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气运维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配电系统;电气系统;运维一体化;运维管理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1-0135-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1.066
技术手段与管理实践方法是整个配电电气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配电系统的主要建设方法便是配电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的一体化。配电系统的运行与维修的一体化能够不断并且有效地提升系统的运行质量与整个电力企业的运行成本,能够使得电力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1 配电系统一体化流程管理的树立
简单而言,所谓的配电系统一体化便是运行与维护的同步与统一,在同步与统一的基础上,确保电气配电系统的维护与操作的同一时间的纵向展开,在实际的运行与维护之中,需要不断防止可能出现配电系统实际之中的问题,降低配电系统的故障,减少突发状况的发生,加强持续运转的效率,缩短停电与送电的时间的整体间隔,维系整个运行与维护的系统的高效率运转。
1.1 确立配电系统一体化的实践办法
1.1.1 运维一体化的实现,需要协调物力、劳力、资源,实现各种软硬件的优化与整合,使得运维人员的实践技术与等级能够有一定的提高,使得相关的专业水平与工作经验能够相互补充、优势互补,各个系统的相关人员能够达到职责分明、岗位确定的效果。
1.1.2 加大实际的培训实践与力度,整个配电系统维护与运行一体化需要依靠过硬的一线操作人员与技术熟练、效率较高的工作人员将综合人才的能力进行全方位提升。无论是运维相关的人员的责任意识、工作态度与实际的技术水平在整个运维管理的实际运行过程之中都显得十分重要。
1.1.3 加强企业的设备实际全过程管理。相关人员必须要做好相关的运维与检修,应该不断实践整合财力、人力与技术,然后在实际的成本控制的前提下与基础上,达到相关的运维工作的展开与发展。
1.2 做好运维一体化的体系化建设
运维一体化,重点以及关键点在于需要将整个系统化打造成一个有机体,使得不同部门能够完成自己相关的细致与清晰的工作,使得工作的分配与实际的职责相互之间配合与相统一,最终达到各个部门相互之间的监管与有效监督与建设。
对于相关的运维人员做出工作、职责与任务的规划与管理,然后必须保证相应的一体化的质量,对于有不负责任与不严肃的地方必须进行相关的严肃处理,以此来完善相关的运维一体化的整个系统与系统的架构管理。
2 配电电气系统中运维一体化管理的目标分析
2.1 主要策略
在配电运维一体化的管理中的策略主要是,要使设备的操作以及维护达到同步进行,同时使操作和监视形成一体化管理,且设备的故障率能够降到最低。除了上述之外,如果有任何的其他问题时,也必须能够做出很好的应对措施,依据科学的办法进行解决,同时也必须要把操作设备的能力提升上去,如果在遇到停送电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缩短其时间,保证电网设备的正常运行,这样也能够间接的提高工作效率。
2.2 管理范围
配电运维一体化的管理范围离不开我国法律法规的支持与约束,尤其体现在安全管理法律方面的重要规定,除此以外还必须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的规范流程和通知来执行。
2.3 管理目标
2.3.1 运维一体化的管理目标,必须要坚持做到劳动力的重新组合,争取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人员分配上能够实现优势互补,避免出现人员短缺等问题。
2.3.2 从管理和专业角度考虑,除了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来提高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素质外,还必须要培养出大量复合型人才,争取达到一岗多用的要求,从而保证配电电气系统运维一体化顺利进行。
2.3.3 要实现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加强对设备的检修,注意动态检修的方式,在配电检修中注重对检修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综合管理和控制,使得生产成本得到有效地降低。
2.4 指标体系的构成
2.4.1 必须要建立对其配电一体化系统,明确各个职能的分工,实行部门负责制。
2.4.2 将各项业务进行系统明确的分工,并且在运行维护中要加强管理和控制制度的实施。
2.4.3 建立运维一体化的机构,必须要能够发挥各个业务部门的优势,可以将其进行统一的管理并积极配合执行。
2.4.4 对配电运维工作人员的管理,应该重新划分所负责的业务和职责,特别是对运维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要加强,更快提高他们的工作素质和业务能力。
2.4.5 流程也要重新进行划分,可以实行统一管理制度,并且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标准,不断规范运维检修业务的流程,
3 运维一体化管理的重点
运维一体化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工作,首先要调整管理模式,通过对配电运检工作的各项管理进行划分和调整,对营销部门的工作以及客服中心要分别对运维管理工作进行调整、维护。在运行班组以及操作班组的各项业务上要充分整合,主要将运行班组以及操作班组统一整合成配电运维一体化班组,实行在结构层面上的一体化组织。
4 运维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4.1 存在的问题
配电系统的运维一体化,在实际的管理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甚至业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为综合性的知识与实际的业务人员的差异性,使得相关的实践组人员专业性与技术性不强,由此运行组相关的人员需要技术相关的实践综合知识,具备相关的综合性知识和专业化的原理,在实际配电系统运行之中,班组之间的工作的差异性,需要传统模式的改进与技术水平,实现相关的传统工作票的各种流程的确认与管理。
其中运维一体化的监督问题也是很严肃并且突出的问题,在实际的解决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与监管,运维管理的监督与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以及发展,然后完善相关的专业人员的知识构成,最后实现配电运维一体化的终极科学化以及模式化。
在实际的管控之中,工作人员也需要将自身的职责与实际的技术观念相确认以及进行意识指引。相关的运维管理人员的一体化意识还不是很明确,总是处于容易混淆与实际的模糊性。
4.2 解决问题的实践途径
4.2.1 明确维护产权的职责,并且进行相应的分工与管理。将各个部门的元素进行合理的安排与分配,进行设备的检修与运行的参照性管理,对于设备的故障与实际的工程管理业务,进行协调一致,使得各方的资源整合维修运行与整合。
4.2.2 完善反馈分析渠道与完善相应的工作,在实际阶段之中应该将疑难问题讨论进行评估与总结,将疑难问题的各个理解与完善,进行各方面意见的提出与制度上的优化。
4.2.3 将绩效与相应的薪酬做出科学的结合与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与实际的业务能力,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提升与管理的优化。
4.2.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运维系统人员的培训与实践有效结合,使得两者可以进行有机与有效的统一,能够在实际之中构建操作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机制。安全风险减少,薪酬管理制度合理化,使得相关的工作量降低,提升运维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5 结语
运维一体化管理一方面提升了工作人员的检修的能力;另一方面提升了企业整体运行能力,最终实现了实际效益。从配电系统的整体运行以及长此以往的发展来看,能够节省大量的企业生产成本以及提升企业之中的总体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莺.配电电气系统中的运维一体化管理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5,(12).
