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运营决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 A
建筑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为了获得商业利益,当前市场竞争逐渐激烈,企业在经营中不仅需要投入资本和劳动力,还需要采取科学的手段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分析和研究企业的运营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发展。
一、运营战略决策
运营战略是指企业根据选定的市场和产品特点进行有关决策的规划、程序等。运营战略的作用就是在一定的区域内获取最大的优势支持企业的经营战略。企业运营战略可以范围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以及目标极具战略等。总成本领先战略是指企业在某个领域内使得自己的生产成本低于对手,进而获得市场上领先的战略地位,主要是得到价格竞争优势。企业在总成本战略目标下就有一定的规模优势、产量大的优点,企业在采用总成本领先战略中要求企业能够严格控制费用,最大限度的减小研究陈本,为了达到这目标需要高度重视管理,虽然在管理中也不能忽视质量以及服务,但是低成本企业仍然能够获取高效益。
差异化战略要求企业的竞争特色与运营系统相匹配,在差异化战略中需要注意成本因素。企业在应用差异化战略管理中需要保证各部门相互努力,保证自身生产产品的单个方面或者是几个方面与其他企业的产品有明显的优势,如产品功能、质量、品牌等。差异化战略在使用中需要加大投入产品设计和研发,虽然相应地提高了产品的成本,但是顾客也比较乐意接受较高的价格,这些弥补了成本略施,当前不少的企业都开始采用同差异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目标积聚战略是一种细分市场战略,这种战略目标的前提条件是企业能够以更高的效果为市场的特殊顾客提供服务,一般采用目标聚聚战略管理的企业也具有超越同行企业企业的发展潜力。企业在采用目标积聚战略管理中一般会将自己的经历集中在某个领域中。这些公司可以采用低成本战略,也能够仅仅采用差异化战略,采用低成本战略中,将资源进行细分。大部分的服务企业的经营活动就是提供的服务,因此在制定服务运营战略中需要以顾客为核心,确定竞争重点,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运营战略都能够使用在制造业以及服务业,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运营战略在建筑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运营战略在建筑企业发展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采用运营战略来进行管理,就是确定长远目标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建筑企业运营战略的内容包括了施工项目设计、管理等。在运营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建筑企业需要合理使用自己的资源进行运营,并不断实现战略性计划。运营战略的决策过程包括两个步骤,需要先确定运营系统的功能目标的决策,然后再开展运营系统结构的决策。运营战略在建筑企业管理的应用中必须切合实际情况,不能过高的追求不可实现的目标,根据建筑企业的自身情况确定战略目标,合理匹配市场销售能力和建筑企业的资源,依照企业战略目标管理的形式和内容,可以将战略目标分为不同的层次。
1、运营战略管理的层次和协调分析
战略目标与建筑企业战略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建筑企业目标影响着企业未来经营方向的决策和定位,在具体应用中,企业需要先确定自身向市场提供何种产品和服务,在为市场提品中采用的何种生产方式、生产规模等,这些都对建筑企业的定位至关重要。建筑企业战略目标对生产经营系统的设计决策,战略目标需要确定如何设计高效率的生产运作管理系统,合理配置现有的建筑企业资源,并做出如何利用生产管理组织管理。战略目标也是建筑企业经营战略决策,是在运营系统构造相对比较完善的功能,为建筑企业运营管理提供决策信息。
战略目标在建筑企业管理中包括三个功能领域,如市场管理、运营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 这些功能领域的地位都是相同的。市场营销从具体的管理职能来进行分析主要开拓市场,负责市场销售。运营管理在具体的职能中主要担负内部的管理,将建筑企业生产需要的原材料等转化为服务,投入到市场中。财务管理主要负责建筑企业的资金管理,合理进行资金的使用,这三种功能都是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建筑企业的管理系统。
2、建筑企业运营战略的定位
建筑企业的战略目标定位对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决定了建筑企业盈利能力,因此需要谨慎对待公司的战略地位,企业的战略目标只有制定合理,才能有效地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竞争地位。影响建筑企业竞争力主要包括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成本等
因素,运营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如何在高生产效率下提高施工质量,确保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并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注意施工成本控制,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缩短施工周期。当前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压力逐渐加大,竞争点不仅包括了施工质量、施工速度,还包括了建筑企业的施工服务等,因此建筑企业在运营策略的定位中需要及时改变内容,提高运营战略的效果。
在评估建筑企业运营战略中,需要首先考虑运营管理的有效性,一般认为建筑企业各种决策共同决定建筑企业形成的竞争力,但是建筑企业的流程以及战略目标等并不是一致的,也会因为市场的变化而出现变动,因此流程管理是提高建筑企业运营战略管理的重要方式,分析建筑企业的运营历史,可以看到流程管理在产业化中与技术等息息相关,建筑企业在发展中需要不断推进各种新的管理哲学,科学管理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先简单分析运营战略决策相关知识,重点分析运营战略决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就必须采用相应的企业经营战略,迎合市场发展需求,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Christina Hepner Brodie.以"客户之声"制定运营战略[J].上海国资,2010,(4):61-62.
