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生物提升计划范文

初中生物提升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生物提升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生物提升计划

第1篇:初中生物提升计划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优化;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09-0077-01

一、运用多媒体便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传统的教学往往在教学重点、难点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由于认知手段的单一性,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但利用多媒体可以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为它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比如讲“血液循环”时,心脏结构和血液循环的过程是重点和难点,心脏的结构比较复杂,涉及到的血管很多,学习起来容易混乱,特别是瓣膜的结构和功能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各个腔连接的血管,各腔的壁的厚薄及瓣膜就一目了然,容易理解。对于循环过程及血液成分的变化,用红色表示动脉血、蓝色表示静脉血,分别将体循环和肺循环的flas课件演示,再将整个循环演示循序渐进,依次显示,学生思路就比较清晰了。通过反复操作,印象加深,最后再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巩固练习,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只要恰当地加以运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了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便于突破知识的抽象化为形象化

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给学生提供实物图像、运动过程,利用放大、重复、慢放、定格特技手段来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化,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路刺激,从而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从一定程度上消除听课造成的疲劳和紧张。虽然初中生物的大部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很密切,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能够很好的理解,但毕竟还有一部分很抽象的知识,光靠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必须要配有一定的动画效果,通过感官的认识,才能更好的理解这部分抽象知识。特别是生理方面的知识。

三、运用多媒体便于突破时空的限制

在生物教学中常常有因受地理分布区域的限制而无法观察到的动植物,或因节令、时间的限制而难以与教材同步的动植物,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时空的限制,把各种生物及现象搬到课堂上,这样有利于学生直观形象地观察。如在严寒的冬天,很难寻找到桃花;由于受到地域的限制,在大西北很难见到一些名贵的植物品种,学习保护动物儒艮时,学生多数没见过这种海洋生物,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辽阔的海洋、生物的形态特征展示在我们的学生面前;学习企鹅时,教师不可能带学生去南极洲亲自考察吧。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有关南极洲的光盘,同学们一看,企鹅的生境、形态、运动、孵卵、育雏等一目了然,形象直观生动。

四、运用多媒体便于突破观察范围的限制

有些生物的生理活动过程是微观的、连续的,因而用常规的教学手段无法直观地、科学地展示。运用多媒体动画技术,可以化微观为宏观。将微观的变化宏观的再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抽象思维能力。如学习病毒相关知识时,病毒个体非常小,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利用超微摄影技术记录病毒的录像。在解剖并观察种子的结构中,由于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较小,学生很难看清,通过实物投影,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再如,讲“分析尿液的形成”时,其中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整个过程是微观的生理过程,常规教学无法直观地、科学地展示出来,我在搜索到相关的一个课件,它采用了三维动画技术,制作一个肾小管的模式图,用不同颜色的小圆圈代表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用大些的圆圈代表蛋白质、用更大的圆圈代表血细胞,用以说明肾小球过滤的原理。当动画播放时,学生犹如亲临其境,目睹了整个微观动态的生理过程,对内容有了很好的理解、记忆。

五、运用多媒体突破生物变化速度的限制

第2篇:初中生物提升计划范文

在中学课程教学系统中,生物教学占有重要位置,可以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正好符合了我国倡导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实际提高而生物课程中的实验室课程部分既作为初中生物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又是提高初中生物学习效果的条件,实验室教学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能够直接、生动地体现生物教学的趣味性,寓教于乐,可以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促进教学创新所以,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需要在既定的教学任务和计划下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安排好生物实验课程,合理地开展实验教学,真正实现初中生物教学的综合化发展

一、当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HTK]1用多媒体与黑板代替实验教学

现阶段,有许多初中生物老师没有意识到生物实验课程的重要程度,这与国内长久以来应试教育体制有关,教师们往往会只注重教学计划和目标的完成程度,同时由于课业任务繁多,不少教师采取削减生物实验课程的办法,有的还利用其他非实验形式取代实验教学,一些要求学生们实际操作的课程都变成了老师示范或者看实验视频,进而僵化了教学实践,降低了学生们学习生物的兴趣,影响了实验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导致整体生物教学效果不佳

[HTK]2实验教学过程程式化、形式化

目前,有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还处于较为僵化的模式当中,实验课程徒具其表,走形式的现象严重,进行实验时,教师为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通常将所有正确的实验步骤以及器材的使用方法一一演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循规蹈矩进行实际操作,因此,学生们可以很容易地得到课本的正确答案和结果整个实验过程没有师生互动,学生也不用自己去思考、提问,实验结果虽然令教师满意,学生们却只是走走形式,有的都不明白为何要按这样的步骤进行这种保险的实验方式并未让学生得到锻炼让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走向程式化,完全歪曲了素质教育的初衷

[HTK]3实验教学重点不突出

为方便教学,迅速提升学习成绩,教师们通常在实验结束,把考试预计要考的知识编辑成册,给学生们复习,这样一来,不仅不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还会给学生带来包袱,渐渐让学生出现抵制的心态,这必将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物实验教学同时,大部分教师对于实验的结果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仅仅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实验结果,造成了学生不能理解实验内容,即使是考试能得高分,但是所掌握的知识并没有得到提高,仍旧处于懵懂无知的状态

