都能对相关的财务信息进行统一接收、统一处理,及时发现管理中的缺陷和漏洞并进行查漏补缺工作。为了让研究思路更加清晰明了,这里我们结合基于云会计的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的相关要点,构建了一个大数据时代基于云会计的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的框架模型,并具体进行分析。

通过对框架模型的分析可见,基于云会计的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的一般结构,一共包括6个层次。分别由基础设施层、业务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用户层组成。

其中,基础设施层是其他层次的基础。它的主要功能是对于企业的外部数据进行采集,并具体运用于数据层及应用层。业务层直接涉及绩效管理工作,我们在策划绩效管理的相关方案时,必须从业务层当中取得相关数据。

数据层则是将基础设施层及业务层当中涉及绩效管理方面的数据(含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储存于ODS业务同步复制数据库里,然后以大数据的手段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发送至数据中心,以备服务层和应用层之需。

服务层的数据来源于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中心,并在服务层中对数据进行再次处理运用,然后运用相关技术对数据进行整合。

在应用层中,其组织绩效管理分别来源于财务、客户、学习创新及内部流程。这四个维度又分别具有各自的具体要求。用户层即决策层。它由集团公司、子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等方面组成。其作用主要在于挑选合适的财务决策措施,运用到企业的财务管理中。

三、大数据时代基于云会计的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的具体手段

(一)构建起合理的绩效管理目标

财务共享服务在运作上应当自成体系。其服务对象也较为宽泛。对于集团公司及其下属的基层单位,以及企业的外部客户,都必须确保服务到位。

在确立绩效管理目标时,其指导方针必须立足于追求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的最大化,来达到管理的最优目标。通过大数据与云会计技术,我们就能获得财务共享中心的内外部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调研分析,对管理、执行方面的目标都进行评估,寻求出具有可行性的方案。尤其是要重视对绩效指标的制订,这样才能确保绩效管理目标的准确性。

(二)完成对管理目标的分配

当我们完成了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此时就要下意识地将绩效管理目标,基于组织绩效与人员绩效的角度,来分别分配给不同的部门和员工,将明确的绩效责任落实到不同成员的头上。同时,我们还要针对这些工作指标,制订出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构建起赏罚分明的考核机制,以促进公司和员工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三)建立起预警监督机制

在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有时财务部门同业务部门所接收的财务信息之间常常出现出入。这是由于财务部门所获取的信息通常是经历了一些中间环节的,导致它与原始信息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

通过基于云会计的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我们就能建立起有效财务预警监督机制。将管理方案同实际效果进行有效的对比、预测与跟踪。这样一旦出现信息出现某些出入,系统能够立即觉察到,对业绩完成不达标的单位与个人进行预警,并及时对管理方案进行的调整。使财务管理活动更具可控性。

第4篇:财务共享概述范文

摘要:以适应校园数字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构建具有综合功能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为目标,应用系统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高校财务信息管理在数字化校园环境支撑下出现的新的应用特点和功能扩展需求,探讨了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规划设计要素。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分析

财务管理是高等学校正常运行和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与校园生活密不可分的基本环节。在校园数字化的进程中,无论是有关师生员工个人的财务信息,还是有关项目经费管理等对公财务信息,都是数字校园的重要资源。校园数字化建设中,应当充分重视财务管理的信息资源作用,通过系统设计将其纳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

一、校园卡系统的一般功能概述校园数字化通常以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作为切入点。校园卡系统作为数字校园的基础环境和支撑平台,其构架完全服从于数字校园建设的整体规划,成为数字校园中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校园卡系统既是数字校园的数据信息存储、管理和处理中心,也是整个数字校园的核心引擎。在该平台下,各相关应用系统以构件方式存在并运行其上,相关数据和信息按照数字校园规定的数据交换与共享规范在校园网络上满足各子系统的数据交换、数据同步与数据共享需要。

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校园卡系统通常由一张校园卡和一张相对应的银行卡作为使用媒介来实现系统功能。校园卡具有校内身份认证和电子消费两类基本功能。

(1)多证合一、以卡代证:将学生证、教师工作证、医疗证、借书证、出入证等数字化为校园卡身份信息,一卡实现校内各种需要的身份认证功能。

(2)身份认证公共信息管理:通过校园卡中心数据库,实现学生、教职工的身份档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确保校园网络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完整性。

(3)基于统一身份认证的应用服务:透过校园卡的统一身份认证管理,进一步为使用者提供相应的目录服务,即基于校园数字资源统一组织和应用集成所形成的各种校园网络化应用服务,包括信息分级、办公自动化数据交换、校园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共享等。

(4)以卡代票、以卡代币、刷卡消费:取代以往校内使用的各种票据,如饭票、水票、洗澡票、上机票等,以校园卡的“电子钱包”功能满足师生员工的校内消费和费用缴纳需要。

(5)校内消费资金统一归集:通过分布于校园内各消费点的POS终端,在实现校内消费刷卡支付的同时,实现了校内资金流动的统一归集,在技术手段上满足了学校对下属经营服务单位的财务监管需要。

与校园卡身份信息直接绑定的银行卡,除了具有一般银行卡相同的金融服务功能以外,增加了个人银行账户与校园卡“电子钱包”账户之间的自助圈存转账服务功能,满足校园卡持卡人校内消费资金自行划转的需要。

二、数字校园环境下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应用特点

1.财务管理信息是数字校园目录服务重要的公共数据资源。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信息,不仅是财务管理部门业务处理的自然结果,更是学校教育事业开展和日常运行中有关经济活动的信息记录,其中包含的对公以及对师生员工个人的校内信息资源都极其丰富,是校园数字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公共数据资源;数字校园环境中许多的应用目录服务和相关的办公自动化系统都离不开财务管理信息的数据资源支撑。

2.校园数字化为财务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更加完备的数据管理手段。校园卡系统具备了校园数据信息存储、管理和处理中心的功能,能够实现基于网络的个人身份认证,以及校内部门关联信息的数据交换、数据同步与数据共享;所提供的管理信息更加丰富和完善。合理有效地利用校园卡信息来完善财务管理业务,应是财务管理信息化升级改造优先考虑的因素。

3.财务管理信息目录服务以标准化和关联信息完备的会计核算管理信息为基础。在数字化校园环境下,财务管理方面的信息服务体现在财务信息分级目录服务和构建基于中心数据库的集成应用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两方面。能否有效地实现这些信息服务功能,作为基本信息源的会计核算管理信息的有效性、完备性和可关联性便是至关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在这种新的管理需求下,会计核算管理信息系统应当以构建集成应用型财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为目标,科学、合理地规划账目管理的科目信息和项目信息,使得每一笔账目记录附带必要和有效的管理信息。