目前,虽然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的应用意识日益高涨,但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的应用水平仍然较低。截至2009年底,我国中小企业达到4200多万家,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但真正实现宽带上网的中小企业只有500多万家左右,能够利用网络实现网络营销的中小企业的比例则更小,每年真正投入在网络营销上的费用很少。
网络营销作为传统营销的有利补充,可促进传统营销的进行。由于网络营销面对的是买方市场,主动权掌握在消费者手中,这就迫使企业必须贯彻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的现代营销思想,将顾客整合到营销过程中来。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核心内容是消费者的需求,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一直是营销者追逐的目标。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探寻以下策略,进行网络营销:
1.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策略
互联网具有很强的引导性和互动性。一方面,互联网消费者可以对产品或服务进行选择,并提出具体要求,企业则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选择和要求,及时进行生产,并提供相关服务;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及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随时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动态,及时组织生产和销售,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和营销效率。
在产品策略中,首先要解决网上产品的定位问题。在目前的经济和技术发展条件下,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可以进上营销,到底什么样的产品适合网络营销,这就必须结合特点和产品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科学、合理的网络营品决策。
其次,利用网络提供的产品,以提供信息为主要的服容,除了将产品的品质、性能、特点等以及为顾客服务的充分显示之外,更重要的是为消费者提供人性化的导向月针对个别需求提供一对一的营销服务。
最后,在网络营销中,除了产品的品牌外,企业还应网上域名品牌。域名是企业网站的联系地址,是企业被识选择的对象。因此,提高域名的知名度就是提高企业网站名度,也就可以提高企业被识别和选择的概率。域名在互上可以说是企业形象的化身,是网上市场环境中商业活重要标识。
2.消费者能接受的价格策略
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市场变得更加开放和透明。产品格可以很明确地进行对比,而产品价格对消费者的购买而言,又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消费者希望通过挑选和比车到价格最低、质量最好、服务最优的商品。传统的市场营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往往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消费取不同的价格,或是利用消费心理,采用心理定价策略,取最大利润。而网络化时代,网络的开放性和主动性为消理性的价格选择提供了可能,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性大强,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收集与购买策相关的信息,进而对价格及产品进行充分地比较。
因此,企业应该暂时忘掉固有的定价策略及价格战,了解消费者为满足自己的需要与欲求所愿意付出的成:值,以顾客为中心定价。测定市场中顾客的需求及对价格的标准,在网络营销中,可以使用以下三种价格策略:
一是消费者主导定价策略。为满足消费者需求,消费者通过充分的市场信息,选择购买或定制生产自己满意的产品或服务,同时,以最小的代价获得这些产品或服务。简单地说,就是顾客的价值最大化,顾客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收益。
而顾客主导定价的策略主要有顾客定制生产定价和拍卖市场定价两种。
二是低价定价策略。互联网使用者的主导观念是网上的信息产品是免费的、开放的、自由的。在早期互联网开展商业应用时,许多网站采用收费方式,想直接从中赢利,结果被证明是失败的。雅虎公司是通过为网上用户提供免费的检索站点起步,逐步拓展为门户站点,到现在拓展到电子商务领域,一步一步获得成功的,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它遵循了互联网的免费原则和间接收益原则。
三是免费价格策略。免费价格策略是市场营销中常用的营销策略,它主要用于促销和推广产品,这种策略一般具有短期性和临时性。但在网络营销中,免费价格不仅仅是一种促销策略,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产品和服务定价策略。
免费价格策略就是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以零价格形式提供给消费者使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免费价格形式有以下几种:产品和服务完全免费,即产品从购买、使用和售后服务所有环节都实行免费;产品和服务限制免费,即产品可以被有限次使用,超过一定期限或次数后,取消这种免费服务;产品和服务部分免费,如一些网站只公开研究成果或信息的一部分,如果要获取全部信息必须付款购买;产品和服务捆绑式免费,即购买某产品或服务时,赠送其他免费的产品和服务。
3.方便消费者购买的渠道策略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外出购物的时间变少,迫切要求快捷方便的购物方式和服务,网络营销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局限,大大提高购物效率。通过网络,消费者在家里随时就可获得相关产品的信息,通过对产品价格、性能等指标的比较,可以足不出户地挑选自己所需的产品。在选定产品之后,数字化的产品,如软件、电子书报等,可以经由网络直接传至消费者的计算机,而实物产品可以通过快递的方式发送到消费者手中,因此,消费者购买的方便性大大提高。网络营销在渠道的选择上有网络直销和网络间接销售两种。
网络直销是指生产商通过网络销售渠道直接销售产品。
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力,选择以下两种做法:一种做法是企业在因特网上建立自己的站点,申请域名,制作主页和销售网页,有网络管理人员专处理有关产品的销售事务;另一种做法是企业委托信息服务商在其网站上信息,企业利用有关信息与客户联系,直接销售产品。网络直销的优点是企业与消费者直接见面,能够及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意见或建议,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网络直销的缺点是目前企业的站点众多,不知名的企业站点往往访问者寥寥无几,达不到企业拓展市场的目的。
网络间接营销是指企业通过一些网络商品交易中介机构来实现商品的网上销售,这些中介机构一般拥有网上商品交易中心或所谓的网上商城。目前,这种网上商城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电子零售型,这种网上商店直接在网上设立网站,网站中提供一类或几类产品的信息供选择购买;第二种是电子拍卖型,这种网上商店提供商品信息,但不确定商品的价格,商品价格通过拍卖形式由会员在网上相互叫价确定,出价高者就可以购买该商品。
4.重视与消费者沟通的促销策略
传统的促销策略缺乏与消费者的沟通和联系,其信息流动是单向的,且流动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有关物理媒介,在信息发送与反馈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时滞。网络营销是交互式的,互联网为企业与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沟通渠道,消费者可以参与到公司的营销活动中来。因此,互联网更能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和联系,更能了解其需求。如何通过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和交流,与其建立亲密关系,从而开发出更多的颐客,已成为网络营销最关键的问题。
【关键词】企业管理;运营;战略决策;重要性;发展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已逐渐认识到运营战略决策的重要性,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对运营战略决策给予了高度了重视,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企业某项活动运行的成败,更影响着企业的长期有效发展,当前的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制定出正确、合理、适合企业发展的运营战略决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与战略保障。
一、运营战略决策
