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变更设计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项目管理;设计管理
1.建立的设计管理作业程序
1.1建立设计管理标准作业程序及制度
建立起完善的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设计管理标准作业程序和制度,主要应包括:设计单位选择制度和流程、设计品质管理制度和流程、设计费用管理制度和流程、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和流程(设计阶段)、设计进度管理制度和流程、变更设计管理制度和流程等。通过制度和流程的建立,来规范设计管理人员的作业, 提高工作效率。
1.2建立设计管理人员考核制度
在设计管理过程中,为了促进和提高设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也为了评定设计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非常有必要建立起设计管理人员考核制度。考核制度一般应包括:公司考核制度、项目管理部考核制度、项目利益相关者考核制度、用户反馈考核制度等。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考核,既可以及时发现设计管理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设计管理制度和流程,同时也可以根据项目运行的需求,充实或调整设计管理的专业或人员,确保设计管理工作高效稳妥地开展。
2.设计单位的筛选
选择恰当的设计单位,对保证设计品质,确保工程进度和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是工程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设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2.1合理拟定设计发包策略
一是,设计总包加特殊专业分包。此种方式优点:设计界面少,可全面进行各专业图说整合,业主和管理单位协调量少,便于统一管理。缺点:设计费用较高;幕墙、弱电等专业设计品质及成本不易控制。二是, 方案设计单独发包、初步和施工图设计(含建筑/结构/机电)单独发包、幕墙、装修、景观、消防、灯光、弱电等专业设计另行委托其他专业设计单位设计。此种方式优点:提高专业设计品质; 有效控制专业工程造价,设计费用相对较低。缺点:业主和管理单位协调量增加;设计界面颇多,如整合不到位,将增加变更设计工作量。设计管理人员应根据业主需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拟定设计发包策略。
2.2界定设计发包范围
设计单位服务范围(设计内容)一般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以及变更设计,具体包括建筑、结构、机电、室外总体、幕墙、装修、景观、消防、灯光、弱电等专业设计(其中部分专业设计也可以委托其他专业设计单位设计);地质勘察建议书;设计概算;限额设计范围;方案优选;价值工程等。设计管理人员应按照实际需求界定设计单位服务范围,并及时整理相关资料,如:原始设计条件、设计功能和技术要求、合约条款的初拟、各阶段设计费用和设计周期的预估、投标文件的内容要求等。
2.3选择设计单位
设计单位的选择一般采用直接指定或招标选定二种方式。对于一些特殊行业的项目设计,由于一些和项目有关的设计参数以及运行数据掌握在相关行业的设计院手中,其他设计院无法参与其中,一般只能采取直接指定的方式。对于通用的工程项目,为了优化设计,保证工程设计质量,缩短设计周期,均通过设计招标来选定设计单位。且设计评标通常均采用综合评标法,尤其是对于工程技术较复杂、规模较大、专业或专项设计难度较高等情况的项目, 更应侧重于对设计单位综合实力和整体设计能力的评价。
2.4设计单位的评审
对所有设计招标项目,设计管理人员应根据与业主的项目管理合同和现行法规的要求,来主导或协助业主进行设计单位评审。设计单位投标文件的审查一般包含技术标部分和商务标部分。
技术标部分应包含:设计内涵(含工程细部设计、施工大样图及发包设计等);施工过程服务;技术人员服务计划,建安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质量保证及控制措施,进度保证及控制计划及设计成果评比。对于设计成果的评比,应事先确定评比标准,并对照设计评比标准逐一进行分析评价比较。对于技术、美观、使用要求特别高的工程设计项目尤其应注意设计成果评比。
商务标部分应包含:设计单位资质;类似项目设计业绩;拟投入设计项目团队人员经验及经历;拟投入设计项目的专业管理人员经验及经历;设计报价及优惠;付款方式等。
3.设计品质的管理
设计品质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每项设计产品应当符合业主要求及建筑工程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第二,在满足法规和功能的前提下,造价务须合理。因此,设计的品质管理应当二者均予以兼顾。
(1)设计管理人员应组织相关专家参与设计各阶段的方案讨论和论证,及时将业主的功能需求和基础资料传达给设计人员。阶段设计成果完成后,应及时组织审查设计成果是否严格遵守有关工程建设及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是否严格遵守有关工程建设的技术标准, 审查设计项目是否满足业主所需要的功能和使用价值。
(2)依据项目总体投资估算建立项目造价控制目标,采取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相结合,通过方案优选、价值工程等方法来控制工程造价。在技术上,对特殊专业设计合同,务必要增加工艺专业的配合条款,以期满足工程施工招投标的需要;在经济上,应明确关于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条款,适当增加设计变更及修改的费用额度限制条款。在合同上,增加优质优价,同奖同罚等条款。以确保设计产品的经济性和合理性处于受控状态。
4.设计进度的管控
依据业主总体进度确定设计进度,以此作为招标文件之设计进度要求,由设计单位提出合理优化设计进度。设计单位的设计进度应包括,各阶段各专业设计进度、各专业设计人员设计进度、审核进度、评审进度及出图进度。
建设工程中项目管理对设计进度控制的主要任务是出图控制,也就是通过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使工程设计如期完成初步(基础)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各阶段的设计工作,并提交相应的设计图纸和说明。而目前大部分的设计合同都缺乏对设计方进度控制的严格约束,常有因设计进度延误导致行政审批进度或招标施工进度拖延的现象发生。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在设计合同中明确表示出以项目设计阶段的可交付成果(里程碑)作为支付设计费用的必要要求。设计管理人员应和合同管理人员一道按照合同要求对设计单位的工作进度进行认真的控制。
另外,变更设计进度也不容忽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设计单位变更设计的完成时间滞后于现场施工进度,经常导致施工方提出误工索赔。因此,必须加强变更设计进度的控制,在合同中明确设计单位变更设计进度控制措施及窗口统一管理制度。相应的合约中应明确业主赋予设计管理的条款,设计单位应积极配合设计管理人员的变更设计管理工作,以达项目的总体目标。
5.设计变更控制
设计变更是指设计部门对原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中所表达的设计标准状态的改变和修改。设计变更是工程变更的一部分内容,因而它也关系到进度、质量和投资控制,所以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对规范各参与单位的行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控制工程造价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工程管理
建筑设计管理是管理工作中的较为独特的管理方式之一,这种管理方式与传统的管理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这种管理方式对管理者的专业知识要求最高,要求管理者必须精通整个建筑设计乃至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全部技术,并且还必须对新材料、新的施工工艺以及世界各国目前的工程施工情报信息有所掌握,还要对被管理者的各自擅长的设计领域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出色地对建筑设计整个过程进行管理。
1 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工作的特点
建筑的基本功能在于为人员和组织提供工作和生活的空间,与工业建筑相比,其功能与人的日常活动更为密切。建筑工程的设计管理工作具有以下特点:
1.1 设计工作动态性强
建筑在功能方面的技术性、专业性较工业项目低,建设单位和使用人更容易对项目提出功能方面的要求;而项目功能的决策人往往缺乏工程专业知识,在设计阶段不能提出完整、准确的功能要求,使功能决策滞后于工程建设,导致经常发生功能性的变更。商业开发项目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开发商常常根据市场条件的变化,调整项目功能和性能指标,导致设计变更频繁发生,形成设计工作的动态性。
1.2 设计协调工作量大
现代建筑涉及的专业不断扩展,设计工作的复杂性逐渐增加。传统的建筑设计单位无法单独完成所有的专业设计,并且我国政府要求专业设计需由具备相应资格的专业单位完成,因而业主需单独委托若干专项设计单位。由于各专项设计之间存在复杂的技术关系,并且各专业设计在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分别展开,需要业主对各专业设计在技术、功能、质量、进度等方面进行协调,协调工作量大,难度较高。