二、改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措施

[HTK]1加速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革进程

改革教学理念,既是加速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素质化发展进程的有效方式,也是也是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方式在改革教学理念中,普遍强调学生技术与智力发展,注重发掘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实际情况,合理正确地促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进步,增强学生的生物修养比如,可以在“动物的运行与行为”这节课程中,利用小组教学形式,建议小组学生在课外观察飞行类(麻雀)、游泳(蝌蚪)类、爬行类(壁虎)动物的行为方式、觅食活动、防御活动状态,获得观察记录,教师可以让小组间展开比赛活动,这样不但检验了学习效果,增强了实验趣味,而且还增强了学生积极求索生物知识,进入早期的科学探索的素质,从而为学生自身建立起一种满意的生物实验学习方式

[HTK]2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与学习热情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体系复杂多样,其项目种类繁多,任务较重,教师应该充分为学生提供主动展现的机会,对学生的建议加以重视和理解,扭转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被动局面,让学生主动学习例如“生物的生殖与发育”这节课里,教师应该让学生们参与和观察实例,安排学生养蚕,让学生观察并记录蚕的生长特点,记录各个时期的变化,这样就开拓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视角,让生物实验教学生机勃勃,学生们卓有兴致地参与进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HTK]3强化生物实验教学的实际效果

第3篇:初中生物提升计划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法;创新能力;培养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主要研究的是生命现象与生命的活动规律,不管是对知识技能的积累、创新意识的形成,还是对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生物实验教学都是不可或缺的 [1]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开阔了思维,通过运用有效地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不再拘泥于教材、盲从于固定步骤模式,勇于提出质疑,对实验材料以及流程进行创新,在领悟前人留下的科学智慧的同时,通过自己的动手其培养创新能力。

 

一、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

在以往的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课本步骤去完成,即便在完成之后的空余时间,仍然要求学生不能随意乱动,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对生物实验失去原有的兴趣,只将其作为必须完成的任务去看待,脱离了个性与创新,也就使得学生在动手时,不需要动脑;动脑时,缺乏动手实践,这种手脑脱离的学习模式使得生物实验课形式大过实质,单纯地将学生培养成机械化的“实验流水线工人”,完全无法发挥出生物实验课的实际效用。在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自行设计生物实验的步骤,虽然其中必定会有所欠缺,但是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探讨,让学生明白生物学科并不是仅仅依靠观察和理论的,更多地要自己提出假设、动手实践以及与他人交流。学生在对结果未知的情况下,开展生物探究实验,从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制定实验计划、动手实验、得出结论与交流,这其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个体的主动探究与他人的合作探究, 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索

(一)设计有效的拓展实验,提升创新能力通过设计有效的拓展实验, 去拓展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创新能力,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的课外兴趣小组以及综合实践,都可成为拓展实验的重要平台 [2] 。生物拓展实验,也即是对生物知识与能力的进一步拓展, 基于生物学科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去设计与实施拓展实验,将教材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通过探究的方式去强化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其中初中生物拓展实验包含“探究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探究水绵结构与不同池水中的藻类”等等。比如,在学习“藻类”相关知识点时,教师便可设计拓展实验“探究水绵的结构与不同池水中的藻类”,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首先去探究水绵的形态结构;然后为了更好的培育藻类,自己去制作适宜藻类生长小池塘;最后利用显微镜对池水中的藻类进行细致观察。 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池水、水草、光照以及水的颜色等多项要素,通过设计有效的拓展实验,去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并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展开动手探究实验,提升创新能力

在实际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 通过让学生进行动手探究,让学生懂得其探究过程实际也就是验证过程, 是对问题的解决过程,许多的真理与知识都是通过有效地探究实验得来的,因此,充分与初中生物教材相结合,有意识地让学生开展动手探究实验,不仅能够提升生物实验教学效果,还能提升创新能力。 初中生物实验中能够进行动手探究的有许多,比如观察种子的发芽等,通过动手探究去找到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契合与出入,发散思维,高动手实践能力 [3] 。比如,在学习“光合作用”相关知识点时,可让学生开展对光合作用产物的探究实验,通过教材介绍可得知,光合作用会合成淀粉且产生氧气,光合作用需要有叶绿素与二氧化碳作为实验条件。 针对其淀粉合成的真实性,可根据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去验证。首先,对天竺葵进行暗夜处理,将叶片中原本的淀粉全部消耗掉,然后进行将其一般进行遮光,在光照一段时间会后,将叶片摘下,并滴加碘液进行实验,会明显的观察到遮光部分没有变蓝,而没有遮光的部分变成深蓝色。通过让学生动手进行探究实验,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得到了验证,并且通过自己的亲手实践,学生不仅对知识点的印象更加深刻,还能在实验过程中,发散自己的思维,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实现开放性的生物实验探究教学,提升创新能力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学校应该转变传统生物实验教学的固有思想与模式,通过实现开放性的生物实验探究教学,去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所谓开放性实验指的是思想意识、实验工具、方案步骤、结论等方面的开放,具体落实过程中要保证教学目标、组织与内容的动态性与开放性,才能在保证学生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比如,在学习“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走向户外,开展以“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为主题的生物实验探教学,让学生自发组织学习小组开展实验探究,自行设计实验探究方案、过程与总结结论。这样一来,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兴趣会大大提高,在强化其基础生物知识的同时,有效地提高创新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型人才正是这个时代的高贵资源。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 初中阶段是学生知识积累的重要阶段, 通过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渗透探究教学的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实验课程中的主人,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丽娜.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索[D].苏州大学,2012.