首先,我们要对企业的运营战略有一个精准的把握,运营战略,顾名思义就是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企业运行发展措施,它主要是针对一定阶段内的企业经营做出合理的判断,从而实现最大化的竞争优势,促进企业经济发展。从运营成本上来说,要在市场同等企业中占据绝对的优势,尽可能使运行成本远低于市场竞争对手,确保在竞争过程中的领先地位。一旦企业在价格上能够赢得广大人民群众,那么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市场。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首先企业要在规模与产量上有一定的保障,对于企业来说,要想形成竞争优势,实现经济效益,最好的途径便是降低生产成本,而这一战略的实现并不是简单就能达到的,一方面,企业要加强管理,做好市场分析,另一方面,也要增强服务意识,保障产品质量,从而在市场中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任何企业的经营活动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对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式下,企业开始转变经营方式,创新运营战略,不仅在人力、物力上有所改进与投入,而且还引进先进的科学管理理念,使企业实现了新的革新,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运营战略决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企业经营活动的成败。任何企业,想要实现长期有效的发展,就必须拥有合理的企业运营战略决策机制,它规定了企业的发展路线,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成败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强有力的运营战略决策为其发展指明方向,使企业各部门能够相互合作,增强企业凝聚力与向心力,共同为企业的发展服务。企业的经营战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过多方面的深入考察,不仅要对国内外的同行企业进行分析,更要对企业内部的管理、经济活动以及市场进行深入探讨,及时发现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路径,并作出科学的决策。企业的经营涉及方方面面,只有全面的把握企业的内部特征和发展状态,实施具有可行性的运营战略决策,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当今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在跟随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改变。企业发展的目的是满足客户需求,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一个科学的运营战略决策能够为企业增添鲜活的生命力,企业的发展不能固守传统的模式,要加大企业创新,改革企业的落后制度,与时俱进,随时掌握企业的内外部信息,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合理调整企业运营战略,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三)促进企业长期有效发展。企业的运营战略决策充分考虑到了企业的内在优势,将企业的发展环境以及市场需求作了充分的考察,并且对国家的相关政策制度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取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各项规章规章制度,有针对性地做出科学的战略决策,为企业的运行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值得注意的是,运营战略决策必须切合实际,不能过分地追求不可能达到的目标,从而造成企业运行效率低下,要对企业有一个合理、准确的定位,立足于企业发展的实际。运营战略的目标是多方面的,关键是如何进行科学的战略决策。一般来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服务与产品的质量上,当然企业的信誉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运营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企业运营必须提高自身的决策能力与执行能力,切实保证企业的有效长期运行。
(四)为员工提供行动纲领。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个部门与员工的共同努力,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凝聚力又取决于企业的运营管理。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下,人才得逐渐成为企业竞争的一大核心,然而,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差异性与独特性,要想使员工团结一致,拧成一股绳,为企业的发展效力,就必须制定出以人为本的企业运营管理决策,人才的管理也是企业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内部上下一心,积极配合,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而运营战略的决策在一定程度上为员工统一了一个行为标准,指明了奋斗的方向,使员工能够目标明确,对自己的职责有所认识,并根据运营战略决策合理调整自身的不足与误区,从我做起,将运营战略决策落实到位,全力配合运营战略决策,从而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综上所述,企业的运营战略关系到了整个企业的运行,而运营决策更是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与经济效益。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能够最大化的实现经济效益,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企业管理中运营战略决策的实施,以上本文着重探讨运营战略决策的重要性,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借鉴。
【参考文献】
[1]徐晖.企业管理中运营战略角色的重要性[J].科技展望,2015(21)
一、创造良好的企业外部环境
l、完善资本市场环境。资本市场的高效运作,必须具备合理的市场结构和良好的监管机制。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存在着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1)国家对资本市场管理仍有行政干预的现象;(2)市场割据,流动性不足;(3)市场价格机制尚未健全;(4)监督不力。对此,应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减少行政计划因素;二是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市场结构;三是增进市场流动性;四是完善市场的价格机制;五是建立与整个经济开放程度相适应的高度权威的管理体制。
2.完善法律制度。(l)完善证券法律制度,规范证券机构、发行公司和上市公司;(2)扩展金融市场容量,完善金融法规体系;(3)完善公司法律制度,规范公司的合并、分立和破产等行为;(4)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规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国有企业产权界定、国有资产评估以及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行为。
3、改善政治环境。应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卸下企业的包袱,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政府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投资,增加就业。这要具体做好下列工作:(1)打破社会保险分散管理格局,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基金营运的管理制度。
4、净化社会中介环境。资本运营是一项系统性、操作性极强的活动,这一活动的各个环节,均需中介机构参与运作,中介机构的行为直接关系到资本运营的成败。要建立并规范包括信息网络、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所在内的中介机构。
二、营造必备的企业内部环境
首先,要提高企业管理者自身的素质。管理者应做到:(1)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用现代知识武装自己;(2)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科学的管理方法并运用于实践;(3)提高创新能力,不拘泥于现状;(4)牢固树立风险观念和竞争观念。
其次是重视对人的管理。做到:(1)强化职工培训,提高全员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2)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和优势;(3)弘扬先进,培育职工的团队精神;(4)关心职工生活,不断理顺职工思想情绪;(5)不断增强职工“主人翁”地位,加强民主管理,健全激励机制。
三是要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能力。(1)要立足现有基础,积极盘活存量资产;(2)对外拓宽融资渠道,对内抓好产品生产,降低产品成本,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3)应不断优化内部资本结构,扩大直接融资的渠道和比例,降低资金成本,提高盈利能力;(4)完善企业的科学决策体系,无论进行投资、扩大经营规模、拓宽经营项目或是兼并其他企业,都要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进行;(5)建立对资本运营项目的考核制度。
