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子政务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电子政务 信息不对称 政务流程 信息共享
一、前言
电子政务的观念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是继电子商务之后互联网等技术在政务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电子政务是互联网技术与政府职能现代化改造相结合的产物。电子政务是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以提高政府办公效率、改善决策和投资环境为目标,将政府的信息、管理、服务、沟通功能向互联网上迁移的系统解决方案。同时电子政务也提供了结合政府管理流程再造,构建和优化政府内部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为政府信息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强大的技术和咨询支持[1]。
电子政务的实践在各国还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电子政务概念本身也还处在发展之中。笔者认为,电子政务是政府在公共管理和服务等政务工作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进行办公、管理以及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服务的一种治理方式。从更深层次上来看,电子政务实质上是对现有的政府形态的一种改造,即利用信息技术和其它相关技术来构建更适合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时代的政府结构和运作方式。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⒈信息不对称理论内涵
信息不对称理论最初是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交易的各方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等,买卖双方所掌握的商品或服务的价格、质量等信息不相同,即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相关信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而另一方则处于信息劣势地位[3]。在各种交易市场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正常情况下,尽管存在信息不对称,根据通常所拥有的市场信息也足以保证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销售有效进行;在特定情况下,信息不对称却导致市场失灵,这就需要政府进入市场进行管理。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当产品的卖方对产品质量比买方有更多的信息时,低质量产品将会驱逐高质量商品,从而使市场上的产品质量保持下降。如果把它引申到更广泛的领域,信息不对称理论可以理解为某些参与者拥有但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信息,从而导致利益单方倾斜,产生不公平,妨碍公正进程。
⒉政务领域中的信息不对称
在经济学领域,信息的不对称表现在,政府难以确切地了解每个社会成员的具体能力、需求和偏好方面的信息,社会成员信息的难以测度造成政府监管不力。信息不对称在经济领域中是普遍存在的,在政务处理中同样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而且在很多时候这种信息不对称更为严重。政府处于信息强势地位,由于信息传递手段的局限性,常常出现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管理失效和服务失效,这也是信息不对称性在政务领域的突出表现。
本文通过对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研究以及对传统政务中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分析,提出通过实施基于因特网技术的电子政务,增强政务处理过程中的信息透明度,同时使得政务信息实现实时共享和双向交流,从而使传统政务开展方式实现根本转变,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三、传统政务中的信息不对称
⒈信息不对称在传统政务中的表现
在传统政务所处的社会环境之中,信息资源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总的来说,信息不对称在传统政务中表现主要存在以下3类:
⑴政府部门和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一方面,政府部门对于公众信息了解得不够全面。基层群众的想法、基层群众的现实情况、基层群众的要求均需要层层上传,才能到达决策者手里,这样导致信息相当滞后;此外,若是信息传输通道不畅,公众的信息就不能到达政府手里,这样就造成了政府部门对于公众信息了解得不够全面。另一方面,公众对于政府的各种信息不很了解。政府掌握着大量的公共信息,又是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制定者,相对于公众而言,它处于信息强势地位;而政府的信息要经过层层下达的方式或通过新闻到达公众的手里,很多公众对于政府的各种办事流程不很了解,而且公众在没有涉及到自身的切实利益的时候不太愿意去了解政府部门各方面的信息,这样就造成了公众对政府信息了解的局限。
⑵政府内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政府部门的很多都需要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来完成的,而传统政务处理过程中由于各个部门之间各自规定,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导致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了政府办公效率。
⑶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不同的政府在处理某些问题上往往具有自己独特的方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政府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对于政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国政府与国外政府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信息不对称。
⒉信息不对称对传统政务的影响
在传统政务中,信息不对称会产生政务暗箱操作、不公平行政[4]。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中,政府较之公众而言处于信息强势地位,行政管理制度和行政管理行为的非公开性在一定程度上为部分政府人员的暗箱操作提供了可能的机会。另外,掌握或者操纵信息的政府官员可以把这些信息作为筹码,从中获取不正当的收入。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政务处理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情况,无法保证监督者清楚地了解政府人员是否廉政、勤政,是否依法行使职权。
在传统政务中,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公民对政府漠不关心、对公共事业缺少热情等社会问题[4]。一方面,政府出于部门利益的考虑,在传统政务处理过程中许多部门的信息的公开度是很低的;另一方面,一些政府部门即使将信息公开,也大都是面向所有公众的,却没有针对不同的公众的需求差别地提供信息,而且公众在没有涉及到自身的切实利益的时候也不太愿意去了解政府部门各方面的信息,这样就造成了公众对政府和公共事业的冷淡。
四、实施电子政务以降低信息不对称
⒈必要性
在传统政务处理中,造成信息不对称的根源是政府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政府管理运行透明度低、政府信息流动机制的不对称以及政府职能不明确。构建电子政务,可以有效地降低传统政务模式中的信息不对称。
⑴电子政务可以提供高效的政府组织模式
从政府的组织结构来讲,在传统政务模式下,政府管理一般都是呈金字塔式的层次结构,在这种模式下,政府的管理幅度比较狭窄、管理层次比较多,由于信息传递手段的局限性,常常出现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管理失效和服务失效。在电子政务环境下,基于因特网技术的电子服务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实时在线、快速回馈和信息量大等特征,实施电子政务,可以改变传统政务环境下的规模庞大、职能交叉、信息失真、沟通不畅等缺陷,通过提供一个高效率的政务运行平台有效降低传统政务模式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⑵电子政务可以增加政府管理运行的透明度
从政府管理运行来看,在传统政务模式下,政府管理模式是一种高度集权的结构,信息和权力集中于层级体系的上层,政府管理运行是一种层层审批、控制、管制,是一种政府的单项沟通,整个管理过程透明度比较低,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这容易导致一些政务暗箱操作以及不公平行政等腐败现象。电子政务环境下,一方面电子政务改变了信息流通方式,使得各层级的管理者可以通过网络以极低的成本迅速获取信息;另一方面,电子政务条件下,政府的行政过程基本置于公众视线之内,公众意见可以在行政决策和执行中得到反映。实施电子政务可以提高公众对政府的监督力度,加强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参与以及对重大的双向交流,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带来的腐败现象。
⑶电子政务可以构建对称的政府信息流动机制
从政府信息流动机制来看,在传统政务模式中,政府与公众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权由政府部门独自掌控;同时政府也是主要的信息资源的采集、应用和扩散机构,这些信息资源大都在政府系统内部流动,很大程度上是对公众封闭的。电子政务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使得公共服务信息从政府部门脱离出来成为共享资源,便于所有服务对象及时获取信息并快速做出反应;同时使得各种服务对象也以电子方式广泛而深入地参与到中来,使公民具有更多的政务信息和参与途径,从而构建起一个对称的信息流动机制,可以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
⑷电子政务可以突出政府服务职能
从政府职能来看,传统的政务模式中,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为了满足国家需要而进行行政管理,而政府的服务功能被弱化,政府与公众之间信息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电子政务可以改变政府部门提供服务的方法和方式,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比以前更快捷。利用高效、可靠的政府信息网络,将政府信息快速、方便、廉价、准确地传给社会公众,减轻公众为此要付出的经济和时间代价,通过适当的信息提供与制度,使公众能够享受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实施电子政务,使得政府管理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加强政府与公众的信息沟通,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
⒉对策
实施电子政务,能有效克服传统政务模式下所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可以具体采取以下策略:
⑴政府部门进行观念的转变和制度的调整
在传统政务模式下,人浮于事、互相推诿,办事效率低下,人们只习惯于被动接受上级安排,不敢主动创新,官僚观念的影响还存在于我国部分政府机关人员头脑中;同时政府管理模式是一种高度集权的结构,信息和权力集中于层级体系的上层,在这种等级层次结构中信息传递透明度不高,容易产生腐败问题。
实施电子政务,首先需要政府部门和官员进行观念的转变,培养信息共享、信息交流的意识;其次要推行政府信息公开,改变权力运行的方式,加强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参与以及对重大的双向交流,使政府的行政过程基本置于公众视线之内,避免出现暗箱操作和不公平行政等腐败现象。因而,政府部门需要进行观念转变,同时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和制度的建设。