第4篇:初中生物提升计划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能力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255-02

我校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都是紧密结合新课标版本的教材进行教学的,借助教材在实验活动设计方面的指导,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实际,成为我校生物实验教学的一个好措施。同时我校紧紧跟随生物实验的新课改思路,力求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主人地位,教师多辅助和帮助学生在实验中发展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但是在我校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仍然暴露出了很多的不足,为了能在教学改革中做出成效,现将针对我校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制约因素提出改进措施。

1.我校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实际分析

在笔者不断的听课、调研、问答观察中,发现在目前应用新课标版本初中生物实验教材进行的实验教学中的表现出了如下一些实际情况。

1.1师生地位不够明确。一直进行的传统生物实验课堂上以教师的演示为主的,教师把控课堂,长期处于主角地位,整个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是常见的模式,这严重忽视学生的主观学习情况和学生的学习需要,以教师的主观臆想判断进行的课堂教学从来没有进行过学情分析。在我校进行生物实验教学中有不少教师因为学生无法自学掌握知识就只从自己的角度进行教学,而不考虑如何能让学生去想办法学会主动分析问题,掌握生物实验能力和知识知识。

1.2知识传递和掌握情况模糊。因为新课标版本的初中生物教材上有很多的实验包含的知识点是比较重要的,有的教师盲目的因为它重要就讲的很多,而实验如何操作则被忽视掉了,讲实验和听实验的现象非常严重,传递的知识没有得以被应用掌握,最终导致学生听懂却极易出错的不利情况。

1.3课堂上以讲知识过程为主,忽视了如何让学生动手动脑去学习。比如在某教师的课堂上他把细胞相关的课外研究讲的很清楚,主观认为学生听得认真,但是学生在随后的实验和作业中却发现自己做不好题目。

1.4查漏补缺严重不足。教师在课堂上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完整全面的实验知识和操作程序,因此有意识的课后对部分学生进行查漏补缺,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但是极容易忽略的是课前学生的学习状态如何,因为在课前没能从学生主体出发分析学习情况,就难以预估学生在课堂上到底能学到多少内容,哪些是可能出现遗漏的。比如在学习《活性酶》的相关知识时,学生们对于活性酶的认识几乎为零,因此在课前用短短的时间做一个介绍不仅能促进学生知识面的丰富度,还能吸引学生的学习活性酶的兴趣,正是因为他们对于活性酶是零认识,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帮助学生认识活性酶的变化和特点,多例举实例促进学生的理解。

由此可见,在我校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是受到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方法等的制约的,为了在未来的生物实验教学中更上一层楼,我们需要继续加强教学改革,落实新教学方法和策略。

2.克服限制因素,优化提升初中实验教学的策略分析

上述众多制约因素在我校实现新课改的道路上起着阻碍作用,需要我们结合学校学生的情况和教学情况做如下改进:

2.1备课方面做好计划和学案配套。整个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需要做具体而仔细的教学计划,针对重难点安排更多的课程以便能在在课堂中安排好更多的活动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同时在学案的角度编排出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和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练习题。比如在笔者进行细胞观察实验教学第一课的时候就在学案第一页给出了很多指示学生如何进行显微镜使用、如何进行观察等学习流程和建议,以此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实验研究,即使学生不能在课上做出准确的操作,但是因为这些教学流程的指导也能使学生感受到实验操作的魅力。从实验中他们形成了对细胞的感官的认识,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他们这些感官认识创造一个吸引学生兴趣,探究生活的学习环境,进而让学生主体自主进行生物实验的探索。

2.2做好教材取舍,灵活使用新时期的多种教学法。读书不是只读书,教书也不是只教书上所有的内容,而是需要由教师在课前做好取舍,明确哪些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哪些需要在课上重点进行讲学,哪些需要学生课外学习。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顺序灵活的进行变动,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自己的教学情况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进行微调,高效利用教材实验活动,"信息库"等板块的信息加以利用扩展学生认知,借助情景教学法、体验法等先进教学法创造性地开展实验经常能让学生颇感兴趣,从而在试验中改进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经常能发出欢乐的笑声,学习变得快乐。比如某教师知道学生们喜欢做实验,所以每次都带上实验器具,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学生很喜欢上他的课,因此他能在这种情绪下带动学生进行学习,他把魅力发挥的比较充分,这就使得教学工作开展更有利。

总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有了很多的变化,同时也有很多因素在限制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们多根据实际情况去改进。

参考文献:

第5篇:初中生物提升计划范文

【摘 要】初中生物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认识社会探究自然的关键学科。初中生物来源于社会生活,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逻辑能力得到迅速的提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掌握良好的生物实验操作方法,提升生活实验的技能。

关键词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能力

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认识到了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不断进行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生物实验是最形象、最基本、最有效的探究方法之一,因此教师要鼓励同学们改进生物实验的过程,增强生活实验的手段,提高生物实验的方法,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