三、加强企业结构调整,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企业资本的优化配置要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资本的产业结构关系。企业通过多个产业的投资,既可以避免单一行业经营的风险,又可实现资本的优化组合。二是资本的产品结构关系。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将资本投放在不同的产品上,使不同的产品满足不同层次顾客的需求。三是资本的空间结构关系。企业应考虑不同地域的资源条件、自然条件、投资环境和市场需求,调整企业的经营战略。四是资本的风险结构关系。资本收益总是和一定的风险相关的。因此,要注意投资的安全性。首先,要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通过合资、合作等办法吸引多个投资者联合进行项目投资,共同分享利益,分担损失风险;其次,要保持合理的资产负债率;再次,进行投资的风险组合。投资要在不同的产业,不同风险的项目间进行组合,既保证资本的安全性,又保证资本的增值性。使之做到:运行协调、供求平衡、资产流动和风险适度。
四、拓宽融资渠道,实现多元化资本经营
筹资已成为企业一项重要而经常的活动,那种靠企业自我积累或传统的间接融资渠道,已不能满足企业的资金需要。在资本市场,企业可以自身的法人财产权实现直接融资,也可以股权出让和转让的形式以及以存量资产出让、土地置换、发行债券等形式筹资。
五、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培育资本运营动力机制
一是要重塑国有资产所有权主体,增强所有权虚拟化程度。将有竞争性、经营性的国有资产折成股份,组成一批国有控股公司,建立法人产权,代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成为国有资产所有权的主体和一级企业法人,行使资产收益权和处置权,成为资本市场的主体。二是要改革国有资产管辖权制度,将管辖权由政府部门让渡给作为企业法人的国有控股公司,政府的资产管理方式则相应由收益权、处置权直接行使过渡到政策法律的制定,为企业资本运营营造法制化、规范化的市场氛围。三是要广泛建立法人产权制度,架构以企业法人产权为核心的企业资本运营体系。
六、理顺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的关系,建立企业资本运营的联动机制
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的根本目标是为了扩大主导产品或主营业务的规模,使企业商品生产经营达到规模经济。因此,企业的资本运营应该有利于剥离企业非经营生产,提高企业资本质量,使商品经营成果直接转换成资本经营成果,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和商品经营效率。资本运营要在有关联的企业之间进行,尽量减少无关联企业的兼并,以合理的市场结构,形成企业适度的竞争状态。抛弃或防止资本运营中一哄而上的做法,将资本运营行为和商品生产经营的切实需要紧密结合,规划出有序的、渐进的资本运营轨道。
七、正确认识市场规模与资本规模的比例关系,建立有序的资本扩张机制
处理好国有企业资本运营中资本规模与市场规模的关系,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企业资本扩张不能依靠行政命令搞外延式的扩张,而要着重培育国有企业通过资本的运营和相关生产能力的配置增强竞争力,占领市场份额所引起资本利润率的提高来转增资本的机制。二是国有企业的资本运营过程中资本扩张必须重在存量盘活,而不是铺摊子,搞重复建设,通过存量重组,扩大相对市场份额。三是国有企业的资本运营必须注重无形资产的运营,通过创立品牌,运用品牌的市场渗透力来达到资本规模和市场规模的统一发展。四是国有企业目前资产状况是固定资产大于流动资产,存量大于流量,资产负债比率和净资产比率都相当低。要有效的达到规模经济即资本规模和市场规模的统一,还需依靠政府制定兼并政策、产业化政策和市场容量扩张政策来扶助和指导,以加速国有企业资本运营扩张机制的培育。
八、处理好国有资产管理与企业法人治理的关系,完善资本运营的决策机制
企业资本运营必须正确定位,明确决策的权限和管理责任,形成良好、快捷、有效的决策机制。一是建立和完善企业资本运营决策的分权模式,明确划分决策权限。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国有控股公司的决策权,应限于当企业资本运营涉及资产所有权在不同性质的主体之间重组或变更时作出明确的选择;而当资本运营在相同所有权主体之间发生,则只需企业法人批准;至于企业的资本运营只涉及所有权的派生权能如经营权、占用权,则其决策权利属于法人。二是明晰企业资产决策的责任,构建资本运营决策的风险约束机制。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国有控股公司资产运营决策的任务是促进企业中国有资产的价值保值和有利于提高资本的生产配置效率,降低资本运营风险。王是建立资产运营决策的价值实物协同机制,促进国有企业资本运营
决策的回馈循环。资产运营决策必须将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对经营性资产的运营决策确定价值量化指标,企业法人则根据这些指标运营法人财产,完成价值量化指标与资本运营协同,使国有资产运营决策形成回馈循环。
九、加强资产评估管理,力求评估结果正确公平
资本运营离不开资产评估。只有准确、完整、合法地评估目标企业的资产与负债,合理确定转让价格,才能保证国有资产不被侵蚀。
1、制定统一的资产评估标准。对同一资产用不同的评估方法,评估的结果往往会有较大的差异,但不同方法共存是与资产评估对象、评估要达到的目的及评估的经济环境相关的,即这三者的结合状态是决定采用哪种评估方法的内在依据。对企业整体分析时应主要采用重置成本法;对企业以某项固定资产投资入股时,则主要采用重置成本法和现行市价法;在外部条件允许时,也可以考虑使用收益现值法,非特殊情况时,一般不采用清算价格法。
2、加强对评估结果的确认工作。资产评估结果是否合法、真实,标准和方法是否正确、科学,资料是否完整等都需要进行审核和鉴定,以保证评估结果正确无误、公平合理。
3、加强对评估机构的管理。资产评估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并非任何组织和机构都可以从事该项业务。对资产评估的从业人员,应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十、强化企业财会工作,促使企业资本有效运营
1、只要是两家或两家以上企业的经济资源和经营活动因资金纽带关系而置于一个管理机构或集团控制之下,就应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2、准确地确认和计量企业的负债,并对坏帐发生的可能性和大小进行合理地估计。
[关键词]ERP;模拟实训课程;沙盘模拟课程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7-219
1 ERP课程简介
ERP课程又称“沙盘模拟课程”,国外称为simulation课程,是模仿真实的商业环境开发的具有很强的实战性的课程,而企业运营沙盘课程又分为物理沙盘(board-based simulation)和电子沙盘(software simulation)。该课程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MBA教学,集知识性、趣味性、对抗性于一体。所谓的ERP课程是将学生分组(企业)并定岗定责,按照企业资源规划及流转模式模拟企业运营一定的年限,提高其资源规划、市场分析、企业管理、团队合作、理论联系实际等能力。
2 ERP课程的安排及课程特色
2-1 课程安排
(1)组织准备工作。将学生分成竞争的几个企业,并将人员设定职位(CEO、CFO、采购、生产、销售)。
(2)模拟企业概况。企业主要工作包括年度订货、订购材料、组织生产、交货及收回货款、企业财务报告等;企业资源的介绍包括物理沙盘中的材料、货币、产品、生产线、资格证等。
(3)初始状况设定。企业的组建流程:接受投资、购买厂房及生产线、获取市场准入证、材料的订购、资产状况分布的报告。
(4)企业运营规则。包括市场的划分与准入;销售会议与订单的争取;厂房的规模与容量;生产线的规格与生产周期;生产线的购买维护与出售、原材料的预订与购买、产品的类型与生产;产品的研发与销售、市场开拓、融资规则、综合费用的构成。
(5)实际模拟运营训练。学生模拟企业6~8年的运营,在竞争中战略制定、决策分析、技术或业务开发、市场开拓、运营和产品销售。让学生亲身体验,在实战的成功与失败、在团队中沟通与协调。
(6)教师点评。教师通过经营成果的展示,得出企业经营价值综合评分=所有者权益×(1+企业综合发展潜力-100),其中企业综合发展潜力包括企业的市场地位、厂房规模、生产线的建设、产品的研发及ISO认证等要素,通过以上的分析评价,让学生在过程中感悟失败与成功,从而获取更有益的经验。
2-2 沙盘模拟课程具有的特色
(1)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体验式学习方式,具有集知识性、趣味性及对抗性、实战性于一体的特点。
沙盘模拟课程特有的互动性、趣味性、竞争性特点,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训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充分运用听、说、学、做、改等一系列学习手段,开启一切可以调动的感官功能,对所学内容形成深度记忆,并能够将学到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很快实践与运用。在沙盘模拟实训中学生得到的不再是空洞乏味的概念、理论,而是极其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深层次的领会与感悟。
(2)培养了学生的多方位、多层次的能力与职场技能。
战略管理能力:企业经营环境分析、战略分析与战略规划、战略如何超越“不确定性”战略思维能力培养。
高效群体经营决策能力:决策的一般方法、科学决策能力培养、企业经营决策思路创新、决策的陷阱分析。
运营管理能力:运营战略与整体战略分析、技术开发策略、资源整合、企业内部成本控制。
财务管理分析能力:学习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简单分析财务报表、利用财务数据提供决策依据。
沟通能力:与客户的沟通能力、与相关方的沟通能力、团队沟通能力。
开拓市场能力:掌握市场信息能力、准确市场定位能力、洞察市场变化能力、开发潜在市场能力
团队建设能力:如何组建团队、团队的角色分配、团队建设的目的和作用、科学评估团队绩效的能力。
产品研发方面:产品研发策略的制定、研发计划的检验与调整。
生产管理方面:通过试制,寻求最理想的生产方式、匹配市场需求与交货日期。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树立不同职务部门的共同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建立以整体利益为导向的组织、认识分工与协作、学习岗位管理。