2 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注意事项
基于建筑工程设计的管理工作对工程设计的巨大作用,就必须制定出建筑工程设计的相关的注意事项,以此作为设计师与施工队工作的依据。建筑工程设计的注意事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需要对设计任务书了解透彻
设计任务书,顾名思义是整个工程设计的指导性文件,因此,不仅是设计师,施工方以及业主都需对设计任务书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它是沟通设计师、施工方以及业主的桥梁,作为指令性文件,设计师与施工方都必须根据设计任务书上的规定认真贯彻实行,确保建筑工程顺利的实施
2.2 遵守国家建筑设计规范及管理规定
对国家的建筑设计规范、规程及有关管理规定必须及格遵守建筑设计规范是政府机关对新建的建筑的最低技术要求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它也是建筑设计体系中的重要组部分,它囊括了建筑工程部门的行为准则,权利及义务,也对建筑的技术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因此,设计师与施工方面在工程设计时,要以国家和天津市的建筑设计规范、规程及有关管理规定为依据,进行有秩序的依法的建筑工程管理活动。
3 各设计阶段的设计管理要点
工程项目通常可以分为项目构思、设计和计划、施工、项目结束等四大阶段,其中设计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设计和施工阶段。根据设计工作的内容和特点,设计管理可以分为需求设计、方案设计/ 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阶段的设计配合等几个阶段,各设计阶段的设计管理工作内容如下:
3.1 需求设计阶段
在业主完成项目定位、主要功能定义、投资估算等项目前期策划之后,就应进行详细的需求设计。此阶段主要任务是通过对人文环境、法律环境、气候条件、场地条件、相关工艺、使用者需求、项目预算等调查,明确建筑物的价值、目标、客观限制和需求。需求设计文件可以主要包括总平面的规划目的、对设计方案的特殊限制和制约、建设场地的特点,场地开发需求、设施的功能需求、使用者的特点、特殊的设施需求、空间的相对位置和相互关系、预算、功能对未来变化的适应能力、各种需求中需要优先考虑的因素等。
3.2 方案设计和扩初设计阶段
本阶段主要任务是根据需求设计文件,与建筑师沟通,完成项目的方案设计,以效果图、实物模型、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形式,向决策层初步展示规划布置和建筑设计。决策层对功能需求、设计风格、结构、技术等方面确认后,进行后续的扩初设计。决策层对方案设计的确认,应当听取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意见,可以组织有关单位和部门,对项目总体方案进行审核。
3.3 各专项方案设计至施工图设计阶段
本阶段是材料采购、设备制造、现场施工前的最后一个环节,设计管理主要任务是根据扩初设计的成果、设计需求文件、设计合同以及国家设计、施工、材料的相关规范,督促各专项设计单位在总体设计的要求下完成满足材料采购和现场施工所需的图纸文件,并加强对施工图和各专项设计的审核。
3.4 施工设计配合阶段
施工设计配合阶段主要任务是组织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设计问题。图纸会审的主要内容是:设计资格审查、图纸签署情况、图纸和相关资料是否齐全;抗震/ 防火/ 安全/ 环保是否满足要求;总平面图和施工图是否一致,专业之间、图面之间有无矛盾,标志有否遗漏;有无不能或难于实现的技术问题,或易于导致质量、安全及费用增加等方面的问题,材料来源是否有保证、能否代换;标准图册、通用图集、详图做法是否齐全,非通用设计图纸是否齐全。设计交底的主要任务是由设计单位向参与施工过程的业主、监理、承包商等单位介绍设计意图、主要设计参数、技术难点、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等。通常应在开工前组织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向相关单位交代总体的设计问题。随着施工的进行,可能需要针对一些特殊和难点问题组织专题的设计交底。设计配合的主要任务是在施工过程中协调相关设计单位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和发现的有关设计问题,保证施工任务的顺利进行。
4 建筑工程设计的科学管理
在对工程设计的内容,工程设计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注意事项有了必要的理解之后,所要做的,就是要对建筑工程设计进行科学的管理,本文认为,科学管理的主要手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提升建筑工程设计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一个工程的实施质量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工程实际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如果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不高,就无法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预估与风险预防,在问题出现后,也就不能及时的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也就降低了整个工程设计的质量。可以每年对管理者进行培训,或是在新进员工刚进公司时,就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4.2 制定严格的工程设计管理
制定严格的工程设计管理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公司、企业,或是一个工程,都需要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约束,因此,在工程设计中,必须制定严格的工程设计管理制度,实施一系列有效的奖惩制度,同时,还要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成立监督管理部门,确保管理制度实施到位,人人遵守并落实到位。
4.3 发展与创新工程设计
人们生活的社会是不断变化着的社会,固守陈规是无法与当今社会相适应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工程设计管理理念,将工程设计的管理理念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创新工程设计的管理制度,运用科学的手段进行管理,与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相适应,提高企业形象,努力使企业效益最大化。
5 结语
建筑工程设计对21 世纪的人类来说,其意义是重大的,但是,建筑工程设计过程又是繁杂的,要想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屹立不倒,因此,就必须科学地对工程设计进行有效的管理,提升管理者的素质,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理念,才能在市场中发展壮大,利用建筑工程的特殊性,在现在以至于将来,都能更好地为城市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于彩虹.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小议[J].青年文学家,2009(9):181 .
关键词:国际工程、电力、管理、精细化
浅谈涉外工程建设过程特点
从我们公司参与的涉外工程来看,国际电力工程建设呈现出涉及国家较多、文化碰撞交融、政治经济迥异、参建单位管理模式不同等较为复杂的建设环境。
浅谈涉外工程设计管理特点
设计工作的及时、有效,设计成果的优化、合理是整个项目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环节。涉外工程设计管理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国内设计工作,第二部分主要是现场实地的勘测及设代工作。虽然对于设计单位来讲,处理好两部分独立完成的工作轻车熟路。但是如何能够更好的将国外、国内两部分工作融合到一起,高效快速的解决现场提出的问题这才是设计管理工作的关键点。设计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必然趋势。
一、国内设计管理工作:
首先成立一支团结、高效、反映快速的设计团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支团队能够及时地将国外反馈回来的信息反映到图纸当中,能够及时地处理现场出现的问题,能有效地出具处理方案。这支团队应在本工程国际设计部的统一部署下完成本职工作。
输电线路工程国内组织结构
变电站工程国内组织结构
二、设计进度的控制:
设计单位按照一级进度计划提出施工图设计文件全部卷册目录;测量人员配置应能满足两个施工标段的测量进度;设计图纸交付进度应能够满足组织审查、施工、采购、调试等时间节点的安排。
三、设计图纸的管理
项目能否成功项目经理应重点关注的三个标准:一是准时;二是运算控制;三是以业主满意为原则。