⑵政府应加强与公众的交流
实施电子政务,要将公众视为政府的客户,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深植于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实施中,按照用户的意向来设计政府的电子政务系统,这样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为特殊需要的客户提供差别服务,从而建立起新的、更好的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因此,政府部门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公众对于电子政务系统的一些具体的信息需求,以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
⑶政府部门进行政务流程重组
在传统政务模式中,政府的组织机构一般是等级的层次结构,这样的组织结构虽然便于计划和控制,但是由于政府机构条块分割、层级繁多,往往政府各部门之间沟通不畅,不易实现信息共享,而且信息传递也容易失真。
电子政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因特网技术使得金字塔式的等级层次管理结构转变为扁平式结构。通过这种转变:首先,信息可以方便快捷地在横向进行传播,而不需要通过纵向的管理层次一层一层地传递;其次,同一政务流程中的不同工作人员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分享和处理信息,完成各自的职责,实现政务流程中的信息共享;第三,管理者及其下属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随时了解对方的状态和意图,最终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因此,政府部门应该进行政务流程重组,降低信息不对称。
电子政务是一种新型的政府管理模式,它的建成将对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产生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因此要发展电子政务,必须转变传统的行政理念,对政府的职能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并对政府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电子政务的构建。
五、结语
信息不对称是信息所固有的属性,在经济领域中是这样,在政治领域中也是这样。面对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竞争和知识经济的挑战,许多国家政府都把电子政务作为优先发展战略。由于传统政务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这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不利的。在民主政治建设中,提高政府办公效率,提高政府对公众的服务质量,降低政府与其他实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虽然通过推行电子政务不可能完全解决文中所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但却可以降低或减少信息不对称。本文在对电子政务和信息不对称理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传统政务中信息不对称现象进行分析,提出了实施电子政务,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必要性以及一些策略,希望能够对降低传统政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肖春艳.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4
2 王斌,刘红丽,陈月英.实施电子政务,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策略[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z1):824-826
3 王斌,刘红丽,陈月英.电子政务与信息不对称研究[J].经济师,2005(4):118-136
4 李卫华.电子政务的经济学分析[EB/OL].省略w.省略/applic/forum/htm2003/20031209_11LA2.htm
5 胡广伟,仲伟俊,梅姝娥.电子政务调节公共信息非对称性的作用[J].中国软科学,2003(10):86
6 王润理.电子政务的理论与实践[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关键词:电子政务;政府管理创新;基本思路
政府管理创新是政府工作的永恒主题,是一个不断进行创新的过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尤其是伴随着世界范围的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我国政府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创新成为唯一出路。电子政务作为现代政府管理理念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产物,对政府管理创新有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目前,实施电子政务、改进政府组织、重构公共管理系统、推动政府管理创新,不仅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也是我国各级政府的必然选择。
一、政府管理创新及体系构成
政府管理创新是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为了适应内外环境变化所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而对自身的职能定位、管理方式、组织结构、运行机制、业务流程、工作方法、技术手段等诸多方面所做出的创造性调整和变革。
政府管理是一种宏观活动,代表国家的整体利益。政府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如何,政策操作的技巧、水平怎样,不仅直接关系到公众利益和安全,还关系到整个国家利益及繁荣兴衰,创新成为各国政府的必然追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一直进行着各种创新的实践探索,如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观念创新等。这些创新之间相互关联,共同构成我国的政府管理创新体系。其中,处于政府管理创新体系第一个层次涉及的是方式手段创新,包括管理人员、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第二个层次涉及的是运行机制,包括管理体制,主要涉及的是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政府职能问题。政府管理创新涉及的第四个层次是管理理念,即反映体制建立之核心价值观与信念基础的观念和理念”。
政府管理创新体系的不同层次之间相互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中,政府理论、理念创新是政府创新的最核心内容,是基础,是前提,是指引政府体制创新和政府技术创新的根本方向和理论指导;政府体制创新则较为复杂,比较艰难,因为它涉及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需要统筹兼顾、稳步推进;相比较而言,人们发现管理方法手段创新较为容易、快捷,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作为政府管理手段创新的电子政务的兴起,迎合了这种需求,因而成为政府管理改革和创新最重要的促进器。
二、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创新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网络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与传统政务相比,实施电子政务,能够优化政府工作流程、加强政府监督、提高行政效率、规范政府行为、增强政府服务功能。电子政务的构建与技术有关,但其核心不是技术,而是借助技术来实现政府的再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电子政务可以成为技术创新与政府创新相结合的典范,为政府管理带来深刻的变革。下面围绕政府管理创新体系,主要从政府管理理念、政府职能、政府决策和政府组织结构四个方面,探讨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创新的积极影响。
(一)电子政务促进政府管理理念创新
政府管理理念是指作为政府管理的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所具有的,对其在行使行政职能与执行公务的过程中的行为起指导作用的思想观念。电子政务的实施,将对政府管理主体的思想观念产生积极的影响,促使政府部门的管理观念发生根本变化。
1.核心由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官本位作为一种传统政治文化,其核心是以官为本。官本位“唯上”、“唯官”、“不唯民”。电子政务的推行将大大改观这种局面,因为建设电子政务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透明、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的本质特征是以人为本,强调公民利益的最大化是政府工作首要关注的价值追求,促使人们由原来的官为本向民为本转变。
2.理念由权力向责任转变。长期以来,我国的行政管理者普遍缺乏责任意识,认为行政管理就是行使权力来管理社会、管理民众。电子政务的实施,使政府的责任理念变得更为重要。公众借助网络可以了解政府行为,若政府对公众需求的反应过于迟缓或置之不理,则社会公众势必对现存政府形成一种合法性的挑战,甚至通过公民参与,实现对政府的问责。
3.行政观念由人治向法治转变。过去实行人治,我们习惯用长官意志、行政命令代替法律,干预法律。建设电子政务,在政府网络化、开放化、虚拟化的治理环境中,社会公众获得了空前广阔的自由空间,而政府管理主体要有效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和保障社会公共秩序,就不能再以领导者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视法律的作用,而应该遵循法律至上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二)电子政务促进政府职能创新
电子政务建设利用信息技术与政务活动的紧密结合过程,通过网络实现政府的各项职能,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行之有效的工具性支持。电子政务建设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促使政府职能重心下移。电子政务的根本目标就是实现政府由传统的管理职能向现代服务职能的转变。电子政务的实施,为政府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移提供了物质设备和技术支持,借助互联网的技术优势,使政府服务的项目、服务渠道更多更广,拓宽了政府服务的空间,政府职能重心由管理向服务转变成为必然。
2.促进政府职能实现方式多元化。传统政府服务是以政府为本位的单向供给型服务,政府提供什么,人民就接受什么,公众不能自主选择,更无法对服务内容和形式提出更高的要求。电子政务使公众通过网络可以方便地获取政府信息和享受政府服务,而不必再通过层层关卡式的审批方式,打破原有的政府办公管理方式,改善了公众与政府的沟通方式。在促使政府行政管理转化为服务管理型的同时,加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交流,实现了政府职能方式的多元化。
3.促进政府职能范围有限化。传统观念认为,政府是全知全能、永远正确的一个组织;政府比企业高明,比市场高明,对什么都能预知、都能计划、都能调节,政府的职能范围无限。电子政务建设将有助于政府重新审视、正视和了解自己的能力,树立有限型政府的价值理念。同时,网上职能的电子化和计算机程序的依序执行,也会进一步限制职能扩展和制约其规范行使。
(三)电子政务促进政府组织结构创新
[关键词] 高等学校 行政管理 电子校务
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其行政管理工作涉及大量的专业性管理工作,比如教学、科研、人事,甚至物资、总务等部门不仅承担着指导、组织、协调工作,也担负着对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成果等的评价和认定工作,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可以说,高校的竞争力与行政管理的好坏是密切相关的。近年来,我国高校引进网络技术,大力推广电子校务,解决了很多行政管理方面的问题。但同时,新方法的运用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需要管理者进一步的思考和解决。