市场营销方面:市场分析与决策、产品组合与市场定位策略制定、投标与竞标策略制定,营销效率分析、研究市场信息,抢占市场,建立并维护市场地位,寻找不同市场的赢利机会。
(3)课程按年度分为几大模块,每一模块任务的完成都会充分体现企业运营价值的实现及经验的累计与升级。
第一模块运营的过程(1~2年)使学生对企业运营有了基本的感性认识到理性知识,企业经营的本质是利润,为了获取最大的利润必须要开源节流,通过开拓市场、增加品种、扩大产能等方式扩大销售,从而达到开源的目的,而节流更多的是通过降低成本,在此基础上要对企业的运营进行规划,要控制物流与资金流、信息流的良性循环,给出决策方案,进行产品营利性分析,并做出决策调整。
第二模块运营的过程(3~4年)使学生对企业的运营不仅仅规划与决策,更多的是进入到科学的管理阶段,基本能够掌控全局,对市场透彻了解,市场定位,产品与市场不再单一化而是向全面专业化发展,市场决定产品,产品取决于生产线的产能,销售驱动生产与采购即对物资的需求,从而形成了制造业的供需链,这条供需链又需要资金链的支撑,经过这一模块的完成进入对企业运营过程的预算控制阶段,进行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控制与保障。
第三模块运营的过程(5~6年)使学生能够化战略为行动,不再出现传统上用财务指标去衡量持续发展能力的短视行为,而是认知到通过学习创新,优化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开拓市场,为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从而实现企业效益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财务预算,不断修正与实际差异与漏洞,提升岗位绩效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资金流控制能力,调控预订、采购、生产、销售,达到最佳衔接,扩大销售份额及市场容量,得出最终的结论:企业经营成败关键――企业要达到管理规范化、流程合理化、工作效率化、决策数据化的信息化管理。
3 ERP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
3-1 实训课程课堂难以得到有效监管
在实训课堂上,教师扮演着多重角色,如讲解员、观察员、分析引导员、评论员、监督员、供应商、客户、金融机构等,还要进行资料的录入及互动,与各企业进行业务交易等,工作的繁复与量大导致教师很难面面俱到,如果在后台监控与企业交易时,就很难掌控各企业的流程状况是否合理,企业信息不能及时反馈回来,也就引导不了企业的预期发展及合理运营,在期末的报表时,要及时纠错,很多时候要模拟企业的整个流程就需花费一定的时间去查账,虽然让学生感悟到失败的经验,但也给充满激情、跃跃欲试的学生一定的挫折与打击,使企业退回到保守状态,不利未来的发展。
3-2 课程模块与实际企业运营有一定差距
沙盘模拟课程虽然仿真程度较高,但与实际的企业运营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确定的运营规则局限了企业的发展空间,譬如说投资额度、市场容量、生产规模、贷款额度、企业与企业间的不可突破的壁垒等,这些在实际企业当中都存在一定的不可预见性,但也有一定弹性空间,在实际中要靠企业的决策与规划去发挥各自的可利用的商机,而不是局限于沙盘课程的固定的规则中。
3-3 学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不系统化,面对复杂环境突显薄弱
ERP沙盘课程实训中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广泛,包括战略方面预测分析、评估不可测变动因素、制订经营策略、决策最优方案;生产方面设备更新与生产线改良,调配市场需求、交货期和数量;在市场营销方面,有市场分析与决策、产品组合与市场定位策略的制定,市场地位的建立与拓展;在财务管理方面有投资计划制订,回收期的评估,现金流量的管理与控制;财务报表的编制、投资收益结算等,上述各环节都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去支撑,要求学生灵活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各科的专业知识,而各科的专业知识在讲授学习过程中,不交叉不系统,知识没有经过横向整合,综合运用起来有一定难度,在企业运营当中很容易顾此失彼。
4 ERP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的相应对策
4-1 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利用学生自我监督机制
增加角色实行角色转换;定期岗位交叉熟悉企业流程及职位职能。在课堂上可以增加学生作为资料的录入者,教师尽量对企业运营的过程进行监控及引导,也可以采用定期学生轮岗的方式,彼此熟悉各自的岗位及职能,在企业运营当中发挥集体的力量,彼此监督工作的落实及运营流程。
4-2 分阶段加大课程难度,增加贴近企业实际运营规则
与开发商合作开发更适合当前企业运营规则的课程。可以分不同学期安排不同的沙盘模拟课程,譬如产品的生产及研发规则,刚接触时可以设计为P1及P2产品,市场只划分为本地和区域的,生产线也只设手工和全自动,随着学生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加深,可将课程难度加大,产品规格、市场容量、生产线及投资额都可增加,也可根据企业运营的实际情况添加一些贴近实际的运营规划,让学生在实操中将知识更加完整、综合、系统、熟练地运用起来,有条件也可与开发商共同开发适合参照某企业原型为缩影的沙盘课程。
4-3 打破各科各专业知识壁垒,实现知识的横向整合
利用丰富的综合知识为支撑进行复杂的运营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整合,使之系统化、综合化,在企业运营过程中进行反复的融合与使用,随着课程的延伸,各专业知识也将被学生应用的得心应手。
5 结 论
总之,ERP沙盘模拟课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竞争的实战中学会知识收获经验,激发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力,提升了学生团队协作、知识整合、职业竞技等综合素质,沙盘课程为学生成为符合当前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玲娇-职业学校ERP沙盘模拟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0(3).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管理;问题;策略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占据着主导作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安全保障。因此,我国十分重视国有企业的发展。而资本运营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份额,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但是,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由于外部环境不完善以及企业内部管理不足存在着很大的运营风险,使国有企业的运营和发展面临着巨大威胁。在这种情况下,资本运营风险管理成为国有企业的重要工作,受到国有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研究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管理不仅能够有效防范资本运行风险,而且对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直接作用。
一、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的相关概述
(一)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的内涵
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主要指国有企业资本运营习惯过程中存在着运营环境的变动性、运营活动的复杂性以及国有企业自身存在抗风险能力的有限性而造成的国有企业资本运营达不到预期目标的现象。首先,资本运营的复杂性主要指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其次,外部环境的变动性主要指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环境、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法律规定以及资本市场的不断变动;再次,企业主体的制约性主要指国有企业本身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最后,企业抗风险能力的有限性主要指国有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风险意识和风险处理能力。
(二)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的类别
按风险影响范围不同,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主要包括基本险和特殊风险。首先,基本风险主要指由于受经济、政治以及社会文化环境影响所产生的风险。基本风险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并难以避免的风险,主要包括政策风险、政治风险、体制风险和自然风险。其中政策风险主要指国家经济发展政策变动所带来的风险,体制风险主要指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国有企业的资本运作难免会受到行政机关的影响,政治风险主要指政治因素变动而带来的资本运营风险,自然风险主要指自然因素的化,如地震、火灾、洪涝灾害等自然因素对国有企业运营带来的风险。其次,特殊风险主要指国有企业由于错误经营、资金短缺、资本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产生的风险。特殊风险只会影响个别国有企业的收入,而不会影响所有国有企业的运营。特殊风险主要包括财务风险、管理风险、信息风险、法律风险、技术风险以及经营风险等。其中财务风险主要指国有企业的资金难以支持企业运营而产生的风险,经营风险主要指国有企业经营变化给企业带来的风险,管理风险主要指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错误操作而带来的风险,法律风险主要指企业为避免法律限制而在收购过程中加大交易成本带来的风险,信息风险主要指国有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由于企业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风险,技术风险主要指企业技术开发或企业技术运用泄密而产生的风险。
