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总结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做好德育工作计划,努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德育队伍的整体素质。
发挥德育领导小组的核心作用。加强了德育工作领导,完善德育工作管理机制,由校长负总责,少先队具体抓,实行校长室----班主任二级常规管理的制度,形成了各部门密切配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承担的纵向连接的德育工作体系。德育领导小组成员增强了“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识,并能以身作则,努力工作,带领全员积极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注意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特别是班主任队伍建设。每学期坚持开好“四种会”即每周一次主题班会;每月一次班主任会议;每学期1-2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每学期1次家长会。多年来坚持开展主题班会观摩活动,让班主任在实践中互学互进,共同提高,由于长期开展这项活动,使我校班会课质量得以较大的提高。定期举行班主任例会,通过学习有关经验文章、经验介绍等方式,努力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并组织班主任参加了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国教育报主办的“班主任话细节”征文;对于一些初当班主任的,学校则采用“帮、扶、带”的方式,以使他们尽快胜任班主任工作。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1、精心布置宣传阵地。加强对“红领巾广播站”、墙报等文化阵地的指导管理,在把好舆论导向的同时,力求主题突出,图文并茂,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
2、规范教室布置。各班教室的布置体现了各班的特点,营造了生动活泼、洁净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良好育人氛围。
3、积极做好了迎接“区域现代化”迎检工作,使校园文化具备与教育要求相适应的吸引力和情感号召力,逐步形成了以“红色精神”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凝聚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精神。
4、大力推进“书香校园”进程,以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少先队活动室等。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活动,每天中午广播站定时播音,每天下午的“操前讲话”已形成我校的特色。这些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三、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
1.丰富德育活动促进养成教育。认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茅山中心小学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坚持每天十分钟的养成序列教育。同时深入开展了文明礼仪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等。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我们要求班主任积极思考,加强班级制度建设、班风和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班级形象,争创班级特色,争创“文明班级”。各班的学习园地布置精美,中队角规范实用,富有教育性,各班的中队活动、好人好事都有记录。 3、加强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德育处要求各班对后进生转化工作做到了有计划,有措施,并比较及时地了解掌握有关情况,协助班主任做好个别学生的帮教工作。
4、开展了普及小康知识学习宣传活动,开展一次主题中队活动,出一期“我与小康同成长”黑板报,学校还利用“小灵通”广播站进行了宣传,真正做到了小康知识“进课堂”。同时,少先队组织队员开展了“我与父辈手拉手,小康知识我来教”活动,要求队员把自己在校学习的小康知识带回家,让他们的家长对小康知识也有所了解,让小康知识“进家庭”。通过开展普及小康知识学习宣传活动,让全校教师切实增强了教育工作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学生也了解了小康,更体验感悟到祖国、家乡、家庭的变化,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在学生心中树立了“为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的理想。
四、做好德育教学工作计划,拓宽德育渠道,发挥“三结合”教育优势。工作总结
1、办好家长学校,增进家校联系。我们坚持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听讲座、随堂听课等形式,丰富家长学校活动,家长参与率达70%以上。同时,坚持通过电话联系、家访、经常性地与家长沟通,充分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推进家校联系,提高了家教水平。
2、我校一直注重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开展了以“激情奥运、阳光校园”、“奥运精神伴我成长”等为主题的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定期观看教育片;布置宣传橱窗,让学生及时了解了国际、国内及校园大事;开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努力营造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教育的氛围。