一、电子校务的内涵和作用
1.电子校务的内涵
自20世纪90年代起,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广泛运用于高校教学活动中,深入渗透到高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种背景下,电子校务应运而生。
电子校务是电子政务在学校的具体化,是指学校通过现代化的管理理论与电子信息技术、利用计算机与网络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将学校外部和内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进行紧密集成,通过学校网站进行日常事务和行政管理,按照设定的程序在网上实施,从而打破时间、空间及部门分割的制约,全方位的为学校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高效、优质、规范、透明的管理和服务。
2.电子校务的作用
电子校务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是高校行政管理方式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对高校行政管理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是高校部门自身发展的一个必要的工具。
(1)管理信息变得更为透明化
高校管理部门是高校的信息中心,高校机构实现电子化、网络化和信息化以后,师生可以通过校园网及时准确、快捷方便地了解到高校机构所制定和颁发的各类重要信息,丰富了师生获取与交流信息的渠道与方式,加强了学校对外交流与宣传的强度,有利于促进高校信息的透明化与公开化。
(2)管理效率更为高效化
电子校务通过运用信息及网络技术打破行政机构的组织界限,构建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机关,使得高校机关之间及高校与社会各界之间都可以经由各种电子化渠道进行沟通,并依据人们的需求、可以使用的形式、要求的时间及地点,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选择,从而提高人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人员负担,加强高校行政管理职能的管控力度,有效提高了高校行政管理效率。
二、电子校务在高校行政管理中应用的现状和问题
1.电子校务应用的现状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很多高校建立了教学科研、教师、学生、学历认证、招生、财务等信息数据库和文献、文件档案库,办公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服务范围不断扩大。电子校务的发展实质是对传统的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战,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使得高校行政行为公开、公平、公正,行政权力运行公开透明,保障教职工的知情权,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电子校务在高校的推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弊端与困难,急需解决。
2.电子校务存在的问题
信息资源是网络技术在高校行政管理应用中的核心,但是一些高校的电子校务处于起步阶段,管理、监测工作量化程度普遍偏低,在管理和决策活动中,以客观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的偏少,信息管理档案不规范,未数据库化或数据库更新速度较慢,数据库维护和信息服务工作不到位,为学生、教师和社会所需的网络服务欠缺,如网络课件、网上课程、网上申请财务资助等。
高校行政管理网络化之后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安全问题,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数据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数据一旦被破坏则会影响全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电子校务的应用是学校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的技术工具,必须有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它和建设它。但在应用的过程中,领导往往容易倾向于对网络硬件的要求,往往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等因素,导致过量购买硬件设备,最终出现设备闲置等问题,导致资源浪费。
另外,各学校之间、学校内部在信息资源的开发上各自为政,缺乏必要的规划和协调,导致了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同一个学校里面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常常是各部门独享的,这样会使大部分网络资源库成为信息孤岛,严重地存在着互操作性和共享性等方面的问题,导致电子校务停留在对现有体制、管理模式以及业务流程实行“信息化复制”的水平上。很多高校的管理人员来自不同的岗位,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多半并没有接受过管理学、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等理论方面的系统学习,不能很好地将网络技术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阻碍了网络技术应用于高校行政管理的进程。
三、在高校行政管理中推行电子政务的有效措施
1.加强整体规划
高校行政管理涉及到教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校产管理系统等多个系统。在管理中,电子校务的实施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面广,信息量多,工作难度大。不但要涉及到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和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变动,还要考虑到报表格式、数据分类及编码统一等问题,这些都涉及到学校全局的问题。如果学校内各个子系统都各自为政,任意开发,使用自己的程序和数据,会造成工作相互重复,技术成本浪费与效益低下。因此,高校行政管理必须对全校的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行政管理人员都能掌握操作方法适应现代化管理手段,从而提高网络技术的利用率,将不同业务系统整合为服务集成平台,各部门系统都成为这个技术平台的子系统,其中各功能再向下构成一层子系统,最终形成一个有层次的树型结构,这样既方便了各部门管理人员办公,又给师生访问校园信息服务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径。
2.整合信息资源
在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坚持探索创新,构建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打破各部门条块分割的现状,选择那些有必要且有价值的信息资源进行共享。针对数量庞大的网络资源,应该进行整理和分类,建立针对教学、科研、管理等不同内容的、具备强大搜索功能的门户网站,使广大师生以及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能够通过简单操作即能获得相关信息与服务。同时还要以数据镜像的方式建立全球教育资源吸收系统,通过互联网对一些高质量的图书馆、专业数据库建立镜像,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专业、更加前瞻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资料。同时,在信息资源的开发、传播及使用过程中,应注重个性化服务,使信息资源人性化,把印刷型的信息资源数字化,把内容稀少、简单、枯燥的信息资源逐步丰富、个性、适用化,把以提供学习拓展知识为主的信息资源转向以培养创新能力及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的信息资源。
3.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电子校务的应用既对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电子校务在行政管理中的施行情况。因此,高校要在管理干部中培养一大批熟练的使用人员,建立一支包括学校领导及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在内的各类人员组成的操作使用队伍,促进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根据不同要求,对现有的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使大家都能掌握操作方法,提高整个学校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学校还可以成立专门的电子校务工作小组,建立一支具有较高信息化素养、技术水平高、协调能力和服务能力强的管理队伍,以建立健全电子校务通畅运行的管理制度,如日常管理制度、安全制度等,促进电子校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发挥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强化信息服务的意识,将信息服务作为电子校务的重点之一,推动校务规范和校务公开,从而建设一支具有系统分析能力的骨干队伍,以推动管理信息系统工作的不断完善,发挥电子校务的最大效益。
4.完善制度建设
随着电子校务在高校行政管理各个方面的不断普及应用,各种相关的规章制度也需要建立和加以完善,以保证电子校务实施的目的顺利实现。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当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处理、传递信息的方式与习惯,树立起现代网络意识,管理人员不仅必须接受和使用网络技术,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必须有一种制度对人为的方式进行管理,制定有关的使用、授权、录入、保密等制度。国家的教育信息化推进部门要尽快提出有指导性、约束性和可操作性的电子校务推进政策措施。地方各级政府要协调好与中央政府各部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责任与义务的关系。各教育部门或学校则要在已有的信息化建设基础上,按照统一的标准和制度,整合现有的技术资源和信息资源。
5.加强安全管理
高校行政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做好网络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探索和把握网络安全的内在规律,主动应对网络安全挑战,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不断提高防范和保障能力,努力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同时还要加强网络安全技术平台建设,尽快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实现对网络安全运行情况的全方位监控,提高对网络安全事件应对和防范能力。从实际出发,促进资源共享,重视灾难备份建设,增强网络基础设施和重要网络系统的抗毁能力和灾难恢复能力。
四、结语
电子校务工作是一个不断探索、逐步完善的过程,只有积极、主动、自觉地转变高校行政管理,才能保证电子校务建设良性有序地发展,从而帮助高校打破传统官僚体制和管理模式的束缚,建立和完善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应该充分重视信息在整个高校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发挥好电子校务工作引领、指导、交流和服务的作用,运用电子校务建立规范、透明、高效、廉洁的行政管理体制制度,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促进行政文化创新。
参考文献:
[1]侯俊芳,李会欣.构建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体系[J].档案学通讯,2003.
[2]冯杰.论我国电子政务运行的安全问题及对策[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8.