[2] 陈进.110kV智能化变电站电气系统设计[D].湖南大学,2014.
[3] 陈建平.南京南站及相关工程电气系统设计[J].铁道标准设计,2013,(6).
[4] 冀石,韩卓,王喜越,等.消防电气配电供电系统的现状及完善策略[J].硅谷,2014,(12).
[5] 梁永春.低压电气系统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电气开关,2015,53(1).
关键词:新形势;营销系统;运维管理
1电力企业营销系统的特点
新形势下,我国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电力企业的大幅度改革,企业营销管理体系的改革,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了解企业营销系统的特点是改革的前提,只有了解了系统的特点才能使改革更切合实际。
1.1广泛的营销影响范围
营销系统所涉及的工作面很广泛,其中包括有关企业的生产、企业的正常运营、对客户的服务等。由此可知,营销系统对于企业而言是相当重要的。倘若企业的营销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企业的整体系统容易奔溃,从而导致企业的经济流失。营销系统的广泛性包括以下两点:(1)服务范围广,营销系统运维管理的服务范围特别广泛,并且对企业内部以及相关部门都有很大的影响。于企业而言,营销业务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正常经营和企业最终所获得的利润。如果出现营销业务的中断或减少,都会直接影响到电力企业的最终经营效益。(2)应用范围广。很多用户都很依赖电力企业的营销业务。但这些客户太过分散,难以掌控,毫无疑问这会使电力企业的工作量增多且工作难度增大。
1.2保证和维护企业营销系统的工作难度大
电力企业的营销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其中包括用户终端和信息设备等相关资料。因而,要保证电力营销系统的正常运行,工作强度特别大。营销系统正常运维中对技术、设备等涉及的都比较多,比较容易出现系统故障,在对营销系统进行维护时,工作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
1.3对运营管理系统的工作要求较高
企业生产产品最终目的是为了销售,顾客就是上帝。营销系统最终都是要给客户提供服务的,因此电力营销系统要进行高强度的运转,工作也不得停歇。如果中断或停止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说企业对系统的工作要求高。
2新形势下电力企业运维新要求
2.1确立了运维管理体系的核心思想
电力企业的营销业务的开展与企业本身的经营模式和生产运营密不可分,也会影响到企业的最终利益。企业可以从管理部门和销售部门下手,把业务价值当作运维管理体系的核心,达到企业的最终目标。
2.2统一的层次化管理
我国电力事业迅速发展,自然电的覆盖面就很广。因而电力企业机构之间所处的位置并不集中,如果出现问题时反馈并不能很及时,降低了企业的办事效率。由此可见统一的层次化管理对于企业来讲是多么的重要。层次化管理使企业能够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故障,提高企业的办事效率,同时也优化了资源的配置。
2.3着手于电力企业中心业务
企业的中心业务就是对企业营销业务的级别要准确的辨别出来,给核心业务提供相应的系统服务,创建出与之前不同的业务模式,以此来满足电力企业的发展要求。在发展电力企业中心业务时不但要知道运维管理与营销业务之间的关系还要将他们的关系理顺,以便达到企业运维管理的目的。
2.4集中管理和数据共享
现在的电力企业大部分的监控系统都已经建好了。监控系统的完整性能帮助企业在系统运作出现故障时,迅速发现问题并在故障出现之前就有提示。但企业机构和系统都不集中,数据共享变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因此,建立集中管理体系至关重要。
3新形势下如何建立营销系统运维管理体系
3.1理清关系
(1)要把处于外部的服务商与企业营销系统两者间的关系理清。系统运维管理必须要服务商的支持才能运行。保证运维管理的专业化并服务给用户是运维管理制造者最大的价值。多种技术设备都在运维管理中体现出来了,而运维人员并无法一力承担。因此,运维管理要同发明商和使用者达成共识,共同合作。(2)理清企业间的关系。运维体系中包含了各级电力企业,国家电网、省级或地市级的电力企业等都包含在内。要理清各级之间的关系相当重要。省级电力企业的相关要求要向国家电网申请并批准并要在国家电网的监督下进行运营。省级企业要接受国家电网的指导并要求地市级企业进行配合。(3)理清营销业务与技术部门间的关系并查看两者衔接是否完整。负责业务的销售部门与技术部门工作的性质与内容根本不一样,工作人员的相关理念和专业背景也存在差异,沟通自然会有所阻碍。因此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在营销建设过程中,减少错误,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以此给信息化的运维系统的建设过程提供保障。
3.2建设专业化的运维队伍
将分散的营销系统集合一起后,依然没有解决企业在运维时缺少力量的问题。所以企业可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加组建省级电力企业。其中运维人员可以从地市级企业中选择,或者对相同级别的企业技术人员进行调动。这样能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优化系统的工作质量以及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也可以先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技术人员达到一定的专业技术后再激励以及后续的再培训的方式进行管理,在保证技术与时俱进的前提下,创建一个高质量的运维队伍。
3.3重视运维管理的安全
运维管理是否安全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行。管理安全性操作主要有:(1)运维管理时对系统保护,主要通过定位、防护等手段抵制外界不良得入侵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2)相关的安全事件,包括主机、网络、基础环境等导致运维管理不当的影响事件以及体统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事件。我们无法知道运维管理是否安全,所以就要对系统运维的风险进行相应的评估。其中包括对风险的识别、程度、控制措施等都要进行评估。要随时查看运维管理系统的运行状况,定期检查,定期对风险进行评估,并对评估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解决方案,不断地完善运维管理系统。
4结语
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企业在电力系统营销过程慢慢都实现了自动化。自动化对企业营销业务的增大和系统运维管理的完善都有很大的作用。为了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且保证系统的运行,加强运维管理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营销系统业务特点以及新形势下企业运维的新要求进行分析,指出在新形势下运维管理体系建立的相关策略。营销系统对于电力企业而言,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营销系统运维是否安全,则是企业在正常运营中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营销系统运维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能保证系统运维的质量,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电力事业也具有一定的推动性。
参考文献
[1]戈丹,李永臣,李婷婷,等.新形势下电力企业营销系统运维管理体系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1(10):210-213.