3、我校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工作,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定期开展活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步调一致。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介绍学生基本情况、学校发展规划及对学生的要求和对家长的希望。希望家长和学校密切配合,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好孩子。提高家庭教育效果,转变家长中存在的不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存在的问题
1、全员育人方面,教师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2、家长对学生教育理念有待更新,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工作仍需加强。
3、需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今后工作设想
1、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突出全员育人观念,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育人作用,真正做到服务育人,教书育人的全方位育人观。
2、加强德育科研,探讨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实效性。加强德育课题研究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把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到学校教育工作中去。
3、继续抓好班主任“老青帮带”工作,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树立全体教师皆为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思想,使全体教师能共同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以严要求、高标准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
今天,我荣幸地受第六届学生会委托,代表第六届学生会全体成员向大会做工作总结,现汇报
一、夯实基础,完善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切实加强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培养。
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会,经过主席团长时间的研究,结合学生会实际情况,重新起草了《佳木斯大学学生会章程》,严格制定了学生会办公室各项规章制度,使我们的管理能够健康有序地进行。为了培养学生会干部的综合素质,提高理论学习水平,学生会定期开展了理论学习,使大家能够从全局观念上去把握工作,了解工作,并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开展工作。
高校学生社团是学校育人的重要阵地,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平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社团快速发展,高校学生社团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加强和改进社团管理,探索科学化管理之路,是高校学生社团作用得以发挥的重要保证。
1.当前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主要问题
1.1 团定位不准,管理理念陈旧。为什么要发展学生社团?谁来管理学生社团?怎样进行社团管理?这是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的首要问题。有些学校对社团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充分,仅把社团活动停留在"课外活动"的层次,没有把支持社团建设和发展的认识统一到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上来,统一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繁荣校园文化的要求上来。
1.2 工作机构不健全,管理职责不清。高校学生社团大多是由团委、学生会主管,但这种管理只能是形式上的指导,缺乏管理监督和控制,容易造成管理责任不清或混乱等诸多问题。比如社团成立盲目、完全自主和自发、缺少准入和审批、社团缺少挂靠的业务指导部门、社团管理存在放任自流的倾向等。
1.3 缺乏整体规划,社团结构不平衡。盲目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势必造成社团发展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社团类型结构不平衡,如学术类社团较少,与专业结合较少;社团成员构成不平衡,一年级学生占多数,高年级参与人少,社团干部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社团发展横向比较不平衡,社团间差距较大,社团整体功能发挥不够,社团缺乏品牌活动。
1.4 社团指导力量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高校大部分社团的指导教师主要由任课教师、团委老师、辅导员等担任。这些指导教师大多为义务兼职,自身工作任务繁重,没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社团工作中去,难以进行深入细致的指导。指导力度不够也导致了社团管理规范化欠缺、制度不健全。个别社团甚至没有管理条例或章程,大部分社团传承性不够,等等。
2.高校学生社团的科学化管理思路
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高校学生社团管理需要应用符合时代特征的先进管理办法,探索社团科学化管理的新路径。
2.1 以规范化管理为基础,实现社团科学发展。