1.生物实验准备中提升探究能力

1.1做好学生探究意识培养

生物教师要认真的分析初中生物的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首先,教师要掌握本学期的教学安排,将需要进行的实验和课题在教学计划详细的列举出来,及时的做好生物实验的材料准备工作,这为生物实验探究奠定了基础。教师要做好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工作,告诉学生生物探究的重要性,让学生主动的进行生物的探究。教师要讲述探究能力在实验中的应用,很多的生物题型都是在探究中完成的,这样学生就会从思想上重视生物实验探究。

1.2认真设计生物实验

生物实验的实施步骤都有明确的要求,教师要提前做好实验用品的准备,做好教学方法、教学器材的准备。要根据教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进行实验步骤的制定,通过这个实验让同学们清楚的知道为什么要进行这个实验,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能够获得哪些科学知识等,从而提高生物实验的效果。教师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提高,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够顺利的完成生物实验,掌握生物知识。

2.开设多种形式的实验探究活动

2.1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初中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尤其是生物实验和生活联系紧密,同学们很快就能够进入到生物学习中去。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就要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发现实验中的问题,积极的进行实验的质疑。学生只有产生了问题,才能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例如在进行“神奇的微生物细菌和病毒”教学时,有的同学就会主动的提出问题,“84消毒液在家里经常使用,这里面蕴含着什么样的科学知识呢?它对病毒和细菌具有哪些作用呢?”这个时候教师就会带领着同学们在显微镜下观察84消毒液对细菌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在学习之后,有的同学就会问道,“大蒜和生姜是不是都可以杀毒呢?他们之间的杀毒效果具有哪些不同?”这些来源于生活的问题都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进行生物实验的探究。

2.2注重学生的探究思维

学生提出了问题之后,就会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探究中掌握创新能力。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会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实验方案,直到选择最佳的方案进行实验,教师要关注同学们在实验中出现的各种新奇的思路,收集这些重要的创新思维,让学生能够掌握良好的知识。例如在进行“藻类植物”学习中,教师首先让同学们探究水绵的结构,然后设计一个藻类的迷你池塘,在显微镜的作用下观察藻类植物。设计迷你池塘是最关键的步骤,同学们就会产生不同的想法,有的同学就会选择透明的玻璃瓶,在里面放入池塘水,将水草放进去,在阳光下进行照射,观察水中的颜色。这个过程就是学生思维能力的体现过程,教师要帮助同学们完善实验的步骤,加强探究思维的培养。

2.3进行实验探究经验交流

学生个体掌握的知识毕竟是少数的,在探究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同学们在合作交流中提升探究能力。在实验探究之前对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预测,有助于学生掌握探究的方向。在实验之后对探究中出现的问题和差异进行沟通了解,会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探究操作过程。例如在进行“光合作用”学习时,因为要对叶片进行分解观察实验,因此教师就可以提问,“叶片颜色为什么正反面不同?落叶为什么大多是正面朝下背面朝上?”同学们纷纷选择叶片进行知识的探究实验,观察了多种植物之后就能够发现一些问题。教师就可以组织同学们讨论,同学们纷纷的说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就能提高初中生生物的实验探究能力。

3.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创新

3.1探究改进实验材料和方法

在进行生物探究实验过程中,教师就要鼓励同学们创新探究实验,提高探究能力。学生可以探究是否可以改进生物实验的材料和方法,选择其他的材料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的效果是否还是同样的结论。例如在进行种子萌芽探究实验中,可以选择多种类型的种子进行实验,玉米种子、小麦种子、高粱种子、大豆种子等,通过多种种子的对比能够增强对种子萌芽的认识。

3.2探究改进实验的教材设计

教材中涉及的实验大部分都是操作简便材料方便寻找的,学生可以对现有的教材实验步骤进行探究,验证实验效果和教材中有何不同。实验设计复杂多变,教师要给同学们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多种实验设计的探究,例如在进行单细胞生物学习中,学生就可以在实验中探究使用冰、醋、糖、茶等多种材料观察草履虫的应激性,从而掌握单细胞生物的性质,提高对生物的认识。

初中生物实验是重要的教学组成,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依据学生的水平进行设计,在操作实验时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验,选择不同的材料或者是方法,在多次试验探究中掌握实验的方法。学生个人可能不能完成实验的探究,教师要鼓励同学们进行合作交流,在互动中提升探究能力,加强对生物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鲁中华.初中生物探究实验教学的延伸拓展[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1.(5):52-53

[2]杨占武.初中生物学生实验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 [J]. 课程教育研究 (新教师教学).2014.(12):85-86

第6篇:初中生物提升计划范文

《初中生物教学大纲》提出了对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的具体要求:“生物学习能力主要指的是学生在进行初中生物知识学习的过程之中,获取生物理论知识的能力、灵活运用所学到生物理论知识的能力、针对某一生物问题进行生物理论实践应用分析的能力.”主要目的就是能够从生物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思维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采取一种有效的生物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

二、互动型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进行互动型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生物教学的授课氛围将更加贴近于学生群体,并可以借助于先进的教学表达形式,创立一个学生和教师交互式的学习讨论环境.与此同时,随着现代教育理论对于知识应用能力要求的逐步提升,将生物基本理论和生物实践应用模式有机融合在一起,已经逐步的发展成为了生物教育模式改革的发展趋势.

通过进行互动型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将具有着生物理论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加深学生对于生物的理解,成为帮助学生终身学习生物的有力工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的能力,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生物理论实践能力,为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提供帮助.