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规划设计在执行。就一个项目来说合理的规划设计是项目经理在开展工作之前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工程项目的进度在项目开展的过程当中随着环境、人员、机械以及施工方法的变化逐步的进行调整,项目经理应在变化中不断地对之前的规划做滚动调整。例如:初步设计的审查、设计进度的审查等
项目经理应对设计人员强调工程资金的紧迫感。一在满足业主要求、使用功能的同时应优化图纸设计。二仔细审核图纸中的材料清单,尽量避免施工过程中因材料采购问题而影响工程进度,甚至造成大量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例如认真组织图纸会审,将审查意见及时落实等。
建立图纸信息网络档案,在项目管理团队中搭建一个网络平台。图纸清单、图纸的发放时间、施工单位接收图纸时间、接收人、下一步图纸的发放计划等都应该在这个网络平台中体现出来,确保各个管理人员清楚地掌握图纸与施工进度之间的关系。如有能力可以进一步深化工作,比如将电子文档的图纸挂到网络平台上供各个专业的人员审核使用。
四、设计变更的管理
完善的责任制和跟踪管理制度能够更好地将设计变更在工程实际中得以体现。
完善的责任制:设计变更是设计单位更改蓝图最有力度、最有效、最正式的方法,也是施工单位按照设计意图施工的有力依据之一。完善的责任制度要能确保设计变更是业主、管理单位、设计、施工单位共同真实意图的集中体现。设计变更内容应该按标准的程序提出。审查、审核、批准、执行进行。
设计变更的跟踪管理制度:管理部拟派专职的设计工程师管理设计工作。设计管理工程师在签发设计变更单的同时,应根据工程的需要建立电子文档的设计变更通知汇总表,更要及时更新表格的内容,并定期(一般最好在工程周例会或是月例会中)下发给施工单位专职人员进行核对。
例如:某国外工程变电站设计变更跟踪管理汇总表
设计变更通知汇总表
序号 变电站 变更内容 变更编号 附图 设计交付时间 交付人 交付施工单位时间 接收人 交付管理部时间 接收人
1
2
3
4
5
五、设计变更的意图
设计方案的更改往往是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例如:业主的要求、施工环境的改变、施工条件的约束、也有可能是设计本身的问题等等。设计变更的管理者要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设计变更的意图。
设计变更在施工中的体现是管理工作的重要一部分,管理人员应认真地执行设计变更中的内容,并积极协调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之间的关系。对于已经完成的单位工程变更,管理者应该要求设计单位对变更部分的工程量的进行核算。做好新增材料的统计,并及时通知采购部门补发缺少的材料。
浅谈涉外工程设备、材料及运输管理特点
一、仓储大库的建立
仓储运输是整个工程得以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国际工程中材料的供给受很多因素制约,材料运输的途径复杂而单一。国内材料的集港是多种途径的,而国内至国外的运输途径只有海运和空运,并且空运的成本巨大,因此仓储大库的建立尤为重要。仓储大库是施工材料集散地,是国内与国外材料运输的中转站。如果说材料是整个工程中的血液,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进度,那么仓储大库就是泵出血液的心脏,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仓储保管的协调管理
物资现场保管责任单位应根据设备供货商提供的设备保管要求,按照设备性能、类别分别存放,做到"二齐、三清、四号定位"(物资摆放整齐、库容干净整齐;材料清、数量清、规格标识清;按编号、按区、按架、按位定位)。严格按照保管要求由物资管理部监督定期检查盘点(每月一小盘、每季一大盘),并按照设备特点定期维护(例如:防腐件每月一次)。
仓库管理员的日常操作必须严格执行仓库管理制度,对当日发生的出入库设备材料必须及时逐笔登记明细台帐,做到日清日结,确保设备材料进出及结存数据的正确无误。每月按时将明细台账的数据汇总后提供给业主管理部和物资管理部。
业主管理部专职管理人员必须及时安排将施工单位提供的数据逐笔录入Poweron 系统(项目管理集成系统)中,并将施工单位的明细台帐与Poweron 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核对,确保两者的一致性。
由合同规定的物资现场保管责任单位建立现场设备和材料仓库,保证仓库的条件满足各类设备材料的保存要求。要建立物资台账、制订物资保管和领用制度,采取防火、防盗等安全措施,确保物资不损坏、不遗失。
根据供货合同规定的设备交货期,物资管理部应随时了解、掌握设备发货动态,定期(每月一次,特殊情况出外)编制设备发货到货报表,及时发现并预警可能发生的设备迟交情况;施工单位应定期(每半月一次)编制设备简报,及时抄送物资管理部等各有关单位,内容包括设备到货情况、开箱验收情况及施工需要预计供货周期情况,所有简报信息,尽可能做到网络化管理。
三、仓储大库的运输需要有效的团队
资金、技术、设备都是影响项目成功的因素,但是,项目经理和团队的积极主动性才是关键,项目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要有一个高效的团队。
注:引自现在项目管理第8章项目团队
仓储大运更需要一个有效的团队去组织协调各项工作的开展。
例如:业主供应物资的管理、施工单位供应物资的管理、现场管理、物资开箱验收和检查、设备缺陷和事故处理、仓库的保管、领用、信息管理等等。一系列的繁琐的工作必须要在一个团队的周密安排,精心部署,合理组织下才能完成。
四、当地运输条件
我们承建的大部分工程多数都是第三世界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目前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重点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交通运输压力成为了另一个制约工程进展的关键因素。例如在地处热带雨林气候的国家内,丘陵地区山路起伏跌荡,道路绵延弯曲,这些客观因素严重制约了施工材料的运输工作,进而影响整个工程进度。因此,如何在确保运输工作安全的前提下,顺利地完成运输任务,是每个管理者应该深思熟虑地一个问题。
内陆运输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管理者应加强运输人员的安全教育,增强运输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立安全制度、安全措施、应急预案、奖惩制度、设立安全奖以激励大家的安全热情。管理者也应定期的督促人员对运输车辆进行安全检查、保养,及时的消除安全隐患,减少事故的发生几率。
内陆运输可依据距离长短、地形特点等不同,采取不同的陆地运输方式,制定相应的方案或计划。不同的运输方案都应该报项目负责人审批,通过后方可执行。
五、较大设备运输方案的审查
物资部和施工单位应参加大件运输路桥改造工程的验收,并进行重载试验;施工单位编制的大件运输实施方案需经过业主管理单位组织审查批准后实施;物资部应对大件运输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
从1998年住房体制改革起,房地产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企业的盈利模式建立在土地的持续快速升值上,随着土拍价格和资金成本的日益增高,房企净利率在不断下降。据统计,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整体净利率已从2009年的60%下降到2014年的11%,已接近制造业。房地产微利时代已到来,房地产企业必须改变经营策略,审慎拿地;还需要向制造业学习,对产品的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房地产企业的项目80%的成本在项目设计结束后定型。在房地产白银时代,设计管理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甚至决定一个项目的成败。
我在大型甲级设计院从事结构设计工作12年,后进入一家房地产企业从事设计管理工作,从一个画图匠转变成了一个有专业技术背景的管理者。我完整参与了房地产项目开发全过程――从对于意向地块的土地属性分析,项目定位,设计过程管理,到施工中技术配合和最终实施效果控制等。在房地产开发全过程中遇到许多与设计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我在设计院工作时接触不到的,而这些内容正是房地产企业设计管理的要点。
二、土地属性和项目定位分析阶段
前期决策部门意向获取某块土地时,通常会对土地属性进行分析,最终锁定目标客户。设计管理的任务就是把目标客户和产品进行匹配。整个分析路径是:土地――客户――产品。每块土地都有其独一无二的属性,反映在土地用途和规划指标上。基本的土地用途可以根据客户细分衍生出较多的细分用途,如果仔细研究可为房地产产品的溢价提供空间。规划指标主要包括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限高,日照要求等。这些技术指标的解释权在当地规划部门,设计管理者需要与之沟通并充分利用政策。在前期产品策划工作阶段,主导部门是营销,然而涉及概念规划和产品解决方案的内容对管理者的专业要求很高。因此,设计管理者必须充分参与其中,才能使产品更好地适应客户需求。如果土地属性没有和产品很好匹配,其结果就是产品不能实现高溢价或去化困难。此外设计管理者的参与还有助于决策者了解土地区位和客户需求敏感点、合理分配建造成本。以标杆企业万科为例,它清晰的产品线对应不同土地属性。不同产品组合搭配规划方案的不同,在相同容积率条件下地块货值也是完全不同的。这些都需要设计管理者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下达清晰设计指令给设计单位,再由设计单位据此进行概念设计。以龙湖为例,一个项目是否可以实施,必须通过项目启动会。启动会主报告涵盖地块概念方案设计,概念设计的成败直接影响到项目是否能启动。前期的设计管理工作充分体现了现代营销学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完成这些工作设计管理者既要有较为深厚的专业背景,还要有管理学和市场营销学知识。