二、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的形成原因
(一)企业资本循环与周转的制约
首先,国有企业资本循环中断会引起资本运营风险。如果将企业的资本全都放在某种资本形式上,一旦这种资本形式出现了中断,那么国有企业的运营便将难以形成。另外,国有企业的资本在某个投资阶段转向下一个投资阶段的时候,如果发生静止状况也会导致企业的资金循环中断,带来资本运营风险。其次,资本周转缓慢会引起资本运营风险,资本周转缓慢会影响到国有企业的资本保值和国有企业增值,导致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下滑,甚至产生巨大的生存危机。
(二)外部环境的制约
首先,政府过度干预会带来风险。政府过度干预主要指政府对国有企业外部资本运营推动作用过大,背离了资本运营的驱利性,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导致企业面临资金风险。另外,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行政条条框框管理模式阻碍了国有企业的跨区域发展,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资本运营;其次,政策法规不完善。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资本法律法规和政策法规仍不够完善,缺乏稳定性,而且部分政策法规和法律法规内容十分落后,难以适应国有企业的发展;再次,资本运营平台不稳定,产权交易市场缺乏相关部门的统筹规划和宏观指导,并购行为不够规范,证券市场行政化严重、市场结构单调,缺乏风险规避功能;最后,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缺陷,社会保障服务对象没有完全覆盖,国有企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正常运行,导致国有企业产生资本运营风险。
(三)国有企业自身风险免疫力的制约
首先,资本结构不合理。资本不足是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且在“拨转贷”政策下,国有企业的负债率大幅度提高,极大地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导致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资本运营风险。另外,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中还存在着国有股权过度集中、资本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内部控制现象严重,难以形成高效的治理结构,导致国有企业缺乏科学的资本运营;其次,缺乏抗风险意识。部分国有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战略决策和内部管控来开展经营,在这种状况下,国有企业的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不够强烈,缺乏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国有企业自身风险免疫力不高。
三、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管理的策略
(一)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管理的特点
首先,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管理具有动态调整性特点。因为国有企业的资本运营具有较强的动态性,资本运营的过程中随时会产生新的状况,加之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的破坏性,企业的资本运营风险管理必须根据企业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况来制定管理决策;其次,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管理具有科学性,资本运营风险管理不仅要针对不同内容、不同性质和不同规模的风险制定针对性管理决策,而且还要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资金运营的规律。
(二)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管理的原则
1. 方向性原则。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管理应积极遵循方向性原则,制定明确的资本运营风险管理目标,为资本运营风险管理提供正确方向,实现国有企业资本运营过程中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 信息性原则。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管理需要以科学的信息为基础,掌握及时、准确的信息,为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并且,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管理需要对丰富的信息进行筛选整理,进而形成真实的、可靠的信息系统。
3. 预测性原则。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管理需要对风险管理的科学性、企业发展前景、行业发展趋势等进行预测,正确把握企业资本运营所面临的经济形势。
4. 民主性原则。国有企业在资本运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民主的作风,积极调动相关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国有企业员工参与风险管理决策集体智慧。并且国有企业的资本运营风险管理必须要杜绝领导说了算的现象,积极实施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增强资本运营风险管理的科学性。
5. 可行性原则。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管理工作应积极运用先进的风险管理理论知识和科学的风险管理策略,认真分析风险管理方案的利弊,探析风险管理方案实施的可行性。
三、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优化资本运营外部环境
首先,明确政府的治理边界。政府应重新审视职能定位,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改进行政命令式管理方式,采取间接管理的方式积极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引导,减少对国有企业的行政干预做到放权和管理的融合。政府相P部门应制订国有企业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加强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健康的市场体系,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平等的竞争环境;另外,政府部门应积极规范自身的行为,做到依法行政,简化国有企业项目评审、技术咨询以及风险投资等各个环节的程序,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其次,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完善我国现有的国有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加强对国有企业资本的政策规定,建立完善国有企业资本运营为国有企业发展解除后顾之忧;再次,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搭建资本运营平台,坚持国家发展与产权交易市场宏观指导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完善国有企业的并购法律,规范国有企业的并购行为。最后,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积极拓宽社会保障覆盖面积,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和监督,切实保障国有企业员工的基本生活,保证国有企业的正常运营,降低资本运营风险。
(二)塑造理性主体
首先,明确国有企业职能,明确国有企业在股东大会出资人代表出资人权益等方面的职能,积极调整国有企业的资产及股权结构提高国有企业的影响力。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应与国有企业职能划分界限,避免国有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职能重复的现象;其次,完善国有资产的委托经营。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国有资产委托机构的监督和激励,积极完善经营决策机制,设立国有企业科学决策体系,避免国有企业经营收入决策产生的资本风险。我国相关部门应积极完善国有企业信息披露机制,加强国家和国有企业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完善国有企业的自我约束。积极完善国有企业管理人绩效考核机制,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能力,增强国有企业管理的科学性;最后,克服国有企业短视行为。国有企业应积极克服短视行为,着眼于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制定风险防范的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资本运营风险。