[2]丁爽.新形势下电力企业营销系统运维管理体系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6):122.
[3]唐向前,冯森贤,侯伟洲.新形势下电力企业营销系统运维管理体系研究[J].科技风,2013(13):251.
简单概述了防洪排涝泵站,分析了泵站电气设备的典型故障,提出了具体的维护措施,以期不断提高防洪排涝泵站的运行效益。
关键词:
泵站;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
防洪排涝泵站担负着排水防涝的重要任务,泵站运行受诸多因素影响,特别是电气设备能否正常运行将直接影响泵站的运行效益,因此,做好电气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提高是泵站运行效益的内在要求。
1防洪排涝泵站概述
防洪排涝泵站是市政管理工程的重要设施,集防洪、除涝、调水等诸多功能于一身,其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进水建筑物、出水建筑物、泵房等。进水建筑物主要有引水渠道、进水池、前池等,出水建筑物主要有出水池、压力水箱等,泵房则是主机组和辅助设备的所在地。防洪排涝泵站是堤防工程的重要配套工程,在抵御洪水、排出内涝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
2电气设备常见故障
泵站电气设备是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设备出现故障直接影响泵站运行效益,因此,必须重视电气设备故障。由于汛期泵站工作任务繁重,汛期也成为泵站电气设备故障的多发期,下面主要分析几种常见的泵站电气设备故障。
2.1电动机与水泵常见故障电动机与水泵故障多种多样,常见的如电动机定子铁芯松动;定子绕段部连接处开焊;转子励磁绕组接头部位开焊、绝缘损坏等。
2.2主变压器常见故障常见的变压器故障主要有温度指示故障;电压不正常;高压保险丝熔断;变压器发出“吱吱”或“霹啪”等不正常声音;高压接线柱烧坏;变压器温度失常;油色变化过快;散热管变形、渗油、漏油等。在以上故障中,最常见的是温度指示故障,其会导致主变压器故障误判,因此应重视检查,当发现温度指示值误差在2%以上时,应立即采取维修措施。
2.3油开关系统常见故障常见的油开关系统主要有油开关本体渗油、漏油;操作机构拐臂连接处脱离;油开关保护、测量系统有缺陷等。油开关系统故障会对机组的正常运行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时还会导致发生爆炸等重大事故,不可掉以轻心。
2.4输电线路常见故障输电线路常见故障主要有输电设备严重生锈、断裂、导线断股等;输电线杆存在裂缝并且情况严重;拉线和导线之间安全距离不足等。输电线路故障会降低泵站用电的可靠性,造成泵站用电紧张,或泵站设备停止运行,严重时还可引起安全事故,不可忽视。
3防洪排涝泵站电气设备的运行与维护管理
3.1电动机运行管理与维护电动机在整个工作运行过程中的维护和管理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起动前检查。②合闸时观察。③运行中监视。这几项工作必须做到严谨细致,每个步骤都需要工作人员予以百分之百的认真和耐心。
3.1.1起动前检查这项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检查皮带轮及联轴器是否安装校正、紧固螺丝、转子转动、电机保护装置、外壳接地、保险丝、三相电压等。在检查转子转动之时,应密切注意异常的声响、窜轴、卡阻、有无不正常的摩擦。
3.1.2合闸时观察此项工作观察的主要目标就是观察电流波动、电压、转向、电机转动是否转动,如果在通电之后,出现转速过低或者电机不转的情况,亦或有不正常的声响,都需要工作人员及时迅速地对其断电处理,如果通电时间略长,那么有很大的几率出现烧毁控制电路以及电机绕组。通常的处理手段是在排除故障之后,经过重新试用和检修才能再次运行。
3.1.3运行中监视该项工作在整个电动机维护与管理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此过程中重点监视有无突发或者异常事故、有无温度过高;有无电压、电流是否正常。在针对电压、电流监视时,要注意不平衡值是否在正常允许的范围内;发生突发或者异常事故时,要严密注意电器接点打火冒烟或者过热冒烟等情况的出现,此时需要工作人员及时迅速地把电源切断;针对温度、振动、响声情况的监视,要关注剧烈振动、异常响声、温度是否过高等一系列情况。此外,定期检修、做好日常保养,这两方面构成了电机运行中维护和管理的重要内容。电动机的日常维修与管理是一项不得松懈的长期工程,它需要工作人员在方方面面对各个部件进行修复、调整、安装、检修和保养等。
3.2变压器运行管理与维护进行此项维护和管理工作时,重点检查接地是否良好、油位是否符合要求、进出接线是否正确等。若变压器在使用之前有较长时间没有使用,应在使用之前对绝缘电阻进行检测。此项工程不是一次性的,它需要工作人员对此进行定期的检查巡视,该项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听变压器声音状况,声响有无异常。②检查焊缝和密封部件之间有无渗漏油。③检查电荷、电流、电压等是否符合要求。④检查温度计和油温是否正常。⑤检查油位、油色等是否正常。3.3开关柜与配电盘的运行管理与维护在针对配电盘和开关柜工作运行中进行检查监视时,要重点关注其仪器仪表是否正常,指示信号是否正常、线路负荷是否过量、电压、电流是否平衡;开关柜、配电盘各部位是否出现放电、冒烟的情况;隔离开关、互感器声响是否正常;各个电线接头是否出现烧红、过热现象;以及各个开关的状态是否正常;与此同时,油断路器的油色、油位等情况和状态是否呈现正常状态。上述一系列部件若发现不正常的情况,必须迅速及时地实施有关措施,力求尽快将这些问题解决,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不能带病开展工作。在进行该项养护和维修时,要注意定期进行保养小修,切不可一劳永逸,注意3年一大修、1年一小修。工作要认真细致,这关系到各个部件的正常运行和整个系统的顺利运转。
3.4电气设备预防性测试在整个工作体系中,进行此项预防性试验目的就是为了尽早排除隐患、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此项工作的开展必须严格依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材料进行。检测试验结果与整个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需要依据实际情况综合分析了解设备的各顶性能,科学理性地做出相应的判断和结论。不管是合格设备,还是不合格设备,都需要在一定期限内定时检修。在进行监测分析时,首先必须明白影响设备的因素有很多,工作人员的技术、仪器的误差,气候温度等条件,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使结果不完美,因此详细考虑,综合分析是极其必要的。有重点、有对象地对相关部位进行检测和缺陷处理,最关键的是要依据该设备的结构进行一系列精准的调试,分节对部件进行检修,以便能够更好地查明问题出在何处。针对不同对象的检查策略不同,天气好,温度高时,可以有效验证以往测量是否准确,亦或是缺陷部位的变化趋势,尽可能将试验周期缩短。此项工作技术含量高,一般的工作人员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单独完成,需要其邀请有关专家成立预试组来进行预试。
3.5做好防火工作电气设备故障严重时易出现爆炸、燃烧,因此必须做好防火工作,具体来说,泵站管理部门应着重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在泵站主要地区如主泵房、辅机房等放置消火栓,特别是泵站内外电气设备周围,更应备齐消防设备。其次,变压器室、电缆室等重点区域应建立防火墙隔开,避免发生燃烧时扩散。第三,对于易燃、易爆的电气设备应积极采取安全措施,如对易燃的电缆用包扎防火包带或钢管敷设等,尽量缩小安全隐患。
4结语
泵站电气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关乎泵站正常运行,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对泵站至关重要,因此在实践中应当不断总结经验,对故障率高的电气设备积极进行技术改造,同时还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维护技术,做到与时俱进,才能真正做好泵站电气设备维护工作,提高泵站的运行效益。
参考文献:
[1]石少宗.城市防洪排涝泵站的电气设备管理与维护[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2(3):78-80.