三、图纸设计阶段
(一)设计供方管理
在图纸开始设计之前,首先要选好合适的设计单位,也就是设计供方的选择。设计供方主要有建筑方案设计公司,建筑施工图设计公司,景观方案和施工图设计公司,室内设计公司,水、电、燃气等市政设计单位,智能化设计单位,灯光照明设计单位等。一个工程少说也有近十家,怎样选择与项目匹配的设计供方十分重要。一般会兼顾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擅长原则:有的擅长托斯卡纳风格,有的擅长现代风格,还有的擅长新古典风格。建筑设计方案单位的选择应与项目定位相匹配。第二,成本原则:设计费用的成本控制,对不同建造标准的项目选择不同的设计单位,并给出设计费限额指标。第三,磨合原则:尽量选择以往配合过的设计单位,这样与他们的沟通成本会降低。对于重要的设计供方选择,还要进行设计单位的招标。这需要设计管理者在前期充分考察设计单位的规模,人员构成,已完成项目,再确定该单位是否有资格入围。设计单位的招标还需要注意其以往业绩,是否可以支撑其完成本次设计任务,不能盲目低价中标。目前各大标杆企业,都建立了设计供方战略合作伙伴资源库。通过前期的充分考察设计单位方可入库,后续通过商务谈判与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中,设计单位看中与标杆企业长期合作的业绩;而标杆企业也能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拿到比市场更低的设计价格。
其次,如何有效管理众多设计单位,除通过设计合同约束,设计任务书指导外,还可让后续设计单位对前置设计单位进行监督验证。例如,可提前引入施工图设计单位对方案设计单位的成果进行验证,如方案结构是否可行?方案成本是否还有优化空间?又如景观设计单位可对影响景观铺装市政设施提出优化意见;市政专业也可对景观的大树、围墙基础、小品基础提出管线避让要求。设计单位相互穿插、相互监督,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弥补设计部个人管理人员的专业不够全面的不足,减少图纸的错、漏、碰、缺。
(二)设计质量管理
选择了合适设计单位后,还要重视项目具体操作团队的水平,并且在设计之初就必须明确唯一对接的工程负责人。设计单位工程负责人(简称乙方负责人)的管理水平决定了其团队出图质量的高低。如果乙方负责人基本对项目不进行统一管理,具体绘图人员出手质量一般,则房地产企业设计部专业设计师(简称甲方设计师)对整个项目的设计质量的好坏就起到了关键作用。
甲方设计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根据项目定位和规划条件提炼出项目设计任务书,任务书中需要明确项目的区位、规划指标、设计范围、设计目标和原则、设计进度、限额指标等。各专业设计任务书中还需要统一输入格式,如结构输入荷载、计算软件系数取值等。现在很多房地产企业都不重视设计任务书,但一个好的设计任务书可以起到控制整个项目是否能满足业主需要以及控制出图质量的作用,属于设计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编制出一个符合项目需要的,指令清晰的任务书,对甲方设计师的专业功底要求很高。甲方设计师需要有专业背景,预判设计难点要点并有效控制。
在设计开展过程中,甲方设计师要及时与乙方负责人沟通。对于需要解决的问题如规划、消防、人防等解释权在政府相关部门的重点问题进行主导,陪同乙方负责人和专业工程师前往相关部门完成沟通工作。这种沟通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沟通不及时,甚至可能发生颠覆性的设计失误,影响项目开发节奏,给企业带来损失。
在设计图纸完成后,需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查(简称内审)。内审不同于政府的图纸审查(简称外审)。外审由外部审图公司主导,偏重审查图纸是否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内审由房地产企业的设计部主导,营销、工程、成本、物业参与;营销的审图侧重点是户型、样板区的流线、外立面的部品部件是否与定位相吻合;设计审图的侧重点是技术上是否做到满足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是不是最经济合理的方案;工程审图的侧重点是设计图纸在施工时有没有难度,各专业之间是否有矛盾冲突;成本审图的侧重点是图纸表达是否清晰,是否有今后在结算过程中产生争议的条文;物业审图的侧重点是项目在交付后,日常维护是否方便,是否有较高的运营成本。所有内审意见均需提供给设计部,由设计管理者综合取舍后,提供给设计单位对图纸进行修改。标杆企业一般在每个设计阶段召开1~2次内审会,及时发现问题以提高出图质量。
(三)设计成本管理
设计成本管理也是设计管理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很多标杆企业均有自己的限额设计体系,对项目的建筑、结构、景观、精装修经济指标都有明确规定。如何能真正让这些指标落地,设计管理者必须熟悉这些技术指标的相关变量以及怎样控制这些变量,使之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满足企业限额设计要求;并对无法做到的个别指标有所预判,及时通知成本测算部门调整预测。例如,有关圈梁、构造柱、腰梁、门框、窗台梁等二次结构的含钢量和混凝土含量,由于某些地方规程标准高于国家规范,实际用量较大。二次结构构件由于数量众多,绘制起来花费大量时间,一般施工图设计单位只是给一个统一的文字说明;实际操作中某些位置由于情况特殊无法用文字表达清楚,这也是今后结算容易出现争议的地方。建议参照标杆企业的做法――由施工单位绘制二次结构图纸,并由甲方和乙方设计师共同确认,在施工招标前就将二次结构的工程量锁定。又如钢筋搭接方式、马凳筋的型号位置数量、预留钢筋的锚固方式等与施工工艺有关的但是会影响含钢量的技术参数,都应以书面图纸会审记录的方式明确,以免日后产生争议。
建议在设计合同中明确限额设计指标相关的奖惩措施,调动设计单位主动优化设计的积极性。还可以引入第三方优化机构或是行业专家,对设计图纸进行优化。这些都是设计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
(四)设计进度管理
设计进度的管理也是设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目前房地产标杆企业大都成立了运营部,这个部门负责制定整个项目的开发计划。设计时间资源配置也作为一个专项计划纳入其中――即设计专项计划。设计专项计划一旦制定并通过评审,就要严格执行。开发中比较重要的证照,如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都与这个设计专项计划中的出图时间密切相关。目前标杆企业的开发节奏是拿地到动工5个月,拿地到开盘9个月。一般项目的设计周期按照这个节奏是相对紧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因定位不清晰导致的反复修改,和政府部门审批时间的刚性。设计管理者在制定设计专项进度计划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这些不确定因素,能够尽量将部分设计工作前置,为后续工作创造有利条件。标杆企业在拿地之前的启动会阶段已经完成了项目的概念方案设计,有的甚至已经完成了扩初设计。
四、施工阶段
(一)现场巡检制度
通过外审、内审、会审的设计蓝图正式下发施工后,设计管理者应建立定期巡检制度,时间可按月度,也可按项目节点完成情况。现场巡检的参与部门为工程、成本。监理有义务监督施工单位是否按图施工,但监理单位和项目工程师未必完全理解设计意图,所以设计现场巡检重点关注的问题是现场施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对于没有按图施工的应及时整改,并做好相关鉴证。
(二)变更管理制度
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不可避免。标杆企业设计变更均纳入OA系统管理。系统中对于设计变更的原因进行分类,是属于设计错漏,现场施工条件限制,还是设计优化;系统还要求成本部对变更进行核算,及时掌握动态成本。对不合理的设计变更或者极大增加成本的变更,分管领导有权要求重新设计。整个项目的变更发生值不宜超过预算总价的3%。
五、项目交付阶段
(一)客户答疑
在项目的竣工交付过程中,有客户对项目的规划、面积、结构安全等存在疑问的,需要设计管理者进行现场的专业解答,以消除客户疑虑,提高客户满意度。
(二)项目后评估
在项目竣工交付后,对项目的设计的优缺点进行梳理总结,形成项目后评估报告,尤其对一些交了“学费”的设计失误予以分析,建立错题集,避免下次再犯。这些都是企业的宝贵财富。
六、结束语
关键词:设计 设计管理成本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1、设计管理的意义
当今房地产业的竞争日益加剧,产品精益求精,力求完美提升总体回报。随着社会总体生活水平的提高,成熟房产公司项目开发开始着眼于体现高质量、高品味、高效率。规划设计成果决定了70%-85%的项目成本,是决定房地产项目开发成本的极其重要因素。有效的成本控制、精益求精的产品设计与创新已经成为提升企业竞争的核心工作。企业的设计管理部门从中承担着主要的职能。
高效的设计管理工作是高效项目运营的基础,可减少项目资金时间成本、提高项目销售收入、提升企业品牌和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产品的竞争,名牌产品造就品牌企业,规划设计造就产品的品质、成本和品牌。而高效的设计管理工作决定了项目的品质、成本和品牌。
2、设计管理工作实施的关键
首先应树立管理的宏观意识,理解其意义,明确目的,把握关键,将管理工作落实到规划设计各阶段工作的重要环节中。设计管理工作应具有项目整体目标的总体意识,具备考虑营销、施工、配套等开发建设各环节综合因素的综合意识。需加强对市场的了解,把握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方向。了解与分析客户需求,把握 产品发展趋势。 对设计公司的管理与协调,做好设计招标、做好合同管理,实行中期沟通、监督,落实奖惩措施。完善甲方设计标准,坚持全程优化设计,专家会议评审制度,内部审核制度化等。