[3]王波,桑军.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4]汪玉凯.电子政务基础知识读本[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1.1交通管理。
开展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工作的目的是维护好高速公路的交通秩序,保证高速公路上车辆行驶的畅通性和安全性。进行交通管理工作时要善于应用先进的工作方式,这样可能高效的处理好突发交通问题,对交通状况进行科学的指导和管理。
1.2路政管理。
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目标是贯彻落实好国家及地区的有关法律和法规,保证高速公路系统工作的完整性,并维护好高速公路的路权,防止出现侵权行为。此外,还要维护好养护管理工作中的现场秩序,若天气情况较差还要进行交通管制,及时撤离故障车辆并进行环境监督工作。
1.3收费管理。
收费工作是高速公路中极其重要的工作内容,它主要是对来往的车辆收取通行费用。收费管理工作中要尽可能的使用高科技的设备,这样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优化工作方式。进行收费管理工作时要将工作重点放在避免漏收、错收和乱收方面。
1.4监控及通信的管理。
进行高速公路的监控和通行管理工作时要使用先进的电子设备来实时的监控工作情况,以此保证信息的采集、处理及运输工作能顺利进行。这样能够为行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服务环境,提高行车的效率及安全性。要想保证高速公路监控工作和通行工作的质量,必须贯彻好平时的维护管理工作。
1.5其他方面。
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除了以上几方面,还包括:停车区经营、服务区、沿线广告经营、日常行政、党务、人事、办公以及财务等方面的工作。
2电子政务在高速公路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2.1对信息网络意识进行强化。
高速公路管理机构要设立一个网络平台,为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将可公开的信息都公布出来,借助先进的管理方式,使高速公路管理机构的行政工作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有关管理机构必须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并和各机构沟通好,借助技术部门的支持和邀请专家等方式,来建立一个信息化强的高速公路管理咨询部门,使道路的运行能够更加科学规范。
2.2加强技术设施建设,借鉴先进国家的先进经验。
要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这样才能为电子政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条件。分析现今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状况可以发现,在发展电子政务的过程中仅靠管理者有较强的信息化技术能力是不够的,还要建设公路专用网络,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宽带、高速的政务网络系统在短时间内产生,还可以使电子政务的发展更加顺利。还要对高速公路的通信系统及社区网络建设实施规划及指导,这不仅是数字化发展的需求,也是高速公路科技化的工作目的。
2.3加强公路管理部门规划与领导,整合信息资源。
在设立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的电子政务机构时,要对各个公路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的管理,借助共同运筹、分工协作等方法来增强管理机构的指导和监督工作。还应制定好电子政务的规划和指导方案,并贯彻落实好各种工作标准和工作规范,不允许划分政务资料。要注意对政务信息资源实行整合,摒弃传统的密闭性、垄断性的高速公路管理信息,把要开工工作的电子政务向总体中整合,实现公共信息平台的统一。
2.4高速公路电子政务法制及法律环境的实施建立。
法制及法律的形成在电子政务中发挥着基石作用。从我国电子政务立法的现状进行分析,现阶段仍未具备完善的电子政务法制及法律。在现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一定要依法开展工作,落后或不健全的立法一定会给电子政务的建立和落实产生恶劣影响。因此,必须进行电子政务的立法工作。现今,必须适当的提高电子政务方面各种法规及法律的制定速度。此外,电子政务与互联网之间是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的,可现今的法律尚不健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进步,必然使互联网中频频出现犯罪行为,对电子政务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现今我国的各项法律对于计算机违法行为的处罚方式仍然不够科学完善,这使得实际工作中的难度很大。为了增强其综合性和健全性,合理的处罚计算机犯罪行为,保证网络的安全性,必须立即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可信的网络犯罪处罚规定,这样也能为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提供另一层保障。要加速信息化的建设力度,并且善于引进高科技管理理念和技术方式,这样才能促进高速公路信息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借助标准化的信息化服务平台,也能够大幅度的增强对外信息的服务水平。
2.5逐步完善公共服务合作治理模式。
要建立一个创新型的体制,这样才能促进管理模式有较大的进步,并降低多元化的管理方式所带来的矛盾和不利影响,进而产生一个高效、科学、健全的新型合作管理模式。
3结语
1.1网络概况。根据水利各业务部门采集信息数据的业务本质以及它们之间的业务相关性,将涉水数据分类为,基础性、全局性的水文数据、水利空间数据、水利工程数据以及行政管理基本信息。相关的新建业务系统数据,例如水资源数据、水质数据、水利数字图书馆等。为了减少建设、运行、管理的成本,大部分新建业务系统数据及其其应用系统均依托于水利数据中心。对少数确需分散存储的数据,则以水利数据中心为枢纽建立水利信息共享体制。整个网络系统由各个水利业务部门的WEB交互客户端或数据采集终端软件、各部门业务数据库,ODS区数据库、明细数据区、主题数据库、决策分析数据库、决策分析系统、数据反馈系统几部分组成。
1.2各部门业务数据库。业务系统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由业务部门独立建设和管理且不在数据中心。另一种是建设完成后由数据中心统一管理。两种情况在建设过程中将业务数据库数据全量复制到数据中心ODS区。业务数据库中基础数据库的部分内容,直接从基础数据库复制使用过程中采用同步机制进行更新。其他具体业务应用根据情况自行建设。
1.3ODS区数据库。ODS区数据库主要是将异构数据库进行基础转换"然后对业务数据库进行全量复制。具体情况需根据业务系统数据库实际情况进行建设。主要包括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业务数据库、厅电子政务系统数据库、水文信息服务系统数据库、水利普查系统数据库等。
1.4明细数据区。明细数据区主要存放的是ODS区中经过清洗的数据,将不同业务系统中同类数据、不同描述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形成标准一条数据。明细数据包括基础数据和详细数据,其中按应用业务来分包括水利空间数据、基础水文数据、水利工程数据、水资源数据、防汛抗旱数据、水质水环境数据、水土保持数据、农村水电数据、灌区信息化数据、水利行政管理数据、水利科学技术数据库、社会经济信息库、旱情数据库、实时水雨情数据库、历史洪水数据库、历史台风数据库、超文本库、历史水量数据库、图形库、动态影像库、水土保持数据库、水资源数据库、水环境数据库等类数据。
1.5主题数据区。主题数据区是若干主题数据库的集合,是以数据库明细数据为唯一数据源、面向特定分析应用、按一定方式重新组织的数据集合。综合分析数据库主要存储和管理经过综合分析与处理后的结果信息。主要管理和存储数据的编码、规范、标准等参照数据信息。提供综合决策分析时使用的计算模型和模型管理机制,模型库中的各部分模型应该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与管理,包括各种空间模型和在线数据可靠性分析计算等。业务主题数据库是基于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等技术,从基础数据库或其它主题数据库按主题抽取的数据重构而成的数据库,除按常规性的应用主题构造主题数据库外,还可根据业务需求动态构造相应的主题数据库和信息产品数据库。
1.6数据反馈系统。在数据中心建设完成后,除了基本数据的交换共享外,一些整理分析后的决策数据和分析数据,通过数据共享服务与数据反馈系统反馈到相关的业务系统,从而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复用性。
1.7数据反馈系统。在数据中心建设完成后,除了基本数据的交换共享外%一些整理分析后的决策数据和分析数据,通过数据共享服务与数据,反馈系统反馈到相关的业务系统%从而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复用性。
二.数据处理流程
整个数据处理过程为;由各业务部门经过WEB交互客户端或采集终端软件将数据上传各业务库、然后经过ODS区数据库将不同数据库的数据抽取、转换、加载、并上传至明细数据区进行归一化处理,再依次上传到主题数据库,经过决策分析系统得出结果,最后经过数据反馈系统将结果反馈给各个业务部门,形成数据共享、协同办公的作业目的。
三.网络弊端
由于系统采用了封闭式数据反馈设计,在整个数据处理过程中是不可逆的。反馈的分析决策数据结果一经录入不可以修改。然而,随着处理业务数据量增大,分析和决策的数据产生错误几率也随之增大,一旦发生错误,相关业务部门只能重新上报数据,容易产生资源浪费,影响业务办理效率,而且重新上报数据与原数据基本相同,也给今后数据存档检索带来了弊端。作为业务数据上报人员,如果上报数据产生错误或者补充数据,也没办法修改,容易产生数据上报不实等错误。
四.双环封闭式数据反馈系统设计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弊端,在原数据反馈式系统之外设置一个业务管理员权限,使单一的数据反馈式系统可以二次上传数据,形成双环封闭式数据反馈系统。业务管理员可以使用自己的权限,在获得许可的情况下将决策分析数据修改成正确结果,存入业务库,经过ODS区数据库归一化处理后,逐级上传至分析决策数据库,然后再通过数据反馈式系统直接反馈给相关业务系统。采用双环封闭式数据反馈系统后,可以直接对业务数据库数据进行访问修改,这样既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安全性,又保证了数据的唯一性,避免重复采集上报数据带来的资源浪费,极大提升了办公效率。对于上报数据产生的错误,也可以及时做出判断修改,避免分析和决策部门产生错误数据。在整个数据作业流程结束后,数据的唯一性又保证了今后数据归档检索的便利,也大大节约了整个系统硬件成本。升级后的水利电子政务内网,是在系统后台增加了一个管理员账户权限,WEB交互客户端和数据采集终端软件操作界面并没有做出调整,对原有的用户没有任何影响,无须重新上岗培训或者改变操作习惯。升级过程操作简单、快捷,而且不需要停网维护。双环封闭式数据反馈系统是在满足整个系统数据封闭性的要求下设计的完美解决方案。
五.结语
【关键词】项目管理;电子政务;建设
【中图分类号】C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083-01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生活的环境,也对公共行政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政府而言,一切应以公共产品的消费者满意为决策的根本目标,决策过程的行政参与、民主公开将改善行政决策者的有限理性。
电子政务的发展带来了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为行政现代化提供了可能。一方面,现代行政是随着公共行政管理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它与行政流程之间是一种交叉互动的关系。行政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可以推动行政流程的再造与创新。另一方面,它也为行政决策提供了科学化的工具。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目标的影响是建立适当的行政决策控制幅度;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反应力与社会回应力;有助于公众对行政决策的参与;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决策理性和公共政策的品质。电子政务的实行降低了政府运行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政府治理的过程即行政过程便是信息的收集、加工与处理的过程。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项目管理,其意义在于通过对有限资源的有效计划、组织、控制,实现项目管理的目的,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