2.1.1 健全管理机构,科学定位规划。高校学生社团管理首先要统一思想,健全管理机构,坚持"党委领导、团委引导、分类指导、教师辅导"的管理模式,建立分层管理网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加强对社团的积极鼓励和正确引导,坚持服务学校中心工作、服务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方针,以育人为宗旨,重视社团建设,明确社团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文化引领,培育先进的社团文化,推动社团建设提高层次、提升水平。
2.1.2 加强社团队伍建设,提高社团管理水平。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根据社团类型和特点,选聘优秀教师指导社团。建立指导教师奖励制度,重视和肯定社团指导教师,将其作为工作考核和晋升职务的条件。充分发挥教师作用,鼓励校内专业教师、知名教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邀请校外专家参与社团指导工作。加强社团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民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聘社团干部;定期对社团干部进行培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日常指导并举;建立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更替有序、充满活力的社团骨干队伍。加强社团会员队伍建设。抓好社团会员纳新环节,建立应聘面试程序。组织好新会员培训,宣讲社团章程、宗旨,明确会员权利和义务。搭建社团会员成长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素质、锻炼学生能力、增长学生才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2 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推动社团可持续发展。
2.2.1 各干个事,建立完善的目标体系。从学校实际出发,建立学生社团管理工作的统一目标。依据社团工作特点,将统一目标分解为具体目标,形成完整的目标体系。坚持全员参与,明确社团领导者、管理者、教师、学生等所有参与人员的职责,建立人与事的关系,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注重实现目标的过程控制,明确要求社团工作动态申报、重大活动申报,加强社团活动过程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完善信息反馈。
2.2.2 各考各评,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坚持考评两手抓,建立一种动态的全过程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依据四个方面:社团组织的常规活动和大型活动的数量及活动效果、社团大型活动前的活动策划和活动后的书面总结报告、学期初书面工作计划及学期末书面工作总结、社团联合会和学校其他机构组织的相关社团活动的活动成果等。完善评价制度,奖优惩劣。定期对社团进行考核评价,对优秀的社团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管理不规范的社团要予以批评和处理,确实不符合规定要求的社团坚决予以整改合并或取消。
2.2.3 以个性化管理为目标,坚持创新,彰显社团特色。
2.2.4 树立品牌化理念,培育精品社团。品牌化应是社团发展的核心目标。社团活动走品牌化之路,必须坚持出精品、创特色的工作思路。各著名高校都有自己特色的社团,如清华学生艺术团、北大爱心社、北师大春秋学社等。树立品牌理念,打造精品社团,需坚持社团特色与高校发展特色相结合,重点扶持思想性强、特色鲜明、有发展活力的社团。通过开展特色活动,加大投入,有意识地打造品牌社团,让社团在良性竞争中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要挖掘内涵,坚持高品位,提高活动的层次和质量。
2.2.5 坚持方法创新,适应社团发展趋势。增强创新意识,注重观念创新、方法创新。网络化是社团建设的创新载体。利用网站、微博、QQ群、手机报等新媒体开展社团活动,占领网络阵地,建立社团内外交流平台,扩大社团宣传,促进社团向纵深发展,提高社团辐射能力。
关键词:大语文观;一体化;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360-02
1.语文学习不再是单一语文课上按教学大纲计划完成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语文学习而是把语文知识学习、运用与学习企业管理、企业文化通识、礼仪修养、德育、心理健康、社会实践等人文知识结合,进行"大语文"教学实践。现在许多职业院校看中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有意识的缩短或者取消语文课的教学,造成学生语文运用的短板,出现有些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时,连起码的条据都不会写的状况。最早提出"大语文观"理论的是河北省邢台八中的语文教师张孝纯。他在《"大语文教育"刍议》一文中,主张语文教与学不再局限于课堂,更多与实践生活挂钩,教会学生处理各种事务的方法,"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于鱼",改变了以前教学跟着现成的教学大纲教材走,局限于思想教育、课文中心思想、写作技巧字词句章的处理的教学,学生没兴趣状况。借鉴这一"大语文"教学观,根据职业院校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语文文字基础,只是缺乏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的实际,结合职业院校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课程学习中,运用"大语文观"进行语文教学实践。例如,可用一课时讲解应用文写作知识,一课时结合企业管理、企业文化案例学做文案处理,鼓励学生 "越界",以工作任务带动语文知识的学习与运用,促使学生与社会零距离。又例如在调查报告的写作教学中,结合企业管理的市场调研,进行教学实践。首先把学生带入市场,以课题分组,指导他们进行调查,讨论,用所学的调查方法进行市场调研,细分市场划分,教学生做"有米之炊",在实践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找出原因,掌握写作方法,完成文案处理,最后形成市场调查报告。