2.1构建完善良好的管理团队
基于良好的设计管理团队,在明确的管理目标指导下运作,最终又可以最大程度的达成项目的设计工作目标,乃至项目的总目标。构筑完善的规划设计管理架构,培养良好的专业以及综合素质,建立科学有效的管控流程,保证管理工作的高效准确。开发规模加大,并不意味着人数势必呈同比例的增加,而是应该通过架构的优化和资源整合,提高人均生产效率,保证设计部门高效率运作。
2.2合理掌控设计管理工作的成本、时间、效率
设计费用本身就是规划设计成本的直接构成部分;合理的设计费取定是保证质量与进度的基本条件之一。取费的合理有利于设计单位选择的合理性 ;有利于设计单位资源配备的优先性和设计师积极性的发挥;直接对具体设计人给予的适当费用,对积极性的发挥会有更积极的作用;设计阶段设计费用应基于“设计成本预算”文件为依据而确定的。 应避免出现为节省成本而压低设计费,为追求效果设计费失控。成本部门制定项目目标成本。 目标成本首先须合理,建立在长期数据库积累的基础上。设计部门制定偏差率,如:结构含钢量偏差率;景观造价偏差率;示范区成本偏差率;材料设备选用偏差率;
设计费偏差率。设计的时间成本,注重制定合理的设计各阶段工作周期,影响到设计质量以及项目成本。设计管理工作的高效率运作是控制设计质量的重要保证,设计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对项目的质量以及工程成本有着直接的影响 。
2.3建立并实施全过程的技术管理制度及流程
2.3.1建立以流程为基础的设计管理规范化体系
2.3.2制定严格编制、审核初步设计概算以及施工图预算的流程。为以后的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打下基础。
2.3.3 实行限额设计;建立完善的图纸审核管控制度。当前设计单位普遍存在着设计不精、深度不够的情况。这是增加工程造价的不确定因素。由于设计频繁变更,给工程造价控制带来一定的难度。必须依据开发经验和投资估算的要求,有效地确定设计限额(造价、三材消耗指标等),并建立奖惩考核激励机制。针对突破了造价指标的专业及具体部分,须分析原因,用设计修改的办法加以解决。克服只顾画图、不顾算帐的倾向,变“画了算”为“算了画”。并利用同类建筑工程的技术指标进行科学分析、比较,优化设计,控制工程造价。加强出图前的审核工作,以求得提高设计质量,将工程变更的发生尽量控制在施工之前。从设计阶段所设计的成果来看,设计方案的不足或缺陷加以克服时,所花费的代价最小,可取得的效果最好。在施工图出图前加强审核管理工作,可最有效的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2.3.4制定严格的设计变更、修改、签证管理流程。将设计变更根据原因分类:1).设计类:A.超成本目标、B.设计优化 、 C.设计错误、D.设计缺漏、E.补充设计、F.二次设计、G.现场条件
2).现场施工类: A.施工错误、 B. 施工困难 、C.施工进度要求.3).营销类:A.客户需求、 B.竞争需求4).设计变更签证率控制
很多项目由设计失误所带来设计变更占总建造成本的3-10%,其中重复性错误占相当比例。为降低设计变更签证率,建议采取的策略如下: A)、建立施工图阶段的长期合作伙伴;B)、给予合理的设计周期;C)、甲方完善标准化构造设计;
3、限额设计工作的初步探索
3.1限额设计的概念:
限额设计是将上一设计阶段审定的投资总指标和工程总量指标,预先合理地分解到本阶段各专业设计、各单位工程和分部分项工程,根据各单位工程和分部分项工程的投资细分指标,进行限额设计。
3.2限额设计的目标管理:
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的投资估算,经批准是初步设计的投资最高限额;初步设计阶段编制的设计概算,经批准是施工图设计的投资最高限额;施工图设计则按照概算投资细分指标进行限额设计,形成施工图预算。估算、概算、预算等不同阶段的投资指标有前后制约、相互补充之作用。只有防检与监控、预先措施与事后综合平衡相结合,才能不会突破投资目标值,这就是限额设计的目标管理。只要这个目标管理到位,限额设计工作就会成功,项目的投资目标值就能实现。
3.3限额设计的流程管理:
投资分解和工程量控制是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法。 首先将上阶段设计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分解到各个专业(单位工程),审核其合理性;然后再分解到各单位工程及其分部工程,审核其合理性。通过层层限额,实现对投资限额的控制与管理。限额设计的技术关键是要控制好设计标准和规模,确定好限额指标。在设计之前,对限额进行分解分析是切不可缺少的一步。
3.4限额设计注意点:
为了体现限额设计控制投资的主动性,在设计前就要求合理的分配各工程项目、各单位工程及分布工程的投资,以控制设计。限额设计工作的实现需要设计单位的密切配合与实施落实。
4、设计管理过程中的经验
4.1计划管理是时间成本的保障;
4.2完美、效率、风险之间找平衡,提高决策效率;
4.3流程优化可降低时间成本和因失误引发的成本增加。将先后串行工作变为并行前置,将产品创新设计、部品工作前置,规划、建筑设计、结构、设备、与功能平面同步开展,使方案可高效实施;明确项目公司、集团公司二者的关系;
4.4加强设计管理部门的市场意识和策划能力,能准确把握项目市场意图,确定正确的产品设计方向。准确执行各阶段设计成果标准,减少人为增加的工作复杂度;通过持续的学习、考察、研究,完善充实设计部门技术资料库,是不断提升设计管理团队专业知识,奠定产品创新力的有效途径。
4.5选择优秀的设计服务商;选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可以事半功倍;加强合作伙伴管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设计单位、供应商、模型制作等各个涉及设计的单位;在设计过程中,持续定期的进行技术沟通和审核; 力求合同约定清晰;
4.6多一些束缚和意识,少一些随意。如:市场定位;成本目标;政府要求;重视客户心理,重视传统风水因素。
参考文献:
【1】《建筑师设计管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01-01
【关键词】工程;造价;原因分析;措施;管控
1、概况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各类突出问题,特别是投资失控问题很严重,如超概算幅度一般在10~50%之间,且幅度愈来愈大,这不但降低了项目投资的效益,而且导致投资严重失控。为什么投资失控,如何采取有力措施,更有效的管控好项目投资,是一个亟需研究的课题。
2、超概算主要原因分析
2.1 立项阶段
不少项目业主为了争项目、赶工期,前期工作比较粗,在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时,故意压缩规模和投资,制造“钓鱼工程”,待项目立项开工后,才逐渐将原来隐匿未报的各项投资列算出来,要求调整概算。有的业主擅自增加建筑面积和提高建设标准,要求增加投资。从项目管理现状来看,总是事前主动控制少,事后被动控制多,不断追加投资已成定式。
2.2 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首要和关键环节,设计费虽然只占造价的2~3%,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确在75%以上,是造价控制的最薄弱环节。
2.2.1 技术与经济脱节
1) 政府和社会方面。政府、行业除了制定有关设计规程规范以外,对于方案的优化、材料的选择、造价的高低,既没有明确的控制办法,也没有对设计单位有效的考核标准。社会审查机构设计审查时只注重设计方案技术上是否先进可行,功能上是否能满足要求,结构上是否安全可靠,往往忽视工程造价是否合理。
2) 设计单位方面。设计单位缺少对设计方案造价指标的控制约束机制,设计人员往往缺乏经济观念,造成技术与经济分离,设计过程中缺乏科学有效的优化手段,设计偏于保守,投资偏高。
2.2.2 现有设计取费方式
现行的设计费用是按照建筑安装工程费的一定比例计取,即工程造价越高,设计费也越高,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设计单位通过提高总造价,从而提高设计费。
2.2.3 基础资料不足,设计周期短
因项目急于开工建设,正常的设计周期得不到保证,设计需要的基础资料很缺乏,设计方案比选工作深度不够,统计资料表明,有90%以上的项目普遍存在可行性研究深度不够、外部建设条件不落实、缺项、漏项情况。导致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大量变更设计、漏项,甚至是重新设计,造成了工程造价的大幅度增加。
2.3 实施阶段
2.3.1 重质量和进度控制,轻造价控制
质量是工程的根本,进度是业主的重要考核指标。项目管理一般在质量和进度控制上采取了强有力措施,严格执行“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三级质量保证体系。虽然,绝大多数工程建设项目中标价低于预算价20%左右,但由于只要质量达到工程验收的优良标准,项目投资超过概算,仍然被评为“优良”工程,导致相关方控制造价的意识相当薄弱。
2.3.2 轻合同管理
1)合同管理难度大。招标文件对部分工程的划分不合理,指定分包工程增加了合同管理难度,影响了投资控制。
2)合同管理不规范。第一,合同条款不严密,合同谈判时对一些明显不平衡报价未作调整,造成不必要的投入。第二,未严格执行招标文件技术规范计量支付条款的有关规定,对一些已包含在工程量清单中不应再单独计量的附属工程进行重复计价。第三,未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对计量支付工程数量的有关要求。
2.3.3 变更设计控制不严,管理不规范
1)未严格执行变更设计审查、审批的规定。有的项目建设单位,为争取到更多国家财政投资,待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存在通过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和改变工程建设内容的行为,导致投资增加。