一、如何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项目管理
相对一般信息化项目而言,电子政务项目通常更具复杂性,建设与运行经验少,不确定性影响更大。
(一)组织要严密,人才需保证
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永远是政务工程最大的推动力和保障力,电子政务建设也不例外。从普通业务到核心业务,从流程再造到战略调整,从局部的变更到全局的变革,没有强势的领导力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加强领导、严密组织,在落实全面规划、财力支持、工程执行、监督检查等方面都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子政务在明确了建设的目标、方向和实施路径后,其实施过程需要一大批既懂技术又精通业务的专业化人才。平时要特别注重培养这支具有“特种使命”的骨干力量,以便在关键时候充分发挥专业型人才的价值作用,而且,需要成立专门的组织结构,从决策、管理和执行上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支持的组织体系,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流程讲规范,市场靠运作
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程,牵涉面很广,涉及的人很多,需要遵循的规定也很多,在建设过程中容易造成工作职责不清、各环节出现疏漏的情况。
1.流程化是保证工程执行力的重要法则
(1)将工作事项流程化。(2)将工作流程制度化。(3)工作流程尽量电子化、自动化。
2.电子政务市场化
电子政务的市场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1)遵循规范的政府采购和预算管理,坚持合法、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投标和政府采购。
(2)采用适度外包的建设模式,推动政府技术部门的职能转变,适当引入专业化的开发商、咨询商、监理商,在规划、监理和开发环节发挥专业组织的作用,以提高建设效益。
3.需求为优先,应用看效益
电子政务系统的任何设计都应该以考虑用户需求为优先,用户需求的满足程度就成为衡量设计优劣的标准。所以,电子政务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在建设过程中始终把提升用户的服务能力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以用户的需求为原动力,切实推行受企业和公众青睐的电子政府服务。
这里需要把握3点:一是电子政务以公众为最大的客户和用户,作为网上互动或其他电子化服务手段的信息系统需求设计,必须体现以社会公众为中心的理念;二是电子政务工程必须以内部员工为另一类重要的使用者,他们是部门监管和后台信息处理最主要的操作者;三是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必须以业务需求部门为主要驱动力量,切忌技术或信息部门想当然。注重效益是保证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4.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1)组建结构合理的项目组
在组建项目组时,根据工作内容,和本项目的基本情况,确定项目组的人员构成,保证在项目实施中遇到相应技术问题时,项目组中都有熟悉该领域的人员能够予以解决。
(2)合理配置人员
对项目组人员进行规划配置,合理分工,明确责任,保证项目各阶段、各方面的工作能够按计划完成。
5.加强沟通管理
与软件项目成功有直接关系的三个主要因素分别为:用户的积极参与,明确的需求表达,管理层的大力支持。这三个要素全部依赖于良好的沟通。
①提高项目组对沟通作用的认识,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对沟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对沟通工作给予必需的重视,保证了沟通工作顺利进行。
②对项目组外部的沟通,坚持从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沟通的方式。
③对项目组内部的沟通,采用及时通讯工具,保证项目组成员及时、有效的沟通。
通过以上方法,基本上实现了有关各方及项目组内部的有效沟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了因场不一致造成严重对立而影响项目进度,避免了因交流不畅形成重大质量问题。
6.重视需求变化的客观性,强化测试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是伴随着中国的政府机构和管理体制改革而进行的,改革才是目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建设只是手段,对于不断快速变革的体制,项目需求的变化是客观的。
7.环境优化
发展电子政务还需要不失时机的主动优化环境,促成电子政务的快速健康发展。所关联的环境因素包括法律法规环境、政策环境、标准化环境等。
一、中国电子政务实践现状分析
电子政务具有与政务体制的紧耦合性,具有政治、意识形态的强相关性。当前横向职能制、纵向层级制的条块分割的二维模式是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现实的行政生态环境,不同政治制度下,政府体制存在巨大差异,公共部门的定位、构成、职责、行为模式和政务活动等也大相径庭,政务信息化的目标、路径、方法、过程具有显着相异性,导致国外经验与国内发展需求契合度不高,现成经验不适于直接借鉴。此外,政府投资是推动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核心动力。电子政务项目的建设主体是由财政供养的各级政务部门,因而其信息化建设及运维所需资金与其他基建项目所需资金的筹措方式并无区别,主要依靠公共财政筹措安排。
1.电子政务实践问题分析。在电子政务建设中,限于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分级投资的财政体制等约束,总体上是“以项目为中心”、“以部门为主体”而推进实施的,加之政务业务具有的复杂的跨领域知识与跨部门执行、高度知识密集型及流程密集型等性质,电子政务工程中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1)电子政务领域与行为模式的封闭性,信息化主管官员成为掌握领域话语权的主要群体;(2)投入大,自2003年以来,近10年总计投入超过6000亿元,投入始终保持在15%以上的较高增长速度,中央财政占政府投资的比例为13.15%,地方财政占政府IT投资的86.85%;(3)电子政务建设统筹规划不足,造成互联互通难、信息共享难、业务协同难,严重制约了电子政务作用的有效发挥。(4)电子政务服务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足,特别是对政府管理创新的支撑作用较弱,与领导同志的期望和公众的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5)发展体制机制亟待完善。绩效评估开展不到位,新技术应用不足,创新发展不够,人才队伍现状不能适应发展需要。
2.电子政务理念误区分析。理念层面对电子政务的作用、目的和期望普遍存在脱离现实条件的过度拔高现象。(1)意图通过信息化的方式突破行政管理体制困境。不理解信息化是手段,是促成应用对象或领域(比如政府)发生转变的过程,而手段的结果(过程的最终状态)是一个“信息化”之外的价值选择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政府管理创新是依靠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整体建构,信息技术仅处于政府管理创新的最低层次,可以被用于促进行政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也可以被用于强化传统政务模式。单纯依靠零散的、技术层面的推动政府管理创新,要取得成功是比较困难的,电子政务不能解决体制问题,更不能解决政府管理创新的价值问题。(2)认为在信息社会,政府必须走在技术前沿,应利用最新技术成果所提供的最先进的方式提供政务服务。忽视技术的适用性和可能性前提,忽视政府发展的紧迫需求和本国科技进步现状,成为国外技术和产品的盲目的吹鼓手和推销者,使电子政务发展误入歧途。(3)目标越位与缺位。期望通过政府先行的方式,把电子政务作为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促进国家信息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赋予电子政务超出本身内涵的诸多外延目标,模糊了电子政务发展应有的焦点,不利于电子政务建设的聚气发力,该干没干好,不该干的却投入了巨资,浪费社会资源,损害公共利益。
二、电子政务研究滞后于实践
电子政务实践中表现出的各类问题的症结在于缺乏相关理论的深刻指引,与电子政务发展实践的迫切需求相比,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深度远远不足,研究成果在泛化和具体化两端之间摇摆,电子政务研究存在将“电子”与“政务”两部分知识机械堆积、叠加的问题,学术研究存在表层化和简单化倾向,电子政务还未走上科学化演进发展的轨道。
1.缺乏研究共识。一门学科的创生通常有三条件,首先是具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其次是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最后是符合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电子政务研究主要还是围绕技术、方案、项目等建设转,我国电子政务研究与应用仍然处于技术主导的阶段;电子政务具有学科融合的交叉性、多样化特性,作为一个单独学科的基础性问题尚未形成,如关于电子政务的概念体系仍有争论、电子政务研究的范畴和体系也不成熟、未能明确哪些问题有待研究,电子政务的概念、内涵、共同的研究问题、问题领域等都有不确定性,共同认可的原理、原则、理论、方法和学说都没有出现。对电子政务认识的多元化表明了电子政务目前缺乏共识性的研究范式以指导整个学术团体的研究工作。
2.缺乏理论思维。理论思维体现在模型和方法两个方面。现有电子政务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经验研究、实证研究为主,带有明显的经验性、描述性,由于理论、工程、技术三者互相割裂,不可能出现互相促进的循环加速过程,电子政务发展后劲堪忧。由于缺乏引领作用的“理念”,只能“闻技起舞”,网站技术在电子政务中就成了政府网站,微博由公务员使用就摇身为政务微博,云技术出现在电子政务中变身为政务云等,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常舞常新,最终演变成一场场的投资盛宴,技术采纳的应用效能不强。
3.缺乏系统的知识体系。分类是科学的起始,然而电子政务学科边界模糊。顶层规划和工程实施“两张皮”,政务缺乏系统化的理论指导,尚未形成一个融合技术、管理创新和深化改革的跨学科协同研究的格局,电子政务工作者分别依据自己的知识背景从事电子政务相关工作,阻碍了电子政务的不断创新发展。信息化主管领导重点关注电子政务战略、规划、发展模式、推进机制等上层构造,对电子政务中信息技术所能带来的变革潜力重视不足或者视而不见;而信息系统开发人员则重点关注相关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只考虑在已有体制上引入电子手段,其结果只会是固化传统的管理方式,必然与电子政务的基本要求背道而驰。实践过程中不是“重”什么的问题,而是没有形成电子政务特有的理论框架有效融合“电子”和“政务”,电子政务研究中两者都很轻。
4.学术发展随意主观。尽管国家电子政务有发展战略、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各地方、各部门也有相应的规划,但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有待提高。现行体制下,国家电子政务一般通过设立项目的形式对经费进行分配,而项目的提出与评审通常是少数行政人员指定特定专家内部讨论形成。专家为避免被孤立、边缘化的危险,“理性地”形成了主动迎合领导意图的文化下意识,对于行政人员的诱导性观点,专家们总会集体无意识地附和并强化,因而最终决策结果缺乏充分的客观依据,需求动力被异化,一方面导致了科技人士围着行政人员转,严重损害学术竞争;另一方面科研发展的随意性和不均衡性问题严重。