把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与非智力素质结合起来,把语文教学融入"一体化"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改变以往注重课堂教学,按教学大纲具体目标要求老师讲解,学生照着做,到今天"目标"在师生探讨下,学生独立做,然后老师检查评估,纠正偏误,提高学生技能,提高学生素质。这种一体化教学是职业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旨在使实习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的先进教学理念。又如本人在应用文《计划》、《总结》写作教学时改变了以往只在课堂上讲解的方法,而是结合企业管理中的现场管理进行教学,打破课堂界限,采用"一体化"方式教学:老师首先布置工作任务,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小组讨论,进行实施方案策划,学做工作计划,填写实施计划工作单,老师指导采取步骤的正确性,学做"计划",学生完成职业能力的训练和实践。这些完成以后再做项目总结报告,老师主持,完成《总结》写作。尤其是应用文技改论文的写作教学,既涉及论文写作知识也涉及专业知识。教学时把论文写作知识揉入到学生的社会实践与操作实践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成文,完成教学任务。
2.把"大语文教育"观中的"两翼"语文活动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去
融入礼仪修养、国学教育中,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如阅读训练,朗读表演、戏剧知识、国学教育等可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中去。如指导学生排演礼仪修养情景剧《三顾茅庐》,在戏剧表演中既要掌握古文知识,人物形象的塑造,提高语文素养,又把礼仪修养融入行为中。搞活语文基本训练,引导学生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学习语文。排练情景剧的形式中,理解作品,饰演不同角色,学会表达,学会运用语文知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3.通过互联网扩大语文学习途径
现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达,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利用信息,大数据,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如应用文《新闻》、《简报》的学习利用互联网提供的新鲜话题,开展讨论写作,这是"任务驱动"的教学法实践。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因随着问题的一一解决,获得成就感,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总之,"大语文"观下的语文学习,克服了课时少,枯燥无趣的弊端,真正做到语文学习,活学活用,在学中运用,在运用中学。这种教学不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加强学习、锐意进取
本学期根据校本培训计划进行了校本培训,实现理论学习与教学研究相结合,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广大教师的责任意识,把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提高了教师的师德修养和爱岗敬业精神。
我们还组织教师学习了有关文件和精神,充分发挥职能部门指导服务的意识,利用校园网、校报给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使教师的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转变。本学期教师所写的“三我”文章论文等发表或获奖达十余次。我校的校本培训经验还在全市交流,并得到领导同行的一致好评。
二、以创建为契机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本学期我校共迎接了2次大型的创建工作,分别是“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镇江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我处以此为契机,组织学生学习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广泛开展了诚信教育、文明礼貌教育,互助合作教育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检查考核,认真落实德育常规,加强了队伍建设,重视德育课题研究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我校学生的全面素质。
1、开展了“民族精神代代传”主题活动,通过诗歌评选,推荐小标兵、主题队会、板报展览等活动,使每个队员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大大激励队员奋发向上的信心和决心。
2、积极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师生法制教育,本学期我校着重抓好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机制,多次召开班主任会议,强化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完善班主任工作月检查的力度和效度,每月召开一次例行校会,充分发挥晨会课的育人功能,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等。
3、加强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工作,本学期我校组织老师们分批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宣讲工作,完善了我校的心理咨询室,制订了学困生、暂差生帮扶措施,做好后进生、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4、以我校的人文精神和现代教育理念为引导,继续加强和丰富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做到橱窗、画廊、板报及时更新,充分发挥其教育人的作用。
三、课堂教改,注重实效,进一步提高课改实施水平,做好个人工作总结报告。