4.财务管理信息目录服务是基于中心数据库的集成应用型管理信息系统。与会计核算管理信息系统自成一体的封闭特征不同,基于数字化校园环境的财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需要通过与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数据同步)来实现目录服务,其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在这种方式下,需要通过Web服务方式将财务综合管理所需的各方共享数据引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同时也需要将相关的财务数据反馈给中心数据库,并保持相关数据的同步。

5.集成权限管理与身份认证平台是财务管理信息目录服务的安全门户。除了需要基于校园卡的统一身份认证管理以外,财务管理信息目录服务需要强化用户访问的权限管理。能够与校园卡系统平台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实现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双重功能的集成身份认证环境,包括统一权限管理、身份验证、单点登录、密码管理、LDAP外部认证等,应是财务管理信息目录服务的安全门户。6.银校紧密合作方能形成与管理信息化服务相适应的现金流动管理模式。通过校园卡与个人银行卡的绑定对应关系,可以方便地将师生员工的收人类现金发放自动存人个人银行卡;涉及财务报销的现金支付,可以实现现金的自动人卡。通过校园卡系统的“电子钱包”自助圈存功能,将个人银行卡中的金额自主“圈人”校园卡,满足持卡人的校内消费需要。对于学生费用的收缴,按照同样的做法,还可通过网上银行自主缴费的方式予以实现。在与银行紧密合作实现这些功能的基础上,学校财务管理将大幅度减少现金的流动和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建立起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现金管理模式。

三、数字校园环境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架构在校园卡系统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撑下,学校财务管理的功能和内涵将产生较大的扩展,除了会计核算管理系统需要随着校园信息化的要求不断完善外,更需要顺应校园数字化的要求,按照数字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和信息标准化的要求规划财务综合管理功能,布局财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与中心数据库及相关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内容,构建可实施跨部门、具有综合管理功能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四、基于校园卡平台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规划在图2所示的系统构架下,学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外延大为扩展,形成了融合会计核算管理账务信息和校园卡系统有用信息,通过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来共同支撑的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融合和利用来自多方面的管理信息,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也由原来因具体业务而设的单一功能管理程序变成了在统一信息平台上、以功能模块形式构成的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

1.基本账务管理方面。在按会计核算规范进一步完善科目管理信息的基础上,会计核算管理系统需要参照校园数字化标准之规定,科学合理地设置收支账目的项目信息,使得任何一笔账目记录既对应相应的科目,又附带相关的管理信息。智能凭证系统作为财务管理其他功能模块与会计核算管理系统项目关联的桥梁,将报账业务之外的其他账目自动纳入核算管理账务系统。自由报表系统用以灵活定制和输出各种需要的管理报表。

2.发放类财务管理方面。在校园卡数据平台的信息支持下,财务管理中涉及教师的工资、津贴、酬金发放,以及学生奖、助学金及各种补助发放,学生费用收取等业务,将改变以往依靠手工传递数据信息的落后方式,通过校园卡系统的数据交换、数据同步手段把相关数据直接导入管理子系统;通过与校园卡绑定的银行卡信息将应发金额直接进入个人账户,准确、安全地实现对个人的现金发放业务;通过智能凭证系统将发放结果导入财务核算账务系统,如此形成一个完整、准确、快捷的现金发放管理数据链。

3.财务信息方面。将校园卡系统的身份认证功能与会计核算管理系统的项目管理功能有机结合,形成基于校园网络统一身份认证和集成权限管理的账务信息查询与统计功能,构成财务信息分级平台。通过对校园卡持卡人不同角色访问权限的控制,身份信息直接关联到与角色相对应的财务管理项目信息,持卡人即可实时、方便地从校园网上查询或统计其所管理项目的账务信息或个人财务信息;通过自由定义统计表报,可对项目执行情况实时分析,满足不同层次的管理需要。

4.综合性财务管理方面。当前技术条件下,实现跨部门管理的综合性财务业务主要包括联网授权与网络报账、现金报销的自动划转、学生网上自主缴费、校内消费网点结算与分账、专项投资执行的一体化综合管理等。

第5篇:财务共享概述范文

关键词:电信行业;财务共享;优点

中图分类号:f3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9-0160-02

一、概述

随着国资委对中央企业提出进一步提高集团财务控制力的要求和电信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各主要电信运营商纷纷加大改革力度,实施财务管理体制变革,突出价值管理模式,进行精确化管理的操作实践,推进财务机制体制创新,向管理要效率,更好地支撑企业发展。财务共享服务作为一种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对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给会计人员的职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在财务共享服务的管理模式下,通过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shared service center,以下简称ssc),将企业的所有核算业务全部集中到ssc,按标准化的流程和方法进行统一处理,从而实现了财务职能的重组,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职能相分离,形成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和共享服务三分天下的局面。财务共享服务是财务更好地支撑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财务管理体制对集中统一与灵活支撑如何进行有效结合的积极探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出现,以其特有的优越性吸引了电信企业的注意力,财务共享服务成为了企业整合财务运作、再造管理流程的一种崭新的制度,无论是管控力度上,还是从经济效益上,都使企业获益匪浅。

企业实行财务共享后,将不同分公司和事业部中基础性的、日常性的、重复的财务职能抽离出来,通过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现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独立地为企业各分公司和事业部提供专业的财务会计核算服务。采用财务共享管理模式之后,企业内部的财务组织职能划分得更明显。首先,战略财务将更侧重于关注企业的总体战略,负责制定财务政策和标准,为各分公司设定目标,评价他们的经营成果,进行资源的分配和管控管理。其次,业务财务的产生,形成了财务业务一体化,财务与业务的交流有了更好的平台,业务财务更多地参与到业务经营中,从财务的角度对生产经营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大大提高财务对业务的支撑。最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对基础性、日常性、重复性的业务和流程进行梳理、整合,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提供更为精准、更为标准化、更为专业的财务服务。

目前,许多世界级的跨国企业都已经运用财务共享管理模式,并获得了巨大收益。据统计,目前已有半数以上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建立了共享服务的组织机构,90%的跨国公司已经在实施共享服务。财务共享管理模式作为实现公司内部财务流程标准化和简约化的一种创新手段,已经演变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独特竞争优势。