关键词:风力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
0 前言
目前我国风力发电事业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并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有效的缓解了我国电力能源紧张的局面,但是,现阶段在风力发电管理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并不容我们乐观,我们知道,事业的发展,重在管理,管理是保证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电气设备的管理可谓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其管理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电厂的安全生产,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所以对于整个风力发电厂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我们知道,风力发电厂所要应用的电气设备较多且非常复杂,管理工作要涉及到电力设备的安装、使用、验收、维修、维护、报废等相关方面的内容,所以,要想确保风力发电厂电气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降低因电气设备故障导致的不必要损失,就需要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强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
1 现阶段风力发电厂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工作开展现状
设备的规模在逐渐加大,但管理上还未进行更新,仍是传统的管理方式。这也就造成对管理的片面性,没有针对不同的层面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方法相对比较落后,仍是传统的收集方法,不仅效率低,而且也有很多基础信息容易出现误差;同时对信息收集的渠道也比较单一,容易出现误差,会有同一数据不一致的状况出现。
由于传统的发电厂的设备的管理方法相对比较落后,而目前的设备信息量大,也就造成了定额的标准不统一,在设备中获得的基础信息不完整,工作人员对数据的统计不规范。数据的误差很容易导致安全问题的出现。
对数据进行统计的方法不完善,并且大部分属于人工操作,这也就造成对数据的统计以及汇总相对较慢。人工对数据进行处理,会使对数据的分析深入层次不高,考虑的不够全面,没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缺乏合理性。
2 完善风力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与维护的有效措施
(1)完善电气设备运行管理制度。风力发电厂只有建立健全关于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才能保证自身的高效运转。所以,发电厂要进一步做好制度建设工作,详细规定每个操作规程,使工作人员有据可查。在规章制度下,全部工作人员要严格依据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全部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要一定接地。全部电气设施要具备齐全的保护装置,如短路保护、超负荷保护、电压过低或过高保护等。针对较高的电气设施,要全部安装避雷装置。
(2)做好班组安全管理。在发电厂各种关于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落实过程中,班组占有重要地位,且人员属于最多的一个部门,因此,对于班组的安全教育在保证安全生产中占有很大的地位。在日常实践中,班组存在很多安全问题,如班组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班组安全教育枯燥无味,只是形式化地进行安全培训,没有形成正确的安全认识,员工文化水平差异很大等。针对上面这些现象,班组要对工作中的每一个步骤都要做好规范管理:根据班组内每个成员的不同工作,进行不同内容地安全教育,及时消除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鼓励员工积极学习安全生产规定及操作办法;尽量做到安全教育形式多样化,根据不同人员的不同需求,进行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在安全教育材料的选择上,要尽量选取有代表性、教育意义重大、能够引起班组内成员高度重视的事例,注重培养班组内成员的安全意识。
(3)定期开展电气设备的检修、检验工作。为了延长电气设施的使用寿命,使其安全运行,做好电气设施的检修与检验工作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依据国家有关规定严格进行,因为电气设备不能停止运行,而不能进行检修与检验的,要组织技术人员认真研究其运行状况。主要包括电气设施运行中的各项数据收集、使用寿命、以前修理情况、试验情况、运行环境、工作负荷、机器配置等,要把以上各方面综合起来仔细研究,做到"预防第一,保证安全"。假如电气设备在运行当中出现故障,要迅速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修理,要做到尽快修理,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运行。此项结果要经电气技术人员给予鉴定,请主管人员审查,领导批准。
3 结语
伴随着我国风力发电事业的迅猛发展,在注重技术、设备、工艺创新的同时,我们要将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重视起来,只有保证风力发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情况下,才能促进发电厂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不断加强风力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也可以有效的预防和避免电厂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可以有效的延长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电厂的投入成本,促进电厂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维护
1 前言
目前,我国国内大部分的发电厂在进行有关电气设备方面的安全运行管理、维护工作时明显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电气设备相关的管理制度的存在缺陷、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管理和维护技术相对落后等。以上问题的存在给发电厂电气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带来了不少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发电厂的生产。为了确保发电厂发电设备高度的安全性,维持发电厂正常运转,提高发电厂的经济效益,必须利用先进的、适合的管理制度以及维护措施等解决电气设备存在的诸多安全问题,尽最大努力加强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