三、互动型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

截至目前为止,我国的生物教学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生物教学的知识的传递相对比较局限,学生难以将自己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不解及时地反映给生物教师,学生也就慢慢的转换成为了生物学习上的被动接受者,严重地影响到了生物教学的教学效果.综上所述,如果难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生物教学理论实践应用模式的选择,很有可能导致生物教学效率的下降.

通过对互动型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模式的解读,不难看出,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之中,学生才应该是接受生物知识和进行对生物知识思考的主体,只有通过学生自主思考所建构的生物知识体系才是学生自己掌握的生物知识体系.在进行互动型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普及的过程中,难以让学生掌握主动的生物理论实践方案,学生所获取的知识的牢固性就会比较弱.针对这样的情况,不难看出,在当今的生物教学中生物理论实践应用过程中,难以充分享受到生物学习的情景和交流,是制约生物教学中生物理论实践应用发展的一大因素.

为了有效地提升生物教学中生物理论实践应用效果,生物教师应当充分的意识到自身的教学任务,在生物教学中生物理论实践应用过程之中,利用自己的生物教学经验和对学生生物学习心理的理解,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杜绝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之中机械记忆和背诵的方式,有效地促进互动型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效率的提升.

四、互动型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1.融合多种生物教学理论开展互动型教学模式应用

为了有效地解决我国生物教学中互动型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缺失问题,要在课堂上有效地实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效地提升生物教学中生物理论实践应用效率,也在教学过程之中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来解决生物教学中生物理论实践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生物理论实践应用的能力,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生物学习过程之中来.例如,在进行生物教学中生物理论实践应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昆虫》之中的各个知识点放在一起,让学生通过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提升学生的生物理论应用能力.

2.优化现有的生物教学中互动型教学模式应用结构

通过互动型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优化生物教学中生物理论实践应用结构,可以有力地改善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之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具体的来说,教学中生物理论实践应用教学模式要求生物教师发挥的主要作用是引导作用,要求生物教师在课堂上甘做学生教学中生物理论实践应用的指引者,辅助学生进行教学中生物理论实践应用.

在学生进行生物教学中生物理论实践应用的过程之中,教师应当充分总结出每一个学生进行生物教学中生物理论实践应用的基本特点,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特点的生物教学中生物理论实践应用教学模式,并帮助学生形成自觉的生物教学中生物理论实践应用学习态度.例如,在进行生物教学中生物《生物圈中的人》教学的过程中,涉及到“生物圈”这个生物教学中生物知识点,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主体的回忆过程,并将关联的理论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实际的生物教学中生物理论实践应用,在尊重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于生物教学中生物理论实践应用的理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提升初中生物教学效率,就要对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进行变革.通过合理利用相关的互动型教学理论,有效转换生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地位,使得学生真正成为生物教学中的主体部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生物教学中生物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度,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有着相当的促进作用.

探讨初中生物教学的优化策略

江苏省镇江新区大港中学212000赵夕珍

新课程标准下的生物课堂,注重学生基础和能力的培养.我们要以帮助学生把握所需要的最基础的生物知识和技能,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生物学新问题的能力.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巩固、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使学生“想学”、“会学”.本文笔者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一些优化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司空见惯的现象常常会熟视无睹,而揭示这些现象的本质,却会引起人们的高度注意.生物界绚丽多彩,可作为学生观察、研究的对象十分丰富.我们应该把生物教学的背景扩大到广阔美丽而又蕴含许多奥秘的自然环境之中,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生物知识,探索生物现象的本质.

例如,在讲述《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一节时,最好把注意力放在事实和现象的联结点上,即“在阳光下每一片绿叶都在进行生命活动”.对学生说:“在阳光下每一片绿叶都在进行生命活动,这生命活动在盛夏尤其活跃,没有这种复杂的生命活动,树木便无法活下来.这种生命活动不仅能够决定植物的存亡,而且也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许多科学家利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索这种奥秘,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利用这种生命活动实现粮食生产的工厂化还处于探索阶段.让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仔细想想,这种生命活动是怎样依靠土壤、空气中的物质来生产有机物质的,它又是怎样影响我们的环境与生活的,并畅想‘绿色与我们未来的生活’.”学生听之,有跃跃欲试之感,对大自然的奥秘感到惊异.

二、采取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是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的具体实施.合作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学生在课程实施中自主、合作地探究问题.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和选择权,留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强调“合作探究”,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以“导演”的身份和“演员们”共同演好这出戏.