二、电信行业实行财务共享在核算及管理方面的优点

(一)提升整体财务水平

提高财务核算质量。财务核算业务是财务工作中最为基础和核心的业务,电信行业业务类型繁多且较为复杂,特别是有很多的套餐、资费政策,准确地对各项业务进行会计核算,正确反映各项业务的经营情况至关重要,因为这将直接关系到企业对各类业务经营业绩的评价,以及对公司经营方向的引导。

实行共享服务中心前,不同核算地的会计人员对同类或相同具体业务可能会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实行财务共享中心后,ssc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业务、新事项能够及时规范相关会计政策,统一会计处理,并且通过核算地的集中,对财务核算的规范性要求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落实,执行力、及时性将大大提高。会计核算办法的执行有了高度的统一性,一经确定即可及时在ssc内部统一执行,避免出现不同地点对同类具体业务的会计处理存在差异,造成人为判断的随意性,导致会计信息不准确,甚至误导经营方向。实行共享服务中心后,财务业务较之先前更趋于标准化、精准化,会计核算办法经过与经营业务及时紧密的结合,能更准确地反映各项经营业务的经营成果,为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在标准化作业情况下,无论业务处理效率还是业务处理质量都能够得到显著改善,提高财务核算质量。

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以前,由于电信市场竞争激烈,新业务不断涌现,财务内部上级与下级、财务与业务之间频繁的沟通和协调使服务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实行财务共享管理模式之后,首先原先分散在各地各分公司中的基础性、日常性财务工作集中起来,统一核算标准,使原先重复、复杂的工作变得更加高效、简单,核算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大大提高。其次,通过财务共享信息平台,上级单位能够随时调取分公司的各项财务数据,随时监督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财务核算从事后的静态核算到事中的动态核算,极大地丰富了财务信息内容和提高了财务信息的价值。再次,由于财务基础性的工作由ssc集中处理,各级财务工作得以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工作重心转向加强执行力、精确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与执行控制、提升信息挖掘深度等方面,及时、高效地为生产经营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决策支撑,大大提高财务管理核心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最后,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企业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当电信企业集团在新的地区建立分公司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马上为新建的分公司提供财务服务,而不需要再另外配备机构、人员,达到在不增加人员的基础上适应公司发展,提高了效率和效益,增强了电信企业竞争力。

提高会计信息时效。由于历史原因,电信企业会计核算级次较多,会计报表的汇总时间过长;从会计信息传递的手段上看,采用传统的层层合并汇总报表方式,人为影响因素较多,工作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实行财务共享服务后,ssc可以先行出具汇总会计报表,及时提供整体会计信息,再根据基层管理的需要,出具分基层单位的会计信息,及时满足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时效性。

(二)创造低成本竞争力

电信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创造低成本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实行财务共享管理模式之后,电信企业将分散在各分公司的基础性、重复性的财务工作集中到财务共享中心,统一进行标准化处理。财务共享中心的一个财务人员可以处理几个相同岗位的业务,使得在业务量不变的前提下人员减少或者是业务量增加而人员不变,各分公司因此可以减少财务核算岗位、人员的设置。据资料显示,通过实行财务共享服务,企业可以获得可观的规模效益,使企业在人员数量上减少30 %以上。其次,实行财务共享之前,电信企业各分公司拥有多套财务系统和自己的财务部门,多个独立的财务“小流程”使得统一协调变得越来越困难。实行财务共享之后,由于对业务规则标准化和业务流程优化,减少了多余的协调以及一些重复的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分配到每一个工作的时间也会减少,间接地降低了成本。再次,实行财务共享之前,电信企业各分公司都设有财务部门,并且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技能要求较高,造成人工成本较高。而实行财务共享中心之后,实现了业务的细分,业务规则、流程和操作的标准化和流程化,使每个财务核算人员只需完成整个账目处理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大大降低了对相关核算人员的要求,通过业务外包形式将大大降低企业人工成本。

(三)加强企业财务监控

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一方面,电信企业各分公司的财务信息不能高效、精确地到达企业上级单位,上级单位无法对分公司的财务情况进行实时、动态性的监控,很多时候都是在问题出现之后,才进行事后性的监控。另一方面,财务共享实施之前,各地分公司对业务核算维度、多级明细科目设置不统一,给统计、查询、分析带来很多不便,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监控。

电信企业采用了财务共享管理模式后,实现了标准化流程管理,加强了对分公司财务的监控。上级单位可以通过财务共享信息平台,实时掌握准确的财务数据,达到对各项经济业务的监督、管控和预测,通过财务信息共享平台,上级单位能更快速、准确、完整地了解各分公司的运营状况,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推动员工素质提升

财务共享服务的出现,改变了财务人员的业务结构,随着财务职能的重组,对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和共享中心人员素质、技能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要求,给会计人员的职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使会计人员有了更大的发展机会与发展空间。

三、进一步推进电信行业实行财务共享

第6篇:财务共享概述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云会计;财务共享中心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财务管理模式的升级、换代成为当前大多数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当前企业要对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持续的创新,研究在企业中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的应用。现如今,大多数企业仍应用这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的影响下,企业大多与资产相关的信息都是相互分离、各成体系的。其信息数据之间的联系相对较少,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企业资产周期性管理的难度。而在大数据时代下,通过现代化信息数据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实现企业内外信息之间的交互和联系,利用财务共享中心服务平台,有效地对企业资产管理进行控制,以此保证企业可以科学、高效、合理地使用企业资产。

1.大数据下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的概述

1.1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的理解

一方面,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的开展,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极为有效的推进效果,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化挖掘、分析,不仅为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的开展提供了更为优质的基础条件,更是保证了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准确性,对于企业管理决策的增强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下,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的有效开展,其出发点主要是推动信息化系统建设、增强管理效率、健全财务业务标准,利用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尽可能地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以此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总体水平,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1.2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的特点

1.2.1流程的再造和标准大数据时代下,通过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不仅重新规范了流程的再造及标准,企业子公司中一些重复性的财务工作,通过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有效提高了其财务管理效率,优化了财务资源配置,进而推动了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有效提高。

1.2.2财务管理的可控性通过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可控性也有着全面的提高作用,对于企业管理风险的降低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企业管理中,绩效管理是财务管理中极为重要的环节,通过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不仅能够明确企业管理人员以及企业员工的自身定位,更是解决了传统绩效管理中的失序问题,推动了企业及个人绩效的增长,保证了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及效果。