2 做好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发电厂电气设备的工作性能、状态直接关系到发电厂的生产工作的稳定以及具体的生产成本,同时也能直接影响整体电气设备的功能发挥,从而间接影响着发电厂的经济效益。发电厂的电气设备具有数量众多、结构复杂、规模庞大等特点,不同的发电厂由于其规模以及当地政策、条件等因素的约束对电气设备的需求和应用也不相同,另外,专业电气设备涉及到的安装、使用、维修、报废等环节通常也都比较复杂。所以,加强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其重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时刻保持电气设备的精度与良好的工作性能,从而实现发电厂生产实际的现代化,确保发电厂生产工作能够安全、有序地进行,减少因安全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
3 实现安全运行管理和维护的主要措施
3.1 完善管理电气设备相关的规章制度
当前,我国发电厂的电气运行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乏合理科学的管理模式,管理水平、管理者素质低下,还存在管理不够标准、规范等。所以,有关领导要重视发电厂的设备管理制度完善的工作。争取能够制定一套适合自身电厂发展的高效灵活、分工明确的新体制,并建立相关的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机构。在这种设备管理机构中,中心站负责分配各发电厂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以确保电气设备管理能够顺利、有序地发展;生产技术部则主要负责起联系外界以及各种企业、技术和设备等的相关管理,并制定标准,以指导电厂的安全生产;安监部负责管理发电厂工作环境的安全;发电厂的检修、维护工作则由检修部来负责;有关部门要建立一套安全运行管理责任制,主要负责电气设备的运行安全;树立专业技术检修维护工作人员高度的责任和质量意识,提高其全面的综合素质,将责任细化到个人,制定详细的责任到人的整改计划。
3.2 做好班组安全教育工作
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具体执行环节中,班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发电厂的实际工作中,班组中的管理工作人员往往存在安全意识低下、认识错误、文化水平差异较大,甚至经常出现惯性违章等不良现象。另外,班组的安全教育工作形式过于单一化,安全培训工作也常常出现流于形式等假象。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严格要求安全管理制度中设定的每一个工作环节的有关操作;总结归纳班组工作人员当前实际的工作情况,针对电气设备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督促班长工作人员认真学习电气设备的安全生产规定和相应的操作规范;针对不同水平、专业以及不同岗位的需求,组织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进行安全教育活动时要选择目的明确、能够真正激发受教育人员的学习兴趣的学习材料,重点培养班组成员高度的安全责任感。通过规范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安全教育工作,做到能够让班组成员在每一工作环节中的每步操作都能够规范、安全地进行,工作人员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3 完善电气设备的技术管理体系
电气设备的技术管理工作是保证发电厂电气设备能够安全运行的关键部分。为了实现发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必须要科学合理、高效实时地管理电气设备。发电厂通过已经建立的班组制度,来协调解决发电厂在其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信息登记制度,以便工作人员准确掌握电气设备的情况,了解电气设备的工作质量;对电气设备实行信息化管理,方便各种资料、数据进行共享;利用相应的技术管理平台掌握设备信息和技术要点,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和要点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工作。
3.4 实行百分制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维护方案
3.4.1 搜集状态信息
搜集状态信息包括记录电气设备不良的运行工况和缺陷、检修情况。例如,断路器可能出现短路、断路、电流幅值超负荷、操作次数不符合标准等状况;缺陷记录要对电气设备的整个运行情况及试验过程进行记录;检修记录要重点记录检修原因、检修性质以过程及在检修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最终的检修效果等。
3.4.2 电气设备的状态分析及检修维护策略
通常情况下,电气设备都具备一定的抗力,也就是说它们可以在参数不正常的情况下持续运行。状态分析的目的就是估计电气设备在参数不正常工作时所处的临界值,或者分析电气设备大概的运行状态。状态分析不能准确诊断设备是否存在缺陷、存在哪种缺陷,它只是做出初步的评价,为安排检修维护工作提供依据。因此,在进行状态分析工作时,不比对设备的状态列出具体的缺陷,只需对设备状态评分。得到的评分越低,说明电气设备需要进行立即的检修维护工作;得到的评分越高,说明电气设备的工作状态越好。以100分为满分计,评分低于30分需要立即进行检修维护;评分到30~60分之间,需要立即制定相应的维修计划,抓紧时间检修;评分高于80分,可以延期检修。
4 加强设备的维护调试工作
发每一个电厂都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详细的电气设备安装调试计划,以备在安装电气设备工作完成后进行相应的电气试验。在进行调试工作时,工作人员要力争提前完成相关设备的单体调试工作,以便为下一步电气设备的联调工作准备充足的时间。另外,工作人员要切实做好电气设备现场的保护工作,在交叉作业期间注意做好保护电气设备基础、已经安装工作设备的保护工作。调试时,每道工序间的交接工作不能马虎应对。工作人员在安装施工期间要保证高质量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做到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能够与施工保证同步进行,并保证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资料能够及时完备。
5 结束语
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涉及范围广,与厂内管理的制度、手段及相应的技术管理体系和采用的检修维护措施等许多方面都息息相关。在实际的工作中,要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完善技术管理体系。对于仍然存在的安全隐患,工作人员要结合工程实际,认真、科学地分析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尽最大努力确保电气设备能够安全、稳定运转。
参考文献:
[1]许景彦.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和维护[J].厂东科技,2013(02).