例如:在八年级陆地上的动物《蚯蚓》这一课题的教学设计中,我考虑到学生对蚯蚓较熟悉,但对其了解不深,设计了自主学习的课题摘要:①找蚯蚓,去什么地方能找着蚯蚓?你认为它的生活环境怎样?②摸蚯蚓,摸它的背面和腹面有什么不同,你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③看蚯蚓,你发现什么?你能正确区分蚯蚓的前端和后端吗?④为什么要保持蚯蚓体壁的湿润?⑤除此之外,你还观察到什么?⑥结合观察的结果,总结蚯蚓与人类的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愿结成学习小组,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得出结论.在这节课的学习中课堂变为学生讨论交流的场所,教师及时点评和鼓励,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学生在分工与合作中学会共同生活,学知,学做,学会发展,这种合作学习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生物学学习本身.这将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从学生身边入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生产实际出发或从学生关心的事情做起,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有趣,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身边就有很多生物学问题,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从而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例如,讲“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让学生考虑植物体内的某些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等能否用同样的原理提取?能否找到无毒性的溶液分离提取这些色素,用于食品加工?这样,让学生带着生活中的问题走进课堂,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身边有很多生物学问题,从而学生的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又如,在教学《血管》一节中,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公路上出了车祸,有一个人受伤,血液成喷射状从血管里流出,这时我们该怎么办?止血怎么止,压住什么部位?用什么东西止血较好?这个描述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之后,我再一一解答.这种学习方式,既可以让学生学习到理论知识,又可以使其了解不同血管出血后的急救措施,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四、积极开展生物实验活动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教学中实验活动的开展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生物科学的重要手段,也是生物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生物实验教学的结果如何将势必会影响到生物新课程标准的执行效果,影响到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对于广大生物教师而言,在学校生物实验室从无到有建成之后,教师就有义务,有必要利用好生物实验室为生物教学服务,通过优化生物实验教学过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生物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在每学期之初,认真研究教材,科学的制定好学期生物实验计划,避免平时生物实验教学的随意性.教师作为生物实验活动的调控者,指导者,其实验操作的规范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教师首先要按照教材中的实验要求,课前自己认真做几遍,确保自己实验操作的规范和熟练.

五、提高运用课堂语言艺术

第7篇:初中生物提升计划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在新课程改革进度逐渐加快的时代背景下,初中各个学科的教学方法都进行了一定的完善。生物作为初中阶段比较重要的学科之一,对于学生来说在学习上会有一定的难度,经过调查可以发现目前初中生物课堂上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学效率不高,这也是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建设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需要教师从多个方面对教学方法进行完善,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下面本文就围绕初中高效生物课堂的建设进行一系列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学效率较低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导致教师的教学活动在学生群体中并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有一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才能够推动学生在学习和研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整个初中阶段,在一开始接触生物学科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高涨的,因此,教师要适当地运用这一点,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物学科与其他的学科相比,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其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非常大,不仅有理论知识,生活中很多事物以及现象都蕴含着生物学的知识,因此,这也是教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良好契机。然而在激发学生兴趣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追求形式,而是要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理念指导下进行兴趣的激发,不能将教学活动的总体方向弄偏。例如在进行“生物与生物圈”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我们生活周围有哪些是生物,生物的具体特征有哪些等,之后可以让学生对生物的概念以及特点进行总结。在这一过程中,提到与学生的生活有关的事物可以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握好契机就可以将学生带入生物学习的领域中来,对建设高效课堂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要具有针对性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接受能力来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对生物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同,如果教师进行大面积的授课,就很容易导致有些同学跟不上教学进度的现象,久而久之对生物教学效率的提升非常不利。教师应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将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等级,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等级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学习目标,使班级整体学习水平都得到提高。例如在“植物的生殖”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对于生物知识基础较高的学生,可以让其在观察植物过程的基础上,尝试进行图与图之间的表达,对于基础薄弱一些的同学,要求其能够描述绿色开花植物受精的过程就可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课上的有限时间要进行充分的利用,对于教学方法的实施也不能只注重表面形式,将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就是对课上时间进行合理利用的最好途径,是建设高效生物课堂的重要环节。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在教学领域,无论是哪一个阶段、哪一个学科的教学,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无疑都是最大的,教师采取的教学行为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可以说,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与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是直接挂钩的。从这一角度来看,想要成功建设初中生物的高效课堂,教师对自身的素质进行提升就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此,教师可以在备课这一环节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对于在课堂上怎样讲解知识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接受要有一个完善的规划,才能在课堂上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活动,使课堂上的时间得到最合理的利用。就目前生物教学课堂的状况来看,教师占据着教学中心的位置,这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优秀的教师应该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有一个良好的认识,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加以足够的尊重,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学习,对生物知识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总而言之,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效率不高是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从各个方面采取多种措施进行解决,全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实现高效课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杨成双.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学习(中),2014(10).

第8篇:初中生物提升计划范文

关键词:生物教学;生物科技活动;探究

一、问题提出

初中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学科,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又和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其课程的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和倡导探究性学习。生物科技活动是结合课堂教学,运用生物学知识,组织学生设计开展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创造性活动。生物科技活动在学校的开展,既可以给学生实践机会,锻炼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和良好的合作精神,实现塑造人格、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目标。当今世界各国把科技教育问题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如美国的科技教育改革及《2061计划》在世界范围内也引起了巨大震动,美国“2061计划”以发展美国人的科学素质为目标,培养适应2061年发展水平的公民素质为目标,使其基础教育居于世界前列。

目前我国进行的中学教育教学的改革,也十分强调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综合能力,但与国外比较起来是远远不够的。从科技活动现状调查来看,我国的生物科技活动无论从质量、普及程度和场地设备条件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特别是对于象我校这样的乡镇学校,生物科技活动的开展,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活动的深度与广度都是远远不足的,科技活动虽然在科学教育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却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还很难取得真正的实效;还远远不能适应新世纪教学的要求。

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有效能开展生物科技活动。这是值得每一个初中生物老师思考的问题。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进行说明。

二、初中生物科技活动的方法与内容

根据科技活动特点与新课标要求,开展初中生物科技活动的方法主要有:探究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与收集资料分析法等。