2.大数据下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的流程

大数据时代下,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的主要流程分为五个部分:(1)明确目标。管理目标的确立直接关系着其管理行为的实施;(2)分析目标。在管理过程中不仅要科学、合理的分析绩效目标,还要根据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内容,以此设定相应的岗位绩效目标;(3)注重监控管理的实施。在大数据时代下,其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时效性更加重要。在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中,要注重信息监控、预警等相关工作,做好信息传递过程中的监控;(4)解决实际问题。在大数据时代下,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的广泛应用主要是在技术层面的优势,不仅能够促进绩效考核的落实和发展,更能有效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5)统筹进步。在大数据时代下,对于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的应用促进了信息之间的融合、整合,避免了绩效管理、考核中存在的不足及缺陷,保证了企业资源的统筹与利用。

3.大数据下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框架结构的建立

大数据时代下,体现了其信息的数据量较大、时效性高、类型繁多等特点,并且逐渐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随机样本概念逐渐向所有数据转变;(2)在大数据时代,其信息数据的庞大体量,人们思维逐渐接受不精确性;(3)在数据发生过程中,其事物背后不仅仅是因果关系,大部分为相关关系。根据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的优势以及特点,主要将管理框架结构分为基础层、业务层、数据层、服务处、应用层、用户层六个层次。其中,基础层是指企业基础设施;业务层是指与绩效管理有着直接联系的;数据层是指对能够深入分析、处理、存储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及相关业务信息的能力;服务处是指对信息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以此完成信息数据的整合;应用层是指对在挖掘、分析、处理信息数据的过程中,对信息数据最大有效价值的发挥能力;用户层是指企业自身(包括集团子公司)、财务共享中心等多个方面均为用户层。

4.大数据下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的措施

4.1合理制定并分解目标

明确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目标,以提高绩效管理后续工作的执行力。所以,要想提高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的整体水平和效果,首先,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绩效管理目标。通过这种方式,让企业实现信息数据的实时共享,并且通过信息采集、信息传输来提高信息数据的准确性,为绩效管理目标的制定提供相关的参考数据信息,进而与企业的实际发作情况与发展战略部署相结合,制定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目标。其次,对于其绩效管理目标的制定,需要涉及企业内多个部门机构、业务环节,因此,需要全面、精准地分解目标,将目标进行合理的细化,以此将细化后的目标贯彻到相应的管理部门及岗位中,通过企业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保证目标的实现。

4.2建立健全预警监督机制

在大数据时代,其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其内容相对复杂。企业要完善预警监督制度,对绩效管理进行全方面、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和控制,通过这种方式,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并且利用预警监督制度对绩效管理规则进行规范,充分发挥预警监督制度的约束力,当出现财务风险时,可以及时发现并发出预警,通过紧急预案,尽可能地减少企业风险和损失,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3强化绩效管理统筹规划

在大数据时代下,其信息数据实现了高度融合,在此环境下的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绝不是一个功能单一、作用单调、结构简单的系统平台。与其相反,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将企业各个业务模块进行了巧妙的联系和整合,充分利用云会计平台,实现了信息数据的高度整合,不仅有效提高了信息传递的覆盖性,更是利用系统的相关数据对员工的各方面能力进行综合性、科学性的评估,不仅打破了传统绩效管理的局限性以及片面性,更是从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业绩表现、发展潜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及考核,以此为企业良好氛围的营造打下基础,推动企业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为现代企业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更是为现代企业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企业只有不断拓展财务管理的发展战略思路,创新企业发展战略布局,才能真正贯彻落实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基于此,企业要直面大数据时代的挑战,抓住大数据时代的机遇,认识到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对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环境制定科学、有效、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管理框架结构,以此推动企业发展战略布局的有效实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第7篇:财务共享概述范文

(一)财务共享的定义

共享服务中心(shared service center,SSC)是一种崭新的管理模式,是指将企业部分零散、重复性的业务、职能进行合并和整合,并集中到一个新的半自主式的业务中心进行统一处理。业务中心具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能够独立为企业集团或多个企业提供相关职能服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将企业从琐碎零散的业务活动中解放出来,专注于企业的核心业务管理与增长,精简成本,整合内部资源,提高企业的战略竞争优势。共享中心的业务是企业内部重复性较高、规范性较强的业务,而且越容易标准化和流程化的业务,越容易纳入共享中心。

财务共享即是依托信息技术,通过将不同企业(或其内部独立会计单元)、不同地点的财务业务(如人员、技术和流程等)进行有效整合和共享,将企业从纷繁、琐碎、重复的财务业务中剥离出来,以期实现财务业务标准化和流程化的一种管理手段。20世纪80年代,福特公司建立了世界公认的最早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并取得了巨大成效。随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在欧美等国家开始推广,并于上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随着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和规模扩张,以及信息化技术的普及,许多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已经组建了自己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如海尔集团、中国电信等。一项来自英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调查显示,超过50%的财富500强企业和超过80%的财富100强企业已经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二)大数据时代下财务共享对企业集团的意义

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指出,“数据已经成为一种商业资本,一项重要的经济投入,可以创造新的经济利益。事实上,一旦思维转变过来,数据就能被巧妙地用来激发新产品和新型服务。数据的奥秘只为谦逊、愿意聆听且掌握了聆听手段的人所知。”

全球经济正进入一个数据爆炸式增长的新时期,正如美国某位官员所说,“过去3年里产生的数据量比以往4万年产生的数据量还多”。据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当前企业每天的信息存储量高达2.2ZB,而大型企业集团单体产生的数据量已达到10万TB级,并仍呈高速增长态势。据IDC预测,到2020年全球的数据规模将比现在扩大50倍。全球企业已经迈入大数据时代。

财务数据是企业最重要、最庞大的数据信息来源,在企业财务活动日益复杂、集团规模日益庞大的今天,财务数据处理的效率、安全等问题都制约着企业集团向更高一层发展。以云计算为标志的新时代财务共享模式,能够为大数据时代下企业集团再造财务管理流程、提高财务处理效率提供帮助。财务共享模式能够为企业带来规模效应、知识集中效应、扩展效应和聚焦效应,实现企业会计核算处理的集中化运作,整合企业内部的知识资源,提高企业财务模式的扩展和复制能力,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从琐碎的财务数据处理中解放出来,专注于企业的核心业务。另外,财务共享模式的集约式管理能够提高数据处理的屏蔽性和安全性,控制企业财务风险,降低生产管理成本,提高经营效率,提升企业财务决策支持能力,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