5.缺乏学者群。由于技术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导致在电子政务建设中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人员缺乏共同的研究视角,难以形成研究共同体。相关研究者对电子政务的专注度和深入度不足,对电子政务的研究仅是偶尔涉足,公共管理、情报与文献学、信息学科等领域的研究者的主要研究方向仍立足于原有学科,我国电子政务领域并未拥有一批持续的稳定的研究群体,而各级政府信息部门侧重于本部门信息化工作。缺乏既有行政背景熟悉政府运行机制又致力于电子政务科学研究的国家级电子政务学术团体,难以形成学术规模效应。
6.学术地位有待提升。电子政务相关的研究的期刊主要集中在图书情报学、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公共行政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期刊以及高校学报等综合性期刊,作为电子政务专业领域的核心期刊尚未出现,电子政务研究对学术交流平台的影响不足。此外,2014年前国家自科基金和社科基金立项的电子政务研究课题仅48项,并且从年度立项数量可以发现电子政务的研究呈下降趋势,反映电子政务基础理论研究竞争力偏低。
三、电子政务若干基础研究论题
电子政务研究论题是解决不断涌现的新问题、适应新变化的需要,同时也是探索电子政务研究新领域、丰富电子政务理论、推动电子政务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电子政务理论研究论题可由电子政务的学科界定等科学问题、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等应用问题和环境制度因素等生态问题三方面构成,当前亟需开展相关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工作。
1.电子政务的学科问题研究。科学定位可以指导努力的方向和需要做的工作,所以定位是带有基础性、指导性的作用。电子政务的学科问题重点回答电子政务是一个混杂的、外延不断扩展变化的学科集合,还是一个有自己特殊的内在规律和体系的独立研究领域。把电子政务作为公共管理的一个研究领域等单一学科取向的研究,会使政策、管理和技术的融合关系被扭曲,使电子政务研究难以从理论上解决如何将现代科学技术与政府职能转变、管理与服务范式变革等有机结合的问题。因而电子政务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动态兼容性的特征,将零散的电子政务学科知识进行科学化、系统化、抽象化的梳理、概括与归纳,从而创造性地形成一个新的系统的理论体系,构建一个通过电子治理来实现一个有能力政府的理想框架,并把这个知识框架引入学术研究,引入政府履职之中。
2.电子政务影响分析研究。电子政务实施是组织制度安排的信息技术执行过程,同时在技术执行过程中促使组织制度不断演化变革。电子政务成为政府履职的基础设施后,政府对其依赖也越来越强,一旦政府部门职能、施政方法、理念发生变化,强化、固化传统政务模式的信息化设施也面临重构甚至废置的境地,伴随而来的是新的投资甚至是业务的中断。如何理解电子政务和改革关系,如何才能拥抱改革创新而不成为职能转变的限制条件,需要重点研究制度安排、组织形式、流程机制、权力分布、行为方式、结构形态等与信息技术执行的相互影响作用,主要包括电子政务与公共服务研究、电子政务对行政改革和政府管理的影响,电子政务对行政主体、行政行为与政务环境的影响,电子政务对执政能力、治理能力、管理方式、行政成本的影响等。
3.政府模型与建模方法研究。认识政府是研究电子政务必须首先明确的现实问题。政府是一个多功能、多层次、多机构而且动态变化的复杂巨系统,仅凭一般的感性认识,我们只可能获得片面的理解。由于不同文化和制度下的管理问题具有不同的特性,各国电子政务都具有本土政府的“情景依赖”性,基于我国公共行政条件的政府建模是认识分析政府运行机制的基础,是整个电子政务研究的先决条件。政府模型包括功能模型、组织模型、业务流程模型、信息实现模型等的总体概念框架,是为我们描述政府一个手段,在现实中体现为一套组织结构体系,政府的管理制度、组织结构、三定方案、办事流程、服务规范、权力清单等是某种形式的政府模型。建模方法研究需要回答如何有效地获取、抽象、形式化、结构化和数据化这些政府知识,可按照政府功能域、业务领域、业务单元、业务活动、业务流程的最终产出成果等对政府进行多级分类研究,从而构建中国特色的政府政务理论体系。
4.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研究。如何构造建立一种妥善地考虑我国各级政府目前的体制、观念和各部门利益的的权责分配机制是推进电子政务协同发展的关键。以项目为中心的推进机制导致建设缺乏全局性,电子政务顶层设计就是特定主体从整体和全局的视角出发,基于职能和使命为解决特定问题的症结,达成应然目标所需要的手段、资源、路径及实施步骤等所进行的全面设计构想和安排。在战略层次,要根据国家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明确电子政务建设的宗旨、使命、战略目标和指导原则,确定电子政务建设的体制机制和实施路径。在政务层次,要以政府业务流程梳理和再造为中心,同时对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职能等进行相适应变革。在技术层次,则应对支撑政府业务流程的信息资源、关键技术、管理机制等进行设计,确定电子政务的技术架构。加强顶层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须从政府改革、社会趋势、利益相关者、管理机制的重新设计,法律法规、信息管理、政府角色、目标价值之间的冲突等方面来研究推动跨部门、跨地方的协同和互操作。 5.电子政务安全的权衡研究。安全问题是电子政务的关键问题,然而必须清醒认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不发展是最大的不安全。建设过程中需防止“强化安全、弱化发展”的过度安全保护倾向,目前我国的信息产业,尚不具备在短期内占领国内主要市场的能力,因而核心信息装备的非国产化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是现阶段的科技水平决定的。信息安全是不断升级的矛与盾的攻防战,信息安全是相对的,在当前发达国家“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现状下,脱离技术现实条件的盲目推行“国产化”将进一步加重“安全保障能力代差”,从而造成国家安全的严重威胁,应伴随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而逐步实现国产替代,电子政务安全既要着眼长远,不断提高我国自主信息技术装备的应用水平,更要立足当前,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安全保障差距。电子政务安全权衡研究要回答如何着眼于现有条件和需求设定电子政务安全的目标。
四、结论与启示
关键词:电子政务 信息服务 绩效测评
一、电子政务信息服务及绩效测评的现状分析
“政府上网工程”在我国被提出后,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浪潮持续高涨。目前,电子政务建设已取得了很大成就,尤其是快速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提高行政效率,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电子政务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07年1月的调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06年12月30日,我国网民总人数为13700万人,以“”为域名的数量也达到了28575个,但在“用户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中,电子政务的比例只有7.7%[1]。在英国,2002年就有41%的公众主要通过政府机构的网站享受政府服务,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的这一比例分别为40%、34%、31%。可见,我国当前电子政务在信息服务的覆盖率、使用率等方面均不甚理想。
伴随电子政务及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加速推进,电子政务及信息服务绩效测评的理论研究也受到了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学者对此研究的相关领域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二是对信息服务绩效评估的研究。在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方面,有的学者侧重于介绍国外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经验,如易小国、李晓燕等分别就加拿大、美国的经验,探讨了对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借鉴意义;也有的学者从方法、指标等操作层面提出了自己的构想,如张成福教授提出了产出、结果、影响等三个层次评估模式的评估方法。在对信息服务绩效评估的研究方面,相关研究主要是以图书馆、档案管理等为平台,研究角度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其一,对信息服务绩效测评指标体系的研究,如卞昭玲教授从财务、顾客、组织内部执行等方面分析了信息服务的绩效测评指标;其二,对信息服务绩效测评方法的研究,如何邵华教授将信息服务绩效测评的方法归纳为投入评估法、职业标准评估法、任务评估法、系统评估法、综合评估法、CIPP评估法等10类;其三,对信息服务绩效测评步骤的研究,如卞昭玲教授认为测评步骤应包括制订战略、制订关键绩效评估目标和指标、制订和执行绩效计划、监控与评估、奖励与指导等5个。
目前,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大多是从成本-效益、投入-产出的角度进行分析,侧重于电子政务“建设”阶段的评估,而对电子政务建成后的实际“运行”效果的评估关注不够,也就是对政府以电子政务为平台向政府内部、企业及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绩效测评研究不够。这也是笔者提出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绩效测评以区别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主要原因所在。此外,已有对信息服务绩效测评的分析,大多仅停留在指标、方法、模型、步骤等技术层面,一方面缺乏对信息服务绩效测评性质、价值取向等深层次的思考,另一方面缺乏对影响和制约信息服务绩效因素的分析及保证信息服务绩效测评制度安排的探索。还有,目前对电子政务及信息服务绩效测评的研究,大多是从理论到理论,缺乏与政府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缺少对具体政府机构服务绩效的实证测评。为此,本文借助已有的理论、方法和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目前我国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实际情况与相关的影响因素,对现有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研究的侧重点等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二、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绩效测评的思路分析
电子政务信息服务,是指政府部门将采集、加工、处理、存储的信息资源和开发的信息产品通过电子政务平台提供给社会,以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政府官员也是经济人,他们与社会中其他职务的人员一样关注私人利益。合理设置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绩效目标并配合相应的考核管理制度,可以使政府官员产生提高信息服务质量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压力,在深层次上解决一些现实问题。例如,深圳市在全国率先通过电子监察系统全程监督全市31个部门239项行政许可项目的受理、承办、批准和办结出证等各个环节,监督结果通过媒体对外公布,这一措施促使全市业务提前办结率从系统运行前的3%上升到现在的84.3%,政府办事效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这实质上就得益于深圳市政府推行电子系统信息服务绩效考核工作。
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绩效测评,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档案学、情报学、行政学、法学、经济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依赖组织、技术、制度、投入和管理等多个因素,因此对于测评工作必须仔细全面地考虑。在理论上要加强多学科之间的相互移植和融会贯通,在实践上要进行多视点、全方位的思考。本着这样的原则,测评思路应由低到高从四个层面逐层递进展开。