参考文献:
[1]刘文祥.国有企业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的风险问题分析[J].商业经济,2013(03).
[2]吴鸣飞.我国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及其评价体系研究[J].企业导报,2013(02).
[3]贾大庆,何红霞,李松平.谈防范和化解资本运营风险的途径[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7(04).
VW电信的动态运营仪表板
在这信息化大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再也没有以不变应万变的管理策略,企业如果不转型只能被淘汰,因为这是一个跨界竞争的时代,真正的竞争对手往往来自行业外。企业转型唯快不破,在谈论智能运营管理的今天,不得不提的是如何让企业运营加速,而其中企业运营过程的加速正是核心。通过运营过程全数字化的解决方案可以达到加速所有运营流程,让企业整体运营效率提升的效果。
VolkerWessels电信(以下简称VW电信)是荷兰的一家知名通信公司,主要业务是构建、维护和维修有线网络和GSM/3G/4G移动网络,并向电信运营商提供服务。VW电信在2015年开始选用IFS 企业运营智能解决方案,通过大量有价值的企业数据构建了一个动态企业运营仪表板,用以代替原有的传统型看板,帮助提升整个企业的运营效能。
凭借IFS EOI 系统,VW电信创建了自己的基础通用运营平台用于监控现场服务、电缆和个光钎等核心业务的表现。系统会针对于服务、电缆和光纤等业务建立一个运营智能管理层用于从不同系统,包括ERP中提取的相关信息数据。这些数据将会根据不同用户的角色在自定义仪表板中呈现不同的内容。这个仪表板可以根据数据进行智能运营优化,以降低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涨所带来的运营压力。VW电信的最终目标是让所有业务部门的数据都进行全天候的无缝连接和共享,并专门建设一个技术中心用于向不同业务部门提供自定义的仪表板,同时提供针对日常工作的数据监测支持。
如今,数字化的管理转型对于不同管理模式的各个组织来说已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以往自上而下的经典金字塔型组织架构由于信息流在组织中传递的低效已经很难继续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加拿大著名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曾经提出的传统金字塔管理理论中,只有最顶部的董事会才能做最后的执行决策。下面则有一个“中层”来执行这些决策,并把决策信息传递给所有最后落实具体运营行动的员工。如果决策在底层员工执行中出现偏差,则还需要通过“中层”管理人员将信息反馈给董事会,这样就错过了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的时机,并带来了管理沟通成本过高的问题,所以这样的金字塔管理模型已经不再继续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
同样在传统管理的企业中,很多企业通过月报乃至周报的固定报告机制来管理公司运营。这些报告虽然蕴含了非常珍贵的数据但往往仅仅是历史数据的回顾,而没有对当下的运营管理有建设性的关联帮助。因此,众多企业正在寻求一种更好的管理和运营监控手段,从而加速决策流程。企业运营智能解决方案的出现,让这一切成为可能。
企业运营管理从层级制度走向动态授权
运营智能的基本思想是用最有效率的管理层级来指导决策从而替代原来主要依赖于最高决策层做出决策。所有业务流程将会规划与预设,企业的各个部门不再囤积信息,而是大量的共享数据信息, 确保各级手头相关信息和流程管理可以被持续优化,从而打破原有的层级架构,形成基于信息、信任和以结果为导向的动态授权管理架构来加速决策流程。例如,为应对企业运营的发展变化,员工应该有更多的选择来快速应对和调整工作内容,就好比企业内部运用由美国军方发明的代表观察、调整方向、决策、反应的OODA循环理论,根据变化时刻调整战略和行为。这种方法最大的优势在于增加了组织的灵活性和机动性。OODA循环尤其适合使用在单一的运营环境中,而更为常见的PDCA模型中,实施阶段涵盖计划、执行、检查及纠正,适用于最高级管理层。
企业运营智能是ERP系统非常重要的补充应用。ERP显示了企业正在发生什么情况,而企业运营智能则不仅仅可以用来回顾企业目前状况还可以根据现有数据的分析辅助未来预测。因此,企业运营智能可以看成是ERP的一个深化应用,可以从最初主要关注于自动化流程到实现后面的监控和提供数据报告。运用企业运营智能,如今可以增加组织的灵活性,使其可以更好地预测未来发展道路。它作用于以不同方式提供的信息需求,并传递信息到最有用的相关部门。这样员工可以更快、更精准地判断基于特定情况的最佳解决方案。就好像一个足球运动员在面对球门的时候进行快速分析和决策,是自己射门还是将球传递给同伴才能更容易进球一样。
三阶段启动企业运营智能
想要启用IFS EOI解决方案的企业需要考虑以下三个阶段的情况:
匹配:在这个阶段内,商务智能根据企业架构进行匹配和绘制,从而呈现出一个全面的企业战略和目标。包括:客户、产品、服务、渠道、流程、物流等等。这一阶段主要围绕上述方面的流程进行分析,从而发现流程中最主要可以改善和提高的环节。该阶段和精益六西格玛的原理一样,主要作用于各大流程。
监控:企业的所有数据源需要能够实现被访问以便将相关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存储到一个固定地方,以便可以观察端到端的流程过程。在很多企业的许多运行环节上,部门运作没有透明化,而有些部门的低效工作状况还会拖累其他部门的效率。通过观察端到端的流程过程,可以识别和控制流程上的缺陷。终端用户可以从商业模型的实时数据库中清楚地观测到数据的呈现情况。实时数据库还可以提供调节和管理的相关选项。
管理:在最后一个阶段,所有部门通过使用实时数据库来熟练运营操作并从中找到可以改进的地方。实施信息的分析与传递可以让基于客户协议、数量和成本的管理变得更加严谨。在这样的情景中,技术中心可以支持终端用户,帮助进行业务分析和改进,反之,终端用户也可以对持续改进的过程提供很好的帮助。这样对于整个运营管理来说就从原有传统的月报、周报或日报这类的总结性报告,改变为实时的、自定义的信息汇报,从而让企业不断持续改进。
运营智能系统的出现解决了困扰公司机构最困难的问题之一,即如何把数据转换为员工可以理解并采取行动的信息,这些信息涵盖了管理、内容优化和流程改变等许多方面。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难点不在于如何保存和存储大量的数据,而是如何与这些大数据建立有效的链接并利用这些数据创造价值。
[关键词] 理财之道 沙盘模拟 实训实施
一、《理财之道》沙盘模拟实训的必要性
在信息高速公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都与计算机产生了息息相关的联系,财会行业也正在经历一场信息化的巨大变革。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的普及也成为了这场巨大变革中的重要产物之一。
而财会专业学生平常往往是在一个相对静止的环境中学习与操作,与真实的市场环境及不断变化的财经视角相脱离。为了满足社会需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水平,许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先后购置了实训软件及其配套沙盘,引入高校教学实践。《理财之道》沙盘模拟教学通过直观的企业经营沙盘来模拟企业实际运行状况,让学生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组织生产、整体营销和财务结算等一系列活动中体会企业经营运作的全过程,领悟科学的管理规律,提高管理能力,成为众多学生提高实践技能的有力平台。
二、《理财之道》沙盘模拟平台的学习运用
通过该平台,财会专业学生系统运用计算机软件与网络技术,结合系统严密和精心设计的商业模拟管理模型及企业决策博弈理论,全面模拟真实企业的商业运营环境,学生在虚拟商业社会中独立完成企业运营中的各项管理决策,涉及企业的战略、营销、财务、生产、研发等各个方面。由于现金作为企业流动的血液,生存的命脉,财务管理成为一项重要的决策。运营管理中涉及包括了解三大财务报表的结构与数据含义、运用财务指标进行经营绩效分析,发现管理中的问题,改善经营管理等在内的各项财务管理内容。下面我们以一次模拟对抗赛来具体分析模拟平台的运用。
1.以项目投资决策最优化为目标合理安排生产线
对于创造价值而言,投资决策是三项决策中最重要的决策。筹资的目的是投资,投资决定了筹资的规模和时间。投资决定了购置的资产类别,不同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不同的资产,因此投资决定了日常经营活动的特点与方式。在财务模拟对抗赛中,团队投资决策的关键就是高、中、低端生产线的安排。不同的产品线配置将影响到公司期初的筹资数额、将来产品的平均盈利能力及竞争压力等。
而现金流量是投资决策考虑的关键指标,它是进行企业价值判断的重要指标,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基本保障,也是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资源保障,同时还是影响企业流动性强弱的决定因素。若在购买生产线之前未对预计当期现金流出和下季初费用扣除加以计算,就无法安排好筹资方案,企业将很可能出现资金链的断裂,通过紧急贷款补足负的现金流量,之后只好通过借款维持经营,借款的额度又受财务状况的直接影响,因此企业走入到一个财务困境中。
(1) 投资资金额度:投资资金额度取决于权益总额,运营资金需求,必要地资金持有量以及下期运营资金需求量。
(2) 运营资金额度:包括材料购买、工人工资、加工费、培训费、维修费、厂房租金、行政管理费、设备折旧费。以上构成了产品的成本,不同的产品其各项费用支出是不同的,高端产品有着较高的费用。
2.以合理确定筹资规模为关键,实现资本机构最优化
企业筹资的目标就是用最合理的方式,及时、有利地筹集资金满足企业资金需求,从而实现企业价值和利润最大化。企业在筹集资金时,应在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风险之间做出权衡,严格把负债融资的比例控制在一定幅度内,实行谨慎的财务政策,同时又要确保资金流的畅通。综合考虑筹资成本、筹资风险、企业规模、市场状况、公司现状等因素,在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筹资方式或者筹资组合,以满足其健康发展的需要。