二、财务共享中心的设计、组建与实施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先期评估

财务共享中心涉及对企业集团原有的管理模式、职责分工、业务流程、工作习惯等的一系列转变和优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集团在作出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决策之前,应慎之又慎,综合权衡企业的经营实际,开展先期评估工作,摸清情况,为建设共享服务中心奠定基础。首先,应组建相应的管理机构。企业集团在决定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应及时组建相应的管理机构。管理机构应将企业决策层领导纳入其中,并下设项目团队,具体建设业务由项目团队负责推进和监督。项目团队应吸纳财务人员、IS专业人员等,也可邀请第三方咨询人员,共同制定评估计划、范围。其次,做好数据搜集工作。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涉及企业多个职能部门和业务流程,应做好多方面的数据信息的采集和整理,主要有人事数据、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等,如当前财务人员的基本信息、企业资产信息、财务业务流程信息、业务量等。最后,准确定位财务共享中心。项目团队将搜集整理的信息进行筛选汇总,并形成分析报告,上报管理机构,由企业决策层依据评估信息及企业发展战略,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出准确合理定位。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建实施的重要环节,涉及如何筹措配置企业资源以实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目的。首先,共享中心的科学选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选址应综合考虑诸如成本收益、基建设施、地方政策、人力资源等多种因素。项目团队应制定多维评判指标体系,对候选城市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其次,确定共享中心服务规模和共享范围。在规划设计阶段,共享中心组建团队应依据企业集团规模和结构,集团所处行业,集团运营模式及业务流程共享范围等,从建筑配置和IS配置等方面合理框定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规模,满足基础设施保障需求。最后,就项目建设进行投资收益分析,制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规划。在规划设计阶段,项目团队应就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资源需求和经济效益进行投资收益分析,以科学反应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为企业集团发展带来的效益产出,用资料和数据打动企业决策层和股东,推动项目顺利进行。投资收益分析应全面罗列财务服务中心的各种直接、间接效益产出及所需资源,权衡比较确立最终建设规划。

(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实施

经过先期评估和规划设计后,项目团队应依据前期的工作成果和设计需求,展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实施工作。首先,规划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流程及架构。项目团队应在前期基础数据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科学方法合理规划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流程及架构,详细制定KPI考核指标。企业集团应对原有的财务框架进行优化重组,依据会计政策和规范将财务流程标准化、规范化,集中串联可重复性的财务职能。其次,实施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实施可采取多种途径,如内部自行组建、“交钥匙”工程外包、联合组建等。在采取工程外包模式过程中,项目团队应承担起建立职责,协调内部资源配合建设。最后,做好过渡期相关工作及人员转移。过渡期工作转移包含原财务人员、服务、业务、场地及设备等的转移,以及依据实际运行情况对前期流程及KPI的再修订,并据此确定最终SLA协议。工作转移应充分考虑人员的稳定性和业务的对口性,对于因上马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而出现的冗员,应予以合理安置,难以安置的应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协商过程中注重遵守法律法规政策,以人为本。同时,对留用的业务人员和新招募的财务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加强系统操作演练和实践。

(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营管理

工作完成转移以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开始进入正式运营阶段。此时,前期的项目团队应逐渐淡出管理,让位于中心自身的管理团队。企业集团可以在吸纳前期项目团队的基础上,组建中心正式的管理团队,缩短磨合期。管理团队应认真执行之前的业务设计流程及SLA协议,确保中心运营稳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集团正式上线运营后,企业集团内部的财务资源将迅速向中心靠拢,实现同原各部门、子(分)公司的快速剥离,提高集团经营效率,降低集团运营成本。首先,运营管理期间,企业集团及中心管理团队应从保障共享中心正常运转的角度,从人力资源、风险控制、绩效考核、内部稽查等多个角度加强对共享中心的管理和控制。共享中心运营团队应及时搜集服务中心运营中的问题,并及时上报研究解决。其次,对财务服务共享中心进行后期完善。后期完善主要包括对运行期间问题的集中搜集与解决,硬件设施的维护、管理与更新,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以及人员的招募与培训等。运营团队应定期就共享中心运营情况进行评估和稽查,依据企业战略调整和经营变动等情况及时作出流程优化和调整。

三、大数据时代财务共享面临的风险与问题

(一)系统自身风险

首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投资成本较高,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前期需要巨大的人力、财力等资源投入,包括人员差旅费用、工程建设费用、人员设备转移费用等,同时伴随有因财务服务中心选址而衍生的地区差异费用及场地建设费用等。即使到了后期也仍然面临设备维护、信息系统更新等费用,成本投入较大,却不一定能带来预期效益甚至将企业集团拖入债务危机。其次,实行财务共享集中管理后,财务人员由业务前端转为后端,业务敏感性和紧迫性下降,容易滋生官僚作风,中心与子公司等交互模式客观上造成了业务迟滞,而信息高度集成化也存在管理漏洞。最后,共享服务中心运营后,信息处理的高度集成化加大了责任认定和追究的难度。一旦出现问题,企业需要通过来回查阅资料,调阅影像,ERP问询等才能确定责任人。

(二)人员管理风险

首先,由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行财务集中化管理,财务人员离开一线前端,将逐渐与子(分)公司、其他部门之间的具体业务脱离联系,难以掌握具体的业务情况,仅能从数字上去研究和判别,一线业务能力逐渐萎缩。其次,财务共享中心实行的是标准化管理,其业务流程犹如车间生产的流水线,财务人员每天将疲于应付各种索然无味的财务数据、凭证、报表等,业务量大,机械化程度较高,工作内容枯燥,财务人员容易失去耐心和激情,产生厌烦心理。最后,财务共享中心的人员流动比率较大,财务人员跳槽另谋出路的比比皆是。这样容易导致业务处理中断或产生新的磨合期,如发票不能及时入账或新人需要重新熟悉业务等,影响企业集团财务稳定。

(三)法律政策风险

首先,企业集团在规模扩张到一定阶段后,其子(分)公司必然分布于全国各地,而各地的财务政策虽然在整体上沿行国家大的方针政策方向,但在实际规则和操作过程中却千差万别,存在地区政策差异。而共享中心的财务人员很可能因为对财务活动发生所在地的财务政策认识不够,导致在财务处理过程中加剧了信息流通和处理的难度。其次,财务人员由于长期居于共享服务中心所在地,缺乏前线业务经验,同时也与各地地税部门稽核人员缺乏沟通和联系,容易在处理税务问题上产生偏差,引发法律风险。

(四)信息安全风险

首先,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的数据信息量激增,信息访问、交换、处理、分析的业务吞吐量较以往呈几何级数增长。企业集团建成财务服务共享中心,将集团财务业务集中处理,更是加剧了企业信息的传输与处理流量,这容易导致信息量过大引发信息通道的拥堵。同时,也会由于信息量过大引发传输、处理的延迟。其次,由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面临10万TB级别数据的处理量,其数据过滤、筛选和分析功能将显得更为重要。而目前信息数据过滤、筛选和分析仍处于半智能化状态,无法应对复杂信息处理与交换需求。最后,信息时代由于信息网络的开放性与不稳定性,容易发生信息泄露和病毒入侵事件,一旦造成信息泄露或病毒入侵使得系统瘫痪,将对企业集团的运营管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风险评估制度,完善管理机制