⒈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绩效测评基本问题分析
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绩效测评的前提是:界定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绩效内涵、特征、功能,分析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绩效测评的主体,如政府评估、项目内部评估、中介机构评估及社会公众评估等;探讨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价值取向,如公众满意取向、社会效益取向、社会公平取向、法治取向等;研究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绩效测评基本理论,如公共产品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
⒉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绩效测评体系及模型的构建
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绩效测评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提出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绩效测评体系及模型构建的思路与总体框架;探讨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绩效测评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如服务导向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可测性原则、本土化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等;分析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绩效测评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如基于现实条件、分解目标等。研究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绩效测评指标体系权变因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较为科学、合理的绩效测评指标体系,是有效进行绩效测评的关键。同时,在确定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绩效测评指标权重的基础上,要着重研究模糊综合评估模型、DEA模型、平衡计分卡模型的基本原理及比较优势。
⒊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绩效测评的实证研究
利用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绩效测评指标体系和基本模型,对部分省、市政府的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绩效进行实证测评,得出测评结论,并分析影响和制约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绩效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这是对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绩效测评指标体系和基本模型的进一步验证,也是为绩效测评制度的分析奠定基础。
⒋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绩效测评的制度安排
从评价技术、方法研究层面提升到制度安排层面,是实现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绩效测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必由之路。在研究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绩效测评制度的本质、绩效评价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利用上一部分实证测评所得出的结论,从绩效测评基本程序和绩效测评机制两大方面探讨绩效测评的制度安排,为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绩效测评的良性运行提供规则体系。
三、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绩效测评应该注意的问题
⒈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绩效测评应纳入政府的日常管理
政府是社会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和应用者,据统计,我国80%以上的信息资源都由政府掌握,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法律规定和必要的监督,这些信息往往被封锁在政府机关,很难发挥效用。电子政务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跨系统和跨地区的信息共享,使政府系统能够更全面、更充分地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这就需要将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绩效测评,纳入到政府的日常管理,以随时监控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信息服务绩效水平。比如,广东、江苏、青岛等省市开始着手进行不同深度及形式的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绩效测评,并启动了将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纳入政府日常管理活动的破冰之举,该项举措目前已取得很好的效果[2]。
⒉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绩效测评应让公众广泛参与
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绩效测评不应只是政府的事,公众在整个过程中也应该扮演重要的角色。比如,测评实施的主体中,公众应是主角之一,测评指标体系中公众满意度应是重要一项,测评结果应全面、客观地向公众公布。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绩效测评的根本目的是促使政府根据社会公众需求提供及时的电子政务信息服务。而社会公众作为政府的服务对象,对政府的服务有着最直接、最真切的体会,因此,根据社会公众对电子政务提供信息服务的满意程度来评估政府信息服务绩效,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和实用价值。而且,从服务和顾客至上的角度来讲,让公众参与到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绩效测评的过程中来,不仅符合行政民主化、法治化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的有效方法。在这方面,美国的经验值得借鉴,美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创造性地将“公民中心”管理引入对电子政务的评估,将公众作为指标度量的主要依据[3]。例如,美国弗吉尼亚的汉普顿市,每年10月都要向市民进行随机电话调查,以了解市民对市政府绩效的满意程度。
⒊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绩效测评应同时兼顾内、外部绩效
内部绩效测评主要用以测评政府内部电子政务建设情况和电子政务对政府产生的内部受益测评,外部绩效测评主要测评电子政务对社会产生的收益以及公众对电子政务的满意程度。电子政务信息服务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应用系统,其绩效构成复杂,应用环境多变,涉及到的职能部门日益广泛,面向的服务对象日趋多元化,产生的社会影响亦十分深远。如果不能同时兼顾内、外部绩效,其评估的结论将无法系统、全面地反映真实情况,这样会导致决策者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产生误判,进而对电子政务发展进程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从内外两方面评价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绩效,建立合理、有效的绩效测评指标体系,选择恰当的测评方法,对于促进我国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有着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⒋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绩效测评指标体系的设定应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按照目标管理理论和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KPI)理论,绩效指标体系是总体绩效目标的层层分解,应体现出指标之间相互支持的逻辑关系,并突出关键指标[4]。但在实践应用中,由于在绩效指标的选取上缺少严密的逻辑层次关系,在权重的组织上没有完全体现出指标的重要性分布,使得指标所包含的信息出现重复或遗漏,这是绩效测评指标体系设定的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如布朗大学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中使用的绩效指标,从网站的五个特征进行选取和组织,权重也是平均分配。目前,我国一些省市使用的电子政务绩效指标体系的风格与布朗大学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相同,因此评估过程缺乏科学性,评估结果缺少说服力。
⒌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绩效测评应做到技术与制度并重
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绩效测评,是一项在电子环境下对政府创造、收集、政务信息,网上互动参与、在线业务处理及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绩效水平进行综合测评的系统工程。其利用经济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技术手段的实证测评,分析出制约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绩效高低的关键因素,不断对政府职能、组织结构、管理行为、运行模式、工作流程等制度安排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促进政府由管制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以达到从根本上提升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的信息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目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郭励弘曾指出,美国联邦政府电子政务绩效的内评估是建立在以下三大制度的基础之上:一是始自19世纪末,成形于20世纪70年代的政府信息管理和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二是始自20世纪初,至60年代已成为政府预算常规程序的投资项目费用效益分析;三是始自1949年,法制化于20世纪80年代的针对政府行政的绩效评估。审视一下我国的现状,就可以看出这三大制度基础几乎都不存在[5]。可见,我国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绩效测评的制度建设任重而道远。
⒍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绩效测评应立足于提升政府信誉和形象、构建和谐政府
美国教授简・芳汀在《构建虚拟政府:信息技术与制度创新》一书中认为,“许多文章倾向于描述创造性使用技术的例子,而不是更深入地探讨信息处理及传播技术的重大变化所带来的第二级、第三级的影响,以及更长远的内涵。[6]”事实上,提升政府信誉和形象、构建和谐政府就是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绩效测评的“更长远的内涵”之一。