2)变更的特殊性。一是,修改设计工程量以工程变更形式出现;二是为赶工期变更设计积压,不能及时计量,工程款支付采取估算预付的办法;三是,变更设计的计价不合理,单价确定不规范,部分工程数量大、对造价影响大的变更单价的确定均具有随意性,且明显高于工程定额等计价依据计算的单价水平,这给工程管理和计价带来一定困难,不利于造价控制。
3、控制造价的措施
3.1 杜绝“钓鱼工程”
项目建议、可行性研究是产生工程造价的源头,若决策失误,则给国家或业主造成不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浪费和损失。因此,一定要加强业主教育和培训,规范业主行为,严把方案设计关,组织一批懂设计、懂造价、熟悉法规、公正严谨的专职审查人员对建设项目进行论证、咨询,把建设项目的决策建立在优化评选的基础上。坚决杜绝“钓鱼工程”,准确编制工程估算,保证估算起到控制工程总投资的作用,在源头切实有效遏止“三超”现象的发生。
3.2 健全设计管理制度
3.2.1 加强政府监管
政府主管部门应把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控制纳入法制化轨道,建立健全相应法律法规,改变设计单位一般只对工程技术方案负责,对造价的高低没有任何责任的状况,使设计单位和设计者对工程造价有明确的控制责任,坚决杜绝随意加大安全系数,不顾工程造价,浪费资源的低级设计。
3.2.2 调动设计单位优化设计的积极性
对设计单位通过优化、限额设计而节省的投资,按一定的比例给予奖励,并做为评选优秀设计一个重要指标;对由于设计原因引起的投资追加和浪费,不但要扣减设计费,给予经济惩罚,还要通报批评。
3.2.3 改革设计费用计取办法
改革现行设计收费计取办法,调动设计单位、设计人员降低工程造价的主动性,从设计上降低造价。
3.2.4 提高基础资料质量
提高工程项目外业勘察等各种基础资料质量,保证正常设计周期,给设计人员充分时间,对设计方案进行充分比选,提高设计深度,以完善的设计保证工程实施过程没有重大变更。
3.3 加强实施阶段监控
3.3.1 严格合同管理
工程承包是一种商业行为,通过签订合同,承包人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合同约定工作,并按一定的价格取得相应的报酬,合同文件是甲乙双方共同执行的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性文本,“一切按合同办”是造价控制的有力保障手段。
政府应建立超概算责任追究制,通过项目验收、项目评奖和项目审计等手段,严格规定超概算不得参评。
3.3.2 严格控制设计变更
建立完善的变更设计管理制度,明确有关管理人员的责权利,规范设计、监理、建设单位人员在设计变更的管理行为,提高其履行职责的积极性。对设计变更必须进行工程量及造价增减分析,尤其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一定要多方案研究比选。对不符合条件的变更,坚持按原设计图施工。防止通过任意增加设计内容,提高设计标准而增大工程造价,切实达到投资控制的目的。
[关键词] 企业;工程预算;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76 [文献标识码] B
一、引言
工程预算作为促进企业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企业的管理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确定投资款项、完善企业管理、优化投标方案、签署工程合同、组织竣工结算的重要依据,而且是衡量项目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恰当、经济的重要参考。为了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就必须要求施工企业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上进行合理的优化和配置,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对工程项目的建设进行监管。随着现代工程项目的建设发展,传统的工程预算管理体系早已过时,因此要求我们应该根据时展需要,采用先进的工程预算管理体系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有效地监管,本文深入分析了现在企业工程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企业工程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没有统一完备的企业工程预算定额体系
一方面,企业的工程建设在编制预算时应当考虑到很多的影响因素,比如企业技术水平、工程项目的建设类型和风格、地区之间的差异等。但是目前很多的企业在编制工程预算时并没有考虑到或是并没有完全考虑到以上因素的影响,导致在预算中出现了借用定额的问题,这就很可能导致编制出来的工程预算存在偏差。另一方面,由于地区之间经济水平发展的不平衡和各区域间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的不一致,可能导致那些跨区域建设工程项目的企业编制的工程预算存在偏差。这些偏差可能主要表现在工程预算的取费基础和标准、预算的定额和编制等。这些偏差的出现可能导致编制出来的工程预算严重脱离实际,从而影响工程预算管理的实施效果。
(二)没有科学明细的企业工程预算管理模式
虽然我国在工程预算建设制度上要求做到“三算”。并且在“三算”的每个环节还建立了审查制度,但是形同虚设。很多企业在实际的工程预算管理上都脱离“三算”,出现了“三超”等不良现象,究其原因即为没有科学明细的企业工程预算管理模式。在当前的工程预算管理模式下,很多工程监理单位仅仅侧重于对工程进度的管理和进行阶段性地质量测评,而很少进行项目的投资决策分析管理;很多设计单位仅仅侧重对设计的每个阶段进行详细预算,而很少去控制设计方案的造价指标,进而造成投资费用偏高,设计保守。在企业的施工招投标环节,由于没有正确计算工程的各项标价和表弟,加上工程成本管理不规范,导致资金乱投,投资管理失控,工程不能如期交工结算,从而给相关企业、机构和政府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三)没有完善严格的企业工程预算设计管理制度
据相关部门统计分析,得出以下两个结论:一是在工程的设计阶段可能对工程造价造成40%—80%的影响;二是在工程的施工阶段可能对工程造价造成10%—30%的影响。从以往绝大多数的工程项目建设来看,普遍忽视工程项目的前期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相反特别重视工程项目的后期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这就可能导致事倍功半的后果,从而出现上面说的“三超”的不良现象,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限额设计,即没有完善严格的企业工程预算设计管理制度。工程的设计单位往往忽视了前期的设计阶段的重要性,根本没有在优化设计方案上下功夫和时间,从而造成片面追求经济效率和施工阶段的工作量,这就可能出现严重的工程预算后果。
(四)没有准确动态的企业工程预算计算方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管理的技术和预算的计算方法也越来越丰富,这就要求在进行工程预算时应当采取准确动态的计算方法,但是目前我国在工程预算上仍然采用静态的计算方法,这样的方法不仅滞后,而且计算出来的结果可能不准确,不能准确有效地反映工程预算的造价情况,从而严重影响了企业工程预算管理的实施效果。从另一个角度看,不能有效地和国际方法的接轨,无法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而且,目前采用的工程预算计算方法是以好几年前的人力、材料、物件价格为基础计算的,严重脱离现实。
(五)没有健全激励企业工程预算管理的政策
当今社会不仅是科技和知识竞争的社会,更是人才竞争的社会。在企业工程预算管理上也不例外,工程预算人才是做好工程预算管理的关键,他们素质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工程预算管理的整体效益和效果。但是目前我国不仅没有先进的、高素质的工程预算管理人才,而且配套的激励机制也缺失。对于较为复杂、具有技术性的工程预算项目缺乏高素质的人才去应对。究其原因在于企业和社会缺乏对工程预算管理人才的激励政策,导致他们缺乏工作热情,没有工作的冲劲。
三、完善企业工程预算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统一完备的企业工程预算定额体系
一是因地制宜,合理调整。根据各个区域的不同经济发展状况、充分考虑施工的地域环境差异和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从而促进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从而使工程造价合理。二是提高工程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结合工程预算价格的实际情况,不断提高工程各组成要素的市场化程度,这也是其核心。只有使工程预算的价格准确地市场化,才能保证和控制整个工程投资总额的数量,从而更全面、更具活力地和其他工程建设企业相互竞争。
(二)制定科学明细的企业工程预算管理模式