首先,企业集团应建立风险评估和绩效评价制度。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投入、建设和运营是一项复杂、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集团全体上下的通力配合和不菲的资源消耗,企业集团应谨慎对共享服务中心进行风险和效益评估,科学决策。共享中心建成运营后,应及时开展绩效评价,明确投资收益。其次,科学制定共享中心的管理制度,建立稳定运营的保障机制。共享中心建成运营后,由于涉及中心人员与前端业务人员之间的权责及业务往来,往往存在利益纠葛及推诿现象。企业集团应统一协调各方关系,科学制定管理制度,明确业务前端与中心之间的业务处理流程、权责关系,如会计凭证影像处理的要求、责任人等。最后,应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畅通沟通渠道,加强业务前端与中心人员之间的联系,减少沟通不畅引起的业务故障。

(二)推进使命文化建设,加强人员管理

首先,企业应定期组织中心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中心流程规范及前端业务介绍,邀请中心专家及地方业务主管前来讲课,在提高中心人员规范操作意识的同时,加强其对前端业务的熟悉和认识。其次,企业集团应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中心人员的使命感和光荣感。中心管理人员应及时关注工作人员的思想动态,定期组织开展文化教育和活动,在流程化管理之中融入人性化的思想,减少员工的挫折感和迷茫感。最后,应完善中心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健全目标激励机制。企业集团应根据岗位特点设置合理的目标任务,并制定详细的奖励措施,通过物质刺激和精神奖励等多途径提高中心人员的积极性。

(三)强化流程标准管理,优化ERP系统

首先,在现有会计政策和制度的基础上,建立集团内部统一的会计标准,实现会计数据接口的标准化。企业集团应在对内部会计数据、财务工作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按照方便、快捷、准确、全面的原则设计会计数据标准接口,规范会计数据信息传递。其次,共享中心联合其他业务部门加强对流程标准化的改进和完善。共享中心是需要不断优化和更新的系统,尤其是业务标准化流程,需要集团内部各部门尤其是前端业务部门的配合。共享中心应统筹协调各部门依据实际拟定标准化流程,再依据实际部署实施。最后,加强对业务覆盖地法律法规的遵守。共享中心必须认真研究业务覆盖地的法律法规,在进行业务处理时应注意各地法律的差异,及时与前端业务部门及地方税务部门沟通联系,将业务凭证保存备查。

(四)提高信息处理能力,防范信息风险

首先,加强平台建设,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企业集团应加大对财务共享中心平台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加强巡检和维护,定期进行更新和完善。合理配置科技资源,构建适应大数据环境的信息系统。其次,创新数据挖掘方式,构建智能化共享中心。大数据时代的共享中心,数据挖掘处理能力是关键。企业集团应积极引入先进的数据过滤、挖掘分析技术,建设数据仓库,按照业务需求应用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共享中心的智能化管理。最后,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建立风险防范体系。按照数据传递原则进行归口负责管理,明确安全责任人。同时,积极构建网络防御体系,应用数字签名认证等安全技术。积极建立备用系统和应急预案,定期做好数据备份和管理,防范网络灾害。

五、结论

大数据时代,财务共享对于企业集团的长远发展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然而,财务共享的实施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企业集团应抱有客观心态,内外并举、上下齐心,理顺利弊,审慎缓步推进共享中心建设,确保共享中心运营稳定有效,实现企业集团初衷。

作者单位:

第8篇:财务共享概述范文

关键词:ERP系统;企业管理;管理创新

1ERP系统概述

ERP的全称为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指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这理念最先是由美国Gartner Group公司所提出,其主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并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作为指导,为企业决策层及为员工提供决策运行的管理平台,其是企业在信息时展的基石。

ERP系统作为一种一体化的企业管理手段,已将最新的科学信息技术以及最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相融合。其是集生产、人事、供销、财务为一体的系统,能够充分调配和平衡企业各方面的资源,能为企业提供多种解决方案,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

2ERP系统的特点

2.1实现计划的一贯性和可行性

ERP系统能够很好地表现计划的思想,其具有完整的计划体系,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各个方面,这些价值控制功能和计划功能已经完全集成到整个“供应链”系统中。

2.2管理的规范性

ERP系统的实施实现了全新的管理模式,改变了原来手工管理的模式,重组了业务流程,通过对信息的高度整合及管理,克服了过去手工管理的随意性大、计划性差的缺点。利用企业的经验及知识管理,实现了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2.3信息的共享性

通过发达、高效、顺畅的网络平台,以及先进的应用系统,能够使得企业各部门信息高度共享,打破了信息壁垒,增强工作透明度,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

2.4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ERP系统作为一个自动化的管理系统,其在设定过程中会定义一系列的操作和计算,减少人工计算所带来的错误和误差,提高了准确性和及时性,并且能够对企业成本进行系统限制,实现企业预算前的事前和事中控制。

2.5绩效的动态应变性

ERP系统能够为企业提供大量丰富的管理信息,能否利用好这些信息为企业管理和决策起到作用,是衡量ERP系统应用成功的一个标志。企业应该根据管理需要,在系统投入运行后,利用系统提供的强大信息资源设计出一套动态监控管理绩效变化的报表体系,反馈和纠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6集成性

ERP系统能够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一体化的管理,其核心管理思想是实现对“供应链”的管理,系统运行起来能够实现集成化的应用。

2.7资金流及物流的统一性

ERP系统可以自动协调企业各部门的业务,使得企业的资源得到统一的规划和运用,加快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以及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3ERP系统与企业管理创新

3.1管理创新的定义

管理创新即Management Innovation。管理创新是指企业引入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手段来形成企业创造性的管理模式,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实现企业既定目标。

3.2ERP系统在企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

3.2.1实现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变革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企业要想在市场上长久的立足,必须为客户提供相应的、适当的产品和服务。因此,企业需要建立一种“柔性”的生产经营新模式。ERP系统是一种适应现代化需求的信息管理系统,其能够促进管理思想及管理方法的变革。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也将围绕企业价值最大化和价值链增值展开。

3.2.2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ERP系统能够使得决策者对企业进行全面的管控生产流程和作业计划,及时协调各部门的关系,顺利展开生产活动。通过ERP和供应商进行数据信息的交互和共享,降低沟通成本,加快响应速度。能够为决策者提供直观的效益数据。