探究实验法的过程一般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讨论并制定实验计划、实施实验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利用它可以观察动植物人个体或群体的生长发育、繁殖和生命史;观察生命在相同条件与不同条件下的生长发育以及生理生化变化规律与活动现象;调查法也是生物科技活动常用的方法,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如实记录,最后是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收集资料分析法是把有关研究内容的现状、专著、论文、资料搜集起来加以研究分析的综合论述,能对某一生命科学问题提供全面的知识。以上的方法既可单独进行又可综合运用。而初中毕业生生物学科学业考试大纲所要求考查的实验有28个,其中探究实验9个,观察实验7个,调查4个,属收集资料分析3个与其它的有5个,其中I(模仿)要求的有10个,II(独立操作)要求的有18个。如表1:

三、初中生物科技活动的实践探究

近几年来,开展了一些生物科技活动,如植物标本的制作、细胞以及生物模型的制作、调查学校植物的种类及分布、学生的饮食情况调查和传染病对相关资料收集等等,通过这些生物科技活动虽激发了学生的科学兴趣,提高了学生设计方案、收集资料信息,记录统计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等科学研究的能力,但并没有有意识地紧扣考试大纲的实验要求,未能做到物尽其用,以致更好地发挥生物科技活动对学业成绩提高方面的作用。总结这些年的生物科技活动实践经验,结合考试大纲实验考查要求,显然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创设问题情境,确定研究课题

确定研究课题是初中生物科技活动的第一步,也是极重要的一步。在这一步中,既要紧扣考试大纲,又要激发学生对生物科技活动的好奇心和兴趣。

因此,教师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具体的做法是对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创设问题情境,确定研究课题。如准备一些稻谷、大米、米饭与碘液,介绍米饭的来源与米饭作为食物在人体中的作用后,取少量米饭加入少量蒸馏水于试管中并搅拌均匀,后加入少许碘液,这时学生会一直很专注地看着老师的实验操作,直至最后的颜色变化,这会让初中的学生感到很神奇,此刻趁机设问:什么物质与碘液混合时,会发生如此的颜色变化?这种物质是怎样来的?米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在人的口腔内会发生变化,为什么?等问题。将知识的科学性与趣味性有机地结合,挖掘知识的固有趣味,激发学生提问题并巧妙地加以引导,于是顺理成章地确定生物科技活动研究的课题:1、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2、探究食物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甚至还可联系出:种子萌发的营养来源与条件;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等等。

(二)根据活动内容,构建知识网络

根据新课标与初中毕业生生物学科学业考试大纲所要求,初中生必须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性与系统性理解不够,而生物科技活动的过程则为学生提供了相应的训练平台。

例如在上述课题中,学生可构建如下知识网络:1、米饭来源于大米,大米来源于水稻的种子,水稻的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时能量的来源,能源物质位于哪里?其它种子呢?2、米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淀粉在人体内的消化与利用,其它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等。3、米饭能为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能量的产生以及来源过程。4、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等等,如图1所示。

通过一系列的生物科技活动,帮助学生构建的知识网络,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图1 知识网络

(三)评价活动过程,培养综合能力

初中生物科技活动更注重活动方案的设计与及活动方案的实施,而与课标和考纲要求相吻合,其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考纲中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所涉及的方法与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生物科技活动的一般过程可概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制订合理的活动步骤;进行有效实践,依靠实验获取资料,结果分析,归纳概括,得出科学结论。针对探究过程进行有效科学的评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是要针对活动过程制订具体的评价标准,对学生活动过程表现进行评分,如表2所示。

当然,在此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具体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科学取样,取样的代表性是收集材料的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应随机取样,以保证科研结果的科学严谨;学会设置对照实验,对数据的记录、整理、处理和分析,引导学生设计表格、曲线,能为学生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铺设桥梁,获得设计表格整理数据的方法;帮助学生通过归纳和演绎判断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使学生从具体、个别的事物中抽象概括出一般的原理等等,能使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四、开展初中生物科技活动应注意事项

首先要精心制订活动计划;再就是要根据学生能力梯度和实际合理设计与执行活动方案;

其次是认真指导活动的进行,放手让学生操作,真正地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

要适时进行评价与奖励,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落实生物学知识的掌握,提高学业成绩,同时又要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在能动自主的活动中,全面提高自身生物科学素养,以适应学生社会发展的需要。

五、结论

开展初中生物科技活动的探究,对学生有很重要的意义。生物科技活动能提高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运用能力、特别是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2.(美)国家研究理事会著,戢守志等译.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1).

3.黄祖荫编.中学生物科技活动资料[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8).