[关键词]气储运;储运设备;管理;维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TE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178-01
油气储运从其字面意思理解即是“油”和“气”的存储运输。随着我国工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油气储运已成为我国当前社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保证油气储运的安全性和运输过程中的高质量,提出了几点油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的措施。
一、 定期给油气储运设备进行检查
油气储运设备和其它设备一样都具有使用的寿命限制,为了延长油气储运设备的使用寿命,应当定期对油气储运设备进行相关的检查,以此来保证油气储运设备在使用的时候尽可能的没有异常现象出现,提高油气储运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如在某油气储运公司中,对于油气储运设备的管理工作一直严格要求,对油气储运设备每个月定期进行相应的体检,如果发现其中某设备运转出现异常现象,需要及时反映发现的问题,让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立即对该设备异常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原因并解决,在油气储运设备出现小问题时就已经处理解决,不会给整个油气储运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 对压缩机的主要部件定期维护和保养
压缩机是油气储运过程中需要用到的重要设备之一,为了油气储运整个过程能够正常的运行,应当对压缩机的维护和保养列为重点行列。严格的进行定期维护、日常保洁、专员操作等措施,来提高压缩机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以下是在维修保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第一,在维修和保养压缩机的零部件时,应注意压缩机的系统内的压力是否已经完全的排出,是否与其它压力设备之间已经完全隔离,压缩机运行的主电路是否已经断电,并设置有相应的安全标志;第二,在压缩机设备中的冷却油更换时间具有一定的标准,其在各种条件下更换的时间各不相同,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设定。一般情况下,压缩机在首次运行的时候,更换油的时间相对较少,当设备运行正常之后再设定固定的时间进行更换,遇到特殊情况再特殊处理;第三,注意清洗或者更换油过滤器,在清洗、更换的时候应当注意关闭相应的截止阀,防止空气进入压缩机,造成压缩机运行时出现气爆的现象,引发安全事故,防止油泄露,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第五,如果压缩机具有皮带传动,需要注意按时进行皮带的松紧度检测工作,并对其进行调整,保证皮带松紧度合适,能够正常传动。
三、加强油泵日常维护保养
油泵在油气储运设备中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为油气循环或者输送提供动力。在平时维护保养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一台新的油泵设备运行的初期,有可能会出现少量泄露油的现象,但泄露油的现象会随着油泵设备的运行慢慢的减少或者消失;第二,油泵的安装位置,应选在利于散热的地方,为油泵运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三,应保证油泵运转时运送的油量不低于总输出量的30%,为防止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空转的现象,可以在油泵出口的旁边添加一个旁通阀,这样可以增加油泵的使用寿命;第四,检查油泵在运行的时候声音是否正常,是否含有杂音等异常现象,如果发现问题,应当及时对其进行解决;第五,油泵运行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震动,因此没隔一段时间应当注重检查油泵的固定是否发生松动或者脱落,定期对其进行加固,并检查油泵的振动是否正常。
四、油气储运设备管理中,维修要保证及时性
油气储运设备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主要油气储运设备要严格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其中包括油气储运设备的操作人员、检查人员、维修人员等,对每个工作人员严格的落实相应的责任和任务。当然,在选取操作人员、检查人员、维修人员时,必须具备相应的特种设备操作证,如:固定式压力容器特种操作证、压力管道特种操作证、电工证、焊工证等操作证书,保证做到每个工作人员都持证上岗,并将相关的任务落实到相关的责任人上面。最为重要的是,应当提高相应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在发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的进行维护或者上报,以防问题的进一步扩大。设备出现问题是非常正常的一种现象,关键在于加强预防和处理上面,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将一切严重性的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是油气储运设备管理工作所要起到的最重要作用。
五、 管理日常化、维护保养经常化
在油气储运设备的管理中,应做到管理、维护和保养日常化的程度,同时提高每个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实现油气储运设备管理的高效化。在日常工作当中,注重对相应工作人员责任意识的培养,让相应工作人员能够经常对油气储运设备的运转情况进行检查,并且做一些简单的日常维护工作。油气储运设备的管理人员可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在轮班制交接班时,两班工作人员之间必须互相对油气储运设备进行严格检查;在具有问题没有处理完的情况时,必须处理完后才能进行交接班;设备的卫生工作没有达到制定的目标,必须重新进行打扫等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来保证油气储运设备维护的经常化,提高油气储运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油气储运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六、 结束语
油气储运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是非常具有综合性的,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管理意识,同时也需要对油气储运设备具有较高的熟悉程度。才能够保证制定出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管理和维护的相关制度,使油气储运能够以高效且安全的环境持续运行。
参考文献
[1] 李雨薇. 油气储运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探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03:215.
[2] 刘力,张松,张富兴. 简析油气储运设备的管理与维护[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08:206.
[3] 杨洪钦,覃家春,黎D. 油气储运设备的管理与维护[J]. 大众科技,2013,04:57-58+79.
【关键词】业务服务;供电企业;IT运维管理
前言
供电企业的业务服务工作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将会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业务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导致业务服务不全面,业务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的发生,严重的造成供电企业的经济损失,无法使供电企业获得长远的发展。从目前供电企业的现状来看,在应用IT运维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因此,需要充分的利用业务服务的相关理论,不断的提高IT运维管理的水平,实现良好的管理效果。
1.面向业务服务的IT运维管理概述