3.以加强营运资金管理为核心,强化财务分析的实时反映功能
公司的资金运作离不开营运资金管理,特别是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现金管理,通过营运资金的运算与分析,掌握信用政策的具体内容及其变更时的评估方法,最终通过财务报表流动资产分析、流动负债分析、流动结构分析,以及包括杜邦比率分析、杠杆比率分析等在内的财务风险分析。如何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实时反映分析,发现运营中的问题,改进经营管理,提高下季度的经营决策水平是理财之道软件运营过程中的关键。在整个软件的季度决策中,必须着重做好以下两点:
(1)保持适当的流动比率,积极运用财务杠杆。流动负债主要是应付账款、短期借款、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违约金),公司运营过程中如何在有限的资金限制下积极运用流动负债实现财务杠杆效应是关键。小组在项目决策中的流动负债主要是来自于短期借款。通过三个季度的运营,公司的财务杠杆系数因为第三季度的大量借款而导致系数偏高,风险较大。可见如何有效的安排资金借贷,比如商业信用的运用、票据的贴现等手段是非常重要的。
(2) 倡导产品销售零库存,有效规避财务风险。追求产品零库存是公司经营“以销定产”的表现,零库存不仅减少公司的成本积压,同时有利于提高公司的存货周转率,避免存货占用公司的大量自由现金,进而规避现金流断裂和过度的财务杠杆利用,以此积极防御财务风险。
三、《理财之道》沙盘模拟平台实训的效果分析及其推广
沙盘模拟,相比传统的财务学习更加注重实际操作能力,根据企业经营状况与目标做出的数据真实感更强,并且前后紧密衔接,相互关联,任何一个决策都可能对企业经营产生影响。在这种环境下训练,对财务管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更加深刻。但现今实施过程也受相关因素制约,尤其是教学设备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教学的学时安排需要调整、ERP课程体系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通过竞赛来促进沙盘模拟实验课程教学的开展,建立沙盘模拟课程的社会实践基地,特别是对于大四毕业生实习阶段加强模拟实训的对抗训练,对于帮助学生顺利地向职业人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企业资本运营模式问题改革策略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中企业间竞争力也不断增强,各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就必须实现以更少的资本配置更多的资源,即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在下文中,笔者将简要指出我国资本运营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我国企业资本运营现存的问题
随着社会进步以及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提高自身在市场中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改革企业资本运营模式,提高企业资本运营效率,从而增加企业的产出利润。然而我国企业资本运营方面尚存在着许多问题,在下文中,笔者将从市场运营决策主体非市场化、缺乏规范化的中介组织、企业盲目进行多元化扩张、未进行规范化资产评估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为解决我国企业市场运营方面存在的问题奠定基础。
1.决策主体非市场化。企业资本运营是一种市场行为,因此,其目标是实现资本收益的最大化。而我国目前的大部分企业实际上是以一种不完全的企业法人形式存在。因为其不是真正的产权主体,所以大部分的企业,其实是由政府介入并且承包资本运营,为企业作出相应决策。市场对企业资本运营的决策能力减弱,因而政府成为决策主体。
2.中介组织没有实现规范化。中国的商业模式主要偏向于发展商业银行,开展借贷业务,而对于介入产权交易的中介媒体的发展力度相对不够。而产权中介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在实现产权的转让、流动以及重组等方面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中介组织的撮合,企业间资产的交易以及流动会变得及其困难,交易成本较高,并且交易效率低。由于我国的企业交易中介组织起步较晚,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方面不到位、发展不完善,因此,没有实现规范化的中介组织机构将导致企业交易信息不流通或者信息传递较慢,这对于我国商业的发展将会是一大阻碍。
3.企业盲目进行多元化扩张。近年来,由于我国市场上企业间竞争不断增强,企业为了增加自己的竞争优势,而不断地扩展其资产规模。除了在本行业内进行规模扩展,跨行业扩展也成为其规模扩展的一个主要方式。企业除大规模收购兼并运营本行业主营业务的相关企业资本运营活动,也对非主营业务的领域进行投资。这种多元化的资产规模扩张形式,看似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范围,以便更好地创造利润,并且分散了企业经营的风险,其实,多元化的扩张在实质上却加大了企业的运营风险,企业对于不了解的非主营业务不能很好的掌握并且控制、运营,因而面临着跌入资本运营陷阱的风险,副业不旺,主业不精,更加造成了企业对于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综上所述,盲目、无目的地大规模、无关联、多元化的规模扩张,不仅不能使企业抓紧发展的机遇,反而会使企业走向衰退甚至灭亡。
4.未进行规范化资产评估。资产评估是企业资本运营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其他国家,资产评估已经比较成熟,并且形成了一套规范的资产评估体系。但在我国的企业并购过程中,并没有完整准确的资产评估标准以供参考,导致资产价格难以准确估量,为资产交易、买卖带来困难。另外,政府过度干预使得资产评估核算未按照市场标准进行,从而为我国企业资本运营的进一步发展造成阻碍。
二、提高我国企业资本运营效率的改革对策
面对上文中提到的我国企业资本运营在决策主体、中介组织、盲目扩张规模和资产评估等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企业以及政府应勇于面对问题,并且积极寻找改革策略。在下文中,笔者将根据已经分析得出的各类问题,寻找相应的解决对策并进行分析与阐述,为我国的企业资产经营效率的提高作出贡献。
1.建立政资分明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运营机制。由于国家的资本所有权与企业的资本经营权没有清晰的界定标准,所以企业在进行资本运营的时候无法作出合理的决策。为解决以上问题,国家应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授权经营的工作。具体实施方法为:由国务院管理、控制国有企业的资产所有权,地方各级政府分级管理、控股国有资产,大型企业以及企业集团掌握国有资产的经营权。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即政府监督、资本机构运营、国有集团控股参股、大型企业及企业集团经营。政府应作为监督机构,履行监督职责,并且授权资本机构进行资本运营,让国有集团控制股权,而参股企业负责经营,掌握经营权。这样政资分明、产权明确的资产经营模式才能够实现真正的高效率的资本运营。
2.加强企业资本运营中介组织的规范化建设。中介组织在企业资产交易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政府和企业应当重视企业资本运营中介组织的建设。首先,应理清政府与资本运营中介组织之间的关系,对于由政府职能部门直接转化而来的中介组织,必须与之脱离,使之成为真正的中介组织。其次,要根据我国实际的具体情况,加之借鉴国外的资本经营中介组织的发展经验,建立和健全中介组织的各种运营规章制度,形成一套有自我特色的约束和管理的内在机制,保证中介组织的服务活动有条不紊、高效率地进行。
3.为企业选择合理的企业资本运营方式。由企业资本运营的实践证明,企业资本运营方式对于企业资本运营效率的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大多数企业为了实现良好的资本运营效果,为了提高资本运营效率,都会使用规模扩张的方式。然而,过度的规模扩张或者是选择了方式不正确的规模扩张都会使企业面临不可以预知的风险。企业应当重视适当的规模收缩以及有效的内变,或者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营现状,选择适当的多元化规模扩张方式,在企业经营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经营方式,这样才能够收获最有效率的资本运营效果。
4.规范资产评估。建立实行标准的资产评估行业准入制度,对于已成立的各个评估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要依据国家规定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和检查,以保证资产评估机构的规范性、准确性。另外,评估机构要严格遵守以下原则:第一,公正性原则,即资产评估机构不能为资产业务当事人的任何一方所有,而应该是独立、规范、公正性的资产评估机构;第二,科学性原则,即在资产评估过程中,要实事求是,严格按照标准并依据充分的科学依据进行评估;第三,客观性原则,评估机构必须要求评估委托人提供真实的信息,并且严格执行评估流程。综上可见,资产评估机构的健康发展要靠每个资产评估人员的自觉性以及标准法规体系下的监督机制来实现。
三、结语
通过上文中对于我国企业资本运营中现存的问题的阐述,国家和企业都要进行反思,并且可以参考笔者在上文中提出的一些解决策略及时改正。国家在宏观上,应为企业资本运营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企业自身应当加强自身的产权建设、明晰产权、增强产权意识。
参考文献:
[1]刘星吕.企業资本运营模式改革[J].商业会计,2015,(15):106-107.
[2]佟迪.浅析企业资本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经济视野,2014,(19):15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