第9篇:初中生物提升计划范文

摘 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去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时刻把握教学的目标和方向,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多措并举的深化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适合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体系,提高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教学实践

1.引言

初中生物课程,是一门不断地发展的实验性学科,且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初中生物课程开设的目的不是去培养生物学家或者生物科学的人才,而是旨在提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物科学的感情。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制约,初中生物课程的地位总是不及传统的语文、数学,再加之一些学校硬件条件的制约,导致生物课程在很多初中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兴趣不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不高。本文旨在通过多措并举的深化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创新与丰富教学实践,构建适合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体系,提高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效率。

2.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创新与实践的主要做法

2.1 推进开放式教学,创新教学思路

开放式教学就是废止传统的“封闭式”的学习指导,代之以差异的、动态的、开放的学习指导。教学目标是动态的、开放的,教学内容是动态的、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是动态的、开放的。这相对传统教学中满堂灌、注入式的方法,严重束缚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的教学模式有着巨大的进步。初中生物课程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是由课程本身决定的,因为生物课程本身就是一个更新速度快、不断发展完善的学科,需要以开放的理念对待。初中生物课程的开放式课堂教学环节包括:教学目标的开放、教学资源的开放、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作业的开放、评价的开放等五个方面。比如学习绿色植物相关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开放式教学进行,把学生带进大自然中,让学生亲自观察不同类型绿色植物的异同,比如一年生和多年生植物的异同;草本和木本植物之间的异同;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之间各器官的区别等等,通过亲自观察,加强印象;在环境的污染与保护的教学中,把学生带到校外,让学生自己调查研究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给人类的影响,在学生能真正理解环保的重要性后制定环保措施等等,加深理解;考核方式也可以采取开放式,把考场挪到大自然之中,通过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科研的素养、科研的态度等方面的考核来衡量学生成绩。

2.2建立科学评价机制,创新教学评价体系

要做到对每个学生公正评价,应该从如下两方面入手。1.要彻底改变传统的评价价值的取向。要清醒地认识到,评价除有鉴定、筛选人才的作用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特长不同、能力不同,所以评价必须是多元化的。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教学目标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整体,我们的评价也要能反映学生通过学习后在各个方面上所发生的变化和进步。2.在具体措施上要特别注重构建对学生个体评价模式。传统的评价总是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试卷打分数或打等第。学生要想获得进步的信息,常常是看这些分数。这种评价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学生在学习方面上是否取得进步。作为教师要转变观念,要有所创新,要构建新的评价模式。除了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价外,还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等进行评价。具体包括:学习技能、沟通技能、思考推理技能、合作技能等方面的评价。比如,在评价“探究种子的萌发条件”活动时,可以使用下列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①能否根据观察或生活经验提出问题?②能否根据问题提出假设?③能否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出探究假设的实验方案?④能否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⑤能否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相关的推理?⑥能否在探究活动中与别的同学进行合作和交流?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终结性和形式性评价相结合,注意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努力运用评价这一杠杆,引导和督促学生改变学习方法,提高科学素养。

2.3精心设计探究情境,培养学生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应对教学环节、方法及讲授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力争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使学生乐于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来。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轻松愉悦地参与教学活动。近年来,在教学中,每节课的伊始,我和学生都要设计一些科学性和趣味性的活动或讨论题,来激发学生们对知识获取的好奇心。例如,在进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一节中,“叶绿素的形成是否与光有关”的进一步探究活动,我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我们吃的蒜苗是绿色的,而蒜黄是黄色的,它们是怎样培育出来的,你们想知道吗?那就请你亲自种植来探究吧。这样,就激起了学生兴趣,有了这样的兴趣作为前提,再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对照实验,学生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在精神上得到极大的满足。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取知识,从而逐步形成了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的习惯。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那种强烈的主动探究的兴趣得到了培养,课堂教学自然而然地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进行。

2.4 积极尝试反思性教学,做好教学的实践工作

反思起源于问题情境。反思性教学以具体问题为起点,针对该问题展开探究与反思,最后解决问题并将改进的计划付诸行动。 教师首先要有经常反思的意识,并需逐渐养成反思的习惯,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反思,也即要找到反思的最佳视角――要发现值得反思的问题。 实践中反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意料之外的情况进行反思。实践中反思指反思发生在实践过程中,在生物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可预料的情况不断发生,需要教师经常反思,并根据学生实际对教学过程作及时的调整。生物学科在学生、家长和其他学科教师眼里是比较简单的学科,给大多数人造成了生物只要在考试前背背就行了的假象,所以学生对上课教师的分析并不会很重视,为此生物教师要根据生物课的特点和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就显得非常重要。例如在学习经典实验后的下一节课,提问让学生简单回顾介绍一下这二个经典实验的实验思想、过程、方法和结论,但结果往往是学生答非所问,可见学生对这块内容的学习并不重视,认为和考试无多大关系,但事实上这一块内容对学好生物,特别是培养科学实验的思想、方法等有很大作用。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临时调整教学计划,改为重新梳理经典实验的有关内容,这样的及时调整,既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生物并不易,为下一阶段学习遗传、变异的有关内容做好心理准备;同时也更加强调了生物学中实验的重要性。

2.5 逐步实现分层教学,注重学生差异

以往我们的教学都是讲究公平,不论学生知识背景、智商高低、情感因素等差别,一律实行统一的教学模式,其实这种方式很难实现因材施教。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个班里几十名同学分别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小学校,受过的教育差别以及自身的智力发育、潜力倾向各不相同,这种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所以,只要学生已经尽力,能达到自己的目标,这种教学效果就是最好的,因为教学的目的应该是不同的人在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分层教学,这种根据学生知识体系、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的方式,是对学生差异的最大化尊重,而且能让学生树立自信,进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比如把班里学生根据生物成绩分成A、B、C、D四级,或者把整个年级的若干个班按学生具体成绩重新分小班组合上课。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的分层教学一般要把握以下几点原则,即:教学目标分层、课堂教学分层、课后作业分层、考核评价分层等几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