每学期教导处以教科研为龙头,继续深入开展“优化教学过程,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的系列课堂教改活动,通过“牢牢抓住科研先导,着力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不断探索师生的评价改革”几方面工作,不断提高我校课程实施的水平
1、牢牢抓住科研先导,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
2、着力打造一支优质的教师队伍
本学期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到两个转变(加强理论学习指导,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加强课改实践指导,促使教学行为的转变)和“一个发展”(领导教师专业发展)。本学期我们组织教师开展了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徒弟汇报课,课堂教学论坛,教学基本功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教师提高认识,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教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本学期初,我校就制订学校教师分批、分级培养目标,建立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机制,一学期来教师们的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本学期共有十余人次在省、市级各类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奖,并有近7位老师对外讲座、上课,拜师结队工作有了初步成效,一些教学新秀脱颖而出。
3、继续探索师生的评价改革
不断完善了以《学生成长记录册》为载体的学生的评价,积累了以往学习评价的经验,把工作做在平时,使学生评价真正符合新课标精神。
4、教改成果遍地开花
本学期乘着“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东风,我校的艺术教育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艺术成果硕果累累,我校的小合唱《太阳花》获全国比赛二等奖,国标舞多人次获省级一等奖,书画、钢琴、二胡等艺术类考级通过有几十人,扬中市小学体育运动会上。捷报频传,我校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共有近二十人次获单项第一名,教学方面,共有二十几人获镇江市“增华阁”作文大赛一二三等奖,近百余人在镇江市日记大赛中获奖,乐正龙主任还被评为镇江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本学期,黄雪梅校长和黄丽萍主任负责的两个省级课题顺利结题。
四、以服务于广大教师为己任,加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
本学期教导处以服务于广大教师为已任,做好学校行政与广大教师之间的衔接纽带作用,把具体工作抓在每月的教育教学常规检查上,强化指导,淡化检查,加强平时的指导和研讨工作,加强教导处的日常管理工作。
1、加强对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的指导力度,学校行政、学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分层管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加强检查,督促,通过备课组教研课、随堂课、校际交流课等形式,促使每个教师上好每一节课,通过开展优秀教研组评选工作,督促教研组备课组有计划地、扎实高效的开展各项工作,落实每项活动的研究主题、活动目标、时间、人员等。
2、加强了对教师课堂教学改革指导的力度,严格执行好《扬中市教学五认真细则》加强对教师的教学五认真工作的检查,完善常规考核工作,抓好教师教学的抽查和课堂教学的抽听,抓好每学期对各年级各学科进行的质量调研工作,继续开展拜师结队活动,并为此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真正发挥传帮带的功效。
给了锤炼、提升自己的舞台;也庆幸我自己有着教书育人的不倦的激情、有着持续读书学习的不竭的动力。感谢各位同事支持我帮助我各级领导扶助我指导我让我继续在教研管理工作的岗位上摸爬滚打。
身正为范”从业准则,本人奉守“德高为师。严于律己,光明磊落,温良恭谨,与人为善。以校为家,恪尽职守,勇挑重担,超工作量满负荷运行,常常为工作而废寝忘食。热爱学生,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原则,不仅在课堂上坚持德育渗透,而且注重从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全面关心学生,学生评教中深受学生的敬重与欢迎,年终被评为“师德优秀个人”先进工作者”。
以思想者姿态施教”工作准则,信守“以学习者身份从业。勤于学习、耕读不辍的过程中苦练内功,教学上不断超越自我订阅专业杂志5种,全年购买业务书籍40余册,潜心研读;精心选购优秀的高三语文教辅资料15种,兼收并蓄,取精用宏。被评为浏阳市“百名读书积极分子”正是这样的读书背景下,本人立足于践行课程改革新理念、追踪把握高考改革的新动向,教学设计上博观约取,追求“用教参而不囿于教参”个性化处理,总是广泛占有资料的前提下精心选材备课,形成了纵横拓展,浅入深出,知能并重,激思启智”语文课堂教学特色,所教语文课深受学生喜爱,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有可见、可感的良好发展,教学效果好。积极投身教研教改,多次面向校内外同行上教研公开课和示范课,所授公开课得到醴陵二中、浏阳一中等同仁的好评。被市教育督导室、市教科所选调,陪同教研员赴六中、一中等校参与高三教学调研并评课,并在全市高三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对公开课作点评。
创造性开发语文校本教材。团结并指导本校5位青年语文骨干教师,立足“大语文大阅读”教学观。主编并正式印刷出版了语文校本课程《悦读怡情拓智(第二册)该书针对农村高中学生的学业基础、情感特质和文化底蕴,精心选文,由我确定全书的编排体例、章节设置、篇目选定,五位老师分别承担某些章节的导读设计和具体篇目的赏读分析,历经一年半的反复删改、修订,终于在年底完成了这本涵盖了十个专题章节、选文超过150篇、内容总计28万余字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编写。该书在青年同学中大受欢迎,并得到县、市语文届知名同行、特级教师、专家的一致好评。