一方面,建设单位应发挥核心统领作用。该作用主要表现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彻底改变以往不同参与主体的对立性和孤立性的状况。不断形成具有统筹管理的观念和意识,将工程的设计环节和施工环节有效的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从而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和投资控制。另一方面积极做好设计环节的工程预算工作,为施工环节和竣工环节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做好整个环节和各个阶段的工程造价全过程预算管理。工程施工建设环节中要严格参照设计环节的方案进行,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完善工程预算管理责任制,有效保证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造价预算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三)建立完善严格的企业工程预算设计管理制度
一是推行限额设计。这就要求必须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总概算初步的设计方案,有效设计施工图的实施。二是分解工程造价。主要是采用价值工程的原理进行,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改变设计取费办法,制定设计质量奖优罚劣的制度,使设计单位在批准的项目投资限额内,对多个方案的技术经济进行有效详细地比较和分析。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案达到节约工程投资的目的。如结构设计人员在选取梁、混凝土强度、柱截面、各方技术等级及配筋等方面。当然限额设计不能一味地考虑节省投资,而应尊重实际、科学合理,在实行限额设计的同时注重优化设计,兼顾功能提高。
(四)创立准确的动态的企业工程预算计算方法
我国目前实施的静态、滞后的预算方法在为工程预算管理上早就过时,因此,要实行动态的工程预算管理,就应该建立一套动态造价信息管理系统,这也是投资控制的有效工具。它由价格管理系统、造价控制系统、定额管理系统、造价估价系统等组成,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施工情况、地域环境差异等因素进行定额调整。在造价信息系统中,根据市场变化和施工周期的不同,可以准确、及时、全面地人工日工资参考价格、建筑材料价格、机械台班租赁参考价格及造价指数等信息,客观、准确、及时地反映市场价格变化情况,使预算人员对价格信息的动态一目了然,从而有效地指导工程建设承发包双方及相关单位合理确定工程造价,促进工程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五)制定健全激励企业工程预算管理的政策
针对目前我国企业工程预算管理方面的人才稀缺,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的实际情况。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一方面必须对预算管理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和岗位锻炼,不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预算管理方面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工作人员的造价预算管理意识,不仅要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而且对企业的各项管理必须熟悉明确。另一方面要不断引进高素质和先进的工程预算管理方面的人才,加强企业的宣传力度。最后企业要千万百计地留住人才,建立定期考核机制,对于优秀的员工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肯定他们的工作业绩,对于后进的员工要进行鼓励,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提高其工作责任感。
[参 考 文 献]
[1]陆酉琴.工程预算管理的现状及改善探讨[J].河南科技,2013(3)
[2]成群.关于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预算管理的分析[J].会计师,2012(11)
[3]陈阳.建设工程预算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6)
[4]王碧.论工程预算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外资,2012(9)
[5]章耀华.加强建筑工程预算管理的控制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8)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工程的设计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管理工作就是建筑的设计工作,设计的质量和业主与现场施工两个主体的联系和密切。设计是不是高质量的,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质量,因此,做好设计管理至关重要,和项目的成败有很重要的关联。所以,在建筑工程的准备阶段,一定要对设计阶段的设计管理进行研判和计划,因为设计管理工作是建筑设计方案决策的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同时,设计质量的高与低也直接影响项目的投资和后期的效益。建筑工程的管理在建筑设计中的位置很重要,项目的设计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是要保证投资金额的科学和合理,如果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金额没有进行合理科学的估算,就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的施工成本,所以,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之前,一定要先拟定一份任务书,以便于有效的管控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成本。同时,最好能够有效的控制施工图的设计质量,这是完善施工项目的整体造价的一个关键的工作。此外,对于设计环节的专家会审工作,一定要更加的重
视。比如,在设计方案形成的环节里面,对于各个设计方的意见,一定要多多的吸取,工程的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分析建筑工程的布局、技术、功能等各个因素。
二、建筑设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优化设计认识不足
我国很多的工程建筑企业工作的重点都在工程施工的现场,根本没有意识到,优化设计对于工程建筑的重要性。大多数施工单位都是从招标的施工规范控制工程的成本造价,却没有意识到,优化建筑设计同时可以降低成本。业主一般缺少专业的知识,而工程建筑的设计人员却是按照业主要求设计,既不考虑后期施工的设计优化,对建筑设计优化的问题也不提出任何建议。
2、建筑设计管理的竞争机制不完善
我国建筑设计市场管理混乱,地方保护主义,不公平设计的招标,限制了建设设计的发展,既不能调动本地建筑设计单位工作的积极性,也不能使外地优秀设计公司中标,缺少完善的法律法规的保护。这些情况都是由于建筑设计缺少完善的竞争管理机制。
3、设计与经济脱钩,缺少动力和压力
我国建筑设计市场缺乏完善的竞争管理机制,设计单位大多不是凭借设计的质量得到项目,却是依靠关系中标,导致大多设计单位在工程设计上缺少竞争压力,缺少优化设计的工作积极性,也缺少设计创新的动力。很多建筑设计收费也极不合理,与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脱钩,使建筑设计公司不会更好的考虑建筑设计的经济性,不能降低工程成本。
4、政府缺少必要的监管
我国在建筑设计方面也有一些法律法规,确立了一定的设计标准,但在实际执行上却有很大的差距。大多设计公司只将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功能当作设计重点,却不考虑建筑成本。我国建筑市场还处于粗放型的管理,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与规范,所以很多建筑设计单位在缺少设计资格的前提下,还在参与建筑工程的设计,使建筑设计质量无法保证。
三、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的设计管理
1、方案审核
方案审核是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第一个环节,对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审核是工程设计管理的第一个工作。在方案审核进行的时候,主要工作是要针对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一个全局的审核。
2、对设计方案经济需求的分析
设计方案的好坏,不仅体现在施工技术方面,也体现了在经济效益上,只有经济效益高的设计方案才是值得考虑和选择的方案。因为,一个建筑项目的设计方案的经济性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所以,必须要做好经济需求分析工作。成本问题:设计方案要同时考虑到建筑的外观、实用性和功能效果,与此同时,还要做好建筑工程的预算工作,在目标的成本范围内,要注意选择最好的设计方案。比如,建筑外墙的装饰材料,不同价格的建筑外墙装饰材料,不同的玻璃幕墙的成本不一样,它们的外观和性能也是不一样的,要综合考虑。整体效益:第一点中提到的要考虑到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问题,但是如果一味的削减成本,却没有考虑整体的效益,也会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下降。因为如果过度的节省开支,材料的质量和施工的质量都没办法保证。比如,建筑楼层之间的楼板厚度决定楼层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如果只考虑要节省开支,而减少材料的使用量,或者直接使用低质量的材料,都会对建筑的质量造成影响,还会影响建筑安全性。