实际上,业务服务管理是IT运维管理的高级阶段(具体如图1所示),但是,在实际应用IT运维管理进行管理中,出现管理效果差、管理效率低等问题,无法确保运用IT运维管理实现良好的管理效果[1]。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为了确保供电企业的管理质量,应该通过业务服务管理的理论,通过这个IT运维管理的高级阶段去指导IT运维管理工作,使IT运维管理能够有一个正确的管理方向和目标,不断的纠正在管理中存在着的问题,确保应用IT运维管理进行供电企业相关业务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最佳的管理效果,促进供电企业的良好发展。
图1 业务服务管理与IT运维管理之间的关系
2.面向业务服务的供电企业IT运维管理的实施步骤
业务服务管理是建立在IT运维管理基础上的更高一级的架构,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主要需要完成如下几个方面的实施步骤。(1)由于现有的IT运维管理架构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因此需要进一步整合IT资源系统,做好IT资源系统的完善工作,结合IT资源系统中的漏洞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改善,才能够实现较好的整合效果。(2)建设一个强大实用的运维分析系统,实现故障隐患和关键指标的有效监测,让运维人员能够把精力从事后处理转为事前预防,最大限度地提高业务应用的服务水平[2]。(3)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通过构建管理体系能够确保IT运维管理工作更加合理和科学,并且能够进一步明确如何进行业务服务,如何进行业务评估以及如何解决业务服务中的问题,确保供电企业业务服务的质量和水平。(4)从面向业务的角度出发,解决IT集中运行监控系统未能覆盖的监控需求[3]。总之,按照如上几个步骤进行IT运维管理的改善和整合,有助于提高IT运维管理的质量,并且逐渐的向业务服务管理发展,实现整个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3.面向业务服务的IT运维支撑平台的设计分析
3.1 进行总体规划
在进行面向业务服务的IT运维支撑平台的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总体性的规划,才能够实现良好设计的效果,在规划中,主要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用户体验管理。在IT运维支撑平台的设计中,其中用户体验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主要是由于供电企业是为用户提供电力服务的,只有让用户对服务满意,才能够最终获得经济效益。因此,用户体验管理非常重要,通过在IT运维平台中设计该项管理功能,能够发现业务服务在功能点和地域之间的差异和优势,发现潜在隐患和快速定位问题[4]。用户体验管理系统可解决监控死角问题,并在发生故障的应用系统对用户产生不良影响之前进行预警。(2)应用管理。所谓的应用管理主要就是指能够对故障进行实时的管控和管理,及时的发现并且解决故障,充分的展现其运维的对象,并且按照业务的相关要求提供相应的监控结果等等。(3)监控整合。在供电企业进行业务服务的过程中,很多的业务服务存在着很大的交叉性,如果不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将会严重的浪费现有的资源,增加供电企业的经济成本,不利于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在进行IT运维支撑平台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对供电企业现有的资源进行实时的监控和整合,将一些交叉业务进行整理,精简供电企业的业务内容,能够提高供电企业管理的效率,确保供电企业的良好发展[5]。
3.2 关键技术的实施
面向业务服务的IT运维支撑平台的设计需要运用先进的技术才能实现,下面针对于在进行IT运维支撑平台设计中的一些关键性的技术进行具体的分析。业务依赖分析。实际上,在整个IT运维支撑平台中,其各项资源都是互相联系的,各项资源在实际的应用中也需要通过其他资源的相互辅助完成的。而业依赖分析技术主要就是指能够及时的对IT运维支撑平台中的各个资源进行故障的定位,及时的发现各项资源的运行情况,如果出现故障,能够确保及时的发现并且及时的进行处理,以免对其他的资源造成影响,避免供电企业业务服务质量下降;系统安全机制。由于在IT运维支撑平台中,会涉及到大量的数据交换和传输,而供电企业的客户群是非常庞大的,不同身份的客户需要通过网络对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进行查询,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安全与隐私的问题。通过建立系统安全机制,运用相关的安全技术,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交换以及用户的身份认证和授权,确保用户的信息资料不被泄露,做好相应的保密性工作,确保供电企业的业务服务质量;防抖动设计,指的是为了消除瞬时出现的故障又很快的恢复正常的现象进行设计,抖动想象是IT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IT运维管理系统中经常运用的抖动指标有内存利用率、CPU负载等,做好IT运维管理系统的防抖动设计才能更好的提高管理效率,提升供电企业的服务水平;阀值的设计,一般情况下,供电企业在采用IT运维管理的过程中,很多监控指示都不能根据单一的阀值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要结合不同时段的阀值来分析,例如,CPU负载检测在上班期间设计一个阀值的范围,在非上班期间再设计一个阀值范围,通过对阀值的设计,才能确保IT运维管理的全面性,更有利于提高供电企业的业务服务水平。
4.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于面向业务服务的供电企业IT运维管理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IT运维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的问题也是非常大的,在实际的应用中,应该充分的利用业务服务的理论,进一步对IT运维管理进行改进,能够实现较好的管理效果,确保供电企业业务服务的水平,有助于提高供电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供电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铁,王森,黄国祥, 张伟,张立勇,黄黎冰,郑小芳.供电企业企业IT运维管理机制的探析[J].现代商业,2010(29).
[2]周宇洁.IT运维管理的最佳实践[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
[3]李娜.IT运维管理:信息技术与管理学的融合[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9(24).
关键词:电网 运维费 管理
一、运维费管理取得的进展
运行维护费,指的是维持电网企业设备正常运行的费用,主要包括材料、修理、人工及其他费用。“十一五”期间,河北省电力公司投入80亿元用于沧州电网建设,沧州电网发展进入一个黄金期。随着电网的加速发展,电网资产的修理、维护、检测、更改任务日趋繁重,运维费支出呈逐年递增趋势。如何控制好电网运维支出,给新时期的会计工作带来一定挑战。近几年,经过公司财务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等项目建设,运维费管理水平取得了长足发展,表现如下:
(一)建立完善的费用管理体系
沧州供电公司经过多年实践发展,以预算为指导,以成本核算为基础,以资金控制为重点,强化工作督导,奖罚并重,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运维费管理闭环体系,覆盖了公司成本支出的方方面面。形成目标成本指标分解实际控制信息反馈措施对策争取最大的效益的完整管理流程。
(二)实现费用的可控在控
工作中坚持不断规范日常基础资料,强化成本分析,建立健全科学实用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各项分析报告的针对性,及时全面查找成本费用升降的原因,及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有效确保成本费用指标的可控在控。
(三)费用节约意识明显增强
电网企业运维费用按照支出对象细分为修试、运行、配网、线路、通信、房屋几个大类进行归集。对比分析费用支出动因,积极优化生产性支出,大力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实行归口、分级管理,费用归口管理部门责任人及主管领导按照预算指标要求执行成本计划,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情况,做到费用支出合理、发生均衡。努力改变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花钱大手大脚的不良习惯,费用节约意识、效益观念明显增强。
二、运维费管理中的不足