政府的信息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着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权威性,决定着政府在网络化时代的适应力和竞争力。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绩效测评,不仅要关注测评指标的合理性、测评程序的科学性,也要关注测评结果的透明度。将对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内容及绩效测评的结果做出全面、科学的描述并公布于众,将有助于广大公众了解、监督和参与政府的信息化工作,有利于规范电子政务信息服务,促进政府提高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质量,增强公众对电子政府乃至整个政府系统的信任,提升政府的信誉和形象。同时,将绩效测评与构建和谐政府结合起来,更加注重提高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以民为本”的思想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贯穿于绩效测评的始终,也是电子政务信息绩效测评今后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07-01-23)[2007-05-12].省略nic.省略/html/Dir/2007/01/22/4395.htm
[2]翁淑贤.广东电子政务通过绩效评估唤醒冬眠政务网[EB/OL].(2005-11-9)[2007-04-28].省略/art/949/20051109/368833_1.html
[3]李成智,周华.美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对我国的启示[J].电子政务,2006(12):68-73
[4]刘渊,关业文.电子政务应同时关注内外部的绩效评估[EB/OL].(2007-2-25)[2007-05-17].省略/art/1544/20070224/1024649_1.html
[5]郭励弘.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制度缺失[J].新经济导刊,2005(8):84-86
[6]芳汀 J.构建虚拟政府:信息技术与制度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周伟,男,1976年生,汉族,安徽霍邱人,讲师,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电子政务、信息管理等,已8篇。
一、电子政务培训的机构建设应予重视
由于电子政务是信息社会出现的涉及多学科的新事物,一些地方的教育培训单位,如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等还没有专门的电子政务研究培训机构,而是把电子政务培训任务挂靠在现有部门,如管理教研部、计算机教研部等。由于机构的缺位或不到位,不能有专门人员研究、策划电子政务培训的总体规划和具体实施细则,使电子政务培训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和影响;由于现有教研部门工作职责、职权范围所限,教学人员与当地政府信息化部门缺乏紧密联系和直接往来,教学单位对于当地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前沿性政策及技术问题等缺乏有效、及时的了解沟通,信息不灵。因此,各省、市级电子政务教学培训主管单位组建相应的专门机构,根据当地电子政务发展状况及技术前沿课题,适当参与相关的科研及建设实施实践,对于提高培训质量、效益以及有效组织各级扩散培训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来看,政府部门对电子政务培训工作给予了重视,各地大都完善、建立了电子政务培训硬件设施,如设备完善的计算机房和网络设备,多媒体教室等,为电子政务培训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在此基础上,各地电子政务教学主管单位应加强和完善培训单位的机构建设,从机构设置上为电子政务培训提供保障,以便有专门培训机构承担各省、市级电子政务培训的具体实施工作,如了解并根据当地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和技术条件进行培训规划的制定、培训课程的设计、扩散培训的指导;参与科研和技术攻关,不断改进、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适用性和有效性;协调培训与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实施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关系等。
二、首先要加紧电子政务师资培训
电子政务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子政务培训的广度和深度。由于电子政务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很电子商务资料库!1;5+*96*)15%)"强的政策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电子政务培训教师必须具备相关的多学科综合知识以及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的宏观战略和相关政策、技术,但是目前现有师资队伍尚不足以胜任电子政务培训教学需要。一方面教师现有的专业知识单一,很难将电子政务的理论从多学科综合的角度加以概括和领悟;另一方面教师没有电子政务实践经验,对相关政策把握不足,对建设的宏观规划和具体步骤了解不够,在教学和技术上均无经验可言。依现有师资进行电子政务培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培训内容缺乏系统性、实效性。要使教师尽快掌握电子政务学科理论以及培训必备知识,有效推进电子政务培训,师资培训是当务之急。目前国家权威性培训大多针对较高层次和级别的领导干部,尚未扩展到师资培训。而对于地方广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培训来说,则主要依靠地方培训教师进行。因此各地必须抓紧电子政务师资培训,并将培训与资格确认统一协调起来,参与电子政务扩散培训的教师应当首先取得电子政务培训教师资格,师资资格培训是各地电子政务培训的当务之急.
三、电子政务培训必须标准化、规范化
电子政务建设的统一规范有赖于电子政务培训的标准化。目前电子政务培训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培训机构的不完备,师资力量不足,当前电子政务培训存在着课程设置不规范的问题,有些地方尚不能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培训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培训对象有侧重地进行课程设置。对于党政领导干部的培训从内容和形式上应区别于普通公务员培训,课程设置应有区别。随着电子政务工作的开展,领导干部将担负起电子政务建设的领导工作,他们是电子政务建设和实施的决策者,对于领导干部的培训,应侧重在电子政务理念以及电子政务的系统规划与管理上,通过培训使广大干部加深对推进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工作重大战略意义的认识,明确责任,理清建设思路,提高推进电子政务工作的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对于专业技术管理干部还应通过培训,使其具有评估和鉴别各种最新的信息技术的能力,掌握电子政务的新的应用发展和实践效果,以便辨识新技术给政府现代化带来的新的机会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不断适应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而对于普通公务员则应把重点放在电子政务办公能力培训上,主要培训桌面系统应用、OA办公自动化应用、网络平台应用等操作技能。
目前,一些地方培训课程的设置不够理想,比如,对领导干部的培训与普通公务员的培训选用同样的教材;将大部分学时分配为计算机基础操作培训;将电子政务培训仅作为一种烘托。这显然偏离了国家培训要求和实际需要,如此往复将会形成以计算机培训代替电子政务培训的局面,达不到应有效果,影响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实施。其次,由于培训师资紧缺、实验环境和条件的局限,培训课程受到影响,比如,培训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因人(教师)设课问题。设置培训课程的时候一般按照现有教师可以胜任的课程(如计算机课程等)安排。在进行电子政务培训实验环节的设计上,由于目前没有电子政务模拟系统,所以培训的实验环节只好安排为计算机基本操作: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等,使电子政务的培训变为计算机基础操作培训。目前的电子政务培训尚未实现与全国统一考试同步实施,因此电子政务培训,从内容、标准和效果上不能得以确认。
四、重视电子政务培训与电子政务建设实践的统一性
教学——科研——建设是三位一体的有机体,三者在电子政务实践过程中缺一不可,通过科研这个中间环节把理论教学与建设实践联系在一起。电子政务培训与电子政务建设实践密切相关。一方面,电子政务培训为电子政务建设实践提供人才保障,另一方面,对电子政务建设实践也将促进电子政务人才培训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因此,各省、市电子政务培训主办单位的师资应积极参与本地区电子政务的科研和建设实施工作。参与科研攻关、了解当地电子政务建设实践进程对于培训师资是非常重要的,假如培训师资不参与电子政务的科研和建设实践,就像医学院的教师不临床一样,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如何可以搞好电子政务培训呢?因此,为深入了解本地区电子政务的发展战略、建设规划、电子政务的总体结构和框架体系等,各省、市电子政务培训主管单位的师资应积极参与本地区电子政务的科研和建设实践,以便更加贴近实际地进行培训课程设计、开发与研究,编写比较权威、实用的培训教材和课件,使培训更好地配合本地区电子政务的实际需要,确保电子政务培训的有效性,为本地区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实践提供人才保障。
五、利用模拟环境提高电子政务培训质量和效果
电子政务是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的具体业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网络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向社会提供管理和服务,同时电子政务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电子政务的培训应该在一个模拟环境下进行。模拟环境的主要意义有两个:
第一,这个模拟环境可以开发为电子政务成熟阶段电子商务资料库(.44,1+06&1".-(的模式,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实施基本处于电子政务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基础信息建设尚未完成,机构调整问题、电子政务的立法问题;电子政务安全数字鸿沟等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实施还无法做到成熟的水平。因此人们无法看到电子政务成熟阶段的形态,从而对电子政务有一个完整的、形象的认识。但是电子政务在模拟环境的建立中可以屏蔽许多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难点和制约因素(比如:基础信息平台尚未建成,政府部门之间信息系统的一体化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信息系统的一体化问题,机构改革问题,数字鸿沟问题等)。建立虚拟的基础信息环境(如政府信息平台,即:电子支付、电子纪录、电子文件以及电子签名;国家基础信息系统:如人口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按照理想的政府机构的结构和政府运行方式,建立模拟的一体化电子政务体系等。这个模拟环境的建立可以将最成熟的电子政务理念、最成熟的电子政务技术、最完善的电子政务方法集成到一起,力求使培训者通过这个环境深入理解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产生的影响;电子政务给政府管理模式带来的变化;电子政务成熟阶段政府的组织结构以及业务流程等。政府角色及与公众关系的改变;政府管理的有限虚拟和虚实并举的新型态;信息时代新型的政府组织形态,最终了解成熟的电子政务的整体模式、实施过程,掌握电子政务这门新兴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