参与编写两本高三语文复习用书《高考语文核按钮·201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用书·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论文《课程资源自主开发过程中践行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获长沙市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优秀论文一等奖。课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获长沙市it节课件专项评比二等奖。荣任“核按钮”和“热点重点难点”两种知名教辅品牌的语文编审。
被推选赴清华大学参加“长沙市中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首期培训,11月。获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结业证书。12月,长沙市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清华班”优秀代表,被推举在昆明市—长沙市教育交流合作研讨会”上,雅礼中学主会场多功能厅,面向两市教育届领导、专家及骨干教师,上展示课《汪曾祺小说〈侯银匠〉文本细读》教改理念鲜明,个性特色突出,得到好评。而本人也在同伴互助中开始了教学的整合反思,从教学设计的优化、教学用语的锤炼、课堂局部精彩向整体厚重提升几大方面寻求新的自我突破。本人被长沙教育学院评为“长沙市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优秀学员”。
积极承担青年教师培养任务,搞好自身教学的同时。对张晓玲、周辉等青年教师的教学经常给予评点,帮助他更快更好地成长为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两位分别已担任备课组长、教研员,并有多项论文在省市县各级发表或获奖)。
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主线,担任学校教研处主任。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全力推进“科研兴校”工作认真、务实,讲求科学,积极创新,负责了常规教研工作、课题研究、师训工作、电教管理、校本课程管理等各项工作。实现了教学、管理工作双丰收。一年来,本人累计听课77节,听评课过程中加强教研督导,与授课教师一起真诚探讨课堂教学的改进策略,受到老师们欢迎。教研管理思路上,由“统”分”由“管”导”注重粗线条地布置全校各学科组的教研工作,分工明确,突破方向的指点到位,有利于各学科特色的自由释放。地理教研组被评为长沙市先进教研组。老师们追我赶的教研氛围更深厚了论文正式发表和参编正式出版物的教师达52人次。
本人现担任《高中语文、化学学科信息化资源库建设与应用》中学卫星远程教学双向互动交流研究》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中小学教师良好气质修养研究》三项“十一·五”省级课题的课题组长。各课题有序开展,课题研究方面。进行了阶段性督查,相关论文成果不断提交。本人所撰课题中期报告《中学卫星远程教育教学双向互动交流的研究〉阶段性工作总结报告》获省级“十一·五”重点课题《中学卫星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总课题组论文评优一等奖。
关键词: 竞技篮球 社会功能 经济 文化
竞技篮球的功能是指竞技篮球以其竞技性、娱乐性、观赏性等自身特点作用于人和社会所能产生的良好影响和效益。竞技篮球的功能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竞技篮球的政治
体育与政治最直接的联系就是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运动员是以国家为单位参加国际性比赛的。因此,他们的成败就被赋予了特殊的政治含义。运动员代表国家的形象,他们的胜利伴随着升国旗、奏国歌和观众的肃立致敬,这无疑是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自豪与胜利,牵动着民族自豪感与自尊。作为一种竞技性极强的竞技篮球,常常成为检验各国综合实力和体育运动水平的一面镜子。
篮球竞赛常常被作为一种手段,能够起到提高国家威望、振奋民族精神、创造安定社会环境的作用,也能够起到改善和促进国家关系、充当和平友好使者及慈善者的作用。
2.竞技篮球的经济
在当今体育产业化的时代,竞技篮球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平台。由于竞技篮球是一项具有很强的竞争性、对抗性、娱乐性、趣味性和易普及性的项目。因此,篮球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是我国最为普及的运动项目之一。作为一个雅俗共赏的文化产品,吸引着数以亿计的观众,有着巨大的市场。因此,一些大型企业把篮球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以职业化手段开发竞技篮球的商业价值,取得了巨额的经济利益。
竞技篮球具有较长的产业链,它可以拉动电视转播业、体育广告业、标志产品、体育赞助业、体育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
美国NBA联赛每年常规赛季的每场观众数为17252人。阳A观众总数达2178.2万人次,门票收入达到9.246亿美元。标志产品零售额为美国本土25亿美元,美国国外3亿美元。总决赛已经用40多种语言在世界195个国家和地区现场直播,超过6亿户家庭收看,并开辟了网络等新的媒体。NBA的1998年一1999年赛季收入己达40亿美元,已经形成了巨大的篮球产业。
我国CBA职业篮球联赛经过八年的运作,也形成了稳定的竞技篮球市场,获取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根据竞技篮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开发竞技篮球市场,有以下几个作用:
2.1有利于培育和建设我国整个篮球市场,建立、健全我国篮球市场体系。职业篮球市场是整个篮球市场体系中最有活力、最有影响的市场,其发展程度直接影响整个篮球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2.2有利于带动和促进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繁荣篮球市场。即通过发展职业篮球市场可带动和促进电视转播、体育广告业、标志产品、体育旅游、场馆经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2.3有利于提供丰富的体育劳务产品,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