经过不断实践,尽管运维费管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外部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以及与企业自身建设一流管理现代公司的长远目标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一)缺乏细致的支出标准体系
运维人员对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大多依据原始设计手册和工作经验定期进行,未能与设备实际使用情况相结合。目前公司的预算管理其实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经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循环,最后形成一个刚性相对较强的指标,对某一项支出的核定主要依靠经验估计和历史成本。而运维支出与设备本身服役年限、运维人员管理水平、生产厂家的设计工艺等都有很大关系。结合公司技术指标、管理指标、计划值等研究制定一整套细致合理的标准成本管理体系,为公司管理指标的分解和考核提供坚实依据,是目前运维管理的迫切需求。
(二)费用控制精细化程度不够
账上可以体现某项工程、某座变电站、某类设备、某个工区的全部运行维护成本,但无法细分到每一个具体设备。例如,某年在某台变压器上消耗的材料、修理、工时等成本是多少,很难找到相应的统计数据。账务数据只能单纯反映价值量信息,难以与实物信息直接挂钩,造成财务工作与业务工作脱节,加大了费用控制难度。另外,归口责任部门管理,各管一摊、各唱各戏,各环节人员较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开展工作,没有形成整体最优的合力。
(三)运维费管理机制有待加强
公司运维费分析与评价体系侧重于指标的完成,而对于成本支出是否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完成的质量如何等核心问题缺乏必要的监督与控制手段。
(四)部门之间工作协同性不够
就费用支出部门而言,费用控制目标简单化,把费用控制的目标定位在完成上级单位下达的成本指标上,既不要超支,也不要节约;费用控制责任单一化,从省公司到供电公司再到部门、班组,存在把成本控制责任向上往财务部门推的思想,加之业务人员与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相对独立,缺乏工作的紧密协同,使得成本控制职能相对弱化,尚达不到集约化管理的要求。
三、运维费管理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电力企业;信息系统;Oracle数据库;管理
中图分类号: G250.74 文献标识码:A
传统数据库管理依靠数据库管理员来完成,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如下:
(1)定时对数据库的运行状态,日志文件,备份情况,数据库空间使用情况,系统资源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并解决问题;(2)每周对数据库对象的空间扩展情况,数据增长情况进行监控,对数据库做健康检查,对数据库对象的状态做检查;(3)每月对表、索引、约束、作业等数据库对象进行分析,检查表空间碎片,寻找数据库性能调整的机会,进行数据库性能调整,提出下一步空间管理计划。对数据库状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这样的管理对数据库明显存在以下局限性:一是虽然目前各种数据库产品本身提供了大量功能强大的性能监控和调试工具,如0RACLE的OEM、Performance Manager、capacity Planer等来帮助数据库管理员对数据库性能进行调整、优化,但是精通掌握这些工具并能通过这些工具来有效地分析数据库性能状态,进而合理地配置数据库以调整其性能十分困难;二是数据库维护管理被动,数据库管理依赖数据库管理员的责任心和能力,数据库能否稳定运行和健壮性取决于管理员的态度;三是数据库日常性能、异常诊断不及时。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数据库监控系统,实现数据库主动监控和维护,系统通过对数据库进行日常性能监控、每月性能评估、数据库审计、异常诊断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数据库管理员提供了管理和维护数据库的辅助工具,提高了数据库管理员的工作效率。为数据库每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提前预判断数据库性能臆患,增强数据库的健壮性,确保业务系统持续不断地运行。
l总体设计思路
数据库监控系统,通过创建远程数据库链的方式与被监控的数据库建立连接,通过数据库作业调度的方式.定期从被监控的数据库中采集各类监控指标信息,并存人数据库监控服务器的数据库中。系统结构如图l所示。
2系统特点
(1)建立远程数据库链
数据库监控系统与多个被监控的数据库建立连接,向被监控数据库中写入测试数据,从被监控数据库中获取需要的监控信息,在数据库监控系统中采用建立远程敦据库链的方式实现。对于频繁使用的远程数据库的连接,建立远程数据库链(database links)指定连接所使用的连接描述器,也可以指定远程数据库连接的用户名。当远程数据库链被一个SQL语句所指时,它将在远程数据库中打开一个会话并在那执行SQL语句,然后返回数据。
(2)采用数据库作业调度实现信息采集数据库监控系统需要定期从被监控数据库中获取监控指标信息,是个周而复始自动执行的循环过程,在数据库监控系统中采用0racle数据库的作业调度方式宴现自动执行信息采集过程。
作业指定了要执行的动作以及执行动作的时间。要执行的动作可以是SQL语句PL/SQL代码块、PL/SQL存储过程、JAVA存储过程、外部过程或者在服务器文件系统中储存的任何可执行文件(既可以是二进制可执行文件。也可以是外壳脚本)。执行动作的时间指定了启动作业时的时间标记以及用于今后运行的重复时间间隔。
(3)依据MPI(Memory Performance Index)内存性能评估指数对数据库内存性能进行综合评估。
系统使用内存性能指数(MPI Memory Performance Index),作为数据库内存的使用和分配情况的晴雨表,对数据库的内存性能进行综合评分,根据综合评分的高低判断数据库的运行状态。
下表列出了MPI中的各项指数。
3 实现功能
3.1实现数据库日常监控
通过登记数据库链创建语句和测试表创建语句。在被监控数据库的SYSTEM用户中,手工创建数据库链和测试表,实现记录被监控数据库的基本信息。系统每隔5秒钟对被监控的数据库进行一次写入测试,通过测试结果判断被监控的数据库是否正常运行。系统每隔10秒钟检测一下表空间的变化情况并计算表空间使用率。建立库缓存命中率(共享池),存放SQL语句或PL/SQL块、包、存储过程对象及执行计划等,避免对SQL语句的重新解析。建立数据字典缓冲区总的命中率(共享池)显示了对数据字典和其他对象的内存读操作的百分比,当数据字典缓冲区总的命中率
3.2 实现数据库性能评估
首先定义数据库内存性能评分标准,根据数据库内存性能评分标准计算数据库性能得分。如果如果评分MPI指数得分小于100分,表明数据库内存性能很差,需要优化数据库和调整数据库参数。
3.3 数据库审计
实现直观查看数据文件状态功能,如果状态为AVAILABLE,表示数据文件正常。如果状态为UNA-VAILABLE,表示数据文件不正常,数据文件不正常将不能对数据文件中的数据进行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操作,需要查明原因。检查数据库死锁情况 ,当两个事务需要一组有冲突的锁,而不能将事务继续下去的话,就出现死锁,需要杀掉长期没有释放非正常的锁。检查不起作用的约束,如果无效的数据库对象也业务系统有关,则要查明原因,否则影响业务系统的运行。检查无效的数据库对象,如果无效的数据库触发器也业务系统有关,则要查明原因,否则影响业务系统运行。查找使用CPU多的用户会话,当数据库性能降低时,需要查看使用CPU多的用户会话,具体分析哪个客户端机器的程序影响了数据库服务器CPU性能。
3.4 统计分析
数据库写入测试月统计,按月统计写入测试总次数、写入测试正常次数和写入测试正常率。根据写入测试正常率可以分析数据库的稳定性。如图2所示。表空间增长情况月统计,分析数据库中数据量大变化情况,如果表空间在某个月增长很多,需要查明原因。有可能是录入的业务数据量比较大,也有可能是数据库异常引起,需要区别对待。
结语
系统改变了传统的数据库管理和维护方式,变被动维护为主动维护,通过对数据库进行日常性能监控、每月性能评估、数据库审计、异常诊断及时发现隐患问题和解决问题,将数据库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系统通过运行后,多次提前发现业务系统数据库由于表空间快速增长,系统性能下降等问题,确保了公司业务系统持续不断地运行。
系统降低了数据库管理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数据库管理员的工作效率,通过数据库监控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数据库的各种小问题,预判断数据库性能隐患,避免数据库发生灾害性故障。通过数据库监控系统可以增强数据库的健康性,确保业务系统持续不断地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