3.2.3实现企业业务的流程重组、组织结构及管理过程的整合

ERP系统能够按照统一、信息资源共享及实时控制的方式收集、加工、传递管理当局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为了适应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及管理系统的要求,企业的组织结构及管理过程和职能也要进行整合,企业组织结构将由“金字塔”向“偏平化”发展。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控制职能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

4ERP系统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4.1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ERP系统在财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财务工作人员只需要在ERP系统运行过程中做好基础的会计记录工作,制定相关的财务制度。在ERP系统实施了之后,财务人员将原始会计数据导入到总账系统,几乎所有的数据处理都可以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提高了财务工作的效率,增强了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使得财务人员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利用ERP系统可以做好企业的基础会计工作,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ERP系统可以优化企业的资金流管理,精细计算企业的财务费用。其不仅能够提升企业财务分析能力,还能完成现金、成本、销售的预测。ERP系统还包含了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功能,使得管理者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资金流到企业经济效益的转换。

4.2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ERP系统在企业的预算管理中侧重于企业的财务控制和分析,财务控制贯穿于整个财务预算的编制过程,能够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个财务决策的有效平台。在财务预算层面能够管理成本和费用,其预算管理模块能够把年度预算下达到各部门。其能够引起管理层对于收入、成本、费用等预算的重视,从而采取措施。在ERP系统中,所有成本管理都使用企业标准化的报告系统,共享数据及信息源。企业员工可以通过简便的操作此系统实现成本流向的实时监控,发挥企业人员的监管作用。ERP系统还能使得资金的审批和拨付得到简化,简化审批流程的同时也减少了可能发生的不必要的往来差错。针对报表层面,ERP系统自身的整体性使得原本枯燥的报表分析变得快捷及方便,其还能够对报表分析针对不同的人员设置不同的查看权限,保证报表的安全性。

ERP系统在财务管理中运用时应注意加强对各部门的控制,保证原始数据的正确性。还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和培养,使得其适应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提高其财务工作的能力和效率。

第9篇:财务共享概述范文

关键词:XML 可视化 财务报表 XSLT

近年来,随着可扩展标记语言(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1]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应用的不断深入,构建基于XML技术的Web报表与统计图生成系统在网络及电子商务应用中的需求正逐渐增长[2]。XBRL本身并不产生任何可阅读的报告,其文档仅仅是一些数据与可解释的标签的集合,没有向外界提供一个友好的界面,在各种类型的商务中,管理人员产生了难以计数的财务报表,但由于格式差异,不得不将同样的数据包装多次[3],这主要是由于XML实现了内容与样式的严格分离。目前已有的研究侧重于XML文档的理论分析,而有实用价值的解决方案并不多见,主要表现为,(1)从理论角度,研究XBRL的现实意义[4,5];(2)从技术角度,研究基于XML的Web显示;(3)缺乏从专业角度系统阐述XBRL语言对财务数据共享、表格化、图形化的本质,导致XBRL理论与技术实现的分离。本文在系统分析XBRL语言在财务信息共享与面向Internet应用的意义基础上,将XSL[6]作为可视化工具[7],提出基于XSL的XBRL转换与可视化模型,设计与实现了同一XBRL财务数据不同形式的可视化机制,对XBRL语言的网络可视化,具有理论探索与实践指导意义。

1、XBRL概述

目前企业财务信息呈现网络化、规范化和多元化等新特点[4]。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财务信息共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增强财务信息获取的简单性;扩大了财务信息的来源;提高了财务信息的时效性;提高了财务信息应用的效率;降低了网络数据的冗余性,提高了数据的一致性。现有的网络财务报告大多采用PDF、DOC、HTML格式,内容只是纸质报告的电子版而已[5],导致格式的差异。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深入开展的条件下,不同企业间的财务软件、财务软件与审计软件或税务、银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越来越多,形成财务信息交换的迫切需求。

SGML(SGML,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功能强大,但过于复杂;HTML功能简单,但无法处理大量的结构化信息,于是就产生了一种新的标记语言――XML。它创建的目的在于尽量地简化SGML,并继承其优点,而在另一方面又尽可能地弥补HTML的缺点。与HTML最大不同是XML描述的是结构和语义,而不是格式化。将XML应用于财务报告主要利用其方便性,即易于分布、传输、阅读和分析应用[4]。

由于会计信息的生产与交换是由难计其数的会计规范来决定的[4],采用XML的模式(Schema/DTD)定义财务规范、XML文档表示财务信息,就产生了XBRL。目前除了美国之外,大力推行XBRL标准的国家与地区还有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英国、日本等。XBRL将会成为全世界在表达财务信息上的“通用语言”,从而使财务信息可以在任何不同的会计核算软件和技术条件下实现交换[3]。可以预计,XBRL标准在国内证券业,乃至我国所有营利和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告应用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XBRL是一种基于XML的专为描述和识别财务报告的开放标记语言,于2001年12月正式,是目前应用于非结构化信息处理尤其是财务信息处理的最新技术。因此,XBRL语言对财务信息的共享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格式转换,由于XBRL是基于XML的,因此能通过可扩展样式语言转换 (XSLT,XSL Transformation)实现不同结构的XBRL语言的数据转换,降低人工数据采集风险;二是直接数据访问,由于基于XML的XBRL标记具有语义,能反映数据的含义,便于财务软件对其他数据格式的访问,提高数据交换及流转的效率;三是互操作,通过基于XML的XQuery查询语言或XSLT的条件语句,透明地获取所需的财务信息,使数据使用者能够更方便的检索、选择读取、汇总和分析数据。

2、基于XML的可视化模型

可视化是一种将抽象符号转化为几何图形的计算方法,以便研究者能够观察其计算的过程和结果。财务信息可视化是将财务信息采用不同样式表现出来,其中财务报告是其最基本的形式。然而传统的财务软件生成的财务报告并不能满足企业及相关利益方对报告的不同要求,不得不将同样的数据包装多次,并且使用多种不同的包装方式(图1.a),造成了工作的重复及劳动力的浪费,增加了重新输入的错误风险以及信息成本。

a. 传统财务信息可视化模型(由文献[3]修改而来) b. 基于中间件的可视化模型

图1 财务信息可视化模型

实施XBRL后,只要一次性定义好各种报告的格式及相应分类标准,系统就可以自动抓取数据生成不同格式、不同用途的报告,避免财务人员多次包装同一财务信息以满足不同要求,减少财务信息的冗余,便于财务信息的一致性维护,实现对财务信息的灵活和快速的功能。当财务信息发生更新,能一致性地更新不同格式、用途的报告。在财务信息共享中,XBRL作为桥梁通过XSLT语言实现不同结构、内容、部门、时期的财务数据的转换;在财务信息可视化中,XBRL作为一种中间件,通过XSLT语言实现XBRL文档(即财务信息内容)到财务样式的转换(图1.b)。由于XSLT语言是针对XBRL语言的模式,而独立于具体文档,当一次性定义好XSLT文档后,就能自动生成不同格式、用途的报告与统计图。