2.4有利于我国篮球无形资产的开发,使CBA成为我国体育产业的一个重要品牌。
3.竞技篮球的文化
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篮球本身就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并且随着自身的发展又对整个社会的文化发展起到积极的、重要的作用。
竞技篮球是社会的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观看欣赏激烈的篮球比赛和球员们精湛的球艺,使人们的生活空间和闲暇时间得到扩展和充实。公平激烈的篮球比赛本身就传播平等竞争的文明风尚,也鼓舞着人们对真实、自信、进取和创新的向往。精彩篮球比赛过程的变幻和竞赛结果的不可预测,还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悬念与乐趣,引发和满足人们对身体健康与美好生活的追求。
“篮球口号”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发挥着特殊的文化作用。如NBA的“I LOVE THIS GAME !”,吸引着数以亿计的青少年参加竞技篮球。NBA每年一届的全明星赛是全世界球迷的节日,球星赛场上精湛技艺的表演,球场内五颜六色、设计各异的图案,各球队队徽的图案,各类活动等已经形成了文化氛围:CBA的“TOGETHER CBA”;CUBA的“打篮球是我的梦想,上大学是我的梦想,CUBA是我圆梦的地方”、“CUBA,中国篮球新感觉”,一些大学还围绕篮球举办了大学生体育文化新闻竞赛、百班百场大学生篮球赛、《我与体育》征文摄影比赛、开展“发掘篮球文化,探讨篮球发展,展示你我风采”为主题的篮球文化节等活动,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
另外,从物质文明方面看,竞技篮球的发展也带动了篮球场馆的设计、造型和建设的创新;一些著名球星的背心,被悬挂在篮球馆里,成为纪念;著名篮球明星乔丹的塑像,矗立在芝加哥篮球广场中;篮球产品的更新与生产、篮球服装、鞋帽、篮球架,以及各式各类的篮球标识产品、球星卡等都是一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具体反应。
4.竞技篮球的教育
竞技篮球还有很强的教育。由于竞技篮球是一项把变换、结合、转移、持续融为一体的集体攻守对抗项目,要求运动员反应快速、判断正确、随机应变、有勇有谋、机智善断。为了在比赛中获得胜利,要在充分发挥每个球员个人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全体球员的整体能力。通过比赛,运动员的个性、自信心、情绪控制、意志力、进取心、自我约束等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另外,篮球场上的竞争是在统一的、严格的、平等的规则下进行的竞争。因此,长期从事竞技篮球对于形成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公平竞争、法制观念、规范行为、拼搏精神、顽强意志、文明自律等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品质有着特殊的作用,还可以培养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尊重观众等高尚的体育道德。同时,通过观看篮球竞赛,观众自身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精神文明教育。
5.竞技篮球的社会
5.1竞技篮球对大众篮球的普及和推动作用
高水平的篮球比赛中,运动员娴熟的、高超的篮球技术和灵活多变的战术在比赛中的运用,对于篮球爱好者来说具有很好的示范性和指导性作用。通过竞赛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加篮球运动,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这项运动。在普及与推广群众性篮球运动开展的同时,也为高水平的竞技篮球奠定了更广泛的人才基础,有利于竞技篮球的可持续性发展。
5.2篮球比赛现场是消遣娱乐的场所
高水平的篮球比赛是一种精神文化产品,运动员高超的运动技术、巧妙的战术组合,教练员运筹帷握的指挥,以及比赛过程与结果的不可预测,给人以美的感受,对于满足人们精神享受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杨铁黎博士的对现场观看比赛的观众调查结果显示,兴趣型、感受型和消遣型的观众分别占72.6%、45.9%、39.3%,这说明了广大群众对篮球比赛这一精神文化产品的认同。
5.3篮球比赛是传播文化的纽带
高水平篮球比赛作为一种人们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大众文化,不分国度、不分种族、不分制度、不分阶级的人们都在享受篮球带来的乐趣,通过“篮球语言”共同享受篮球、理解篮球,通过赛场将篮球文化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
篮球竞赛常常被作为一种手段,能够起到提高国家威望、振奋民族精神、创造安定社会环境的作用,也能够起到改善和促进国家关系、充当和平友好使者及慈善者的作用。竞技篮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平台,而且对整个社会的文化发展起到积极的、重要的作用。竞技篮球还有很强的教育,在普及与推广群众性篮球运动开展的同时,也为高水平的竞技篮球奠定了更广泛的人才基础,有利于竞技篮球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0.
[2]陶文达.发展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7.
[3]叶国雄,陈树华.篮球运动研究必读.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4]中国篮球事业2010年发展规划(讨论稿).全国篮球工作会议文件,1999.
[5]杨铁黎.博士论文,《关于职业篮球市场的基本理论和我国职业篮球市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北京体育大学,2001.
[6]张国,林善浪.中国发展问题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