3、施工图的审核
施工图审核的前提是设计方和施工方在确定了设计图的相关事宜之后,施工单位按照设计方的设计要求,制定出详尽的施工方案图纸,施工方案图纸直接影响后期的施工质量,必须要对其进行严格和全面的审核,尽量确保施工图纸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对于施工图纸的审核,首先要确保施工图纸符合设计方的要求,避免偏离最初的预期;其次,要审核施工图纸中的各项指标,对于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的指出,并修正。
4、图纸的会审
在建筑工程的设计环节中,所谓的图纸的会审,主要指的是在具体的施工之前,进行专家会审,会审的参与人员除了一些专业人员,还要组织施工单位人员参加。图纸会审的主要目的和效果是可以通过会审这个模式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集中使用各方的智慧和聪明才智,分析、找出图纸中存在的不合理的地方,从而尽量的避免图纸中的问题影响建筑工程后期的施工,例如,针对消防设施,如果发现了设置的位置不符合建筑的整体功能,在会审的时候就可以通过集众家之所长,分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案,修正原图纸的消防建设方案。
5、设计的变更
建筑设计方案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在工程施工进行的过程中,发现了设计的方案和施工的实际情况有所偏离,就要进行设计变更。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比如,当设计不够科学,或者设计的材料需要变动的时候,都可能会出现设计变更的情况。
设计变更的进行需要设计部门对其进行分析和审核,综合考虑设计变更之后是否能够达到设计方案经济和实用的要求。设计的变更的前提是要确保设计单位和业主之间的意见一致。双方一般考虑最多的都是自己的利益,容易出现分歧。因此,要尽量避免设计额的更改,而这就需要在前期有效地加强设计管理的力度和合理性。
6、建立设计竞争的机制
建筑设计市场需要公平竞争环境,竞争环境更利于建筑设计单位的进步。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招标投标法》,规定符合条件的工程设计需要招标,可是在真正执行时,能够靠招标获得的设计项目非常少。即便中标了,也缺乏完善的评标方法,无法实现公平的竞争,所以,一定要建立设计竞争的机制。
7、建立设计电子平台
建立建筑设计的电子平台也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不同的设计公司,要根据公司的不同配置颜色,不同的线性线条与图层,使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平面图或者立体图观察到设计的成本和方案,并且可以对方案及时提出意见,进行修改。而设计电子平台也要进行权限的设置,对不同图层的锁定、图层的合并要实现多方面的控制和操作,使设计电子平台可以实现电子化的管理,做好设计图纸的存档工作。设计电子平台可以更好的完成信息传递、设计图纸审批、设计图纸传阅、设计图纸变更及检验等工作。
结束语
建筑设计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工程的成本。建筑设计管理需要不断的提升管理水平,在保证建筑设计质量的同时,努力提高服务的意识,使建筑设计更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谋求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丹.绿色建筑设计管理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4,07:165.
[2]潘可杰.建筑工程设计管理问题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9:246.
企业管理制度文本 1
第一章 内部管理细则文本 1
内部管理细则参考格式 2
公司内部细则 2
第一章 管理大纲 2
第二章 员工守则 3
第三章 财务管理 3
第一节 总则 3
第二节 财务机构与会计人员 4
第三节 会计核算原则及科目报表 7
第四节 资金、现金、费用管理 10
第五节 工资及奖金 14
第六节 税收及利润分配 14
第七节 利润上交和库存物资财务管理 14
第八节 会计凭证和档案保管 15
第四章 人事管理 16
第一节 总则 16
第二节 编制及定编 16
第三节 员工的聘(雇)用 17
第四节 工资、待遇 18
第五节 假期及待遇 19
第六节 辞职、辞退、开除 21
第七节 附则 22
第五章 行政管理 22
第一节 总则 22
第二节 文件收发规定 23
第三节 文印室管理规定 23
第四节 电脑室管理规定 24
第五节 办公用品领用规定 25
第六节 电话使用规定 25
第七节 车辆使用管理规定 26
第八节 摩托车使用管理规定 26
第九节 集体宿舍管理规定 27
第六章 合同管理 27
第一节 总则 27
第二节 经济合同的签订 28
第三节 经济合同的审查批准 29
第四节 经济合同的履行 31
第五节 经济合同的变更、解除 31
第六节 经济合同纠份的处理 33
第七节 经济合同的管理 35
第七章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38
第一节 房地产开发 38
第二节 房产销售 44
第三节 物业管理 45
第八章 工业管理 46
第一节 总则 46
第二节 引进和开发 47
第三节 企业管理 48
第九章 审计、监察 49
第一节 总则 49
第二节 审计 50
第三节 监察 51
第十章 考勤 53
第十一章 保密工作 54
第十二章 安全保卫 55
第十三章 晋升 57
第一节 总则 57
第二节 分则 58
第十四章 奖惩 59
第一节 总则 59
第二节 奖励 59
第三节 处罚 60
第十五章 岗位职责 62
第十六章 附则 81
第二章 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制度文本 81
企业经营方针目标管理制度 82
第一章 总则 82
第二章 制订方针目标的依据 82
第三章 方针目标编制的程序 82
第四章 方针目标的展开 83
第五章 方针目标的实施 84
计划管理制度文本参考格式 86
企业计划管理工作制度 86
第一章 总则 86
第二章 长远规划 87
第三章 年度综合计划 88
第四章 指标管理 88
第五章 计划指标的调整 89
第六章 计划的检查和考核 90
统计管理制度文本参考格式 92
企业统计管理制度 92
第一章 总则 92
第二章 统计报表的管理与分工 92
第三章 统计资料的提供、积累和保管 93
第四章 统计数字差错的订正 94
第五章 统计工作的交接 94
第六章 文字说明与分析报告 95
原始记录工作管理制度文本参考格式 96
企业原始记录工作管理制度 96
审计工作制度文本参考格式 98
企业审计工作制度 98
第一章 总则 98
第二章 任务和范围 98
第三章 机构 99
第四章 职权 99
第五章 程序 100
第六章 奖惩 100
第七章 附则 101
第二章 物资验收入库 101
第三章 物资的储存保管 102
第四章 物资发放 103
第五章 其他有关事项 103
计量室工作制度文本参考格式 105
企业计量室工作制度 105
企业物资消耗定额管理制度 106
第一章 总则 106
第二章 物资消耗定额的内容 106
第三章 物资消耗定额的制定和修改 106
第四章 限额供料 107
企业销售管理制度 108
第一章 总则 108
第二章 市场预测 108
第三章 经营决策 109
第四章 产销平衡及签订合同 109
第五章 编制产品发运计划,组织回笼资金 109
第六章 建立产品销售信息反馈制度 110
企业质量管理制度 113
第一章 质量信息管理 113
第二章 质量审核 114
第三章 产品质量档案及原始记录管理 115
企业设备管理制度(节录) 118
第一章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的制订、修改与执行 118
第二章 设备管理内容 120
企业技术改进与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 123
第一章 总则 123
第二章 技术建议和现代化管理优秀成果的内容 123
第三章 组织领导和职责范围 123
第四章 技术建议、管理建议的审查和处理 124
第五章 奖励与审批程序 125
第六章 附则 127
企业新产品开发管理制度 128
一、调查研究与分析决策 128
二、产品设计管理 129
三、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 133
四、新产品开发周期 137
五、新产品成果评审与报批 137
六、新产品移交投产的管理 138
第三章 企业内部行政管理制度文本 140
一、文件管理制度文本参考格式 140
企业文件管理制度 140
第一章 总则 140
第二章 收文的管理 140
第三章 发文的管理 142
第四章 发文程序与要求 143
第五章 文件的借阅和清退 144
第六章 文件的立卷与归档 145
第七章 文件的销毁 146
二、会议管理制度文本参考格式 146
企业会议管理制度 146
第一章 总则 146
第二章 会议分类及组织 146
第三章 会议的安排 147
三、印、信管理制度文本参考格式 161
企业印、信管理制度 161
四、报刊、邮件、函电收发制度文本参考格式 162
企业报刊、邮件、函电收发制度 162
五、打字、油印工作制度文本参考格式 163
企业打字、油印工作制度 163
六、总机管理制度文本参考格式 165
企业总机管理制度 165
七、电话机线管理制度文本参考格式 166
企业电话机线管理制度 166
八、计算机管理制度文本参考格式 167
企业计算机管理制度 167
第一章 总则 167
第三章 软件开发任务书的编制与审批 168
第四章 软件鉴定 169
第五章 操作证管理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