3、基于XBRL与XSL的可视化

目前常见的报表开发工具主要有:Delphi中的Quick Report,VB中的DBReport以及一些国产报表根据,如OpenReport等。这些根据在工作原理、使用方式、性能上各有特点,但都无法很好地支持Internet电子商务上的报表应用;报表的可视化程度不高,排版能力及表格绘制能力不强;生成的报表必须采用专用的工具进行阅览;对同一数据需要不同格式的报表时,要重新开发报表。

XSL文档是一系列模板规则的集合,即xsl:template元素。XSL使用XML来描述规则、模式和模板。XSL文档本身是xml:stylesheet元素;规则是xml:template元素;模式(pattern)是xml:template元素的match属性,是一个XPath表达式,是模板指令的一个属性,用来匹配XML元素(图3.a),并规定了需要进行转换的元素或属性对象,即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应用这个模板;模板(template)是xml:template元素的内容,定义了转换的具体内容,即怎样转换。如果模式和XML中被处理的元素匹配,则本模板指令将被处理,这个过程称为模板实例化。在模板指令中,可以包含直接输出到结果文档中的文字元素,也可以包含其他指令。这些指令能够通过XPath表达式选择并处理源XML中的元素。当一个模板实例化后,这些指令将被执行并产生相应片断输出到结果文档中。

XMLSpy[8]是业界标准XML的开发环境,可用于涉及XML、XML Schema、XSLT、XQuery、SOAP、WSDL和Web服务技术的企业级应用的设计、编辑和调试。在XMLSpy编辑器中,同一个XBRL文档“Data.xml”(图2.a),根据不同的XSL格式文件,通过XSLT处理器[9],能产生不同的样式。(1)表格:对应XSL文档“XSLToHTML.xsl”(图2.b),将XBRL文档的标记与内容分别转换为HTML语言的标记“table”的字段名和记录,并在IE中显示(图2.c)。

a. Data.xml财务数据 b. XSLToHTML.xsl样式 c. Web财务表格

图2 基于XSL的财务信息表格化

(2)柱状图:对应XSL文档“XSLTToSVGColumn.xsl”(图3.a),将XBRL文档的财务信息的数量等信息转换为基于可缩放矢量图形标记语言(SVG,Scalable Vector Graphics)[10]柱状图的高度信息,并在IE中显示(图3.b)。例如,将1月的销售总量之和转换为柱状图的高度。

a. XSLTToSVGColumn.xsl样式 b. 柱状图

图3 基于XSLT的财务数据图形化(由文献[11]修改而来)

(3)饼状图:对应XSL文档“XSLTToSVGCake.xsl”(图4.a),将XBRL财务信息的数量等信息转换为基于SVG饼状图的角度信息(图4.b),并在IE中显示[11]。例如,将同一商品2个月的销售额之和占所有商品2个月销售总额的比例,作为饼状图中该商品对应的圆弧度数占360度的比例。

a. XSLTToSVGCake.xsl样式 b. 饼状图

图4 基于XSLT的财务数据图形化(由文献[11]修改而来)

XSLT的主要功能是实现XML文档之间的转换,能将不支持显示的XBRL文档转换为HTML格式的Web表格与SVG格式的统计图图形,实现可视化。同样,能将一种XBRL文档转换为另一种XBRL文档,实现财务信息的共享。基于XBRL的财务信息共享与可视化在实现机制上是相同的,即都是通过XSLT将一种XBRL转换为其他XML文档,当转换为其他XBRL时就实现了财务信息的共享;当转换为图形化文本语言时就实现了可视化。

4 结论

基于XML的财务信息描述是财务信息网络化、多元化、规范化的基石。随着XML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XBRL语言应用的不断深化,XML语言的共享与可视化需求将不断增强。本文在分析XBRL意义的基础上,根据XBRL实现内容与样式分离的现状,结合XSL语言特点,提出基于XBRL与XSL的可视化模型,设计与实现了基于XML的财务信息共享与可视化机制,满足了不同的应用需求,拓宽了XBRL的应用领域,为Web报表与Web统计图提供了一套全开放标准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W3C,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 1.1,http:///XML/, 2013可得

[2]刘政敏,王洁,基于XML、Ajax、Web Service技术的复杂报表生成系统[J],计算机时代,2009,(3):54-56

[3] 肖亚明,XBRL的优越性及对企业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影响[J],金融理论与教学, 2012, (1): 82-84

[4]刘利平.XBRL 在我国发展状况前景探究[J].内蒙古统计,2012, (2): 26-28.

[5] 曾建光. 基于XBRL 的嵌入计算机智能审计的管理控制系统架构研究[J]. 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7): 113-118

[6] W3C, Extensible Stylesheet Language(XSL), http:///TR/xsl/, 2013可得

[7]Lassi Lehto and Tiina Kilpel?inen, GENERALIZING XML-ENCODED SPATIAL DATA ON THE WEB. The 20th Int. cartographic conf. BeiJing, China, 2001

[8]XMLSpy, http://, 2013可得

[9]Xalan, Xalan XSLT processor, http:///xalan-j/, 2013可得

[10]W3C,Scalable Vector Graphics(SVG)1.1 Specification, http:///TR/SVG/, 2013可得

[11]利用XSLT生成SVG格式的数据统计图,http:///topics/40383389,2013可得

Research on Visualization Method based on XBRL and XSL

Li Yu

Abstract: With data exchange problem lied in Financial Software, this work try to resolve it with XML technology. The design of the reports is a complicated job, and many business reporting tools have shortages such as tight coupling between format and data, and difficulty of modifying, maintaining and reusing.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t is necessary to adopt an open reporting tool based on XML technology. The actualities of applications based on XML and XSLT technology for the generation system of Web report are explored in this paper, and a new lightweight solution for Web report is presented. Finally, we discussed the overall design and the implement flow for web report, including the table based on HTML, the column graph and the cake graph based on SVG.

Key words: XML; Visualization; Report; XS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